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数学与基础数学精选(九篇)

数学与基础数学

第1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一、从“双基”到“四个基础”的改革之路

有人认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即“双基”)以及数学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即“三大能力”)强调过分了,应当淡化。显然,这种观点与当今社会对人的数学素养的高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应当引起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高度警觉。

事实上,数学教育改革走过了这样一条道路:从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到知识、技能与能力并重,再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并重,形成数学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共识,强调最重要的数学基础知识技能的内化、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在我国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双基”一直受到重视,而“三大能力”则是根据数学教育的实践经验及华罗庚、关肇直等专家的意见,强调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深刻理解,强调经过适当训练使“双基”及“三大能力”得到落实,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其重要。数学教学最主要的是要把学生的基础打好,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有意义学习而学会严肃、本质的数学。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要重视基础,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良好适应能力的根基,是在环境变化中迅速更新知识技能的保障。因为基础中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迁移能力极强。当然,基础中还应包括积极学习的愿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李大潜院士指出,数学素养不可能凭空出现,它是在数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中逐步熏陶而来的。任何认为抓素质教育就可以离开或削弱数学知识传授的想法或做法都是错误的。在这方面历来容易发生两种偏向,一是从实用主义出发,在课程的设置及内容选取上,忘记了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只想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把数学知识体系搞得支离破碎,结果让学生学得似是而非,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得不到严格的训练,这种现象在“”中曾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现在也不能说已经解决。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名,把“删繁(琐)就简(单)”篡改为“删(困)难就简(单)”,不负责任地把一些重要但比较难学的内容或课程,或只讲结论不加证明,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或干脆一刀砍去。数学教育改革要适应科技高速发展需要,体现现代化精神,但更要体现数学的特点和人的认识规律。

当今数学知识量大且增长迅速。量大就需选择,要选择那些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数学知识,并把它们内化为学生的心理能力,以形成学生的数学功底,这就是素质。人类社会经过几千年的探索,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数学基础知识结构体系,它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坚持“四个基础”,是由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数学学科性质决定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选择,不是某些人的意志可以转移的。数学课程应根据时展和数学发展的要求不断改革,但课程改革必须与打好基础相结合,基础教育阶段更要强调打下坚实的基础,要防止一提改革就任意削弱基础的倾向。

二、学生的经验、身心发展水平与数学教学

当前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中,有一种片面强调学生的“直接经验”“生活体验”的倾向,这也应当引起我们的警觉。其实,以“经验”为中心来建构课程体系的观点古已有之。教育要适应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但又要超越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应积极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人的智能发展规律看,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要求他们说出概念的最主要的、本质的东西比较困难,但他们的思维中也有着抽象概括的成分;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渐学会运用抽象概念进行思维,学会分出概念中的本质与非本质特征、主要的和次要的属性,学会掌握初步的科学定义,学会独立进行逻辑论证,思维水平逐步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

三、“四个基础”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个基础”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数学中谈创新不能离开“四个基础”,无知者一定无能。重要的是要在数学教学中开启学生的心智,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而建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通过实践训练特别是思维训练而转化为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基本态度,发展创新精神。

第2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基础数学;结合模式

下文通过论述计算机技术对基础数学研究的各种作用,更好地为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如果能够很好地将计算机技术和我国基础数学教学联系在一起,那么我国各大学校对于基础数学的教育方式就会更加完善,从而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教育水准。

1 简述计算机技术对于基础数学的应用优势

1.1 利用计算机快速运算能力解决基础数学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工作要求速度,为了保证不耽误工作、不耽误人们的时间,在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一定的速度。但是如果一味地使用基础数学的方式和手段对需要进行计算的环节加以总结,那么耗费的人力将是非常大的,同时时间耗费也是比较长的。为了确保工作效率,一定要采用合适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果能够将计算机技术和数学问题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利用计算机的快速运算能力来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那么整个工作将会变得特别简单。比如说,飞机导航的相关问题,如果仅仅通过人工进行计算的话,不仅效率没办法提升,就连质量都没有办法保证,应用计算机技术对一些要求比较高的工作进行计算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

1.2 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工作的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计算机之所以被广泛应用,主要的优势就在于其中包含许多种软件,可以将程序输入进去之后,就能够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自动分析和处理。因此,由于许多的数学问题在进行处理的时候,程序都是固定的,所以说,可以将固定的程序输入进一定的软件之后,之后遇到一样的数学问题就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工作的能力进行解决,这样一来就能够节省很大一笔开销,既能够降低人工工作的烦琐,又能够有效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总之,利用计算机软件自动工作的能力可以很好地应对一些解决程序固定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在进行问题处理的时候,使用的软件主要有SPSS、SAS等,通过这些软件自带的功能,将一些常见的数学问题模式化,以方便后期的问题处理。

1.3 利用计算机记忆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相关部门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能够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准确,就应该利用计算机的记忆能力对数学问题进行一定的处理。如果是人工进行数据的移动或者记忆,难免会出现差错,但是一旦出现错误,整个问题的解决就更加复杂。而计算机的记忆能力正好是方便解决数据庞大的问题的。所以说,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数据量大、需要数据转移的或者需要保证数据安全储存的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记忆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记忆能力不光可以对庞大数据进行处理,还有利于后期的查阅和备份。

1.4 利用计算机计算精度解决数学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解决数学问题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数据的精准度,如果能够利用计算机的精度进行细致的计算,那么解决数学问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的。以前数学家计算圆周率可以说是费劲尽多年的精力才计算到第707位,但是通过计算机,只需要几小时就可以将圆周率精确到10万位。现代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是需要保证精度的,如果不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那么就算是人工经过长时间的计算,精度也是无法保证的。因此,计算机的计算精度用在解决数学问题上还是很有效果的,同时作用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1.5 利用计算机逻辑判断能力解决数学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人和计算机相比,优势就在于比较灵活,对于一些非结构性的问题,人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分析,但是计算机对于结构问题的逻辑判断能力却远远高于人类,所以说,在解决一些结构性数学问题的时候,往往须要利用计算机的逻辑判断能力。目前使用计算机对结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是比较普遍的,正是由于计算机在利用自身的优势解决结构问题的时候,其所拥有的超强逻辑判断能力远超于人类,不论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是反应速度,都是人类无法和机器相比的,因此,在这一方面,计算机是非常占优势的。如果是一些比较复杂的结构性逻辑判断问题,单凭人类的大脑是无法解决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计算机技术,当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1.6 利用计算机其他能力解Q其他数学相关问题的效果以及作用

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和效率都是整个时代在驱动着,所以,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的时候,除了上述提到的功能以外,还是有其他的比较重要的功能在起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实际的数学问题可以得到良好的解决,就应该将计算机技术和基础数学进行紧密结合,这样,在不断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同时,还能够很好地促进我国数学问题的有效解决。如果建立起计算机技术和基础数学结合模式,那么后期在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时候,可以很好地进行远程交流和沟通,还能够在网络上进行学术查阅。

2详述将计算机技术与基础数学结合的模式

2.1 计算机技术与代数和三角学的结合

目前,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可以将计算机和数学中的图形处理进行有效地结合,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代数和三角学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良好的解决。由于代数和三角学是基础数学中比较基础的知识,所以说,为了保证基础数学能够很好地进行教学和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由于计算机技术针对固定化程序是非常精准的,所以,可以将代数中需要得出结果的公式输入相关的软件中,让计算机利用自身的机械性计算从而得出相应的结果,计算三角学问题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将计算机技术和代数、三角学相结合可以说是解决两者问题最直接的方式。

2.2 计算机技术与线性代数的结合

在进行线性代数教学的时候,主要是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坐标数值,也就是说转化成矢量问题再进行解决可以说是非常直观的。如果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线性代数转化成矢量或者是矩阵再进行计算和处理,这样就会更加快速地得出需要的结果。总而言之,将计算机和线性代数相结合,不光可以有效得出结果,还能够很方便地进行矢量的旋转、平移等,通过一系列的变化,能够更加方便地解决线性代数问题。

2.3 计算机技术与微积分学的结合

将计算机技术和微积分学相互结合是一种平面的知识扩充成为立体空间的方式,一般来说,在平面中展现立体空间是比较困难的,而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转换功能,就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现出微积分学所包含的问题。

2.4 计算机技术与微分几何学的结合

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将微分几何学中涉及到的曲线、曲面等统统展现在立体空间里,能够很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观察,并得出方程组的结果。

2.5 计算机技术与矩阵方程组的结合

计算机技术还能够很好地解决矩阵方程组的问题。矩阵方程组进行求解的时候,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找出最好的方向和位置。

3 简介目前结合常用工具

3.1 通用数学软件

常用的工具中通用数学软件主要是Mathematica、Matlab等,上述这些软件主要的功能都是大致相同的,利用这些软件进行数学问题解决的r候,主要是通过绘制图形再进行计算,这些软件可以很好地解决线性代数、微分方程、解析几何等常见问题。虽然各种软件的功能差不多,但是多少还是存在差异的,如果想要提升通用数学软件的整体功能,就应该将不同的软件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软件弊端造成的缺陷。

3.2 计算最优化问题专用数学软件

计算最优化问题专用的数学软件主要是Lingo/ Lindo,Lindo软件主要是针对线性规划、二次规划、整数规划等问题的,而Lingo软件主要是被用来处理非线性规划、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等数学问题。

3.3 统计分析软件

常见的统计分析软件有SPSS、SAS、state等,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软件。

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现代化技术对于基础数学的教育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高科技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技术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将计算机技术和基础数学结合起来的模式却是非常新颖的。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目前使用在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机技术都有哪些种类,同时,我们还明白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所以说,为了提升基础数学的应用质量,将计算机技术与之结合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也是时代的要求。将高科技技术和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知识结合起来,才是这个时代的必然发展趋势。因此,相关部门应该重视这种结合模式的应用情况,保证基础数学的应用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其水平大大提升,这样一来,我国的发展水平才会不断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永生.计算机技术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04).

[2]施继红.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的融合[J].信息系统工程,2011,(05).

第3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 S P S S 软件 相关性分析 非参数检验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的必修公共基础课程, 具有知识面广、 内容结构复杂; 概念定理公式多、 高度抽象;思想性强、应用广泛的特点。学好这门课, 对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学好后继相关专业课的重要保障,也是学生走出校门后继续提升学习的基础,关系培养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目前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猛,各高职院校连年扩招,导致高职生源多样化、多层次化, 知识基础、 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同一个专业甚至同一个班的学生数学基础差别较大。为了明确学生的数学基础水平不同对他们的高等数学课的学习是否会造成影响, 本文对学生的高等数学课成绩与他们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进行相关分析。

二、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1. 研究目的: 探讨高职学生高等数学课成绩与他们的高考数学成绩是否具有相关性。

2. 数据来源: 采集119名2 0 1 2级汽车类专业大一学生入学时的高考数学成绩(简称:入学数)、高等数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样本数据。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 将学生姓名、 学生所在系和学籍证号码等信息隐去。(表1)

表1:学生入学高考数学成绩及其期末考试高等数学成绩

备注:高考数学满分是150分;期考高等数学满分是100分.

3.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 S P S S 13 .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4. 研究过程: ①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高等数学成绩和入学高考数学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②将这 119个样本按照高考数学成绩进行排序, 抽出成绩高的58人作为一组样本, 成绩低的61人作为另一组样本, 然后对两组独立样本所对应的高等数学成绩使用独立样本的 Ma n n ―Wh i t n e y U非参数检验。

利用以上的所采集得的数据建立spss数据文件

在这里我们定义两个变量x(入学高考数学成绩)和y(期考数学成绩),均为数据型,输入相应的数据,并保存为文件:韦竹稳采集数据.sav.

按Analyze corelate Bivariate顺序逐一单击相应各项,然后把x与y调入Variables下的矩形框内,单击ok后得出下面的表格2。

表2 高考数学分数与期考高等数学分数的相关分析

对入学数学成绩进行分组,43分以下为低分组,大于43分为高分组,然后依次按Analyze Noparametric test 2-Independent samples test,之后弹出对话框,在框里填入组别后按ok就得到以下的表3和表4。

表 3 Ma n n―Wh i n e y U检验秩次表

表 4 Ma n n―Wh i n e y U检验统计表

5. 结果分析:由表格2可知入学数学成绩与期考高数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969,显著性概率为Sig.=0.000<0.01,说明非常显著,即入学高考数学成绩与期考高等数学成绩的相关性非常强,其中参与观测量数为119。

由表3和表4,两组数据的平均秩次分别为31.83和89.63,z的值为一9.41,相伴概率是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可以认为应该拒绝两独立样本总体均值没有显著性差异的零假设,即认为两组数学成绩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进行检验的这两组样本代表的分别是入学时数学基础较好和较差的水平,经过学习后,两组样本的高等数学成绩是有明显差别的,说明入学时的基础对高等数学课成绩产生了影响。

三、 结论

通过使用皮尔逊相关性分析法和两独立样本的 Ma n n―Wh i t n e y U非参数检验法, 我们得出汽车类专业学生的高等数学课成绩和其入学时的高考成绩存在相关性, 也就是说学生的数学基础会对他们的高等数学课学习产生影响。由此, 如果按照传统的自然组班的方式进行授课, 不考虑学生入学时的基础, 忽视学生的知识水平的差异, 实施“ 一刀切”, 必然会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只有从实际出发, 因材施教, 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程度上逐步提高, 真正学有所得。基于此,我们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从去年开始,已经对高等数学课程进行分类分层次教学改革试验,并通过自治区教育厅审批列为2013年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参考文献

[1] 杨善朝,《SPSS统计软件应用基础》[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2] 张 毅, 丁玉春. 英语四级考试成绩与考生性别、 题型相关性研究[ J ] .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 0 0 9, ( 3 ): 5 5 ―5 6 .

第4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教学;数学能力;作用

中图分类号:O13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中学数学的教材内容、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素质。本文围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实践与体会。

一、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是时代的要求

(一)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这个课程目标,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数学思想是指从某些具体的数学认识过程中提升的观点,它在后继认识活动中被反复运用和证实其正确性,带有普遍的意义和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是对数学的概念、方法和理论的本质认识,是建立数学理论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中学数学思想是数学思想中最常见、最基本、较浅显的思想,经如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等。而数学方法是在数学思想指导下,在从事数学活动、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手段、途径和方式。中学数学基本的数学方法有:观察与实验法、归纳法、配方法、换元法、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分析与综合、一般化与特殊化等。数学方法是实现数学思想的手段,任何方法的实施,无不体现某种或多种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往往是通过数学方法的实施才得以体现的。二者关系密切,难于区分,因而统称为数学思想方法。

高中数学基础知识,包括中学代数、几何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公理、定理等,以及由其内容所反映出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数学基本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两个有机组成部分,教材的每一章、节、乃至每一道题,都是知识与思想、方法的和谐组合,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协同发展的统一体。数学思想来源于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而数学思想反过来又指导数学方法。数学思想方法具体反映于数学基本知识之中,而作为中学数学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又要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支配、约束。没有脱离数学知识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的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强调数学基本知识教学的同时,也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二)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基础。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都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与分析,再加上传统的考试制度也多限于测试知识,所以"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时,要使学生能够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能力,即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不仅表现在对数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更主要地依赖于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我们常说某人办事有头脑,其实是说他能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数学思想方法是联系知识与能力的纽带,是数学的灵魂,它对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综上所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就基本知识而教学,必须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二、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作用的途径

(一)注意挖掘蕴涵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中学数学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但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思想、转化思想、方程思想、函数思想。相对于概念、性质、公式等数学基本知识,数学思想方法是教材内容的深层知识,是隐性的更本质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注意挖掘蕴涵在教材中的有关数学思想方法。

(二)结合教学内容,实施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一体化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应结合教学内容实施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知识的一体化教学,数学思想方法要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综合,而不能形式地传授,这就要求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结构网络的思想方法的关系,尤其要把数学思想方法象数学知识一样归纳到教学目的和教材分析中去,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的确定、问题的提出、情境的创设,到教学方法的选择,整个教学过程都精心设计安排,做到有目的、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学生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和介绍有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别在学生知识形成阶段,可以运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归纳、类比与联想、抽象与概括等思想方法,在知识结论推导阶段中,选用分类讨论、化归、转化,一般化与特殊化、分析与综合等思想方法,在知识总结阶段,可以采用公理化、系统化等思想方法。

(三)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教学中的作用。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解题教学时,特别在解综合题型时,经常会用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而,要充分发挥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教学中的作用。综合法,是从题目已知条件出发,根据定义、定理、公理、法则逐步推得所要证明的结论,也就是"由因导果"的思维方法。而一些较复杂的几何题,还需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交错使用,是几何证明中的常用方法。在解题教学中,分析与综合法对探求解题思路、寻找解答、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极为有用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吴炯圻,林培榕;数学思想方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6;

[2]邱汉民;数学思维方法与训练[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9;

第5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新疆高师数学教育专业除继续开设传统的心理学、教育学和数学教学法课程外,还应增设突出教师职业技能的课程.比如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中学数学教学策略、说课与评课、教学组织与管理、数学课件制作、中学数学新课标解读、中学数学研究型课程教学设计、数学考试与评价等,这些课程体现了师范特色,能提高学生适应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调查列举了二十多种加强实习(实训)与实践教学的措施,供调查对象进行多项选择.有90%以上的师生认为,到中学去观摩教学、请中学教学专家作报告、聘请中学教学名师或教坛新星进行示范教学、大学期间熟悉中学数学教材、加强微格训练等都是提高学生实践教学能力的主要措施。绝大部分学生和院系领导认为目前的教学虽然重视数学学科的完整性,但是却忽视了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及与学习者的有机结合,与知识应用的衔接;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教学手段滞后,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忽视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数学教育的文化价值和德育功能;课程教学模式没有体现出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差异性.

访谈结果与分析

调查采用面谈与网络函询的方式,征求了6位院系领导的意见和建议.多数领导认为目前新疆高师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建议增开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训练、中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与中学数学教学设计等课程,以加强对学生师范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根据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修订新疆各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专业的突出师范性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议各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的院长、院系分管教学的领导、地方教育局局长和民族中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组成双语教师教育指导委员会,以完善实习环节,改革实习方式,加强实习管理.采用“请进来”与“走出去”、举办师范生技能大赛、高校与中学数学教师合作进行开发研究等方式,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对教育实习的时间安排及形式,他们认为实习支教的形式虽好,但管理不到位;分散实习效果最差,应取消分散实习.十五位民族中学校长及教导主任对数学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总体感到满意,但也尖锐地指出,今后高师数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加突出师范性,教学的重点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让学生及早熟悉中学数学新课改教材的教法,以便学生毕业后能马上胜任中学数学教学工作.

第6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数学;基础知识;学生技能技巧Basic knowledge on 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students the way of teaching skills

【Key words】Mathematics; Basic knowledge; The students skills 初中数学是一门最基础的重点课程,需要任课老师和学生共同协作,才能做到教有所“讨”,学有所“成”。这里的“讨”是指研讨、讨论的意思;“成”是成绩的意思。任课老师在教学备课的期间就应注意在后期课堂上的相关探讨问题,只有开辟与学生共同探讨之路,才会有更加出色、更加简明的题目解决办法。学生在讨论的同时,才会学到知识出好成绩。同时,要出好成绩的基础,当然还有良好的基础知识垫底,这样才能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1重视基础知识教学

1.1过去的基础教学。在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老师都忽视基础对学生的重要性。部分老师一贯要求自己的学生要举一反三,以一鉴百。以为仅仅是靠自己这样说就可以让学生获益良多,其实不然。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上的教学过程。如果缺乏讨论的教学流程,学生学再多的知识,也不会获益。

1.2国外的基础教学。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外国学生大多是先了解了这个公式的来源,这个概念的来源,有了深刻的影响,知道这个概念、定义具体是由哪些元素构成的,即使忘记了公式,也可以凭借概念或定义写出公式,而且不会忘记,甚至到老。这不是说国外的学生记忆力比我们的学生好,而是国外的学生有根深蒂固的知识累积能力。国外的教学注重基础教育,这是他们教育成功的一个因素。

1.3追寻的基础教学。在上面,我们讲到了课堂讨论。许多人认为课堂上需要讨论的仅仅是解题办法,其实不然,基础知识也需要大家讨论。比如:概念印象(讨论、了解概念的来源,才会对概念之类有更深的印象);公式变化(讨论公式是否可能有其它的变化)等等。这样可以看出学生中的个别或部分在这方面的天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个性发展,说不定哪天自己教出来的学生就成了数学家,这也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

2提高学生技能技巧

2.1培养数学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前提。这样的好老师,为什么我们不能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学生呢?所以,提高学生技能技巧首先应该为学生找到一位好的老师,那就是兴趣。这样的兴趣需要从学生一进入初中阶段就开始逐渐培养,循序渐进。

2.2注重学业阶段适应能力。注重学业阶段适应能力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基础。七年级数学是在小学数学的基础上发展的,它注重学生的一个阶段适应的能力,而这种适应度是判断学生是否能够提高技能技巧的基础因素。当学生能够适应老师的课程时,能够适应学校的环境时,能够适应教学方法的阶段变化时,那么在这个时候就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基础时间,需要因人而异、因人施教的教学方案来维系。

2.3按年级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按年级进行不同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环节。

七年级是小学升初中的第一年,需要更多的是结合小学教学的模式来解决学生的“疑难杂症”。这样以来,老师更多是应该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而不是急于求成,要求自己所有的学生都有优异的成绩。这样才能有益于学生的后期发展。

八年级应该是初中时代的中间阶段,这时候的学生思想、思维都不较开阔。这个时候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学模式应该从兴趣培养模式晋升为思维能力培养模式。

九年级是初中时代的最后一年,这个时候学生最终面临的是中考。这个时候就要求学生对每一道数学题目都应该有所掌握,甚至是同一题目不同的方法。这个阶段就需要进行探讨培养,这里的探讨培养不仅仅是探讨题的解题方法,而且还应该有题型的探讨。

2.4奥数穿插,锻炼思维。奥数穿插,锻炼思维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辅料。由于教材的改革,我个人觉得在教学中穿插奥数的联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这些奥数知识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学到许多奥数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解题的技能,在考试中会节约一定的时间。

2.5及时点拨,增强自信。及时点拨,增强自信是提高学生技能技巧的插曲。

第7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信息与计算科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116-0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等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理科专业。该专业注重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它是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由于社会与公众对于数学的态度既有敬畏的一面,即数学很难很深,却神通很大;又有恐惧的一面,即出于招生、就业、用人等现实考虑,觉得数学不能解决他的问题,中看不中用。因此,数学与应用数学的招生受到很大的限制。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设置不仅较好地适应了新世纪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下的数学人才培养与专业发展,也对数学类专业的招生带来了积极影响。

笔者是高等院校数学系的一名教师,我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是突出算法设计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培养目标可总结为:一个中心,两套理论,三种能力。其中一个中心指培养研究与软件开发应用一体化的应用型人才。两套理论指计算数学、信息科学基本理论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应用基本理论。三种能力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算法分析、设计与软件开发的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与研究的发展能力。结合我系的专业培养方案,笔者认为,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其开设的课程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笔者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数学基础课程给出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能和数学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理科专业,包括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两个方面。方向一是以信息科学方面为主,计算数学方面为辅;方向二是以计算数学方面为主,信息科学方面为辅。一直以来,在该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很重要的两门基础课程,在学生知识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成分。然而,笔者根据近几年对信息计算数学专业学生的教学以及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了解,认为可以将该专业的基础课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

一、后续学习的需求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需要打好数学基础,所以设置的课程有一部分数学基础课程,一部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如常微分方程、近世代数、离散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信息论、信息安全、密码学、Java程序设计、汇编语言、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等。如果以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为基础来学习这些课程,是绝对可以进行的。虽然说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是数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工具,如果能学好这两门课程,对后续的学习一定非常有利,但是要学好这两门课程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笔者看来有点浪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分别是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简化版,只是删减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一些复杂定理的证明和推导。因此,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时,也能提高其推理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而且在后续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所学的极限和微积分思想以及线性代数中对矩阵的分析足以够用,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学习上面。在学习好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两门基础课的同时,将剩余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学习其他数学基础课程以及应用性较强的一些科目上,这不仅能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也能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也有很大的帮助。根据笔者的了解,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与软件开发相关的工作,有部分学生考取研究生,而他们所选择的专业也是偏向于信息与计算机的应用,所以对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中内容的学习要求相对比较低,甚至有很多该专业的学生为了满足就业需求,在大三时就开始在很多专业培训机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因此,笔者认为根据各院校培养目标的差异,可以考虑将这两门课程换作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相关课程。

二、学生心态的需求

中学数学知识简单、具体,学生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大一新生从中学走来,满怀信心和希望要努力学习。但是当他们面对抽象、复杂的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时,会觉得和中学数学无法接轨,难以接受,难以理解。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有两个显著特性: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正是这两个特性,导致许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容易明白,使人望而生畏。根据笔者这几年对信息专业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是抱着学习计算机的心理,他们没想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学习如此抽象的数学知识,因此他们在心理上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学习,觉得自己选错了专业,觉得这个专业没有希望。当然,这种对专业的理解是错误的,也是不可取的。但是实际的数学分析内容的确抽象,高等代数内容的确复杂,这也使得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惧,甚至慢慢地演变为厌恶,最终导致学习信心的丢失,学习态度的散漫。笔者曾经给信息专业的大三学生讲授《数学物理方程》和《矩阵论》,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一部分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因为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抽象复杂,竟然放弃了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这导致在后续的学习中困难重重,随之而来的是一门一门课程的放弃,最终后悔莫及。因此,笔者认为,如果将这两门基础课程改为相对简单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那么学生就容易接受了。这两门课程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容易理解,学习就有了成就感,这种学习成就感的获得会成为学习的一种内在驱动力,从而产生一种进一步学习推动其再次去获得成功的兴趣和动机。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要学生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兴趣,他们就会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意识倾向,就会产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学生的学习信心大增,学习态度自然就变好了。学习态度端正,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后面的学习尤为重要。

当然,也有人曾对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想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这样的更改会使该专业失去其特色,和计算机专业没有什么区别。其实,该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区别是很大的。该专业虽然没有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但仍然保留了其他的数学基础课程,如解析几何、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数学物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实变函数等课程,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对这些课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不会失去其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且能解决信息与工程技术实际问题的人才的目标。另外,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原来的计算科学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而且要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这与计算机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不同的。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数学功底较薄,对工程计算中的公式不理解,且不知道计算机得到的结果代表什么,甚至有错误时也不知道如何修改。所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到软件企业中大多作软件设计与分析工作,而计算机系的学生做程序员的居多。因此将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更换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这一行为,并不会影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也不会影响其培养目标人才。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纯粹数学内容学习要求的降低,能适应学生数学基础差、学习兴趣低的现实状况。对于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的课程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可以改为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不仅有数学的基础,也有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有利于他们将来的就业。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规范(试行稿)[J].大学数学,2003,19(1):6-8.

[2]王喜建,王奇生.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综合改革下高等代数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4-6.

[3]张庚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数学分析教学探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27(11):118-119.

[4]宋广华,刘慧.普通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148-149.

[5]罗智明,胡桔州,陈荣平.一般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9,(8):20-22.

[6]丁睿,蒋美群.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想法[J].高等理科教育,2003,4(50):78-80.

第8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数理基础课程;“卓越计划”;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62-03

2010年6月,我国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划用10年时间,培养一百万以上高质量各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实现现代化奠定人力资源优势。2011年9月,我校启动了“建筑类”、“土建类”和“计算机类”三个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数理基础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和大学物理实验)是卓越人才培养的重点课程,“卓越计划”对数理基础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往的数理基础课程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已不能适应“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目标,主要表现在:①针对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变化不大,知识体系单一,不能体现各专业的不同需求;②教学方法简单,课堂教学枯燥;③教学计划及大纲要求过死,不能针对各专业的不同需求进行相应教学;④考核方法和手段过于死板,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平时积累;⑤教学中缺乏应用能力的训练。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卓越计划”的要求,对数理基础课的知识体系、教学思路、课程目标、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文介绍了我们在数理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方面所作的努力,希望能在广大同行中推广。

一、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各部分教学方法

我校2012级卓越班共有3个专业――“建筑类”、“土建类”和“计算机类”,我们深入到各个专业所在的院系,召开专业任课教师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给每位教师发问卷,详细了解他们对数理基础课程各部分内容的需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针对不同专业制定不同的数学、物理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在教学内容上有的放矢,有所侧重。根据教学大纲,我们多次组织教师研讨,详细制定针对各部分内容的教学方法,把“案例式”、“问题驱动式”、“专题讨论式”和“实例驱动式”教学方法安排到教学计划中。另外我们还到兄弟院校调查研究,充分借鉴其他院校的“卓越计划”教学经验,例如我们到天津工业大学理学院进行调查研究,和部分领导及教师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经验、教训,加以利用和改进。

二、把各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

1.提高大学物理课的科学性和趣味性。物理学中,定义、概念、定理、定律和数学推导比较多,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了“案例式”、“问题驱动式”、“专题讨论式”、“实例驱动式”的教学方法,分散了难点,避免了生硬枯燥的照本宣科,改善了教学效果,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在引入新概念、新定律时,注意使用“案例式”、“问题驱动式”、“实例驱动式”方法,在讲解难点或做阶段复习时,适当使用“专题讨论式”。例如在引入刚体转动定律时,应用“问题驱动式”,提出问题:刚体定轴转动时,能否像质点一样,只考虑力的大小方向,不考虑力的作用点?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由此得出刚体转动要考虑力矩的作用,进而导出转动定律。由于刚体部分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中学没有接触过,是重点内容,所以在讲授该部分内容时,用“专题讨论式”,让学生自由发言,总结出刚体和质点在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基本定律及解题方法等各方面的异同点,这样学生印象深刻。电和磁两部分内容具有对称性,也让学生用同样方法进行总结,得到很好的效果。物理学是实验科学,课堂演示实验非常重要。为增加演示实验项目,我们把一部分项目做在教学课件中,随堂演播,另一部分让学生去演示实验室观看,增加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对大学数学实施“立体化”的教学方法。①根据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专题讨论式”题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在小组内讨论研究,找到答案。在课堂上,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汇报研究结果,各小组之间、同学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质疑、争辩。教师则根据具体情况作必要的引导、点评或总结。这种学习方法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式学习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也为学生创造了团队协作、展示自我的机会。②课题组充分挖掘了数学知识在各个专业及生活实践方面的应用案例,建立了高等数学、概率统计、线性代数的案例库。案例分为介绍型、引入型、学生应用型、提高探索型等,共一百多个。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案例和问题都一一讲解,我们就把案例和其他资源一样放到教学网页上,教师可以下载供教学使用,学生可以随时查看,随时学习,这样把“案例式”、“问题驱动式”、“实例驱动式”教学方法,延伸到课下。不仅开拓了学生视野,而且使学生对数学课程有了更新的认识,应用案例也充分体现了“城建类”专业的特色。③由原来单向的“教”与“学”变成了多向的“教学互动”;注重启发式教学,关注不同层次的需求,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大量的教学案例及数理实验,为学生的独立思维提供更大的空间;利用多层次多向性的教学互动,启发学生使用开放资源探讨数学问题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全方位强化应用数学知识与能力的训练;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能力的训练,形成了立体化教学模式。

三、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大学物理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基本训练的必修课,也是学生进入大学后第一门系统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课。在教学方法上,我们采取以下措施,充分提高了物理实验课的教学效率。

1.提高绪论课的教学效率为后续实验打好基础。以前的绪论课只有教师讲,学生被动听,不动脑,听过即忘,后续实验用到绪论讲解的知识时,问题频出。现在我们在绪论课上,误差理论讲完后直接引入后续实验误差处理的典型案例,然后配上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马上练习,成绩算入实验课总成绩。

2.教师严把“预习关”和“操作关”。教师实验前不仅要检查预习报告,而且要针对实验的各环节进行提问,由学生进行详细回答,这样促使学生认真预习。

3.不同层次的实验项目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基础性实验以打好基础为主要目标。在基础性实验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和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家的科学方法、巧妙的设计思想和高超的实验技能;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起指导和监督作用;设计性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在设计性实验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指导和监督作用。

4.在物理实验教学后期,开设创新实验。创新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创新实验研究题目分为三类,①教师根据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和学生的能力,拟订的研究题目;②教师根据自己的研究课题拟订的研究题目;③学生针对自己的专业特点和个人爱好,参考实验室可以提供的仪器设备,自拟的研究题目。参加创新实验的人选由学生自愿报名与教师择优录取相结合。创新实验的过程是,确定研究课题和小组后,整个实验全靠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研究路线、方法,组装实验设备,并独立完成整个实验内容。这样,学生可以从头到尾经历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知识。

四、在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

“卓越计划”要求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数理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用数理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桥梁,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把建模实验渗透到整个数理基础课程教学中,利用案例库中一些有趣的问题,不定期地让学生用数理知识和创造性思维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每学期搞上两、三次建模实验,学生可根据具体问题,几人一组进行分析、归纳与探索,选择适当的数理方法和工具,并进行结果检验,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提出改进方案,最终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并提交建模小论文。这样既能激发学生应用数学与物理知识的兴趣,又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通过“卓越计划”下数理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和线性代数先后被评为校级优秀课;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数理基础课程教学满意度明显提高,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生参与物理创新实验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参加人数创新高;学校学生科研立项中,物理类项目由以前的空缺一跃达到今年的5项,实现历史性突破;卓越班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共8人次获得部级和市级大奖,创历史新高。路漫漫,其修远矣,我们将继续努力,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王乐鹏,李春丽,潘华.“卓越计划”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8):117-118.

[2]马寅秋,苏晓云.地方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石油教育,2011,(5):71-73.

[3]陈明通,翟秀云.大学物理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7,(12):64-65.

[4]刘扭参.大学物理教学方法的探索和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2):45-46.

[5]李一川.问题驱动式教学法让数学教学更高效[J].学园,2012,(2).

[6]谢振中.案例教学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理论研究,2012,(02):94-95.

[7]朱昌平,徐杉,朱陈松,等.“卓越计划”课堂有效教学实践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9):113-117.

[8]王爱中,王青狮,杨俊峰.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提高[J].大学物理实验,2009,22(1):103-106.

[9]余晓敏,陈关銮,梁国栋.物理设计实验的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6):129-131.

[10]段志刚,赵旭云.大学物理设计性实验的研究与设计[J].实验室科学,2009,(2):74-76.

第9篇:数学与基础数学范文

关键词 中职 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项目教学

一、引言

与其他课程相比,《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这门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有其特殊之处: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职业技术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技术外,也必须对艺术设计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按照传统教学,仅仅在多媒体教室中讲解理论知识、演示操作步骤是远远不够的,一堂课下来学生只会做老师教的,不会融会变通,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培养。

二、合理选择教材和安排教学内容

一本教材的好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特别是针对中职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更应该优选教材。数据库的教材种类繁多,制作数据库的软件也层出不穷,所以应该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选教材的时候,应该采用一些在内容编排上由浅入深、难易适中的教材。

在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一般数据库制作课程包括理论、系统和应用三个部分,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三个部分的内容相互穿插,用制作一个实际的课题或者项目来反映出三个部分的内容,对学生灌输制作的理念等等,由此制作出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

三、使用项目教学法,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项目实施是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已有知识、技能和新学习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理念,为学生实践和实习作好了准备,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在详细讲解网页制作的过程中,结合本次课的学习重点,以一些典型的数据库作品为项目,由浅入深地带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数据库世界,这些项目都是经过精挑细选且有非常好的代表性,学生在学习这些项目的时候不但能够明确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而且也便于他们掌握每节课的学习重点。

在《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时首先要确定合适的项目,每节课的学习内容不同,难易程度也不同,那么就要求在确定每节课的项目时,要结合本次课所学的知识点,及所学知识点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项目,这样既便于学生掌握本次的知识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也便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实施这些项目的时候,教师应注意从激发学生的兴趣人手,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老师在每次上课的时候,首先可以将本次课所要完成项目的效果图展示出来,而在讲授过程中可结合具体的项目,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点,以疑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并积极参与讨论,在讲了一个具体的项目以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来完成这些项目,这样既便于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地增加一些书本上没有的项目亲自演示给学生,还要从这个项目中延伸出更多的问题或是需要完善的地方,让学生自己完成。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满足感和成就感,在教学中可有意识地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在全班同学面前,让学生一起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老师要把握好评价的策略:先给予肯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然后再从专业技术的角度指出不足。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又是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通过评价,可以使他们对别人作品有一定了解;并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总结自己在上一阶段中所掌握的知识,取长补短,也可以使学生明确下一阶段的学习方向,充分体现教学目标的个性化。

四、提高学生数据库技能的三个基本点

根据以上三个论段,要想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数据库技能,除了课堂上需要讲解的系统理论知识外,还需要注意如下三个基本要点:

(一)案例是基础。案例是学生从不懂数据库到理解和掌握数据库基本知识的一个基础,案例最好简单、易学,但同时要具备系统性,数据库课程的案例要贯穿第一阶段的课程教学,包括需求介绍、数据库设计、建库、建表和SQL练习和实践以及数据库的备份和数据安全和和数据库性能维护等专项技能案例,同时案例也要体现第二阶段的综合训练,案例最好就有行业典型性。

(二)指导教师是关键。虽然案例很重要,但指导老师是关键,同样一个案例,如果指导老师具有扎实的理论和丰富的实践,就能很快地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重点以及难点,并能根据自身的经验给予恰当的学生能接受的解决方法。

(三)第三课堂为必修。要想很好地掌握数据库技术,还需要其他知识的补充,如常用的辅助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WIN)、高级网络编程言语、最新的web技术如Ajax、以及流行的一些成熟的框架(如Java SSH),工作流(如:JBPM)等,而这些在软件公司最常用,但课程教学又几乎不可能全部教授的知识,就需要同学们在第三课堂也就是自学时间自己去参考学习,第三课堂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需要其自觉、主动去学习。

五、发挥学生创新精神

在课程进展到一定阶段时,可以给学生布置明确的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教师可以制订一定的数据库制作要求。例如,教师可以确定所要制作数据库系统的主题,学生可按自己的思路,兴趣及风络,利用前面所学的知识,制作出主题突出、内容详实、版面美观的数据库系统,也可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制作数据库平台,完成后再由老师对所制作的作品进行评分,制定好任务目标后,学生一定会产生一种迫切地要完成这些任务的愿望,而完成任务又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抱着这样的心理能驱使学生自觉地由被动地学变成积极主动地学。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进行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圆满的完成教学目标。

六、采用适当的考核方式

数据库课程的考试应该打破传统的考试方式,可以采用机考的方式,通过一个学期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独立设计一个数据库系统。能够熟练地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数据库制作方法与技能,制作出完整美观的数据库系统平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