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

第1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校园;园林式单位;创建

中图分类号:X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10-056-02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新校区2007年落户合川,高度重视园林绿化工作,按照“园林、生态、和谐、人文”校园的创建理念,先后投入园林绿化专项资金1200余万元,通过精心规划设计,科学合理布局,选择名贵及适宜植物品种180余种,重点打造校园内的园林绿化景观建设,使学院育人环境优美静雅,景色怡人,树木葱郁,四季花香。目前,校园内绿地面积32.47公顷,绿地率达到36.08%,绿化覆盖率达到40.6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4.05平方米。

通过近年来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移通学院已经形成了“春绿、夏花、秋景、冬香”的园林绿化建设效果,达到重庆市“园林式单位”创建标准并通过验收,实现了人居环境和绿色校园。

一、大手笔运作,创建工作措施得力

学院领导十分重视重庆市级“园林式单位”的创建工作,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院办、后勤处、工程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细分为园林绿化建设、宣传教育、园林管理三个工作小组,分工负责组织“园林式单位”的创建工作。学院把创建“园林式单位”纳入学校日常工作计划,制定了创建“园林式单位”活动方案。通过签订“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责任书,将学院的环境、卫生、绿化等管理工作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使创建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学院制定有绿化人员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对绿环队伍实行严格考核和奖惩。在组织机构、人员配置、专项资金和政策方面给予充分保障,从而保证了创建工作和日常环境建设工作的落实。

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校园绿化建设,认真学习市政园林部门有关“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评估细则;实地指导学院园林绿化建设情况,研究问题,部署工作。各部门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分工负责,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全员统一认识,措施到位,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二、宣传到位,全员参与

(一)增强园林环境素养和创建意识

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学院发挥信息技术特色和优势,构建了校园园林建设网络专栏和相关论坛;通过宣传标语、工作专栏、校园广播、广场LED大屏幕进行广泛宣传,把校园园林环境建设作为高校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学生工作中,通过主题班会、社团活动、校园风景图片展等形式大范围、多渠道宣传创建工作和具体措施。增强广大师生员工的环境素养和创建意嘲识。

(二)坚持以人为本环境育人

在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学院也把提高师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建设作为创建“园林式单位”工作重点来抓。注意把环境教育与养成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引导学生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围绕“以人为本、环境育人”生态园林校园建设塑造校园文化,把整个校园建成环境教育的大课堂,使师生耳濡目染,受到园林式单位创建工作的启迪和教育。实现园林环境的美化和教育化,充分挖掘园林环境的教育功能,达到园林与教育的和谐。

(三)全员参与建设园林校园

学院领导干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和创建宣传活动;学院工会俱乐部组织广大教师进行办公室、住宅等室内绿化布景;广大同学通过公益劳动、社会实践、重庆市大学生“六个一”活动建设“大学林”,美化校园;工程部、后勤处在做好园林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结合合川区“五城联创”工作安排,定期开展校园周边环境保护活动。学院团委还成立了“园林式单位创建志愿者”,维护校园环境。全员参与,有力推动了学院的创建工作。

二、高起点规划设计,建管并重取得大突破

(一)高标准设计与施工

新校区建设以来,学院坚持高标准规划、景观式建设、快节奏运作、规范化管理,把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绿化贯穿到整体的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和日常管理之中,始终坚持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校园设计目标。校园总体建设规划由国际知名的德国HLD建筑设计公司设计,园林景观施工由重庆市吉澳园林景观有限公司负责,绿化由具有重庆园林施工二级资质的重庆何家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实施。

(二)树种多样四季花香

学院园林环境在设计中,充分体现山水园林景观,保护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形与景观的和谐统一。在建设实施中,充分结合学院的地形地貌和原有的植物资源,兼顾园林建设和植物造景,配置品种丰富的乔木、灌木、花草及盆景,广选樱花、红枫、银杏、桂花、铁树、桃树、棕树、爬山虎等植物品种科学栽种,绿色满目,层次分明,点面结合,呈现出校园的绿化和美化,突出了鲜明的园林特色。

(三)提升园林绿化建设品味

学院加大资金投入,根据校园地势,从整个校园生态环境到单体建筑内部,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五年来,按照以点带面、分布实施的原则,学院绿化和景观建设四年问投入1200万元。种植银杏、香樟、小叶榕、黄桷树、红梅、黄葛兰等常绿、落叶乔灌木180余种,摆放盆花1200余盆,有效地提升了校园内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和档次。

(四)功能分区合理,建成“一园一湖立体多带”园林景观

校园绿化布局合理,整个校园分为生态公园区、休闲区、行政办公区、教学实验区、学生生活区、运动区。各区的功能不同,绿化也因地制宜。在不同功能区的绿化中,利用植物创造环境,以点串线,.以线带面,打造“绿线串珍珠”的校园绿化格局,做到绿与美的合理结合,凸显校区植物配置的新意,形成心旷神怡的校园景观长廊。

1.花果山公园保持原生态

花果山生态公园,位于校园南区西侧,占地20亩,学院在基本保持花果山自然风貌的基础上,铺设了林间小道,修建了亭榭,增添了座椅,补种了桃树、樱花等乔木。山脉绿地与校园绿地紧密相连,散步其中,山林葱翠浓郁,曲径通幽,凉风习习,鸟语花香,花团锦簇,自然清新。花果山公园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之人工专业化的点缀构建校园绿化的亮点,为师生员工提供了接触自然感受自然的天然氧吧。

2.镜湖雅园相映生辉

休闲区由镜湖和雅园组成,位于图书馆南侧,占地32亩。镜湖是因势而建的人工湖,水荷相依,波光粼粼,湖光月影,垂柳堤岸,风景秀美。

雅园引进主题苗木,设立景观区域,环境优雅,亭台、喷泉、流水、竹林小景搭配羊蹄甲、草皮、杜鹃、紫薇等绿植,鲜花草地中依地形点缀以小径、石凳、景观灯。镜湖雅园因地制宜匹配环境造物的意境,为师生创造了晨练、读书、休闲、交流谈心的心旷神怡之地。

3.教学生活园林和谐统一

行政办公区、教学实验区、生活区、运动区、校园广场等通过四条校园主干道联通,道路两侧种植了小叶榕、黄桷树等绿荫植物,建筑物周边分层次种植了珊瑚、杜鹃、黄桷兰、樱花、垂枝榆、桂花树、棕树等植物,室内摆放了盆景,图书馆顶楼建设成了空中花园。通过以上布局,基本实现了平台公园化、室内盆景化、地面树、草、花、建筑园林化。林木成行,植物群落层次错落、色彩丰富,园林空间疏密相间,校园环境和建筑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三、建立园林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呈现新亮点

第2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淮阴工学院 万学刚

目 录

摘要.................................................2

前言.................................................2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3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3

三、改进措施.........................................6

四、结论.............................................8

参考文献..............................................9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发展和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推进,对校园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从而对校园园林绿化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涵,校园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成为学校规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淮阴工学院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后勤管理处对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园林绿化现状开展专题调研,对调查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为今后学校园林绿地建设和改造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淮阴工学院 园林绿化 调研

前 言

淮阴工学院为江苏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故乡、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淮安市。学校始建于1958年,2000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枚乘路、北京路、萧湖三个校区,校园占地2560亩,校舍面积67万平方米。设有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数理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创新创业学院(台创学院)等19个教学科研单位,开设66个本科专业。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1000余人。

为了解师生对园林绿化的满意度,搜集师生对园林绿化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淮阴工学院校园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提供参考依据,2019年8月2日至9月30日后勤管理处就师生员工对园林绿化工作的满意度及合理化建议为主题组织开展问卷调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查的组织实施

后勤管理处按照抽样调查的规范要求,结合校园总体规划工作涉及的内容,制定了相关的调查方案和调查问卷,于2018年6月2日至5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本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参加本次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对象以全校为总体,随机抽取1200人开展问卷调查,其中学生占调查样本总量的70%、教职工占25%、校内经营户占5%。

(二)调查方法:全部采用问卷式调查,具体为:以调查员入各校区、入教室组织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少量的随机拦截式现场发放问卷调查。要求由调查对象直接填写调查问卷后,再由调查员收回,对不便填写的调查对象可采用调查员访问记录的办法进行。

(三)调查内容:调查问卷内容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第二层是调查对象对目前校园园林绿化的评价,第三层是调查对象对学校园林绿化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接受调查人员的基本情况。本次共成功访问了1200人,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200份。这1200人的基本情况是:按性别分,男性占68%,女性占32%;按年龄分,22岁以下占62%,22-50岁占36%,50岁以上占2%。

(二)师生对学校园林绿化工作的总体评价

对学校园林绿化工作的评价。调查问卷围绕绿地数量、绿地质量、绿地使用、环境质量四方面内容共7个问题请师生员工进行满意度评价。通过对7个项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得出:师生员工对学校园林绿化整体满意度为95.0%。详细情况见下表。

对7个项目调查结果综合计算得出:师生员工对淮阴工学院园林县城绿化整体满意度为95.0%。详细情况见下表。

调查内容

评价档次

满意

比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不满意

1.您对本校的绿地面积和绿地数量是否满意

84.8%

11.1%

4.1%

0%

0%

2.您对本校的绿地景观效果是否满意

83.4%

11.3%

5.3%

0%

0%

3.您对本校园林景观的服务设施是否满意

82.2%

11.9%

5.9%

0%

0%

4.您对本校园林绿化日常维护是否满意

82.1%

12.1%

5.8%

0%

0%

5.您对本校园林绿化管理是否满意

72.9%

21.2%

5.9%

0%

0%

6.你对本校的空气质量是否满意

84.7%

11.1%

4.2%

0%

0%

7.您对本校的水体质量是否满意

82.0%

12.8%

5.2%

0%

0%

师生员工对园林绿化满意度评价

81.7%

13.3%

5.0%

0%

0%

1.对绿地数量满意度为95.9%。

2.对绿地质量满意度为94.7%。

3.对绿地使用满意度为94.1%。

4.对环境质量满意度为95.3%。

   (三)师生员工的建议

调查问卷设置了一道关于“您对创建园林校园、园林绿化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的发散性话题,师生们积极谏言献策,收集到的新建议归纳如下:

1.经过几年努力,我校绿地数量有明显改观,但总量面积依然不足,绿化质量和档次有待提升,部分人行道绿化面积小,遮荫效果差,应加大绿化面积;住宅小区绿化数量很少,有的几乎没有绿化,建议学校继续进一步加强对小区的绿化建设,提升居民住宅小区环境,打造亮丽、绿色社区,提高园林校园整体绿化水平。

2.继续提升园林管理的技术水平,加大建设和管理力度。做好校园绿地及树木的长期管理,校园道路绿化及风景林地的管理和保护;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布局,避免绿化只种不管,盲目栽种,杜绝“今日栽、明日换,年年栽树,年年无看点”现象。

3.加大资金投入,扩展资金来源。建议设立专门的绿化专项经费;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用于学校绿化建设,通过捐资助绿、认建认养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学校绿化建设和管理。通过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校园活动,引导师生自觉地参与到双创中来;开展园林校园创建系列主题活动,让生态文明意识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全民植树或树木认养活动,切实改善生态环境。

4.美观的绿化应能为游憩提供条件。在校园长期生活学习,学校已经成为同学们的第二个家。在生活中,同学们希望到户外进行如散步、坐息、交谈、阅读一类的活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树木葱绿、水体清净、环境优美的环境能有效促进同学们的交往。建议校园绿化在满足生理对自然的需求的同时,也成为精神上的调剂。

5.校园绿化是体现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内容,经过绿化景观规划的校园,建议绿化应与建筑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校园特色。植物的自然特性,给人以视觉、听觉、嗅觉上的美感,同时也是满足人情感生活的追求、道德修养的追求和人际交往的需求。

6.枚乘路校区是淮阴工学院着重发展建设的新校区,经过系统的规划,绿化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因为坐落于北方,冬天的校园显得太过萧条。建议以后在选择树木上应该在轴线及重要节点处多种植一些长青树木,避免出现冬季绿色绝迹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一)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学校园林绿化总体规划,突出规划的指导性、实效性、可持续性,强化规划的严肃性和执行的规范性,保证规划内容落到实处,逐年提高校园绿化率、覆盖率和美化率。

(二)丰富绿化植物种类。加大对北京路校区公共绿地的改造力度,在重点窗口区域家,坚持适地适树(花、草)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添景改造,在植物多样性方面寻找突破口,根据植物的色彩、层次和结构等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展现绿化的多样性,群落性、生态性和功能性,提升品位,打造亮点,彰显特色。

(三)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后勤管理处要制定管护工作的具体办法,强化长效管护机制,加强技术人员专业培训,坚持数量与质量、载植与管理并重,做到园林绿化与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树木成活率,达到美观效果。针对各个湖泊边树木稠密问题进行科学移植,增加绿化的通透性;对校园里的树木要定期修剪,定期打药;修剪后的残枝及时清理,以防火灾。要彻底解决杨柳树杨花飘絮问题,改善全校的环境质量。

(四)加大园林绿化建设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校园园林绿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师生积极参与种树绿化,大力开展爱绿护绿系列活动,努力营造爱绿护绿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做到人人关注园林绿化建设,共同创建美好校园。

(五)加大对毁绿的打击力度。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制定严格的管护制度,量化细化管护工作,层层落实管护责任,提高校园绿化管理水平,严厉查处一切毁绿行为,确保绿化养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充分运用园林植物的景观特色,创造出自己独特的园林特色和校园风格。因地因时制宜,根据校园所处的地理位置、土壤性质和气候条件以及植物生长条件和植物适宜性,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从景观生态多样性出发,各类适宜生长的乔灌木进行互相搭配,形成植物群落,增加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重视人的心理反应,利用植物的造景艺术形式,彰显校园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时代使命感。 

(七)校园主体绿化植物应该突出本校特色。校园环境设计中应加强校园的垂直 绿化,合理利用乔木的层次结构,其次,增加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增强生态链的稳定性。同时给校内每一树种挂上不锈钢标牌 的“身份证”,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学到树木分类知识。然后,将植物景观富有更加特色的文化内涵。

(八)加强师生监督机制,最大限度 发挥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三分建设,七分管护”,确保校园绿地可持续发展,并获得长期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校园绿地的养护与管理。

四、结论

优秀的校园园林绿化景观建设并非只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应该能够很好的体现校园个性、办学特色,还应该具备浓厚的文化底蕴,能够传承学校的历史文化,并且为在校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沟 通、交流感情提供怡人的空间场所。

【参考文献】

[1]秦祎,童星 关于师范类高校植物景观文化建设的调查报告——以重庆师范大学大学城校区为例[J].《人间》2016年28期 215-215

[2]邱昆,论高校校园植物景观文化建设[J].怀化学院学报,2009(8):125-128.

第3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学校朝着“品牌化、生态化、特色化、人性化”的目标,以“童装文化”为载体,创建了红领巾童装博物馆,成立了“童装文化研究中心”,各中队成立了各自的童装品牌,如“可爱小淘气”、“中国娃娃”、“点点龙”等20个自创的童装品牌特色中队。在创建校园“童装文化”的同时,不断地渗透绿色环保教育,本着“以人为本,绿色关怀;崇尚绿色,崇尚生命”的创绿理念,致力于形成“绿色校园”——“绿色学校”——“绿色教育”——“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链条,营造良好的学习、育人环境,充分发挥绿化、环境的育人效果,课内外结合强化师生环保意识的养成。

一、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创建绿色学校

提高学生现代文明素质和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科学知识,发挥绿色环境熏陶人、教育人的作用,使学生自觉养成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绿色行为是广大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责任。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促进我校的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是我校师生的共同愿望。在培养学生环保观念,创建绿色学校方面,我们学校脚踏实地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落实责任,形成教育网络。

保持生态环境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事,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环保教育意义重大,势在必行。我们学校领导小组做出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决定,成立了创建市“绿色学校”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把环保教育纳入全校整体工作中,根据温州市“绿色学校”标准把创建工作总体规划,渗透学科教育,主题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宣传活动等工作,制定了《20__年—20__年绿色规划》、《校园绿化各类管理制度》、《学校关于禁烟的规定》、《绿色环保公约》、《学生环保行为规范》等,具体落实到各个环节。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了“环境小卫士”,定期开展护绿活动;在校外,以白水村和珠岙村居民区为区域,建立环保护绿中队,开展经常性的环保宣传活动。学校每学期制定环境教育计划,周密组织全校环境教育和环保活动的开展,形成以环境领导小组、大队部、班主任为组织,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班队活动、晨周会、国旗下讲话为渠道,以走廊文化、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阵地,集教育科研于一体,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的环境教育网络,促进环境教育在我校全方位立体式开展起来。由于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责任落实,各部门开展工作有计划有步骤,互相配合,井然有序,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如今当你走进我们的校园,展现在眼前的是四季长青的花草树木,虽不见富丽堂皇的建筑,却透着沁人心脾的清新和朝气。

(二)改造校园环境,营造环保氛围。

为了真正让环境能够说话,对学校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块墙壁,每一棵花草,每一处空间都做了精心的“雕琢”,使之成为一个立体的,多彩的,富有情趣,充满魅力的迷人的“花园、学园、乐园”。

首先,打造一片“绿意”。两大主块的绿化带将教学楼映衬其中。整个校园绿意盎然,洋溢着一片春色喜悦。杜鹃吐艳、丹桂飘香……一年四季都沐浴在“绿意”之中,迂回的小路上刻着脍炙人口的唐诗,漫步丛中,吟诵诗句,韵味无比。

其次,打造浓厚的“现代气息”。富有朝气的教学楼,多媒体教师、舞蹈室、图书室、小平台教室、校园网等现代化的装备,应有尽有,一应俱全,使得这年青的学校焕发着现代的时尚的气息,富有特色的墙壁文化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

在学校的基础设施建 设上,我校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如学校排污系统中的化粪池,使污水经过处理后进入地下排污系统;厕所使用白水漈山水冲洗,即节约自来水又节省经费。创建教师“绿色办公室”,美化办公环境,从教师自身做出榜样,让每一位教师成为“绿色德育”的辅导员,成为“绿色种子”的传播者,成为“绿色校园”的耕耘者。在班级布置方面,师生齐心协力,争创“绿色班级”,营造绿色教室。开展垃圾分类,设立“可回用”与“不可回用”垃圾筒,对“可回用垃圾”,如饮料瓶、废纸拿出去卖,收益用于班级活动和部分困难学生。创建“生物角”,种植花草盆景,饲养小动物。积极出环保手抄报、看环保书籍等,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发挥品牌中队文化作用,使学生获得环保知识和相关的情感体验,渗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

(三)精心设计,让“创绿”工作蕴涵在各种实践活动之中。

积极开展环保活动,为学生创设多彩的“绿色平台”,使每一个学生在“绿色活动”、“绿色实践”中接受“绿色”的体验,陶冶美的情操,在和谐中发展。要发挥学生在环保教育中的主体参与积极性,必须采用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结合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源,调动各种感官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第一、开展美化、优化校园环境的日常活动。把环境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育与管理中,是培养学生自觉开展环保教育的好方法。因此,在小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中,把环境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将校园划分为各个班的卫生区,每班落实卫生岗位责任制,并将打扫卫生和积极保持环境整洁干净等规定为定期检查、评比的内容。定期举行卫生大扫除,每天早上和下午由校值日生进行两次卫生检查,把检查情况计入到“四星评比”中,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公布评比成绩。从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我们每个班的环境卫生有明显好转。同时,为了维护校园内公共场地的卫生,除了号召同学们养成一种不乱扔纸屑等杂物,见杂物就捡的好习惯外,还设立环保监督岗,开展“弯弯腰”活动,通过红领巾广播给予批评和表扬,争当“环境小卫士”,从内心受到教育,改善校园的整体环境。

第二、结合环保纪念日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如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爱鸟周,地球日,环境日等都要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知识竞赛、专题讨论、观看电视、社会调查、劳动实践等。学校邀请了县环保副局长张永藏给我校师生作环保知识讲座。另外,通过“保护臭氧层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臭氧层,减少臭氧层的破坏。围绕“野生动物日”日举行知识讲座,倡导每一位同学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植树节,开展有关植树知识讲座,举行“我为大地添绿意”植树活动,绿树造林。6月5日环境日,开展环境知识讲座,向学生讲解现今社会存在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球日,组织环保实践小组同学到社区进行环境调查。爱鸟周,组织学生到白水山上去观察鸟的栖息情况等等。举办的“绿色的呼唤”环保主题系列活动,开展的活动有:“我爱地球妈妈”演讲比赛,全校3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声情并茂地给全校师生作了演讲。“科技与环保电子小编辑比赛”,收到学生作品65幅,周金平同学获学区十佳,县一等奖,本周六将参加市里比赛;“绿色环保”手抄报评比,收到学生的精心作品108幅;“环保标语巧设计”大赛,向全校师生共征集了环保广告语256条,各中队展示了自己设计的标语,并结合我校“童装文化”,设计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童装形标语警示牌;举行了“绿色生态、环境保护”为环保主题的征文比赛,共收到作品79篇,参与县环保征文比赛中,多篇获奖,另外,开展了“绿色小卫士”评选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在活动中深化环境教育,普及环保知识。

第三、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提升环保意识。如举行“回收废旧电池”,首先发出倡议,让学生了解废旧电池的危害,并设立“废旧电池回收筒”,将各种不同来源的废旧电池集中送交给有关部门。结合每年的“艺术节”、“科技节”开展具有特色的活动,如每年上半年举行的“艺术节”,开展手工制作比赛,让学生回收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制作精美作品,尤其是结合我校的童装文化特色,利用布头、小线头、废纸、蛋壳、吸管、枯树枝、草籽、铅笔屑等材料,创作了一件件具有美观环保、独具匠心的“小童装”作品。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既快乐又增强了环保意识。在“科技节”,结合七巧板制作活动,以“人人爱环保”为主题,展出了学生精心设计的多篇组合作品。定期举行“争做环境小卫士”、“绿色班级”、“班级形象代言人”等榜样评选活动。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对小学生良好环保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第四、通过课外组织环保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课题研究。学校开辟了“劳动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去观察农作物的生长情况,拔拔草,施施肥,整理整理菜圃;组织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学校设立了气象观测台,组织气象观测小组每天进行观测,记录每天的气象情况,在通知栏告知每一位同学。另外,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向课外进行实践活动,如围绕学校西面的白水溪进行“水污染调查”,通过对水样进行实验,学生感触深刻,并意识到“保护母亲河,珍惜生命之源”。对空气质量的调查、生活垃圾现状的调查,提出要求尽量减少生活垃圾并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科学处理。点点龙中队开展了“节电小能手”活动,开展了“节电金点子”评选,并和家长签定“节能 责任书”,从我做起,节约每一度电。中国娃娃中队开展了“节水小能手”体验活动,学生从家庭、学校用水、水污染情况着手,写出体验日记,在活动中获得情感体验,增强环保意识。调查街上汽车尾气污染、噪音污染等。学生走向街头、社区、丛林主动弯腰捡垃圾,拔掉每一棵杂草,洁净每一寸土地,抠掉每一处“牛皮癣”,美化每一片绿地。“护绿小组”在街头巷尾向社区居民发放“爱绿、护绿,保护环境”宣传单,让每一个人都加入环保行动之中。

第五、结合家庭开展环保体验活动。保护环境是全社会的大课题。人大委员曲格平曾说过“全国有6—14岁的青少年一亿三千万,如果每人每次都能参与环保,并带动一个家庭,就是四亿人口在为我们的环境做实事”。因此,我们充分利用家庭和社区资源,带领孩子走入大自然,走上社会,用行动去改变周围的环境。家庭是学生朝夕生活的地方,时时、处处蕴含环保知识和环保行为。如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家庭生活垃圾调查活动,分析家庭各种生活垃圾产生的原因。同时,发动每个学生带动家长种植花草,在家庭中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卖青蛙等有益动物,不浪费水电等方面的环保知识,并养成良好的节约水电、粮食,不乱扔杂物的良好习惯。

第六、在学校网站上开辟“绿色学校”专栏,宣传绿色环保的有关知识,及时反映学校创建工作的最新情况,接受师生的有关建议。

(四)环保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重视学科渗透,普及环保知识。

学校要求各学科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寓环境教育于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上教学中见缝插针,有意识地进行环境教育渗透,加强对学生进行节约水电、植树、防污染等环境教育。在课外,各教研组有计划地对环境教育工作进行研讨,学校把环保渗透作为教研组评优的指标之一,要求教师每学期针对学科教学写出环保论文,编写教师环保论文集粹与学生环保征文集,使师生满怀激情地用心用笔去谈环保这个人类永恒的话题。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环保知识的主渠道、主阵地。为普及环保知识,我校把环境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

一是抓环境专题课教学,在环境教育教研组的指导下,编写了校本课程《环保与健康》,六年级开展了环境教育课,各班在确定的年级段的主题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一年级的“爱护花草树木”,二年级的“保护动物”,三年级的“节约水电”,四年级的“废品再利用”,五年级的“远离污染”,六年级的“走向社会”,层层落实,逐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每学期在班队课中安排3-4课时专题教育,由各班班主任担任环境教育课,每学期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测试。

二是抓学科渗透教育,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忘随手捡起那些散落在各节教育内容里的饱含环境教育内容的彩贝,根据环境学科具有综合性和边缘性的特点,要求各科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内涵,有机渗透环境教育,每学期编一本《学科渗透环境教育教案集》。语文、思品、常识、数学、美术、音乐等学科在教学计划中都要有明确的实施环境教育的篇章,全学科的渗透教育,使学生既增长知识,又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环保热情。例如,品德教学中,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环境,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从小学会节约,尝试一物多用,废物利用,培养与动植物和谐相处的环境意识。常识教学中,认识空气、声音、水、电、动物时,老师结合减少污染,噪音,节约水电等方面进行渗透教育。语文教学中,针对教材特点,不失时机地进行环保教育。例如,袁伟梅老师在上《鸟的天堂》一课时,引导学生了解到大榕树为鸟类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生存空间,鸟类又为大榕树的枝繁叶茂提供了养料,当地农民不许人捉鸟,使大榕树成为真正的鸟的天堂。也因此,这里成为一处旅游景点,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这些因果关系,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五)加强环保行为教育,提倡绿色生活时尚。

环保是一场绿色变革,环保是一种自然回归,环保更是一种生活时尚。学校把绿色环保教育与学生的日常行为要求结合起来,通过环保宣传橱窗、走廊文化等途径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教育学生在家中种花种草绿化家园,节约水资源,一水多用,回收废纸,多使用再生纸,拒用一次性餐具,建议妈妈用无磷洗衣粉等等。在校园,教育学生争当绿色小先锋,课间不追赶打闹,减少噪音。爱护学校一草一木,文明礼貌,也是一种绿色行为。为创造良好的校风班风,为创建绿色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课堂中的有机渗透,丰富多彩的各种活动,使学生所接受的环境教育,从表层开始深入到了内心,再转化为自觉的行为。

二、今后的设想:

1、挖掘社区资源,配备校外环保辅导员,及邀请有关环保专家到校讲座。

2、走出校园,将环保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与社区领导相协调,拯救家乡河,让白水溪重现昔日明净。

3、让环保成为生命的一部分,自觉保护环境,小手拉大手,共建绿色明天!

4、多设各类环保兴趣小组,举办环保夏令营。

时代已跨入复杂多变的21世纪,知识经济与信息社会召唤瓯北镇第六小学追随它。谁能早先一步适应21世纪的瞬息万变,谁能尽快融入知识经济的大潮,谁就能常做新世纪的排头兵——这就是创建“绿色学校”的深远含义和巨大价值所在,这就是瓯北镇第六小学充实“绿色学校”内涵的勇气所在,这就是瓯北镇第六小学追求卓越、勇做表率梦想所在!谢谢!

第4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今年,县教育局领导高瞻远瞩,针对现在学校的特点,适时推出了今年及今后几年的战略方针,用几年的时间把全县的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逐步建成花园式学校。这个战略方针与我镇的想法不谋而合,今春一开学,我就和几位校长商议,今年生均经费标准已提高,除了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教育质量外,还应该干一些能够惠及当代利于千秋的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干了几年以后,总该为当地留下些什么,因此就想到了硬化绿化美化校园,打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这个战役。

在全镇各中小学的共同努力下,今春我镇的绿化美化活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共投入六十余万元用于校园建设,。如:庆南小学,今春仅绿化美化一项投入达十四余万元;大桑树小学硬化两条主干道投入两万七千,教学区前近一千平方米的改造投入四万一千余元;乡一中在去年硬化投入二十多万的基础上今年仅硬化路面一项就投入四万余元;曾小邱小学,从去年就节俭资金,硬化路面铺置彩砖,购买花草等投入五万元,彻底改变了以前的摸样,难怪孙兆良校长在海通还夸奖这所学校;乡二中在以往的基础上,大门两侧变成了花园,学校内部添置了名贵树木,西辛庄现在更是锦上添花,学校变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栾村在沈校长的带领下,想方设法改善办学条件,多年的围墙危厕没有了,代替它的是花草是新盖的花墙以及积极向上的学校风貌。副将营、贯道、还城等等在今年也很下了功夫,大大改变了学校的美貌,。总之,今春我们庆祖镇每个学校都在行动,都有成绩,都有战果。可以这样说:今年春季我们干了以前几年想干却都没干成的大事。庆祖的学校变绿了,变美了,变得更有品味了。现在外乡的学校不断有人来我镇参观。一些老师校长每每谈及我镇的变化,都深情的说:庆祖的教育现在是一股正气,是一个你追我赶谁也不甘落后的正气,庆祖的教育大有希望,庆祖教育的振兴是一股挡也挡不住的潮流。

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今后全镇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进一步推动我镇“花园式学校”建设再上新台阶,讲四点意见。

一、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校园绿化美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加强学校的绿化美化,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充分展现学校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各学校一定要从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本着对学生负责、对事业负责的态度,切实抓好这项工作。

通过创造优美雅致、健康整洁的校园,来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激发师生的工作学习热情,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绿化美化使校园环境更加合理化、生态化、人文化,真正发挥尊重人、关心人、塑造人的功能;通过绿化美化创造出更加适合学生活动的环境空间,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通过绿化美化来缓解师生心理疲劳,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使校园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达到削减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

校园的绿化美化不仅是为师生创造良好环境的窗口,还是向社会展示学校精神风貌、教学面貌和文化生活的窗口,是创建文明校园、开展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明年和今后几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加大绿化美化工作力度,使每一所中心学校都成为“花园式学校”,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秣马厉兵、充分准备。着手提高绿化美化水平,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以此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文明素养,提高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分析现状、找准差距,全面推进我镇校园绿化美化建设

今年新学期伊始,庆祖镇中心校根据全镇实际,制定了“扎根四方、提高中央”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指导思想的引领下,各学校不等不靠,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抓住春季有利时机,大搞学校基础设施、校园文化、绿化美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许多学校为节约资金,把好钢用到刀刃上,上至学校领导下到普通教师,上至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下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牺牲星期天、休息时间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从不讲报酬,只有一个心愿,早日把学校建设好,使师生能够在环境优美、品味高尚的校园里学习、生活。如曾小邱的孙才亮,大桑树的老师的一番话,梁振海带病去大桑树指导买花栽树,刘素芬为此病倒了,这就是我们教师校长的形象,他们就是庆祖镇教师的缩影。我们相信,再大的困难不再是困难,庆祖镇教育的异军突起也不再是一句空话。

时至今日,我镇中小学校的绿化美化建设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效果是明显的,成绩是喜人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换来了学校的大改观、大变样,也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和认可。但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与先进学校相比,我们的绿化美化工作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次低,不少学校仅仅是在空地上栽些树、植些草皮,标准低,效果差,缺乏有特色、有品位的苗木品种,多少年过后,也不会给后人留下些什么值得回味的东西。二是缺少科学的规划设计,想怎么绿化就怎么绿化,物种选择及配置随意性强,缺乏连续性,浪费大量资金。校园绿地设计只注重视觉效果,没有考虑工程投资及日后养护管理的承受力。三是不注意栽后管理,特别是中后期管理更是保证绿化效果的过程,修剪、浇水、防治病虫害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能只是“重栽植、轻养护”,导致绿化效果不尽人意。因此,我们要克服绿化美化过程中的种种弊端,高标准、严要求,争取美化一处,成功一处,美化一所,成功一所,使绿化美化成为学校一道美丽独特的风景线。

三、加大投入、科学规划,全力以赴打好校园绿化攻坚战

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标准、特色明显”的原则,最终达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草木结合、春华秋实”的绿化效果。校园内除硬化地面和学生活动场所以外,其他区域应全部绿化,提高绿化覆盖率,不留死角。抓住有利时机,加大投入,积极行动,在科学规划、提高标准和创造特色上做文章,确保绿地占有率、绿化覆盖率、新增树木和草坪的成活率达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确保全镇中小学绿化美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层次。

我镇部分学校由于历史等各方面的原因,布局不甚合理,我们也不要因此而停止不前,更要精心规划设计校园绿化美化方案,集中人力物力搞好校园绿化美化,还可以找一些专业人士结合学校实际共同谋划。充分利用各学校特点,创造性的开展工作。让校园的每一棵草木、每一块墙壁、每一个景点都产生育人功效,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人、熏陶人、塑造人,为师生提供优美舒适的学习环境和生活场所。让每一块墙壁会说话,让每一个角落都育人。同时加强对绿化美化成果的管理,建立科学管理体系,落实工作责任制,克服“重栽植、轻养护”的观念,加强日常养护管理工作,及时浇水施肥,加强植物修剪造型,科学防治病虫害,使校园绿树成荫,草地、花坛和各种观赏植物错落有致,形成“硬、绿、净、美、亮”的优雅环境。

另外,各校结合学校实际,利用校园内的空地开辟劳动实践区,如栾村中心小学、副将营中心小学,学校南部有一些空地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师生通过种植一些有特色的农作物,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而且可以增加绿化面积,点缀了校园景色,一举多得,也会和花草树木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增强文化氛围。

四、加强领导,广泛发动,推动校园绿化美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第5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植物是园林的“衣饰”。在绿化中,以植物为园林的主角是达到自然美的唯一途径,是符合人类要求的生态环境。园林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点就是它必须以植物为主要成分。

园林中的植物配置在我国传统园林和文人、画家的作品中有着不少讴歌咏叹和描绘抒情的美妙篇章。从其中表述出其人其时的审美心理和赏析标准。表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把大自然融合于心中形成典型的自然,表现出内在的气质风韵。关于植物配置课题是比较复杂的。植物的孤植、对植、丛植、树林、树丛等只是植物配置的基本原则和形式,要如何达到植物配置的更高水平,就必须继承和发扬园林配置艺术传统基础上善于创新。结合经济发达国家园林植物配置的成功例子和我国发展较快城市中园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及本人的实践探索,通过对某校园绿化配置进行调查研究,指出其在植物配置、绿地布局、绿化风格和形式、绿化功能、交往空间等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从而对校园绿化提出建议,包括与总体规划协调、创造人性化空间、突显生态与自然、体现场地的特征和提高公众参与性等,进而达到对校园的绿化配置情况有一个总体的认识和了解的目的。

校园绿化配置的基本情况

校园绿化配置的方法、功能

校园绿化的方法

校园美化绿化方法一般可以分六个方向完成。

(1)大自然之母的树木:选择较适合校园土壤、光线、风力气候的乔木、灌木、常绿树、落叶树和阔叶树,可单植、三植、列植、整型式列植和群植。

(2)绿化大地的草坪:有水土保持、降温、净化空气的功能,可选择台湾草、大叶油草、南美花生、沿阶草、银线麦冬和冷水花等。

(3)色彩缤纷的花坛: 种植各类简单大方的花草,花坛不宜过多,以免减少活动空间。

(4)充满艺术感的绿篱: 矮小的灌木,有引界、分界及美观、净化、降温、挡风遮蔽的作用。

(5)连接大自然的园路:有引导连接交通及活动功能,有干道、侧干道、支道、人行道等。

(6)点缀校园的其它设施: 小桥、水池、凉亭、桌椅、雕塑灯饰和大型壁画等。

校园绿化的功能

校园绿化是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校园生态系统的主角。一直以来,绿色植物都被人们称为“有生命的建筑材料”,具有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湿度、调节温度、减弱光照、减轻污染、吸收有毒气体、降低噪声、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和消除疲劳等功效。

校园绿化配置的现状及评价

本次调查的某校的绿化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瞩目点。绿化是简单大方的,恰似大家闺秀; 校园一般可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各个区域的绿化设计各有不同。

教学区绿化

校园教学区的绿化规划以烘托区内的建筑环境,给师生创造一个规整有序、宽松怡人的教学空间为目标。设计手法一般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绿化树种的选择以常绿植物为主,采用孤植、对植、环植和列植等规则式的手法,运用绿蓠、草地、树丛和整形等形式,结合广场、道路、雕塑、塑石和花坛组成一个规整开敞、严肃活泼的校园绿化空间。另外,教学区绿化应在建筑及道路周围,设置一些开敞式或半封闭式的休闲空间,如广场、草坪、疏林,结合步道、桌椅、水池、铺装等小品设施,供师生在课余休息、读书、活动之用[2]。

生活区绿化

校园生活区的绿化规划以方便日常生活起居,给师生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休憩环境为目标。绿地形式应在考虑防护、通风、日照的前提下,采用混合式或自由式的手法,设计出一个个尺度怡人极具生活化的绿地空间。

运动区绿化

校园运动区的绿化规划以美观实用,便于师生开展各种体育运动为目标。绿地形式宜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的设计手法,并以运动草坪及疏林草地的形式为主。疏林草地可供师生健身锻炼,故在其中设置一些健身器械及桌椅供师生使用。

大学校园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

校园绿化工作区别于社会其它场所,有着自身的内涵和特殊要求,既要考虑美观、和谐和生态,又要兼顾校园文化的需求和树种的生长习性和特点,更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和美化校园的自然环境,保护好校园的生物多样性,为广大师生的工作和学习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出色的校园绿化不单表现在景观上,还表现在功能上。因此,如何选择植物品种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探讨。

在校园绿化树种选择及配植过程中,在全面分析校园所处地理位置及环境特点的同时,应本着科学性、艺术性和规范性的原则,运用生态学原理来进行规划和设计,做到树种合理选择和搭配,以期达到校园绿化的特定目标和标准。

树种配置应遵守的原则

(1)常绿品种和落叶品种相结合。

(2)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结合。

(3)地面、空中、墙面绿化相结合。

(4)花木与绿球相结合。

(5)花香和花色品种相结合。

(6)春夏秋冬与枝叶花果的季相变化相结合。

(7)池岸和水面的绿化、美化相结合。

(8)针叶树和阔叶树相结合。

植物品种的适地适树问题

树种有着较强的乡土特性,其生长态势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和土壤条件等密切相关。如果忽略这些自然因素,单凭主观臆断,贸然引进未经驯化的外地树种,是难以确保其成活的。只有选择和引进当地原有树种,或是外地树种经过多年栽培和驯化,证明已经非常适应本地区气候、湿度和土壤等因素的树种,才适宜选择和配植。

2、绿化现存的问题及对策

在绿化配置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共性或个性方面的问题。校园规划设计理论的不成熟导致现实的绿化建设中这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的产生。

2.1、存在的问题

2.1.1.校园内大树数量少,绿荫不足

由于在初期种植时,一般是以景观苗和袋苗为主。就算是大树移植,因为要确保其成活率,移植后的大树也会是枝叶稀疏的,构不成浓密的树阴。故在夏天时分,走在校园的园路上,会觉得热气逼人,难以满足季节性人们活动的要求。另外,道路旁树木由于种植时间不长,显得有些单薄。

2.1.2.植物色彩单一

虽然校园内的勒杜鹃、朱槿、毛杜鹃等开花时的花色艳丽,搭配绿叶可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美景。但当花期过后,就会变回一片深浅不一的绿,或者是黄中带绿的景色。植物色彩单一,难以达到在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植物景观色彩。

2.1.3.绿化养护管理缺失,特别是草坪方面

所谓绿化养护就是指对绿地、植被等植物所进行的管理与维护。这是为保证园林植物在种植后生长良好的必不可少的保养措施。乔木、灌木和花卉等基本上都养护得很好,除了部分草坪上的地被植物,如台湾草、南美花生等。由于很多人为走捷径而践踏草坪,以致人为破坏严重。而且草坪植物大多黄黄绿绿的,干燥稀疏的,没有形成一片茂密的绿草。

2.2.大学校园绿化配置的发展趋势

校园绿化配置的发展趋势正随着人们绿化观念的转变、高校教育方式的改革、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为使之能更贴近师生工作、学习的需要,校园绿化配置的方式和思路都有了转变。

2.2.1以人为本

为使校园绿化配置符合师生使用的需要,其设计越来越人性化,除了达到一定的观赏性外,还使其具有相应的园林绿化功能,调节小气候,放松心情,满足视觉效果灯,以符合人们活动的需要。

2.2.2.设计源于师生,贴近师生

校园绿化的设计上不再由设计师个人决定,而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征询老师学生的意见,以得知使用者需要的是可以达到什么效果的绿化配置,以便能设计出大部分师生都满意的景观效果和使用功能的绿化配置,使校园绿化从真正意义上为师生所用,而不是单纯的一个观赏景观。

2.3.对策和措施

2.3.1.建造小型植物园

经过调查、访谈等形式,发现除了少部分的师生可以认得常用的大多数植物外,其实很多学生都不认得一些常用的华南植物。由此可见,不少人在植物方面的知识是较为缺失的。如果校园内的园林植物都有挂上名牌,并作简要的说明,就可以使更多的人认识和记得更多的植物,不过分追求使用园林植物品种多,配置的树丛多,而要求主题突出,重点明确,丰富而不杂乱,错落而不繁复,作到取舍得当。对于园林绿地,要求每块绿地都有它的特色,不主张每块绿地都繁花似锦,也不要求每块绿地四季有花,否则在植物配置上容易造成重复和雷同。例如:某区政府庭园绿化设计时,就考虑到该庭园是一个政府的办公地,所以在庭园绿化上作自然式的布置,富于自然气息,并使两侧绿地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整体,而不追求环境的庄严感,体现政府官员平易近人的作风。

2.3.2.远近结合

从空间布局与植物的选择等方面充分考虑校区绿化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发展, 近期建设应以快速高效为目标, 以植物造景为主体。植物选择应该以优良、速生树种,如桑科榕属的小叶榕、大叶榕等, 尽可能种植适龄树、壮龄树以及全冠树,以营造良好的绿荫环境,满足人们活动的季节性要求。考虑远期绿化目标, 要做好绿化规划, 速生树与慢生树要搭配种植, 预留发展的空间, 为校园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3.加强绿化养护管理

绿化养护管理是为保证园林植物成活率和观赏效果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措施。根据管养规范可知,园林植物管养规范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植物分类为草坪、灌木和花卉、乔木等。

2.3.4 应用彩色的园林植物

为使植物配图色彩丰富而不单调,应该选择多种颜色的园林植物互相搭配。

绿色是最普通的颜色,正因为如此,也最容易被忽视。植物的叶子变化多端,五彩缤纷。浅绿草绿浓绿是大多数叶色,浓绿色尤其是红色调花色的完美陪衬色。

色彩配置不是独立的,必须与周围的环境色彩相协调,与季节相吻合。还必须注意依地被大小选择色彩,过多的色彩反而产生杂乱感。

2.3.5.创造人性化空间

为了创造人性化的绿色空间, 校园绿化配置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要考虑绿地使用者的多种心理需求和行为特点, 创造多层次的户外活动空间, 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并结合使用者审美要求, 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植物配置不管怎样变化,其内部树木组合必须符合生态要求。在外貌上应注意季节变化。

第6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等学校 校园绿化 土地充分利用

一、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充分利用的必要性

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利用是开展高等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营造良好校园环境、提升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伴随着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利用的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目前,尽管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充分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不仅给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事业的科学开展设置了障碍,而且还给我国土地的管理与调控带来了负面影响。基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充分利用是非常必要的。

二、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充分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在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充分利用方面进行了积极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但是仍然存在一系列不足之处亟待完善。具体说来,我国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充分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园绿化管理先天不足

目前,高等学校校园绿地分布比较零散,种植种类也比较繁多,绿化面积缺乏规划性;绿地下各种管道、网线纵横交错;高等学校开展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时往往会带来植物死亡、缺失等问题的产生。上述种种问题都给高等学校校园绿化管理带来了先天性的不足。

(二)尚未树立科学的校园绿化管理理念

高等学校校园绿化重在管理,这已经成为当前业界的共识。但是,就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开展绿化管理的现状来看,往往只是重视校园绿化的设计与施工,而忽视了日常的养护与管理。对于校园绿化的养护管理不仅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而且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除此之外,高等学校对于校园绿化工作也很少设置相应的管理规范与惩罚措施。

(三)土地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现象

伴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大学城的不断增加,土地供给出现严重短缺,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在土地利用方面就极易产生违规操作现象。例如,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国家有明文规定:建设占用土地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一致并且应当设置相应的年度计划指标;征用基本农田需要经过国务院的批准才可以使用。但是在大学城建设实践中,许多大学城在土地布局以及利用方面与报批的总体规划存在严重的出入,而且还存在着许多未批先建、边批边建等违规问题,这曾经一度成为众多高等学校开展非法圈地的重要手段。

三、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利用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与土地充分利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充分利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一点可借鉴之处:

(一)制定校园绿地养护以及土地利用的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

操作标准是开展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各个高校应当立足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校园绿地管理标准以及土地利用的管理标准及操作规范,针对校园绿化以及土地利用工作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二)建立业务培训制度,提高职工素质

高等学校应当设置专门的绿化与土地利用管理部门与人员,绿化与土地利用职能部门应组织业务骨干进行业务培训,不仅应当使其具备完善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当促使其具备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的高等学校绿化与土地利用管理人才,以确保校园绿化与土地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高等学校用地分类管理并且强化监督

尽管教育部再坚持从未正式提过“教育产业化”口号,但高等学校校园和大学城内大量存在营利性设施或机构却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当前大多数情况下将整个“校园”作为教育用地进行管理的方式。首先,应该调整和细化高等教育用地划拨目录。要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教育事业改革需要,重新全面、科学界定高等学校教育用地内涵,确定不同性质用地的供给方式。将高等学校用地科学划分为非经营性和经营性两类,新、扩建高等学校的教学楼、实验楼、操场、图书馆、学生宿舍等和教学相关设施用地以划拨方式供应,明显属于经营性的用地要以招标、拍卖或挂牌方式公开出让,性质难定的建设项目则可以由当事人申请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听证来判定出让方式。其次,要加强高等学校土地的利用监管。高等学校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不得随意改变用途,更不得擅自转让、出租、抵押或“以地联姻”用于招商引资,各级土地主管部门要强化监督检查,定期清理近年来审批的新、扩建高等学校用地,对手续不完善、超标准用地、擅自改变教育用地性质的要予以纠正。

四、结束语

通过上述几个部分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加强高等学校的校园绿化与土地的充分利用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高等学校管理层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问题,立足本校实际,认真分析高等学校在校园绿化与土地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高等学校校园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方绍正.论高校校园绿化美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科技资讯.2007(29)

[2]张锁成.高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影响因子及对策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02)

[3]王旭东;王银燕.浅谈高校校园绿化的设计与思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01)

第7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生态校园;绿地系统

现代职业院校绿化不同与普通小区、公共场地的绿化,它要被赋予更多人文的精神、教育的含义,要能塑造出职业院校外在的良好形象,要能体现出职业院校内在的文化气质,要向现代职业教育提供新的教学环境和场所,因此需要走出传统绿化模式,以新的绿化理念来适应新形势下职业学院发展的要求。

一、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理念

生态校园绿地系统规划理念应该要体现现代职业教育理念,通过多种生境与植物群落景观、特色植物景观来营造出生态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二、分区绿地规划

1.入口广场区

入口区绿化以规则式为主,配置植物简洁、明快、自然、大方,意在形成开阔空间,以低矮灌木配草坪作为中轴线和人行道两侧的绿化带,而人行道上则由高大乔木列植形成林荫大道,在靠近学校大门的中央区域,由植物形成的浪花状模纹彩带给整个区域绿化增加了动感。银杏、栾树、白玉兰、杜英、紫薇、月季等组成的丰富的植物景观象征着江西环境工程学院历史文化的沉积和校园环境的缩影,香樟、佛肚竹、加拿利海枣和各种灌木构成的大色块配上开阔的大草坪,无不给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直观感受,还有那高大宏伟的门楼,引导着一批又一批来自四面八方的莘莘学子走向成功。

2.行政区

该区的绿化根据尽量保持与主体建筑形式、格调及色彩的统一并方便人流和车辆的通行原则设计,故在行政楼前设计了简洁、大方的植物景观和微地形景观。

3.教学区

规划以烘托区内的建筑环境,给师生创造一个规整有序、宽松怡人的教学空间为目标,设计时抓住学校大的空间构架,根据教学区的布局,采用规则式或混合式手法进行设计。教学区的绿化树种以常绿、整形植物为主,采用孤植、对植、环植、列植等手法,运用绿篱、草地、树丛等形式,结合广场、道路、花坛组成一个规整开敞、严肃活泼的校园绿化空间。

4.生活区

生活区分为学生生活区与教工生活区。学生生活区考虑到该区人流量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该区绿化宜简单、实用。附属建筑物如花坛的抗破坏性要强。考虑到室内通风、采光的问题,植物栽培则种植一些低矮且价格较便宜的花木品种。

教工生活区着重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为教工晨练、散步、休息提供良好的绿化环境。为了保证有一定的户外活动绿地,规划中以大面积的草坪为主,形成以细叶结缕草为材料的小游园式草地。

5.运动区

运动区的绿化设计以规则、简洁、实用为主。该区噪音大、灰尘多,故选择具有较强抗尘、吸音和抗机械破坏性能的植物,以达到阻挡灰尘、削弱噪音、抵抗破坏之效果。运动场附近布置一定面积耐践踏草坪和成片树林,同时设置休息椅凳,为师生运动之后休息提供方便。绿化植物以落叶、遮荫效果理想的乔木为主,以便夏日遮荫,冬日采光,同时又能使体育场地随季节变化而显现丰富的色彩。同时在北侧适当配置常绿小乔木,以阻挡冬季寒风。故在此区域布置榆科、豆科、桑科、卫矛科、冬青科植物为基调。

6.观赏休闲区

(1)人工湖区

在西大门入口附近,有一人工湖,在人工湖西侧栽植大片竹林,名“百竹园”,竹的种类丰富多样。湖岸植物配置采用开阔与幽静相结合,活动大平面与读书休闲小空间相结合,常绿与四季色彩相结合。画面线条层次丰富,林冠线高低错落有韵律,并与园林建筑相映成趣。沿岸不同地段栽植较多樟科植物,配以大戟科、忍冬科、杜鹃花科、槭树科、蔷薇科、杉科、杨柳科等科属植物,以突出该区清幽淡雅,柔美恬静之特色,达到四季有景可观,有花可赏。在水中植荷花、睡莲、萍篷草等水生植物,形成水生植物景观,在岸边植以水葱、芦苇和蕨类植物,形成湿生植物景观。

(2)木兰园

在足球场西侧的小山坡上,遍植木兰科植物,形成特色木兰园,木兰科植物观赏价值高,大都是高大乔木,叶大,花香,在中下层配以小乔木、灌木、地被和色彩鲜丽的草花,如杜鹃花科、小檗科植物,无疑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3)山茶园

学校北教学楼后有一立雪亭,作为一休闲、休息、观景的场所,其周边绿化以山茶科植物为主,形成“山茶园”。除了山茶科以外,还栽植部分金缕梅科、忍冬科等科属植物,这些科属植物栽植在一起,相得益彰,四季有景可观。

(4)壳斗园

学院后勤集团连着大面积山地,属于学院后山,后山人烟稀少,树木郁郁葱葱,以壳斗科植物为主,搭配部分其他科属植物,如山矾科、清风藤科等,远离教学区与生活区。林中小道配上粗壮、豪放的壳斗科植物,确是散步、休息的好去处。

(5)纪念林

主要为学生毕业、校友纪念及校际交流等开展栽植纪念树、设置纪念牌提供场所。纪念林中树种各异,旨在增强师生爱校的情谊,增进与来宾间的友谊,促进校际间友好往来。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动员全校师生积极投身到植树造林、绿化校园的事业中,为校园的绿化美化作贡献。

(6)生态自然保护区

学院西侧有一片树林属于自然形成的森林群落,定义为生态自然保护区,不对外开放,不允许砍伐,这是经历了若干年而形成的完整的森林群落,从外观看呈现出一片绿色的海洋,树木苍翠,层次丰富,林冠线高低起伏,偶尔还能听到动物的叫声,学院拥有这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使整个校园的绿地率更高、环境更优美。

参考文献

[1]王保忠,王彩霞,何平,等.城市绿地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04(2):62-68

[2]王燕飞.古韵新曲山水相依: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心得[J].工业建筑,2009,39(4):41-43

作者简介

第8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中图分类号: C9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设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出发点

“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建设寒地高校校园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原则。以往传统的校园交通体系的规划只关注交通功能,缺乏对人行为的尊重与分析,比如在教学区内部出现车行交通,比如横平竖直的路网体系缺乏的人文关怀,注意的是动态路网的组织,缺少了静态节点的设计。在我们新时代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在校师生等人群的行为,或多或少的、主动被动的被“低碳”所引导所约束。

2寒地校园行为与绿色交通的关系特征

动态交通在高校校园中人群的主体是学生、教师以及职工,其行为模式对绿色交通体系作用的特征:首先是人流产生的间歇性,在课间及放学下班的时间人流往往会集中出现,易造成各种交通模式交叉混乱。其次是步行交通系统的扩大性,校园交通不同与城市交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校园道路的形式形态主要是为了师生的步行所使用的,当出现大量人流时,这种步行的方式也是交通疏导的最好方式。第三是交通方式的多样性,在一些大中型的校园中,师生们往往需要步行,自行车,机动车等多种交通方式相结合。第四是我们静态交通的文化性,这里设定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一些交通的节点,及一些漫步、休憩的广场等。第五是寒地校园师生冬季的活动多以室内为主,由于气候环境比较特殊,在严寒的冬季人们往往聚集与室内。

3建立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

在寒地校园中建设绿色交通目的就是要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直接方法是减少校园内私家车的使用,加强步行系统的建设,增设自行车自动换乘点等。

(1) 步行系统的建设

步行系统一般根据空中、地面、地下位置不同需要区别设置。其中以地面步行系统应用最为广泛,包括广场,步行带,人行道等等。在高校校园中步行系统不仅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必经之路,更是一种交流的空间。在设置这些步行系统的时候要关注使用者的感受,方便瞬时产生的学生流的集散。在一些交叉口需要空间尺度上适当的扩大,学生们便于在这些场所集中聚会,同时不妨碍其他师生的行进。另外在步行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为了改变人行道单调乏味的状态两侧的乔木、灌木等植物要穿插设置,形成多变的曲线。在寒地气候这种特殊条件的影响下,冬季气候恶劣,为了师生通行设置一些过渡性连廊可以缓解气候的影响和一些教职工使用机动车躲避恶劣气候的潜在想法,如沈阳建筑大学的长廊设计(图1)。

(2)非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低碳绿色交通中自行车的使用是必不可缺的。它即可以比步行交通更高的效率,同时也是减少校园内机动车使用切实可行的措施,有着不直接消耗能源、不造成环境污染的特性。可以设置几个主要道路的自行车使用点提供免费的使用存放功能,基本要设置在机动车停放附近,方便教职工远距离交通使用。自行车交通也有很大弊病就是容易受到气候影响,在我国寒地校园冬季使用,需要地下交通的配合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

(3) 机动车的交通组织

我们要如何建设这种新型寒地高校的绿色低碳交通体系,首先我们需要将这种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理念与整个校区的规划发展之中,可以将碳排放作为约束性量化考核指标分配给校园中大量能源消耗者。

对于机动车辆交通的组织应设置好校车,通勤车的停靠点,方便同学师生的使用。通勤车的使用可以分为两种设置,一种为快速通勤直达各个分校区,或是各个乘降点;另一种为慢行通勤车可以模仿公车在路上多设置停靠点,方便教职工上下班使用。减少了教职工机动车使用的频率减少了碳污染。可以采用如上海大学新校区的内外环分开规划设计,将一些对外机构、后勤区、实验区、运动场地等用地布置在外环车行线以外,使内环形成怡人的步行空间(图2)。

(4)静态交通的建设

所谓的静态交通主要是指校园停车场地的设置。以往的大学停车考虑的是停车场服务半径,停车场的位置分布以半径内覆盖校园为目标,如美国康乃尔大学停车场布置(图3)。绿色低碳校园交通体系要减少机动车在校园的使用,我们就需要在各个主要校园出入口设置机动车停车位,同时需要同时设置自行车停车位,和提供自行车租用服务,方便师生使用。从长远来说地下停车可以节约土地的使用,同时可以同地下步行系统相结合设置,有利于寒地校园的冬季的节能降碳。解决自行车停车问题不仅要建设地下、半地下停车场以保证供应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要对地面停车进行合理规划布局,引导改变停车观念。对校园现有空间进行评估,选择适当的消极空间作为集中停车场,是迅速改善校园景观、优化和提高停车效率的良好办法。

4结语

新时代的寒地高校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是大学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环节,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为整个低碳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由师生不同的低碳行为模式出发,我们确立了扩大了学校步行系统的建设;以非机动车系统为纽带严格控制机动车的数量;合理调整构建静态交通等方法措施。通过以上一系列的建设策略,对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可以为那些正在从事高校校园规划建设的建筑师提供一定的启发,为寒地高校绿色交通体系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孙靓.城市空间步行化研究初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5,22(03):78

[2] 龚岳.大学校园道路系统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02,17-18

[3] 宋泽方,周逸湖.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9,126

[4] 李增道.环境行为学概论.第一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

[5] 王玉栋.大学校园交通系统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1,30

作者简介:

1、何晓斌 男 助理工程师 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硕士

第9篇:校园绿化日常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园林景观 建设

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其校园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对高校实现教育功能有着重要作用。而校园园林景观工程在包括土方工程、给水及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假山工程、建筑小品工程、种植工程和园林供电工程等八部分的同时,还要充分考虑与校园文化、地域环境相融合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如何做好园林景观,创造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是校园规划建设的重要课题,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建设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在规划、建设与管理等各环节注重突出职业教育和文化引领的特征,打造了一所集使用功能、教育功能和示范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校园。本文主要梳理总结了该院园林景观建设的特点和收益,希望为校园园林景观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1 学院校区规划与建设的概况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专门培养建设行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校区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绿化面积9.5万平方米,地面铺装面积3万平方米。

校园总体呈直角梯形,校园园林景观布局以“校园街道”为线索,分为三个主题区域:由教学楼、图书馆、实训楼、实验楼等建筑组成的南部教学区以草地、树丛、水景为景观元素,表现积极、晴朗的学术氛围;由学生公寓、餐饮中心等建筑组成的西北部生活区以花卉、树阵、小品为景观元素,表现宁静的休憩氛围;由文体馆、运动场、篮排球场、网球场和素质拓展训练场等组成的东北部运动区将茂密的树林与低矮的花卉草坪形成对比,充满热情奔放的活跃气息。“校园街道”连接校园内的所有建筑,是一条水景景观街道、是开展公共活动的场地、是校园内步行主通道、是建筑材质的户外展示场,是校园园林景观的核心。

2 学院园林景观建设的特色

2.1 因地制宜

校园内南高北低,从东南到西北高差达7米,校园园林景观因地制宜,将高差变化较大的区域主要作为园林景观及运动场设施用地。

利用高差,在教学楼与图书馆之间设计建设跌水景观,成为水景的起点;由实训楼、文体馆、餐饮中心围合而成的中央景观区,以南高北低的两处台阶为边界,形成中央广场,既连接教学区、生活区和运动区,又将三区自然划分,精心布置的台阶花池利用草本花卉的丰富色彩,装点竖向空间,增加了校园的颜色。

2.2 整体优化

校园园林景观设计充分考虑建筑布局灵活多变、色彩丰富的特点,通过配合建筑的园林景观设计、专题的园林景观初步设计以及园林景观深入设计三轮逐层递进的设计环节,以简练大方的景观语言与建筑和场地相融合,使校园空间组织疏密有致、开合有度、主次分明、文化丰富。

例如,校园主要景观区均集中于“校园街道”沿线。在景观与校园文化和建筑的相互融合方面,将校园南门和北门的锈蚀钢板墙与学院标识、校训、校风等文化相融合;景观使用的锈蚀钢板墙、地面铺砖的异型石材规格与建筑内使用的锈蚀钢板墙、地面铺砖石材规格相呼应等等。此外,广场的设计使用与校园街道有机融合,位于主入口、校园街道起点的升旗广场是学生集会的主要场所,硬朗的石材广场、疏密布置的树林与建筑共同形成了开朗大气的校园入口景观;连接各区的中央广场同时兼具人流疏散的功能;位于生活区内的露天舞台及青年志愿者雕塑则形成了学生日常文化休闲的主要场所。

2.3 功能高效

作为建设类的高职院校,学院园林景观建设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同时,还充分考虑教育、示范功能,设计和建设服务于专业教学的需要。

例如,针对市政工程技术和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学需要,将环绕校园的机动车道路三面建为城市道路(市政道路)型式,一面建为公路型式;人行道铺装分段采用了石材、防腐木、透水砖、混凝土等4种材料[2],并为相关材料配有注释供学生日常学习;针对建筑施工、设计等专业的需要,在“校园街道”明显处的建筑玻璃、石材、陶土板等常用外装饰材料上注明使用材料及用途供学生学习;针对规划设计等专业的需要,绿化按照“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青”的原则栽种,校园内集中展示沈阳地区适生植物,形成了集科普教育、休闲空间于一体的特色校园。同时,在必要区域放置分类垃圾箱,培养学生环保理念的养成。

2.4 以人为本

校园内部道路网络由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级道路构成,四周环绕形成车行道,中间贯穿南北的“校园街道”为步行道,路网布置便捷通畅,主要道路交通设置充分考虑学生报到等大型活动的人流车流及消防通行要求,做到人车分流,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在园林绿化方面,采用观赏性较高、树形优美的植株提供大量的绿荫,并且作为环境中分割空间、形成特定风格和丰富色彩的元素。在水池与教学楼之间利用几何分割多层次的绿篱和常绿的云杉,以绿化作为天然屏障,有效阻隔行人及水池噪音,增加建筑与水池之间的层次感,同时,黄刺玫在楼前的存在避免了云杉对楼体的阳光遮挡。

此外,运动场的长轴均为南北向,在满足师生体育教学和锻炼需要的基础上,提高了师生运动的舒适度;在总体规划为无障碍通道设计,在学生生活区内建设休闲健身区,同时取消原设计中紧靠楼体的小路以避免高空坠物伤人。

3 学院园林景观建设的启示

3.1 统筹协调,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校园建设成立景观小组,专门负责园林景观建设工程。在校内选出负责文化、规划设计专业以及园林专业的人员,参与创意、设计、施工、验收等全过程,同时,在施工阶段增加市政专业、电气专业人员,以保证相关工程的质量。

在整个工程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各专业人员发挥所长,有效地避免了因与建筑、隐蔽工程交叉而容易出现的漏洞,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建设提供了有效保证。例如,负责校园文化建设的人员在设计前期已经做好面向师生征集文化创意的工作,将征集的体现时间观念的时光柱、体现文化的校风校训、体现历史的桃林路、体现志愿者精神的雕塑等创意成果在设计之初便已经提供给景观设计师,这些人文景观的建成大大提升了校园文化的总体品味;规划设计专业人员研究建筑、地下管线等施工图纸,在完善与建筑对接、细化局部排水坡向以及在地面铺装薄弱处合理配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园林专业人员优化特殊植物的种植区域,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植物生长特性和区域小环境,进行综合调配,并在园林绿化招标阶段提出养护3年的要求,保证植物成活率,大大降低了因植物水土不服而给学院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3.2 优化资源,切实提高了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

校园的总体设计秉承“尊重自然、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建筑物间通过绿化带、高差等进行自然分隔;地面高差通过坡道、台阶等形式自然过渡。在充分考虑教学需要的基础上,围绕“校园街道”重点突出地布置校园景观。

例如,道路铺装在南面的广场区域以铺设天然石材为主,在与建筑相呼应的同时体现学院庄重、典雅的气质;在教学楼内庭院、中央广场等文化休闲区域铺设防腐木等,体现绿色、舒适的人文环境;在学生生活区域铺设大量物美价廉的透水砖,既节约成本,又有效解决了学生公寓区因地势较低而容易出现积水的难题。园林绿化将珍贵、丰富的树种有重点种植于“校园街道”两侧,方便行人学习和观赏,而在车行路两侧以及校园四周的绿化带里种植价廉易活的乡土树种,等等,最大限度地优化资金的使用。此外,预留实训用地和实验楼用地,将有限的资金和时间完成学院基本办学设施建设,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室外模拟实训场和实验楼。

3.3 和谐共生,景观与地域环境、校园建筑、校园文化有机融合

学院园林景观设计遵循地域性、生态性,以景观与建筑交融、环境与人的交融为目标,充分体现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特征、文化特征。

例如,以绿篱为围墙,建设没有围墙的校园,绿篱与沈北新区的绿化有机融合,校园建筑以蓝、红、橙、黄、绿等外装材料点缀,与校园青春、活力的特色相协调,同时,地面铺装与建筑相配合,和谐统一。此外,在外装材质使用、植物的栽种选择等方面配有文字解释,环境育人的功效得到充分发挥,学院真正成为鼓励师生学习、探索实践的地方,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建设人才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