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居民文化范文

居民文化全文(5篇)

居民文化

第1篇:居民文化范文

1强化对二胡学习普及发展的思想认识

(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随着物质文明的增长而不断提升,对于文化的品位也越来越高,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就是将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的具体体现。

(2)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可丰富和活跃城乡人民群众业余文化活动,提高音乐修养、提升文化品位;还可带动文化及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吉安是井冈山旅游的山下景点较多的城区,通过大力传扬民族乐器音乐文化,通过悦耳动听的二胡旋律与井冈山红歌和民俗山歌相结合,到处呈现二胡的音韵和歌的海洋来吸引八方游客,为本地旅游业增色添彩。

(3)让社区群众陶醉在二胡音乐中而增加精神寄托,活跃锻炼大脑,增添生活乐趣和生活信心,使之充实生活,提升生活质量,还可解决孤寡老人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的晚年寂寞。

(4)二胡艺术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可提高青少年智力及大脑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增强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广泛的文艺爱好,吸收文化正能量,为成就未来事业增加信心,还可间接促进社会的稳定,可以将课余时间专心学胡器乐,避免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玩麻将、等不良嗜好。

(5)吉安采茶戏是深厚庐陵文化底蕴的重要内容之一,吉安采茶戏是以二胡为主的伴奏乐器,二胡与采茶戏的发展,两者密不可分,相互依赖、相得益彰,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广大民众对吉安采茶戏的热爱日益高涨,业余及专业的吉安采茶戏艺术团将会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普及二胡艺术将会为采茶戏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强化对二胡艺术普及发展及公共文化服务

二胡艺术的传承、普及发展需要靠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综合服务才能实现目标。一是宣传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二胡艺术的魅力。积极争取电视新闻等媒体的服务,电视台开设相关二胡的专题艺术普及栏目,对二胡的发展概况、艺术价值、美学意义加以指导。二是建立文化展示平台,免费为广大二胡爱好者培训骨干力量,为二胡爱好者提供方便,建立活动平台和培训活动。创建地方相关二胡的专题艺术网站,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更广泛地、交流地方二胡动态和信息,为传承普及二胡营造良好氛围。三是积极开展活动,传承普及二胡艺术,必须积极开展活动,组织举行各类演出或比赛才有活力。有关部门要不定期组织高水平的二胡表演活动,邀请二胡名家来演出、讲授、采风等学术活动。一些重大节庆文艺汇演中要酌情吸纳二胡表演节目。组织基层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二胡艺术交流活动。

3强化对二胡艺术普及的保障措施

第2篇:居民文化范文

农村体育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体育取得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总体上看,农村体育还是较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还不能满足广大农村居民体育文化的需求。因此,有不少学者对农村体育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体育现状的研究

由于经济滞后,农村体育工作起点低,认识不足,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服务功能难以发挥,体育经费投资不足,体育人口少,社会体育指导员更少;体育意识淡漠,体育场地器材匮乏,缺乏组织机构及健身指导员;意识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农民居住分散流动人口多,基层体育主管部门的权限被消弱,体育组织机构不健全,农民文化素质的差距等是制约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农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

在体育运动发展战略上,国内李会增、王园园、王晓玲、周信得、叶木华等专家在农村体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农村体育的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上述研究结果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当前我国农村体育在农村建设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笼统性,不同地区农村体育开展存在不同情况。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以湖南省衡阳市、长沙市、怀化市、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特征为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Internet、中国知识资源总库查阅近十年有关农村体育、新农村体育、体育活动等方面的文献资料和书籍,为分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调查法

2.2.2.1问卷调查法

设计《农村体育活动特征研究调查问卷》,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首先从长沙市、衡阳市、怀化市抽取宁乡县、衡阳县、祁东县、辰溪县、中方县,再依次从几个县抽取玉潭镇、金洲乡、西渡镇、界牌镇、洪桥镇、风石堰镇、田湾乡、花桥镇等,并向每个镇的农村居民随机各发放问卷150份,共计问卷1200份,回收1052份,回收率为87.7%,其中有效问卷为472份,问卷有效率为89.7%。效度检验选取了6位专家,对调查问卷做了效度评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调查问卷能反映所要研究内容,具有较高的效度。信度检验采用重测法,随机选取农村居民100人,半个月后再次发放问卷,结果证明具有较高的信度。

2.2.2.2访谈法通过与居民交谈,与政府主管体育领导交谈了解本地农村居民参与体育健身状况、场地设施等方面的情况。

2.2.3数理统计法根据发放问卷得来的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2.4逻辑分析法对文献及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归纳并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特征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在944份有效问卷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442人,占调查人数的47%。从性别来看参加体育锻炼的男性有292人,占锻炼总人数的66.1%,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有150人,占锻炼总人数的33.9%,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从年龄来看,20岁以下参加体育锻炼占28.1%,21—35岁的占16.7%,35—55岁的12.2%,56以上的占43.0%。

3.1.1体育动机的多元性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依次为:强身健体、防病治病、消遣娱乐、提高运动能力,他们分别是67.2%、53.8%、55.3%、55.57%。可见农村居民活动动机向多元化发展。从性别看,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明显大于女性。男性动机主要为强身健体和提高运动能力;女性动机主是减肥和陪同小孩;从年龄段来看,各年龄段参与锻炼动机呈现一定的差异。老年人的动机主要是强身健体,防御治病,其主要原因是这部分人群不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有大量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且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中年人的动机主要是为了放松,因为这部分人群工作压力大,想通过放松来缓解自己的压力。青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则主要为提高运动能力,挑战自我。

3.1.2锻炼时间的不稳定性

问卷将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段分为早上(06:00—08:00)、上午(08:00—11:00)、中午(11:00—13:00)、下午(13:00—18:00)、晚上(18:00—21:00)。其中,选择早上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占总人数的38.9%,这其中主要人群为老年人,其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是家中主要劳动力。选择上午和下午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分别占到总人数的28.6%和25.8%,这部分人群主要是50岁以下的家中主要劳动力,只有当忙完弄做活的时候才有时间进行体育活动。而有32.4%的人群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在晚上,究其原因是农村居民在忙完了白天工作后,只有晚上才有时间进行锻炼。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上具有不稳定性的特征。

3.1.3锻炼场所的随意性

农村居民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由于受资金、时间、天气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行体育锻炼的场所相对较为集中,主要是:自家庭院,单位或学校操场,公路旁,他们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71%、39.3%和30.7%。选择田间和公园锻炼的比例也占到了23.5%和12.5%,而选择体育健身俱乐部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还不到1%。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参加锻炼所选择的场所上表现出随意性的特征。

3.1.4锻炼内容的传统性

进行体育锻炼场地的集中性也制约着农村居民进行运动项目相对较为集中,主要包括:跑步或散步、传统体育与民间体育、游泳、各种球类。通过分析回收的有效问卷可知:农村居民参加跑步或散步的比例占32.1%;武术的比例占16.3%;民间体育的比例占19.4%;游泳的占10.4%。.可见农村居民选择体育锻炼项目体育设施的没什么要求。“其他”选项,达到14.9%,这说明农村体育活动内容还有较大的空间.

3.1.5体育锻炼的季节性

农村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也有季节性,主要集中在夏季和冬季,其中选择夏季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9.4%,选择冬季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39.4%;而选择春季和秋季锻炼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17.9%和13.3%。其主要原因春季和秋季属于农耕和收获的季节,因此在这两个季节锻炼的人群相对较少;选择冬季锻炼的比例最大,其主要原因外出务工人群回乡,农活减少,空闲时间增多。

3.1.6锻炼形式的自发性

农村居民的居住性特点决定了其进行体育锻炼的组织性为自发,同伴的选择为亲朋好友。其中,选择和朋友一起去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8.3%,一个人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1.5%,这两种形式进行体育锻炼往往是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盲目的进行。通过学校或村组织进行体育锻炼的比例只有9.9%,由此可知,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候缺乏居委会或村组织进行组织锻炼,从而影响了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制约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

3.2.1农村居民的体育意识淡薄

村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普遍不高,农民体育健身意识相对薄弱,对参与体育健身抱无所谓态度的村民还不少。他们选择增进健康的方式主要是通过吃药、补充营养、吃保健品等方式来增加体质。通过对农村居民的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调查中发现,仅有31%的居民表示劳动之余有必要进行体育锻炼。超过50%的人则认为“天天劳动,无需运动,干活都没时间,哪有时间去运动”,这样的思想的的确确称得上根深蒂固。其次他们认为劳动等同于锻炼,不需要进行体育锻炼。

3.2.2体育场地设施短缺

从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来看,大部分人选择了自家庭院和马路旁,由此一方面反映出农村居民在进行体育锻炼时没有足够的场地设施可用,另一方面反映出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程度不够。从当前的情况看,农村社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短缺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根本解决。这就需要扩大社区内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对居民开放的程度,增加现有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减缓目前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

3.2.3体育组织管理缺失

农村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缺少健全的组织机构,合理的管理人员,参加体育锻炼的人都缺乏专业指导、理论知识的匮乏和政府的引导不利是体育活动在农民没有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不少县(区)和乡(镇)撤销了体育部门,而将其置于门下或与文化部门、教育部门、卫生部门等合并重组,基层体育管理部门职能的弱化将直接导致对包括农村体育在内的公共体育事业投入力度的减弱。这成为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3.3提高农村居民体育活动的措施

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保障全体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引导农村居民树立健康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加大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多种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简单方便实用的、农村居民喜闻乐见的,集群众性、娱乐性、趣味性、健身性、简易性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根据农村居民自身的特点,开展一些个人项目为主(如跑步、跳远、单杠引体向上等),多人项目减员(如“三对三”篮球、“一对一”乒乓球、“五对五”足球等)等活动项目。积极创新、推广一些不受场地器材限制的、适合不同层次群众的、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农村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其特征主要表现为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多元性,锻炼时间的不稳定性,锻炼场所的随意性,锻炼时间的季节性。

4.1.2制约农村体育活动的因素:农村居民意识淡薄,体育场地设施短缺,体育组织管理缺失。

4.1.3缺少健全的组织机构,合理的管理人员,农村居民在参加体育锻炼缺乏专业指导和政府的统一组织。

4.1.4提高农村居民活动措施:有组织农村居民定期体育活动,促使居民形成锻炼习惯,加强学校或单位的场地设施对外开放,合理利用并开发一些场地。

4.2建议

4.2.1针对目前农村居民体育观念差、体育意识不强的情况,各种传媒应加强对农村居民多介绍一些农民容易接受和能在田间地头开展的传统体育活动,以开阔农村居民的眼界。

第3篇:居民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居民消费

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消费日益渐增,居民消费结构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变更也逐步出现变化。针对这两方面的变化,文化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因此,本文在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居民消费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两者的关系。首先,本文对文化产品及居民消费进行定义;其次,对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居民消费现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及居民消费现状仍然存在的问题;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结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由此研究得出的结论,希望能够为研究两者关系的学者及研究人员提供助力。

1文化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定义

1.1文化产业

20世纪初期开始出现文化产业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对于文化产业的概念说法各不统一,但是对文化产品的基本特征描述上持相同说法,认为文化产业是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具有精神娱乐性。

1.2居民消费

居民消费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所有常住居民对最终商品和服务的全部消费性支出。一般来说,居民消费包括两种消费形式,一种是实际的货币形式购买商品或服务,另一种是以虚拟形式获取商品或服务,比如保险服务、金融中介服务等。目前我国市场的居民消费情况发生很大的变化,消费结构与之前也有较大不同。近几年的我国居民消费数据显示,保障生活基本所需的物质性商品消费占比有较大幅度下降,而满足精神需求的消费项目,如娱乐、交通、旅游等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比重有较大幅度上升。

2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居民消费现状

2.1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国家统计局针对文化及相关产品企业数据进行调研,本次调研选取5万家全国规模以上的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国家统计局调研结果显示,2016年,5万家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品企业实现营业收入金额达8万多亿元,较2015年有所增长。其中,以“互联网+”行业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以及文化娱乐服务业的增长水平最快。由区域上看,针对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比较,我国东部地区高于我国中部、西部及东北部地区。而在增速上来看,西部地区增速相较其他区域较高,东北地区增速呈下降趋势。我国主要文化机构总体数量在2006年~2015年期间,逐年呈上升趋势,其中数量占比较多的文化机构为乡镇(街道)文化站数以及群众文化服务业机构数量。主要文化机构总体数量由2006年的89276家,上升到2015年的108503家,总体增长率为21.54%。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文化文物从业人员数量、公共图书馆业从业人员数量、群众文化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以及文化市场经营从业人员数量来看我国文化业近年来从业人员数量的变化趋势,为2010年~2012年增长、2013年~2014年逐步下降,最终至2015年有所上升的波浪形变化趋势。我国在电视节目生产、电影数量的引进以及出版物的出版数量上从2006年至2018年,呈上升趋势。

2.2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分析

2.2.1现有文化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我国是文化大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5000年的文化历史沿革、多种民族及地方不同的文化资源,我国针对不同发展情况采取的不同国家发展政策,使得我国可利用及发展的文化资源极其庞大。然后,我国虽是文化大国,却不是文化强国。相较于国外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仍有一段差距。近几年,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居民对文化产业的关注意识不断增强,但仍有很多十分有意义的文化被遗忘、被慢慢遗失。我国的丰富资源在很多方面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及利用,无论是对我国或是我国居民都是一种文化损失。相反,我国文化在被外国利用,且得到很好的效益的情况常有发生,如好莱坞拍摄的动画《花木兰》《功夫熊猫》等系列电影,无论在票房及口碑上均取得了良好的回报。在国外对我国本土文化进行宣传的同时,我国更应该重视本国的文化产业,发挥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使得我国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文化资源的传播与利用很大一部分受到传播途径技术发展的制约,目前,随着我国自媒体时代的发展及“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文化的传播带来崭新的发展形态,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因为,文化产业应利用现有良好的发展资源,不断实现不同资源的整体挖掘、传播利用,来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2.2.2文化市场体系不健全

因我国产业文化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较短,文化市场体制不健全是一定存在的问题。我国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动力较弱,按条块化模式发展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局限性大、发展程度不均衡、发展速度缓慢。

2.2.3文化制度有待完善

我国现有文化制度不完善、文化市场立法滞后的问题现状,导致文化市场管理跟不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初期,文化市场可能会出现无序化状态,因此,建立完善的文化体制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政府助力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随着政府不断出台发展监管政策,可以有效控制文化产业的发展途径,保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符合我国产业发展现状。

2.3居民消费现状

2016年,在居住、用品及服务、医疗保障、交通通信、文化教育等方面,人均消费支出保持较快的增长,进一步来看,在体育健身、化妆品、美容美发洗浴、家政服务等方面均出现较快增长,我国居民在生活品质及服务享受上的支出增长迅猛。针对居住环境及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6m2,同比增长2.2%,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45.8m2,同比增长4.2%。同时,有管道供水入户的户比重、有卫生厕所的户比重、饮用水无困难户的户比重数据均较上年有所提高。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居民居住条件及环境不断改善,家庭耐用消费品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3文化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

3.1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按照当前时期的市场价格可以计算得出居民消费。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不高,许多居民所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仍是解决温饱问题,因此,衣着、饮食等基础性消费在总居民消费中占比较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飞速发展,居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居民收入较之以前有大幅度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精神需求,体现在居民消费中,休闲娱乐、旅游等发展型消费占比逐渐上升,基础性消费比例不断下降。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表明居民开始关注服务水平及生活品质。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正是我国居民提升生活品质及追求精神层面上提升的有效入口。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有力地拉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文化产业与居民消费的发展相辅相成。

3.2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其边界的模糊化有利于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例如与科技的融合、与经济的融合,产生出新的文化发展状态,衍生出新型文化产品,文化相关的新技术,新的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想法,新的文化产业发展商业模式,从而建立起融合性文化产业新业态,在这种背景下,文化相关产品和服务呈现出新的发展方式,为居民消费提供了更多新的选择,通过挖掘和创造新的消费需求刺激消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反过来,居民消费的提升也不断带动文化相关产品的消费。消费意愿是影响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消费意愿离不开个人的知识水平、价值观及个人信仰。经济水平发展带来的居民收入提高,使得居民有更多可支配财富用于满足精神需求上来。而知识水平的提升,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在消费过程中,居民会更加注重产品及服务的品质。因此,在带来居民的消费意愿提升的基础上,会增加居民对于文化产品及服务消费的选择,进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3.3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居民消费

文化产业有较强的关联融合效应,其发展能够带动整条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共同推进。文化产业无论在经济、技术、工业及其他产业上进行渗透,使整个产业链相互融合,周边价值相互附加。因此,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能够促进各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有效带动我国居民消费能力,进而带动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形态意识,是价值观、思想等文化意识的载体。文化产业的发展是思想及观念的传播过程,通过形态意识的流通,使得人们不断改变消费观念及消费结构。进而,有效挖掘居民文化产业消费潜力,带动居民消费。

参考文献

[1]邢楠,吴石磊.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分析[J].学习与探索,2016(7).

[2]王雅琦.昆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经济管理(全文版).

[3]王萍萍.2016年全国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进一步改善[EB/OL].国家统计局,2017-01-20.

第4篇:居民文化范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活动;宗教信仰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宗教迅速发展,掀起一阵“宗教热”。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在2003年,国内信教比重仅为6.1%,但2011年信教比重却增加到了13.4%。此外,在信仰的城乡分布中,宗教信仰群体更多地集中在农村。2007年的世界价值观调查(WVS)数据显示,农村居民中有明确信仰的比重为23.26%,比城市居民高出了3.19个百分点,显然,农村的“宗教热”相比城市而言更为盛行。由此引发一个问题,为什么农村的“宗教热”比城市更为盛行?对此吴理财、夏国锋(2007)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认为农村公共文化的相对供给不足引致了农村“宗教热”,农村公共文化设施不健全、活动较少等原因导致了农民精神世界的空虚,于是农民将精神寄托转移至宗教信仰,而宗教所宣扬的博爱、互助以及组织活动的规则性等使得宗教类似于一个“精神合作社”,能大大提高人们的组织归属感。那么到底是不是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的差异导致了宗教信仰在农村更为盛行的局面呢?为了弄清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影响机制,本文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和龙湾区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了实地调研。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为理论分析,对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的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第三节则是进行实证分析,对本文的模型和数据进行了具体说明;第四节为计量结果,基于问卷所得数据进行了回归并得出结果;第五节给出主要结论以及政策建议。

二、理论分析

直接研究城市中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关系的相关文献还比较少。不过,也有一些研究从侧面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如Putnam(1995)研究了美国社会资本的长期变化过程,认为美国社会资本有不断下降的趋势,并且认为社会资本下降是缘于电视的兴起。如果将宗教参与作为社会资本积累的一种方式,那么,Putnam假说可以用来推断,世俗文化活动参与越多,宗教活动参与就越少。Olken(2006)分析印度尼西亚的数据后发现,看电视时间增加,社会组织参与(包括宗教活动)情况就会下降。Barro(2010)的研究则表明,国际上信仰转型发生率的差异可以部分地由不同国家居民受教育水平来解释,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增加了信仰转型发生的概率。但是Alston(1971)对比了信仰转型者与非信仰转型者之间的受教育程度,并没有发现二者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不过,这些研究都没有正面回答城市中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的关系方面,相关文献涉猎不少。如吴理财(2007)提出农村公共文化供给的贫乏导致了农村宗教的兴起。关于农村文化与“宗教热”的关系问题,阮荣平(2010)证明农村文化供给对宗教信仰具有挤出效应。在探究基督教文化的过程中,吴理财、张良(2010)表示,农村基督教文化之所以盛行,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当下农民的公共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很多农民正是为了丰富文化生活而信仰基督教的。值得一提的是,也有部分学者持相反意见,如张萍(2009)通过logistic回归进行了模型拟合来分析文化因素对宗教信仰的影响,数据表明,“文化程度低的人更信神”的结论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准确的,在我国农村,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中青年人信仰基督教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群体,由此可以推断,不是文化程度越低的人,才会去选择宗教信仰。由此可见,一方面,在公共文化供给缺乏的前提下,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可能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更强,更不容易得到满足,因此从宗教信仰中寻求慰藉;另一方面,文化程度更高的人相对其他人有更多渠道获得文化产品,因此不容易去信教。为了进一步探讨公共文化供给与宗教信仰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将通过温州城乡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三、实证分析

1、模型的建立

本文拟从微观的角度,研究公共文化分别对城市居民和农户宗教信仰的影响程度。借鉴学者阮荣平等(2010)的研究,本文建立了如下计量模型来分析公共文化与城市居民和农户个体宗教信仰的相关关系:R=β0+γZ+βX+ξ+μ(1)R表示受访者是否信教(信教=1;不信教=0)。Z表示公共文化产品的影响程度,包括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利用公共设施的频繁程度。利用公共文化设施的具体测度指标是每年前往图书馆的频率(无=0;1-3次=1;4-6次=2;7-9次=3;10次及以上=4),公共文化活动的具体测度指标是参与公共汇演(广场舞等)的频率(无=0;1-3次=1;4-6次=2;7-9次=3;10次及以上=4)。X是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本人健康状况、家人信教状况、家庭社保水平。ξ表示城乡各自固定效应。μ表示随机扰动项。本模型中公共文化产品的影响程度对居民宗教信仰而言具有较强的外生性。因为公共文化产品的影响程度能通过个体行为所表现出来。而公共文化活动和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是由政府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惠及社会。因此,个体的宗教信仰不会很大影响公共文化的供给。再者,当总体的规模较大时,个体因宗教信仰不同而造成的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频繁性的影响就会变得很小。基于以上的理由,本文将公共文化的影响程度视为个体宗教信仰的外生变量。

2、数据及回归结果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公共文化供给差异对居民宗教信仰影响》课题小组于2017年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和龙湾区所进行的随机抽样调查,有效回收的城市居民问卷份数和农村居民问卷分别为223份和140份。浙江省是沿海商业发达的省份,一直是中国基督教和佛教新教徒最多的省份之一。选择温州进行调研有以下几点考虑:(1)温州的城市和乡村内均有佛堂或教堂且温州的民俗中有大量的宗教活动。(2)温州经济发展较为早,城市和农村都存在图书馆、公共休闲广场等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但由于城乡区域性经济发展不一致,公共文化设施的质量存在差异性,公共文化对城乡居民有不同的影响力度。鉴于上述考虑,温州对于本文所研究的问题具有典型性,能更好地反映公共文化影响对城乡居民宗教信仰的影响。

3、数据及回归结果分析

通过问卷统计,以及表1和表2的数据可知,农村的信教比重明显大于城市的信教比重,其中不管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女性群体的信教比重大于男性。在受教育程度上,城市的受教育水平大于农村。在公共文化的影响度方面,两个地区均有图书馆和定期举行公共文化汇演,但是城市的图书馆被利用率显著大于农村,而农村的公共文化汇演更受当地居民的关注。本小组就此情况进行了实地访问和勘察,发现农村的图书馆多建于村委会办公地附近,多以阅览室的形式存在。阅览室的规模均较小,阅读环境较为简陋,书籍更新的频率较小。转观温州市区,大型图书馆就有三座,均是集藏、借、阅、咨为一体的现代化和网络化的环境优美的大型先进的图书馆。本小组来到三楼的人文社科区,人文社科类的图书每个月都有一批新书引进,温州市民可以通过市民卡在网上进行预约借阅。在公共文化汇演方面,本小组发现农村的公共文化汇演的方式更为多样化,由于传统习俗,温州农村通常有舞龙、“迎大佛”等多种形式的文化汇演活动。而温州城市,由于政府管制较为严格,电影多数都是露天放映的,但是由于市区电影院数目繁多,来观看露天电影的人数寥寥无几。在健康方面,城市居民的健康分布状况较广,但是两地均是健康人数占了主要。公共文化的影响度与宗教信仰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若城市或农村中,加强公共文化的渗透程度,居民信教的概率将会极大地下降。这一负相关关系具有较高的统计学意义,因为其显著性水平均达到了5%。且对比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系数,可以看出,城市居民的宗教信仰行为受到公共汇演影响度的挤出效应更大,而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行为受到图书馆影响度的挤出效应更为强烈。女性的信教概率要显著大于男性。受教育程度在城市居民的信教行为中也是一个显著的要素。表中的数据显示出,在城市中受教育程度越高,对信教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本人健康状况中自我报告为“非常健康”的居民的信教可能性是显著下降的,此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因病信教”之说。其次,家人信教与居民信教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尤其在农村里,家人信教行为的影响程度更大。年龄对宗教信仰也有弱的正相关关系,在农村中较为明显,即年龄更大的人更倾向于进行宗教的信仰。

四、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本文在城乡居民的微观角度上,利用居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频繁度来代表公共文化的影响度,就公共文化影响度对居民宗教信仰的挤出效应进行了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与宗教的“精神合作社”假说的预期基本一致。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公共文化活动的渗透程度对居民的宗教信仰行为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在居民个体水平,加强公共文化的投放和影响,能够较为明显地降低个体对宗教信仰的选择。此外,通过研究控制变量,可以看出年龄、个人健康水平和家人信教水平对个体的宗教信仰行为有相关关系。其原因可以解释为居民的精神生活还处于匮乏的状态,现今年龄较高的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退休后,尤其在农村,由于精神生活的空虚,且容易轻信于鬼神之说,踏上信教之路。此外农村的生活较城市而言比较闭塞,宗教信仰祖辈承袭的做法仍是普遍,因此农村信教比重远大于城市。且由于佛教和道教在中国五千年历史中源远流长,它们在农村中被大多数人所信奉,许多农村里建有祠堂,并定期举行祠堂的祭拜活动,导致许多农村居民从一出生便参与宗教信仰活动和皈依宗教。因此,农村中信教行为受家人信教和年龄的影响较为显著。除却居民的主观和不可抗的历史及传统原因,城府在城乡的文化活动投入力度不同,公共文化发展的缓慢,横向比较城市和乡村之间公共文化设施的建设,显而易见,城市的公共文化场所的质量水平普遍高于农村的公共文化场所,因此这些文化场所在各地区所带来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对居民宗教信仰行为产生同方向相关关系但是不同的强弱关系。

2、政策建议

(1)政府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导致城乡之间居民宗教信仰的差异,可见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缺口,政府应当加大投入力度,调整城乡公共文化供给结构,扩展农村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公共文化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2)进一步推广公共文化活动。多多举办“公共文化汇演”等公共文化活动,增加公共文化供给,通过模型中的相关控制变量也可看出,精神生活的空虚会导致人民倾向于信教,因此需要扩大公共文化活动的供给,充实农民的精神世界,减少农民的“被迫性闲暇”。(3)建立公共文化诉求机制。农村公共文化供给效率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共文化供给的结构失衡、供给无效,很多公共文化设施并不是农民真正需求的,很多公共文化活动并不是农民愿意去参加的,反而农民真正需求的公共文化却没有得到相应的供给。因此,建立起“自下而上”的公共文化诉求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应当结合农村当地实际情况,相应地供给符合当地农民特点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活动,让农民自己选择公共文化供给模式并通过干群互动来进行农村文化大院建设。

参考文献

[1]M.Elliott,Religion,Health,andPsychologicalWell-Being[D].JournalofReligionandHealth,2010.

[2]Olken,BenjaminA,DoTelevisionandRadioDestroySo-cialCapital?EvidencefromIndonesianVillages[J].TheNationalBureauofEconomicResearchWorkingPaperSeries12561,2006.

[3]Barro,RobertJ,ReligiousConversionin40Countries[J].JournalfortheScientificStudyofReligion,2010.

[4]Alston,JonP,ReligiousMobilityandSocioeconomicStatus[J].SociologyofReligion,1971.

[5]乐君杰、叶晗:农民信仰宗教是价值需求还是工具需求?[J].管理世界,2012.

[6]张祎娜:宗教信仰对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2.

[7]李东清:我国现阶段两类宗教矛盾的社会消极影响及应对策略[J].世界宗教研究,2010.

[8]郑风田、阮荣平、刘力: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J].经济学,2010.

[9]吴理财、张良:农民的精神信仰:缺失抑或转化?———对农村基督教文化盛行的反思[J].人文杂志,2010.

[10]阮荣平、郑风田、刘力:宗教信仰选择———一个西方宗教经济学的文献梳理[J].社会,2013.

第5篇:居民文化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居民幸福感

2012年,“幸福”这一概念被正式列入我国政府的施政目标,建设“幸福城市”的理念和思路也日渐深入人心。社区是城市居民的居住区域,从宏观上看,它是城市的构成单元,是社会发展的缩影;从微观上看,它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工作之外主要的活动场所。社区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在时展的浪潮下,城市化建设逐步向纵深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提升居民幸福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幸福感是人们从整体上对某一具体领域满意程度所作出的判断,是一项能够体现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综合心理指标。在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体现,对于社区建设而言,文化建设是其精神依托和灵魂所在。社区文化是指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所呈现的源于社区实践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开放性、群众性和创造性的家园文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就在于提升社区居民的幸福感。一方面,居民的幸福感是衡量社区文化建设和和谐关系的真实维度。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城市化的进程,让人类社会的价值追求从以快速发展为核心的经济价值观,转到以幸福指数为核心的民生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在城市化进程中获得幸福感的衡量。另一方面,围绕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除了工作单位,人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文化建设是充实社区生活的条件保障,充实的精神文化生活和良好的社区风气,是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感的必要条件。当下,应该把涵盖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传统特色的多种内容有机融合,从多元角度做到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相统一,通过开展文明小区等活动,加强社区道德建设,着力形成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团结互助的新型社区人际关系;通过解读理论精神、普及科学常识、宣讲社科文化,提高社区居民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社区居民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让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公德深入社区居民心中,提升居民的幸福感。

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幸福感提升的作用

在改革开放红利的带动下,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追求健全的基础设施、优美的生存环境以及多种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而言,这是一种客观需要;对于居民生活而言,这是一种内在要求。首先,社区基础教育的实现,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家长和孩子的幸福感。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安排孩子入学看作是影响购房选择的首要因素。以J市T区D社区为例,为了解决孩子入学和管护问题,自2007年起,社区陆续建立“金太阳幼儿园”“四点半课堂”等教育教学机构,还有对口的小学和初中,充分保障社区孩子受教育的权利。每天下午,社区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可以到相应的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对孩子进行课后辅导、组织娱乐活动,让双职工家长倍感放心。社区教育实现了与学校、家庭的无缝对接,在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终身学习需求、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青少年教育合力,协调了社会、家庭、学校之间的关系。其次,社区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极大地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幸福感。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出现,更好地服务老年人群体,增强他们的幸福感、获得感,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许多社区相继建起了养老院、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电视、、图书等资源一应俱全,老年艺术团等组织日益兴起。有的社区还面向老人专门推出了生活照护服务,通过详细评估老年人的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能力,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从而更为科学地干预或管理老年人的生活,包括心智、康复、起居、饮食、运动等,在较大程度上促进了老人幸福感的提升。此外,很多城市社区还开设了老年学校,组织老年人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令其老有所乐、老有所学。最后,和谐美丽社区的构建,提升每个人的幸福感体验。以前D社区没有绿化带,更没有小桥流水,现在绿树鲜花多了,果皮纸屑少了;整齐统一多了,乱摆乱放少了;就连社区菜市场也一改以往污水遍地、菜叶堆砌的状况。社区物业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从健全治理机制、改善人居环境、完善服务体系等方面着手,扎实推进美好社区创建工作,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了,居民心情舒畅,幸福感也就油然而生。与此同时,为了增强社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许多社区都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强化社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如开展各种理论宣讲活动,居民纷纷为国家建设献言献策,围绕民生问题互动交流,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文化需求,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社区文化建设对提升居民幸福感的意义

社区文化是时代精神的缩影,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发展进步的集中呈现,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区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有助于促进社会健康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首先,从个人层面来说,社区文化建设是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的使命所在。以马斯洛的需求分析理论为基础,需要的满足是个体提升幸福感的重要条件和基本路径,而幸福感的提升则是满足需要的根本目的及价值归属。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发展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面临就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虽然从媒体中获取的资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令人们的某些需求得以满足,然而这种信息交流是单向的,不能够替代人们相互间的情感交流。在工作之余,社区是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场所,人们渴望幸福的社区生活与和谐的邻里关系。如今,人们的文化需求愈加多元化,越来越多的社区通过开展歌咏比赛、文艺展览、才艺展示等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加强社区居民的日常交往,增进其情感交流,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氛围,让人们感受到团结安定、互助友善、温馨美好。其次,就社会层面而言,社区文化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是社区乃至社会发展的抓手。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社区管理者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开展理论宣传、完善基础设施等多种举措,强化社区居民的集体认同感,持续增进邻里感情,以良好的社区环境来增强居民的幸福感,使其在心灵上得到情感寄托,在精神上得到充分满足。同时,社区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居民的支持与参与,互动中居民由生疏变为熟识,彼此间的信任和认同与日俱增,最终对他们所在的社区形成了集体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最后,立足国家层面,社区文化的建设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是加强社会主义信仰和牢固群众基础的重要方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各级政府要将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作为发展方向。社区文化建设反映城市的文明程度,反映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只有给居民以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提高其科学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境界,强化其情感归属,才能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增强国民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高梦锦.陕西省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与居民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高教学刊,2015(13).

[2]黄小军.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幸福感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

[3]王平.社区文化建设的多维度思考[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07).

[4]尹德志.增强居民幸福感的社区文化建设研究[J].学术论坛,2013,36(05).

[5]郑新立.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J].求是,2012(08).

[6]谭潇,武伟.居民幸福感视域下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研究[J].今传媒,2014,22(11).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