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化学教改论文精选(九篇)

化学教改论文

第1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一、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是强化化学教学改革的前提

为了适应高考及整个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必须明确科学素质教育和学科素质教育主要目标,实现教育思想观念的更新转变。

1.从重传授知识转变为通过传授双基知识和技能,着重发展智能素质。把加强“双基”教育与发展培养智能素质统一起来。化学教学重点是培养“四种能力”(即观察、思维、自学和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观察能力是基础,实验能力是手段,思维能力是核心,自学能力是关键,创新是目的。

2.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教为主导,以学为主体的统一。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教学程序的设计;②是否吃透“两头”,熟练地运用教法;③能否因材施教,分类推进;④能否体现化学学科教育教学规律;⑤能否适度把握化学与其他跨学科知识能力的切系和综合。

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表现在:①学习动机、目标是否明确;②求知欲是否强烈;③自学习惯品质是否优化;④学习任务是否完成;⑤综合能力和科学素质是否增强。

3.从以授课为己任转变到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在教育教学中,应善于应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学生去认识物质世界的存在、变化及规律,结合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史和科学知识在生活、生产、自然和高科技中的广泛应用,进行科学思维和品质的教育。

4.从教学目的是“学会”转变为“会学”,使“学会”与“会学”统一起来。要引导学生遵循科学的认识论,以本学科为主干,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及探究的方法去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

总之,要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目标,我们必须彻底克服传统的“重授予,轻自学”、“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轻非智力”、“重应试,轻素质”、“重终端,轻过程”、“重单科,轻综合”等观念和做法。

二、在教育观念素质化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高考改革的实际仍然是在素质教育的大目标下,进一步强化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1.强化设疑,设问研究,抓好过程教学

要实现教学过程优质化,必须强化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分解、设疑、设问和联系的研究。因为,依据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任何教学内容及过程都可用一个个恰当的问题呈现出来。教师在编拟自学思考题或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和练习讲评教学中的设疑、设问,可不断地促使学生存疑、质疑,激活学生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导之于科学认识探究的方法,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首先,要切实编拟设计好本学科、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包含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科内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的小综合。然后,立足本学科,跨入外学科(一门、两门或多门),以本课时知识的切入点、联系学生接触到的事物及现象编拟设计综合性适度的问题。如果本课时教学内容并不存在跨学科知识的切入点和关联性,或者从某一层面或角度切入难度过大,就应放弃或暂时放弃这种跨学科综合设问、设疑的编拟设置,以免影响本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2.在强化本学科知识结构研究的同时,抓好整体教学

所谓整体教育,就是反映学科素质形成的教学或相关学科综合素质形成的教学。伴随着高考对综合能力素质测试要求的逐步提高,整体教学的探讨也必须逐步深入。在学科增多、学时减少、学业减负、综合素质增强的情况下,必须抓好整体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素质化。

(1)要以素质、能力形成为出发点,加强教学常规的各个环节改革的研究。在备课、授课、作业、辅导等常规教学的过程中,强化本学科的双基和能力,力求每个环节做到少而精。搞好单元整体教学,把握学科本身独特性的知识结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的内在联系,形成学科性知识网络化和学习、认识方法科学化。克服过去常规教学中重知识面、死记硬背,轻学能、搞题海和脱离实际的做法。

(2)强化各学科协同教学研究,抓好整体教学。由于现代科学技术正朝着既不断分化而又不断综合的方向发展,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是出现在学科的边缘和学科之间的交叉处。如出现的并且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各种因素的综合,是一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些相关因素的存在状况及其变化发展过程的揭示,必然要涉及到学科内容部分的关系,涉及到学科之间的联系,涉及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所以建议组建精干的“综合科目”教研小组,开展课题研究探讨活动。如物理、化学、生物学科是从不同角度来研究物质存在的不同形式、不同层面及其特征的。一方面可从知识结合点进行研究,另一方面可从综合能力试测题编制方面进行研究,还可组织一定的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3)组织部分尖子生参与教学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关注教学改革与社会的发展。这样不仅使学生形成跨学科知识的整体性网络联系,而且可强化学生关注不断涌现的新信息、新观点和新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心,还有利于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起到带动全体学生的作用,让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

3.强化学科共性研究,抓好实验教学

各学科的结构、功能是不同的,单学科和跨学科问题有其特殊性,有不能互代的一面,但还有相互渗透、切入、存异求同的一面。我们在立足本学科教学研究的基础上,应强化学科共性的研究,以便逐步实现教学过程高效化,或不久的将来为“综合课程”的编辑工作起到铺路石子的作用。理、化、生理科综合,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强化研究。

(1)学科知识和表达形式的结合点的主要表现:

①物质的微粒结构。如分子运动论、原子及原子核结构等知识三科都有不同的形式的表达。

②概念与规律的结合。三科有许多相同或相通的概念,如质量、温度、密度、比热、功和能等;三科也有一些普遍适用,只不过不同的学科在不同的部分有不同表达形式的规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等。

③问题处理的结合。三科对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的观察、借助模型、图表等,对规律用语言描述、表格、公式和图示的表达等等。

(2)物、化、生三科综合考试命题的三维构架,也为学科素质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教学模式。因教学过程和测试命题的改革方向是一致的,其目标是使学生把握各学科的整体知识网络,形成科学的方法和创新综合能力。

①可首先从相应学科知识或再次相关学科知识网络出发,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一个问题立足某学科或多学科知识的“最近发展区”,从多层面、多角度、多方法去设问、设疑或取材作为自学思考和测试命题的知识背景。

②可以广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生产、健康、环保、高新科技和自然生态的材料为背景,从认识角度和探究解决方法的层面设问、设疑,展开教学过程或取材命题。

(3)理、化、生三科都是实验科学,立足实验探究方法的结合,抓好实验教学。

“科学起源于实验”。实验是科学实践的一部分,也是检验科学真理的唯一标准。揭示事物存在、变化及创造的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及方法论,使学生“一通百通”,终身受益。

①开足教材全部实验,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应创造条件,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仪器使用和实验操作技能练习机会。只有通过多次反复的严格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实验技能。

②将教材中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强化实验思维的力度。

探索性的实验要求学生根据问题确定实验的目的,根据实验目的进行实验的设计,恰当地选择仪器和器材,合理的设计实验步骤和正确的动手操作;在实验中进行正确的观察和记录;实验后对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综合,作出明确的解释、结论或评价。

③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培养学生实验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完成实验习题是高层次实验能力素质的展示。学生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知识的分析,对比、综合等思维加工,设计出实验方案;再筛选出最佳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因而,加强实验习题教学,十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新能力。

第2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滴加NaOH试液可使溶液pH升高后,溶液变为澄清。问题:溶液的酸碱性如何划分?如何测定或计算溶液的pH?物质在溶液中形成沉淀,或沉淀的溶解与什么因素有关?如何控制?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充分讨论后,教师总结:人体的许多生理现象和病理现象与酸碱平衡和沉淀平衡有关。人体体液酸碱平衡是人体的三大基础平衡之一。占人体体重70%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度,并在较窄的范围内保持稳定,这种酸碱平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如果这一平衡被破坏,就会影响生命的正常活动,发生酸中毒或碱中毒并导致各种疾病。临床上常用乳酸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用氯化铵治疗碱中毒。药物的制备、分析和药理作用研究也常常涉及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许多药物本身就是酸或碱。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应注意不同药物溶液的pH差异,避免因药物溶液pH改变造成的不良后果。典型案例二:从2008年3月份开始,某集团陆续接到一些婴幼儿食用某品牌婴幼儿奶粉后患泌尿系统结石病的投诉。8月初经专家鉴定某集团涉嫌问题奶粉中有大量致肾病的三聚氰胺,并未对外公布。9月份某集团向消费者宣称已委托某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公司产品进行检验,结果显示符合国家的各项质量标准。牛奶中蛋白质测定最常用的方法是凯氏定氮法,它是测定总有机氮最准确和最简单的方法之一,迄今被作为法定的标准检验方法。凯氏定氮法中测定蛋白质的方法有取样、样品消化、蒸馏、滴定4个步骤[3]。问题:凯氏定氮法是通过测定哪种元素含量来计算蛋白质的量?凯氏定氮法有何缺陷?如何完善此方法?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充分讨论后,教师总结:凯氏定氮法是一种检测物质中“氮元素的含量”的方法。蛋白质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食品中的蛋白质经硫酸和催化剂分解后,产生的氨能够与硫酸结合,生成硫酸氨,再经过碱化蒸馏后,氨即成为游离状态,游离氨经硼酸吸引,再以硫酸或盐酸的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根据酸的消耗量再乘以换算系数,就可以推算出食品中的蛋白含量。凯氏定氮法不能直接测试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要加入测定其他含氮化合物的方法才能完善此方法。

2化学理论突破方法———相关理论的应用以及讲授化学史

在讲授大学化学的部分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如渗透压等的过程中,可以介绍根据利用这些理论所得到的产品或技术如海水淡化技术。水资源问题特别是淡水资源短缺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我国淡水资源更是严重不足。据专家预测,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m3。然而海水中的杂质通常以分子、离子形式存在,去除比较困难,通常采用蒸馏法,需要耗费大量能源。反渗透压法(RO)是一种使用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半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盐分,以实现海水淡化的技术。在反渗透过程中水能透过半透膜而其他离子和分子却不能,从而实现了溶剂和溶质的分离,得到纯水以及浓的盐溶液。反渗透淡化法的理论基础是渗透压理论。当人为地在盐溶液一边施加一个额外的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于是盐溶液中的水分子流向纯水一边,这种现象便是反渗透,反渗透过程的驱动力是外加压力[4]。目前反渗透压法在工业化的海水淡化技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讲授大学化学的难点如原子结构等一些理论的过程中,经常介绍些化学名家以及历史典故,可以帮助学生搞清一些化学概念和理论的来龙去脉,增强学学化学的兴趣。比如在讲到微观粒子波粒二象性时,可以简单介绍下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这个历史人物。德布罗意从小酷爱读书,并于1910年获得历史学位。1911年,他听到作为第一届物理讨论会秘书莫里斯谈到量子性质等问题讨论后,激起了强烈的兴趣,他考虑转向研究理论物理学,当他了解到普朗克和爱因斯坦关于量子方面的工作,进一步引起他对物理学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德布罗意终于放弃已决定研究法国历史的计划,选择了物理学的研究道路,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5]。

3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的运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化学领域中已被广泛应用且发挥了重要作用[6]。通过制作生动的动画可以使复杂难懂的概念和理论变得简单而清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概念和原理,而且能唤起学生学学化学的热情和兴趣。例如在讲到氢气分子所形成的共价键时,直接用语言描述此过程,就会显得生硬、晦涩难懂。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成动画,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就会简单易懂。可以把两个氢原子制作成可以动的圆球,当电子自旋相同时,两个圆球不能靠近;当电子自旋相反时,两个圆球可以相互靠近,并最终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从而表示形成了化学键。利用多媒体技术把静态图用动画取代,把平面图用立体图取代,同时辅助文字和声音对难懂的概念和理论进行注释,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强烈的视觉效果,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5]。

4创新思维———杂化轨道理论

第3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一、改革传统教学方式,学生为主体,参与实验

传统教学方式是由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结果往往是教师唱独角戏,处于主体地位,学生则被动接受,容易遗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高中化学学科课程标准强调实验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创新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制备Fe(OH)胶体的实验中,观察老师做演示实验的学生课后往往只记得将饱和FeCl溶液滴加到沸水中能制得Fe(OH)胶体,至于胶体的颜色及其和Fe(OH)沉淀的区别仍不清楚。而亲自动手的同学不仅能加以区别,有的同学在做实验中还发现当水接近沸腾时滴入饱和FeCl溶液再加热一会(此时水未沸腾)也会形成胶体,但上述现象的形成需要较高的温度,即接近100℃。学生对此提出了疑问,并运用盐类水解的知识加以解释:FeCl在水中水解生成Fe(OH)和HCl,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到接近100℃时有利于水解生成HCl,并使之气化,从而在水中形成Fe(OH)。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能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学生分组实验,互相协作,共同探究

分组实验是化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把实验能力强的和实验能力弱的学生分为一组,做实验时以优带差,即以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为主体,动手弱的学生为辅,然后互换角色,让实验能力弱的同学为主体再进行实验。这样就可以真正做到互相协作,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三、多增加传统实验的改进,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

长期以来,课本上不少传统实验操作繁琐,而且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通常由老师演示,即使学生动手做也是按照书上的步骤单纯模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对于一些不合理的传统实验教师有必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加以改进。比如必修1(人教版)NaO性质探究实验中NaO与CO反应,传统实验是制取CO气体并通入NaO,收集产生的气体并通过做木条复燃实验证明产生了氧气。这个实验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自主设计实验加以改进。CO一定要制取吗?氧气一定要收集后用木条复燃实验加以验证吗?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开动脑筋,自主创新了该实验。有学生设计了直接用棉花包裹NaO粉末,用玻璃管伸进NaO粉末中然后吹气,可以看到棉花剧烈燃烧。新设计的实验不仅证明了NaO与CO反应生成了氧气,而且证明了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改进后的实验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实验现象具有趣味性。一般用水来灭火,有的同学打破常规,改进了NaO与水反应的实验。同样用棉花包裹NaO粉末,然后滴几滴水到棉花上,棉花剧烈燃烧,即水能生火。传统焰色反应是用无锈铁丝蘸取溶液或固体粉末,然后置于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火焰颜色。该方法由于蘸取的药品较少,不利于观察火焰的颜色。针对上述问题,有的同学作了如下改进:将一些浸有酒精的棉花置于点滴板上,再将要用的药品溶液用滴管滴几滴于棉花上,然后点燃棉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火焰的颜色。

教师对学生传统实验的改进,可使实验教学与探究学习融合起来,充分发挥实验的探究功能。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实验,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主意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培养创新意识。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努力学习、更新观念,以实验探究为化学教育的突破口,同时转变自己的角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基础教育的改革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许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03).

[2]孙小媛,赵维秋.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改革的方法[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4).

[3]柯珍凤.化学实验课教学与素质教育[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1999,(04).

[4]徐肖邢,陆德文,徐步田.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学化学教师素质研究[J].常熟高专学报,1999,(06).

[5]康午生.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形成与训练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

第4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1.1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内容有重复,滴定分析法篇幅过多,且四大滴定方法分别进行介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是在无机化学之后开设的,两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存在较多重复,集中表现在对溶液平衡理论的介绍。目前我校分析化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仍以四大滴定为主,重点介绍了酸碱、络合、氧化还原和沉淀四大反应的平衡理论及滴定分析法原理。四大滴定分析方法在原理和操作上具有很多共性,仅是化学反应类型不同,分别进行介绍,不仅会造成重复,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它们的共性[2]。

(2)样品采集及预处理内容偏少。分析过程一般可分为样品采集、样品预处理、样品测定、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五个环节,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是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两个环节,也是最困难和最复杂的两个步骤,它们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随着分析科学的快速发展,分析方法逐步迈向自动化与智能化,试样的采集与预处理在分析过程中也变得越发重要。这部分内容偏少不仅会导致学生分析化学基础理论的缺失,不利于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也会影响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提高[3]。

(3)仪器分析教学课时偏少,很多新的仪器分析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未能介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仪器分析方法不断涌现,并逐步得到推广与应用。虽然化学分析在分析化学中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仪器分析方法的发展,才代表了分析化学的发展方向。目前我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在教学时间上仍是各占一半,选用的分析化学教材内容更新较慢,对最新的仪器分析方法的介绍较少。同时,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分析化学实验主要以化学分析实验为主,仪器分析实验开设较少。

(4)“量”的概念未受到足够重视。“量”不仅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计算结果的正确性,更关系到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虽然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向学生们灌输了“量”的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放在心上,更没有落到实处。比如,计算结果及数据记录对有效数字的保留较随意;实验时对测量仪器的选择不够合理;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除上述问题外,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还存在知识较为陈旧,新理论新方法偏少;无机分析的内容较多,有机分析和生物大分子分析较少;理论与实际脱节,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4]。

1.2教学方法上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大多以讲授为主,重视知识的传授,但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抑制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2)教学活动安排不够合理,导致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较为普遍。很多教师往往只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负责实验课程的教学。这种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不连贯,不仅容易让学生产生困惑,更会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

(3)成绩考核方式不够合理。课外作业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与强化,但部分学生通过网上搜取习题答案或其他“捷径”蒙混过关,非但起不到训练的作用,而且会助长抄袭之风。平时出勤、作业情况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甚至全部的考核内容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

2教学内容改革

2.1减少重复,调整篇幅

减少不同课程教学内容间的重复,将四大滴定放在一起讲,压缩滴定分析法篇幅。通过协调分析化学课程与其他化学基础课程间的关系,压缩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可有效减少学科间的重复现象。由于无机化学教学中已对溶液四大平衡进行了介绍,分析化学课堂教学中可精讲滴定分析内容,将四大滴定放在一起讲授,既能保证内容的系统性,又具有对比性,更便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2增加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中通过各种实例详细深刻地介绍各类型样品的采集与预处理,如污水中化学需氧量、重金属离子等的测定,铁矿石中全铁含量的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含量的测定,化妆品中汞含量的测定等。这些实例不仅能让学生快速熟悉分析测定前样品采集与预处理方面的各项操作步骤,把抽象的内容变得形象具体,而且由于贴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3]。

2.3增加仪器分析教学课时,引入仪器分析新方法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不仅要精讲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及相应分析仪器的构造,还应增加更多新兴、热门的仪器分析方法、分析技术和前沿性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感受到现代分析仪器带来的高灵敏度、高精密度、高稳定性以及自动化与智能化等,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5]。

2.4增加“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强化“量”的概念

“质量管理与控制”充分体现了分析化学“量”的特色,通过加强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树立起准确的“量”的概念、严密的思维方式及科学的专业理念[6]。质量是使测试得到的数据满足所要求的精密度与准确度,是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质量得不到保证,就无法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更谈不上从得到的数据中分析出科学的实验结论。因此,深入理解质量的作用对于做好分析测试工作是十分必要且至关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实际案例,不仅能丰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其科学严谨的学术作风与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培养。此外,我们还应结合分析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引入一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使教学内容跟上时展的步伐,并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根据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案,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

3教学方法改革

3.1以“讲”促“学”,建立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一种更为灵活的方式增强师生互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同时,把自己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解放出来。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及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取向,合理安排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在集中精力讲授分析化学课程重难点后,可组织拟从事教育事业的学生制作PPT,讲授其他需要了解或熟悉的内容,并给与必要的指导。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有助于提高其资料查阅、论文写作、语言表达、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能力。而对于有意从事分析化学相关行业及继续深造的学生,可就分析化学相关的热门话题或前沿问题,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及电子数据库查阅资料,制作专题幻灯片并进行展示,为其将来的学习与工作打好基础。同时,教师可适当把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相结合,将生活中的热点现象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增强分析化学的应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有科研潜力的学生引入到自己的科研实践活动中,做到教学相长,培养优秀科研人才[7]。

3.2善用多媒体,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教师要善于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争取教学资源利用与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通过PPT、视频资料及Flas等多角度呈现教学要点,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鲜活、生动起来,不仅能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在化学分析部分,教师可通过板书的方式对多媒体展示的内容进行归纳与总结,描述重要公式的推导过程,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仪器分析部分,多媒体技术能形象生动地体现大型仪器的组成、基本结构及操作说明等,通过实物照片展示、Flas演示及操作步骤视频演示等,使学生深入理解大型仪器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及操作程序。同时,教师应用多谋体教学时要善于穿插动画、恰当剪辑,这样既可以设置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8]。

3.3注重课程训练,强化知识体系

大学教育相较于中学教育更强调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后者则侧重于知识的传授,这也导致大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不扎实、不牢固。分析化学作为大学化学本科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必修课,对其后续课程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桥梁和过渡作用,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可加深对重要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学科要求,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让学生在课堂末或下次课前短时间内完成.这样能促进学生自觉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改进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真实程度,更重要的是全面评价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际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成绩评定方式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态度与方法的选择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9]。针对老式成绩评定方式中存在的种种弊端,新的成绩评定方式不仅应加强对平时环节的考核,考核形式也应多样化。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通过考勤、作业、课堂提问、课堂随机测试、PPT展示等进行考核;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增加期中考试环节等。

4结语

第5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通用技能课程之一,它服务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目标,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提升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担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重任。然而,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目标与职业教育目标错位。职业属性是职业教育不同于其它教育最本质的特征,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虽然属于公共课,但同样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服务,应以就业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目前,高职的公共英语教学仍然过分注重语言知识讲解,不重视职场交际能力的培养,未能突出职业性。第二,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设置过分注重基础,缺乏职业性,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严重。高职公共英语在课程设置上缺乏职业性考虑,大多仍沿用本科的课程模式,只是在教学难度上有所降低,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均不能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学生因为学不到工作过程中需要的英语技能而感到迷茫,逐渐丧失学习兴趣。第三,高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两张皮”,不能进行有效衔接和相互促进。由于公共英语课程过分注重基础语言知识的学习,缺乏职业性,与专业不挂钩,不能有效发挥为专业服务的作用,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第四,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考核标准单一,多以终结性考核为主。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师生更注重分数结果,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不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这些“软肋”,本研究主要探索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模式,这对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宗旨、培养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二、模块化教学的内涵

模块化教学简称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和开发,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对教材中共性的内容进行归类,并围绕某一特定内容整合学生的经验和相关内容,以构成较大的模块,且每个模块又分为若干内在逻辑联系紧密、学习方式要求和教学目标相近的学习单元,使得所有的教学内容协同作用,最终实现局部功能的最大化,即实现该课程的教育教学目标。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体系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模块化教学的特点是,第一,不以学科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是从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来组织教学内容,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实用性。第二,课程结构模块化,模块化的课程结构使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工作过程的系统性,不但能大大增强教学内容的适用性,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学习基础和发展需求受教育者的需要。第三,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监督者和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模块化教学模式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日益加强,已成为改造传统职业教育弊端的有利武器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目前,国内开展的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学科为中心将公共英语课程划分为读写模块和听说模块,个别研究细化为听、说、读、写模块。但无论怎样划分,这种课程模块仍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和职业化教育的联系不紧密。二是模块化课程结构研究,主张基础英语模块和职业英语模块相结合。例如,黄启汉在其论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中提出“可以先开设一至两个学期的基础英语,然后根据专业需要开设一至两个学期的专业英语,利用学生工学结合、顶岗实训的机会进行英语实践训练”。刘利平在其论文《工学结合模式背景下高等职业英语教学改革探究》中建议:“将目前高职‘实用英语’或‘基础英语’改为‘职业英语’,并从学科课程分离为职业课程”。三是模块化课程体系的研究。如马俊波在论文《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介绍了深职院在公共英语教学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公共英语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和专业英语三个阶段,分别为基于所有职业的泛商务英语、基于某一行业典型工作过程的行业英语,和基于完整学科体系的专业英语”,取得了满意的改革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这些已有研究与探索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中起到了开拓与带头的作用。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已逐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学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之一。

三、高职公共英语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职公共英语的模块化教学改革主要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学生考核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

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根据就业岗位的需求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目标,结合学生自身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本研究将高职公共英语课程划分为四大模块:基础英语、职场英语、行业英语及素质英语;通过四大模块对高职公共英语课程进行系统化的整合和设计,实现教学与就业市场的需求相结合及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有效链接。基础英语模块中,学生学习的目的是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即语言学习的共核部分,重点培养听、说能力。职场英语模块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着重培养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职场中使用英语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事务和涉外事务的能力。行业英语模块结合学生所学专业,从专业需求出发,使学生能够熟悉本岗位的专业术语,阅读和理解相关的专业文献,并能与外籍人员就专业内容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此模块的学习,学生可考取相应的行业英语资格证书。素质英语模块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可根据学生需求灵活开设一些语言文化类的选修课程。虽然四大模块课程的设置目标和任务不同,但是相辅相成。每个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各个模块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项目。每个模块的学时不必过长。鉴于职业差异与学生的个体差异,各课程模块不宜做统一要求,可采用“必修+指定选修+任意选修”的模式进行,用学分加以控制。

(二)教学模式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是高职院校基础英语教学的主要原则。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职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结合各模块的目标和任务,解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方法注重“行动导向”。基础英语模块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与高中阶段的不同在于对听说技能的侧重。对于基础英语模块的教学,教师可根据主题和技能目标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小项目,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教师可结合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等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职场英语模块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教师根据职场需求和课程目标模拟设置不同的职场情境,如模拟求职与面试、咨询与接待等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训练,并指导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实践锻炼。行业英语模块主要结合专业知识,根据教学目标将该模块内容划分为不同项目,每个项目注重工作过程系统化,将项目目标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学习任务,使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实现本项目的学习目标;教师采用项目导向或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来实施教学。素质英语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可采用选修课的形式由学生任选。学院可结合学生需求和培养方案开设一些语言文化类课程,教学方法由教师灵活掌握。

(三)学生考核模式

英语课程的传统考核模式以终结性考评为主,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存在模式单一、命题陈旧等弊端,客观试题多、主观试题少,尤其对于语言学习来说,不仅缺乏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估,还忽略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过程,阻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和学习积极性,不适用于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考核评价。模块化教学模式强调能力本位和知识的实用性,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出工作过程系统化,因此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学生综合评价中的权重,其中,课程考核方式采用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次的评价模式。模块化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如考勤、课堂表现、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对模块内项目的掌握情况等,教师应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如学生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加大平时成绩在总体考核结果中的比重,通过考核检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

(四)师资队伍建设

在模块化教学改革中,第一,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的教学理念,打破原有固定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动态、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和职场交际能力,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教师要利用多种途径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增加实践经验,这样才能更有效地将模块化教学付诸实际。第二,建设规范的教学团队,同专业同年级的教师按统一的教学规范、授课计划与教学进程开展教学,有组织地集体备课、集体攻关,保证教学质量。第三,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思想的教育和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实验和实训室的建设以及新实验与实训项目的开发,鼓励教师主动到科研设计单位兼职并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提高学院的专业建设水平。

四、结语

第6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1)设计题目、内容不规范,要求不统一。

由于每届或每班的指导教师不同,设计题目、内容、要求、难易程度偏离太大。如有数控机床改造设计、伺服系统控制设计、交通灯控制设计等,要求、工作量也不相同。有的设计任务偏难,有的设计任务又太简单。

(2)设计资料缺乏。

由于机电一体化是一门新兴的技术和专业,这方面的知识内容都在相关的杂志刊物登载,书籍相对少一些。要进行课程设计,收集这方面的资料较困难。没有现成的资料汇编及设计手册,学生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找资料,往往是教师帮助寻找资料。而且没有像机械零件设计那样的系统完整的课程设计指导书。在设计中盲目性较大。

(3)师资不足。

最早几年机电专业方向只有一个班或两个班,指导教师有2~4人即可。一般由主讲或熟悉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课程的教师指导。近几年随着学生的扩招,机电专业扩展到4~5个班,指导教师需要8~10人,明显不够,因此有必要进行培养。

2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改进措施

(1)编写合适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配齐设计资料。

到目前为止未见过公开出版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所以有必要编写合适的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并收集较全的资料进行汇编,与指导书汇编成册。

(2)规范设计题目,统一要求。

规范设计题目不是整个设计都用同一个题目,而是在一个范围内选择题目,教师根据所选的题目按统一的要求下达任务书。设计题目一般以简易数控机床设计、数控机床改造设计、机器人及控制设计较为合适。在市场上可见的机电产品多得很,不是所有的机电产品都适合做题目,因其难易程度是不同的。机电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以机床设计、机器人设计控制为典型产品的,在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中要反映课程设置的内容。机电专业方向课程有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计算机控制技术、机械制造装备设计、机器人导论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内容在电的方面主要介绍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机械方面介绍了机械运动、机械传动、机械结构及相关的标准部件,如滚动导轨、滚珠丝杠等。在选题及设计中要反映上述的内容。因此规范化的题目主要为数控车床(或铣床、钻床等)设计、车床(或铣床、钻床等)数控化改造设计、或是工业机器人及控制设计。这些都具有一定的机械部分内容,如数控机床进给轴传动部件,机器人的腰身、手臂运动部件及滚珠丝杠、导轨的应用等。电的方面包含数控系统电路设计,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及对机械部分的控制;从而实现了机电结合。对规范化的题目、要求及上述设计内容都已编入指导书中。

(3)指导教师的培养。

首先被培训的教师可以跟班听课,熟悉掌握相关的课程内容,然后在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进行中跟班辅导,以培养出合格的指导教师。

(4)加强督察。

当指导教师接到指导课程设计任务后,首先拿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根据要求写出课程设计任务书;并由教研室主任或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才可向学生下达任务。指导中,教师要填写指导日志,随时记录指导中的难点、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进行小结,以便下一次指导时提高设计水平。

3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主要内容

3.1设计题目确定及要求

3.2总体方案确定

(1)总体方案设计;

(2)绘制总体方案图。

3.3伺服系统机械传动部件设计

(1)切削力计算;

(2)滚动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伺服系统传动设计;

(4)步进电机当量扭矩计算及选型;

(5)机械传动结构设计(绘制一个轴的机械装配图)。

3.4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确定控制系统方案及绘制系统框图;

(2)单片机的选用;

(3)存储器的选用与扩展;

(4)译码电路设计;

(5)接口电路设计;

(6)绘制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原理图。

3.5基本的参考图表汇编。

4近一届学生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进行情况

4.1教师配备

近一届机电专业学生,每届有四个班进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共配备6名教师;其中有四名为独立指导教师,两名为辅导教师,为培养新的指导教师储备力量。

4.2指导书的使用及设计过程

设计学生和指导教师每人一份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教师按照要求写出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并经研究所长审查后发给学生。设计题目主要有CA6140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C6132普通车床数控化改造设计。在同一个题目的学生中,要求设计进给轴部件时,一部分学生设计X轴进给部件,另一部分学生设计Z轴进给部件。整个过程根据设计任务书的题目、要求和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指导书给出的设计步骤、方法,先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再进行机械传动部件设计,最后进行CNC硬件电路设计。整个过程经过了机械、电子两方面的训练,实现了机电结合,达到预期效果。

4.3填写指导日志

教师在指导设计的过程中,及时填写指导日志,记录设计中的难点、问题,并进行小结。

5本文总结

第7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实验教学环节。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上充分强调实验课程的重要性,使学生在思想上引起重视,避免“打酱油”式的上实验课。同时,通过合理开设实验课程,精心设计实验项目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上实验课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往我校轻化工程专业开设的实验课程为:植物纤维化学、制浆原理与工程、造纸原理与工程、纸张物理性能检测和专业综合实验。根据制浆造纸行业发展需要以及科学研究最新动态,我们另增设了高得率制浆、废纸脱墨和专业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在新增实验课程的同时,我们根据课程内容和科学研究的发展,精心设计实验项目,合理购置了一批高、精、尖的仪器设备,比如为高得率制浆实验课购置了日本产连续式高浓盘磨机,为专业仪器分析购置了瑞典L&W公司的纤维形态分析仪、日本岛津的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美国热电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保证了新开实验课程的顺利实施。新的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上实验课的积极性,结果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了解了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而且使学生掌握了先进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学生知识和技能掌握更加全面。此外,针对学生人数较多,仪器设备台/套数较少的实验课程,根据造纸行业仪器设备最新进展,为造纸原理与工程实验课程购置了一台奥地利PTI的凯塞快速纸页成型器,为纸张物理性能检测实验课购置了一批最新的性能较为稳定的检测设备,如:L&W抗张强度测试仪、透气度测试仪、耐破度测试仪以及ISO白度-残余油墨测定仪等,在保证新开实验课程开出质量的同时,保证原有实验课程的持续更新和发展。

2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本科实验课程的开设一般都会有专门的实验指导书,涵盖了实验原理、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以及实验步骤等,虽然现在基本上都侧重于开设综合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但学生在实验课上也只是被动的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制约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由于制浆造纸专业实验所需设备较为昂贵,仪器设备台/套数较少,实验课时较少而实验周期较长,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开放实验室可以很好的弥补本科实验教学的缺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平台,有利于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等活动培养和提高其自身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的课题选择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教师的科研项目,另一类为学生自主实验课题。学生在进入大三年级后,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及自身发展需要,与本专业教师联系,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或者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等方式自主选择实验课题。通过参与教师的横向课题研究,学生可以接触到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的课题,开阔专业视野,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总结,从而学会解决生产中实际遇到问题的能力;通过参与纵向课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创新思维以及实事求是对待实验数据的作风。学生自主选择课题一般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研究的课题、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制定实验方案,教师对方案进行审查并给出意见,指导并帮助学生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学生课外学术活动。在教师的辛勤指导和学生的努力下,笔者指导的学生获得了湖北省第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交叉创新奖”一等奖。通过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充分挖掘了学生自身潜力,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奖项的取得也使学生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和认可,在榜样的带动下,更多的学生走进开放实验室,进行科研活动,与此同时,在本专业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

第8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文化素质教育;大学语文;课程特点

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开设有年且讨论从未间断的重要课程。解放前各大学已普遍开设。解放初,各大学仍设此课,名曰“大一国文”,百姓中则习惯称为“国文”。郭绍虞、吕淑湘、游国恩等前辈,都曾受聘主讲这门课程。遗憾的是, 1952年我国大学院系调整,由于全盘搬用前苏联的办法,大学语文课几乎在所有大学停开,一停就是二十多年,诚如徐中玉先生指出的:“在这段时期里,在所有的高等学校里,正常的民族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严重脱节,专业技能教育纷纷挤掉了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到极端时,甚至连普通的知识教育都几乎没有了地位。种种剧烈的变乱违背教育规律,造成了严重后果,在人才培养上走了不少弯路。”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倡议,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数十所大学疾呼、争取,大学语文课才逐步在许多高校重新开设,且一般视为一门必修公共课。在“复课”的20多年实践中,象匡亚明、朱九思、钱伟长、茅以升、苏步青、张志公、杨叔子、徐中玉等著名学者教授一边竭诚倡导,一边脚踏实地的进行实践、总结。先后多次撰专文充分肯定大学语文课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宏观上看:“大学语文课,在全国许多高等学校的文、理、工、农等各科开设十年以来,为弘扬我国优秀文化,吸收国外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因素,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为培养合格的四化建设人才作出了一些贡献。”从微观上看,大学语文课“扩大了学生视野,提高了读写能力,为文理渗透、建立边缘学科,培养新型通才作出了贡献。”大学语文“可以有力地配合和辅助政治理论课特别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课,加强对大学生的高尚情操、忠诚品格、思想境界的培育,亦即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新的一代的品质教育。”也是基于这一认识,我国自1981年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以来就将大学语文设置为公共必考课目之一。

但是,从近几年大学语文课教学、研究与发展情况来看,尤其是在许多高职高专学校,由于大学语文课教学、研究、改革工作滞后,没有真正实现大学语文课设置的目的与目标,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品位不高。因此,对这类高校大学语文课中的问题“旧话重题”也是不可避免的了。就笔者个人成长过程及教学实践体会来看,高职高专语文课至少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基础性。大学语文具有一般语文课的工具性,能直接为各学科服务。大学语文课中的语言文字、文章章法、写作基础知识、阅读与欣赏、审美创造与审美评价等训练,是任何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只有在这些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才有可能学习专业知识,才有可能在自己专业中面对新成果、新知识进行及时有效的吐故纳新、推陈出新。华东交通大学郭嗣会先生早在十多年前就指出:“语言是开发智力的工具,语文水平越高,自学能力、研究能力和思维创造能力就越强。”相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高职高专学生在专业学习的深度、广度要求上,略低一些,但在学习质量、速度及实践能力训练要求上却更高,表现在学习难度上则更大。怎样帮助学生克难奋进?只能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自学能力。要实现这一目的,非丰富、扎实的大学语文课莫属。

这不仅体现在大学语文课对学生有强化听、说、读、讲、论文写作、文秘写作等能力训练的功能上,更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以人文素质为核心的应用能力培养上。从运动学角度看,当代高职高专学生的素质是个很不稳定的动态结构。即由储备性素质、应用性素质两大部分构成。其增减趋向,尤其是应用性素质的正面增长,往往最直观地标示着学校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社会大众对人才应用性素质的认可与检测,主要看重其岗位适应性、职责角色性、人际协调性、情况应变性。这是由高科技时代生产生活的快节奏,用人单位选用人才顶班上岗的“快进入”要求决定的。以往那种大学毕业生到单位后经过一年或更长时间“见习”后再到岗的过渡没有了。这就要求高校施教必须由让学生获取、积累知识,形成足够的储备性素质为主,转到让学生学会走入社会,学会做人,具备较强的应用性素质上。应用性素质的核心是人文素质,它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层面构成。大学语文课在二者之中起着主导作用。于前者,大学语文课通过有选择的自成体系的古今中外文、史、哲、艺典范作品的讲析与鉴赏,特别是通过蕴含丰富的的文学形象的潜移默化、文情并茂的美的熏陶,使学生看到人和人格的力量,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全面了解现代社会,真正懂得人心之学。一方面使自己学有某种专长,另一方面做一个具有多方面才智的通才:能够善于理解人,团结人,和谐处理与周围各种人的关系,树立起良好的群体意识;在学会自理的同时,培养必要的管理、应变能力;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深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事物相吸与相斥的对立统一,崇尚科学,追求文明进步。于后者,大学语文通过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当今最新优秀文化成果的传播及对艺术的基本修养,树立起以人为本的观念,自觉地将对人的尊严与使命、人的权利和责任、人的理想与品格、人际关系和谐与协调、人类发展的需要与追求等问题的思考与自己所学专业联系起来,以确立自己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完善创业与创新思维,增强非智力因素,即在广阔的视野内,树立远大目标,确定正确的人生追求与价值。

第二,承传性。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首先应是文化人。作为文化人,他在社会生活中,有三点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是继承传统优秀文化;二是创造优秀文化;三是传播优秀文化。而作为文化人,他们就业的岗位,将在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线。其文化素质品位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社会认可与否。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大学语文课肩负着继承、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因此,大学语文教材选入了一部分历代名家名篇,这些历经千外锤百炼的典范之作,涉及到许多传统学科的内容,涵盖着传统文化的诸多方面。将传统文化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必修内容,是举世公认的正确选择。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国际大家庭里,任何一个民族和国家,要想使自己永远沿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不断进步,不断富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解决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问题。据1987年6月17日《科技日报》载: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长认为:“工程师不能把自己囿于狭窄的技术领域,他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之中,必须了解文化传统,懂得人的价值。”因而规定学生必须选修文科课程。不少驰名国际的理工科大学之所以先后设立了文科学院,其目的就在于为学生学好本国语文,继承发扬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条件。鉴于我国高职高专学校主客观条件,扎实开设好大学语文课,应是我们的必然选择。通过大学语文教学,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化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培养的精神食粮,启发他们正确认识祖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一步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牢固树立创造美好生活、建设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同时,通过对众多中华民族精英优秀思想品德的感受、领悟,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第三,能动性。大学语文课的能动性特点,既表现在潜在的启发智力的功能上,又表现在对人的知识渗透、素质结构的无形拓展上。大学语文的优秀文学作品,不但能使学生从中得到许多学科的知识,还可以从作家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幻想、形象与抽象交叉的思维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我国高职高专学校的办学理念中,其人才培养目标,大致可这样概括: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认真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为企、事业单位生产、劳动、服务第一线的生产与管理培养具有实用性、应用性、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经过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予以界定后,得到广泛认同。进入新世纪以后,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服务行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整个市场竞争逐步由产品竞争转移到人才素质竞争,为之服务的高等教育被置于大众化的背景下。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高职高专学院必须走内涵发展之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来发挥自身特殊功能。换句话说,高职高专教育的特殊功能,必须由所培养的人才的综合职业能力,亦即“复合型”显示出来。而这种“复合型”构成过程,既包含着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培养,更体现在文化素质培养上。大量事实说明:“复合型”品位的高低,决定于文化素质培养质量的优劣。而大学语文课正处于文化素质教育的“瓶颈”位置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大学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中,往往透视着一所大学办学的规格。这已是被清华、浙大、华中科技大等校的经验所证明了的不争事实。相比于这些名校,许多高校的差距在于对大学语文课的理性认识未到位。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哲学家、作家培根在《论学问》一文中曾这样断言:“诗歌使人巧慧。”时至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在这里喋喋不休地讨论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似乎有点遗忘先哲的明智。“当前,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正朝着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的创造性应用的方向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先进技术日益呈现出一种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互相渗透的综合发展趋势,而且大量事实也证明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汇处,即通常所说的边缘学科,最能出成果、出人才。处于我国高等教育前沿的高职高专教育,因其全新的自成体系的独特的人才培养规格,这种“互相渗透”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乃至可作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规律视之。由于大学语文具有最强的横向联系各学科的能力,因此,它在“互相渗透”的同时,还起着“催化剂”、“粘合剂”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复合型”正是各种“渗透”与“粘合”的结晶。

参考文献:

第9篇:化学教改论文范文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文化基础课 教研室组织

当中等职业学校升格为五年一贯制高职后,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在校接受普通高中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两个阶段的培养,学校教学组织机构必须调整。社会功利化思想使职业学校过于追求办学经济效益,一切以专业课程为先,忽视人才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知识储备。作为教育组织架构中的一个重要教学基层组织――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倍受冷落,管理和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不仅未能充分发挥应有作用,反而面临存废与否的危机。下面笔者以T职校为例,阐述此类教研室在组织机构中的生存状况,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组织结构变迁情况

文化基础课包括语文、数学和英语。2005年以前,T校作为中专校还未实行“两级职能型”管理,当时全校教务工作由教务科统辖。按学科下设四个教研室,分别是基础教研室和三个专业教研室,每个教研室再按课程类别划分教研组。这段时期内,文化基础课各教研组的地位与其他专业教研组的地位是同等的,由各教研室负责日常管理,受到教务科的统一领导。2005年学校升级为五年制高职校后,摈弃原有的中专管理模式,将原有的教学组织整合为四系一处。各系下设教研组,教务处被降至和系同级别,下面再成立基础部,统辖语文、英语、数学三个教研组。基础部统筹安排各项工作,但教研组校内地位降低。到2012年,四系并两系,基础部拆散,人员按两系需要分配至各系。教学工作由分管教学副校长具体负责,实行“校系两级职能型管理体制”,其组织结构为:学校?邛系?邛教研室?邛教师。一年后,因教师与学生人数不成比例,仅仅依靠本系教师,不但教学任务分配有困难,而且不利于平时统一的教研活动,文件精神传达不畅通。于是学校设立语数外三个教研室,语文英语教研室归一系,数学教研室隶属另一系。教研室日常管理由各系负责,事实上仍未解决每学期排课的混乱状态。

二、机构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定位不明确,出现职能偏失的现象。

教研室的分分合合体现其在学校内部地位的不稳定性和学校领导在管理上的不确定性和矛盾心态。管理者和普通教师对教研室组织属性表现出不确定、不清晰的态度,是职业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反映了他们在理论研究上的薄弱。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张,日常管理压力变大,教研室创设之初被赋予的职能远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管理上的需要,逐渐扩展为更复杂的属性。教研室越来越“名不副实”,教师想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研的合作交流的愿望落空。在职业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变革时期,如何理顺校内各个组织机构的关系,使教研室逐步摆脱行政角色,发挥其专业职能变得尤为迫切。

(二)学校管理机制运行不畅通。

目前大多数领导重视专业轻基础,对文化基础课教研缺少客观的认知和有效的指导,管理和监督不到位,很少有时间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研室的真实情况。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分属两系,很多教学工作的布置却由学校层面或教学科研处直接下达,两个部门领导常因事先未统一标准而起分歧,教研室形同虚设。教研室虽然有工作计划,但因为学校没有一套能保证教研活动扎实有效进行的严格制度,从而造成教研室内部纪律松散,教研活动目标模糊,教研成果寥寥无几。

(三)两类教研室的潜在矛盾。

文化基础课教研室与专业课教研室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校内两类教师地位不平等,二是工资收入差距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既然是专业人员,那么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工作理所当然就是专业性工作。但长期以来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是二等公民,“文化课人人能教”的言论严重损害文化基础课教师的专业自尊,是对教师劳动的歧视,对学生的极端不负责任。

三、重置文化基础课教研室的健康结构体系

(一)创建良性的外部环境。

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建立,一靠教研室自觉争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各种机会;二要学校领导主动提供支持和帮扶,搭建促进教研室合理发展的平台。校系两级虽管理层次减少,但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分散在各系,系领导都是专业课教师出身,对文化课的不了解直接导致相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依附于专业会使文化基础课教研室失去自主行动的能力和自我负责的意识,活力被压制。因此,第一,必须把此类教研室从系中独立出来,由教务处直接领导,与系形成相互依存的鼎立格局,使得层级之间的讯息传达更为快捷通畅,不同性质的组织各司其职,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第二,教研室要由懂文化课教育的人来领导,学校要给予该部门和其他系同等的地位和待遇,拥有自主决策和实践空间。教研室的行政工作由部门领导来承担,减弱教研室的行政属性,回归教科研的本源。

(二)优化人员结构。

教研室教师队伍要形成规模,6人以上才能建室,设教研室主任1名,职责范围是管理整个室内的各项工作。超过12人的教研室可以再设立副主任1人,协助主任完成工作。教研室主任人选应广泛征求室内全体教师的意见,集体讨论后再民主投票选举,其他行政部门无权干涉。教研室主任原则上应具备副教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如遇特殊情况,也可由教龄长、业绩特别突出、责任心强的本科学历讲师担任,聘期2年,可以连任。另外,本学科的校内外兼职教师应纳入教研室集中管理,在教学上同样受到教研室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