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税收管理体制全文(5篇)

税收管理体制

第1篇: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思考和建议

一、引言

财政税收政策是我国经济政策中的重要一项内容,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财政税收体系中,财政税收的管理是重要的一环,良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是实现我国经济政策有效施行的坚强后盾。同时这也与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财政税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逐渐显现出来,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影响了我国人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实现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已是迫在眉睫。鉴于当下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的实际状况,在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要求的范围内,就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现状做出一些分析,提出一些有助于推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二、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现状和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在我国的制度保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农村的税费改革起到巩固作用,缓解了国家财政方面存在的困难。但是由于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由于诸多的现实条件的限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良的现象。现就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调查分析,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具体如下。

(一)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现在我国的财政税收体系中,税收的种类还不齐全,在政府管理范围内对于非税收收入和重要税收种类的收入缺少一定的征收规范。如没有对环境和资源调节方面进行必要的税收,阻碍了社会调节分配的职能的发挥,税收制度中的一些制度设定也不完善。

(二)我国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不健全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也正在对预算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但是从整体上来来看,我们必须承认,有相当多的缺陷存在,针对这些问题和缺陷必须要对体制进行完善。就当前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来看,没有纳入相应的预算。一方面是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往往只是简单机械的做表面工作,经常存在降低预算指标的情况,过分夸大了管理者的业绩;另一方面,在预算的管理过程中,监管的力度远远不够,组织内部缺少必要的约束,在经费支出过程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与之前设置的预算有很大的出入。

(三)政府的资金在转移支付过程中管理不规范我国现今的转移支付形式包含专项和一般的转移支付等几种。其中一般性的转移支付才能够实现我国地区之间均等化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的职责没有有效匹配等问题,造成了我国的转移支付类型构成缺乏科学性,一般性的转移支付形式所占的比例较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外在转移支付过程中,长时间缺少规范的管理,容易导致专项转移支付的资金被地方政府纳入,限制正常功能的发挥。加之监管工作不到位,维护地方经济利益采用税收返还等其他形式,无形之中使得转移支付的市场经济色彩加重,导致地区之间的税收返还的不均。

(四)政府的财政税管理人员管理素质不高在我国的税收管理体制实施过程中,相关单位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税收工作中也没有认真负责。税收管理人员的管理素质低下,管理意识淡薄,认为国家的税收工作只是机械地依据国家制度进行服务,跟自身并无关系,在工作过程中带有敷衍的态度。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国家税收管理的发展进程。

三、关于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相关建议

(一)有效加强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进程鉴于以上问题的分析,可以发现现今我国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并不健全,要想完善相关体制,必须考虑集权和分权的循环影响。财政税收管理部门对自身工作不够重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推进我国税收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必将是财务税收工作的第一要务。因此,对于财政税收管理部门而言,必须要提高工作意识,对自身工作负责和重视,提高工作的规范性,维持好财政税收的管理秩序,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保证此证税收健康有序发展,满足不断进步的时展需求。

(二)健全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对税收管理权限进行的科学划分和调整是满足实际的需求,如果需要做出变更的话,都要按照相关的法律规范来执行,不能随意改动。有效保障了法律的权威性,切实落实税收管理体制的落实。

(三)加强对于税收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因为税收管理人员是税收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其工作素质直接影响税收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于税收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进行有效的提升。加强其业务培训和职业素养的培训,从而保障税收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划分财政税收的收支范围充分利用多种社会经济措施,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调动各方积极性。然后仔细对我国的财政税收收支项目进行分析研究,在现有的经济市场背景下,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对当前的财政税收收支范围进行调整,对各个税收服务领域有效进行配置,尽可能的实现区域公共化服务的均衡发展。再就是对税收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界定,有效消除分配不平衡的现象发生。

(五)切实提高财政税收资金的利用效益国家的财政税收资金主要用于推动公共事业的发展,这是由我国经济体制的发展规律决定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要想切实提高税收资金的利用效益,必须要加强对于财政税收资源的整合,做到对财政税收收支情况进行透明公开,提高国家财政税收管理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余兴灿.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20(01):98-99.

第2篇: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风险控制;税收管理;第三方信息

税收管理又被称为税务管理,主要是指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相关税务工作时,组织项目、决策活动、监管成果过程的总称。工作的具体流程可概括为:建立完善的税务体制—制定与税收相关的条例—划分税务管理权限—组织收税款项入库—整理税务工作发票。[1]综合上述税务工作流程,有关单位提出了税务管理体制机制,整合中共中央政府的权利与义务,遵循“集中领导,层次管理”的管理原则,明确地划分了单位中不同工作部门执行税务工作的权限与义务。[2]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在不断地动荡与变革中发展,由于外界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冲击较大,因此大部分企业税收部门存在建设理念不成熟、体制机制建立不完善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导致了固定资产的流失,在发展与建设中税源出现了流动性高、隐蔽性差等问题,因此加强对税务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一、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管理体制不科学目前企事业单位对于税务管理体制的建设一直存在不完善的问题,包括一直未建立专门管理机构,对于管理工作的计划不明确。并且在执行相关工作时,制定的管理体制均属于短期行为,没有站在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的层面分析。[3]在管理工作执行时,对于部门工作人员的管理力度不够,这些现象的出现造成了税务体制建设难度高。在此过程中,相关税务的行政管理与税源管理体制不完善,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存在误区,这些均为影响税收管理体制建设的关键因素。在建设税务管理体制过程中,企业的管理工作计划严重落后,不仅没有明确划分税务岗位职责,也没有根据工作内容的重要性与难易程度进行税收工作的合理安排。并且税收管理信息不对称也影响工作的关键,不仅在客观层面导致了税款的流失,也在主观层面影响了相关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税务管理体制工作持续开展。

(二)税收管理机制不协调目前企事业单位在建设税收管理机制时,存在的最显著问题便是,部门管理员岗位安排不合理。大部分企业将税收工作中将税种类型鉴定、税务资源定量整理、税法宣传、认领税务工作发票等工作,均归属于部门个人,但在此过程中却忽视了管理机制建设合理性的安排。并且,税收管理员在工作中与纳税人之间的交流缺乏时效性,因此优化服务难以直接到位。[4]在此种情况下,办税服务厅相关工作需要征求税收部门人员的部署安排,纳税工作需要专人在管理工作者与征收部门之间反复办理业务,无法在真正意义上做到税收工作的一站式服务,此种现象不仅降低了税收工作效率,也浪费了大量的有效管理时间。此外,有关单位在进行税收管理工作时,难免会受到了社会经济动荡的侵扰,此时税收工作极易存在风险。当面对高风险市场时,单位却无法提供税收工作一个合理的对应措施,使税收部门出现获取第三方信息困难的问题,严重的抑制税收管理工作顺利实施。

二、考虑风险控制的税收管理体制

(一)实行税收分级管理制度为了提高单位的税收管理能力,应在传统税收管理体制建设基础上,加大对市场经济风险的分析力度。根据税源渠道,进行日常税务、缴税规模进行重点税务工作信息的获取,并在考虑市场风险控制背景下,将税收工作划分为正常税务与非正常税务两种,根据两种税务工作的不同性质,对其提出不同的管理制度。[5]针对此类企业的税收管理,应严格地按照税收风险采集、税务风险定性分析、市场经济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响应等级划分、应急管理政策制定、缴税过程监管等流程,进行税收管理工作。在工作中,应树立企业与市场协同发展的大局观念,转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不论企业资质与市场注册年限,积极选拔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社会群体,鼓励其与企业管理者共同参与税务相关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户的统一划分,根据层次逐层管理。对于税收贡献较大的企业或市场国有企业,纳入税收专业化管理过程中,以企业内部多项经济效益数据,作为税收监控指标。在此基础上整合企业征税纳税信度情况、经营规模等外界条件。对企业在市场占有进行分类,并由地方税收管理单位进行分户的核查工作,安排专线管理员随时监控企业制度的落实。对于经济社会下一般企业的税收管理,可以按照户籍管理方式,完善税务的发票管理内容,对企业税务维护数据进行核查。在确保数据真实性的基础上,丰富市场的采集信息,此过程中考虑到市场存在的经济风险,提出“三级监控”税务管理内容。其中一级管理行为包括:建立重点税源信息追踪卡,定期更新税源信息,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开展纳税服务工作,引导企业在税务工作中纠正自我。二级管理行为包括:对纳税制度的评估,对税务工作的质量抽查,税务工作流程的组织与维护。三级管理行为内容包括:对年征收税务小于100万的企业,进行动态化监督管理,多维度监控企业动态信息与纳税检查工作,起到提升企业服从社会的能力。

(二)强化税收管理第三方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为了进一步完善企业税收管理体制,在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应强化市场税收管理工作时,企业对于第三方机构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为此,在建设税收管理体制过程中,可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方式,拓展企业信息获取渠道,扩大企业的信息采集面。利用网络技术,建立缴税企业与地方工商银行、经济贸易单位、水电供应单位、国家税务总局之间的信息共享路径。采集由相关单位提供的税收数据,掌握经济市场发展现状,建立企业内部的税收资源情报库。其内容包括:市场大部分纳税企业的生产与发展规模、发票使用情况、原材料供货市场、生产供应渠道、产品销售渠道等三方信息。并根据获取信息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市场发展风险的比对,降低市场风险对其的影响,以此强化三方信息对税收管理工作的作用。

三、考虑风险控制的税收管理机制

(一)健全税收信息共享沟通体系在健全税收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应从市场风险管控层面分析,开展税收管理机制建设的研究。在建设前,应完善以税源为核心的信息共享与交流体系。例如,在企业内搭建可覆盖全企业的局域网,使其内部所有相关工作流程实现信息化。集中企业内相关税务数据,建立内部与外部联系的资源总库,从而提高信息数据在市场的共享度。深入挖掘税收管理工作中存在显著市场风险的情报数据,加大拓展企业的对外交流渠道。在此基础上,可采用建立税库与政府合作平台的方式,实时将企业情报信息、交换管理数据、税源与重点项目信息进行上传,提升跨区域的税源信息查询,从而在不断实践中形成税源管控的有利局势。

(二)加强税收管理评价工作税收管理评价是指税务单位在掌握了纳税企业相关信息的基础上,依照国家缴税纳税标准,对企业缴税的真实性、合理性进行准确评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是税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前提,也是税务依法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此,市场在建设税务机制中,应加强对税收管理的评价工作,具体措施如下。构建“双级评估、四项机制”的税收管理模式,即在税收工作中,从综合管理员与专职评估员两个方面,进行税务评估。同步建立税务岗位运行机制、缴税信息反馈机制、数据信息督查机制与税收效益全面考核机制,通过细化评估指标的方式,提升税务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此外,强化税收执行工作,在“四项制度”工作的基础上,采用实地勘察、专人约谈的方式,做到税收管理评估工作的规范化,在根本上实现企业税收管理机制工作的高效率、高质量实施。

四、结语

税收管理是国家税务工作的重点,目前仍有较多人不理解征收税款的目的,甚至有部分企业存在偷税漏税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考虑风险控制的税收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针对现下税收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因此在后期的相关研究工作中,可将本文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加大对税收政策的宣传与普及。在适当的情况下,可利用地方政府官网进行税收知识的宣传,树立群众对税收政策的正确认知,让人们知法、懂法。综上所述,国家与政府应给予税收工作足够的重视,定期对市场发展趋势与现状进行分析,使税收管理工作的实施更加顺利。

参考文献

[1]刘岩,袁万龙,梁安琪.利用Excel规划求解筹划新税法下个人所得税的纳税[J].财经界(学术版),2020(2).

[2]“‘互联网+’背景下的税收征管风险管理研究”课题组,李伟.利用区块链技术提升我国税收管理水平研究[J].财政研究,2019(12).

[3]丹尼尔A.维特,哈菲兹•乔杜里,陈新.“一带一路”倡议:消除税收障碍,强化投资合作,助增长促发展[J].国际税收,2019(4).

[4]刘峰.新时代高质量税收现代化的历史丰碑——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评述与思考[J].税收经济研究,2019(2).

第3篇: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税收征管体制;税制改革;税收风险管理

作为税收制度、财政管理调制以及宏观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作用极为重要。在实践工作中,为了能更为有效地应对税收风险,税务工作人员需要适应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后的新变化,制定出更加符合现有体制需求和市场环境变换的税收风险管理策略,以切实推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1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带来的影响

完善税收征管体系,提高系统服务便捷性和高效性,提升税法遵从度以及社会满意度、强化税收职能发挥是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1]。此次改革为税收风险管理带来的影响是双向的,税收风险管理将面临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从积极方面来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将会为实现税收风险管理组织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推进税收风险管理系统优化和实现人力资源集成化、合理化配置。从消极方面来看,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会促使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形式调整。在此环节,若未转变管理理念、提升管理能力或未实现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完善,将会难以适应此次改革所带来的变化。

2税收体制改革下的税收风险管理策略

基于税收体制改革背景,实现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完善势在必行。因此,为提高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税务工作人员应该从整体战略和实际策略两方面着手开展调整。

2.1实现制度优化模式

在这一环节,相应的税收部门应明晰与税收风险管理相关的作业机制及现行的税收管理机制流程,并通过实现优化、创新和完善制度来保障税收体制改革,以至于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能够更为有效地开展。笔者认为,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推进现行税制的进一步改进。税务工作人员需要从机制上完成现行税制的改革,才能实现制度性税收风险的消除。比如,优化税收收入结构、降低税率、扩大税收基础、推进消费环节税收深化等,要通过优化构建低率宽基的税制。其次,完善税收管理模式。目前,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使得国家税务总局和省级政府可在相互协调下合力办公。为了能切实实现分税,需要构建更为完善的税收体系,进而为地方争取更多税收份额,以提升当地政府积极性,获取其对税务工作的有力支持,为打造税收共治格局奠定基础。最后,强化税收管理流程。为适应税收征管体制改革,推进税收风险管理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因此必须提升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基于工作机制和流程的优化变革来实现作业有效性的提升。比如,简化税收管理流程,强化大数据思维渗透和应用、深度分析税收风险多样性、强化信息技术与税收风险战略管理方案融合等。

2.2深化依法治税

基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税务人员需要着力提升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所以,税收风险管理人员必须提升服务意识、优化管理措施,要切实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开展有针对性的便民服务,进而确保税收风险识别、预测和防控工作开展的有效性。为了实现与纳税人之间的有效配合,进一步提升税收风险管理成效,税务部门还需要保证依法纳税的有效性。此外,还需要完善纳税管理的立法和司法体系,进而保证税法权威性和实用性的提升。例如,完善《征管法》,以便于与税务机关可依法处理涉税信息。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税收司法保障体系进行完善,确保该体系的应用可提升税法强制性和约束力。比如,通过强化税收部门纪检督查,对国家税收秩序造成破坏的行为进行惩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立案查处。当然,在实践环节税收风险管理人员也必须实现依法行政,基于符合法律要求和规范的执法行为维护税收管理合法性。此外,税务部门应构建完善的监督责任体系,为保障各级税务机关依法收税提供制度支撑。比如,建立问责机制、拓展纳税人监督渠道、强化“内控+外监”模式应用等。

2.3加速数据和数字治税进程

税收风险管理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是保障其提高作业质量、适应税收征管体制改革,实现数字治税和数据治税的基础。因此,在实践工作中必须强化大数据思维的应用。比如,打造大数据作业氛围、打造大数据风险管理平台,为提高涉税数据处理效率、增强数据资源可用性提供平台支撑,让税收风险管理工作的智能性和科学性得到提升[2]。同时,还应该强化对数据管理职能部门和工作制度的完善。例如,明确岗位职责权利、实现数据集中管控、设立信息应用管理机制等。此外,数字治税以及数据治税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支持。因此,为加速该项工作的进程,就必须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并完成人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组织税收专家开展分级分类培训,打造“信息+数据+财会税收”复合型管理人才。

3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税收征管体制改革,税收风险管理工作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此次改革对实现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系统、资源整合与组织创新有所裨益。税务机关应进一步推进税制、税收管理体制模式以及相关机制流程的完善,更需要全面推进依法治税、数字治税和数据治税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冯守东.税收征管体制改革下的税收风险管理[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33(01):40-45.

第4篇: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创新思维;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分析

一、财政税收改革过程中的问题

(一)部门分配任务不合理现阶段财政税收的体制中仍有缺陷,转移支付制度过于简略,并且正在逐步构建过程中,财政部门对于城乡差异不具备完整的调节功能,导致公共服务不能均等划分,资金投入无法满足需求,进而导致城乡之间与各个地区的公共服务存在很大差异,而且近几年差异还在逐步扩大。

(二)财政税收体制不完善由于工作性质不同,财政税收管理人员需要具有稳定性的特点,但在实际工作中,大部分的财政税收管理人员是由上级领导下派到各个地方部门,一旦当地的领导有人事变动,当地的财政税收管理负责人也被相继取替,部分地区仅凭个人意愿处理问题,忽略财政税收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工作特点,甚至将素质不达标的人员安排在财政税收管理的职位上,导致财政税收管理岗位无法发挥作用。

(三)资金利用率低目前,部分地区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对策具有很强的过渡性,例如,将收入与支出作为主要的管理办法,但也仅仅将收支分开,并没有改变本质上的运行方式,此外,部门需要使用资金需要经过层层的上报与审批,过程极为复杂,资金不能够很好地利用。

二、创新思维应用到财政税收改革中的策略

(一)处理好部门财政关系建立健全的财政管理制度,以确保政府的财政部门各司其职,同时不断将中央以及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在财权与事权相协调的条件下,明确划分政府各级的财政管理体系。中央政府将承担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以及对收入分配进行调解,地方政府应该对地区支付承担公共服务;对于跨地区性质的服务,需要明确其责任的主要及次要,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共同承担与协调,如果想实现转移性支付进一步的扩大规模,政府需要提升对于有财政困难的地区的帮助与扶持;如果条件相对优越的地区,需要省级直接实施管理,使税收管理层减少,提高资金的使用率。

(二)优化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截止目前,我国还没有实现科学的财政管理体系,现阶段应用的财政管理体系无法真正意义上摆脱目前的管理方式,财政税收管理体系的改革已经成为目前财政税收管理的主要问题。要想达到财政税收管理工作的预期,就需要财政税收管理体制进行辅助,我国目前的财政税收管理部门仍然忽视管理问题,需要提高财政税收管理的法律地位,确保降低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并促进财政税收管理制度更合理,实现财政管理体系的和谐构建,实施财政税收管理体系的创新,使财政管理体系能够适应新时代的社会发展。

(三)合理规划财政税收收支在高效率的原则上正确的引导财政收支,对于财税管理进行明确,并对合理分配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系统,加快公共服务的均等划分效率。对财税管理当中的职责进行明确,保证各个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尽职尽责,履行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发挥职责的权利,进一步扩大财税管理的范围,同时明确财税管理部门人员的工作内容,将财税管理工作放到预算管理当中,调整分配不均的情况。合理兼顾中央控制和区域经济发展;制备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对管理系统进行监督,结合国家未来的长期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协调管理机制,并加强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将收支均列在体系当中,在委员会以及线管预算审查机构的监督下,不断完善预算改革体系,进一步促进财政税收体制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政府部门需要意识到在现阶段的形势下,改革财政税收的重要性,从我国发展状况中发现,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深化改革财政税收体制。同时完善财政管理制度,加快建设公共财政体系的进度,全面落实财政税收的改革策略与实施步骤,使政府财政税收部门规范化管理,并通过改革方法,完成公共服务平等化的最终目标。以上对创新思维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对财政税收改革工作提供帮助,从而推动我国财政税收体制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云峰.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8(06):129.

第5篇:税收管理体制范文

关键词:新形势;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创新路径

在新形势下,对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大环境的发展特点,针对财政税收管理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相适应解决措施,深入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成果,不断提高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服务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新形势下做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得到了深化,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解决,可能会造成分配不公平、腐败问题的产生,会给国家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因此还应通过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促进财政支出体制改革,避免一系列问题的发生。

(二)有利于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目前我国财政预算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对财政资金监督管理不够到位,对地方经济以及国家经济效益的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能够促进预算管理机制的完善,可以加强对预算管理效果,解决现有的问题。

(三)有利于税制转型在新形势下,我国需要及时的进行税制转型,而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就可以实现当前税制转型。促进我国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

二、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税收结构问题在新的发展形势背景下,我国财政税收结构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具体表现在非税收收入和税收入在财政收入结构的占比不合理,尤其是税收收入问题尤为明显。从专业化税收原理分析,在收入分配调节中,所得税以及财产税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在税收收入中占据较大比重,而增值税仅仅是作为筹措资金手段,在税收收入中占据的比例较小。但是从目前的财政税收结构现状来看,财政税收收入的比例却是相反的,这样就无法充分发挥税收收入调节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另外还存在税种功能模糊、重复征税等问题,对财政税收工作的落实效果产生了严重的不利影响。

(二)财政税收体制问题近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税收体制也越来越健全,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一些财政税种还不够健全,相关行业的税种没有纳入到征收范围中,这样就无法保证税收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对社会分配功能的发挥产生了不利影响;其次我国还缺乏健全的财政分税制度,而且没有将财政分税制度有效落实到工作中,导致财政的平均分配难以实现。最后在政府财政收入相关管理体系中,没有纳入国家资产收入以及资源类收入,导致财政收入管理工作不够科学以及规范。

(三)财政税收转移支付问题目前国家财政税收的转移支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专项转移支付,二是财力转移支付,三是税收返回体制补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常出现规范性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一是资金使用效率较低,二是个人腐败问题。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国家还缺少对转移支付期间的有效监管,导致转移支付过程中,出现信息漏损、支出不清楚的问题,第二转移支付实际构成存在不平衡的情况,在转移支付中,税收返回体制补助占据较大的比例,其它转移支付类型则占据的比例较小。

(四)预算管理体制问题从目前我国财政收入预算管理现状可以看出,地方财政收入预算体制仍然比较落后,缺乏健全的预算管理监督体制,预算审核工作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充分发挥其监管管理的作用,这样就会导致预算管理机制失去公信力,不能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另外还存在财政管理体制覆盖的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对我国财政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

三、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

(一)建立权级分明的财政税收体制在新形势下,为了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充分发挥其保证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就要加强分级管理体制的建设,不断完善分级管理制度。为此还应根据形势特点,建立权级分明的财政税收体制,针对政府的财政税收管理工作,在保证中央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进行地方政府的分级以及分工管理,同时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以及权限,使得财政税收管理工作有专人进行负责,保证责任清晰,管理到位。同时还应针对我国财政税收管理现状,适当的赋予地方政府更多的权力,尤其是财政融资权力,由地方政府基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实际活动,实现产业升级,增加政府收入。并且允许地方政府制定相适宜的税收政策,使得当地政府具备一定的税收自主权,以更好的满足当地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对于中央政府与省级政府,还应注重对财政支付的合理划分,保证财政支出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加强财政税收管理的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财政税收体制目前我国还应健全财政收税体制,以解决财政收税体制存在的局限性。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于各个税种的概念以及征收标准,各级政府的相关部门应加以明确。对于征收标准的制定,应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等级情况,在保证财政收入的同时,应尽可能的降低征收标准。其次还应对我国税收比例进行调整,应适当的增加所得税以及财产税的比例,对于增值税等,应适当的减少,保证税收比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再次应充分发挥政府合作和引导作用,加强吸引第三方融资资本的进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方政府财政压力,为政府不断优化财政税收管理体制,创新优化税收管理职能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效果。

(三)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科学性为了财政转移支付规范化,还应制定科学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对于专项转移支付、普通性转移支付,应平衡其比例,使得财政税收资金的分配更加的科学以及合理。为此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监督体制,应对财政转移支付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规划财政转移支付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提高对财政税收资金使用的效果,避免个人腐败问题的出现。同时对于税收返回和体制补助,还应创新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转移支付的来源。对普通型转移支付的比例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转移支付类型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另外还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情况,中央财政还应制定合理化的支付数额,保证财政资金的分配能够做到公开、公正以及透明。

(四)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对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因此预算管理体制的建立,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政税收机关应建立相关的管理和监督部门,包括预算管理部门、支出审核部门以及监督审核部门,对财政资金的支出进行全面的审核以及监督,确保落实到实处,保证财政资金使用效果。其次应加强预算管理控制,针对教育、环境保护以及医疗等建设项目,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可以适当的增加有利于民生建设项目的资金预算。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以及烟草开发等方面,可以适当的减少资金预算。最后还应加强对出现偷税漏税等违反行为惩罚力度,尽可能的避免从中牟利情况出现,以此加强我国财政资金的管理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深入,有利于财政支出体制改革、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以及税制转型,同时对提高政府服务职能,对优化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水平,实现国家经济效益的迅速增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逐渐深入,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性,但是从目前的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财政税收结构问题、财政税收体制问题、财政税收转移支付问题以及预算管理体制问题。因此在财政税收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充分结合大环境的发展特点,针对财政税收管理以及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立权级分明的财政税收体制,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科学性,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制,深化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成果,不断提高财政税收管理水平,从而为我国社会经济服务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佘坤.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J].财经界,2018(36):162.

[2]范红芳.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解析[J].财经界,2019(26):234.

[3]刘玉红.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创新[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04):85-86.

[4]郑丽娜.浅议新形势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J].北方经贸,2017(09):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