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精选(九篇)

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

第1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是教育研究的一个永恒课题,人类从未停止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研究,课堂教学的具体行为和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是所有的课堂行为都指向同一个表——课堂教学的成效。从教学诞生的开始,教育者就在对课堂的有效性进行探索,他们研究了有效教学的行为、技能、模式、风格等等。有效教学理念已经做为理论形式在逐步完善,但是教学实践中,把有效教学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还有一定距离。课堂教学很有创造性,每个英语教师的教学风格不一样,采取的方法和策略不同,我在教育实践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有效教学。

一、 紧扣教学目标,提高有效教学

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每堂课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课堂教学采取的模式,方法。教学活动等都要紧扣教学目标,一堂课下来,教学才能真正有效。所以每学期,我都会将学期目标分解到每个单元。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分解到每课。围绕目标进行备课。我对教学目标的处理不是单纯的条款。而是把目标溶解在学生应该内化的能力上,围绕这些能力的培训,逐一体现。目前,情境教学已经深入人心,由于情境教学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很多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是不自觉地会应用情境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在导入阶段只注重趣味性,,情境的创设占用大量时间,却没有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时间和空更有甚者,主题和内容根本不相关,结果适得其反,既浪费了时间又造成课堂不能真正完成教学目标。有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要有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而且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学生在哪一个教学环节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个程度,教师都要心里有数,真正做到对课堂掌控有效。

二、 从细节出发、实现有效教学

细节决定成败,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应从教学细节入手。教师的知识、能力、经验、以及更深层次的教育理念和职业伦理,只有通过教师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和细节才能表现出来,并最终影响到学生知识的获得以及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需要关注教学细节,在细节中规范教学行为,展现教学理念。作为教学行为的具体表现,教学细节往往成为教学理念鲜活而具体的呈现方式。注意分析教学细节,并通过不断地探究、改进,才有可能完成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乃至创造,并从改进的教学理念出发再造课堂教学。除此以外,烦死教学细节,是达到有效教学的一个很好的途径。通过对教学细节的大量观察并思考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经研究表明,很多教学细节中都反映出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学习需要很少被考虑到,整个教学是是在教师的意志下一步一步进行。还有,教师喜欢根绝自己的喜好来安排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对于听话、成绩好、活泼的学生,教师更愿意让他们来参与课堂教学。这无形中给学生造成了地位差别的印象。此外,教师应该注意打造教学细节。教学细节的打造和创新需要教师不断在研究和学习。

三、 严密观察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课堂观察,就是通过有计划的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特别是一些教学细节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达到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的一种专业活动。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具有更明确的观察目的,借助一定的工具(观察表和录像设备等),直接、间接地从课堂上收集信息和资料,并据此做出相应分析和研究。课堂观察旨在改善学生的课堂学习,而教师通过课堂观察也会不断地发现问题,并通过反思、探究解决问题。课堂观察是教学改进的起点,通过观察、比较、反思,教师才会努力更新观念、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才会有意识地去深化对教育的理解,去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这也是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所期望取得的成效。

在课堂观察中,表面上我们观察的是别人的行为;深层次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做法。课堂教学中有多少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参与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怎么样?期间呈现何种情感状态?做到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心中有数。如果整个参与度不高,则表明我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不够有效。教师在观察过程中应该不间断地“审视”和“假设”,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并在课堂观察活动的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采取有效措施。

四、注重学生学习策略传授,提高有效教学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控制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组织策略)、元认知策略(比如计划、监督、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如时间管理、学习环境管理、人力管理、其他人的支持等策略)。这些才是“使学生成为独立的、自主的、高效的学习者”的最本质要素。“真正的学习”来自个体的体验和思考,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探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习得学习方法和策略。一个有效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方法、是能力而不是知识本身。只有教师的教学能力高,具有创造性,教给学生方法和策略,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五、注重学生参与,提高有效教学

心理学观点认为,发展就是个体在活动中不断同化、顺应环境,将外部活动内化为内在心理结果的过程。个体参与活动是外部活动得以内化的前提,没有个体对活动的参与,就没有个体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没有学习。学英语就像学习开车和游泳,只有参与和沉浸其中,才能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技能、掌握技巧,并内化成认知结构的一部分,适时调用并最终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学生自己的积极、主动、有效参与,英语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以往我们在学校里度过的大部分时间都带有“教”的特点,可是(学生)按照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效果往往与学生的“学”没有多大关系,很难使“真正的学习”发生。

参考文献

【1】孙亚玲,2008,《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熊宜勤,2006,教学现场的教学细节考察,《江西教育科研》,第3期。

【3】姚利民,2004,影响有效教学的教师因素探析,《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第1期。

【4】姚利民,2005,《有效教学论:理论与策略》,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5】张璐,周勇,2000,略论有效教学的标准,《教育理论与实践》,第11期。

【6】陈倍,2009,英语教学实证性研究步骤及COLT观察工具的应用,((外语电化教学》,第4期。

【7】陈琦、刘儒德,1997,《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陈如平,2004,教师的课堂观察技能及其培养,《教学与管理(小学版)》,第8期。

第2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课 教学细节 高效课堂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教学的生命,直接关系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所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

古人云:“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汪中求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影响效率。”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每个细节的设计能否落实。细节看似简单却孕育着深刻,看似平常却蕴含着智慧。重视教学细节是教师教学理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育功力的一种展示。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我越来越觉得成功的教学离不开细节的设计与落实。下面就我在历史与社会课如何从教学细节入手,打造智慧、愉悦课堂,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有效性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关注常规细节,深思熟虑,决胜课堂,奠基课堂之高效。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要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就必须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就是备好课:需要认真分析学情,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有较为清楚的认知;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分析,明确重点难点及拓展延伸;需要联系学情与知识,预设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另外,我认为注重以下几个教学常规细节,能使课堂锦上添花,有力地促进有效性的生成。

1.面对学生的问好要积极回应。每当老师进入教室,学生都会起立致意,并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好”,遗憾的是很少有老师热情回应。这些敷衍的做法会打击学生对老师的热情,影响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亲密关系,继而影响学生对老师教育的接受。教师应热情地对待学生的礼仪,利用每一个机会加深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保证有效课堂的生产。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2.课堂导入要精彩,引人入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历史课,好的开头可以成功导入教学,产生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使教师抓住学生求知的心理,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使其进入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提高教学效率。在讲授《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时,我就引用《一九九七,我走近你》来渲染气氛,创设出比较好的教学情境。

3.问题设置要合理,照顾全体,体现分层优化。不论是在自学质疑环节的学生自学,还是在训练拓展中的试题演练,问题的设置都一定要合理,体现学生差异的区别;问题的设置要能起到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要解决重难点,帮助学生分析易混知识点,切忌问题肤浅与离题万里。

二、捕捉价值细节,巧拨精引,化腐朽为神奇,实现课堂之高效。

教学活动是学生与老师的双边活动,两者都是有着主观意识的主体,就意味着教学过程有临场性、随机性和偶发性的特点。因而,教学过程中的细节并不能全部预设,并且有创意、精彩的教育细节更是无法预设的。在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和“误点”,或拨乱反正,或启发引导,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在节外生枝处生成精彩,展现教学艺术的魅力,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展现学生个性风采,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创造新知识构建高效的历史社会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抓住学生的疑问,善诱精导,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敢想,敢于怀疑,敢于发挥自己的独特见解,这是处理学生问题细节的原则。譬如在讲时学生在讨论探究时提出假想:没有实行君主立宪制,是光绪帝能实行而不实行吗?如果光绪帝、康有为等人刺杀慈禧太后成功了,变法结果就会怎样?面对这一超越教学预设的一系列问题,我看到学生的兴趣已被激发,热情已被点燃,感到教学成功的火花在闪烁,紧紧抓住这一教学契机,把问题向全班同学提出,并精引巧诱,紧紧追问:“如果维新派变法成功了,那么中国是否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今天的中国又将是什么样子的呢?”问题一经提出,全体学生的好奇心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了创造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质疑,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2.引导中教师不代替学生进行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充分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所以,许多老师都注意在学案中或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以引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不尽如人意,多数老师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过度引导,过多地设置阶梯,使本来很有探究价值、很有深度的问题变得没有价值、没有意义。比如在听《郑和下西洋》时,老师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郑和下西洋为什么后来停止了?”本来这是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讨论、分析:比如从远航的目的来看,没有经济利益的驱动,只是为了宣扬国力,没有持续远航的动力;从统治者的角度,当时的清朝皇帝没有进取的精神,没有开放的世界意识……但美中不足的是,这位老师在提出问题后,在没有给学生充足思考时间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引导:“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这种情况下,还有没有持续远航的动力?”等等,这样一个细节上的处理,使本来很有深度的探究性问题变成没有探究价值的填空题或判断题了,更别谈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观点的迸发和自主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有效性又怎能实现?

3.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演示的空间,必定收获精彩的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欲望,学生也不例外。一名好老师,在教学中必须为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借助教学内容给学生展示的平台、演示的空间,把学生的成功欲望转化为创造的原动力,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比如在学习《秦王统一六合》后,我随口问了一句“谁能评价一下秦始皇?”学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热情,从功过两方面评价了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作用。我反思细节的预设着重体现了教师的导,忽视了学生的学,而舍去问题的引导,反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收获超越意料的良好效果。之后我将人物评论,历史再现会和辩论等开放式教育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述说自己独特的观点,这样学生间相互启发,信息频繁交流,学生的思维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散,也增加了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热情度,亲其课,信其事,教学实效自然不是虚言。

三、抓住关键细节,优化课堂结构,收获课堂之高效。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细节不可缺少,这就是关键性细节,这些处于教学过程关节点上的行为,对教学具有推动和连接作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牢牢抓住关键性教学细节去突破,去生成。精心打造关键性教学细节,可以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合理化、精确化、智慧化。

1.教学案例紧扣课本,拓展课外,有序选择,突出典型。

分析材料、案例、图片是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一大特色,中考中常常考查学生对图片事件、材料案例等分析考查学生的认知和能力。老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大量使用各种图片、材料和案例,借此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情感的熏陶。面对需要的图片、材料和案例,该如何选择呢?我认为紧扣课本,适当拓展课外资源,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有目的性地选择,突出历史事件的典型图片、材料和案例为首选。譬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在网上收集了很多图片,制作出精美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但由于事先没有进行细致的排序和挑选,图片显示的事件出现时间上的错乱,导致教学知识杂乱无章,学生更是因为繁杂的图片,注意力转移,丧失了思维的积极性,变老师期待的“启迪”为学生喜爱的“欣赏”,正所谓“画虎不成反为犬”。所以,作为合格的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教师,需要准确的判断力,以课本上的图片和案例、材料为中心,对网络中的资源进行筛选,只求典型,不求繁多,才能服务于与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历史与社会的课堂实效。

2.积极评价激励,在师生互动中实现高效课堂。

有效的评价机制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良性发展有利手段。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握住课堂及时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及时挖掘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激励评价。在教师语言鼓励和精神奖励之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会更顺利,学习效率会更高,学生会真实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与感染。评价可以用语言的鼓励,如“你们合作得很成功!”“你的想法真有创见!”等;还可以评选本节课的表演家、展示家等名誉称号。在老师真诚的鼓励和期待中,学生内心深处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里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学生由此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尝试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总之,成功的细节给人以借鉴,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关注教学细节就是追求课堂教学智慧的提高。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芒,让我们从细微之处入手,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随机应变、敏捷、果断地处理细节问题,巧妙、精确、发人深省地给学生以指导、启发和教育,在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4.

[2]王跃.高效课堂的101个细节.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

第3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细节资源;观察;策略

众所周知,我们的课堂是由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组成的,每一个环节中都透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由于,体育课堂教学空间比较开放,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更大的不可预设性和即时生成性,由此生发的教学细节就更有价值,更有文章可做。但静观体育教学课堂,许多教师往往忽略了这些细节,没有把它更好地利用,我深觉可惜。笔者经过一年多地观察与探索,有了自己的思考和经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在教学“预设”中设计细节

教学的预设是由一个个“细小环节”组成的,这些细小环节是组成课堂生命体的一个个鲜活的“细胞”。一个生物的美丽在于这一个个的“细胞”,同样一个教学预案,精彩就在于细节设计,只有细节才能打动人心,才会让课堂充满艺术与魅力。在教学预设中我们必须注重细节设计。

观察一:【案例描述】那一年,我在二年级《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课教学中,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学预设,结果效果完全不一样。

设计一:当时我采用较为程序化教学,通过讲解――示范――学生练习这简单三步曲教学,结果学生兴趣不浓,几次下来就练得垂头丧气,最终多数同学都没有真正掌握好“跑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这一动作。

设计二:我在课的开始,让学生双脚练习“剪刀、石头、布”这一改编游戏(我将两脚前后分开的剪刀动作改变成单脚落地动作,两脚站立并拢的石头动作改变成两脚并拢全蹲)。然后通过将呼啦圈的摆设,让学生练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再拿掉呼啦圈让学生练习走几步单脚起跳双脚落地动作。最后引出最初游戏中“剪刀、石头、布”中的剪刀与石头的动作,告诉学生剪刀时动作即为单脚起跳时的动作,石头时的动作就是双脚落地时的动作。这样一来动作直观形象,学生都能将最初游戏中掌握的动作轻而易举的运用到要学习的内容中来。

我的策略:

1.充分预测细节问题

一个优秀的教学预案是在“设计――预测――再设计”循环揣测中逐步生成。当我们根据学生、依据教材,初步完成预案设计时,有必要进行学情预测,即完成这样的任务、采用这样的教法、采取这样的安排,学生会出现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些都是可以预测到的细节问题。这些细节问题,成了课堂教学中的绊脚石,师生都被磕得头破血流,使教学无法顺利、持续开展,课堂又何谈精彩、何谈魅力呢?正所谓“败也细节,成也细节”。

2.精心设计细节问题

教学预案中的细节设计,就是要针对细节问题精心地创设,用心去研究去打造。它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作秀”;也不是为了刻意追求课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更不是明知不可为或不必为而为之的故弄玄虚。而应是对细节问题深刻理解和把握后的自然而巧妙地“创设”。是为了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学会动作掌握动作。

二、在教学“生成”中捕捉细节

体育课堂教学中不经意间,现场呈现的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问题、一个亮点、甚至是一个缺陷,都是让我们为之一振的精彩细节。所以我们要有智慧和能力敏锐地抓住它,深入地挖掘它,瞬时找到教育的关键点突破口,把握利用细节形成一股强劲的教育旋风,让学生的心海卷起波澜。

在一些精彩课堂教学中,我发现他们都十分善于捕捉课堂中的一个个教学细节。从“细节”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创造出完美的课堂。

观察二:【案例描述】在二年级《花样跳绳》的课上,学生你一组我一群地在操场上玩着花样跳绳。课上到一半,一部分学生在紧张地练习,一些学生在一旁观察,可个别调皮的学生却拿着绳子抛来抛去,甚至还别出心裁地往篮球架上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这不,又有几个小朋友将绳子扔上篮圈了,学生们有的“忙”着向我报告,有的“忙”着调查此事,还有的“忙”着想办法取下绳子,一片混乱。我心中的火气不断上升,真想训斥他们一顿。但看到学生们那副天真的样子,我耐着性子在脑海中急速地搜寻着应对之策……有了!何不将计就计!于是,我立刻加入到他们中间,引导他们做抛绳子比高的游戏,比谁的绳子抛得高接的稳。这下学生们的兴趣就转移到互相比抛高,而不去抛篮球架了。看着他们欢快的身影,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后面的教学内容进行得很顺利,孩子们配合得很好,积极性也很高。

我的策略:

1.捕捉“意外”细节,展现另类精彩

孩子是天真的,是活泼好动的。因此,我们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时不可能完全按照精心预设的教学预案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各种情况产生。布鲁姆说的“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就说明了课堂生成具有不可预测性。虽然课前我们可以对学情、学法作充分预设,但也无法应对课堂万千的变化。这就需要教师做个有心人,及时捕捉意外的教学资源,认真把握。若能谨慎地、机智地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那“意外”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把握“情感”细节,成就和谐课堂

静下心来,想想这些现场生产的教学细节让我们充分地感受到情感是师生沟通的纽带,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才能实现教学效果。我们在平时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能够触发学生积极性的情感细节。

三、在课外“延伸”中展示细节

我们除了在课堂中要抓好教学细节,注重教学实效外,还要把课外活动中美丽的细节也展现出来。教学的成功与否可通过咨询、实践操作等情况及时反馈,在信息反馈中得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得以在新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补过。课后的信息反馈工作要认真、扎实,做到内外连接。如询问学生时问得详细一些,哪些动作会做、哪些动作要领没掌握、动作的用力方向等等。

观察三:【案例描述】去年冬季,我安排六年级学生进行耐力训练。在体育课堂中,学生表现得认真、积极。但是,我默默地观察到在学校举行的大课间长跑活动中,总有些学生要以这样那样的借口请假,我以这事为例在体育课中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让他们相互间寻找原因并及时纠正。

我的策略:

1.内外链接,提升身体素质

体育技能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它有一个过程。关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技能形成的过程和细节,将课内学习与课外练习链接,逐步巩固、发展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身体素质。

2.持之以恒,成就学生发展

如今,许多体育教师只关注课内教学生成中的细节,往往忽视课外巩固带来的效果,通过课外展示细节,持之以恒,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与锻炼不仅仅是课内的事。作为教师把学生的锻炼兴趣延伸到课外,让学生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克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毛病。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涓流无以成江河。”老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去感应,用一双智慧的眼睛去捕捉,“蹲下身,走进去”,引领学生触摸体育课堂中的精彩。这小小的细节,大有文章可做。小则成就精彩课堂,大则成就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体育课堂执教能力。

参考文献

[1]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中国商务出版社

第4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细节;言语;眼神;行为;课堂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他精辟地指出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提高课堂实效可以从精心预设细节、细心发现细节、用心点拨细节入手,创造语文教学的最大价值,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像春天一样灿烂。

一、精心预设细节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为教师和学生智慧生成的生命场,应注重预设,使其成为学习语言、荡涤情感、体验生活、滋养理趣的师生向往之地。因此,构建高效课堂的教学细节首先就来自于预设。

1.从文本上预设细节

语文课堂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有效对话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引导作用,因而在研读文本时必须先学生而学,先学生而揣摩、体验。只有反复地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才能“入境始与亲”,才能深入地体会到作者构思的精妙、想象的奇特、语言的韵味。

2.从生本上预设细节

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从生命活动的高度来研究学生生机勃勃的学习活动。而教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坐在学生的板凳上和孩子共同学习:他们喜欢学什么?他们喜欢怎样学?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预设学生喜欢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有兴趣学;预设学生学习路上生成的个性化体验,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望;预设不同学习程度学生的学习差异,给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学生在快乐中度过一个个美妙的45分钟,同时又期待着下一节语文课快快到来!确实,只有以生为本,对生本进行预设,才能成就灿烂的课堂。

二、细心发现细节

课堂中学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是一个细节,往往容易被人忽略。其实细心一点可以发现,细节是一种习惯,是一种积累,也是一种眼光,一种智慧。当你紧紧抓住它,理性地引导它时,总能让课堂拨动孩子的心灵。

1.关注学生言语中的细节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言语中的细节,往往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教学效果。

2.关注学生眼神中的细节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是一股无形的动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教师在课堂中关注学生眼神,细心处理,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能达到高潮。

3.关注学生行为中的细节

在课堂中,也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与众不同”的行为,假若只是单纯地把他们视为“调皮捣蛋”,恐怕会让你错失隐藏在它们背后的精彩。而耐心地探求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却能让你更好地走进孩子的内心,恰到好处地点拨更会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

三、用心点拨细节

课堂教学是一个个鲜活生命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与对话,是一个动态生成过程。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一些令教师始料未及的错漏,而这些错漏恰恰是生动而真实的,也是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开发利用这一资源,用自己的慧眼和慧心,发现和点拨细节,促成别样的生成。

1.巧妙转换

教学如同历险,要敢于直面瞬间的鲜活细节,顺应学生的需求,巧妙地转化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教学契机。那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将是一片广阔的天空和无限的精彩。

2.尊重理解

成功的教学细节总是体现着教师的人文关怀,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理解,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技巧、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个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个学生,把温馨的微笑撒向每个学生。细节经常存在于不经意之间,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美、一次沟通,会成为孩子现在的愉悦和将来的回忆。

“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精彩细节看似平常,但平常中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简单中孕育思想。细节看似“随心所欲”,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却是教师理念引领和灵性处理的综合效果。所以,我们打造有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精心预设、细心发现、用心点拨,让细节充盈课堂的意韵,让语文课更灿烂,灿烂着每个学生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刘爱芸.关注课堂细节.教师教育,2008(10).

[2]汪中求.细节决定成败.新华出版社,2004-02.

第5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学;教学细节;教学质量

体育教学是体育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的活动。这种互动过程一般会产生大量的教学细节,而教师能否很好地处理和利用这些教学细节,对于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至关重要。我们知道,知识技能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细节则是围绕教学内容生成的“枝节”和“脉络”,因此,体育课堂教学要想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须认识到细节的重要性,在细节上多下功夫。[1]

一、何谓体育教学细节

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细节就是“发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具备体育教学特质并影响体育教学效果的最基本的体育教学要素或行为”[2]。有学者认为:体育教学细节是组成体育教学行为的若干部分的分解,是在师生连续不断的教学互动过程中产生的最小的行为单位,是构成体育教学行为的最细致部分。基于以上观点,我们可以把体育课堂教学细节分为教师的细节、学生的细节、教学内容与教材的细节、动作技术的细节等,而且它们的出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与其他科目的教学细节体现为更多的内在思维活动不一样,体育教学细节具有突出的情境化特性,涉及很多肢体语言,包含了更多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学生的自我练习等直观的外显。对于体育教学细节资源的利用,教师应通过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方法优化及教师的灵活捕捉三种途径。首先,教学资源的整合。教学实践表明,若要使体育教学过程中的相关细节处理得更为科学、合理,就需要对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这是因为,只有把体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才能使其共同朝向体育教学的目标,而不至于浪费资源或偏离目标。其次,教学方法的优化。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教师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要在对学生实际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通过分解法、纠错法、游戏法、直观法、领会法以及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实现教学细节对体育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最后,教师的灵活捕捉。有时候一些细节的出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捕捉。例如,一位体育教师在分组练习组织过程中,本应“向右转”(练习场地在学生的右侧)的口令错喊成了“向左转”,学生稍楞片刻后马上执行了指令。但这位体育教师灵机一动,接着喊又来了个“向后转”的口令,整个队伍随即就直接面向了练习场地,从而避免了错误。

二、教学细节的实现途径

好的体育教学细节要达到三个目标:一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二是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三是满足教学任务的需求。而这三个目标的达成需要教师通过调整课堂结构、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学计划来实现。

(一)调整课堂结构,培养学生个性能力

对教师来说,凸显细节的体育课结构设计要围绕教与学的规律进行,保证教学有起伏但又有条不紊。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对理论知识讲解和对动作示范的时间如何分配、课堂中的纪律与学生的自由活动如何掌控、学生可承受的压力如何界定等都需要依据教学规律和学生的特点来完成,这一过程便形成了教学细节。基于这一细节,教师依据本班实际情况科学设计课堂结构,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可以使体育课堂教学变得更有乐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互动过程的一举一动都突显出教学细节的变化,细节在教师的语言变化、表情变化、示范动作以及学生学习领悟过程产生的变化中显现。其中双方动作过程产生的细节变化可以通过肉眼来观察到,但表情、心理活动等不明显的和隐性的变化往往是学生不易察觉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引导。教师应在把握学生接受的程度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学生的反应,从细节入手,把教学内容一点一滴地渗透进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基本知识和动作要领。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育学生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乐于去学习的关键是要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和个性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一种极具诱导性的学习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当然,营造问题情境需要教师进行深度研究,了解学生的认知接受能力,在适当的时机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趣味性的课堂活动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和研究问题的答案,使教学成为催生学生智慧的主要途径,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比如,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学内容以音乐为主,教学活动以发展学生动作技能为目标,在教学中,动作细节是由人体动作的形态来组成的,同时以音乐节奏来规范。只有这样,舞蹈形体动作才能较为有节奏性,也就是说每个动作间隔要符合节奏的变化。由此可以认为,动作细节是体育舞蹈教学中音乐和教学的连接和纽带。舞蹈者动作的节奏与速度受到舞蹈音乐节奏与速度的制约,舞蹈者的动作只有与音乐密切吻合,才能使舞蹈具有生命力和艺术性。因此,在这类教学中,除了告知学生动作技能的要领之外,教师还应逐步教给学生节拍等音乐知识,例如:强拍与弱拍的结合是怎么样的,四分之二拍、四分之三拍、四分之四拍等之间存在何种区别等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节拍的重要性,找准音乐的节奏,真正实现体育舞蹈教学的目标。

(三)优化教学计划,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很大关系,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如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等差异,合理安排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采取差异化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事实上,这种差异性教学也正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细节化。另外,体育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时,还应以教材与大纲为前提,正确处理教材教学的先后顺序关系。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教材的先后次序进行适当的改变,以舞蹈教学为例,教师在讲授完重点后,可以让有把握完成整套动作的学生站在前面示范,其他的同学则在一侧进行观看。这种做法一方面鼓励了那些优秀的同学,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展示自我的能力;另一方面又激发了那些尚未掌握动作的同学的不服输精神。这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对于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教学细节的实践运用

(一)语言教学细节的运用

语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讲与学生练是体育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课堂中反复交替的讲与练形成的教学细节是体育教学效果实现的基本途径。一般来说,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指导是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讲与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依靠教师讲解而学生不实践,则很多动作如同纸上谈兵,难以真正掌握;而教师不就练习中的问题进行必要的讲解,学生只一味地练则容易导致学生迷失方向,学不到规范的动作技能。因此,无论是练得太多、讲得太少,还是讲得太多练得太少,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使教学失去平衡。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讲与练过程,学生最终才能掌握并巩固知识和技能。[3]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讲解与指导是至关重要的,优秀教师的讲解极具启发性和感染性,语言生动、直观、形象、生动,易于学生吸收。例如,体育教师在讲解一个动作时涵盖很多要素,如动作的方向、顺序、路线,以及如何站位、如何发力、哪个部位发力等等。讲与练的过程中产生的细节是最容易掌握的细节,体育教师应在这一过程中合理运用语言教育的细节,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二)节奏教学细节的运用

体育课堂教学的很多细节都体现在动作的表达上,如动作由低层向高层递进的细节变化、动作力度的强弱变化、动作速度的快慢变化等,这些细节都属于规律性的节奏变化。节奏的变化对学生掌握具体的动作技能有着重要的影响。以体育教学中的舞蹈教学为例,同一连贯性动作教师可以一拍示范,也可以分成两拍甚至三拍来示范,这种间歇式的示范和速度的变化,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每一种形式的示范,其肌肉强度、动作速度和力度等都是不同的,这些细节就是便于学生记住动作的关键点,也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强调之处。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课程,体育教师可配上与之相适应的音乐,创造一个让学生兴奋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缓解学生的疲惫感。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要注重张与弛的节奏细节变化,即张弛有度。因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节奏细节的变化引导学生学习相应的动作技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三)抓与放教学细节的运用

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抓”和“放”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抓”的主体是教师,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如传授知识概念、示范动作技能以及组织管理等,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放”依靠的是教师引导,但实施主体是学生,是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主练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练习技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挥个性和创新精神,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某教师的体育舞蹈教学为例,以往教学中,学生们要么注意力涣散,思想开小车;要么总是抓不到学习重点,显得力不从心;要么不求上进,只为混时间,一节课下来学生大多没有任何收获。针对这种情况,该教师让学生自由组合,队员根据共同的爱好选择适合这个团队的音乐,然后自编动作或针对音乐风格进行舞蹈创新,完全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更生动的课堂教学能将抓与放细节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在“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这样才能有效掌控体育课堂教学的进程,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又不至于使教学走向无序和混乱。

(四)场地器材教学细节的运用

体育课大多在室外进行,场地与器材是上好室外体育课的重要基础。如果场地与器材得到了合理、充分的运用,将有利于体育教师合理组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所以,体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格外注意场地器材细节的运用。首先体育教学中的场地与器材设计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因为教材是场地设计的依据,备课中对于场地的设计一定要根据教材特点,因材设计、因地制宜。[4]其次,场地与器材的设计要简洁、实用。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场地与器材的简单设计便于学生操作和掌握,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场地与器材设计要规范、合理。体育教师需要在场地设计上注意规范化与合理化的问题,如场地的选择既要考虑阳光、风向等自然因素,又要考虑学生、教师等人为因素。

作者:谷亨利 孙英俊 单位: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1][3]刘英杰,孙永泰.体育课堂教学的细节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72-74,81.

第6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一.潜心研究教材信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细节的预设缘于对教材,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缘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我认为,我们要努力以研究者的态度去解读和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思考,以创造生动完美而有实效的课堂。如:在《长方体表面积》一课的教学。教师在深入研究教材信息后,有效组合与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设计并打造“给长方体盒子涂油漆”这个细节,有效的引入和解决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有关知识,形成了本课的一大亮点。教学细节是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和把握后,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只要抓好教材中的关键点,执着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就能打造出鲜活独特的课堂。

情境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学生倍感兴趣。一个个兴趣盎然的问题,会让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主动解快一道道难关。从一些数学课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哪种数学情境的创设,其实都是在创设思维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一个有智慧的老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的冲突,引发深刻思考。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一个智慧型的老师,会抓住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使这“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又一个平台。总之,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数学学科本质,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二、明确教学目标,让细节做到滴水不漏

布鲁姆曾指出:“有效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需要到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当以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的导向时,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始终置于教学目标的控制下进行,使师生双方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均有目标,这就可以避免课堂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教学目标清晰,才能正确定位教学细节,避免教学陷于枝节。例如:六年级“圆锥的体积”一课,课前老师可以问:(手中拿铁块)不规则铁块体积用已学过的数学知识怎么解决?学生会可能说出把铁块放入装满水的正方体或长方体容器之中,溢出的水流入正方体、长方体容器中,求出的这部水的体积,就是铁块的体积。学生也可能有其它可取的办法,运用已学的知识,懂得了用替代、转化等方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思想,因教师明确本课目标,又有此细节作铺垫,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相对就容易多了。教学细节只有依从、服务于教学目标,才具价值和实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才能有方向。

三、用心倾听学生发言、恰当运用有效课堂评价

学会倾听并及时做出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一个人的良好修养所在。在课堂上,教师只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发言,才能对学生进行应时应地的评价。经验丰富的教师往往会抓住学生发言进行创意性的教学评价,利用这些细节,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用心倾听,有效评价,有助于调控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在课堂上我们要提倡倾听,发扬倾听,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我们才能进一步地把握课堂细节,而创造出更和谐更有实效的课堂。

四、精心预设实践活动,全力打造精彩课堂

第7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教学细节在狭义上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连续不断的行为中的具体细小的行为,是处于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推动和连接作用,在教与学活动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影响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能化、精确化与科学化的举足轻重的关键,我们称之为“关键性细节”。教学高效是指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智能、技能的训练和思想品德的发展时在短时间内有快速地提高,避免学生重复繁琐的操练。

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看到教学设计、教学操作和教学行为的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所以,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创造性地预设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在课堂中对教学细节之处加以具体、有效地指导,并运用自身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机智处理好每一个生成的教学细节,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细节中,那么我们的教学将会更加有效,我们的数学课堂将会是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关注教学细节,打造通俗易懂和形象生动的趣味课堂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简约语文,简约数学等各家观点应运而生。我觉得就是将书本中出现的抽象的复杂的作细节化的分解。让学生一步一步去感悟,从而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例如:在新授《二次函数》一课时,应从身边的事物说起,如学生关注的苏通大桥通车这件事,展示苏通大桥的几张图片引入新课。探究斜拉索的形状,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观察斜拉索形状的特征,从而探究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等方面展开教学。

二、 关注教学细节,允许学生犯错和自行探究的灵活课堂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但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在公开课上或优质课上,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当发现有错误的“苗头”出现时,会马上“阻止”,“扼杀”并进行“善意”的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学生仅仅是表面上接受了正确知识,但对错误的出现缺乏心理准备,总是看不出错误或者出现错误改得不对,或者平时不错,一到考试就会犯老师再三强调的错误。许多老师甚至不能理解,为什么平时不错,可就是考试犯错。可想而知,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知识的生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毫无益处的。事实上,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和成功的开始,学生所犯的错误及其对错误的认识,是学生对知识宝库进行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错误不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做的某种尝试,它只能反映学生在数学学习某阶段的水平,而不能代表其最终的实际水平,正是通过错误的提出和不断的修正,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因此,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让学生大胆地揭示错误,学会查找错误的原因,是计算,还是未化简,还是未检验,亦或未下结论等,错误往往是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导致的,所以让学生自己找出出错的细节。这样,学生不仅仅学到了正确的结论,而且还会对于自己的错误记忆犹新,时刻警惕自己在哪方面会出现问题。从而缩短了从反复的练习中得到启示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灵活、高效的。

三、 关注教学细节,追求精心预设和智慧生成的高效课堂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细节的预设源于对教材、学生和环境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源于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组合与利用。我们要努力以研究者的态度去解读和处理教材,对教材进行深入地探究与思考,以创造生动完美而有实效的课堂。如:在《三角形内角和》一课的教学时,应有效组合与利用生活中的资源,设计并打造“配三角形玻璃”这个细节,有效地引入和解决了三角形内角和的有关知识,形成了本课的一大亮点。教学细节是教师对教材深刻理解和把握后,自然而巧妙的情境创设。只要抓好教材中的关键点,执着于对教材的深入解读,就能打造出鲜活独特的高效课堂。当有时预设不一定成功时,在课堂上我们教师要以敏锐的眼光去发现有价值的细节,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立即改变预设的教学思路,抓住转瞬即逝的教育时机,使细节成为教学的突破口,成为学生的兴奋点,产生意想不到、预设不到的教学效果。其实,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外发生,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教学机智,把握时机,处理好这些教学细节,使之成为重要的教学资源。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鲜活,我们的课堂才是智慧生成的高效数学课堂。

四、 关注教学细节,杜绝教师“拖堂”和缺乏生气的呆板课堂

第8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课堂细节;学生;教育

课堂是一个人生修养、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文化场、对话场、关系场、修养场。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是指导学生学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学习内容的实际训练和具体延伸环节。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科说:“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课堂教学细节渗透进课堂教育,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注重自身细节,去影响学生的一生,便是功德无量。教育者的一个眼神、一抹微笑、一个手势,也许就会给学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从细节关注学生关爱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真正持续地关注每个作为生活者的学生的利益,这对教育具有现实意义。

一、收集课堂信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里发生着多种不同的事情,教师要记录学生的表现,要按时上课传授相关知识,要监督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更要辅导好课后知识的巩固。而且,课堂里发生的一件事情可以出现多种结果。例如:教师花几分钟等一个学生回答问题,对这个学生而言可能提高了学习动机,但如果这位学生并未回答出来或者不愿参与课堂讨论,也可能就引起了他学习的反感。同时,这个举动可能会对另一个想回答问题却没有机会回答的学生产生消极影响。因此,教师要关注细节举动,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可能就会对学生产生更持久和长远的影响。

(一)通过课堂观察增强教师的意识

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对课堂的行为进行观察。教师要改变日常的随意性的观察,就要像研究者那般从事专业活动。课堂上学生的不同反映,正传递着不同的信息,因此做好课前准备、课中观察与课后反思三个环节,最大限量的记录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此来采取积极的课堂措施,使全体学生都受益。

(二)注意自身行为引导学生的举动

课堂行为是一个交流的过程,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管理课堂的基础。因此,教师具备一些受学生尊重和喜欢的个人素质和个人态度就非常重要了。要想了解学生,让学生感觉到你很重视他们,也用不着特别夸张地表示你的喜欢与关爱,对学生的欣赏和对学生个人利益的关心,会贯穿在你说话的口气、面部表情以及其他日常行为之中。

教育工作无小事,事事皆育人,教师无小节,事事皆楷模。课堂是跟学生直接接触最多的环节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小事,关注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在课堂上得体的穿着,合适的言行,积极的情绪,谦恭的态度,因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都能教育学生。教师注意细节,学生有了直接模仿的目标,他们由此敬佩教师;教师注重细节,赢得了与家长的友情,赢得了家长的尊敬,家长由此又影响了学生。教师的威信就在这细节中不知不觉地形成了。

(三)考虑学生能力制定不同的目标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的教学目标期望也应随之而应变。教师应通过区别对待,把对学生的期望传递给他们。比如说,与教师在同样情境中对待低期望学生的方式相比较而言,教师会对学业成绩进步的高期望学生提供更多的支持;建立一个充满温馨的社会情感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更丰富多彩、更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给他们提供更对机会让其寻求学习兴趣或对学习进步获得高质量的反馈。在分层教学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一下看似简单的问题:

(四)差生回答问题时,教师的等待时间比较短;

(五)教师更倾向于告诉差生答案或是叫其他同学来回答,而不是尝试改进差生的回答;

(六)与差生私下交往多而忽略公开场合的非言语类交流等。

一些形式的区别对待是恰当的,甚至更能反映因材施教的特点而不是消极期望的不恰当表现。但在实施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及学生内心的期望效应,要真正努力去鼓励学生争取学业进步。

二、有效处理问题,建立评价机制

研究标明,那些把课堂管理作为建立和维持有效学习气氛过程的教师,与那些把重点放在强调自己是权威人物或严格执行纪律的教师相比,前者更有可能成功。教师作为权威人物,有要求学生遵守某种规章制度的需要。但是,建立这些规章制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组织课堂教学、支持课堂教与学的一种手段。因此,建立课堂制度管理以及有效评价机制也是课堂质量的保证。

(一)制定明确的课堂管理原则

针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小动作,进行明确的成文制度,保持成效显著的学习氛围,形成能自我约束的良好观念。课堂管理成功的关键在于预防,即教师的事前工作要充足到位,避免任务不明确导致学生不知所措。混乱不堪和闲散无事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得到减少:事先准备好数量充足的适宜的独立作业,而且独立作业类型要多种多样;同时,教师要清楚地知道,在完成作业或需要教师帮助的时候,学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二)课堂问题的防范与有效处理

作为有经验的教师,应随时准备来处理问题,而不是期待不产生问题。上课开小差、精力不集中,可能是由于身体不舒服,也可能是发生了什么意外导致情绪的低落,还有可能是习惯性思维转移,等等。对于在课堂上捣乱的行为,教师也应随机应变,进行恰当的直接纠正,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而一定要注意,没有必要让其他学生注意到他的捣乱行为。例如,学生A在上课时讲话,教师对学生下达命令:“A,别讲话,认真做笔记!”这个命令可能就让其他认真在做笔记的同学也注意到了A的违纪现象,那么A很有可能出现反感情绪,会变本加厉的进行课堂捣乱。但如果教师换个方式表达:“A,认真做笔记!”简洁明快的告诉他应该做什么,这样达到的效果可能就比第一种方式更有成效。

(三)课堂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课堂教学中教师及时中肯的评价,对教学的意义重大: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力;可以进行有效的组织教学;可以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思维方法、信息收集与处理方法等方面的渗透等等。然而,现在老师们对学生的评价、鼓励与赏识的话语却大而空:“不错!”“好的!”“你真棒!”“你真会学习!”……可是,学生的好样表现在哪儿?为什么棒?怎么会学习?学生只知道老师表扬了自己,可好在哪儿却不清楚,自己的优点也就得不到强化;对于其他学生呢?他为什么得表扬?有什么值得我借鉴的?同样迷糊。这样的评价不落实,收效甚微,失去了应有的积极意义。因此,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优点,放大并客观实际的进行表扬。例如:“B同学的笔记干净整洁,大家注意,她还用不同颜色的笔迹把重点和难点标注了呢,真是不错的习惯!”既肯定了该同学的可取之处,也让其他同学有了学习的方向,比简单一句“不错!”效果要好的多。

三、关注课堂细节,注重师生交流

真正的教育是走进孩子心灵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老师不经意的一次提醒,是老师一个宽容的微笑,是老师会心的一个眼神,是老师无意的一个举动,是老师无声的一个示范。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分为有关学习的交流、程序流、行为或纪律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要留意学生细节及时沟通,“每一个大问题里,都有一系列小问题露面”。

(一)课堂细节传递教师关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学生成长的力量之源,是激发学生向上的动力。有一次听一位教师上公开课。他对细节的处理技术就相当高超。他让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是这么说的:“请你把你的答案和我们分享,好吗?”这一句话里一个“请”、“好吗”,就充分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在课堂提问时,一个同学没有回答上来,他说:“这位同学暂时回答不上来。”一个“暂时”足可以鼓舞学生再思索的勇气。

(二)学会倾听学生心声

课堂外的师生交流也大有学问。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往往不愿意与家长或老师交流,通常也会把自己的苦恼、心事和秘密隐藏起来,只是遇到自己无法解释和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才找人诉说、请教。因此,一位好的教师应当主动与学生做知心朋友,倾听他们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包括内心世界的苦恼与忧愁。这样,教师才会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学生。也只有了解了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对症下药,采取对应手段使其接受知识和培养学习能力。

四、延伸细节教育,做好家校沟通

要教育好学生,单靠教师或者是家长是不行的,因为任何一方对学生的了解都不够全面.而通过家校的联系,使得学校和家庭能更全面了解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家庭教育,它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因此,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很多家长在学生的细节方面向来不闻不问,甚至放任自流。在学习上,他们只知道逼孩子努力用功,却不知道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孩子坏的行为,他们不给与惩罚,反而为孩子开脱责任;他们没有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结果使孩子从小就身体虚弱、疾病缠身。这些细节的忽略,也导致了孩子在校学习成绩的滑坡。

(一)相互信任保持联系

老师和家长要想对学生有较全面的了解,双方必须要高度地相互信任,而这种信任只有在一种长期的相互接触、相互沟通中才能建立起来,如果只是在学生发生问题时双方才接触,就容易导致家校关系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在交流中老师及时反映学生在校在家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家长也可以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生活等情况,甚至可以向老师请教一些教育方法,这样双方育思想,共商教育方法,达到家校合力通气,共同协调配合,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二)教师的选择性忽略

学生的课堂反应不佳,有可能是情绪的波动,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学习态度或者习惯有问题,教师大可通过继续观察来对症下药,切忌“小题大做”。

课堂行为不只是教学知识的行为,还是一切交流的行为。通过细节的反馈,真正注重教学过程,以学生为本,传递教育正能量。

参考文献:

[1]Thomas L.Good,Jere E.Brophy 著 陶志琼译 《透视课堂》第十版[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03

第9篇:课堂细节与有效教学心得范文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细节;新课程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细节是一种创造,一种艺术;它隐藏机会,凝结效率,酝酿成功。在课堂上,教学细节也尤其重要。它可以是高效课堂的出彩环节,体现教学设计的思辨与灵动;它可以是教学内容中一张图片、一段材料,显示历史知识的丰富和严谨;它可以是教师授课时的一种语气、一个眼神,表达独特的教学风格。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理念能否落实到位,是教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品位与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着眼细节,彰显细节魅力,以此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也增强学习兴趣,增进师生感情。

一、教学内容,以细节引人入胜

历史有丰富多彩的事件、人物,有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所以历史应该是形象生动的。但由于中学历史教材的囿于篇幅,由于我们今天学生所学历史的精心提炼等原因,基本没有什么曲折生动、耐人寻味可言。要将言简意赅编写的历史传授给信息丰富、见多识广的当代学生,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要能构建起历史与生活、历史与社会之间的桥梁,让现实与历史进行对话,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面向社会,把社会生活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这就需要对现实社会生活题材加以挖掘,将社会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引入课堂,赋予历史知识一定的生活意义和现实价值。比如在学习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这一国际机构的时候,要理解它是向会员国提供的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即可以之前不久发生的雅安地震的灾后重建为例,因为这是一项长期工程,也关乎国家基础设施如水利、环保方面的建设,所以可以向世界银行申请贷款。将现实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引入课堂,不仅可以让历史的课堂也充满现实的魅力,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了解社会生活,体验社会生活,让学生不仅理解历史中的情和理,还可以用历史这面镜子认识社会,由此多一份对社会的人文关怀,增强其社会责任感,进而树立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安排,以细节别出心裁

传统的教育给人一种习惯性思维,课堂上老师主讲,学生配合,就是比较规范完整的一节课,但是这种情况扼制了学生思维的积极主动性,也容易造成课堂的沉闷枯燥。新课改强调:“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营造宽松、和谐、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别有新意,突出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不断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行知先生说:“唤起兴趣,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又说:“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成效愈著。”在课前准备上,注重课堂细节的教学设计,使课堂结构线索清晰,层次完整,又富有新意,趣味盎然。比如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在地图上展示航海家的航线,效果较好。备课时我想到,如果请学生扮演航海家,由学生来展示各自的“航海成就”,是不是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果然,课堂上学生踊跃参与,由于现在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好,在课堂上他们演示熟练,表达清晰,把原本枯燥无味的学习活动转化为学生获得积极的、愉快的体验过程,使历史有血有肉,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教学行为,以细节流露真意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老师教态不亲切,压抑学生的学习热情。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绪是可以相互传染的,积极的情绪可以照亮别人的心田,消极的情绪则会给人的心理投下阴影。老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活动的引领者,直接面对几十位学生,其情绪状态影响的就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广泛地、独占性地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生,前一段时间,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学习风气、纪律很不尽人意,我在课堂和值班时感觉到了学生的不自觉,却没有及时进行教育,而把对他们的不满带到了教学中,在一种急躁的情绪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偶然的一次机会,我从这个班级的一位学生那得知他们对我的猜测是“历史老师现在一分钟都不想多呆在我们班”,这不是个人的失落,而是因为我教学中所无意识表露出的情感导致的和全班学生的一种疏离,如果我是学生,面对这样一位老师,我肯定会渐渐失去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也别提课堂上的积极表现了。我随即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对表现不好的同学严格要求,带着包容和鼓励的微笑进入课堂,令我欣喜的是,这个班级的学生课堂和平时的表现都有了很大改观。当然,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细节远远不止这点,它有时候甚至小到课堂上老师在教室中的站位,老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姿势、一句表扬或批评的话,老师说话的口气等等,都会对学生的心理、对师生关系、对课堂氛围、课堂质量等产生很大的影响。“细微之处见真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的教学行为的细节加以关注,于细微处见精神,时刻注意向学生传递一种热爱、尊重、平等、期待和信任的信息,真正让新课程理念的“真意”在教学行为的细微之处都能展现。

在新课改背景下,是否能将新课程理念内化为自己真正认同、真正感知的东西,是关系到新课程实施成败的关键。而这种不同却是可以在教师教学的一些细节方面显示出来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细节决不能轻视,轻视教学行为细节就无法将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就无法与学生建立起一种真正的民主平等关系。只有关注并处理好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细节,才能催生学生自身内部善与美的萌芽,点燃情与智的火花,成就高效、精彩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方明 编:《陶行知名篇精选》,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4]张琨:《教育即解放》,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

[5]贾馥茗:《教育的本质》,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