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建设低碳社会精选(九篇)

建设低碳社会

第1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内容摘要: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了低碳发展模式,继英国之后,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也纷纷提出低碳发展战略,在运用多样化手段推动“低碳”发展经济的同时,力求在环境和社会功能上协调和共进。低碳社会也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学习借鉴国外低碳社会建设经验,对尚处在起步阶段的我国低碳社会建设具有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国外 低碳社会 经验 启示

国外低碳社会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政府主导,确立目标

发达国家在低碳社会建设上显示出政府主导的国家行为,目标明确。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倡导者和先行者,已形成了清晰的低碳战略。早在2003年,英国政府就发表《能源白皮书》,计划到201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2009年7月,英国了《英国低碳转换计划》,该计划细述了英国如何实现在《气候变化法案》中列出的国内气候目标,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的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至少34%,目前已经减少了21%。英国能源、商业和交通等部门还在当天分别公布了一系列配套方案,包括《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日本近年来不断出台重大政策,2004年,日本发起的“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其目标是为2050年实现低碳社会目标而提出的具体对策。2008年5月,日本了《面向低碳社会的十二大行动》。2009年4月,日本又公布了《绿色经济与社会变革》的政策草案,目的是通过减排强化低碳经济。韩国于2009年9月出台了《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明确了韩国未来经济发展方向。其目标是到2030年,韩国经济的能源强度要比目前降低46%。2009年1月,新年的第一次国务会议上通过了政府提出的“绿色工程”计划,其目标有三个:创造就业岗位、扩大未来增长动力和基本确立低碳增长战略。澳大利亚于2008年了《减少碳排放计划》政策绿皮书,提出了减碳计划的三大目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立即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实施减排措施。澳大利亚的减排目标是2050年达到2000年气体排放的40%。欧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倡导者,2008年,欧盟制定了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一揽子政策,包括《欧盟碳交易机制修改指令》、《碳捕集与封存(CCS)指令》、《促进可再生能源利用指令》和《关于为实现欧盟2020年减排目标,各成员国减排任务分解的决议》等。欧盟为自己确定的目标是:到2020年减少20%,到2050年减少60%至8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二)政策推进,法律保障

积极构建政策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低碳社会建设。2007年6月英国出台的《气候变化法案》,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碳排放立法的国家。2007年出台的英国建筑能源法规,要求英国2013年以后所有公共支出的项目、住房必须达到零能耗,即第六级标准,任何私人的建筑都必须在2020年后达到零能耗。2009年4月,英国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约束“碳预算”的国家。德国是欧洲国家中法律框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2004年德国政府出台了《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其中专门制定了“燃料战略――替代燃料和创新驱动方式”。德国的《废弃物处理法》最早制定于1972年,1986年修改为《废弃物限制及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德国提出了新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2002年出台了《节省能源法案》,建立了系统的法律体系。2008年12月,欧盟批准了能源气候的一揽子计划,包括欧盟排放权交易机制修正案、欧盟成员国配套措施任务分配的决定、碳捕获和储存的法律框架、可再生能源指令、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和燃料质量指令等6项内容。其亮点是其承诺的“3个20%”:既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至少20%,将可再生清洁能源占总能源消耗的比例提高到20%,将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消费量减少20%。美国虽未签署《京都议定书》,但也很重视推动低碳模式的法规建设,2005年8月通过的《能源政策法》,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国,美国早在1976年就制定了《固体废弃物处置法》,后又经过多次修改。其法律法规对能源消耗和污染标准规定限制严格,任何企业如有违规,处罚十分严厉。2010年4月,韩国政府公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主要内容是在2020年以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的30%。

(三)科技支撑,技术创新

科技创新是促进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的低碳政策多把重点放在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创新上,但又各有侧重点。总体来看欧盟领先,日本次之。低碳技术的研发中,欧盟的目标是追求国际领先地位,开发出廉价、清洁、高效和低排放的世界级能源技术。2007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了欧盟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其目的在于促进新的低碳技术研究与开发,以达成欧盟确定的气候变化目标。其成员国依靠政策引导,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新工艺和新发技术,通过不断改造工业制造业高耗能设备,以及更多地采用供热、供气和发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热量回收利用效率。为推动低碳经济,日本每年都投入巨资致力于低碳技术。根据日本政府2008年9月的数字,在科学技术相关预算中,仅单独立项的环境能源技术的开发费用就达近100亿日元,其中创新型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预算为35亿日元,并采取有效措施吸纳私人投资。这些措施使日本在许多能源和环境技术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按照韩国的规划,到2012年,韩国研发支出占GDP的比例要从2006年的3.23%增至5%。英、德两国将发展低碳发电站技术作为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关键。德国还实施了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先后出台了5期能源研究计划,以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为重点,为“高技术战略”提供资金支持。2007年,德国联邦教育与研究部又在“高技术战略”框架下制定了气候保护技术战略。美国是世界上低碳经济研发投入最多的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部级有关低碳经济研究机构,从国家层面上统一组织协调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推进工作。2009年2月联邦政府向国会提交了它的2010年年度预算中,仅对清洁燃煤技术的研究就提供了150亿美元的拨款,并计划在2012年建成世界上第一个零排放发电厂。美国还不遗余力发展清洁煤,在《清洁空气法》、《能源政策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清洁煤计划。

(四)经济杠杆,财税调控

一些发达国家充分运用经济手段推进低碳经济,已形成了较完善的低碳经济税收体系。一是气候变化税。英国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气候变化税的税种,并从2001年4月1日开始征收。气候变化税实际上是一种能源使用税,根据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来计税。如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一定额度的税收。二是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CO2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如英国对与政府签署自愿气候变化协议的企业,如果企业达到协议规定的能效或减排就可以减免80%的碳税。三是财政补贴。一些国家把财政补贴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经济手段。英国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采取了一系列财政补贴措施。如英国的电力供应者被强制要求提供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由2005-2006年的5.5%提高到2015-2016年的15.4%)。与此相应,英国政府对电力供应者提供了一定补贴。丹麦对绿色用电和近海风电的定价优惠,对生物质能发电采取财政补贴激励。加拿大自2007年起对环保汽车购买者提供1000-2000加元的用户补贴,鼓励本国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减少CO2排放。四是税收优惠。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纳税人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营行为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美国政府规定可再生能源相关设备费用的20%-30%可以用来抵税,可再生能源相关企业和个人还可享受10%-40%额度不等的减税额度。欧盟及英国、丹麦等成员国规定对可再生能源不征收任何能源税,对个人投资的风电项目则免征所得税等。日本规定企业购置制定的节能设备,可按设备购置费的7%从应缴所得税中扣除,以应缴所得税的20%为限,并还可在普通折旧的基础上,按购置费的30%提取特别折旧。荷兰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高能效生产设备、余热利用设备等均可享受10%的税收优惠。五是污染税。通过对各类污染排放采取直接征收税款的方式来直接限制各类污染排放。丹麦于1992年对家庭用能的二氧化碳排放征收二氧化碳税;对工业和商业用天然气征税;1996年开始对使用含硫的木材秸秆和废物的企业征收二氧化硫税。荷兰分别于1969和1995年开征了地表水污染税和地下水税,污染全国性水系的缴中央税,污染非全国性水系的缴地方税;并于1990年对所有能源征收二氧化碳税;荷兰也是较早开征垃圾税的国家之一。美国对各类包装和材料征税,对特定的新闻制品和饮料的征税,以及对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的税收。另外,各国对白色污染方面也制定了一系列税收政策,比如,丹麦对镍和镉充电电池塑料和纸餐具等征税,加拿大对每销售一条新轮胎征收3加元的环境税等。

(五)公众参与,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是指通过转变消费理念和行为方式,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英国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有效地利用当前的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以及其它媒体,并将低碳经济的有关知识引入教科书,从学校的孩子们入手,引导广大公众的参与,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要求所有新盖房屋在2016年达到碳的零排放,新建房屋中至少有1/3要有碳足迹减少计划,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等。芬兰的低碳没有标语口号,而是实际的节能行动。如电梯门全部手动,洗手间没有抽取式的擦手纸,用泥炭(一种变质程度不高的煤)发电,用木头做燃料等。瑞典将环保真正的落实到了现实生活的细处,贯彻落实了低碳经济。澳大利亚政府全方位建设一个低碳经济环境。政府对家庭购买太阳能系统的均给予资金奖励,以实现家庭节能减碳。城市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日本政府选择不同类型的横滨等6个城市,作为低碳试点市。

对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启示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日益趋紧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状况不改变,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因此,亟待学习借鉴发达国家低碳社会建设经验与政策措施,逐步建立起我国的低碳发展战略体系和政策框架。

(一)政府倡导,各界参与

2010年的“两会”上,低碳两字成为提案关键词。备受关注的“一号提案”是九三学社提出的议案《关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的建议》;在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重点提到了“低碳经济”;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提交的与“低碳”有关的议案提案占到总量的10%左右。对于我国来说,首先是从政府倡导,全社会参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国民都要积极参与创建低碳社会的全过程。从生产环节降低对碳能源的消耗,流通环节降低碳资源的污染,消费环节降低对碳的依赖。在政府层面,决策者要制定稳定有利的政策,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对于企业来说,要善于把握经济增长点,实现企业利润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发展之路。社会公众低碳社会建设中要有社会责任意识,积极关注和广泛参与,并转变为自觉行动。

(二)政策促进,完善法律

加强低碳经济扶持政策,提供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如,对生产高效低碳低污染产品实施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实施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政策;研究针对企业和公众的环境补贴政策等。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政府应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企业应建立低碳社会生产方式,开发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商品。国外推进低碳经济,立法先行,已建有完备的低碳经济法律体系。目前,我国在能源方面的立法严重缺失,虽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能源法》等法律,但尚不完善,应加快制定与低碳经济配套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因此,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三)技术开发,结构调整

在低碳技术领域,发达国家的综合能效达45%,我国仅为35%。我国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低碳技术的开发与储备不足,与发达国家在低碳技术方面还存在较大落差,亟需加大低碳技术研发力度,这是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挑战。我国的能源消耗一直呈现高碳结构,化石能源占整体能源结构92.7%。由于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源消耗大,所以应加快能源结构调整,推进能源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清洁化,以核能、太阳能、风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为重点,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产业发展。在保持产业持续较快发展的同时,降低对能源消费的依赖。

(四)低碳生活,人人有责

低碳社会强调日常生活和消费的低碳化,在保证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和社会发展不断完善的前提下,致力于建设在生产流通、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领域控制和减少碳排放的社会,通过理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达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系统的和谐发展。在政府层面,除制定政策给予引导和支持外,并加强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推行紧凑的城区布局,使居民徒步或依靠自行车就能方便出行。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消费者责任意识的提高。企业应开发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商品。民众也应改变生活方式,提倡低碳生活方式,从每个家庭、每个人自己做起,选择环保产品,借此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又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陈岩,王亚杰.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经济纵横,2010.4

2.唐丁丁.日本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 [J].世界环境,2009.5

第2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低碳”是近期最热的词之一。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讲工业的多,讲城市的多,讲农业的少,讲乡村的更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低碳经济在农业上在有可为。

低碳农业就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工业化农业阶段。工业化农业过程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引起自然植被减少,以及自然物种和天敌的减少: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物种多样性:化肥造成了环境污染,进而也引起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品种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及其大面积推广,造成了对其他品种的排斥……如果用碳经济的概念衡量,这种农业可以说是一种“高碳农业”。改变高碳农业的方法就是发展生物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农业由于可以避免使用农药、化肥等,某种意义上正属于低碳农业。

低碳农业是指以减少大气温室气体含量为目标,以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和适应变化技术为手段,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低碳农业首先是一种理念。是农业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发展方向,它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碳排放的降低。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而且在农业能源消耗越来越多,种植、运输、加工等过程中,电力、石油和煤气等能源的使用都在增加的情况下,还要更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低碳农业只是一个离我们比较遥远空洞的概念呢?绝对不是,最简易、最有效的例子就是植树造林,因为据科学测定,一亩茂密的森林,一般每天可吸收二氧化碳67公斤,放出氧气49公斤,可供65人一天的需要。一亩玉米地产出的秸秆就可以压制出半吨秸秆炭,1.3吨秸秆炭即可满足一户农民全年的取暖做饭。低碳农业它具备五大特点:一是低耗性。低碳农业体系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二是持续性。低碳农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农业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农业革命,它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农业生产技术转型、食品安全、国民健康、城乡关系,以及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多方面的问题。低碳农业并不意味着产出剧烈下降,生产停滞不前,而是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三是高优性。低碳农业是生产绿色产品的过程,既要收获优质产品,又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生产生态双安全。四是协调性。低碳农业运作与发展涉及多领域,尤其是生产与生态的协调。资源与环境是农业生产的自然基础,资源贫乏、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等现实困惑都要求人们必须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的本质是生态农业经济,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缓解资源贫乏的压力:而通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强化生态建设来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更是保障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五是系统性。发展低碳农业,要有统筹的思维,即要考虑如何从技术、制度、管理等方面避免农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作用,实现农业环境友好: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农用资源的节约和可持续利用,保障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这无疑是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条件。

二、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非常通俗易懂。建设两型社会必须发展低碳农业,发展了低碳农业不一定就建设好了两型社会,发展低碳农业是建设两型社会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这就是二者的关系所在。笔者认为,“两型社会”是个大概念,可以说是一些描述性的、无所不包的大外壳,是对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描述。具体讲,“两型社会”包括整个社会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建设过程、消费过程等,它的覆盖面是全社会的经济社会活动,甚至包括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家庭,而“低碳农业”说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核心、灵魂,是一个抓手,是可以量化的核心的指标,可以用于比较评估之中。比如在生态评估中,对于都是发展“两型社会”的不同地区,谁做得最好呢?这时就可以用到“碳”来衡量。谁更低碳,谁就更好:谁的低碳农业效益好,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也就更好。很明显,低碳农业是“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农业有利于农业资源节约,更有利于农业环境友好。反过来,“两型社会”建设本身也包含着发展低碳农业。

1.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发展是硬道理,农业面临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发展,建设低碳农业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关于发展的科学思想和解决发展问题的根本方法,又为我国低碳农业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拓宽了低碳农业发展的思路,提高了低碳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了农民的增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推动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以低碳农业为载体推进发展观念的变革,将会在更广范围内、更大程度上树立“两型社会”的发展理念。

2.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拓展“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空间,由于低碳农业的可操作性,因而在未来的农业国际交往中必将成为一种重要的手段。将低碳农业融入到“两型社会”建设的框架当中,利用国际社会对低碳农业的运行,能有效地促进农业“两型”品牌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和认可,打造我国农业品牌,有利于利用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人才,换言之,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与国际接轨。同时,发展低碳农业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两型社会”建设创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3.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农业是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中,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农产品的安全性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从粗放经营到集约化生产、从大量使用农药到生产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从农业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到无废物、从难以为继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大力推进低碳农业。通过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构建“两型社会”,降低农业经济的碳强度,促进我国经济

结构和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4.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我国农业科技水平参差不齐,研发和创新能力有限,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也是我国由高碳农业向低碳农业转型的最大挑战。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乡村清洁工程稳步推进,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呈快速增加之势,如果加大投入,加快“两型社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低碳农业,就可实现农业跨越发展,

5.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发展低碳农业。可以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经营和滥用,对农业的可更新资源注意增殖,对不更新资源注意保护和利用,使自然资源能得到持续的利用,促进生态良性循环,节约农业资源,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6.发展低碳农业,有利于提高生产的综合效益。低碳农业既能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利用率、土地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低碳农业又能充分合理地利用、保护、节约和增殖自然资源,加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有显著的生态效益。它能为社会创造数量多、质量好的多种多样的农产品,满足人们对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因此,低碳农业的发展,必将加快“两型社会”建设进程、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三、以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引领两型社会建设

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两型社会,任重道远。因此,要大力推进低碳农业的发展,以低碳农业发展引领“两型社会”建设,积极实施低碳农业发展战略,制定相关政策,依靠科技支撑,注重资源节约,实施清洁工程,振兴低碳产业,倡导低碳生活,不断赢得低碳农业发展的先机,开创“两型社会”建设的新机制新模式。

1.制定相关政策。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制定法律法规。十多年来,中国相继出台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了《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有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为此,可以借鉴美国做法,结合中国实际,有针对性地出台法律法规,尽快制定并完善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影响等相关标准,加强农产品标准的制定,控制过量的化学品的投入引起的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问题,规范低碳农业发展,二是建立财政支持政策。对农村购买太阳能灶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同时,大力扶持乡镇低碳生产企业,在税收上予以优惠,帮助企业提高产量、质量和科技含量。三是完善投融资体系。推进农村集约化经营,全力打造低碳、可持续的现代化大农业,为“两型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2.依靠科技支撑。要按照“两型社会”综改总体方案的要求,加快农村低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一是要提升粮食核心产区的低碳农业基础建设,加大整合力度,重点建设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生态畜牧业、粮食(叶菜)功能区等项目,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打好基础。二是要加强培育适应低碳环境的优良品种。要大力推动农作制度创新,推广一批稳粮高效、农牧循环、水旱轮作等发展模式。三是要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减轻农业发展中的碳含量,实现农业环境友好。如用粪肥、堆肥或有机肥替代化肥,通过秸秆还田增加土壤养分等:四是对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借科技之力,将各类农产品加工后的副产品及有机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进行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将原本是负担的废菌包,一经科技“魔术之手”,转身变为吃香的有机肥,进而又延伸出一条新的产业链。如此,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具有显著的农业环境效应。既节约了能源资源,又解决了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有效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了优质高效低耗低碳的农业经济,

3.注重资源节约。“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要以“两型社会”建设为目标,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农业。一是发展节水农业。目前,我国农业年用水量约为4000亿?吨?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8%,是最大的用水户,其中灌溉用水量为3600亿-3800亿吨,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据水利部农水司测算,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仅为0.46,即从水源到田间,约有一半以上的灌溉水因渗漏、蒸发和管理不善等原因没有被作物直接利用。灌溉后农田水的利用效率也很低,每吨水生产的粮食约1公斤,仅为发达国家的一半。因此,要以实用技术与先进设施的集成推广,大力发展节水型农业,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革灌溉制度,调整种植结构,推行抗旱耕作。农作物布局要以水资源的分配为依据,提高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积极发展砼防渗渠道和管道输水,可以减少和避免水的渗漏与蒸发:改造落后的机电排灌设施,推广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和农作物喷灌、微喷灌、滴溉等技术,可以较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发展节投农业。其实质是有害投入品减量。实施有效替代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使用,这是工业革命成果在农业上的应用,对农业的增产作用显著,但其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既有可能带来农产品的残毒,又有可能带来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退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要在以往成功研发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减量与替代的配套技术,如用农家肥替代化肥,用生物农药、生物治虫替代化学农药,用可降解农膜替代不可降解农膜。要集成推广测土配方与精准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生物农药与综合防治技术,使之用得少、用得好,少残留、少污染,真正实现肥药的合理利用,以求达到丰产治污双赢的目的。三是发展节地农业。其核心是实施优化与合理的立体种养,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立体种植、养殖旨在充分利用土地、阳光、空气、水,可以拓展生物生长空间,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产出效益。在南方的江海冲积平原,常见的有农作物合理间种、套种的立体种植模式,如:桑田秋冬套种蔬菜、桑田夹种玉米的农桑结合:苗木合理夹种的花卉林花结合:稻鱼共生、菱蟹共生、藕鳖共生、藕鳝共生的农渔结合:以及水网地区的林草渔牧结合等。这些地区已经积累了一田多用与一地共用的丰富经验。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探讨多因素共生的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合理途径与能量转变效率,完善各项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措施,并据此建立标准化生产规程,配套相应的设施,实现传统农业向标准农业的产业化转变与跨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4.实施清洁工程。大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农业,一是实施清洁能源。要利用农村丰富的资源发展清洁能源,推进集约化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推进人畜分离养殖小区的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目前农村主要有:风力发电、秸秆发电、秸秆气化、沼气、太阳能利用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各地积极实施“一池(沼气池)三改(改厕、改厨、改圈)”生态富民工

程,既净化了环境又获取了能源,还增加了收益,深受农民群众的普遍好评。二是实施清洁生产。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进农业清洁生产,要推广节肥节药技术,进一步调整优化用肥结构,提倡增施有机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新品种,淘汰“跑、冒、滴、漏”的生产器械,推广低容量喷雾技术,减少农药用量。要在现代农业的大框架之中,依照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高优化的要求,因地制宜地规划与建设“三品”基地。“三品”即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这三种农产品因其品质好、无农药残留或微农药残留,深受消费者欢迎。为此,各地要在过去成功与探索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三品”基地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建设,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努力建设“两型社会”。三是实施清洁家园。要科学规划,建设乡村。配套基础设施,优化景观布局:实现统一处置生活垃圾,有效转化废弃资源,使之成为宜居胜地,绿色家园,靓丽景观。

第3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一、企业在浙江低碳社会建设中的基本作为

近年来,浙江省在探索低碳社会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了很多有效的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企业角度看,其基本作为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节能减排:突出工作重点,加强工作力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浙江省社会、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近几年来,全省能耗强度有了大幅降低,但其总消费并没有减少,反而随之快速增长。从产业部门基本能耗情况可以看出,工业企业用能比例虽有所下降,但仍是最大的能耗部门;交通、建筑企业能耗增长则最为快速。因此,这三类企业无疑是浙江省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针对各类企业能源消耗的不同特点,浙江省加强了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

(1)工业企业。加强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浙江省把化工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主战场,促进石化、氯碱、化肥、纯碱等企业进行节能技术改造,通过回收重复使用、节电、节煤、减排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2)交通企业。督促企业节约交通能耗,不断提高道路机动车辆出行效率,并控制车辆的尾气排放。如杭州市,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在地铁没有建成的情况下,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建立了快速公交交通枢纽,降低了交通能耗,减轻了环境污染,方便了广大居民。

(3)建筑企业。提倡企业采取提高采暖(制冷)、照明及其他电器使用效率等节流措施,减少建筑物本身所散失的能源;鼓励建筑企业开发利用太阳能、余热能等自然资源,节约建筑物能耗。

其二,能源供应:开发清洁能源,增加应用比重。清洁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主要包括核能和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沼气)、海潮能等可再生能源。目前,企业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浙江企业经过多年的努力,能源供应实现了多样化,减少了化石能源的消费,减少了企业二氧化碳的排放。浙江是一个资源消耗大省,但又是一个资源小省,按照目前的能源利用方式,将会对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阻碍。浙江立足于现有能源资源,全力开发清洁能源,增加企业清洁能源的应用比重,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浙江省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较好的前景,生物能、垃圾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也不容忽视。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这些清洁能源,对促进浙江省可持续发展、推进低碳社会建设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其三,运行机制:发展碳交市场,参与碳交活动。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其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发达国家需求很大,发展中国家供应能力也很大,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发达国家政府、企业,可以通过碳交易机制,低成本完成在本国原需高成本才能完成的减排温室气体的任务。同时,这也推动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就全球而言,这同样能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目的。因此,浙江各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市场上的碳交易机制,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参与碳交易活动。

二、浙江低碳社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参与碳交易活动等基本作为,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践证明,这些作为实际上还浮于表面,仅停留在发展“低碳经济”这一基本层面,低碳社会的建设目标还远远没能实现。低碳经济并不等于低碳社会。上述基本作为,政策面过于宏观,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本质,就事论事。因此,也就难以取得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理想效果。

可以说,“低碳经济”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把非常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它将全球环境变化的问题聚焦在气候变化上,然后将气候变化的问题聚焦在温室气体排放上,继而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还原为一个技术问题,直接指明了问题的具体“症结所在”,即主要可以通过改进能源使用技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这样的逻辑推理似乎非常正确,仿佛给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理清了基本思路,同时也指明了基本方向,非常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以至于就有人会认为,低碳经济是目前最可行、可量化、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人们从此就可以享受新工业技术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美好生活”。

但是,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经济系统只是整个社会大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宗教、教育、司法等其他系统是密不可分的;从理念合理性角度分析,“低碳经济”主要强调局部的社会变革,主要是经济系统、经济领域的变革。笔者认为,经济系统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满足于其他系统资源需求的基础性系统,如果没有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其他系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革,经济系统的导向机制就难以起到应有的作用。此时,单位经济产品的能效可能随着经济系统内部的技术创新、制度变革有所提高,其能耗和排放随之可能降低,但其总能耗、总排放仍可能是持续不断增加。

因此,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应与整个社会变革联系起来、联动起来。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不能仅局限在低碳经济建设的某些表面上的宏观技术层面,我们更应明确浙江低碳经济建设的复杂性,以及由此发现真正推动浙江低碳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路径。浙江发展的不仅仅是低碳经济,更要着眼于推动整个社会变革,探索建立真正的“低碳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企业财务视角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思路及对策

笔者认为,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政策和法律等层面提出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思路及对策,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过程中更具操作性和实践指导意义,也必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一,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原有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参与碳交易活动等对策措施,对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应该保留。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可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内容,把节能减排的思路和基本要求体现在企业财务成本核算中,与企业成本、税收挂钩。这一措施非常有效。节能减排的实质是处理环境污染的问题,而企业恰恰就是节能减排的主体。传统技术层面的对策,主要靠政府倡导下的企业自觉行为来实现。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企业环境污染依然十分严重,甚至变本加厉。究其原因,笔者从企业财务视角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传统会计核算把环境成本全部“费用化”,不仅不符合配比原则,也直接导致了企业无视政府对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加强节能减排力度等的倡导,怎么有利就怎么做,缺乏必要的约束性,从而忽视对环境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甚至破坏环境。因此,可以在会计核算中引入环境污染处罚的约束机制,利用哲学思想的“两点论”来处理环境成本的核算问题,从而兼顾国家和企业两者的利益,使企业变被动为主动保护环境,从而推进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具体核算模式如下:

(1)费用化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主要包括环境成本支出、环境管理成本两部分,它们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着积极作用。因为这些环境成本是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行为和面向未来浙江建设低碳社会所必需的。费用化可以把环境成本在发生后计入期间损益,如“管理费用”中,允许这些环境成本直接从税前扣除。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鼓励各企业加大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投资力度。当然,这也应该按照重要性、权责发生制等原则,根据企业对环境资源保护和投资的期限长短,费用较大、长于一年的环境成本应该分期转入损益。其会计核算可增设“待转环境成本”科目。发生时,借记“待转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在本期和以后各受益期限分期转销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待转环境成本”科目。

(2)资本化环境成本。这类环境成本主要包括资源消耗成本、环境破坏成本两部分,它们在保护和利用环境方面起消极、负面的影响。资本化可以把这些环境成本计入当期及以后若干会计期间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并要求单列“资本化环境成本”成本项目核算,不允许税前扣除。这样做的目的也非常清楚,就是要提高企业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削弱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使企业管理当局意识到破坏环境带来的严重后果。在会计核算时,如果发生环境资源消耗成本,则可视同原材料采购处理,即借记“原材料”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当耗用这些环境资源进行产品生产时,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原材料”科目;如果发生环境破坏成本,会计核算可增设“待摊环境成本”科目,发生时,借记“待摊环境成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资本化期限可以根据企业破坏环境的影响延续时间来确定,分期摊销计入完工产品的成本中,借记“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待摊环境成本”科目。

这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成本的“双重核算模式”,旨在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鼓励企业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和投资力度,增强企业环保意识,为浙江建设低碳社会创造基础的技术条件。

其二,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浙江省各级政府部门应该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具体做法设想如下:

(1)技术层面的“双重核算模式”需要提高到政策层面,赋予法律效力。环境成本“双重核算模式”,其本身还局限在理论探讨上,要在各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推进浙江低碳社会建设,还需要浙江省相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不断加以完善。需要通过政府有关政策、细则的具体制定,把这一设想上升到政策高度,并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加以,浙江各企业才能在实际工作中遵照执行,才具有法律约束性,也才可能真正取得财务视角技术层面的“双重核算模式”对浙江低碳社会建设的预期效果。

(2)各级政府可以从政策层面设立节能减排的财政专项资金。可以通过奖励、贴息、补助等形式,引导企业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改造的资金投入,提高全省企业的节能技术水平;通过开展灵活务实的国际合作,借鉴国际上低碳社会建设的成功经验;通过进一步加快节能服务市场体系的建设,为企业节能减排、支持浙江低碳社会建设提供业务咨询和技术服务。

(3)各级政府可以在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对低碳经济的刺激措施,加大低碳社会建设的支持力度。例如,在财税政策上,以税收优惠的方式鼓励纳税企业从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有关低碳经济项目,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所得税、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减免以及加速折旧等。另外,浙江省各级政府必须构建起相应的激励机制,从财务视角的政策层面落实专项资金,推动环境金融理念的建立及相关企业环保知识的培训。

其三,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从企业财务视角的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省首先可以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考虑进行税制调整的“绿色化”。发达国家已经接受为气候变化买单的事实,出资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和提高技术。因此,浙江企业可以按照其经营状况缴纳不同程度的环境资源税,让企业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

(1)开征碳税。开征碳税被发达国家认为是富有成效的政策手段。低碳能源的税负要低于高碳能源的税负。近几年,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丹麦、挪威、瑞典等发达国家对燃烧产生的CO2的化石燃料开征国家碳税。

(2)开征气候变化税。英国在全球率先推出了气候变化税的税种。气候变化税实际上是一种能源使用税,根据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来计税。如使用生物能源、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一定额度的税收。

(3)开征污染税。通过对各类污染排放采取直接征收税款的方式来直接限制各类污染排放。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通过企业财务视角技术层面进一步完善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机制,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大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步伐,法律层面进一步健全浙江建设低碳社会的对策,浙江低碳社会的建设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参考文献:

[1]harles Sokol Bednar,Transforming the Dream―Ecologism and Shaping of an Alternative American Vision,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Albany,NY.2003,21

[2]朱勤丰、林兴冬:《环境成本核算的新构想》,《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3]金乐琴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第1期。

第4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Abstract: In the background of developing vigorously low-carbon economy or green economy in China, low-carbon university campus building can't be delayed for a moment. As our university is in the early stages of low-carbon university building, people's low-carbon awareness is not strong. In order to regulate behavior,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is necessary.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significance, principles and measures of building a 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关键词: 低碳经济;低碳大学校园;全方位监管体系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low-carbon university campus;comprehensive regulatory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9-0240-02

0 引言

低碳大学校园概念是对绿色经济或低碳经济的回应,它指的是低二氧化碳碳排放量的校园。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指的是在大学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观的贯彻为核心的规划和活动[1]。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5%[2]。我国自从2007年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15次领导人会议上,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到2010年在“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于2020 年我国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 2005 年下降 40%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 15%左右,大力增加森林碳汇,大力发展绿色经济[3],表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或绿色经济的决心和目标。但是在目前人们普遍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不够,能否有力践行,能否使低碳概念真正融入每个大学人的思想里、行动中,科学合理的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显得非常重要。

1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含义与意义

1.1 构建全方位监管体系的含义 全方位的监管体系构建指的是在大学校园建设中,对每一个大学人,从教学到科研,从日常学习、生活到组织决策,从基础设施到校园文化,都按照低碳的标准和理念,运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对大学校园建设中的制度和行为实行从社会舆论、社会结构督察到内部监控、个人问责的监督管理,以保证校园建设的低碳运作。

1.2 构建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的意义

1.2.1 有利于人们低碳理念的贯彻与执行 低碳经济不是一句口号,而是特定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是消费观念与行为方式的凝练。但我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和发展较晚,而且是起源于自上而下的行政主张,成为科研时髦词的“低碳”与“低碳经济”一时难以自觉的成为管理意识和百姓意识的主流。现阶段,由于长期路径依赖,已经成为习惯的思维与行为模式一时难以彻底的改变,为了使人们行为符合低碳理念,用规章制度规范并严格监督执行是必要的。可见,通过有效的全方位的监管保证行为的正确性,以促进低碳意识的形成与巩固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

1.2.2 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创新与实施 任何有效监管都是建立在一定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有理有据的监管,监管是行为规范的保证。失去约束力而没有监管的法律、法规是空洞无力的。有效地监督与管理能赋予集体或个人的决策与行为以责任感,给个人、群体和组织以约束力,进而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符合规章制度。同时,在监督与管理中,容易发现新的问题,对某些规章制度的可行性与合适性有个清晰的了解,从而可以促进某些相关规章制度与法律、法规的调适与创新。

1.2.3 有助于提升监管的效力 建设低碳大学校园,是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内部方方面面的统筹,并与外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可细小到一个水龙头的购买,也可大到所有的建筑体系;它可深奥到许多低碳的技术原理,也可浅显到一草一木的种植;它需要节能、环保的技术支持,也需要相关部门的宣传。全方位的监管是点面结合的、纵横交错的、内外并行的监管,是环环相套的监管体系。只有这样的监管体系才能对个人行为和集体决策都具有约束力,从而促进监管的高效力。

2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内部监管不力 主要表现为内部监管机构与责任人不明确、监管依据不充分、宣传不力等。目前大学内部机构设置中没有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监管机构与考核机制。虽然国家有发展低碳经济的主张,大学有建设低碳校园的理念,但没有具体的机构与制度监督与保证实行,低碳校园建设仍然是说归说,做归做。而且,低碳建设的技术含量相当的高,每个大学在低碳建设初期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如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以及发展规模等,其运作与考核的标准可能会不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监管依据非常重要。

2.2 外部监管缺位 主要表现为社会舆论监督不畅、社会中介监察机构缺失、技术支持不力等。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低碳理念在科研阵地很时髦,但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得到社会的共识,由于节能减排的技术创新不够和初期投入的约束等原因,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理念没有得到大众媒体以及社会的太多关注与应有的监督。中介监督结构缺失,低碳技术支持不力,没有社会上的专业中介结构负责对大学校园的建设进行低碳的督察与审核,没有建立科学的校园节能系统的技术,全靠教育与建设等相关行政部门的意见与模糊的制度进行约束与监督,导致低碳大学校园的建设执行不力,节能减排设备改造滞后,节能减排行为约束不强。

3 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全方位监管体系的构建

3.1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原则

①行政监管与技术监管结合。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涉及的技术含量高,方面广,教育行政部门单方的监管即使能到位,其力度也是非常小;只有与社会的相关低碳技术研究结构联合,并在内部设立相应的低碳研究与监管机构,才能体现监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有效的监督。

②指导与监管同步。如果监管仅仅是指出错误的行为并进行必要的惩戒,让人们明白什么不能做,那只是行为规范的一部。为了实现目标和规范行为,还要明确告诉人们怎么做是对的,这就是指导的作用。真正有效的监管是结合指导的监管,是边监督边指正边完善的监管。

③校内与校外监管并重。校内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对老师与学生的行为的监管,是微观层面的监管,而校外的监管主要体现为宏观的政策与制度层面以及技术方面的监管。两者结合才能进行全面的从制度和技术到具体操作行为的监督与管理。

④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兼顾。全方位的监管包括对个人行为与组织行为的多层次的监管。为了真正落实低碳建设理念,保证低碳建设行为,组织决策行为和个人行为的监管都要兼顾。

3.2 全方位监管体系构建的措施

①提升大学领导者的监管力,明确责任人。低碳大学校园建设,起决定作用的是学校领导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监管。作为低碳校园建设的决策者、指挥者和监管者,大学领导的自身低碳素养影响到其决策偏好和监管效力。由于大学校园低碳建设涉及的面广,且技术含量高,光靠一些零碎的低碳知识和低碳理念是无否实现对低碳建设的系统领导,因此需要对大学领导者进行低碳理论与低碳经济行为的系统的综合的培训,以提高领导者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中的领导力和监管力。把大学校园低碳建设目标的实现作为对大学领导团队的综合考核指标之一。从大学校级到部门领导,逐级都要有明确的责任人监管校园低碳建设,以保证各部门各环节相关低碳制度的正确执行与低碳目标的实现,并且将监管效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中,进行问责。

②大学内成立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与监管结构。 大学内独立的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既是大学领导决策和制定各种校园规章制度的低碳技术指导中心,也是管理、教学、科研等行为是否符合低碳标准的监管中心。主要为领导决策、制定低碳目标、规范低碳行为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与有力监管。低碳校园建设指导中心由低碳理论与技术方面的专家和相关领导者组成,对大学的低碳建设有深入的研究,能在不同阶段结合大学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低碳实现目标,并负责对大学领导和低碳建设负责人进行低碳理念贯彻与低碳建设领导力与监管力的考核,保证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目标的逐步实现。而机构本身将接受社会低碳经济发展指导中心的领导和监管,并获得相关的技术提升。

③加大校园内的低碳理念宣传,发挥校园舆论监督作用。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关系到的是每一个大学人的具体行为,单靠几个负责人,几份文件是无法做到的。作为知识整合的阵地,大学在倡导和宣传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并能起到组织辐射的作用。年轻人追求知识的热情与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将是校园低碳理念与低碳行为快速贯彻、践行和有效监督的基础。无论是老师引导的还是学生自发的低碳理念与低碳校园建设的大力宣传,将为个人低碳行为的自觉性和行为自律奠定意识根基。校园低碳理念与行为的舆论监督对于提升大学人时代素养和生活品味,改变教师、学生和管理者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④畅通社会舆论渠道,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管力。低碳大学校园建设是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在大学减排节能实施的初期阶段,社会的效益较明显;但对于学校而言,可能由于设备的更新和改造,短期内的投资较大,内部不经济较明显,所以有些大学低碳校园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会舆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宣传与监督作用,对大学低碳校园建设行为进行正面的引导,对不符低碳理念的决策与浪费行为进行曝光,使低碳建设与大学形象联系在一起,让节能减排的投资付出通过增强大学声誉等的无形价值而得到补偿。畅通关于低碳大学校园建设宣传的渠道,保持大众传媒的公正性,增强信息的信度,赢得社会的真正关注,体现一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科学理论水平,发挥社会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

⑤加强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发挥社会的技术指导与监管力。政府应组织成立低碳经济研究与指导中心,加强社会低碳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对社会各组织的低碳建设进行技术指导与专门监管。低碳大学校园建设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种资源与经验,尤其是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技术突破和一些组织成功的经验。北京大学与施耐德电气共同发起的中国高校能源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中心,将不仅为推动北京大学的节能减排行动和节能校园建设做出贡献,将为我国的低碳大学校园建设甚至其他组织的低碳建设做出贡献。在低碳建设中,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技术指导和监理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佳,陈娜.浅析高校低碳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0(8):181.

第5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通过对兰州市一些社区进行调查发现。新建社区与老社区差异很大。老社区空间格局更为紧凑,基础设施不完善,设备老化。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是其客观地理因素,另一方面是因为由于这些老社区规划建设较早,缺乏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社区居民为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见缝插针,社区内部空间格局比较杂乱。社区绿地面积狭小,甚至是仅有绿地被居民占领种植蔬菜等,不足以起到改善社区环境的作用。社区生活垃圾处理不及时,甚至某些社区垃圾随意堆在道路两旁,严重影响居民出行和身体健康。由此可见,低碳社区建设还面临很多问题。

1、资源利用不合理

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社区居民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推动社区由高污染、高能耗向低污染、低能耗转变。但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利用率低,很多家庭没有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由于相对干燥,对于雨水和中水的循环利用不完善。节能冰箱、节能空调比例较小。冬季取暖特别是棚户区仍然采用传统取暖模式。

2、居民低碳环保意识薄弱,实践性低

由于我国长期重视重工业发展,再加上人口众多,在解决人民温饱的过程中忽视了环境问题,忽视了生活空间质量。近年来环境日益恶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一部分居民却在实际生活中不能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一方面抱怨社区环境差,城市环境差。另一方面却不能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大多数居民并不了解低碳生活,甚至认为低碳生活的实现主要责任在于大企业,自己的力量是薄弱的。这种意识上的缺失和实践上的不作为,是低碳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低碳社区建设推行不力

尽管国家制定了推动低碳发展和节能减排的法规政策,例如《节约能源管理条例》、《节约能源法》等,但是效果却不明显。而低碳社区建设主要依靠政府推动,居民处于被动状态。社区中居委会和物业成为了低碳社区建设的主要力量,但是由于是非营利性的,缺少资金是低碳社区难以继续推进的主要问题。我国低碳社区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对于老社区改造更是任务艰巨,面临众多问题。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政府方面的,二是社区自身的。低碳社区需要政府和社区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二、城市低碳社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6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关键词: 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控制方法;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低碳概念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提出起源于全球气候变化。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从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能源节约基金会认为,没有“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低碳经济”。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觉悟、支持和行动,政府将很难力度很大的气候变化目标。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据此提出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即争取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能被自然吸收的范围之内,为此需要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又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随着低碳理念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领域,城市是低碳发展的关键阵地成为普遍共识,随着对低碳城市的研究,低碳城市概念的产生水到渠成。低碳城市是指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内涵在城市中发展的延伸,因为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所以使低碳城市成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

1.2 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因为科技、社会的进步,城市取得重大发展,然而面对人类的无限索求,自然资源、化石能源等面临枯竭;随着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肆意大量排放,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异常现象日益严峻,人类面临资源枯竭、气候环境异常、城市发展难以为继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使城市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成了共识,随着低碳研究不断深入,低碳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提出了低碳城市。如今,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共同发展目标,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也逐渐被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建设低碳城市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其深远影响。首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其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再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最后,建设低碳城市是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2]低碳城市建设同时还是我国由传统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有力过渡,不仅契合了我国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2.1 城市规划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功能、规模、体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运用和交通等,而这些都会影响社会能源的消耗与排放[3]。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承担着指导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角色,对于低碳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4]。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由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锁定效应,所以对城市低碳发展有着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5]。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开发、建设中,要想充分发挥低碳理论的指导和运用作用,对于具有龙头地位的城市规划,指导低碳城市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2 低碳城市规划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各国共同普遍关心的话题。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它在一般人看来是自然环境的局部变化,但实际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上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城乡规划工作必须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科学理念改变。[6]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联合国统计,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7]。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已成为基本的共识。但是,仅仅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尚不足以解决减少C02排放问题,还需要以更加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是必然的关键技术。[8]

低碳城市规划是目前城市规划新的视角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2011年末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全国总人口的51.27%,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问题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越发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障碍,环境资源问题成为我国集体共识,十根据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离不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中国的建设。生态城市既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完善,也是近代因工业革命导致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所提出的“理想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升华。然而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经济等一系列原因,不可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资源等现实基础的国力之下,通过技术、政策、经济等手段一次性把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城市直接转变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其中必然有个阶段需要经历低碳城市这样的一个过程,低碳城市建设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是传统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过渡城市。同理,城市规划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规划方法通过低碳城市规划的过渡,最终转变为人与自然、人与人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规划。

3 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方法

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主要可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面以及“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入手,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三位一体”落实,全方位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鉴于内容庞大等原因,本文仅就总体规划这个层面进行阐述。按照碳的终端排放统计,城市中碳排放的三大来源是来源是工业、交通和建筑[9],而它们同时也是城市规划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3.1发展容量

城市的发展受限于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城市绿地承载力等,找准制约城镇发展规模的瓶颈因素,科学确定发展容量,能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城碳排放总量的合理确定提高有效的科学依据,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3.2空间布局

城市碳排放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联系紧密,而生活和生产需要特定的空间形态来承载,所以空间形态一旦确定,必将对城市碳排放产生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城市规划是对空间形态塑造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塑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加强用地混合,促进交通减量,提高土地节约紧凑利用程度等方法,科学引导城市生活、生产活动,加强用地与交通的互动反馈,落实公交优先,实现布局减碳,促使能源高效利用、减少交通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特征,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应因地制宜,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考虑当地文化内涵,构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低碳生活、生产空间形态。

3.3产业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采取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产业策略和低碳策略,贯彻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思路;选择产业发展类型,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对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在三次产业中,工业仍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要能源的使用者与碳排放者。努力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程度高、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企业;逐步实现由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10]

3.4综合交通

1)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是城乡空间、产业空间的物流、信息、人紧密联系的通道,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城市的发展具有交通指向性,通过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2)合理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交通结构、交通方式、交通能源是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运行的不同交通结构、人们出行不同的交通方式、交通驱动的不同动力能源选择对于城市低碳交通的构建至关重要,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城市的发展要结合自己的条件,构建合理的交通结构,选择清洁、可再生、低碳能源,合理搭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3.5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构建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固碳高效的绿色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是“固碳”过程的重要物质载体。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主要以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形式存储在十壤和植被中[11],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城市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固碳能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系统,栽种具有高固碳能力的植被,形成低碳城市中宝贵的固碳系统。同时,自然环境的建设也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间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0]

3.6资源利用

明确资源利用目标,分项提出实施保障措施,重要指标应作为刚性要求予以控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碳的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与生活中资源的消耗所产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成为碳产生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结构,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资源,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废弃物、生产中间产物的使用,转变资源――产品――垃圾的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形成资源――产品――资源――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在产业链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3.7节能减排

城市的能源利用应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合理配置能源结构,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新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的使用,逐步降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比例,在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能源,降低生活、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新科技技术,吸收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3.8基础设施

拓展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促进集约高效利用。根据城市目前的基础设施现状,选择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构建有机的、低碳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服务系统。

通过构建合理的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缩短出行距离和往复次数,减少汽车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布置合理的绿色市政工程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结论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诸多方面去进行规划和落实。低碳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规划可从目前规划制度框架下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从不同维度保障、落实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转变。本文在总体规划层面上,从城市发展容量、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以及基础设施等不同角度对低碳城市建设控制进行了探讨。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还离不开城市控制线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上的方法控制与落实,也离不开规划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唯有如此,方能促进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

[2]甘靖中,鞠鹏艳,师坦,李哲,湛慧.北京延庆县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11(5).

[3]范晓磊,都明,王殿秋,迟洪冰.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论丛.2011,(00):58-61.

[4]易冬炬,李明生.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技术,2010,(2):6―8.

[5]孙强.临港新城低碳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1,5.

[6]汪光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乡规划理念转变[J].城市规划,2010(1): 9-14,2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顾朝林,谭纵波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9]秦波,邵然.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优化:理念、实证和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1(3):73.

第7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关键词:低碳城市;产业结构;低碳社区;森林碳汇

1 引言

在温室效应不断加剧,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主流的战略选择,低碳城市建设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是以减碳增汇为目标,城市经济以低碳产业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1],低碳城市正在成为一个世界城市品牌的新亮点和新坐标,在全球范围城市软实力的竞争中发挥着日益关键的作用[2]。2008年1月,住建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以保定市和上海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正式起步。2010年8月,国家发改委在广东等5省和天津等8市启动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这些城市在低碳城市上的探索各具特色。2 扬州市低碳城市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2010年,“运河城市与低碳经济”世界运河名城论坛在扬州举行,标志着扬州市低碳城市建设的正式启动,绿色低碳从理念走向行动。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生态市的创建成功,为该市的低碳城市建设打下了坚实的生态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①缺少低碳城市发展规划引领。低碳城市发展规划是《中国低碳城市评价体系》指标之一,是低碳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②低碳意识较弱。企业往往重视利益最大化,主动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生产的意愿较弱。市民受攀比虚荣等畸形消费心理驱使,在消费过程中浪费严重,低碳生活方式尚未形成;③低碳技术水平落后。由于历史和区位因素,扬州市能源生产与利用、工业生产领域的低碳技术水平比较落后;④森林碳汇能力不强,城市园林生态效益还需进一步提高。扬州市虽然绿化率较高,但由于存在现有城市森林属于生物量密度较低的人工林和城市草坪发展过快等问题,导致城市绿量不够,生物多样性较差。

3 对策与建议

3.1 制订城市低碳发展规划,指导低碳城市建设

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的纲领、管理城市的依据,低碳城市建设首先要从规划入手,重点做好两项专项规划:①低碳产业规划。产业结构影响能源消耗总量和经济能耗强度,产业规划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低碳城市建设[4]。在低碳产业规划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明确低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比重,从源头保证产业低碳化发展,提高发展质量。②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汇减碳的重要载体。要从全局把握,充分考虑市区道路、绿地和水系的布局规划与城市开敞空间的结合,构建有利于气体交换与污染物扩散的空气流动通道和“冷桥系统”[3],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减少碳排放。

3.2 积极实施森林扬州项目,增加森林碳汇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据测算,单位面积森林储存的碳是农田的20~100 倍[4]。因此,扬州市应积极实施森林扬州项目,增加森林碳汇。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一是改造现有绿地系统。目前该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8.9m2,林木覆盖率达21.3%,通过增加乔木阔叶林等方式改造现有城市绿地,增加碳汇空间较大;二是构建接近自然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该市地处长江淮河两大水系交汇处,水网密集,市政府正全力打造清水活水城市,这些因素决定了该市实施森林扬州项目时应突显林水相融的主题,建设具有滨水特色的城市森林景观带,在造林计划中,合理配置植物,在增加高固碳树种的同时,适当增加本地乡土树种,既增加了森林碳汇又体现了城市特色,同时也提高了生物多样性。

3.3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是实现工业经济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具体措施是:省级以上开发区全部建成生态工业园;加强中水、尾水再生利用,积极推动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对超标或超总量排污企业、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企业、单位能耗超标的企业全面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全市所有大中型工业企业都实现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对现有各级化工园区或工业集中区内的企业进行梳理,鼓励企业之间耦合共生,增粗增长产业链,形成循环效应,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3.4 扩大低碳社区建设试点,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低碳社区建设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低碳社区试点改造不仅提高了部分市民的生活质量,更是一个低碳生活方式的宣传平台和发展方向。扬州市在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将雨水收集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等世界先进环保节能技术与传统建筑有机融合,对老城区南河下3000m2民居进行了低碳社区建设试点,充分应用光、水、地热资源,实现节能减排,取得了较大成功。下一步,总结前期试点经验,扩大试点范围,通过政府引导,鼓励企业个人积极参与,对该市老城区现有100万m2低层住房选择连片区域扩大低碳社区建设试点范围,使老城区市民享受低碳又有品质的生活。

3.5 促进低碳产业发展,提高发展质量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低碳产业。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围绕打造“中国光电城”完善产业链,大力推进“三新一网一书”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形成我市独具特色的城市品牌;积极发展节能型产业,开展创建节能型企业活动,加快先进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做好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建设工作;提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文化产业和金融服务业,构建符合低碳建设、生态目标的产业结构。二是从政策层面引导工业企业“绿色发展”,使工业发展的基础动力低碳化。对各类新建工业企业严格按照碳生产率标准把关,对高碳生产率企业坚决淘汰,鼓励全市的工业企业积极开发和生产低碳产品。三是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转型。城市低碳发展最核心的竞争力就是传统产业的低碳化改造[3],对汽车、机械等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拓展提升,积极开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环保型发动机,依托现有优势,促进机械装备业实现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化。

4 结语

在低碳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引领下,结合扬州市自身资源特色和优势,采取有效措施,着力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城市森林项目、消费模式变革、低碳社区建设,逐步实现绿色低碳的城市经营理念,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打造城乡一体、林水相依、环境优美、具有扬州地域特色的生态名城,实现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研究课题组.2050中国能源和碳排放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王玉芳.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0.

第8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能力;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7-0202-02

“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不仅对经济发展,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它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作为人类的共同主题和世界潮流,它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生存权利。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与低碳经济相应的政府能力,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新一轮竞争中争取主动权,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关键。

一、提高政府的社会价值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的低碳社会氛围

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生产和消费方式,政府需要通过价值引导,在全社会树立“低碳理念”,营造重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碳排放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社会上树立低碳意识。低碳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基础因素是人,政府应在城乡社区、机关、厂矿、学校等,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普及低碳经济知识,使全社会认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条件将产生严重威胁,使“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规范社会道德与环境行为,增强全民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其次,鼓励、倡导和培育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节约型消费模式。在全社会推行低碳生活准则,促进公民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使公众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能源多的产品,优化消费过程。最后,帮助企业树立低碳经营理念,让企业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清洁项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决策层尤其要认识到低碳经济事关企业利益和未来生存,必须把低碳放在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上,将低碳意识、环境保护理念植入企业决策中,发现低碳蕴藏的商机,增加产业盈利潜力。

二、提高政府的发展规划能力,推进低碳经济有序发展

将社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政府首要的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具体说,就是政府应统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制定操作性强的低碳排放强制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间、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和措施联动等。把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一致,统一指挥、分步实施,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

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能力,还体现在结合实情上,即要考虑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具体国情,它决定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当前,中国贫困面还很大、技术相对落后、低端制造产品和产业比重大,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这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可能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美国、欧盟、日本等成熟的经济体相比,低碳发展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这需要政府本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透彻分析中国的优势劣势、困难挑战以及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既承担国际责任又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在政府统筹下,采用“试点―总结―完善―推广”这一在中国屡试不爽的政治经验,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减少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引发的震荡。

三、提高政府的政策保障能力,推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

政府承担着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的重要职能。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由于中国目前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大体为“1∶5∶4”,碳排放较大的第二产业仍居首位,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最大的节能减排。因此,改进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部门的能耗状况,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扶持创建低碳、高增长企业,建设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政府应制定相互协调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服务政策,通过从上到下的政策主导,规范、指导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新型低碳农业、低碳工业的发展和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具体地说:一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和政策,扶持、激励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低碳经济产业链即在低碳产品的科学研究、生产、市场交易、消费等方面建立的完整产业链,政府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采取预算投入、国债投入、财政贴息贷款、税收减免、政府采购、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政府搭建产学研、官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合作机制,加快低碳科技成果向新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通过加大低碳经济相关研究的投入,引导企业创新产业技术和加快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社会资源向循环经济领域和现代节能项目配置。二是实施价格调节政策,以价格杠杆和机制引导低碳消费。也就是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增加能源使用成本,限制高碳行为、浪费行为。如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用电差别定价政策,对超过能源效率、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或个人实行超耗收费。三是制定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如物流、金融、软件信息、科技研发、创意、商贸、生态旅游,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种植高效经济林、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产业等。四是强化农村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应特别重视农村低碳系统的建设,引导农村开发低碳产业,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农村使用沼气等生活物质能源,建立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四、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

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 [2]。建设资源循环型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政府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机制。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对污水处理收费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和合理征收,有效利用中水,防止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系,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二是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是一种低污染的交通运输方式,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就是要鼓励公众采用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出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减少污染。作为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政府应做好各种保障措施,让市民低成本到达目的地。三是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措施。政府对城市住宅项目的审批,要注重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合理设计采光、通风等,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减少能源使用。鼓励公众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减少空调的能耗,既满足人的舒适和健康需求,又使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四是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等设施在内的绿色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和人口居住密度,设置学校、医院、商城等,使居民能就近就便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减少乘车外出。

五、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完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应构建低碳环境监测机制,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并组成由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席的监测机构,对监测对象定期以信函、上门走访、检查等形式进行碳排放监测,及时向被监测对象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不进行整改的,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惩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低碳化”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指标,引导企业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生产。三是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的认证体系,没有绿色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保证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不超标。四是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对企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展开全面的监督和舆论指导。

低碳经济是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新,它将带来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我们只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避免在这场全球竞争中错失良机,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等待和观望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发展成本,承担更大的发展风险。只有行动起来,实施绿色新政,进行政府管理的适应性变革,大力建设和提高政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使全体国民更好地享有发展带来的幸福和尊严。

参考文献:

第9篇:建设低碳社会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政府能力;建设

“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经济不仅对经济发展,也对政府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它与中国的科学发展观不谋而合,作为人类的共同主题和世界潮流,它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生存权利。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与低碳经济相应的政府能力,完善相应的管理体制,是中国在全球经济新一轮竞争中争取主动权,获得更多发展机会的关键。

一、提高政府的社会价值引导能力,营造良好的低碳社会氛围

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发展、生产和消费方式,政府需要通过价值引导,在全社会树立“低碳理念”,营造重视节约能源资源、减少碳排放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结合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在社会上树立低碳意识。低碳经济转型中最重要的基础因素是人,政府应在城乡社区、机关、厂矿、学校等,通过教育、宣传和培训普及低碳经济知识,使全社会认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高碳经济”对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类生存条件将产生严重威胁,使“循环经济”、“低碳生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规范社会道德与环境行为,增强全民低碳经济发展意识。其次,鼓励、倡导和培育健康的低碳生活方式,逐渐形成绿色消费、低碳消费和节约型消费模式。在全社会推行低碳生活准则,促进公民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低碳生活方式的认同度和参与度,使公众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使用消耗能源多的产品,优化消费过程。最后,帮助企业树立低碳经营理念,让企业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清洁项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企业决策层尤其要认识到低碳经济事关企业利益和未来生存,必须把低碳放在企业发展战略方向上,将低碳意识、环境保护理念植入企业决策中,发现低碳蕴藏的商机,增加产业盈利潜力。

二、提高政府的发展规划能力,推进低碳经济有序发展

将社会对低碳经济发展的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政府首要的是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技术路线图。具体说,就是政府应统一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所采取的实施步骤和方法;制定操作性强的低碳排放强制性标准及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职责,以及政府间、各职能部门间的资源整合和措施联动等。把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目标结合起来,使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一致,统一指挥、分步实施,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获得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三重收益。

政府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能力,还体现在结合实情上,即要考虑中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具体国情,它决定了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与发达国家有所不同。当前,中国贫困面还很大、技术相对落后、低端制造产品和产业比重大,既要快速发展经济、减少贫困,又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这是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可能面临的难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美国、欧盟、日本等成熟的经济体相比,低碳发展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这需要政府本着“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透彻分析中国的优势劣势、困难挑战以及不同区域的特点,因地制宜,制定既承担国际责任又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实施步骤。在政府统筹下,采用“试点—总结—完善—推广”这一在中国屡试不爽的政治经验,先行试点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减少低碳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引发的震荡。

三、提高政府的政策保障能力,推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形成

政府承担着建立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框架,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政策保障的重要职能。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由于中国目前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比重大体为“1∶5∶4”,碳排放较大的第二产业仍居首位,而产业结构对碳排放会产生较大影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是最大的节能减排。因此,改进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交通和建筑三大部门的能耗状况,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扶持创建低碳、高增长企业,建设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是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政府应制定相互协调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服务政策,通过从上到下的政策主导,规范、指导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引导新型低碳农业、低碳工业的发展和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具体地说:一是通过税收、财政补贴等经济手段和政策,扶持、激励低碳经济产业链的发展。低碳经济产业链即在低碳产品的科学研究、生产、市场交易、消费等方面建立的完整产业链,政府对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采取预算投入、国债投入、财政贴息贷款、税收减免、政府采购、财政补贴、“以奖代补”等方式给予支持。政府搭建产学研、官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合作机制,加快低碳科技成果向新产品和服务的转化。通过加大低碳经济相关研究的投入,引导企业创新产业技术和加快技术升级,

淘汰落后产能,促进社会资源向循环经济领域和现代节能项目配置。二是实施价格调节政策,以价格杠杆和机制引导低碳消费。也就是以提高价格的方式增加能源使用成本,限制高碳行为、浪费行为。如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用电差别定价政策,对超过能源效率、能耗限额标准的企业或个人实行超耗收费。三是制定鼓励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如物流、金融、软件信息、科技研发、创意、商贸、生态旅游,加快林业产业发展,种植高效经济林、发展花卉苗木、中药材产业等。四是强化农村低碳经济政策的制定。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应特别重视农村低碳系统的建设,引导农村开发低碳产业,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鼓励农村使用沼气等生活物质能源,建立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

四、提高政府的城市管理能力,建设资源循环型城市

作为消费活动最为集中的地域,城市消费了全球能源的75%,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80% [2]。建设资源循环型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它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政府提高城市管理能力,促进低碳经济发展,重点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建立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及综合利用机制。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强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要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污水处理产业化,对污水处理收费进行科学的成本核算和合理征收,有效利用中水,防止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水系,造成江河湖泊水质恶化和地下水污染。二是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是一种低污染的交通运输方式,建立城市绿色交通体系,就是要鼓励公众采用步行交通、自行车交通、公共交通和轨道交通出行,降低对小汽车的依赖,减少污染。作为城市建设的内容之一,政府应做好各种保障措施,让市民低成本到达目的地。三是推广绿色建筑节能措施。政府对城市住宅项目的审批,要注重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合理设计采光、通风等,减轻建筑对环境的负荷,减少能源使用。鼓励公众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使用合成材料,减少空调的能耗,既满足人的舒适和健康需求,又使人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四是积极创建绿色社区。建设包括绿色建筑、社区绿化、垃圾分类、污水处理、节水节能等设施在内的绿色社区,是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和人口居住密度,设置学校、医院、商城等,使居民能就近就便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减少乘车外出。

五、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完善低碳经济评估体系

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就低碳经济发展而言,强化政府的监管能力,需要做好几方面的工作:一是政府应构建低碳环境监测机制,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并组成由相关职能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席的监测机构,对监测对象定期以信函、上门走访、检查等形式进行碳排放监测,及时向被监测对象反馈情况,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对不进行整改的,采取经济、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惩处,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建立“低碳化”生产标准和技术规范指标,引导企业在规定范围内进行生产。三是建立和完善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环境标志和能效标识的认证体系,没有绿色认证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交易,保证产品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碳排放量不超标。四是建立低碳经济信息披露制度和举报制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对企业生产和社会消费展开全面的监督和舆论指导。

低碳经济是一次新的技术变革和产业革新,它将带来新一轮的全球竞争。我们只有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才能避免在这场全球竞争中错失良机,才能增强中国经济竞争力。等待和观望只会让我们付出更大的发展成本,承担更大的发展风险。只有行动起来,实施绿色新政,进行政府管理的适应性变革,大力建设和提高政府能力,才能更好地促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使全体国民更好地享有发展带来的幸福和尊严。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