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精选(九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

第1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研究新教材特点———大单元设计的出发点

教材的编排、设计是教材的编写者在尊重知识内在规律和人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为师生课堂教学活动提供的蓝本。因此,在重视能力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站在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理解教材文本,把握教材编写者的编写思想并实现所提出的教育目标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刘媛认为:第一,新教材要突出立德树人要求,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第二,依据课程标准,体现课程理念;第三,进行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构建。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学科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是新教材落实的基础与载体。因此,研究新教材的特点,是发挥高中数学教学重要性以及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例如,在新教材中,基本不等式这一内容被提前放到必修Ⅰ,这不仅说明了基本不等式在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更体现了基本不等式在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独到的作用。从“数及其运算”的角度看,a+b2是两个正数a、b和的“算术平均数”;从“定量几何”的角度看,ab表示长、宽分别为a、b的矩形面积,姨ab就叫两个非负数ab的“几何平均数”。“基本不等式”是我校基于大单元设计构建校本教材的一个案例,也是课程构建成果。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学习基本不等式的知识储备还有待完善。因此,依据教材构建校本课程时,一方面,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对基本不等式进行多角度的诠释;另一方面,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对基本不等式进行理解,这为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核心素养落实———大单元设计的指引点

如果学科的核心素养回答的是“培育什么样的人”的问题,那么落实核心素养就是回答“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学科层面的具体体现,其落实困难主要有囿于线性知识体系、限于浅层学习及困于情景固化三个问题。新课程标准首次使用大概念统整各学科课程内容,即要学生形成对知识、对社会的整体观念。如果学生掌握的仅是知识条目,固守一课、一单元的边界,这就削弱了教材的知识性与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从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研究教材是指在读懂文本的基础上读准文本内容是什么,可以让学生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或体现出教材这样设置可以如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因此,对于教材文本,教师不仅需要读懂,更需要读准,挖掘出教材中蕴藏的数学核心素养。例如,数学运算是贯彻学生数学学习整个过程的学科核心素养。理解运算对象的多样性、条件性、目标的多变性,是发展和提升学生数学运算素养的关键。在“解三角形”教学内容中,运算对象的多样性体现在角多、边多,寻找运算思路时需合理选择适当的角或边作为运算的对象,条件、目标的多变性体现在条件和目标的设置形式多样或富于变化。基于教材的这一思想,我们构建了“解三角形”的校本课程。解三角形的运算法则涵盖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等,主要包括: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正余弦定理,三角形角角关系、边角关系、边边关系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由于内容多,且变式多,因此,在考虑如何自然合理地选择运算法则时,应着眼于理解法则的转换功能,如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二倍角公式等的变角、变名、变幂功能,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边角互化功能等。“解三角形”的校本课程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进行主体设计的。

聚焦核心概念的教学———大单元设计的着力点

第2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关键词】小学英语;核心素养;课外阅读;教学方法

 

一、加强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分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 应用提高核心素养的理念作为教学指导,教师们就要开始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提高核心素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还能够扩大学生们学习的知识范围,使学生不仅限于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更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 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传统教育式的,以提高“升率”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一味地只注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很多的学生脱本,离开学校,不知所事,社会知识什么也不懂。小学英语的教学情况也是如此,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上,只注重学生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按照教材内容,采用简单枯燥的教学方式,没有融入核心素养,导致很多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不理想,甚至偏科厌学,是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感觉不到乐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利用语音教材培养信息获取能力

1.创设科学的语言环境

小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的很少,不够丰富,大多数的信息来源于图画和声音,小学英语教师针对学生的这一特殊情况就要想尽方法创造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提高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地接受知识的熏陶。 教师们在课前准备教学计划的时候,要尽量创造学生们的听学机会,创造最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英语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

 

2.利用试听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

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前教学准备的时候,尽可能的手机与教学相关的听学素,准备的教材要让学生们感兴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既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还能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对所需教学素材的选取也要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而定,素材的选用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一定要考虑到适龄的教学难度。 教师可以利用晨读或午读时间播放相关学习资料,尽量安排学生的试听机会, 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在听读中获取言语感知方法,提高认知水平。

3.模拟跟读引导学生教师应当经常带领学生一起朗读, 通过跟读的方式使学生进行模拟学习,通过教师的跟读,跟随教师的发音,语速和语调,体会阅读的语感,还可以纠正自己的发音、重度、停顿点等错误,经常的联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连贯性,从而还能深刻的体会到阅读文章的意义,提高理解能力,找到符合每个学生自身的听读方式,不断提高认知水平。4.表演课文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在班级内可适当开展朗读、背课文比赛、或者加上动作一起表演课文。 通过朗读和背诵积累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通过简单的课前三分钟或者演讲比赛锻炼学生的胆量。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用兴趣作为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传统式的中国教学方式都是“灌输式”,强制性的要求学生掌握这,掌握那,或者是生搬硬套,目的只为提高“升学率”提高“分数”,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没有自由的空间,压力大,严重影响着学习的积极性,打击着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要转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思维、思考能力,引导学生对学产生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让他们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学习,敢于和老师们进行交流,能够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自身想法和观点,从而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通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课堂教材,内容简单单一,只是满足教学需求,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书本上课文中所学到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中实际遇到的情况有着很大的区别,也存在很大的距离。 书本知识要结合实际生活去引导,才能使学生更加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们在课堂上除去书本教材必须的课程之外,还应当适当的补充一些课外知识,适当的将一些孩子们感兴趣的英语故事,教一些简单的英文儿歌等等,都能够很好的调节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知道学生们多读一些课外阅读,通过增加阅读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师可还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读,活着观看一些英文电影、动画之类的来加深学生们对文章阅读的理解。

 

三、结论

英语素养的形成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教育体系应当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应当注重对学生们核心素养的培养。 要让英语知识和英语交际紧密结合,让学生会听、敢开口说英语,敢于应英语交流,还要能读、会写,在这一些列的过程中提高英语水平,在实践运用中提升学科综合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并懂得对自己的言行进行约束,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之后的成长成才铺设道路。

 

第3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关键词】核心素养 改革 学科融合 现状 思考 展望

日前,一则题为《英国决定出资3.5亿元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的新闻在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这则新闻称,因为孩子们糟糕的数学成绩,英国将在超过半数的英国小学,在数学课堂上采用“中国模式”。此前,英国BBC拍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讲述了5名中国教师在英国南部汉普郡的一所中学实施4周中国式教学试验的故事。中国教师带的班 3 科全胜,尤其在数学方面,中国班的平均分是 67.74,而英国班只有54.84,内心崩溃的英国人民不禁要问,怎么才能让咱们的孩子像中国孩子一样擅长数学?

中国的基础教育在知识性的考试中所展示的优势不言而喻,尤其在各类国际数学竞赛中的成绩更是证明了中国数学基础教育的强大。但是频频夺得“国际第一”的背后我们可以再来看一组数据:在今年的QS世界大学数学学科排名中,英国剑桥大学第一,中国最靠前的是北京大学,排名第三十。按理硭担好的基础教育应该更能够培养出推动学科发展的优异人才,我们有理由要问,基础教育和优异人才培养是否有了断裂层?在基础教育阶段我们除了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外,是否还需要发展更重要的一些内涵?

令人欣喜的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2016年9月正式出炉。明确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关系如下图:

那么由此相对应的是,小学数学如何在“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教学行为之中?下面笔者以小学数学教学视角下的课程现状,谈一点思考和展望,求教于专家和同人。

一、现状

(一)发展数学核心素养成为共识

对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解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严格的、统一的定义。

如东北师范大学马云鹏教授认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明确提出了十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标解读》把这些称之为核心概念,但严格意义上讲,称这些词为“概念”并不合适,它们是思想、方法或者关于数学的整体理解与把握,是学生数学素养的表现。[1]

而用南开大学顾沛教授的话说,“数学素养”就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包括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统计观念、数学应用意识五种数学意识,数学思维、数学理解、数学交流、解决问题四种数学能力以及数学价值观的发展。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王尚志教授提出,中国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应培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六大核心素养。

南京大学哲学系郑毓信教授则指出:“数学核心素养”最为基本的一个含义,就是我们应当学会“数学地看待世界,发现问题,表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它的真正内核所在是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数学教学帮助学生思维,这并非是指想得更快一点、如何能够与众不同,而是我们应当逐步学会想得更清晰、更全面、更深刻、更合理。[2]

虽然存在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不同表达方式和研究立场,对于“什么是数学素养”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但是对于“发展数学核心素养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数学素养”“数学的核心素养和数学理解、数学思考与数学问题解决有关”“数学素养唯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习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收获,是数学学习独特的结晶”“人的核心素养发展决定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等观念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其实质是从不同角度对核心素养的解读,是对《课标(2011年版)》中“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理念做出的个性诠释。

(二)顶层设计下的研究重心转移

据悉,高中教材正在全面修订中,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并增加学业质量标准,以便与新高考方案全面对接,相互适应。教育部指出此次课程改革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转化为具体的品格和能力要求,进而贯穿到各学段,融合到各学科,最后体现在学生身上。二是明确学生完成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学习内容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

无论是中国教育科学院院长田慧生提到的“将首次把学科核心素养纳入教材”,还是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所长崔允t所说的“新课标与现有的课标最大的不同,就是强调每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这四个字,既是高中新教材的重头戏,也成了2016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的“核心词”。

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t教授看来,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打个比方,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课堂教学的提升、变革是课程发展与改革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随着新一轮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课程改革的推进,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把握教学的主方向和着力点,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已日益成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关注和探讨的研究重心与主阵地。

而事实上,从教育部对高考方案教材改革的顶层设计,到全国各地以“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学变革研讨、教学观摩研讨、常态课堂落实等活动,自上而下的新一轮课堂教学改革正持续推进。如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示范课观摩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省市的3800余名教育专家与教师代表参加,聚焦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再如在杭州举办的以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学习力提升”为主题的“千课万人”第二届课堂教学观摩会。小到地区、县市一级,如绍兴市教育教学院举办的聚焦“核心素养”,落实“常态课堂”研讨,诸暨市教研室主办的 “基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研讨”学科研讨活动等,正可谓方兴未艾。

(三)整合课程后的拓展日趋丰富

2016年教育部明_提出将建成高校、中小学各学段上下贯通、有机衔接、互相协调、科学合理的课程教材体系,并在考试大纲中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内容,推动跨学科综合育人。从学科角度来看,知识相互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因此越来越强调传统学科相互之间的融合。而从小学数学角度去分析“整合课程”这一概念,各种版本教材的“综合实践”内容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问题整合”已经有所体现。由于其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必然包含数学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所以对数学建模、数学抽象、数学推理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由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数学学科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途径。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111页至第112页“有趣的平衡”,就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如北师大版四下“图形分类”中课程内容安排从“搭三角形、四边形框架”(重点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到“解释凳子加固的原理”(运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再到“动手操作搭桥”(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在“操作―思考―再操作”中引导学生体会三角形特性。

而科教版科学六上教材“做框架”中课程内容从“扎一个三角形和长方形框架”(重点感受受力作用时哪一个容易变形)到思考“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联系三角形的稳定性,感受作用)再到“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应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从“操作―思考―操作”中感受做框架时三角形稳定性所起的作用。

因为两者学习思考路径和学习方式的极度相似性,完全可以整合后进行教学,其意义就在于:能够使学生获得自然世界的数学和科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数学和科学的思维习惯,将数学思考和科学侧重于在实践中学习的特点有效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相互联系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从而发展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

事实上很多教师也在尝试根据学生的需要,打破以往泾渭分明的学科间的界限,将统一的主题、问题、概念、学习内容加以融合,以一个主题为统领,开展跨学科整合(尤其是和数学学科具有相通性的科学学科)。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建立系统的思维方式,体验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

目前,一些学校的整合数学课程已经走在了改革的前列,如清华附小的“1+X”课程整合正走向深入,他们强调“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3]“数学学科内部的整合”[4]“课堂内外的整合”,用“学有联系的数学”的观点践行,跳出学科本位的思维方式,实现由分科教学走向学科融合。又如浙江省杭州时代小学一直所倡导的数学阅读拓展课程,结合数学经典科普作品,努力和课堂教学相联系[5],关注阅读过程和结果的素养积累和动态发展,不限于原来的知识技能的巩固,注重核心素养培养和提升。

由此可见,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整合数学”跳出了学科本位的思维方式,把关注点放在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打通学科界限,建立新的教学目标体系。改变原来过于强调数学知识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路径,改变教师传统的课程执行者身份,丰富了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拓展了学生进一步发展的渠道,从而在一种更加宏观的视角下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

二、思考

从实际教学现状看,顶层设计所倡导的理念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课程改革发展的总趋势,已逐步得到社会和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同。但相对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来说,一些先进的理念还过于抽象和概括,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了一系列具体的问题,产生了种种的困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核心素养”概念需要厘清

尽管《课标( 2011年版) 》中有四处出现了“数学素养”这一术语,可是由于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关人士的《课标解读》都没有对数学素养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明确界定,导致广大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模糊。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分析可见,对于“什么是数学素养”的标准和界定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区域特色,但都强调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也潜在地具有一些共识,如数学素养唯有通过数学学习才能习得,是不同于其他学科学习的收获,是数学学习独特的结晶。中外研究者都将“素养”与“素质” 聚焦到了数学方法和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上。[6]英、美、芬兰、日本等国已经将跨学科的这些核心素养分解到了各个具体学科,这些核心素养与学科能力之间的对应关系非常清晰,对教材编写、教师的课程实施以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有了这样的研究基础和可借鉴经验,课程改革中更需要加快将“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什么”的概念厘清,这样在课堂实践中,一线教师也就有了教学的抓手。

(二)课程内容如何实现合理调整

正如本文开头描述,我国课程标准当中完备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结构安排,常被欧美教育学者称道,认为这是中国中小学生有良好的基础知识的原因。然而,由于我们的课程标准是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内容往往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较为抽象的学科知识,缺少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所以常被诟病为“应试教育”,而从学生的学习看,确实也存在创造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较弱,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的现状。那么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小学数学课程应该保留什么?发展什么?改变什么?向国外学习什么?

其中李旭辉教授在访谈中举例:中国数学的教材目录一律都是第一章《整数》,第二章《分数》,第三章《有理数》,第四章《无理数》,按照数学概念和过程的演进来编排。而美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往往是用“第一章《John和他小狗的奇遇》,第二章《一条蛇的故事》……”这种模式来编排,每个章节围绕一些故事情节和问题情境展开,涉及多个数学概念与过程,而不是从某个固定概念出发作讲解。虽然这只是表面形式的差别,却能反映更深层次理念的特点。[7] 由此可见,我国教材的结构很好地突出了教学内容的核心重点,而美国的教材更能激发学生兴趣,侧重概念叠加整合。实际上美国的这种教材编排方式与我们现在探索的整合数学中的“数学内部整合”有密切联系。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在“整合课程”后既能保护自身已有的优良传统,又能成功借鉴一些好的经验。从而体现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原则。

(三)教教学理应实现专业多元

从我国现有的教师知识结构看,传统的分科教学影响根深蒂固,同时教师自身也是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发展而来的,受入职培训、专业提升等培训形式后的教师视角更为聚焦到本学科的教学研究中,缺少再去深入研究其他学科教学的机会,缺少了联系和发展的教育眼光,当然自身也就缺乏引导其他学科教学的能力。

而教学改革必须涉及两个方面: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策略的革新。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大家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8]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行为变化在先,只是停留在呼口号学理论的层次上,那么他的教学观念转变必定是不深刻的。现状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很难一下子转变,这对于“不同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毫无疑问会造成新的障碍。

当然,课程的整体优化与建设并不是一定要取消现在的课程分类和已有的学科,它的着力点是打破那些固有的不同学科之间界线分明的边界,是要穿越那些近乎僵化的学科与知识的界限,使课程更加丰富多彩。[9]那么如何帮助教师实现教学专业能力发展的多视角、多元化,站在“专业”的角度打通“全科”?如何让教师有意识、有能力地去进行“数学课程的整合拓展”,从而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效? 如何实现顶层设计到课堂实践的过渡?这些都值得思考探讨和加以实证研究。

三、展望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其落实需要从整体上推动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完整育人体系。这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蓝图下如何践行”?由此,笔者在此“大胆设想展望”,以期“描绘美好教育愿景”,求教于专家同人。

(一)在实践中形成理论,课程体系发生转变

正如开篇提到,随着国际数学教育的频繁合作交流,我国基础教育的成功经验正走出国门,成功背后的优良传统为越来越多的国际相关研究机构所关注。同时我国的小学数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也在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国外一些优秀的培养人的教育教学方式。从双基教学的产生,到素质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等一系列理念的提出、研究和实施,不难发现,在这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中,教育教学目标的实施一步步具体、明确、可操作,充分体现了基础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在国际大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实践与理论体系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框架。如果说以前的研究是从“理论到实践”,那么可预期展望的是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将使小数教育工作者的认识趋于大同,从而形成“将丰富的实践提升为理论”,使“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落地生根。

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路径必然与国家现行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实践相互结合,协同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也必将促进课程体系发生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转变。实际上就是解决提出的“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从而实现由传统的“以学科内容为中心”课程内容转向“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多元而丰富的课程体系。

(二)相关学科深度融合,教师专业实现1+X

第4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一、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为深入把握中文系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了随堂听课、与任课教师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主要存在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和专业素质不全面等问题。

第一,学习主动性不强,专业认知消极。从随堂听课的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在学习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倦怠情绪,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较弱。对于一些文学类课程,如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等,大量的自主阅读是非常关键的,但学生存在不读、不思、不写的现象,导致对作品理解浅显,只知故事梗概而不知其他,只知人云亦云而缺少个性化的见解,进而导致课堂上师生无法形成真正的互动对话,一些讨论课效果欠理想;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学生注重记忆简单的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对词组、句子、语言现象等的分析缺乏自己的认识,而且学习功利性较为明显,对古代汉语与语言学理论课程的排斥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写作课程的学习,无论是文体写作还是应用文写作,学生的积极性都不高,对教师的写作要求有抱怨的情绪。从上述表现来看,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弱,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行为倦怠,存在明显的专业认知上的消极。

第二,专业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欠深入。从随堂听课和课程考核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存在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现象。文学类课程,每一时期的文学思潮、流派、作家作品以及它们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评价等这些基础知识,学生课堂回答不全面或含糊不清,古典文学的历史背景知识较为欠缺,这些内容在课程考核时失分也较多。语言类的现代汉语课程,是挂科率较高的课程。通过对任课教师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教师主要采取讲授与练习相结合的方式,为了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每次内容讲解后都会有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做,但结果仍不甚理想。受访教师表示,这与学生日常学习态度有很大关系,也与学生对文科理解上的偏差有一定的关系,如学生普遍认为文科题目主观性较强,只要答出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即可,从而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

第三,专业素质不全面,核心能力不突出。笔者所在学院制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如下:“能够独立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新闻、出版、文案创意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教育教学、文案写作等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简言之,教学、科研、写作是培养目标中体现出来的三项能力要求,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非常受重视,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也非常注重这些能力的培养。但从整体来看,学生的专业素质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其一,在教学方面,学生对作品的诵读、解析能力较薄弱。从教育见习和试讲环节来看,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但朗读作品欠缺感染力,解析作品缺少个性化的理解认识。从《语文名篇教学指导》课程的课堂情况来看,学生对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设计欠明确,对作品内涵的掌握与讲解能力较欠缺。其二,在科研方面,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文献检索能力薄弱。从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来看,缺乏新意,思维狭窄,文献综述只单纯列举文献,缺少归纳、分析与评述。创新意识不足还表现在课程考核中,学生答题过多使用教材观点,富有创新性的个人见解很少。其三,在写作方面,学生文学文体写作多为虚幻题材缺少现实感,重抒情感悟缺少思考和论辩。应用文写作规范仍有待加强。此外,最能体现学生综合写作能力的毕业论文存在逻辑混乱、表述不通、论证与观点脱离等诸多问题。

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既有基础知识掌握薄弱问题,又有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究其最关键的原因,是教师对专业核心能力认知上的不明确。从随堂听课和专业教师的访谈情况来看,教师对单一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都非常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是,课程与课程之间能力培养上的逻辑关系不是非常突出,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与知识体系较欠缺,导致学生可能掌握了某一方面的能力,但是整体的综合素质并不突出。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

结合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特点和就业趋向,专业核心能力体系构成要素可归纳为阅读能力、诵读能力、写作能力与研究性学习能力。一是阅读能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阅读是专业的基础,更是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阅读能力主要表现在阅读内容选取、阅读方法科学与阅读效果评估三方面。阅读内容选取,即读什么,图书的选择往往影响着自身的阅读视野与思维格局。从学生阅读内容的调查来看,阅读多注重流行与畅销,视觉化倾向明显,网络小说、影视作品颇受欢迎,而经典原著作品很少有学生主动涉及;阅读范围较为狭窄,以专业图书为主,文学类图书较突出,很少涉猎其他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图书,导致知识结构不全面。阅读方法,即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否科学有效,将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在阅读中并不太注意阅读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更倾向于简介似的粗读略读,或者碎片似的拆解性阅读,缺少完整性、探究性的分析式阅读。至于阅读效果,即阅读的质量评价。从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作品鉴赏缺少个性化的深度思考,文本意蕴理解不透,国学经典一知半解,文化常识含糊不清。学生阅读能力的现状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有着很大的距离。阅读能力欠缺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尤其对要从事教育职业的学生而言,阅读指导能力与作品解析能力的发展都与自身的阅读能力紧密相关。

二是诵读能力。学生应具备的朗读与朗诵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对师范方向学生来讲尤为重要。诵读,是在文本阅读的前提下,品读、鉴赏文本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积累、语言表达、审美感受以及文化传承等方面紧密相连,充分体现出个人的综合素养。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诵读能力不仅有助于提升个人的审美品位,而且对今后的工作实用层面起到积极作用。然而,从调查情况看,学生的诵读能力并不理想,无论是古典作品还是现代文的诵读都存在缺少情感、节奏不准确、语速过快、语调无变化等问题,这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语言运用层面的不足。对于师范方向学生来讲,诵读教学能力是重要的技能之一,是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高声朗诵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1],作品的情趣和神韵只有在诵读中才能真正领悟,才能引领学生实现精神成长,因此诵读能力的培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三是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重要特征。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讲,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扎实的文字功底将会在人才竞争中占据极大优势,因此写作能力是人才培养的重心。从专业目标来看,学生的写作范围主要是基础写作、应用文体写作、新闻写作、文学文体写作和学术论文写作,这些写作课程连成一体,全面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效果来看,基础写作知识掌握扎实,各类公务性、事务性文书写作格式掌握较规范但语言表达的严谨规范仍需锤炼,各类文学文体的写作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在立意、构思、思辨性上缺少新意与严谨。从写作结果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论证能力仍需进一步培养。新闻写作的实践练习如消息、通讯、新闻评论等普遍较为薄弱。无论是个性化凸显的文学文体写作还是应用文体、新闻文体等实用性写作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写作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四是研究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它是学生素质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最终体现。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讲,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高低等都与研究性学习能力强弱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不是培养专门的研究型人才,否则它与一般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向并无区别,而是强调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充分展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其培养理应贯穿于教与学的全过程中。但是,从当前的教学现状来看,它仅存在于某些课程知识的质疑与研讨中,并没有全面渗透于所有的课程教学中,更没有成为学生的学习常态。研究性学习能力欠缺将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的完善与提升。因此研究性学习能力应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中的重要层面来对待。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阅读能力与诵读能力是基础,写作能力是关键,而研究性学习能力是知识迁移与能力建构的充分体现,是专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中的重点。四层面密切联系,共同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素养的重心。明确了这四方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则成为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策略

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理念、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等,着重从阅读质量的提升、课程教学与评价方式的转变、实践教学内容的改革、应用型师资培养等宏观方面进行,以提高学生能力培养和创新思维为培养目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探索者与创造者。

(一)注重阅读质量,加强思维训练

阅读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的质与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从教学实践来看,每位教师都会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但从整体效果来看阅读的质量仍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一要使阅读素材多样化。着重从“读经典、读文献、读前沿”三方面进行,不仅能保证阅读的经典性与时代性,还能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研究性眼光。读经典既要读关注人类命运的永恒之书,也要读与课程紧密联系的权威性著作,这样就可保证学生的阅读格局与品位。读文献要阅读已有的研究成果,要保证文献资料的权威性、代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拓宽阅读视野,提高阅读质量。读前沿,即教师要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发展反馈给学生,如影响广泛的最新作品或语言现象、某些理论前沿等,使学生学习不致于脱离时代。二要提供一定的阅读方法。怎么读书,在课程教学中并没有被充分重视,导致学生的阅读效果无法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程设置中增设一些人文社会科学方法类的课程,使学生学会阅读。三要将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为了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采取读书笔记、在线问题交流讨论、小论文等方式,随时把握学生的阅读状况,为阅读效果提供一定的措施保证。阅读的目的不是单一的知识积累,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建构。因此,阅读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思维训练,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问题驱动下能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二)实训课程教学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全方位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在生活和学习中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是衡量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习与对知识的体验式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可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详细的应用能力评定标准和训练方式,使实训课程与实践平台相结合,共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将实训课程与实践环节相结合。依据专业核心能力构成体系,学校可开设中外经典作品解读、诵读训练、新闻采访与写作、文案写作等相关实训课程,设计有效的实训内容,使学生真正成为课程主体,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这些课程要与一定的实践环节相结合,如诵读训练可与学院的基本素养提升“个十百千”工程相结合,在学生掌握一定的诵读知识前提下,分学期循序渐进地开展诵读活动。经典作品解读课程与教育实习环节相结合,在实习过程中注重教材作品中的解析与讲解能力等。实训是对能力的培养,实践是对能力的检验,两者充分结合为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有效保障。二要以就业为导向,分层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来看,中小学教师为主要选择,少部分考研深造,还有一部分选择国考或企业单位。学校可依据学生意愿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能力培养。首先,师范方向学生,注重培养教学能力,采取课堂教学模拟训练、中小学优秀教师示范教学、深入中小学体验课堂教学、个人试讲等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教学能力,同时定期开展丰富的师范生技能大赛、诵读比赛、创意写作比赛、语文知识素养比赛等,为走上真正的教学岗位夯实基础。其次,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学校要真正落实导师制度,使学生在指导教师引导下逐步开展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与研究,或积极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在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与学习能力。最后,组织学生进行国考等相关培训。结合学生参加国考等情况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指导与培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分层次培养,并不是将专业人才培养朝技能培训方向发展,而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基础上突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而顺利衔接以后的工作岗位。三要构建完善的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践基地。地方本科院校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为地方经济发展输入大量的人才。学院可依据学生就业趋向,与地方的中小学、政府机构单位、新闻出版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使学生的知识运用与实践能力在实习单位中得以发挥与锻炼。此外,学校要注重文科实验室与专业实践基地的建设,采取工作场景模拟训练或实习锻炼,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实际的工作运用,增强职业意识,提升各种能力。

(三)以深度学习与创新思维发展为导向,促进课程教学与评价

课程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课程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注重课程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变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教’与‘学’是一个双向互动的整体,师生关系是一种实践的主体间性关系”[2],但从多门课程教学实际来看,双向互动的师生关系并没能真正实现。教学方式以教师主讲、学生接受为主,考核方式一般为试卷形式,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7。平时成绩一般为三次作业成绩,文学类课程作业一般为读后感、赏析、小论文等形式,语言类课程作业多为基础知识的检查。作业内容倾向于识记性与主观性的知识把握。这种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都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注重创新思维发展的深度学习在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失。课程设置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教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人才的质量。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课程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一要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以问题驱动,展开启发式教学,是深度学习的前提。教师要依据章节重点,围绕主题设计系列问题。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与阶梯性,教师布置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并在课堂上围绕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选择与运用能力。二要以探究性学习为主展开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以讨论为主,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批判与论证进入学习,对问题追根溯源,对观点真伪论辩,提升批判思维能力。三要加大过程考核的比重。采取形式多样的过程考核方式,增加过程考核成绩的比例,能使学生将学习重心转入到学习过程中来,而不是期末的突击复习。四要实行全课程学业评价方式。高校要将学生从课程开始到课程结束的主要学习行为都被纳入课程评价中,包括出勤、课堂发言、作业、阅读报告、主题论文写作等,并科学设定学生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和权重。这样就能使学生的关注重心从期末考试转变为课程的过程学习、日常的学习积累与思考,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学习。“只有发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知识建构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不断变革的知识、科技和社会中以不变应万变。”[3]毕竟,大学的根本任务是“造就适应时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过硬本领,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4],使学生成为社会发展的引领者,而不是单纯的适应者。

第5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一、核心素养及小学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能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审美鉴赏等能力。这些能力不只能直接影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还能给学生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核心素养作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只给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任务,还使教师面临新的挑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核心素养是由语文学习能力、语文知识能力、语文鉴赏能力、语文理解能力等方面内容构成的素养,是学生学习语文应形成的基本素养。小学是素质教育的初始环节,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个重要科目,其对小学生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意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是由多个层次的概念构成的。第一,要求学生具备系统、合理利用语言的能力。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将字词、句式等基础性内容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提升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掌握程度,增强其对遣词造句组织规律的掌握,从而进行灵活运用。第二,完善语文思维与文化体系。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思维活力与创造能力,教学时,应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提升学生对文字的鉴赏水平。第三,语文这门学科不限于语言与文字的有效运用,其不只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让学生通过学习充分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这不仅有助于唤醒学生的民族意识,还能使学生产生归属感。

二、语文阅读在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是由多篇文章、诗词、句段构成的,教学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真正含义。语文教材中的文章不只包括传统文化,还包括美好情感与人文精神,需要通过开展阅读教学增强学生对文章的领悟能力。通常来讲,语文阅读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笔者在日常阅读教学活动中发现,不少学生热爱阅读,且阅读面较广。因此,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与构建能力,提升学生审美鉴赏与文化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除包括对文字的理解与认识外,还包括文字的运用。文字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较为广泛,不仅有助于学生领略语文的独特魅力,还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可让学生通过阅读方式分析文章内涵,再经教师的有效引导,锻炼自己的阅读、写作、口头表达能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深度有待提升

小学语文课程的开展,主要围绕认识、书写文字及阅读课文等方面展开。单纯的记忆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还难以提升语文课程的应用性。这种缺乏深度的教学,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与学习欲望,还极易打消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不利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性的提升。

(二)教学方式有待创新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只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还应转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年龄尚小、活泼好动,增强课堂趣味性有助于学生汲取知识、构建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立足教材实际,改变过去僵化的教学模式,丰富自身教学手段,通过调动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积极性全面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三)学生未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在传统、单一教学模式下,如果未掌握正确的阅读与学习方法,不仅难以提升语文阅读效率,还难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材的开展,主要围绕教材内容进行,不是要求学生单纯朗读课文,就是全文背诵课文,这种方式不仅易使学生对语文内容产生厌烦情绪与抵触心理,还难以充分感受文章中表达的思想,不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刻认知。

(四)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小学生极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不少学生性格活泼,天性好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绘画等与阅读无关的行为,导致其未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加以有效思考,甚至不参与课堂互动,难以产生对语文教材的阅读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阅读教学活动时,受班级学生数量较多等因素影响,不光难以兼顾到每位学生的认知能力,还难以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兴趣。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学生对语文课程的阅读与学习兴趣,这不利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意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不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沿用以往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与思考能力,不利于学生今后其他学科的学习。所以,语文教师授课时应结合当前时展需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做好问题引导,增加课堂互动

问题引导是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属于一种双向教学方式,学生可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教师进行良好的课堂互动,教师也可通过设置教学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这种问题引导方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胜负欲,能使其在课堂互动中形成问题意识。以《陀螺》为例,笔者利用问题引导学生回想自己玩过的游戏,向学生提问:“你们认识陀螺吗?玩过陀螺吗?”在学生回答之后,借助多媒体展示陀螺与陀螺玩法。引导学生重点体会文中语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主人公的情绪和心理变化。接着向学生提问:“你对‘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深入阅读课文,随后再回答教师问题,可以增加课堂互动。

(二)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师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时,不能按教材中的单一答案评判学生的回答,应从多个角度评析文章,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身想法,提升学生阅读深度,培养其创新思维。以《开天地》为例,教学时可引入之前学过的《嫦娥奔月》等课文,让学生通过自由阅读说一说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课文中的优美词句。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表达想法,即便学生从反方向理解文章,也应耐心、宽容地认真听完,实现问题答案的多样性,最后针对学生的不同观点与想法,给予积极纠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利用小组合作模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为加深学生对相关文章的理解深度,需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阅读,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效果。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质量,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团队与责任意识。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交流活动,按笔者布置的学习与阅读任务明确分工,确保每位成员积极参与此次阅读活动,并通过实践方式寻找问题答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例,进行课外延伸时,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立志争光》,引导学生树立为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四)以核心素养为主题,开展阅读教学

第6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核心素养”这个概念从2014年提出即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关注。2016年9月13日,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出台,从三个方面、六个角度、十八个点诠释了学生发展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小学阶段,核心素养落地的最直接渠道就是学科教学。

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们都耳熟能详,我们认为核心素养不是对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摒弃,而是进一步丰富内涵。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包括的五大方面: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逐步过渡为英语学科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我们将它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语用与语感、理解与表达、文化与情感。语用与语感包括:丰富的语言体验,有效的学习策略,有效的思维方式;理解与表达包括:比较扎实的语言知识,较为熟练的语言技能;文化与情感包括:多元的文化意识,跨文化理解能力,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科情感,良好的语言自觉。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我们经历了“问题―思考―实践―反思―提升”的过程。我们主要思考的问题是学生学习英语这门课程应该发展怎样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整合资源,开发适合学生的课程

“如何整合课程内容?”是对教学设计的再思考,教学从“知识教学和技能教学”转向“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教师加深对学科本质和价值的认识,重视对语篇意义的解读。在设计活动时,关注内在逻辑和关联,注意提炼和整合内在的知识结构。因此,提高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关键。

基于我校学生特点和知识水平,针对于高年级的教学内容,

我们也在尝试做基于篇章的整体开发,应该说有比较丰富的实践和探索。单元整体开发是以主题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空g,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习技能,使学生能把所学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发展学生的语感,让单元内容以语篇的形式整体呈现,而不是零散、片面地出现。教材的有机重组和有效利用是教师利用教材和调试教材来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重新设计后的教学内容坚持“基于实际学情”的原则,通过“数字环境下情境教学”与“个性发展”两条线索双螺旋发展的设计与开发原则,将语言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自身的生活实际中开展交际活动。

(二)探索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

要改变教学方式,教师需要:

1.认真研读和分析文本,梳理语篇主题意义。

2.确保教学设计情境化、问题化、活动化,体现综合性、实践性和关联性的学习过程。

3.在主题意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整合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体现文化感知和品格塑造,发展思维品质和语言学习能力。

4.从表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

我校英语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通过翻转课堂、生态课堂、智慧课堂、微课等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思考,做到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成长,使课堂成为培养英语学科良好学习策略的阵地,成为智慧课堂。

“翻转课堂”能够成为时下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原因是将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学生课后完成作业这一过程进行“翻转”,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文化意识,通过学习与探索我们初步形成了“学―疑―导―练”的整体操作框架。“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逐渐被广大教师所认可。我们更加认识到这是“生本课堂”的学习理念和“一对一个性化学习”理念的新型模式,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科情感、良好的语言基础。借助数字化一对一平台,让课堂“生动”起来,教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改变学生学习思维,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力,就要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丰富语言体验,创设语言氛围,逐步形成英语学科必备的品格和特点。“一师一优课”评选中,我们组的英语教师就实现了这一重大转

变。例如程欣老师的一节课,就是课堂改革的真实写照,并且我校王欣老师、张迎婕老师等也都进行了课堂改革,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顺应时展要求的体现,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只有让“核心素养”理念在英语课堂上落地开花,才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会构建高品质的课堂!

参考文献:

第7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那么,数学教师应该采取什么策略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育功能;培养兴趣;新思维

一、小学数学阅读

数学阅读是数学学习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未来科学越来越数学化,社会越来越数学化,将来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是不行的。因此,面向未来,数学教育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使他们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非常符合现代教育思想。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贝尔就数学教科书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使用数学教科书曾作过较为全面的论述,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教科书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构成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教会学生学习的重头戏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培养其阅读能力。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个别学习相结合,而有效个别学习的关键是教会阅读。研究也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无能。因此,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得到落实,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

二、让学生明确数学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

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数学语言”的特点及掌握数学术语的水平,是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理解问题时常产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完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所不可替代的。首先,重视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所谓数学交流是指数学信息接收、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狭义指数学学习与教学中使用数学语言、数学方法进行各类数学活动的动态过程。无论从学习数学的角度还是使用数学的角度看,数学交流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数学交流的载体是数学语言,因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提高数学交流能力的根本。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只有通过阅读,学习书本上标准的数学语言,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锻炼数学语言的理解力和表达力,提高数学语言水平,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交流能力。因此,重视数学教科书的阅读,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育价值,已成为现代数学教育的特点之一。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探究活动总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主动学习的体现。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诱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唤起求知欲望,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全身心地投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为了使学生积极、有效地阅读,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应创设一些新而有趣的问题情境,或是富有探索意识的悬念等,诱发和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了阅读教材的能力,产生了阅读教材的兴趣,唤起了求知欲望,并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思维,从而自主地投入探索新知的活动中。

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总之, 随着社会生活的数学化,要想读懂“自然界这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伟大的书,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基本功和阅读能力是不行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数学阅读的训练,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为核心,使学生从愿读到会读再到乐读,让数学阅读真正进入课堂,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的支点,这样数学课堂才会更精彩。

参考文献

第8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本;阅读;能力;自主学习

数学对整个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科技和经济等领域中,它在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从每日的天气预报到个人的投资,从旅游到房屋的布局和装修,到每天的新闻媒介带给人们的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们在数学方面应具备更高的素养,而数学阅读能力对培养人的分析能力、提高人的思维品质都有极高的教育价值,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强调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育理念.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阅读能力培养是自主学习的核心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提倡从学会到会学,提倡终生教育,每名学生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能达到的水平,实现这个目标仅靠集体教学是办不到的,其有效途径是集体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而有效自主学习的关键是阅读. 研究表明,构成一些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差,在阅读和理解数学书籍方面特别乏力,因此必须要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探索数学阅读教学的特点及教育功能,认识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数学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理解与交流能力,据有关学生智力发展的诊断研究表明,学生对数学语言及数学术语掌握的水平的高低,是决定其智力发展和接受能力的重要指标. 数学语言掌握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表现出对数学语言蕴含的信息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慢. 教学实践也表明,数学语言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 因此,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丰富学生的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理解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功能. 然而,学生仅靠课堂上听老师的讲授是难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数学语言系统的. 只有通过平时数学阅读的积累,以数学教材为标准范本,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数学课本是数学专家集结过去经验,在充分考虑学生心理、生理特征、数学学科的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是任何教辅用书替代不了的. 因此,要把课本作为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能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在于落实数学课本的阅读. 鉴于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的特殊性,不能盲目照搬文科阅读模式来指导数学阅读教学,应加强研究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 激发阅读兴趣和动机

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内在动力问题,如果学习只靠外力来强迫命令,而没有内在的动力,则很难持久. 所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是其首要问题. 在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上,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它的情趣、奥妙、意境、价值,在社会生活、生产、科研以及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性. 比如人们通常用“里氏震级”地震级数用以表述一地区受地震的影响程度,分成数级,级数愈高表示愈强烈,造成的灾情也愈重. 如中国地震局将汶川地震震级从7.8级修订为8级,虽然八级地震与7.8级地震之间相差的不只是0.2个级别,但按其释放能量来说,应该是数倍之差,那到底差多少呢?引导学生阅读人教版必修1第66页的例5,并完成以上问题. 这样用质疑的方式,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索的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又比如通过精彩的数学故事、趣题和数学发展史料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授人教版必修5的“等比数列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先给学生讲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国王,最大乐趣就是追求那些稀奇古怪的游戏,一名学者将他发明的国际象棋献给了这位国王,国王玩得爱不释手,心中大喜. 事后他问这位学者愿意要什么赏赐. 学者说:“尊敬的陛下,我只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您在这个棋盘上第一格放一粒谷子,第二格放二粒谷子,第三格放四粒谷子,以后每个格子比前一格多放一倍的谷子,放满64格,这点赏赐我就心满意足了. ”这样的奖励,国王付得起吗?通过这样的设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为主动的探究.

2. 数学阅读的核心目标在于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就是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包括两个方面:① 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把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② 把在数学范畴内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做进一步抽象化处理,从符号化处理一直到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发展为更为完善、合理的数学概念框架. ”这样的过程就是体现在学生对数学内容中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应用问题的理解,因此数学课本对于理解能力的培养是很好的载体.

当然阅读也是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 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数学课本对问题的叙述通常是非常简洁,要学会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 有些数学推理的过程常省略,有时对一些定理的推论、性质,运算、证明过程比较简略,阅读时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 学生通过这个过程,理解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通过这个过程学习和应用数学. 在一个充满探索的过程中,让已经存在学生头脑中的那些不怎么正规的数学知识和数学体验上升发展为科学的结论,从中感受到数学发现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应用意识、创新意识,使人的理智和情感世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② 应用问题的理解. 阅读教学的最好载体是应用题,而应用题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进行,抓住字词句,抓住关键词和关键数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或列表或画图或列式理清关系,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术语、每个图表都应细致地分析,明白其内涵,并将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把题目浓缩,简化,达到缩小跨度的目的. 对于关键词,有时还需划上着重记号,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学生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建模的全过程,从而体会方程、函数、不等式等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初步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生活经验在阅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让学生做一个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的人,并经常引导学生用类比法比较生活中的问题与考题之间的异同,更能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

三、拓宽阅读途径,开阔视野

我们的学生,社会阅历浅薄.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很多联系现实生活的问题,他们有时解决起来比较费力,主要是难以适应知识、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如“利润问题”、“增长率问题”等等.因此,就应多读一些数学应用方面的数学书,有助于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但这远远不够.还要通过第二课堂或者兴趣学习小组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习题,并为他们推荐相关的数学书籍来阅读.

四、学生在阅读中质疑,是阅读能力提高的体现

第9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范文

——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总结

《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按照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和实践活动四个序列,将立德树人目标融入各学科教学之中,根植于学科的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学科教学内容,使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融合,实现全员育人、全科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指导思想

学校在认真解读《指导纲要》的基础上,围绕“核心素养”“德育课程一体化”这两个关键词,积极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结合学校三级课程的实施,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新六艺课程体系”,充分挖掘各学科蕴含的内在德育价值,强化学科核心素养与德育的契合,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突出学科独有的育人功能,让传统文化精髓与教育教学工作实实在在地融为一体,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个人修养。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重习惯、习方法、丰素养、厚人文

以“知品合一”文化为引领,以“完善和丰富国家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实施国家课程校本化和校本课程特色化。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围绕学生养成特色,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打造“新六艺”课程体系。“新六艺课堂”开设礼艺、乐艺、射艺、御艺、书艺、数艺六大系列课程。以“新六艺课堂”为依托,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教育在文化传承和立德树人教育中的基础地位,培养一代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文化气质的人才。

三、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形态

课堂是我们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主阵地,依托学校特色加强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深入40+X的习惯养成模式探究,打造40分钟的新六艺主体课程,注重课后X延伸性学习,开设拓展性课程,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美德,化美德为快乐。

1.“新六艺主体课程”即基础性课程,主要指国家课程按照课程标准规范、高效执行落实好,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全面构建“40+x”学养课堂模式,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基于现代教学技术支撑下,学与教的课堂教学研究”,结合课程整合的理念,加强课程内、课程间、课程内外的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借助助学单、认知策略等,切实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积极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轻负高效课堂。

2.“X1”即知识拓展课程,主要就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拓展,旨在拓展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学科开设“经典吟诵”课,将国学经典、诗词吟诵融入课堂教学,通过每日晨诵、课前五分钟的经典驿站等,增加诗词积累量,弘扬明德,开启智慧。数学学科开设“启智驿站”课,依据教材,以每个班级一个小版块作为驿站的形式开展,教师结合每周的“启智一刻钟”活动引导学生分析总结。科学学科开设“趣味实验”课,以月课形式开展教学。体育学科低年级开设“柔韧操进课堂”,高年级开设“足球进课堂”,结合课堂开展教学,全校性普及足球运动。音乐学科开设“器乐进课堂”教学,通过器乐的学习使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3.“X2”即综合特长拓展课程,主要指社团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高雅生活情趣。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占有比较突出的地位。我们计划把学校特色、学生个性发展进行深入与延伸,让每个孩子得到最大的发展,打磨构建以培养学生的习惯为基础,充分挖掘孩子身上潜力的多元化x习惯养成特色校本课程群。每周三下午第一、二节课,学生自愿选择社团课程,全校走课学习。

4.“X3”即实践活动拓展课程,学校以“经典传承,放飞梦想”为主旨,为学生搭建各种传统文化体验平台,重拾文化信仰,回归智慧生活。如围绕中华传统佳节,开设习俗体验活动;将至真纯善的“德音雅乐”引进校园、融入课堂,学生每月学唱孝亲感恩歌曲,长养孝心和恭敬心,培育感恩意识;依托黄金河度假村这综合实践学习基地,倡导师生家长参加系列实践活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传承红色经典。

( 二)课程实施建议

1.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基于语语文学科的书艺课程——一至五年级开设书法飘香、阅读写作、经典吟诵等技艺课程,让学生寄情书画,畅游古文经典,培养学生做一个勤于书写、善于表达且富有底蕴的人。全校开设硬笔书法课;一至五年级开设阅读写作课、经典吟诵课程,通过诵读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诵读》,加大诗词背诵积累量,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汉字听写大赛、读书故事分享、国学达人挑战赛、诗词大会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基于数学学科的数艺课程——各级部依托课堂借助导学案和思维导图创建“工具撬动智慧创造”的学科内课程整合的课程建构。

开学第一课,教师和学生分别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教材的梳理,重组先关内容绘制目录树和思维导图,重组教学内容,实现学科内的整合。在学习的过程中选择其中的一两个单元,通过导学案实现单元内的知识整合。

数学教师还可以依据个人教学风格,定位自己的教学特色。结合任教学段的教学模式和多年教学工作中形成的教学风格,自己定位一个教学特色,借助课堂教学,在不断的实践验证中逐渐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数艺课堂模式。

基于体育学科的射艺课程——我校把足球作为体育课的必修内容,每间周用一节体育课进行足球教学,足球运动纳入大课间,开设足球技术指导课,分层提升学生足球能力。每节体育课都有针对足球基本功的“5分钟课课练”:低年级主要是熟悉球性,学习揉球、踩球、脚背正面颠球等基本技能,四年级则学习多种部位颠球等相对复杂的技能;五年级学生学习的范围涵盖踢球技术、接球技术、运球及运球过人、射门等。以球促智,构建以足球为原点的足球文化课程体系。

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基于音美学科的乐艺课程——以音乐为元素的所有称为美的教育。

2.三级课程相融重组

课程统整绝不是信手拈来,亦非是课程的叠加,更不是为整合而整合的几次主题活动,它的核心是基于标准朝向核心素养。也就是说我们应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将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为学科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而这一具体化的过程需基于对课程标准精准的理解与分解。

基于课程整合的御艺课程:国家课程综合实践与校本课程的整合:开心农场课程是我校多年来最受师生青睐的校本课程之一,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善于思考、热爱生活。

传统文化与经典诵读的整合:将地方课程中的《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中华经典诵读》整合,分年级有计划进行诵读,并将“吟诵”引入到教学中,学习中国式读书法,还原汉语言文字本来的声音;充分利用每日晨诵、语文经典驿站及地方课程时间,引领学生感受先贤教诲,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开展班级诵读检测、诗词大赛、国学达人挑战赛等主题活动,促进学生读经典、诵经典、沐浴经典,提升人文底蕴。

(三)课程评价

1.规范基础性课程的评价。

通过单元检测、音体美学科的抽查等,注重对学生基础学科素质发展水平的评价。

2.完善拓展性课程的评价。

拓展性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表现性、表演性、竞赛性等评价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表现性评价,主要观察学生平时参与的态度、方法等作为评价内容给于评价。

表演性评价,通过学生特长专项表演情况进行评价。

竞赛性评价,通过组织知识竞赛方式对学生作出评价。

3.加强管理过程的评价。

美德章:在班级层面,学生通过日行一善、学习进步、热爱读书、午餐保洁、志愿服务班级、家庭习劳知感恩、特长发展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在评价卡上争取得到“美德章”。班主任、科任老师、家长、小组成员等都参与评价,从多元智能的角度多元化评价每位学生的综合发展状况,既体现共性,又关注个性差异,在引导全面发展的同时鼓励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