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中学教育课程全文(5篇)

中学教育课程

第1篇: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实施;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解决策略

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这一学科同其他基础学科—语文、数学、英语一样重要。教师应该对其提起十分重视。然而,就我国小学科学教育的现在存在的状况来看,教师的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及早地认识到这一情况,并采取相应地行动去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就这一情况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一、我们国家老师在小学科学课程中有很多不好的习惯

1.教师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课程不重视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小学生的教育仅仅锁定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基础课上。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重视科学这一学科。所以就会有些教师不好好备课,上课纯粹带着学生玩,根本没有把“科学”当做一门课来对待,不严谨的上课态度就会使小学生对上课失去了本身学习知识的观念。有些个别语文、数学、英语教师甚至霸占科学课。他们不让学生学习科学。他们认为科学是副科,只是单纯的要求高分,直接导致科学教育低下。

2.在我国,小学没有真正科学专业毕业的教师

在21世纪初,我们国家小学课程仅仅存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大学科。随着后来新课标的推进,新课标中新增了几门学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科学”这一门学科。很多学校为了应付教育局的检查,也开设了所谓的科学课。但是这些所谓的科学专业教师大多数都是三大基础学科老师“化身”而来。有的原来甚至是体育教师。小学科学的综合性很强,他要求教师能够把自然科学中许多领域还有技术领域中一些很基础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到一块。然而,这些非专业性科学教师并没有这些能力。

3.在我国,科学专业教师上课没有将理论与动手结合起来

科学课程开展的意义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原理,并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发现和利用科学。我们国家,老师总是把教学的工作重心放在理论教学之中。课堂上,很机械的教学生理论、让学生死记硬背其中的原理。这样打消了小学生学习兴趣。而实际上,最好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自己一边学习一边理解。所以教师要把动手能力培养和知识教学联系在一起。

4.在我国,教师没有为学生学习科学创造业余机会

就目前来看,科学专业教师的工作仅仅在局限于授课。讲课,留课下作业,批阅作业是一个小学科学教师的基本流程。小学学校举办过奥数竞赛,作文比赛,但是却很少举办科学竞赛。小学生还对学习处于未知状态,所以很多事是要教师操心的。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学习创造好的条件,从一开始的学科认知当中就让他们认可科学也是一门重要学科。多申请举办几次活动,例如:科学长廊,科学知识竞赛等。

二、我们国家教师针对小学科学教育课程采取的措施

1.教师要对小学科学教育提起巨大重视

作为科学专业教师,老师要相信自己能把这门课教好。而且作为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很大用处。老师要在上课之前首先看一些与科学相关的资料。这样老师才可以让小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另外,学校要规定不许其他学科占用科学这门学科的时间。使老师和学生都认识到科学与其他课程一样重要。

2.保证科学专业出身的教师教授科学

虽然科学专业是最近几年才走进小学生课堂的学科,但是它对于学生的发展还是有很大意义。近年来,绝大多数的科学教师都是一些非专业的教师,他们并没有接受过科学教学的培养,没有真正的科学教育能力,或者是一些其他课程的老师代替上这一课程,直接导致了小学生科学方面知识的匮乏,使小学生对科学这一学科的上课兴趣大大降低,继而慢慢忽视了科学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所以,一定要保证科学专业的教师去教授学生。

3.老师在上课时要把理论和动手能力结合在一起

科学是一个很综合的学科,他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在以前的科学课上,老师只是单纯的传授理论,以“说”为主。这就导致学生知识知道有科学这一门课,却不会使用这门课程。所以说,老师在教授小学生课程时,一定要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要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科学。例如:在课堂上教小学生折纸飞机,告诉学生什么是流线原理,什么是阻力,怎么样最大程度的利用这些原理来让纸飞机飞的更高、更远。让小学生自己去实践,不仅教会了他们科学知识,也让小学生对科学更加的喜欢。

4.教师要把科学这一课程体现学生日常中

每一个小学生都喜欢玩,老师要认识到这一个特点。让小学生一边去学习一边去玩。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中,老师应该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小学生去认识,去接触科学。还可以多开展几次好玩的活动让小学生去参与,而且这样小学生会玩的很高兴。这样一来,小学生的兴趣就完全被提起来了,因为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在玩中学到真正的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去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学校挂一些科学性的标语,也可以举办“科学月”的活动,或者组织一些科学知识竞赛。

三、结语

总之,小学科学教育课程在实践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通过这篇文章切实的了解了现在教师工作中问题出现的缘由,也明白了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样去解决问题以至于使教师工作做的更加出彩。在今后的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要吸取好的东西,扔掉一些不好的,争取让科学教学课程深入学生心,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科学,为学生以后的生活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郑丽娟小学科学课程教学现存问题与整改措施考试周刊学术期刊2014.4.

[2]杨玉枝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

[3]张文奎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堂整合的现状分析小学科学:教师学术期刊2012.3.

[4]杨丽芬对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反思教育教学论坛学术期刊2014.40.

[5]王习双浅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文理导航学术期刊2011.11.

第2篇: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新加坡以其优质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国际权威机构麦肯锡公司2010年底公布的《全球进步最快的学校教育系统如何保持持续进步》报告中将新加坡学校教育体制定位在了从“优秀”走向“卓越”阶段。而其中小学教育质量尤为突出,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调查(TIMSS)、国际阅读素养进展研究(PIRLS)等评估中小学生能力的国际项目中,新加坡的中小学生一直处在领先位置。正如新加坡教育部提出的“决定教育质量、学生学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是教师教育的质量”[1],新加坡十分重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升,其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逐渐科学化、完善化。对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经验的研究和借鉴将有助于继续提升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

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发展

经济与教育之间相互影响,良好的经济状况对于教育的发展有辅助作用,反过来教育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同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自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其经济先后经历了四次巨大转型,本文按照这四个时间节点,结合每一阶段国家经济的发展情况对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

1.初步建立阶段

建国初期的新加坡亟待解决两大现实问题:极其落后的经济和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于是新加坡出现了第一次经济转轨,即将单一的转口贸易经济转型成多元化的工业经济。伴随这次经济转轨,国家各行业对于技术工人、科技工人及精通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但当时新加坡劳动者的平均素质偏低,根本无法满足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面对这一严峻问题,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重点发展中小学教育,如:扩大学校规模、实行免费的小学教育等,这些措施使得全民接受教育成为可能。学生人数的骤增又使中小学教师的需求量随之增加。为协调中小学师生比例,新加坡开始大量招聘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甚至肄业生,在教师培训学院经过短期培训后便进入中小学中进行教学工作,中小学教师数量增长迅速。此时新加坡教育部关注的是教师数量的增加,对于教师教育质量没有过多考虑,因而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整体设置较为单一,课程目标旨在使教师具有基本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专业科目知识和教学活动基本技能知识,令培训者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师的基本要求,尽快上岗,以缓解中小学教师短缺的现状。

2.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发展迅猛,劳动密集型产业被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技术性人才成为稀缺资源。对此国家提出要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因此教师的培训工作被提到了政府的工作日程之中,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73年教师培训学院正式更名为教育学院(IE),成为中小学教师培训的主要载体。在这里,中小学教师能够接受有关教育理论、教学技巧和学科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1980年,专职教师准备计划出台;1985年,进一步教育专业文凭培训方案启动,这些都标志着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体系开始走向专业化。教师教育课程方面,一方面,教育部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方面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善,开始重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一方面,开始关注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加入了从教动机、职业规划等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不论在内容还是结构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3.提高促进阶段

1986年,伴随新加坡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政府开始着手发展高精技术服务行业,教育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此时,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数量已经得到保障,教师教育开始关注教师能力提升、促进专业化教师群体的打造。在教育机构上,教育学院和教育管理体育学院合并为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NIE),成为当时唯一的教师教育培训机构。随着国立教育学院的成立,中小学教师教育不断走向成熟,教师教育课程也在不断完善。首先,针对不同学历的教育对象,国立教育学院设置了本科生和硕士生培养途径。本科生阶段旨在培养小学和中学教师,硕士生阶段旨在培养中小学和大专教师。根据培养方向、培养阶段的差异,课程的设计和安排也存在一定差异。在课程内容上,为使教师能够适应世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加入了计算机应用教学和计算教学项目。根据中小学的课程安排,教师教育课程中又加入了家政学文凭课程、艺术教育文凭课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逐步走向全面化。

4.完善发展阶段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了整个东南亚,新加坡成为最早成功抵御这次危机的国家,可以说这与其国家成功的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虽然如此,此次危机中新加坡教育还是暴露出一些短板,如信息技术教育较为薄弱。新加坡成功抵御金融风暴后开始的第四次经济转型,重点放在发展高新信息技术产业上,教育部紧随其后开始对教育进行整改,重点放在发展学生创新和创造性思维模式上。为实现这一目标,教育部着重强调需要整改的项目就包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工作。教育部将部分教师教育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开展了网络培训课程。截至2002年,150个在职培训课程中包含了35个网络课程,占整体比例的23%。另一方面,为了激发教师们的培训热情,新加坡教育部于2003年通过了一项新政策,即在岗教师可以申请脱岗一年去学习进修,扩充知识。2007年,教育部再出台规定:教师教龄达到12年的可以脱岗2个半月进修,在此期间工资照常足额发放。这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保证了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调动了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使得新加坡基础教育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没有专门的师范类院校,国立教育学院作为教师教育的主要负责机构,担负起了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教育的重任,在课程结构的设置方面,充分贴合21世纪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不同需求的教师教育设置了相应的课程。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主要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负责,根据准教师的学历背景和未来职业方向的不同匹配了与之相应的课程。(1)教育本科课程教育本科课程的开设对象包括:已通过剑桥“A”水平测试者、国际文凭持有者、理工文凭持有者和新加坡国立高中文凭持有者。课程种类包括:全日制文学学士课程、全日制理学学士课程和兼职教育学士课程。前两项课程学制为四年,目的是为中小学培训合格的主科教师、语言类教师及体育和运动学教师。此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的人才,使准教师不论在教育领域还是其他领域都能有所建树。兼职教育学士课程学制为3年半,通过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内容,使教学理论与实际教学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门课程对于已经拥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有很大帮助。(2)教育研究生课程参加教育研究生课程的准教师必须具备至少一项国家承认的大学文凭,而且根据未来目标岗位的差异,课程对准教师们还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如:预成为小学主科教师者需要通过剑桥“O”水平测试中的英语、数学以及部分理科类学科;预成为体育课教师者要求热爱运动并已通过体能测试;预成为音乐教师者,需在入学前进行审查,审查内容包含:准备一到两个音乐片段进行三到五分钟的表演、即兴的钢琴弹奏。与之类似,艺术教师的培养对象也会在入学前进行相关资格审查。教育研究生课程的培训周期是16个月,旨在让准教师们获得相关专业知识、丰富的教育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以及了解学生、能与学生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3)教育文凭课程教育文凭课程的开设对象是通过剑桥“A”水平测试者、国际文凭持有者及理工文凭持有者。根据培养方向不同,学制有一年和两年两种。课程包括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两个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特殊教育培训,新加坡政府不但对普通教育十分重视,而且对于智力、身体、感官、行为和心理残疾的儿童和成人也给予了相应的关注,为这一群体的培养开设了特殊教育培训,培训合格的教师会获得特殊教育文凭(DISE),专门为特殊群体的教育进行服务。

2.在职教师教育课程结构

新加坡教育部规定,中小学教师每年参加在职培训的时长至少保证在100个小时以上,其中60%的课程要求与所教授的学科及专业相关,剩余40%的课程由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进行选择。教师在职培训主要由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负责,国立教育学院在进行教师培训上遵循以下六项原则:1.提高教师的内容知识;2.更新教师学科教学创新方法;3.为教师配备新的能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要求;4.保持教师能够跟上教育的发展和创新;5.培养教师研究和管理的技能;6.通过“终身学习”提高教学效果[2]。为回应教师未来发展的不同需求,2012年8月,由新加坡教育部和国立教育学院合作推出“增强型专业发展连续体模型”,该模型的教师在职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学历提升型课程、独立专业学习课程以及各类定制研讨会[3]。学历提升型课程为迎合教育工作者们的专业需求分成了证书课程、文凭课程和高级文凭课程[4],结构化的课程以终身学习为基础,主要为满足不断变化的教育组织中的教师和专业人士的职业需求。独立专业学习课程分为两类,一种是在职课程,根据目前的政策和教师需求设计的课程和教学法;另一种是在研究生阶段授课的在职课程,这种课程充分考虑到在职教师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累计学分,当教师累计到足够的学分后可以继续申请入读更高级的认证课程。此外,国立教育学院还开办了各类定制研讨会,如加强教师专业化方面的研讨、发展教师评估能力的研讨、发展教师的师范教育的研讨等等,教师可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三、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的内容

1.职前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方面,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会根据教师们学历、背景、未来教授科目及年级的不同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从学科专业知识到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都有系统的课程内容设置。此外,为使新教师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效结合,国立大学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在经过教育理论、专业知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后,新教师要经历10周到22周不等的实践课程[5],通过课堂观摩、教学助理、正式上课的顺序不断强化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以便新教师能够在上岗后快速融入角色。职前教师教育课程中每类课程的组成部分都较为相似,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教育研究(ES)、课程研究(CS)、学科知识(SK)、学术科目(AS)、实习课程(PRACT)和其他与所教科目相关的课程及选修课程[6]。其中教育研究(ES)属于必修课程,主要学习关于新加坡教育体系及教育理论、现象等方面的内容。课程研究(CS)主要针对如数学、华文等具体学科的教授方法、教授技巧等的培训。教育学院对不同学科设置了不同的课程研究课,旨在有针对性地培养每名准教师。如:小学主科教师必须学习英语语言学、社会学和数学教学课程。学科知识(SK)主要为加强准教师们的学科背景开设,此课程的设置同课程研究课始终保持一致。学术科目(AS)以大学生为主,仅在学士培训课程中设置,提供相关学科更加深入的知识内容。对于新加坡教师的教育,实习课程(PRACT)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不同层次的培养实习课程所占比例从10~22周不等[7],实习期间准教师们从观察老教师成熟的课堂教学开始,到协助老教师备课,再到自己独立上课,逐渐将自身学习到的书本知识融于实践当中,不断加强实践能力。

2.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

新加坡在职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多元,并且十分贴合教师需求,主要有四类:专业发展式、工作作坊式、经验分享式和教师实习式[8]。首先,专业发展式课程内容包括领导课程、高级学位课程和专业发展课程,教师可以根据未来发展方向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其次,工作作坊式通过“教师联络培训中心”等机构为教师们交流经验提供空间,使各学校和学科的教师不但能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还能了解各种风格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再次,经验分享式是新加坡国立教育学院根据各学校的发展规划、教师教学方面的成果而组织的经验分享活动。此时的教师都已具备了一定的实际教学经验,并且在日常教学中产生的实际问题需要更加有针对性的辅导,单纯讲授式课堂无法满足教师此类需求,而研讨类课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最后,教师实习式通过鼓励教师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不断扩充在职教师们的生活阅历,进而丰富课堂内容。需注意的是,教师实习内容必须与其教学科目有一定关联,这样在教师实习期间才能够深入了解相关学科专业的应用及最新发展现状,并及时将实习体会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四、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启示

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成功依赖的是一系列制度的革新,通过分析新加坡中小学教师教育课程,对提升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目标要紧随时展

现今世界处在高速发展中,科技、经济竞争日益剧烈,许多新兴行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保证人才与行业间的供求平衡十分重要,过去的教育理念无法满足现下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审时度势,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必须培养具备先进教育理念的教师。新加坡政府明确了中小学教师价值观、专业性等方面的培养,积极回应时代对新型教师的需求。借鉴新加坡的做法,我国在进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时要注重对教师价值观的塑造,使教师明晰中小学生的培养不应只关注成绩。

2.课程设置要适合教师实际需求

教师的职后教育与职前教师同样重要。我国许多教师对自身未来发展有着不同需求,如希望继续提升自身学历,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无法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对此可以设置学历型课程,教师依照自己的时间安排课程,修满学分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对于想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的教师,可以安排教学方法类课程。此外,有调查发现,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内容脱离了教学实践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9]。对此可参照新加坡的做法设置各类研讨会,一方面增加了教师们的交流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与其他教师进行沟通,提高教师教育的有效性。

3.适当增加教育实习课程比重

第3篇: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学校必须健全劳动教育课程,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1]。表明劳动教育课程已成为当前学校课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有效实施劳动教育的关键。新时代,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理应遵循党中央指示,迈向课程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鉴于此,厘清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行动逻辑、困境与路径是新时代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行动逻辑

逻辑实质上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遵循,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本质特征。劳动教育课程的行动逻辑是指建构课程体系应遵循的基本规律或导向,是劳动教育课程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引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应遵循共生逻辑、共荣逻辑和共享逻辑,以达到突破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困境的目的,从而探索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

1.共生逻辑

共生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于1879年提出,此后逐步渗透到社会科学领域,使其有了更丰富的价值意蕴。一般认为,共生即指不同主体以某种形式联系起来形成的平等互惠、共同发展的关系,主要包括共生的单元、模式和环境。共生单元指在此系统中进行能量交换和生成的基本单位;共生模式指各单元之间交互影响和作用的关系;共生环境指各单元以外的所有影响因素的总和。劳动教育课程是在讲话精神和相关政策的指标、指导和推动下,走向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中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2],表明劳动教育课程具有综合性及跨学科的特点。学校、教师与学生是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三大主体,这三大主体在建构劳动教育课程过程中应该遵循一体化共生的原则。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教师的发展需要依靠学校政策指引及学生的配合,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及学校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教师的专业技术以及学生的创造与创新。因此,学校等主体之间应当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体系,基于主体相互作用产生新的能量,推动课程内容、资源等在各单元之间流动、循环。鉴于此,共生理论的核心即通过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等逻辑,实现物质、能量等生产和交换达到最高效益的共生发展格局[3]。

2.共荣逻辑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共荣秩序的思想,强调在社会学领域应兼顾生态秩序和心态秩序,认为,以往研究过于偏重生态共存秩序,忽视了能够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为此,要注重兼顾人和社会关系的共荣秩序[4]。他将共荣秩序分为以下几个面:首先,共荣以共存为前提,“共存是生态,共荣是心态”;其次,共荣必须关注人的心态,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后,共荣还应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互荣互鉴[5]。新时代,劳动教育进一步发展,呈现出社会性、创新性的时代特征,尤其是与学生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教育课程,蕴含着促进学校课程多元化的价值意蕴,承担着培养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不能拘囿于一种内部理论逻辑,而应遵循内外兼顾的逻辑规律,强调国民性、开放性和借鉴性。如前所述,某一事物只关注其内部体系而忽视其与外部的联系,必然会导致该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受阻。劳动教育作为新时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遵循共荣发展逻辑。首先,学校应重视课程内部体系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学校内部课程共荣,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创造良好的条件;其次,劳动教育课程的生态秩序与学生心态互相融合;最后,倡导国内与国外的共荣。一方面,我国在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中要借鉴国际经验;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为国际劳动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3.共享逻辑

共享是全体成员共同享受大家创造的经济、文化等利益,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6]。换言之,共享发展即社会资源分配达到最优化状态,人人均能共享更多的教育资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需要以共享发展理念为引导,依靠学校、教师等多方主体的集体智慧,共同建设、共同创造。首先,学校等主体之间应加强合作,深化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在资源、技术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注重加强各方主体的合作力量,从而实现合作研究成果的共赢。其次,加强与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学术交流、项目联建等方式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进而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最后,构建学科共享平台和共享机制,拓宽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方法、模式等方面的学科共享部分,促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完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综上所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必须遵循共生逻辑,注重多方主体合作互补、共同发展;同时也应遵循共荣逻辑,强调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和视野来完善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最后,还应遵循共享逻辑,基于共享平台和机制,实现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育人价值。学校要注重把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共生逻辑、共荣逻辑和共享逻辑,基于三重逻辑的不同理念和作用机制灵活地调整劳动教育课程的内容、结构等,从而实现逻辑的交融与互通。

二、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困境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在培养人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目前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逻辑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课程共同体未建立

综观目前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仅停留在理念层面。首先,学校虽然已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制定出了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但对于目标是否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落实,却没有做深入的田野分析和研究,使劳动教育课程流于形式、甚至丧失了育人的功能。其次,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规划时,系统规划不足,办学思想、课程目标等之间缺乏联系,影响了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例如,有的学校在制定规划方案时,仅注重课程建设的内容,忽视了学校资源的利用、学生个性发展及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等与课程建设相关的内容,缺乏通过系统的规划使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促进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思考。

2.开发时效性不强

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关键在于学校开发出有自己个性的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劳动教育校本课程是促进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有效手段。目前,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存在时效性不强的问题。首先,开发质量不高。一般认为,学校教育哲学、学生个性需求诊断等是开发校本课程的方法路径[7]。反观当前部分学校开发的劳动教育课程却忽视了促进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功能。其次,开发成本过高。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离不开教材的编写,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所耗成本急剧增加。最后,开发差距过大。当前,各学校区域发展不均衡,拉大了区域学校之间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差距。有的学校开发出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现了学校教育哲学、自身特色,促进了教师和学生发展;有的学校劳动教育受师资、财力等限制,只能流于形式。这便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开发拉大了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

3.育人价值缺失

(1)目标定位不准劳动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劳动价值观[8]。学校理应根据自身特色和学生个性需求等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作出清晰的界定,反对大而杂、多而乱的无序目标。也就是说,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应是学校在其自身实际的基础上,制定出能够促进学校、教师及学生发展的可操作目标。然而,当下学校劳动教育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范围大而宽泛,表述模糊、笼统,缺乏“实”“小”“新”等特征,这便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具体目标。在目标制定大而模糊的情况下,教师只能按照计划时间完成教学任务,难以起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作用。(2)机制构建不全部分学校劳动教育制度缺乏规范,劳动教育课程机制构建不全。首先,课程结构失调。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重视智育等与分数关联较大的学科课程,而与这不相关的领域如劳动教育相对较忽视[9],从而使得劳动教育被边缘化,劳动教育课程呈现“观光式”的现象。部分学校重视将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外在价值,而忽视了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内在价值,从而使得劳动教育课程功利化,阻碍了劳动教育课程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其次,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学校作为管理的重要主体,理应加强对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的管理。然而,部分学校缺乏相应的管理机制或管理机制名不副实,尚未建立劳动教育课程的准入、实施和评价等机制。最后,保障机制不全。劳动教育课程有效实施需要可操作性的目标、科学的内容、充足的师资及完善的评价等。部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单一,仅限于手工操作;专门教师数量不足,依赖于兼职教师或其他任课教师;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开展效果不佳;评价偏于终结性,忽视了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性、表现性及增值性评价。

三、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路径

劳动教育课程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遵循共生、共荣和共享逻辑,加强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推动劳动教育课程向纵深发展,努力构建劳动教育课程发展体系。

1.建立课程体系,建构共生共同体

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与开发必须镶嵌于整个课程体系框架内,要与其他课程如德育课程等共同构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为此,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需要加强共生系统中学校、教师和学生三大共生单元之间的平等地位,通过三方之间信息互通和交流,形成具有系统性、稳定性的课程体系。因此,学校在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开发时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倡导层面,而应从整体规划出发,构建课程整体框架。首先,劳动教育课程应着重关注学生劳动价值观的培养。学生是独特的人,是不以其他意志为转移的独立个体。因此,学校应顾及学生个性差异,立足于学生发展,制定出具有可及性的目标,并强调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学习特点等方面入手,确保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劳动素养。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开发应顾及学生个性需求,这个需求强调的是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而不是个别学生的需求。实际上,很多学校在建设与开发劳动教育课程时,并没有对学生需求进行实地调查,只是凭着自己的主观判断进行设计和开发。客观地说,从学生角度出发来设计劳动教育课程,就是使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建设与开发中,这一举措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打破了以往“防学生”的课程建设与开发机制。其次,劳动教育课程无论是在开发上,还是在实施上,都应以强大的师资力量作为支撑。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开发需要一定的开发技术,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一定要求,倘若教师缺乏专业技术,那么开发出的劳动教育课程难以保证应有的质量。另一方面,劳动教育课程实施需要一定数量专业教师,如果没有充足的专业教师,劳动教育实际效果将很难得到体现。最后,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需要以学校教育哲学为理论支点,学校理应充分挖掘可利用资源,并将其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成为高质量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编写出促进学校特色形成、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及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劳动教育课程教材。

2.扩展课程内容,明确内容选择

目前,我国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与开发时效性不强。为此,学校需要通盘考虑国内外的理论视野,捕捉时展新趋势、开发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劳动教育课程新体系。(1)丰富课程内容首先,学校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精神,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加强劳动实践,保证充足的劳动时间。其次,依据课程建设的共荣理念,汇集课程资源,推动课程综合化和课程界限模糊化。如加强劳动教育课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10],注重探索课程之间的联系,发现其他课程里的劳动元素,在实践中推进“五育”融合。再次,加强实操技能的训练,学校应注重拓宽实践路径,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最后,扩大对外开放。基于共荣逻辑,加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与合作,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达到心态上开放,逐步实现全世界劳动教育课程的共生共荣。(2)创新课程形式劳动教育主要有三种形式: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首先,结合半工半读进行日常生活劳动,如照顾小孩、整理杂物等。其次,结合“三助”工作开展生产劳动,学生通过在校内、外实践场所和实践基地参加“三助”工作,既能创造财富又能创造价值。再次,结合“三下乡”实践活动开展服务性劳动,通过组织学生利用暑假等假期深入农村,既能带动农村发展,又拓宽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最后,在生涯教育中渗透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将劳动精神培养作为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开启“双创”活动体制建设。此外,学校可以将3D打印等科学技术与劳动教育相融合,创设网络教育情景,创新劳动教育新形式。

3.明确建构目的,把握育人导向

第4篇: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程目标;问题;方案

学前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课程目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向,同时也是对教学工作的定位和实施。目前学前教育的基本研究方向就是课程目标的实施。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在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目标理解不清晰、贯彻力度不够、对目标实施过程不关注、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等问题。因此,探讨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是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的问题

1.教育目标理解不清楚,贯彻力度不够

儿童教育的起始阶段就是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具有启蒙教育的特点、导向性、基础性等。儿童在学前教育中主要是培养其基本的生活能力、适应学校环境能力,养成潜在的学习意识。在学前教育中注重的是对儿童智力的开发和对学习兴趣的培养,是儿童学习的重要阶段。但是在实际学前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师对学前教育的发展目标理解得不够清楚,对儿童的培养目标理解得也不够到位,在进行课程内容实施和选择过程中,没有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和身心特点对内容进行准确把握,即使选择了适合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对其贯彻的力度也不够,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对学前教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起到了阻碍的作用。

2.混式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和深入,相比较传统的学前教育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而言,新课程目标下的学前教育发展更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一种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标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能力也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学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学习结果,不注重学习过程的现象,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健康成长,还严重影响了学生全面综合发展。教师更应在引导儿童完成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培养儿童独立思考问题,深入探究问题的能力,努力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3.缺乏对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目标的关注

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多为教育部门要求课程,但是相关的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课程并不健全,这样不仅影响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还阻碍了儿童全面综合的发展,学校缺乏学前教育隐性课程的关注是不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培养的。

二、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策略研究

1.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加大实际贯彻力度

为使学前教育能健康的发展,明确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并加大实际的贯彻力度是其重要的基本保障。作为学校学前教育的教育者,教师和学校都应该对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有清晰的了解,并能用实际行动实施课程教学目标。在经过详细阅读学习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目标实施标准后,应响应国家的号召,针对儿童的成长特点制定相适应的儿童发展目标,以这个发展目标作为儿童系统发展的指导性方向,最大限度地促进儿童身心、道德、智力等健康全面的发展,实现课程目标,达到预期效果。

2.关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

在学前教育目标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教学活动对课程目标的实施过程关注的较少,造成课程目标的流失,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要加大学前教育目标实施过程的关注度,将教育目标的实施过程和结果共同作为考核的内容,量考核的标准多元化,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使成绩评价体系更科学化、公平化,对儿童的成绩和能力有一个客观、正确、全面的评价。教师在实际的学前教学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提高教学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3.发挥隐性目标作用

隐性课程对儿童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学校对学前教育体系的课程设置应将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相结合,全面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显性课程来说,教师要做好对显性课程的发展,而对隐性课程来说要做好对隐性课程的发掘,促进儿童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发展。学前教育是儿童学习发展的基础阶段,也是启蒙阶段,对儿童长远的学习和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现阶段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加大实施力度、提高目标实施过程关注、发挥隐性课程作用等老促进学前教育课程目标的实施,保障学前教育的课程实施能达到预期效果,推动学前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2]张娜.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3]牛志梅.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

[4]杜小红.学前教育课程目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6(2):246.

第5篇:中学教育课程范文

关键词:微课程;高中体育;应用

当微课程逐渐在教学中露面时,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微课程。微课程并不是指为了实现短时的教学而研究出来的简短的内容,而是为了实现移动学习或者是在线学习而制定的有实际意义的教学内容。微课程是以新课程的标准和教学实践的要求,把视频教学作为主要方式,能够反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个知识或教学内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的各种优秀教学资源的合理集中。体育微课程也一样,也是一种相对微缩的课程,它的资源的研究也需要有教学的大纲、计划和过程做以限定。这样的微课程可以让学生感觉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且可以更好地和课程合理同步前进,开放的以及有后续开发潜力的微课程会让教学过程更加灵活。

一、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应用微课程

(一)自觉在线学习

体育微课程的教学内容活泼、具体、逼真,有利于学生对体育和健康知识的理解。例如,对排球的教学,一般的基本技术教学是先学移动、垫球、发球,然后学传球、扣球、拦网,最后才进行教学比赛。这样学习技术,往往枯燥,没有兴趣。如果学生注意力稍不集中,看不清楚,就会学不会。如果我们在室内用微课程把移动、颠球、发球,传球、扣球、拦网都用动态的多媒体展示出来,可动可静,形象有吸引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如果进一步提升之后,老师可以把资料上传到网络,学生可以自主安排时间课后学习和复习,更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师生都更轻松。这种情况下,微课程发挥的是课堂教学铺垫和基础的作用,借助微课程的教学优势,化难为易、转厌为乐,为高中体育课程教学指导取得实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插入室内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有时候还需要给学生讲授一些必要的体育常识,这时教师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最佳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吸引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图案、声音和动画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客观事物,充分的刺激学生的感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以轻松愉快的心情来了解体育知识。比如,中央电视台的体育频道就是非常受大众欢迎的,不仅是因为精彩纷呈的比赛带给人们的愉悦的心理体验,还有高超的、出众的体育技能值得大众去学习。微课程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学习高超的技能。

(三)课后巩固练习

教师可以制作微课程视频,为了让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正确地掌握动作,视频中老师应详细地有针对性地做分析和讲解。如果是重难点动作或者是新动作可以在视频中慢放或连续播放,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细节,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掌握动作的核心和要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印象。由于不同的教学中有不同的问题,也就需要不同的素材,但搜集全部的动画演示素材是有困难的,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自创动画演示。通过多种方式,创造丰富多彩的微课程,补充到高中体育教学中,像其他科目的课后作业一样,起到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高中体育教学取得实效。

二、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类

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能在较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讲解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握住重点,提高教学效率。这是应用最普遍的微课程类型。教师通过事先规划和设计,准备相应的素材,然后把某个知识点以自己最满意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二)示范类

过去的示范完全是教师一个人做给学生看,而现在的示范法是要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并把动作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能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而且能够积极思维。

(三)练习类

练习中始终把学生看做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设计丰富的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练习,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易于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站在学生的立场,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学习,积极联系。

(四)表演类

以欣赏活动为主,教师引领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重现,让学生在学习中娱乐,在娱乐中学习,减少审美疲劳,提高学习兴趣。主要分为老师示范和学生表演。

三、微课程与体育课堂的结合

(一)与体育常规课程互帮互助

微课程可以对某个知识解释或者是对重难点的强调,对常规课程有很好的补充作用,所以使用时要与常规课程结合。分析常规课程中难以实现的教学内容,寻求合适的载体,以微课程的形式展现。

(二)与学校课程特色并肩前行

课程的特色就是微课主要的表现内容,微课便是课程的名片。微课和优课联系起来,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三)与学生运动兴趣相辅相成

在微课中展现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有更好的学习效果。好的微课必须是建立在学生兴趣之上的,必须以学生的学为主,不然微课程的一切优势就会损失殆尽。

四、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有些制作的微课程教学目的和教学对象不明确,不知道适合什么年级的学生使用。

(二)教学主题不准确

有些微课的主题是沿用了以前的名称,就会出现名称与内容不符的问题。

(三)对微课程的理解有偏差

有些微课是说教课,有的是演习课,都不是为学生学习所准备的微课程。

(四)教学的过程不完整

有些微课没有前言,或者没有必要的互动环节,而有的又没有课后总结。

(五)制作技术不够标准

有些微课的内容像视频,音频的画面或者声音效果不好,有的画面抖动等。总而言之,微课程的出现对老师来说是将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做了改革与创新,打破了传统的讲授模式。教师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总结的资源都更加具体和准确。在微课程资源库基础上的校本研究和网络研究就会奋发有为,并会成为教师专业学习的有效路径之一。不光如此,对于学生而言,微课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选择性学习和兴趣性学习,既可以查缺补漏又可以复习巩固,对旧的学习模式有补充和拓展作用。当然,我们也应该正确地认识微课程在教学中必然存在的缺点。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19(1):5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