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健康教育论文精选(九篇)

健康教育论文

第1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有调查表明,我国中小学生形态发育水平和速度、力量素质与以前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部分常见病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呈下降趋势,肺活量有所下降。肥胖儿童超体重比率增长较快,近视率居高不下,“文明病”有所发展,另外我国的学生心理品质方面存在一些明显弱点甚至出现某些问题,如:抗挫折能力下降,意志力及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团结协作精神都比较薄弱。有的家长认为孩子锻炼身体会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尤其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有责任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推进素质教育,以切实加强学生身体全面健康。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健康第一”的概念

“健康第一”的“健康”概念远远宽于“体质”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适应社会良好的总称。”教育部体卫司杨贵仁司长就指出“新课程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应注重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里,将学校体育工作定位在健康的增进,将体育学科内容定位在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健康第一”的思想扬弃了单纯生物观念的学校体育思想和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由于“健康第一”思想强调了体育和健康教育相结使“健康第一”的思想与体育学科的建设有了紧密的连接点;也使健康的维护和增进的效益延伸到了终身体育的空间;使体育学科目标设立的“可能”和“应该”,“现在性”与“将来性”,“学科教学”与“学校工作”,“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都有了紧密结合的基础。特别是“健康第一”,将培养学生意志和社会性列入“健康”的范畴,更使体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特殊作用得以明确,使教学内容的教材化有了新的方向。

三、组成部分

(一)身体健康。

一般指人体生理健康,能适应一般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四肢健全、心肺功能正常,无疾病状态。

(二)心理健康。

一般指三个方面的标志:第一,具备健康心理的人,自我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极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而且有自知之明。第二,一个人在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信任。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切合实际地、不断进取,有理想和事业上的追求。

四、落实“健康第一”思想的主要途径

(一)转变观念。

开展健康教育是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重要措施,是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的决定要求,是必须完成的教育教学活动。体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要以“健康第一”思想的要求进行思考、设计和操作。这里要将大健康观与素质教育统一起来,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出发,使健康第一思想在体育教学全过程得以体现和落实,特别强调教师主要不是以教会学生掌握某个项目的技术为目的,而是把这个项目作为一种手段和载体服务于健康这个目标,达到增强意识和提高健身能力的目的。

(二)正确处理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体,在体育运动中,学生的心理和身体运动处于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状态。因为运动会使人体的各个器官、生理系统都得到锻炼,人体的各种生理结构及各种机能都相应得到改善和提高,也为从事各行各业的人提供健壮的生理条件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时要注意适度适量,切记不要“教者发令,学者强应、学生身顺而心违”。

(三)搞好环境和氛围人际关系。

学生间、师生间的和谐,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指更新教具、设备,如在教学中,活动场地的布置、器械的摆放、场地的画法等,使学生一到操场指定地点排队,就对课堂环境有个新鲜的感觉,产生跃跃欲试的良好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和谐是指融洽的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多与他们进行接触交流,注意洞察他们的心理变化,沟通情感,缩短与他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长,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会知识,掌握技能和锻炼的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四)体育考核的指标、标准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第2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

心理地健康教育光靠专家和一部分老师远不能达到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的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全员参与。

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人的发展中既包括身体的、生理的发展,也包括心理的发展。可见在学生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本身占有重要地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开发的前提;是引导学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手段;是增进学生掌握劳动技能的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心理健康课不是语文课,更不是思想品德课,绝不能仅仅满是于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学的知识,懂得一些道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讨论,扮演角色,体验情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发展。

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l、轻松自然的导入,创设温馨的课堂气氛

温馨的课堂气氛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环境。因此,教师的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因而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牢牢地吸引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根据这一特点,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故事法。

3、激烈地争论,在雄辩中明理

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是非评价极其不稳定,老师创设情景恰到好处地引起争论,可帮助学生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讨论中明辨道理。

4、小品与实例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小品表演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导向课中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小故事中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了观念,接受了心理训练。

5、引导反思,纠正自我,寻求新知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讲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补步的解决。

6、捕捉教育时机,弥补缺失的爱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拔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可见,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善于捕捉教育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7、精心设计的结束语,升华、启思、充满激励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仅是对全文内容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期望与启迪。常用的有以下四种形式:

第3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2月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36~62(50.43±9.16)岁;病程1~12(5.8±3.5)年;农村患者58例,城市患者40例;高中以下文化56例,高中以上文化42例。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内镜检查及活检等检查。

1.2护理方法

将患者住院护理划分为3个阶段:入院教育、治疗阶段教育和出院指导。针对不同阶段制定具体的健康教育内容,采取了图片教育、文字教育、语言教育等喜闻乐见的健康教育方法,并将优质护理服务贯穿于3个阶段之中,通过健康教育和优质的护理服务,患者不仅了解了自己的疾病,而且还增强了防病治病能力[2]。1.2.1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基础:护士的综合素质,是健康教育的基础。做好健康教育工作,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素质,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社会学、心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相关知识,同时还要有过硬的护理技术[3]。因此,医院要采用多种形式,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对护士的继续教育,促使护士树立服务新理念,掌握新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进一步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1.2.2及时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防病治病能力:入院教育,护士热情接待是全程护理工作的基础,护士通过自我介绍、环境及院规介绍以及适当的健康教育等热情周到的服务,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增强医患之间的友谊,为患者的治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4]。治疗阶段教育,护士根据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特点,一方面要做好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治疗的程序和方法,另一方面要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心理卫生指导,回家后个人清洁卫生指导,详细的自我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及时掌握患者的反馈信息,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和心理反应及遵医行为,将温馨服务延伸到家庭。

2结果

通过对患者分阶段实施健康教育,取得了满意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98例中,症状明显缓解96例,症状无显著改变2例。

3讨论

第4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COPD患者160例。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为2013年1月~2013年8月80例,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其中男64例,女16例。试验组为2013年9月~2014年3月80例运用PDCA管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80例,其中男68例,女1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组)在住院期间由责任护士向患者讲解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意义,指导患者每天做两次,每次30分钟。试验组运用PDCA管理结合多元化健康教育的方法,采取让患者观看图片、录像、PPT和责任护士进行演示指导、定期组织健康讲座、病友交流进行经验介绍等来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由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督促落实。

1.2.1计划(P)

1.2.1.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

2013年1月~8月8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在患者出院前护士评价患者是否掌握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发现其中正确掌握锻炼方法、实施情况好的患者只有26.3%,48.7%的患者都不明白呼吸功能锻炼的意义并且不会正确操作。吉林医学2015年3月第36卷第9期•1869•

1.2.1.2分析原因,制定计划

①原因分析:组织护士讨论,分析原因有:健康教育方法过于单一、不够生动;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对护士的指导和患者的执行缺乏及时的检查评价;各护士对呼吸功能锻炼知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相关因素包括科室培训不到位,护士因休息休假等原因缺席培训未能及时进行补训。

②制定计划: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从网上下载图片配上简单的文字描述、制作健康教育录像、制作PPT,责任护士进行演示,形象具体地去指导患者。还可以采用患者交流、现场模拟等方法达到使患者掌握知识、转变观念的目的。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对护士的指导和患者的执行进行及时的检查评价,科室建立呼吸功能锻炼指导及评价本,详细记录患者的床号、姓名、诊断、入院日期、指导日期、评价日期及效果。一般是在COPD患者病情稳定后开始做指导,每天指导评价,直到患者掌握为止。科室加强对护士的培训,使科内每一位护士都熟练掌握指导方法。

1.2.2实施(D)

遵照计划,进行各项措施的落实:

①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入院首先由责任护士全面收集资料、正确评估患者的相关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目标和方式。一般患者可应用图片、护士示范等形式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的培训。举办健康讲座:利用多媒体每周一次向患者讲解COPD防控知识,特别是吸烟的危害性及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同时请已学会的患者进行示范,请刚开始学的患者进行现场模拟,鼓励大家进行互动交流。

②加强护士培训,采用护士培训签名方式,因故未参加培训的回来上班后要及时进行补培训,并且要经过护士长的考核合格。

③科室成立护士长—质控组长—责任护士三级质控网络,履行各自职责,每月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做好健康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

1.2.3检查(C)

制定呼吸功能锻炼的实施质量评价标准,患者能熟练地按要求自行规范操作的为实施情况好;每次操作都需要护士督促或指导的为实施情况中;在护士指导下仍不能正确练习或放弃练习的为实施情况差。责任护士每天对患者执行情况进行指导、评价,并做好登记。质控组长隔天检查1次,护士长每周检查1次。

1.2.4处理(A)

经过以上3个环节的实施,对患者已经掌握的知识、良好的自我护理行为予以表扬,提高患者继续坚持锻炼的积极性。对患者没能掌握的知识点和依从性较低的行为,与患者共同分析原因,讨论解决办法,制定落实措施,加入下一个PDCA循环。

2结果经分析

研究发现,试验组对呼吸功能锻炼实施情况好的患者比例大大提高,实施情况差的患者比例大大地降低,但还存在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就是试验组处于实施情况中的患者占比仍有40%。这主要是这部分患者缺乏主动性、自我执行力较差,练是依赖护士的督促。针对这一情况护士要积极鼓励患者,适当运用激励原则,增加患者参与的主动性。

3讨论

第5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在中职学校,有不少中职学生存在着心理偏异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厌学与学习压力较大并存;(2)交往困惑增多;(3)任性、偏激、冷漠、孤独,以至于很多时候情绪调控不当,做出让人“想”不明白的事情;(4)自私、嫉妒,以至于不能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新岗位,缺乏韧劲与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5)自卑心理严重,以至于严重缺失健康成长与前行的信心与动力。

二、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原因

社会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社会中一些不良思潮与矛盾对青年学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社会竞争加剧、高校扩招、就业状况与学初预期心理差距较大等,使中职学生无所适从,形成心理压力。

2.学校原因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矛盾缓解较慢,甚至停滞不前。中职学生在学习中大多是习惯缺失、方法缺失、成绩较差,大多数人是在轻视、埋怨、斥责声中过来的,加之中考残酷竞争的失利、失败,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而中职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弊端,以及部分教师忽略中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特点、教育教学方法失当,致使学生没能在中职学校这一新环境中重树信心,损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中职学生极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诸如偏激、人际关系敏感、失望、自卑、忧虑、孤独的现象尤为普遍。

3.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而有的家长文化素质较低、自身行为不够检点、家庭结构的破碎与重组、父母不和等等,致使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不持久,缺少温暖与爱,使学生性格出现扭曲现象。而且,家庭条件的好与坏、宠爱与粗暴,均会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

4.中职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行为失当、自控能力较弱,加之学习习惯缺失、方法缺失,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进而不断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做法

1.以关心关爱为前提

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与点滴进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可以说,中职生大多是在批评声、埋怨声、指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于习惯受批评、受斥责,使其慢慢地觉得什么都不如别人、自己很难发现自身有什么长处与优点,使自卑心理逐步产生并“扎根”,致使严重缺乏一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丧失信心、缺乏勇气,很难抓住接受中职教育初期环境转变的机遇,心理需求中自尊的需要很难得到满足,逐步产生自卑、逆反、戒备、对抗、自暴、自欺等心理。而关心关爱、发掘其闪光点与点滴进步是助其解除自卑心理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优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与手段。同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社团、竞赛等活动,让有不同兴趣、爱好、特长的学生都有展示自身阳光、健康一面的机会,从而培树其在其他方面向上、进步的信心与勇气。

2.注重关怀、鼓励

抓好批评教育这一环节,助其逐步消除戒备、逆反心理。中职学生大多成绩较差,使其无论如何也是经常得到家长、教师的指责、批评,甚至人格侮辱,即使有进步、做好事,也不能及时得到肯定和表扬,受表扬成为自身遥不可及的奢望。日积月累,学生对家长、教师的帮助教育产生猜疑、不信任的态度,其心理经常受畏惧、敌对情绪的支配,“你说东、我偏西”的逆反心理逐步产生、越来越严重。虽说戒备、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孩子思想活跃、自主自立意识增强的表现,但绝非健康心理状态。在此,我们十分注重充分运用关怀、鼓励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帮助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其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与肯定,即使批评教育,也是更加注意方式方法与途径,力求做好批评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备、逆反心理,进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与实效。

3.建立较为完善的心理健康档案

增强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延续性。心理健康档案主要包括成长记录、考核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心理辅导记录、体检表等。完善、客观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工作中,吸纳学生的参与、评价,一方面强化其心理素质与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增强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励的意识与能力。心理健康档案的建立与使用,促进了学生、教师、家长三位一体机制的完善,不断增强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质的培育源于个体自尊的呼唤与激发,通过心理健康档案的正面激励、“闪光点”扩充与裂变,增强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了其进取的信心与动力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重视教育结果的评价,更注重教育过程的导向功能、强化功能、激励功能与调节功能。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与载体建设

第6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中选择62例伴肠梗阻患者,均为行结肠癌根治结肠造瘘术,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65~81岁,平均年龄(72±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年龄、婚姻、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选取的家属均为患者子女,无沟通障碍,其中男18例,女13例;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39±4)岁。

1.2方法

2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依据本院制定的手术患者健康教育计划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患者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具体措施包括:

1.2.1入院后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根据患者住院情况将计划单的内容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以面授方式,并结合患者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面临的具体问题进行实例讲解,每日1次,每次15~30min,家属需在计划单上签字,要求家属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中,教育后次日,让家属复述教育内容,能复述80%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继续进行讲解,直到合格,并填写调查表,同时询问患者对家属工作是否满意,护士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交流。

1.2.2术前健康教育

①评估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对药物认识水平和今后生活的态度,了解家属对患者最关心的问题;②加强疾病知识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疾病病因,手术过程,治疗方法及预后;了解对结肠造口的接受能力;介绍主管医师情况,手术成功病例;③给予生活照顾指导,合理安排饮食、睡眠;④熟练运用沟通的技巧,责任护士主动接近患者及家属,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活动,根据患者及家属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沟通方法。患者术前多有焦虑、恐惧、抑郁等心理,担心术后结肠造口影响正常生活,责任护士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应对方法,告知患者及家属手术及造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介绍恢复较好的结肠造口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术后健康教育

①根据患者术中情况,责任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并与家属及时沟通,术后注意观察手术切口、腹腔引流管、尿管及造口情况,告知其注意事项。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大,皮肤再生能力差,加之常患有其他合并症,可能导致切口愈合时间长。告知患者及家属密切观察切口有无渗血、渗液、红肿等现象,观察引流液及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并准确记录,保持引流管及尿管通畅。告知造口袋的更换方法,排便的观察常识及结肠造口的家庭护理。术后结肠造口约有2~3cm肠管外露,注意观察血运情况,如果颜色变紫、变暗,说明血运障碍,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按时翻身、拍背,按摩双下肢,鼓励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预防静脉血栓。进食时给予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避免产气食物,以免影响胃肠蠕动。保证充足睡眠、休息。②心理指导:术后由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对结肠造口的不适应以及排便方式的改变,造成患者心理不安与恐惧,多有焦虑、烦躁、自卑、抑郁心理,责任护士主动接近患者及家属,了解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家庭成员的知识水平、家庭状况等进行疾病知识、保健知识等方面的宣教和指导,告知家属在此期间应多鼓励患者,给予经济、精神上的帮助和支持,使患者家属理解患者的心情,有效地分担患者的身心痛苦,让患者感到他不是孤单的,来自家庭、朋友、同事、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会让患者感到温暖,亲情和友情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1.2.4出院指导

详细做好出院指导,告诉患者及家属避免腹压增加的活动,定期复查,互留联系方式,定期回访。

1.3效果评价

手术前由专职护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对其抑郁和焦虑情绪进行测试。出院时患者及家属对诊治过程的满意度包括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焦虑与抑郁值比较

观察组患者SAS和SDS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亦高于对照组(P<0.05)。

2.22组患者对诊治过程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诊治过程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9.80,P<0.01)。

3讨论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医学模式逐步拓展为环境-社会-心理-工程-生物医学模式。新的医学模式不仅考虑人的生物属性,更加重视人的社会属性,诠释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重视个体心理活动、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老年性结肠癌伴肠梗阻患者由于年龄大,生理及心理状况较差,经过手术后导致患者明显的应激反应。当患者得知自己患病后,均经历了一个痛苦的心理历程,即否认、疑虑、恐惧、悲观、认同、以至失望。特别是术后结肠造口及排便方式的改变使患者在心理上无法适应,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在悲观的同时,情绪低落、食欲减退和睡眠障碍,使免疫力下降,严重者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他们的复杂心理无法对医护人员倾诉,所以此时家属的位置就尤为重要。家属是医患了解的纽带,是医患沟通的桥梁。我们在临床上发挥家属的作用,对家属实施健康教育,使家属掌握了疾病的相关知识,通过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患者心理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护士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与交流指导,取得家属的理解和配合,让家属参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共同鼓励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自理活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更好的处理由于患者生理不适而导致的心理不安与恐惧。从而使患者保持情绪稳定,心理负担减轻,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问题。患者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也有提高,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4结语

第7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格又称个性,它主要包括气质与性格两个部分。所谓的性格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对现实的态度与行为方式;而气质是一个人的神经类型在人的行为上所表现出的特点。俗话说,“曲库及个性”,它比较形象地反映出一个人所听的歌曲所反映出的人的个性。在我国古代的《礼记•乐记》中,就有关于音乐对人格影响的论述,比如,“夫民有血气心知之性,而无哀乐喜怒之常,应感起物而动,然后心术形焉。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优。啴谐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而民康乐。粗厲猛起、奋末广贲之音作,而民刚毅。廉直、劲正、庒成之音作,而民肃敬。宽裕肉好、順成和动之音作,而民慈爱。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由此可见,音乐具有陶情冶性的功效。

二、发挥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作用的措施

音乐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领域,音乐教育属于艺术的范畴,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及心理的范畴,两者都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所以,音乐教育中心理健康价值的实现,必须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音乐教育具有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功效。充分地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彰显音乐教育的心理健康价值。1.增强音乐教育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音乐教育者可以凭借音乐的艺术舞台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与制约,音乐教育者往往把音乐教育看成是单纯地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科,没有意识到音乐教育的综合效应,尤其是音乐教育所蕴含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音乐教育者普遍认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老师的事情,与自己所教的音乐学科无关。持有这种思想观念的音乐老师是比较普遍的,在这样的思想观念支配下,音乐教育者往往只注重音乐形式的选择,而不注重音乐内容的选择。在音乐教育者的影响下,学生眼里的音乐多数被看作是娱乐的一种工具,这本就与音乐教育的目标相违背。在目前形势下,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学生因学习压力而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客观上也需要有一种能有效缓解压力的方式与途径。因此,音乐教育要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功能,首先就要从转变教育者的思想教育观念开始,因为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育者只有具有音乐教育观念,才能指导其科学的音乐教育活动。为此,音乐教育者要把音乐教育看作是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活动,在音乐教育中,不仅要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将音乐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心理健康教育功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2.选择与优化音乐教育内容在音乐教育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我国现有的音乐教育课程纲要标准,音乐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但是,这还远远不够。音乐教育在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在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上下功夫,因为有很多音乐内容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音乐教育者要注重音乐教育内容的选择。比如,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威瓦尔第的《四季》,约翰•巴杰尔贝的《D大调加农》;消除疲劳的音乐可以选择德彪西的《海》,亨德尔的《水上音乐》;促使注意力集中的音乐可以选择罗西尼的歌剧《威廉姆•泰尔》序曲和鲍罗丁的《鞑人的舞蹈》;减轻头痛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F大调意大利协奏曲》,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有助于睡眠的音乐可以选择莫扎特的《摇篮曲》《催眠曲》,德彪西的《梦》;减轻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音乐可以选择莫扎特的《嘻游曲》、舒伯特的轻歌剧等乐曲;激发创新思维的音乐可以选择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增强自信心和斗志的音乐可以选择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英雄》、海顿的《创世纪》、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悲怆》;帮助人镇定的音乐可以选择巴赫的《幻想曲和赋曲》(G小调)、圣桑的交响诗《死亡舞蹈》;解除忧郁与烦恼的音乐可以选择西贝柳斯的《悲痛圆舞曲》、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d小调•死神与少女》;缓解压力的音乐可以选择:艾尔加的《威风凛凛》。3.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音乐教育的始终音乐教育课堂是学生表现的课堂,音乐教育者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首先,音乐教育者要鼓励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尽可能地表现自己,通过表现来培养自信心;其次,注重因材施教,以此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4.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音乐教育的内容主要解决音乐能对学生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而音乐教育的形式主要是激发受教育者的积极性的问题。在实践中,音乐教育者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音乐教育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情趣”结合。“情”是指音乐教育内容以及音乐教育者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它可以有效陶冶受教育者的情操;“趣”是指音乐教育者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它能有效调动受教育者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主动学习的思想意识;其次,音乐教育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内化吸收。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都是外在,它能否对个体产生作用,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化的程度。所为的内化就是将音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通过个体内部思想矛盾的斗争过程将其变成自己的实际需要,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三、心理健康教育借助于音乐教育

第8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在大学生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的指导下,“教育健康”已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近年来有关部门对全国126万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的抽样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疾病患病率达20%-23%,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高校体育教育课堂正是学生们放松心情、自我调节、满足兴趣、增强自信心、克服某些心理障碍的场所。所以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特点,适时、适地把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教学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营造和谐、友善的教学氛围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

友善、活跃的教学气氛,必须建立在师生相互理解、亲近、信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前提。活跃的课堂教学无形中给学生创造了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学习环境,它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使学生在愉快教学情境中消除紧张、压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心理因素,同时使他们逐渐朝着朝气蓬勃、勇于创新、主动积极的心理素质方向发展。

1.关心帮助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通过交往形成了理解和信赖的师生关系,两者的和谐默契主要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帮助上。这种关心和帮助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料”,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例如,在排球教学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因完不成教学大纲规定的考试标准而产生了厌倦、恐惧、自卑、焦虑的心理,尤其是女大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解决这部分学生学习的困难,消除她们紧张的心理,及时和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技术问题,在课内外单独地辅导和帮助,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学生们从那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中解脱出来,考试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这种进步不仅仅是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关爱,使学生们对学习有了信心和动力。

2.理解尊重学生。理解和相互尊重是师生具备健康心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师生双边活动和谐融洽的心理基础。学生需要理解,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如果教学过程没有理解、尊重、信赖、平等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得不到发展,即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某些不当行为,教师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原因所在。诸如学生没能按照教师布置的练习和方法去认真完成任务,纪律涣散,有时甚至和教师发生冲突。一旦发生这些情况,教师应冷静地分析,尽可能地运用友善和蔼的语言去说服他们,尊重他们的自卑心,消除隔阂,使他们感到教师的真诚相待是一片爱心和温情。反之,若用挖苦或过于严厉的语言训斥,甚至进行体罚,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其紧张的学习心理就难以消除。

二、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教育因素

体育课堂教学过程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其教学过程具有时空性的特点,它由过程的开始、发展、结束三部分组成。整个过程所采用的组织方法、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蕴藏着诸多的心理健康因素,只要教师能及时地抓住这个机会,无形中可使学生的心理障碍得以缓解乃至消除。

1.利用开始部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调动内需。大量研究表明,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中碰到的最大“敌人”,不是自己的能力不够,而是在学习中存在着一定的运动动机障碍,其根本原因是教师仅注意知识技术的传授,而缺乏动机激发的意识和手段,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需力,致使他们对学习缺乏足够的热情,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体育课的开始阶段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好时机,这时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较为明显。教师可通过语言、表情、手势等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内在需要感,也使一些原来不愿参加活动或对体育课没有兴趣的学生,消除某些主观干扰,逐渐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一般应采用诱导学生情绪的方法,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积极心态,利用考试标准作为学习的杠杆,给学生制定近期目标和远景目标,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达到了目标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样,学生们的自信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另外,教师还可以运用积极的表情,良好的情感,活跃的教学气氛来诱发学生内在的动因,引发学生的欲望与兴趣。

2.根据教材特点,运用与创设情境,减轻心理压力。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教材内容大部分沿用旧的传统的运动竞技项目,一般以田径、球类项目为主。这些教材竞技性强,技术难度大,对一些从未从事过专业训练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轻松愉快掌握的,学生很容易产生运动性心理障碍。为了减轻因教材问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根据教材特点:一是有针对性地利用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媒体中的相关资源,创设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的课堂教学情境,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传递去刺激和感染学生。如在教学生正确掌握篮球“跳投”技术时,利用教学录像带、多媒体教学片,让学生重复多次地观看对照,了解该复杂技术的结构、重点以至动作的各个细节,启发思维。又如,在健美操和艺术体操的教学中,教师们把音乐和技术动作完全地融合在一起,创设了一种轻松快乐、赏心悦目的教学情境。二是教师有目的地、有步骤地组织学生在游戏、小组竞赛、分析讨论等多种课堂情境中去体验学习体育的乐趣。3.采用分层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合理使用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消除运动心理障碍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一般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与学生的心理、生理的状况,将学生按一定层次水平,进行分组教学,把教学内容分成若干,由低到高,使绝大多数中、下水平的学生能在这些具体目标的引导下,满怀信心地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采取的办法是:多安排练习的时间和锻炼机会,在他们学习有困难时,及时给予辅导帮助,使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减轻学习的心理压力,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达到教学的目标。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使较高水平的学生也不至于过分骄傲自满,从而培养他们勇攀高峰的精神。

4.用诱导联系的方法可以缓解学习中紧张害怕的心理。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可知,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初始阶段,对那些结构严密、难度较大而肌体一时不能适应却又不易分开的动作,一般采用诱导练习。使动作的难度降低、强度变小,容易消除学生紧张害怕的心理。如: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篮球行进中传接球技术,在教学中,首先,在原地做传球动作;然后,在做行进中侧身跑传球的模仿动作,并逐步过渡到用较慢速度的跑动传接球;最后,在中等速度的跑动中完成整个技术过程。又如,排球中防守教学,对大学生来说要完成好防守动作谈何容易,原因是害怕心理占了主导地位。为了解决心理上的问题,尽快使学生掌握技术,我们常选用抛球、轻扣球等;最后,做完整的防守教学过程。这一系列的诱导性练习,能够缓解学生的害怕心理。

5.在游戏中培养机智勇敢的品质。教学中的游戏和比赛不仅是学生的身体和运动技能的竞争,更是双方心理、智慧、意志等综合素质的较量。其特点是:有一定的情节和思想性,并具有竞争中的娱乐性;能充分发挥个人与集体的才智和创造力。它还可以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技术技能的能力。显然,可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选用一种结合学生热身的活动,编制轻松愉快的游戏内容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如“抢球和护球”的游戏,其目的就是提高学生技、战术水平或发展某方面的身体素质,它具有较强的竞争和对抗性;再如“进攻与防守”对抗性的游戏,结合教学让学生在对抗性比较强的情况下,利用身体素质和已掌握的技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意志品质。这种方法使学生从中体验到强烈而复杂的心理波动,让他们感受什么是成功,什么是失败。

三、重视学习情况反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体育教学中,由于一些运动项目技术要求高,或因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差,而影响他们对动作要领的理解。一个旧的技术教学未掌握而新的技术教学又接踵而来,旧的心理障碍尚未消除,新的障碍又产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教学时,我们始终注意从各个方面及时获取学生学习的信息反馈,巧妙地运用语言来引导学生。比如,排球专项课上,有的男同学就连发球最基本的技术也不会,发球的动作不协调,引起班里一部分同学的哄笑,处于极力尴尬的境地,紧张、压抑的心理油然而生。发现这种情况,让这几位学生到一旁,单独地从徒手模仿到有球的连接,再通过简明、形象、口诀化语言的疏导、纠正以及对比,做出肯定和鼓励,逐步建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又如,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平时练习比较好,一旦考试成功率明显下降,问题原因可以归结为有紧张心理的压力,出现手脚的控制力明显下降,因而导致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通过对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倾听意见、分析原因。通过多种途径反馈信息,改进考核中的不当方法,使学生在心理压力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完成考试任务。

第9篇:健康教育论文范文

一、论文的格式要求

1.论文用A4纸打印;

2.论文标题居中,小二号黑体(加粗),一般中文标题在二十字以内;

4.副标题四号,宋体,不加粗,居中

5.论文内容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正文均统一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大段落标题加粗;

6.页码统一打在右下角,格式为“第×页共×页”;

7.全文行间距为1倍行距

8.序号编排如下:

一、(前空二格)――――――――――――此标题栏请加粗

(一)(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1)(前空二格)

二、内容摘要、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论文内容准确概括而不加注释或者评论的简短陈述,应尽量反映论文的主要信息。内容摘要篇幅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内容的名词,一般选用3-4个,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隔开。关键词排在摘要下方。“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本身要求用[关键词][内容摘要](综括号、四号、宋体、加粗)。

三、正文部分

正文是论文的核心,要实事求是,准确无误,层次分明,合乎逻辑,简练可读。字数不少于3000字。

文字要求规范;所有文字字面清晰,不得涂改。

数字用法: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计数与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不能简写,如2015年不能写成15年。

四、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其他部分统一使用四号宋体不加粗。“参考文献”本身要求用参考文献:(四号、宋体,加粗)。

五、致谢

致谢

两字本身用四号,宋体,加粗,居中。内容为四号宋体,不加粗。

范文赏析:

在小学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小学阶段的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应积极探究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以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6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07.037

在小学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心理教师以及相关设施的配备不全,加之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设置不完整,因此心理健康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仅依靠专职教师或者为数不多的几节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是无法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的的,应当在各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

一、深化心理健康教育,深挖教学资源

从当前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内容来看,课程内容中可深挖和利用的教学资源非常丰富,准确把握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源是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学的基础。小学阶段的各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语文、生活等社科类学科中,具有非常丰富的显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仅从课程内容以及题材中即可挖掘很多的教学资源。比如,在北师版《镜子里的我》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知自己,懂得如何悦纳自己,引导他们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教学过程为:(1)课程导入。教师向学生说:“大家都是好学生,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新朋友,但是它的心情并不好,大家一定要帮助它。”(2)学文明理。采用播放录音的方式,给学生将课本上的故事和内容,然后让学生对小黄莺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学生轮流发言,教师做好录音工作。(3)总结课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正确找到个人的优点与不足,并将其贴在床头上,每天都要看看个人的长处以增加信心。

小学阶段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虽然内容上没有明显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但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却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心理品质。比如,在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要通过演算等教学实践,来有效培养学生的细致严谨以及科学认真的态度。再如,音乐教师在引导学生倾听和领悟音乐过程中,既要调节学生的生理,又要改善学生的情绪,无形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且在潜移默化中能够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倾听。这既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又是心理健康与否的体现。实践中,我们应当深挖教材内容,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渗透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時,我们还要加强心理健康专题教育。教师应充分运用心理辅导的原则,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尽可能多的尊重每个学生,千方百计维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情绪,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积极的评价方法,让学生尽量体验成功的快乐。学校各科的教学应当以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为依据,结合自身教育、教学的内容、要求等特点,建立相应的心理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使各科教学过程和学校心理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并通过促使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来真正提高各科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充分挖掘学校各科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二、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内外渗透

挖掘出各学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源以后,若想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内外渗透是关键。

(一)教学内部渗透

1.目标渗透。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小学教学目标可分为三级,即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价值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借鉴和根据各级目标要求,并将各学科知识技能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资源有机结合在一起,整合教学目标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加强情感态度与学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与培养,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做快乐的人。上述三级目标的制定与实施,有利于将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有效地渗透到小学阶段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

2.方法渗透。各学科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渗透,属于“内部渗透”的重要方面。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谈话法、讲授法以及演示实验法和讨论法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采用常规方式外,还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方法,如角色扮演、移情以及做游戏等方法。在组织学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角色扮演时,教师应引导他们分享和感受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这有利于他们更好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二)教学外部渗透

1.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小学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密切关注学生的特点,既要看到他们的优点,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不足之处。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保持客观公正,多利用一些肯定的评语对学生进行鼓励。比如,在小学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学生课后会主动整理运动器材。对于这一环节,我们可以“做文章”,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2.课堂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渗透。除教学评价方法外,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也应当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这是非常好的手段和途径。教师在教学课堂管理过程中,可采用民主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的环境,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参与活动;尊重和理解学生,并倾听学生的内心,采用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体验愉悦的情绪,以此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值得一提的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意心理健康教育需自然渗透,切忌强硬渗透,而且,还要注意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应当张弛有度。心理健康教育,切忌喧宾夺主,讲究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