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健康教育的分类精选(九篇)

健康教育的分类

第1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模式 述评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结构、活动形式相对规范、稳定的标准样式。模式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发挥,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型。本文对近几年心理健康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梳理、概括,并提出了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能的发展趋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

(一)从学科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从学科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可分为四类: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

1、医学模式

医学模式是指人类在认识自身健康与防治疾病过程中对医学问题的整体思维方法。目前,医学模式已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该模式主要针对的是少数已患有心理疾患的学生,可以通过专业化的医学治疗和心理治疗消除其心理疾患。

2、社会学模式

社会模式是一个民族、国家或国家群体根据国家的基本国情,扎根于民族文化价值标准,形成一定历史时期的发展道路和调节运行机制的式样。制定适应于本国国情的、适应现实状况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心理学模式

心理模式是指人们通过经验、训练和教导,对自己、他人、环境以及接触到的事物形成的模式。[1]主要通过开设心理学课程、心理宣传周活动等各种形式,传播心理健康的理念,使学生高度关注和重视心理健康,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教育学模式

教育学模式重在教育、预防和发展。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张冲、孟万金等[2]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国内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教育辅导式、四结合式、五结合式、六结合式、系统式。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模式[3]包括发展性辅导式、辅导一的式、辅导一心理教育式、辅导一全员服务式。

这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类从学科角度出发,宏观上把握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立体网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渗透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也可归类为以上模式。

(二)从研究对象角度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有些研究针对不同研究对象提出了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根据年龄提出了大学生、中小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根据被试特征提出了特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如,高校贫困生、高职残疾学生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这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出发点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的,其中加入了对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的理解和考虑,更加极有针对性。但其基本模式是与基于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似的。

(三)从媒介出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类

目前可分为常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常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人与人在真实的世界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是在虚拟网络中建构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型。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易被广大学生接受,它速度快、信息量大、覆盖范围广,让更多的师生受益,而且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更有助于学生心灵上的开放。如,“教师-学生-家庭”有机结合与开发模式包括教师、学生、家庭三大心理健康系统[5]。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心理健康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在一起。

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评价与展望

以上不同角度分类的模式各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和发展趋势。

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最初的心理矫治发展为心理预防,然后发展到现在的心理发展。目前的模式都是以心理发展为中心,兼顾心理矫治与预防。这反映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上就是,在基本的模式上,重视了对特殊群体的研究和关注。如,对贫困生、学困生单独的有针对的辅导。

其次,现在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由单一向多模式逐渐融合发展。在日常的教育途径上,大都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学校内个人、宿舍、班级、院系组成系统。学校外个人、学校、家庭、社区组成系统。心育、德育、学科教育和校园文化相互渗透。整合心理咨询(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课外心理实践活动三种主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切实组成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最后,为了符合实际的需要,符合社会和时代的要求,以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中会进行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和本土化心理教育模式的探索。这将大大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发扬中国的优良文化,结合实际因材施教,更好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结合前人研究整理出一个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可分为四个层次:心理咨询与治疗层、心理健康知识层、心理潜能开发层、心理健康研究层。心理咨询与治疗层主要是医学与社会模式,针对的是个体心理疾病的治疗和个体心理问题的解决,面向的是已存在问题的小部分群体。心理健康知识层主要是心理学和教育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获得系统的心理学知识,面向的是全体,是一种知识的普及。心理潜能开发层主要是心理模式,是让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自我,面向全体学生,也应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心理健康研究层不能脱离以上三层存在,它是在以上三层的基础上存在的。它通过对以上三层的研究,形成相关理论成果;以上三层则通过实践检验并修改研究,从而共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P18

[2]张冲,孟万金. 国内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述评[J].中国特殊教育,2006(3):34-37

[3]贺欣荣.多维立体的中学心理教育模式及其实践[D].硕士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4] 傅君芳,林建君.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探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91-94

第2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建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1-0007-03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包括理论工作者与实践操作者)在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工作的认识、理解,或总结、或建构出来的对心理健康教育过程及其组织形式特征鲜明的简要表述,通过这种简要表述,能够让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内容、实施途径与方法等一目了然。可以说,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展现了现实与未来的传承,体现出心理学理论与具体实践的通融。一个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比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更具可操作性,比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经验更具推广性。

一、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分析

“积极”( positive)不是积极心理学的新发明,但是积极心理学却在恰当的时机,通过恰当的方式把“积极”凸显出来。积极心理学认为以往的心理学,即积极心理学出现以前的心理学――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消极、悲观的取向,同样,以传统主流心理学为背景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带有消极、悲观色彩。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很多,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对其进行区分与探讨。

1.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形成的方式看。毫无疑问,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学科之林的一员,但它究竟属于基础理论学科,还是属于实践层面的应用学科,不同的人还是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在不同的取向下,产生了两类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类是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建构的模式;一类是以理论模型作为起点,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形成的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两种取向的模式体现着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在各自熟悉的环境中努力耕耘的痕迹与烙印。在实践中建构的模式大多源自心理健康教育一线教师的探索与实践,如武汉理工大学的“课堂教学、教育活动、指导咨询、危机干预、调查研究‘五位一体’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浙江大学的“‘三理健康教育功能’的指导思想、‘三个台阶’的发展步骤、‘三位一体’的工作内容、‘三级网络’的工作体系和‘三者结合’的工作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理论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大多由心理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共同完成,如“医学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模式”与“教育发展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模式”,“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等,都属于这种类型。

2.从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的目标与功能看。心理健康教育是否具有存在的价值?受实证主义思潮的影响,不管是理论工作者还是实践操作者,常常都以学生心理问题严重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由,因此,如何消除学生心理问题就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为三大类:治疗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模式以消除学生心理疾病为目的,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具有明显的医学特征;保健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为目的,采用教学讲座、咨询指导的方法,具有明显的教育特征;提高型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目的,采用活动、训练的方法,具有明显的训练特征。

3.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背景看。心理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也必然与其他学科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从不同的学科视野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与认识心理健康教育。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现存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存在所谓的医学模式、社会学模式、教与学模式以及心理学模式。

传统主流心理学先天的悲观与消极色彩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不可避免地关注问题的消解,这种以问题趋向为主要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必然存在着以下不足与缺陷:

(1)把学生当作被动的、缺乏主动性的个体,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因素,也把学生置于了教师的对立面。

(2)在对心理健康本质的认识与理解上,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与心理问题的减少与消除。

(3)强调学生问题的消除,常常把没有问题的学生排除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外。

(4)认为大多数师生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对未来缺乏信心。

(5)重视教师的教育与引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动性与发展性。

(6)重视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忽略家庭、社会中的积极因素与学生的真实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带来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必然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影响。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有着更科学的理解与认识,它关注人们幸福的获得、潜能的发挥,致力于建构一个积极的组织与社会,体现出了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流露出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散发出了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思想必将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视野,促使他们把积极心理学的思想、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努力建构更加科学的、人性的、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与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相比,积极心理学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带有以下特点:

1.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强调人的潜能,应该关注人的潜能的挖掘与发挥,潜能才是个体发展的源泉与保障。

2.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帮助人追求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帮助人消除所谓的什么问题。

3.心理健康的本质并不等于没有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消除,还应该包括身心积极因素的增加。

4.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对问题寻求积极的解释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角度,全面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5.应该重视学生的自我调节与体验。因为每个人的生活都无法由别人替代,只有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免疫力才会得到增强。学生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也是教师健康的促进者。

6.应该充分利用一切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因素。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一切积极因素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土壤,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真实的生活,而不是脱离学生的实际。

三、建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几点建议

(一)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

积极心理学把人看成是有潜能的个体,强调人的主观性与能动性,认为心理学的使命应该是帮助人开发潜能,使人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人生幸福,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人、人类及社会各种问题的预防与治疗,所以,有人依据积极心理学的这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消极取向的批判,把它称为心理学中的一股力量,也有人把它当作一种变革,更有人把它看作是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积极心理学目前主要有三个研究领域:积极情绪、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积极人格的研究以及积极组织、社会环境的研究。我们认为,积极心理学的积极研究倾向必将赋予心理学工作者一个崭新的视角,深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与理解,给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带来无穷无尽的奇思妙想,也给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理论背景。

(二)以积极的心理机能为培养目标

在传统主流心理学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与学科化的倾向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外显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问题或是掌握与具备一些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我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应该着重于“心”,应该着重于内在的心理机能。一个人所具有的良好的心理机能,表现在个体的心理过程、个性品质上,表现在个体与自己、他人、自然、社会的和谐相处等诸方面。班华先生认为心理机能在心理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优化人的心理机能。理解了心理机能的涵义,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不同表述,都可以归结到心理机能上来。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机能的缺失或紊乱。心理素质、心理品质是心理机能的具体表现,心理潜能是潜隐的心理机能。

因此,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在于培养人的积极的心理机能。是否有目的地影响心理机能、改善提高心理机能,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区别于其他非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分界线。

(三)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

由于传统主流心理学的消极目标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着眼于心理障碍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问题的解决。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入研究和充分发展人的积极品质,发展和提升现代人类人性的优点比修复人类心理的疾病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能真实地理解与解释人的本质,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转向关注、研究人的光明面,应该研究与培养人的积极心理品质。因为,需要、乐观、实现、幸福、快乐、满意是人类的主要动机,人类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核心要素,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以更加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从重视对个体缺陷的弥补、伤害的修复转移到对人类积极品质的研究上来。因此,以积极的品质为研究内容是积极型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思想所在。

(四)以积极的心理体验为主要方法

积极心理学强调人的“主体―发展性”。主体是人,所以应该凸出人的主体性,突出人的发展性。“主体―发展性”意蕴着心理健康教育尊重人、关爱人、理解人、发展人,人是自身发展的主体,是自身心理建构的主体。

这就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落脚点与出发点是强调主体性与发展性的学生。那么,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怎么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与发展性?充分相信学生,注重与增强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就成了众多方法中最受到重视的方法。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己的心理发展;“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使未成年人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注重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并不是积极心理教育模式的特有专利,但正如前文所述,只有在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下,在对人性积极的认识上,这种方法才能充分地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与魅力,人的主体性与发展性才能充分被重视。

(五)以积极的解释为关键所在

传统主流心理学对人类和社会发展作出过很大贡献,这一点就连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Seligman也承认,但实践表明,人类的幸福不能依靠对问题的修补与消解,相反,必须转向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人与人、人与万物的关系组成我们的社会,人只有积极地对待他人,对待万事万物,社会才能和睦相处而安宁,人类才能获得永久的幸福。积极心理学强调用积极方式对心理问题作出适当解释,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的这一思想启示我们用各种积极的正面的教育方式影响学生,充分展现积极方面,消解、克服消极因素。只有秉承着这种积极的解释的思想,我们才能从传统主流心理学悲观与消极的泥沼中走出来,才能摆脱传统主流心理学的问题意识,研究人的潜力和美德,致力于人的幸福生活才能成为可能。因此,是否具有积极的解释的倾向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消极与积极倾向。

(六)以学生的幸福感为奋斗方向

2006年3月20日的中国青年报“青年调查”栏目曾刊登了题为《“幸福感”要成为政绩考核指标――一些社会人士提出行政手段不宜过多干预老百姓生活的主观感受》的文章。由此可见,关注个体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而且已经成为老百姓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么,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幸福,幸福需要哪些条件,就成了我们需要思考与回答的问题。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摆脱消极心理学的消极影响以及应试教育的桎梏,从学生的长远发展与教育的终极目标考虑,把学生的幸福感与幸福生活当作自己的努力方向,在自己的实践中,培养学生收获未来幸福生活的能力与素养。这不仅是积极心理学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个新要求,而且也是时代赋予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新的历史使命。

四、结语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中一股新的力量,它给原先略显沉闷与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活力,也给了我们一个重新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但积极心理学是否能如一些积极心理学家所讲的那样,给心理学带来一场根本的变革,则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审视。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积极心理学也并不是包治百病的万能药,它也存在诸如缺乏实证研究、纵向研究及表现出一定话语霸权等不足之处。因此,积极心理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赵俊峰.生态学定向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3:89~91.

[2]崔景贵.中等职校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模式的建构[J].职教通讯,2006.4:20~22.

[3]屈正良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学科学版),2006.2:61~64.

[4] 吴发科编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作与管理[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7

[8]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中心编著.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手册[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43

[5]郭子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立体型模式[J].中国健康教育,2004(11).

[6]张公社.中国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的几种取向[J].教育科学,2003(3).

第3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健康取向;中小学;体育课程;体育与健康;体质

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6-0114-05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自身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持续下降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超重肥胖比率不断增加。7~22岁城市男生、城市女生、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8.17%、9.71%、8.28%、4.48%,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4.84、4.07、0.45、0.7个百分点,相比2005年分别增长6.78、4.70、3.21、1.85个百分点。2)学生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2014年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学生的视力不良率分别为45.71%、74.36%、83.28%、86.36%,相比2010年分别增长4.82、7.03、4.08、1.64个百分点,相比2005年分别增长14.04、16.29、7.26、3.68个百分点。3)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全面下滑。19~22岁年龄段学生的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指标均出现下降[1-3] 。伴随着体质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怕苦怕累,意志品质薄弱,自理能力差,抗挫折能力不强。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民身体素质随之下滑,这会严重影响到民族的素质和国家的实力。引起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体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4],来自学校体育方面的诱因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虽然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在稳步推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增进学生健康这一目标尚未能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作为一线体育工作者的中小学体育教师有必要弄清楚这几个问题:体育课程目标究竟是什么,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与实现课程目标有什么关系,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目标取向是什么,如何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等。

1自主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价值与可能

[JP2]体育课程的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课程目标的实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把课程分为五个层次: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理解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5]。教学层次的课程就是“理解的课程”,是学习者能够在课程中获得体验的关键。体育教师作为体育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完善者,课程目标实现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水平和课程开发能力。尽管体育课程有统一的课程标准,但是受到地区条件、学校环境、师资力量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体育课程更需要中小学和体育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学情等进行科学设计、开发和实施。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开发过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JP]

[JP2]体育课程标准给了体育课程内容足够的自主选择权。2001年和2011年颁布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规定了特定学习领域、某个水平的学习目标,各地区、各学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课程内容[6]。2001版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各校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去达成课程学习目标[7]。”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学习目标……,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8]。”也就是说,体育课程标准将课程内容的选择权已经下放,地方、学校与教师已经具有充足的内容选择权利。这意味着,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没有对体育课程内容做详细的规定,也就无法像语文、数学等学科一样按照固定的内容实施教学。学校和教师在享受课程内容选择权的同时,有义务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体育课程内容。[JP]

2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应然价值取向

2.1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解析

200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实验稿)提出了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大学习领域目标[7],也就出现了五大领域目标形式。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版)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合并在一起[8],又出现了四大领域目标形式。不少学者表示这两种目标表述显得大而全。2011版《体育与健康》新课标(修订版)中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努力构建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结构[8]。如果从三维目标去描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就忽视了增进学生健康的首要任务。

200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课程性质概况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7]。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课程性质概况为:该课程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课程[8]。从2001版和2011版课程标准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的描述可以看出,“增进学生健康”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首要目标。

2.2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首要取向:增进健康

课程内容选择是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内容选择的目标取向与课程目标取向是一致的。在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的背景下,体育课程选择健康取向的课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值得说明的是,这里强调健康取向并不否认体育与健康课程诸如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维度的目标。

1)健康取向是以人为本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当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教育应尤为如此。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中的“以人为本”就是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关注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要以人的生命需要为基点,关爱生命的存在,尊重生命的本性,提升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是教育以人为本的起点与基石[9]。人的生命存在以人的健康体魄为载体,离开健康的生命存在是难以维持和发展的。对学生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本性,提升学生生命的价值,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全面的、持续的发展,这就必须给予学生健康的体魄和生命体。在当前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滑背景下,“增进学生健康”就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活》,确定了未来教育的宗旨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鲜明地体现了教育要回归生活世界的发展取向[10]。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生必须具备健康的体魄,这是个体能够赖以生存和生活的前提基础。可见,“增进学生健康”是以人为本的时代基本要求。

2)健康取向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诉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全面发展取向的教育目的观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趋势。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11]。这里的体力发展其实就是身体素质的发展,与智力发展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身体素质的发展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前提条件。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应当是个体素质的完整发展,而非某方面素质的发展。我国当前基础教育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重视文化学习、轻视体育锻炼”的现象就违背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追求。1999年,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教育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2]。经过数十年的教育改革,把“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身体素质是个体其他素质存在的载体,没有了身体素质,其他素质也无法正常存在和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我们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部分,理所当然要把“增进学生健康”作为首要目标。

3)健康取向是学生终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核心理念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表现在:教育要服务学生主体发展,教育要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教育要惠及学生的一生,教育要服务社会发展进步[13]。学生的发展不是一年两年能完成的事情,而是伴随着学生终身进行的持续过程,它是一个马拉松式长跑,而不是百米冲刺。教育不能揠苗助长、急功近利,更不可能“立竿见影”。正是因为身体素质发展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前提基础,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为学生终身学习提供身体保障。增进学生健康除了是学生终身发展需要外,还是社会用人标准的首要要求。任何用人单位无论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人才招聘的首要条件就是健康的体魄,并且可以明确提出合理的具体要求。用人单位把健康状况作为评价人才的第一指标无可厚非,试想如果一个员工身体状况不好,即使业务能力再强,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良好的健康状况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到的,它是长时间的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事实上,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存在着巨大差异。用人单位都要求应聘者健康,但是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基本忽视学生的健康。要想让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长期处于优势,必须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3健康取向下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框架构建

3.1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维度

由于运动项目是体育课程的核心内容,这里讨论的内容选择主要是体育项目的选择。从这个角度讲,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主要有三个维度,即:项目选择、频次选择和时间选择。项目选择是选择哪些运动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频次选择是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内选择的次数,时间选择是指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中累计持续的时间。

1)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

按照项目的特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对项目进行描述,即项目对增进学生健康的功效(简称“功效”)、学生对项目感兴趣的程度(简称“趣味”)。具体来说,功效性主要是指运动项目对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耐力、力量、速度、爆发力等身体指标的功能和效率;趣味性主要是指运动项目给学生心理上或身体上带来的愉悦感受。从这两个特性出发可以把运动项目划分为四类:类型I功效高且趣味强,类型II功效高但趣味弱、类型III功效低但趣味强、类型IV功效低且趣味弱。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里的功效性和趣味性是相对而言的,尤其是项目的功效性与练习方法密切相关。下面基于项群训练理论对不同类型项目的趣味性和功效性进行详细分析,可依据分析结果将运动项目划分到各个类别之中。

体能主导类项目一般属于单一动作结构:如跑步类项目属于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投掷类项目属于非周期性单一动作结构,跳跃类项目属于混合性单一动作结构。这种单一动作结构的项目由于动作单调,需要练习者不断地重复单个或者一组相同的动作,容易造成局部肌肉的疲劳甚至损伤,练习效果也不太容易提高,并且投掷类项目、跳高类还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体能主导类项目的趣味性相对较弱。从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功效来看,跑步类和跳远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一般较大,对健康促进的功效相对较高;而投掷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也有一定的风险,故认为其功效较低;跳高类项目虽然有一定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但是其危险系数较大,因此这里也将其归为“低功效”项目。

技能主导类项目一般属于多元动作结构:如表现难美型项目属于固定组合多元动作结构,对抗类、拓展类、游戏类项目属于变异组合多元动作结构。这种多元动作结构的练习项目,由于动作变化丰富,练习者不仅可以灵活运用各种动作,而且可以对动作进行个性化的创新,练习效果也相对比较容易提高,同时练习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很频繁,因此趣味性较强。从运动项目的健康促进功效来看,对抗性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大,健康促进的功效相对较高;而表现难美型、拓展类和游戏类项目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相对较小,因此其健康促进功效相对较低。

2)运动项目的频次选择

不同运动项目在课程内容组织编排中出现的频次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程的内容和课程实施的效果,它也是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部分。比如,在初中二年级上学期,体育教师为学生选择了篮球、中长跑、立定跳远、拓展游戏等几个项目作为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篮球项目这个学期中出现7次,中长跑项目在这个学期中出现2次,这里的7次和2次就是运动项目的频次选择。

3)运动项目的时间选择

时间选择是指某一运动项目在一个学期中累计持续的时间,它也是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部分。比如篮球在某个学期中出现了7次,累计时间为270分钟;中长跑在某个学期出现了两次,累计时间为50分钟。这里的270分钟和50分钟就是运动项目的时间选择。频次选择和时间选择与所选择的运动项目相对应。

3.2中小学体育课程项目选择的原则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可以看作是中小学和体育教师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个运动项目的功效特性和兴趣特性,从项目选择、频次选择、时间选择三个维度去组织课程内容。体育课程的项目选择倡导“特色项目优先、其他项目补充”和“健身功效优先、兼顾学生兴趣”的原则。也就是说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具有体育特色项目的学校,应优先考虑选择体育特色项目,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在此前提下,尽量选择那些对改善学生体质状况功效高的项目,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对体育课程内容的兴趣。

1)特色项目优先,其他项目补充

现国务院副总理、时任北京奥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刘延东,2008年在《迎奥运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推进会上的讲话》中提出:“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学生开展体育运动,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具有时代特点的体育项目并逐步形成自身的体育特色[14]”,体育特色学校的建设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1月,教育部决定:为提高校园足球普及水平,奠定中国足球发展的人才基础,至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建设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30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中小学大力发展体育特色项目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发展学生体育技能、掌握体育运动本领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优先考虑将特色项目作为主要课程内容,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这样不仅可以促进体育特色项目的发展,而且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学习体育的需要。

2)健身功效优先,兼顾学生兴趣

[JP2]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在选择其他运动项目作为补充时,或无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学校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既要保证体育教学实现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目标,又要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到底如何兼顾?在“增进学生健康”目标取向导向下,优先考虑健康增进功效高的项目,即把项目的功效性放在首位,在此前提下,兼顾考虑运动项目的趣味性。首先,选择类型I功效高且趣味强的项目;其次,选择类型II功效高但趣味弱的项目;再次,选择类型III功效低但趣味强的项目;而类型IV功效低且趣味弱的项目尽量少选或不选。[JP]

3.3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框架设计

既要支持特色项目的发展,又要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既要保证体育教学的功效性,又要保证其多样性和趣味性,这对中小学和体育教师来说是个难题,似乎很难兼顾。“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矛盾。

1)“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

借鉴“四分教学”的思路[15],提出“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方法,即“一个特色、两个特性、三个维度、四个模块”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如图1所示)。考虑到项目的两个特性、内容选择的三个维度和项目选择的两个原则,给出一种内容选择的方法,即趣味强项目选择频次高、反之选择频次低,功效高项目持续时间长、反之持续时间短。也就是说,那些趣味性强的项目选择次数要多,但累计时间要看项目的功效性;那些功效高的项目累计时间要长,但是选择的次数要看项目的趣味性。

[TPZK3.TIF,BP][TS(][HT5"K][JZ]图1“一二三四”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

[TS)]

2)“一二三四”内容选择框架的优势

“一二三四”内容选择框架有两个优势:第一,功效高的项目持续时间长对增进学生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就拿中长跑来说,学生对它的兴趣并不高,但是它对增进学生健康有重要作用,如果将这一项目的教学以若干次中长跑竞赛的形式分散在整个学期,持续时间较长、选择频次较少,会取得较好的健身效果。第二,学生兴趣高的项目选择频率高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学生对球类兴趣比较高,同时其健身功效也较高,体育教师选择球类项目的频次高一些、持续时间长一些;再如,学生对游戏类项目、拓展类项目兴趣高,但是其健身效果相对低一些,教师选择这类项目时频次可以高一些,但是持续时间相对短一些。[JP]

4结语

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给了体育课程内容足够的自主选择权,迫切需要体育教师增强课程意识和课程理解,根据地区特色、学校特点和班级差异,自主选择适宜的、个性化的课程内容。在全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突出强调体育课程健康取向的课程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强调《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健康目标、并不否认其他目标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特色、两个特性、三个维度、四个模块”体育课程内容选择框架,即在优先选择“特色项目”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健身功效高、趣味性强的项目。研究团队期望该模型能够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课程内容提供参考;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提出的模型尚未正式在中小学实施,后续研究将进一步验证框架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HT5"SS]

[1]国家体育总局.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5(12):4.

[2] 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06(10):6-8.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2011(9):IV+1056.

[4]郑华,李淑芳,吴永存.城乡高中体育教学在学生体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与局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9(5):124-126.

[5]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32-344.[JP]

[6]于晓东.新中国60年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4):55-58.

[7]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实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9.

[8]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9]姚姿如,杨兆山.“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意蕴[J].教育研究,2011,374(3):17-20.

[10]宾金生.基于生命教育视角下野外生存运动与大学生情商培养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24(6):105-108.

[1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95-97.

[12]刘道玉.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与实施途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54(3):147-153.

[13]姜泓冰.教育视界:让教育回归“育人”的原点[N].人民日报,2010-10-08.

第4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高职新生 心理健康 现状 对策

[作者简介]姜荣(1969- ),男,重庆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人事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岚(1981- ),女,甘肃高台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心理咨询室,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庆 40415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6-0087-03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生也是我国人才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但有过硬的技术,而且必须有强大的心理来应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目前已有的大量研究表明,有相当一部分的高职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就业等问题上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那么,高职生的心理困扰究竟表现在在哪些方面?针对不同心理健康类型的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该如何设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如何进行?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抽取了重庆三峡职业学院2011级的新生为研究对象,有效被试1972名,其中男生999人,女生973人,平均年龄19.02岁。

(二)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PI),UPI问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问卷本身,共60个项目,从不同侧面反映学生焦虑、苦恼、压抑、人际敏感、矛盾冲突等身心症状,作为衡量不健康的尺度,题目选“是”记1分,“不是”记0分,相加得到总分,得分越高说明问题越多;第二部分为辅助题,共4个题项,可了解被调查者对自己身心健康的评价及主要困扰问题,其中25题是调查被试是否有轻生的意念。该问卷最早由日本大学的心理咨询专家和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1993年由樊富珉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修订,成为当前国内高校应用广泛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工具,被证明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根据问卷的分析标准,将参加调查的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我们定义为明显类,这类学生需要进行面谈了解;第二类是有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定义为一般类,这类学生属适应不良,能维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第三类表明心理健康,定义为正常类,这类学生无明显症状或问题已解除。

二、分析与讨论

(一)高职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在参加调查的1972名学生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552人,占被试总人数的28%,有一般心理问题的637人,占被试总人数的32.3%,心理正常的有783人,占被试总人数的39.7%(具体结果见表1)。对总分和第25题进行了T检验,结果发现在心理健康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性,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为正常的人数显著高于女生(具体结果见表2)。

(二)高职生心理问题的类型

1.自我意识的发展危机。高职学生的心理成长阶段比较特殊,在这个阶段,自我意识往往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中难以达成统一,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是“自我同一性”的矛盾。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高职生在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方面比较注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调查中,56.05%的学生总注意周围的人,50.83%的学生在乎别人的视线;同时,在自我控制方面,39.72%的学生缺乏耐力。

2.自信心不足。调查结果显示,42.5%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很高,40.83%的学生担心将来发生的事情,36.73%的学生缺乏自信心,33.35%的学生缺乏决断能力。家长的高期望值与高职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差距,这导致高职生自信心不足,遇到事情犹豫不决,缺乏决断力,从而带来心理困扰。这与张红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3.情绪困扰。这主要表现为强迫症状、焦虑、情绪控制能力和稳定性较差等。在强迫症状方面,51.9%的学生对脏很在乎,31.64%的学生摆脱不了毫无意义的想法;在情绪问题上,29.25%的学生一个人独处时感到不安,35.36%的学生情绪容易被破坏,29.97%的学生情绪起伏较大,29.16%的学生莫名其妙地不安,28.47%的学生缺乏热情和积极性,25.82%的学生容易被人误解,25.74%的学生容易动怒。这些不良的情绪问题使得高职学生面对生活和学习的时候,常常采用逃避的办法而出现冷漠的现象。高职院校的老师可能都有这样的感受,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无论教师怎样激励都缺乏进取精神,有的甚至厌恶学习,经常逃课。

4.神经衰弱倾向。高职新生还出现了神经衰弱的倾向,同时伴有一定程度的躯体症状。调查显示,32.85%的学生记忆力减退,40.66%的学生思想不集中,28.26%的学生站起来就头晕。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显示,有一半多(28%+32.3%)的高职新生有明显或轻度的心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首先,高职新生大多数刚承受了学业挫折,而且对新学校并不是很了解,缺乏对就读学校的认同及信任,对自己的专业发展普遍担忧,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其次,高职新生正处于理想主义阶段,他们对社会和人生的期望都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极为敏感,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象,也给高职生带来了较大的就业压力。最后,受传统的“官”文化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实践性的工作缺乏认同,高职生就业的理想与现实落差较大,使得他们一方面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另一方面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从而导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针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当做好以下两大方面的工作。

(一)构建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凭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单一的教育方式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必须有系统的教育工作网来支持。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健全由院级、各系、辅导员和各班级心理委员组成的四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以保障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高效发展。

1.院级——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院级领导要充分改变传统的思想,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从矫治心理不健康的学生转移到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上来,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为此,学院相关部门应制定明确的要求、制度,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行政管理角度来推动此项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加强对从业人员、学工人员和学生干部的培训,为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政策指导,保证其健康发展。

2.各系——全力配合。各系积极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程,配合日常团体辅导活动及咨询活动,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让学生掌握更多心理健康的知识,培养学生自助的意识和能力。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主题的心理讲座和团体辅导活动,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使学生在健康、活泼、向上的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意志得到锻炼,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感。

3.辅导员——注重落实。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教育团队,但整体来看,我国高校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还是比较缺乏,因此,必须要发挥兼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辅导员的优势,进行信息反馈。辅导员能最快、最直接、最真实地获得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及时、有力、有效地排除疑点、化解矛盾、调适情绪、解决问题。辅导员定期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进行沟通交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学生,如贫困学生、网络成瘾学生、恋爱中的学生以及个性孤僻内向的学生。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于日常班级管理中,将班级活动和团体辅导结合起来,把心理健康的知识潜移默化地置入学生的意识中。

4.班级心理委员——及时反馈。班级心理委员可以协助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积极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可以针对班级开展小团体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同时心理委员还可以做好班级心理健康信息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对心理有困惑的同学,帮助其走出心理困境;对心理有重大危机的同学(如感情受挫、遭受重大挫折、性格过于内向孤僻者、有较严重攻击性倾向、精神和行为异常者等)给予高度关注,向辅导员或心理专业教师书面报告,以便及时、有效地开展救助。

(二)开展“六个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1.开展好每年一次的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学生心理健康普查是一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前提。通过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档案的建设,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调查和分析,可以较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心理困扰,为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教育提供依据。学院每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可以有效掌握学生心理健康动态,为每个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2.制定好一个分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挖掘心理潜能,渐臻自我实现”。在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分层设置上,我们与黄赐英等人有相似的看法和认识。依据学生心理档案,针对心理问题明显类、轻度类和正常类三类大学生,确立不同的层次类目标:针对少数心理问题明显的大学生,应该以治疗心理问题、恢复心理健康为目标,主要采取个体咨询的方式,辅导员与心理咨询室强强连手,给予学生全方位的关注与关爱;针对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应该以预防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为目标,主要采取团体辅导的方式,让他们在游戏中、活动中获得成长,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促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针对心理正常类的学生,应该以增进智慧、完善人格、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调节情绪、锻炼意志等为主要内容,要以优化其心理品质、促进主动发展为目标,采取大型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的方式,通过传播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改善自我、优化自我。

3.规划好一系列心理健康讲座和辅导。通过心理档案建设的工作,针对高职学生普遍产生的适应问题、学习问题、职业规划问题、青春期及恋爱问题、情绪调控问题等,开展有时效、有计划的系列心理健康讲座;针对小部分学生面临的自信心不足、个性发展等问题及特殊群体(如残疾学生、贫困学生、学生干部等),进行团体辅导活动来帮助其良好发展;同时,针对个别学生,进行日常的心理咨询服务。心理咨询服务除面对面咨询外,还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开通咨询热线、利用网络咨询平台等。

4.建设好一个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平台。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宣传工作主要可以利用实体宣传和网络宣传两大阵营。实体宣传主要包括每月的心理健康报、心理健康知识展板及海报宣传。心理健康报应根据学校教育工作、日常管理工作、学生的不同学习和适应任务设有不同的主题,可分为适应篇、生活篇、学习篇、心理健康问答等板块。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将个人心理成长的体会投稿至心理健康报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共同成长。网络宣传主要是利用学校心理咨询网站,在心理网站上关于心理健康的各类资讯,利用网络进行心理健康测试。

5.开展好每年一次的心理健康节。心理健康节通过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心理电影展播和主题活动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行针对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平台。学校应将每年国家心理健康节的主题和本校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相结合,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心理健康节主题,激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有更深的认知与了解,拓展他们的视野,推进了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进程。

6.发挥好一些学生自助团体的作用。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学生自助团体,以“关爱心灵、助人自助”为宗旨,协助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发展需求;同时,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平台,及时提供援助信息,引导他们寻求正确途径解决心理困扰;此外,还要协助各系、各班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

高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学校各个阶层和部门通力合作,首先针对学生在各个阶段面临的具体问题,结合学生的自身个性特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根据具体的教育目标,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深入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高心理调适与承受能力;有效开发心理潜能,针对重点人群,积极进行危机干预,切实化解高职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惑或问题,确保高职学生在校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2007(13).

[2]高洁.高职生易发心理问题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探索,2008(6).

第5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内科;健康教育;常见问题;护理措施

整体性护理是现阶段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热点和重点,为更好的提高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健康教育方式可有效指导患者对疾病认知,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文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实施后观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于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36.8±2.9)岁;其中呼吸系统类疾病33例,内分泌系统类疾病15例,血液系统类疾病18例,消化系统类疾病54例。

1.2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收集现阶段我院内科护理健康教育所面临的相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研究探讨出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便在实施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宣教形式不恰当和宣教程序不恰当是目前医院内科健康教育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我院出现的此类问题,建议规范护理过程中的健康教育程序,提高健康教育工作的时效性,实现患者的自我护理。

1.3观察指标 在提出相关健康教育对策后予以实施,了解患者不同时期对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和对临床护理的投诉情况,综合性分析和对比实施前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并用χ2检验,当数值P

2 结果

经对比分析可知,对策实施前,86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占本组患者总数的71.67%,而投诉率高达28.33%(34/120);在实施针对性对策后,118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98.33%,而投诉率降低为1.67%(2/120)。较对策实施前而言,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我院内科在护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工作的不足,护理工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有:①宣传教育形式不恰当:在医院护理工作下的健康宣教过程中,许多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被编制成册发行,此类宣传方式没有针对性,不可满足不同病种和发病阶段的患者需求,宣教形式和宣教内容都缺乏针对性、个体性和创新性。②宣传教育程序不恰当:医院并未建立起完整和健全的健康教育程序,没有制定出统一的宣教标准。医护人员在健康教育的操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态度,执行不够严格,使得健康教育的宣教工作未能取得成效[1-2]。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以下对策:①医护人员需加强自身护理能力,注重健康教育的时效性,由于内科收治的大部分患者为慢性疾病,出院后均需长期遵医嘱服药,故健康教育工作需促进患者预后。医护人员在健康宣教过程中需引导患者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方式,以便预防疾病复发和相关并发症。②医护人员需根据患者病因、病情和病程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健康教育措施,重点把握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侧重于疾病知识的讲解,通过该宣教工作可使患者全面认识疾病的起因及预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护理认知。

本文研究表明,对策实施前,86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占本组患者总数的71.67%,而投诉率高达28.33%(34/120);在实施针对性对策后,118例患者对健康教育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高达98.33%,而投诉率降低为1.67%(2/120)。较对策实施前而言,实施后患者的满意程度和投诉率均有显著改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针对内科护理的健康教育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改善患者的护理投诉率,可有效运用于医院的健康宣教工作。

参考文献:

第6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课题负责人:金东贤 工作单位: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100088

通过对1994年到2005年国内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状况的分析发现,高校教师心理不健康检出率最高,与幼儿教师和中小学教师间有显著差异;随着时展,教师心理不健康的检出率递增,最近几年递增很快;农村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比城镇教师差;40岁以上年龄段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差于其他年龄段;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差于男教师。从总体来看,心理健康的教师占7%,心理健康处于正常状态的占59%,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占32%,有2%的教师处于偏离健康的状态。

教师心理问题主要有四类:第一类是与教师职业有关的问题;第二类是与教师人际关系有关的问题;第三类是与教师的自我意识和人格特征有关的问题;第四类是与教师的社会适应有关的问题。中小学教师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教师职业角色适应问题;情绪问题;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问题;工作中的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职业行为问题、人际关系问题和生理―心理症状。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突出表现在:职业倦怠,心理疲劳;烦躁、抑郁、紧张、焦虑;情绪不稳定甚至失控;偏差行为的出现。也有研究表明,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第7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G 479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3-0256-02

【关键词】 健康教育;组织和管理;医务人员;学生保健服务

健康教育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和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核心是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保护和促进个体和群体的健康[1]。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地方,组织机构严密、覆盖人群广泛,加上学生之间频繁的接触,使其具备开展健康教育的良好基础[2]。笔者在校医务室工作多年,对学校师生体检情况以及多发疾病就诊情况进行监测,对学校师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了多次调查和分析,并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1 学校健康教育的实施

1.1 组织

1.1.1 建立并完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 成立由校长挂帅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有副院长、工会、各部门领导及医务人员。强化健康教育重要性宣传,向师生员工介绍国内外健康教育的发展状况、健康的含义、目前学校师生健康状况、不良生活方式的危害等,说明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重视健康教育的氛围。

1.1.2 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及应急预案 包括传染病登记报告制度、晨检制度、控烟制度、食品安全检查制度、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检查制度等。应急预案包括传染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和演练。

1.1.3 加强培训,提高认识,增强素质 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21世纪卫生工作基本任务及开展预防保健、确保人民心身健康等文件,提高认知、扩展工作范围及转变工作模式,增强健康教育紧迫感。鼓励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健康教育理论和知识、教案编写、课件制作等,以拓展知识面,保证健康教育工作系统、有效。

1.2 制定健康教育计划 每学期初制定本学期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基本内容、时间、方式、课程安排等。根据季节、流行病学特点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做到每月都有不同的主题,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健康教育内容。如结合“4•7”世界卫生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9•20”全国爱牙日、“12•1”世界艾滋病宣传日开展各种宣传和服务活动。

1.3 内容和形式 教职工以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为主,学生以健康教育课为主,配合以个体健康咨询等其他多种形式。

1.3.1 群体健康教育 利用黑板报、墙报、广播、学校电视网等进行健康教育;开设专题讲座,如卫生习惯与健康、心理健康、合理膳食及食品卫生、高血压防治、女职工避孕知识、传染病防治等为主题的各类讲座,普及健康知识;进行健康知识竞赛,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和健康知识水平。

1.3.2 个体健康教育 包括就诊时面对面的健康教育及电话咨询服务,内容包括讲解疾病的特点、防治原则、用药知识、注意事项,指导合理饮食、身体锻炼,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体检结果咨询服务,并提供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建议,慢性病患者定期随访。

1.3.3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 通过讲授法与小组讨论法、示范法、展览法、实地参观、视听教材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进行教学,使学生乐于学习,利于掌握。

1.3.4 编写健康教育教材 参编的《健康教育》(中职)教材力求符合教学实际和中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特别增加大量实例及图片,简明易懂,使教材具有趣味性及针对性,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1.4 评价 通过观察、测评,对每年疾病发病率监测及对职工和学生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全面了解职工和学生的健康情况和需求,及时修改健康教育计划,以满足学习者健康需要。

1.5 教育效果 通过健康教育,现在教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80%,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超过50%。交通急救技能培训合格率在90%以上,与以往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逐年下降,学生因病缺课率低于1%,职工因病缺勤率低于0.5%。

2 体会

2.1 学校健康教育对师生健康效果显著 国外流行病学、社会医学和临床社会调查证明,在制约人类健康的因素中,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占50%~55%[3]。自笔者所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后,师生健康状况明显提高。教师健康知识知晓率高于学生,说明以讲座、知识竞赛等形式对教职工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也说明教师学习健康知识的自觉性高于学生,教职工对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非常认同。而采用课程教学后,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课程教学前,说明健康教育课是学生提高健康知识水平的有效途径。课程教学要采用循序渐进的传授方法,根据学生学习需要与现实存在的健康问题来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方面应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使学生真正掌握和理解学习内容,达到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青少年时期是形成各种行为模式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开始对其进行卫生知识的教育和卫生习惯的培养,可为他们将来的身心健康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学校普遍存在健康教育师资缺乏和素质较低的问题[4],笔者所在学校也不例外,学生卫生及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这虽然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生活条件及生活习惯较差有一定关系,但根源在于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健康教育。

2.2 提高校医及其他教师的健康教育水平 丰富的知识是开展健康教育及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作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准确理解健康概念,具备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沟通能力、亲和力,拥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心理学知识、营养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社会学知识等,并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实践证明,医务人员经过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培训及考试后取得教师资格,对上好健康教育课大有裨益。而由校医对教师进行常见病、传染病等知识的培训,教师则在健康教育方法、形式等方面对校医提供帮助,也是一种实用有效提高健康教育师资素质的方法。

2.3 注重健康教育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目前,健康教育教材种类较多,各级各类学校采用不同版本教材,缺乏连续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且内容上重复较多,有的健康教育资料由学校自行编写,质量有待提高。如果能组织卫生界及教育界的专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共同研究编写符合健康教育学科要求的系列教材,在把握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趣味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性别特征、心理生理特点进行编写,内容涵盖卫生习惯、合理营养、心理健康、常见病防治、传染病防治、急救、体育与健康等多方面知识,使健康教育教材能分别适应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年龄段的需要。

WHO将健康教育列为初级卫生保健的八项任务之首,并指出健康教育是所有卫生问题、预防方法及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健康教育能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引起全体师生员工的高度重视。

3 参考文献

[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及意义. 浙江健康教育, 2004,3(2):44.

[2] 张冰,季成叶,宋逸.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视听材料评价.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72.

[3] 黄俊琪,饶从志,朱俊鑫.生活方式与人类健康.疾病控制杂志,1999,3(2):155.

第8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1.1许多高校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视度不足经调查显示,在我国的高校体育类专业当中,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学时太时、设备不足,以及师资配置不合理体现出学校有关方面对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重要性的意识不到位。在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的设置当中,仍然是以传统的教学内容为主,即侧重于学生的体能的训练,而对于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生理和心理问题,关注的则较少,这就导致了体育类学生没有基本的自我保护的知识,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非常的不利。例如,某高校对于篮球专业的学生,所设置课程内容大多数都是篮球技能的训练课程,如何进球、扣篮等等,缺乏关于学生在篮球训练过程中遇到紧急意外伤害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暴露了忽视学生基本的自我调理、调节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之培养体系上的缺陷,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1.2体育保健与康复施教范围小就目前我国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施教群体的乏味来看,还是主要集中在一些具有生理残疾的学生人群当中,这样的范围是非常的小的。其实在体育教育当中,不只是那些体弱病残的学生需要学习体育保健和康复的知识,生理健康的学生也需要。体育教育的更大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设置的学科。例如,营养卫生、急救常识以及合理运动科学健身等知识是每个学生都应具有的,如果只放眼于狭隘理解而忽略更大群体的需要,势必影响体育与健康教育目的之实现。

1.3体育保健与康复心理课程较少综观当前高校所设置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大多是生理类课程,也就是说对规避身体伤害方面的教育较多,但关于心理方面的保健则做的较少。体育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的过程中,经常为遇到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因自身的身体素质不能达到标准而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所使用的方法不得当所造成的。如果没有及时引导学生排解的话,学生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容易使学生轻易就放弃自己所追求的梦想。例如,在短跑训练中,很容易就出现韧带拉伤的情况,而且因为亚洲人的体能特点,也很难实现短时间内的快速奔跑,所以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就非常容易灰心丧气。而在体育保健与康复的课程中却没有帮助学生应对这类问题的方法,学生就很容易失落和挫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2高校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改进措施

2.1加强认识,积极设立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没有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上的短板,所以加强这一课程的认识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提,并着手工作使体育保健与康复知识技能成为学生必学内容,以及体育保健康复学科为体育专业必修课。其次,校方和老师还要意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对于体育学生的重要性,只有认识到其重要性,才会认真考虑将课程列入到教学设计方案当中。最后,校方必须将此付诸行动,如果不能付诸于行动,那么一切都只能是空想,没有任何实际作用。建立校方领导和老师对于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认识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组织研讨会,或者是在学术年会论坛,通过宣讲、实物展示等方式让他们认识到体育保健与康复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使之在学校中就会与校方领导和老师探讨这个问题,从而掀起一股重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风气。

2.2扩大范围,使这门课程惠及全体体育类学生时下高校所设立的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惠及的学生范围还是十分有限,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体弱病残的学生固然需要体育保健与康复类的课程帮助、引导他们自信、顽强、健康的成长,难道身强体健的学生就不需要吗?难道他们在体育训练、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吗?答案当然是否。因为在体育训练当中,即使是身强体健的学生,也会经常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也会遭遇到许多的挫折,他们也需要指导和帮助。所以高校必须括大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在体育类学生当中的施教范围,必须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能够对每一个体育类高校学生都发挥积极的作用。使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江集所有体育类高校学生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纳入到教学计划当中。例如,高校在教学设置中,明确规定必须为体育类专业的学生开设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或者是直接向国家申报该课程专业,使其更加规范化。

2.3增加内容,心理教育列入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以往的教育实践表明,心理上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因为当学生拥有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豁达的态度等,才能够使他们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生命。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不仅有必要的体育卫生、运动医务监督、运动损伤防治和康复体育等知识,更要有心理知识保持心态平衡面对挫折。所以,必须在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中,增加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指的是引导学生如何面对体育教育当中遇到的挫折和挑战,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帮助学生调节情绪,积极乐观面对学习和生活等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有利于学生建立一个坚强的个性的内容,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的帮助非常的大。例如,在羽毛球训练当中,学生必须自己单独的进行大量重复的训练,这些训练通常使他们感觉到很焦躁,而且因为经常进行单独的训练,他们的团队意识就不及篮球和足球等体育项目的学生强,所以在为学生教授体育保健与康复课程的时候,需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帮助学生摆脱焦躁、烦闷的情绪。

2.4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学生社团在丰富课余生活培养健康意识、增强学生信心提高自我发展潜能以及拓宽专业知识培训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充分利用学生社团在课余时间开展体育保健康复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能得到更好的提升效果。例如所在学校阿坝师专(四川民族师范学院<筹>),成立有“同一健道美道协会”、“心理协会”等学生团体,响应校方关于学生社团作出的“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的号召,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康复技能竞赛”、“健康知识讲座”和“体育保健志愿者服务”等活动,在提高学生体育保健康复知识方面,得到了领导和师生的好评,并在公共体育和专业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3结语

第9篇:健康教育的分类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受到政府、学校和教师等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有关研究也逐渐增多,但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却显单薄。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目前,各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感觉师资数量不够、质量不高,专职人员少、兼职人员多,且大多来源于德育工作者、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因其缺乏坚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使其工作实效受到影响;学校的其他人员如学科教师、各类管理人员、学生群体等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课程教师由于归属在教学院系,除了上课以外,较少参与实践环节的工作;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有关人力资源利用率不高,联系不密切,即使是已经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之间也缺乏配合与协调。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资源整合的基本路径就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各要素的加工与重组,使之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合理的结构,实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体优化,协调发展,发挥整体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通过整合各类人力资源,使其纵横联系形成合力,多渠道、多形式地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活动。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心理教育的作用,鼓励大学生在积极参加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的同时,经常关注自我心理状况,丰富积极的心理体验,维护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学校可以在互联网上创办具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的网站,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主页,设置领导介绍、师资力量、管理机构、实践基地、活动信息、成果展示等相关模块,统一规划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使其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高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新课程研究,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