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中学时政教育全文(5篇)

中学时政教育

第1篇: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医学教育模式;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对于学生来讲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生转变为临床医生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灌输式,学生的参与度和实践度以及创新程度不高,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讲意义不大[1];循证医学教育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学生的教育成果尤为重要,本文对医学生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教育,探讨并分析不同教育模式对医学生的教育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选取我校2013级50名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5名,其中,参照组学生男4名,女21名,年龄21~25岁,平均年龄(23.93±1.05)岁;实验组学生男3名,女22名,年龄20~24岁,平均年龄(23.27±1.11)岁。比照后发现,两个组别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使用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查房,对患者病史进行回顾概述、对患者身体做基础检测、辅助检查的探讨、研究和概括,最后对学生成绩进行考评。实验组使用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具体方式为:临床实习之前,向学生讲授循证医学理念,教导学生证据的搜索方式,告知学生证据的类型、级别和评价要点;课前组织学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讨论、分析和证据搜集,针对异常体征,配合辅助检查,对患者的诊治、预后和病因提出问题,根据问题进行不同方式的医学证据采集,找到正确证据后,对问题进行解答和归纳总结;分组进行医学证据的讨论和辩论,找到最佳诊疗方案,对证据的实用性进行讨论,提出疑问和观点,教师指导学生对证据的质量和可靠度进行分级;利用对临床实践的前后比较,吸取经验,找到准确的临床决策[2]。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学生进行不同教育模式后,观察学生的教学成果和综合素质情况,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教学成果包括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两个方面。综合素质包括查阅文献能力、评价分析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四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16.0软件对两组学生在进行了不同教育模式后所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计算,计数资料通过百分率显现,通过卡方实行验算,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教学成果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和病理分析考核成绩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学生综合素质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医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具有多学科交融的特点,该学科患者的病情复杂多变,需要进行高技术的手术操作,同时重症医学患者存在治疗成功率及伦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3]。目前临床当中,都是以患者为核心开展相关工作,对于医生的治疗水平具有很高的要求,包括扎实的理论、丰富的经验及先进的技术,因此医学生必须完善自己的医学能力,才能满足患者需求[4]。现今,传统的医学教育依然是灌输式教学模式,对于实践方面的教学甚少,无法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锻炼,伴随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发展,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各项需求[5]。循证医学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新兴的教学方式,它的教学导向为:从临床问题出发,结合问题采集临床证据,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进行判断并分级,之后按照患者的真实状况做出最佳治疗决策[6]。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对其进行指引,学生自主进行提问、采集并分析证据,最后做出正确的诊疗决策。可见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在医学教育方面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对医学教育的改革具有推动作用。综上,对医学生进行循证医学教育模式,对于学生主动学习医学知识具有积极意义,不但能提升临床实践技能,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胡婷嫣,赵夷,胡占升.循证医学教育模式(EBME)在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的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7):16-18.

[2]刘颖,李静,赵谊,等.重症医学专业型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方法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6):183-186.

[3]石怡,陈伟,孔庆寅,等.中医教学医院中重症医学临床教学的探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8-10.

第2篇: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实证素养;历史分析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总纲和方向,《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明确界定,“史料实证素养”是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从达成历史课程的总目标角度来讲,史料认证是核心方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也是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1]。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史料认证意识都还很欠缺。因此,在实施高中历史教学中,还需进一步加强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核心素养。

一、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内涵

所谓历史学科素养,是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中形成的具体品质和相关能力。作为历史学科素养的有机组成之一,史料实证素养通常是指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收集、分类和辨析的基础之上,合理运用客观真实的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合理再现的素养,是学生理解和解释历史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2]。史料实证素养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史料收集能力、合理想象与再现的能力、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去伪存真的辨析能力、求真求实的证据意识、科学阐释的表达能力等七个方面。鉴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性,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教会学生学会对相关史料进行搜集、甄别与选择,从而有助于更好地丰富高史历史课堂教学韵味,进而帮助学生科学的判断和解释历史问题。

二、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积极作用

(一)史料实证是史实确认的关键方法

在对史实求证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相关史料,只有真实的史料才可以使史实确认保持客观性和准确性。只有经过史料实证的历史材料才是客观、准确且系统化的,才可以有理有据地重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学生正确的史料实证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历史事件,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求证思维[3]。例如,在开展《分封制》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合理引导学生收集和辨析相关的史料文本,进而综合各方面信息归纳出分封制的具体信息,从而使学生得以客观准确的恢复分封制的真实面貌。

(二)史料实证是史事理解与解释的基础方法

史事理解是学习者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对历史真实事实进行恢复的认知过程,而史事解释则是在理解事实的基础之上,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客观评判的阐述过程。在史事的理解和解释过程中,运用史料实证这一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例如,教师在开展《百家争鸣》课堂教学时,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单调地向学生介绍各主流学派核心思想的话,肯定会由于枯燥乏味而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各主流学派的经典论著,并且进行研读和归纳,然后再设计一场由学生扮演各主流学派核心人物的“稷下学宫百家论理”,进而引导学生比较历史人物、感悟历史智慧。

(三)史料实证是评价史事的重要基础

学习历史的最终目的在于研究真相、探究规律、辨明是非,以真正实现以史为鉴。因此,在史实确认、理解与解释之后,还应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而这些都需要以客观准确的历史史料为基础,这就使得史料实证已经成为史事能否得到客观、合理评价的重要基础。因此,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可以使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事件,加深其对历史意义的理解,进而不断提升高中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现实责任感。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积极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史料实证意识

教师作为高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实施者,需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广大高中一线历史教师必须主动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从内心真正树立起正确的史料实证教学观,进而有效提升学生运用史料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4]。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通过传授基础知识以提升的学生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树立史料教学观,合理运用史料教学元素来满足高中历史教学实践需求,进而在教学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此外,高中历史教师在培育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教学过程中,还应主动打破教材限制,通过带领学生对相关史料进行搜集、整理、考证和辨伪,从而帮助学生通过史料实证以培养自身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思辨意识,最终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证据意识。

(二)合理运用生动史料,激发史料实证兴趣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高中历史都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更加喜欢各种生动、新鲜的史料,教师必须合理运用各种生动史料来激发学生的史料实证兴趣。但是,由于高中历史本身容量相对有限,这就导致教材中的史料相对有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扩展和丰富史料。例如,教师在进行《梨园春秋》中关于京剧的教学时,可以向学生介绍乾隆皇帝与京剧的故事,然后在多媒体上出示《弘历观剧图》,进而形象地向学生展示“戏迷”皇帝观看京剧表演时的盛大场景,同时再选择一段京剧名家选段在多媒体上进行播放,从而激发学生的史料实证兴趣,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鉴别史料,提高史料实证能力

分类收集、考证与鉴别史料是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基础内容,在运用史料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严谨的态度,以客观、真实的史料为支撑点和立足点,在课堂教学中对历史事件进行情景再现,从而使学生在教师创设教学情景中得以重回历史现场,更加深刻地体会和理解历史知识。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在学生史料实证的过程中,必须教学学生学会对搜集到的各种史料开展分类、考证与鉴别,围绕某一历史问题建立起翔实可靠的史料数据库,从而为接下来的史料提取和史料实证提供便利。

(四)指导学生解读史料,提升历史分析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培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史料实证素养重点在于认知和解读史料,从而依据史料开展批判性思维,在演绎推理历史真相的同时得出历史结论,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分析能力。高中历史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指导学生科学解读史料。首先,解读什么。学生对史料进行解读并非只是简单的阅读史料,而应该是在深入研究史料的基础之上深刻理解蕴藏其中的客观规律,从而做到“史论结合”[5]。其次,解读方法。高中历史教师应重视史料解读方法的传授,应引导学生学会按信息提取、要点概括、批判理解的顺序来开展史料解读,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的方式实施史料解读,在史料解读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究性精神及创新性能力。最后,解读目的。解读史料并不仅是为“解读”而“解读”,最终目的在于解决历史问题从而做到“以史为鉴。”综上所述,史料不仅是联结历史真实的桥梁,同时也是认知历史的重要基础。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积极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保障学生史料实证素养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翠娜.“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是有效教学的助推器[J].高考,2018(7):239.

[2]庄瑞英.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实证”素养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2018(5):166.

[3]杨惠文.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探析[J].文理导航,2018(7):69-70.

[4]何英.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74-75.

第3篇: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一、思政教育的含义

近年来,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不光是思想政治课讲思政,每一门专业课中都应有思政的内容,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从而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如今,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会把应聘者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作为一项评价指标来考虑。思想品格是一个人为人的基础,如果一个人最基本的思想道德觉悟不高,专业或业务能力再好,也不会为公司为企业做出太大的贡献,并且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二、高职高专口腔医学生临床实践教学的现状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学制为三年,其中在学校理论学习两年,临床实习一年。作为一名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要想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外,临床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在临床学习中要求学生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医德医风,重视医疗伦理和科学的人文素养。而目前临床实践教学中,部分带教老师多数重视专业而轻视文化,过分强调专业的重要性,而忽略了传统文化、思政教育等方面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对患者人文关怀上的培养。以牙槽外科教学中的“牙拔除术”为例:教学过程包括患者的问诊、诊断、治疗设计、牙拔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只关心结果———牙齿是否完整拔除,而忽略了整个过程的评价,比如,在问诊中是否对患者给予了人文关怀,问诊语气是否能让患者缓解就诊的紧张情绪;在牙拔除术的麻醉术中,只关注麻药的注射效果,而忽略了注射麻药过程中是否动作轻柔,能否能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在牙拔除过程中只看术区的动作,忽略了口镜、体位等的不恰当应用对患者造成的不适感。这些过程中的细节教学不到位,正是对学生人文精神、医者仁心教育的缺失。部分学生和学校离开教室,走上临床,在医院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显得自由散漫,迟到早退现象严重;有些同学为升本或者考研做准备,忽视实习。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纠正这些不良现象。

三、思政教育融入口腔医学临床教学中的意义及重要性

思政教育融入到口腔医学的临床实践教学中,对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口腔医学专业学生除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临床实践能力是关键。在临床实践中,要让学生明白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不仅要以治疗疾病解除患者病痛为责,还要将提供口腔预防与保健也作为自己的道德责任,要重视医疗伦理和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临床工作中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更要有医者仁心、高度的责任心、强大的使命感、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同时还需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的医德医风,而这些常常在临床实践教学中被忽略。另一方面,在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环境下,一些伤医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会给部分学生的职业认知度造成影响,学生面对患者时,交流没有自信,对未来的医生职业失去信心和荣誉感,学习热情降低,导致学习态度消极,缺乏将来做一名优秀医生的信心及愿望。因此临床教学中,注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改变教学过程中以专业为主的观念,将思政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和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生命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工作,真正把培养具有博爱情怀和高尚医德的高素质医学人才作为教学的重点,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四、思政教育在口腔医学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实施

(一)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临床病例教学中

实习作为学生离开校园步入社会的第一个平台,是提高医学生专业技术水平、培养人文素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在临床实践教学中除了要增强学生的专业能力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人文素养的培养也不能忽视,在临床工作中要注重学生的医德修养,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1.医患沟通技巧中的思政教育。作为一名口腔医学生,将来从事的是以人为服务对象的口腔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工作,那么在临床实践教中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便是临床实习目标之一,将思政教育与人文关怀融入医患沟通的过程中,以平等真诚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患者及患者家属,做到多聆听、多关注、多解释、多思考、多协调,以良好的职业素养面对每一位患者。我们有理由相信,好的医疗诊治结果固然重要,但病人良好的感受及满意程度同等重要,这决不仅仅取决于医疗技术,更多是取决于诊疗活动中的服务[2]。2.治疗过程中对“无菌原则”教学的思政教育。无菌原则是每一位医生进行手术操作的职业红线,除了与病人交流沟通时应具备的人文精神及基本的职业素养外,在为患者治疗疾病时更要有高尚的医德指导操作,比如在治疗时的无菌原则,口腔疾病治疗经常会暴露病人的血液、唾液,而很多疾病都会通过这两种途径传播,我们在治疗口腔疾病时用的工具是一人一消毒,但是治疗台、治疗椅没法达到一人一换,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临床工作中要有崇高的职业精神,精益求精,不光是为了治病而治病,更应注重细节,注重治疗的过程,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避免造成院内交叉感染而给患者的身心带来巨大伤害。曾有报道,一名70多岁的大爷在口腔诊所看完牙齿后感染了梅毒,该事例体现出医师在操作过程中医德的欠缺,未遵守无菌原则,仅仅是为了给患者治疗疾病,没有考虑到交叉感染的问题,给患者身心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3.在正确的适应症、治疗材料选择中的思政教育。近些年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口腔保健意识也日益增强,口腔科就诊的患者一部分是需要治疗疾病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改善美观而就诊的,个别医生为了追求利益违背医疗原则为病人选择价格高昂而不适合的治疗计划,给患者未来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还有在选择治疗材料时的适合原则。众所周知,随着材料学的发展,口腔科常用的材料五花八门,个别医生为了利益的最大化,选择高价材料介绍给患者,口腔医生作为医者,同样要医者仁心,要有高尚的医德,要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本着为病人服务,一切为了病人的原则出发,应该严格遵守医疗原则的适应症选择,用恰当的方法及适合的材料来为患者治疗,而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临床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将以上问题落实到每一位就诊病人的治疗中,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高尚医德感染每一位学生。尤其高职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将来面对的是基层医院或者更多的是口腔诊所,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更加严格地对待每一学生,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做一名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合格口腔医生。

(二)建立科学的思政教育考评体系

思政课程的考核现在仅停留在政治理论课结束后进行的考试。在其他课程里没有加入对思政内容的考评,而“治病救人、救死扶伤”是每位医务工作者的天职,医者仁心更是每一位医生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医生,掌握精湛的医术固然重要,但是高尚的医德更是不可或缺。将思政内容融入到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中并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已迫在眉睫。高校应在学生毕业考试中将临床实习一年的思想政治表现计入考试分数,在毕业总成绩中占一定比例,并作为评优评先、升本或者推荐就业的一项重要指标。

五、结语

加强医学人才培养,是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基础工程,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保障[3]。2017年全国医学教育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提出,医学教育是精英教育,培养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医风严谨、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专门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神圣职责[4]。临床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外,还要加强人文素质和医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

参考文献:

[1]李杨.高职高专院校《康复治疗基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科技资讯2019,17(23):174-175.

[2]刘宾.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J].亚太教育2015(27):50.

[3]段丽芳.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15):81-82

[4]孙平,汪景涛.“立德树人”思想在医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践行机制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7):82-84.

第4篇: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1医学留学生产科学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难点

1.1授课教材的不统一性

首先目前医学留学生教学缺乏统一授课教材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近年才逐步开展,教学内容缺乏统一的、高品质的整套教材,带教老师授课内容,一是依据参考国内中文教材、教学课件进行翻译,二是采纳国外英文原版教材进行加工。

1.2学生、教师及患者之间语言交流困难

留学生在进入产科临床之后,由产科临床医师英语较好的带教,存在语言交流困难,主要体现在专业课程的教和学之间及老师、学生、中国患者互动交流之间,如此针对某种疾病的教学困难接踵而至。具体体现教师:需要专业的及医学英语同时兼备的且口语流利,除了具备产科学教学需要,还要求与产科疾病有关的内外科专业如妊娠合并阑尾炎、肝胆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内容都要有相应的掌握,以便解答学生的医学问题。学生:留学生虽能比较流利地听说英语,但带有较多本地口音,以致教师理解不足,影响了产科教学质量。患者:听不懂英语,更何况专业英语,造成了留学生与中国患者间难以充分沟通,交流困难,影响了交流质量,从而大大影响实习效率。

2传统产科学教育模式的弊端

产科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医学学科。目前产科的教学模式仍采用传统医学模式,是突出课堂、教师、课本三个中心的规范化教育,按基础知识、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段进行教育,医学院校教师注重知识的连贯性以及完整性,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在临床工作中就会出现综合分析能力欠缺、解决问题能力不足。

3在留学生产科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教育新模式

在医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学理念和模式,目标是让循证医学理念广泛深入医学生的人心并用于指导其医学实践[2],从而改变传统的临床医学决策模式,在临床见实习过程中建立基于科学的研究依据、医师临床经验和患者意愿而制定的新型医疗决策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循证医学作为一种医学的方法学,在临床产科学教学中引入此种模式是十分必要的[3]。要切实弥补传统临床产科教学中的不足,积极引入循证医学教育理念,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从呆板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教会灵活学习,从被动吸收者转变为积极主动学习的设计者,培养创新能力。

(2)由死学变为巧学,以问题为基础作为学习的出发点,积极主动掌握对自己最有用以及最迫切的医学知识从而,实现自身学习的优化效果。

(3)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强化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主体意识感。

(4)从短期医学教育转化为终身医学教育,使医学生养成循循不断学习的思维习惯和探索知识能力,达到医学生终身教育的目标。此外,产科带教老师应充分了解外籍留学生所在国家的宗教、国情、民族和文化心理等方面,并将他们融合到临床教学过程中。这样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关系,为师生之间的顺利交流和为教学过程创造出一个亲切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带教老师可以在工作之余多与留学生进行各个方面的交流,多参加留学生的节日聚会或师生座谈会等,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仅能够增进彼此感情,还可以感受相互适应彼此的语言模式和语感。以循证医学的临床教学实践方法为基础开展产科实践教学,可提高留学生的临床知识、科学思维、各种技术操作以及创新能力[4]。按照循证医学的各个要点,有计划地进行各项能力系统训练,按以下5个方面实施:

(1)首先确定临床实践中的问题:在产科临床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论证,找出迫切解决的疑难问题。

(2)按照需要,充分利用医学检索系统以及网络收集相关证据。

(3)评价所收集的证据:将所收集的有关医学文献和资料,应用所学过的临床流行病学知识以及循证医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评判标准和原则,全面评价证据的可靠性、真实性、实用性、临床价值等等,从而得出确切的结论,提出解决临床见实习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方案以及具体指导实践。

(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从严格评价的文献中获得最佳证据用于指导医学生临床实践,解决临床问题,如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等。

第5篇:中学时政教育范文

在职业学院的政治科教育中,首先要做好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重要指导方针,加强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建设,向学生灌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行使公民的权力,履行公民的义务,成为遵纪守法、爱国爱党的新时期青年。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集中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例如,在讲解“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时,可以给学生播放关于祖国统一的新闻,在播放完毕之后,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了解到思想政治的教育并不是空谈,政治和学生的距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在生活当中,是处处可以见到政治的。

二、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变为教学的主体,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把学生的兴趣点科学地引入到教学内容之中,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活跃的精神状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例如,教师可以将课堂变为小品表演模式,让学生自行扮演角色,通过风趣幽默的对话还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这样,不仅表演的学生可以掌握这一知识,观看小品的学生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马克思主义,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最终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开放的教学模式

教师的教学模式应该由封闭式转向开放式,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在保证课堂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多多引入趣味的背景知识,将课堂延伸到教材之外,丰富学生的见闻,让学生做到“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教师还可以把社会中的热点新闻引入到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让学生对当下发生的政治新闻有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时事政治评析能力。例如,针对最近发生的“克里米亚公投加入乌克兰”事件,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的新闻视频,让学生分析国际形势,指出这一事件发生之后对各国的政治影响和经济影响,并要求学生预测各国在事件发生之后可能会采取什么措施。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还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提高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领路人,只有教师拥有较高的个人素质,才能将学生引领至正确的轨道上,言传身教,培养出高水平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有较高素质的教师并不会压抑课堂,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而是会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培养融洽的师生关系。高素质的教师应该具有新型的教育理念,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把课堂作为师生互动的重要构成。

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校园内,应该采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且热情高涨的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可以在校园内多次举办政治知识竞赛,前几名可以获得奖品或者证书,让学生踊跃参与到竞赛中来,在活动中加强对政治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定期举办政治艺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展示自己的特长。还可以举办以政治内容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或者画展,通过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六、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