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孩子的想象力培养精选(九篇)

孩子的想象力培养

第1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幼儿;想象力;创造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富于想象力是儿童的天性,儿童的想象力往往是幼稚的,幼儿想象有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幼儿时期是人创造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培养想象力对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创造能力,他们的想象能力是极其丰富的,在他们的言行中处处蕴藏着许多灵感和智慧的火花。但如何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想象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呢?

1 帮助孩子产生奇思妙想

要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教育可以给孩子提供充分的发现、探索的机会,帮助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这样才能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的能动性。记得有一次我在开展《有趣的镜子》这一主题活动时设计了《万花筒》这一课题活动,通过引导,孩子们很乐意并且能够尽情去玩万花筒,玩的过程中我鼓励孩子们大胆想象万花筒的内部结构,孩子们对万花筒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果万花筒的奥秘找到了,各种各样的奇妙想法出来了:有的说,如果我把鱼缸做成三棱镜,那鱼缸里岂不是有好多条鱼?还有的说,如果我把房子设计成三棱镜,然后在房子里放盆花,那房子不就成了漂亮的花园了?各种想法接踵而至,此时的我对孩子的想法一一给予肯定和鼓励,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我们家长平时还可以经常带孩子玩一些能让孩子产生奇思妙想的玩具。如:玩电子玩具车,首先让他充分地玩起来,乃至对车的本身性能产生好奇,甚至可以让其把车全部拆开去寻找其中的奥秘;还可以让幼儿任意去玩闹钟等等。对于幼儿在游戏中的一次次发现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注意鼓励孩子的好奇心,鼓励孩子的发问,鼓励孩子的大胆想象。在游戏中,我们教者应该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往往更会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想象力就会逐渐丰富起来。

2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

幼儿期是孩子最富有想象力的阶段,孩子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无拘无束地表现着他们的童心和童趣。创造性活动的活力在于它给与孩子各种的机会和空间,给孩子各种挑战。所以,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一条捷径,会为孩子创造更多想象的空间。在创造性活动中,为孩子开放班级的工具区,提供各种材料,用变化的活动方式无不给孩子带来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持久的创作热情。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多样化的材料,引导他们创造不同的作品,你会发现每一个孩子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如:在我们小班,同样的模仿小鱼,孩子们会做出很多种的样子,每一个造型都是他们对小鱼的理解。在自主工作时间里,我们可以将孩子的自主性发挥到最大,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创作,仔细的观察,积极的引导,会有更多让老师惊奇的收获。还有在搭积木时,我们可以让孩子搭建出很高的楼,当楼的高度逐渐增加,倒得危险度也会直线提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想办法,怎样让楼既高又不会倒塌,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经过很多次的努力,才能成功,但从中就会激发孩子不断想象和探索。其探索的热情也将会不断提高。但我们常常看不到孩子的世界,不能理解他们的创造性。为了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孩子的作品,以我们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而是让孩子从自己的创作过程及我们的鼓励中体验到想象和创造的成功、快乐和自信。用心去做一个孩子的伙伴,为他们创设丰富的想象的资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的事,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我们的收获将会源源不断。

3 利用游戏规则,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规则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起到规定、限制的作用,还可以为幼儿创造想象空间,让幼儿在玩中展开想象。如:大班游戏“小猴运西瓜”,西瓜用皮球来代替,游戏规则是把西瓜从起点运到终点,在这个过程中双手不能碰西瓜。幼儿根据规则,大胆想象,最后想出了许多办法,如用双腿夹住皮球,像小兔跳一样将西瓜运到终点;把球胸贴胸或背靠背夹着,像小螃蟹横着走将西瓜运到终点。在游戏中,我鼓励幼儿各抒己见,引导幼儿设想、体验一物多玩、一物多变,激发幼儿思维的发散性。如在玩绳游戏中,我问:我们应该怎么玩绳,多数幼儿马上说出“跳绳”“单人跳”“双人跳”“集体跳”等,我继续问:“除了这些,还可以怎么玩?”循序渐进、启发诱导,幼儿的兴趣逐渐增强,很快提出了其他玩法,如“马拉车”、“过河”、“跳圈”等,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想,游戏在给幼儿带来欢乐的同时,也拓展了幼儿的眼界,发展了智力,拓宽了思路,以想象代替现实,以模仿创造了“社会生活”,孩子的想象力在游戏中得到了极好的发展。

4 在实践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想象力丰富,作画自由,无所顾忌,随意夸张,对世界充满新鲜感,什么都想知道,他们好奇好动的特征大都反映在玩上,在玩中增长知识,在玩中求乐。了解这一心理特征,教师在辅导时就应该从玩开始,玩就是美术启蒙教育的第一步,例如小班的玩色活动就特别受孩子们的喜爱。教师在辅导画画时,应打破常规,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顺应童心,倾听他们的见解和判断能力,为其创造一种自由、愉快、和谐的民主气氛,尊重天性,顺其自然,潜移默化地引导。想象是创造的前奏,不会想象就不会创造。对此,教师要多种手段、多种方法相结合,集绘画、诗歌、舞蹈、音乐、游戏于一体,积极引导,激发他们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好奇的张扬,启发幼儿大胆落笔,创作与同伴不一样的作品。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过程中,幼儿才会画出智慧的火花,才会更好地发挥想象、创造潜能。多鼓励和提倡儿童大胆地画,无论是想象画、写生画、创作画、自由画,都应让儿童亲自去体会一下,实践一下,也只有在实践活动中儿童的天赋才能得到发挥、发展,儿童的想象力、创造性才能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儿童的聪明才干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记得有一次我让孩子们画“水果想象画”,在孩子们观察和了解各种水果的基础上启发想象:“现在我们来变魔术,让这些水果变成小精灵,有眼睛、嘴巴、手、脚……而且会哈哈大笑,会生气,跟小朋友一样,它们生活在自己的王国里,如果你是水果小精灵,你愿意打扮成什么样子,做什么”。孩子们兴奋不已,随着音乐做出了各种动作,并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孩子们在绘画时兴致昂然,边画边联想,没有一个说“老师我不会画的”。结果有的画出了水果小精灵放录音机开舞会,有的画出了西瓜国王发脾气,有的画出了美的菠萝公主,长着长长的卷发,穿着美丽的花裙子……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总之,宝宝的想象力是需要有足够宽松的空间来培养和发挥的,所以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善待宝宝的奇思妙想,给宝宝多一些自由摸索的机会、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宝宝畅游在梦想的天地中,打造一个崭新的未来。

第2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美术;幼儿;想象力

幼儿期是创造力培养的最佳时期,而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不仅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通过美术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孩子在绘画的世界里创造自己的快乐。

1 观察――启发想象的源泉

“观察是有一定目的、有组织的主动的知觉”。通过观察生活、自然,各种各样的艺术品启发幼儿想象的源泉。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活动室,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和孩子一起去踏青,孩子发现了绿油油的小麦、绿绿的小草、绿绿的树叶,原来绿是一种美;水果丰收的季节,带领幼儿来到水果铺,看见铺子里摆放着各色水果:苹果、橘子、香蕉、石榴,孩子们高兴的说水果真美;夏天看着女孩子穿的花花绿绿的裙子,美丽的图案、美丽的颜色、美丽的搭配,启发着孩子运用多种色彩、图形进行装饰。在小班美术欣赏《蝴蝶》的教学活动中,带孩子来到花园里,让孩子静静的去观察蝴蝶,孩子们发现蝴蝶身上的花纹是左右对称的,颜色是多彩的。时时利用机会,用一双发现的眼睛去看周围的一切事物,孩子们找到了美、发现了美。丰富多样的观察活动为孩子积累了活动的内容,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的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2 提问――培养想象的能力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味的说教,孩子被动的听,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的嘴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放,教师要给予孩子更多想象和提问的机会,通过提问让幼儿更好的理解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在问的过程中,孩子跟着老师的言语发挥想象,增加认识,培养幼儿想象的能力;在说的过程中,积极的开动脑子,让思绪在大脑中飞舞。在大班美术欣赏《星月夜》时,一开始教师就提问:这副画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一提问把幼儿带入了作品之中,幼儿知道了这是夜晚的作品,在欣赏中,教师鼓励孩子自己去想象,画面中粗粗的、黑色的是什么?画面上的星星和月亮被什么包裹着?让孩子去提问,有的孩子认为这是暴风雨前的夜晚,有的孩子认为这狂风把星星和月亮包裹了……在孩子说的基础上,教师再次提问:这种画面给你什么感觉?作者想要传递的是什么?一连串的提问中,让孩子理解了这副作品作者所表达的思想,透过作品解读作者,同时孩子们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进一步感受了作品的色彩变化美、绘画手法的运用。提问欣赏,鼓励孩子大胆的说,培养了幼儿想象的能力。

3 创作――放飞想象的思绪

第3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我们读古诗《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我们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幅非常壮美的图画,而且每个人脑子里的图画都各不相同。这就是每个人想象的结果。 

    一、想像力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

    想像力是孩子智力活动的基础,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体现,丰富的想像力又是和孩子的记忆、思维的发展密不可分。丰富的想像力,能够促进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孩子注意力,有利于孩子记忆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丰富的想像力对孩子的智力的发展是何等重要。

    智力要素中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在学习中的作用主要是获取知识。想像力的作用主要是创造新知识。 通过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获取的知识信息、事实以及一系列的推论设想本身都是死的东西,是想像力赋予了它们生命。有人认为,事实好比空气,想像力就好比翅膀,只有两方面结合,智力才能如矫健的雄鹰,一飞冲天,翱翔万里,以探索的目光巡视广阔无垠的世界,搜索一切奇珍异宝。 

    

    二、培养孩子想像力的基本途径

    人的想象能力的潜力是很大的,有很多没有被发掘出来。如何发掘孩子的想像力呢?

    1.让孩子更多地接触自然和社会。想象是以表象为基础材料,孩子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愈多,他就有更多进行想象的资源。因此,作为家长应让孩子从小尽可能地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接触人世间的万事万物。丰富孩子表象的方法,是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去思考,以使孩子对尽可能多的事物产生基本的认识,在未来的想象活动中,拥有更多的事物形象参与思维过程。

    2.让孩子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发展想像力的基础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没有知识和经验的想象,只能是毫无根据的空想,或者是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只有扎根在知识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像力的驰骋面就越广阔。扩大孩子语言文字的积累,是丰富孩子知识,增加孩子表象储备的有效途径。想象以形象形式为主,但离不开语言材料,特别是需要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将想象的内容表述出来。因此,要让孩子扩大语言文字积累。需要背诵的课文一定要记牢,要准备笔记本,记录一些文学名句、名段,随时把阅读中遇到的名句、名段摘抄下来,而且利用休闲时间翻阅。这样在想象时,可以拓宽想象的天地,增加想象的细密程度和丰富程度,从而促进孩子想像力的发展。

    3.丰富孩子生活经验,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生活经验的积累,直接影响到孩子想象的深度和广度,家长要让孩子广泛地接触、观察、体验生活,并有意地在生活中捕捉形象,积累表象,为培养孩子的想像力创造良好的条件。孩子不仅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还要有广泛的兴趣,特别要多阅读文学书籍。文学艺术作品可以提供丰富的形象,尤其是典型形象。阅读文学作品和欣赏艺术,可以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

    4.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学校举办的各种课外兴趣小组,开辟的第二课堂活动,家长应该支持孩子报名参加。因为,这些兴趣小组活动,是孩子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不论是音乐、舞蹈、美术、体育,还是书法、天文、航模、电脑,每一种兴趣小组活动,都有大量的形象化的事物进入脑海,而且需要进行创造性想象才能完成活动任务。这对于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十分有益。当孩子们的兴趣小组成果得到展示或者获得表彰奖励时,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想像力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第4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艺术创造力;幼儿美术;美术教学;幼儿教学;创造力培养

我国最新出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对幼儿进行美术教育时,需要根据幼儿艺术教育的要求,对幼儿的情感进行丰富,对幼儿的创造力进行提升,进而使得幼儿能够具有初步的对美的感知能力以及对美的展现能力。在教育的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发挥的时间与自我创作的时间,从而使得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得到更好的激发与锻炼,进而使得幼儿的创造能力与想象能力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而这同时也是幼儿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当然,想要实现这一目标,老师在日常的幼儿美术教学中,就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美术教学方法。因此,对艺术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培养方法展开相应的探讨与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艺术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之启发幼儿绘画思维

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对幼儿绘画思维的启发是最为困难,同时也是任务最为艰巨的环节之一。对于幼儿绘画思维的启发工作来说,其特点之一是幼儿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正处于有待开发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孩子的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因此他们所创做出来的美术作品往往具有想象独特、造型夸张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正是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初步体现。所以,如果老师想要在幼儿美术教学中对幼儿的艺术创造力进行全面的培养,那么对幼儿绘画思维的启发是非常重要的。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模式化的教学方法与启发方法,以减少幼儿绘画中对幼儿脑部与肢体的限制,此时,运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较为合适的。

比如说,在幼儿水笔画《法国贵族夫人》中,部分老师很可能会向孩子们展示一张法国贵族夫人的照片,并让孩子去模仿。这种教学方法虽然可以在课堂上对孩子的行为有更好的管理,但并不利于孩子思维的启发。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可以增加展示照片的数量与种类,通过法国贵族夫人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着装的图片的展示,来拓宽孩子对法规贵族夫人形象的认识以及对不同色彩等的把握。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抓住法国贵族夫人身上可以让孩子自由发挥的地方来对孩子的艺术创造力进行启发。例如,老师可以教会孩子多种图形和色彩的运用,从而让孩子为法国贵族夫人来设计衣服或者是发型,还可以在《法国贵族夫人》这一主题上让孩子来设计自己心中的“贵族夫人”,不论高矮还是胖瘦,只要孩子愿意动手去绘画、去设计,那么对孩子艺术创造力以及绘画思维能力的培养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二、艺术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之对不同个体开展差异性的指导

在我国幼儿美术教学中,一个班级一般由15~30个人组成,而同一个班上的孩子,其绘画能力、想象能力、肌肉控制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能力都各有不同,此时,如果老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那么部分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现象,而这不仅会拖累幼儿美术教学的整体教学进度,更会对幼儿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制定多种教学方法以及突发状况的应对方法,当然,在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之前,老师应该对班级上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这是因为教学方案的制定应该尽可能地与孩子的性格相适应,只有这样,孩子才可能对老师所制定的教学方法更快地适应。比如说,班上一些孩子的想象较为大胆,但由于其肌肉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所以绘画会出现零乱且选色较为单一的现象,此时,老师应该肯定他们的想象能力,认真倾听他们绘画中所蕴含的内容,其次来适当地增加对他们肌肉控制能力以及色彩敏感能力有提升作用的训练,进而鼓励他们来丰富自己画作的色彩。而班上的另一些孩子比较喜欢临摹或是模仿,这样的孩子往往其肌肉控制能力较好,但其想象能力与艺术创造能力大多较弱,此时,老师可以适当地提出一些对孩子思维或想象能力有启发作用的问题,以此来拓宽孩子的绘画思路。而老师只有针对不同的孩子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班级上的每一个孩子才可能在统一的时间里都得到较好的锻炼。

三、艺术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之联系实际与生活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对于幼儿美术教学而言,幼儿的观察能力是帮助他们将具体转换为抽象、将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支撑,因此,老师在对幼儿艺术创造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就应该注重对孩子观察能力的培养。在观察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联系生活往往是较好的选择。而为了实现这一培养目的,老师可以将绘画主题定在户外,并带领孩子走出教室,去用自己的双眼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与大自然的美。

比如说,在《动物大家庭》的绘画训练里,老师可以利用春游的机会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每一个孩子还可以带上自己的小画板,将自己看到的动物画在小画板上。当然,为了让孩子能够对动物进行更加仔细地观察,老师可以在游玩的路上首先向孩子们提出几个有利于观察的问题,如“小豹子是什么颜色的?”“小老虎穿了一件什么衣服?”“小河马和河马妈妈一般都在做些什么?”等等,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更可以让孩子在观察的时候有目的地观察一些细节,而这些细节通过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就可以成为一幅很好的作品。

四、艺术创造力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培养之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

除了以上几点之外,老师在教学结束之后还需要对幼儿的绘画作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对于幼儿绘画评价来说,作品的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是否切实参与绘画,是否在绘画的过程中开动了自己的脑筋,是否对自己的创造能力进行锻炼。而对于老师而言,肯定孩子在绘画过程中的创造,并适当指出孩子值得提升的地方,才是老师在绘画评价中最应该实现的事情。

五、结语

第5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幼儿;美术;想象力;童趣

一、让孩子在活动中萌发想象意识

家长和幼儿教师应明白绘画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游戏。绘画需要很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可是现实中许多老师和家长在让孩子学画的时候,只注重绘画技巧的运用。孩子的画中如果只有技巧而没有童趣,这样的画又有什么意义呢?

因此我们不能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的作品。孩子的作品中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评价。教师如果这次以像不像为标准,下次孩子们的画就会丧失了想象力,孩子的想象力也就被抹杀了。教师在绘画活动中,可尝试提出疑问让幼儿改变思路肯定幼儿的想象,以避免形成一种僵化、固定不变的思维模式。

如果教师肯定孩子的想象部分,孩子就一定会更加夸张,想象会随之出现更加扩张。所以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应多提问、多肯定幼儿,引导他们将现实的物象任意夸张、错位、变形、组合、打乱、改动――从而萌发每个孩子的想象意识。

二、孩子的想象源泉――大自然

教师应常常带孩子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看看美丽的花朵、摸摸大树、观察小动物等等,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这样孩子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也就随之迸发。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

三、调用感官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想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就要培养他们的具体感,怎么培养?也就是让孩子们说出来、写出来、画出来。因此,教师就可以组织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系统。

四、通过欣赏作品,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其实我们幼儿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的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这样去做:及时地介绍幼儿有创意的表现,引导幼儿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幼儿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幼儿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幼儿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

五、从以下几点去做,让孩子画出有个性的画

1.不要轻易指点孩子作画。

我们知道不同个性的孩子会在绘画中使用不同的绘画语言。一个偏爱动物的孩子,通常能画出动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一个喜欢交通工具的孩子,则能把车辆的部件凭记忆画出来。什么个性的孩子就让他画什么样的画,这样,孩子的原始创作热情才会被激励。您可以问他画的是什么,但不要去干涉他画什么、怎样画。

2.同一个题材,画不同的画。

同一幅绘画题材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画出不同的画,如果您想让孩子的画有个性,充满创造力,不妨在平时让他练习就一个题材,画出不同的画面。在绘画的过程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丰富,他会学着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绘画的内容,从而也培养了发散性思维。

3.让孩子挑选自己喜爱的颜色。

孩子喜欢缤纷的色彩,有些在大人眼里看来非常难看的搭配,孩子却非常喜欢。所以,如果您的孩子用色“大胆”,您千万不要对他的画指手画脚,抹杀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对颜色的热情。

总之,老师应当培养孩子对生活的兴趣,让小孩自由地去表现,不要拘泥孩子,尽可能为宝宝创造条件,让他多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以便从中得到陶冶和启发。但是,千万不要强求孩子去模仿成人的作品。

第6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美术教学;创造性思维;幼儿培养

每个孩子的想法都是独一无二的,幼儿的发展决定着自身的未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教育条例在呼吁幼儿教育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幼儿欣赏美和感受美,更能让幼儿在美术中激发自己的创造力。不难看出,所有的幼儿都是在没有任何的逻辑中开始创造的。正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想法,使得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阐述

想象、观察、以及思维这些都是创造的基础。但是在幼儿的思维中,兴趣和好奇心才是激发这些基础的动力。创造性思维对于幼儿来说可能体现在一句话,也可能体现在一幅作品中。面对幼儿滑稽的、夸张的、稚嫩的作品以及表现时,教师以及家长应对孩子创造性的表现给予鼓励。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面对儿童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和家长应该给以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便不会受到拘束。鼓励可以使孩子增添信心,同时也能给予孩子肯定,这一现象在幼儿身上同样可以体现。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者,将美术融入到孩子感兴趣的游戏中。这种新奇的教育方式不仅能使幼儿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更能使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挥。幼儿能自己去发现,能自己去探索,其所得到的任何体验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实践证明,当幼儿之间的思维方式得到碰撞的时候,其思维便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所以游戏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更能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得到交流。

二、传统教育局限及美术的作用

1.传统教育的局限性

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了孩子的创造性,几乎所有的美术教师教给孩子的树叶都是绿色的。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从一开始就受到教师的引导。教师也在不知不觉中促使孩子们形成了思维定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忽略了幼儿天马行空的情感思维,从而导致幼儿的思维受到局限。

2.美术教学对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作用

在传统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师成为了关键人物。这样便局限了幼儿的创造性,扼杀了孩子的思考机会。美术教师应该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想象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并相信孩子的创造力,让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幼儿教育者,不能局限孩子的思考,而是应该帮助孩子培养创造性思维、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幼儿的观察能力往往需要教育者去发掘与培养。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想象并进行独立思考。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和培养孩子,而不是以错误的教育局限孩子,因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无限激发。

三、美术教学中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1.保护孩子的想象空间

孩子生活在一个以自我想象为中心的世界,孩子在美术教学中会表现出孩子自身特立独行的思维模式。幼儿处在一个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初期,教育者应当保护幼儿自身的想象空间,让幼儿在自身的想象空间中释放自身的创造思维。在美术教学中,孩子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能使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有一个新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却不是成人可以想象到的世界。在孩子的世界中,树叶可能是蓝色的、小猫小狗可能是三条腿的、鱼儿可能是带翅膀的。这些都可能是属于孩子的思维世界,对于这种想象思维,教育者应当去保护孩子自身的想象世界,那么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才能被无限激发。

2.引导并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在美术教学这种可以发挥无限想象的教育性活动中,教育者应该更好的引导孩子去探索和思考。幼儿教育作为人才发展的起点,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者应该更加注重孩子的创造能力。教育者在面对孩子天马行空的世界时,需要更多的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但是,一味地去保护孩子的想象世界,孩子的审美判断就会偏离。教育者除了要保护孩子的想象世界以外,还需要去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感。那样创造性潜能会被无限激发以外,孩子自身的未来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四、结束语

现如今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奈斯比特曾经指出:这个时代需要创造力。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对于现如今知识经济的时代至关重要。在越来越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对于人才的观念发生了巨大改变。在着重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今天,美术教学有其独特的作用。教育者通过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孩子眼中不一样的天空。通过让幼儿去大胆发挥和无尽想象,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将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作者:冯远宇 单位:贵州省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参考文献:

[1]王昆,郑竞翔.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学前教育研究,2014,09:70-72.

[2]刘净丹.浅谈美术教学中幼儿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16-17.

第7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家长们肯定都还记得那一场有趣的官司:1968年,美国一位妈妈状告幼儿园,认为幼儿园教会自己3岁女儿26个字母后,孩子再也不能将“0”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东西了,幼儿园应当对这种扼杀孩子想象力的后果负责。结果是,家长打赢了官司,并导致内华达州修改了《公民教育保护法》。

黑格尔说过:想象是艺术创造中最杰出的艺术本领。歌德母亲教育孩子的经验就很值得我们借鉴,她讲故事的方法很独特,总是讲到一半的时候就停下来,余下的故事则让小歌德发挥。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自由发挥就是发散思维,就是想象力。

然而,一种怪现象正在孩子们当中蔓延开来,使我们原本聪明无比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没有想象力。那就是“懒脑”现象。

“懒脑”现象: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应用心理学教授迈克尔・施尔领导的研究小组的最近研究结果表明,现在的孩子与30年前的同年龄孩子(1976年)相比,3~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已大幅度提高;而14岁孩子的智力水平非但没有像人们想象的大幅度升高,相反要落后1~3年。原因是:学校密集的考试;经常看电视(只能鼓励孩子们的被动性);很多时间玩电脑,使他们不愿做对开发智力大有裨益的动手能力的手工活。

让宝宝从小拒绝“懒脑”,摆脱“懒脑”,放飞想象力的翅膀,你可以这样做:

1 大量观察。人的想象总是以自己头脑中的形象为基础的。头脑里的形象是通过广泛接触事物而形成的,丰富、开阔而深刻。反之,孤陋寡闻,头脑中形象单调且稀少,想象自然狭窄、肤浅。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多让孩子感知客观事物,并引导孩子全面、仔细而且深刻地观察,以便孩子头脑中积累大量的真实的事物形象。

2 让孩子多听故事。多听故事,就是通过语言的描述使孩子在头脑中进行再造想象。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经常听广播中的评书连播、电影录音剪辑、相声等节目,还要抽空多给孩子讲故事。同时,还要启发孩子自己多讲故事。开始可以复述故事,渐渐自编故事,这对发展孩子。

3 大量阅读。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看书,这对她想象能力的发展就有利了。因为靠听别人讲故事,总归有局限,如果自己通过视觉来阅读,就可以经常主动地进行再造想象。所以,只要孩子达到一定的识字量,就要及早指导孩子阅读,而且还要多给孩子买些书,为孩子大量阅读提供条件。

4 绘画和写话。从小教孩子画画,有助于发展她的观察力,也有利于想象能力的培养。因为无论画什么,总是先想象而后才画出来的,即使三四岁的孩子,有时画个东西什么也不像,但这培养了她的想象能力。至于认识了一定数量的字之后让孩子把想说的写下来,也是培养孩子想象能力的好办法。因为要通过文字写清楚一件事,没有反复认真的想象是不可能的。

5 多实践。常言说:“实践出真知”。对孩子来说也是如此。经常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支持孩子多做一些自己喜欢做的游戏,让孩子适当看看电视和电影或者是鼓励孩子拆装废旧物品,适当给孩子买一些智力玩具。比如废旧的钟表可以让孩子拿去拆装,甚至家里的电脑等物品,家长都可陪孩子一起拆装维修。这都有助于孩子积累经验,发挥想象能力。

6 丰富语言。尽管孩子的头脑里有丰富的形象,但是如果没有丰富的语言,也难以形成丰富的想象。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对提高想象力十分关键。

7 多让孩子做一些脑筋急转弯的练习,鼓励孩子思考时多转几个弯,同时鼓励他们不按成年人的思维定式进行思考。

这些行为扼杀想象力:

1 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一个经典的案例是这样的:老师问“雪化了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这个答案被老师打上红叉,因为它与标准答案不符。

2 替孩子做事。比如替孩子洗碗、洗衣服、背书包、系鞋带,使孩子丧失基本的动手能力和好奇心。

3 制止孩子与众不同。这也有一个经典案例:一个孩子在图画本上画了一个绿色的太阳,结果被老师和家长纠正过来,因为“太阳应该是红的”。这样的做法会让孩子不敢进行与众不同的想象。

4 过早开发智力。很多家长强调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向孩子灌输大量的现成知识,结果孩子记下来、背下来,似乎什么都知道了答案,从而失去了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兴趣。

链接世界:

身在美国,两个孩子都在美国读书的妈妈陈晚告诉你,美国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

1 美国小学里艺术类功课的设置,要比中国丰富得多。算术语文固然重要,但艺术熏陶是培养孩子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比如在我家二宝的绘画课上,有一次美国老师就是这样告诉学生的:来,你们都画一个外星人吧。这堂绘画课的结果是,美国老师收到了几十个外星人的图片。无所谓标准答案,更谈不上模仿得是否逼真,只要是用心设计外星人的孩子们,最后都得了高分。

除了绘画课,美国小学的音乐教学也非常值得称道。美国小学生到了三年级,人人都要选修一门乐器。随后,到了初中和高中以后,这门乐器会跟着孩子们一起升学。

音乐和想象力有什么关系?大有关系。作曲家是根据什么创造出美妙的音乐的?一定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失聪后的贝多芬,他晚期的创作被认为是“超越了以前所有音乐,向人类想象力所能及的最高领域翱翔”。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就没有贝多芬的晚期成就。

2 美国中小学几乎都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外出远足(field trip)。

美国学校外出远足教学的距离有远有近,内容极其丰富多彩。比如我家二宝去年上音乐课时,全年级同学跑到纽约的百老汇观看音乐剧去了。最近二宝的学校又去华盛顿的美国国家艺术馆看画展。我觉得无论是课堂还是外出教学,美国学校对培养孩子们的艺术修养方面非常用心。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学校借鉴。

美国中小学每年至少会举办一次科学节(science fair)。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可以报名参加科学节的比赛。这种比赛选题非常随意,没有标准命题,孩子们对什么拿手,对什么感兴趣,就拿什么课题去报名来试试身手。记得我去年参观一个科学节时,看到一位美国孩子的研究课题非常有趣,他研究的是可口可乐瓶子的变迁史。还有孩子研究当地出产的岩石。

3 让孩子做喜欢的事,他才会做得最好。

第8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想象力;智力;感官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2-0243-01

一、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有这样一则事例:一位国内重点小学的学生,移民到美国,上第一节美术课,老师要求他们画一颗圣诞树,这位中国小朋友的画技让美国教师和小朋友都很惊叹,因为画得太像了,跟墙上贴的一模一样。可是当老师要求他自己创作一幅时,这位小朋友却搞了半天也无从下笔。外国人评价我们“中国小朋友临摹能力强,但创造能力差。”

现在很多人将儿童美术教育简单的理解为教孩子“学画画”,即由不会画到会画、由画不像到画得像,儿童美术失去了它的情感色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从社会因素上讲,人们习惯以“像不像”来评价孩子一幅画的好坏,而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从教学上讲,许多教师上美术课,因缺乏资料或图省事,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许多儿童美术教育者都源于“专业”,深受原来熟悉和习惯的思维方式的影响,常不假思索地向孩子灌输一些乏味的技法和强加一些成人的观点,这样就束缚了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抑制了他们的个性发展,扼杀了他们的绘画才能。

培养能力,是进行儿童美术教育的“主体工程”。美术教学大纲也指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以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健全、合格的人为标志的现代素质教育一浪高于一浪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对孩子们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以多种途径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一)利用大自然的活教材,启发儿童的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他主张让孩子“多到大自然中去直接学习,获取直接的体验。”让大自然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应常常带学生走出教室,在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花草树木、观察花鸟虫鱼,这样儿童的兴趣一下子就会被激活,想象力也就随之迸发。

例如,学习《鲜花的世界》,就可以请孩子们到户外搜寻各种各样的鲜花,然后请他们自由地讲述看到了什么样、什么颜色的花与枝叶等,通过学生的回忆再现观察的物体。教师还可以通过图片、实物投影、电脑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手段再总结归纳,并与几何图形、夸张变形等相联系,使孩子了解到各种各样的花朵之间的不同,但又有着共同的规律。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按自己的想象创作出一幅关于鲜花的作品,教师将会发现在孩子们的作品里呈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再请孩子们在自己画的作品上进行添画,孩子们会更加兴致勃勃。

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主动探索知识、积极参与活动,可见大自然不仅增添了孩子们的知识和经验,也促进了他们智慧发展,丰富了孩子们的整个精神世界。自然界的景象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儿童绘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为学生开启了想象的大门,发现了美、创造了美。

(二)调动各种感官,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各异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系统。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视觉,“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美术活动中观察是极其重要的,通过观察物象、再现物象、添画、装饰、涂色,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让孩子闭上眼睛闻各种各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的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孩子亲身摸一摸不同质地、不同规则的物体,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的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等。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三)欣赏作品,激发儿童的想象力

儿童的绘画作品是充满个性化的,其中有许多值得相互学习观摩的部分,从中可以激发起他们另外的想象力、创造潜能。因此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向同伴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通过欣赏国内、外儿童有创意的表现,引导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想象创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把他们的作品全部拿出来展览,引导学生乐于观赏,能在别人的作品中寻找、发现优点。欣赏、观摩大师的作品也是儿童绘画的常用形式,凡高、米罗、毕加索、莫奈等大师的作品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不同的渠道让学生在艺术的海洋里寻找、发现,帮助他们开阔眼界、激发想象。

第9篇:孩子的想象力培养范文

一、幼儿教育审美中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幼儿审美教育可有可无

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幼儿园的孩子太小,不需要懂得如何审美,只要会画画就可以了。教师在幼儿园也只教一些简单的绘画技能。

问题二:幼儿审美素质教育只停留在课堂上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的正规活动。对教师来说,比较容易在计划工作中渗透审美活动的有关内容,但对于没有事先计划的幼儿教育,教师往往不能带领幼儿进行。

问题三:将幼儿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等同起来

这是一种把幼儿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的狭隘做法。艺术教育是幼儿美育的一种途径,幼儿美育作为与体、智、德并列的一个教育方面,它渗透于健康、科学、艺术、数学各个领域。

三、幼儿审美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加强早期的审美教育。孩子在2~3岁甚至咿呀学语时,家长就应把粗浅的审美教育输送到孩子的感官,让他们在娱乐中由浅入深地接受审美教育。 (二)、通过认识“丑”,提高审美能力。艺术的美妙只能培养孩子对美的赞叹和向往。如果孩子缺乏对丑的增恶,往往会显得对美的理解肤浅、淡薄。因而让孩子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中丑陋之处也是审美教育的手段之一。 (三)、审美教育应注意时代性,随时代的发展而提高。孩子审美教育的重心应倾向现在,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突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审美观念、情趣、规范等;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应根据孩子特点,循序渐进。

四、 幼儿审美教育的特点

(一) 大多注意审美对象的外形美,对那些鲜艳、活动、富有儿童情趣的审美对象易产生美感幼儿喜欢美丽的色彩,喜欢有趣的,特别是以小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故事和节奏感强烈的儿歌。在文学欣赏中,他们喜欢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艺术形象。幼儿故事中的小羊不能是呆板地站着,而是咩咩地叫着:小熊是吧嗒、吧嗒地走过来的,小花猫是喵喵地叫着跑过来的……。可见幼儿对作为审美媒介的文艺作品的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色彩等方面都有着特殊的要求。

(二) 情感强烈、外露、不稳定是幼儿审美的又一特点。审美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是构成审美心理的要素。幼儿在审美过程中,情感活动十分强烈。孩子来到野外,看见花呀、草呀、小动物呀,会高兴得又蹦又跳,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表现出极大的审美愉悦。孩子在听故事时听到伤心处会掉眼泪。

(三) 审美想象日渐丰富,且带有幻想色彩。在审美活动中,幼儿的想象是大胆而又奇特的。孩子编的故事怪诞离奇,会令人目瞪口呆。游戏中的想象更为丰富,树叶、瓦片、小草,在他们眼中简直是世界上最美的餐具和佳肴;儿童的画往往是造型夸张、构图出格、想象奇特,鱼可以游到天上,太阳、小鸟、云朵却画在地上。同时,幼儿的审美想象又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把自己强烈的感情直接注入审美对象,审美想象则随着自己的感情而变化。如妈妈让孩子画一只小鸭子,可孩子画了四只。妈妈问他为何不按要求画,孩子却说,“一只小鸭子多孤单呀!许多小鸭子在一起玩才有意思。”孩子的回答说明他在画画时注入了自己的感情。

(四)审美评价愿望强烈,标准简单,且有两极性。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丰富,在审美活动中,幼儿表现出急于对各种事物做出审美评价的强烈愿望。如孩子在看电视、听故事时,总是急于分辨谁是好人,谁是坏蛋。这故事是好听还是不好听,充分显示情感的两极性(爱与憎、乐与悲、好与坏)特点。

五、如何培养幼儿的审美素质

(一)引导孩子去发现美

日常生活、自然界、艺术作品中蕴涵着各种美的事物和现象,要经常借助它们引导幼儿去发现美,让幼儿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是培养幼儿具有良好审美情操和审美能力的前提。

(二)为发展孩子美感和审美能力提供条件

孩子天天生活在家庭环境之中,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情趣和习惯。家庭环境美,最基本的标志就是干净、卫生、整洁、明亮。父母把家里布置得井然有序,家具摆设合理,疏密适度,门窗明亮,干净的家庭环境给人以愉悦的感受,会使孩子感到舒适愉快,形成一种明快的美,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爱整洁、爱干净的情感和美的习惯。若是把屋里的东西摆得杂乱无章,装饰庸俗土气,没有一块儿孩子玩耍的空间,这些都不利于对孩子进行美的熏陶。

(三)、培养孩子广泛的艺术兴趣

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挑选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与孩子一起赏析。比如欣赏风景画时,可问孩子:你在画看到了什么?有什么联想?你认为画中什么最重要?为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画家在作画时有什么感觉?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个景色、这个物体?假如让你画,你会怎样画?会添上什么?舍去什么?家长要细心倾听孩子回答,肯定他们说得对的地方,必要时给予指正,从而使孩子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父母应借助于艺术的手段,培养孩子广泛的艺术兴趣,丰富孩子的生活,培养孩子高尚的情操,这对发展孩子通过艺术的美来提高审美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来说,文学作品、音乐、舞蹈和工艺美术等都有巨大的感染力,并且富有形象性、直观可感性等特点。如音乐可以陶冶孩子的情趣,优美的旋律能培养孩子的音乐听觉,歌声进入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发展智力和想象力的作用。

(四)、重视孩子观察力的培养

审美的过程离不开生动丰富的感性材料,因此要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哪怕是一束花的放置、一幅图画的悬挂、一个装饰品的陈设,都应具有美感。可以从形状、色彩、结构,以及平衡、对称、变化、统一等方面引导孩子仔细观赏。另外,还可通过欣赏图画、电视节目、工艺品、生活用品等活动,获得造型美的粗浅知识。

(五)、引导孩子领略自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