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精选(九篇)

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

第1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一是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动态化管理,规范有序。2019年1-6月全县城乡低保共有1157户3752人(其中精准扶贫低保兜底一批721户3052人)。2019年6月,按照省、精准扶贫比对和“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普查清理”工作的要求,对全县城乡低保进行了清理,共清退农村低保32户,189人,新增112户,403人;2019年7月1日起,全县共有城乡低保1210户3938人(其中精准扶贫低保兜底一批730户3092人),低保兜底和残疾人低保3361人,月人均补差185元,577人农村低保按180元进行补差发放,1-11月农村低保共计发放资金927.285万元。

二是落实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全县有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条件的残疾人458名,因2019年5-6月,按照省、精准扶贫比对和“城乡低保专项治理普查清理”工作的要求,对全县城乡低保进行了清理,7月全县有符合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条件的残疾人497名,按照每人每月90元的补贴标准,1-11月共发放资金47.519万元。

三是落实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全县符合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共计650人,其中一级残疾263人,月补助标准 80元,二级残疾387人,月补助标准50元,因重度残疾人实施动态管理,截止9月全县符合申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条件的残疾人共计642人,其中一级残疾260人,二级残疾382人,1-11月共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44.293万元。

四是完成“两不愁三保障”大排查回头看整改工作。1、针对民政局整改的21条,剩余的12户,县民民政局将与上级部门积极对接,力争纳入农村低保,在没有明确政策规定前提下,我们将按照临时救助政策的规定和程序实施救助,待明年7月低保动态调整时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申报。1户享受老龄补贴,所发放资金按年度兑现,资金报告目前已报县财政局,待资金到位后,立即兑现。2、针对60户涉及的其他问题:涉及医疗自付费用高的52条,由卫健局、医保局整改;涉及住房安全无保障的13条,由县住建局整改;涉及残联残疾人的14条,其中10户为一级二级残疾人,已享受困难残疾人、重度残疾人、低保政策补助,4户已完成评残工作,14个问题已整改完成,民政局按照相关标准按月兑现资金;涉及教育负担重的8条,由县教育局整改;涉及农业农村局的7条,由农牧农村和科技局整改。全县涉及60户、116条问题中,除民政局整改外涉及其余的六个部门问题于2019年9月13日召开的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大排查成果运用督查整改推进会进行安排,43户通过民政局范围纳入临时救助。

五是业内资料迎检准备情况。目前我局各科室工作人员以将迎检相关资料准备完善以备查。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第2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_月_日,我区召开了全区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工作紧急会议,副区长_到会并做了重要讲话。

一、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治大局充分认识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工作的重要意义。

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是直接关系到全区5000多名城市贫困群体切身利益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为。

(一)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是中央一项重要部署。在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中央于今年年初正式拉开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的帷幕。改革的目标是形成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让广大低收入者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关键之一。我区5000多名低保对象是城市低收入者的主要群体,提高他们的补助水平,可以直接拉高城市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奠定基础。

(二)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是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关键。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和规范公务员收入分配秩序,对于逐步理顺社会各方面的收入分配关系,对于构建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社会收入分配体系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由于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示范和导向作用强,社会影响大,因此在解决公务员收入分配问题的同时,必须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特别要高度关注低收入群众的利益问题。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多次开会研究,并就统筹解决相关群体和困难群众待遇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考虑改革公务员工资制度时,必须同步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机关工人工资制度,合理调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适当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有关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移交政府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待遇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并注意提高其他低收入人员待遇水平。从一定意义说,相关困难群体待遇水平是否提高,直接关系到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的成效。

(三)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作出了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科学论断。明确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各种利益主体彼此关联、相互依存的状态下,我们必须推动不同社会群体协调共存、有序流动。这样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社会问题,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精心组织,精密安排,尽快将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工作落到实处。

(一)要精心制定实施方案。自治区规定,内蒙每人提高补助数水平不低于12元。各级民政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积极协调同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尽快通过运作方案,并付诸实施。

(二)要积极筹措所需资金。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取决于财政资金的保障。一是及时足额下拨中央及省级低保补助资金。二是督促落实地方配套预算资金。严禁虚假列支、列而不支等现象,在中央补助资金增加的情况下,地方配套资金绝对不能减少。三是防止挪用低保专项资金。对于把低保专项资金挪作他用的,要严肃追究责任,并在下年度资金分配时相应扣减补助资金。

(三)要切实强化方案落实。既要及时出台实施方案,更要抓好方案的落实。各旗对地方调整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方案的出台要规定明确的时限,不能拖而不决;对地方调整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的金额或比例要有明确的要求,不能模棱两可;对地方低保资金支出额度要有明确的规定,年底城乡低保资金必须实现零结余。各旗要充分认识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工作的紧迫性,务必采取得力措施,督促各地于11月底前尽快落实到位。

(四)要着力克服难点问题。一是加强分类指导。要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指导地方确定好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水平的具体办法,预测好低保人数增减和对低保资金的需求情况。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提高补助水平的工作,认真落实行署关于《阿拉善区推进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阿拉善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分类施保办法》、《关于大力推进慈善事业的意见》等三个政策性文件,更加科学有序地做好我们的工作。二是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作任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三是合理安排人员。此次提高低保对象补助水平,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地要从大局出发,抽调得力人员,组成专项小组,突击完成这项工作。四是精心使用资金。各地要做好低保资金分析和预测工作,确保各级预算资金在年底前足额支出。在资金使用上,可以补发,但不能突击发钱。同时,要配合财政部门,加强资金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专款专用。

三、精心安排当前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

各地在落实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水平工作的同时,要从多方面着手,做好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安排等工作。

(一)继续推进分类救助工作。对低保对象实施分类救助,是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的重要内容。低保对象虽然都是困难群众,但仍有其差异性,在困难的种类和程度上是不同的。各地要从低保家庭和低保对象本人的实际困难出发,将低保对象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按照困难程度的不同提供差异化的保障服务,对“三无”人员、重残人员等,要给予全额低保金或按一定比例上浮,做到重点突出;对有就业条件的低保对象,要在审核其家庭收入的基础上,实施严格的补差保障,促进其再就业。使有特殊困难的低保对象,在补助水平上与一般低保对象有所区别,提高低保资金使用的科学性。

(二)规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低保边缘人群的贫困现象是近年来实施低保制度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地要在以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通过非定期、非定量的方式,为符合条件的低保边缘家庭提供临时性、应急性救助,结合其它专项社会救助制度,帮助他们缓解生活中的困难。

(三)要认真总结

第3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困难群众生产生活

(一)救灾工作。一是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体系,不断提高灾害紧急救援能力。二是及时查灾、报灾,规范救灾工作。三是做好冬令、春荒、夏旱期间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救济,确保各项救济物资、资金到位,救济措施落实。四是开展经常性社会捐助活动,为灾民和困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

(二)社会救助。

1、以县委、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城乡救助体系建设的文件。

3、城乡低保。一是动态管理、应保尽保。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实施城乡低保系列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严格审查、审核,强化监督管理,实现低保工作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二是做好分类施保。对长期生病或有子女上学等特殊情况,要根据分类验收原则,予以不同救助。三是逐步提高低保标准,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四是进一步完善“爱心超市”,切实解决城市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五是进一步做好低保求职窗口工作,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档案,加强对城乡低保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鼓励主动自谋职业。

4、医疗救助。进一步完善农村大病救助工作机制,将农村贫困群众、五保户及时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大病救助工作范围,积极探索城市贫困群众大病救助机制,解决城市贫困群众就医难问题。

5、临时救助。继续做好对生产生活困难群众临时困难救助,帮助他们解难排忧。

三、全面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积极做好双拥工作

一是进一步宣传贯彻新的《抚恤优待条例》。二是全面落实优抚政务公开,将定补、抚恤各种标准定期公示公开,按时足额发放优抚金;规范和完善优抚对象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各项优抚政策落到实处。三是深化双拥工作。进一步优化双拥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双拥活动,继续把智力拥军作为拥军活动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经验,切实办好军营周末育才学校和警营士兵之家,努力培养军地两用人才。四是做好元旦、春节、八一期间对重点优抚对象的节日慰问。五是继续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住房难、生活难、就医难等“三难”问题。六是继续推进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货币安置政策,做好退役士兵的技能培训工作;重视抓好农村退役士兵的返乡安置工作,妥善解决其实际困难;扶持他们发展种、养业和第三产业,兴办经济实体,并推荐素质较高的退役士兵担任基层干部。八是做好烈士陵园的维护与管理工作七是做好军休干部接收安置工作。

[NextPage]

四、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维护群众的民主政治权益

(一)村民自治工作。一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认真贯彻中办发[2004]17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进一步健全村务公开制度,强化“四个民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与监督权。二是在省级村民自治模范县创建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巩固创建成果。

(二)社区建设“三落实一完善”。一是以典型示范带动全面发展,在沿口镇9个社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下开展全县27个社区“三落实一完善”工作;二是健全社区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多功能服务体系,继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三)区划地名工作.一是搞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二是继续做好城镇楼门牌管理工作;三是建好地名数据库;四是做好蓬武线联检工作。

五、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工作,提高管理水平,依法行政

(一)殡葬工作。继续加大殡葬改革力度,推行火葬,规范殡葬执法程序,加强殡葬事业单位管理和殡葬执法队伍建设。切实加强对殡仪馆的管理。

(二)救助工作。以人为本,加强对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完善救助管理工作机制,切实维护救助对象的合法权益。

(三)加强民间组织、社团的管理。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坚持依法管理,分类指导。认真开展民间组织、社团的年检登记管理工作,六月底前完成所有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和公告工作;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公益性民间组织;加强民间组织自律和诚信建设,引导和鼓励民间组织进一步发挥作用,服务大局,造福社会。

(四)婚姻登记。积极宣传新的《婚姻登记条例》,加强婚姻登记、婚姻证件和婚姻档案管理,规范登记程序,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

(五)收养工作。认真按照《收养法》、《中国公民子女收养登记办法》,严格收养登记程序,切实做好收养登记工作。

六、贯彻落实老龄工作方针,积极稳妥地开展老龄工作

一是加强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贯彻工作,广泛开展敬老、养老、助老的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敬老、养老、助老氛围。二是重大节日期间开展对百岁老人的慰问活动。三是大力推进社区和农村基层服务工作的开展,使全县老年文化、老年教育、老年体育、老年福利教育、老年康复医疗、老年生活保障和老年维权等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四是组织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五是动员社会力量,多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为特困老人实施救助。六是积极发展基层老年人协会,充分发挥基层老协联系政府和老年人的桥梁纽带作用。

七、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干部职工综合素质,优化服务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加强干部职工思想、组织、作风和廉政建设,强化“五强”班子建设,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努力造就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民政队伍,增强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为民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步做好党建、依法行政、信访、思想政治工作、防邪、民政宣传、民政资金监督、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卫生、绿化、档案、保密等工作。

八、为民办实事工作

一是对农村特困人员实施低保,做到应保尽保。二是对农村特困人员实施大病救助。三是对联系乡镇贫困中、小学生和大学生实施一定救助。四是帮助农村185户特困户、五保户改造危房。

九、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

努力完成省、市、县分配的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工作。

十、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第4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一)以提高社会救助水平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1、提高社会救助水平。按照市民生工程要求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差水平。

2、及时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按照当月同比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涨幅连续3个月达到或超过3%时,适时向物价部门提出为全县城乡低保对象发放物价补贴,及时启动物价补贴联动机制。

(二)以全面推开核对工作为目标,不遗余力做好核对各项基础性工作

1、主动做好信息对接工作。将核对工作列为全年低保工作重中之重,加以推进。按照核对信息系统横向对接各成员单位,纵向对接市、县、乡镇、村(居)委会,做好区划信息、人员权限信息等基础资料收集、组织人员参训、系统运行、上线等工作,为政府专项救助提供准确科学的保障资格认证。

2、加紧完善核对工作条件。按照洪府厅发〔2011〕124号文件规定,在5月底前解决有人办事、有场所办事、有经费(含桌面终端设备经费)办事等问题。确保今年6月份全面推开城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

(三)以贯彻落实国发45号文件精神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乡低保工作

1、严格执行低保法规政策。按照市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坚持以户为单位原则,坚决纠正“保人不保户”、“合户保”的做法,禁止不分经济条件好差、不论贫困面大小按人口总量派发低保“指标”的做法。

2、加大低保信息公开力度。进一步加大村(居)委会和居民密集地、农村自然村低保公示力度,严格按照公示要求、时间开展公示工作。畅通城乡居民的参与渠道,加大政策信息公开力度,做到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审批结果公平公正。

(四)以“应保尽保、特困重保、超标退保、阳光施保”为目标,进一步加强低保动态管理

坚持按照常补对象每年审核一次,非常补对象每半年审核一次的方法,加强管理服务,定期跟踪低保对象家庭变化情况,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今年城乡低保年度审核安排如下:

1、审核对象

所有低保对象

2、审核方法和步骤

(1)村委会、乡镇民政分管领导会同民政办工作人员与低保对象100%见面了解情况,并填写“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花名册”(附件1);

(2)经村委会评议小组、乡镇低保评审工作小组逐村逐户评审,确定拟保留、取消和变更对象;

(3)张榜公布“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享受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2)、“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取消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3)和“2013年农村低保年度审核拟变更低保花名册公示栏”(附件4),并提供张榜公布照片2张交县民政局存档,张榜无异议的,乡镇民政办于5月底之前把附件2、附件3、附件4打印成册报县民政局低保股。

3、审核重点

以下人员原则上应退出保障范围:

(一)家庭中无重病、重残,且主要劳动力具有劳动能力的,生活水平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二)领取了养老金,生活水平超过农村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

(三)子女有供养能力的低保对象;

(四)享受成员中的成年子女(指年满16周岁且未读书人员);

第5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作民政工作报告,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过去一年的工作回顾

2018年,XX乡民政办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紧紧围绕着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为上分忧,为下解困”的工作目标,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创新,开拓进取,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我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现将2018年我乡民政工作总结如下:

(一)切实做好城乡社会救助工作

1、城乡低保工作

按照“应保尽保、规范运作、分类施保、动态管理”的要求,切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截至2018年12月XX乡农村低保保障户数为1026户,共1537人,当月共发放资金412697元,城镇低保保障户数为42户,55人,当月共发放资金22195元。

根据省民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操作管理的通知》(赣民字[2017]39号)、XX市民政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低保操作管理的通知》XX字[2017]4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我乡城乡低保管理工作,进一步提升我乡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做好低保与扶贫政策的有效衔接和保障对象的精准认定,坚持按时进行动态调整,我乡民政办和驻村乡领导、乡干部及村(居)委会全体干部在八月中旬至八月下旬对在册享受的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一次全面年审,做到应保尽保,确保低保制度的公正与公平,通过年审,对不符合条件对象坚决取消。通过乡村两级干部努力,经上户调查核实,我乡共取消低保户206户,227人,其中死亡11人,变更49户,取消53人,全乡共取消280人。

严把低保评定程序关,严格按照户主申请、村民主评议、乡乡审核受理、入户调查、经济核查、县民政局入户调查、县民政局审批、公示程序执行,确保无影操作,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杜绝关系保、人情保现象发生。

同时做好城乡低保对象年度复查,季度适时调整和城乡低保证换发工作,注重城乡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收入基本无变化的常补对象家庭每年复核一次;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相对稳定的非常补对象家庭每半年复核一次;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有在法定就业年龄内且有劳动能力尚未就业或灵活就业,收入可变性大的家庭每季度复核一次。对需每季度和每半年复核一次的低保对象各乡乡要自主安排时间复核,做到不走过场,动态调整,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则退”。

2、特困供养及孤儿救济工作

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对特困人员及孤儿进行救助,目前我乡特困供养人员共143人,其中集中供养36户,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13元;分散供养107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513元。认真做好农村特困供养工作,加强乡敬老院的管理,努力提高特困老人入住率,保障敬老院经费供给,妥善安排好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规范全乡特困档案,特困资金按月及时足额打卡发放。

全乡救助孤儿共6人,救助标准为每人每月800元,救助金按月及时足额打卡发放到户,分别对他们建立救助档案,并做好孤儿的思想教育和动态管理工作。

乡党委、政府对乡特困供养及孤儿救济工作十分重视,定期对全乡的这些特困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对于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救济,不符合条件的及时取消,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经常性的对这些特困人员进行走访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困难,春节及中国重大传统节日都会对这些进行送温暖的慰问活动,对他们给予必要的经济及物资资助,同时积极争取慈善机构、社会爱心人士向敬老院及孤儿捐赠款物,让这些老人及孤儿感受到政府及社会的温暖,让他们也能体面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3、各种救助及时申报

为缓解救急难,省、市、县启动临时救助、特困救助。临时救助实行按月申报,特困救助按季度申报,救助资金严格按照申请人申请、村委会协助驻村乡干入户调查,村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张榜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共救助76次,救助资金实行“一卡通”发放,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经济压力,帮助经济他们及时困境,

4、生活无着人员救助

深入开展生活无着人员救助工作,关注辖区内流浪乞讨人员,协助救助站及时开展救助活动。

(二)救灾救济工作

2018年以来,我乡先后遭受多轮强对流天气,很多民众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后又遭遇长时间干旱,造成大片农作物受灾,给受灾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将造成较为严重影响。2018-2019年冬春救助款13万元,冬春救助款项将于年底之前发放到户,救灾评定严格按照程序操作,做好村民主评议、公示及乡级审核工作,无优亲厚友和平均分配现象。

(三)医疗救助工作

认真实施城乡低保医疗救助政策,切实惠民利民,帮助城乡困难群众缓解就医困难和因病影响基本生活的问题,使广大困难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年医疗救助87人次,按特困户100%、一般常补80%、其他类别70%的比例进行救助。为特困户、低保户、孤儿、重点优抚对象和重度残疾人缴纳城乡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积极落实好相关医疗救助政策,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紧密衔接,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对象及时核查,及时收集材料,及时申报,充实和完善了我乡窗口“一站式”服务工作,做到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让救助对象享受到政府的温暖。

(四)优抚及双拥工作

我乡共有优抚对象233人,其中残疾军人13人,三属2人,复员军人15人,带病回乡军人31,两参人员32人,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人员140,抚恤金按季打卡发放,优抚对象实行动态管理,死亡的及时取消,符合条件的及时申报。

在“八·一”和春节期间由民政所牵头乡党委政府领导参加,组织慰问组慰问优抚对象,对全乡重点优抚对象普遍进行一次入户走访慰问,深入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遇到困难尽量给予帮助解决,并按有关规定发放给一定数量的慰问品、慰问金;同事各村也组织为优抚对象做好事,送温暖等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对他们的关心及照料。

妥善解决优抚对象实际困难,在认真及时发放优抚对象各种定补、优待金和抚恤金的同时,注意解决好优抚对象的“三难”问题,认真掌握和了解他们的生活、住房、医疗情况,采取各种措施,利用各种可利用条件,切实解决了优抚对象实际困难,在救济方面给予优先照顾,把优抚政策落实到实处,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五)高龄老人工作

我乡民政办切实落实老年人的慰抚政策,截至12月我乡享受80以上岁高龄老人津贴共914人,80-89岁津贴标准为每月每人100元,90-99岁津贴标准为200元,100岁及以上津贴标准为1000元。乡民政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老龄工作方针政策,做好各村的高龄老人摸底调查工作,切实为高龄老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营造全乡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氛围深厚,积极组建为老服务志愿者队伍,采取“结对帮扶、红飘带、情感银行、爱心门铃、日间照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老年志愿者活动,让老年人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的关爱。

(六)殡葬改革

殡葬改革是我国一项重大决策和重要社会边个,是一件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事。在2018年殡葬改革工作工作中我乡积极落实上级精神,落实17村委会公益性墓地建设,对“三沿六区”的高大尚坟墓进行了有效整治,与各村签订了殡葬改革责任书,积极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殡葬改革宣传,各村制订专门的宣传栏,通过宣传使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家喻户晓,宣传殡改制度,倡导厚养薄葬的新风尚,使群众自觉遵守和执行殡葬管理各项法规、政策。

二、2019年工作安排

2019年在精神指引下,民政工作任重道远,将一如既往地做好城乡低保对象动态管理工作,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做好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清理、审核、申报工作;做好新建敬老院的特困供养对象入住工作,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机构运行维护的新路子;搞好救灾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创建工作;做好惠残民生工程工作;做好上级要求的其他社会事务工作,为实现美好的中国梦献计献力。按照上述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快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1、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城乡低保工作以加强规范化管理和争创全县基层低保工作规范化建设先进单位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低保申请、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程序。倡导诚信求助,加强动态管理,切实做到公平施保,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扎实推进分类施保,对重点保障对象实行重点保障。适时调整提高保障标准、发放临时补助。不断创新救助机制,完善救助政策,规范救助行为,形成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以其它社会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方式,实现城乡社会救助一体化、组织网络化、管理社会化,最大限度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2、提高特困供养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农村特困供养工作条例》,完善特困供养配套政策,严格审批条件和程序,落实供养责任和待遇。建立特困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强化服务理念,优化管理服务机制和制度。

3、完善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对因病、因残、因灾等各种特殊原因造成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的家庭,给予非定期、非定量的临时救助,着力缓解城乡困难群众突发性、临时性生活困难。

4、继续实施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工程。认真做好摸底工作,积极筹集资金,扶持低保户、困难户危房改造,严格把关,按照国家政策和相关程序办理。

(二)做好残疾人帮扶工作

大力做好宣传工作。做好全国助残日、助残宣传活动,倡导全社会做好残疾人的帮扶工作。搞好残疾人保障法的宣传,积极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三)发展老龄事业,做好孤残儿童救助工作

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活动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健全老龄工作的管理队伍,针对老年人的特点 开展各类健身运动、娱乐活动,提高健康服务,继续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及时了解乡里孤残儿童的情况,定期看望他们,做好学龄孤残儿童的入学工作,全方位的关注、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与爱护。

(四)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养,加强民政队伍的组织建设

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及相关政策,提高自身素质,坚守岗位,在思想创新意识上不断提高,做好民政各项工作,完善各项管理,严格按程序办事,最大限度地为本乡群众提供服务,让上级领导放心,群众满意。

各位代表,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政府指引下,XX乡民政工作一定会再上新台阶,为构建和谐XX做出应有的贡献。XX的明天会更好,XX人民的生活也会更加绚烂多彩!

第6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为进一步深化拓展创先争优活动内容,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紧密围绕“十二五”规划目标,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提振精神、加快发展”学习教育活动,切实把学习教育活动成效转化为加快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和城乡一体发展的推动力,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

一、围绕“五大课题”,解放思想创先争优。按照“十二五”规划总体目标,与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规划机构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五个重大课题研究,进一步解放思想创先争优。一是城市化课题,围绕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方向等开展研究;二是工业化课题,围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开展研究;三是国际化课题,围绕国际发展形势,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等开展研究;四是城乡一体发展课题,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开展研究;五是发展战略模式课题,围绕本区实际,重点研究发展的战略目标、模式途径等。各课题组分别形成专题报告和专项规划,以科学的规划助推创先争优活动深入开展。

二、突出“六个反对、六个倡导”,提振精神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加强理想信念、根本宗旨、反腐倡廉教育,重点围绕“六个反对、六个倡导”狠抓思想作风教育。一是反对固步自封的狭隘观念,倡导区域合作、共谋发展的开放精神;二是反对埋怨叫苦的消极情绪,倡导奋发有为、开拓创新的自强精神;三是反对安于现状的落后意识,倡导勇争一流、勇创卓越的拼搏精神;四是反对各自为政的错误倾向,倡导协作共事、共兴XX的合作精神;五是反对瞻前顾后的保守思想,倡导敢于担当、敢作敢为的进取精神;六是反对忙于应酬的不良风气,倡导勤于学习、勤于思考的好学精神。通过加强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提振精气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三、抓好“五个重点”,加快发展创先争优。紧紧围绕把我区建设成为“江南新城、主城第三增长极、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的“十二五”发展总体定位,抓好“五个重点”,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上创先争优。一是以江南新城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二是以优化提升产业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三是以扩大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大力推进国际化进程;四是以城乡一体发展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五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真正把创先争优活动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明和谐、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为“十二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第7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一、**年任务目标完成情况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紧紧围绕“一有两不愁四保障”工作目标和“六个精准”要求,扎实推进“六个一批”工程,压实“四双”驻村帮扶责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年共减贫30398人,占市定目标27600人的110.1%,31个省定重点贫困村全部如期出列。完成搬迁入住及购房4466户14768人,分别超出省定任务3905户14483人的14.3%、2%。其中集中安置3493户11286人(77个乡镇集中安置点安置1522户5184人,城镇购房1438户5550人,福利院安置533户552人),分散安置973户3492人。按照“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的思路,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家庭农场22家、专业大户161户,基本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发展1亩以上经济林,户均养殖3头以上牲口、100只以上家禽,合作组织村村全覆盖。严格落实并足额兑现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兜底保障等各项政策。兑现各类教育扶贫专项资金3040余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4555人次,义务教育净入学率99.98%。100%的贫困村有标准化卫生室、有合格乡村医生,通硬化公路、通客运班车、通生产用电、通普通宽带。

二、政策落实情况及推进举措

1.立足“真实”,凝聚攻坚合力。一是加强领导真重视。在成立20个乡镇战区的基础上,按照地理格局、自然资源、人文特点等因素,将全区分为环**湖、泛滔河、泛堵河、泛丹江河四大片区,区四大家分别牵头一个片区、联系一个乡镇、包保一个重点村、领办一个示范点,从县级领导层面带头提认识、压责任。启动了梅铺、谭山“绿色发展·精准脱贫”和叶大、胡家营“三色工程·精准脱贫”先行试验区建设,区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督阵,保证薄弱地区工作同步推进。二是出台政策真支持。建立了“1+N+M”政策支撑体系和“六位一体”的脱贫攻坚规划体系,并针对产业奖补政策落实难、各乡镇(场)标准不一等问题,制订了《**市**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奖补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奖补类型、奖补标准进行规范,激发市场主体参与精准扶贫的积极性,引导贫困户依附在产业链上增收。将区扶贫办由政府直属事业单位调整为政府工作部门,增设正科级二级单位2个,强化扶贫开发工作力量。三是整合资金真投入。预算财政扶贫资金1530万元,增长率310%。成立农投、林投、交投、文旅投等产业投资公司作为整合资金平台,统筹整合22个部门财政资金用于精准扶贫。设立2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分别投入农商行和邮储银行进行融资,累计发放扶贫类贷款2.74亿元。与长江证券合作,启动实施了“一司一县”扶贫行动,引进企业3家,正在洽谈5家,引进社会资本近15亿元。**年1月11日,**区“绿色发展助脱贫产业板块”54家地方企业在武汉股权交易中心鸣钟挂牌上市。

2.紧扣“准实”,实施“六个一批”。搬迁扶贫上,探索了进城入镇安置、兴办养老产业安置、依托园区安置、主干道沿线集中安置等模式。编制了易地扶贫搬迁“四位一体”规划,出台了招投标、资金管理等系列操作办法,了工程建设、房屋建设参考性拦标价,让乡镇在操作过程一目了然,加快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进度。以改革思维创新推进“有劳动能力的集中进城安置、五保准五保户集中进乡镇幸福院安置”的做法,在《人民日报》《湖北日报》多次报导。产业扶贫上,坚持生态、经济、产业三化融合,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绿廊、景廊、文廊三廊融合发展。结合实际确定了“每乡镇建成一平方公里生态产业园,发展光伏发电、小蜜蜂养殖、乡村旅游、劳务输出、生态林业五大重点扶贫项目,每乡镇培育百名产业大户”等“151”产业扶贫工程。鼓励就业创业,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新增转移贫困劳力就业2.5万人次,发展农家乐452家、带动贫困户就业700余人,大柳乡余粮村、柳陂镇亮子湾村等9个村列入国家旅游扶贫重点村,樱桃沟村旅游扶贫工作经验得到原省委书记李鸿忠同志批示。教育扶贫上,出台并兑现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扶持资助政策,深入推进“金蓝领雨露计划”,组织开展农民职业化教育培训和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贫困学生资助和贫困劳力培训两个全覆盖。医疗扶贫上,实施“五大行动”,为15042人次扶贫对象减免门诊挂号、住院医疗、就餐交通等费用282万元,扶贫对象享受各类补偿资金447万元。并按照每人每年20元的标准,由区财政为全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购买了大额医疗补充保险。生态扶贫上,将新一轮退耕还林2万亩指标向贫困户倾斜,完成各类造林15万亩、生态修复2000余亩,招聘生态护林员1313名,提前一年完成省林业厅下达我区的绿满荆楚任务。保障扶贫上,先后两次提高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全区农村低保每人每月提标到320元,实现了低保线、扶贫线“双线合一”;集中和分散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标到9600元和6000元,增幅达229%、200%。

3.全程“严实”,保障减贫质效。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全程管理,确保各项扶贫措施在各个环节落到实处。一是严把入口,开展精准识别。开展“大走访、大核查、大比对、大清洗、大审计、大整改”六大活动,采取驻村工作队核查、大数据信息比对、贫困人口信息审计整改等多种手段,剔除不符合贫困条件的对象17529户58652人,补录贫困人口776户3307人,锁定贫困人口49026户161665人,易地扶贫搬迁22805户70206人。二是严格过程,实施网格管理。研发了**区精准扶贫网格化管理平台,开通了**区精准扶贫微信公众号,实时上传、查看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扶贫工作推进情况等,网上督导考核,各项任务“一网督清”,工作成效一目了然,督促各工作队主动开展帮扶工作。经验作法于**年9月28日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交流,在国务院《扶贫信息》(**年第255期)、省扶贫办简报(**)第44期推介。三是严控出口,确保精准退出。紧扣户脱贫、村出列标准和程序,进村入户帮群众算收入帐、感情帐、兑现的政策帐,聘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各乡镇(场)**年减贫成效进行第三方评估,坚决杜绝数字脱贫、假脱贫和被脱贫。四是严肃问责,强化政策落实。成立4个巡回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各战区暗访督查,开展大规模督导巡察15批次,专项巡察2次,大数据清查比对2次,发现违纪违规问题线索6个,3名镇干部、1名镇直单位负责人和2名村书记因扶贫工作严重滞后受到责任追究。

第8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和补差标准。年,当尚未实施农村低保制度的乡镇,完成由农村特困救助制度向农村低保制度的转型,在全市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市辖区按户年人均1320元、当按户年人均1020元农村低保标准执行,实现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全市纳入农村低保按年人均补差不低于450元水平,实行社会化发放。建立农村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所需资金除争取国家、省补助外,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县区政府负担。

二、提高农村“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提高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和供养标准。年,全市农村五保的集中供养率达到30%,到“”末集中供养率达到50%。年市区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年人均2500元,当农村五保供养标准为年人均2100元,并随着本地农村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作适时调整。所需资金除争取国家、省财政补贴外,市财政按300元/人年的标准给予补贴,不足部分由县区政府负担。

三、加快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适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遵循“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市老年公寓、养老院、托老护理院等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逐步建立集中供养与分散供养相结合的城镇养老体系。

四、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凡符合条件的新增被征地农民,做到“即征即保”。加强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的收支管理,确保基金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规范基金支付行为。确保被征地农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并逐步提高养老保障水平。

五、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

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政〔〕59号)精神,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加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将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从业人员、社会团体(基金会)聘用的专职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与机关事业单位形成劳动关系的非在编人员纳入参保范围。对领取《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按社会保险补贴政策给予补贴。对当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并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发给个人基本生活费,所需资金由省与县财政按1:1比例负担。

六、积极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不断完善以家庭保障为基础、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为核心、商业性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险体系。所需资金按照“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政府给予扶持”的原则筹集。积极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年上半年,制定我市农村养老保险办法,年下半年组织实施,市区全面推开,当可选择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试点,逐步推开。

七、进一步加强统筹城乡就业体系建设

整合城乡就业服务资源,构筑延伸至基层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年,在全市建立健全乡镇农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平台,发展壮大街道劳务公司、村级劳务公司和境外劳务公司。年完善统筹城乡就业六大体系,即: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就业培训体系、就业援助体系、劳动者维权体系和就业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八、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政府支持和集体扶持相结合的多方筹资机制,健全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筹资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农民个人缴费水平和各级政府补助标准,以稳步扩大参保农民的受益面和提高保障水平。

九、加快完善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年,当要建成本区域城镇非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加快吸纳市区未参保非职工居民参保,到年底,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个人缴费、政府补贴和社会捐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参保居民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标准缴费,省财政按每人每年30元、市财政按每人每年不低于30元、区财政不低于2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

十、建立健全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体系

完善城乡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在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的基础上,将低保边缘群体、城乡家庭因病致贫人员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同时建立医疗救助管理运行新机制。所需资金,除争取国家、省财政补助外,市、县区应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医疗救助资金。

十一、逐步建立重大传染病病人医疗救助和生活救助保障机制

继续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实施“四个一、三条线”工程,加大对艾滋病病人的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力度。对结核病人、血吸虫病人等重大传染病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病人,按规定提供医疗救治费用。

十二、建立和完善城乡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按急救站、急诊科建设基本标准和结构调整、资源整合的原则,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市、县城区急救分站的建设,并依托乡镇卫生院建设若干个农村急救分站,构建日常急救网络、突发事件应急救治网络和保障支持网络构成的完善的医疗急救服务体系。加强医疗急救队伍建设,逐步建成适应我市实际、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反应灵敏、运转协调、持续发展的医疗急救服务网络,提高医疗急救水平。

十三、加强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从年起,用5年时间对全市中心卫生院、承担防保任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防治结合型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健全和完善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对城乡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农村卫生所需资金除争取中央、省补助外,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县区政府承担,市财政对确有困难的区给予适当补助。社区卫生所需资金除中央、省补助外,市与区财政按比例配套负担。

十四、大力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放心工程

建立健全食品监测网络。及时、定期食品安全和市场信息,预防、控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品种食品的专项整治。推进生猪机械化屠宰和菜牛定点屠宰。加强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和农村药品供应、监督网络的建设。强化舆论宣传和引导,加大食品药品整治和监管力度,严肃查处食品药品危害事件,进一步提高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满意度。

十五、全面实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

从年起,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城乡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免费提供城乡贫困家庭学生教科书的资金和补助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费的资金,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市、县区财政负担。当农村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资金中央承担60%,省承担40%;市辖区义务教育免学杂费资金,按现行财政体制,由市、区政府各自解决。

十六、全面消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

到年底,全面完成现有农村中小学18255平方米的D级危房和新增动态危房改造任务,同时认真研究危房改造资金投入新机制,确保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

十七、建立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按照国家和省统一部署,积极推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建立高中阶段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实行学费减免。实施农村困难家庭学生职业教育补助券制度。

十八、构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建设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宣传、保护和利用各类文化遗产。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2131工程”。创作反映本市文化特征的文化精品。定期送文化下基层。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培养和引进各类文化人才。从年起,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用4年时间对全市部分社区和所有行政村进行基本体育设施配备,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乡镇、村文体站站长的业务培训。

十九、推动科技进社区、进乡村工程

建立完善基层科技活动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动科技进社区、进乡村,进一步拓展科技知识普及渠道,丰富科技活动内容,增强全民获取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能力,为我市创建创新型城市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年启动科技进社区、进乡村工程建设,年实现城乡每个乡镇(街道)和社区(村)都建有科技活动中心或科技活动室。

二十、完善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对农村只有一个子女或两个女孩的计划生育家庭,夫妻年满60周岁以后给予奖励扶助。奖励扶助金按每人每年600元的标准发放,其中只生育一个独生女的另增发120元。年,对子女死亡且现无子女的奖励扶助对象,其奖励扶助标准从每人每年600元提高到1200元;其中只生育过一个独生女且死亡现无子女的,从每人每年720元提高到1320元。

二十一、积极推进有线数字电视工程

从年起,力争用2年时间,基本完成我市有线电视从模拟到数字的整体转换,建成一个开放的多媒体信息服务平台,使遍及千家万户的电视机真正成为集公共传播、阳光政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年完成数字电视平移方案,开展有线电视旧网改造,力争启动数字电视整体平移工作。

二十二、积极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

按照“经营主体公司化,运营模式公交化,运作方式市场化”的原则,积极开通乡镇之间、行政村之间的循环班车,构建农村客运服务网络,方便农民出行,服务农村经济。年通公路的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90%以上。在当护河镇和石桥镇各新建一个四级客运站,建成80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和招呼站,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辐射城乡的农村客运网络体系。

二十三、实施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工程

年起,按照“县(区)规划、乡(镇)实施、村级承办、农民参与”的原则,重点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中心镇、县城周边地区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污水集中处理。年起逐步向远郊延伸,力争用3-5年时间,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率先在全省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二十四、支持贫困村建立资金互助组织

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意愿,坚持政府与农民互动,建立“互助资金”,按照资金“归全体村民所有,民主管理、自主决策、共同参与、互相监督”的原则,建立民主化管理机制。实行“无偿投入、村民共有、村内互助、周转使用、有借有还、滚动发展”的原则,建立资金积累增长机制,帮助贫困农户尽快脱贫致富。

二十五、进一步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年起要进一步加大危旧房改造力度,改善危旧房区域居民的居住条件。完善老旧和松散型小区亮化及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实施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继续建设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资金通过有偿出售自求平衡。将住房补贴向低收入家庭延伸,对人均年收入不足5000元,且人均住房面积不足13平方米的城镇居民家庭,按所差面积每平方米每月补助5元,所需资金由住房公积金增值及财政预算解决。

二十六、加速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年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解决全市农村36.5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和改造25.14万人口的饮水安全隐患。所需资金除积极争取中央、省投资外,主要采取吸引企业或个人投资,以及市、县区政府补助的办法解决。

二十七、实施城乡电话“户户通”工程

从年起,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重点对城乡低收入家庭实施电话“户户通”工程,满足城乡居民的通信需求。市民政部门和县区政府要积极配合,尽快开展城乡低收入家庭摸底调查,及早安排工程施工。对电话初装户减免一次性费用,对长期通信使用费实施套餐优惠,使城乡低收入家庭真正能够用上用得起电话。

二十八、实施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

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善服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水平,增加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建立健全推进“村村通”工作的长效机制,构建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年,市郊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通上有线电视;当20户以上自然村通播率达到65%。到年全市20户以上自然村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

二十九、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长效机制和参加社会保险办法

全面落实《关于切实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政〔〕70号)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在建筑施工领域推行农民工管理“五个一”工程,即:一份合同、一个工资卡、一个工资专户、一个工资台账、一个公示栏,规范使用农民工,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月发放。司法行政部门为追讨工资的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农民工免缴诉讼费。加快落实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平安计划”;年内制定出台农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分类解决好农民工的大病医疗保障。

三十、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体系,有效维护弱势群体基本权利

第9篇:城乡低保六精准工作范文

一、提高城乡居民就业水平

(一)扩大就业总量,统筹城乡就业。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不断拓宽就业渠道。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2500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强化就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认真落实好自治区、市就业培训的相关扶持政策,使全县新增就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率不断提高,年完成培训800人。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年内要建立起公共就业培训基地1个。

(三)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纳入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700人,其中初次转移就业3000人。

(四)进一步加强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建设,为城乡劳动者免费提供优质、就近、便捷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五)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采取政府和用人单位共同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形成“出现一户,解决一户”的动态管理、动态援助的长效机制。

(六)切实解决残疾人就业困难,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按规定的比例落实残疾人就业岗位;年安置17名城镇残疾人就业。

二、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七)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年内,基本养老保险参统人数达到7900人,核定移交金额3430万元;基本医疗保险参统人数达到10790人,核定移交金额835万元;失业保险参统人数达到8897人,核定移交金额250万元;工伤保险参统人数达到3100人,核定移交金额85万元;生育保险参统人数达到2700人,核定移交金额23万元。基本实现社会保障全覆盖。

(八)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支付标准。全面实行统账结合的运行模式,建立健全个人账户。住院统筹基金起付标准:在市及市以外治疗的三级甲等医院由原来的1000元降为600元,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由原来的750元降为400元,在本县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由原来的500元降为200元。参保人员使用乙类药品、特殊检查治疗等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个人自付比例由原来的30%降为20%。

(九)城乡低保扩面提标。年,城市低保对象在年1699人的基础上新增501人,城市低保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20元;农村低保对象在年5540人的基础上新增1837人,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520元提高到720元,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提高低保标准。

(十)落实好城市低保家庭的冬季采暖补贴,随着经济的发展,确保每年适度提高。

(十一)提高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年,集中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300元提高到15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00元。

(十二)提高医疗救助水平。扩大医疗救助范围,将医疗救助对象延伸到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对象之外的城乡低保边缘人员;救助病种扩大到大病之外的常见病、慢性病;年,进一步扩大救助范围,使更多的大病患者得到救助。

(十三)落实因基本生产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众的补助办法,认真落实自治区、市有关补助政策,切实保障群众生活。

(十四)建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三、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十五)促进菜农增收,继续实行蔬菜种植专项资金扶持政策,重点推进蔬菜保护地建设,年内新建蔬菜保护地100座100亩。

(十六)促进农民稳定脱贫和增收。对农民采用以中型温棚为主的网室技术种植马铃薯进行补贴,新建网室80亩,原种田140亩,一级种薯田1500亩。

(十七)解决部分缺水村庄农民吃菜难问题,年内,新建雨水集蓄水窖1000座,发展零散菜地3000—5000亩。

(十八)促进奶农稳定增收。贯彻《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号)在继续完善已建成奶牛小区生产设施配套的基础上,新建1处存栏规模达500头的奶牛养殖小区。适当提高奶牛改良配种生产和奶牛疫病防治以及基层兽医防控补助标准。健全和完善奶牛保险制度。

(十九)提高对肉羊养殖户的扶持。今年要继续加大肉羊改良力度,年内调进优质肉用种公羊500只投放到存栏30只以上的养殖大户,新建小畜人工受精站20处,冷配基础母羊2万只。

(二十)加强对养殖业的技术服务。年内,兴建畜牧技术综合服务站1处。

(二十一)促进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继续采取增加财政收入,加大社会扶持等有效措施,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全县2.1万绝对贫困人口从年起人均收入每年增加200元以上,到2010年,农村贫困人口收入明显提高。

(二十二)切实维护农民工利益,今后,建设领域所有施工项目在雇佣农民工时,施工单位应在项目开工前按规定比例支付农民工工资保障金,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发放。

四、提高城乡教育保障水平

(二十三)在保障城镇学校公用经费的基础上,继续执行好免除学费、课本费、补助住宿生生活补贴的“两免一补”政策。

(二十四)继续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进一步制定并完善有关政策措施,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县城学生同等待遇。

(二十五)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对职业学校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费的政策,并且逐步建立奖学金制度。

(二十六)不断满足学生的住宿需求。年内,要在清水河县第一中学开工建设寄宿公寓楼,解决1324名学生的住宿需求。

(二十七)认真落实民族教育政策,实施民族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寄宿生助学金制度,小学生每人每月120元,初中生每人每月150元。

(二十八)确保贫困家庭子女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继续实施扶困助学制度,对当年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给予入学资助,确保每一位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不失学。

五、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二十九)切实解决居民就医难问题。在年已完成7所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改造基础上,今年对窑沟、北堡卫生院和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改造。进一步改善医疗救治条件。

(三十)方便社区居民就诊。年内完成60个村卫生室的达标建设任务,配齐配全医疗设施,乡镇卫生院建设合格率达到80%以上,合格村卫生室的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为老百姓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

(三十一)完善农民医疗保障。继续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确保农民参合率达到90%以上。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报销封顶线,扩大受益面。

(三十二)进一步方便农民就医。从年起,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村基层卫生院建设力度,到2010年,以建设乡镇卫生院为重点,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实现乡乡有标准卫生院,村村有合格卫生室。

(三十三)方便农民医疗急救,继续完善县120急救站建设任务。

六、提高居民住房保障水平

(三十四)切实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加大廉租房租赁补贴力度,今年,为20户特困居民发放廉租住房补贴20000元。积极争取廉租住房补贴专项资金,有计划地考虑和规划廉租房开发建设,保障最低收入家庭住有所居。

七、提高城乡居民宜居水平

(三十五)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力争年内完成造林绿化15万亩以上,其中工程造林9万亩,封山育林6万亩,同时要稳步推进城区绿化和新农村绿化,着力提高城乡居民宜居水平,为居民创造良好的空气环境。

(三十六)大力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年,新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8处,解决0.6万人1.2万头(只)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到2010年,城镇供水普及率达到87%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5%以上。

(三十七)继续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年内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1400座。

(三十八)加快推进旧城区综合整治,逐步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年内,要完成窑湾巷、体育巷两条巷道的改造;新建城关镇南街排洪渠650米;完成河滨路和其它居民巷路灯的安装和改造任务。

(三十九)切实解决居民出行难问题。努力使国道109东、西线工程按工程总体进度和质量要求完成当年的工作量;年内建成小庙子—单台子37公里三级油路;续建王桂窑新区—喇嘛湾工业园区24.5公里二级油路,完成通村砂石路三条42公里,即挡阳桥—水门20.4公里,山岔河—朱毛草7.2公里,前营盘—北圪洞14.4公里。年内,要处理好刘四窑、土沟两处交通道路安全事故黑点。

(四十)改善农民生活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完善1个示范村供水、供电、道路、环卫等基础设施,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

八、提高城乡社会文明水平

(四十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努力促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文化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完善城镇居民共享共用的文化体育服务场所,为全县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文化体育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图书馆、文化馆(站)建设。年,图书馆在现有藏书的基础上,新增图书5000册,到2010年,使全县文化站普及率达100%。

(四十二)积极争取项目、落实资金,逐年改善兴建具有功能齐全、一室多用、符合社区居民要求的社区文化活动室。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群众参与体育健身积极性较高的乡镇带头示范开展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利用三——五年的时间有计划、分阶段逐步落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两台乒乓球案和一副篮球架,同时配合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

(四十三)组织开展好“春节、元宵节”、“4.30市体育日”、“6.10全民健身宣传周”、“广场消夏文化活动”、“长城文化节”等一系列文化体育活动,力争达到“月月有比赛、季季有活动”,不断提高城乡社会文明水平。同时以开展“2131工程”、“科普之春”和“国产新片进农村”电影放影活动为重点,深入开展文化体育下乡活动,确保每年为农村群众送戏、送电影不少于120场(次)。

(四十四)增强新闻媒体服务居民的能力。组织实施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好国家、自治区、市三级广播电视节目在农村无线覆盖。6月底完成在全县覆盖有2套中央电视节目和一套中央广播(调频)的无线信号工程。

九、提高社区建设管理水平

(四十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年,进一步改善社区办公用房条件,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

(四十六)保证社区活动经费。确保每个社区办公正常运转。

十、提高平安首府创建水平

(四十七)巩固和提高打防控网格化警务机制,提高治安管理水平。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加强、改进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员的服务和管理,加强城防警务建设进社区,消除城乡重大安全隐患,提高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

(四十八)进一步畅通和拓宽渠道,开通市、县两级信息系统,并与自治区网络中心对接。继续实施领导接待日制度,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确保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四十九)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大力加强公共消防设施系统建设和维护,加强道路、矿产、交通设施安全监管。

(五十)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药品安全检测规定,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餐馆、食堂以及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监管力度。做好上市禽畜产品检验检疫工作,进一步规范生猪的定点屠宰。做好食品药品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居民吃上放心食品和放心药品。

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对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任务非常艰巨。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抓好落实。

一是各乡镇、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贯彻落实上述《实施意见》对于改善民生、造福于民、维护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紧迫感,抓紧抓实,确保取得成效,真正取信于民。

二是各乡镇、各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建立起由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一名副职专门负责的保障机制,迅速作出工作部署,制订详细工作方案,建立严格目标责任制,确保任务落实。

三是县督查、监察等有关部门要加强检查督促,狠抓工作落实。县委组织部要将此项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年度各乡镇及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