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保险公司管理全文(5篇)

保险公司管理

第1篇: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研究

引言

在财务风险控制中,企业建立的信息化系统没有起到相应的预警作用,貌似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由于委托制度的存在,使得经理人更热衷于追求业绩,获得高额报酬,对业绩的盲目追求影响了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因此,企业要加强对财务方面的控制,提升财务管理效率,通过合理的财务控制保障经营目标和业绩的实现。

一、财务集中管理研究的意义

目前研究涉及金融业的财务集中管理理论并不多,关于保险行业的就更少。因此加强对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能够帮助保险公司实现有效的财务管控,完善内控体系,帮助企业实现科学的财务分析,获取各项有价值的信息,优化资源配置,防范各项风险,确保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二、财务集中管理基本理论分析

(一)财务集中管理的含义财务集中管理是通过完善的信息网络,构建高效的信息传递与共享机制,从而整合财务内部资源,实现集中控制。在财务集中管理的模式下,通过统一的资金结算对各分支机构进行资金管理,实现内部资金的统一调度,确保资金的及时流转与保值增值,有效降低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通过统一的会计核算对各分支机构的财务数据进行管理,消除各分支机构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实现财务数据口径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目前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总部集中管理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集团内所有分公司的收入和支出都由总部负责。费用审批、预算管理以及资金调拨的审批权限集中在总部,统一调配资产及人员,可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时效,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下属机构的积极性会被削弱,降低了机构的灵活性。二是区域管理模式。设立二级财务部门,负责审批本区域的各类财务事项,并将财务数据输入集团系统,直接传送至总部财务处。总部财务设立不同的岗位,安排专人进行复核和记账处理。三是三级管理模式。总部设立一级管理中心,负责集团投资、融资、结算及监管工作。各省市分设二级管理中心,负责本区域的预算审批、财务管理及费用控制工作。各地的下属机构只负责财务与业务数据的录入。

(二)公司治理理论与财务集中管理公司治理是优化公司层面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促进企业的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达到平衡,从而促使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财务集中管理是公司治理中通过财务层面的安排,确保公司合理运营。一方面公司治理能够为财务集中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为财务集中管理的各项规则与制度的实施及组织结构的安排提供依据,帮助在财务集中管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权利与责任的分配与控制,合理调配各项资源以及合理控制资源的使用。另一方面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公司治理主要解决公司的控制权的分配,财务集中管理解决的是财务的控制权的分配,因此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保险公司内各级单位的信息要经过层层汇总才能传递到总部。这样的方式给公司治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因此,通过财务集中管理,能够保障集团管理层获取信息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解决治理中的信息质量问题。并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安排,实现财权的合理分配。

(三)财务治理理论与财务集中管理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工作对象都是公司内部的财权,都是以提升公司经济效益为基本目标。但其工作范围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财务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财务主体结构的合理性安排,是公司财富创造的基础;财务管理侧重于控制,主要针对公司内部经济行为进行管理,是财富创造的源泉。财务集中管理可以为管理者清晰地展现当前的资源配置情况。但是随着企业集团规模化与多元化的发展,财务集中管理也会带来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主要体现在分公司不能敏锐地跟随市场信息的变化,不能及时抓住商机,使得分公司积极性会有所影响。因此,就需要充分发挥财务治理的职责,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目标进行明确,科学分配财务权利。

三、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特点分析

(一)财务人员的集中为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公司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设置总部财务核算中心,将财务人员的管理权限集中到总部财务处。总部负责全体财务人员的任免与调动,二级单位对派出的财务人员实行监督,但不直接管理。总部统一安排各分支机构财务管理的具体工作,而绩效考核则由总公司与分公司共同完成。

(二)财务审批的集中各分支机构的支出项目要经过有审批权限的各级领导及总部财务审批之后,方能予以列支。预算内支出由分支机构财务负责人进行审查,预算外项目要事先向总公司汇报,申请预算项目的追加额,通过后才能够按照流程开展工作。

(三)财务支付的集中分公司只开设基本户和收入户,不设支出户,每个工作日内要将大额资金上划,月末按头寸全部上划。

(四)财务核算的集中公司的会计核算数据由总部统一维护和管理,系统自动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与汇总,随时调取各类财务数据,确保能够及时地为公司提供决策指导,提高会计人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五)资金管理的集中传统资金管理模式下,资金的分散管理容易给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易产生虚列费用、回扣等舞弊行为。资金集中管理,是将经营所需资金的审批权全部集中在总部,二级或三级单位遇特殊情况可书面提出申请。总部为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有效利用,要对资金进行合规性审查,以达到对资金管控的目的。各级单位在总部调拨额度内根据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支付,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截留或坐支。

(六)预算管理的集中预算管理是促使分支机构实现集团保值增值目标的一种有效形式,是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方式,涵盖公司的所有财务收支活动。各分支机构将经营目标、经营业绩等整合,由集团财务部负责对预算进行编制,对执行过程进行跟踪,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从而对各分支机构实现有效的控制。

四、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产生的预期效果

(一)可以提高信息核算质量保险公司通过财务集中管理,使各分支机构的财务信息由总公司的财务核算模块生成,可以减少信息处理环节,提高信息传送速度。避免由于会计人员水平有限等导致信息口径不统一的现象,确保信息数据的真实性。总公司也能够通过更加公正的考核来评价各分支机构的经营业绩。

(二)可以提高内部监控保险公司一般分支机构众多、组织层次复杂、管理链条长。尤其是资金运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行为是否规范、安全、高效。所以,实行财务集中管理便于总部监控各级单位的经营运作。

(三)可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资金集中管理,可以实现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成。总部通过对资金流入和流出的统一调配,来满足管理层对各分支机构财务信息控制的需求,实现资金的有效管理。

(四)可以实现资源合理配置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各类财务资源,接受总部的指导,减轻分支机构的财务风险,降低资金成本。同时,总部也可以将部分权力下放至分支机构,调动分支机构的积极性,确保分支机构能够及时决策,抓住商机,快速应对各类外部变化。

(五)可以实现服务专业化和标准化通过财务集中服务,建立统一的标准和流程,废除烦冗的步骤,利用专业分工提供专业服务,减少和避免因不同标准造成的偏差。所有的处理均可采用量化标准,如每笔报销的处理周期、应收账款的平均收款周期、错账失误率以及平均服务响应时间等,有助于开展员工的绩效考核,提高服务质量。

五、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国内大型的保险公司已通过财务集中管理,有效提高了管理的水平与效率。但是在开展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同时,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保险公司需要针对各类问题加以优化,确保集中管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一)财务管理职能发挥不足会计部门作为公司决策辅助部门,应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但是目前仍存在欠缺。主要原因是系统未实现自动化,财务部门仍忙于对业务部门的票据审核报销工作以及系统录入工作,导致财务分析、财务监督等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企业管理者对财务部门的定位不高,往往将其视为核算部门,不重视发挥其高层次的职能。

(二)财务处理效率不高目前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中财务工作未能实现电子化,导致业务部门的配合度不高。财务部门需要反复对业务部门宣讲,影响到工作效率。同时由于需要加强风险控制,各项审批流程过于复杂,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例如费用报销流程与银行付款流程等。

(三)财务监督功能发挥不足现阶段财务集中管理虽然统一了财务审核办法,但是财务人员无法监督经济活动的真实性,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前瞻性,导致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降。主要原因是财务人员没有直接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不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

(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不足目前在开展财务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部分会计工作仍需要人工干预。主要是因为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不能对接,部分系统模块之间的衔接不顺畅。由于总部负责承担整个公司的财务核算工作,若同质化的工作不能由信息系统自动处理,势必会降低整体工作的效率。

(五)人力资源支持不足,缺乏高素质的财务人员目前对于采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时间不长的保险公司而言,财务信息系统建设水平不高,会存在较多的手工操作,加之财务人员对系统的不熟悉,会增加潜在的错误风险。因此对人才的培养与储备是必须且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此外如果公司未建立严格的人员薪酬制度,存在薪酬与劳动强度不对等的现象,也会影响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六、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改进建议

(一)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改进具体措施基于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还不够成熟,因此有必要对财务集中管理进行改进:(1)要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要保证分支机构按照总公司的程序协同运转,就必须要用制度来规范,通过制度来明确各级管理权限和审批手续。此外,制度应实现电子化,为业务部门提供便捷、高效的查询,减少财务人员的咨询解释工作。(2)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财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公司的财务制度与工作要求,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正确指导业务开展。例如,在收到报销人提供的原始凭证后,不仅要对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判断,还需要结合相关的票据与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票据的合理性进一步审核,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同时,公司也需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考核,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3)要充分发挥财务监督的职能。会计人员在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下不仅要将工作停留在财务处理的阶段,更应该加强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监督与管理,加强预测分析,为决策支持职能的发挥提供保障。例如,在预算管理时若发生一些变化,可以在不偏离公司发展目标的前提下进行适当的调整。对比预算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异,分析差异的原因并实施奖惩,以提高财务工作的有效性。(4)要健全财务集中管理系统的功能。对已上线的系统要做到可跟踪、可管理,对未上线的系统要加强开发。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支持各项财务工作,实现财务系统和业务系统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可以借助研发公司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加以调整,提升系统的工作效率与有效性。(5)要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公司要制定科学的薪酬体系,对内部员工的薪酬进行科学的调整,确保其工作量和所获得的报酬相对等。同时,要建立完善的招聘体系,吸引更多的行业内具有相关财务工作经验的人才。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养。定期对财务人员开展考核,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主动性。

(二)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改进方向——财务共享共享服务中心的理念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现已得到广泛的应用。福特公司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设立SSC的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成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服务的出现改变了财务工作的面貌,无论是工作内容、服务方式,还是财务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都产生了质的变化。目前我国的中心通讯、华为、中国电信、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已经开始财务共享中心的实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将标准化、低附加值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集中处理,能够促进业务发展,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资源使用率。其次,实施财务共享中心,可以统筹数据的核算与存储,有利于分散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财务共享中心采用数据工厂的模式,通过快速整合各分支机构的核算数据、业务数据,形成标准化的作业流水线,支持公司前线业务的发展,为公司客户提供高效的服务。最后,财务共享中心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经营潜力,帮助企业快速建立新机构、拓展新业务。财务集中管理是集团为了加强管控,提高资源配置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的一种手段。而财务共享更多强调的是服务的共享,是在集中管理的基础上让各级机构享有统一的服务和全方位的数据支撑。所以说,财务共享是更高层次的财务集中,财务集中管理是保险公司向财务共享中心过渡时采用的财务管理模式。随着保险公司规模的逐渐扩大,未来在开展财务集中管理的同时,也需要思考如何向财务共享中心过渡,从而确保集团整体工作效率的提升。目前很多保险公司已经开始采用财务集中管理,但是在向财务共享中心推进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瓶颈。不完善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会降低财务管理的持续性和可拓展性,从而导致经济利益的逐渐降低。主要是因为:(1)实现共享,原有的组织构架将发生变革,不可避免地会触碰原有格局和权责的分配;(2)实现共享,必须要搭建统一的网络平台,那么相对应的成本会增高;(3)实现共享,必须要有统一的财务制度和操作流程,并且要不断完善和改进,保证与前端业务部门运营的情况相吻合。共享服务并非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不会适用于所有财务工作和企业。但其可以推动企业在组织设计、流程管控上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值得保险公司吸纳并采用的。

结语

本文具体研究了保险公司财务集中管理模式。通过结合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在开展财务集中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策略。财务集中管理作为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向现代共享服务过渡的关键节点,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完善,促使保险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与公司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爱思.采取财务集中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实力[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7):28–30.

[2]邹阳丽.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0(06):78–79.

第2篇: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全面预算

当前保险行业竞争激烈,保险公司为提升综合竞争力,不断探索加强经营管理的方法,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种战略导向管理工具,成为保险公司不可或缺的管理抓手。尤其是随着财政部印发的《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和《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的陆续推出,全面预算管理在保险公司得到了普遍推广和运用。然而,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全面预算管理未能充分发挥其功效,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的方法。

一、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特点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通过预算对企业内部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提前预测、编制企业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收入、生产成本、利润等关键指标,组织和协调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中的“全面”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全员”参与,业务范围“全面”覆盖,管理流程“全过程”跟踪。保险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经营具有特殊风险性、业务分散性、成本核算特殊性、影响广泛性等特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则是结合其经营特性,一般以总公司各职能部门、分公司以及下辖机构为预算单位,以整体战略规划为指导,结合公司风险偏好,统筹规划未来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并综合考虑各类风险影响,促进经营目标、战略目标实现。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由业务预算、资本性支出、投融资预算和财务预算等组成。业务预算主要包括保费收入、再保、赔付、费用预算等,资本性支出预算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预算等,投融资预算包括投融资产品结构、投资收益等方面的预算,财务预算主要包括资产负债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流预算。

二、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保险公司在全面预算管理运用中,一般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按照公司法规定设立预算组织架构,明确预算编制内容、方法,并对预算结果进行考核、评价。但部分公司运用成效一般,成本管控出现异常,甚至持续亏损、偏离经营目标。保险公司在运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1.预算制度不完善受公司规模或管理模式所限,有些公司预算管理集中在总部,仅总部有制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分公司未结合自身经营目标构建本级及下辖机构制度;制度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比如,在公司架构改革、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未对预算编制主体、分工、目标等方面及时更新制度。2.预算理念淡薄全面预算理念宣导覆盖面不足、预算制度宣导不及时,比如仅宣导至总公司、分公司职能管理部门或预算编制人员,未全面覆盖至下辖机构、业务人员等,导致部分员工不了解公司预算目标、缺乏预算理念。3.预算组织架构不健全受传统预算理念影响,存在财务一部全管的现象,而财务在业务、权限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能非财务指标易缺失或业务指标可行性不足;管理体系中各层级、部门间不协调,预算分解与整体预算存在差异,比如年度预算中各险种间成本率预算均低于整体预算,导致公司整体预算无法达成。

(二)全面预算管理编制存在问题1.预算偏离战略目标及外部环境全面预算编制未结合公司战略目标。比如公司战略为盈利兼扩大市场份额的市场渗透战略,但预算编制侧重于控成本,结果虽盈利但市场份额未提升或下滑;当外部环境变化时未及时反映阶段性的市场需求,未充分考虑天灾影响、国家扶持方向、监管部门政策变更等。2.预算指标体系不健全预算主体各自为政,全面预算指标缺乏关联性、完整性,口径不唯一、指标间不匹配。比如投资部门仅考虑收益率指标,业务预算编制时未考虑再保、精算影响;保费收入指标未明确是起保还是签单口径。3.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过于单一、编制工具落后或过度依赖历史数据,未考虑新产品及赔付、费用新管理模式,忽略业务发展现状。比如仅采用增量预算法,未细分或新旧拆分编制,可能部分产品增速高,仅以增速作为依据,赔付、费用成本预测会可能偏高。

(三)全面预算管理执行存在问题1.预算执行监控乏力预算执行过程缺乏有效监控,分析、预警体系不健全,比如职能部门仅重视预算结果,忽略执行过程;费用预算执行差异分析时,未对费用结构变化分析,可能销售费用挤占固定费用;执行者与管理者博弈时,执行单位为预算目标采取短期过激、投机行为,比如为达成保费预算,忽略业务品质,甚至违规操作,不顾效益及经营风险。2.预算调整不规范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未明确预算调整事项,预算调241整流程不规范,预算调整未经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调整缺乏充分评估,导致预算追加、预算外申请频繁,调整随意性较大,或者调整偏于短期行为偏离战略目标。

(四)全面预算管理考核存在问题1.考核体系不完善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或考核指标不全面,考核未能与各部门、机构的经营目标相结合,考评方法缺乏个性,未起到明显的激励效果,可能导致员工轻视预算管理,不利于预算管理理念的推广。比如考核偏于业务,管理部门未考核;业务部门仅以保费考核,忽略应收、赔付、费用成本,可能导致业务品质下降。2.考核动态性、例外性不足预算考核仅以半年度、年度为单位,削弱了考核作用;或考核时未考虑预算调整,缺少例外性,可能导致预算执行单位之间互相推诿、应付,甚至部分预算主体放弃考核绩效,影响整体预算达成。

三、加强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针对保险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如下优化对策。

(一)健全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1.健全预算制度根据战略目标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并及时更新制度,通过制度规范职能部门参与度、规范预算管理人员及执行单位行为。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应逐层细化,各层级有相应实施细则。2.增强预算理念通过会议、培训加强制度宣导,提升全面预算理念;加强公司部门间沟通,在沟通中大力宣传全面预算管理意识,形成良好的全员参与氛围;加强对基层的监督和考核激励,激发基层员工参与全面预算的积极性。3.完善预算组织架构首先,结合公司规模、组织架构设置总、分公司、三级机构全面预算组织机构,明确职责权限、授权批准程序、工作协调机制;各预算管理、执行部门、机构之间对接时,注意平行部门间需协调且权利互制,上下级间需上通下达,避免官僚化、形式化。其次,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由各职能部门专业人员组成,涵盖人力、销售、技术等部门,建立定期交流制度,确保全面预算运行实时跟踪、监控。

(二)优化全面预算编制1.预算匹配战略目标及环境首先,全面预算编制以战略目标为导向,结合公司风险偏好,明确经营计划,精细化层层分解编制。其次,结合SWOT分析法,合理预判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保险产品、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业务结构,对保费收入、费用等预算实行与战略、偿付能力等挂钩的动态管理方式,实现预算匹配战略,确保预算可执行、战略可落实。2.建立预算指标体系收集各项预算指标,建立指标库,明确指标定义及口径,定期查验指标合理性、可用性。预算指标体系庞大、计算过程复杂,可建立全面预算预测、分析模型,减少手工计算,并根据指标定义编制逻辑校验,提升指标准确性及工作效率。3.优化预算编制方法根据业务险种、新旧产品、核算特点等尽量细化维度,选择适宜的预算编制方法,比如对新产品和新机构,编制时可参考市场或同类产品、同规模机构情况并配合公司相关管理,将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充分组合。预算执行过程中可实行滚动预算法,以预算初期制定的业务预算为基准,利用滚动预算进行下阶段预算管理,促进业务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实现动态反映市场、跨期综合平衡。

(三)强化预算执行力度1.加强预算执行管控建立预算执行实时监控制度,建立预算预警机制,科学选择预警指标,合理确定预警范围,及时风险预警,并建立应急预案机制,适时调整预算;同时形成预算执行内部报告制度,及时将执行进度、差异及其对预算目标的影响反馈至预算管理委员会及各预算执行单位,确保预算执行信息传输及时、畅通,预算执行过程痕迹化。比如对重大项目、新产品建立专项管控,密切跟踪业务投产情况,监测指标执行情况。2.规范预算调整流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中应明确预算调整规则及流程,即明确预算调整受内外部环境变化、组织架构改革、重大事件影响范围、调整次数等;预算调整流程标准化;预算调整后及时修正相关预算考核。

(四)建立科学的预算考核体系1.完善预算考核体系全面预算考核指标设定应全面且有差异。例如,考核后线管理部门时,可根据部门在实现公司战略中的作用,加入部门关键指标,比如财务设置税务指标;考核业务部门、机构绩效时,应充分考虑业务发展现状,对于市场份额、增速,设定折扣系数,前期发展快的可加成,系数高,前期发展慢的打折考核。2.建立预算动态考核机制全面预算考核需建立动态考核机制,考核动态化、持续化,比如设年初设立开门红奖励、设立季度奖、增速奖、考核与职位挂钩等,细化奖惩措施,预算调整后应及时修正考核指标。

四、结语

随着全面预算管理的运用和推广,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全面预算管理在体系建设、编制执行、预算考核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保险公司完善、优化、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预算管理模式,同时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全面预算体系或开发系统,提升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促进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红.养老保险企业预算管理策略研究[J].财会研究,2018(12):52-53.

第3篇: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资金;资金管理;资金运作

保险行业与类似金融行业等有所不同,它的企业资金管理模式与资金运作模式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的问题需要使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因此,在处理保险行业资金管理与运作的问题时也要与其他行业不一样。现在的保险公司主要包括两种类型:第一是社会保险,第二是商业保险。其中,社会保险是指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者是因为健康等问题所造成损失的人口而提供收入或者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其主要是由政府举办,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而商业保险是指通过订立保险合同运营,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一种保险形式,是用来保障被保险人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补偿。它主要是由专业的保险公司经营,分为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以及健康保险等。

1保险公司资金管理

近几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也为鼓励外国投资进入中国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国门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以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保险行业也不例外。在保险行业中,资金管理对于保险公司的正常运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保险企业正常运营的主力。因此,要想让保险公司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对保险公司资金管理进行具体的分析,清楚地认识到资金管理对于保险公司的意义。

1.1保险公司资金管理

为了使保险公司能够在该行业立足,并且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首先就得全面了解保险公司的资金管理。它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日常管理及运用管理。

1.1.1日常管理关于保险公司的日常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账户管理、职务管理以及资金管理。其中,银行账户是资金管理的重要载体,账户管理一般是指保险公司实行的是收、支这两条线的管理制度,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核实各个账户的管理负责人,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要监督与检测各分支机构的费用支出户以及赔款户的资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会出现资金沉淀的情况,从而不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正常运用。职务管理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在运用企业资金时,要根据资金管理要求设置不兼容的岗位职责,每个岗位都会派出人员来担任这些职位,这不仅为企业资金增加了更加可靠的安全性,也为更好地管理企业提供了可能。最后就是资金管理,资金管理主要是指对保险公司资金的具体运用进行的管理,确保企业的资金支出是明朗的。其中资金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它们分别是银行票据管理、银行存款管理以及每日余额监控。银行票据管理需要相应的负责人签字,该银行票据才能起作用。另外,还需要在该银行票据上注明签发金额、日期等。如有废弃的银行票据,也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保管。银行存款管理的工作主要是对保险公司每天资金的支出情况进行具体的记录,从而能够及时地核实银行存款数额,并且还需继续完善其监督措施,以确保银行存款管理能够正常的进行。每日余额监控主要是每天对企业收入户以及费用支出后的资金进行盘点,记录其余额数量。

1.1.2运用管理在某种程度上,除了保险公司的日常管理之外,对于保险公司的运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保险公司的运用管理在保险公司的发展中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保险公司的增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我国保险公司运用管理的探讨主要可以从保险投资决策管理、证券选择管理以及资产负债管理等几个方面入手。投资决策管理是指保险公司资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用于补偿被保险人,以使被保险人能够获得最大的经济补偿、减少损失。从其目的就可以看出,保险资金的来源非常广泛,可以来自社会各界人士,从而表明保险公司的资金必须具备一定的流动性,才能使企业正常的运作。证券管理主要是指保险资金证券的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其收益的不确定性也较大。资产负债管理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在运用资金时要控制好资产负债比例,避免由于资产负债过度,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从而致使保险公司处于危险的地位。

1.2保险公司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于公司资金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资金投资收益率低、投资风险大以及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其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完善资本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其监管制度对我国的保险行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关于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方面会放宽对保险资金的限制,拓宽保险公司发展的路径与渠道,从而加强保险公司应对风险的能力,使得保险行业能够更加平稳的发展。其次,针对风险建立更加完善并且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保险公司要对自己公司的制度进行完善,再根据当前企业发展的状况指定出符合现在的制度体系,降低因为制度给保险资金管理带来的风险。除此之外,要加强培养公司员工的资金管理意识,提高公司员工的风险识别、应对能力,降低公司资金管理风险。

2保险公司资金运作

资金在空间上流动性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该企业目前在行业内的发展状况。资金的流动性状况良好,可以看出该企业在行业内做得还不错,而如果其资金流动性状况不佳,那么该企业的运行可能出现了一些问题。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险资金的运作对于一个保险公司的存活非常重要。再加上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发展起步晚于其他行业,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保险公司在运用资金时要先做预测工作,还要做好善后措施,避免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后,公司的资金运作还能正常进行。

2.1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最近几年,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良好。随着保险公司可以用来运营资金的积累,保险公司正在不断地拓宽发展渠道以保证其发展,这将是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我国保险公司可用于运作资金的规模越来越大。保险资金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资本市场的组成部分。最近几年来我国保险行业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主要是与我国的宏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险行业所涉及的各方面的制度体系等存在一定的关系。虽然,我国的保险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但是其经济效益水平与其他行业相比还较低,保险公司的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保险公司资金受市场环境的影响,所以经济市场环境不稳定,保险公司资金的运作渠道,例如:股票和基金等均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再加上现如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好以及中国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以及措施,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竞争,这也是保险公司资金利益水平低的原因之一。为了能够给社会提供更加有利的保险保障,保险公司要不断的发展,加强企业资金运作的能力,以确保保险公司能够在该行业能够立足或者取得更好的发展。

2.2保险公司资金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的过程中有许多需要注意的事项,以避免其在运作过程中出现意外。另外,还需要尽快解决目前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所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保险公司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缺乏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一个优秀的资金管理人才能够让保险公司资金的运作状况表现良好,能够为企业资金的流动提供一个可靠的保障,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在我国,保险公司长期以来的考核重点都是在承保收入方面。理所当然的企业在承保、理赔以及内勤部门注入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忽视了对资金管理人才的培养,导致保险公司缺乏专业的资金管理人才,就更没有一个优秀的资金管理团队。其次是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不科学、不合理。保险公司是属于负债经营性质类,与开酒店或者化妆品行业不同,它需要负债经营,而且是长期负债,规模巨大。如果保险公司在资金运作过程中出现什么问题,那么对保险公司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最后就是市场环境严峻。在保险行业,有些公司的治理还不是很完善,存在个别股东采取激进的方式对公司的产品设计或者营销策略等进行控制,增加了公司资金运作的风险。

2.3应对保险公司资金运作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对于解决保险公司资金运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以下几条措施。首先要加强资金管理人才的培养。针对人才培养,要弄清楚目前企业缺乏哪种类型的人才,然后再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例如,加强专业型或者技术性的人才培养。培养人才后,再根据他们的特长,组建不同的优秀的管理团队,便于在保险公司资金运作过程中作精确的分析以及提供指导。其次是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加强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资金管理风险,加快保险资金的运作速度。专业的负债管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将保险公司资金管理与负债管理结合起来,更加有利于保险公司对风险的控制与预测。最后是完善保险公司制度体系,更加有利于保险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从我国目前保险行业的发展可以看出,可以在借鉴外国保险监管手段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新,创造出一套适合于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的体系制度。

3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的保险行业发展迅速,但其发展潜力仍相当巨大。我国保险市场,为我国保险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夯实的背景和基础。但是要想获得更好的效益,保险公司还得针对其自身的问题采取措施,加强资金管理以及促进其资金运作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应生.保险公司资金管理与运作[J].现代商业,2014(26).

[2]郝臣,李艺华,李中南,等.我国保险公司信息披露及其优化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9,33(04).

第4篇: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风险管理;控制

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保险公司一项重要的环节,其目的就是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尤其在网络时代下,为了保证保险公司资本累积速度加快,更需要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此外,风险管理还要与内部控制紧密结合,能够严格控制风险问题,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实现保险公司资金的有效管理。

1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1.1使保险公司资本累积更加迅速

保险公司利用资金进行流通,可以使得资本累计更快,资金还被用来做有效补偿,在这个资金转换的过程中,常面临各种风险。保险公司资金的流通转换中遇到风险问题,则需要及时进行控制和处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则会引发更多资金问题。一旦保险公司资本累积受损,也就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生存和发展,严重打破了资本体系的正常运作。因此,为了促进保险公司与社会之间的资本有效流通,需要重视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完善与实施,进而加快资本累计速度,帮助保险公司度过经济难关。内部控制体系可帮助保险公司有效规避风险问题,预防一些损失的发生,保证公司内部资本的稳定发展。

1.2防止保险公司内部体系混乱

通常来说,当保险公司遇到经济问题,容易导致内部体系混乱,不利于公司整体更好地发展。保险公司的风险控制以内部控制为主,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防控体制,以保证内部员工能够各尽其职,避免混乱现象的发生[1]。在公司内部管理基础上,积极发挥风险防控体系作用,将防控详细工作实施于实践工作中,降低保险公司风险发生的概率。对保险公司风险防控体系进行模式分类,更有针对性的处理风险问题,提升风险管理的专业性。

2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风险管理意识不足

随着我国金融行业整体发展迅速,带动保险行业进一步发展,金融体系的运营和管理模式逐渐趋向成熟。然而,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综合发展情况还处于前期阶段,在基本的运营框架下,还存在一些不稳定性,在管理方面缺乏制度化和专业性,常常忽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由于保险公司前期管理不够严谨,使得行业规模不受约束地快速增长,很多基层保险公司只重视业务提升,不追求管理的有效性,不利于保险公司长期高效的发展。保险公司管理能力尚浅,使得公司更加重视企业在短期内获得的经济效益,缺乏管理体系的有效构建,对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作用意识淡薄。长期以往,保险公司在短期运营下或许还可以,但是从长久角度而言就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不利于公司经济的有效提升,且需要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2.2保险公司内部结构设置合理性不足

改革开放为我国金融行业带来发展的高潮,虽然经济有所增长,但保险行业的发展却还是暗藏危机,保险公司整体运营的结构设置还不够合理。保险公司由于内部结构设置不合理,常面临各种资产风险问题,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有效提升,使得资产结构存在更多隐患[2]。这种情况下,容易使保险公司的管理和经营机制受到影响,缺乏科学、规范的资产管理,在公司运营中资本常被不科学的支配,进而对保险公司造成资源浪费,降低了资产管理的专业性。

2.3缺乏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

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对保险公司资金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良好的信息沟通,可有效做到风险防控,促进公司的顺利发展。而目前保险公司缺乏信息的有效沟通,很多信息无法及时传达,或者信息产生错误,都会对公司带来一定经济损失。保险公司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在日常工作中会面临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利于公司内外信息交流准确性、实时性的发展,影响公司整体运营进度。公司管理人员不能及时接收、处理数据信息,影响了信息本身作用的发挥,缺乏更加有效的传输沟通渠道,导致内部控制显得空洞无力。

2.4内部监督体系不够完善

内部监督体系与保险公司的有效运营密切相关,只有严格有效的实施内部监督,才能为资金运转增添“保护伞”。但是,很多保险公司忽视或不重视内部监督,无法发挥内部监督的重要作用,不利于保险公司风险管理质量的提升。内部监管工作很难落实到处,公司监管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能力也十分有限,无法严格把控公司经济运营详细情况,使得内部控制部门形同虚设。保险公司内部很多监管工作,都是由其他职位的工作人员负责,财务人员同时也在做监管工作,无法发挥监督管理的真正作用,资金管理不到位容易遇到更多风险问题。

3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改善对策

3.1优化公司内部环境

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与控制离不开优良的内部环境,内部环境的优良性可以提高员工的风险防控意识,有助于促进保险公司的顺利运营和管理。保险公司应积极优化内部环境,首先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治理机制,明确公司内部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所在,有条不紊的进行有效工作,发挥其优势为公司尽一分力。充分分析部门之间的工作结构,科学调整组织机构,能够让各部门之间相互监督,形成良性的工作循环,进而共同努力实现保险公司发展目标。另外,保险公司管理层要懂得站在员工的角度思考,制定以员工个体利益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工作实施中有效贯彻,可以利用激励的政策提升员工积极性,促进内部控制的进一步完善。

3.2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是保险公司长久发展的重点,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公司整体对风险的抵御能力,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风险意识。保险公司要从根本上重视风险的防控,建立有效风险预警机制,面对一些资金问题可以及时的进行预警,可以让公司及时做出应对方法,降低风险问题对公司产生的影响[3]。此外,还需要对公司目前运营中存在的风险有明确的检测,以使得公司更好地应对市场、信用等方面风险,对公司内部存在的风险有一个准确的评估,进而提高风险控制的服务功能。为了避免风险对保险公司产生恶劣的影响,应该及时针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及时规避风险,最大程度地减轻公司经济损失,以保证公司的良性发展。

3.3完善公司信息沟通机制

保险公司信息的有效对接十分重要,应该重视资金、预算等与业务条线信息内容的准确传达,可以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保险公司要发挥内部控制的有效作用,做好内部信息与外部之间的有效沟通,有助于促进风险控制水平的提高。在新时代下,保险公司可结合媒体功能,加强公司资金管理与外部环境的紧密性,准确地对公司内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利用信息内容更好地完善公司内控模式。

3.4建设完善的内部监管体系

保险公司要想稳定运营需要强化内部监管体系,发挥监管的更大作用,为公司发展创造更健康的环境。提高内部监管力度,对资金管理严格把关,重视公司中各个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发挥公司结构优势,让公司时刻对风险问题保持清醒,能够及时反馈并在第一时间探讨解决方案,避免了风险的更大影响。完善内部监管体系,在日常工作中确保监管的有效性,细化监管职责,认真落实监管工作,提高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保险公司要提高监督管理的专业性,深入到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中,发挥内部监督的最大功效,认真做好监督管理及风险的防控工作,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保险公司资金风险问题。综上所述,目前国家市场发展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保险公司要想稳定的发展,必须做好风险管理与控制,降低风险对公司的负面影响。做好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完善内部控制机制,提升保险公司对风险的防控能力,及时应对各种风险问题,缓解公司财务压力。保险公司需进一步重视强化风险管理和控制,采用员工激励制度,提升公司管理层专业素养,优化公司内部环境,重视信息之间的充分对接,促进保险公司可持续性的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运哲.浅析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J].商讯,2019(17):90-91+121.

[2]崔庆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策略[J].商讯,2019(09):111-112.

第5篇:保险公司管理范文

关键词: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在当前保险行业领域快速发展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经营管理已经从传统的粗放经营管理向着集约专业和精细管理的方式转变。但受到保险公司经营所面临外部复杂市场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扩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市场等,造成了保险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也面临着较大的隐患,财务风险管理不当出现财务损失,将会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带来不可逆转的危机。因此,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应该高度重视财务风险管理在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重要性,建立完善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促进不断提升保险公司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

一、保险公司财务风险概念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在经营方面其实质就是集中投保人的保费,用以承保在将来可能出现的各类不确定性风险问题,由于受到保险公司经营领域特殊性的影响,因而保险公司外来资金主要是股东投资和保险费,在表现形式上主要是保险公司的负债,因而保险公司经营风险主要是保险公司的负债经营,保险公司在经营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的风险,主要是保险公司在进行保险业务经营管过程中需要进行负债融资,因而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盈余出现波动。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在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不够带来的风险。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主要是指保险公司对于自身的到期债务问题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保单所发生赔款所具备的金融支付能力。保险公司目前偿付能力出现问题主要是保险产品在设计时保险责任和费率不符合经营规律,如高风险高保障产品的责任匹配低费率,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下降,进而导致保险公司出现无法及时按期偿付债务的风险问题。第二,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失衡的风险。在保险公司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为了实现保险公司的自身收益,需要确保保险公司在资产负债的规模、期限以及成本收益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匹配性。特别是保险公司与一般企业相比,还具有资金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如果保险公司的资产和负债之间的匹配出现失衡,如固定资产配置过高,容易造成保险公司内部的流动负债以及流动资产在保险公司内部总资产比例相对较高,因短期资产在经营活动中会受到限制,甚至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的资产变现能力受到影响,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现金支付能力,存在着发生财务资金风险的隐患。第三,投资不当或者坏账过多等造成应收率过高的风险问题。保险公司在经营业务领域中,对于筹集到的资金同样需要开展各类投资活动,如果保险公司的投资决策失误造成投资项目出现投资收益难以实现,则有可能造成保险公司出现现金减少的风险问题。同时,在保险经营业务活动开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规模的应收账款问题,如果应收账款回收困难或者难以及时足额回收,出现坏账风险,同样也会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财务损失。

二、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框架体系设计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方面,首先应该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架构进行改进完善。具体来说,应该结合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保险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统筹,尤其是做好财务风险管理战略目标的制定、重大财务风险管理决策的制定、财务风险预测分析等。同时,应该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部门或者单独设立财务风险管理部门,具体负责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收集整理相关的财务风险管理信息,落实财务风险管理责任。此外,还应该具体落实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财务风险管理责任,确保财务风险管理各项措施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落实。

(二)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管理制度设计在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方面,还应该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的设计,尤其是结合保险公司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建立完善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针对保险公司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有关的资金收支运行、财务审批、预算控制管理、内部审计监督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健全完善,从制度层面有效防范控制财务风险隐患问题的发生。

(三)完善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在财务风险控制管理环境方面,关键是应该强化保险公司内部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尤其是重视财务风险管理信息的归集分析,完善财务报表和会计核算管理模块,增强对各类财务信息的归集整理分析能力,提高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的准确性。在财务风险的评估方面,关键是应该提高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和识别能力,现阶段财务风险分析方面主要有蒙特卡罗法、风险价值法以及财务报表分析法,企业在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方面,关键应该充分运用财务报表分析法,重点结合对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金使用效率以及现金流动等对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具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科学准确的判断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发生概率及风险等级,有针对性的制定提出应对策略。

三、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防范控制的具体财务措施

(一)提高保险公司资金运作管理水平造成保险公司出现财务风险,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因素就是资金管理上,因此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把资金运作管理作为关键。首先,应该重视强化保险公司的资产管理,综合考虑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以及资产负债状况,强化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综合运用管理,拓宽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渠道,确保资产负债维持在科学的水平。其次,应该重视强化保险公司的资金风险管理,强化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的跟踪监测控制,最大程度降低资金运作使用过程中各种潜在风险问题的发生。此外,还应该注重提升保险公司的资金运营效率,尤其是在保险公司投资项目的选择方面,应该尽可能的选择流动性安全性相对较高的证券产品,尽可能的提高保险公司的资金运营效率。

(二)完善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管理在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的防范控制方面,还应该注重做好财务风险的预警分析,重点是综合选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负债经营率,应收保费、赔付率、退保率、业务及管理费率等相应的财务风险指标,建立完善保险公司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合保险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资金风险监控体系,尤其是针对保险公司的各类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关键环节,强化对资金收支状况、资金流量表等的动态监控和预警分析,及时掌握保险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问题。

(三)突出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的重点有效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还应该结合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按照保险公司业务环节等的不同完善财务风险管控策略,具体来说,在保险公司的承保环节,应该结合保险公司业务活动的实际需要建立系统科学的核保体系,对投保业务进行科学的甄别,尤其是综合考虑保险费率、免赔情况、责任范围等多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应该做好保险公司产品的定价以及费用配置的合理化,强化应收保费回收风险管控。在保险公司的理赔环节,应该建立完善保险公司理赔制度,规范保险公司的理赔工作流程,强化对保险公司理赔报价的审核管理,严厉杜绝各种骗保等行为,最大程度防范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强化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有效防范控制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还应该注重建立完善保险公司的财务内控管理体系,在企业内部构建完善的预算控制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的资金管控,完善企业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加强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严格执行落实不相容职务分离制度、财务授权审批制度、资金归口管理制度,通过系统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有效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同时,还应该注重全面加强保险公司的内部审计监督,对保险公司的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及时进行审计监督,发现在财务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效避免财务风险问题的发生。

四、结语

在保险公司的财务风险管理方面,应该按照保险公司的多发财务风险问题,完善财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建立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保障,强化财务风险预警,促进不断提高保险公司的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保险公司的长远战略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荡.财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问题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