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金融和经济学精选(九篇)

金融和经济学

第1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随着2008-2012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对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影响,导致目前全球经济状况呈现不景气的状况。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因此,针对全球经济的复苏上,在“新常态”下,有必要对经济与金融学进行理论上的创新,为经济复苏提供理论基础。

二、“新常态”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过去那种单纯依靠粗放式的GDP已经不适合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方式进行调整,对经济学的方式、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增长模式进行转变,来对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整,保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

在对经济和金融学进行创新理论方面,主要对经济和金融学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内容进行调整。在实践操作上,要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目前在部分国家中,金融体系的“泡沫经济”对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造成很严重的干扰,没有呈现真实的财富增长。

因此,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主要原因是金融体系的建设依靠货币、信用等形式来对经济与金融体系进行综合配置。金融体系的运转对宏观经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便是实例,让金融体系更好的为实体经济服务,认清并处理好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动态关系。

三、基于“新常态”下经济和金融学方法论创新

要解决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动态关系存在的问题,在理论上必须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和金融学创新理论。但是实际情况是,目前国际上在相关的学术理论与实践操作上,对金融因素的影响未能引起及时的重视,甚至没有相应的内生性金融经济理论,除了对实体经济的发展上没有理论指导外,也造成相关方面的理论危机。因此,解决上述问题,要重建经济和金融学的理论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虽然金融危机产生的问题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进行分析,但是大量经济学家在理论的阐述上,仍然采用传统方式进行表达,甚至出现走向“死胡同”的情况发生。

科学的理论建立在符合事实的假设前提与逻辑在建构上的有机结合。经济学的方法论的设立必须要有经验、行为、实践三大基础。也就是说经济学方法论必须经过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之上,并且立足于市场的规律,能找到理论与现实的实践点。理论的改革必须符合两者深度的兼容,这样才能对新理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提供重要的基础。新常态背景下,对现有经济和金融学理论进行反思,是对现行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金融与实体经济的理论、政策、实践等重新进行综合整合,构建新的理论框架。对科学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重新回归。使相关的理论进行一次整体性的系统变革,要根据现今世情的变化,构建一个崭新、有效的经济和金融学理论的新范式。

四、基于“新常态”下经济和金融学理论的新范式

目前理论的构建是要重新对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理论建设,使金融与实体经济这现实中最重要的两大支柱纳入相应的理论框架,这样可以解决主流经济学界在理论创新上面临的困境,也在实践操作上,对国家的宏观调控的政策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首先,在金融学的理论上,要重建宏观微观相统一的理论。国际主流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当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都对经济发展起到理论指导上的作用,但是这些理论没有根据实际经济运行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传统金融学理论对宏观与微观的分离没有引起重视。这就要求在金融学的新建理论上,对金融体系的规律与运转进行相应的研究,并阐述出相应的理论框架。

其次,在经济学理论方面,虽然经济学的理论当中涉及到实体经济与金融体系之间的关系,但是要在此基础上内容要有创新。在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上,系统的把金融体系作为一个重要框架纳入到经济学理论的创新上。在此基础上,经济学理论要在结构上进行整体分析,对相应的框架进行理论上的重建。通过对经济学的整体理论框架的建设与完善,使理论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在理论构建当中,要注意金融体系与??体经济的联系与作用,实现理论基础与政策实践的相统一。

第2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金融经济学;课程定位;内容设置

一、引言

金融学是学习和研究金融问题的学科,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则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作为微观金融基础理论课的金融经济学,不仅为微观金融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也能够为学生提供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训练。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加州伯克利大学、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等都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了《金融经济学》课程。

二、高校本科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必要性

虽然国内部分高校商学院、金融学院或经济学院已经开设了研究生阶段的金融经济学课程,但在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的高校仍相对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系统了解和掌握微观金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理论基础,非常有必要在金融学专业本科阶段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具体有这样两个方面原因:

(一)顺应金融微观化趋势

自20世纪50年代之后,金融理论从对货币需求动机、货币需求函数等宏观抽象理论描述转向了实证化、微观化研究,其成果包括资产组合理论、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风险管理技术等,使得金融业完成了从单纯为生产与流通服务的货币与信用,向为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各种金融服务的独立的现代金融产业的转化,业务范围涵盖了货币、信用、票据、证券、保险、信息咨询、家庭理财等多个领域,并且呈现出全球化、网络化和工程化趋势,产业地位迅速上升。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因此,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顺应了这种微观化的金融发展方向。

(二)顺应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单一的精英型体系向大众型、精英型等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我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就推出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此,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九所学校于1994年共同承担了《面向21世纪金融学系列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改革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

2000年,复旦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又共同承担了《2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在原有《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宏观金融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学、金融中介学、公司财务学和金融工程等微观金融方面的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全面的宏微观金融知识架构。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内容则较为系统和完整地总结了微观金融的理论基础。从总体研究框架来看,金融经济学是从个体效用最大化出发,通过对市场上的经济主体的最优化投融资行为以及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分析,考察跨期资源配置的一般制度安排方法和相应的效率问题。因此,对《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有助于金融专业本科生总体上了解和掌握现代微观金融体系的理论,同时,对基础理论内容的了解也有助于为今后学习和研究开拓思路和视角。

三、《金融经济学》的课程定位

(一)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的关系

以前在国内,经济金融学界常常将金融经济学与货币经济学相混淆。在西方金融学的教学体系中,金融经济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金融经济学包括资本市场理论、公司财务理论,以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内容,如数理金融学、金融市场计量经济学;而狭义的金融经济学则着重讨论金融市场的均衡建立机制,其核心是资产定价。所以,金融经济学提供的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货币经济学讨论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侧重于比较宏观的层面,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区别。

从更为广义的角度看,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应该既包括金融经济学,也包括货币经济学。他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

货币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货币和信用的创造与控制,金融经济学讨论的核心问题是按时间和风险两个维度优化配置资源。国内原有金融学科的货币银行学,主要讲述的内容属于货币经济学,但如果把商业银行管理也算在内的话,就也含有金融经济学的内容。所有与金融有关的经济活动都需要银行系统提供流动性。所谓流动性,粗略地讲是指资产迅速地、低成本地转变成现金的能力。因此,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已有的研究成果还未能给出清晰的解释。

(二)金融经济学与金融学其他课程的关系

一般金融专业本科生阶段都开设了《公司财务》和《投资学》课程,这两门微观金融方面的专业课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涉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理论和利率期限结构等方面时,这三门课程均有一定篇幅的介绍。

《金融经济学》是其他微观金融课程的基础,微观金融课程体系的关系可以用图2来表示,《金融经济学》为后续的专业课程《投资学》和《公司财务》两个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虽然《金融经济学》和金融专业其他相关课程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容重合部分,但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经济学》与《公司财务》、《投资学》等专业课程的区别仍然是十分明显的。

《公司财务》课程更为关注作为个体的公司财务方面的分析,这和会计类课程紧密联系,其内容与财务报表分析问题紧密结合,对于相关的基础理论往往只是简单介绍,其重点在于讲授如何通过计算最低资本成本,找到最优资本结构等内容,主要的理论基础是M-M定理。

《投资学》课程着重介绍和阐述个人、机构等经济主体的有限资源如何分配到诸如股票、国债、不动产等(金融)资产上,以获得合理的现金流量和风险收益率。其核心内容就是以效用最大化准则为指导,获得经济个体财富配置的最优均衡解。这就主要应用了金融经济学当中的投资组合理论,着重介绍有效市场假说和CAPM模型等,在教学中尤其关注实践过程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而这些实践内容的基础则正是金融经济学所包括的理论内容。

至于本科高年级阶段和研究生阶段的《金融工程学》则尤为侧重对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品设计方面的介绍和研究,而这一阶段的知识更是需要金融经济学方面的基础、方法和基本工具的支持才能较为顺利地接收和理解。

四、《金融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总体上,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作为配置资源主要手段的市场机制是否还能完全引导不同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含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一)《金融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无套利均衡分析方法。无套利均衡分析是现代金融学发展中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这一方法最早体现在Modigliani和Miller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成果中,是金融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对后来人们研究金融学问题提供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工具和方法。该方法继承了经济学的一般经济均衡思想,并将其在金融领域中作了重大发展,使得现代金融学在研究方法上从传统的经济学中独立出来,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科。经济学供求均衡分析并不能完全指导金融学研究中的思想和分析方法,由于金融产品近乎完全的可替代性,投资者往往并不用关注所谓的绝对市场均衡价格,而只是需要知道特定的资产价格之间是否存在合理的相对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不存在套利机会的无套利相对价格。因此,在金融经济学具体内容的讲授过程中,要注意应用无套利思想和无套利分析方法,尤其是有关金融产品定价问题方面更是应该采用相对价格分析的无套利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好思想基础。

(二)《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设置

具体来说,金融经济学课程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现代微观金融中的均衡与套利、金融产品的风险和投资者的风险态度以及效用决策方法、单期风险配置和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和期权定价模型等内容:还包括了以上理论所依托的金融市场均衡机制及定价方法等基础内容。

除此之外,在金融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还应当增加一些前沿内容的讲授,比如行为金融。经典金融理论在“理性人”假设下研究资本资产定价模型、MM理论与有效资本市场理论等。然而,基于“理性”框架下的研究常常受到各种行为异象的挑战,由此重构了现代金融的“有限理性”假说,使得基于“非理性”范式研究投资者行为决策的行为金融发挥了较强的解释作用。由于行为金融关注投资者和管理者的认知偏差和情绪偏好等非理对投资者资本配置行为和资本市场反应等方面的影响,拓展了现代金融领域的研究,因而,行为金融不仅应包含在金融经济学课程体系之中,而且由于其前沿性特征更应成为该课程的核心内容。

(三)《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方式

鉴于金融经济学理论性与应用性并重的特点,在教学方式上应坚持理论教学与实践锻炼相结合。一方面,教师在理论讲授过程中注意该课程和投资学、公司财务等各门课程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尤其是在本科生阶段更应该着重于学生对现有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的能力,而不必过于强调学生的科研创新能色彩。另一方面,由于金融经济学涉及到一些金融风险识别和计量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的理论讲授和分析之外,还可以补充一些上机的实验课程,培养学生对相关计量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实践课程和适当的金融计量应用教学可以提高课程讲授的趣味性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够结合现实情况培养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宋逢明.金融经济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伍琴.微观金融类课程整合及教学方法改革——以地方性大学金融学专业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2012(4):1-4.

第3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微观金融;金融经济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1-0235-02

1 金融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与课程建设情况

金融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随后理论界开始不断地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金融学中的均衡与套利、单期风险配置以及跨期风险配置、最优投资组合、最优消费与投资、证券估值与定价等,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经济学与金融学交叉性的学科。在20世纪50年代前,金融学作为经济学二级学科,其学科体系层次是单薄的,其内容主要是货币银行与经济的关系及其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宏观金融学,其研究方法论与当时研究实质经济的方法论相同,以定性的思维推理和描述分析为主,数理与计量分析均以实质产品为研究对象,还未涉及到金融服务与产品,这与当时的经济和金融实践是相符的。以哈里马柯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为标志,现代金融研究在内容上从宏观进入到微观,金融产品本身成为研究对象,方法也上引进了数理分析工具,此后金融学科层次内容和分析方法渐渐丰富发展起来,到20世纪90年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金融经济学家,这表明金融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重要的地位。

金融经济学是现代金融的理论核心,主要研究微观经济主体(个人与公司)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金融决策行为及其结果,是一门分析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的具有较强理论性的金融学专业基础课。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和一般经济均衡框架,所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其核心理论包括资产定价基本定理,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这一框架中的组成部分。根据金融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的核心内容是金融市场的均衡机制,除了研究传统的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竞争均衡机制)外,金融经济学更注重研究无套利均衡机制,这是金融市场特有的均衡机制,因此《金融经济学》既包含一般均衡定价机制的内容,也包含金融市场的特殊均衡机制即无风险套利均衡机制的内容。由此,可以学习和研究金融市场资产定价的两种基本方法:均衡定价法和套利定价法。

金融经济学属于理论经济学,是微观金融的基础理论课,为其它相关课程提供分析方法、分析框架和分析工具,是对学生有关微观金融运行逻辑和方法的培训。鉴于金融经济学所涉及内容在微观金融中对金融市场均衡及资产定价研究的方法论、逻辑思维和基本模型的重要性,在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和金融工程等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课程体系中,目前国内外大学均将《金融经济学》作为研究生的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进行设置,国外如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学院等非常重视此课程的教学。国内的一些重点大学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也在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中引进《金融经济学》课程。目前,现代金融理论与实践发展已形成两条主线,一是针对实质经济运行,主要研究金融与经济增长和发展关系的宏观金融,另外就是针对虚拟经济以金融产品和金融投融资为研究对象的微观金融,这二者之间有很深的紧密关系,但二者的运行机制越来越呈现差异,因而研究的方法也越来越具有相对独立性。对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运行机制的研究,需要在理论上确立二者的分析框架和分析方法,并对其加以比较,以深刻了解和把握现代金融经济的实际运行。这种对现代金融经济运行分析方法和分析框架的培训和教育,完全应该也可以在本科教育中就开始进行。因此,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精心准备,《金融经济学》课程正式纳入北京林业大学金融学专业培养方案,作为金融本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

2 金融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分析

北京林业大学于2009年在金融学本科正式开设《金融经济学》课程,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金融经济学》课程内容引起同学们较大的关注和兴趣。在这一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有诸多体会与感受:第一,《金融经济学》课程涉及很多金融定量分析模型的教学内容,如金融资产定价和金融风险识别与计量等,在教学方法上,除了课堂上的理论介绍外,在教学内容注重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证研究能力培养,这不仅是本课程应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且这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传统金融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可以使定性的思维和定量的分析有机统一,同时也使得数理思维方法与经济学、金融学的教学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系统地可操作性地解决金融问题。第二,本科生阶段《金融经济学》涉及大量的数理和计量金融,同学们接受能力欠佳,其中原因之一就是此前缺少有关《金融经济学》基本方法和逻辑的训练和培养,在微观经济学中涉及的数学模型方面的知识较少,特别是部分文科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学习金融经济学时较为困难;第三,由于用很多时间讲授应在此前学习的内容,而占用了本科生本应该学习的更深入的金融经济学的内容;第四,现有课程体系中,微观金融方面仅开设了金融经济学和公司理财两门课程,金融工程、风险管理等微观课程尚未开设,金融经济学难以与其它微观课程形成良性互动,金融经济学作为基础课程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未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为全面分析教学中的问题,总结教学经验和评估教学效果,我们针对2007级金融专业70名本科生进行了教学情况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我们了解这一课程对本科层次学生的教学信息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程的接受能力、教师的教学水平等,以此评估整体的教学效果,具体情况如下:第一,学生普遍认为授课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专业知识比较高,认为“较好”或“很好”的超过95%以上。第二,学生普遍认为教师授课方式较好。超过9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能够根据教学目标安排和组织教学”方面“较好”或“很好”;92%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与学生进行交流”方面“较好”或“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根据教学情况,主动有效地调节课堂节奏方面“较好”或“很好”;第三,学生普遍认为授课教师的授课水平较高。94%的学生认为“较好”或“很好”;第四,学生普遍认为教师的教学手段较好;第五,学生普遍认为教师上课表现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过程中是否情绪饱满,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这方面“较好”或“很好”;98%的学生认为教师上课时的仪表和教学态度“较好”或“很好”;96%的学生认为教师在上课时"声音洪亮、口齿清楚"方面“较好”或“很好”;第六,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一般。约有45%的学生认为能够很好理解所学内容,33%的学生认为能够较好理解,17%的学生认为只能一般理解,还有5%的学生认为理解不了;第七,学生肯定教师在课前准备和授课内容安排上所作的努力。96%的学生认为教师备课情况“较好”或“很好”;93%的学生认为在授课内容充实方面为“较好”或“很好”。

除了上述几方面以外,学生认为该课程知识量和信息量较多,希望能结合一定的实例进行深入讲解,对于涉及到数学模型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机房提供在电脑上模拟的机会,建议在大二下学期开设此课程,并希望能够加强微观经济学教学深度,尤其是在数学模型和理论框架方面,以此为金融经济学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同学们也充分肯定了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认为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微观金融的知识体系和理论方法。

3 金融经济学课程的建设目标及主要任务

金融经济学本科课程的开设为研究生阶段金融学经济课程开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开展此课程建设和研究,特别是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在教学上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形成一套既规范合理又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今后的几年中,《金融经济学》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后续任务是:

第一,明确课程性质和定位,界定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如何更好地开设本科生的《金融经济学》,明确本科生《金融经济学》课程性质和定位。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进行专门研究,以此确定本科生《金融经济学》的教学目的和指导思想,界定《金融经济学》的教学内容。鉴于本科阶段《金融经济学》教学的基础性,现阶段可以将本科课程内容定位于金融经济学基础理论介绍分析,重点突出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操作性和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第二,做好教学自评和考核工作,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每学期对课程进行自评,以便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分析,查找教学过程中的难点问题,对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做出总结分析并不断改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增加课堂教学信息量,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以提高教学效果。一是加大案例课程的比例,通过对各类典型案例的分析与讲解,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的理解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身体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应对、解决各种错综复杂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任课教师提高参与业务实践的自觉性;二是增加专项问题研讨,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上可以采取教师引导与师生讨论、学生自问自答相结合的方式,课堂下教师以引出问题、提示思路、激发兴趣、指导查阅参考书目等为主要手段,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性,增强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编写金融经济学课程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选择和使用高质量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培育目标的重要步骤,目前还没有适合本科层次使用的《金融经济学》教材。我们按照选用教材、自编讲义、编写教材的步骤完成该课程的教材建设。随着高校对微观金融教学的重视,《金融经济学》的国内版教材和引进教材很多,一些投资学和金融工程教材也有大量的内容与金融经济学相关,这些教材或多或少有些作为本科生教材不适合的地方,如编排体例没有照顾本科生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基本逻辑的分明和突出,对金融经济学的整体框架和分析方法的介绍不够等。因此,在未来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教材使用和课件教案使用情况做出分析,将有益的心得、经验和学生所提有价值的建议在编写教材中体现出来。总之,在选择和使用教材上我们应坚持教材编写内容与金融实践的变革同步,并具有超前性,注意不断更新,以保持教材的先进性。

第四,加强课程资源库建设力度,增加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由于金融经济学课程的理论性与复杂性,需要建立丰富的资源库供学生学习参考,比如讲义、课件PPT、案例库、习题库、论文素材库、名师讲解视频库等。通过对案例汇编成集,一方面可供教室上课讲解之用,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课堂讨论和学生自学,扩大知识面与实践能力;习题库里的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难度适中,可以作为教师检验教学成果、学生复习备考之用;论文素材库中的资料作为学生写论文和研究报告的参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论素养及写作能力。总之,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不但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扩大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为学生课外自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Markowitz.The Opitimization of a Quadratic Function Subject to Linear Constraints[J].Nacal Research Logistics Quarterly,1956,(3):111-133.

第4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金融功能 演进 金融发展

现代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现代跨越式的发展为我国金融界所面临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解决方式,从而也使跨越式发展得到了新的历史机遇。现代金融体系的构建对中国的金融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金融机构要实现金融功能的转型和金融结构的演进。在这些讨论过程中,对某些特定的金融功能本身、金融发展的作用机制等相关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金融功能

(一)金融功能概述

金融功能理论简单地说可以分为传统的金融理论和先进金融功能理论。传统的金融理论主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着手研究金融体系,即所谓的机构金融观点。金融功能观点理论,即功能金融理论具有两个假定,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二是金融功能优于组织机构。

功能金融理论具有两个假设,一是假设金融功能相比比金融机构更为稳定。随着时间的不断前进,金融功能的变化要不大于金融机构的变化。二是金融功能优于组织机构。融功能比金融的组织机构更加重要,只有机构不断创新和竞争才能最终使金融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更高的效率。在前述假定前提下,首先要确定金融体系应具备哪些经济功能,然后据此来设置或建立能够最好的行使这些功能的机构与组织。任何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在不同的时间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

(二)金融功能演进:从“融资中介”到“财富管理”

金融机构的功能是随着金融机构的诞生而产生的,金融机构的功能特点同时也受到各个时期特有的经济发展所决定。在传统的经济学中,金融机构的功能往往以融资中介为核心,而金融机构的作用通常都被忽略,只有在特定的金融理论的结构中才会引起一定的重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也逐渐趋于完善,市场的结构也有所变化,不再是简单的以融资中介为核心的传统市场模式,金融结构得以快速发展的核心有所变化,变成了财富管理核心。简单地说,就是金融功能有融资中介转型为财富管理,核心发生了变化,这也是由现代的金融功能的转变所决定的。现代的金融机构的功能包括资产定价、流动性提供、风险分散和转移、价值增值等。

二、金融发展理论与发展研究

(一)金融发展概论

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经历了一定的过程,是随着发展经济学的产生而产生的。发展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是在20世纪的40年代到60年代期间,而西方的经济学家并没有真正的对金融机构进行国专门的研究,所以,在这个阶段金融机构的发展思路处于主导地位,并在党史资本注意工业化思想的指导下,金融机构和金融功能处于附属的被支配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金融的发展理论研究的主要是金融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对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下所能发挥出的作用的研究,研究其如何能够运用金融体系和金融政策进而最大限度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和金融资源的合理利用,最终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二)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点

1.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金融发展的第二个阶段在二战过后,二战之后一些独立的国家想要求得自身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都受到了资金短缺和金融发展之后的原因影响,使得金融体系得不到高效的运转,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此时,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就开始从事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方面的研究,其中,较为著名的是经济学家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格利和E.S.肖,罗纳德·麦金农等。西方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和金融发展内容的分析,创立了新的金融发展理论,并对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做了专著。他们认为,资本的构成受到金融体系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而言,需要对金融优先发展货币共给的政策来进行货币的投资或储蓄,从而带动国家政策的实施。金融发展具体地说可以是被动的,也可以是主动的,可以是先行的同时也可以是滞后的。

2.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根据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的研究分析,金融体制与经济的发展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即相互推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健全的金融体制,并将储蓄资金有效的运用到生产性质的投资上来,从而促进经济的不断发展;其次,为了是金融与经济的发展能够相互有效的进行良性的循环,需要良好的经济发展,并对国民的收入进行提高,进而来刺激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金融的深化发展通常分为三个基本形态,一是金融的增长,二是金融工具和金融结构的不断优化,三是金融市场机制和市场秩序的不断健全。罗纳德·麦金农和E.S.肖的进一步研究确立了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确立。

3.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在发展中国家,许多经济学家对以往经济发展理论的认识和学习都不够,导致其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发展的结果很不理想,科学家们开始对自己所学理论进行反思和检讨,并从中总结出了金融市场中市场失败的原因,他们单纯的认为政府需要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机制,并根据相应的原则确立一定的监管范围及监管标准。分析认为,金融约束就是指政府通过相应的金融政策创造一定的租金机会,达到防止金融压抑的目的,同时促使银行主动的规避风险。金融约束与金融压抑有所不同,简单地说,金融压抑就是政府从民间部门争夺资源,而金融约束则是促进竞争活动增长,从而从中获取收益和福利。

三、总结

综上所述,金融结构的演进和金融总体效应分别从间接金融融资和直接金融融资这两个方面同时展开,到后来对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般理论、金融功能的特征及从金融功能观视角研究金融问题的特殊优越性进一步研究,再到加大对金融功能演进与金融发展及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这一历程并不是预先设定好的结果,而是事后对这以过程的策划和预设。其中伴随着不断的观察、思考与审视。

参考文献

[1]武志.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分析[J].金融研究,2010(05):22—46.

第5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优化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早进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应该从银行出现开始,研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对金融进行专门研究,只是把金融作为促进交易的工具,直到二战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影响到部门国家经济增长的现象明显显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这个阶段典型代表是格利、E.S.肖和帕特里克。格利、E.S.肖分别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专著中提出金融发展是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的作用的是实现资金的顺利流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从而提高生产资金,提供社会经济增长。帕特里克(1966) 在《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中提出需求追随和供给领先两个金融问题,金融发展可以是被动的和相对滞后的,也可以是主动和相对先行的。奠定金融理论发展理论基础的是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在《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金融发展就是金融结构的变化,采用8个指标来度量金融规模和结构,对35个国家98年的数据分析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具有正相关关系。

金融发展理论的建立可以以麦金农和E.S.肖的《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深化》两本书中提出了“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即“麦金农—肖模型”。麦金农认为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落后,金融二元结构存在,金融管制严重,导致信贷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储蓄无法有效转化为投资资金,抑制了经济增长。肖认为健全的金融发展和良好的经济增长能够起到互相促进作用,使金融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

金融抑制论和金融深化论提出后,引起了理论界的研究热潮,促进了金融发展理论的发展。其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七八十年代,从投资数量、质量等方面对金融抑制和深化论进行深入研究,认为由于受到利率和收益影响,导致资金无法顺畅流向投资领域,无法有效配置,所以必须进行金融自由化改革,九十年代后进入了第二阶段,金融发展理论在内生增长理论基础上着重研究金融体系对经济增长的功能和作用,规范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解释,得出了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金融内生化的机制作用,提出了金融约束论和金融内生增长论,深化了金融发展理论。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产量或潜在实际GNP的扩展。(萨缪尔森,1992)经济增长既可以是国民收入的总产量,也可以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有资本、技术、土地、分工。代表性的有古典经济学鼻祖斯密,他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是劳动数量和劳动效率。

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哈罗德和多马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成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储蓄率成正向关系,和资本与产出比成反比关系,资本是经济增长主要决定因素。但该模型基于储蓄率和资本与产出比不变的假设,存在缺陷,麦金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储蓄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之后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模型为代表,他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增长率,同时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金融的作用仍然没有提及。20世纪80年代后围绕索洛模型缺陷,经济学家开始从技术进步、人力资源等因素研究经济增长的内生性,以卢卡斯和多马为代表,卢卡斯批判新古典经济学模型的封闭性,同时认为技术进步至少部分是是内生的,多马提出了以规模报酬在外部性和生产中是递增的,而在新知识创新中的规模报酬是递减的为假设前提的内生技术创新模型。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的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但是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促进交易的工具,对生产和经济增长没有作用,计量统计中的相关性仅仅是金融对经济的反映和体现而已。经济学家托宾和熊彼特从货币功能角度认为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和流通功能影响社会储蓄增加资本,满足了企业信贷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等人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发展。原因是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相对应和匹配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发展。麦金龙则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与之对应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等行为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影响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国内经济学家对此的研究结论与国外研究也大体相同。当然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全球和部级别的层面,基于省内级别层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所以其作用机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分析内在作用机制。即研究金融功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增长又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金融机构可以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帮助金融交易双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金融市场帮助资金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和单位,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正是由于金融系统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特点,金融市场的机构和制度可以以其专业化和严格的审查帮助储户分散和降低风险,增加储蓄,同时帮助投资者提供长期流动性使企业获得资金,高效促进社会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降低交易和信息费用,金融市场会在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交易工具创新,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参与,金融制度加强了对公司的监督和监管,避免了委托风险和道德风险,改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更快积累和长期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根据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的投资效率、储蓄率以及制度安排,金融系统通过上述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增加储蓄、创新交易手段和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才出现了社会分工,金融便是社会分工的结果。经济不发达阶段,社会分工水平不高,阻碍了金融的发展。经济增长促使社会分工水平提高,生产效率提高财富增加,商品价格下降,增加居民储蓄,同时,专业化水平提高增加了商品交易数量、交易种类和交易方式,要求相应的金融服务。经济增长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要求相对应的金融发展。(作者单位:1.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2.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胡琳,湖南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第6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大思路:

金融理论体系的创新发展

“大金融”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早在2000年,著名经济学家黄达先生在关于金融学科建设的多次演讲中都提出:金融学科应包括金融的宏观与微观、金融与实体的关系等方面,金融学应当是宽口径的。黄达先生十分关注社会经济变化对金融的要求、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宏微观层面金融理论的整合,实际上这就为构建现代金融体系指明了方向。

13年之后,我们欣喜地看到,黄达先生关于金融学科建设的构想已在《大金融论纲》中全面实现。这是金融学“人大学派”对金融理论的重大贡献。在《大金融论纲》中,作者依然将关注的焦点置于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上,认为本轮国际金融危机至少给了人们三大启示:一是经济运行中的金融因素和金融规律远未得到充分认识;二是金融发展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被长期低估;三是传统的经济学框架未能很好地整合宏微观层面的金融理论。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在剖析主流宏观经济学与西方金融理论的缺陷、进行系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金融”理论。《大金融论纲》构建了以“大金融”理念为核心的现代金融体系基本框架,使“大金融”成为完整的金融理论体系。

《大金融论纲》最重要的创新或理论贡献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建全新的金融理论,即“大金融”理论。其内涵为:宏观和微观金融理论的系统整合、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和谐统一、金融发展一般规律和“国家禀赋”的有机结合。

二是构建了现代金融体系的全景分析框架。其总体逻辑思路是通过对影响一国金融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得出金融体系发展变迁的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进而对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系统重建。这部著作将影响一国金融竞争力最基本的因素概括为三大因素,即效率性、稳定性和危机控制力:效率性决定金融体系的“活力”,稳定性决定金融体系的“弹性”,危机控制力决定金融体系的“张力”,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理论的“三大支柱”。

大智慧:

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框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中国金融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金融宏观调控面临挑战、金融机构转型和防范风险问题突出、金融体系不健全和结构不合理、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举步维艰、金融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不相适应等等。显而易见,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

《大金融论纲》对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构建了一个“大金融”框架:

首先,设计金融发展的战略框架。包括金融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整体蓝图与实践路径。

其次,设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框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框架的核心是协调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力图从一个整体、系统和动态的视角来设计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并在两者之间构建合理的制度安排,以实现中国金融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双稳定+双发展”(“金融稳定+实体经济稳定”与“金融发展+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框架的重要意义,还体现在对中国经济转型中的金融支持,助推金融和实体经济的有效结合,金融全面支持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再次,设计新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设计构建“三位一体”新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是这部著作的一大亮点。“三位一体”,即货币政策、监管政策和信贷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货币政策,要盯住通胀和产出,关注金融体系风险状况,以价格调控为主、数量型调控为辅。监管政策,实施逆周期监管应综合考虑银行广义信贷和社会融资总量,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监管政策和货币政策统筹协调。信贷政策,可选择盯住实体经济的融资需求满足度,与总量性的货币政策相区别,主要发挥结构性调控功能。值得一提的是,这部著作构造的“金融失衡指数”是衡量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重要指示器,可为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决策和参考信息。

最后,设计金融改革的方略。如构建高效而稳定的现代金融体系、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金融业混业经营等。

大战略:

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探索

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以美元霸权为重要特征的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缺陷和弊端,危机也表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危机后国际经济金融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因此探寻中国在大国间金融竞争中以及在国际金融体系重构过程中的战略与政策已成为中国经济金融发展中亟待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大金融论纲》以提高金融竞争力为主线,对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金融发展的相关战略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这部著作从长期的视角全面审视了全球范围内主要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战略,以及现代金融体系下一国金融竞争的决定因素,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构建了有利于促进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和增强国家竞争能力的金融体系框架,丰富了中国关于大国竞争金融战略的理论,弥补了国内外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大金融论纲》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创新见解,最突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发展趋势。国际金融格局出现“再平衡的多边主义”,国际货币体系从“一主多元”向“多元制衡”转变,金融的功能回归实体经济,以及金融监管走向了宏观审慎。

其次,国家战略的金融工具运用。从全球经济发展史来看,作为国家战略的金融工具包括为战争融资、促进海外贸易、加强对外经济控制、建立货币强权体系、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和实现经济增长转型。

第7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一、金融发展理论

金融发展理论,研究的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即研究金融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优化金融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并实现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最早进行金融发展理论研究应该从银行出现开始,研究银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但是并没有对金融进行专门研究,只是把金融作为促进交易的工具,直到二战后,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资金短缺影响到部门国家经济增长的现象明显显现,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研究金融在经济中的作用,也形成了金融发展理论的萌芽。这个阶段典型代表是格利、E.S.肖和帕特里克。格利、E.S.肖分别发表的《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方面》和《金融中介机构与储蓄--投资》专著中提出金融发展是金融机构、金融制度、金融市场和金融工具的发展,金融的作用的是实现资金的顺利流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资金,从而提高生产资金,提供社会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潜在国民产量或潜在实际GNP的扩展。经济增长既可以是国民收入的总产量,也可以是人均国民收入的增加。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解释经济增长规律和影响制约因素的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有资本、技术、土地、分工。代表性的有古典经济学鼻祖斯密,他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两种途径是劳动数量和劳动效率。之后不断有经济学家研究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包括了在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基础上哈罗德和多马提出了哈罗德-多马模型,成为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典型,该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和储蓄率成正向关系,和资本与产出比成反比关系,资本是经济增长主要决定因素。但该模型基于储蓄率和资本与产出比不变的假设,存在缺陷,麦金农对模型进行了修正,认为储蓄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之后经济学家又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索洛模型为代表,他认为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资本和劳动各自的产出弹性以及技术进步决定了经济增长率,同时技术进步是随时间变化的。金融的作用仍然没有提及。

三、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国内外大量的经济学家进行了研究,但是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研究的成果和结论大体分为以下几种。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只是促进交易的工具,对生产和经济增长没有作用,计量统计中的相关性仅仅是金融对经济的反映和体现而已。经济学家托宾和熊彼特从货币功能角度认为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和流通功能影响社会储蓄增加资本,满足了企业信贷需求,从而促进了经济增长。经济学家琼、罗宾逊等人认为经济增长促进了金融发展。原因是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客观上要求相对应和匹配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互相促进:良好的金融市场能够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最终会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客观上要求与之对应的金融市场建立,促进了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凯恩斯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则认为金融领域的过度投机等行为导致了金融风险的产生,有可能影响实体经济领域导致经济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一是从我国各省份的总体情况分析,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较明显的正面影响,且金融发展得越好经济增长越快。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规模与效率在促进经济实现规模增长与质量效率提升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完善金融服务功能、丰富金融服务产品、提升金融运行效率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前提。 二是从我国各省份不同时期时间序列分析,1995年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变化,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逐步加大,且经济发展阶段越高作用越强。 三是地区经济越发达,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与自身实际禀赋,采取不同的金融发展政策,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四是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是金融发展促进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通过乘数效应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循环增长模式。金融通过影响、调节固定资产投资来实现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因此,金融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

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机理分析

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大家关注的都是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论证.而较少关注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即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所以其作用机理分析主要是研究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分析内在作用机制。即研究金融功能如何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增长又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

金融机构可以以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帮助金融交易双方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费用所导致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从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通过金融市场帮助资金流向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和单位,优化了资源配置,促进了经济增长。也正是由于金融系统规避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特点,金融市场的机构和制度可以以其专业化和严格的审查帮助储户分散和降低风险,增加储蓄,同时帮助投资者提供长期流动性使企业获得资金,高效促进社会资金流向投资领域促进经济增长。为了降低交易和信息费用,金融市场会在专业化和技术创新上下工夫,促进了技术进步和交易工具创新,使金融交易更加高效,加速资金流动促进经济增长。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和参与,金融制度加强了对公司的监督和监管,避免了委托风险和道德风险,改善公司治理,促进资本更快积累和长期增长,最终促进经济的长期增长。根据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资本的投资效率、储蓄率以及制度安排,金融系统通过上述资源配置、降低风险和交易成本、增加储蓄、创新交易手段和改善公司治理等功能最终影响经济增长。

第8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金融法安全 经济法安全 金融危机 金融体制

法的价值是“在人(主体)与法(客体)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法律的积极意义或有用性”。[1]要确立价值,首先要确立价值标准。“价值标准是行为者努力奋斗所要实现的目标,凡是前进方向要达到目的的任何活动,都是价值定向的活动。”[2]法价值评价标准包括内在标准与外在标准。内在标准是主体所参照的内心依据标准。[3]

一、金融安全价值的提出

(一)金融安全价值的研究意义

金融就是资金的融通,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内容。随着金融活动的发展和金融功能的深化,金融创新产品的增加,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越来越显著,金融功能发挥的好坏已成为直接影响经济能否平稳发展的重要因素。历次国际金融危机证明,在金融创新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金融危机对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伤害不亚于一场战争,波及面可能是整个地区乃至全球的经济金融。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如何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维护国家的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亟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金融完全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前一段时间全球的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安全这一金融法价值命题的提出得到广泛的关注。这两次金融危机均没有对我国造成毁灭性的危害,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市场还没有完全的开放,特别是资本项目没有开放,并不是我国金融安全已经打到了很高的水平。相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我们可以简单的回顾一下经济自由与政府干预关系的发展史。

20世纪20年代以前,整个经济市场信奉自由竞争理念。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处于鼎盛时期,他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只是守夜人角色。积极创造的态度内在地要求自由,自由必然要求竞争,竞争是自由的表现和实现。为此,人们往往将“自由”与“竞争”,合称为自由竞争。[4]

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繁荣,刺激了股票投机活动,导致股市泡沫。以1929年11月21日股市暴跌为导火线引发了1929-1933年的大危机。1930-1933年有9096家银行破产,相当于1930年初银行总数的36%,银行总存款下降了39%。[5]人们对自由竞争的金融市场的优点产生了怀疑,凯恩斯主义成为主流的经济理论。凯恩斯主义认为,没有监管和无法控制经济的不稳定性是大危机产生的主要原因,一个稳定的金融体系需要政府的介入和干预。

现在来看,货币主义者强调更自由的市场竞争力量的效率,认为强加于竞争行为的限制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当。随着金融创新的剧增,旧的限制金融竞争的法律在相当程度上已经失去效力,一系列促进竞争的法律逐步推行。金融立法的价值取向由限制竞争的干预制度转变为鼓励竞争的政策。一般认为,金融监管是伴随着银行危机的局部和整体爆发而产生的一种以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安全及确保存款人利益的制度安排。金融与其他经济部门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市场有着比其他市场更高的风险性。[6]

但是随着我国加入WTO,在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如何避免我国金融体系受到外力的冲击,以及适应金融创新的发展。现在金融经营者过度的追求金融经济价值以及效率价值,但是我们应该固守金融安全价值,保护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不能盲目最求经济效益。

二、金融安全的概念

梁勇、卢文刚等学者认为金融安全的概念是以国际关系学的角度提出的,即作为国家经济安全战略的一部分。

郑汉通认为,所谓的金融安全,即一国金融利益不受侵犯,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不受破坏和威胁,金融体系能抵御各种金融危机对其的侵害。反之,当一国金融利益受到侵犯,金融体系不能正常运转,面对各种各样的金融危机毫无抵抗能力,就是金融不安全。[7]

刘沛、卢文刚认为,金融安全是指一国经济独立发展道路上,金融运行的动态稳定状态。并指出“对目前的开放经济体而言,内外部经济往往是交织和融合在一起的。过分强调外部均衡的能力和状态而忽略内部均衡的状态来谈金融安全可能有失偏颇。”[8]

金融安全应当是动态发展的随着经济发展的安全状态。因为经济运行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金融安全是基于信息安全以及反馈机制运行良好的基础上的动态均衡,安全状态的获得是在不断调整中实现的。[9]

三、经济安全概念

首先使用“经济安全”概念的官方报告是1980年日本政府发市的《国家综合安全报告》,在该报告中经济安全与军事安全等并列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10]冷战结束后,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被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综合国力竞争所替代。经济发展成为国家政策的重点,维护经济安全已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的经济与基本经济秩序以及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利益或行为的保障程度及其遭受损害的可能性。[11]

对经济安全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种角度来理解。微观经济安全有经营者权益安全、消费者权益安全和劳动者权益安全。民商法以个人经济生活为本位,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此,民商法以促进微观经济安全为主导。民商法的局限性表现为:对于市场短期性、直接性的天然缺陷引起的各种危机(如各种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民商法无法以意思自治、平等自愿原则加以防范与化解,民商法只局限于个人,而无法照顾到整个社会的整体经济利益。而这些危机却往往会给一个国家的经济根基造成致命打击。

宏观经济安全即国民经济整体安全,它包容了微观经济安全。它既可以促进国民整体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又可以控制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防止经济疲软、过热以及通货膨胀、经济危机等消极经济状态。经济法以国家整体经济为本体,较之民商法,经济法因其本身的特征直接影响宏观经济安全。

四、经济安全价值的体现

我们从经济安全的内容中可以看出金融安全是经济安全的一部分,甚至是核心内容之一。

(一)金融安全

金融在世界各国的特殊地位及金融业对一国经济生活各个领域的强渗透能力,一旦金融失控势必造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失控,引起社会的不安定性,因而金融问题成为经济安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类是市场性风险,它纯粹由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即使是成熟的市场、规范化的经营也有不可避免的正常风险,如利率和汇率等;另一类则属于经济体制或机制性风险,它是由于市场经济机制不完善或尚未根本建立,规则不清,国家监督不力,不确定空间增大而导致的风险,如信用风险、犯罪风险、政策风险和管理风险等。”[12]后者必须通过金融法来加以控制,为此,应尽快完善有关金融立法,完善金融业自身风险防范系统,同时增强对市场本身引发的风险的心理、经济承受能力,减少风险冲击,确保金融安全。

(二)基础产业安全

产业安全面对的风险是“产业空洞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已有产业处于衰退阶段,而新的产业还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新的产业发展不够充分,不能弥补已有产业衰退的影响,造成经济陷入不断下降,甚而萎缩的现象”。[13]所以我国一定要注意产业的发展和布局。

(三)投资安全

国家应开放多元化的投资途径与渠道,引导投资方向,完善法律规范投资程序与条件,成为化解该领域高风险、增加外来资本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

(四)价格安全

五、经济法安全价值与金融法安全价值的关系

金融安全问题是在国际经济形势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日益自由,金融活跃和创新不断高涨,金融投机风潮不断发生,一个个国家接连爆发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连锁反应的从一个世界影响到另外一个世界,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每个国家面对经济危机都不会独善其身。在这样背景下,很多国家纷纷关注金融安全。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体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安全运行的体制能够维护和促进一国金融的长期、稳定发展。

一个安全的、有效的金融体制绝不是一种随意的安排,它也并不完全受制于国家或个人的意志,它是决定于一国产业结构的选择。然而,金融结构的安排又会反过来影响一国产业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我们要注重经济法中的安全价值以及金融法的安全价值,从金融法的角度来看经济法安全价值的建构,立法的必然性,以及政府干预的必要性。这些也是与经济法的其他价值是相通的。从一个部门法来看整个法律部分的价值,是很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192.

[2]E・拉兹洛.用系统论的观点看世界[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95.

[3]吕世伦、文正邦.法哲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425.

[4]邱本.自由竞争与秩序调控――经济法的基础建构与原理阐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0.

[5]马红霞、严红波、陈革.美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124.

[6]张郁、朱健.金融监管的法价值追求及现实依托[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4).

[7]郑汉通.经济全球化中的国家经济安全问题[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

[8]刘沛、卢文刚.金融安全的概念及金融安全网的建立[J].国际金融研究,2001(11):50.

[9]王元龙.中国金融安全论[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63-71.

[10]Robert W.Barnett.Beyond War,Japan’s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ecurity.Washington:Pergaon-Brassey’s international defense pulishers, 1984.

[11]单飞跃、刘思萱.经济法安全理念的解析[J].现代法学,2003.1.

[12].金融安全与法制建设[J].法学,1998(8).

第9篇:金融和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农村;金融结构;经济增长

一、引 言

20世纪60~70年代,以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罗纲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开创性的研究,肯定了金融发展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后,该领域一直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不仅试图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演绎,而且从两个方面对该领域进行了拓展。一方面,学者们开始注重金融体系内部结构的演变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关于金融结构和经济增长问题;另一方面,学者们也注意到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带来了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分割,于是便致力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而这两个方面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研究的关系可以概括为“纵向深化”和“横向衍生”。 本文认为,如果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继续拓展,即将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进行“纵向深化”,将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横向衍生”,其交点便是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然而,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这两个相关领域。因而,本文将这两个方面的已有文献进行述评,并针对这些研究存在的缺陷以及结合国家目前的经济政策,提出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将是下一个研究的重点。

二、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

虽然学者们对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但至今对金融结构的内涵及其衡量的指标也没有达成共识。因而在分析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上也并非是一种思路。

(一)金融资产结构与经济增长

毛定祥(2006)把金融结构界定为金融资产结构,即货币性资产(包括流通中现金、金融机构存款)、证券性资产(包括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保险保障性资产(包括商业性保险资产、政策性保险资产)的构成及比例。毛定祥依据协整理论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金融结构与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正处于从转轨经济向成熟的市场经济过渡的发展阶段。同时,中国的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不协调。蒙丹(2006)同样以金融资产结构为代表,对中国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非货币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债券这两类)在金融资产总量的比例的变化与经济增长有正相关关系。

(二)银行结构与经济增长

王红(2005)以银行集中度及银行的市场结构为代表,利用1986~200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中国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银行较高的集中度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不显著。胡峰(2004)对关于银行集中对企业融资影响的两种假说,即结构一绩效假说、信息基础假说进行了探讨。并且认为,随着我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入,我国银行的集中度有可能会提高。我国政府需要制定出完善的相关政策,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银行业在集中的过程中能够对经济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

陆益美(2005)引入单一区域模型,分析了银行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的机理,从市场结构、所有制结构、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等方面总结了中国银行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应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一调整银行结构的政策建议。

(三)金融体系结构与经济增长

林毅夫等人认为主要有两类金融结构现象:一类是指银行业内部的结构,即信贷资产在不同银行间的分布状况,特别是不同规模的银行在信贷活动中所处地位和相应的分工;另一类是指金融市场的融资结构,即以股市融资为代表的市场型直接融资和以银行融资为代表的关系型间接融资的相对比例及其分工。而这两类现象都可以用金融体系结构解释;金融体系结构包括了中介型金融体系与市场型金融体系,中介型金融体系主要考察银行业的结构即第一类现象,市场型金融体系主要考察融资结构即第二类想象。基于金融结构的这种理解,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3),从金融结构在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的角度出发,对全球制造业1980~1992年数据的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当金融结构和制造业的规模结构相匹配,即在一个以大企业为主的经济中,存在一个市场型的金融结构,或存在一个较高的银行集中度时,才能有效地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制造业的增长。此后,林毅夫、姜烨(2006)又利用分省面板数据对银行结构与经济发展做了实证研究,他们认为如果金融体系结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将会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反之,则会对经济的发展和增长起阻碍作用。

(四)小结与评论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已有的关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主要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对于金融结构的界定,主要有金融资产结构、银行结构和金融体系结构三种观点;第二,对于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都认为金融结构应该与经济结构、产业相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三,研究的角度都从一个国家的宏观层面,分析的是整个国家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而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二元”经济现象,忽视了由此带来的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城市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的差异。

三、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诚然,学者们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很少涉及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但是,我们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可以隐约地发现,学者们实际上一直把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隐含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研究中了。

姚耀军、和丕禅(2004)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农村1978~2001年间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农村正规金融的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并没有起到“供给主导”作用,而是处于一个严重滞后的“需求遵从”地位。实证研究表明,农村正规金融相对于农村经济增长是缺乏效率的,而农村非正规金融值得关注。郭沛、蒋俊鹏(2005)运用双变量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选择1985~2003年的有关数据,分别检验了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内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就区域层面而

言,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农业经济增长不是农村金融组织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因此,培育和发展农村金融组织,建立多元化竞争性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对于构建农村金融组织发展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具有重要作用。安翔(2005)在对内生增长理论中的帕加诺模型作适当变换后,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农村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业的发展对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国家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决定性变量;另外,利率指标与农村经济增长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为了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应以凯恩斯的低利率货币政策为佳。邓莉、冉光和(2005)采用灰色理论中的关联分析法,研究重庆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农村金融规模是影响农村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指标;农业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弱,说明金融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乡镇企业贷款对乡镇企业增加值的直接贡献有限,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农村金融的依赖程度不高,但对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影响却较为突出,说明乡镇企业的发展可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这些研究都表明农村金融发展促进了农村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必须与农村经济相协调。但是在分析农村金融发展时采用的大都是采用金融相关率、农业贷款等指标衡量表示,而忽视了金融结构的变迁也是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表现。因而,他们是将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隐含于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中进行研究。

四、结论与研究展望

综上所述,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问题的再次拓展将会在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研究上形成交点,但是目前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以及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两个相关领域。前者忽视了在发展中国家农村金融结构与城市金融结构的差异,后者把农村金融结构隐含与农村金融发展中。因而,研究农村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问题,对于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