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中学生法治教育全文(5篇)

中学生法治教育

第1篇: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一、观点严谨,素材全面

该书研究观点极为严谨,研究素材科学全面,其中对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选举制度、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平等原则、著作权、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不良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刑法和犯罪概述、什么是?、道路通行条件和交通事故处理等内容进行严谨论述,为当前开展中学生法制教育提供了科学基础。另外,该书重视内容的合理选取,通过重点强调法制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学习之间的内在关联性,通过吸收、借鉴我国法制建设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先进理念,使全书内容极具现实意义。在研究加强中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的现实意义时,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一方面,开展中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是当前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道德素质,有效减少和预防中学生违法犯罪,助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活动。另一方面,做好中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工作,为学生正确解读各类复杂的社会现象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该书在论述形式上,通过采用通俗、生动和易懂的论述语言,对法制教育内容进行合理表达,便于中学生理解和接受,为当前中学生读者有效参与法制教育提供了有效指引。该书在论述过程中,通过从中学生读者视角进行论述,提出了争做小小发明家:知识产权法、青少年的受教育权受保障、保护未成年人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具体分工、我们和它们,都是地球的孩子:野生动植物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防微杜渐,预防不良行为和从小做起,远离犯罪深渊等新颖观点,为当前高质量开展中学生法制教育创造了良好条件。为有效加强中学生道德与法制教育,需要注重坚持以下途径:一是建设良好课堂,通过建设感染力强、课堂形态鲜活的道德与法制课堂,全面增进学生对道德与法制教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二是充分利用线上教育资源,构建线上与线下一体的道德与法制教育体系。通过利用在线教学平台,积极整合各类最新教学信息,为学生创造持续参与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良好平台。

三、贴近现实,聚焦应用

第2篇: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大学生的思想还不成熟,正处在形成阶段,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件也屡屡发生,这说明我国部分大学生法律素养不健全,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也为今后的法制教育敲响了警钟。长期生活在校园里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校园里的不良风气的影响。互相攀比、强调个人利益,追求物质轻视精神文化等等,都影响着一些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观,功利化,物质化,有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同时,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他们所带来的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也对大学生的思想形成一种冲击。这些都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更有甚者不惜触犯法律。

(二)缺乏法制教育传统

我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法治被人治长期代替。封建社会结束以后,我国便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建国以后相当长一部分时期国家的主要任务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忙于政治,此后又经历了的冲击,直到党的十五大才明确提出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在我国缺乏法治的传统,法制教育也很缺乏,法律意识很难深入人心,法律信仰难以树立,这也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

法制教育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大部分学校往往偏重德育,而对法制教育重视不够。想用德育来完成法制教育,这样往往收效甚微。在大学里非法学专业的法制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制教育也只是占其中的小部分。对于之前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的刚进入大学的学生来说,仅靠这一门课程的学习很难提高其法律素质,更别说法律信仰的树立。而且这门课程也主要是由思想政治专业的老师来教授,让非法学专业的老师来对法律知识很零散的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这无疑是给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打了折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教育的方法比较单一

法制教育在大学里不仅重视不够,而且教学方法也很单一,大部分只是重视理论的灌输、课堂的教学,缺乏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很难应付,药家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采取单一的理论灌输,片面强调理论学习,考试也只是老师划范围,出了考场就忘记了。同时这样的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学生对于法律的学习感觉枯燥乏味,影响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就无从树立。这种知识性的灌输式法制教育方法也是影响法制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如何加强法制教育

法律是外在的行为规范,道德是内在的思想规范,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也能促进法制素质的提升,二者相辅相承相互促进,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

(一)转变教学理念

法制教育,虽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重视不够。在大学教育里,一般比较重视德育教育。要加强法制教育,必须对这种教学的理念有所转变,改变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制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切不能用思想政治教育取代法制教育,其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必须加以改善。积极推进法制教育,逐渐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而慢慢树立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信仰,引导大学生追求法制精神,追求公平正义。

(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的法制教育一般缺乏实践性,较多的局限于课堂的法律知识的教授。这样不免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往往事倍功半,差强人意,这种灌输式一言堂的教育方式必须加以改正。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把理论的传授和实际相结合,积极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在课堂教学期间,教授法律知识的同时,注重社会热点以及大学生身边的一些法律问题,结合所学的法律知识来分析和解决这些实际存在的问题。这样不仅教会学生相关的法律知识,更是教育了学生怎样使用法律,这就是一种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的实践性很强,除课堂教学外,法律实践也是很重要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举办一些法律知识竞赛,请资深法律专家现身说法,以及模拟法庭和组织社会法制宣传等等。引导大学生学法用法,让其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和我们息息相关。

(三)加强教师相关素质的培训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授业、解惑。在传道、授业、解惑之前教师本身应该具备相关的素质。大学的法制教育一般主要是由非法学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师来教授,而老师的法律知识也相对比较缺乏。越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越是需要具有专业的法律知识的老师来教授,让思想政治的老师来代替,其教育结果很难达到预期目标。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之前,必须对相关教师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的培训,培养老师的法律素质和法律信仰,这是必不可少的。

(四)加强法制宣传

第3篇: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模式;计算机教学

1引言

随着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许多国外先进的教育方式纷纷被引入。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大多通过有局限性的课堂与书本掌握知识,属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现实教学活动中,无论是处于哪一阶段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能力以及逻辑思维方式上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这样一来便促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与发展。高职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在对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个人潜能,注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实际应用。这不仅是高职院校学科教学的要求,而且是提高学生社会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1]。

2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占据主体地位,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对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引导与激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具体有以下优势。转变教学的中心传统教育教学中是将教师作为主体,学生为课堂知识掌握的被动者,需要按照统一的课程安排进行学习。由于学生后天的发展体现出个体差异的不同,因此在学习兴趣、思维能力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层次性。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将理论知识课堂无限地向外延伸,教育活动的中心得以转变,实现学生为教学的主体。通过这种转变,学生为了实现自我价值,可以不断扩展知识面,通过自己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进行学习[2]。教学组织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势必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差异化会进一步扩大。传统的课堂教学只注重理论专业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这样一来会严重抑制学生创新精神的发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教育变得更加开放,将学习内容与相应的教学手段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客观条件来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计,使学生的个性化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最大化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中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让学生对学习的时间、课程、环境等进行自主选择,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能够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3]。实现教学计划与学习形式的交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属于开放性的教学手段,要在保证主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教学情况以及学生自身优势进行学习计划设置,对课程进行自由选择,打破班级界限,可以实现专业之间甚至年级之间的交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根据学科的具体特点来积累素材,以生动的表达形式进行教学,给学生提供最受欢迎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3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施,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组织实施教学任务、督促学生完成课堂任务,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下自主学习,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渗透通用能力。

4构建与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正确转变教师角色始终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但是并不代表教师没有责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位置,正确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完全放手,需要为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向。教师是教学系统中的集体成员之一,具有比较成熟且丰富的经验,有责任提出学习活动方针,为学生提供学习与成长的有利条件,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在必要时需要给出合理的意见[4]。不断引入正确的学习策略高职教学必须要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通过知识点的死记硬背很难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实施一些可行性行为,如寻找对象进行交流、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引进项目教学法与任务教学法等,通过学习策略的实施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加强师生互动,开展支助式学习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之间的密切配合,是通过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教育行为。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提高学习效率,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增加教师与学生直接会面的机会,教师针对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加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学会自我评价,结合反馈来及时地对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进行调整,使学习更加符合个体特征,对学习过程的选择能够达到整体最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过程中,需要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不断提出疑问。只有不断地提出疑问,学生才能在探索中提升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学习目的,教师、学生都要完成自己的职责与使命。学生的根本职责在于学习,而教师同样也有职责,便在于启发,对学生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要与学生的基本能力相匹配,确保既有挑战性,通过努力又能够完成。教师要不断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使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想法来对知识进行理解与消化。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只会造成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领悟,而只有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才能不固守于传统。

5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在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优秀的个人素养之外,需要拥有正确的科学教育观念,促进职业教育稳定发展。下面以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为例,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通过作品的设计来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教育教学活动需要以提高教学效率为准则。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能够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如在Photoshop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平面作品设计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进行尝试性操作,积极主动地完成设计,自己来掌握学习进度。这样的操作能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有效提升教学效率。学生在课下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设计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对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为了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必须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根据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进行设定之后,可以将学习任务分配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充分的准备之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教师要确保小组成员的能力均衡,将每个小组中的任务细分到个人;完成任务之后,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补充对知识点。这种学习方式能够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提高自身的创造能力与团结协作能力。适当开展竞赛活动通过专业的技能竞赛能够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享受学习带来的满足感。通过竞赛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劳逸结合的形式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在计算机教学中可以组织开展动画设计大赛、办公自动化软件比赛等,在加强学生交流的同时开阔视野,保持教育教学的丰富性。在竞赛活动开展过程中,能够完全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由学生根据主题来对竞赛作品进行设计,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对提升学生专业知识与能力有很大帮助[5]。

6结语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放在教学过程的主角位置,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将知识和技能与社会所需相结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李冲,苏永建,马永驰.高校改进和完善学生评教制度的实践探索[J].现代教育管理,2017(12):69-73.

[2]李冲,张丽.高校学生评教的行动逻辑与制度设计困境:高等教育质量社会问责的视角[J].高等理科教育,2014(3):70-74.

[3]苗彩霞,高桂霞.“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48-50.

[4]曲海舟,李明.以前馈控制为中心的学生评教浅议[J].高等理科教育,2013(2):37-41,108.

第4篇: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兴趣爱好社会实践

一、培养一门兴趣爱好

虽说现在我国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是能有一项长期坚持的兴趣爱好,无论是对于学生目前的健康成长,还是以后的身心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比如说学生喜欢一项体育运动,那么就不仅有益于学生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更能在学生失意时宣泄内心的愤懑;如果学生喜欢一门乐器的弹奏,那么一方面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另一方面能抒发学生的情感;假如学生喜欢做手工,那就对动手能力及智力有很好的锻炼。

二、参加一项社会实践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体制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从校园走向社会后无法在社会上生存,因为他们在应试教育下只会考试,无法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那么利用假期提前让学生们去了解和适应社会的生存法则就显得格外的重要了。组织学生们在假期中参加一项社会实践活动有不仅有利于增加学生与社会的接触机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将来更好地认识社会、融入社会并且将来改造社会做准备。

三、自学一种生活技能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剧增。而在小学阶段,只能选取最基础、最基本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保障。那么如何让学生既能提升自学能力又能培养生活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让学生自学一些生活技能。既让学生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休息,又能让学生提升自学能力,还能为学生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一举三得。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不论以后的科技如何发展,学生都可以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地提升自己,去适应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只有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论以后的竞争多激烈,学生才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组织一场创新大赛

俗话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更何况我们学校中那么多来自不同家庭,生长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学生呢,所以我们对待每一位学生,都不能一概地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他是一名好学生还是差学生。虽然一个学生的文化课知识并不太优秀,但是他很擅长进行体育运动。虽然一个学生在平时不太擅长与人交流,但是他的作文写得很好。虽然一个学生数学学得不好,但是他的英语很拔尖。所以我们小学老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所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组织创新大赛,比赛内容不做限制,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可以是科技方面的创新,也可以是生活技能上的创新,更可以是创新一种体育运动等。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让那些成绩不太突出的学生也能找到自己所擅长的东西,找回自信,另一方面这样的活动可以让老师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然后可以因材施教。所以说这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意义非凡。

五、完成一场集体旅行

现如今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就形成了独来独往的做事风格,长此以往学生都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更不懂得如何和别人相处。学校里高压态势下的学生,只有假期成为相对而言比较轻松的时光,同时假期给学生的假期作业也为数不多,所以就自然多出很多空余时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学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们去完成一场集体旅行,我认为对学生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我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写入课本的也为数不少。带学生去感受张家界的壮美,泰山的巍峨,黄鹤楼的雄伟,九寨沟的秀美,以及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让学生们在旅行中成长,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所闻所见所想,开阔自己的眼界,更好的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同时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在长时间的集体生活中学会如何和各种不同性格的同学相处,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有益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民族振兴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是民族复兴之魂,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整体提升,更有利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2]如今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只有推行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能推动我国不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才能让我国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沈滨.加强小学生养成教育,开启德育发展新征程[J].新课程(上),2018(10):230.

第5篇:中学生法治教育范文

一、面向学生个性发展,加强心理及德育教育

教育对象由于遗传因素、所处生活背景环境等不同,个性是有差异的。现代学校的德育目标提倡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各自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防止偏废一方。这是一个发生在我曾任教班级的真实案例:在学校全员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大背景下,陈茜(化名)成了我任教班级的重点关注对象,这是一个性格非常张扬、极具自我意识的女生:上课老是随意散漫、不分场合地发表对课堂教师的提问意见,经常无故迟到,不听课睡觉玩手机,周围的同学似乎挺怕她这个“大姐大”。陈茜情绪起伏比较大,心情不好时还会嘲讽发火。课后我找她谈过话,讲了许多道理,她常常很有自己的观点,谈话时对受到的教育没有太大反感,但不会立即应承,过后依然我行我素。于是我决定给她的家长打电话,希望家长配合管教,对学生形成5+2的有效管理影响模式。出乎意料的是,和家长的联系很顺利,但家长抱怨说管不住孩子,因为孩子太逆反所以任其发展,只尽可能地提醒她。我似乎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任性。然而如果就此放弃与家长的联系,更不能找到陈茜这样表现的问题根源所在。我坚持继续与家长联系沟通,以期了解更多关于陈茜的情况。原来,陈茜的家长因为工作很忙,与孩子沟通不顺后对孩子的教育开始散漫,任其性格发展,渐渐地,陈茜的学习积极性就更没有了,形成一种与本质性格不相符的张扬,其实是空虚茫然,想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于是,我决定潜移默化地改变陈茜,让她成为一个阳光开朗、积极自信、方向感强的孩子。首先,要善于发现并利用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我通过谈话和观察,了解到陈茜是个兴趣广泛的孩子,于是,我在课堂上鼓励她多参与班级活动,让她把个人的一些专长发挥出来。我还邀请她下课后到教师办公室帮忙,做一些杂务性事务,起初她不是很愿意,但又觉得老师都这么认真邀请她了,所以还是到办公室帮忙,渐渐地竟开始主动询问我办公室的老师们是否有需要她帮忙的地方。这样的变化一点一点、不知不觉,突然有一天老师们发现这个孩子特别乐于助人、热心负责。为此,我找机会在班上适时表扬她,渐渐地,我发现她不再像以前那么自我,变得沉稳和礼貌,待人接物也越来越随和积极。此间我经常给她家长电话联系,家长渐渐重视对陈茜的教育,从以往无可奈何的语气变得热情和期待,甚至有一天居然主动打电话问我孩子在学校的近况表现。教育就是抓住学生的个性特点,放手让学生做她通过努力能做到的事,信任尊重学生,通过自我管理树立目标和自信。陈茜的变化,班里的同学和其他老师都有目共睹。我的感触是在教育管理中,教师首先要发自内心地接纳学生,这有助于学生得到恰当的、有针对性的积极期望感,从而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有助于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过程中树立强烈的自信心,获取更大的发展。

二、关爱心理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我任教的班上曾有个学生叫张某,这名学生头脑灵活,但自控能力差,宁愿多做劳动清洁也不愿意做家庭作业。开学初几乎每天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但不奏效。因为该生完成作业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我及时和他的家长取得联系。在与家长的联系中,我感受到家长对孩子能在学校接受老师教育的信任和支持。一方面我很触动家长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理解与支持,一方面提出要求,家长必须配合学校教育,因为单方面教育和影响毕竟是有限的。我细心观察张某,这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但同时非常害羞的学生。每次与张某谈话,张某态度都非常诚恳,但显得比较油滑,似乎油盐不进,但其实在内心深处还是能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意识到这个学生内心渴望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和尊重,渴望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于是我经常找他到办公室聊天,用谈话的方式一点一点地影响他。在日常教学中留意他的进步,并要求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帮助照顾班级内其他爱玩爱动的学生。此后,他的表现明显有了好转,与同学关系良好紧密起来。在良性循环下,张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改善,作业开始愿意做了,尽管有时作业完成质量不高,但我每次批改作业时都留下评语鼓励他,到后来这名学生竟然能很认真地完成作业,且上课乱动现象也有意识地在自我控制下得到明显改善。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内心需要得到满足,才能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才能积极自信地面对他人和社会。

作者:吴海若 单位:重庆市两江职业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