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精选(九篇)

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

第1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一、药品管理的原则

1.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以往医院药品实行“数量统计、出库报销、月末盘点做消耗”,不能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情况,造成了资产的流失。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细致深入和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医院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为记录药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必须制定一整套账表单据如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等报到财务部门,月底对全部库存药品进行盘点,看与账面金额是否相符。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真实地反映医院资产的结存情况,符合医院制度的改革。

2.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合理使用、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医院应根据保证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市场供应情况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实行计划采购,及时供应。库存药品的增多会增加流动资金的占用,形成严重浪费,因此必须严格核定库存定额,方便资金的运作。

3.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

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手续,药库与药房应定期进行盘点,保证月终时药房药品总账余额与各药房药品明细账的余额之和相等。财会部门还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的明细账及实物进行核对,定期对账,实地盘点,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在盘点清册中反映,并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充分发挥财务人员在物资清查中的作用。

4.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所需采购的品种和数量都相应减少,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资金。可以利用严格的数量管理来掌控药品需求的变动,保持最小的库存数量,通过少量、多次地药品流动来代替在库房存放药品。

二、药品的计价原则及核算方法

按药品的供销流程,可将药品划分为药库药品和药房药品。药库药品是药品的储备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的计划采购、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药房药品是药品的销售阶段,它主要核算药品从药库领入、销售、保管等的全部经营过程;根据销售存放地点的不同,又可分为住院药房药品、门诊药房药品。按药品的性质,可将药品分为西药、中成药和中草药。

1.药品的计价原则

医院药品凭发票提供的价格结算货款,并按规定零售价和进销差价处理。药品价格不包括为采购、运输、保管这些药品而支付的各种费用。库存的中草药在保管中发生的挑选、晾晒费用,以及由此而造成数量减少的损失费用不计入药品价格。医院应严格执行国家对药品作价的规定并公示,药品价格公示的内容包括:药品通用名称、商品名称、剂型、规格、计价单位、价格、生产厂家、主要的中药饮片产地等有关情况,并应明示是否列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的药品。对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还应公示其零售价格的实际销售价格。

2.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品的入库、出库、结存和药房药品的领进、销售和结存统一按零售价计价。购入药品时: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房领用药品时: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会计根据药品累计销售额及综合差价率或综合加成率计算销售药品成本和实现的进销差价。以药品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以零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差额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

(1)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

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2)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

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

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

为整顿药品流通秩序,遏制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降低药价,医院应实行药品招投标采购。通过招投标、评标、定标来确定中标单位和中标价格。根据药品的中标价格及招标药品零售价格核算中标药品的进、销价格,月末结转中标药品成本,零售价与中标价的差额计入药品进销差价。

3.药品的价格调整

如遇药品价格变动进行调整,在会计核算时必须认真处理由于药品价格的上下波动对医院资金形成的增减。医院调整药品价格,应由药品管理部门根据调价文件,先清点调价药品的库存数并编制“药品调价表”凭证以备核算。目前,《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药品价格上调,以上调价格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药品价格下调,以下调价格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

对医院药品管理效果的考核,可通过资金平均占用额及资金周转速度来进行评价。

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月度占用额之和×12

药品资金周转次数=全年药品销售成本/年度药品资金平均占用额

第2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一、药品的管理

为加强药品的管理,堵塞药品采购环节的漏洞和不正之风,应成立药事委员会,由一名院长具体负责医院的药事管理,成员由采购员、药房主任、主管业务院长组成,药品管理应严格按照《药品管理法》、药品价格政策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有关规定,按照《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与管理,并遵循“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的原则。为了管理与方便患者,设药库与开架式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

(一)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

要按规定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的管理办法。药房须设立库存药品明细账、本月药品消耗汇总表、本月领用药品汇总表、盘点清册及未付款进药明细表等。对特殊药品管理实行单独保管重点统计。建立处方管理,药房每天设专人统计药品处方消耗,实行实耗实销。月底编制“药品处方与金额汇总表”,作为消耗、内部核算及考核工作量的依据。药房坚持月底进行药品盘点,倒挤消耗,编制“药房药品消耗统计表”,并保证处方统计消耗与实物盘点消耗一致。如遇不一致情况,及时查找原因做出处理。这样做改变了以往以领代报、以存代销的局面,可以真实地反映药品进、销、存的动态情况。

(二)计划采购、定额管理、加速周转、保证供应

药剂科应根据历年药品消耗情况,在保证需要以及掌握市场供应的情况下,编制药品采购预算,实行计划控制,确定合理的药品储备定额,并实行药品有效期管理。适时监控药品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及失效期。

(三)药品的购入和领用必须建立健全出、入库制度

购入药品必须验收入库,填制一式三联验收单,药房支领药品要填制支领单。严格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采购人不能同时担任验收人。财会应及时与药库、各药房对账并盘点,因为盘点是发现管理漏洞的有效途径。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卡相符,对盘盈、盘亏要查明原因,按规定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四)药品零库存管理

药品“零库存”管理可使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从而减少因库存量大而占用较多的流动资金。通过少量、多次的药品采购来减少药品库存,加速药品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二、药品会计核算办法

《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药库、药房药品统一按零售价计价。

(一)购入药品时

采购员将发票与验收单一同交财务审核、付款。按当月付款进药进行核算。借记:药品——药库药品;贷记:银行存款,贷记:药品进销差价,让利部分贷记:其他收入。对于赊销药品业务,月底由保管员将当月购进未付款的药品验收单按供药单位分西药、中成药、中草药进行汇总,填制“药库未付款进药明细表”与验收单一并上报财务部门。

(二)药房支领药品时

财务部门根据药房支领药品汇总表及支领单,核对无误,借记:药品——药房药品,贷记:药品——药库药品。

(三)月末结转销售药品成本时

财务根据药房上报的两张药品消耗统计表核对无误,计算药品综合差价率、结转药品销售成本,借记:药品支出——药品费,借记:药品进销差价,贷记:药品——药房药品。计算药品销售成本的方法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按药品综合差价率计算:药品综合差价率=本月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本月药品期末余额×100%;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差价率);第二种,按药品综合加成率计算:药品综合加成率=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药品期末余额-药品进销差价期末余额)×100%;药品销售成本=当期药品销售额/(1+综合加成率)

第3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医药零售连锁企业 存货管理 探析

存货是医药连锁企业为了满足药店正常运转而储备的一些商品,其包括医疗器械、保健品、药妆、草药、中成药以及西药等。通常情况下,医药连锁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储运中心,药品经过储运中心配送、入库以及验收。储运中心将药品按照需求供应到各大药店中,进而完成资金和药品的转换,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存货体现了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流动资金情况,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不断优化存货管理,进而降低经营成本,为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提供帮助。

一、当前医药连锁企业在存货管理方面的主要状况

(一)药品引进不科学

各企业所采购的药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并且企业对市场的分析不清晰,没有对消费群体进行准确定位,导致一种或者几种药品销售业绩十分理想,而其他药品销售情况则不尽人意。同时,一些药品周转率较低,进而导致药品过期作废。

(二)没有科学地控制药品数量

药品连锁企业对一些季节性药品的数量以及采购时间控制得不理想。例如,夏季天气燥热,人们容易出现中暑的情况,企业大量采购消暑的药品,有时高温期远远短于往年,导致大量药品堆积,不利于流动资金的使用和周转。

(三)对国家政令没有做出及时的反应

近些年,随着我国有关药品政策的相继出台,消费者无法从药店直接购买含麻黄碱类药物。但一些医药连锁企业的采购计划中依然有大量的类似药品,采购到货却不能销售,造成严重亏损。

(四)营销政策应变能力差

医药连锁企业的营销策略应变能力较差,对广告药品没有制定科学的营销计划。新时期下,广告效应不断增强,人们在购买药品的时候会参考药品广告,由于一些药品厂家的广告效应十分明显,医药企业就大量进货。而随着药品性能的提高与改良,药品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停止药品的广告制作,药品在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减弱,进而影响到销量,导致医药企业的存货滞销、过期。

二、医药连锁企业在存货管理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体制不完善

医药连锁企业在存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陷,缺少科W的核算工作以及存销制度,虽然企业配备了专职人员,但是其职能依然只是报、记、算,无法发现采购中出现的一些违规行为。岗位之间缺少制衡,管理人员观念陈旧,很多新型的工具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存货管理流于形式。

(二)采购预算趋于形式化

由于企业在制定采购计划的过程中预算生成不合理,采购出现不按计划采购、盲目采购、批量采购、未按批次采购以及频繁采购的情况,导致大量药品积压在库房中,虽然通过配送中心送往各个药店,但是药品总库存量却没有减少。这种行为忽视了企业的资金和成本,导致药品堆积,为存货管理的有效开展带来了一定困难。

三、优化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存货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根据销售情况制定采购计划

医药连锁企业要每个月针对各个药店的销售报表进行有效分析,明确哪些药品为滞销产品,并且要求采购部门停止对这种药品的采购。这种措施可以防止药品堆积,进而减少药品销售的压力,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效率。同时,药品管理部门要合理控制药品的采购数量,并且严格按照销售情况进货,特别是一些广告药品以及季节性药品,要严格按照促销方案以及预算计划进货,对药品实际销售情况进行跟踪,并与供应商协商药品由于特殊情况的退货处理。

采购部门要充分了解药店的销售结构,并且根据其结构调整采购订单,发挥仓储中心的积极作用。首先,采购部门要如实反馈各个药店的药品数量和品类需求;其次,核实药品计划数量与实际数量的一致性,重点核查药品有效期;最后,仓储验收人员要做好药品入库的验收工作,防止问题药品进入仓库。

(二)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建立ERP管理系统

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存货管理体系,动态以及实时的掌握存货信息,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例如,海典软件,其根据企业设定的存货单品自动生成采购量,其中包括智能补仓、仓储信息以及药房库存等,根据企业库存科学制定采购计划。医药零售企业需要根据自身销售特点建立ERP管理系统,如我国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的药品种类基本是8000种以上,但是可能只有2000种药品为企业创造了大部分利润。因此,企业要针对药品种类进行分析,找出其中营销额较大的药品,进而科学开展存货管理。

(三)优化存货成本财务控制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销售特点结合存货计算出最合理的采购数量,实现存货成本的数字化以及精细化。首先,企业要根据药品销售情况制定A类供应商最低库存量,财务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资金成本以及由于概率性事件而导致的缺货损失,保证药品保险数量,如果药品存货量比最低库存量低,商品管理部门一定要向采购部门提交采购申请单。其次,采购部门要对采购单进行复核,进而确定采购数量和单品,在经过领导审批后,向财务部门请款,并且发出药品订单。最后,仓库部门需要根据送货清单以及采购订单登记、验收以及入账,严格检查药品质量,剔除存在问题的药品,并上报给财务部门以及采购部门,定期对货物进行检查,保证实物与账面相符。

(四)加强各个岗位之间的制衡

企业要充分明确保管、收款、销售、付款、购进以及请购等各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可能一些岗位职责会出现交叉的情况,但是一定要加强各个岗位之间的制衡,防止出现的情况。

四、结语

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想要谋求长远的发展,需要充分重视库存管理工作,保证畅销品、应季品以及首推品的缺货率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财务管理措施以及统计措施,降低库存量的不合理性,进而加速资金流转、提高药品周转率。同时,优化库存管理还需要不断完善销售、存储以及采购等多个环节,发挥仓储中心的重要作用,确保企业存货的高效和安全,进而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单位为云南健之佳重庆勤康药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焦栋.家电连锁零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09):331+336.

[2] 申蕾,付非,于洪凤,赵彤.基于医药零售连锁企业O2O模式会员管理的探讨

[J].管理观察,2015(28):64-66.

[3] 王雪练.连锁零售企业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导报,2016(02):42+44.

[4] 彭敏.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J].企业导报,2016(03):27+29.

[5] 任俊颖.探讨连锁零售企业存货管理现状以及改进措施[J].时代金融,2016

(18):130+132.

[6] 刘艳汾,朱越鹏.连锁医药零售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探析[J].中国总会计师,2010(04):166-167.

第4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医保基金实行国家管理、社会统办、企业职工人人享有的管理模式,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职工看病难、看大病更难的现实问题,促进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下,医保基金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得到逐步加强,医保资金的管理逐步趋于制度化、规范化。但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医保基金运行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须改进和纠正。

一、当前医保基金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原因分析

(一)医保基金征缴率低,社会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目前,医保基金主要是财政供养人员享受,企业职工仅占一部分,主要表现在:一是一些效益好的企业没有纳入征缴范围,欠缴未缴,从而未能享受医保基金;二是一些单位对基保基金运行中存在的顾虑和认识偏差,对征缴医保基金积极性不高,致使部分医保基金未能筹集;三是一些单位效益较差,企业不景气,无力参保。大部分企业职工没有医保基金个人账户,医保基金覆盖面较窄。

(二)财政补贴到位率低,报销费用偏低。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每年在安排医保资金上预算较小,大部分住院病人报销费用不到住院总费用的35%,个别大病报销最高只有十万元,看大病难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个别家庭因病致贫。医保资金个人账户每年按工资总额2%征收,财政按1%补助,个别地方财政补贴很少,却仍不能到位,挫伤了职工缴纳医保资金个人账户资金的积极性。

(三)医保资金经办机构违规报销费用,挤占医保资金。某县将二级伤残军人费用等在医保资金中报销;离退休职工医保资金应单独列户,单独报销,但与医保资金混在一起,一并报销,使原本很拮据的医保基金如竭泽之鱼,医保资金报销管理工作需进一步改进。存在这些问题,主要是一些办事人员责任心不强,法纪观念淡薄等原因造成的。

(四)违规从医保资金中提取办公费用。由于一些地方财政只拨很少的办公费用,使医保资金运行中所需的电话费、差旅费、水电、打印等费用无法支付,个别医保资金经办机构违规从拨付的医保资金中提取办公费用,挤占挪用了医保资金。

(五)定点医疗机构与医保基金经办机构管理脱节。医保资金经办机构负责报销医疗费用、检查定点医疗机构业务质量。定点医院负责看病、入院等工作,对入住院病人的身份确认把关不严,致使一些农民混入医保病人中,也在报销费用;一些社保病人入住院手续不健全,管理比较混乱,应该在本辖区能治的病,违规转院,给医保机构检查业务带来困难。究其原因:一是医保资金管理机构人员少、经费紧张,缺乏对定点医疗机构经常性的严格检查,致使入住院病人手续不健全,该补办的没能及时补办, 该取消资格者没能及时查出。二是由于定点医疗机构岗位责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纪律监督约束,造成部分人员徇私舞弊,违规操作。三是医保资金管理机构与定点医院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岗位制度,缺乏有效的相互制约机制。

转贴于

(六)定点医疗机构执行收费标准不规范,存在乱收现象。如某县2006年向社保病人每人收取10元的器材费用,存在乱收费现象。在药品价格上应按进价的15%加价和执行国家最高限价标准,但部分地区存在违规按进价的100%加价的现象,从而加重了住院病人的经济负担。

(七)定点医疗机构超范围用药、滥用检查项目。定点医疗机构应按照《省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项目和药品目录》执行,但个别地方仍存在超范围使用收费项目和超范围用药,导致社保病人住院费用提高。如某县定点医疗机构向病人收取特护费,个别医生推销一些客商的药品,从中谋取私利。

二、规范医保基金运行的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参保意识,进一步扩大医保基金覆盖面。对具备参保条件的企业积极动员,医保管理机构上门服务,提高办事效率,进一步扩大医保覆盖面。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舆论作用,广泛宣传、报道一些医保典型事例,使医保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对效益较差的企业,应考虑财政补贴的方式,扶持参保,进一步扩大医保资金个人账户的范围,从而扩大医保基金覆盖面,使医保基金逐步覆盖城镇的每个角落。

2、加强医保资金监管,规范资金运行。要建立由有关主管部门、缴费单位代表和有关专家参加的医疗保险监督组织,对医保资金实行定期公布,阳光运作,接受社会监督。上级主管部门、财政及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监督,及时堵塞漏洞,防止违规报销费用的发生。各级政府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应及时召集会议,研究解决,关注民生。对医保基金管理机构所需经费,地方财政应列入预算,予以保证。各地应根据自身财力情况,适时增加民生投入,使医保资金个人账户财政补贴到位,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广大参保人员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医保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应逐步实行联网,从而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对定点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医疗服务项目的收费、药品价格进行网上检查,对医药费用的报销、资金的结算做到心中有数。

3、建立健全医保资金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的衔接机制,共同管好用好医保资金。定点医疗机构要建立医生岗位职责制,对医保病人认真审查,界定身份,坚持原则,秉公办事。对缺少手续的病人,应限期补全,建立健全病人病历档案。医保资金管理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业务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对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业务评比,采取红、绿、黄评分制,对亮红灯的进行谈话诫免,如果业务质量仍一度下滑, 直至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质,对业务质量高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奖励,对违规单位加大查处力度,实行谁管理谁负责的方式,规范运作。医保基金管理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应相互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管理运行制度,确保基金安全有效运行。

第5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富宁县;广南县

【中国分类号】 C92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477-02

一、对富宁及广南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现状的调查

1.调查资料来源和调查内容 :调查资料来源于百色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支持与指导下由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学院"三下乡"团队队员制作,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在富宁及广南县城中随机抽取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年龄、性别、民族、城镇人群和农村居民均等,按照设计好的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农村常住人口对合作医疗的知晓、参加情况;农民对报销情况的认知;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评价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问卷为选择题,8、9题为多选。现发放问卷252份,收回252份,作废2份,有效问卷为250份。

2.调查的主要结果(调查内容如附表一)

二、调查结果分析

结果如下

表1,云南省富宁、广南县农村合作医疗现状调查的结果统计

1、农民对新农合的了解状况 :如表所示,50.2%农民知道新农合政策,然而33.2%的农民反映仅仅知道有此项医疗保险政策,但具体内容基本不了解。从表看,75%的调查对象已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然而25%未参加。表2显示政府的宣传力度不足,这会严重影响到农民对新农合的信任度,进而影响到这项政策的预期值。

2、农村合作医疗对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如表所示,50%的人民表示,新农合政策明显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对缓解人民"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起积极作用。而27.2%的人民表示,虽然参加了新农合但就医治病并没用太多的改变。在与这部分人群的深入调查中发现,他们对新农合医疗定点单位的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的技术不信赖,以致宁愿不利用这项保险而花大量的经费用于大医院的就医。这就导致新农合覆盖面虽然日趋增加但人民获利却不同步增长的尴尬局面。

3、农民对新农合制度的整体评价及期望。 如表所示,新农合报销程序依然不被人民熟悉,这直接影响人民参合的积极性,同时也给相应的医疗定点单位带来更大的工作量。表10所示,52%的人民希望降低农村药品的价格,使城乡药品价格同步化,在调查中农民的强烈反应还有看病的药价问题。农民告诉调查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时,医生开的处方都是较多且较贵的药品,且这些药品价格比私人门诊昂贵,一般高出2倍-3倍。使得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支出费用昂贵,即使按规定进行合理的补偿,一般都比在私人诊所看病花费大,导致只有大病患者才选择去定点医疗机构就诊而乡镇医疗定点的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的引进是人民迫切需求,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医疗定点单位不被信任而农民参保后没有得到实际应用的局面。38%的人民保持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的观点,30%人民认为建立健全医疗制度是当体系前工作的关键。

4、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对当地居民在治病就医上的影响。由于百色与富宁、广南县在地域上紧密联系,并且近几年来右江民族医学院多个服务团队深入宣传先进医学,很多当地居民前来附属医院治病就医。表6、7显示,发现只有44%的居民不了解右医附属医院。而只有30%的人民了解我附属医院关于富宁、广南的新农合报销制度。这充分说明我校志愿者为当地在就医新出路上做出奉献,但仍需继续对新农合的报销等问题进行宣讲。右医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滇、黔、桂三省交界地区的医疗中心医院鼓励技术创新,努力创建技术质量优势、技术规模优势、技术领先优势,富宁、广南县的农合报销达到40%。这无疑给当地居民享受平等就医的另一出路。

三、富宁、广南县新农合现存问题的分析

(一)宣传力度不足,政府投入宣传少。 根据表所示,该地政府投入宣传少,这就使农民对众多新农合政策相关宣传中缺乏信任度,导致表中,大多数农民只知道新农合这项政策,但不了解新农合的具体内容。这充分说明了,在开展新农合工作时宣传力度不足。农民参加新农合存在两大关注的问题:一是合作基金的管理问题,由谁来管,怎样管,会不会被挪作他用;二是报销问题,能不能报销,好不好报销,跨省是否能报销。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机构应就人民关心的内容有针对性的宣传,消除农民和医疗工作者之间存在者明显的信息不对等,这就要求制度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公示,做到报销目录公示,药品价格透明合理等,让信息切实到达农民手中,令群众放心。

(二)定点医疗机构先进医疗器械和优秀人才的缺乏。基层医疗机构人才匮乏,难以适应新农合发展。乡镇卫生院承担着新农合的大量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的作用,可减轻基金的压力和患者的费用负担。目前,乡镇卫生院基础建设得到加强,但人才匮乏,技术落后,很多农民把小病拖成大病,目前的乡镇医疗服务水平与农民的健康需求差距很大。乡镇卫生院的先进医疗设备的缺乏又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上带来局限性,也造成人民对其不信的结果,给新农合政策的实施带来又一难题。

(三)法律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 ,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有待加强[3]。调查得出,报销问题和定点医疗机构药价过高问题是农民最为关注的。自2011年4月,云南广南县套用"新农合"资金窝案披露 后报销问题和定点医疗机构药价过高问题是农民最为关注的。药价的合理化与报销的规范化需要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实施。定点医疗机构处于供给方垄断市场定点医疗机构处于供给方垄断市场,急需政府的监管和法律的约束,定点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对新农合政策的理解水平和态度,直接影响着新农合的操作和运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参合农民接受医疗服务的质量。其次,新农合的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供方的专业性使其具有法律性垄断,供方具有医疗服务供给的排异特权。因此有一个完善的监管体系和法律体系对新农合制度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四、完善新农村合作医疗对策的建议。

(一)建立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反馈机构。把新农合管理中心从卫生局的下属单位提高到平等地位,专门对制度进行设计、完善和执行。这样可以把卫生局从既是医疗服务提供者又是需求者的尴尬地位中解脱出来。假如人民对就诊报销中有意见,反馈中心要从医院身后站出来倾听意见,建议由新农合管理中心设立专门的咨询、反馈热线,建立网络监察系统,同时在医院报销处设立意见收集处,收集参保人民意见。

(二)完善报销的相关管理。在调查中,大部分人民表示对新农合的报销率及报销程序不熟悉,特别是跨省的报销更鲜知。由于筹资水平不高,因而补偿水平也不高,造成农民实际保障水平偏低。当前平均较低的住院费用补助率以及相对较低的补偿封顶线,对于帮助农民抵御重大疾病风险的作用有限,再加上相当部分医疗服务项目和药品被列入新农合报销范围之外,难以保证农民得到优良的基本医疗服务。相关机构应着重告知农民新农合基金收支管理的方式、医疗机构运作的过程,要积极宣传新农合的特点及优点,尤其是要详细解释医疗费用报销的范围和方式,使广大农民明白自己的权利和义务[5]。

(三)优秀人才和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要足额保证经办机构的公用和专项经费,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可试行预算、财务单列,提高工作、生活待遇,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对现有人员还应就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方面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对违规行为的鉴别能力。同时,设备和仪器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上起关键作用,应利用国家资助或其他筹款方式加以引进。

(四)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通过立法使各项政策制度公开化、合法化,提高制度的权威。以法律明确规定新农合管理机构、经办机构的职权及责任,规定参合农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选择定点医疗机构的程序和方法,明确选择合作医疗形式的基本原则及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等内容,促进新农合健康发展。兼顾政府、医院和农民的三方利益,发挥法制的协调均衡机制,切实维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公平性。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组织管理机构,政府通过严格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法律法规,依法对政府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进行约束、规范及监督检查,依法监督审计,依法接受人民的监督[6]。

五、小结。

经调查,富宁、广南县新农合政策得到推广并取得明显的成效,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管理和监察方面能充分应用网络加大其力度。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药价偏高和报销问题是人民最迫切要求得以改善的。而优秀医技人才和先进医疗器械的缺乏是制约合医疗定点机构发展的主要因素。健全法律体系及反馈机构等措施是人民享受新农合硕果的关键。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新农合发展的经济基础会更加牢固,制约新农合发展的因素会逐步得到解决,大农民群众从新农合中的受益会更多,中国的卫生不公平现象逐渐得到改善[7]。

参考文献

[1] 刘军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制度缺陷及面临的挑战[J].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05-12-1

[2] 毛正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征及其涵义[J].卫生经济研究,2003.8

[3] 朱立明 王魏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0,10( 27)

[4] 谷 玮,浅议"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及解决思路,经济学,2010.5.13

[5] 郭琦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下的农民心理模式探讨――关于甘肃农民医疗参保意愿的调查报告[J]社科纵横,2006(9)

第6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医院药品;规范化管理;经济效益;保障

药品是医院为开展正常医疗业务工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具有品种多、数量大、价格零散、经常变动、领用频繁,在医院库存中占有较大比例,是医疗业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和重要手段,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医院药品管理严格控制药品消耗,对提高医院经济效益起着重要作用。

医院药房是集管理、技术、经营、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部门。药房不仅要保证提供给患者准确、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要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药品,确保医疗费用更为经济合理。药房管理机制必须由原来的封闭式经验管理逐步过渡到开放式科学化管理理念并贯彻到药房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促进管理模式的革新。

1采购管理

1.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药品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药品采购应由医疗机构具有请购权的部门统一采购,按计划并严格执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制度》和《新药引进工作制度》。采购最优价格,合理确定不同药品的采购量、供应商,依据本院基本用药目录、库存情况、临床需要等制定采购计划。通过预算计划,能使采购活动的控制具有可操作性,既要考虑药品的保险储备,防止缺货药品的发生;又要考虑药品的积压,防止储备成本过高。对药品采购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提高药品价格的透明度,降低药品费用及采购成本。纳入政府采购和药品集中招标范围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对于新品种采购,应有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由归口管理部门集中报本单位药品审批机构审核,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办理请购手续。同时,医疗机构应当制定紧急情况下,特殊药品的采购流程,以满足临床需要。

1.2一些不法经销商会进一些假劣药品,并且以次充好,通过各种关系和手段使假劣药品进入医院,其中大部分都是通过商业贿赂或者变相的商业贿赂手段进行操作的。这样就会提高药品的价格,坑害患者,不能保证医院的医疗质量,延误病情,更有甚者会导致患者死亡,给患者家属和医院、医生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所以加强对药品的采购管理,杜绝假劣药品进入医院成了药剂科工作的头等大事。

1.3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药品采购制度。通常由药库或药房、病房等部门对所需购买的药品填写申请单,注明所需药品名称、数量、价格、交货时间,由独立于请购单位之外的其他部门检查订购单的合理性。药品采购回后,要及时验收、入库。验收人员应独立于药库保管员。

2盘存管理

2.1加强药品物资核对管理,建立定期盘点制度。药剂科应每月对药品进行一次全面盘点。由药品会计月末对药品出、入、存进行结账,并据以编制月末结账信息查询表。药品保管员要根据药品会计提供的月末盘点表逐一盘点药品库存,做到账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药品要如实填写盘盈盘亏表,并对盈亏原因做出书面说明,由药剂科主任签字报请院长核准后,财务依据审批后的盘点报告进行账务处理,以确保账账相符、账物相符。药品的缺损、报废失效药品需及时分析原因,专职药品管理人员对医疗机构的药品保管负全责。

2.2药品的期末数量是否正确,取决于药品数量的确定是否准确和药品计量方法的选择是否得当。而药品的数量要靠盘存来确定,常用的盘存方法主要有定期盘存法和永续盘存法两种。定期盘存法(定期盘存制),是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药品进行实地盘点确定期末存货的数量,再乘以各项药品的单价,计算出期末药品的成本,并据以计算出本期已销药品成本的一种药品盘点方法。通常称“以存计销”或“以存计耗”。永续盘存法(永续盘存制)也称为账面盘存法(账面盘存制),是通过设置详细的药品明细账,逐笔或逐日记录并计算金额的一种药品盘点方法。医院应对药品进行不定期的盘点,每年至少应全面盘存1—2次。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进行,医院按规定要实行“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以代替以往的“以存计耗”,从而真实反映药品进、销、存情况。

3明细化、信息化管理

3.1大型综合医院不仅要实行制度化管理,关键要将制度明细化。要建立健全药房的各项规章制度,从人员、设施到药品,所有的管理都必须有章可循。特别是药品的采购、中西药调剂、制剂、中药材炮制、药品标准、药品质量检验等的管理以及药房管理的评估,都必须制度化、明细化。医院还应建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可由药剂科、财务科、住院部、门诊部、医教科的负责人参加,定期对药品供应工作进行研究,提出关于药房药品指导性建议,对药品的供应单位要严格筛选,以确保药品质量价位合理,能及时提供药品为前提,采取招标、择优定点,合同订购等方式。

3.2医院药房还要实行信息化管理。要想提高药房管理服务质量,医院药房业务流程管理必须实现信息化,利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根据医院经济效益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医院信息化系统的体系结构。应该建立医院管理系统(HIS),以实现药房资源共享,使药房的流程更加科学化,以不断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与效率。如实现门诊就医患者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包括患者主诉信息、过敏史、用药史、影像学分析、理化检验数据等辅助诊断结果及医师诊断结论等资料,药师据此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良好服务。

4充分利用药品电脑网络化管理

4.1根据管理模块的功能,进行药品请领。首先根据每周常用药品的消耗量计算出每种药品的高低限量并设定,然后每次领药就可根据高低限量或根据上周用药量自动生成入库申请单,对一些用量变化较大的品种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通过网络传输到药库,申请领药。药库接受请领单后,根据确认后的实发数生成出库单,发送到门诊药房。门诊药房对实物核对后便可上架入帐,实现了帐目数据的自动管理。对一些积压药品,系统可显示现阶段用量很少的记录,采取一些必要措施来避免不必要的积压。对告急药品,管理人员也可按系统提示及时领取,这样就可保证门诊药房药品流动的合理性从而压缩门诊库存。

4.2按《药品管理法》规定,凡药品均应标明有效期,未标明效期的药品禁止流入患者手中。对效期药品进行列表管理,每月定期进行检查,对效期较近的及时通知有关医生,或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使用,减少浪费。发放时依效期的远近依次发出。对已失效的药品及时报废处理,杜绝流入患者手中。

第7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关键词】ABC 分类管理法;三位一体;存货管理

一、绪论

1.研究背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药品不断更新换代,新品种的药品不断涌现,这些都给药品的库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管理难度。库存医用耗材、医疗器械、药品及针剂等等都是医药公司为保证医疗服务活动正常进行必须储存的物资,它也是保证企业进行日常活动销售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医药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加强医药耗材库房管理,更科学地做到有计划的采购、保障市场销售单的供应、减少资本浪费、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和损失、降低成本、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意义

根据医药公司的特点结合药库的实际情况,药品品种繁多,金额权重不等从而提出ABC分类管理法,有所侧重有所重点管理。同时提出存货在企业的流转过程中体现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优化管理思路相结合,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存货管理体系,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研究创新

存货管理从形式上看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存货,而其实质是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优化管理思路相结合,我们从立体上,全方位的把握存货管理,要有创新的思路,要有创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存货管理质量,从而将管理的水平有个质的飞跃。

二、医药公司存货管理的整体规划

1.医药企业存货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药品物流企业是为各个药店医院提供各种医药器械,药品,医用耗材等物品的企业,因此存货管理的对象主要为药品、试剂、器械三大类。同时品种繁多及金额比重不等,给存货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

医药库存的品种及形式多样化。医药物流与其他行业的物流相比具有很多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

医药库存的某些药品对仓储条件的特殊性要求,给库存带来很大困难,有的药品对库房温湿度的严格要求,有的药品气味特别大要防止药品之间串味,等等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特殊性都给库存工作带来困难。

医药库存的进库出库的频繁化,以及零星补货,退货时常发生都给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鉴于以上医药企业存货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管理上对实物和价值实现的要求,存货管理就显示出非常重要的地位。

2.医药企业销售的特点对存货管理的影响

在药品市场销售链管理中,为了占领市场、扩大销售,企业会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不同,各地制订了不同的产品销售的价格,同时会规定只能在当地进行销售。但是有些违规的批发商以较低的地域价格取得产品之后,又将产品在价格高的地方进行低价倾销,扰乱了市场秩序,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由于缺乏真实、全面、可靠、及时的事实数据,企业虽然明知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对这种违规的现象也是无能为力。因此为了避免此类违规现象的发生,企业必须进行后续的跟踪调查,并及时的将信息反馈。企业在销售、配送过程中采集产品的单品条码信息,根据产品单件标识条码记录产品销售过程,完成产品销售链跟踪。

药品在销售过程中由于中转的环节多、周期长,零散发货和零星的补货及时到达率较低,还有丢失、破损等问题经常发生;药品在销售过程中有关信息反馈迟缓,不能及时的预测市场的变化,因此造成市场的反映也迟缓,影响了市场销售,缺乏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医药物流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医药物流在配送环节上,对药品批号、生产时间、效期、来源、随货单证等要求都非常严格,在仓储环节上的量化指标要求也极高,所以信息系统必须支持高精度的运作模式。因此我们要对公司存货的管理及其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

2.存货管理中保管方面存在人员素质低,硬件设施差的问题

人员素质方面。存货管理人员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存货管理知识,管理经验不足,无法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存货进行管理。

硬件条件跟不上。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医药库存的某些药品对仓储条件的有特殊性要求。但是目前企业硬件条件有限,有些药品没有严格分库区存储,有些特殊药品需要分别存放于不同温度条件的库区但是企业没有严格执行。

3.财务核算精确度差

在财务核算中由于医药企业行业的特殊性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财务人员对产品了解不够,导致财务人员盘点工作不到位,账实不符的现象很严重。核算的失真是医药存货控制的很大缺陷。

4.跨部门的合作不够深入

各管理部门对存货管理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各部门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财务部门要求减少库存从而达到资金占用最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采购部门希望存货数量越大越好,这样就降低了采购的次数和采购的价格从而降低采购成本:销售部门则希望存货越多越好,这样就避免缺货断货。总之,众口难调,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信息不通,加大存货管理难度。

四、医药物流企业存货管理三位一体的优化思路

1.“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药行业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医药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短存货周期,寻求经济最大化,不得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利用全球性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的高效运作,从而使传统上的存货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医药企业的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

2.“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存货管理设计

(1)信息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流共享,提高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完整的信息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备条件。

库房存货管理实行条形码管理。这是一种方便、便捷、高效的管理方法,同时运用ERP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库房存货管理水平,控制库存,了解分析库存,向各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2)实物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须过程

任何一个企业最终目的都是为销售服务的,因此存货管理就围绕着销售来进行采购存储。

根据本企业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我们运用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指的是药品的品种数约占总品种数的10%,销售额累计约占总销售额的70%,针对A类药品经常检查库存量,及时进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存货:C类药品的品种累计比重约占70%,销售额累计约占总销售额的10%,针对C类药品采取简化管理,减少采购次数:B类药品介于A类B类之间,实行中间性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进行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为黄色。

(3)资金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目的

存货管理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加强企业存货,对存货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合理的存货管理能够避免资金链发生短缺,同时减少资金的占用,完善存货的风险管理系统。

3.“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存货管理的实施

实现三位一体的存货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实物流方面应用信息系统通过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实现资金流的最优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此可见存货管理中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管理体系。因此要做好与存货相关的各个环节工作。

(1)加强存货采购方面管理

采购是存货管理的前提,一方面,库管人员要认真核查采购的单据做到无遗漏,无缺损;另一方面,要对采购起到相互监控,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2)加强企业存货的保管

加强企业存货保管,提高仓储人员的素质,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库存商品有着特殊性,因此仓储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仓储管理知识还要求有相关的药学知识,同时企业应定期邀请专家对仓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药品保管水平,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3)加强企业存货销售的管理

销售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销售人员要结合存货的信息流了解存货,认真学习存货的相关知识,从而做到对实物进行引导性、有方向性推销,减少差错率,减少不必要的退货,提高存货周转率,提高效益。

(4)针对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存货结构的调整

针对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库房要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必须对存货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内控管理思想,做好人力资源建设,为实现存货管理三位一体整合提供保障。

五、结论和建议

1.主要结论

通过对医药企业存货的特殊性及存货种类繁多的分析,整合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管理存货管理方法,把存货管理贯穿于各个环节,各个部门。将信息流、实物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管理办法结合在一起,优化存货管理的人力资源,建立存货管理岗位责任制,同时明确内部相关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的职责权限,通过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存货管理目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主要建议

首先,建议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建议创新构思和创新行为,吸收国外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参考文献:

[1]张红,韩庆文,余福茂.二维条码技术在医药行业物流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4).

[2]董晓娟.浅谈GSP认证后药品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J].科技创业家,2013(18).

[3]张月艳,黎娟,宋生印.浅析小型化工企业库房管理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17).

第8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摘要:合理而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不但能够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更能成为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如何做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医保行业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医疗保险 异地就医管理 社会保障制度

当前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对于社会的健康发展与民心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其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及医疗公共服务的完善意义重大。然而由于现阶段我国异地就医问题十分突出,由于各个地区的医保偿付标准存在差异,从而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一、当前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存在的问题

1.异地就医人员费用垫付较高,并且报销时间较长。由于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并不具备医疗费用结算的权力,因而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进行异地就医的时候就不得不将所有的医疗费用垫付上,再由个人或单位回到参保地区进行报销,这就造成异地就医时参保人员垫付着很高的医疗费用,并且报销的手术十分繁琐、周期较长等问题。

2.异地就医政策难以统一。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加上就医地与参保地推行的医疗保险政策不一样,各个地区的医疗保险标准不同,从而导致医疗保险参保者在异地进行就医时,不能依据患者参保地的医疗保准提供相关服务,这就会最终导致参保人员在异地就医时往往需要支付较高的医疗费用,而本该报销的部分费用却依然由患者本人承担。

3.医保基金积累受到一定影响。我国当前大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与优秀的医疗人才都集中于经济发达的地区,这些地区城市拥有高端的医疗技术、医疗药品与机械设备,并且医疗保险制度也较为完善,而内陆及西北地区则相对来说较为落后。这种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与患者就医趋优的心理的存在,就会导致前往医疗水平发达城市就医的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医保基金受到影响。

4.异地就医监管难度较大。由于我国现阶段对于异地就医患者与参保地区经办机构的协调机制并不完善,因而在管理异地就医患者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难度,最终导致异地就医患者的相关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并且一些异地就医人员甚至会利用医疗保险制度的漏洞套取高额的赔偿基金。

二、加强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的相关对策

1.全面提高医保统筹层次。相关部门可以将县级、市级医保统筹逐步过渡到更高的层次,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自由就诊,降低异地就诊率。对于各个省内的医疗保险参保人员进行异地就诊时,可以通过统一协调管理的方式推行就诊地区的医疗保险管理体制,充分享受参保地区的医保标准与待遇。

2.构建完善的异地就医患者医保关系转移体制。由于异地就医管理与参保人员与定点结构管理有所不同,其涉及的领域较为广泛、牵涉的关系面十分复杂。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制定出全面统一的法规政策,进一步明确退休异地居住人员的医保关系转移条件,制定合理的转移标准、基金补偿机制与医疗费用报销标准等。

3.统筹完善医疗保险管理网络。我国各城市地区的医保管理网络都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这是导致当前我国异地就医管理体制不完善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金保工程”的推行与深入,相关部门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以省为单位,统筹完善当前医保管理网络。完善合理的医保网络体系可以大大节约医保管理中异地就医的成本与网络维护成本,还能够对医保基金流向及医保管理部门进行有效及时的监督。除此之外,统一完善的网络体系还可以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医保基金运行动态,从而依据情况的变化制定出科学的调整政策。

4.制定合理的异地就医费用结算方式。现如今,我国成都、江苏等城市都成立了“省医保结算中心”,这对促进医保费用报销改革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省医保中心可以对市医保部门开展科学统一的管理,同时可以和省外的医保结算中心进行联网合作,这样一来患者就可以在异地就医时通过这一平台结算医疗费用与报销金额,从而避免了因异地就医导致的垫付医疗费用的情况。

总之,异地就医与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是影响当前我国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而异地就医政策难以统一、患者垫付费用高以及医保管理网络不完善等则是其表现出来的最大问题。为此,相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完善医保经办机构的网络管理系统,制定科学的基金补偿机制与医疗费用报销标准,进一步提高医保统筹层次,从而有效解决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桑晓璐.我国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经营管理者,2011(8):274

[2]吴根勇.医疗保险异地就医实时结算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科技投资,2013(30):132-133

[3]李红芝.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管理服务的研究分析[J].现代商业,2014(20):103-104

第9篇:医保进销存管理制度范文

据统计,2010年滦平县人均住院花费金额大约为3500元左右,在2011年时有所增加,大约人均住院花费4300元左右,此后的几年里,全县人均住院花费金额都在不断增加,截止到2014年,全县人均住院花费金额已达到5168元,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该县的人们的住院金额医疗费用过高。因此,医疗保险机构有必要对定点医院是否存在着乱收费和不合理收费的情况进行仔细的核查。由于参保住院病人的医疗费用比普通病人住院的医疗费用普遍要高,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些定点医院存在着滥用药、乱检查的现象。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变将会对我国医疗保险基金带来严重的浪费。因此,医疗保险机构在进行医疗费报销时必须要严格遵循签协议、稽查、审核、结算“四步曲”,做到环环相扣,步步到位,防止我国的医疗保险基金的浪费。

二、基金的支付现状

据统计,在2010年时,滦平县参保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平均报销比例为57.4%,2011年度报销比例为60%,此后的几年里也都在以不同的幅度增加,截止到2014年,全县参保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的平均报销比例为69%。综合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知,在医疗保险政策刚开始启动时,医疗保险制度还不够完善,能够报销的比例超过半数,但随着政策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到2014年已达到了69%的报销比例,同时也说明了国家在医疗保险这方面的资金投入正在逐年增大。但是我们也从医疗保险政策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存在着一些非重症病人频繁住院、小病大养的情况,这种现象会导致病人的住院费用增加,同时在报销时也可以增加报销金额,但是过度医疗和不必要的医疗不仅会造成医院物资的浪费,还会导致国家医疗保险基金的流失,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可以考虑由现在的首次支付起付标准调整为分次支付起付标准,比较有利于医疗保险的管理和健康发展。

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