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心理范文

职业心理精选(九篇)

职业心理

第1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积极职业教育;职校生;心理发展;心理策略

作者简介:崔景贵(1968-),男,汉族,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教育学博士后,中国职教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职教学会副会长、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常州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心理学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编号:BJA130094),主持人:崔景贵;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158(2015)01-0004-05

2014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着力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谈及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心理的全面和谐发展。95后职校生作为一个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凸显的特殊青年群体,其心理发展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积极职业教育是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和“幸福工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如何认识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的辩证关系?积极职业教育如何为当代职校生心理和谐发展导航?这些问题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积极探究。

一、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是职业学校教育的起点和依据,是积极职业教育科学开展的前提;另一方面,职校生的心理发展又依赖于职业学校教育,是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产物[1]。积极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而积极职业教育的深入开展,更需要全面认识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维护职校生心理健康权益,以着力创造和实现最优化的最近心理发展区。

(一)认识职校生心理发展特征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依据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在16、17岁至19、20岁,正值其个性发展和人格成熟、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最关键、最重要的青年初中期。这一时期的职校生心理发展,特别是在认知与思维方式、情感与智力发展、个性倾向及言语表现上,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具有过渡性、闭锁性、动荡性、两极性的年龄化特征;具有明显的两面性,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自觉与蒙昧交织并存的个性化特征;以讲究实用性与本身的从众性、消极性、逆反性并存的社会化特征;定向性鲜明的职业指向性与盲目性、片面性并存的职业化特征;具有学习行为实用化、个性发展自主化、需要结构多样化、价值观念多元化、负面心态普遍化的时代化特征;多重矛盾冲突相互交织的矛盾化特征等六个方面特征[2]。

积极职业教育对职校生心理发展具有依存性。一方面,积极职业教育受职校生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特点的制约。职校生受各方面影响,其心理发展在各个阶段显现出不同的特点,积极职业教育只有适应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才能充分发挥它在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因此,积极职业教育必须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出发。另一方面,积极职业教育受职校生心理发展个体差异性的制约。积极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全体职校生,考虑他们各方面的个别差异,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职校生的潜力和积极因素,弥补短处与不足,才能促进所有职校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职校生心理发展是不断完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呈现出顺序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存,具有发展的不均衡性及个别差异性等。理性认识并自觉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基本规律,积极职业教育才能引导与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发展,并进一步把握好职校生心理发展的可变性,考虑个性心理差异,注重因时而化、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积极职业教育只有在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才能更充分地体现积极的意蕴,更深入系统地促进职校生的心理发展,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也才能更好地增强自觉性,把握针对性,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

如何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科学开展积极职业教育呢?第一,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顺序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规律,积极职业教育应当循序渐进,对处于不同教育阶段的职校生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第二,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存的规律,积极职业教育既要科学规定每一阶段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又要充分利用发展的可能性,创造“最近发展区”,促进职校生心理较快发展。第三,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不均衡性,积极职业教育要抓住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第四,依据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的个别差异性,考虑职校生在智力、能力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个别差异,从个体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指导或因材施教[3]。

(三)自觉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责

关注和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职校生心理权益,是指职校生心理健康成长、发展必须享有的,以及成人社会必须予以尊重的权利[4]。2000年8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在无锡召开的《儿童权利公约》教育研讨会上,提出儿童至少拥有六个方面的基本心理权益,包括获得生活、学习安全感的权益;被尊重、理解、鼓励和爱的权益;被集体接纳、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参与集体活动的权益;有去尝试,即使是犯了错误后改正错误、承担必要责任的权益;自主选择及自主决断的权益;在学习上保持自己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得到具体帮助的权益;在个性心理品质发展上得到帮助和服务的权益。职校生心理权益是一项最基本的人权,然而,又是最容易被社会和学校所忽视的基本权益。

积极维护职校生的心理权益,要求树立和谐的现代教育目标观,让每个学生成为富有智慧的自我实现者,真正关注职校生现实的生活世界,让职业教育回归现实的学校和社会生活世界,重视对学生生命的终极关怀,引导他们学生活的知识,学生存的技能,学生命的智慧,学生态的意义,引导职校生学会担当责任,学会自主选择,从“异化”的心理状态中走出来;培育新型民主的职业学校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要学会做“心理保健师”,对学生做到不讽刺,少批评,多鼓励,常谈心,成为学生心灵的陶冶者、学生健康的守护神、学生个性的示范者、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让每一个学生在职校“抬起头来走路”,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有尊严地读书学习”。

(四)着力实现最近心理发展区是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任务

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教学要考虑学生的两种发展水平:一是个体在独立活动中目前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现有的发展水平”;二是在他人的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可能的发展水平”或“潜在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教学就是着眼于、落实于最近发展区,教育就是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学既要依据学生已经达到的心理发展水平,而且要预见到今后的心理发展,即教学要走在发展的前面,而不是迁就原有水平。只有这样,教学才能带动和加速发展。最近发展区理论对职业学校教师根据职校生的原有基础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5]。

职校教师要充分把握“最近发展区”的要义,科学开展积极职业教育。“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模式上都要顾及学生的现有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桥梁”作用:在教学设计上,充分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与思维特点,预测他们的潜在发展能力,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不具备,但与原有知识结构有一定联系的新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调整原有的知识结构,实现自身发展;在教学原则上,从“最近发展区”理论角度审视“因材施教”,职校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更要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把握学生的“学习最佳期”,以引导学生向潜在的、最高的水平发展;在教学模式上,鼓励学生进行交往和探究,在教师适时、必要、谨慎和有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与同伴合作对话或自主探究寻求答案,知识的建构由学生自己围绕问题自主完成[6]。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当代职校生的成长需要青春的阳光,职校生的生命需要温暖的阳光,职校生的生活需要灿烂的阳光。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创新,就是要进一步促进职校生心理更健康、更和谐、更全面地发展,引导职校生成为拥有积极的心态、阳光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心理真正成熟的现代“心理人”。

二、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心理策略

积极职业教育强调,积极要成为贯穿职业教育全过程的核心价值和主线,倡导职业教育要深入系统地关注人性的积极方面。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就要秉承“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育人至上”的理念,充分发挥职校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支持和激励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发掘心理发展潜能,认识心理成长问题,建设心理资本资源,提升职业心理能力,促进职校生积极品质的形成与完善,实现心理世界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一)倡导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

心理自助是通过自我意识对自身心理和行为状况进行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并使用一定的心理调节方法来维护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品质、开发心理潜能的过程[7]。职校生要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自我教育是根本途径。只有职校生自身积极参与和不断努力,学会自我心理修养的方法和技术,职校生才能实现心理素质的积极发展和持续提高。所谓自我心理修养,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自我心理教育,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帮助、自我服务。

倡导职校生积极开展心理健康自助,需要其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充分认识自我心理修养的重要作用,自觉激发、保护和增强自我心理修养的动机和愿望;学习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基础知识,制定自我心理修养的近期、中期与远期目标;正确掌握有关自我心理修养的一些具体技术,如学会理性认知,巧妙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进行积极自我暗示,直接或间接进行心理训练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生活和实际行动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指导职校生积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建立在脑物质活动基础上的人的具体心理活动的无限多样的实际存在方式或存在形式,在其持续的一定时间段内具有一些相对稳定的特征,是特定主体在该时间段内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心理活动全部要素的总和[8]。简而言之,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是人的心理活动在程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心理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心理状态是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的主流。职校生要想摆脱消极状态,走出阴霾,紧追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主流,需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

指导职校生积极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培养学生积极心态是重点。所谓心态决定状态,就是这个道理。指导职校生培养积极心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或讲座,了解与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生活、学习中遇到困惑或难题,要学会主动向心理辅导老师求助;积极参与学校开展的素质拓展活动,努力提高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鼓励和支持职校生成立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让学生有机会为营造校园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围贡献自己的力量;自主积极组织开展职校生校园心理剧(小品)等有特色、系列化、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引导职校生积极发掘心理发展潜能

新兴的积极心理运动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心理学家们不再仅仅关注“人出现了什么问题”,而开始考虑如何才能让人达到最佳状态,怎样培养和充分开发人的潜能。潜能是指人具有的但又未表现出来的能力。心理潜能的概念是建立在人脑的机能远未被开发这个事实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脑潜能就是心理潜能。为促进和引导职校生心理向着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积极职业教育必须重视职校生左右脑的协同开发,即实施“全脑型”教育,使职校生左右脑在一个高水平上协调发展,脑功能得到充分发挥,脑的固有潜能得到充分发掘。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信息刺激,养成多练脑、勤动脑、会用脑的良好习惯。二是协同开发,全面塑脑。多开展一些左侧活动和从事音乐美术活动,在活动中主动调节大脑状态,全面锻炼脑力。三是劳逸结合,科学护脑。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张有弛,科学休息,保证适量睡眠,保证用脑健康。四是营养健身,合理补脑。由于脑消耗能量比重大,职校生应注意及时补充能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强身健体。五是情绪乐观,精心益脑。职校生要保持心境乐观、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健脑用脑,开发大脑潜能。此外,引导职校生积极发掘心理潜能,“双脑教育”不可忽视。所谓“双脑教育”,是指“左脑+右脑”、“大脑+小脑”、“人脑+电脑”的协调教育。因而要重视职校生左右脑功能协调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和兴趣;大小脑协调开发,有效培养适应与创新能力;积极寻求人脑与电脑的最佳结合方式,从容迎接信息网络时代全方位的心理挑战。

(四)辅导职校生积极认识心理成长问题

95后职校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暴风骤雨”、“疾风怒涛”期,也有说心理断乳期、个性叛逆期。当代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格外引人注目,其心理成长问题频频显现,表现在学习压力大、代沟冲突频、网络沉迷重、性征体相烦、不良习惯多、责任能力缺、逆反意识强、负面心态多等多方面。这些心理问题的多发易发并非偶然,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辅导职校生理性认识、理智分析自身的心理成长问题,让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看待问题,形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面对频频出现的心理成长问题,职校生需要学会运用理性思维进行积极认知。而积极认识问题,可以通过学习埃利斯ABC理论,即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本身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理性地认识自身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职校生通过学习转变不合理信念,调整认知偏差,才能迈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职校生需要纠正错误认知方式,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在实际生活中培养积极认知的理性思维,积极追寻生命的阳光、生活的希望和美好的未来。

(五)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

以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为核心的心理资本作为心理资源的积极方面,成为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心理策略重要组成部分。心理资本简称PCA(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是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人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目前心理学领域主要采用路桑斯(Luthans 2007)的心理资本涵义。他认为心理资本表现在四个方面:1.自我效能:拥有挑战工作的勇气,能够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去获得成功;2.乐观:从积极的角度对目前或未来取得的成功进行归因;3.希望:认定目标决不放弃,甚至可以为达成目标而重新规划所选取的方向和路径;4.韧性:遭遇挫折能不卑不亢,迅速从困境中恢复过来[9]。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有助于促进职校生心理健康和谐成长,增强竞争和发展优势,有助于学生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导职校生积极建构心理资本资源,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一是提升自信心。指导职校生设置合理的目标,使其产生驱动力,集中精力,提高激情,取得更好的学习与工作绩效;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并且主动寻求机会以体验成功;充分认识榜样典型事迹并去效仿其模范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二是保持乐观。职校生保持乐观的心态,需要职校教师的有效激励和引导,积极参加拓展训练以形成积极的认知,同时要学习和学会积极心理暗示方法。三是心怀希望。引导职校生能够正确地自我评估,具备客观的自我认识和求职定位;职校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理性的认知,了解自己的真正需求,构筑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通过替代、幽默、合理化、折衷等方式有效保护自我,学会运用创新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四是增强韧性。职校生可通过免疫保护即启动过去成功的学习和经验进行自主调适,理智地面对现实,建构正面的生活秩序;职校生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建立明确目标以激发动机;运用NLP法输入积极信念以开发韧性;树立终身学习意识,自觉养成勤读书、勤思考的良好习惯。

(六)督导职校生积极提升职业心理能力

培养与提升职校生的职业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职业能力(Occupational Ability)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概念,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21世纪以来,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更多关注工作岗位,更加强调“工作过程”[10]。基于我国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改革与实践,从能力内容的角度对职校生职业能力进行界定,本文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

督导职校生积极提升职业心理能力,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职校生应基本完成公共基础课教学,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知识等作为基本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注重训练自己的应用文写作和语言表达能力,借助网络、电子课件、视频等多种媒体突出英语的听说训练,增强英语语言的实用性,形成专业学习的基础能力。学生还应遵循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的原则训练自身的职业规划能力。2.认真学习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实践教学为主体的职业课程,把握好教学内容、训练项目、训练装备、课程考核各个环节,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形成择业能力。3.职校生通过在企业顶岗实习或创业实践成为职业人。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学会体会企业独有的文化和精神,形成就业与创业能力[11]。

积极职业教育的科学实践,需要依据当代职校生心理发展的水平、特点和规律,与此同时,为95后职校生心理发展导航导向,促进其心理全面和谐发展,引导其成为幸福而卓越的现代“心理人”,积极职业教育必定能够有所作为、也完全应该大有作为。让我们在积极职业教育实践中携手探索、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2][3]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0,13,54.

[4]张炳全.加强心理保护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0(6):28-29.

[5]崔景贵.职业教育心理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6]常凤,周本伟.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25-27.

[7]钟建军,陈中永,李笑燃.心理自助――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31-35.

[8]方海韵.论心理状态[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124-129.

[9]Luthans,F.,Avolio,B.J.,Avey,J.B.,& Norman,S.M.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60):541-572.

第2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职业探索;职业心理教育;高职生

职业探索是一种以职业目标为导向的探索活动。健康的职业心理素质是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学生各种不适应变化和压力的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学生对于自身的认知和职业的发展所知甚少,职业心理的问题不仅影响学生择业和就业,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身心健康。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关注高职学生内心世界变化,采取相应的方式进行辅导的同时,还应当指导学生进行职业探索,使其主动地了解自身、了解职业世界,有助于化解学生在择业、就业前的心理危机,以适应未来职业的发展。

一、职业探索期理论

职业生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到主观意识和客观环境的影响。每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各异,但仍然有共性之处可以让人们看到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脉络或轮廓,从而出现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划分和特征分析。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管理学家E.H.施恩(E.H.Schein)教授在其专著中提到:“每种职业都存在着一种从初学者变为某个专门领域的贡献者的内在逻辑。这种专门领域反映出了一个人在早期职业阶段日益纯熟和深化的具体技能。”[1]施恩教授基于人生在不同年龄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以及职业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2]。成长、幻想、探索阶段从0~21岁,这一阶段个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申请者。也就是说,一个人从出生到大学毕业都处在这一阶段中。同样也是美国职业管理学家的萨柏(DonaldE.Super)侧重个人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过程进行研究,将人的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衰退这五个阶段。萨柏将探索阶段明确划分在15~24岁之间。萨柏认为在这一时期,人主要是通过在学校的学习对自身进行考查、角色鉴定,并进行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从两位专家学者的观点中可以看出,职业探索是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但具体又是在进入大学前开始和从大学毕业后初步完成。同时,职业探索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历程。当个体受到对自身的认识、过往的经验、客观环境的变化等综合作用时,个体将这一受到综合作用的“结果”投射到未来的活动之中。是什么影响了个体的职业探索,通过大量文献的研究以及实际工作的经验,本文认同影响个体职业探索的两大因素为:家庭因素和个体因素,不同家庭文化背景子女在就读高校类型上呈现出的差异,实际上是各种家庭文化背景子女自身选择的使然[3]。学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往往综合了家庭成员的意见。学生对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其对职业探索的一部分。调查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对于大学生进行职业探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家庭采取权威式的教育,且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相对独立时,来自父母对子女职业探索行为的支持也就越多。研究表明,个体进行职业探索的差异受到性别、人格、个体发展主动性以及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等几个方面的影响。我们不难理解,每个个体由于性别、人格以及对自身和环境的认知不同,探索行为一定会产生差异。在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中,自我效能是核心概念之一,是个体对组织和实施所要得到的行为结果的能力的信念[4]。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高时,个体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自己的职业、设定职业目标。对于大学生而言,帮助他们提高或改善职业生涯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他们进行职业探索。

二、职业探索对高职生职业心理教育的意义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周晓玲和邱开金对四所高职院校1010名不同年级的高职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生心理诉求的认知结构和价值取向方面职业化趋向较明显,但是高职生的职业心理基础薄弱。目前,高职校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都很高,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中心,配备心理咨询老师,设置谈心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测试、讲座等。形成了应对高职学生心理问题服务的配套软硬件设施和工作机制。然而,职业心理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不同,职业心理讨论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就个体而言,职业认知、角色定位、职业情感和人格以及职业个性化等问题交织在一起,无法剥离开来。就社会而言,个体的职业态度、职业理想信念等包含了职业与职业者、职业者与社会等各种关系。高职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不能够满足高职生从学生转变为职业者在职业心理方面的需要。高职生的职业心理教育应当融入高职生的心理教育课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笔者认为,虽然个体的职业心理发展速度和水平是取决于个人的,但是高职校依随高职学制,在学生入校时到毕业后初入社会都责无旁贷地要为学生进行与职业有关的各类指导,并创造有利条件。大学期间是职业探索,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的阶段,将职业探索理论与职业心理教育相结合,在帮助学生顺利地从普通人向准职业人转变,找准职业定位,设定准确的职业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形成职业探索观念,提高职业探索的主动性

高职生在校期间普遍存在重技术学习、轻人文素质教育。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就业方向的了解模棱两可,对行业动态关注度不高。对于期望的岗位和就业单位的情况一知半解,有的凭自己的想象或者其他人提供的信息选择就业单位。在进入工作岗位后,发现跟自己想象的或了解的不同,从而带来离职或从事其他行业工作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清晰,另一方面是就业的心理状态未调整适当。从而导致学生从一名学生向职业者转变的过程并不顺利。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是职业心理教育,抑或日常的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要帮助学生建立职业探索的意识,并养成主动探索的习惯。主动、有效地进行职业探索,是职业生涯非常关键的步骤,也是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是职业探索过程的两个方面[5]。在自我探索中,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心理教育课程中,应当从自身的优缺点、兴趣点、需求点、价值观等方面出发,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身心特征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在深入全面的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探索,学生才能够了解自身的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以及自身未来的职业愿望。环境探索是对外部职业环境的了解、信息的收集。无论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还是求职阶段,都不同程度、主动或被动地接收到外部职业环境的信息。例如工作行业动态、工作要求、工作场所的情况、工作性质、薪资待遇、工作的发展前景。职业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地将自我探索的情况和环境探索的信息进行比对、验证,从而设计适合自身的职业方案,并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的过程。环境探索的形式可以是实践,也可以是信息的搜集。学生在校期间的兼职,学校安排的企业实践等,都使学生能够体验各种不同的职业活动,通过亲身体验了解到工作的实际要求,从而确定自身的能力是否适合从事某一项工作。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环境信息,结合自身对信息进行处理,获得有效的结果。高职生在校期间的技术学习和能力培养不能忽视职业心理教育,在做好自我探索和环境探索的基础上,职业探索能够帮助高职生在学习期间塑造身心,以适应即将从事的职业,避免在就业初期由于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不了解、不适应,而造成盲目的跳槽、改行等问题。

(二)正确引导职业动机,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项针对830名高职生的调查表明,自我效能感对于高职生学习自我监控能力的影响高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成败的归因[6]。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不足,从而导致学生轻易放弃并回避已经发现的问题。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提高应当从一进校开始培养。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高职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对未来的目标是模糊的,学生在技能知识的学习上也不能做到融会贯通,甚至会觉得课程对自己没有用。当学习效果不佳时,有的学生会将失败归咎于专业本身,并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个专业,学习信心降低,导致对专业的不认可,最终在毕业就业时盲目地寻找工作或达不到该行业的就业要求。高职生的职业动机因素由物质报酬、自我决定、愉悦感、追求挑战、制约、他人评价这六个因素构成。性别、地域、专业、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学生,这六个方面对其自身的影响也完全不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们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职业动机,有助于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是一种信心的提高,这种提高是一种融入学习和工作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无论是学习活动还是实习实践,当学生感到能力信心不足时,学校应当引导学生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根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当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自我效能感的增强会帮助学生提高解决困难的决心,从而在职业探索的过程中不轻易做出逃避困难的选择。

(三)培养职业认同感,推动高职生角色转变

第3篇:职业心理范文

面对一起突发事件,能不能冷静地采取最合理的处置方式,是一个警察应对能力的真实反映,这在警务技能训练中是相当重要的部分。也可从他人的经历和书本的知识中汲取有益的教训、经验或应对措施,要经一事,长一智,不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特别是要锻炼执行警务时面临各种凶险场面的心理承受能力,或是设想面对可能会经历的场景时的心理行为反应,以及其后的心理适应能力,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期适应所经历事件的后果。从而逐步提高对不良心理的免疫能力,增强对不良应激的抵抗力,提升自己的心理品质,使自己更好地适应高危险、高应激的警务工作。曾有对公安交警的调查显示,较年长者(警龄长或外勤年限久)与较年轻者相比,心理承受能力好,心理问题少。这可能与常年经受的锻炼有关,能够较好地适应了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带来的焦虑和紧张,使其对应激的承受能力得以提高和加强。

心身放松训练

这是自我心理保健的重要内容之一。不仅在警界,其他任何职业人群也同样需要,但是在警察职业生涯中尤为重要。心身放松训练也称心理松弛疗法,它是通过一定程式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心理生理活动,学会使身心达到理想的放松状态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在放松状态下,人的血压、心率和唤醒水平均得以降低,放松所导致的心理生理变化能够阻断和抑制紧张、焦虑等应激情绪,有利于舒缓压力、调整心身。具体做法有想像放松法(排除杂念、想像更美好的景色、事物,配合轻音乐等达到心身放松)、深呼吸放松法(进行缓慢深呼吸、默念“放松”等自我暗示语达到心身放松)和静默放松法(在凝神中入静、冥想,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使心身得到放松)等。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放松期间个体的日常意识内容会减少,甚至消失,使呼吸、心率降低,氧耗减少,可极大改善应激期间脑功能的高度亢奋状态,从而大大削弱心理焦虑与紧张的程度,对于调整警员出警后的心理应激非常重要。

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第4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职业学校;农业专业;心理健康;学生心理

职业学校的学生年纪大多在十八九岁,大的甚至有二十一二岁,这个时候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一个转折时期,许多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面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压力,他们在学习、择业、生活上都表现出了许多的心理问题。此,职业学校在努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拥有―个健康的心理。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指人自我、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把握有正确的心态,体现出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在要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自我观念与认识评价他人的能力,心理与行为和谐统一等方面。

联系职高学生的特点和社会高职学生的要求,笔者认为职高学生心理健康至少要包括:一是要有稳定的情绪、乐观的心态;二是良好的自我意识、准确的自我定位;三是完整的人格;四是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友善地与人相处。

二、职业学校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1 学习心理问题

许多的职高学生进入职校后学习自信心不足,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没有学习目标,缺乏上进心,“破罐子破摔”,学习积极性很低。另外,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很明显,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课很不情愿,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认为只要将来能够就业就可以了,成绩好坏也无关紧要。相当一部分职校生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在学习成败上进行合理归因。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2 自我心理问题

第一,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个体在外界的消极暗示下,由于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产生强烈的反差而引起的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它的外在表现就是看轻自己,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即使那些稍加努力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往往自叹无能而轻易放弃。或者觉得自己就算做好了也没有人会赞扬自己,干脆放弃。部分职校生由于长期处在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常常感受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等消极情绪。

第二,自我中心意识很强。由于在家庭中家人的宠爱,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凡事以自己为中心,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独生子女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其他同学或是老师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感。

第三,缺乏诚信。许多学生认为诚信根本不值一提,讲究诚信就是傻子,所以抄袭别人的作业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是合理的行为。如果抄袭的作业没有被老师发现,还会沾沾自喜。还有少数学生恶意拖欠学费,有钱也不上缴学费,却可以把钱用在买手机,卜网玩游戏这些地方。

3 个性心理问题

第一,性格脆弱,适应性差。主要表现在自主能力和适应能力差,由于这些学生受到长辈的呵护,依赖型很强,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另外,职业学校学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于社会上的很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一些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感觉茫然无知,遇到挫折容易情绪低落,意志消沉。

第二,性格孤僻,心理狭隘。有些学生都有严重的排他心理,别人的一点小的过失他都无法容忍,盲目的自尊,―旦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就会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另外一部分学生则是任何人包括同学,家长和老师都不会敞开心扉,逃避群体,生活和学习都缺乏兴趣,严重的人往往会心情苦闷,情绪抑郁,有潜在的出走和自绝倾向。

4 人际心理问题

第一,社会交往萎缩。很多的职业学校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理想,上课很少被老师提问,有些老师和同学也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进入职业学校后更是被认为是差学生,有些普通中学的学生家长甚至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和职业学校的学生交往,一些职校生正常的社会交往存在惧怕心理,尤其是担心别人会瞧不起自己,因而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

第二,师生间交往缺乏信任感。由于初中阶段不良的师生关系,经常被老师忽视、排斥、指责,一些职校生职业学校的老师自然会有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疏离感或反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怀疑老师会与自己有意过不去,想与老师亲近但又怕受到冷落。一旦老师在处理或待与自己相关的事情不够恰当时,便会产生强烈的不满或偏见,形成立情绪,出现逆反行为,不配合、不支持甚至阻挠老师的工作。

第三,异往偏差。职业学校的学生恋爱已成为普遍现象,青年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增强,渴望与异友恋爱,由于“性”领域中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差异,社会风气的渲染,使得学生们眼花缭乱,希望建立良好的异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见。

三、造成职业学校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分析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既有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与学生自己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

1 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原因

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年龄上看正处于心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待很多的问题还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情绪的起伏也比较大,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比如有的学生把吸烟看作是男子汉风度和魅力的体现;还有的学生把无纪律的行为、冒险行动误解为“勇敢”。这些学生把老师正面的教育要求,往往从另一种意义上去理解,形成认知上的心理障碍。

2 家庭环境的原因

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性格特征、价值观、人生观以及教养态度、教育方式等会直接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素质,学生的性格塑造,个性形成,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说,家庭教育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

3 学校环境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的是身心发展会产生最直接的影响,学校的课业繁重,学习生活紧张,使得学生的自由空间十分有限,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压力,有压抑、烦躁、性格不开朗等表现,职中学生尤其会有自卑和孤独的现象出现。

4 社会环境的原因

近年来,社会环境有了巨大的转变,一些社会领域道德缺失,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失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良的网络文化等等消极因素严重危害了职高生的心理健康。

四、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办法

1 学校引起重视

职业学校必须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这方面的观念建设,学校要克服以往的重专业课老师、轻文化课老师的做法,通过专职或者兼职甚至可以招聘少量的骨干教师,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2 家庭的作用

要营造一个和睦宽松的家庭气氛,从而借助家庭的力量来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家长在平时应密切留意学生的行为习惯,留意有无行为偏差。子女多进行有意识地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是只要他不吵不闹就是没有问题了,定期和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要和老师相互配合,寻找解决方法。

3 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

作为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推行愉快教学方法,客观地评价职中生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和学习心理、学习水平等,正确指导他们进行学习,并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从容不迫应试的心态。

4 学生自我教育

第5篇:职业心理范文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所以,职业院校的职责就是负责培养、管理、教育和服务好一批具有实践能力的多层次、多样化的综合型人才,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于不同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职业院校内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以后,应该能够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社会能力。这些都离不开职业院校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实现高等教育和素质教育的目标。

2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职业教育已经呈现出更加迅猛的发展趋势。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对于职业院校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这是一项关乎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大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学生自身、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完成。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开展学生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2.1将职业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两个重要环节,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实施这两种教育内容的过程中,也不可将其分割。首先,职业道德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个合适的入口点,学生毕业之后就是要进入工作岗位,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结合职业道德教育;其次,在以后的工作中,怎样合理释放掉工作压力和就业压力,怎样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所以职业道德教育也必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将两者结合起来的教育方式能够更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

2.2将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

职业教育与普通的大学教育虽然同属于高等教育,但是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的不同体现在:职业院校的培养是以就业为目的,培养的人才具有很强的实践技能。这一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贯穿于整个职业教育的始终,将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在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素质,使之成为进入社会和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力,确保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迅速融入到工作环境中去。

2.3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

和谐的校园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职业院校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要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培养同时具有两种品质和素质的综合型人才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进而推动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例如,职业院校可以呼吁学生,通过策划和组织志愿者活动和模拟招聘活动等,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并且从中学到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等职业道德规范,同时还可以学会在以后的工作岗位中,与同事团队合作,共同完成项目,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这也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2.4接受老师与企业的反馈

第6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5-0164-02

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的本专科院校,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技校、中专等合并而成,其在管理模式和体制上不同于普通高校,成立时间较晚;生源主要为最后批次的普高生、三类生(中职、技校、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等。在这种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辅导员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将更大,更易出现职业心理适应不良的现象,如:工作中产生焦虑、低成就感、挫败感等不良情绪。而作为一线的学生工作者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因此,对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良职业心理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调查及结果分析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工作在第一线的辅导员为调查范围。对象选择了在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的辅导员。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1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有效回收率为93%。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实证部分主要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参考有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设计了关于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的调查问卷,同时结合对身边辅导员访谈的结果对调查问卷进行了多次修订,对语意表述不清或具有歧义的题目进行了修改,从而使得本研究所使用的工具更加适合高职院校辅导员这一群体。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包括四个部份:第一部份为被试者的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工龄、职称、学历等,用以说明被试者的背景情况;第二部份是对辅导员角色冲突的调查;第三部分是对辅导员工作环境满意度的调查;第四部分是对辅导员工作倦怠情况的调查。

1.3 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心理整体水平良好,但笔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些引发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良职业心理的问题。

(1)职业前途迷茫导致焦虑情绪。在调查中。在“从事辅导员工作使我感到在个人事业上前途渺茫”的问题上,20.8%的人选择“很少如此”,50%的人选择“有时如此”,29.2%的人选择“经常如此”。在“与同龄人中的专业教师相比,我认为存在着已有地位和未来发展潜力上的差距。”的问题上,12.5%的人选择“很少如此”,20.8%的人选择“有时如此”,37.5%的人选择“经常如此”。29.2%的人选择“总是如此”。在“我觉得工作再努力也不会有什么结果”的问题上,37.4%的人选择“完全不符合”,29.2%的人选择“有点符合”,16.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4.2%的人选择“符合”,12.5%人选择“完全符合”。从调查数据可知,辅导员对职业前途感到迷茫,对未来缺少信心,对辅导员工作缺少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这些在一定程度上损伤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自信心,因此容易产生焦虑及悲观情绪。

(2)工作性质繁杂琐碎导致低成就感。在调查中,在“由于事务性工作繁重,我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究、解决深层次的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问题上。4.2%的人选择“从未如此”,4.2%的人选择“很少如此”,33.3%的人选择“有时如此”,45.8%的人选择“经常如此”,12.5%“总是如此”。在“从工作中获得的成效感”的问题上,45.8%的人选择“满意”,37.6%的人选择“不确定”,8.3%的人选择“不满意”,8.3%的人选择“很不满意”。在“到了下班的时候,我感觉已经精疲力尽了,不想再作任何事情”的问题上,4.2%的人选择“完全不符合”,33.3%的人选择“有点符合”,33.3%的人选择“比较符合”,20.9%的人选择“符合”,8.3%人选择“完全符合”。在“在工作中,我有挫败感”的问题上,20.7%的人选择“完全不符合”,41.7%的人选择“有点符合”,16.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16.7%的人选择“符合”,4.2%的人选择“完全符合”。从调查结果可知,由于高职院校前身、生源及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辅导员的工作重心倾向于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工作内容繁杂琐碎缺少研究性,工作成效不明显,导致辅导员体会不到强烈的工作成就感。

(3)工作职责不清导致多种角色冲突:在调查结果中,在“我感到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扮演的角色过多,工作压力大”的问题上,37.5%的人选择“有时如此”,45.8%的人选择“经常如此”,16.7%的人选择“总是如此”。在“辅导员既要成为学生集体管理者,又要和学生成为知心朋友,使我难以把握”的问题上,8.3%的人选择“从未如此”,12.5%的人选择“很少如此”,45.8%的人选择“有时如此”,16.7%的人选择“经常如此”,16.7%的人选择“总是如此”。调查数据显示,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能集教育者、管理者、服务者、研究者、引导者等诸多角色于一体,多角色期望很容易导致角色冲突。

(4)自身素质不够导致挫败感。在调查结果中,在“我感觉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素质能力有待提高,在解决深层次的学生教育管理问题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的问题上,4.1%的人选择“很少如此”,54.2%的人选择“有时如此”,41.7%的人选择“经常如此”。在“我能够有效地处理学生的问题”的问题上,16.7%的人选择“有点符合”,50.0%的人选择“比较符合”,16.7%的人选择“符合”,16.6%的人选择“完全符合”。在“我觉得自己像被淘空了一样,只是在机械地工作”的问题上,20.8%的人选择“完全不符合”,33.3%的人选择“有点符合”,25.0%的人选择“比较符合”,20.9%的人选择“符合”。在“我担心学生对于我处理他们问题的方式不满意”的问题上,25.0%的人选择“完全不符合”。25.0%的人选择“有点符合”,16.7%的人选择“比较符合”,25.0%的人选择“符合”,8.3%的人选择“完全符合”。

数据显示。由于社会、学校、学生及辅导员本人的高期望值和辅导员自身素质偏低存在着矛盾,而一般高职院校起步比较晚,关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策上还不够完善。辅导员自身也缺少一定的钻研精神,缺少一定的耐力,因此自身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 高职院校辅导员不良职业心理调适

2.1 进行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提升辅导员职业素质

作为新世纪的思政辅导员,要想最大程度的发挥岗位职能。必须要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和职业素质,这首先就要对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规划。作为辅导员个人,要有忧患意识,日子不能在不断的抱怨悲观中度过,要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职业步骤,尽个人最大的努力提升职业素质。而作为校方,应尽量给辅导员职业发展创造有利的工作环境和平台,如:由学院统筹安排,按专业发展方向形成团队,并且系部根据辅导员专业发展方向作好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分工,使辅导员的“日常工作、研究、专业发展”三位一体。至少保证辅导员1/3的精力投放在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上,2/3的精力做其他事务性工作。校方积极搭建专业发展的平台,如:一个月至少安排2次以上院内专业团队研讨会;拓宽相关专业培训渠道,在政策上鼓励辅导员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创造辅导员校外交流和考察的机会,尤其是实践的机会;实行课题研究传帮带等。

2.2 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及角色职责

由于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清,使得辅导员集多种角色于一体,如:团学指导老师、日常管理老师、心理指导老师、党课老师、就业指导老师等,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角色要求,如日常管理老师要求严厉,而心理指导老师要求和善有亲和力,这两种角色若由同一个辅导员扮演的话,就容易产生角色冲突,从而使辅导员和学生都容易有无所适从感。因此,要减少角色冲突所带来的不适感,首先就要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作好辅导员工作内容的合理分配,如;在辅导员分工上根据角色要求相同或相近的原则进行工作分配,使辅导员能扮演好同一类型的角色,减少由于角色转换所带来的焦虑情绪。

2.3 建立辅导员心理保健机制:加强自我心理调适

第7篇:职业心理范文

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ocialcognitivecareertheorySCCT)是20世纪末在Bandura的一般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下逐渐产生和兴起的一种职业理论[1]。理论的主要特色是强调个人——行为——环境交互作用,注重将心理、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加以整合,动态性地揭示人们是如何形成职业兴趣,做出职业选择,取得不同的绩效并保持职业的稳定性。理论提出三个核心心理变量和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三个核心心理变量为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及个人目标;三个相互关联模型为:(1)职业兴趣模型: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由对特定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预期共同决定。具体来说,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于从事某种职业或预期从事该职业将带来满意的回报,将会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进而形成个人目标、达成工作行动、达到一定的工作绩效,最后绩效又会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形成一个动态的反馈环路。(2)职业选择模型:认为职业兴趣形成后,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职业选择,通过职业行动实现个人目标后,又形成反馈环路,影响个人未来的职业选择。(3)工作绩效模型:认为人们的能力、自我效能、结果预期以及绩效目标之间的交互作用共同决定工作绩效。工作绩效也会提供一个反馈环路,反作用于自我效能和结果预期。借助三个子模型,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将个人职业心理特点、社会背景和学习经验联结起来,共同阐述职业选择、适应和发展过程[2]。

二、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现状

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是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自我观念和职业价值观,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进行正确职业决策和职业行为调整,从而达到个人潜力的充分发展和自我实现。近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就业压力逐年加大,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力图通过提高学生职业心理素质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然而由于目前职业心理教育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以下不足:(1)职业心理教育的机制不完善。学校职业心理教育没有设置专门的机构,附属于学工处或就业处,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2)缺乏系统职业理论指导。教育理念陈旧、教育途径单一、教育内容片面,往往停留在单纯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和就业信息提供等浅层次服务层面上。(3)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心理教育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教育者既要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具有丰富的指导学生求职择业的经验,又要能从心理学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职业个性特点,培养职业兴趣、作出职业选择和在职调适。而目前高校现有职业心理辅导队伍中兼职教师或辅导员所占比重较大,缺乏心理教育工作所需的理论修养和人文关怀,难以全面有效地开展职业心理教育工作。

三、社会认知职业理论对大学生职业心理教育的启示

(一)改变传统职业心理教育的目标定位,构建合理的职业心理认知系统

社会认知的职业理论吸收了班杜拉(1986)三因素交互作用模型,认为个体的职业兴趣、职业选择和职业行为调整是在认知情感、外显行为和外部情景三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3]。因此,职业心理教育必须改变以往局限的理念和模式,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指导,重新定位。完整的职业心理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全体学生实现职业心理成熟、职业行为成长和潜能充分发挥,是一种贯穿在校学习全过程的发展性教育。具体的目标应该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短期指导性目标(主要针对毕业生),帮助学生了解单位对毕业生的基本职业心理素质要求,正确分析自身个性优势和不足,运用求职心理技巧,作出适应性求职行为。二是调适性目标,对于少数出现较严重就业焦虑和因缺乏职业兴趣与目标而丧失学习动力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消极状态,找回自信和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我教育能力。三是长期发展性目标(针对所有在校生),帮助学生提高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更为积极的职业目标,增强学习职业知识和技能的动力和信心,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

(二)完善当前高校职业心理教育的实施途径,努力拓宽职业心理教育的渠道

职业心理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实施途径,传统的职业心理教育只着眼于就业这个局限时间点,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必然带来教育途径的单一局限和教育效果的苍白无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和个体自我发展的要求。[4]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作为一种整合的职业理论,为职业心理学的研究和职业心理素质培育途径的探索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应该充分利用可得资源,从多种渠道开展教育活动。首先,领导者要重视职业心理教育工作,成立专门的主管部门,构建“学院-职能部门-系部-学生”四级网络管理模式,为职业心理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其次,应该在职业心理教育的多层次目标指导下,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制定分层次教育目标:大一注重自我探索和专业目标锁定,大二有目的地提升职业自我效能和职业兴趣,大三加强就业心理调适和职业行为调整教育,初步完成从学生到职业者角色转换。同时整合各种资源,设置“职业心理素质拓展”“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等课程,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立体式的服务;最后,充分利用校园资源,将职业心理教育理念融入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校园网络平台等教育载体中,鼓励创建各种职业发展和创业协会,开展有利于学生职业成长和锻炼的活动,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自我规划以及团队合作协调的能力。

(三)深入理解高校职业心理教育内涵,科学安排教育内容

1.职业意识的教育和引导。注重通过职业抱负、职业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教育来影响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和适应行为,并促进就业后个体和职业环境的良性互动,促进职业发展。第一,职业自我效能感是职业意识的重要能动成分,个人过去的绩效成就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有力影响因素,可以通过成就的归因方式训练来鼓励学生接受能增强自信的成就归因。第二,引导大学生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就业目标和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第三,职业兴趣在职业选择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通过与职业相关的社会实践形成的,是职业活动的重要动力来源,可以激发个体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

第8篇:职业心理范文

一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格品质的现状

1我国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不足的表现

职业道德是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修养,唯有我们身处于社会的各行各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明确自身所要具备的职业情感、职业觉悟、职业操守,才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主动积极地履行职业道德规范。相反,若一个人缺乏职业道德修养,就会在工作岗位上凭自我感觉行事,以至于出现与岗位要求与单位和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背道而驰的问题。从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和走向岗位的毕业生看,确实出现了缺乏职业道德的诸多问题,如:在校期间的一些学生对职业道德缺乏了解,对职业道德养成缺乏自我约束,以满足自我需求作为为人处世的标准,对于责任意识、服务意识、集体意识、风险意识、荣誉意识、诚信意识、进取意识都持不屑一顾的态度,甚至于可以随口说脏话,动辄打群架,考试舞弊,蒙骗助学金。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职业学校毕业的一些学生爱岗敬业精神薄弱,好高骛远却眼高手低;奉献精神不足,既害怕吃苦受累又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工作中见硬就回;文明诚信不足,粗话脏话随口可出,对不在乎;不愿意受规章制度的约束,工作纪律松散,迟到早退旷工时有发生,甚至有个别人表现出一切都无所谓的痞子像。

2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心理亚健康问题的表现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以亚健康状态来评价是比较恰当的。所谓亚健康即处于健康和不健康的临界点,其主要特征如:心理水平呈渐进式退化状态,情感困惑、失控和焦虑,行为反常,以至于会在通常情况下出现神经质反应;体质健康指数明显下滑,体能逐渐下降;睡眠质量不好甚至出现失眠症,体态过于肥胖和消瘦;一些阴暗和灰色的心理因素在增多等。心理不够健康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首先是身体和精神状态难以适应工作需要,接续而来的则是人格水准问题不适应工作需要。人格是一个人相对稳定、具有独特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心理医学研究认为,许多生理心理疾病都有相应的人格特征模式,这种人格特征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了生成、促进、催化的作用。例如,神经衰弱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过度而持久紧张所致,但是在同样的外因影响下,有的人发病,有的人却不发病,这与个人的人格特征有关。据专家临床所见,多数神经衰弱患者不是胆怯、自卑、敏感、多疑,就是偏于主观、任性、急躁、自制力差等。无疑,心理健康水平不足的职业院校学生是难能胜任做好岗位工作需要的。

3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乏力的表现

职业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乏力问题的主要表现是将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一般说来,职业院校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重视,但是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混淆的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用心理健康教育代替思想政治教育,泛化心理健康教育,把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出现的问题一律归为心理问题,比如:理想信念缺失、爱国主义意识淡化、不遵守社会公德、盲目攀比、好高骛远等;另一种倾向是对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的等同化,以思想政治教育取代职业道德教育。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道德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等同化和取代化的结果是职业道德教育的缺位,思想政治教育的空泛。

二积极推动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学生才能和人格的共同成长

1积极提升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将这两方面的教育视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强有力抓手

学生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专业技能教育的开展,学生只有在心正、气顺、守规矩的基础上进入技能学习状态,才会取得更扎实的学习效果,避免学生们厌学、任性、志弱、倦怠等不良品行的存在和发展,使学习成为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必须看到,对职业院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对社会发展负责任的正确态度。职业院校的培育目标是面向社会需求的,通过职业院校所输送出去的学生必须成为符合市场需求的“成品”,而绝不能是“次品”或“半成品”,否则,职业院校的学生的就业会受到影响,职业院校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将不复存在,因此,在传授学生们应有的科学技能的基础上,更应当对学生们认真开展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们成为“有德行、懂技术、心灵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我们一定要被这两项教育贯穿于职业教育的始终,并有效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我们的职业教育工作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2彻底转变混淆化、等同化、取代化问题,寻求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步开展与合力作用

要迅速彻底地转变职业院校对开展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混淆化、等同化、取代化问题,坚决摒除在思想上把二者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的错误在于用孤立、片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来看待问题,不能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分析问题,不仅影响了良好教学效果的获取,而且对教学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不利的障碍。所以,树立正确的认识是做好职业道德和心理健康“组合教育”的关键所在。比如,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消除心理教育就是走过场的错误认识,转变职业道德教育应当在工作岗位上开展的落后观念的束缚,确实做到职业道德教育贴着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跟着职业道德教育走的良性互动。由于受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阶段招收的学生主体为独生子女,这些“时代骄子”“家庭宠儿”在父母面前和家庭生活中都是被娇惯的,养成了他们唯我、任性、娇气的个性品质,导致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三观上还需要“淬火”,在职业道德规范上还需要灌输和引导,在心理健康上需要呵护和疏导。所以,职业院校要在积极提高对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既能够懂得在校期间他们必须在学业上和人格品质上同步受到老师的教诲和学校的培养,又能够切身感受到学校对他们在学业上和人格品质上同样的高标准和严要求,以确保每一名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在学校的规制下“修能养德”,在毕业时既能成长为职业技能的行家里手,又能具有优良的人格品质和心理品质。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师师德和教化能量作用的高频释放来影响和教育学生

在学校教育中,教师直接承担着教诲和引导学生的责任,那么,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必须要满足身为人师的需要。而且,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心理健康水平不能固守在现有的基点,毕竟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任何事物保持于现状就会落后于发展的需要,那么,教师本身的师德建设就必须处于不断进步的状态,教师对于学生的培养教育方法同样需要传承过去的经验与摸索和积累更切合现实教育活动需要的新鲜经验。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学生们在家崇拜家长,在学校就是以老师“马首是瞻”,因此,老师的榜样作用一定要发挥好,这就要求学校要在“师德”“师尊”的培养上狠下功夫,使每一名教师都能真正成为学生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恩师,真正成为学生们心目中为人处世的“楷模”。另一方面,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化能力必须不断地提升,以寻求对于学生教化能力的高频释放。就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专业性强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显著特点,这一特点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技术,而且还要经过系统和规范的专业培训,获得国家认可的心理咨询师资格。没有接受过专门的技术培训,不具备心理学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心理咨询的目的、方法和技巧知之甚少,仅仅凭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体会去解决大学生复杂的心理问题,不但收不到实效,还会给他们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有的问题学生鼓足勇气敞开心扉后,遭遇了庸医,结果不再相信心理治疗,回避问题,拒绝帮助,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后果。

4在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和鞭策同学们向榜样学习,实现教育效果扩大化

第9篇:职业心理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 误区 问题诊断 职业指导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经济形势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据统计,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85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人的速度增长。在金融危机冲击、高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对就业问题将会更加忧虑,心理承受力将会加大。

一、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的误区

在就业群体中,大专院校毕业生与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群体相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在就业竞争市场上相对处于优势地位。然而,当代大学生由于缺少艰苦的磨练,心理承受力弱,在择业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心理,如胸怀大志却不敢面对现实的反差;注重专业能力发展,但在实际价值取向上更看重物质利益。大学生群体在求职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六种心理误区:

1.对自己认识不足,就业期望值过高。

一些名牌或重点大校毕业生,仍以“天之骄子”自居,对自己的定位缺乏客观评价。在择业过程中,好高骛远,追求高薪,进大机关、名公司,不愿到基层单位。然而,过高的期望值一旦落空,就容易心灰意冷,对未来失去信心。

2.就业观念陈旧,市场竞争意识较低。

人力资源总是在不断竞争、交换、流动中达到最佳配置状态,但有些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求稳怕动,追求一步到位,把毕业前的择业看成“一锤定音”的终身大事,不懂得预定目标,分步实现美好人生。

3.自主择业意识不够,缺乏主动性。

多数大学毕业生,寄希望于学校推荐,等着单位上门招聘;有相当部分的毕业生等或靠父母找关系,缺乏主动向用人单位展示自我、推销自我,靠自身的实力赢得竞争的积极求职心态。

4.过分强调专业对口,择业范围狭窄。

部分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注重专业对口。师范学院出来一定要选择当教师,医学院毕业的只愿进医院,限制了自己其他潜能的发现和发挥。

5.过分追求自我包装,夸大自己能力。

有些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过分注重那些如烫金的简历、彩色名片、艺术照片等华而不实的包装,给用人单位留下浮躁、追求虚荣的印象。有的在面试时夸夸其谈,过分夸大自己,给招聘单位留下骄傲、不踏实的印象。

6.盲目从众心理,缺乏独立的择业见解。

有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忽视自己的特长、兴趣、所学专业的特点,缺乏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总体规划和职业设计,看到大部分同学选择热门单位、热门职业,自己瞎跟风,人云亦云,缺乏个人主见。

经济危机促进人们就业观念更新。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直通车”已不复存在。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延伸,国内经济困难将逐步增加,高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求职心理、就业观念必须改变。

二、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问题诊断

1.自我同一性混乱。

大学生大多尚未达到自我同一性的定向,还处在迷茫、仿徨或摸索之中,表现在就业问题上,常常在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特长及适合职业的判断上几乎是紊乱不清的,面对选择茫然无序,犹豫不决,躁动不安,情绪时好时坏,独立性、自主性弱化,自我目标的追求受他人和同伴群体的制约。由于同一性的混乱,极易在就业问题上心理失衡、盲目从众和攀比。

2.追求自我实现的痛苦。

大学生的择业动机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实现意识:一方面追求个人潜能和特长的发挥,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现实利益的高追求,两者共同构成了大学生择业动机的主导方面,并成为其理想中自我实现的标志。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对自我客观、系统、科学的认识,常常自命不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结果“高不成,低不就”,错过择业良机。当片面的自我实现价值标签受到打击粉碎后,自我被痛苦所折磨,从而产生孤独、失落、烦躁、抑郁的心理。

3.追求公正的偏执。

大学生在择业中渴望有公平的竞争环境,机会均等,这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目前大学生就业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行业壁垒和地方壁垒还没有打破,从政策上对生源等还有种种限制。此外,有些单位只接收男生而不接收女生,或者附加如身高、相貌等“苛刻”条件。还有由于市场发育的不完整,难免有人情关系、钻空子等丑恶现象。凡此种种,使不少毕业生深感平等、公开的市场原则没有在自己身上得到体现。有的因此抱怨自己“出身”不好,“生不逢时”,怨天尤人,而缺乏必要的理解、耐心及发展的观点。在求职问题上追求公正本身无可厚非,但若表现得过于偏执,则难免给求职择业笼罩上一层心理阴影。

4.自卑感的重负。

大学生自卑感强的来源多种多样,不仅仅表现在事业、能力方面,某些生理、心理缺陷及个人目前地位和生活挫折等原因也会使他们产生轻视自己、厌恨自己,自感不如他人的心理状态。自卑感强的学生,在求职时缺乏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更怕竞争失败的打击,心理上往往采取退缩性的自我防御。

5.挫折耐受性低。

择业挫折是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遇到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挫折本来难以避免,有的可能经过多次挫折才能获得成功。但是,有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对于求职过程中受到的挫折,不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而是一撅不振,情绪低落,产生失望、焦虑、苦闷及心灵扭曲等心理。

6.社会适应恐惧。

这些年来,社会上普遍认为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差,如进入工作角色慢,动手能力差,协调关系能力弱,空有理论,小事看不起、大事干不了,等等,这使大学毕业生们深感社会对他们的接纳有偏见,给其走上工作岗位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尤其是一些年龄较小、独立性较差的大学生,心理恐惧难以消除。

三、大学生择业求职心理职业指导

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选择是以自己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进行的。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选择行为、标准、心理也将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加强职业指导是非常必要的。

1.正确分析就业形势,正确认识自己。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克服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困难。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参与社区就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

2.确立人生目标,设计职业人生。

了解自己,了解周围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坐标,顺利通过就业或自主创业,并不断地发掘和拓展自己的潜能。

3.实事求是。

在求职过程中,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对职业市场作详细的调查分析,结合所学专业及个人的兴趣、价值取向,设计一个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生涯蓝图。

参考文献:

[1]吴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理性趋势[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8).

[2]王自强.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