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精选(九篇)

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

第1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本质;技术;主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9)02―0010―04

每一位教育技术工作者都有着自己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或明晰或模糊,或系统或零散,或外显或内隐,但都确确实实地指导着各自的教育技术实践。对教育技术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技术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整个教育技术实践能否顺利、有效的开展与每一个教育技术工作者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教育技术事业是由每一个个体的教育技术实践支撑的。对教育技术正确的认识会有力地促进教育技术领域的发展,而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则会损害教育技术领域的未来。鉴于对教育技术的深入认识集中体现在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看法上,本文拟将着力点放在对教育技术本质的探析上。

一 把握教育技术本质的关键:对技术概念的理解

正像学者郑旭东[1]所说,“教育技术学作为技术与教育交叉形成的一个学科,其本质因‘技术’与‘教育’的双重作用而变得异常复杂。此外,教育技术实践活动涉及多个应用领域也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研究造成了困难,因而在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上存在着多重路径选择。”笔者认为,把握教育技术本质应从对“技术”的理解入手。因为“教育技术”的核心词、关键词是技术。

在教育技术的发源地美国,许多教育技术学者,如塞特勒、埃林顿、海涅克、伊利罗米斯佐斯基、瑞格鲁斯、杰恩瑞等,都是从技术的视角认识教育技术的,只不过在对“技术”的理解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或者对技术的理解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2]。海涅克教授曾说:“任何事物的根本是要抓住它的根基,教育技术的根基是技术”[3]。伊利也坚持对教育技术本质的理解必须从“技术”自身入手,正是由于技术的存在才导致了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其他分支学科的差异。[4]他还指出,“技术为教育技术这一领域的发展及其向一个学科的演进提供了一个最好的组织概念(Best Organizing Concept)”。[5]何克抗教授[6]也认为,“教育技术学科区别于教育学其他二级学科的质的规定性就是运用技术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效率与效益。”可见,梳理技术的概念,搞清技术的涵义对于理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至关重要的。

二 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关于怎样教学的主体技术

由于人类认识事物的成果首先是提出各种各样的概念,也由于概念是人们反映事物本质的思维形式[7],因此,我们对技术的理解从其概念开始。

1 从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看教育技术的内涵

对于什么是“技术”,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这不仅因为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还因为技术在不断发展之中,因而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就在不断变动之中。[8]17世纪以前即早期技术时期,人们把技术定义为一种不能与主体相分离的技能、技巧、手段和方法;17世纪到19世纪后期即近代技术时期,技术的定义中突出了机器、设备等工具手段;20世纪至今是现代技术时期,随着科学与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和技术出现一体化趋势,科学和技术互相促动、相互渗透,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成为现代技术时期的重要特征,因此,现代技术时期技术的定义突出了技术知识化的特征。[9]

尽管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涵义在变化或更新。但构成技术的智慧经验、方法技能和工具手段这几大要素始终结合在一起。古代是在简单的劳动工具基础上,人们重在积累或产生实际操作经验和技巧,因而主要将非物质的经验、方法和技巧视为技术。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兴起,机器代替了手工艺和技巧。正如马克思所说“使用劳动工具的技巧,也同劳动工具一起,从工人身上转到了机器上面”。技术的涵义向物质工具转移,物质手段成为技术的重要标志。然而,对机器的操作使用的经验和方法技能等并未因此而消失,反而随机器的日渐复杂而发展,并成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现代工业的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方式使我们从更高的层次上看到了自然物质与人类智慧(以知识为代表)高度密切地结合。

从技术概念的历史演变可以看出,“技术”的全面的概念应包括有形的东西(硬件)和无形的东西(软件)这两个方面。技术必须体现出物质的方面、知识与技艺的方面以及人类能动地改造自然的目的性活动。也就是说,技术既包括有形的物质的方面,也包含着无形的精神活动及方法的方面[10]。因此,教育技术的内涵应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教育技术的物质要素,主要是指用于教学活动的各种媒体。教育技术的精神要素主要包括经验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经验形态的技术是指在教育技术的实践中总结和应用的经验、技能等主观性的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主要是指以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论为特征的主体化技术要素。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是教育技术长期发展的结果,是对客观的教学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它的主要特征是以理论知识为中心,包括规则、原理、策略及方法等因素。[11]

2 从技术的本质出发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技术是什么与技术的本质是什么这两者是不同的,回答了什么是技术或者技术是什么还并没有触及技术的本质,就像熟知未必真知一样,正确与真实是有区别的,正确只表述了一种不错的判断,但这种不错的判断并未触及真实的东西。正像海德格尔所言“唯有真实的东西才把我们带入一种自由的关系之中,即与那种从其本质上来看关涉于我们的关系中”。[12]“为了达到这本质,或至少达到接近这本质,我们必须穿过正确的东西而寻找真正的东西”[13]。如果无法触及真正的技术的本质,我们将不可能确切理解技术与人、与世界的本源性关系。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追问:“技术的本质是什么?”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从普遍联系、辩证发展的原理去考察技术,把技术与生产(特别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密切结合起来,与现实的社会诸因素密切结合起来,从技术的依存性去考察它的产生、运用与发展,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讨论。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些重要思想与方法对于我们今天更好地理解技术及相关的社会问题仍具有指导性意义。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本质的思想源于他对技术的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内在一致性的认识。他不把技术肤浅地看成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物,而是某种深层关系的体现[14]。马克思认为,技术作为人的创造物,它的本质不过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15]。马克思一方面把技术归结为劳动资料,另一方面又指出技术内涵中有理性因素。马克思强调“怎样生产”的重要性,他认为技术的本质是“怎样生产”,至于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则是技术活动方式本身外在的表现形态。[16]笔者非常赞同李芒教授的论证:按照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本质是“怎样生产”的认识,我们可以得出教育技术应该关注“怎样做”的问题,也就是说,教育技术的本质应是“怎样教学”,使用什么教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样教学。[17]

3 从技术的分类出发看教育技术的本质

从技术的分类出发,也可以比较深刻地理解技术的本质。[18]罗波尔在《技术系统论》中,从系统的角度把技术归类为三个方面:自然技术(科学的、工程学的、生态学的)、人类技术(人类学的、生理学的、心理学的、美学的)和社会技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历史学的);米切姆在《技术的类型》一文中,从功能的角度提出技术的四种方式:作为对象的技术(装置、工具、机器);作为知识的技术(技能、规则、理论);作为过程的技术(发明、设计、制造、使用);作为意志的技术(意志、动机、需要、打算)。陈昌曙认为,对技术的大类划分,可区分为广义技术和狭义技术。[19]所谓狭义技术就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技术,它包括具体的人造物质产品,并通过工程方法创造和使用的,如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医疗技术等。我们一般所指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和技能、各种生产工具和物质设备等都属于狭义的技术。[20]所谓广义的技术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的全部活动中所应用的一切手段、方法、知识等活动方式的总和。具体来说,广义技术至少包括以下三个不同的内容:制造工具、机器、各种用途的货物和日常用品的生产技术,即与物质性、经济性的生产相关的技术。建立并规定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的组织技术或社会技术,如法律等。给人类提供处理问题模式的精神技术。[21]从各位学者就技术的分类来看,不同类型的技术应用的领域不同,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因而它所遵循的原理也不尽相同。比如改造自然的技术与改造人自身的技术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术。前者是解决物质问题的,是“客体技术”,而后者是用于改变人的,是“主体技术”[22]。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技术作为在教育中使用的技术,是为了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质量的,其作用的对象是具有鲜活生命力的、富有个性的人,显然它是一种主体性技术,是一种用于改变人的思想、知识、道德和能力等方面的技术,它是帮助人发展的技术。

以上通过对技术概念、本质、分类的梳理,我们可以得出教育技术的内涵及其本质。即教育技术的内涵应包括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其中精神要素是“魂”。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关于怎样教学的主体技术。笔者认为,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应当关注“怎样利用现代媒体教学”,而不应一味泛化。也就是说,作为学科的教育技术不应该过多关注那些不借助现代媒体设备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三 由教育技术本质引发的思考

在探寻、分析教育技术本质的过程中,引发了笔者对我国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思考,并同时为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找到了合理的解释。

1 当前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中应当关注“人”还是关注“物”?

技术是一种人对指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把技术视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思维之间的中介和纽带。关注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教育技术更多地体现为人与社会、与思维之间的中介。进一步讲,教育技术更多地体现为人与人之间的纽带。但长期以来,在教育技术领域,由于人们过多地关注媒体而表现出对“人”的忽视。对此,伊利曾指出:“对‘技术’的片面理解导致了所谓的媒体短视(Media Myopia),即正是由于对机器设备的迷恋与狂热导致了视听教学专家们对媒体功能的盲目崇拜与追逐,不仅狂热地投入于媒体功效的比较研究,而且还一厢情愿而又不切实际地认为媒体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问题。在把“技术”化简为机器和设备的前提下,研究主体只见‘物’(things)而不见‘人’” [23]。“或许我们对某一媒体,甚至是对教育技术这一单一领域的过度关注导致了我们视野的狭隘,这种狭隘的视野不仅把教育技术之外的东西排斥在外,而且也影响到了我们对教育技术这一领域的认识。” [24] “或许我们过去总是把物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人以及过程的重要性。” [25]

正如伊利所言,教育技术领域对“人”的忽视导致了我们视野的狭窄,从而也影响到了教育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搞了那么多年的教育技术,一浪胜似一浪地追逐了那么多年的新媒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普及应用,我们开发了那么多的课件、网络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为什么我们期待的教育改革并没有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这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涉及社会文化等宏观的方面,也与制度等中观层次的因素有关。但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忽视人的存在不能不算做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忽视了人的要素,就等于忽视了教育技术中作为灵魂的精神因素。忽视人的因素,就等于把用于改变人的技术当作制造工具的技术和改造客体的技术来理解,并因而抹煞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的区别和界限。“混淆主体技术与客体技术的对象,势必会将目光集中到物上,而忽视人的存在,也就是忽视鲜活生命和人类独有的思想、精神的存在,那么,主体技术自身的对象和目标就无法完成。”[26]因此,如果在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领域忽视了人的存在,纵然技术如何先进、如何发达恐怕对于提高教学效果也无济于事。因此,笔者认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中应关注“人”,关注作为“人”的活动,而不应仅仅关注“物”。

2 为什么同样的教育技术会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

在教育技术实践中,我们常常会目睹这样的怪状:同样的教育技术,其应用有时有效,有时无效,有时甚至负效!这在以往常常会令我们百思不得其解!假如用“教育技术是关于怎样教学的主体技术”这一本质特点去看待,此种现象的谜底就会迎刃而解。之所以会如此,具体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由于应用对象的复杂性,二是由于教育技术对使用主体的高度依赖性。

教育技术作为一种主体技术,由于其作用对象的特殊性,使得技术的应用不一定总能达到目的,所以教育技术的有效性总是那么不能令人十分信服。原因就在于教育技术应用的对象是人,“而人是具有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存在物,是自由的、自觉自为的活动主体” [27],通过技术去改变具有如此特征的对象的过程本身就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它绝对不可能像客体技术那样,对对象物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预期。“应用于无生命的‘物’的技术具有操作性强、可复制、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并且可以获得大体相同的结果, 其应用的实效性十分显著。” [28]而使用主体技术影响人或改变人时情况就不同了,同样的技术作用于学生,由于每个个体不同的个性特征、不同的动机水平、不同的学习风格、不同的知识背景和兴趣爱好等要素, 会产生出不同的学习效果。

同时,作为教育技术灵魂的精神要素对使用主体具有高度的依赖性。我们常说技术要真正成为达到目的的手段, 不仅要在活动中有目的地使用, 而且要有适合于目的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也就是说,技术的合理使用对技术使用的主体具有极强的依赖性,因而常常造成:同样的媒体,同样的技术,不同的教师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即便是同样的学生。

由此看来,由于教育技术具有对使用主体的高度依赖性,教育技术中的精神因素无法与主体剥离,再加之教育技术的应用对象是人,因此其复杂性可想而知!

3 教育技术研究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论?

从以上对教育技术本质的论述可以看出,要产生和积累教育技术学科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教育技术的实践既要涉及“人”又要涉及“物”,再加之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使用主体――人的依赖性以及其应用的情境性,使得产生和积累教育技术学科知识的研究方法显得非常重要。但长期以来,国内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一直存在着质疑。近年来,国内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开始关注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论的问题,有学者还提出了教育技术学应拥有自己独有的研究方法。张小红[29]先生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越来越趋于理性化和有序化,但目前研究方法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努力方向是对各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尚未形成一种完全必要的、自觉的行动, 专业研究人员还需要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的互动和渗透, 并适时摄取技术科学等领域的研究方法。笔者认为,当前教育技术研究领域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对教育技术学独有研究方法的探讨和各种研究方法优劣的比较上,更应该关注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的问题,即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适切性问题。教育技术学要想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要想顺利、健康的发展,虽然不一定要有独特的研究方法,但必须有其适切的研究方法。目前对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论的探讨已初见端倪,那么教育技术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方法论?对此,笔者将另行撰文论说,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4]郑旭东.技术是答案,但问题是什么――解读伊利的教育技术观[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2-16.

[2]刘美凤.教育技术的定位:美国学者的观点[J].中国电化教育,2003,(3):8-12.

[3]朱晔.海涅克教育技术观评析[J].外语电化教学,1995, (3):48-49.

[5]Donald P.Ely,Toward a philosophy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thirty years on [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0(4), 305-310,1999.

[6]何克抗.关于教育技术学逻辑起点的论证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1):3-19.

[7]常立农.技术哲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3.5.

[8]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7.

[9]杨瑛霞,田爱奎,夏天等.从技术哲学看教育技术的内涵与本质[J].电化教育研究,2007,(3):17-21.

[10]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

[11]李芒.关于教育技术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1998, (7):69-72.

[12][13]冈特•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科技[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13.

[14]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3.

[15]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4.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79.

[17][18]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 (11):5-9.

[19]陈昌曙.技术哲学引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94.

[20]赵建军.追问技术悲观主义[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127.

[21]许良.技术哲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7.

[22]李芒.论教育技术是“主体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07, (11):5-9.

[23][24][25]Donald Ely. Projections, Probes, andProblems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A]. Cochran, Lee Wed. Okoboji: A Twenty Year Review of Leadership 1955-1974[C].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Inc, 1973:180-185.

第2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字:林木常规育种;生物技术;应用

Abstract: Bio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cientific means, in the process of forest breeding, biotechnology will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especially the selection of fine varieties of forest tree genetic markers and gene engineering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n this paper, the application of tree breeding techn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roposed 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biotechnology breeding, ensure excellent tree species, so as to guarante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forest.

Keywords: tree breeding; Biotechnology; application

中国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5-2104(2012)03-0001-02

0 引言

林木育种是保证林木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维持自然平衡的重要调和手段。在我国林木育种方面发展仍然相对落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方面逐步发挥作用,这就使得林木得以持续发展和延续。林木种质资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木的后续生长,所以要培养优良的林木资源,应用林木遗传因素并配合生物技术的使用从而克服不良林木种资源的改良,这不仅关系到我国林业的发展,同时是生态平衡的最终要求。

1 林木常规育种现状

林木是关系到自然协调的中坚力量,所以在林木的遗传育种方面以引起了相当的重视。林木遗传改良的工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发展相对滞后。然而,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林木的育种方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林木的遗传和基因改良是一项根本性的关系到林木培育的重要技术,这项技术着眼于选育优良品种并进行大量的繁殖,从而保证林木的连续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对木材的需求,同时可以保证优良品种的继续存续和发展。在林木的生产过程中,林木育种方面也以趋于成熟。其中,林木的育种包括选育、遗传测定和良种繁殖三个阶段,在我国,林木的育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技术基础,并取得了些许成就。然而随着对林木需求的加大和对优良品种的偏好需求,就使得林木育种必须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并创新新的育种技术作为支撑。

2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

林木不同于其他的生物体,其生长周期较长,而且林木在幼年和成年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生理性状,除此之外,林木的遗传杂合性较高,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林木育种的发展状况。随着林业的不断发展和对林木需求的增加,现存的林木品种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所以生物技术的应用就可以弥补这一现状。生物技术为林木育种提供强大的动力。

2.1 遗传标记的应用

在遗传学的研究领域中,具有良好性状和遗传稳定性并且容易识别的遗传性征,比如形态特征、细胞学和分子标记等等,都可以称为遗传标记。其中,分子标记把DNA分子多态性作为遗传标记,这种遗传标记可以反映生物体的基因特性。在林木育种过程中,通常采用的分子标记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段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扩展片段多态性和简单重复序列等方法。在具体的方法应用中,要根据遗传基因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除此之外,要考虑基因的识别和检测的便捷性和应用成本问题。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也有了一定的发展。遗传图谱可以显示遗传标记的相对位置,从而可以观测染色体进而进行相应研究。遗传图谱的应用和发展是林木育种研究的又一技术手段,可以在林木的良种选育和培养方面发挥作用。除此之外,分子标记中的指纹识别技术也逐步应用到林木的育种方面。指纹是一种类比人的定义,是一种区别于其他种或个体的特异DN段,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稳定性。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对树种的基因做出判断,从而对树种的个体之间进行亲缘关系判断,这就可以从根本上对林木做出区分,防止林木的交叉遗传。

2.2 基因工程的应用

基因工程通俗的来讲就是把目标基因通过一定的方式植入到受体植物,从而可以使林木的DNA发生改变,从而可以创造需求的林木品种。基因工程在林木育种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中相关的技术包括目的基因分离鉴定、植物细胞遗传转化和转基因植物的识别等等方面。基因工程在林木育种方面有很大的贡献,在林木的体内植入目标性状的DNA,从而使受体达到DNA重组,由此可以产生基因的变异,创造出新的生物体。基因工程通常需要的时间不长,而且可以打破林木种间杂交不亲和的界限,从而可以打破林木自身性状的影响,培养出新的林木品种。

3 林木育种的展望

林木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具有本质的差别,林木的常规育种基本上是应用杂交来改良品种,所以改良的效果并不显著,新品种的培育较差,而且常规育种的方向性较差,难以对生物进行定向的改造和培育,而生物育种就可以打破常规育种的弊端。生物育种是从生物体内部对基因的一种改良,可以通过植入具体性状的基因对林木进行定向培养,同时,生物育种还可以打破种间杂交的障碍,使林木品种得到创新发展。

在林木育种的发展中,要不断完善基因工程的应用,要积极开发导入基因介质,同时完善基因性状,发展基因导入的有效性,同时要开发多性状基因,使导入基因能够满足需求。同时由于林木基因组重复的序列较多,提纯方面存在困难,所以在使用基因工程来培育新的林木种资源使,要完善相应的提纯技术和林木基因的检测技术,从而充分发挥基因工程在林木育种方面的应用。除此之外,要开展空间育种技术工程,采用种子卫星搭载工程,从而可以利用空间环境创造新的林木品种,在模拟的环境中发现林木的性状和改善效果,从而可以模拟空间状况的生物效应,为林木的育种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4 结语

林木育种是创造新的林木种资源、保证林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那么在林木育种的过程中,就要重视生物技术的应用,从而可以改善林木常规育种中难以达到的技术要求,更快更好的培育出需要的林木新品种,服务于林业的发展和优良品种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熙环.林木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的应用[J].林业科技开发,2006,(01):1-4.

[2]毕影东,杨传平.生物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世界林业研究,2007,(06):23-28.

[3]马和平,臧建成,李毅,吴袖荣.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中的应用[J].河北林果研究,2005,(04):41-44+63.

第3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水产动物;育种;转基因;性别控制;杂交育种;细胞工程

随着我国水产养殖面积的增加、养殖种类的增多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水产动物的种质资源的保护、优良苗种的需求尤显重要。如何获得生长快速、经济性状好、抗病能力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将成为实现增产、增效的关键。

1转基因技术

传统的育种方法是建立在利用种内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而基因转移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生物种间界限,使育种工作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可利用的遗传变异,利用人工方法超越自然界亿万年生物进化历程,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品种或品系。转基因动物研究是基因工程技术在动物育种领域中的一次革命。1985年朱作言等[1-2]将冠以小鼠重金属螯合蛋白基因启动和调控顺序的人GH基因,导入鲫鱼的受精卵,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已获得几十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转基因水生生物的应用前景:一是快速育种。传统的育种需经过多代反复选种交配才能育成优良品种。而转基因技术则可超越自然界的生物进化历程,在短时间内创造出自然界中原来没有的新品种或品系,这是常规育种难以比拟的。二是改良养殖性状。转基因鱼的许多优良性状已被实验所证实:如生长速度得到很大提高,即所谓“超级鱼”;有的转基因鱼可提高饵料利用率;有的则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和抗逆性。三是生产生物医药制品。通过转基因水生生物来生产生物活性物质以满足医药需要,如研制携带人类胰岛素的转基因鱼以提供胰岛素的研究。

2性别控制

动物的性别控制是既古老而又神秘的课题,多少年来人们一直在不停地探索着。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动物的性别控制的基因有了可能。针对动物的性别控制,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尤其是在基因水平上对哺乳动物进行有效地性别控制。在农业动物生产上性别控制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将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鱼、虾、贝类、藻类等已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食品。由于过度捕获、污染、生态条件破坏等因素,水产生物资源已面临严重的威胁。因此,大力发展水产动植物的养殖业是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可持续性发展的根本措施和策略。渔业科学工作者利用哺乳动物基因的保守序列,在水生或海水养殖动物中开展了相关研究,取得了一些初步研究进展。许多养殖动物因性别的不同,其生长速度和肉用品质存在着较大差别。如罗非鱼的雄鱼却比雌鱼长得快,中国对虾在体长10 cm雌虾生长速度明显快于雄虾。另外,大多数鱼类达到性成熟后,会把大部分能量消耗在性腺发育上。生殖期雌鱼的腹腔充满卵巢,充分成熟的鲤鱼卵巢最高可占体重的26%~30%,这样可食部分就相对减少,因此培育出一种性腺不发育的中性鱼在生产上就显得有意义[3]。

3杂交育种

杂交育种技术作为一种不可代替的传统的遗传育种方法,在较长的时期内,将仍然是水生动物类育种工作的首选方法。传统的杂交育种方法具有周期长、投资大、费时费力等缺点,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特别是分子辅助育种已成为有效的育种工具。它是根据与某一性状或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的出现来推断该基因或性状从而进行选育的方法,可以增加选择的准确性,从而大大缩短杂交育种的周期。分子辅助育种在农作物中已经有较为成功的例子,但在水产类育种中,由于起步较晚,与经济性状相连的,可以用于选择的DNA标记报道较少,另外遗传图谱、与目标基因紧密相连的经济有效的分子标记以及高效、准确、低成本而实用的自动化技术尚未建立,从而使得分子辅助育种的发展相对较缓。但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各种图谱的建立和日趋饱和,分子辅助育种一定会发挥巨大作用。传统的育种方法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相结合将是水产养殖育种的必然趋势。

4细胞工程

4.1染色体组工程

鱼类染色体的特点之一是可塑性较大,人们能够按照预先的设计,添加或消除同种或异种染色体组,从而产生新的物种。这种对染色体组进行人工遗传操作与加工的技术,称为染色体组工程,主要方式有多倍体诱导、人工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在增养殖上潜力较大的技术是雌核发育和三倍体育种。鱼类雌核发育可分为天然雌核发育和人工雌核发育,对鱼类中天然雌核发育研究的比较清楚的是我国黑龙江水系的银鲫,它的生物学原理:一是卵子成熟分裂的特殊方式,其卵细胞在DNA复制后只进行1次成熟分裂,只排出第1极体,所以卵子的染色体不减少,仍保持与细胞相同的染色体数。二是卵子受精后的非两性融合,在受精过程中,不论是同种精子或异源精子,入卵后都呈凝质的固缩状态,不能核化成雄核原核,也不能与雌核原核融合。根据天然雌核发育的细胞学原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包括2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要使精子启动卵子发育的精核遗传物质失活,另一方面是使卵核染色体加倍。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一般采用r射线或紫外线照射,因为成熟卵子具有全部发育信息的潜能,与经过处理的精子受精可打开其发育的大门,但是单倍体胚胎容易出现单倍体综合症而不能成活,必须经过人工诱导二倍体的发生,胚胎方能正常发育,诱导二倍体发生可通过抑制受精后极体的外排,或是抑制第1次卵裂。鱼类雌核发育对当前鱼类育种工作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快速建立纯系、稳定杂种优势及提高选择效率。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概括起来有物理学方法,主要是冷、热休克和静水压处理等;化学方法,即药物诱变,如秋水仙碱、细胞松弛素B、聚乙烯乙二醇及某些麻醉剂等;生物学方法,主要是远缘杂交。在精子入卵而第二极体尚未排出之时,对受精卵进行高温(热休克)、低温(冷休克)、高压或化学药品等处理,阻止第二极体排出卵外,则可诱导出具有3组染色体的三倍体个体。如果抑制第1次有丝分裂,则可获得四倍体个体,四倍体鱼再和二倍体鱼杂交,也可获得三倍体鱼。三倍体鱼往往是不育的,这一特点对经济鱼类的养殖意义重大,它避免了性腺发育阶段和产卵季节鱼肉质量下降并延长了上市时间,避免了性腺发育时期的生长停滞和死亡率上升,减少了养殖成本,同时利用三倍体的不育性可以控制养殖鱼类的过速繁殖和防止对天然资源的干扰。我国吴清江等[4]以雄性红鲫与雌性兴国红鲤杂交,产生鲤鲫杂种,选择仅具1次成熟分裂的杂种卵子与散鳞镜鲤精子杂交,杂交后代中选择具有3套完整染色体的个体,成功地培育出人工复合三倍体鲤新品种。刘筠[5]采用诱导产生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鱼杂交产生三倍体的方法获得了湘云鲤(工程鲤)和湘云鲫(工程鲫)。三倍体鱼表现出生长快、肉质好、抗病力强等特点,具有广阔的养殖前途。

4.2细胞核质杂交技术

细胞核移植是应用显微操作,将一种动物的细胞核移入同种或异种动物的去核成熟卵内的方法。将一种动物细胞核移植到另一种动物卵细胞,由此发育成的杂种称核质杂种。细胞核移植的操作主要有供体和受体的准备、去卵膜、挑去卵核、分离囊胚细胞和移核等程序。我国在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鱼类新品种方面是有特色的,处于国际领先地位。1961年童第周[6]率先在金鱼和鱼旁鱼皮中进行同种鱼的细胞核移植,证明细胞核移植也可以在鱼类中进行。之后,童第周等在鱼亚科之间的细胞核移植,获得多种核质杂种鱼。在淡水鱼养殖上,已利用鱼类囊胚细胞核移植到不同属、不同亚科甚至不同目的去核卵内,得到5种核质杂种鱼,分别为鲤鲫、团草、罗非鱼鲤鱼移核鱼。细胞核移植技术,特别结合细胞培养技术,为水产养殖提供了新的养殖对象,它将为解决动物远源杂交不育、培育具有稳定性状的优良品种开创新的途径。

4.3细胞融合技术

鱼类细胞融合技术指采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将2个或多个紧连的细胞融合成1个细胞。它改变了以往的传统鱼类育种方式,可按照人们的主观意愿,把来自不同组织类型的细胞融合在一起。鱼类细胞融合法在遗传育种、培育新品种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日益成为生物技术和细胞工程中的热点。通过能产生免疫抗体的淋巴细胞和不断分裂的肿瘤细胞的融合,由此构建的杂交瘤细胞产生专一性很强的单克隆抗体,在快速、准确诊断鱼类的疾病方面很有意义。人工诱导鱼类细胞融合法大体经历了病毒融合法、化学融合法(其中的PEG法是应用较广的一种)、电融合法和激光微束融合法。现在一般采用将化学法、物理法结合起来进行。20世纪70年代,国内曾报道过金鱼囊胚细胞之间以及金鱼囊胚细胞与哺乳动物腹水肿瘤细胞间的融合。阎康等[7]测定了聚乙二醇诱导草鱼体细胞之间、鲫鱼与草鱼体细胞之间的融合。余来宁等[8]采用电融合结合继代移核法,将对草鱼出血病病毒(FRV)有抗性的草鱼肝细胞株(GLA)的细胞核移植到草鱼未受精卵内,获得了一批不同发育期的胚胎和存活的仔鱼。可见,用细胞工程育种的方法培育抗病鱼也大有前途。

5参考文献

[1] ZHU Z Y,HE L L,CHEN S. Novel gene transfer into the fertilized eggs of goldfish [J]. Z Angew Ichthyol,1985(1):31-34.

[2] 朱作言,许克圣,谢岳峰,等.转基因鱼模型的建立[J].中国科学(B辑),1989,B(2):147-155.

[3] 刘学,孙砚胜.虹鳟鱼雌性化及其鱼与酱加工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杂志,2000,35(2):31-35.

[4] 吴清江,桂建芳.鱼类遗传育种工程[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

[5] 刘筠.中国养殖鱼类繁殖生理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

[6] 童第周.细胞核移植[J].动物学报,1963,15(1):51-61.

第4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植物育种学是研究植物新品种选育和繁育的原理及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既是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同时也是生物科学、植物保护、农学等多个其他专业学生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侧重于植物种质资源、品种改良理论、育种方法和手段、良种繁育、种子产业化等,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典型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植物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的基本专业知识与分析能力,并能在植物保护、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实践以及行政管理中加以应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缺少完善的能够涵盖课程理论知识的综合实验体系,以及书本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脱节,导致学生对教材的理论知识停留在简单的认知水平上,对实践操作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验证性实验水平上,不能满足既定教学目标的需要。本文结合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针对植物育种学课程特点,探讨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推进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完善,将实践环节融入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到实践这一层面,并且能在教学过程中主动有效地落实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植物育种学课程特点

植物育种学作为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直接指导植物的育种工作,在创新型植物学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课程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

1、多学科基础的综合性课程

植物育种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建立于现代遗传学、生态学、生物进化论等多学科理论基础之上,该课程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对植物的遗传性进行改良,是一门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类课程。其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引种驯化、选择育种、人工创造变异育种和现代育种(包括细胞育种和分子育种)途径以及采用这些途径选育新品种的理论、方法、技术等。由此可见植物育种学涉及的学科基础十分宽广,牵涉的知识点很多,除了以现代遗传学、生物进化论为理论基础外,还需运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病理学、生物化学、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种子学、昆虫学、气象学、土壤学、栽培学等其它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有针对性、有预见性地选育植物新品种,综合性极强。因此,教学中应注意与其他课程的关联衔接,建立合理的知识体系。

2、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

植物育种学课程内容打破了草本与木本之界限,将农作物、果树、蔬菜、观赏植物揉为一体,揭示其内在的遗传改良的共同本质及其育种的规律,真正实现不同专业育种学课程的实质性融合,改变了以前专业划分过细,学生在全面掌握植物育种的原理和方法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其应用前景极广,不仅包括具体的各种类型的植物新品种选育与良种繁育,还能在土壤肥料、植保、资源环境、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实践中加以应用。因此,课程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重要特点。理论教学注重在讲透植物育种学基本概念内涵、育种原则与原理的基础上,紧跟学科发展动态,结合生产实际重点讲述传统育种方法、现代生物技术育种、良种繁育和育种程序等,让学生在理论联系实践教学中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化,并使新品种由生产资料迅速转变为生产力。

3、知识理论更新快的前沿性课程

近年来,随着水稻、玉米等作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完成,植物育种理论和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为代表的现代植物分子育种技术逐渐成为植物遗传改良的重要手段\[1\]。植物育种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育种基础、传统育种方法、现代生物技术育种、良种繁育和育种程序四大模块。根据近些年国内外植物育种的进展,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着重讲优势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在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方面,随着分子水平的进一步发展,育种技术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育种途径也进行了大胆而科学的创新,如离体培养育种、分子育种等近年来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新成果。因此,了解植物分子育种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对提高专业人才素养、学科的科学发展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补充近年来发展的新知识,包括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成果等,将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及时向同学介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对植物育种学教学改革研究的探索

1、优化教学内容

实际教学中,我们以掌握理论实质为前提,以基础知识为主体,力求做到“少而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注意层次分明,又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及实用性,课程体系中适当补充少量关于植物生理学、植物栽培学、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注重与相关课程内容的衔接,从而使学生较好把握教材内容,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增加一些国内外植物体细胞胚诱导、植株再生和人工种子技术等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将植物育种学的最新研究进展与教改教研成果引入正常的教学,开阔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的基础性与先进性、经典与现代得到正确的处理\[2\]。

2、多元整合教学方式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不同教学方式在互动中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科学素质。以传统的讲授型教学转为研究型教学,将课堂主体由教师转为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启发、引导下,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研究、探讨环节,更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此外,教师可有计划的对一些关键性理论或有不同思路的技术进行专题讨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而那些必须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则可以采取问题式教学方式,通过课堂提问、课后设问、课前答疑的方式,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记忆。总之,在具体课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多元整合,针对不同情况灵活采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由于植物育种学知识点多,尤其是现代分子育种技术更为抽象,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增加图表和动画演示,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冗长问题明朗化,基本上能够做到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地领会植物育种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及研究方法,而且同时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还能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完善实验体系

实验教学是植物育种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也是决定和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验证性实验强调对理论课知识的验证、巩固,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创新型实验的设立则是为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植物育种学实验课中应减少验证性实验, 增加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创新能力培养的空间\[3\]。

通过对实验教学课程结构实施优化、对实验项目进行科学重组,既强调多技能的综合训练,也强调实验的连续性和内在相关性,大幅度增加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增加以现代生物技术进行育种的实验项目,使三性实验比例加大至60%以上,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4、增强实践环节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教师结合自身科研项目,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让学生在参与科研工作过程中,以分散实验的方式进行各项研究性和创新性实验。对于一些需要较长时间的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可与学生的课外研究实验结合,以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或创新实践项目形式进行,对其开放实验室, 培养学生对植物育种学的兴趣。即以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动手能力,以学生创新性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完成实验的综合能力,通过以上各类研究性实验及科研项目,引导学生接触现代科学技术的前沿,使学生掌握更多更好的综合技能,充分发挥自己对研究和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开拓、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教师在学生选题过程中给予指导、审定,但具体实验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获取和分析等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不再干涉,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切实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课程教学实习基地建设。与实习基地签订实习基地协议,构建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网络体系。具体实践环节时间随不同植物花期而定,做到与生产实践牢牢挂钩,进一步充分发挥教学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贯穿“学―研―产”一体化发展思路。

三、结语

通过上述措施初步建立理论课―实验课―教学实习三环节结合的创新性学习体系,使学生加深对植物育种教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增强对植物育种的兴趣,通过知识理解―技能掌握―创新训练的链接,达到灵活运用植物遗传育种理论综合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对植物育种基本原理的理解和领悟能力,提高学生发现科学问题的洞察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和阐述研究结果的表达能力,从而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于实处。

【注 释】

\[l\] 黎裕,王建康,邱丽娟等. 中国作物分子育种现状与发展前景\[J\].作物学报, 2010.09.1425-1430.

第5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重要的设想和反思,比如怎样将“高科技”转化为“高质的教学”。如何实施高期望值的教学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等,并对如何将现代教

育技术恰当地引入物理课程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字:物理教育;教育技术;物理教学;

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各种挑战。我国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的素养,用信息化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教师对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的更新,有利于教师业务能力、学生素质的提高。我们要把现代教育技术科学地运用到教学实践之中,使现代教育技术与新课程的改革、新理念的融人、新方式的转变有机整合。

一、多媒体技术及其辅助物理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是指可以和谐整合多种信息媒体的综合性电子技术,是支撑多媒体系统通过人机交互实现信息综合处理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总和。多媒体系统能获取文字、符号、语言、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信息,并能对这些媒体元素进行编辑重组、整合存储、传递展示等综合处理。它以多媒体技术为基础,可以实现信息媒体的优化整合,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既能使信息获得最佳的展示效果,又能方便使用操作。

传统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形式单调、枯燥、容易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从而使他们丧失学习兴趣。运用电视录像、电影、计算机、多媒体、虚拟仿真等教育手段,创设生动逼真的自然情境以及与课程相关的有意义的问题,或者播放一些新颖别致、富有情趣的课件,营造一种轻松活泼的学习环境,视听结合、双管齐下地激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浓厚兴趣,能使学生形成快乐学习的良好心态,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现代教育技术提供的各种画面集声、光、形、色于一体,其形象逼真、立体感强,能将宏观的理论微观化,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充分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解决思维发展的困惑。

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即节约了时间,也增大了知识容量。所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为学生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提供了方便,学生即能理解知识内涵,又可以看到生产实际操作过程,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学生都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应给予大力支持与鼓励,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生变主被动为主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设计模拟实验仿真实验,让学生交互操作,配以老师的引导、调控,利用各种资源、平台创造作品,为学生提供许多发现问题、探究知识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存在诸多问题

人们对物理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看法一直在发展变化,迄今也未停止,而且出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一些忠实倡导者深信这些现代化工具能改革学习方式,将学生从无需智慧的简单计算和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创造性研究和逻辑的思考中。另一方面,一些竭力反对者则认为这些工具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往往以那些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成长的学生能力下降,离开计算机的帮助就连简单的物理原理和模型也不懂,甚至不能在缺乏这些技术支持的环境中集中精力学习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不管我们对教育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是反对还是支持,它们都曾经是,而且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将仍是物理教育领域内争议的一个热点。

三、对教育技术的反思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看待现代教育技术的影响呢?这并不能一概而定。现代教育技术本身不应也不能成为物理教学的核心问题,它毕竟仅仅是工具,不管它有多少优点,也只有在训练有素的使用者手里才能发挥起良好的作用。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这些工具。正确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把高科技转化为高质量的教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我们应认识:

(一)正确认识——教育技术只是辅助教育的的工具

随着课件资源的日益丰富,课件的“拿来主义”大行其道。教师或全部照搬,或原件“组装”,或经过“革新改造”用于课堂。这些做法虽然可以减径教师备课的工作量,但即便再好的课件,也只能传达出课件制作者对教材的个性化理解,而不是原汁原味的意蕴。

(二)教师——是合理使用教育技术的关键

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教育中得到正确的使用的关键在教师,因为大多数的教学时间里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的引领之下进行的。因此教师所掌握的关于教育技术工具的技能应该比他们期望学生要掌握的更多,教师不仅要知道更多的技术的用法,而且还要明白如何进行合理的使用设计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率。只有这样,才能使技术工具成为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和获得更多学习成果的有力武器。

(三)适用性和选择性——教育技术的应用标准

我们使用教育技术,当然希望它对所有的学生都有帮助不过事实往往未必如此,因此我们也应特别注意使用教育技术的选择性,即我们应经常关注学生的特定需求,进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技术工具好的教学应能经常根据一个特定的班,甚至个别特定的学生的情况,从各种教学工具中选出最有效的一种。教育技术工具只不过给我们增加了几种选择而已,并非要我们抛去旧的方法来接受新东西。现代教育技术一般都是对一些情境而言恰当,对另一些情境则未必合适的。

(四)师生合作——教育技术的拓展功能

我们在使用技术工具的条件下能给学生提供的最重要的帮助事实上就是我们在其它任何情况下都可以提供的最重要的帮助:与他们合作。多数情况下,当他们进行学习时,不管有无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我们都应与他们合作进行物理探究。我们的工作既不是告诉他们要干什么然后就袖手旁观或潇洒而去,也不是帮他们完成该他们做的工作,而应是作为他们的合作伙伴,与他们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同甘共苦,分担工作,分享成果,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悦。虽然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代替物理探究过程中我们的这种作用,但是它们有可能让我们更轩松的达到我们所要实现的目标。

如果合作是我们可以提供给学生的最重要帮助,那么我们能送给学生的最好的礼物就是在学习物理过程中热诚的与他们合作和对他们的成功感到新奇和给予赞扬。这样他们就会对物理学习充满渴望,努力去欣赏有趣的物理世界。无论何时,无论有无现代教育技术工具的辅助,这才是最高境界的物理教学。

参考文献:

第6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 组织培养技术 甜菜 育种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723.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51-01

一、材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初步发展,成为一项全新的生物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是指在无菌的环境下,将离体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等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础上,提供适宜的培养条件,诱发产生愈伤组织等,可达到培养完整植株的目的。作为我国重要糖料作物之一的甜菜,自交结实率较低,因此,在实践中,将组织培养技术与常规育种方式相结合,进一步促进甜菜杂种优势工作的发展,缩短育种年限,提高我国甜菜育种的整体水平

二、方法

1.甜菜组织培养技术——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

现阶段,实现甜菜纯合系的最关键、有效的手段即是未授粉胚珠的培养技术。最开始,法国、美国以及波兰等地最先展开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在该项组织培养技术方面的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显著成果。

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与花药培养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不仅诱导率极高,出苗材料也相当广泛。胚珠培养诱导率一般在2.79%左右,一些基因型材料诱导率能达到35.56~54.62%,诱导率明显上升,为甜菜育种工作的进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可以迅速生成大量纯合系,尤其是高糖纯合系、像MS以及PGOB等培养基都具有很高的诱导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进一步推动了甜菜杂优育种工作的进程,还有助于生成新型的甜菜生物型。

2.甜菜组织培养技术——原生质体培养

近些年,我国的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经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已经成功分离出原生质体,并且实现了分化成株,原生质体融合工作也在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中,细胞质杂交方面的研究也初步取得了成效

三、讨论

1.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育种环节的应用

目前,为了实现大量、快速繁殖的目标和保存原有基因型的目的,种株腋芽培养技术已经逐步形成配套体系,并积极应用到实践中。甜菜育种程序中,加快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的实用化发展,对进一步优化甜菜育种程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胚珠的培养,快速、大量生成高糖以及纯合体(抗病),是加强甜菜育种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对于提高培养材料的诱导率是甜菜育种工作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现阶段,原生质体培养以及体细胞融合的研究逐步深入,为进一步拓宽甜菜基因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克服了远缘杂交的困难,还引入了异源细胞质基因技术,这些都是甜菜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所取得的成果。

体细胞杂交技术呈现出迅速发展的态势,在甜菜育种工作中被积极应用。体细胞杂交技术也就是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植物种质资源的创新起高了关键作用,也促进了品种的改良,获得新种质及新生物型。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是在特定的物理或化学环境下,经过诱导,融合而成新的杂种细胞,再经过细胞分裂而形成愈伤组织,分化及再生。再依据育种目标培育出新的品种,体细胞表型发生的变化可以了解到细胞的变异情况,有时需要通过分子标记手段进行识别。就目前的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应用而言,该项组织培育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甜菜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由未授粉胚珠培养和种株腋芽培养技术,将这些育种技术与常规的育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够实现快速、大量生成高糖以及抗病纯合体,强化良种的优势组合,选育出高糖、抗病、丰产的组合,将其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原生质体的培养技术,还能实现甜菜育种及种植的战略目标。

2.甜菜种质的保存

在甜菜种质的保存方面,一般情况下,都是以种子的形式在常温环境下进行保存,同时,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每隔几年,育种专家会将甜菜种子取出来,进行一次繁殖。在某些国家,也采用低温种子库对甜菜种子进行长期保存。由于种子要经常进行繁殖,这样的保存方式会耗费掉很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时,由于操作的失误,会造成混种等错误的发生。随着组织培养方法对种子进行保存的进程不断推进,一些甜菜种子或稀缺的种子源(野生资源或不育系突变体等),都可以采用组织培养方法进行保存。这样,种子的保存不会受到季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会有效避免种子受到病虫的侵害,也便于地区之间的交接、转移,对一些珍贵基因的抢救等工作也便于展开。组织培养保存种质一般都是在超低温(液氮低温—200℃左右)的条件下,细胞的代谢活动都停止,生长等活动也无法实现,可以保证甜菜种质的稳定性。另外,组织培养保存种质只需占用很小的保存空间,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提高种质的保存和管理起到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目前,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育种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甜菜育种工作的质量。

未授粉胚珠培养技术、原生质体培养技术以及原生质体的融合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另外,组织培养保存种质领域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效。未来,对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将该项技术积极应用到实践中,进一步提高甜菜育种的质量。甜菜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未来,该项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研究领域对于甜菜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如何提高甜菜未授粉胚珠的成活率,探究影响甜菜未授粉胚珠成活率的制约条件,另外,体细胞杂交技术成为进一步研究的重点,低温保存甜菜种质的方法仍需继续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则东,王华忠.组织培养技术在甜菜上的应用及未来展望[J].中国糖料,2012,(3):72-73,76.

[2]曲文章,高妙真.甜菜种植大户生产模式的技术体系与产量效果[J].中国甜菜糖业,2010,(2):1-5.

第7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物理课堂中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课堂中应用存在的现状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计算机在大学物理教学课堂中的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随着社会发展,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工具。大学物理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必修基础课。现阶段,许多大学物理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结合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和错误做法,这严重影响着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课堂上的效果,甚至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建议,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课堂中的技术应用提供借鉴。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用的现状

(一)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式较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

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在诸多方面存在优点,尤其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教育上,传统的物理教学模式功不可没,这在我们的教学中是仍然值得发扬光大的。然而,传统的大学物理教学模式也呈现出了诸多弊端,如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制约人才多样化的培养,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等等。相比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出更大的优势。现代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这一切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对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应更多地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方法,加深学生对大学物理知识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迷信书本和老师,不敢提出任何疑问,这种填鸭式、灌注式的教育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抑制了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抑制了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习惯于正向思维和固定思维,造成了一种思维定式。现代教育技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并且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式中获取信息,感受方方面面的刺激,从而激活学生创造的火花,不仅对传统的教学观念造成了冲击,而且其开阔的视野、全新的内容、立体化的信息来源可以促进学生活跃思维的形成。我们要意识地加以利用,使每个学生的创新素质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现代教育技术对创新教育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应用中显示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由于物理概念、原理在表达上的抽象性,很多学生都感到物理很难学。在大学物理教学中,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大学物理,很多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理解一些抽象地物理原理时,教师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把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在展示物质内部结构、微.观机理,创设教学情境等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授课方式比较喜欢,持有积极的态度,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大学物理的整合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转贴于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学校要加强多媒体技术资源建设

建设大学物理实验网络资源,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对实验教学内容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了解实验仪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首先对实验有一定的了解,这样可以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将网络实验教学内容与课堂理论教学内容一致,使教学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和掌握实验教学内容。同时,加强网络资源建设、丰富网络资源,这样在多媒体技术下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学生可以学到书本以外更广泛的知识信息。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多种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物理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随着知识的增长,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教学方式就必须随之相应改变。所以要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大学教学中的实效性,作为理科的大学教师首先要学习先进教育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还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学习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课程,不断更新教育模式,使大学课堂的教学实践建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之下,教学创新才更有源泉和动力。在大学物理自主学习的模式中,教师完全有必要以引导者、指导者的身份出现。教师可以适当引人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慢慢地学会并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让学生顺利过渡到完全的自主学习。总而言之,只有教师从更多的角度和形式发挥引导作用,并不断增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支持、帮助、服务、协作和激励,才能保证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大学物理的质量和效率。

第8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物工程技术,药用植物资源,濒危植物

引言

生物工程是以生物学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联合化工、机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充分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以生产大量有效代谢产品或施展它们独特生理功能的一门新兴技术。中国的中医药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国内外的需求量过大,导致中医药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1 当前我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1.1 中国药用资源种类丰富

中国是医药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从古代开始,便对中医药的培养栽培有着重大的发现,而且历史悠久,曾有“伏羲尝百药”、“神农尝百草”等记载。虽都属于传说,但由此可见中医药的利用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出来的。我国地域辽阔,跨越了多个季节带,对中医药的种植栽培有着很好的环境条件。全国已知种子植物约有25700种,很多植物都具备了药用价值,药用植物约11800种,20世纪80年代,经过调查发现我国的药用植物大多数都是野生资源。比如人参、杜仲、银杏等为我国所特有的野生药用资源。

1.2 我国药用资源的分布

由于地域的自然条件、气候类型、植物区系和自然资源的差异,我国的药用资源分布也有很大的差异性。药用资源地区分布从多至少依次为西南和中南地区(50~60%)、华东和西北地区(30%左右)、东北和华北地区(10%左右)。中医药资源的地形分布最多的为高原和山地,其次是丘陵区,之后是中原区。

2 我国生物工程发展现状

2.1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生物技术产业总体水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目前在我国生物技术活跃于我国的各个中医药资源领域,例如农业、医药、环保、轻化工等。在提高农牧业、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工业产量与质量改善环境的过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约500家企业的技术研究涉及了现代生物技术、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60%的企业涉及医药生物技术。

2.2 生物工程技术对药用资源所带来的帮助

生物工程技术对中医药资源栽培和保护,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通过工业化组织和器官培养的方法直接生产出植物具有活性的部分来解决工也用药所用植物的资源问题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快速培育优质的种苗 ,与野生抚育和大田栽培相结合,使中医药的种群数量增加。在当前情况下,这两方面的工作是药用植物生 物技术最需要开展的工作。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应该在对基因工程育种和活性成分相关的部分进行更加彻底的研究。产品那个人使该项技术更加的完善。

3 通过生物工程技术来获得药用植物的优质种苗

我们可以采用两种生物技术中的快速繁殖的方法,来快速的获取优质的种苗。第一种方法:通过体细胞胚的途径。第二种方法:利用药用植物的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途径。前者先培育出愈伤组织,然后通过愈伤组织来获得大量的体细胞胚,再由体细胞胚发育成大量的小植株。后者直接用药用植物来培育出愈伤组织,然后用愈伤组织培养出药用植物的根和其他部分。在培育愈伤组织和转移种苗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适合的环境条件来种植所需要的根,在适宜的条件下对植物进行诱导,在这些条件包括培养基、碳源、氮源、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培养的温度和光照等要知道这些具体数据,需要经过很大的摸索。

二是外植体的选择。要选择则生长旺盛,有效成分高的外植体来培养愈伤组织,这样有利于愈伤组织的更好发育。

三是整个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种苗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把培育出来的种苗如何更好地向田间转移,并且转移后能更好的生长。这个过程常在温室内进行 ,需要选择适宜的培育基质和炼苗时间,还有就是适当的施肥和浇水。选好这些条件,对炼苗的过程十分重要。

结语

全世界对药用植物的需求量非常的大,而中国则是最大的药用植物输出国。不仅如此而且药用资源是中国中医药发展的根本,所以说,对于中国来说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对濒危植物进行保护更加显得十分重要。生物工程技术在药用植物资源上的应用前景主要反映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生物工程方法快速培育优质的种苗,与野生抚育和大田栽培相结合,达到增加种群数量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工业化组织和器官培养的方法,直接生产药用植物的活性成分,用来解决工业用药用植物的原料问题,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树进.药用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7(7): 1692-1693

[2]丁建.中国药用植物资源现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21(5):453-454

[3]杨雪.生物工程技术与药用植物资源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 15(5):215-218

[4]陈摸.药用植物引种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浅见[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7):3

[5]郭肖红,高文远,陈海霞等.药用植物培养高产细胞系的选育[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2005,7(1):60-66

作者简介:

第9篇:生物技术育种的方法范文

关键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作为林业发展基础,育苗栽培工作需要相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以促进现代林业的稳定发展。在此期间,应不断提升育苗栽培水平,并引入更多专业育苗栽培技术人员,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准确实行育苗措施,在降低育苗成本的基础上,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当地林业多元化发展。

1林业育苗栽培管理的意义

首先,可以加快现代林业的发展速度。以往林业树种较为单一,栽培管理效果较差,整体林业发展速度缓慢。而强化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力度,可以有效提升树木的成活率,扩大森林覆盖面积,避免浪费林业资源。其次,可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林业育苗栽培管理工作涉及较多环节,对技术人员的专业要求较高。为了保证育苗经济效益,工作人员应合理引入先进的栽培管理方式,减少资源浪费,避免不必要支出,为林业持续发展提供更多动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最后,可以满足人们对绿化的多元化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基于此,开展林业栽培管理工作,不但可以完善各项绿化基础设施,还可以美化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幸福感。

2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分析

2.1种子培育技术

2.1.1精选种子。为了提升种子发芽率,保证出苗质量,工作人员应选择健壮程度较高的种子。期间可以根据种子类别进行筛选,比如可以采用风力选择法,利用风扇等工具筛除种子中的尘土与饱满度较差的种子。可以使用漂洗筛选法,在水中浸泡种子,漂洗出质量不达标、浮于水面的种子。也可以使用人工选种法,工作人员挑选品质较佳、外观饱满、种皮未受损的种子。2.1.2种子消毒。为了降低林木幼苗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技术人员还应及时为种子消毒。比如,可以利用紫外线、高温等方法杀灭种子携带的病原菌与寄生虫,降低种子发芽与苗期发生病虫害的几率。或者稀释高锰酸钾、杀虫剂等药物,对苗木种子拌种,以有效抵御地老虎等害虫的危害,避免土传病原菌侵害种子与林木幼苗。2.1.3种子培育技术。林木育苗栽培的关键内容便是种子培育与处理,技术人员应合理引入先进的培育技术,进行催芽处理,以加速种子发芽。一是采用温床催芽方法。工作人员先搭建温床,合理确定催芽位置,保证搭建位置的采光与排水效果。且还应在温床下方铺设保温材料,减少热量散失,如稻草、塑料等。通过高温环境增加树木的活力,加快催芽速度。或者在坑窖中放入树种,覆盖后保持适宜温度,以加快发芽速度,缩短育苗栽培周期。二是水浸催芽法。此种方法操作流程简单,主要利用水资源浸泡树种,使其达到标准含水量,以加快发芽。此环节应针对不同树种选择不同水温,比如处理槐树种子时,由于其外皮较厚,因此应适当提高水温,保持在65℃;处理法桐树种时,由于其外皮较薄,温度过高会导致树种失去活性,因此应保持在25℃的水温。在浸泡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将种子放置于温度较高的室内环境中,静置3d后即可播种[1]。

2.2育苗技术

2.2.1容器育苗技术。林业育苗栽培管理过程中,容器育苗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工作人员主要在容器中完成苗木培育工作,不但可以全面保护种苗根部,还可以杜绝病虫害侵袭。培育期间,技术人员根据苗木类型合理调节营养成分,确保育苗生长期间可以吸收充足养分,为种苗的成长提供适宜环境,提高成活率。同时,容器育苗还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被广泛应用至机械化生产过程中,提升了造林效率,促进整个林业的现代化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市场出现较多新型容器,其中无纺布育苗容器应用最为广泛,此种材质可以满足大多种苗的生长习性,且可回收利用,杜绝资源浪费。2.2.2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营养繁殖育苗技术优势显著,包括嫁接育苗与扦插育苗。第一,嫁接育苗适用于各种珍贵的苗木栽培工作,可以充分保留优秀物种基因,在不同林木上嫁接基因较好的树种,形成新的林木。此技术较常适用于经济林与果树培育工作,可以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物种的优秀基因性状,对环境具备更强的适应力,成活率更高。但在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应根据树苗培育区域条件合理选择嫁接方法,并挑选优良的母株与接穗,且还应保湿处理树木之间的接口位置,保证连接密实度,以避免过度蒸发水分,提高树木的结合度。第二,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技术,可以实现树木无性繁殖与工厂化育苗,插穗在生根前,应在露地全光照条件下喷雾,确保接穗表面保持水膜,避免苗木失水,提高生根成活率。同时,通过蒸发插穗表面水分,还可以降低插穗及周围环境温度,确保夏季扦插幼苗也不会被灼伤,加快生根成苗速度。此种技术可以使用至育苗生根的全过程,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与育苗成本,效率与经济效益较高[2]。

2.3苗圃处理技术

为了有效提升苗木种子的发芽率、出苗率,保证健壮成活,种植人员应科学控制苗圃基础条件,保证适宜的气候与土壤墒情,为苗木幼苗提供充足营养。具体而言,苗圃处理应做好以下工作。2.3.1选择合适位置。为了保证幼苗健壮成长,种植人员应在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地势平坦的区域建造苗圃,尽量选择较为松软的砂质或轻质土壤,避免粘度过大,保证透气性,为种子萌芽创造优良条件。2.3.2做好前期处理工作。林木种子播种前一年夏天,种植人员应深耕苗圃,充分释放土壤中的养分,或者将其在阳光下暴晒,以充分消毒。早春播种种子时应再次深耕、平整土地,为种子萌芽创造松软的土壤条件,提供良好的出土环境。2.3.3改良苗圃土质。播种苗木种子前,种植人员应利用土壤检测仪器全面测定土壤温湿度、酸碱值等墒情指标,精准测算营养元素含量,并根据苗木种子发芽与苗期生长需求,合理施加氮磷钾肥、微量元素肥等,补充足够的有益微生物菌,为苗木种子发芽与前期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环境[3]。

2.4选择合适播种技术

为了保证苗木发芽率,种植人员应确定合适的播种方法与播种密度,比如种植国家保护植物秦岭冷杉时,由于其出苗率较低,播种量应保持在1000g/667m2~1200g/667m2,并结合当地光照时间与苗木对光照的需求量,合理规划苗圃,包括幼苗的行距、间距、生长方向等。同时,还应根据种子类型,合理确定覆土厚度,并在出苗前及时灌溉浇水,为种子萌芽提供适宜湿度。

2.5幼苗前期管理

2.5.1水肥管理。为了提高苗木的出芽率,保证健康生长,种植人员应科学灌溉、精准施肥,合理引入滴灌、微喷等现代化灌溉设施,为苗木提供充足水源的同时,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避免浪费。灌溉期间,工作人员应合理控制频率,不可过高也不可过少,频繁灌溉会导致树苗烂根死亡,夏天多雨季节应避免长时间浸泡树苗根部,设置明沟与暗沟排出多余水分。或者工作人员应强化巡视树苗生长情况,根据生长态势确定灌溉频率,实现科学灌溉。冬季温度较低时,上冻前应进行1次彻底灌溉,保证浇透,可以在树坑周边设置维护结构,以保证水分充分渗透,提升灌溉效果。育苗栽培期间水资源过多会导致根系长时间处于浸泡状态,抑制树木生长,工作人员应注意调节土壤含水量,为树苗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为了满足各阶段林木幼苗对养分的需求,种植人员还应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精准施肥,在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同时,杜绝过量施肥,以免造成林木疯长。施肥时一般将肥料均匀撒施至土壤中,确保全部覆盖,以免阳光直接照射,影响肥料养分。且当叶片枯黄时,应增加氮肥用量;当叶片大量脱落时,应适当施加钾肥;当植物花期时应增加磷肥施加量,以延长花期[4]。2.5.2强化病虫害管理。强化病虫害监测管理力度,林木育苗期间较易发生病虫害问题,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经济损失,种植人员应在病虫害大规模流行前合理监测并预警,以彻底防治。种植人员应充分熟悉林区环境,了解整个林区的气候与土壤情况,每天记录早晚温度、空气湿度等。且还应充分了解林区树木类别,掌握区域内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了解病因与林木发病症状、病原传播特点等因素,以此为依据确定科学的防治方案,1402022.9·中杜绝病虫害扩散。每天工作人员应定期巡逻检查所负责区域树木的生长情况,做好台账记录,且巡逻期间还应密切了解土壤环境与苗木生长情况,以便及时诊断病虫害,及时防治。为了科学预判此后病虫害发生情况,林业工作站人员应做好与气象检测部门的沟通工作,了解区域内天气变化情况,提前制定可行的防治措施。采用化学防治方法。种植人员利用化学药物防治林区病虫害,相较物理与生物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方法见效快,防治彻底,但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一定危害。因此,当发生病虫害问题时,种植人员应优先选择生物与物力防治方法,当扩散到一定程度后,才可以合理使用化学防治技术。具体防治期间,种植人员根据苗木病虫害发病症状与感染面积等因素,合理确定施药浓度。比如,落叶松由播种到苗床后,可以为其覆盖五氯硝基苯与砂土的混合物,保持200:1比例,苗木施加量为1.3kg/667m2。落叶松生长期间若出现立枯病时,可以施加波尔多液,连续喷洒4次,每两次间隔8d。第三,采用物理防治法,种植人员利用声波、光、热、电、温湿度等管理方法防治病虫害。物理防治成本较低,不会对自然环境产生较大破坏,但其见效较慢,适合用于苗木初期病虫害,若大规模或长时间爆发病虫害问题,则应配合使用其他防治方法。一是涂浆。种植人员在树木下部均匀涂抹石灰浆或白色漆,以有效杀灭寄生于树苗上的致病菌与害虫。二是灯光诱杀。害虫具备趋光性,工作人员可以利用高压灭虫灯或黑光灯进行捕杀。其中黑光灯可以发出紫外线,也可以被用于农林牧混合的育苗工作。三是树干围扎薄膜,以有效保持水分,并在防治期间有效杀灭松毛虫。四是物理调温。播种前利用48℃~50℃温水浸泡种子,杀死致病菌与害虫,增强苗木抵抗力。第四,采用生物防治方法,种植人员利用生物间的牵制作用防治病虫害,包括昆虫、动物天敌、菌落等。生物防治收益较大且成本较低,属于当前较常使用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一是利用微生物防治,包括真菌、细菌等。比如,马尾松、湿地松最常见的害虫为马尾松毛虫,此时在每年10月至翌年3月利用白僵菌防治。或者在林区喷洒白僵菌高孢粉10g/667m2,以彻底消除毛虫。二是天敌防治。作为林木生长中最常见的病虫害,天牛危害较大。此时可以利用其天敌花绒寄甲虫防治,寄生于天牛体内,吸食营养,使天牛耗尽体能。三是鸟类防治。为林区引入啄木鸟,在帮助扩散林木种子道德同时,防治吉丁虫,加快林木生长速度。2.5.3科学调整苗木密度。为了给幼苗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种植人员还应科学调整苗木密度,提供充足营养,提高苗木成活率,促进林业资源的健康持续发展。当前林木幼苗密度调整主要采用两种方法,一是根据林木幼苗的生长现状合理调整栽培密度,并通过拔除幼苗或补栽等方式,保持合理栽植密度,促进幼苗健康生长。二是合理修剪幼苗枝条,调整幼苗枝叶,修剪期间应保留主干,减少伤疤,及时涂药保护伤疤,以加快愈合速度,避免侵染病原菌,最大程度的降低修剪伤害[5]。2.5.4科学除草。苗木生长初期,阳光充足,树冠无法遮蔽阳光,为杂草提供了有利的生长条件,争夺树木养分与水分,影响了苗木的健康生长。对此,种植人员还应定期开展除草工作,且一般采用人工除草方法,尽量减少使用化学药剂,一旦发现土壤中存在杂草,便及时清除,以免对树木生长造成更坏的影响[6]。2.5.5预防幼苗冻害。早春时节存在倒春寒,会导致林木幼苗根系与嫩枝等受到冻害。此时种植人员应及时采取保护措施,为林木根系周围搭建简易温室或覆盖农作物秸秆,为幼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6幼苗移栽管理

一方面,种植人员应合理确定移栽时间,尽量选择气候温暖、降雨量多且适宜苗木生长的4月份,提高苗木移栽后的成活率。另一方面,移栽前应合理修剪苗木,使其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或者根据苗木类型与出苗后移栽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是否浸泡根系,加快发芽速度。

3结束语

为了加快林业育苗栽培技术的发展速度,相关部门应建立现代化的服务体系,并合理引入精准施肥等先进技术,改革升级当地林业育苗栽培工作,改善林业生态系统,为当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亚萍.林业育苗栽培管理技术现状研究[J].种子科技,2022(2):112-114.

[2]白文斌.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理念与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2(1):121-123.

[3]王正清.现代林业育苗技术的重点和造林技术研究[J].种子科技,2021(12):121-122.

[4]杨宏波.试论林业育苗技术管理问题及优化策略[J].中国林业产业,2021(12):26-27.

[5]梁丽媛,李春丽.关于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的几点思考[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