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的发展范文

金融的发展精选(九篇)

金融的发展

第1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1•130年来金融改革的基本回顾

重塑金融体系时期(1978—1992)。这一时期初步奠定了我国金融业三足鼎立局面。启动金融改革与加强法制建设时期(1993—2001)。拉开了银行业商业化改革的序幕。攻坚与扩大对外开放时期(2001至今)。为化解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积聚的金融业巨额不良资产和处置严重违规经营以及资不抵债金融机构,我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包括行政关闭、不良资产剥离、注资、债转股、中央银行再贷款、中央财政直接偿付等多种政策措施。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完成“三步曲”基础上实现整体上市。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过渡期的结束,金融业实现了全面对外开放和逐渐“走出去”。

1•2改革开放以来金融会计规范的演进

随着我国金融业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以及产生会计信息的依据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相关会计制度的不断革新变化。

1•3我国金融会计标准国际化的进程回顾

近20年来,我国在金融会计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规范体系,包括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在内的会计标准逐步实现了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协调,这对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促进经济快速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2对30年来金融会计规范建设的基本评价以及金融标准国际化的成就

2•1金融会计规范建设在经过30年的探索后实现了两次飞跃

2001年重新颁布的有关规定,顺应了企业会计改革的潮流,逐步把金融企业会计核算纳入到企业会计核算改革的整体框架之中,基本实现了同类金融会计事项在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金融企业核算的一致性,是金融企业会计核算与企业会计核算接轨的第一次飞跃。2006年的新会计准则,则是接轨后的再次飞跃。它意味着在面向市场经济前提下,我国初步建立了比较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同类业务在金融企业和非金融企业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披露的统一。

2•2金融企业会计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具有深远的意义

回顾30年来我国金融会计改革,完成了两个历史性转变:从计划经济时代习惯于统一会计制度逐步过渡到将制度制定权还政于企业,从习惯于规制导向向原则导向转变,会计思想完成了由“工具论”向“管理论”的转变。

2•3我国金融会计标准国际化的成就

我国金融会计标准体系在诸多重大问题的会计处理上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接轨,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①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②完善了金融资产及负债的结构体系;③扩大了资产减值的范围;④衍生了金融工具由表外披露转变为纳入表内核算;⑤抑制了金融企业利用金融工具价值变动操纵利润的行为。

3展望与进一步完善金融会计制度的建议

3•1金融改革展望

第2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一、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的影响

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而言,金融全球化的积极作用体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引入外资。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发展比较落后,普遍面临着资金短缺的矛盾。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拓展,相当多的资金流向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其经济发展的资金缺口,并带动了技术的扩散和人力资源的交流。第二,金融全球化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学习发达国家金融运作的先进经验,提高自身的金融效率。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建立较早,金融体系较为完善,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严密,这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之机。第三,金融全球化提高了国内外金融业间的竞争程度,迫使发展中国家金融机构利用金融创新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运作效率。

金融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金融的消极作用表现在:第一,金融全球化使发展中国家金融业的生存面临巨大压力。发展中国家参与金融全球化,符合自身长远利益。但是,由于其金融业处于弱势地位,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还较差。如果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势必给本国金融业造成巨大的生存压力,金融体系遭受冲击将是不可避免的。第二,金融全球化为国际游资制造风险提供了条件。金融全球化虽然有利于资本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但是,出于逐利的动机,国际游资会利用发展中国家利率、汇率管制放开后产生的金融产品价格波动,大量涌入发展中国家套利和套汇。加之目前国际上尚未对投机资本提供必要的约束机制,若有风吹草动,国际游资就会从所在国大量撤走,从而引发严重的金融动荡。第三,金融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在过去20年中,发展中国家从国际市场筹集到的大笔资金被过度投入股市和楼市进行炒作。同时,国际投机资本也乘虚而入。在巨量资金的支撑下,证券、房地产市场逐渐脱离了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而飙升,并逐步演变为泡沫经济。第四,金融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调控带来严峻挑战。金融全球化意味着金融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与获利。出于获利的需要,国际上许多金融资源被无序、过度开发,金融投机性凸显。加之现代金融交易工具发展迅速,极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巨额资金的交易与转移,其去向不确定性很大。这既给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与调控带来严峻的挑战,也削弱了其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

二、发展中国家应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

(一)发展中国家传统的监管手段,放松对金融业的直接管制,加强以促进金融业谨慎经营为目的的风险监管,保证金融业的效率和稳定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传统的对金融业的直接监管越来越暴露出弊端,对金融业管得过多过细过死,破坏了市场的竞争机制,窒息了金融业的活力和创造力,影响了金融业效率的正常发挥,因此必须放松对金融业的行政式的直接管制。放松管制并不是不要监管或者撒手不管,而是在放宽一些管制的同时加强某些监管,或者在微观上放松一些管制,在宏观上又加强某些监管。从限制竞争改为促进公平竞争和提高安全性并举,在保证金融业稳定的前提下放松束缚金融业合理竞争的过多管制,寻求保证金融业效率和稳定的最佳均衡点,达到对金融运行新的控制。风险管理正是适应这一要求诞生的新的监管方式。以促进金融业稳定经营为目的,通过实施资本充足比率、流动性比率和其他资产负债比率,并以资本管理作为核心手段,对金融全球化进程中金融业经营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进行管理,使金融业在保证流动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

(二)发展中国家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发展中国家要改变单向内调的管理策略,采取综合性、国际性的监管策略、政策和手段,与金融全球化发展趋势一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首先,监管政策的覆盖面应包括国内金融业、国内金融业的国外分支机构和本国境内的外国金融机构;其次,监管的内容要适应金融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金融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应成为发展中国家监管当局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最后,对金融风险的监管手段应该比照国际标准,监管法规和各项会计、审计制度均应该与国际接轨。

(三)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对金融风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和结构,不同的发展战略和监管取向,使各国形成了不同的监管体制。随着金融业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走向无边界的“国际存在”,这种分割的监管框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金融业务的迅速发展,并构成国际金融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发展中国家为了控制金融风险,就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在金融监管方面,国际合作应建立在母国控制的基础之上,而不应依靠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法律安排。其次,国际协议中应集中关注监管活跃的国际金融机构的最低标准;母国和东道国在监督国际金融机构经营方面的责任划分;各国监管当局之间的信息交流等。

第3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 金融抑制 民间金融 制度变迁 经济效应

一、民间金融的概念界定

对于民间金融的内涵,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解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权威的界定。基于既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民间金融的内涵中应体现两个最基本的特征:一是民间金融的产生和发展是自发的,而不是由政府主导的。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民间金融内生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属于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范畴,是一种在客观供求矛盾刺激下民间自发组织形成的金融活动。二是民间金融运行于政府的金融监管体系之外,不受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的管控。由于金融部门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和敏感性,针对我国正规金融体系中的银行、证券、保险、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政府均出台了配套的法律法规,成立了专门的金融监管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因此,游离于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应属于民间金融的范畴。鉴于此,本文将民间金融定义为: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自发产生的,游离于国家金融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行为。

二、民间金融产生的体制性根源

金融抑制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I·麦金农和爱德华·S·肖提出的,他们以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研究的切入点,指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制对经济发展有制约作用,即政府的过度干预压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而金融体系的不发达又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金融抑制与经济发展滞后的恶性循环。在金融抑制状态下,政府通过严格控制利率和汇率、提高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维持高水平的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设立特别信贷机构等手段,将正规金融体系中大量廉价信贷资金配给到政府主导的产业或部门,与此同时,过低的利率导致过低的存款量,从而使得资金需求超过资金供给,导致很多企业和居民的融资需求无法从正规金融系统中获得满足,只能依赖于自身的内源融资或者求助于民间金融市场。可以说,发展中国家民间金融的产生正是在这种客观条件下对金融抑制的理性回应。

在我国,金融抑制是促成民间金融产生并快速发展的体制性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行渐进式改革的过程中对金融领域的市场准入进行严格限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垄断构成了这个时期我国金融抑制的基础。国有垄断金融体系依托国家信誉,低成本地垄断了大部分金融资源。在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的金融体制下,一方面,由于受到自身规模的限制以及传统体制下固有的所有制歧视的影响,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要获得国有商业银行融资支持十分困难;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金融体系,使得农村的金融抑制现象普遍存在,农户的融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着巨大的正规金融供给缺口。于是作为一种非正式的金融制度安排,民间金融逐渐兴起,极大地缓解了市场上资金供求的矛盾,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扩大了社会融资渠道,促进了民营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发展。

三、民间金融发展的经济效应

1、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1)民间金融促进了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约束瓶颈之一是资金不足,而由于信贷配给和所有制歧视等问题,民营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贷款。正是民间金融的存在和发展,为一些求贷不能的民营企业和个体户解了燃眉之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民营经济在生产经营上的资金需求,弥补了正规金融供给的不足。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民间金融,民营经济不可能有持续二十年的快速发展,整个国民经济也就不会有现在的国际地位。

(2)民间金融缓解了农村地区资金供求的矛盾。农村原本就是正规金融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近年来,随着四大银行的商业化改革,农村地区的大量经营网点被撤消,正规金融资源更加稀少,金融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农村信用社名曰为农村经济服务,然而实际上各地农信社不但难以满足农村金融市场的资金需求、难以支持“三农”经济发展,甚至连自身生存发展都面临重大危机。而三农问题的突破与解决,都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这种供需上的失衡,催生了民间金融。民间金融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兴起,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结构上的矛盾,缩小了城乡之间在金融资源占有上的差距,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3)民间金融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民间金融具有正规金融机构所无法比拟的信息和担保优势,这使得它们能够在较小的范围内综合地对投资项目的风险和潜在的发展能力做出权衡,并凭借较强的市场拓展能力为农村和中小城市保留一部分必要的发展资金,为金融资源在小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可能,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民间金融有效满足了各种资金需求,提高了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提高了闲置资金的使用率。

(4)民间金融为整个金融体系注入了竞争因素,促进了正规金融的发展。民间金融的蓬勃发展,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正规金融体系中潜在的资金供给,打破了正规金融对存款业务的垄断地位,给正规金融施加了一定的外部竞争压力,促进了金融业的竞争。这种竞争压力的存在促使正规金融机构积极转变经营理念、挖掘自身潜力、改善管理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有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育。

2、民间金融对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1)民间金融的潜在金融风险影响了社会稳定。首先,民间金融运行机制不规范,存款往往没有法律保护,可能导致较高的风险,一旦发生问题可能造成金融秩序的混乱,影响社会安定。其次,民间金融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管和约束机制,滋生出一系列问题。民间金融活动中金融诈骗、非法集资、高利贷和洗黑钱等活动十分猖獗,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不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而且严重威胁到社会稳定,对民间金融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2)民间金融削弱了国家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民间金融的高利率诱发大量资金以现金形式流出正规金融体系,加大了资金的“体制外循环”,往往会干扰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使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难以实现。当经济过热国家实行紧缩政策时,民间金融的活跃会提高货币流通速度,放大货币乘数的波动,可能使得本应淘汰或缩减的行业和产业由于受民间金融活动的支持得以延续;当经济疲软国家采取扩张性的政策时,民间金融活动放大了政策放松的程度,增加了通货膨胀压力。这样,在经济过热阶段民间金融延缓了经济“软着陆”的时间,而在经济回升阶段又加剧了经济运行的波动幅度,抵消了货币政策的效果,削弱了宏观金融调控的能力。

(3)民间金融增大了社会资金流动的不可控性。民间金融活动的膨胀意味着国家可以调动和使用的资金减少,使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投资项目得不到资金保证。而民间金融的逐利性使其天然地偏好于高投资收益率的项目,这使得资金容易进入一些投机性较强的领域,尽管这些领域可能一直受国家的抑制,但民间金融活动却一直支撑着它的发展,结果造成国家调整产业结构的力度被削弱,经济中泡沫成分增加。

四、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

民间金融的规模实际上取决于正规金融的规模,当正规金融无法满足企业和居民的金融需求时,民间金融就应运而生。民间金融不等于非法金融,要摒弃打压、取缔以及用正规金融统一民间金融的思想,正确认识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互补作用,要有条件地允许民间金融合法化,引导民间金融合规经营。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对民间金融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认可,但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国家应针对民间金融的运行特点,健全民间金融法律框架,尽快确立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一方面,要修订现行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组织或行为形成统一认识,对现行法律中的模糊概念予以澄清和明确;另一方面,应结合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部专门法律或法规,给予民间金融合理的生存发展空间,保护有利于经济发展利益的民间金融。

2、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规范民间金融行为

要引导大部分民间资金进入正规金融体系,关键在于利率的市场化。长期以来,民间金融在利率市场化方面进行的比较充分,其利率不受正规金融市场上利率的限制,而是由借贷双方自行协商,根据借款人的经济实力、资信状况、关系远近、借款时间以及借款区域等情况上下自由浮动。如果人民银行能够放弃对利率、贷款规模等方面的行政管制而转向运用市场的调节手段,以利率形成的市场化机制为突破口,使利率能够切实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引导社会资金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有序、高效流动,一方面能够打击或者取缔那些危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高利贷等黑色金融成分,另一方面也能推动那些有益于经济发展的民间金融向正规金融转化。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是政府对民间金融进行规制的一种有效手段。

3、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化解民间金融风险

建立起有效的民间金融监管机制,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有利于化解金融风险,使民间金融真正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度安排。加强对民间金融的监管约束,建立与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建立与民间金融组织相适应的内部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制度。监管部门应对民间金融机构风险内控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和检查,形成有效的风险监督机制。第二,建立民间金融监测通报制度。应要求民间金融机构定期披露和上报有关资金借贷的基本情况,以便监管部门进行监测与管理。第三,建立民间金融风险预警机制。应设计一套可行的风险预警指标,监管部门根据指标进行风险监测,及时化解风险,帮助民间金融机构渡过难关。第四,建立民间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对于存在问题的民间金融机构,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其进行处置,或强制其退出市场,最大限度维护存款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减少或消除不稳定因素。

4、建立健全配套制度,改善民间金融生存空间

发展民间金融需要建立健全一整套相关的配套制度。第一,要建立市场准入制度。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对进入者必须有严格限制条件和要求,如规定注册资本、经营场地、经营范围等。第二,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这有利于增强民间金融的信用基础,能够为民间金融与正规金融的公平竞争提供条件和保障。第三,要建立贷款担保制度。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民间担保公司的发展,完善民营中小企业和农户的信用担保体系,为民间金融提供制度保障。第四,完善社会征信制度。要尽快完善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引导、规范经济主体诚信守法,提高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改善民间金融的生存土壤。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2004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 李建军:中国地下金融调查[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姜旭朝、丁昌峰:民间金融理论分析:范畴、比较与制度变迁[J].金融研究,2004(8).

第4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行业 金融集聚 作用

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金融活动的全球化网络得以形成和发展,拓宽了金融资源的活动空间,加快了国际资本的流通速度,同时也促进了金融机构的发展和繁荣,在一些重大金融中心,金融资源出现了集聚现象,并且集聚的程度日益加深。金融产业集聚不仅能够促进金融机构的相互协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可以对金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带动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发展,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一、金融集聚概述

在金融行业,无论是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生产,还是新产品的开发,都需要专门化的配套服务行业的发展,包括投资咨询、信用评级、资产评估、金融专业技术培训机构等。大量金融机构聚集在一起能扩大需求市场,维持众多中介机构的存在,形成专业化的供应网络,这就是所谓的金融集聚。简单来讲,金融集聚就是对金融资源进行地域空间上的优化配置,形成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技术等在空间与时间上的高度集聚。

现阶段,在一些发达国家的首都,金融集聚现象非常明显,比较著名的金融中心包括纽约、东京、伦敦等,而即使是一些新兴国家,同样形成了相应的金融集聚,通过相关优化政策,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吸引金融资源的集中,如我国北京的金融街、上海的外滩金融中心等。金融集聚中心的形成,汇集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和金融资源,从而产生了非常可观的金融业产值,一方面,能够推动当地金融产业的集聚,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因此,金融集聚现象受到了相关学者的关注,在相应的学术背景下,对金融产业集聚的现状、原因及效应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金融集聚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金融集聚现象的发展现状

在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金融集聚的发展也存在着不平衡的特性,整体上看,金融集聚的层次相对偏低,在东部地区,金融资源丰富,但是中西部地区的金融产业发展却存在着相当的滞后性,金融资源匮乏。现阶段,我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均处于东部地区,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金融资源的集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GDP的一半以上都是在这里产生的。

实际上,金融集聚与产业集聚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也存在着比较显著的个性化特征,如金融资源的流动速度相对较快,使得金融集聚的速度也在不断提升,集聚程度逐渐升高,同时拥有经济核心与主导、金融资源的高速流动等,不过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经济增长阶段、国际经济环境等的约束。

对于我国当前金融集聚现状的分析,需要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银行业集聚

相关统计调查显示,截止到2013年年底,我国全国范围内现存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20.9万个网点,银行机构从业人员超过350万,资产总数额达到了140.2万亿元。而从机构网点、从业人员以及资产的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占据了银行机构总数的40%、从业人员总数的40%以及资产总数的58.9%,而仅仅是北京、广东和江苏三个省市的银行资产总额就超过了10万亿,与一些中西部省市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另外,在我国全国范围内,一共存在有44家法人性质的外资银行,而其中的43家分布在东部地区。

(二)保险业集聚

我国现代保险事业的发展是自1980年开始的,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始终保持着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发展的速度为世界所惊叹。截止到2013年底,在我国全国共有注册保险法人公司167家,旗下分支机构达到了1600家以上,资产总额超过8万亿,同比增长约为13%,保险业全行业投资收益为3658.3亿元。而从地域分布情况看,东部地区的保费收入占据了总收入了54.4%,广东、浙江、山东以及江苏四个省份的保费收入都超过了千亿,占据了全国总额的33%左右。

(三)证券业集聚

以文献查找、市场分析等方式,对证券业的集聚情况进行分析,同样是以2013年为限,我国境内一共注册有上市公司(包括A股与B股)2489家,其中中小企业与个人创业的上市公司分别为701家和355家。同样从不同的地区进行讨论,东部地区上市公司占据了总数的65.1%,中部地区14.7%,西部地区14.7%,东北地区仅有5.5%,由此可见其差距。而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带动下,我国的债券市场发行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如配股、发行等,累计筹资总额3867亿元。

三、金融集聚对于金融行业发展的影响

金融集聚现象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综合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金融产业的市场化

(1)形成规模经济。从概念上分析,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或者专业技术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生产服务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在金融行业中,规模经济主要体现在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及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共享方面。在集群中,不同的机构可以实现分工协作,共同发展,推动集聚区金融企业明确自身的发展态势,通过对市场交易费用以及外部生产成本等差异的对比,产生内部分工,并且逐渐实现外部化和社会化,对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利用,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降低,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通过这样的方式,金融产业能够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形成集聚的规模经济。

(2)汇集人力资源。与其他产业相比,金融行业属于高技术含量、高人力资本以及高附加值的产业,其中,人力资源是金融业中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伴随着金融集聚现象的产生和发展,区域范围内的金融配套产业以及各类中介服务行业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如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这些机构的存在,为金融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另外,各类从业人员的相互交流,促进了整个区域内人力资源水平以及效能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1)技术外溢。在金融集聚现场,不同的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信息共享的方式,彼此学习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吸取他人的优势,实现区域内部的经验共享。同时,金融资源开始向着周边区域流动和扩散,提升了技术信息的传播速度和传播距离,带动了周边区域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2)产业转移。在产业的升级和调整过程中,一些具备较强竞争力和非常重要的金融资源会逐渐汇集在金融集聚区,而一些处于劣势的金融资源则会逐渐被边缘化。不仅如此,金融资源在流动过程中,会以集聚区为中心,呈现出梯队结构扩散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金融交易的分布地域将会更加广阔,使得产业布局变得更加合理,也提升了对于风险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3)产业关联。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一些被边缘化的资源由于缺乏竞争力,通常都需要借助核心区域的优势,才能够确保自身作用的最大化。因此,这些处于劣势的资源会在附近的边缘区域集聚,由集聚区域带动边缘区域的发展,而边缘区域的相关产业能够为核心区域提供一些必要的原材料和初级产品,通过两个区域的相互帮助及产业关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各类生产要素呈现出向着某个区域集聚的趋势,金融集聚已经成为了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我国目前金融业集聚的现状分析,东部地区的经济最为发展,金融集聚现象也最为显著,集聚了大量的金融资源。最近几年,我国的金融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与金融集聚是密不可分的,政府部门应该重视起来,打造新的金融核心集聚区,提升金融产业的集聚水平。

参考文献:

[1]张静.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湖南:湘潭大学,2014.

[2]徐艳会,路紫.我国金融业集聚的发展态势分析[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2).

第5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中介 金融稳定 资源配置

一、概述

(一)金融中介

广义的金融中介包括两种――静态金融中介和狭义金融中介,前者单指资金融通的中介,为金融市场上的客户提供不能通过直接交易获得更高效益金融产品的机构;后者是指金融体系的融资功能,因为在金融机构内部、金融机构与金融中介之间将会有资金的流动,从而产生结构、机制等方面的博弈,促使在博弈中获利的一方不断发展、壮大。

(二)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描述的是金融市场(或者金融体系)一定动态中保持平衡的状态,在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是就该词的应用来说,金融状态的指示对象是金融体系,具体说来主要是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机构。欧洲通用的“金融稳定”是指,金融机构如银行业在资源运转方面畅通无阻,市场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抵御各种市场冲击的状态。关键点在于金融机构要使金融消费者对其充分履行合同有信心,参与其中的经济主体能够真正反映市场基本要素,且价格在价值的安全幅度内浮动,在短期内不产生大幅波动。金融稳定具有以下特征:

1.金融稳定具有全局性。金融稳定关注的不是某个银行、某个市场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稳定,而是立足于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维持银行业、证券、保险等与金融市场有关的行业都纳入自身关注范围,密切监控这些领域内的风险变化及事先防护。

2.维持金融稳定的手段具有综合性。由于金融主体的多样性以及曝光问题的多样化,用以维持金融稳定的手段也应具备综合性。实践中一般采取的手段有货币政策、金融监管等手段,笔者认为除了经济手段能够保障金融市场稳定、有序地向前发展之外,我们还可以考虑非经济手段,只要在客观上能综合考量实际效果和成本即可。

3.金融稳定具有效益性。金融主体的目的在于效益,因此金融稳定也具有该特点。金融稳定需要着眼于促进资源在整个市场的优化配置,建立一个不断提升、抵御风险能力强的金融体系也能反过来促进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金融中介的发展考察

(一)我国金融中介的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我国的金融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看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功能齐全、形式多样的多层次金融机构体系。据统计,在2004 年末,银行类金融机构总资产已达近三十二万亿元,证券公司总资产达四千多亿元,基金净值资产为三千二百亿元。传统金融理论认为间接融资在前,直接融资在后,但是在这二者之间又存在一种互补的关系,我国的金融市场现状也体现了这一理论:2011年前三个季度的各项融资比例中,贷款占据绝对优势,国债的融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此外,我国的金融中介发展历程还有以下特点:

1.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据统计,截至2010年,我国银行业在金融资源中所占比例高达九成以上;而证券业、保险业合计约占5%左右,前者的发展滞后,后者的发展规模一直未能壮大。而银行业因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在农村、城镇吸收了大量存款后再通过发放中长期贷款以获利。各大金融中介的发展规模如此失衡,不仅银行会因资本重组率过低难以支撑信贷的超量扩张,而且长此以往的话将破坏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行,不利于金融稳定的维持。

2.间接融资比例较高。2003年,我国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之比为1.5∶8.5,并且该比例还呈现继续减小的趋势;而发达国家仅为3∶7[2]。融资结构的单一化将使企业融资更加困难,及时得到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还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该现象也表明,非国有经济在经过多年的发展还是未能形成与银行业等国家扶持金融中介机构相抗衡的力量,这是我国在金融资源分配上的缺陷。

3.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如前文所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金融体系,但是在治理、管理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多的缺陷,其抵御风险的能力还有待加强。首先是金融产权不明,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者之间职责不清晰不仅导致金融机构内部的控制、运转出现问题,还使内部的监督机制未能发挥作用,最终损害的是那些中小股东的利益。其次,在信息的披露方面,我国的金融机构做得也很不到位。利害关系人对于公司的关键性决策都不知情,透明度使公众对于金融市场的信赖感不高,进而威胁到稳定的金融市场的构建。

(二)金融全球化下金融中介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金融中介在完善金融市场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金融市场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金融活动的参与成本。那么,如何准确预测未来的金融中介发展走向,使之更好地为金融稳定发展服务成为众人关注的话题。尤其是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让放松管制、取消对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成为必然。

金融创新不断调整着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的边界。创新是社会各界百提不厌的话题,在金融活动中创新显得尤为重要,能够为金融主体提供更加丰厚的收益,金融中介机构利用创新能够从传统金融市场专项一些高新产业领域;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从提供初级金融产品逐渐提升到进行标准化的市场交易。而衍生的金融工具多样化的特点促进了金融中介交易载体的发展,金融中介能够通过多种渠道打通之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提供之前无法提供的服务、开启无法使用的资源。同时,金融创新的另一大益处在于能够转嫁金融风险,从传统的储蓄转为投资,进一步融入金融市场,为消费者提供资产交易保护和风险管理人的服务。与此同时,金融中介之间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金融主体之间的沟通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金融中介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必然受到其他机构的影响。竞争的激烈化又将迫使金融中介进行改革,结果将是产品和服务越来越细化和多样化。

三、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

(一)金融中介对金融稳定的积极作用

1.金融中介为金融稳定提供信息支持。金融市场尤其是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上存在很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而信息又关乎盈亏,故金融中介利用大量的资产组合在整个市场上专业地进行信息收集,为投资主体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投资者根据中介提供的信息来决定投资安全但收益的项目或者是风险高但收益也高的技术项目,但是金融中介提供的这些信息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金融投资者原有的金融风险,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4]。

2.金融中介能够进行风险分担。金融中介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投资对象、储蓄行为等的多样化,能够同时解决无效投资的问题。在以往,单独的投资者只能选择一些风险成本较低的投资对象,比如能随时变现的资产来转移投资风险,防范各种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危机,即使向其他对象转移,也多是专注于证券市场或者保险市场。实际上,金融中介能够将储户的流动性风险聚集起来,集中用于某项投资,提高投资效率。

(二)金融中介对金融稳定的消极作用

金融中介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必然也存在着自身收益与成本的平衡,并且这种微妙的平衡又将影响到金融稳定。

1.金融中介存在道德风险。以银行为例,相比较于储户,银行机构以其专业化能够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这些信息收集上的不对称容易导致逆向选择问题。如果贷款人不能从银行业提供的所有信息中仔细甄别出最有利的信息,那么投资的风险将会大幅升高。或者,银行业可能削减贷款数量,趁机抬高利率。利率升高对金融市场可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股票市场和外汇市场随之发生波动,金融的不稳定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

2.委托问题愈加突出。无论是间接投资还是直接投资,投资者都将面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委托问题,也就是说投资者还需要额外支出成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投资者一般采用激励机制来降低其中的成本。但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当事人选择的外部效应应当降低至最小,风险制造者应当同时也是风险承担者。但是金融中介的内部治理结构、外部的监管机构未能有效地使之完全在自身范围内消化这些风险,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蔡若思.金融中介的发展与金融稳定问题研究[C].厦门大学,2005.

[2]史敬,吴丽.金融中介功能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评析[J].金融经济,2006(11).

[3]马丽娟.在不同融资模式中金融中介的作用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12).

第6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工程 金融效率 全球化

一、金融工程的发展

金融工程,英文Financial Engineering。该词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出现,自20世纪50年代至今,金融的创新与变革一直在持续。各种金融管理技术,金融投资基金的出现,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变革。金融工程于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中露面。直至今日席卷全球,使得金融创新不断的提升,从而推动了金融创新不断革新。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广泛的应用金融工程技术来处理各种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的各种金融以及财务问题。并且在当时就已经形成一种大的趋势于流行。通过利用金融工程,为市场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积极作用。在金融领域的影响意义非常深远。

二、金融工程对金融效率的影响

金融工程的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金融市场中为了达到更高的效率而出现的产物。所以它对于金融的效率提升会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力。使得金融效率显著的提高。

(一)金融工程能科学化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由于金融行业的自身特性,具有更大的不可控风险,各类金融资产的风险往往来自于经营管理中的经营决策以及后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因其供需关系复杂化,价格波动等,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金融资产风险,所有需要科学化的经营管理,对各种经营决策要有科学准确的判断,这就学要金融工程系统化风险管理的工具和方法。可以更加精准的判断风险与收益最大化,提高金融效率。

(二)能够为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质量。

现在的金融服务已不单单是传统的金融借贷服务。金融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对金融机构的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扩大金融服务的范围,如何跟好的提升服务质量,金融机构必须利用金融工程的方法全方位,综合的制定金融市场服务政策,促使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服务效率。

(三)金融工程创造出新型金融工具和服务项目。

一直以来,金融领域商品种类和服务项目种类是权衡金融效率的高低的因素之一,商品与项目的丰富可以扩大投资者的投资面。建立有效投资组合。为投资者提供能够有效投资组合的机会。从而创造出来的丰富新型金融工具多元化了选择对象,提高了金融市场的效率。

(四)有助于发现金融商品的均衡价格。

对于金融市场,金融商品的价格的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价格没有处于一个均衡的位置,就存在很大的漏洞。造成金融资金的损失,要解金融商品价格的均衡问题,就必须利用金融工程中基本金融工具和衍生金融工具组合出新型金融工具。不管是哪方面原因导致金融商品价格出现异常,都可以通过金融工程观察到。并通过有效措施进行调整。

(五)有效降低金融投资者的投资风险。

在一定角度上讲,金融工程就是风险管理,由于金融市场的自身特性。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商品价格波动大使收益与风险都较大,金融工程从产生到现在的发展,其系统越日益完善,它是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对风险需求不断的增强的环境下进步的,所以在控制上有一整套完善的风险控制方法。

(六)减少交易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现代金融市场中,资金融通网络、支付清算系统、各种市场组织形式都是利用金融工程技术设计开发出来的。无论从交易的便利性、实效性都极大的节省了成本,从技术与物质条件诸多方面可以满足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另外随着现代电子通信产业、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的使用无纸化交易与远程终端联网交易等方式,使资金流通进一步加快。简化交易流程,节省了交易时间,降低交易费用,减少交易成本,提升融资效率。

三、金融工程的改进措施

首先,需要加快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结合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环境与特征,主动学习西方成熟金融工程技术,积极养风险管理水平。其次,加强金融工程的信息基础建设,加快金融信息网络建设并不断完善,努力推进市场经济的信息化、网络化进程。从而为金融工程的进步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条件。还需要重视对金融工程的人才培养,加大对金融工程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 金融效率能够在金融工程的作用下显著提高。金融工程从经营决策、金融服务质量、创造金融商品、商品价格的均衡、风险控制、交易效率方面对金融效率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对全球自由化金融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振山.金融效率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7.

[2]丁丽.金融工程:金融创瓣的技术保证[J].市场与发展,1998,(6).

第7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自产生以来,金融中介就将资金盈余者与资金需求者联系起来,促进了资金的合理配置,大大提高了金融资源的使用效率。随着时展,金融体系与经济都在不断发展和演进。如何使金融体系能够最大化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是各个国家均面临的问题。于是,金融发展理论也就应运而生了。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金融发展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进,历经了金融抑制、金融深化、金融约束、实证金融发展理论。不同阶段的金融发展理论均对金融体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金融发展理论定义

金融发展理论,主要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关系,即研究金融体系(包括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组合以最大限度地促进经济增长及如何合理利用金融资源以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金融发展理论的诞生

西方早期的货币金融的研究领域主要围绕在货币、利率和信贷等金融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没用将金融作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体系进行研究,金融处于经济学的附属地位,故而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

二战以后,很多地区相继独立建立国家,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的时候,资金短缺的问题时常制约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国家试图通过刺激储蓄和吸引外资的方式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但结果常常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由于金融系统的落后。由于金融系统的落后,国内的资金运行效率低下,金融系统无法有效的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这引起了很多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人物是戈德史密斯、麦金农、格利和肖。这些经济学家深入研究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出版了相关的著作,这进一步引起人们对金融发展理论的重视和研究。

帕特里克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良好的金融环境会引导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个体之间的经济行为会变得非常复杂,这也就会引起对金融的需求,从而拉动金融的发展。这个观点也就是人们所称的帕特里克之谜,它引起了人们对金融与经济关系的探索。

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提是金融理论的职责,这是由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提出的。他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是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金融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并阐明这些因素怎样通过相互作用,从而形成金融发展。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他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并把金融中介比率、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机构发行需求的收入弹性等指标作为衡量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指标。后来的经济学家很多是以他的研究作为分析的基础。

金融发展理论开始的标志是格利和肖发表的《金融和储蓄机构与储蓄―投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两篇文章。他们假设金融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并证明了经济发展的程度越高,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强,而且金融的发展必须伴随经济的发展,金融发展不能脱离经济发展而独立进行。

四、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

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标志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麦金农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和肖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中提出的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他们将研究视角从发达国家完善的经济环境转向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经济环境。

麦金农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金融抑制的现象,政府对汇率和利率实行严格的管制,这就意味着资金的价格是扭曲的,并不能反映市场上真实的资金供求关系。一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很可能就会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这就会极大地损害人们的储蓄倾向,导致银行无法吸收到足够的资金,市场上资金的供给被抑制;另一方面,实际利率为负意味着贷款人对借款人进行补贴,刺激了资金的需求,而资金的供给相对不足,造成了资金的供不应求。政府在此时通常实行资金配给制度,依据自己的偏好分配资金,导致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丧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金融抑制导致一国的金融体系失灵,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肖认为,金融体制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完善的金融体系可以有效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吸收储蓄并将其转化为投资,使资金流向效率高的地方,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当经济运行良好时,人们收入增加,刺激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而在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中,金融体系与经济发展相互制约,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所以他们认为,发展中国家应采取金融深化代替金融抑制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五、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

二十世纪末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部分发展中国家并未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他们发现这些国家并不是盲目地进行金融自由化,而是根据国情逐步进行改革。依此,诞生了金融约束理论,即政府不应完全放开对经济的管制,而应保持是适当地干预,这样更能有效地促进金融深化和经济发展。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压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金融政策包括对存贷款利率的控制、市场准入的限制,甚至对直接竞争加以管制,以影响租金在生产部门和金融部门之间的分配,并通过租金机会的创造,调动金融企业、生产企业和居民等各个部门的生产、投资和储蓄的积极性。政府在此可以发挥积极作用,采取一定的政策为银行体系创造条件鼓励其积极开拓新的市场进行储蓄动员,从而促进金融深化。

六、金融发展理论的前沿

第8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金融发展;政治经济学;利益集团

中图分类号:F8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7)08-0043-05

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金融的发展。大量的文献表明,金融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深一层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的国家形成了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金融体系,而有的国家则没有?虽然有的学者从法律制度、地理禀赋以及文化信用等方面给出了很多有力的解释,但是他们往往忽视金融发展的政治基础,特别是利益集团的力量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本文所进行的跨国实证研究发现,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而稳定的负面作用。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运用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很好地揭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要实现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削弱既得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

一、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一个文献回顾

金融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历来是经济学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问题,许多经济学家都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近年来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各种制度因素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La Porta、Lopez-de-Silanes、Shleifer和Vishny(以下简称LLSV)等提出了金融发展的法律理论,强调中小投资者权力和债权人权利的法律保护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Beck、Demirguc-Kunt和Levine发展了由Acemoglu等提出的地理禀赋理论(endowment theory),强调一国的地理禀赋(主要是指移民的死亡率)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Stulz和WilliamsonE和Guiso、Sapienza和Zingales等提出金融发展的社会规范理论,开始强调文化与信用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但是在现有的金融理论中,往往忽视金融发展的政治基础,特别是利益集团的力量在金融发展中的作用。实际上,利益集团对经济的影响很早就受到了经济学家的关注,甚至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他指出,“扩张市场,缩小竞争,无疑是一般商人的利益……因此,这一阶级所建议的任何新商业法规,都应当十分小心的加以考察……因为他们这般人的利益,从来不是和公众利益完全一致。一般地说,他们的利益,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在经济学上真正开始关注利益集团对社会活动影响的则始于OlsonL以及Stigler等,他们指出,小而集中的利益团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有着超常的权力,因为这些小规模的、有着共同利益的、容易组织的小利益团体,能够迅速采取一致的声音和行动来影响经济活动,而社会大众则由于人数众多、意见不一、利益分散而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从而往往造成经济效率的低下。Rajan和Zingales开始关注利益集团力量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他们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往往会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影响,特别是在经济衰退的时候,既得利益集团常常利用贫困人群对自由市场的反对来抵制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利益集团理论能够很好地解释金融发展历史中的逆转。Beck、Demirguc-Kunt和Levine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一个分权、开放、竞争的政治结构比一个集权的政治结构更有利于削弱利益集团的影响,从而更有利于金融的长期发展。

但是在现有的文献中,还缺乏对金融发展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系统实证检验,以及运用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原理来理解中国的金融改革与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这方面的努力来弥补以上研究的不足。

二、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实证检验

(一)定义、数据及描述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世界银行的发展指标数据库、金融监管数据库以及Freedomhouse等数据库,下面我们将定义有关变量如下:

1.金融发展水平(FIND)。我们使用国内私人部门信贷占GDP的比例来表示,它是用来衡量金融发展水平一个有效指标,并且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它与经济发展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

2.利益集团的力量(INTE)。根据Olson的利益集团理论,利益集团的规模越小,它就越有动力采取措施影响政府的政策。从而一个国家的银行集中度越高,说明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越大(陆磊,2000)。因此,我们使用银行集中度来表示一国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

3.经济发展水平(ECOD)。用人均GDP来表示。

4。政治制度(POLI)。我们用政治权利指数(POLI)来综合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系的开放和竞争水平,数值从1~7,数值越高,说明一个国家的政治权利越大。

5.法律制度。它主要由以下两个指标构成:(1)债权人权利法律保护指数(CRED),数值从0~4,数值越高,说明对债权人权利保护越好。(2)法律的执行质量,我们使用产权指数来衡量(PROP),数值从1~5,数值越高,说明司法体系的效率越高以及私人财产的法律保护水平越好。

6.文化传统。用一国的来表示。文中的数据分别为一国人口中天主教徒的比重(CATH)和穆斯林教徒的比重(MUSL)。

7.地理禀赋。用纬度的绝对值(LATI)来表示一国地理禀赋的总体情况,数值是从0~1。

(二)计量分析和对检验结果的几点解释

在表2中我们分别给出有关变量的回归分析结果,从计量结果可以发现,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对金融发展有着显著稳定的负面作用,即使我们控制了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以及地理禀赋等因素。结果仍然是显著而稳定的,它说明一国利益集团的力量越大,金融发展越差。

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越大,它就越有能力和动力采取措施影响政府的金融政策,要求政府实行更为严格的进入管制措施来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从而阻碍了市场的竞争。

2.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与它对金融资源的垄断程度往往是一致的。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越大,金融垄断程度越高,从而金融服务的质量就会越差,金融就会越不发达。

3.在存在强大金融利益集团力量的金融环境中,金融业务的核心不再是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是如何维护既得利益,防止竞争,从而不利于金融的发展。

三、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

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但是中国的金融发展却严重滞后,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滞后已严重地制约了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在现有的研究中,许多学者主要从行业结构和规

模、国家能力和成本以及中央和地方银行等多元博弈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但是在现有的研究中往往从少数金融机构的利益出发来研究问题,而很少从整个社会福利的角度来讨论银行改革。因此,现有的研究并不能解释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为什么严重地滞后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在国家控制金融的收益小于成本的条件下仍然保持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控制。

笔者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能够更好地解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理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市场结构来看,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具有很强的市场势力,从而具备形成独立金融利益集团的条件。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不断下降,但是不管从存款份额、贷款份额还是资产份额来看,它们仍基本占60%以上,已具备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必要条件。第二,从实际经济效果来看,通过政府对利率的管制,使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获得了巨额租金。据估计,从1995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获得的利差租金超过了1万亿元。第三,从政策效果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对政府的金融政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所进行的几乎所有的改革措施都是为了维护国有商业银行的既得利益。从表4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从1998年以来,花费巨资来拯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实际上很多政策无功而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明降暗增”就是对此最好的注脚。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并且从中获得了巨额的租金。但这些都以损害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和效率为代价的,并且影响了整体经济质量的提高。实证研究表明,在中国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系统中,不仅不利于硬化对国有企业的市场约束,而且也不利于实现资本的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在中国过去的金融改革中,我们片面强调和追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利益和稳定,而实际效果是带来整个金融系统的脆弱和低效率。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检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路径,并以新的理论视角来指导中国未来的金融发展。在今后的金融改革中,我们必须削弱既得金融利益集团的力量,以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与效率为目的来推动中国金融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一方面,要积极打破国有商业银行的行政性垄断,建立竞争性银行业市场结构。在行政性垄断的行业中,往往追求本行业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并且容易导致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在中国,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和国有化,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了行政性垄断的地位,造就了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中国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往往是一种低效率的竞争。因此,规范国有商业银行的行为,建立一个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对于中国金融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要进一步扩大外资银行持股比例,让外资银行真正成为“战略投资者”,积极推进中国民营银行的成立和发展,从而建立一个合意的竞争性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削弱金融利益集团对社会福利的侵蚀。进一步加大开放的力度有助于迫使金融利益集团放弃用政治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市场地位。

第9篇:金融的发展范文

关键词:碳金融;京都议定书;碳银行业

在与应对世界气候变暖正逐步兴起的"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新型金融--碳金融(carbon finance)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给各国的企业特别是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有专家指出:"中国碳交易的商机已经来临。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中国市场出售的年减排额已达到全球的70% ,这意味着未来至少有30亿吨来自于购买中国的减排指标。"[1]由此可见,一个碳交易的成功完成背后必须有发达的金融体系,碳排放权已经具有鲜明的金融产品特性。碳金融将低碳的理念普及到自身的行业发展中,也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低碳经济的进步和人类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十足的动力。

1.碳金融的基础理论

1.1碳金融的概念

随着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碳金融"逐渐兴起,它主要涉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碳金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成万牍给出了一个较为"随意"的界定,其认为顾名思义碳金融就是与碳有关系的金融活动,也可以叫碳融资。大体上可以说是环保项目投融资的代名词,也可以简单地把碳金融看成对碳物质的买卖。从理论上讲,碳金融是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各种金融制度安排和金融交易活动,既包括碳排放权及其衍生品的交易、低碳项目开发的投融资,也包括银行的绿色信贷以及其他相关金融中介活动。

1.2与其相关的概念

1.2.1碳货币

碳金融的核心之一就是"碳本位"货币体系。一国货币的崛起,通常与国际大宗商品,特别是能源计价和结算绑定权紧密联系,从19世纪"煤炭--英镑"、"石油--美元",再到今天的"碳合约--X",演绎了一条国际货币在能源贸易中的路径。在"碳币体系"下,除了一国的经济实力和黄金储备,碳排放额度将会成为影响该国货币地位和币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1.2.2碳信贷

为了降低绿色信贷风险,有人提出,可以结合节能减排项目贷款、开展碳权质押融资货款。只要银行与CDM业主及发改委三方约定,客户出售CERs(核证减排量(Certified Emission Reduction))获得的资金就只能进入指定的帐户,并在客户不能偿还贷款时,贷款银行有权处置客户获得的CERs。

1.2.3碳基金

该概念由崔利平提出,碳基金是碳汇基金的简称。国际上通常指"清洁发展机制"下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的专门资金。而根据我国目前发展实际,其提出中国碳基金的概念,也即强调了国际碳基金的本土化。

1.3碳金融的理论基础

1.3.1气候经济学

气候经济学是经济学的边缘分支,是研究气候对经济领域影响,并积极利用气象资讯转化成商机的学科。作为气候经济学分支的环境经济学提出了"排放权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主体拥有排放一定污染物的权力(即人均排放权),即对一定环境容量资源拥有了产权(即环境产权),碳排放权交易则是基于以上理论得以产生和运用。

1.3.2环境金融学

环境金融学是1997年在国外兴起的一个新术语,主要研究如何使用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来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它不仅要求金融业引入环境保护理念,更强调金融业关注生产过程和人类生活中的污染问题,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和产品。环境金融为碳金融提供了理论基础,碳金融是环境金融的创新,是环境金融的一个分支。这与企业社会责任即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和对社会的贡献的原则相吻合。

2.中国碳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中国的现状

随着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国内金融机构也在过去几年中为支持节能减排项目进行了积极的金融创新,但总的来说,特别是与我国碳金融业务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国内金融机构对碳交易介入较少,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在世界整个碳交易产业链中处于最底端。就碳银行业来说,目前以发展碳金融为目的、为企业做财务顾问或进行融资的案例仍较少,在为碳减排项目提供直接融资、参与国际碳交易、为企业CDM项目获得联合国专门机构认证提供咨询服务等金融服务尚处于空白状态,更缺乏碳金融衍生品和金融服务支持。

2.2发展碳金融存在的问题

2.2.1对碳金融认识的局限

碳金融发展历史较短,金融机构、政府和企业对碳金融的认知程度还不高。国内许多金融机构还没有认识到碳金融背后隐藏的巨大商业价值。

⑴缺乏碳交易发展所需的完善的法律和制度。尽管我国施行了一系列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暂行办法》和《清洁发展机制项目运行管理办法》,但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碳交易市场和碳金融发展所需的法律制度这仍然是不够的。同时,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需要大量资金、人力以及市场运作的制度规则,而这一体系的基础环境还不是很完善,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不透明、成本巨大,使我国在谈判中处于弱势地位。

⑵中介市场发育不完全。CDM交易规则严格,开发程序也比较复杂,销售合同涉及境外客户,还伴有政策风险和项目风险等,非专业机构难以完成此类项目的开发和执行,这也严重影响碳交易的发展。

⑶.政策激励措施不足。目前,我是因减排交易品种的污染特性以及环境管理体制的块块模式使其难以跨区域交易,而且排污收费机制不健全,导致环境交易市场发展缓慢。同时,由于对绿色金融的利率补贴、税收优惠、风险补偿等激励政策不足,对绿色企业上市发行股票、公司债、企业债融资的扶持政策不足,金融机构的外部激励和动力就显得尤为不足。

3.中国应如何应对

3.1国际方面

根据国际气候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目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美国坚持把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承担减排义务作为其重返《京都议定书》的前提条件,并在巴厘岛会议中强硬通过了对"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破解。这无疑为中国增加了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更加密切地与国际社会保持沟通,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向外界传达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节能减排政策产生的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另一方面,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的持续使实际排放还会不断增加,因此在签属国际协议时不能承诺做不到的事。

3.2国内方面

中国应当更为深入和实质性地将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纳入政策法规的主流当中,构建统一的碳交易平台和交易机制。在中国当前不断制定完善的能源和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中,制定并完善清晰明确的对可再生能源以及能效和节能等低碳经济技术的激励机制,促进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与市场的培育,以及与之相配套的装备制造业和供应链相关企业的发展和自主知识产权,并且引导金融投资领域从高耗能高污染项目转向为低碳经济技术提供投融资服务。主观上,金融机构要牢牢把握碳金融发展趋势,增强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能力,更好地参与到国际碳金融市场中来,促进自身长远战略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蕾,"碳金融"何时到中国?[N]. 解放日报,2009.10.

[2] 成万牍,我国发展"碳金融"正当其时[J].环境经济, 2008.6.

[3] 李 帅,"碳金融"演绎新版"货币战争"?[N].中国联合商报,2011.2.

[4] 董玉华,碳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启示[J].环境经济, 2009.3.

[5] 何 川,我国碳期货市场初探[J].现代商业,2010.20.

[6] 崔利平,碳基金四大特色初探[J]. 证券日报,2007.3.

[7] 于杨曜,潘高翔,中国开展碳交易亟须解决的基本问题[J].方法学,2009.6.

[8] 李瑞红,对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几点思考[J].《开放导报》,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