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第1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经济发展;促进

1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一方面在宣传、贯彻落实农村政策,履行行政管理以及监督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在向上级反映农村居民需求,传达农村居民意愿方面同样起到了桥梁作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通过管理农村居民的日常生活,集体土地的承包管理,管理安排劳动力,以及对农村集体资产和技术指导的管理,从多个方面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受落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制约的主要表现

2.1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

许多农村对于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现阶段农村普遍为家庭生产制的经济发展方式,也忽视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作用,导致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不完善,在部分地区,甚至缺乏经营管理机构,经营管理工作不到位,桥梁作用得不到发挥,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巨大的影响。

2.2农村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

大部分农村因其自身特点,对专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吸引力有限,致使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缺乏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在宣传政策的方式方法上,较为粗暴,没有更好的向上级部门反映农民心声,在指导农民对新型生产方式以及设备的学习方面,较为欠缺,农业生产科学化受到了巨大影响,从而进一步阻碍了农业生产收入的增加,以及农村经济的科学有序发展。

2.3农民经营管理观念的缺乏,农业产业化不足

传统农村生产方式的小农经济的经济收入,与现阶段社会生活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的不足,没有专业人员进行土地承包工作,养殖畜牧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无法顺利开展,农村居民的收入维持在低水平,致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选择外出打工,人才流失严重。

3提升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水平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农村经营管理机构

在对农村经营管理机构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明确其性质,明确其为政府行政管理部门的地位,发挥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村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方针政策方面的作用。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合理设置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注重组织筹集农业救助资金的方式方法,合理开展农村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供电设备以及输电线路、交通道路等。

3.2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才建设工作水平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和实施,因为机构设置的不合理以及农村自身条件的因素,导致农村经营管理人才较为匮乏。因此,政府应当加强选取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人才,针对现有农村经营管理人员,开展专门的培训和学习工作,全方面提升农村经营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从人员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3.3发挥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指导性,加强农业产业化建设

农村经济发展观念以及方式的转变,需要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对投资者的引导,促进农村农业发展产业化的建设,利用土地承包等形式,拓宽农业经济发展形式,形成畜牧业、渔业、林业等综合性立体经济发展方式。针对现阶段农村人员大量外流现象,农业产业化建设可以增加工作岗位,农村居民收入也可以得到一定提升。避免无人进行农业劳作、农村土地荒废、土地资源浪费等现象发生。通过农业产业化建设,从发展形式层面,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结束语

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党和政府以及农村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讨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时,需要正确认识现阶段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足,从完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引导等方面,促进农村经济科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党明.浅谈农村经营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6,05:39+42.

第2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一、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概述

(一)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分析

农村的主要发展目标是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种植面积,达到增产增收,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提高农村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促进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首先,在农村经济体制管理过程中,主要涉及到行政管理、执法监督两个重要方面。在这两个方面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法,细化管理,不断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其次还要努力构建完善的规章制度,把农村的经济管理推向新的高度,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最后,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开阔眼界,立足长远,不断学习国内外榜样示范村的丰富经验,找出新的发展方向,利用新的发展模式来适应新时期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并且给予农民监督权利,这样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管理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经济管理任务

农村经济管理要结合监督管理体制,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在农村经济管理过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是审计工作,因此要强化审计职能,探索出适宜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农村会计工作广度和宽度,把先进村的经验引入到落后的贫困村,慢慢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实现农村会计工作的电算化,提高农村财务管理能力,同时对于资产的管理,要把农村集体资产作为重点保护对象,以此保障集体资产能够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农民负担过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因此,把减轻农民负担落到实处的监督管理工作中,也应该属于农村经济管理任务的一部分。农村要走出一条拥有自己特色的发展之路,就要不断发挥农村自身优势,把服务业和农产品的加工销售联系在一起,形成规模经济。积极展开农业合作和试点单位的领头作用,利用讲座或实地讲解的形式对农村经济发展知识、发展模式进行宣传,以此提高农民对于经济发展的认识、提高农民参与经济管理的积极性。

二、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认识

(一)对现阶段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现状认识

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完善财务管理才能维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以此带动整个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可以促进国家的稳定,社会的进步。完善的财务体系也是健全农村基层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协调农村经济各个环节的发展。农村经济管理能力的提高必须做到财务管理组织的稳定,经济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严于执法,认真贯彻国家的政策方针,深化经济组织的改革,从而保障农村产业经营模式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改革根本目标在于让广大人民受益,但是目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程度低、一些地区财务审计工作不健全,并且经济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够等问题。

(二)对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职能的认识

农村经济管理是为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服务的,因此要做好农村经济统计表的编报工作。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是对农村土地的管理和规划,农村经济管理工作要做好农村土地承包的落实工作,把关于土地承包的相关政策落到实处,保障农民的二次分配。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农民的上访工作进行安抚和处理,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发展,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侵害。云南省一些地区还存在土地荒废现象,这样一方面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农业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优化管理工作,把荒废土地有效利用起来,种植本地区的优势农作物,这也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土地流转工作要制定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健全的体系,认真落实每一个细节。还可以适当的发展农村合作社,这样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还能锻炼农民生产活动的组织能力,使我省的农业能够朝着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三、加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措施分析

(一)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加强队伍建设

农村经济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经济管理人员的努力与配合,因此经济管理人员素质和队伍建设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建立完善的农村经济管理体系需要工作人员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在对农村经济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不断健全农村经济管理体系。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能够体现队伍人员的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在我省的一些乡镇,已经实现了定岗定员,岗位责任制,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利用当地人力资源优势,还能避免一部分人员的闲置。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要不断参与到国家经济政策的学习中去,同时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让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能力,特别是关于审计方面和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能力,与此同时需要详细制定农村当地的财政收支预算计划,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技术。

(二)提高农村经济的执法力度

我国农村经济管理的顺利发展离不开相应法律法规的支持,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健全农村经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的认真执行,在执行力方面,首先确立执法人员的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人员执法工作细则,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执法力度,防止执法目标不明确,执法方式混乱现象的发生。其次,建立严格的工作规章制度,这个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有效展开我省农村经济管理的具体工作,农村经济工作以此制度作为基本指导,包含了对农村土地承包的处理方式、对农村合作社工作的开展以及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只有把这些问题一一落实,才能做好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也才能更加有效的提升工作人员的执法水平,另外,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进行合理化的规范。

(三)提升调查研究能力

农村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随时面临新的改革,因此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工作人员要不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强化在调查研究和工作方式方法探索方面的能力,使经济管理工作能够更加系统的、全面地深入到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农业也开始逐步走向信息化,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有责任把农村经济的可靠信息快速传达给农民,并且指导农民如何按照最新经济信息开展农业生产工作。各级当政府在考察我省农村工作时,要对农村的具体实际情况做充分的了解,之后才能制定出最适宜本地区发展的政策,而政府领导考察农村实际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农村经济信息,由此可以看出,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信息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结语

第3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经济;和谐发展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关系农村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涉及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财经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农经人员素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农经执法水平;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

实践证明,在尊重农民群众意愿和民利的基础上,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把村级财务委托乡镇(街道)统一核算和监督,是新形势下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有效方式,对于加强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与监督、防止集体资产流失和村级债务增加、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如何提高农村经济管理水平呢?

1.民主理财建章建制,管好村级资产及财务

实行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一是加强民主竹理和村务公开。全市各村都要建立由懂财务、善管理、关心集体、办事公道、不是现职村干部及家属和亲属,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村民代表共同组成的村民主理财小组。)对“一事一议”资金的收支结余情况,土地征用补偿及分配,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各种惠农补贴以及其他村民反映强烈或有异议的村组财务事项要专榜逐笔公布。公开的时间要及时,做到侮月或季度公开一次。)公开的形式以公布栏,明白纸,会议为主,遵循实用、方便、节俭的原则。

2.规范村级财务收支管理制度

村财务开支要坚持集体研究,一支笔审批,加强监管,强化责任的原则。具体审批权限:①经集体研究决定的事项,在集体授权的限额开支之内,由村委主任审批;②未经研究决定的开支,视各村实际,原则凡300以内由村委主任审批,300元以上需经支村两委研究后,由村委主任审批。村支部书记原则卜不批钱,更不要当报帐员,村组干部误工补贴标准由各乡镇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决定,但必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严格按规定执行。村集体经济组织必须统一到乡镇农经站购领票据,并严格执行票据的购领、使用、缴销制度,各项集体资金收人必须由村财务联络员开具符合规定的票据,严禁白条收据和其他收据收费,严禁不开票收钱农经局每年抽查部分村进行审计一外,要督促乡镇农经站做好对农村财务的审计监督。乡镇农经站每年至少要对80%的村进行一次财务审计,并及时向群众张榜公布审计结果及处理意见,对审计一出来的问题,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妥善处理,要正确运用经济处罚权和党纪处分建议权,纠正不足和失误,惩处违法违纪行为。

3.依法加强土地承包与流转的规范管理

开展土地承包与流转规范管理既是农业部门的职责,也是新时期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抓紧抓好。当前,重点要抓好下件事:一是抓紧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土地承包档案是开展延包工作落实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主要原始依据,是党和国家农村基本政策在基层的历史记录,必须规范管理,不得毁损、遗失。要按照《档案法》的规定,建立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责任制,做到合同、证书、方案、台帐完整齐全,做到“一组一卷、一村一档、乡书.”有条件的要逐步实现土地承包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强化规范管理手段。〕二是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村民委员会发包农村土地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农村土地归农民集体所有,发包土地必须按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讨论通过。三是加强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重点是按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规定,加紧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和土地流转脊记管理制度,提高合同签订率,使土地流转管理工_作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要因地制宜地开展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试点,探索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促进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康发展,要坚决纠正强迫农民流转承包地的行为,对这类问题要发现一正起严肃查处一起,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4.切实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保障其必要的工作经费、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竹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加快构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体系。《土地承包法》,其立法宗旨:是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权,长期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维护农民的民利,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既是制定法律的首要出发点,也是贯彻执行法律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农村土地承包期长期不变,对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土地投人有好的一面,但同时也将带来一此实际问题,比如抛荒问题,人口增减后人地矛盾问题等等由于“谷贱伤农”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因素影响,有的地方出现了“想多种的种不上,不想种的丢不开”现象。 (下转第97页)(上接第95页)

有的农民则“不想不种田,不想多种田,只种日粮田”。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大量的抛荒地。有效措施是积极鼓励和引导土地流转。切实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和流转主体地位,以实施流转合同制和备案制为重点,全面建立健全农利一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工作制度,工作机制和工作规程,确保流转规范有序;国务院《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意见》明确规定经管系统不再列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管理职能列人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各级农业部门要认真学习,吃透文件精神,尽早筹划,促进基层经管系统在改革和建设中得到稳定与加强。浅说提高地方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途径

5.适当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拓宽农民增收空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一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总书记,总理分别视察合作社并给予充分肯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实现农业增效,一农民增收,农村共同富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抓手。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以从事同类专业生产经营的农民为主本,以产品、资金、信息、技术为纽带,自主兴办,自愿参加,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论议地方分权对公共物品供给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6.抓紧做好延包后续完善工作

第4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农村连锁经营 农村商业经济 发展

2005年2月,商务部“万村千乡”工程正式启动。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大力发展连锁经营。连锁经营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变过去农村“大件商品进城里,日用百货赶大集,油盐酱醋靠个体”的落后消费方式,刺激农村消费,带动农村商业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农村连锁经营,一方面结合连锁经营的原理,一方面要结合本

地市场的特殊性。

一、选择合适的连锁经营模式,真正发挥连锁经营的优势

连锁经营主要的特征是各分店之间在总部的统一管理下,实行统一商号、统一价格、统一商品、统一配送、统一外观形象、统一企业文化、统一经营理念等。连锁经营有三种方式,分别为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这三种方式的主要区别是总部与门店的关系紧密程度不同,直营连锁是由总部直接开设门店,门店的所有权归总部,而加盟连锁与自由连锁的门店所有权归经营者,相对而言,这两种方式下门店与总部的关系较为松散。发展农村连锁经营,可以结合当地情况,灵活地采用这三种方式,但无论采取哪种连锁方式,必须做好以下几个统一。

1.统一形象

发展村镇连锁,各连锁店除了统一的牌子外,还应在外观形象,店内设计上保持一致性。由于统一的形象和商号,其产品与服务更容易进入市场,比较容易树立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比较容易接受,从而产生较高的购买意愿。同时,容易吸引流动消费者,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在各城市成功开设分店,原因之一是它们统一的形象和统一服务让消费者在外地也可以感觉到一样的亲切,顾客的忠诚一半源于对商号或企业有亲切感。

2.统一管理

连锁的本质还在于内在的统一,即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的统一。只有做到管理的统一,才能使连锁店良性持续地生存,否则,连锁经营必然是流于形式,连而不锁。直营连锁总部与门店关系密切,这有利于总部对门店的统一管理。但加盟连锁的方式各门店拥有较强的自,容易出现各行其是的后果,所以要加强总部的管理职能,对各门店实行统一管理,除了负责对门店的统一配送之外,还应承担起广告宣传、商店设计、商品陈列、业务培训等一系列的职责。这样有利于培育统一的企业文化,而且各分店可以充分享受总部资源,提高经营能力和获利能力。

3.统一配送

只有真正做到统一配送,才能保证连锁店的商品品质,同时,统一配送还可以大大降低进货成本。由于连锁门店多,销售能力强,销售量大,使得采购批量大,配送中心在采购时可以处于主动地位,提高议价的能力,降低进货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低价销售是连锁经营成功最主要的原因。

二、建立通畅的物流配送体系,解决农村连锁经营的瓶颈问题

“货真价实,物美价廉”是发展村镇连锁的主要目的,同时,这也是农村连锁店能否长久健康生存的主要法码。实现这一目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实现对农村连锁店的统一配送。笔者认为,建立这样的物流配送体系要注意以下几点:

1.配送中心的定位选择与数量配置

建设配送中心的两个重点问题是定位选择与数量配置,选择在何地建设配送中心及建设多少数量的配送中心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认为,遵循的惟一原则就是低成本原则。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之一是运输配送,运输成本是连锁企业的主要成本,尤其农村市场山高路远,降低物流成本是发展农村连锁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在定位配送中心时,一般要选择在交通便利的中心城市,便于向周边村镇的辐射。总部可以在各市县所在地设一个配送总部,各自承担本县的配送任务,同时利用电脑网络把各配送中心联结起来,由总部加以协调。上海华联超市公司的做法值得借鉴,在向外地发展扩张时,先在县城建立直营店,再在周边村镇吸收当地经营者建立加盟店,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扩张。县城的直营店既是商品集散、配送的中心,又是加盟店的管理中心,同时还起到了向消费者展示的作用。在配送中心确定的问题上,政府要统筹安排,把握全局。

2.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

目前我国的配送中心现代化程度总体较低,大多数以手工操作为主。由于自动化仓库投入成本大,不符合城镇的实际。笔者认为比较合理的做法是将电脑控制与手工操作相结合,一方面利用富裕的劳动力,一方面利用电脑提高工作效率及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当然,由于农村连锁店对商品的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少批量,这一特点导致配送中心拣货,配货工作量非常大。手工操作会导致较低的工作效率和较高的出错率,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送中心的服务水平。所以配送中心必须逐步实现现代化,不断完善信息流通体系,逐步引进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建设现代化仓库,提高配送效率与服务水平。

三、围绕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创新经营理念

沈阳蒲公英商贸有限公司曾经成功地开拓了农村市场,然而开业不到两年时间,该公司却连连遭受挫折,濒临倒闭,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适应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蒲公英的董事长王昌权认为,农村消费市场是一套诱人的商业大餐,但当前农民个体消费水平低、物流成本畸高、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等特点增加了市场风险。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导致了城市大中型零售企业不乐意到农村市场发展,这是目前困扰农村市场推进的一大难题,目前商务部和地方政府已出台一些补贴政策及税收、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并且将提高补贴的力度。作为投资主体,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同时,在农村发展连锁经营,要善于分析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其营销理念要符合当前农村的特点,目前农村市场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消费行为以价格为上

从目前来看,虽然农村的购买力有所提高,但消费者并不乐意为购物环境,甚至不乐意为质量多付费,在购物环境、质量与价格三者的权衡比较中,仍然是价格为上。所以,营销的商品仍应紧紧围绕“按需给货”,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想方设法降低商品的价格。可以选择在义乌等地选择一批生产厂家,通过长期合作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更主要的是要拓展网络建设,以批量采购赢得进货成本优势。

2.需求结构复杂

一般城市的连锁超市,食品大类占据很大的比例,但农村市场不一样。由于农村自产农产品,所以农村对食品类需求较少,主要的需求集中在日用品。在营销理念上,既要按需定产,同时要积极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适时创造消费者的需求;开展一些符合农村特点的促销活动,刺激农民的购买欲望,提高消费量。

3.物流成本高

由于农村市场分散,道路交通不便,同时单个门店的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少批量,这导致了物流配送成本奇高。有专家预测,在城市与农村等额投资的情况下,其投资回报的比例是3:1,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配送成本高。所以,在发展农村连锁经营,投资主体要充分规划好配送路线,即保证配送质量,又降低配送成本。

四、注重人才培养,保证农村连锁经营的持续发展

第5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业发展;机械推广;农村经济;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不断提升和发展,近年来我国也不断在推行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新农村建设也是国家开展基层工作的一个重点环节,而农业机械的推广则是现代社会中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因此我们也说农业机械的推广对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但是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情况来看,虽然整体水平都在不断提升和发展,但是很多细节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更应该积极的发挥农村机械化的推广作用,更好的将农业发展和基本的生产理念进行完善和发展,将我国的农业做到信息化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对整体的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1]。

1大力推广农业机械是新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就像著名的政治家马克思说过:“在不同经济时代下的区别不是在于生产,而是在于怎么生产。”可以说农业机械的发展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同时事实也证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机械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乃至世界农业的人口增长和粮食短缺都得到了有效地解决,同时也为环境的恶化和资源枯竭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因此农业机械的推广是新时期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农业机械的推广和发展,是我国现代社会农业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时机械化也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主要环节,不仅大大地解放了劳动力,同时还对农业生产的效率进行了全面的提升[2]。

2农业机械化推广发展建议

2.1强化农业机械化推广人员培训

在进行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因为现阶段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大部分的推广人员在文化素质和专业能力上还没达到基本的要求和标准,由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将推广人员的能力和素质进行提升才能将这项工作更好的开展和进行。我们在进行对推广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先进的推广经验进行发展和吸收,同时在进行人员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人员的专业性能力进行提升和发展。同时在进行农业机械化队伍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我们还要对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个人素质进行完善,将农业的推广意识逐渐进行延伸和推广,让更多的农民朋友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3]。

2.2搞好协调服务,完善推广工作体制

在进行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我们要保证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将这项工作的体制进行相应的完善和发展。尤其是像乡、镇这种基层的政府和部门,在进行日常工作的推广过程中,就要对相关的技术和市场发展情况进行充分地完善。同时基层部门也要加强对农业机械化相关工作的推广和宣传,对农民的技术进行有效地提升和发展。适当的开展一系列的培训班和技术辅导机构,从新机具的使用到保养都有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发展。

3关于我国未来推广农业机械的建议

在今后的农业发展过程中,正确的选择农业机械的发展道路,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业整体的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作用,同时也为我国新时代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建设奠定了稳定的基础。在我国现阶段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争取在2030年之前在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达到中等的水平,同时农业机械技术和基本的农业装备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平和能力,为今后我国人口的增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4]。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几个问题:

3.1完善我国农业机械补贴机制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政府还是国家都要加大对农村建设的经济投入,这样才能保证更好的对农业机械推广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农村的居民生活条件才能得到有效地发展和提升。

3.2保证多种机械类型共同发展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营模式也在不断完善和健全,因此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机械类型,有大型的、中型和小型,在我们进行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根据实际农业地区的发展情况,对农业生产的装置进行选择,通过多种类型机械的操作,农民的生产技能和水平也将得到更有效地发展和完善,对我国农业的进步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4农业机械化推广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农业发展和技术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率比较低,但是人力需求量却很大,因此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社会中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制约和阻碍的作用。但是随着现代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和推广,我们不仅能对农民的科技水平进行有效地提升,同时还能更好地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建设,为我国的农业生产中的结构调整做出了有效地发展和推广,为今后我国农业经济建设和发展奠定了更好地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业机械在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对农业的机械化工作我们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保证这项工作的开展和不断推广,为今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奠定更稳定的基础,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稳定进步和发展,对国家综合能力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魏秀芝,甄怀林.发挥农业机械推广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3,19(11):44-44。

第6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 领域拓展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前途命运,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反映指标的农村统计工作的责任更加重大,在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步伐中地位更加凸显。因此,必须要进一步拓展农村统计工作领域,在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和支撑。

一、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特点

(1)农业经营规模小。由于受历史及传统因素的影响,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没有完全打破,加之我国城市化水平偏低,导致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聚集在有限的耕地上,进一步分割了农户土地经营面积,劳动力与土地资源的配置比例失衡严重,使得农村投入产出比偏低,人们不愿意、也不易于组织大型规模经营,使得农业经营发展缓慢,农民增收迟滞,农业经营规模偏小,发展后劲不足。

(2)农业发展条件差。由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长期城乡不平衡发展,造成我国农业落后,农民增收困难。而且由于不均等的发展政策,导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越拉越大,农业发展缺乏发展的资金,农业基础的薄弱造成农村很难真正培养和留住人才,使农村的发展缺乏必须的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农村还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随着许多地方土地政策多年不变,实行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政策,挤压了农民的发展空间,农业发展的条件变得更为恶劣和有限。

(3)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有序、有力的组织,而当前制约我国农民走向市场、农业快速发展的“短板”就是组织化程度低。近几年,农业产业化经营被普遍认为是发展市场农业的有效途径,但由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难以有效地与农民建立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体化组织,农民走向市场面临着许多困难。

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着力点

(1)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近年来是各级党委、政府支农惠农力度最大、效果最明显的时期,也是“三农”问题解决得最好的时期。今后,中央和省里还要继续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不断地出台支农惠农政策,增加对“三农”扶持的力度。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首先要把这些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该配套的资金坚决配套到位,真正让农民得到实惠,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2)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要突出抓好粮食生产。“三农”问题解决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粮食生产状况。要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突出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重点县建设。要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坚持以提高规模化、市场化程度为重点,集中连片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无公害农产品,着力培育壮大特色农产品种植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突出抓好荒山造林、通道绿化建设和林产品加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畜牧业,着力抓好畜禽养殖小区建设,不断提高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

(3)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当前,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规模优势,拉长产业链条,带动和促进农产品、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发挥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支持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畜产品的加工转化能力,增强其对畜禽养殖、奶业及优质粮生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4)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抓住国家政策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各项支农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集中支持农田水利、中低产田改造、节水农业以及灌区配套等农业综合开发建设,要从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入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农村道路改造建设力度,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秸秆综合利用,加快农村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

三、发挥基层统计工作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立足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创新农业统计方法。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经济内部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类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农村统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村统计工作要密切关注农业经济中的新变化,发现和把握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民收入增加的新方式和内容。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加大农村统计制度改革力度;结合实际适当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行业调查,并适当削减与当地经济发展关联度不大的指标,建立健全反映新情况、新变化的指标体系,以实现对农业经济的全面把握。

(2)立足农村工作重心转移,推动农村统计工作重心转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经济也呈现许多新的特点,比如,有的地方以粮食生产为龙头的传统农业生产有所弱化,农村经济领域不断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纯农业或者传统意义上的农业,正在逐渐弱化,农业发展的立体化、多元化、层次化特征日趋明显。这些农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促使农业统计工作必须要站位更高远,跳出旧的农业生产格局来搞统计,来提供决策资讯,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立足农业统计队伍实际,不断提高农业统计工作效能。农业统计工作点多、面广、监测难度大,在农村统计调查上,要加强“双基”建设,强化“核心”意识。进一步优化完善农业统计工作规范及相关业务考评办法,增强农业统计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强化对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教育,使广大基层统计人员进一步提高对搞好农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对搞好农业统计工作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要加大对农业统计数据的综合评估力度,确保调查数据不出现趋势性错误,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制订农业发展政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第7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1.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的引导、协调作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市场为地方政府介入落后地区农村经济提供了依据市场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但其同地方政府一样,有所能,有所不能。一方面,市场经济是落后地区最有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机制和资源配置手段,它具有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优势。经济利益的刺激性。在落后地区,经济利益对农民的刺激作用更加明显。市场决策的灵活性,市场信息的有效性,这些特征是政府不具有的。但另一方面,市场也有其局限性,其功能缺陷在落后地区表现的更加突兀,靠市场是难以克服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

2.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发展农村经济:第一主要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主要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主要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经济发展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其实现途径是: (1)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2)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

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力发展科技农业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是以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的繁荣直接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经济的外形是无形资本,人类社会的知识总量,人力资本、智能、高科技网络电脑等等,如同产业革命极大地改造了世界的面貌一样。发展知识经济必须重视人才在知识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大力发展教育,提高我国人力资本的素质。判断知识经济发展状况,生产力水平高低,教育状况和劳动力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测量指标。因为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及应用,无不依赖于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的支持,人才是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教育,尽快提高劳动力资本的科技素质,培养大量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是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其次发展知识经济还应加大对知识技术的投资,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它的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技术的积累和应用。加大对知识和技术的投资,提高人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知识、技术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4.知识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科技资源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当前人类正处在一个以科技或知识资源的生产,占有、分配和使用为重要因素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源泉,例如:联合收割机和播种机的应用,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等资源,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高科技的网络应用于农业领域,使农民开阔了视野,掌握了很多生产销售的信息,优化了经营观念。农业要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就必须以科技知识和人的智力资源等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因为科技知识资源经多次使用自身并不会减少,而且在使用过程中还会增值,知识越用越多,使用成本越来越低,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可大幅度提高劳动力和资的使用效益。以此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有效替代,从而更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创新是发展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二十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的时代,这种高速发展的直接推动力,便是知识创新所带来的科技进步,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灵魂。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知识生产与应用的源泉,如农业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交融为基础的新物种的塑造和新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型生物肥和生物农药的研制与运用等,都强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通过对农业科研、农业教育及农业技术的创新,使现有农业知识系统蕴藏的生产潜力可以有效地释放出来。通过农业既能培训、农广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多渠道、多层次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使农业经济的发展建立在科技知识及信息之上,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创品牌农产品,实现市场交易和网络交易相结合,知识经济的产生与发展必将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地快速发展。

第8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科学管理;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 DF413.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129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比城镇经济发展速度要慢,城镇与农村两极化明显,贫富差距加大,为改善这种现状,政府部门要从科学角度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优化,将高新技术引入农业经济发展,采用管理手段因地制宜,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1 农村经济遇到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城镇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大部分农村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建设农村经济的主力大量流失,使得农村发展停滞不前。

1.1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村居民对教育不太重视,教育设备跟不上,教学条件不足,大部分完成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普遍留在城市发展,种种因素导致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1.2 城乡收入差距明显

虽然农村经济持续增长,但是仍然与城镇经济拉大差距,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比不上城镇经济,并且经济增长速度也比不上城镇,导致收入差距加大。

1.3 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农村经济主体为农业生产,但是随着工业生产的进行,各种错误的土地使用方式,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制约着农业生产,此外,我国的农业生产为小型的、分散的模式,各自料理一亩三分地,这种分散模式不利于推广新技术、优良品种、推广新工具,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也不能够实现。

1.4 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尽管政府部门一直都有重视农业发展,但是由于农业地域广,农民各种分散经营等原因,政府部门的投入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以我国农业现状来说需要政府部门更多的投入、引导以及政策支持。

2 科学经济管理的举措

2.1 加强教育投入,提高农民文化程度

为推广高新科技、优良品种与新工具等高新科技,需要大量文化程度较高的、思想开阔、容易接受新事物的新农民,因此要加强教育投入,支持义务教育,并且要开展各种农业知识培训,培养出新一代的掌握高新科技的农民,建设出新农村。

2.2 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现阶段随着我国粗犷型工业的发展,以环境为代价的弊端开始显露出来,部分地区已经走上了先破坏后治理的道路,人们要知道这种先破坏后治理的花费是无比巨大的,因此在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环境保护力度,走绿色农业经济道路,重视资源的高效利用,保护好环境,不占用下一代的生活资源,为子孙后代留下可以发展的条件。

2.3 政府加大支持力度,落实政策

为了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加大力度发展农业经济,关键就在于政策引导,落实好“三农”政策,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引入先进技术手段,引进人才,并且统筹城乡的各种优势,建立信息网络,构建渠道,这种种举措都离不开政府支持,因此,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落实好政策。

3 科学经济管理的策略的促进作用

3.1 因地制宜,依据不同条件挑战经济管理的内容

由于农村各地地理、环境、资源各种条件不同,因此制定经济管理的内容也要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地优势,从实际出发,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各地经济联系,采集信息,组建信息网络,寻找与本地种植相适应的公司合作,增加就业机会,为农民创收。

3.2 完善经济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科学经济管理制度的出现,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指导作用,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向,农民将力量都汇集在一起,大力发展新农村,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3 规避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科学经济管理的出现,规避了农业发展中遇到的环境问题,发展粗狂问题,将农村经济发展引导为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又能够循环,为农业发展不断添加绿色动力,整合农业结构,优化农业规模,推动发展高效率、大规模、机械化农业,激发农业潜力。

参考文献

第9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范文

1 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1.1 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由于农村居民学习意识不强,接受能力差,所以农村地区不重视教育,教育事业落后,导致教育设备差,教学条件艰苦,教学质量低下。而且大部分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也都普遍的选择留在城市发展,因此,在农村从事劳动生产多为年龄大、知识水平相对落后、科技素质较差的简单劳动力,对新机械作业接受时间长,对使用方式熟悉较慢,先进的种植培养技术也不能更好的运用在农业生产工作中,种种因素导致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最终制约发展,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落后

1.2 农业生产困难大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省农村大部分的土地遭到破坏。大量土地被征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周围环境污染加重,农业生态环境出现严重问题。此外,我省土地不集中,属于小型作业,各自料理种植单一的农作物,集约程度低,他们拒绝接受推广的新技术、优良品种、推广新工具,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也不能够实现,缺乏生产技术推广人才,无法推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广泛使用,无法改善农业生产手段,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发展。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严重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1.3 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稳定

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完善,有完善的产业发展链条,起步快,经济发展迅速,人们收入高。相反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发展模式单一落后,主要经营农业生产,规模小,收入低。

1.4 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多污染严重的工矿业转移到农村经营生产,投资建厂征用了大面积的农业耕地,大量的工业废水排挡,严重污染了水资源,大量的废气排放污染了空气。最终使得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失衡,不利于农业生产发展,制约农村经济发展。

1.5 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尽管农业发展是当前发展的主要领域,但是由于农业地域广,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土地流转等原因,使得政府部门的管理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资金和人力的投入并不能满足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彻底解决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2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2.1 农业经营管理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农业在我省发展中均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伴随工业的迅速发展,致使从事农业的人才资源进一步减少,农业发展人力资源不足。再加上一些农业管理人员队伍人数少,缺乏专业的知识,整体素质低,工作态度不认真,管理意识欠缺和淡泊,对农业管理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从而对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造成农业经济管理难以满足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2.2 农业经营管理机构缺乏

目前,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营管理机构缺乏,尤其是贫困山区甚至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极大的限制了信息的传播,使得农业经济发展无法得到切实的落实,不利于农村经济水平的提升。同时,相关的农村经营管理机构在农村设施建设方面缺乏足够的重视力,无法充分的满足农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需要,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快速有效发展。此外,农村经营管理中也缺乏??秀的管理人才,导致其在农民信息反馈、先进生产技术传播、文化知识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效率尤为低下,不利于农民生产积极性的调动,从而无法有效的提升农民的整体经济收入。

3 农业经济管理发展方向

3.1 大力宣传农业经济管理模式

农民是农村农业经济建发展的主导者,加强对广大农民群众的知识教育是当前工作核心。因此,国家应该对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进行大力宣传,积极宣传农业信息化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升农民群众对农业信息化的应用意识。另外,一些农村地区的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印发知识手册等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宣传,让人们认识和了解农业经济管理的内涵,也可以专门专家开展讲座,为人们讲解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内容与实际应用,切实的推行该管理模式。

3.2 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

由于人们科学文化素质低下,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和使用新技术投入到日常的生产作业中,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通过连续不断地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活动,传播先进文化,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改变农村面貌,切实提高农村居民的科技、文化、卫生素质,有效解决农民科技知识和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的问题。同时结合当地实际,着力加强农村实用科技培训工作力度,使农民朋友个个有一技之长,人人懂一门技术,能够有效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优质、高效的产业,顺利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3.3 基层政府要加强农村建设工作的认识

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已成为我省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要高度重视农业经济管理,全面加强农村经济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修养,使其积极的参加相关的培训学习工作,并且在工作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总结,能够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好的建立起农村经济管理队伍,使其队伍专业水平以及个人修养不断提升。更好的掌握市场需求,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3.4 组建农业经济管理队伍

农业经济管理队伍的综合实力影响着农业经济管理的成效,也影响着农业的经济发展状况,所以要严格把关管理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的、针对性的前期培训、后期检查,要改变传统、陈旧的管理方式,顺应时展潮流,要组建成一支具备高责任感、高操作能力、高素质水平的经济管理队伍,管理人员要学会自我约束,定期进行专业培训,要深入了解国家的农村经济政策,并不断的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以完善自我。要多鼓励、引导大学生回农村建设,提供合理的薪酬、奖励和提升机会,激发其工作热情并为其营造良好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让他们用其所学的知识与所具备的文化素养为建设中的新农村注入新鲜血液。

4 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4.1 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将农业经济管理,应用在日常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根据农村的经济发现现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发展制度,符合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更科学、更规范。合理的制度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保证了农村经济不断发展的速度。

4.2 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农业经济管理打破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条条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来进行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创造出一种支持农业经济管理创新、鼓励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这样可以极大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经济发展之路。

4.3 农业经济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