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精选(九篇)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

第1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经营管理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数量不断增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与此同时,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偏低、财务风险显著、经营成效和盈利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而企业的会计管理水平与其经营成效息息相关,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优化会计管理质量,对于促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盈利水平、经营效果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逐步配备信息化设备,信息化系统在日常办公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其会计信息化建设却普遍进展缓慢,以下将对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概述

1.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指的是为了迎合社会信息化,而实现信息技术与会计的融合,是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企业会计管理过程中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与会计电算化相比,会计信息化的内涵更丰富,思路与方法更为灵活和广泛,可以说会计信息化是建立在会计电算化基础之上的,也是对会计电算化的进一步拓宽与发展,同时,会计电算化将企业与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解决了单纯应用会计电算化所带来的“孤岛”现象,提升了会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促进了企业综合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背景

《中小型企业标准暂行规定》中指出,从年末职工人数、年产品销售额和资产总额几个指标作为评估企业规模的重要标准,从新的评估标准中可以知道:“企业职工人数在两千人以下三百人以上,年产品销售额在三亿元以下三千万元以上,同时企业资产总额在四亿元以下四千万以上的企业归之为中型企业”;“其他范围内的企业可以称之为小型企业。”可见,中小型企业的企业资产总额、销售额与企业职工人数相对较小,因此中小型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通常偏低,这对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只有对总量相对较小的资金、资源进行合理筹划、分配、审核,才能确保中小企业经营的稳定经营,同时尽可能地规避经济风险。

信息时代下,信息化设备、互联网等逐渐普及,在中小企业各类业务开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会计信息化更是通过对各类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应用,和对企业会计管理实务的数字化运作,实现了对中小企业经济活动、资金流动、资产管理等各项活动的优化管理,并通过对上述各项流程的信息收集和处理,形成了相应的数据信息资源,为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决策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为提升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不断优化企业经营战略和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小企业只有做好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才能做好应对市场竞争的准备,实现企业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的生存和健康发展。

二、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信息化意识淡薄

信息化意识是否牢固,直接影响着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进展与成效。目前,受企业管理者知识水平、思想认识、管理能力、信息素质等因素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全员尚未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由于不具备系统的企业管理知识,因此常常满足于眼前利益,得意与企业经营现状,而未认识到市场竞争的激烈与残酷,未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停滞不前。此外,有的企业管理者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意识,但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较为肤浅,认为配备信息化设备,应用信息化技术就实现了会计信息化建设,仅仅将会计信息化建设视为一种减轻会计人员工作负担和提升会计信息准确度的手段,因此未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给予持续、充分的关注,也未采取人才引进、完善组织构架等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配套措施。

除此之外,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普遍存在较强的随意性,而缺乏合理的长期规划。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与会计部门负责人对企业现有的会计工作基础,信息化建设基础把握不准确,尚不能对自身会计信息化水平进行准确评价,从而导致企业领导和会计部门难以制定科学的会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目标,更无从制定科学的会计信息化建设规划,从而导致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混乱无序,资源浪费与重视不足的情况并存,严重制约了会计信息化作用的发挥。

2.信息化建设效率偏低

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效率偏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部分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配套设备更新换代较慢,不足以支持其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的开展。究其原因,一是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不足,资金投入有限,导致会计部门不能结合信息化建设需求及时购入和更新设备;二是部分企业会计部门和IT技术部门对现有设备与系统的维护力度不足,部分设备存在故障导致闲置浪费,且信息系统软件、功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和拓展,因此使用价值迟迟得不到提高;(2)中小企业的会计等方面的数据报送错误较多,这是数据在传送中计算机故障或者打印机等方面的问题引致的;(3)中小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就信息化建设的协调配合不足,导致会计软件的安装、应用仅仅在会计部门开展,而其他部门对相应软件与程序的了解和应用不足,导致会计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仅局限在会计部门而效率偏低。

3.信息化风险管控缺失

目前,许多中小企业由于会计信息化建设进展缓慢,对会计信息化风险的认识尚不充分,因而导致其信息化风险管理控制机制不健全。造成会计档案内容不完整,归档不及时,会计磁盘与会计资料丢失损毁,会计信息被认为篡改、损坏、泄露等问题屡屡发生,严重威胁着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更对企业的经营与决策造成了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黑客的攻击、病毒的感染,也有可能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的崩溃、瘫痪、数据丢失、数据被篡改或泄露的严重后果,而目前受技术水平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就此采取充分的安全管理措施。

三、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改进对策

针对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现状,目前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1.树立信息化管理意识

提升中小企业全员的信息化管理意识,对于促进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长期、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应针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会计人员、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采取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措施,以使企业全员牢固实力信息化管理意识,对此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企业一把手应以身作则,主动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以充分认识会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学习会计信息化管理理论、知识、技能,找出企业自身水平与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并积极倡导企业全员了解、学习、重视信息化管理;其次,应对企业会计部门负责人,IT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骨干人员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的会计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以不断提升他们的会计信息化的认知水平,并对照企业会计信息化现有基础不断采取技术上、流程上、模式上、方法上的改进措施,进而实现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除此之外,会计信息化建设不但需要企业领导的支持,企业会计、技术部门的主导,还需要企业全员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可通过广播、海报、企业微信公共号、企业官方微博等途径开展广泛的、全面的信息化知识宣传,以提升企业全员对信息化管理方法、技术的认识,在日常工作中积极配合企业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相关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录入,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资源建设活动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

2.强化业务流程再造

为了解决当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效率偏低的问题,首先要加大对会计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投入,确保企业会计信息化设备充足,确保相关软件、程序、系统的先进性,对强化对软、硬件基础的维护管理,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性能稳定、功能完善。

除此之外,应通过系统的业务流程再造手段,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系统与企业业务流程的契合性,进而提升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此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业务流程再造要充分针对企业基本业务的内容与特点展开,为企业管理和决策者提供最可靠、最有价值的会计信息;(2)要尽量打造简洁而高效的会计信息化业务流程,以控制成本,提升效率;(3)应将企业各项业务的会计信息进行统一途径、统一格式的存储,以确保企业会计、管理人员获取、处理、利用会计信息的效率。

3.完善信息化风险管理策略

完善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管理工作,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对企业信息系统进行全面防护,一是采用防火墙技术,阻挡非法、可疑入侵;二是采用合理的数据备份技术,防治企业关键会计信息的丢失;三是强化病毒识别与查杀,最大限度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2)完善内部控制和外部控制机制。内部控制方面,应通过完善会计信息化操作系统,强化操作者身份认证、采取部门之间的隔离措施等手段减少人为失误造成的会计信息错漏、损毁等情形;外部控制方面,应强化远程处理控制、大众访问控制、病毒和黑客的识别与防控等,有条件且有需要的企业还可建立远程数据灾备系统,以将企业会计信息化风险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积极强化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于中小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受管理者认识不足、信息化建设基础薄弱且建设效率偏低、安全风险管理不足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对此,积极强化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结合目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当前应着重从提升信息化意识、强化业务流程再造和完善信息风险管理工作三个方面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以促进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齐莲花.重构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2).157-159.

[2]迟金凤.新形势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3(3):57-58.

[3]张启晨.基于“云计算”的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新取向[J].现代经济信息,2013(22).

第2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息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7-0016-02

20世纪后半叶,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己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成为新世纪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今,信息化、网络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开始制定自己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战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信息化理应被放在了最优先发展的位置。各国纷纷出台各种政策,促进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力争在新世纪的全球化竞争中谋求竞争优势。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经济,提高整体经济效益,解决就业问题的重大举措。中小企业信息化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优化升级;有利于推动产业信息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企业素质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促进国民经济高效运行。对中小企业自身而言,信息化拓展了其生存空间,提高了其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是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满足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中小企业参与国内外竞争,加速我国经济市场化与国际化,适应国际经济网络化、信息北的要求。

目前,我国各类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5%以上,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左右。在流通领域中,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也是安置社会就业的主体,据统计,中小企业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因此,在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应该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一项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一、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

中小企业的发展和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日本在1986年就提出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革的建议方案,加拿大建立了健全的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支持体系,韩国在其中小企业结构高度化政策中,特别强调对中小企业的技术现代化、信息化的支持。借鉴国外经验,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必须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在资金、技术和人才培训、构造公共信息网络、加快网络法律建设等方面提供援助和服务。

二、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策略有别于其他企业

中小企业由于在人才、技术、资金上都无法与大企业相比,但是其规模较小、生产管理环节少,需要信息化的数据也往往要少的多,实现起来也往往要容易的多,且可靠性也容易保证。因此说,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中小企业要搞好信息化建设,应该重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必须强化企业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多数中小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认识都不足,认为企业规模小,生产管理过程比较简单,用不用信息化照样能管得好。另一方面,认为中小企业缺乏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资金也不宽裕,没有必要进行信息化建设,从而影响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因此,企业领导者首先思想观念必须转变,认清信息化建设对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其次,必须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研究制定企业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技术方案,做好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准备。

2.做好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企业信息化系统不仅要求满足现实的需求,还必须兼顾今后的发展,一定要有长远的打算,做好调研工作,搞好信息化系统的整体规划。

3.量力而行,分阶段实施

企业信息化虽然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它可以分成若干不同阶段。中小企业由于在人才、资金、技术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规划确定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围绕提高效益这个中心,制定企业信息化的分期分阶段实施计划,确立每期每阶段的任务和目标,采取阶段发展、逐步推进的办法,不断地创造条件,循序渐进地实现信息化建设目标,最终实现全面信息化。

三、加强自身基础建设,推进信息化进程

一是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管理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市场反应能力的不断提高,企业信息化必然要求引入现代管理体制,通过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将从上而下的金字塔型管理系统进行扁平化、内部网络化。而我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其业务流程是无设计的,随意性很大,根本无法运行。因此,企业信息化投资与建设,必须与组织设计紧密结合,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重建每道工序、每个部门的数字化基础,使企业内部信息传输更便捷。这也是国际上成功的企业信息化必须辅之以专业的管理顾问长期合作的原因所在。从国内外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经验来看,业务流程重组、建立相应的管理模式是企业信息化进行到一定阶段时必不可少的步骤。

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才培训。企业信息化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招聘、培训等形式,不同程度地使企业全员尤其是主要领导接受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使新的信息理论知识与已有的自身业务相结合,促进生产经营管理的创新和优化。同时,理顺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企业信息化得以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是建立数据库,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企业信息化是以数据为中心的,其核心是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如果说信息网络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路”,信息处理硬软件设备是企业信息化的“车”,那么,企业的内外信息资源就是“货”。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根据发展目标,重视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科学、统一、全面的数据指标体系,在数据的采集、录入、存储、处理、分析、应用及共享、开发、利用上下工夫。只有建立准确、全面的数据库,才能为企业管理服好务。

第3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竞争优势

当今,人类社会正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迈进,信息科技已成为现代科技的核心和主流。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制定信息化战略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非常关键,它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理性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信息化是指中小企业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达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1]。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由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特点可以从中小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两方面来认识。许多理论对中小企业的优势进行了分析,认为消费结构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的流行,中小企业比传统大企业更适应这种灵活的生产方式;中小企业的劣势突出表现在规模较小、资本量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技术和人才、内部管理水平欠佳、组织关系不稳定等方面[2]。中小企业的特点决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总体要求是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一般来说,为满足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要求,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从其管理基础出发,循序渐进,不能从技术和软件的先进性出发,一步到位[3];第二,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兼顾其现实需求和未来需求;第三,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在自身业务的灵活性和信息化的规范性之间找到恰当的平衡点。

二、我国中小企业在侧制定信息化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不符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目前我国多数中小企业建立时间比较短,信息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很多企业甚至刚有一套规范的业务流程。因此,中小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从企业的现状出发,实施符合企业实际的信息化战略,这样才能达到事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千万不要贪大求快,中小企业毕竟和大型企业特点不同,实施的信息化战略也不能相同,不能一味的仿大型企业[4]。

(二)不能正确地认识信息化战略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中小企业没意识到信息化战略的作用,这不利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的信息化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蹦而就,也不可能只是企业局部的信息化,它是企业整体的信息化,因此,要把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到战略的度,通盘考虑,这样才能真正的开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从而提高企业竟争优势。

(三)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现在我国很多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不能为企业战略服务,实施这样的信息化战略会浪费人力和物力,增加企业的成本。我国信息化建设专家陈启申教授曾说过:"信息化战略的制定,一定不要为信息化而信息化,它一定是为企业战略而服务。"企业制定信息化战略的时候,一定要从企业战略出发。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管理模型

中小企业规模较小,高层管理人员清楚地知道业务瓶颈。中小企业信息化以解决业务瓶颈为首要任务。中小企业应遵循渐进战略,逐步完善其信息化建设,在实践中,多数中小企业以部门级信息化为战略目标启动信息化建设。

第一,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实现中小企业信息集成就是指建立关于信息定义、采集、处理、保存的标准化制度和体制。信息为中小企业各部门共享,有统一的数据库。

第二,实现部门级信息化。实现部门级信息化管理是指中小企业仅对某一个或几个职能部门实施信息化。通过部门级信息化提高某一个或几个部门的运营效率,达到提高整个企业运营效率的目的。

第三,实现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中小企业内部一体化的集成管理是指中小企业实施企业级信息化,企业基本的管理流程是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产供销等业务通过信息化连贯处理,财务处理和业务处理一体化。

第四,实现中小企业内、外一体化的集成管理。通过中小企业内、外的集成管理使其更准确地把握需求、更快速地组织供应,以及从供需链的角度对产品发展方向和获利性、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等各个方面进行优化[5]。

制定信息化战略时企业的决策者有清醒的认识和坚定的信心、决心;需要有长远的、合理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要逐步培养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事业心强的人才队伍。当然,中小企业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在对具体的中小企业制定其信息化战略时,需要考虑中小企业的个性特点,这样才能制定出一个实际的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以指导其信息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徐吉吉.中小企业信息化轻松上路[J].企业管理,2002,(10).

[2]张哲.全球化浪潮中的中国中小企业[J].中国软科学2000,(6).

[3]吴文钊.阳光三论――信息化建设如何成功[J].企业管理,2004,(5).

第4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信息化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信息化认识不足。许多中小企业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不足,对企业信息化能否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仍持怀疑态度,一部分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存在误区,认为拥有电脑、拥有企业网站就进入信息化了,一部分没有认识到企业信息化不仅涉及大量的投入和技术上的变革,而且还涉及到企业的业务与管理流程、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企业信息化不单纯是使用信息技术,更主要的是建立一套与信息化相符的经营管理体制。

2.信息化总体水平比较低。据抽样调查表明,在中国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整合中,全部实现计算机网络互联、办公自动化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的企业不足10%;作为企业电子商务最核心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目前已实现的企业仅占2.9%。中国实现上网的企业只占到所有企业的20%~30%,利用网络开展经营活动的企业就更少,在实现上网的企业中,多数所做的工作也仅是在网上开设了主页和E- mail 地址,既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更没有借助网络开展商务活动。有的企业网站长时间不更新信息,成为名副其实的“空站”。

3.信息化管理体制落后。许多中小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从而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小企业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的运营,更重要的是对企业进行业务重组, 建立一套符合中小企业信息化要求的经营管理体制。中小企业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是在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是企业能够充分及时的利用信息资源,把握市场机遇,科学决策,以便更好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因此,引进科学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搞好中小企业信息化先决条件与基础。

4.中小企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目前,造成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低、信息产业竞争力不强、综合信息能力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不高,这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改革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同时,师资力量缺乏和教材落后制约了信息化人才的发展。

二、加快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中小企业的管理层要首先重视信息化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一项向传统的落后管理模式挑战的管理革命,是对企业原有旧的经营方式、管理机制、组织形式、业务流程的大变革。要实施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要解决的是企业员工的思想认识问题,特别是领导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问题,各级领导应做好充分准备: 一要从思想上认识到信息化是一场“革命”,要做好与一切旧的管理恶习作“斗争”的准备;二要加强对信息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要从心灵深处认识到信息化是时代所需,是加强企业管理、适应社会发展所需,不能盲从,同时也应看到实施信息化的困难和阻力;三要直接参与关键环节和重大事项的讨论和计划制订工作,只是给予人力、物力的支持还远远不够,要身体力行,亲自决策;四要给予技术人员和实施人员以强大的支持,在他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及时给予激励。

2.中小型企业信息化还是需要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中小型企业短时间内很难承受企业的全盘重组。首先,不可盲目求大、求全、求新,不能有“一劳永逸”的思想,要分阶段,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实现企业信息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扩充、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又有其具体目标。而无论总体目标还是阶段目标,都要从效益和效果来确定和评价。要站在发展的高度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可适当超前,但要适度,要注意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适当取舍,循序渐进。其次,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不是那种特殊的业务流程,所有的业务流程在大型企业中都看得到,有的流程可能只是一些大型企业的一个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经验,把以往很多大型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知识积累起来,形成不同行业的最佳业务实践。

3.增强全员信息化意识,使全体员工自觉成为信息化实施的推动者。管理信息化是企业一项综合性的全身运动,几乎涉及企业所有业务领域,需要企业各层次人员共同参与才能明确现有的和潜在的信息需求,从而设计出科学、实用、符合企业战略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方案;况且信息化的应用,使用得最多的是各流程和各终端的各个用户,员工的素质、应用水平、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系统运行的好坏。

4.建立企业信息化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企业信息化改造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其最大的困难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成功与否。从目前中国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实际效果看,只有10%左右的企业效果较好,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善的信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使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缺乏正确、合理、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5.注重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后续教育培训工作。为管理信息化建设培养大批复合型人才人才是企业管理信息化成功的关键,信息化方案的引进和启动只是信息化项目的开始,接下来的实施应用过程,才是信息化的难点。外部软件咨询顾问是必需的,但企业挖掘和培养自己的人才才是长久之计,消化并落实执行方案,才是企业信息化系统长期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企业必须得培养大批属于自己的信息化人才。培养内部人才,不但可以降低成本,人员使用无磨合期,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内部形成岗位成才的良好风气,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 马费成: 信息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第5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16-(2014)02-

在云计算模式下,云计算作为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传统软硬件的应用模式,个人计算机也会从以桌面系统为中心改变为以网络为中心,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在线提供一切的服务和应用,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费用的降低。在当今时代,云计算具备快速性、灵活性等等一系列的优点,已经变为当今计算机领域的良好发展趋势。另外,中小企业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应用能够非常有效地应对传统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需要花费较高的早期费用以及后期维护费用的问题,中小企业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应用是大势所趋。

一、基于软件即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软件即服务,也就是Software as a Service,即SaaS,将软件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这种服务在各种各样的企业中的使用也是存在着各自的差异的。一般来说,大企业都具备他们自身的数据中心,能够自行地进行应用程序的开发设计,也能够独立搭建企业内部的云计算平台,因此,大企业的SaaS是较为安全的一种内部服务,在能够确保核心数据的安全性的基础上,SaaS模式的应用可以是核心应用和非核心应用。

相对于大企业来说,因为中小企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资金问题,所以,不能够独立进行云计算平台的建设,一般都是进行公共云计算平台的租用,借助于计算机网络来得到应用服务,能够获取诸如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服务。云计算能够为中小企业带来以按需租用信息资源为核心的业务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中小企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云计算能够帮助中小企业减轻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使得中小企业能够按需定购各方面的应用服务,以便帮助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信息化建设的费用。

另外,基于软件即服务的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又能够为供应链中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创造非常良好的解决方案。借助于在线应用的模式,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之中对于云计算平台中的实时数据实现共享。企业在共享云计算数据的基础上,就能够更加高效率地完成各项生产经营活动,这是非常有利于企业更好的融入到整个供应链流程之中的。借助于共享的实时数据,企业能够保证在正常的供应、生产经营、销售等各项业务流程的运转过程中保持协调性。

二、基于平台即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平台即服务,也就是Platform as a Service,即PaaS,将平台作为一种服务向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根据相关实践发现,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采用日常办公软件、日常文档处理软件、一般的财务管理软件等等一系列的商品化软件的外购是具备局限性的,也就是说,这些商品化软件都存在着较强的通用性,可以迎合企业的一些共性需求,然而,对于中小企业的一些个性化的需求来说,这些商品化软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尤其是对于那些关系到企业具体的业务处理工作的需求更是不容易给予满足。

三、基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

具体来说,采取基于基础设施即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模式,中小企业通过下面的两种方式来获取服务:

方式一:对于基础设施即服务进行按需租赁。中小企业在进行正常的运转的过程中,对于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的需求是存在着差异的,在中小企业运转的高峰时期,存在着非常高的需求量,必须处理各种各样的文档等相关的资料,相应地,中小企业也面临着一定的空闲时期,这就使得一些具备高成本数据中心的企业存在着较低的数据利用率。根据调查发现,不超过百分之八十的计算能力以及百分之六十五的存储空间的利用率都会导致企业运转效率低下。而借助于基础设施即服务进行按需租赁就能够使企业的临时性的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使中小企业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信息化建设费用,能够节省下来更多的资金用来发展核心业务。

方式二:基础设施外包服务。在帮助中小企业临时性按需租用基础设施的同时,通过基础设施外包服务能够使中小企业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进行云计算平台的租用的方式来取代自建数据中心的方式,使中小企业在租用的云计算平台上进行企业应用的部署,从而帮助中小企业节约信息化建设费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低碳经济、绿色GDP的发展背景下,绿色IT成为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IT业的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成为实现绿色IT的关键所在,而云计算建设模式中的虚拟化技术以及软硬件的充分合理利用使得IT资源得以高效利用,很好的助推了绿色IT的实现。因此,中小企业云计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应用将会日益普及,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实现IT绿色节能、高效运转,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娟. 云计算到底离企业有多远[J]. 山西电教, 2009,(02) .

[2] 张勇. 云计算环境下软件工程模式初探[A]. 第三届全国软件测试会议与移动计算、栅格、智能化高级论坛论文集[C], 2009 .

[3] 肖志良. 浅谈云计算模式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1,(03) .

第6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云计算

1基本理论

1.1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现代社会一个新的术语,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等手段,将会计信息的获取、核算和应用与企业管理相整合,使会计业务处理达到高度自动化,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最合理的依据。这要求人们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以更宽广的视野来认识崭新的会计。会计所渗透的领域都已经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会计信息化保留了传统会计所具有的优势,也改进了其不足之处。网络技术的不停更新使得会计信息化也跟随其脚步不断地改善,分步骤、分层次循序渐进,最终实现会计全面而多阶段的会计信息化。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设新一代的会计信息化系统,首先能提高企业现代管理水平,对生产运行状况等信息进行深刻剖析,从而及时发现企业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建议。会计信息化还能够实时提供管理者所需要的经过加工整理后的信息。

1.2会计信息化建设模式

1.2.1会计信息孤岛模式

会计信息孤岛模式通俗地来说其实就是会计电算化。通常情况下主要的应用形式是:企业购买一套简易的财务软件,在财务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内容和最基本的账务处理,将信息化初步带入企业。会计信息孤岛模式较为安全,具有投资的难度低、规模小、风险小的优点。而正是由于这些特点,只有成立时间较短、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企业才会选择并使用。理论上会计信息孤岛可以相应解决企业的问题,但是从实际应用上来看仅依靠会计信息孤岛,即会计信息与企业业务相互分离的状态对于企业整体发展是很不利的,信息局限化,可塑性较低。

1.2.2财务业务一体化模式

财务业务一体化是将企业经营中的三大主要流程,即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相融合,使财务和业务数据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实时共享和控制,真正发挥会计控制功能。财务业务一体化完成了金融业务的整合,使企业能够实现以信息流为核心,以业务流为主体,以物流为基础的新型经营模式。企业在组织各项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经营和竞争力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财务一体化实现了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增强了企业决策支持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管理者特别是中高层管理者提供了多角度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和手段。

1.2.3云计算服务模式

云计算是通过网络来专门提供动态的、容易扩展的且是虚拟化的网络资源。主要有三种服务模式。

2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2.1A有限公司简介

A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负责室外照明器材的专业设计、制造和安装,自营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公司占地面积约60000平方米,厂房35000平方米。公司拥有一流的研发队伍和先进的生产设备,高质量、有竞争力的价格和及时交货的原则,有助于其从海外市场获得大量订单。公司主要生产道路照明灯具、路灯杆、庭院灯具、景观灯具等室外照明器材。

2.2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现状

A有限公司在成立之初业务简单、人员较少,使用的是代账会计,由记账公司提供专业的财务会计服务。但是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多元化,代账公司的代账服务已经无法满足A有限公司的需求,于是A有限公司雇佣专职会计人员,开始进行传统的手工记账。但是手工记账却存在很大的缺点,工作量大,而且容易出错,日常会计核算和汇总工作纷繁复杂,也很难对财务数据进行系统地动态分析。后来为了更好更快地完成财务工作,公司购置了金蝶KIS迷你版财务软件以及ERP软件,实现了单机版的会计电算化。这也是传统会计信息化的开始,传统的会计信息化是指购买软件并安装在自己的硬件平台上实现的,如果需要后续的维护升级则直接联系服务商。在2012年,公司重新更新系统变成金蝶KIS专业版财务软件,升级后的金蝶软件能进行快速查找,权限管理更精细,提供账套手工备份和自动备份两种功能,核算项目可以分级核算,实现真正意义上分级管理,大大降低了财务人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企业所用金蝶KIS专业版财务流程。

2.3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SWOT分析

2.3.1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优势

(1)拥有良好的建设基础。A有限公司如今使用金蝶KIS以及ERP软件,基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将其会计系统和业务系统进行了有效的集成,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2)是企业管理的客观需要。会计信息化的建设程度对A有限公司的经济效益有直接影响,是企业目前所面临的重大考验之一。企业管理的要求对企业实时的数据要能及时掌握以及期末数据的财务分析,这就要求加快对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2.3.2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劣势

(1)会计信息化缺少资金。A有限公司目前处于不断拓展业务,扩大规模阶段,已经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厂房的租赁,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上。企业又是中小企业,融资的渠道很少,所以不会对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做很大的投资。(2)管理层理念缺失。A有限公司管理者仅仅了解会计信息化建设可以为企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效益,却并不知道如何将会计信息化进一步推进,管理层对于会计信息化的理解比较片面,导致后续的建设较为缓慢。(3)会计信息化缺少人才。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很多会计专业人员操作,而且要有顶尖的信息技术来支撑。目前公司在这方面的人才比较欠缺。

2.3.3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机会

(1)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家自2009年4月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用于支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2)企业更全面地进行管控。随着A有限公司不断扩大,其管理水平也将不断提升,对信息系统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迫切需要一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来支撑其专业化、精细化的管理需求,A有限公司作为资金管控的平台,是收集数据、决策分析、配置资源的重要依据。

2.3.4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威胁

(1)企业存在客观的风险积聚。A有限公司自身在货币经营中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都必定存在,而且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公司的不断扩大,风险也越来越大。还有叠加于集团内部的系统性风险、战略风险、会计人员道德风险,公司的会计信息化面临客观风险积聚的威胁。(2)会计信息化存在较大信息安全问题。由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对会计信息化必定会产生一定的不安全因素。目前A有限公司网络安全尚未完全成熟,会计信息既有业务系统直接导入,也有会计信息化系统自身生成,还有手工录入,多渠道的信息来源,信息的来源不统一会给信息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2.4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对策

通过对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列举并分析,根据这些因素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影响程度排序,可以构造出会计信息化建设的SWOT矩阵,可以得出四种解决对策,旨在建设适合企业自身特点会计信息化。即利用机遇、发挥优势的SO对策;利用机遇、克服劣势的WO对策;发挥优势、应对威胁的ST对策;克服劣势、应对威胁的WT对策。

2.4.1SO对策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SaaS模式是最流行的趋势。企业不用为此占用大量的资金,就能满足企业会计信息的需求。只要连接到网络,就能访问系统。A有限公司可以选择云计算的服务模式,云服务商可根据公司自身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属于自己公司的一套企业管理软件。会计信息系统在原来的基础上,规范会计科目、统一数据,通过采用现代电子手段、通过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加工,并且实现分析数据的实时查看。

2.4.2WO对策

为实现A有限公司会计信息化建设目标,推动会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有深刻的认识,明确会计信息化决策、管理、执行检查职责,实施规范化的会计信息化管理流程。(1)企业管理者应该提升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信息化发展进程,必须认识到会计信息系统一定要得到充分利用,才能在目前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生存下去,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2)规范和完善会计信息化管理流程。按照会计信息化系统管理要求,A有限公司应建立软件实施的规范化流程管理,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化系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部门和社会公众的需求,增强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和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

2.4.3ST对策

会计信息系统是整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所以会计信息化的安全关系到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A有限公司需要加强安全防范的意识,引进相关的防护设备及人员。在借鉴其他成功企业案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自己的安全性保护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系统安全有效的运行。首先,要从信息的来源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数据输入的错误。不同人员对会计信息处理的权限不一样,不必要的信息不能看到,例如出纳只管企业现金及银行存款有关的会计信息,其他的像总账、成本核算都是非必要的信息。其次,必须要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定时做好数据的备份,虽然这样会导致双倍的财力投入,但是能很好地避免因为信息的丢失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风险;财务会计信息本身可以进行加密,确保信息在传输的过程中不会被篡改,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企业在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中,要安装必要的杀毒软件,安排专门的人员保证数据库不会被入侵;还可以加大会计信息化的投入,一方面升级会计信息系统;另一方面也可以选择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技术,保证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安全有效的提供信息。

2.4.4WT对策

现代社会人才也作为推动企业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A有限公司应该更加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一方面,企业缺少的人才想办法引进;另一方面,企业现有的职员要加强他们的培训工作,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做准备。(1)不断从外部挖掘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企业应该拥有良好的形象,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建立一套健全规范的用人体制。在进行人员选拔时,应优先考虑具备信息化建设经验,同时又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人员,即复合型人才,并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复合型人才对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加强内部人员专业能力的培养。企业的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离不开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所以要组织企业财务人员学习会计信息化的相关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第7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大大促进了黑龙江省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找到了一条可行之路。对于这项工作,黑龙江省信息产业厅在整个平台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确立平台模式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的大面积推进是从2000年开始的。先后由省信息产业厅、省科技厅、省经贸委出面组织召开全省企业信息化经验交流会和培训会,以典型引路和提高认识为主来推动工作。同时拨出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截止去年先后投入资金2亿元,帮助300多家企业实现信息化。这些企业大多数是大中型企业,这些大中型企业在黑龙江省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同时,这些大中型企业管理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同时具有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除了省里拨付部分支持资金外,企业都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凡上ERP的企业多的投入上千万元,少的也要上百万元。在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上,从2005年开始转向中小企业。

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对这么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工作怎么开展,对主管部门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难题。政府不可能拿出更多资金对每一家企业进行支持。

国家近几年来对广大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工作也非常重视,2004年决定开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公共平台模式试点工作,黑龙江省成为试点省份之一。我省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招投标,由省内有实力的IT公司牵头组建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服务中心,负责“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行,联合电信部门、软件供应商组成应用联盟,共同为平台建设出力。

平台建设以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为目的,以建设区域性公共信息平台为已任,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解决企业信息化瓶颈问题为突破口,本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立足服务,讲究实效,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逐步到位”的原则,推动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广泛应用,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提高。

省信息产业厅一方面在国家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资金支持力度,同时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并通过省内各级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广大企业用户牵线搭桥。到目前为止,该平台建设已初具规模,应用初见成效。

破解三大难题

几年来的实际工作使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开展还存在许多困难。首先是黑龙江省现正处在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时期,一大批老国有企业的体制需要改革、改造,这项工作,一方面工作量极大,另一方面需要资金,这就使企业领导在信息化方面投入的精力不够,也使企业信息化资金紧张问题暴露出来。其次是很多老国有企业经济效益不好,新兴民企规模有限,很难吸引高新技术人才进厂,这些企业的IT人才十分缺乏。总之,资金、技术、人才是影响企业信息化推进工作的三大难点。

如何破解这些难题是对我们的严峻考验。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是解决广大中小企业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的有效方法。平台建设可以使国家有限的支持资金集中使用,克服过去分散投入效果有限的弊端。一个平台建设,可以带动一大批企业实现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模式有许多优点:它可以整合各种资源,集中建设软硬件及网络应用环境,质量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证;集中优势兵力,使技术服务水平大大提高;上平台的企业自身不用购买价格昂贵的主机服务器,不用自己建机房,这为企业节省了信息化所需的大部分资金;企业也不用配备专门的计算机专业队伍,解决了资金和人才问题,也就为企业领导解除了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难题,使其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精力投入大大增强。

在平台模式推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首先是技术方面,ASP模式需要在平台上开发和安装能够支持远程“一对多”、功能完整、操作简单、可靠性强的成熟应用软件,这在当时国内外都很难找到。经反复研究、分析和实验,我们决定选用国内较为成熟的用友、金蝶等管理型应用软件,但这些软件只支持本地应用,在我们中心技术人员的积极努力下很好地解决了远程接入难题。同时采用变通方法使这些软件能够实现“一对多”应用。其次是运行环境方面,我们积极协调本地电信部门,如黑龙江网通公司,确定他们为平台建设联盟成员,免费为平台建设承担服务器托管任务。对于认识方面的问题,我们通过反复宣传教育、宣传典型的示范企业等方式来做工作,使平台用户数不断增加。

平台模式建设经验

黑龙江省作为国家平台模式应用试点省份做了很多尝试性的工作,取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是找准方向,重点支持。前几年黑龙江省信息化工作也投入了不少支持资金,有的企业解决了一些问题,有的企业没解决多少问题。原因是资金有限,技术和人才匮乏,企业领导认识不够深入。对全省几十万家中小企业来说,无法靠对每一家提供支持资金来推动的。平台模式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机遇。重点支持一个或几个平台去带动全省大面积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是一个好办法,投资少,见效快。

二是政府主管部门在平台建设中要起到参与和监管作用。平台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因此政府资金支持是必要的。同时政府主管部门还要在资源整合方面做好各方协调工作。

三是抓好试点,典型引路,逐步推开。由于ASP平台模式是一项新的技术,推广应用要有个过程。根据企业用户的实际情况,我们把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应用层次,由浅入深,由点到面、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推广应用。

四是选择好ASP运营商。建设和推广平台模式应用对全省广大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至关重要,因此选择平台运营商也十分重要。省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做好管理和监督工作,严格把关。

未来工作的四点建议

对今后的工作我们考虑要做好以下几点:(1)要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确保满足不断扩大的应用要求;(2)加强宣传,使广大企业充分认识平台模式的好处,提高对企业信息化的认识,积极配合运营商开展工作;(3)搞好规划,在全省范围内分期分批稳步推进;(4)向全国其它省市学习,吸取各方的有益经验,把黑龙江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更好。

链接: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注意事项

第8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

中小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内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水平,对外要迎接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信息技术为它们提供了最好的解决途径。但是,由于受到管理观念、经营条件和员工素质的限制,大多数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人员不足、购买能力有限、技术产品辩识水平较低、使用环境较差。即使在一些较为重视信息化工作的企业中,计算机还只是更多地停留在充当打字机或电子账本的低水平,不仅没有实现内部的网络互连,而且在业务过程中也很少直接借助计算机的帮助。目前,国内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信息交流不畅,这种信息交流的障碍既表现在公司内部缺乏充分的沟通,同时也表现在企业与外部缺乏有效、可靠、安全的信息交流方式。

其次,大多数中小企业资源有限,无力展开针对企业自身特殊要求的二次开发,企业内部的计算机操作人员知识陈旧,面对包括服务器、桌面系统、网络设备、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在内的一整套实现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完整解决方案,缺乏从方案设计、设备选型、采购验证到安装调试的技术能力。

最后,很多中小企业地处中小城市或乡镇,缺乏获取相关信息的有效途径,他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接触到的IT企业,大多是单项IT产品的经销商,难以获得对完整解决方案的支持。

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企业信息化过程及其实现离不开企业的现实状况,因此,我国企业信息化的内容应该是由我国企业的现实状况来决定的。许多学者近年来曾多次探索过我国信息化的内容,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化的模型。根据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企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

1.企业经营战略的制订。企业信息化是与其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信息化实质上就是企业在己构建的信息技术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决策需要,从分析对信息的需求出发,决定采集何种类型的数据以及从哪里获取这些数据,并考虑如何将已获得的信息转化为企业内共享的知识资源,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2.中小企业信息化战略与规划。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是一个系统过程,决非一蹴而就,因此必须有一个可行的战略规划。一般地,企业信息化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①企业信息化观念的确立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对信息化的探索阶段。受竞争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开始意识到信息化对企业的重要作用,并尝试了解信息化的含义和它能给企业带来的好处。在这一阶段企业根据其经营战略进一步明确了所需要的信息类型:一般环境的、竞争对手的、供应商的和自身的,明确了获得这些信息的渠道和方法,以及这些信息在企业经营战略决策中的作用。

②企业信息化的引入阶段。企业对信息化有了充分了解以后,便可以考虑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即正式引入信息化。引入包括软硬件设备的购置,信息系统的搭建与调试,人员的培训,信息系统的维护等工作。这一阶段通常需要大量资金与人员的投入,因此企业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费用开支以降低信息化的成本。

③企业信息化的实施阶段。企业的信息系统安装完毕并不意味着企业信息化的工作已经开展,企业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能力。信息化的实施通常指的是企业利用已经搭建好的信息化系统,从外界采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加工,最后转化成企业内共享的信息和知识的动态过程。另外,信息化的有效实施还应包括企业对信息的有效利用过程,它表现为企业内部运营效率的提高和在市场上竞争能力的增强。

④中小企业与信息化的完全融合阶段。这一阶段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级阶段。它是指企业的业务运作不再倚重传统的流程,而是完全架构在信息化的平台上。企业传统的资金流、物流和人员流动全部实行信息化,企业内每个员工都对信息化有深入了解,并能切实运用信息化提高运作效率,企业内部形成比较完善的信息与知识网络,通过信息在企业内的快速高效流动,大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这时的企业更像一个虚拟的组织而非一个实体,企业的结构也因此变得更加灵活。

⑤企业信息化的外向扩张阶段。信息化了的企业利用自身高效的运作和完善的信息与知识网络,对供应商、顾客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把自身完善的信息网络外延至供应商和顾客,将其纳入自身的价值链与信息循环,并与其共享信息和知识资源,使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更进一步,企业甚至可以将竞争对手也包括进来,如当前比较流行的合作竞争就是企业与竞争对手共享信息资源的一个极好的例子。

3.信息系统的建设

信息系统的建设属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硬件部分",是信息化工作开展的前提,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严格说来,企业建设信息系统要从大处着眼,兼顾整体与局部的配套,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与业务流程的再造。企业的传统"金字塔"式组织结构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多变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适应信息化的彻底改造,使其由层级式向扁平化、网络式过渡。正如著名学者莫顿(MortonM.S.Scott)所指出的,"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样,企业的业务流程也要进行适应信息化的"再造",将信息技术融入传统业务流程来提高流程运作的效率。事实上,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哈默(MichaelHammer)与钱皮(JamesChampy)两位学者提出"流程再造"(BPR,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的概念以来,西方就迅速兴起了以福特汽车、IBM为首的企业基于信息技术的"流程再造"浪潮,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②企业内外部网络的搭建。企业的信息系统是一个广义的开放式系统,它不仅要求在企业内部信息能够高效传递,还要求与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交换。这就需要建立起连接企业内各个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企业内部信息网络(Intranet和实现企业与外部供应商、顾客信息交换的企业外部信息网络(Extranet),并使二者有机衔接起来使信息能够实现无缝流动。

③信息系统的构建。信息系统的构建主要指企业基于信息化而发展的各类管理方法在企业内外部的运用。如电子数据交换(EDI)使企业对数据的处理由人工变为完全自动化;企业资源规划(ERP)将供应商和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销售以及顾客联系起来,实现了对企业的动态有效控制:客户关系管理(CRM〉充分利用客户资源,利用信息系统为客户提供不间断、多样化、即时性的服务:供应链管理(SCM)则针对由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构成的整个价值系统的信息传输,对其进行管理优化以提高供应链运行的效率等。需要指出的是,信息系统必须建立在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

④信息技术的应用。企业将比较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价值链的不同环节并将其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典型的应用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各个环节的信息进行集成并优化运行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以提主生产的准时性为目的的准时生产(JIT),以增强企业生产品种变化能力为目的的柔性制造(FM〉和灵捷制造(AM)等。可以预料,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还会有更多更先进的信息技术运用于企业,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企业信息化的能力。

第9篇: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 信息化 企业管理

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可以更加方便的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而作者调查发现,部分企业对网络信息化的认知程度较低,信息化基础建设薄弱,与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差距较大,无法充分发挥技术信息化的优势。这点在县域中小企业中表现的尤为突出。

2010年,国家工信部、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帮助中小企业实现信息化转型。近年来,门户网站、电子商务等信息化应用的普及,为中小企业扩大影响、提高效益、增强信息竞争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环境。因此,本文以“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中小企业信息竞争力”为研究方向,就如何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了论证。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与现状

近几日,笔者利用业余时间走访了三家企业,对每家企业的信息化应用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除都安装了安全监控外,在企业信息门户、电子商务平台、内部网络信息管理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三家企业的情况分别是:

1、成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传统的某机械加工企业

生产十几大系列,近两千个规格的各类水泵以及变频消防、无负压供水设备和电气控制装置,应用领域广泛,销往全国各地,并有部分出口。该企业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这个平台实现的销量可达到总销量的百分之十左右,接受的产品咨询达到了总咨询量的百分之三十,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还是不错的。但是,该企业虽然是采取了以销定产的经营方式,由于产品近两千个规格,使得对各种原材料的购进、库存、半成品的存量的统计、调配、管理的工作量巨大。虽然各个部门都配备有计算机,但由于没有形成内部网络,信息传递出现脱节,给企业的生产管理造成了诸多不便。

2、成立于2008年的某照明科技企业

该企业属于省经信委产业振兴重点支持企业,是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安装各种LED节能灯具的专业生产商,产品广泛应用于公共道路照明、景观亮化、家居装饰、舞台灯光、汽车照明、广告美化、特种照明等领域,已经拥有五项发明专利、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两项外观专利,发展前景广阔。由于企业成立时间较短,产品的营销相对滞后。因此,“建立门户网站、扩展销售平台”就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3、成立于2004年的有独立进出口权的某自营出口加工销售企业

产品以针织内衣为主。因为该企业目前只做出口订单生意,信息化建设“门户、平台”的作用就没有发挥的机会,所以在这方面还是一个空白。随着企业的发展,独立进出口权的充分运用,网络信息化的应用需求正逐步提上日程。

通过笔者的调查可以看出,尽管不同的企业对“门户、平台、内管”的认知度各不相同,但很大程度上属于被动的接受,这在县域企业中表现的就更加突出。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门户、平台、内管”的特点,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进而促进企业的快速、健康的发展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了。

二、如何突破“信息”瓶颈,增强中小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中小企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通过技术改造、管理创新,正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加快企业的发展,加强生产的可控性,降低产品成本,形成新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产业改造,建立快速反应体系,实现企业信息化,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改造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生产过程,创新、改造传统产品和优化提高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实现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要在中小企业大力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集散控制系统(DCS),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中小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运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生产控制系统,有效地管理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种类和数量,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生产、采购计划,降低库存资金,加强成本控制,改善产品质量,节能降耗、防治污染,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产品更新换代和技术升级,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使中小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2、加快流通过程的信息化

充分利用互联网,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用信息技术改造、优化从供应商到客户的所有环节的管理,包括采购、仓储、生产、质检、运输、销售等;规范物料编码,防止物资原料短缺或积压;动态核算生产成本,量化质量指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系统,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同时,对生产数据、产品质量数据、产品技术数据进行实时记录、统计,实现生产数据的共享,实现生产数据的统计、分析实时化,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加快电子商务公用平台的建设和开发,实现企业营销网络化,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物流配送系统,激发传统企业的潜力,为开展电子商务创造条件。广泛利用网络资源宣传企业的形象及产品,扩大企业的知名度。

3、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企业内部管理的信息化,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信息技术对现行管理体制的改革作用,让管理者根据企业的运转状况及时做出科学决策,从而改变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利用管理信息系统(MI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促进企业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地管理企业资金的收支及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资金运转频率,使中小企业在决策、监控、管理等环节走向现代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发展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管理体制,不仅要及时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中小企业带来的影响和机遇,打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代之以全新的网络信息化管理体制,更要促使中小企业由传统的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模式向新的扁平式网络管理模式转变,为企业带来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的变革,促进中小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形成具体的实施方案,从软硬件建设、投入、运营时机、人员培训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丰富营销模式,提升内部管理,为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必要支持。

1、完善基础设施,提供健康的发展环境

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要立足于企业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并充分考虑日后系统升级所需具备的条件。建设宽带化、个人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工程,搭建信息交互平台,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的处理,形成信息资源的集成、应用与共享。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综合交易平台,实行电子商务安全认证(CA)、电子商务支付网关,完善电子合同、电子票据和支付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供安全可靠的网络信息流通平台

2、信息化建设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对企业内部机构的重组和生产流程的改造,涉及管理运行的方方面面,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应根据企业自身的经营理念和生产模式特点,选择最适合的成熟的管理软件,切不可贪大求全求新,一味追求时尚。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信息化应用能力

人才培养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实施信息化建设中,中小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训教育,提高整体员工的信息化技能水平;另外,企业还要注重建立自己的信息化技术人员队伍,多种途径强化继续教育,培养既熟悉信息技术又熟悉产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使之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4、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提高数据安全性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信息系统数据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为提高信息系统数据的安全,一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并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使用情况进行技术监控,确保信息数据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娜.企业融合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J].中国信息化,2006,10:8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