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精选(九篇)

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

第1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20*年县审计局安排审计项目42个,具体项目计划安排如下:

一、全省同步审计项目8个

㈠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20*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要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有关要求,以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为目标,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坚持财政审计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努力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一是摸清全部政府性资金的规模和收支结构,揭露预算内外特别是非预算管理资金收支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推进非预算管理资金的预算化管理进程,适应政府收支分类改革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本级支出审计,关注本级财政支出的结构和方向,揭示支出中不合法、不合理的因素,促进建立科学的预算定额和支出标准,规范预算管理,推动财政支出进一步符合公共财政目标,促进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二是深化一级预算单位审计,加强对与一级预算单位关系密切的重点二、三级单位的审计监督,注意从总体上深层次把握和分析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促进加强和改进管理,揭露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三是以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目标,强化转移支付审计。采取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式,摸清省对我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规模、结构及管理使用情况。重点检查涉及国家宏观政策执行的转移支付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注意从完善转移支付体制、机制方面研究和揭示问题,提出建议。根据省厅要求,具体检查环境保护基建资金、挖潜改造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专款专用情况及资金的使用绩效。四是开展涉及公共服务领域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揭露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管理和使用效益的问题,根据省厅要求,对建筑地方高等教育费附加进行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了解该项政策的执行情况,掌握该项收入的规模比重、使用情况。

㈡*县20*年度教育经费投入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摸清20*年县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学费收入、社会捐资等教育经费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分析资金支出的方向和结构。同时,揭露存在的问题,分析其成因,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为政府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育投入体系,提供决策依据。

㈢*县社会保障基金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对我县社会保障基金进行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具体范围和重点根据省厅的审计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在审计中结合开展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分析在制度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议,促进加快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

㈣*县20*、20*年度国有土地出让金专项审计调查。根据省厅统一安排,按照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的要求,在摸清土地出让金总量、结构的基础上,综合评价土地出让金征管用等方面的情况,揭露土地出让中的违法行为,提出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建议,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充分发挥土地资产收益。

㈤*县交通部门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通过对我县交通部门20*年度财政收支及以政府信用担保等各种形式从银行贷入的交通建设资金的审计,掌握交通管理部门财务管理现状,摸清我县交通财政性资金的规模、交通规费的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及交通建设性银行贷款资金的规模,促进交通资金的预决算管理,提高交通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审计,揭露和查处财政财务活动中的各种违纪违规及影响交通资金使用效益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促进交通事业的发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繁荣经济服务。

㈥*县20*年度公路养路费绩效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摸清我县养路费征收规模及公路管理部门直接贷款规模;掌握公路养路费(含直接贷款资金)收支结余及管理状况;通过定性定量的分析指标评价公路管理部门养路费经费支出的经济、社会绩效情况;揭示公路管理部门运用养路费资金提供公共产品中存在的绩效不足、管理运行机制不顺、相关政策不合理和违纪违规问题,从制度上、机制上、管理上找出影响养路费绩效的深层次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加强管理、提高绩效的对策和建议。

㈦*县农村公共卫生资金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我县20*年至20*年6月底农村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的到位、管理、分配、使用和绩效情况进行审计调查,发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公共卫生资源配置、专项资金的配套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政策措施在贯彻落实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对镇、村公共卫生资源缺乏,难以实现规定目标的问题,及时、客观地予以反映,并评价农村公共卫生项目的绩效,促进农村公共卫生投入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我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的发展。

㈧*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预算执行审计。根据省厅统一安排,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项目立项至20*年底的工程概(预)算执行情况,上级拨付资金及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工程价款结算、资金使用管理等情况进行审计。通过审计,反映和揭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程建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规范建设行为,提高建设管理水平,提高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3个

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在“把握规律、规范行为、保证质量”上下功夫,以全部政府性资金审计为主线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新模式,围绕绩效和责任,着重解决绩效评价办法,不断增强评价办法的操作性。

贯彻落实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分类审计办法,以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单位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进一步规范审计范围、内容、程序、方法和评价体系,注重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绩效审计、新农村建设等专项资金审计的结合,提高审计质量和效果,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及时分析提炼和总结,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依据。20*年对下列单位开展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A类单位:县交通局

B类单位:沈荡镇、秦山镇、百步镇和县经济开发区;

C类单位:县环保局、县经贸局。

D类单位:县统计局、县外经贸局、县文体局、县人防办、县城管办、县科协。

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12个

以规范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程序、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建设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进一步整合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力量,落实政府投资项目竣工决算必审制,注重政府投资项目关口前移,继续探索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和投资绩效审计办法。对县重点建设项目的概算、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采购、供货、建设单位管理及其内部控制制度执行进行全过程审计,同时对建设资金来源及其使用的合法性、合规性、效益性进行分析评价,为建设单位加强管理、堵塞漏洞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对重大建设项目还要进行不定期的现场取证,特别是对重大的变更和隐蔽工程尽量做到提前介入,对其变更原因和变更的必要性、经济性、合理性进行分析,提高建设项目的造价控制水平。

根据我县政府投资项目的进展情况,对盐湖线*段、河南西路、新武原中学、秦山中学、县看守所、常绿景苑安置房、城东路、20*年经济适用房、沈荡人民医院、杭浦高速*西互通工程、镇海塔塔身修复工程、县核应急指挥中心等12个建设项目的竣工决算及其项目投资绩效进行审计。

四、专项资金审计及专项审计调查9个

㈠*县妇幼保健院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通过审计,摸清县妇幼保健院的家底,掌握医院各项收入、药品管理、收支核算体系、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分析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加强医院财务管理,为医疗体制改革提供依据。

㈡*县城司2004至20*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通过对县城司近三年来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审计,摸清县城司家底,客观反映公司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评价其经营管理状况,促进公司进一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推动我县城市开发建设快速发展。

㈢*县部分行政村征地补偿费及征地工作经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摸清我县村级集体组织征地补偿费及征地工作经费收支现状,以及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改进的审计意见和建议。

㈣*县20*、20*年度部分非税收入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了解我县对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各项非税收入的种类和管理方式,摸清20*和20*年度我县非税收入的总体规模以及分布状况,揭示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延伸若干部门单位,深入分析各项考核政策的合理性和效果,并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从宏观层面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立科学规范的征收管理制度,构建与公共财政体制相适应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监管体系。

㈤*县20*、20*年度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对20*年至20*年度我县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运行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评价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运行以来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强化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的建议,为进一步完善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供决策依据,为维护群众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㈥*县20*、20*年度双低油菜田改造项目专项资金审计。通过对我县20*、20*年度双低油菜田改造项目专项资金的来源、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为上级行政主管部门考核验收和县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㈦*县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专项资金审计。通过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审计,检查评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计划执行和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促进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政策的落实,促进政府有关部门、单位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为省农综办对我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考核验收提供依据。

㈧*县慈善总会20*、20*年度慈善捐赠资金财务收支情况审计。通过对20*-20*年度慈善捐赠资金的财务收支审计,了解我县慈善事业开展情况,掌握慈善捐赠资金的收支规模,确保慈善捐赠资金专款专用,促进规范开展捐款活动,完善捐款支出手续,增强慈善捐赠资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透明度。

㈨县核电事故场外应急办公室2004-20*年度财政收支情况审计。摸清县应急办的家底,检查其预算执行情况,以及内控制度建立执行情况,重点了解核电扩建工程拆迁工作开展情况以及拆迁资金拨付情况,反映资金使用管理状况和使用效益,为县委县政府完善支持核电、依托核电、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五、项目计划安排突出三个关注

㈠关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20*年度的审计项目计划,重点关注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密切,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热点问题。根据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安排对教育经费投入、社会保障基金、被征地农民保障资金、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情况、农村公共卫生资金、慈善捐赠资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县委、县政府有关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和不断完善,维护群众利益,为构建和谐*服务。

㈡关注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以全部政府性资金为主线,以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为重点,以支出审计为主,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审计,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促进预算管理规范,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预算执行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㈢关注绩效。进一步贯彻落实总理、吕祖善省长关于加快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价制度的指示精神,把关注政府性资金使用绩效放到突出的位置。因此,20*年度审计项目原则上要按照绩效审计的理念来开展。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预算外资金、重点专项资金的使用绩效。

六、审计要求

对上述审计项目,要求按照审计署6号令规范要求进行实施,以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同时要考虑以下几个重点因素。

㈠突出绩效审计。20*年审计项目安排以专项审计调查为主要形式,以专项资金、政府政策、工程项目为重点,提高专项审计调查和绩效审计项目两个比重。

第2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一)经济人理论,委托理论对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必要性的解释在经济人假设的前提下,人是理性的经济人,有着为自身谋取更好经济利益的行为倾向,对于实施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资金管理部门及其公职人员而言,经济人属性是同样适用的,在资金拨付及使用管理的过程中,他们手握人民赋予的决定涉农专项资金投向及管理的权利,当专项资金管理部门的监督不足时,如何行使专项资金的投向和管理的权利成为纯粹的个人行为,追求个人政绩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行为倾向就极可能占主导地位,那么极有可能出现有关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的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结合委托理论中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理论的相关内容考虑,由于存在信息劣势,作为社会公众需要了解知悉监督涉农重点专项资金监督资金投向、拨付及使用的真实合规性,有无违规违纪问题,并且指出相关部门财务管理的不当之处,审计部门保障专项资金管理真实合规,查处资金违法违规使用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不可推卸,只有通过财务审计才能解决涉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的监督和评价问题。

(二)财务审计是涉农专项资金效益审计的基础,同时也是相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必然手段涉农重点专项资金财务审计主要审计内容是监督资金投向、拨付及使用有无违规违纪问题,使各环节的资金运营达到真实、合规,并且指出相关部门财务管理不当之处,给以相应意见并督促其整改,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众所周知,每一项涉农专项资金的投向及使用情况都是需要进行效益审计和其他相关的责任审计评价,涉农专项资金相关的财务资料的真实、合规性为资金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提供保证;只有在此前提下,才能谈资金的效益问题,才能对农业专项资金投入项目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探索资金的效益审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提高农业专项资金各项目效益的方法、措施和途径。因此,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是对其效益审计的基础工作,要实现效益审计目标,必须先实现其财务审计目标。经济责任审计与财务审计在审计对象,具体内容,审计目标上,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二者存在必然的联系。通过对财务审计所获得的财务数据和资料,审计部门能借以了解受托责任人应当履行的职责,通过对受托责任人履责范围内的经济活动和财务信息的真实合规性的审核,可以评价受托责任人履行受托责任的合法合规性。因此,涉农专项资金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以被审计责任人任职期间内所在部门资金财务审计为基础和主线的,即涉农专项资金的财务审计是其相关经济责任审计的必然手段。

二、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现状分析

(一)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方式,审计方法效率低对于涉农专项资金的财务审计,各县相关审计机关普遍采取“同级审”的方式,由于县、市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准入机制不严格,审计人员思想的倦怠、政策水平与业务素质整体不高、综合分析能力不强,导致涉农专项资金审计效率差;虽然有调查显示,大部分县赞成“上审下”和“交叉审”,这两种方法弥补了同级审的不足,但是涉农专项资金来源渠道多,使用范围广,若依靠“上审下”全方位了解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方面,会造成审计资源配置不合理,财务审计大多进行事后审计,与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能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相脱节;另一方面,这种审计方式可能造成一种下级对上级的抵触感,直接导致审计监督受限,也使得审计效率低。

(二)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结果公开程度低目前的审计结果公告还远没有达到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审计结果公告工作尽管在思想上逐渐受到各级审计部门的重视,也有的地区的确做了一些工作,但仍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披露审计结果是审计机关的“法律权力”,而不是“法律义务”,从而使审计结果的披露带有很强的任意性。在考虑社会稳定、政绩和面子等因素的推动下,管理涉农专项资金的本级政府可能不允许对外如实报告和披露其财务审计中不太理想的结果。因此,审计公告是不全面的,不准确的,不能真正实现社会舆论对涉农专项资金的监督作用。

(三)财务审计对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及惩处缺乏力度,审计独立性低我国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属于行政型审计体制,这一审计体制严重制约了审计部门独立行使监督职权;在本级政府的干预下,县级审计机关不具备权威性,不能独立地审查县级财政部门及管理部门在专项资金的拨付及使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即使查出了问题,也不能严格遵照资金违规违纪行为处理条例予以惩处。据有关研究调查显示,三成以上的县审计机关对相关部门就审计意见作出整改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审计机关对审计整改情况的书面答复不要求附加书面证据,也不深入到管理部门当地开展真实性复核的审计回访,并且审计机关也没有严肃惩处未及时整改的违规违纪行为,督促整改工作大多只流于形式。审计部门权威性降低,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实质作用,导致涉农专项资金管理违规违纪情况年年查,年年有;涉农专项资金管理问题年年提建议,年年低效率的恶性循环怪圈。

三、改善涉农重点专项资金财务审计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推行财务审计项目负责人委派制在上级审计指令的引导下制定审计小组工作计划,规划和确定涉农资金重点财务审计项目,配置审计人员,指导和管理审计工作,组织审计小组监管工作,制定考核与激励机制,确保审计小组审计项目质量并对其负责,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同级审”、“上审下”和“交叉审”的不足,克服了“同级审”县级审计机关权力受限和审计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而且弥补了“上审下”审计全面性不足、成本过高,以及“交叉审”高成本等,总体提升了审计小组业务素质与审计工作质量,提高了审计的权威与独立性。另外在推行财务审计项目负责人委派制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现该种审计方式预期效果的关键所在是负责人与审计成员小组的有机融合,审计项目负责人应与下级审计机关,审计小组成员积极互动,从制度和政策上进行创新,不断提高资金审计效率。

(二)实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程审计为了加大资金审计力度,县级审计机关应当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全程审计的方法。落实和加强涉农专项资金全程审计及其审计调查方法,与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能够具有阶段性的特点相匹配,是增强审计机关查处问题的能力和力度的重要手段,可以实时提高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的评价监督的作用。事前审计在立项方面,审计部门应协助县级涉农专项资金使用管理部门,对项目预算、可行性、科学性、真实性进行审计审核;在资金方面,加强对资金投入的审计,主要审核资金投向是否符合资金目标,投入的总体规模及投向结构是否合理,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审查资金是否按照项目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足额拨付给使用单位,有无滞留、占用情况;事中审计应当依据资金的走向,派专人随工程进度参与工程项目建设,跟踪审计调查,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各级相关部门报账票据、账簿的真实合规性;无虚假报表、无虚开发票、无虚列支出,积极做好资金拨付使用管理各环节的事中审计。事后审计时审计机关应结合事前、事中审计的数据和情况,开展项目竣工决算审计,通过查阅账、证、表,以及现场查证,重点审查项目的完成情况和资金计划的实现情况,审查项目是否全面推行项目负责人委派制,确保全程审计财务数据的真实合理性,全面改善涉农专项资金审计效果,规范涉农专项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三)加强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加大违法违规行为督促整改及惩处力度我国须改革当前涉农专项资金财务审计体制,改革行政型审计模式为立法型审计模式,从根本上提高审计独立性,提升审计部门的权力和地位。为保证整改工作真实有效,审计机关要求资金管理部门实事求是地写出审计整改情况书面答复,同时审计部门必须深入落实审计回访工作,实地考察,审核被审单位的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情况的真实性;政府应制定和完善财务审计督促整改及惩处制度,并落实相关涉农专项资金管理违纪违规处罚制度的执行情况,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责、权、利”相统一的管护机制。

第3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科学制定全年工作要点及审计项目计划

审计计划是审计工作的龙头,是整合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实现科学审计管理的关键环节。经过充分的调查研究,年共确定审计项目32个。审计项目计划围绕规范预算管理、促进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全面深化财政审计,全年确定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项目10个;按照“服务发展、揭露隐患,推进改革”的审计思路,监督国有资产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确定企业审计项目8个;围绕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规范投资行为,确定政府投资审计项目7个;围绕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依法行政,按照“积极稳妥、量力而行、提高质量、防范风险”的原则,确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7个。

二、突出重点,精心组织,扎实开展审计业务工作

(一)认真开展国有企业审计。今年上半年,分别对清江煤炭矿务局、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汇点清江画廊、蒋家湾电站、魏家洲电站、七里湾电站等7家县属国有企业年度资产负债及损益进行了审计,并对近年来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审计调查。在审计过程中,做到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既发现企业在经营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充分调查研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从审计情况看,县属国有企业抢抓机遇,加强企业管理,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在逆境中求发展,为县域经济平稳发展作出了一定贡献。但当前我县国有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企业税后费用支出大,降低了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基数,加剧了企业生存危机;国有企业承包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企业经营目标考核内容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企业虚增虚减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人为调节企业账面利润等。同时国有企业负担沉重,在职在岗人数仅占总人数40%,企业职工人数多,在岗人员比重小的现象和企业历欠社保资金现象比较突出,在较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发展。另外,上半年还完成了县政府交办的集体企业津洋口水厂的资产负债及损益审计,为该水厂与县自来水公司合并奠定了基础。

(二)继续深化“五项”社保等专项资金审计。连续三年,社保资金审计是省审计厅确定的民生资金重点审计项目,在前两年宜昌市审计局统一组织的社保资金审计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我局组成审计组,按照湖北省审计厅和宜昌市审计局的统一要求,对我县年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金的征缴、管理和使用情况以及劳动保障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预算内外财政财务收支进行了审计。审计采取以基金收支为主线,内查与外调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审计了财政、地税、劳动部门,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欠费大户进行了审计调查,对以前年度审计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从审计情况看,我县五项社保基金运行总体情况较好,社保覆盖率达到92.98%,保费收入稳步增长,征、管、用管理较为规范。对去年审计查出的问题,相关部门逐项进行了整改,挪用医疗保险基金142万元全部归位,超范围列支和违规发放社会保险基金2万元大部分已收回,审计整改达80%以上,但相关企事业单位欠缴社保费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今年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存在保费收入划转不及时,延压资金的问题,特别是参保单位欠费比较严重,累计欠缴保险费总额达3000多万元。二是存在挤占、挪用保险基金的现象。三是基金管理方面存在没有专户管理的问题。另外,还对县财政局年度扶贫专项资金和都正湾镇农田水利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审计没有发现明显违纪违规问题。

(三)积极推进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根据湖北省审计厅的统一安排,我局组成审计调查组,对全县扩大内需中央专项资金和新增中央投资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调查。至年,上级共下达我县中央新增扩大内需投资项目资金共5类60个项目(不含电网完善增补工程1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465.57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989.88万元,地方配套5475.69万元。在60个项目中,农业项目8个,社会事业发展项目12个,交通项目38个,以工代赈示范项目1个,廉租房建设项目1个。所有项目均已开工建设,年确立项目工程进度已近80%,审计调查表明,我县加强中央新增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加强资金监督,确保专款专用,取得了较好效果。但是也还存在各建设项目进度不平衡,项目资料不完善,资金配套难度大和部分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同时,对贺家坪镇和火烧坪乡两个乡镇卫生院维修工程竣工结算进行了审计,两项目总投资额158万元,审减工程造价22万元。

(四)积极完成省厅统一组织的村级债务审计清理。根据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安排,省审计厅统一组织对全省村级债务进行审计清理,审计采取“交叉审”、“同级审”和“上审下”相结合的方式,我局既要积极参与省审计厅在我县的审计,又要派出审计组赴荆州市江陵县进行村级债务审计清理。积极配合省厅在我县开展村级债务审计清理。由于此次审计时间紧、任务重,我局提前谋划,未雨绸缪,在省厅派驻我县的审计组抵达之前,就组织各乡镇财政所对村级债务进行了自查清理,做好了审计准备和调查,最大限度地为此项审计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通过审计清理核实全县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债务总额4534.96万元,债权6283.57万元。通过对偿债情况和偿债能力分析发现,我县在2004年至年期间共化解2003年前的债务1209万元,主要是通过理顺债权债务、处置闲置资产和争取外部资金等措施化解债务。根据审计掌握的情况,提出了化解村级债务的有效途径及建议,受到县委、县政府的好评。我局派出的审计组出色地完成了江陵县村级债务审计清理。江陵县辖9个乡镇、205个村,农业人口27.68万人,通过审计清理核实村债务14992万元,债权8734万元。根据审计情况分析,该县村级债务负担较重,化债工作难度大,经过细致的审计调查,提出了该县化解村级债务的相关审计建议。审计过程中,我局人员克服多方困难,带病工作,加班加点,按时按质完成了省厅交办的工作任务。

另外,上半年,我局还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对县房管局购建行政服务大楼建设资金的审计,通过审计,查清了自年以来,县行政服务大楼购建资金情况,为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详实的决策参考。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县林业局、县计生局等9个审计项目正在实施中。

三、统一认识,细化措施,不断提高审计综合工作水平

审计综合工作是审计机关全面性、关键性工作,处于审计工作的中枢地位,贯穿于审计职责履行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全局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主要领导亲自抓,创新方法,细化措施,审计综合工作呈现良好态势。年初,为了确保各项工作有新突破,组建了八个工作专班,包括:优秀审计项目、信息宣传、文明创建、政务公开、党风廉政建设、创新工作、审计课题调研以及督办专班。每一个专班由一名局领导牵头,三至四名专业骨干参与,其中督办专班由局长亲自牵头,使各项工作有人抓,有人干,有效地推动了综合工作的全面开展。

(一)加强学习培训,进一步推进审计信息化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审计业务和审计管理的信息技术水平,今年年初,充分利用新春伊始,审计项目还未全面展开的相对空闲时机,连续利用两周的时间,组织全体审计干部集中学习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和OA计算机审计管理系统,集中学习采取由机关内部人员主讲的方式,由局内擅长计算机审计的同志担任主讲,局领导带头学习,形成了相互取长补短、研究探讨审计业务的良好氛围,通过培训,全局人员的OA系统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网上办公更加流畅快捷。内部课堂搭建了一个机关内部交流计算机审计经验和审计干部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节约了审计成本,有效地激发了审计干部的学习热情。现在,凡是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全部应用AO审计软件进行数据采集与分析,所有审计文书实现了AO与OA的应用与交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审计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加大OA系统运用力度,今年上半年,审计文书从起草、审核到最终领导签发实行纸质与OA管理系统同步运行,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推行无纸化办公,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办公成本。

(二)加强激励引导,进一步推进审计调研及信息宣传工作,促进审计成果转化。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是省审计厅直接考核的一项硬指标。为了进一步激发全体审计干部参与审计信息宣传的热情,巩固和提升审计信息宣传成果,局党组高度重视审计信息宣传,要求每一个股室必须有6篇以上信息被县以上媒体采用,要求审计人员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开展审计,每一个审计项目出来,必须有相关的审计调研和审计信息产品。今年上半年,已经发表在市以上各类信息30篇(条),发表在县内媒体的信息60余篇(条),特别是实施企业审计后,组织专门人员对我县国有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调查研究,以《审计专报》的形式报县主要领导,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另外,《试析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与经济责任审计》等3篇文章被人民网、审计署网站采用。真正做到在搞好审计的同时,注重调查分析,把促规范、促发展作为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发挥了审计建设性作用,为县委、县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三)加强审计复核,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审计质量是审计机关公正执法、文明执法的前提,也是提高审计执行力,树立良好审计形象的必然要求。今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审计法规股,不断强化审计项目三级复核工作,在严格执行审计署六号令的基础上,局业务办公会专题研究,让局审计法规股提前介入项目复核工作,强化现场审计复核,抓好审计项目复核补正环节,同时,强化责任追究,审计项目质量进一步提高。

(四)完善措施,积极推行和落实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的各项审计工作任务。今年,省审计厅对全省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综合量化考核,并下发《审计工作综合量化考核办法》。考核内容包括11项,其中完成审计工作任务情况、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审计干部培训情况、机关文明建设情况等5项工作由省审计厅直接考核,审计项目质量等6项由宜昌市审计局进行考核。针对省审计厅作出的新举措,我局主动适应,及时调整工作布局,积极贯彻落实。及时将省、市、县各级考核内容和标准进行了收集整理,形成了共57项160页的《审计考核相关文件汇编》,做到人手一册,对照检查,确保我局在优秀审计项目、审计信息宣传、审计综合等各项工作在全省、全市审计系统和全县各项考核中“项项争先、年年进位”。

四、强化职能,改进作风,大力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审计机关是执法监督部门,自身职能承载着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一是认真履行审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职能作用。根据《县直单位年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解意见》(长责领发[]3号),我局应参与的工作共7项,主要是加强对政府投资、社保、扶贫等专项资金和企业负担过重等的审计监督,我局找准定位,积极发挥审计在廉政建设和源头治腐方面的职能作用,与纪检监督部门建立了联席工作制度,实现信息共享。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审计队伍作风建设。按照年度反腐倡廉工作总体要求,结合审计业务工作任务,在全体审计人员中,按照分级负责制的原则,层层签定责任书,做到一岗双责。严肃重申“八不准”审计纪律,实行定期审计项目抽查和审计廉政回访制度,确保审计队伍清正廉洁。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锻炼审计干部党性修养。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认真开展“读书思廉”活动,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审计干部党性修养,“七一”前夕,组织党员干部参观了革命圣地井冈山,进一步激发了审计干部热爱审计,奉献审计的工作激情。

五、创新理念,服务发展,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习实践活动有序开展。为了加强对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局长、党组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任成员的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印发了《中共自治县审计局党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于3月26日召开了动员大员,要求紧密联系审计实际,做到“四个贯穿”和“三个结合”,四个贯穿即:切实把深入学习、提高认识贯穿始终,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贯穿始终,把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贯穿始终,把依靠群众、发扬民主贯穿始终,把领导带头、典型示范贯穿始终。三个结合即: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政府系统能力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与第十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结合起来,与审计署“免疫系统论”和省审计厅“统筹审计发展”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

(二)丰富内容,注重实效,确保学习调研阶段学有所获。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过程中,围绕“四学四看”,抓好两个环节。一是抓好学习培训环节。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以及等中央领导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能力建设年活动,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个人自学、集中交流、主题讲座、网上听课等多种形式,全体审计干部人均记录学习笔记2万字以上,撰写心得体会2篇以上。二是抓好调研讨论环节。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这一主题,结合审计工作实际,深入被审计单位、深入新农村建设联系点(龙舟坪村)、深入群众进行调研,取得了较多的调研成果。先后向县委、县政府报送了《发挥审计职能,推进民生改善》(主要内容是我县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审计调查调研成果)、《我县乡村债务现状成因及对策》两篇调研文章。今年,我局新农村建设联系点为龙舟坪村,上半年,工作队先后6次到该村了解村情民意,为该村水网和电网改造出计献力,服务村委会龙舟公寓出租房开发,利用审计人力资源优势,为该项目的规划、审批、招投标、工程预算和决算进行全程服务和监督。积极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精选9部相关法律编印成册,分发给1700余户村民,受到村民广泛欢迎。

第4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一、竣工决算审计和跟踪审计

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的管理,切实加强资金安全和资金使用效益的监管,按照“谁主管、谁组织、分级负责”的原则,扎实开展交通建设项目和建设资金审计。

(一)各单位按照审计分工和管理权限开展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确保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覆盖率100%。继续推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加大跟踪审计工作力度,保持在建省、市(与市局签订年度综合目标责任)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覆盖率100%。

(二)配合做好农村公路审计工作,及时纠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不断提高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水平。各单位要按照省审计厅要求,做好农村公路建设专项资金自查工作。

二、财务收支预算执行审计

继续做好各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工作,重点检查各单位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加大对部门预算执行力度检查,加强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果,提高本单位的行政效率和效能。

2013年,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完成下属事业单位、协会等单位2012年度财务收支和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各县交通运输局、各直属单位按照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完成下属企事业单位2012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工作。

三、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贯彻落实《省部门和单位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暂行办法》,加强内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进一步扩大经济责任审计的覆盖面,积极开展任期年度和期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探索审计结果运用的新模式、新途径和新方式,切实发挥经济责任审计服务干部管理监督、促进单位发展目标有效实现的重要作用。

四、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积极开展省厅专项补助资金专项审计,组织完成省厅补助客运场站建设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和管理等专项审计调查。积极开展全市货物港务费征收及资金使用情况专项调查。各单位要加强对预算执行、资金使用绩效、资产管理的审计监督,促进预算编制科学、

执行有效和资产使用安全。

第5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一、当前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1.资源分散,形成块块式审计。原来的预算执行审计没有打破行业分工界限,各个业务处的工作相对独立、处室之间的信息相对封闭,形成了块块式审计。对审计人员而言,长期从事块块式的审计工作,很容易导致查出问题的流失或减弱发现问题的敏感度。长期从事同一类型的审计任务,与相对稳定的被审计单位打交道,容易产生工作疲劳,降低审计热情,一些审计出来的问题也因为长期的交往接触而不自觉流失。同时,会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认识,影响到工作创新。

2.审计力量不足。现阶段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涉及财政部门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地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及政府临时交办的检查事项,内容广泛,任务繁重。受机关人员编制的限制,审计部门的审计力量相对薄弱,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基本是全体动员保证预算执行审计项目的完成。

3.难出审计精品。主要体现在审计业务部门之间相对封闭,审计项目安排与审计成果互不沟通,客观形成了部门之间的“壁垒”,阻碍着审计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由于同一单位不同审计项目而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彼此孤立的,查处同一单位的诸多问题被反映在两个或多个审计报告之中,审计结果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很难打造出高质量的审计精品。

二、建立以预算执行审计为核心,以财政专项资金审计为重点的立体化审计模式

这个模式的基本操作思路是:将预算执行审计内容贯穿到专项资金审计中去,将专项资金审计的成果归集到预算执行审计这条主线上来,使整体审计思路更加清晰和准确。即:根据预算具有整体性特点,开展预算执行审计时,可以把财政、行政事业、社会保障、投资和农业环保等专业审计结合起来,审计内容涉及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从源头上把握财政资金的总体情况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情况,重点关注那些事关全局、社会敏感度高、资金最大的部门、单位、项目和资金。例如:今年政府关注社保、水利等几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效果、年初安排审计项目时除省财政厅以外,还应重点安排对水利、民政等几个厅局的审计。预算执行审计时财政厅审计组把握财政资金的总体情况和财政政策的制定情况,掌握社保资金、水利资金等专项资金的总额以及分配情况并及时反馈给民政厅组和水利厅组等,水利、民政厅等组沿着专项资金使用流向和监管方式一直延伸审计到具体的使用部门,检查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以及效果如何。整个预算执行审计以财政厅审计组为核心,其他审计组以专项资金为重点,在审计过程中做到信息及时沟通、及时反馈。

三、建立预算执行审计与专项资金审计相结合的立体审计模式,有利于提升审计工作的水平

1.整合审计资源。《审计署2008年至2010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整合资源,构建国家财政审计大格局。预算执行审计结合专项资金审计,是根据审计项目安排审计人员,可以打破传统的以业务职能部门划分的部门“壁垒”,避免以前同一单位接受多个审计组的重复劳动,也可以做到审计人员对未来项目审计的不确定性,使项目和人员达到较好的配置。

第6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18个地市审计机关在其审计厅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为研究对象,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公告现状进行探究,分析地方审计机关审计公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审计公告 市级审计机关 政府审计

自审计署2003年12月第一号审计结果公告――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的审计结果以来,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均在审计署网站予以公开,引起社会广泛反响。审计署早在2006年就提出,到2010年力争做到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全部对社会公告。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南省市级审计机关2003年至2013年网上审计结果公告样本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以期为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的建立和完善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一、审计公告的研究现状

审计公告是指审计执法机关基于宪法、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面对不特定的社会公众,按照规范的内容和法定合理的程序,对审计管辖范围内重要审计事项的内容、审计程序、过程、结果等定期或者不定期地通过各种媒体向上级机关或者社会公众其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情况及其结果的活动,是审计机关对所审计事项主动接受社会公众监督的一种方式。

当今国外审计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审计工作与政府公共部门的管理和业绩评价相联系,突出的表现就是绩效审计与政府管理改革同时兴起。其指导思想就是国外普遍认为政府对人民和立法机关承担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因此政府应该自觉接受人民和立法机关的评价和监督,而国家审计正是服务于人民和立法监督目标的设置,其发展与改革也应朝此方向进行。

我国关于审计公告的研究近些年才慢慢展开。一些学者对国外的审计公告进行了借鉴,并与国内的审计公告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如黎四龙(2004)指出,与国外相比,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存在法律约束力不强、审计公告透明度较低等缺陷,应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审计公告制度加以完善。更多的学者则是对我国审计公告的现状、现存问题进行观察和研究,如张龙平(2003)论述了实行审计公告制度的重要性和我国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还有一些学者对审计制度公告制度进行了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如宋柳(2007)在系统整理审计公告制度的概念、内容、形式、原则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并从7个方面对审计公告的基本要素、审计公告后续措施构建、审计公告制度框架进行了探索。

从世界范围看,积极有效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已成为国际通行做法和保障执政为公、审计为民的关键措施,也成为审计先进性的标志性特征。在我国,实行审计公告制已有良好开端,但距离社会公众的期望还存在一些差距。

二、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现状分析

(一)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的基本情况

截至2013年底,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共99份。在审计机关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9个,占全省各地市审计机关总数量的50%。从各地市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区分布来看,中原城市群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3个,占33.33%;豫北地区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3个,占100%;豫西、豫西南地区在审计厅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1个,占豫西、豫西南地区2个地市审计机关的50%;豫黄淮地区在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2个,占豫黄淮地区4个审计地市机关的50%(见下页表 1)。在已经实施网上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中,豫北地区网上审计公告数量最多,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事项共43项;其次是中原城市群,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事项共31项。没有在网上进行审计公告的地市审计机关共有9个,究其原因,有些是审计厅网站未开通,如周口审计局;有些是虽开通了网站但并没有在其网站上进行审计公告,如南阳审计局等。从各地市在各自审计局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的类型来看,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公告共58项,占审计公告总数的58.42%;有关绩效审计的审计公告共19项,占审计公告总数的19.19%。在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58项审计公告中,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公告共有40项,占财务收支审计公告总数的67.8%;有关预算执行审计的审计公告共有18项,占财务收支审计公告总数的32.2%。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表明:(1)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公告的现状不容乐观,全省仍有9个市级审计机关没有在网站上过审计公告,占全省18个市级审计机关的50%。这不符合国家审计署对审计公告制度执行的相关要求,同时也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2)通过对河南省各地市审计公告分析可知,在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执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实践中,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情况相关性不强,中原城市群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而处在中原城市群的几个地市的审计机关并没有对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表现出积极的态度,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豫北地区审计机关对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豫北地区的审计公告在数量上是最多的,在时间上是最及时的,在公告内容上是最丰富的。通过仔细探究可以看出,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及落实情况与各地市政府领导及审计机关的重视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各地市政府领导及审计机关越重视,审计公告的数量就越多,质量就越好。

(二)各地市审计机关越来越重视审计公告制度的执行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各地市审计机关审计公告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有关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公告也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与其余的审计公告相比,其增长幅度是最大的。由此可以看出,各地市审计机关对审计公告制度执行情况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显现出社会公众对审计公告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还展现出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政府审计监督的愿望。

(三)审计公告的内容主要是公共资金的使用和民生项目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上所公布的审计公告主要集中在与社会公众休戚相关的领域。如表3所示,在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所公布的40项专项资金审计公告中,有11项与三农专项资金审计相关,占专项资金审计公告总数的27.5%;有8项与文化专项资金审计相关,占专项资金审计公告总数的20%;剩下的是关于社保专项资金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基建专项资金审计、教育专项资金审计以及医疗卫生专项资金审计。在有关三农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公告中,大部分审计公告集中在农村教育资金、农村卫生资金、农村畜牧资金等审计领域。

在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其网站所公布的13项环境审计公告中,有10项与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有关,水是生命之源,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引起了社会公众强烈反响,各地市也意识到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涉及污水处理及饮水安全的10项审计公告均于2013年在各自的审计局网站公布。

各地市审计机关在各自网站上公布的审计公告主要对社会公众高度关注的审计领域进行公告,如抗灾捐助资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社保资金等方面都进行了比较集中的公告。这表明,地方当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战略方针,着重展开专项审计,并进行审计公告,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各地政府高度重视公众关注的社会领域的审计。

(四)绩效审计公告备受关注

随着审计工作的不断深入,绩效审计将日益得到重视和加强。审计署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提出,将逐步实现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的目标,以期达到通过财政审计促进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据统计,自2006年《河南省林业、安阳化肥项目外资利用效益审计调查结果》公告以来,河南省各地市审计机关在网站上共公布了19份绩效审计公告,占审计公告总数的19.19%。这表明审计机关在关注专项资金使用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同时,开始逐渐强调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绩效审计结果公告越来越受到地方审计机关重视,并有了初步探索。

三、各地市审计公告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公告内容不完整、公告不及时

一是审计意见披露不完整。对于被审计单位违纪金额的披露,往往只披露绝对数,而没有披露违纪金额占所审计金额的相对值,因而导致审计结果公告缺乏可比性。二是审计结论不完整。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披露时,对于被审计单位在健全内部控制制度、遵守财经法纪的客观事实方面往往很少披露或者披露过于简单,以至于社会上形成一种错误认识,即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一种比警告更为严厉的行政处罚。三是审计结果公告不及时。及时性是指审计结果公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最新的,以便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如个别市级审计机关直到2005年底才将2003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在其网站上予以公告。

(二)审计公告要素不齐全、格式不规范

首先,审计结果公告要素不完整,《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要求,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的范围、内容、方式和起止时间。但是在99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没有明确审计起讫时间的审计结果公告占30.1%,没有明确审计范围的审计结果公告占28.9%。其次,审计结果公告编号不太规范。有的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没有编号,有的审计结果公告虽有编号,但不连续,随意性大。第三,审计结果公告标题不统一。《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中规定,审计报告的标题应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名称与审计事项的主要内容和时间。但是,在99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没有明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或审计事项时间的占24%。此外,有的审计结果公告的标题是资金使用情况,有的是审计结果,有的是审计调查结果,有的是工作报告。

(三)对于审计发现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公告

一是不少地方审计机关没有公告问题的纠正和处理结果的情况。全省18个地方审计机关中,仅有3个市级审计机关对纠正和处理结果进行了公告。在进行公告的3个市级审计机关中,濮阳市审计局也只是在2009年公告了2006年度的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结果。而对2007年度及后续年度的纠正与整改结果并没有公告,焦作市审计局也没有对纠正和处理结果进行持续公告。二是审计结果公告不及时。三是尽管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处的问题比较重视,但实际的纠正效果与其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有些审计问题屡审屡犯,且这种现象还普遍存在。

四、审计公告制度的改进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有关的外部环境建设

一是着力营造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良好法制环境,制定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规章制度,真正做到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运行不仅有法可依,而且有章可循,使审计结果公告真正纳入制度化、法制化及规范化的轨道。二是努力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配合。我国的政务公开是大势所趋,地方审计机关根据当地的客观情况,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先行试点,先易后难,逐步推开,建立并健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三是加大审计结果公告宣传,为地方审计结果公开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不断提高审计结果公告质量

国家审计署《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要求,审计机关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应当客观公正。但我国并没有制定关于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要求的系统性规定。参照国际上关于政府审计报告的质量要求,笔者认为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要素应包括:(1)及时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该注重信息公开的及时性。审计人员应该尽快完成审计外勤工作,其审计结果应该及时公开。(2)完整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全面披露相关信息与结果,包括必要的事实和说明。(3)准确性,即要求审计证据真实,审计结果正确。(4)客观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在内容上和语气上不偏不倚,公正表达审计意见。(5)重要性,即对于不便于直接向社会公众公开的问题,需要根据重要性原则进行专业处理,但决不是隐瞒事实真相;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应突出披露社会公众最关心的重大违法行为,以利于社会公众参与审计监督。(6)清晰性,即审计结果公告应当简练明了,易于解读,能充分传递相关信息。

(三)实施并强化审计问责

社会公众关注审计结果公告,更多的是关注对审计结果的处理情况。审计及其结果的透明与公开固然重要,但责任的认定和追究更为重要。如果只审计不问责,必然会纵容违纪违法行为。为此,必须加强审计问责,一方面要建立审计结果公开机制的双向信息沟通模式,对审计结果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审计结果公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并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后的动态问责制,针对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问题,逐一落实并跟进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深究违纪违规者的责任,并向社会公布处理结果。X

参考文献:

1.张龙平.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的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J].湖北审计,2003,(8).

2.宋柳.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研究[J].审计研究,2007,(2).

第7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一、财政收支审计

根据省审计厅要求,我县今年安排12个财政收支审计项目,包括:

1、本级预算执行审计7个,即对县财政局、民政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法院、检察院、经贸局、局进行预算执行审计。

2、地税系统审计1个,并延伸审计啤酒有限公司、石材有限公司、液压机械有限公司、山水房地产有限公司、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县网通公司、创业集团公司、纺织有限公司、县烟草公司、县信用合作联社、县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县第六建筑公司12户纳税企业。

3、乡镇财政决算审计4个,即对镇、乡、镇进行财政决算审计。

二、经济责任审计

经与县委组织部商定,今年将结合其他专业审计,加大任中审计力度,共安排任中经济责任审计项目11个,即对县交通局、科技局、统计局、招商局、畜牧局、文体局、财办、扶贫开发办、工会、第二实验小学、职教中心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根据县委组织部安排随时进行。

三、财务收支审计

全年共安排7个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1、市局项目2个,对县物价局、水利局进行财务收支审计。

3、县局项目5个,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县供销合作联社、民营办、实验中学、中心卫生医院的XX年度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

四、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全年安排资产负债损益审计项目2个,即对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自来水公司进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五、投资审计

市局全年安排投资审计项目6个,即对三中搬迁跟踪审计、经济适用房决算审计、房地产开发企业行政性收费基金缴纳情况审计、镇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决算审计、农村公路建设及管理养护收支审计和审计调查、已建成污水处理项目效益审计调查。

第8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审计组长负责制是审计机关一项基本的审计作业制度,现行审计组长负责制的最大缺憾就是组长在审计项目中担当的职权不明、权责不对等。组长与部门负责人在审计项目内容确定、审计时间安排、违规事实定性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矛盾和分歧.但组长在行政上隶属于部门负责人.审计项目实际上变成由部门负责人和分管领导负责.组长有名无实、有责无权。

2003年浙江省厅曾出台《审计组长任职资格及管理的若干规定》。规定明确了审计组长的职责和权限、考核和奖惩。随着审计署6号令的出台和审计业务的发展.规定的职责内容亟待调整和完善。

建议在原规定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明确审计组长在审计项目中的各种权限.如组织实施权、取证审核复核权、审计情况汇报权、审计组成员调整权、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建议权等:根据权责对等的原则.明确审计组长从审前调查、审计实施方案制定到审计资料归档全过程应承担的职责.规定审计组长工作空间.量化审计组长工作内容:明确审计组长任职资格:明确审计组长的行政权、业务权与部门负责人的关系.减少来自所在部门和审计组成员内的各种阻力.增加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的使命感.实现审计组长权、责、利三者的统一:健全对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的考核机制.实行项目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对审计组长业务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及管理能力进行考核.对审计项目效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对廉政纪律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以分值形式将工作业绩量化到个人。wWw.133229.cOM同时,落实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的监督机制.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审计组长岗位目标责任制的有效实施。

二、建立审计咨询外部人才专家库

并将聘用、咨询费用纳入年度预算审计过程中.超出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事项.如对特定资产的评估.涉及合同、诉讼和法律纠纷的处置.环境影响的评价、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应用、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等.仅依靠目前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已无法作出定量或定性的专业判断和分析.难以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发表客观公正的审计意见.可能使作出的审计结论隐藏审计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关应考虑利用外部专家.聘请某一领域中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和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充分整合外部专业力量参与国家审计工作聘用外部专家是实现特定审计目标的理性选择和必然要求2007年11月浙江省厅计算机审计中心在全省审计系统内征集计算机审计专家人才.建立计算机审计专家库,共享计算机审计先进经验.在专家库建设方面已开了个好头建议建立外部人才专家库.出台“审计咨询专家库管理暂行办法”.并将聘用咨询专家费用纳人年度预算办法要求聘用的专家以书面形式独立发表相关专业事项的评价意见和建议,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干扰。同时明确专家组成员应承担的义务,即按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有关审计事项作出专业判断,全面、真实、准确地反映情况、揭露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对其科学性、公正性负责:自觉遵守审计工作保密纪律.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利用外部人才专家库这个载体.既可以宣传审计.为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又可以避免目前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先天缺陷,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三、出台审前调查操作指南(办法或规程)

审前调查是审计项目质量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审前调查质量直接决定审计项目的质量和成效。有准备的审前调查、行之有效的初步分析性复核、可靠的重要性水平确定和审计风险评估、调查结果提出的目标重点方法建议均可以为下一步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合理有效地确定。

审计目标、明确审计重点和内容以及科学合理的人员分工起到建设性作用.使审计目标更加具体.审计方案更加可行.审计实施更有针对性,目前部分审计人员对审前调查重要性认识模糊.对近年来多次审计过的单位和项目.自以为情况熟悉无需调查.把审前调查孤立地作为一项程序来应付.敷衍了事。审前调查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未编制明确的调查提纲或方案.未形成调查记录或相应的调查文书。在调查过程中。重财务数据资料的收集.轻分析性复核;重内控制度的收集.轻内控制度的测试;重电子数据的采集转换.轻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的对比分析.以致审计实施方案中确定的审计重点与审前调查结果脱节。

为此.应尽快出台审前调查操作指南(办法或规程),对审前调查操作程序、调查内容和时间的确定、调查方式的选择、调查报告的撰写、调查记录的编制、调查资料的归档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明确审前调查提纲的编制、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性复核(含电子数据的分析整理)、调查报告的撰写是审前调查的关键环节。

四、实行重要审计项目审计方案外部“论证”和内部“会诊”制

第9篇:专项审计和年度审计范文

**年度,我县审计机关进一步加大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力度,突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切实履行职责,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截止**年10月止,我局共完成审计项目20项(含上年未完项目2项),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竣工决算审计7项,专项资金4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1项,地方税务局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审计1项,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及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4项,经济责任审计3项。审计查出违规违纪金额608.41万元,核减工程价款542.31万元、节约政府投资542.31万元,收缴财政38.65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27.45万元,违规违纪金额执行率100,在审项目2项。报送信息简报6篇。

(一)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情况。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中,以财政预算的编制、执行为切入点,重点关注执收、执法部门非税收入的管理、使用情况。揭示预算编制、执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规范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公共财政为目标,重点对财政、税务等部门进行了审计。**年,我县完成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地方税务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及农、林、水、扶贫四个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查出的主要问题是多计提费用、未落实收支两条线和专户管理、未及时清理往来账、资产不实等。

(二)专项资金审计情况。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新农村建设为主题,积极探索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的路子,立足宏观,注重实效,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提高。专项资金审计主要是围绕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扶贫专项资金、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中小学教育收费等开展审计监督。**年,共完成专项资金审计项目4个。审计专项资金总额9642万元。审计查出违规金额18.64万元,应上交财政10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8.64万元。审计后已上交财政10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8.64万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规改变项目计划和资金用途、资金滞留闲置。

(三)行政事业审计情况。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规范财务核算,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资金和财产安全完整为目标。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审计6项,审计查出违规金额25万元,收缴财政25万元。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应缴未缴预算收入。

(四)固定资产投资审计情况。以促进投资体制的完善和投资效益的提高为目标,加强对“6.3”地震恢复重建项目竣工决算审计。截止10月,共审计投资建设项目7个,完成7个,审计核减工程价款542.31万元。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计工程造价,增加工程投资。

(五)经济责任审计情况。根据组织部的干部审计委托,我局对原德化乡乡长杨启绿同志、原中共德化乡委员会书记自德国同志,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唐策明同志,县民政局原局长马斌同志实施任职期内履行经济责任的审计,现已完成3项,在审1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是未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应收缴财政违规金额1.30万元。

二、加强自身建设,各项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为了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依法治县、维护民生权益、推动深化改革、促进和谐发展的职能作用,根据党的十七大精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基层审计工作的意见》(云政发〔**〕73号)和《云南省审计厅**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结合我局审计工作实际,制定《**至2012年××自治县审计局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一)加强班子建设。以思想政治建设为核心,着力加强领导班子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坚持定期理论学习和业务讨论学习制度,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坚持民主集中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党支部议事规则,做到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充分发挥班子的整体作用,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加强党内监督,扩大群众监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本文来源:就爱文秘二)加强自身建设。认真贯彻法治政府八项制度、责任政府四项制度和阳光政府四项制度。严格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以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巩固和加强县级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市文明行业创建步伐。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第

一、第

二、第三阶段活动,严格按照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安排部署,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在县指导检查组的有力督导下,完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各项学习任务。

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民主法制进万家”活动。深入挂钩点磨黑镇芭蕉林村,进村组、进村民家中,开展思想道德和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民情恳谈、民意调查、扶贫帮困等系列活动,同时开展办实事送温暖活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及问题。协调老段寨小组解决人畜饮水工程一件;支持平寨小组村组道路建设水泥5吨;协调解决林地纠纷三件;向上级争取道路建设扶持资金10万元。

(三)推进审计职业化。积极探索建立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新进审计机关的人员,按省厅要求从学历层次、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实践经历和经验积累等方面设定一定的条件限制,确保优秀人才进入审计机关。

(四)强化人员培训。鼓励职工参加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和各类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在强化自身的教育培训的同时,积极参加省审计厅及市局组织的各类培训,积极培养投资审计、计算机审计等急需人才。今年5月1人参加了省审计厅举办的新任审计局长培训班学习,6月底,选送一名年青干部到省审计厅参加投资项目工程造价员业务培训学习,2人参加了县委党校乡科级党政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1名党员参加了县委党校党员培训班学习,5名公务员参加了县委党校公务员培训班学习,6名职工参加了专升本及学历教育成人高考,1名参加了**年度审计专业技术职称考试。

三、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今年以来,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工作当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的矛盾依然突出。近几年来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地方党委、政府对审计工作高度重视,委托和交办的审计任务逐年增多,特别是投资审计项目增幅较大。审计力量少与审计任务重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二是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审计技术方面还需不断加强;三是审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防范审计风险的意识还需得到强化;四是审计工作经费得不到完全保障和人员不足,制约审计工作的有力开展。

四、**年工作要点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审计工作,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围绕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能,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进一步加大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力度,注重发现和研究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的问题,为维护财经秩序,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发挥更大作用。

在审计目标上,坚持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管理水平,促进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落实和完善为主要任务;在审计项目安排上,本着统筹兼顾、量力而行、突出重点、留有余地的原则,适当控制项目总量;在审计内容上突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在审计方式上坚持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强化审前调查,把握审计重点,全面推进效益审计;在组织形式上以实现审计目标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合理确定审计项目规模,科学配置审计资源,从严控制审计成本,努力提高审计效率、质量和水平。

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坚持以核实财政收支为基础,以预算执行审计为主线,以完善财政政策和规范财政管理为重点,深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经常性审计,逐步建立和完善预算执行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评价体系。

(一)预算执行审计坚持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做好农、林、水、扶贫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努力做“精”财政预算审计。重点关注部分专项资金的分配、拨付、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主要包括:非税收入征管情况,私设“小金库”问题;基建项目资金及其它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及效益情况;各种基金收支管理使用情况。

(二)专项资金审计方面主要对关系民生的重点资金如教育危改资金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交通局农村公路改造项目资金、民政局农村医疗救助资金和城镇居民低保补助资金、民宗局少数民族发展专项资金、扩大内需投资项目资金进行审计或审计调查。确保专项资金安全完整和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围绕加强宏观调控,以促进投资体制的完善和投资效益的提高为目标,按照做“强”投资审计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审计,创新固定资产投资审计的工作方式,把效益审计作为投资审计的重点,更加关注项目的效益。

(四)贯彻落实做“优”经济责任审计的要求,要把审计监督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不断深化审计内容,继续研究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逐步建立科学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评价体系,提高审计质量水平,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五)加强审计机关内部建设。一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按照省审计厅转发《审计署办公厅关于印发**年审计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的通知》的通知精神,认真组织开展审计机关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真正树立“依法审计,文明审计,清正廉明,无私奉献”的良好社会形象。巩固县级文明单位成果,积极争创市级文明行业,使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刻苦学习、求真务实、勤奋工作、团结协作、廉洁自律的“五种”良好风气。继续打造学习型机关,全面提高审计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三是继续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第三阶段整改落实阶段的学习,制定整改方案、解决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