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金融危机原因精选(九篇)

金融危机原因

第1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1.德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体制制度德国坚实的实体经济背后,也支撑着一套完整而特色的制度理念———“德国模式”的社会市场经济。二战后,德国社会普遍信仰弗莱堡学派秩序自由主义,因此按照秩序自由主义的理念和原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下,政府的首要任务是通过立法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然后根据法律制度来维持市场经济正常的运行秩序,确保市场经济自主运行的价格体系、货币稳定、私有产权、契约自由、经营责任完全自负、经济政策长期稳定等,并尽量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干预,在这种正常秩序运作下,市场经济发挥着经济运行的主导权和话语权。该系统与“有序竞争”和“社会正义”相结合的原则是为了确保自由市场竞争,并努力使全体人民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当经济偏离正常轨道时,政府可以适时加强干预和监督,协调市场各主体,缓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的平稳、健康、持久发展,从而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平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其中,市场经济“劳资和谐”的微观基础和“雇员共决制”是“德国模式”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在这种基础和体制下,遇到纠纷和矛盾时,社会各阶层努力通过协商和谈判来协调平衡各方的利益,以整体利益为原则,各方相互做出适当妥协和让步。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中介机构商会、工业协会等组织十分发达,它们不仅及时地为所属企业和员工提供市场和专业信息情报,而且在处理纠纷和矛盾时也参与社会对话,从中积极斡旋和调节,从而有效地分担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在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团结中起到积极的关键作用。这种独特的劳资关系模式成为德国实现社会整体利益平衡的重要制度保障,可以有效地避免劳资矛盾过度激化,使企业发展成本保持稳定而适度。因此,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德国罢工数量少,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高,劳动力市场最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同西方许多发达国家一样,德国也采取了国家加市场的混合经济模式,但是德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行为受到严格有效地限制和制约。1967年,德国联邦议院通过了《促进经济稳定与增长法》,明确规定运用经济政策手段努力实现价格稳定,高就业水平、持续的、适度的经济增长及对外经济平衡,约束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同时德国政府还为实施和协调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成立了:①政府景气委员会,它由联邦、州和地方机构经济和财政部门的官员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两次,其职责是统一德国各级政府的经济规划政策;②财政计划委员会,它同以上机构的组成相似,其主要任务是协调德国各级政府的财政编制和实施计划,使其在收支平衡的前提下,更多地兼顾国家总体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目标;③由五位著名的经济学教授组成、独立自主的“总体经济发展评估专家委员会”(“经济五贤人”),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对政府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分析,并预测未来宏观经济增长趋势,给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建议。事实证明,这些机构有效地保证了德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制度化、科学化和一致化。总体说来,在经济政策的未来目标选择上,德国政府的执政理念是:就业和价格稳定重要于经济增长目标;长期的、可持续增长重要于短期的暂时增长;质的增长重要于量的增长。

2.危机和机遇并存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虽然给德国经济造成较大负面影响,使得其出口短期大幅下滑,但另一方面也给德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欧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德国政府认识到营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此,德国政府积极地通过对企业直接减税、减少工资附加成本以及政府审批为企业减负、延长雇佣短工的政府补贴等措施,有效地减轻了德国企业负担,促进劳动就业市场灵活化,避免了社会需求的大幅下降。德国政府还出台其他经济刺激计划,具体措施包括增加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轿车以旧换新补贴、加大转移支付来鼓励消费等,这些措施一方面有助于德国的出口企业获得了大量订单。世界很多国家大都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扩大投资需求等手段来应对金融危机,从而拉动了大型机械设备的需求,而机械设备制造产业恰恰是德国的传统优势,因此,德国的出口工业受益匪浅,增长非常强劲。另一方面,困难与机遇伴生,欧洲债务危机使欧元疲软,以欧元计价的德国商品变得相对物美价廉,因此具有了显著的国际价格竞争优势,这又拉动了德国出口。此外,欧洲债务危机也使得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从而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了德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政府及时有效的应对政策欧洲债务危机发生以后,德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金融救市计划和经济刺激政策。金融救市计划的总规模为5000亿欧元,主要用于救助债务涉及银行,以稳定金融市场,防止银行大面积倒闭而造成经济动荡。同时,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从规模上看,经济刺激政策共为900亿欧元左右,事实证明最有效的是德国劳动市场促进政策。在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需求减少,导致德国企业订单减少,严重影响了德国公司的销售和利润,为应对危机,德国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的劳动促进政策。一是实施短时工作制,该政策规定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而生产订单显著减少的企业可以采用短时工作制度,企业仅仅支付给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工资,员工工资的其余部分由国家补足,这虽然暂时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但有效减轻了企业成本,为金融危机期间企业迅速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降低企业的失业保险费缴纳比率,从3.2%减少到2.8%。这些措施的实施,一方面使得企业可以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不再需要招募工人,有利于德国经济快速复苏,也因此而减少了重新培训和获得高质量技术人才的成本;另一方面起到使工人避免失业和克服在危机时期国内需求不足的重要作用。德国政府还通过增加公共直接投资支出和以旧换新的汽车置换补贴等措施,这些刺激政策有效稳定了金融市场和消费者信心。事实证明,这些措施使得德国汽车行业出现了产销高潮:2009年德国国内新车登记达到1992年以来380万辆的新高,比2008年增加了23%,从而使得2009年德国汽车产业的减员压力明显减轻,同时也使得同年德国私人消费比2008年增加了0.4%,有效减缓了经济下滑趋势,避免了德国汽车行业可能遭受灾难性的打击,从而使得2010年世界汽车开始复苏后,德国高档车的需求出现了强烈的增长,2013年德国对中国和美国的出口增长率高达45%。德国在金融、危机中的稳健表现除了归功于政府有力措施外,还要归功于自身经济和社会体系特点。首先,德国的金融业发展并没有美国开放,金融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品远远少于美国,成为本次危机中德国金融状况相对稳定的客观因素。其次,自二战结束以来,在德国政府长期鼓励政策下,中小企业在德国经济体系中发挥了支柱性作用,虽然单个中小型企业在抵御危机方面的力量不如跨国集团强大,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灵活性较高,能够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而灵活调整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产品品种,从而灵活地满足不同市场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这使得德国在应对金融、经济危机过程中相对其他国家处于有利地位。

二、政策建议

德国应对经济金融危机的策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和政策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打破垄断,营造充分而公平竞争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无论是世界史还是经济学理论都证明了:垄断不仅会激化市场矛盾,阻碍产业转型升级,而且也会遏制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高,并且导致资本的高的社会矛盾和资源、财富分配的不公。这也是德国选择“限大促小”发展体制的根本原因。目前,虽然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数量众多,但是依然面临很多经济管制和垄断限制。例如,在自然垄断、公共事业、军事工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和领域,政策的原则已经放开,但实践是对特定资格的限制非常高,为“名义上的开放,以‘玻璃门’的实际限制”;在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垄断势力利益的阻碍下,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颈瓶的严重限制。因此,为了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打破垄断,放宽准入条件,让中小企业可以自由进入所有类型的行业和市场,认真贯彻执行《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为中小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和条件,营造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制度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

2.突出科技成果转化,改革科技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技术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仅为28.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35%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在于我国的人才评价机制。如今在大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主要评价标准是核心、SCI或者CSSI论文数量,追求统计数据指标,考核评价体系中论文导向过重,忽视科学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安全系统和开展与企业的合作措施缺乏,不采取合作企业的重要指标,这限制了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评价机制与我国当前的体制改革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注重效益的科技创新和经济潜在的和实际的工业化,改变简单地以成果数量或期刊级别进行评估的粗放方式。具体来说,基础研究的结果,应重点出版学术论文与引文等级;对于应用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要突出强调其科研成果转化和实际产出经济社会价值。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人员的聘用、晋升、分配、激励制度上,制定出有利于产学研相结合的评价政策和措施。

第2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去工业化

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世界各国已经渐渐走出了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但是,危机过后我们更加需要冷静思考这次金融危机出现的原因。美元体系是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因为美元体系内部存在着不可逆转的泡沫生产机制,如果不能真正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出现像周小川行长提出的超主权货币,那么下次金融危机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我将解释我这个看似极端的观点背后的道理。

国际美元信用本位体系的建立还要追溯到1944年的夏天,那年夏天44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和盟国货币金融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布雷顿森林确定了二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虽然1971年尼克松总统宣布终止美元与黄金之间固定兑换比率标志着该体系的瓦解,但是由于当时美国在政治军事及高科技领域任然具有巨大优势,所以美元任然是主要的国际货币,大部分国际贸易仍然以美元进行结算。也就是说国际美元信用本位体积还在继续。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等大部分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的比例迅速下降,这一现象被称为“去工业化”。美国的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在1965年达到28%的高峰值后,便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之中。对于“去工业化”的原因,瑙索恩和纳玛斯旺(Rowthorn and Ramaswamy,1997,1999)指出主要是国内因素引起的,比如需求模式从制造品转向了服务,制造业的生产效率相对服务业大幅度提高,以及与之相关的制造品价格大幅度下降。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竞争这一外部因素对去工业化的贡献不足五分之一 。在完成了去工业化的过程之后,美国国内的生产行业基本上转移到了亚洲国家和拉丁美洲国家。于此同时,美国也从一个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转变成为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经济体。在后工业时代的美国,很多人认为服务经济可以很好的取代商品经济,就如同19世纪它从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体转变为以工业为基础的经济体是一样的。

因为两者同样能赚钱,产生巨大的GDP。但是这混淆了钱与财富的区别。

在美国渐渐丧失生产能力的同时,另一个不好的消息是美国100年来形成的超强消费能力和借贷消费方式。美国消费量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保持在70%以上了,而从1856年,I.M. Singer公司的市场营销总监Edward Clark想出一招为他们公司的缝纫机进行分期付款开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已经开始在美国这片肥沃的土地生根发芽。时至今日,美国人的信贷项目已经从当年的缝纫机发展到住房抵押贷款、汽车贷款、教育贷款,以及最近世界瞩目的次级贷款。耶鲁大学陈志武教授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即使在金融危机下的情况下,美国的消费方式仍然不会改变。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经过去工业化后,美国基本成为了一个只消费不生产的国家了。显而易见,一个只是消费的,却几乎不生产的经济体必然会出现消费需求和产品供给只见的缺口,这会激励这个经济体内的生产者增加生产。当然,这只局限在一个封闭的经济体内。如果存在这国际贸易,那么该经济体就能通过贸易用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然而当一个国家能进口数量巨大的产品进行消费却不能保持相应的出口量时,巨额的贸易赤字就不可避免了。看看这些惊人的数据吧,仅2007年一年美国就产生了7003亿的贸易赤字,而2008年的贸易赤字也又6771亿美元之巨,要知道澳大利亚2008年的GDP才7460亿美元。

而除却贸易赤字所带来的巨额债务,美国的预算赤字也形成了天文数字的债务。熟读经济史的人肯定知道关于美国的货币发行权之争在美国持续了近一个世纪。在美国着名的1787宪法中规定美国政府是唯一具有发行货币的机构,但是事实上在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美联储法案》并建立美联储之后,美国的货币发行权就落入了作为美联储成员的几个私有银行手中。此时开始,美元也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债务美元,美元实际上成为也一种债务。也就是说,债务的“货币化”创造了美元,而美元的票面价值必须由外力来强制。由于美国政府没有发币权,而只有发债权,然后用国债到私有的中央银行美联储那里做抵押,才能通过美联储及商业银行系统发行货币,所以美元的源头在国债上。美国国会又批准国债发行的权力,而财政部则将国债设计成不同种类的债券,其中一年期以内的国债我们通常把它叫做TBills(Treasury Bills),2-10年期的叫TNotes,30年期的TBonds。这些债券出现在在公开市场上进行拍卖。而当普通购买者购买完之后,财政部最后将拍卖交易中没有卖出来的一种许诺。美联储购入这些国债自然是需要付给政府美元的,而政府则在获得货币后需要在以后每年都付给美联储高额的利息。最近几年美国联邦政府的利息支出已在政府开支中高居第三位,仅次于医疗健康和国防,每年高达近4000亿美元,占其财政总收入的17%。在这一过程中美联储付给政府的美元和以后政府需要支付的利去的国债全部送到美联储,美联储则照单全收,这时这些国债就成为了美联储账本上的资产。注意,这些所谓的资产其实本质是债务,而高额的利息是新创造出来的美元。这也为美国陷入流动性过剩陷进埋下伏笔。

可以这么说,美元的创造就伴随着债务的出现,在美国美元与债务是相互挂钩的关系,而且正是与货币发行锁死,这种债务是难以还清,因为一旦美国还清了债务,那么流通的美元也就消失了。并且由于美国日益加大的政府开支和国债不菲的利息,这些债务将越来越多。总之在债务货币之下,美国将永远无法偿还国债、公司和私人债务,因为还清债务之日,也正是美元消失之时。美国的总债务非但不会减少,随着债务利息利滚利的雪球效应和经济自然增长的货币需求,美国的债务总量将会持续上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美国的国债已从建国初期的8300万美元增加到260亿美元。到1965年,美国的债务规模达到2600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里根执政期间,美国的国债竟然上涨到2.7万亿美元。克林顿的8年任期中,美国国债又翻了3番,达到6.7万亿美元。

今天的美国已经是债务缠身,入不敷出了。但是,一直到危机之前的十年间,与巨额债务并存的现象是美国的经济运行状况似乎一切正常,平稳的经济增长率,温和的通货膨胀率,可以接受的失业率,而且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美国良好的经济形势会一直持续下去。问题出来了,一个负债如此之高国家为什么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各方面数据表现良好,美国政府究竟试用了什么魔法来做到这一切的?对了,就是神奇的美元。

为了弥补巨大的贸易赤字和预算赤字,美国必须创造出巨额的“新的美元”,通过美元其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来弥补美国的巨额债务,而每年创造出来的巨额美元流向其他各国之后,又通过金融渠道最终流入到了美国的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的房市和金融股市近十年出现了不正常的疯狂增长。而这样的泡沫式增长必然会出现破灭的时候。在大家的预期和信心出现动摇的时候,整个增长链就如同崩塌的大厦一样一下子全部瘫痪。而这时侯也就出现了这次的金融危机了。

参考文献

[1]李鹏.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下美国金融危机根源探究[J].南方金融,2009,(01).

第3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关键词:次级贷款;金融危机;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2007年4月爆发的次贷危机,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美国第二大次房贷公司)破产事件为标志,由房地产市场蔓延到信贷市场,进而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危机波及到全球,由于美国金融机构把次级贷款打包成债券,大量出售给国际投资者,包括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而且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实体造成影响并促使美国调整宏观经济政策,而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美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必然会跨越国界,传导到全世界,这必将对世界经济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此背景下正确审视这次金融危机,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关于金融危机原因的探讨

    关于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机理和原因,国内外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笔者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吴晓求教授关于“制度说”、“政策说”、“市场说”和“周期说”的提法,将学术界学者的观点归纳总结如下:

    (1)制度说。“制度说”认为,高度自由、过度竞争的经济制度和金融体系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制度原因。大卫?科茨认为,此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因为,解除管制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没有国家严密监管的金融市场是非常不稳定的。日本共产党中央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到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时指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性质是金融危机与生产过剩的结合,其根源是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李鹏程指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意思就是过度宽松的经济政策,即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此次金融危机就是由先前一阶段的次贷危机所引起的,而次贷危机产生的源头又于政府“放任经济、任其发展”的新自由经济政策密切相关。

    (2)政策说。“政策说”认为,长期的低利率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全球金融危机形成的政策基础。许小年指出,美联储所发行的货币超出实体经济的需要,金融机构的钱太多了,再加上对对冲基金监管不力,最终成为次贷危机的罪魁祸首。甄炳禧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起源于近年来美国次贷市场的过分膨胀,是近些年来其国内积累的金融和经济风险不断释放的结果,也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及西方货币政策相关。美国的货币政策和与此相关的美国房地产行情的变化也是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孙音则指出,自2000 年起美联储屡次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鼓励消费,致使美国国内出现过低的储蓄率、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以及长期的经常性收支恶化,而美国之所以可以按照这种形势维持经济的繁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全球经济的严重失衡和不对等、不均衡、不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尤其是以美元本位制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内在的重大缺陷。

    (3)市场说。“市场说”从更微观的角度分析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他们认为,金融的过度创新和监管的相对滞后,金融工具的结构化、衍生性和高杠杆趋势,导致了金融市场过度的流动性,加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程度,是这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王胜国指出,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美联储为抑制经济过热和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大幅度地提高利率的货币政策,直接促使这次次级抵押贷款偿付危机的爆发。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

    (4)周期说。“周期说”认为,这次金融危机是全球经济长周期的一种反映,是20 世纪30 年代大危机以来全球经济结构、贸易结构、金融结构大调整在金融体系上的一种必然反映。它是对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的结构性失衡的一次重大调整,以实现资本市场、金融资产在规模和结构上与其赖以存在的实体经济相匹配。在上述四种说法里,吴晓求教授比较倾向的就是“周期说”。并且他认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只会发源于美国、发端于华尔街。因为,在那里,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现代金融),无论在规模上, 还是在结构上都已严重失衡,华尔街的极端利己主义行为把这种失衡推向了极端, 从而使金融危机一触即发。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成思危认为,美国金融危机并不单纯是监管不力,如果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来看,实际上是虚拟资本过度膨胀的结果。

    除了这几种主要的原因分析之外,还有的学者提出过度消费说,委托链过长说、流动性过剩说等不同的理论。

    2 基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成因再探讨

    上述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释了危机的成因。各位学者虽然都提出了自己的独特看法,每种分析也都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是都只是分析了金融危机的表面原因或者具体原因,并没有揭示出当前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或者深层次原因。因此,我们要从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视角透析当前金融危机的本质,揭示危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虽然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在完整系统的专着里给我们呈现,但是马克思早在19世纪40年代就已经开始研究资本主义周期性的、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而《资本论》的写作并问世,标志着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完成。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资本的生产过剩,仅仅是指可以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即可以用来按一定剥削程度剥削劳动的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过剩;而这个剥削程度下降到一定点以下,就会引起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混乱和停滞、危机、资本的破坏。”可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的实质是资本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危机。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相对过剩”,它是针对“绝对过剩”而言的。马克思又指出:“生活资料和现有的人口相比不是生产得太多了。正好相反,要使大量人口能够体面地、像人一样地生活,生活资料还是生产得太少了……但是,要使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作为按一定的利润率剥削工人的手段起作用,劳动资料和生活资料就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不是财富生产得太多了。而是资本主义的、对抗性的形式上的财富,周期地生产得太多了。” 可见,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社会基础和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当代危机的产生流程是:资本制度的内在矛盾——两极分化——有效需求不足——生产相对过剩——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经济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回到起点。通过增加透支消费、违约率上升两个环节,一方面延迟了危机;另一方面生产过剩不再直接表现为有效需求不足,而是表现为有效需求旺盛,甚至表现为有效需求“过度”(透支消费)。可见,其实质仍然是马克思早已指出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自从“9?11”事件后,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房地产市场繁荣,次贷机构为了获取利益,大量发放次级抵押贷款。当美联储为了避免通货膨胀而提高利率时,借款人无法正常还贷,导致了危机的发生。这种透支消费,正是由于消费者消费能力有限,而资本家要获取高利益,所以低估风险,盲目发放贷款,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缓解生产过剩。所以,透支消费,只不过是将危机从当时推迟到了未来。

    可见,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导致了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这也就引发了生产无限扩大和消费能力落后的矛盾,出现了消费能力不足,导致生产过剩。由此引发了透支消费,出现了违约率上升,引起了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波及到全球之后出现了当前的金融危机。按照马克思的逻辑,只有用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最终解决这个对抗性矛盾。这也就揭示了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仍将继续甚至更加频繁,资本主义也终将走向穷途末路。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是一个科学的理论,它把握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从本质和根源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必然性。对今天而言,它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市场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发展观是经得起考验的。

    参考文献

    [1]大卫?科茨.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新自由主义的资本主义[J].红旗文稿,2008,(13).

    [2]赵静.日共前主席不破哲三谈国际金融危机对当今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J].当代世界,2009,(5).

    [3]李鹏程.新自由主义与经济危机[J].知识经济,2009,(9).

    [4]许小年.次贷危机罪魁祸首是格林斯潘[DB/OL].

    [5]甄炳禧.透视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的启示[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11).

    [6]孙音.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探究[J].北方经济,2009,(5).

    [7]王胜国.全球金融危机的缘由及其主要经济理论的反思[J].商场现代化,2009,(4).

    [8]吴晓求.关于金融危机的十个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1).

    [9]成思危.分析金融危机还是要回到马克思[J].中国改革,2009,(1).

第4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金融创新,金融监管,过度消费

发端于美国的次贷危机正在一步步演化和扩大为一场全球金融危机。其时,危机刚爆发时,很少有人预料到,美国次级抵押债券市场的这场疾患会迅速星火燎原;更想不到它会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如此大的连锁反应。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分析

美国金融危机表面看是由住房按揭贷款衍生品中的问题所引起的,深层次原因则是美国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失衡、经济基本面出现问题、美国的过度消费三个方面。

1、金融秩序与金融发展、金融创新失衡,金融监管缺位,是美国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

一个国家在金融发展的同时要有相应的金融秩序与之均衡。美国在1933年大危机以后,出台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实行严格的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在随后近60年里,美国金融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其高速发展的同时,金融市场上的不确定性相应增加。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推行金融自由化,放松了金融监管,并结束了银行、证券、保险分业经营的格局。

此外,金融生态中的问题,也助长了金融危机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金融生态本质上反映的是金融内外部各要素之间有机的价值关系,美国金融危机不仅仅是金融监管的问题,次贷危机中所表现出的社会信用恶化、监管缺失、市场混乱、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等,正是金融生态出现问题的重要表现。

从1999年开始,美国放松金融监管使金融生态环境不断出现问题。金融衍生品发生裂变,价值链条愈拉愈长,终于在房地产按揭贷款环节发生断裂,引发了次贷危机。华尔街在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MBS)的追逐中,逐渐形成更高的资产权益比率。各家投行的杠杆率变得越来越大,金融风险不断叠加。

2、美国金融危机的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出了问题。

仔细分析美国金融危机发生时的宏观经济环境,我们可以发现,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调整,世界原有的供需曲线断裂,出现了价格的上升。美国采取了单边控制总需求的办法,使得原有的供给缺口不断扩大,物价持续上升,就业形势出现逆转,居民收入和购买力下降。

过去60年,美国经济增长和国内消费超出了本国生产力的承受能力。一方面,美国在实体经济虚拟化、虚拟经济泡沫化的过程中,实现不堪重负的增长;另一方面,美国把巨额的历史欠账通过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和资本市场的价值传导机制分摊到全世界。这增加了美国经济的依赖性,动摇了美国经济和美元的地位和对它们的信心。

3、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则是美国的过度消费。

美国的过度消费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的过度储蓄是这次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一直处于低位,对外经济表现为长期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且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美元“埋单”。而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和石油生产国居民则是储蓄过度,长期贸易顺差,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这些美国经济体外的美元储备需要寻找对应的金融资产来投资,这就为华尔街金融衍生品创造、美国本土资产价格的泡沫化提供了基础。

1990年代后期,充裕的全球资金涌入美国,金融业在美国的发展越来越旺盛,金融产业演变成一个大产业,可以吸纳大量的就业,产生大量的产值,有关统计数据显示,美国金融产业所创造的增加值竟达到GDP的40%,华尔街的从业人员可以获得天文数字的薪酬和奖金。但是,虚拟经济一旦脱离实体经济,必定演变成一种虚幻经济(fiction economy)。如果将华尔街的金融产业视作一台巨大的昼夜不停运作的“机器”,它一方面吸纳全球金融资源,同时通过其“生产”变成全球各地一个个投融资项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用资本在生产中获得的收益回报给全球投资者。如此循环,华尔街的金融产业是没有问题的。或者,这些金融产品的创造立足美国本土的实体经济,能促使美国实体经济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那么危机出现的概率也可以大大下降。然而,由于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周期已经进入IT周期波段的末尾,缺乏投资机会,而且美国已经将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国外,通过制造业信息化而提升劳动生产率的机会也失去,近期又不可能有大量的科技创新项目吸纳融资。在这种情况下,华尔街金融资产的供应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发展作为支撑。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

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多重的,有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和心理影响,甚至也会产生思想认识方面的影响。

直接影响如中国拥有的美元资产缩水,海外投资出现亏损,出口下降。间接影响有,引致性的资本市场下跌,海外金融机构为“救火”需要抽走流动性,导致国内流动性紧缩,并且热钱开始外流,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贬值,等等。同时,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居民的心理变化,预期变化以及对未来宏观经济信心的丧失,这些因素又进一步构成对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向下压力。因此,中国受到的间接影响不能忽视,并且随着时间的推延,可能继续深化。

从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政府的表态和经济数据来看,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已经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冲击。那么,金融危机是如何影响实体经济的?实体经济到底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呢?

对于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经济学家打了这么一个比喻:美国经济就像一个人的身体,金融业是心脏,资金是血液,实体经济是身体其他器官。金融业遭到重创如同一个人得了心脏病,心脏供血不足,其他器官就会疼痛或者萎缩。从这个比喻上不难理解,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最直接、也是最大的影响是“惜贷”。也就是说银行不愿意向企业提供贷款,或者提高贷款利率。面对筹资困难以及利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规模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萎缩。尽管美联储以及其他主要央行在不断地调低基准利率水平,但决定企业筹资成本的市场利率却不降反升。

第5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摘 要 由于美国出现严重的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现象,而引起影响世界很大的次贷危机。而正是由这场美国的次贷危机而导发了波及到全世界的金融危机,尤其是对西方的欧洲国家造成极大的损失,使很多个银行及一些大公司倒闭,使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比起这些欧洲国家,虽然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不是如此的严重,但是其实对中国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比如中国的金融方面,那些购买了很多美国的债券的银行由于美国银行的倒闭而受到严重的损失,进出口方面,由于美国(及其他国家)受金融风暴的影响,进口业务大幅缩减,使我国的出口行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于倒闭。

关键词 泡沫经济 次贷危机 金融危机 影响

一、金融危机形成原因

我们都知道2008年这次的金融危机是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的次贷危机就是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导火线。对于这次的金融危机,很多人都认为在2007年下半年都开始有了苗头,也就是自从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投资者就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几乎完全失去信心,不抱任何希望,而引发了流动性危机,进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最终到了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没有任何国家再能控制它了,进而导致多家许多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者不得不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在全世界的进一步发展蔓延,又演化成了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其实总的来说,导致这次金融危机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分别从这几个主要的方面简析一下。

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美国信用扩张,虚拟经济引起的经济泡沫破裂,另外还有大部分人都有跟风心理,由于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去利用根据他人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其实在这之中形成了大额的经济泡沫。由于美国经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单一的国际货币美元占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它的经济在全球比重中占近30%,并且其进口占全世界贸易的15%。因此美国经济衰退将导致全球商品贸易量下降,进而影响一些外贸依存度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而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严重影响,大肆发行债券、印发美元钞票,势必导致美元信用严重下跌,并波及全世界推高全球通胀率造成全球经济危机。

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过剩和消费购买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虽然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但是其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据2010年的最新调查显示,美国60%的财富却只背5%的人口掌握着。而其中掌握大量财富的人就有资金去投资生产大量的产品想赚取更多的利润,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美国房地产行业,那些富人投资建造了大量的房子想从中捞取不菲的利润,但是很多需要房子的穷人们却没有足够的金钱来买下住房,而富人们却根本都不需要了。这就造成了生产的过剩和消费购买的相对不足,大多数美国老百姓需要通过借助抵押贷款才能买到房子,但又由于房子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导致它不断地涨价。在这种情况下,于是资本家门便想出贷款买房,提前消费。而在贪婪欲望的诱导下使他们进而又向那信用状况不好的,可能根本就没有还款能力的人们提供抵押贷款。进而促使人们对房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是这种增加却是虚拟的,总有一天会爆发,就像列宁所说的,过程的复杂性和事物本质的掩盖可以推迟死亡的到来但却不能逃避死亡。而这种情况就形成了引发金融危机的导火线次贷危机,那些次级按揭贷款人最终还不起贷款,贷款人只能把房子收回来然后再贷款卖给别人,但由于这个时候房价已经开始下降,所以这些贷款机构亏损极大,正由这类情况频繁的、大规模的、不断的发生,金融危机就出现了。

总的来说金融危机的原因还是美国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力度不够;贪婪成性的金融机构的过度投资;美国货币当局货币政策的错误;美国整个金融业的腐败和高度官僚化;美国人的低储蓄和高消费习惯到了极限;国际经济的不平衡和美国的巨额贸易赤字;货币金融市场固有的不稳定性;以及美国对不合理的国际贸易与分工格局的维护等。

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起源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发生,当然首当其冲的是富霸一方的美国。跟美国、欧洲国家相比,虽然中国受到的负面影响没有如此的惨重,但是中国各方面还是难以避免不受其影响的。比如,我国的金融机构受到了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金融机构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房贷违约的风险一般集中在商业银行,若是房地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金融系统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冲击,并可能会导致信用风险向整个资本市场扩散。中国的各大银行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由于我国监管机构的加强,我国的金融机构相对还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我国的实体经济却受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经济就是高度开放的,制造型大国,大量出口产品,都是与那些发达国家进行合作,而美国就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合作对象,美国经济减速或衰退不仅降低中国的出口增速,而且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规模,据统计,美国经济增速下降1%,中国的总出口增速大致下降2%,由于美国经济的萎缩,人们消费减少,企业投资减少必然使得我国出口额大大减少。进而使一些大的对外贸易公司倒闭破产,一大批中国人民失业,而失业就有可能导致人心混乱,甚至增加犯罪情况,使人民生活环境不稳定。

在面对如此的环境中,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来应对这经济危机状况。对此中国政府迅速及时地采取了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和宽松货币政策并不断完善政策来扩大内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莹秋.金融大激荡.人民出版社.2009.

第6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关键词]金融危机;有效需求;创新;经济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1)01―0050-04

2007年下半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席卷全球。虽然这次世界性的经济衰退还不及1929~1933年的大危机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破坏那样惨烈,但显然已经是自上次大危机以来影响范围最广泛和最深的一次。…为应对危机,减小其对实体经济的破坏,刺激正在衰退中的经济,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救市计划。客观、正确地分析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恰当、合理制定经济政策的先决条件。

一、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综述

此次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较为详尽的讨论。何帆、张明(2007)指出,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创新的贷款品种,以及风行的证券化和偏高的信用评级是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张明(2008)、范俏燕(2008)认为,基准利率上升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引爆了次贷危机。吴培新(2008)认为,金融系统“过度顺周期性”的潜在特性,以及信贷结构产品和发起――分销模式,是导致市场参与者难以准确评估风险,进而导致次贷危机形成的机理。还有学者指出,导致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邓伯军(2009)、甘峰(2009)认为,金融危机与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推行的新自由主义政治经济政策密切相关,美国从金融寡头的根本经济利益出发,先后解除了对金融机构和金融衍生品管制的法案。李种(2009)。也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直接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的过度扩张以及美国政府对金融部门的监管失当。

对于此次危机更深层次的讨论,有学者提出了“回归马克思”、“回归熊彼特”的观点。

罗伯特・布伦纳认为,导致危机的根源在于自1973年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来发达经济体经济活力的下降,是一场“马克思式的危机”。其主要体现在全球制造行业中资本投资回报率深层的、持续的下滑。余波(2009)认为,美国次贷危机表面上是流动性造成的,但实质上却根源于美国居民借助金融创新维系其“透支消费”模式的非持续性。次贷危机并未超越马克思危机理沦对历次经济危机的逻辑归纳,本质上仍可定性为严重生产过剩的必然后果。韦森(2009)依照熊彼特提出的以技术创新与经济繁荣关系为主轴的商业周期理论,判断此次危机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推动的近现代市场经济增长的第四个“康德拉季耶夫长波”中的增长动力衰竭期。钟伟、巴曙松等(2008)认为,从实体经济看,危机的发生“在于以信息通讯技术和生物基因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出现收缩,以及能源等国际初级产品的冲击”。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整理发现,人们对于此次危机的解释主要是从两个层面进行的。一是从金融市场的监管不利等直接因素;二是从理论上解释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例如,马克思以利润率为核心的周期理论和熊彼特以创新为核心的长波理论。令笔者感到诧异的是,人们好像完全忽视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而它却恰恰完全是为应对危机而产生的理论。众所周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产生的背景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环境,其为制定当时解决经济危机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之后各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认同分别从长波理论和有效需求不足理论的角度来分析此次危机,但两者的结合却可以更好的解释危机,并能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更加合理的理论依据。

二、凯恩斯与熊彼特理论的结合

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学界对宏观经济学的反思不断升温。学者们讨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经济自由”和“政府干预”上。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不言而喻,本次危机的发生更给“经济自由主义”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宏观经济学是否应回归凯恩斯主义?传统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否就是应对本次危机的良方?对此,笔者认为需要再次回顾和分析凯恩斯和熊彼特的理论。

凯恩斯用有效需求不足来解释经济衰退,有效需求是由三大基本心理规律决定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凯恩斯所指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资本边际效率实际上对应着国民收入统计中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正是由于内需(消费和投资)和外需(净出口)的不足,导致了经济的衰退。然而,一国或地区投资需求的最终结果,还是需要国内消费和出口来消化。因此,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消费(出口)需求。在面对经济萧条时,通过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投资、扩大消费可以使经济复苏。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所要解释的是一种主动的经济发展。这种发展缘于经济内部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是一种“创造性毁灭”,一种财富增加方式的转变。生产方式“革命性”的转变将会引起“循环流转”渠道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经济发展的根源,被熊彼特称为“创新”。

将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相比较,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显著区别:前者更加重视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而后者更重视经济发展的长期因素。但两者之间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点,而这也恰恰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的纽带。

(一)投资与创新

投资是凯恩斯经济政策中的重要工具。在经济衰退和萧条时期,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直接进行投资或鼓励投资,可以刺激经济增长。同时,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的关键在于投资。创新投资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即包括对国民整体素质教育的投入,也包括对重点研究项目的支持,还包含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投资等。在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长波研究的复兴中,逐渐演化出两种主要研究传统:“资本”(投资)视角的长波理论与“创新”视角的长波理论。即在长波的研究中,不仅仅强调了创新的作用,也十分强调投资的重要性,且将两者紧密相连。对长波内在机制的不同解释形成了三派①影响较大的长波理论。孙寿涛(2003)归纳这三派共同的观点:一是,投资冲动。长波是由投资行为形成,首先需要有能够产生投资冲动的激励,这就是资本对预期利润的追逐;二是,投资需求(创新)。这来自技术革命和创新群集所形成的一系列新的生产部门,以及技术革命所推动的传统生产部门深刻的技术改造;三是,投资环境。长波的出现和延续,需要一个合适的制度环境。从投

资视角看,长波的形成主要依赖投资行为,而投资行为又是在预期利润率的影响下发生的。什么条件会改变人们预期?肯定的说,重大创新对于生产率的提升是一条重要途径。从创新视角看,重大创新成果必须通过投资行为才能产生影响,而联系两者的又是预期利润。

因此,如果将凯恩斯理论中的投资刺激政策引入到使经济摆脱衰退或萧条的创新领域,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将更具说服力。在应对经济萧条时,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加大不同投资主体的投资力度是一个合理的政策,但是投资的方向不仅仅是在原有的经济系统(循环)内,更应偏向于改变现有循环系统的创新活动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在发生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人们对新能源极高的关注程度。

(二)消费与创新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目的除了刺激投资外,还有另一个重要方面――拉动消费。消费是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有效需求”中的消费是决定经济刺激能否取得成效韵关键。只有旺盛的“有效需求”才能带动经济循环的流转。在创新过程中,消费也扮演着重要角色。J.Schmookler(1966)提出技术创新的“需求拉动论”认为,技术创新源自于市场需求,即市场需求信息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适销产品。J.Utterback(1974)、Kleinknechtand Verspagen(1990)等都支持Schmookler的观点。

创新是一个费时、耗力的过程,存在着重大不确定性。创新产品从研发成功到市场普及,需要一个被消费者逐步接受的过程。只有存在消费,创新才是成功的。然而,创新产品在刚上市时,由于研发成本高昂等因素,价格往往比较昂贵,只有通过不断的市场修正,才能不断的完善产品功能,逐步降低成本。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李俊峰研究员以光伏发电为例,说明消费对光伏发电逐步扩大市场占有率的巨大作用。光伏发电在初始阶段成本极高,但正是由于政府的大力支持、鼓励消费,才使得光伏发电得以根据市场的反应不断的改善,现在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大大降低。

因此,当经济出现衰退、萧条时,从创新理论的角度审视凯恩斯的消费刺激政策,政府可以将适度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应用到与创新相关的领域中。将包括政府采购在内的各种刺激消费的政策运用到可能的创新产品或服务消费中去,一方面刺激了消费,尤其是新产品的消费;同时,也是更为关键的,它大大促进了创新,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

以上对投资、消费与创新的讨论说明了,在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中恰当地引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以及其相应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可能性。下面,将尝试按照这个思路对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进行解释。

三、凯恩斯视角下对此次危机的创新长波解释

此次金融危机仍然可以用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进行合理解释。虽然,危机的导火索是次级贷款,是与美国人的收入水平不相匹配的透支行为,但其背后却隐藏着对住房有效需求的大量虚构。人们的投机行为虚构了大量的住房有效需求。当实体经济中的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居民收入不足以支付住房贷款时,次贷危机爆发。金融机构的大面积倒闭又使实体经济和居民信心受到巨大冲击,进一步减少有效需求,从而使经济进入衰退。在凯恩斯的经济政策清单中,财政、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这种分析将应对经济衰退看作是对原有经济系统的内部调整,是对原有经济循环补充动力、恢复信心。本文认为,凯恩斯的理论只能解释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它无法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泡沫会出现在房地产、证券等市场上,甚至不能解释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产生的根本原因。与之相反,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则从经济周期视角分析了经济衰退的根本原因。

根据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Kondratiev)的研究,熊彼特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分为三个长周期②;新熊彼特主义学者弗里曼(2007)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五次长波,并指出每次长波都伴随着重大的技术创新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这些大规模的投资导致了长波的上升阶段,同样,随着基本创新的减弱、投资的减少导致了经济的衰退,即长波的下降阶段。

正是由于缺乏基本创新,导致流动性从利润率逐步降低的实体经济领域向投机性领域转移。同时,由于缺乏创新产品,也就无法抑制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本文认同韦森(2009),钟伟、巴曙松等(2008)的观点,即危机的根源在于“新经济”的收缩,而收缩的关键在于导致“新经济”的基本创新所带来的高利润在竞争环境中的逐步消逝。当“新经济”部门的利润过低时,全球的流动性将向投机性行业(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转移,此时,实体经济中投资的有效需求将大大减少。更为严重的是,在金融创新的带动下,投机性行业的泡沫被迅速放大,当泡沫破裂时,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影响更大。企业破产、员工失业,更加剧了有效需求的不足,经济进入衰退阶段。

第7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有着复杂的确背景,我认为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埋下了隐患

2007年4月2日,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宣布破产,标志美国次贷危机大爆发。次级抵押贷款危机的源头是其前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和“9.11”事件后,为避免经济衰退,刺激经济发展,美国政府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6.5%一路降到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这也成就了格林斯潘时代晚期的经济繁荣。提供次级抵押贷款本是一件好事,使得低收入者有了自己的住房。对一般个人家庭来说,低利率和房产价格一路飙升,编织出一幅美好的前景,投资住房成为巨大的诱惑,于是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涉及到了500万个美国家庭,目前已知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

2.以房产作抵押是造成风险的关键

美国次贷的消费者以房产作抵押,房产的价格决定了抵押品的价值。如果房价一直攀升,抵押品价格保持增值,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信誉和还贷能力。一旦房价下跌,抵押品贬值,同一套房子能从银行贷出的钱就减少。如果贷款利率被提高,次贷使浮动利率也随着上升,需要偿还的钱大大增加。次贷贷款人本来就是低收入者,还不上贷款,只好放弃房产权。贷款机构收不回贷款,只能收回贷款人的房产,可收回的房产不仅卖不掉,还不断贬值缩水,于是出现亏损,甚至资金都流转不起来了。房价缩水和利率上升是次级抵押贷款的杀手锏。

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提高到5.25%,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到市场往往滞后一些,2006年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

3.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

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十分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投资机构获得较高的收益。

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也得到了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了分摊。但事物都有两方面,金融创新制度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创新使美国不够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调进了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自2007年第三季度开始,金融机构开始报告大额损失,反映了抵押贷款和其他资产的价值大幅下跌。

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过程实际上是资产组合和信用增级的一个过程,也是多种资产叠加、多个信用主体信用叠加的一个过程,在资产证券化后,这种资产证券化组合的信息和相关风险信息披露可能趋于更加不透明,导致市场中很少有人能清楚地读懂其中的风险,更不用说对其进行实时的风险定价了。由于对资产真正的价值和风险认知不足,投资者严重依赖评级公司的报告作出决策。信用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大,信用评级也是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必要和重要环节。信用评级是否客观公正,是否真正了解金融工具,是否存在着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等,这些因素都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次级抵押贷款债券本来是从一些低质资产发展而来,“金融创新”则使这些低质资产通过信用评级公司评级获得了高等级标号,事后证明价值被严重高估。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损失不明,一旦次级抵押贷款出现了重大风险和损失,构筑在这些证券上信用增强和信用叠加也会如同沙漠上的空中楼阁一般会“瞬间倒塌”,由此必然会引起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信心恐慌,规避风险的本能加速了投资者的抛售,并加剧了金融市场的动荡,金融灾难也就在劫难逃。在次贷、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这个风险传递链条中,如果没有信用评级公司的参与,次按危机或许根本就不能发生。

二、美国金融危机的启示

美国因次贷问题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我国应引以为诫。

1.认识和防范房贷的市场风险

房贷有房产作抵押,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房产的价值是随着市场不断变化的。当市场向好时,房地产价格上扬会提高抵押物的市值,降低抵押信贷的风险,会诱使银行不断地扩大抵押信贷的规模。但房地产的价格也不可能无休止地涨下去,因为任何企业或个人都不可能无视其生产与生存的成本。当市场发生逆转时,房价走低,银行处置抵押物难,即使拍卖抵押物,其所得收益也不足以偿还贷款。这不仅给贷款银行带来大量的呆账坏账,还会危及银行体系的安全及整个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银行需要在风险和收益中做出理性的选择,提高识别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认识和防范信用风险

次级贷款违约率高,原因在于贷款机构在放贷中没有坚持“三C”的原则,即对借款人基本特征(Character)、还贷能力(capability)和抵押物(collateral)进行风险评估。从国外的经验看,借款人的基本特征(年龄、受教育水平、健康状况、职业)、购房目的(自住还是投资)、婚姻家庭状况,还贷能力(房贷房产价值比、房款月供收入比、家庭总债务收比、资产负债比等)和抵押物(房产价值、新建房、二手房、使用期限、地段、独户、多层高层建筑等)都与违约率密切相关。

香港在东亚危机中资产价格大幅缩水,许多购房者承受负资产的压力,但银行却没有出现违约率大幅上升的问题,就是因为香港银行业自身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对个人住房贷款有严格资格审查标准,借款人购房多是自住,职业稳定,收入现金流不变,房产使用价值不变,仍会按期还贷。

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扩大个贷业务中应避免“政绩目标”等非经济和非理性色彩,减少行政手段介入信贷资金配置,加强对借款人还贷能力的审查,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借款人实施不同的风险定价、借贷标准,包括自有资本金、首付比例、利率、期限等,以促进银行从服务风险定价向客户风险定价转变,从粗放经营向精细化、个性化转变,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

3.建立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和贷款规范

监管部门应监督从事住房信贷的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各类贷款和保险产品的营销中,要向借款人充分披露产品信息,让借款者有充分的知情权、选择权,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借款人权益的损害。推进标准化的合约、贷款审核程序、借贷标准,规范银行贷款行为和贷后的服务。

4.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提高抗风险能力

既然金融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无处不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监管部门的职责就是提高风险识别的能力,预测、防范、规避和化解风险,提高风险的可控性。因此,建立房地产金融预警和监控体系是迫在眉睫,它将对银行体系的安全,房地产市场和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5.政府部门应从危机中得到警示

让百姓安居乐业是政府的职责,但“人人享有适当住宅”并不意味人人都要买房,让无支付能力的低收入者进入购房市场,拔苗助长不仅事与愿违,还会产生许多负效应。特别在我国抵押担保、抵押保险等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形中让银行承担了许多政策风险。因此,一个优化的住宅市场结构应是新建房与存量房,出售房与租赁房,商品房与政府提供公共住房多样化的统一。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经济适用房“只售不租”为“租售并举”;并通过信贷、税收、土地政策引导房地产企业增加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的供给,在开工许可审批中优先考虑普通商品住宅。

第8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关键词:次债危机;信用评价;金融监管;信用评级机构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及原因分析

        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的破产,美林的被收购,商业银行巨头rbs等欧洲大型银行纷纷国有化,全球主要银行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巨大的危机,银行业也出现了大范围大规模的亏损。这一危机不但使银行业受到重创,保险、基金等其他金融机构作为次级贷款的参与人,也受到了重大的影响。美国次债危机发生后,演变成一场波及全球金融市场的飓风。股市期货、外汇等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立即给予反应。股市连续暴跌,超过了至9.11之后最大跌幅。这次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

        (一)长期的低利率政策造成泡沫及 经济 的虚假繁荣

        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由6.5%降至1%的 历史 最低水平,并且在1%的水平上停留了一年之久。过低的利率引发了宽松信贷,也直接刺激了民众的贷款投资热潮,越来越多的生活状况不稳定的民众通过银行贷款加入到购房者的行列中,正是市场对美国房市前景普遍预期过高,极大的刺激了美国房市,房价在1996年至2006年飞涨了大约85%,为次贷危机的爆发埋下了种子。宽松的信贷条件导致了经济的过分繁荣,在繁荣时期,生产的高涨引起信用的扩张,生产 企业 借助于信用,譬如发行有价证券、利用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把生产尽量地扩大,并使它超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范围,于是促成爆发危机条件的成熟。

        (二)华尔街对金融衍生品的滥用

        美国的金融衍生品在近几年发展很快,其复杂程度日益加剧,衍生工具是柄双刃剑。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华尔街投行将原始的金融产品分割、打包、组合开发出多种金融产品,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出售给不同风险偏好的金融机构或个人,在这个过程中,最初的金融产品被放大为高出自身价值几倍或十几倍的金融衍生品,极大地拉长了交易链条。

        (三)美国民众的消费观念

        美国的民众从来都是今天花明天的钱。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贷款无处不在。在低利率的诱惑下,及时没有还贷的能力,他们也理所当然地和银行签约,住上了高楼大厦。正是这种理所当然埋下了此次金融危机的祸根。

        (四)信用评级机构的失职

        次贷危机爆发后,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主要评级机构成为最直接的批评对象。各评级机构被认定过高的提升了次贷产品的评级,并极大地促进了次贷市场的发展,这些评级机构的收入主要来源于证券发行商,却要求它们对市场投资者负责,这种评级制度上的漏洞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当市场评级机构这一环出现问题的时候,信任危机也便随之开始了。

        二、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危机中的失误

        (一)失信的评级制度

        信用评级公司给予次级抵押债券过高的评级,误导投资者。长期以来评级机构给予美国国债、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品高质量的评级。特别是这次次债危机,2007年6月,惠誉曾给予贝尔斯登“a+”的信用等级,评级展望为“稳定”,这表明评级在一两年内不会变。2008年3月13日,标准普尔研究报告,认为次贷危机造成的金融机构资产减值“已接近尾声”。但是在惠誉给予“a+”评级的九个月后,也正是在标准普尔的研究报告的第二天,美联储和摩根大通银行就宣布向贝尔斯登这家全美第五大券商提供应急资金。而另一方面经过层层包装的债券变得很复杂,而广大投资者并不了解这些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只能依赖信用评级机构。当评级突然大范围大幅度的下降,迫使投资者补充超额的流动性或低价抛售这些债券,评级机构因而成为次债危机爆发的导火线。

        (二)信用评级机构对市场的变化反应迟钝

        对潜在危机的预警滞后,致使对评级结果调整相应滞后,且调整幅度偏大,放大了对市场的冲击。事实上从2006年初开始,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开始出现降温,房屋价格持续下跌,同时美联储不断提高利率,违约还款现象大量出现,抵押贷款市场开始恶化,但国际信用评级公司直到2007年春季才大规模调低相关债券的投资评级。其调整严重滞后,显然加剧了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另外调整幅度偏大。2007年7月份后,各信用评级机构大范围调低几乎全部次级债的评级,仅在7月10日一天,穆迪就调低了超过400种此类债券的评级,标准普尔在同一天将612种债券列为观望,并在随后两天内调低了大部分债券的评级。

        (三)为追逐利益进行盲目评价

        评级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资本市场中有着独立的地位,他是服务于投资者的,但是当前评级费用是评级公司的重要收入来源,大部分评级机构采取的是向受评机构收取费用的模式。显然评级公司会受制于受评机构,在利益的驱使下一方面受评机构有可能通过付款来施加压力以获得更高的评级。另一方面评级公司有意提高信用等级作为巨额评估费的回报。以伤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为代价,评级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凸显。评级机构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其独立性和公正性受到了怀疑。

        (四)信用评级体系不完善

        首先,流程存在很大的缺陷,且执行力度不大。评级流程的部分重大环节未能对外进行披露、某些重要步骤未能记录在案、评级流程中后期所执行的监控或持续监督流程不稳健等问题凸显。其次,评级模型不完善。证券化产品对于数据库和模型的依赖非常高,因此模型的准确性非常重要,而数据库和模型往往需要 经济 周期的检验。美国的债券市场从1996年开始扩张,一直到2007年,没有经历完整经济周期的考验,模型存在很大的缺陷,使评级的准确性大大降低。

        三、 金融 危机给我国信用评级工作带来的启示

        (一)部分改变现用评级机构的赢利模式

        应当采取措施减少证券发行人与信用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减少信用评级机构对证券发行人的依赖。拓宽信用评级机构的收入来源,让投资人支付部分费用,以增加信用评级机构注重评级质量的激励。

        (二)增加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透明度并及时披露评级信息

        加强信息披露,提高评级透明度,能够对评级机构形成有效的市场监督,促进评级机构更好地发挥风险揭示的作用,提高评级市场的运行效率。

        (三)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评级行为对信用评级机构至关重要,评级机构必须在组织结构设置、业务流程、人员任用和业绩考核等各个方面考虑潜在的利益冲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评级机构在职能上的内在冲突,不但要求评级机构自身强化内部管理,而且需要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管部门通过制度的制定和规范的检查,确保评级机构与债券发行人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

第9篇:金融危机原因范文

20世纪的后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提升,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同时,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为经济全球化的寻找到了新的载体,各种商业信息通过信息技术得到更广泛的传递,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有力地助了金融行业的发展。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的结构此时也开始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于物质生产所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少于金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人们也将目光转向了金融行业,将其作为新的获利工具,虚拟经济所占的地位愈发突出,它带来的利润也越来越大,促使国家将物质生产转向了非物质生产,从实体经济转向了虚拟经济。资本主义的形成也经历了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金融资本垄断主义,科技的进步促使资本的技术提高,金融资本作为资本构成的一部分也同样提到提高,这就导致实体经济下的资本的平均利润率下滑,由于市场上的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市场的作用下人们便向那些能获得高额报酬的行业移动,加速了金融资本主义的扩展。

垄断是指少数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便联合起来对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控制和操纵。垄断是市场经济中最低效率的表现,常见的垄断有卡特尔、康采恩、辛迪加和托拉斯。对“金融资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著作中,但是这个概念最早的提出者是法拉格。工业的迅速发展使得那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占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这些企业通过对自身生产规模的调整,同时市场对想要新加入的厂商是关闭的,这就是垄断形成的原因。同时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信贷的依赖逐渐增强,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联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资本,即金融资本。法国学者让·克罗特·德罗奈提出了“金融垄断资本主义”这一概念。金融资本垄断主义是以金融垄断为主导的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形式,并且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存在和发展的最高形态。

二、金融垄断资本的特征

其一,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促使金融资本的全球化,各国的经济政策随着经济向全球的扩张而处于不断变动中,它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在局限于过去对该国家的宏观经济的调控,它必须主动去面对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由于货币主导国家的地位和实力,使得它通过操纵本国货币将部分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卷入到世界经济的浪潮中,这些国家不得不去主动去适应主导国家的“游戏规则”,即相关的货币政策和贸易制度,而主导国家便通过金融扩散的方式对这些国家进行剥削和压制,谋取高额的利润。跨国公司的崛起,在世界内形成一体化的产业链,它们也主导了世界上该行业的进程,同时通过向大银行借款,也形成了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化。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提高,加速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形成,为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提供了发展的基础。

其二,金融资本的自由化。资本主义国家主张自由的市场竞争机制,削减政府对市场的干预。以美国为例,美国金融机构的发展已经到了一种膨胀的状态,它所带来的利润远超过实体产业所创造的利润,金融产品本身不属于商品,它不具有价值,但是它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虚拟经济中,金融资本通过其本身具有的高回报率的特点吸引着人们对它的青睐,人们将他作为资本保值或增值的手段,金融产品作为一项资本,它不能创造出价值,而它所获取的利益便来自于剥夺实体产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

其三,金融资本的独立性。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它带来的利益越来越大,使得它凌驾于实体经济之上,传统的经济结构由实体产业附着部分金融部门转向了金融部门拥有了很大的独立性,与实体经济剥离开来,并且榨取实体产业所带来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停滞使得资本家愈发依靠金融资本给他们创造的财富。

三、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和金融危机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对世界经济的良性发展一个重击。美国在上世纪的后期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通过降息的方式鼓励投资,因为较低的借款利率让人们开始购置房产,人们便不顾后果,大量借贷,不考虑风险。但美国人崇尚信贷消费的方式也着实拉动了当时的总需求,使得经济快速繁荣起来,美国政府没能有效控制经济过热的风险,反而放宽了借贷的标准,金融机构也开发了多种贷款方式,不清醒的头脑让他们忽略了信用风险所能带来的后果,最后随之而来的便是经济泡沫的破裂。

市场的繁荣总会促进利率的抬升,利率升高了,人们发现自己还不了贷款,自己的负债过高,房价开始暴跌,同时人们在证券市场中投资大幅缩水,利率的上涨使得债券的价格大幅下降,人们也开始抛售股票,股价也大幅下跌,美国金融市场的动荡牵连了全球,进而引发了全球的金融危机。

处在世界金融体系霸主地位的美国无疑是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最大的获益者。美国作为在多边贸易关系的主导国家,通过以美元为国际结算的方式,将自己的金融资本注入到其他国家中,获取了廉价的产品和劳动力,同时美国金融市场中来自多国的投资继续催生了大量的资本,在金融全球化的步伐中,美国的金融垄断地位使得它获得了高额的回报,然而美国却不加以反思,反而更加贪婪地榨取其他国家创造的剩余价值,分割利润。

虚拟经济的过度繁荣使得实体经济走向了分裂的边缘。希法亭在其著作《金融资本》中就已提到过资本扩张悖论的问题:在经济繁荣时期,劳动力价格上涨,利息率超过正常水平。这两个要素同时导致企业利润率下降,然而银行资本的利润率却增加了。虚拟经济泡沫的破裂便来自于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扩张,使得实体经济畸形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必须有坚实的实体经济作为基石,而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分割实体经济所带来的利润,并且积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发现通过虚拟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比实体经济所创造的价值更多并且更迅速,实体资本的扩张受到了阻碍,一旦虚拟经济的泡沫破裂,实体经济也将走向衰退。

经济泡沫破裂的时刻,人们发现自己一无所有,正是由于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导致人们出现了富裕的幻觉,完全没有意识到社会实际的生产力和人们对于生产所创造的需求不再匹配,因此,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仍是资本主义制度下不断扩大的社会生产能力与相对有限的社会需求之间的基本矛盾。

四、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如今,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某些金融巨头国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金融垄断资本资本主义也成本文转自ter-spacing: normal; color: rgb(51,51,51);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

随着金融国际化和市场化的到来,金融资本主义以快速的步伐扩散开来,加上21世纪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信息化,更加剧了金融资本主义向世界各国剥削的步伐。科技尤其是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使得金融资本的流动速度加快,而它所创造的利润也以一种惊人的速度在爆发式增长,导致工业垄断资本势必要依靠于金融资本才能发挥作用,而且金融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也使得国际金融市场处于一个不稳定的状态,在全球化经济的条件下,如果稍有不慎,必定使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从而将痛苦的结果交给人们来承担。

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便是垄断性质,它将所创造的社会财富集中。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一端积累财富,一端积累贫困。而金融资本主义将实体产业资本牢牢控制住,也就将利润紧紧控制住,它不能够改善国民的收入分配,反而造成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富人更加富有,穷人更加穷困。同时它通过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财富,也拉开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导致了世界经济水平的参差不齐。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得出,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在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立足基本国情,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精神,把马克思主义原理同中国实践有机结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学会适应国际机制,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发展的潮流中立足自我,全面地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费利群.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及其当代启示[J].东岳论坛,2005,(11)

[2]王明哲,王复兴.从金融资本全球危机认识资本主义趋势[J].社会政治研究

[3]王莉娟.当代金融垄断资本主义初探[J].河北学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