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精选(九篇)

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

第1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经济;作用;建议

农村经济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可以说农村经济中应用电子商务开展一系列活动,能够促进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间的差距,进而实现电子商务的升级拓展,推动农村贸易更加稳定健康的发展。该文旨在分析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基于该背景下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一些策略。

1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利于农民获取市场信息

将电子商务融入农村经济发展中,无疑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条件和机会推动农村发展,能够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村民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即可在第一时间获得各方面的资料,及时了解市场的供需状况。这样就能方便村民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使其根据既往销售经验科学地定位,进而推动农产品销售,提高农村经济发展。

1.2利于农产品的推广农村经济

主要源自农产品,各地区农村的农产品各具特色,而农产品包括花生、大豆、水果等。就农村来说,农产品传统销售形式都是集中于菜市场或集市中,其推广范围相对局限,效果并不理想。但电子商务却能搭建覆盖全国范围的推广宣传平台,可将农产品信息上传到网络上,进行采购、评价等操作,从而实现足不出户的销售,增加农产品销售额度的目的。

1.3利于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相对而言,城市生活水平普遍高于农村。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加剧,城乡差距被不断拉大,农村生活水平长年处于滞待状态中。但电子商务的发展无疑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而随着网络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和常态化发展的网购现象,无形之中增强了农民的素质,也提升了农民生活水平,推动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2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建议

2.1增强农民意识,提高农民计算机水平

我国农村网民由于自身意识习惯因素,现阶段对网络应用主要集中于娱乐方面,但少有涉及商务方面。鉴于绝大部分农村网民对互联网理解不够深入,更对互联网经商的机遇持怀疑态度。为此,这就需要加强农民对其的认识,有条件的农村可定期开展电子商务培训活动,只有让农民了解互联网与电子商务,并学会如何使用才能真正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事业的发展,同时这也是基础性工作必须严格把握。建议由乡政府提供场地场所,并聘请专业人士定期开课讲解,具体来说就是现场讲解与操作。当然除了定期培训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宣传教育,尽可能在农村普及其相关知识和技术,进一步更新农民的思想理念,进而推动电子商务蓬勃快速的发展。

2.2完善电子商务基础

要保证农村电子商务井然有序的发展并得到普及应用,首先要完善建设农业信息化基础,这包括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前者指农田基本建设、农产品加工贮藏等设施的信息化;后者指充分补充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力求家家入网,以便实现各种农业信息的及时传递与交流,如建设县级农业信息网站平台等。其次是完善农村电子商务物质基础即物流设施建设,包括网络、物流集散中心、产品保险贮藏基地等。可鼓励各企事业单位及农民参与农产品物流市场,积极构建专业综合的地区物流中心,以及集成保鲜、配送等基地。而保鲜配送基地则在收货后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类调制、包装储藏和及时配送,以此提高工作效率,保障运输配送的服务质量。另外,以乡镇为单位完善建立电子商务平台,将各乡镇农产品、种植技术等上传到网络中,同时配以详情描绘,为采购商提供信息获取便利,以实现农产品更为广阔的推广宣传。

2.3加大政府重视力度

农村电子商务推动着农村经济发展,而为避免电子商务运营风险和提高技术操作效率,则需要加强政府干预,充分提供专业电子商务人才来构建农村电子商务模式。一方面政府可通过适当提薪的方式吸引人才,进而实现技术操作的专业性,促进其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农民相关知识技术培训,定期组织相关课程培训,以增强农民素质,并全面普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电子商务平台的应用,方可实现农村电子商务全面提高。

3结语

电子商务对农村积极发展而言,能够提供给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便利,促进农村生活质量提高,同时也利于农产品推广宣传等。然而,要真正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还必须从思想意识着手,充分完善电商基础,并提高政府重视程度等,方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存顺.电子商务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研究.现代商业,2015,(9):120~121

第2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产品经济 创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D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044-01

在电子商务日益繁荣的前景下,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应用电子商务技术,提高自身的发展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的核心竞争能力,有效地促进农村整体发展,缩短城乡差距,提高农民的经济水平与生活质量。

一、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一种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商品交换的商务活动,是一种全球范围内的商业贸易活动。电子商务基于买卖双方互相沟通达成交易,通过电子货币进行实际交易,具有一定的便捷性,打破了传统的时间与空间限制。而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应用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推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加强农村经济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首先,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对相关的产品信息、市场行情进行分析,根据具体的信息对产品进行调整与完善,适应市场发展趋势与消费趋势。其次,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可以利用网络技术为载体,将具体的农产品信息进行宣传,以达到交易的目的。电子商务提高了农产品的销售总额,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最后,电子商务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从整体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二、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创新途径

要想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全面推动农产品经济的发展,就要不断地创新营销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对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就是农产品自身的创新。第一,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的口碑效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了,对于农产品也是如此。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要重视农产品的质量,要在根源上保证产品的整体品质,这样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消费者对产品的质量、属性等方面自会有好的评价,进而达到提高产品的美誉度与知名度的目的,提高农产品的口碑,达到对农产品宣传的目的。第二,实行绿色营销模式。随着环境的恶化,人们倡导绿色产品的营销理念,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产品的发展有着促进作用。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要将农产品、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环境因素充分地结合起来,在根本上践行绿色营销理念。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农产品在绿色营销理念上有着先天的优势。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绿色营销理念的认知,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经济的发展。第三,体验营销发展模式。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加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能力。要根据具体的产品情况提高其具体的影响,提高顾客的体验能力,丰富顾客的直观感受能力,让消费者真实地感受到农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而达到促进农产品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如在电子商务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将产品的种植、养殖以及生产的环境直观地呈现在消费者面前,刺激其进行消费;也可以在产品销售过程中,通过试吃、试用等体验模式进行;也可以在农产品销售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理念设计、场景创设以及亲身体验的方式,开展休闲购物、农家乐购物模式,进行现场采摘方式等,加强消费者的亲身体验,有效地促进农产品经济的长期发展。

其次,创新农产品经济在电子商务方面的发展途径。第一,基于电子商务背景,建立营销数据库。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要根据市场经济的状况,建立一个完善的营销数据库。对市场经济状况进行全面分析,不断拓展和创新市场,稳定产品的市场发展趋势,充分满足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同时,要加强数据库营销的建设,提高对市场信息的判断与观察能力,提高营销的专业性。第二,创新电子商务下农产品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发展途径。要充分发挥农产品的地域特征,提高产品的销售能力。地域性营销模式可以充分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更有针对性,可以全面地整合区域资源,提高市场占有率,加强农产品的区域性经济发展,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化发展,有效地推动农产品的经济发展。第三,提高电子商务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营销。在电子商务背景下,要重视提高农产品经济的营销文化建设,创作核心的价值观,加强营销文化与营销环境的契合度,努力实现营销目标。这是一个长期的营销策略,主要的侧重点就是提高核心价值观念,加强农产品自身的品牌建设,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第四,充分利用成熟的营销理念。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地应用差异化营销策略,提高农产品的针对性与独特性。可以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销售,如学生群体、孩子群体、老人群体以及孕妇群体等宣传相应的产品,在销售大众化产品的同时,提高此类产品的重视度,可以根据消费者存在的差异性提高农产品的消费渠道,进而拓宽农产品的社会占有率,加强其核心竞争能力。此外,也可以充分地应用4P营销策略、技术性营销策略以及移动营销策略等。

三、结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据统计,至2014年年底,我国农民人口约有6.74亿人。这也就意味着,发展农村经济可以有效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因此在农产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融入电子商务因素,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光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主导的农产品错位营销[J].安徽农业科学,2009 (21).15-16.

第3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电商;浙江;象山县

一、引言

目前,面对市场日益饱和的一二线城市,农村电子商务成为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新蓝海。浙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的所在地,且所辖县市多拥有丰富的农林渔业资源,其农村电商的发展一直走在中国的前列。因此研究浙江农村电商的发展对于发现农村电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构建农村电商发展的模式,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象山县农村电商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象山县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构建象山县农村电商发展的模式,为促进浙江乃至全国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启示。

二、象山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与模式

课题组首先走访了象山农村电商的主管部门――象山县商务局,通过现场访谈的形式调查了解了象山县农村电商的基本情况;然后通过对象山县农村电商重点个体和典型代表的实地调研,总结模式,发现问题。

1. 象山农村电商发展的现状

象山县地处长三角南缘,浙江中部沿海,海洋渔业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较快(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水产加工体系)。近几年,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象山农村电商发展初见成效。

从2014年起象山县政府相继了《关于推进“电商换市”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象山县电子商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推进农村电商发展。与此同时,为了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县政府以邮政局依托,发挥村邮站的优势,大力推进村级服务站建设,至2016年4月份共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150个。2015年7月起又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积极启动农村淘宝项目。目前,县运营中心已投入使用,新建村级农村淘宝23个,运营两个月来,已累计为村民代购26000多笔,成交额470余万,村站合伙人工资月收入普遍超5000元。

2. 象山r村电商发展的模式

农村淘宝项目是当前象山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途径。实践中形成了政府驱动和能人(创业者)驱动两种有效模式。

模式一:政府驱动型

政府是促进象山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除了提供政策平台的支持之外,象山县各级政府部门也积极致力于本地电商平台的建设。2015年县财政专项投入78万元扶持打造了淘宝“特色中国・象山馆”平台。该平台通过开展商家技能培训、网上包装促销、线下对接参展等途径,相继推出了以史家糕点、莫家码头、鲲记海鲜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店铺,并创下了5分钟卖出500公斤“红美人”柑橘的佳绩。作为象山县政府着力打造的一个农产品电子商务公益服务平台,象山馆在充分发挥本地农特产品突出优势的同时,有效拓宽了象山县生鲜、海干、海味零食等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为农民增收致富开通了快车道。与此同时,此外政府还通过对入驻商家进行技能培训、开展线下资源对接会、线上流量支持等方式,培育出了一批优秀的本地网商群体,使农村电商不断升温。

模式二:能人驱动型

创业者是实现这一路径的主力军。以创业者为核心的能人驱动是当前象山农村电商发展的另外一种典型模式。2015年8月27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招募宣讲会在象山文化活动中心召开。会后,在400余名参加宣讲会的青年中产生了30名首批“农村淘宝”合伙人。2015年10月以来,在象山县党委、政府和象山县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宣讲会、发放传单、悬挂横幅、海报等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以及后期的层层选拔,象山县第二批农村淘宝服务站人才招募中有32人获得了农村淘宝合伙人资格。其中,高塘岛乡江北村农村淘宝服务站是五个创业青年共同开办的,自2015年9月底开业至今,已累计为村民代购货物数千件,货值逾50万元。目前,他们正在着手虾皮、紫菜、红美人柑橘等特色农产品的网上销售。

综上所述,以政府为主导,以商家为主体,在政府和创业者双重力量的推动下,象山县网商规模不断扩大,以海洋经济为特色的农村电商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三、象山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整体上来看,象山县农村电商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业基础薄弱。象山县农村电商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整体上基础还比较薄弱、依旧处于初级阶段。二是服务平台单一。目前,“特色中国・象山馆”是象山县唯一的本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公益服务平台,服务平台单一,限制了象山县特色产品知名度的扩大和推广。三是农产品及其消费特征的限制。目前,象山县的特色产品主要以农产品和海鲜为主,这对加工、冷藏、保鲜等相关技术有较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四是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近年来象山县物流布点和网络发展步伐较快,但仍不完善。以象山县西周镇为例,部分物流点位置较偏僻,服务体系不完善,对电商发展存在一定制约。五是网络覆盖率低。目前,象山县农村地区网络覆盖率不高,网络信息相对还比较闭塞,直接导致农村人民信息素质缺乏,对网络的认知程度低、农村淘宝的使用范围小。六是电商人才匮乏。农村地区知识型人才的外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数量,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四、启示与建议

1. 完善平台建设

平台是农村电商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为有效解决目前平台建设的单一和不完善问题,应充分发挥政府为主导,统筹相关部门,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电商平台建设的政策扶持。

2. 提升储运技术

物流是农村电商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应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即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和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尽快健全农村电子商务三级配送体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物流企业不断改进储运技术,提高储运效率,增强农村电商的市场竞争力。

3. 重视口碑效应

口碑是农村电商长期发展的基础。打造特色农村电商企业,需要高度重视口碑效应,即一方面通过严格的市场监督,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口味、包装和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强网络平台的宣传、创新和维护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4. 解决人才瓶颈

目前,农民网络素质偏低,电商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积极出台有效措施,为农村基层吸引和留住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要通过定期在农村开设电子商务课堂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民的网络素质。

5. 促进产业融合

象山具有较为丰富的旅游Y源,石浦古城、影视城、松兰山等都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点,因此将旅游与农产品电子商务结合发展,在旅游中注入农产品的元素,以旅游带动农产品的销售为象山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张喜才.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5(08).

[2]崔仁煜.繁荣农村电子商务 拓宽农村经济发展空间[J].农经管理,2016(06).

[3]吕晓昶.互联网+农业――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互联网+金融,2016(05).

[4]程丽丽.基于区域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体系构建――以台州为例[J].农业经济,2013(03).

[5]任鹏.江苏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研究[D].东南大学,2015.

[6]骆巧巧.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

[7]张振华.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创新路径[J].对外经贸商务,2015(05).

[8]蒋照鹏,朱永法.浙江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J].农业网络信息,2015(05).

[9]方丽珍,区域经济特色的农村电子商务模式研究――以松阳县为例[J].观察,2015(06).

第4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冀东地区;电子商务;农村快递业;特征

中图分类号:F25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互联网+背景下农村快递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使农村快递业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发展生态。目前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而且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和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快递业的发展将会越来越迅猛。

一、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现状

冀东地区目前主要指河北省内的唐山和秦皇岛地区,该地区临近北京和天津,属于沿海城市,农村经济基础好,发展比较快。在2016年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唐山市的县级市迁安排在14位,遵化排名96位。目前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的发展现状如下。

1.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长。随着农村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及物流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农村快递需求不断增加,互联网的普及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便利l件,尤其是网购的盛行更向快递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很多人通过自媒体不断发展网络销售,微商的壮大也使得农村快递需求逐渐增加。比如秦皇岛市卢龙地区属于北部山区,盛产各种水果,很多农民通过子女或朋友的网络宣传销售大量产品,通过快递发往其他地区。

2.大量服务盲区的存在。由于快递企业资产和网络的局限性,以及农村人口分散的特点,使得存在大量农村快递市场盲区。以顺丰快递为例,在唐山市丰润区的26个乡镇中,只有13个乡镇能送达,覆盖率只有50%。而且很多农村快递并不能真正实现“门到门”的服务,通常服务范围只覆盖到乡镇,下面的农村并不能派送,而是要收件人自提,甚至有些快递企业会针对偏远地区加收费用。

3.交通不便,制约快递业的发展。交通条件是影响快递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村道路交通一般不及城市,尤其在山区,交通问题成了制约快递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于农产品的自销,由于交通不便,快递出去的农产品不能及时到达客户手中,使得农产品超过了保鲜期,不能销售。由于交通的限制,很多时候农民的网购商品不能及时到达手中,使得本应该快捷、高效的快递服务质量大打折扣。

4.农村人口分散,数量少,降低快递业的收益。

虽然冀东地区农村发展水平不低,但是部分农村处在山区,居住分散,个别区域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每一片区人口也不多,这样对于快递企业来说,增加了送快递的路程和时间,收益大大降低。

平原地区虽然居住比较集中,但是由于目前农村青壮年多外出工作,留在村里的多是老人和孩子,间接降低了快递需求。

二、互联网+背景下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发展的特征

1.网购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就像所有的农村地区一样,网络购物依然是冀东地区农村快递业务的主要源泉。随着村村通网工程的实施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村闲散的妇女甚至老人越来越倾向于网络购物,从而间接推动了农村快递业的发展。

2015年全国网购快递已经占快递业务的75%以上,由于农村地区商务快递业务更少,网购快递占快递业务的比重更高。根据对冀东地区的30户农户进行调查,有网购经历的共8户,占26.67%,可见农村网购市场的潜力还很大,进而农村快递业的需求也会进一步增加。

2.农村快递业务成本高,利润低,导致快递企业服务态度不积极。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不集中,而且快递数量相对较少,使得农村快递投递点多、面广、线路长、成本高的特点凸显出来,因此快递企业负担加重,同等投入所获得的收益要低很多,导致企业拓展业务、提高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农村地区的快件只送到乡镇一级,对偏远农村地区的快件,不仅要求收件人到快递服务网点自行领取,甚至要求寄件人支付额外的超区服务费,给农村地区的居民带来极大不便。即使送到农民手中的快递,快递企业也会以交通不便为理由无故拖延送件时间,使得农民并不能第一时间拿到商品。

3.冀东地区农户对快递的主动需求增加。

在中央到地方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指引下,农村电子商务正在逐步推进。农产品的外销市场逐步扩大,部分快递的需求由原来的“以收货人为主”的被动需求变成了“以发货人为主”的主动需求,农村快递业务从原来的“派件”变成了“取件”。

通过对唐山市的遵化及迁西两地的农村调查发现,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很多农户通过子女及朋友的网络宣传,比如微信等渠道,开展农产品的网上销售,销售市场小到本县或本市,大到外市及外省。农产品外销的运输渠道大多是通过快递实现的,因此极大地拓展了快递业务,推动快递企业在乡镇甚至村里设置营业点,有助于解决农村快递数量少,业务分散的问题。

4.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需求的层次比较低。人们对快递的需求包括基本需求和增值需求。基本需求主要包括运输、仓储及配送等服务需求,增值需求包括保价、代收货款、包装等服务需求。冀东地区农村对快递的需求主要是简单的取件、运输及配送需求,对于快递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农户更在乎快递的价格及效率,对于快递业务的增值服务关心较少。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越来越迅速,没有高效、快捷、规范的农村快递体系,城乡之间的货物便难以流动起来,农村电子商务也将受到极大限制。农村快递业的与农村电商是供应链的两端,只有二者协调起来共同发展,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成为带动冀东地区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李电生,贾金玲.我国民营快递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8.

[2]刘蕴,汪传雷.民营快递农村业务扩展模式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4.

第5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产业融合 信息技术 三农经济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建立在乡土资源旅游产品基础之上,标定农、林、牧、副、渔等自然媒介,在繁荣农业经济的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的宣扬农村文化,开发农村景观。一般来讲,农村文化旅游经济表现为优美的田园风光、舒缓的生活节奏、区别于中心城市的生活方式以及基于民俗文化的传统手工艺等,这些尤其对处于巨大压力下的城市工作者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因此可以调动城乡间贸易流通和经济要素对流。对于普通消费者,农村文化旅游需要考虑旅行费用和时间等因素,然而我国农村地区受制于历史因素和传统观念等原因,长期以来无法深度开发旅游经济产业,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落后,要想改变这种消极的被动式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抓住信息技术时代的政策性机遇,超越常规思维,通过产业融合来实现地区乃至全国旅游产业经济的复合型发展。

农村文化旅游产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信息化产业与农村地区旅游文化产业的融合建立在城乡信息化基础设施质变的基础上,2005年以后,中央有关农业发展问题的“一号文件”都连续性的强调了信息化建设在繁荣农村经济方面的突出作用,工信部主导下的五部委联合署名文件《(2010-2012)农业农村信息化行动计划》中指出“农村信息化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培育新型农民、切实提高国民素质、改造传统产业、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现实选择”,我国发展乡村旅游与信息技术产业融合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的“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战略使得农村地区数字化媒体网络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农村信息化建设有了质的飞跃,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实现了“村村通”,信息化体系趋于健全,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县级信息服务机构、乡级信息站、村级信息点”的信息产业组成格局,全部省级农业部门设立完成专门性信息工作职能机构,地市级和县级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建设完成率超过80%,农村地区达到70%,有超过100万个信息服务基站和70余万信息员服务主体信息化战略。

在产业融合消费环境方面,国内网络覆盖人口在2010年突破40%,2012年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超过五亿,居民信息化消费意向增长明显,在线旅游预订市场增长速率远超网民增长速度。2012年网上旅游预订用户平均规模达到4000万人次,相比2008年增幅超过100%,2012年末,携程旅游网对网站超过10000名用户进行了实名出行计划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96.6%的受访者表示出游前会通过互联网搜集旅游信息,72%的游客习惯于网络预订旅游产品。上海市旅游局在线旅游信息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电子商务产业规模达到590亿元,相比2011年同比增长33%,预计未来两年全国旅游电子商务市场年增长率均保持最低20%速率,2013年全年有望达到750亿元规模,显示了巨大的商机和行业发展潜力。

以信息技术开拓农村文化旅游市场

信息科学技术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要代表,构成电子通信模式下的科学发展主导领域,涵盖技术群体十分广泛,包括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子技术、感测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控制显示技术等多个方面,在网络经济时代背景下,农村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可以借助互联网通信技术而得到迅速的传播,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文化旅游产业向乡村地区转移的趋势愈发明显。以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旅游经济的主要客源来自于地理位置较近的周边省市地区,客户群体呈现出年轻化和高学历化特征,组织形式多以家庭和单位团体为主,专业化的农村旅行社规模较小,且不构成主流旅游发展形式。

一方面,在年轻人群体中,互联网构成主要信息获取渠道,旅游经营者也因此将主要精力投放于互联网宣传市场,通过网站、微博、论坛以及聊天软件等多种形式进行旅游广告植入,相比之下,官方旅游网站具有更加透明和权威的特点而受到游客青睐,这方面已经具有成功的先例。例如,延安市旅游局在2011年5月开立并运营“新浪微博企业平台”,截止2013年9月30日,已经有超过66万粉丝数量,综合排名全国城市旅游局官方微博粉丝数量第一位,显示了良好的宣传和营销影响力,极大的提升了“全民微博”时代的延安地区旅游经济形象,由此可见信息化条件下的电子旅游传播平台公众性效应。旅游信息化正是集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于一体的市场拓展经济组织形式,在旅游信息传播速度、旅游质量组织优化以及交互旅游形象等方面日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与农村旅游产业的经济发展融合方面,消费者影响力和旅游景区规划建设十分重要。由于农村旅游经济开发主要以村镇为组织单位,区域内的统一性规划较为困难,产业融合要以“不牺牲生态环境”为发展原则,农田、民居以及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率等信息都要进行动态监控,这些都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和物力,遥感技术的应用却可以弥补这一缺憾,既可以丰富农村旅游信息度,清晰旅游全景图像,又可以较为直观、现实和立体性的获得旅游景观的重复观测和宽视野优势,方便旅游资源调查,并且在景区规划过程中有助于提升规划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农村旅游设计方案的艺术性与创造性,科学的加强对农村地区旅游景观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开发力度,突出“产业融合不破坏环境、景区规划不浪费资源、经济增长加注技术因素”的现代化旅游产业经济发展原则。

信息技术提升农村旅游产业服务管理水平

农村地区旅游经济不同于都市旅游的主要方面在于城乡文化的二元特征,传统乡村原生态自然景观与城市钢筋水泥文明的巨大差异构成吸引旅游消费者的核心营销点,因此,农村文化旅游要减少机械化和现代化元素,最大程度的保持质朴宁静的天然属性,这就要求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农村地区的旅游经济管理服务水平,以科学的管理理论和必要的技术手段来提升外来游客的旅游体验,减少原始生活方式下的不适应现象。信息技术下的农村旅游经济管理服务水平提升可以通过建设乡土资源数据库而得到实现,注重监控型安全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力度,以便于在更大的平台上实现旅游信息化管理,为大区域旅游经济技术合作提供现实基础。

信息化对于提升农村地区旅游产业服务管理水平最显著的方面在于移动通讯技术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引入,在此方面,四川省北川地区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发展道路(如表1),北川地区的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红色文化和地震文化都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向全国进行了展示,极大的带动了旅游文化市场的发展。北川地区文化旅游产品交易所和韦斯特商品交易所的成功表明基于信息技术的电子商务发展对于提振区域经济具有巨大的示范和外溢作用,前者对繁荣偏远地区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是集产业经济、信息经济、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经济于一身的交集空间;后者为北川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创造了良好的伴随机遇,电子交易平台的成功运行也推动了周边地区的电子化和信息化建设步伐,既发展了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增加农村企业绩效,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灾后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多媒体虚拟技术展示农村旅游产业资源

农村地区旅游包含互有联系的两个渐进式目标,旅游消费者在欣赏田园风光的同时,会进一步的从中体会和领悟到农耕文化和原始民族风俗特点,了解民族聚居历史与地区灿烂文化,较之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具备更加鲜明的个性。然而,在乡土文化日益远离现代都市人视野的今天,口头相传型信息传播形式已经不能全面满足游客的乡土文化认知需求,导游讲解的知识和经验局限也会阻碍旅游经济的信息互换,多媒体虚拟展示技术应运而生。

多媒体虚拟展示技术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宣扬农村特色旅游文化,并将信息技术作为新型服务产业发展的主导支撑,具有代表性的措施便是“三维虚拟景区”,通过三维互动技术真实还原现实旅游景区,游客可以体验到身临其境的旅游信息展示服务,实现与“虚拟游客”之间的心得互谈,在到达真实景点之前最大限度的做好信息搜集工作,综合而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典型的旅游经济融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农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景观与外来消费者的一站式宣传展示。旅游经济较之其他实体经济的最大特点在于资源不可移动性,多媒体平台下的景观展示和创意互动可以活跃景区固化景观,使得分布式景点连接成流动性风景,增加消费者的旅游经济体验,促进农村特色文化旅游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

农村旅游景区的多媒体嵌入式应用。消费者对于旅游景区的感知仅仅停留在传统纸质媒介上是远远不够的,基于移动平台如IOS、Android以及Windows iPhone等的众多应用是集合旅游文化构思、手法创新、创新设计以及游览观光知名度的重要媒介,是“去纸化”经济趋势的今天农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微观着力点。

电子化旅游纪念品应用于偏远地区旅游特色的后续跟进式宣传。多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电子化旅游纪念品和旅游出版物成为可能,农村风光可以直接以数据形式植入多媒体光盘,使得旅游消费者可以实现旅游体验回顾,并分享给周围的家人和朋友,有助于进行新客户源的开发和引入。

多媒体架构下的农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作用。农村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要格外注意对于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支持,借助于多媒体平台,以乡、社为单位的“农家乐”经济组织可以实现及时的信息互通,实时了解散布式景观动态,通过多媒体工具如电视会议等来实现统分结合的地区旅游资源协调,实现旅游业的动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静.生态旅游经济异化的生态反思[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4)

2.何艳琳.论政府在乡村旅游产业组织模式中的作用[J].商业时代,2012(5)

3.闫立媛.区域性旅游城市旅游广告投放策略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2(12)

4.李伟.E时代旅游信息服务人员的信息素质探讨-基于面向旅游者的旅游信息服务分析[J].企业经济,2011(16)

5.高海生.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0(27)

6.张补宏.浅析旅游新经济-旅游信息产业的形成、发展与提升[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1(1)

第6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衡阳;农业;电子商务;新型城镇化

基金项目:2015年湖南省教育厅科技处项目<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讨-以湖南衡阳为例>,编号:14C0196。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农业电子商务就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开展农业商务活动的过程,互联网可以将农业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连接起来,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降低销售成本,同时也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实现了农产品的“新鲜配送”。

二、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

(1)政府重视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领域;2月4日, 央行宣布对农业发展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并对符合条件的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额外降低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些都显示了政府在提高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2)‘蒜你狠’‘豆你玩’形象地说明了农产品价格疯涨程度,而同时,多地农产品频频陷入滞销困境。究其原因,主要是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从而造成市场信息供需矛盾问题突出。(3)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向信息农业转型。(4)行业组织的大力支持。阿里巴巴是我国最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也是农民首选的销售渠道,它在不断尝试推进农村电商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衡阳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意义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推动城市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电子商务是一个重要抓手。电子商务可以让农民网民用市场经济做杠杆,把田里的果实卖出去。电子商务可以让农民就地城镇化,有活干,有钱挣。

(二)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促进衡阳市绿色农业的发展。所谓绿色农业,是指以生产并加工销售绿色食品为轴心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它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原则,重视自然生态平衡、维护人类生存的长远利益、保证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农业发展模式。

(三)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近年来,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网民越来越愿意花钱买绿色农产品,但是由于农产品生产、交易环节的特殊性,普遍存在花钱难买绿色农产品的状况。而地处偏远之地,或者由于种植面积过大导致数量盲目增加的农产品却经常面临销售难的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

四、衡阳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我国农民网民人数较少,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较低。据第

35次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人数为1.78亿,占全国网民比为 27.5%,较 2013 年底增加 188 万人。城镇网民增长幅度较大,相比 2013 年底增长 2929 万人。在整体网民规模增幅逐年收窄、城市化率稳步的背景下,农村非网民的转化难度也随之加大,未来将需要进一步政策和市场激励,推动农村网民规模增长。尽管农村地区网民规模不断增加、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但是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仍在不断扩大,2014年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地区 34个百分点。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城镇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农村互联网普及推进工作的成果,根本原因则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农业网站不多,利用程度低。以“衡阳农业公司、企业 ”为关键词,在百度上可搜到4,670条结果,而这些又大抵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衡阳农业公司网站。第二类则是与衡阳农业有关的网站。

(三)农民电子商务技能较差。当今农民打开市场必须具备的手段就是使用手机、电脑进行信息共享、网上交易,这也是社会进步、时展的潮流。作为农民,要想将农业做大做强,除要更新传统观念外,还必须掌握好现代营销手段。但大多数农民由于文化层次较低,对如何使用手机、电脑进行信息共享、网上交易不精通。

(四)农村物流网络的不健全。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驻农村的物流企业越来越多,但是这些物流公司一般是将网点设置在县城、镇上,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进村,而农村人口分布广泛,多数村民发货收货都必须自己上门。在农村网点分布方面,邮政作为国营企业做的比较好,但是物流速度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改善。

五、加快发展衡阳农业电子商务的对策

(一)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农民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较高的网络普及率,因此,政府应给予有力的支持,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村信息网络,实现村村通宽带,降低农民上网成本,并建立各级信息咨询服务机构,引导和培训农民使用各类信息设施,掌握电子商务的各项技能。

(二)提高农民电子商务操作技能。第一,我们可以打造“学校+农业”模式,让高校教师下乡培训农民,解决农民在从事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会遇到的瓶颈。第二,录制微课视频,让农民有针对性地学习信息技术。

(三)创建高质量的农村电子商务平台。通过日渐普及的移动通讯设备,搭建良好的电子商务平台,发送农产品行情信息、交易信息给终端用户,为农民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也为了支持农户在网上的交易,提高农民的信息应用能力。

(四)建设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为了加快农村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政府可以出面,提供人力物力以及鼓励优惠政策等各方面的支持, 并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开辟建设专门的物流地,建立物流园区,鼓励各物流企业加入,形成一定的产业化模式。

物流园区的建设,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物流建设基础设施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物流园区可以建立在交通方便的农村,不会造成城市交通压力大,也不会影响城市交通;同时,物流园区会吸引大批专业物流企业,可以使得原本处于城市内部的物流公司转移到农村,这样一来,大大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而且可以降低物流企业土地成本,也有助于推进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利用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第7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对策

2015年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元年。据统计,2015年我国农村地区网购交易额达到3530亿元,预计2016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4800亿。农村电商发展态势良好,社会资本积极介入,农村电商成为不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农村电子商务被称为电子商务的“新蓝海”,京东、阿里、苏宁三大巨头重拳出击,都将农村电商作为了公司战略发展方向。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再次加强农村电子商务,国家相关部门下发了有关农村电子商务建设的文件十几个,这些政策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1.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加快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的网民占比28.4%,规模达到1.95亿,较2014年底增加1694万人。农村网民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增加,规模增长速度是城镇的2倍。同时,2015年12月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26%,比2014年增加了两个百分点。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不断提升,加快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CNNIC《报告》显示,与网民总体的年龄结构相比,农村网民结构偏向年轻化、低学历和学生群体。农村网民中30岁以下群体所占比例高达69.2%,而在全国网民中,30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61.5%。通过调查分析来看,农村网民的年龄段上升空间较大,因为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创新,以及国家政策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扶持和市场的激励措施,可见,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还会保持不断攀升的趋势,将加快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进程。

2.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推动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信息化的全面完善,农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已基本实现广播全覆盖。中央卫星频道农村覆盖率是94.2%,省级卫视农村的覆盖率是74.6%。农村家庭拥有的电脑数量为每百户17.6台,电话每百户为78部。同时,农村地区网络设施的不断改善、联网便捷性提高,农村居民主动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增强,推动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3.在“互联网+”背景倡导下,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式增长。近来,在国家提出“互联网+”大背景下,随着社会资本的进入,越来越多的电商参与进来,更是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迅猛式增长。据《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年底,我国有各类涉农电商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近4000家。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网站主要有两大类型:一种是垂直生鲜电商平台,拥有线下生产、仓储、物流等配套服务,另一种是综合型电商平台“跨界”,开辟农产品流通新板块。京东、阿里、苏宁等电商进军了农产品领域,实现了城乡经济的良性互动,改变了传统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这些电商巨头都将农村电子商务作为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比如阿里巴巴计划用3到5年的时间,投资项目总额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服务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总而言之,农户借助电商平台实现了农产品和市场高效对接、流通和销售,农户把回笼的资金用于再消费、投资。可见,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繁荣了农村经济并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瓶颈,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人才、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1.农村网络基础设施落后。从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东部优越于西部。农村经济状况也是如此,西部农村落后于东部,在网络建设上东部农村比较完善,而西部偏远的、落后的山区,农村网络的覆盖率几乎为零。在我国中部的农村虽然接上了宽带,但是存在网速慢、上网成本过高等问题。尽管政府重视农村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但是受财力、交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投入与需求比例严重失衡。农村电子商务是依靠网络为载体发展的,而目前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受地域因素及其他条件的影响,使得电子商务的发展陷入困境之中。交通运输设施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支撑。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村公共事业的财政投入,实现了“村村通”工程,交通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是公路的宽度不够,技术质量等级低,有的公路缺乏管理和维护,路况很差,给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带来了不便,成本费用高,货物不能及时运送到目的地,甚至有些偏远的山区没有公路,更是阻碍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2.农村物流体系不健全。电子商务的特征是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借助于浏览器,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网上的商品交易。在买卖过程中,物流起着基础性的作用,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务能够推进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农村物流体系还不健全,一是县(乡)镇的物流园区数量少、规模小、位置分散、物流设施落后,导致配送成本高;二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要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度,必须依靠先进的运输设备和冷藏技术;三是有些商户是等商品积累到一定的数量后才配货运送,商品无法按时达到买家手中。由此可见,我国农村的物流体系发展缓慢,严重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3.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缺乏。电子商务是借助网络进行商品的交易的一种新型的互联网经济,网络是电子商务的核心。目前我国农村懂网络信息技术、网络维护、网上支付技术等专业的技术人才缺乏,成为农村发展电子商务的瓶颈。一是农村中大多数农民的文化水平低,不能深入地学习网络知识和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二是大批的电子商务人才集中在大中城市,由于农村生活环境艰苦,他们不愿意到农村去。由此可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匮乏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一个困境。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鼓励下,如何使电子商务的专业人员到农村推动电子商务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4.农村传统观念的制约。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农民的购物渠道一般到超市、集市和县城较大的商场,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网购虽然具有便利性、快捷性特征,但是对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来讲,对网购的商品质量和网络支付安全缺乏信任,农民不易接受,农民的思维只停留在实体交易的环境中。电子商务是在网上进行商品买卖。目前农民没能完全掌握网络知识、不能熟练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接受电子商务的能力不强,电子商务进入农村仍需要一个过程。由此,农民受思想观念的制约成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障碍。

5.农产品品牌化程度低,同质化严重。《2014—2015年中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显示,截止到2014年我国涉农类电商企业达到3.1万家,其中涉农交易类电商有4000家,只有1%能够盈利,7%有巨额亏损,88%略亏,4%持平,这种结果的产生与农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市场的无序竞争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农产品企业基本上确立了自己的品牌意识,比如中宁枸杞、吐鲁番葡萄、烟台苹果等等,但是企业主导的市场品牌短缺,比如中宁枸杞,消费者知道中宁枸杞好,但在中宁生产枸杞的企业有多家,你不知道哪家企业生产的枸杞才正宗。农产品电商不仅要发展线下的大品牌,而且也要培育网上的品牌。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对策

1.加大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2015年国家提出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互联网逐渐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领域,农业、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也在依靠互联网信息化手段加快转型发展。因此,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网络覆盖到位。《宽带中国战略》明确给出,到2020年,宽带网络100%覆盖城乡;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12Mbps的目标。政府部门要转变观念,应将“村村通信息”提高到与过去“通水、通电、通路”的高度来开展建设工作。国内城乡发展不平衡,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政府部门应设置农村信息建设补贴资金,并明确扶持政策(如光网进村入户建设补贴;增加信息补贴项目,鼓励农民使用高速宽带、智能手机或惠农应用);同时应设立农村信息化专项基金,鼓励社会力量投入到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加大信息网络基础建设投入,为加快推进农村电子商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加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要大力培养电子商务人才。首先,地方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联合商务部门对农村中有文化有知识的农民进行电子商务培训,学习电子商务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最好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懂电子商务的青年、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返乡创业,或者对城市中电子商务的专业人才提供优越条件,吸引他们到农村创业,带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最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巨头电商企业和职业院校联合办学,有针对性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聘请电商专家讲解案例,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输送人才。

3.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电子商务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繁荣、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方式做好宣传,使电子商务渗透到农民的生活中。县(乡)镇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电子商务的宣传,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普及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给农民讲解发展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重要是引导农民学习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教会农民实际操作,使农民熟练掌握电子商务的交易要领,使农民从全面认识电子商务到逐渐接受电子商务,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消费模式、生活生产观念,提高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识。

4.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推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的物流体系。一是建立农村物流的货物配送地点建设,鼓励城市物流企业与各类涉农机构合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二是结合农村产业特点,建立农产品冷链物流供应体系,如农产品的储藏、冷藏、终端低温配送等,整个过程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是政府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提高公路质量和技术标准,为物流运输提供便捷的条件,实现农村电商发展“最后一公里”目标。

5.农产品品牌由同质化转向差异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刚刚进入初期阶段,发展的潜力很大,农产品企业必须走品牌化道路,目前农产品市场存在产品重复、同质化严重现象,应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偏好使产品由同质化跳向差异化。农产品企业要开发出与其他企业与众不同的产品,对自己的商品进行改进创新,满足不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在线上销售,或者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新产品,增加农产品的高附加值,打造出个性化品牌在线上销售,只有这样产品在农村电子商务中才能保持或增加交易额。

作者:刘丽敏 王舵 周美娟 娄海波 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课题组

参考文献:

第8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新常态;农业经济转型;高效节约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要求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对新道路、新方法的尝试和探索,以有效拉动我国经济的发展。需要明确的是,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是在现有基础上的一种“微转型”,需要在参考和借鉴先进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加强消化与吸收,对于当前已取得一定特色发展成效的农业经济区域应以保持经济稳速发展为前提,从一直以来的单纯追求产量的增加逐渐向追求质量的提升转变。

1新常态概述

所谓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而新常态就是在经历一阶段非正常状态后再次进入正常状态。经济的新常态就是指我国经济在经历一阶段过快发展之后逐渐恢复到正常发展状态。面对经济的新常态,需要对经济增速、质量及方向进行适当调整,还应当注意对经济发展生态性及效率性的微调,以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就农业经济发展而言,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经历一系列轰轰烈烈地推进之后,逐渐过渡到平稳发展状态,其中,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规模和质量,而新的经济常态要求适当调整和改革农业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

2新常态背景下农业经济转型的策略

2.1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受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在农产品贸易发展中无论是价格还是农产品质量都有其自身的优势,由于农产品在居民生活中扮演着基本保障性物品供给的角色,更为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目前,农村电子商务已逐步发展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将电子商务引入农产品贸易有助于农产品经销成本的降低以及利润的提升。然而,由于电子商务在农村起步较晚,在开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将其纳入农村经济转型升级需要解决的范围。当前较为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电子商务消费总额较低,较城市消费总额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主要受到农村布局位置的影响较大,大部分快递公司尚未完成农村网点的布局。由于农村经济收入水平偏低,且传统的消费观念比较保守,很大一部分农民还处于无法接受电子商务的阶段,这都对农村电子商务的成交总额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农村缺乏开展电子商务的配套管理,相关资金支持也得不到有效保证,使得农村电子商务尚未取得更深层次的发展。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服务产品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水平。

2.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中较为成功的经验做法就是发展旅游农业和生态农业等特色农业经济。以广西农业发展为例,其通过对当地中药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逐渐成为我国特色农业发展的典范,有效指导了其他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当前,广西已逐步加强了对农业市场布局的构建和完善,成效明显。山西的中草药市场也初具规模,已逐步形成专业市场、边贸市场及民间交易相互协调配合的局面。其中,对于山西中草药而言,很多专业市场是早已经发展成熟的。对于边贸市场而言,山西中草药材的产供销也逐渐实现了相关软硬件的配套建设,出口潜力巨大。山西自古以来采用民间草药对疾病进行防治,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部分已不再是自采自用,而是通过各地的草药销售摊点进行各类中草药的买卖,这对于当地经济也有一定的拉动作用。

2.3多渠道争取金融支持和帮助

农村经济转型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大量商业资本的有力支撑,这就要求不断拓宽资金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但受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影响,农民普遍存在资本积累不足的问题。为此,我国出台一系列规定提高农村土地资源流转,提高农村建筑用地转让的灵活性,为农民转行从事商业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和支持,有效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商业银行推出一系列金融贷款产品及优惠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第9篇:农村电子商务的前景范文

关键词:移动电子商务;农产品;营销;模式

尽管近些年来我国农村上网人数得到了飞速增长,但是因为我国不同地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水平有所不同,农民群众使用电脑的水平普遍较为有限,导致农村地区信息化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随着由于手机设备的日趋普及,我国农村群众的手机使用已经得到了普及,而手机具备了普遍性以及便捷性的优势,能够为解决农村信息化条件不高的问题以新的机遇。当前,我国农产品销售的势头良好,已经初步形成了不同渠道、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营销体系,让农村地区市场得到了很好的开发。但是,因为一直以来受到农村地区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我国农产品流通还是处在消耗偏高与效益较低的低层次环境之下,这显然难以适应于当前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此情况下,通过将移动电子商务与农产品营销进行结合,能够切实削减过多的中间环节,这在非常大的程度上控制与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有利于农产品市场的健全完善,从而能够切实解决以往农产品销售模式之下的大量问题。

1.移动电子商务的基本含义

所谓移动电子商务,主要是指运用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联结无线网络技术所构建而成的移动电子商务运转机制。通过移动电子商务,能够提供包括个人信息服务、金融交易、网上买卖等各类商务活动。

2.农产品营销中引入移动电子商务的可行性

一是农产品电子商务愈来愈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近些年来我国电子商务飞速发展,已使用电子商务手段来开展农产品营销工作。如今,我国移动电商的交易额度不断增长,而且推动了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引入电商的状况变得愈加频繁起来,例如,四川地区的农民擅长于销售辣椒,而云南地^的农民则擅长于销售鲜花,以上均为运用网络进行农产品销售的榜样与典范。二是农产品移动电商具备了非常大的市场发展潜力。鉴于基础设施的持续健全,我国农村地区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人数尽管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然而因为购置电脑以及上网的费用相当高,造成了使用台式电脑的人数增加相当慢。在此情况下,手机等移动终端却能够极好地解决该难题。因为手机上网极为便利,且资费相对来说较为便宜,性价比相当高,让农民群众觉得十分便捷,故而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普及。如今,智能机已经是十分适宜于经常在室外劳作的农民群众使用,这已成为农产品电商的重要载体之一。当今,中青年农民群众利用移动终端的人数在快速提升,这是推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之中的潜在的非常大的客户群体。三是具有非常强的移动网络信息的支持。农民群众们运用移动终端就能够得到诸多高效化、实用化的营销信息,其所依托的主要是强大的移动信息网络体系。以上信息主要有农产品供应、需求以及价格等信息。农民群众还可运用网络平台以订制相应的农产品信息。运用网络平台之中的信息,可以用于指导农民群众的生产计划,进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四是移动网络的运用门槛不断下降。在以往的农产品电商营销之中,农产品的买卖门槛相当高,主要包含了硬件与软件,且农产品网站的信息调整速度偏慢,买卖双方无法做到在线实时交易,从而导致传统农产品电商发展速度缓慢。在移动电子商务条件下,买卖双方能够随时随地进行相互沟通交流,而且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还在持续下降,加之各大移动运营平台所实施的各类促销与优惠等活动,让农民群众充分体验到了移动商务所具有的好处,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农产品移动电商的良性发展循环。

3.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的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模式

一是农产品营销的现货交易模式。农产品移动电商的现货交易,主要是指以移动电商平台为主要依托,农产品销售与购置的双方,通过电子订单与电子汇款等形式来开展农产品配送与交割等活动。在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之中,买方与卖方均为系统之中的用户,在用户用自己的账号登录之后,即可轻松自如地在交易栏目当中选择自身需要的各类农产品。双方还可使用电子邮件形式来实施商务方面的交流活动,一旦双方谈好之后即可实施现货交易。为切实避免今后产生合约纠纷等情况,买卖双方的信息往来,系统不会进行物理上的删除,只是实施逻辑上的删除,且所发送的货物可以由用户所选的物流企业实施配送,购买者可随时进行跟踪。二是农产品营销的远期合约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可以称得上是移动电商农产品所具有的特征。利用这一平台,买方与卖方可以签定远期买卖合同,该合同可以由系统实施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为推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交易合同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可进行彼此交换,也就是不同的合约拥有人士可实施合同的交换。自然,合同之交换一定要经过双方的许可,且交换记录一定要具备合法性,双方一定要签订明确的合同,从而避免今后出现经济上的纠纷,而系统所提供的标准化电子合同具备了法律上的效力,能够切实保障买卖双方的交易安全性。三是农产品营销的涉农服务。农产品移动电商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依托的,所针对的是农产品信息技术方面的服务。电子商务中最为重要的涉农服务是进行招商引资,为企业在农村地区开展农产品项目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运用注册用户信息以及发送短信等各类形式即可快速完成。同时,在农产品生产之时,肯定会产生技术上的不足,这就需要建立起专家服务制度,一旦农作物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问题,即可和技术专家们进行在线交流,力求圆满地解决问题。四是农产品营销的信息。农产品移动电商的主要营销目标是推动农产品的销售工作,因而及时农产品显得必不可缺,主要信息包括了农产品价格、走势和不同农产品之介绍等内容,从而为买方与卖方提供涉农产品的各项信息,用户可使用手机以实现农产品信息的查阅与交流。

4.移动电子商务下推动农产品营销事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4.1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营销

在移动电子商务下,实施绿色农产品营销是一条很好的销售途径。主要应当顾及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怎样让绿色农产品能够快速进入到市场之中;另一方面是一定要把绿色农产品之中的绿色标志全面展现出来。对鲜活绿色农产品或者大批量绿色农产品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减少中间环节甚至采用直销的方式,切实缩短流通的途径以及时间,降低绿色农产品被破坏的情形。所以,农产品企业一定要全面拓展绿色农产品销售的方法。具体来说,应当依据绿色农产品的产业链之延伸以及流通环节之多寡以挑选农产品营销的方式。一是要切实加快移动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工作。政府要不断健全完善农村地区移动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进程,从而形成覆盖广大农村的移动网络和与之相配合的组织,大力培训农民群众运用各种信息化设施的实用技能。二是要认真实施农产品信息化方面知识的培训,积极培养高素质农民人才。要全力发挥出移动电子商务通信的突出优点,指导农民群众在移动电子商务背景下开展农产品贸易营销类活动。三是要不断强化农产品数据库创建工作。要不断提升农产品数据库资源的开发能力,各地要依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及时而顺利地开展信息化数据交换以及信息化资源的共享。在此基础上,还要积极创建现代农产品供应链机制、物流监控平台,从而推动绿色农产品营销取得更好的成效。

4.2努力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终端第三方物流体系

积极组建农村地区的移动电商第三方物流体系,农民群众以及农产品企业只需要在移动网络商务平台之中物流信息即可。购买者可以选择其中自己认为最合适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这些企业只要被选中,即可开展农产品物流。这一物流运行方式,能够让农产品的生产、包装、保存以及营售等诸多环节均变得更为系统化,以求抑制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最终实现买卖双方与第三方物流等三方的共赢。

4.3持续扩大农产品移动电子商务客户群体

移动电子商务平台唯有掌握了数量最多的用户,才能让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为了能够实现该目的,就应当不断强化对移动电商的宣传工作力度,努力普及有关知识,并且致力于提升移动电商在广大农户之中的信赖度,不但如此,应当致力于提升对农民群众的素质教育,提升农民群体的信息化水平,从而让农民们能够掌握与之有关的专业技术,让其切实理解移动电商的重要性以及可靠性。这样才能培养起新一代农民,推动移动电子商务实现全面普及。

4.4努力解决移动电子商务关键技术

虽然我国的移动网络技术正在不断进步,但是因为移动设备的屏幕过小、移动网络技术不够稳定以及上网速度偏慢等成为了影响农产品移动电商发展的重要技术制约因素。笔者觉得,可运用以下形式来提高移动电子商务终端的效能:首先是要面向农民生产与销售农产品之特点来提供各类移动互联网终端服务措施,从而让农民群众能运用移动终端来免费得到各类实用性信息;其次是积极开发与利用无线频谱并且发挥出其功能,通过不断拓展农村地区的无线网络覆盖的地区,提高移动网络的传输速度;最后是积极改进移动终端类产品的功能性设计,形成符合我国农村实际的移动终端体系,比如,更为便利的文字输入等功能,更为快捷地得到农业类APP具有的功能等,从而让移动设备能够真正成为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