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精选(九篇)

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

第1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情景一:“我不干,我就是不干!”豆豆妈答应了姥姥,让豆豆中午到她那里吃饭,而且,舅舅从国外回来了,这正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可是,妈妈怎么说,豆豆就是不听!到后来,烦躁的豆豆索性进了卧室,“砰――”地关了门,再也不出来。留下脸色青紫的妈妈呆呆地立在原地,不知道怎么办。

情景二:明天就要考试了,爸爸拉豆豆:电视咱就别看了,你看,都9点多了,再不睡觉明早就起不了床了。豆豆岿然不动,眼睛紧紧地盯着屏幕,生怕遗漏了一丁点细节,甚至爸爸讲了半天,他头都没有回。爸爸在重复几遍后,终于撕下稳重的“伪装”,“啪!”地关掉了电视。伴随着“啪!”声,豆豆“哇――”,就哭起了男高音,任爸爸妈妈怎么哄,就是没有休止符。没办法,妈妈打开电视,直到小家伙把电视看完,一家人才匆匆忙忙洗漱上床。

情景三:“豆豆,老师布置的作业完成了吗?”爸爸从厨房里探出头。为了建设和谐家庭,让全家三口达到共同富裕,爸爸已经在厨房客串演出半个多月了。原本属于爸爸细致检查的豆豆大作,也变成了时不时的口头检查。爸爸不放心,放下手中的活儿,准备来个抽检,没想到,老师早就在豆豆的作业本上,用红笔批示了无数个“补做”!要不是煤气灶在旁边,爸爸一定气炸了: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天天要他做的作业,他居然耍起了“空城计”,只答应,不动笔!

2 豆豆爸的“涂鸦技术”

豆豆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不听话!而且,这不听话,仿佛已经成了顽疾。怎么来修改这幅已经成型的“山水画”呢?豆豆爸绞尽脑汁,多方请教,终于,在博士的指导下,有了初步的行动。

矫正之战第一役,找出对孩子和自己来说,更重要的事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是一项基本任务,而铺床则不是至关紧要的。抓住重要的问题,让孩子做,因为重要,孩子可能会开始顺从。开始顺从就是好的信号,循序渐进地增加要求,直到孩子开始听话、顺从,并尊重他人。

3 专家先生的“金玉良言”

豆豆他爸采取的措施很好,但是还不细致、全面。要矫正一种消极态度,需要科学细致具体的操作方式。

不听话是最难矫正的态度之一,豆豆爸们首先要拿出放大镜,寻找一下:孩子是怎样形成这种反叛、不顺从的态度的,他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态度。你自己本身就是个不听话的固执先生?孩子在哪些事情上不听话(分两栏在一张纸上记下孩子的“听话”和“不听话”,找一种合适的模式来和孩子相处)?孩子对所有人在所有时间所有场合都不听话吗(如果有一段时间或者一些人,孩子是听话的,尽量在这些情境下让孩子做事)?

现在,豆豆爸,拿出一张纸,记下当孩子不听话时你的行为方式。等气定神闲时,再看一看这些方式是否恰当,如果不恰当,记下来,提示自己不再采用这种反应了。

我不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光检讨自己是不够的,孩子很多的行为方式都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豆豆爸们要牺牲一下自己的懒散了。为了让自己成为孩子的良好榜样,我第一步要做什么呢?

我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不听话”的矫正方法

第一步:调查火山的内部构造。核实一下,你与孩子有这些情况吗?

处罚措施不完美,太苛刻或者太温柔;和家长的关系不亲密,孩子感觉家长不爱他或者不欣赏他;嫉妒父母对其他人好过自己;不适当的焦虑或紧张,孩子成功的路上有太重的压力,父母制定太多的计划,孩子没有休息;不恰当的期望,父母对孩子的期望超出了孩子当前发展水平的范围。

第二步:清楚地说明你的期望。找一个你和孩子都很清醒冷静的时间,向他说明,从这一刻起,你希望他能遵从你的要求,做个听话的孩子。你一定要语言清晰,态度严肃,明白无误地把意思传达给孩子。没有必要必须同意他的意见,同时,要孩子重复你的内容,确保他明白你的意思。

第三步:陈述你的要求。降低音量而不是提高声音让孩子做事;限制用词,话越简短越好,比如“家庭作业”“铺床”,如果你讲话超过了10秒,就意味着你的话说的太多了;发出警告,孩子不转移关注点的时候,你可以给一个限制时间“我在3分钟内需要你的帮助”或者“我必须在2分钟之内和你好好谈谈”;运用记忆法重复你的语言,保证孩子听懂你的要求;用坚决命令的方式。

第四步:如果反抗继续,强制执行协议规定。设立一个行为后果并坚决的执行,同样也不能接受磋商、借口、大吼大叫、哄骗或者贿赂。与一个不听话的孩子相处,最难做到的就是一直保持冷静。用“限时出局”“剥夺特权”“限制活动”“亮起红灯”等方法,限制孩子不听话的行为。

第五步:孕育和培养尊重之心。向孩子说明“尊重”的重要性;不时提问孩子有关“为人准则”的问题:你如何待人,别人就会怎么待你;强化尊重,当孩子彬彬有礼时,要及时褒扬;制定详细的家庭“听话规则”。

21天,改正一个消极态度,让我们一起来为孩子健康成长努力!

1. 未来24小时,为了改正孩子的“不听话”,你将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坚持矫正,千万不能半途而废。

第一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尊重孩子,悉心倾听

看完台湾作家龙应台的《孩子你慢慢来》,笔者便找到了答案,内心便变得静谧美好起来。其实,这本书不是让孩子慢慢来,而是让做父母的慢慢来,让父母给孩子多一点的时间和自我,慢慢地陪着他一起成长。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家长认真倾听孩子说话是尊重孩子、构建良好亲子关系的首要前提。多数人都习惯诉说,不习惯倾听,尤其是父母,面对孩子更是滔滔不绝,总要求孩子“听话”。 其实孩子的心里话最想告诉的人就是自己的父母。不听孩子诉说,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呢?不听孩子诉说,又怎么能了解他、教育他呢?所以,家长们想要有个“听话”的孩子,必须先要“听”孩子说“话”,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诉说。不论事情的对与错、好与坏,不要嫌孩子烦,不要认为孩子的思想幼稚,不要在孩子说话的时候忙于做其他的事情,让孩子觉得家庭是平等对话的场所,爸爸妈妈很尊重他。只有家长善于“听”,孩子才会愿意“说”。慢慢地,家庭氛围才会变得宽松,父母才能倾听到孩子的心声,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及时教育孩子修正自己的行为,才能赢得孩子的依赖和敬爱。

给予自由,耐心陪伴

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说:“要给孩子爱和自由,良好的亲子关系就是爱和自由”。爱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本能,给孩子自由,却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够做到的。看了《孩子你慢慢来》这本书后,笔者不断地反问自己:“作为新时期的家长,我们有没有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们,让他们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有没有因工作忙碌敷衍忽略了孩子?有没有因心情恶劣而无端迁怒与孩子?”答案让我怵然心惊,因为父母更多的时候,一厢情愿地将自己的期望给予了孩子,无视了孩子的自由。大多数的家长要求孩子学钢琴、学画画、学围棋……这样忙碌的孩子,怎么能慢慢来呢?人生不是五十米短跑,无谓“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不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保存学习的兴趣与好奇心,这才是孩子一直向前的动力。孩子年龄小,注意力只能持续一个相对短的时间,所以学的内容相对少点,学的时间相对短点,慢慢地教、慢慢地学,一天进步一点点,耐心地陪伴孩子,静听花开的声音,孩子才会和谐成长,才会将父母视为他们成长旅途中的好伙伴。

爱护适度,尽量放手

美国心理学家派克说:“爱不只是给予,它是合理的给与合理的不给;是合理的赞美和合理的批评;是合理的争执、对立、鼓励、督促、安慰。而合理,不能只凭直觉,必须经过思考和判断以及有时不怎么愉快的取舍决定。”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中国父母并不很多,大多数的父母给予孩子的是强势的溺爱或者是无原则的放纵的宠爱。有的家长总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再干也不迟、什么事都包办代替,以至吃饭、大小便都有大人帮忙,甚至有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自己能做的事情,回到家里却什么都不会做了,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比如,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用什么样的铅笔橡皮,玩什么样的玩具。只要不是破坏性的行为、危害身体的活动或有损他人利益的事,家长就要少干涉。不要剥夺孩子动手的权利,不要因为孩子做得太慢或做得不好就包办代替,而使孩子失去学习练习的机会。作为家长,请不要吝惜你的时间,多放手,慢慢来。请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我们的孩子会做得很好,我们的亲子关系也会更融洽。

第3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孙女8岁,读小学二年级。这天中午,她爸妈打电话来说,下午他们有事不能去学校接孩子,要我代劳一下。把孙女带回我家,这是难得的与小孙女亲近的好机会,我欣然应允,并骑自行车提前15分钟赶到学校门口,站在预先约定的地点等候。

放学铃响了,孩子们像一群放归的鸭子向校门口涌来,黑压压一片。我踮起脚,怎么没看到孙女的身影呢?突然,随着一声熟悉的“爷爷”的喊声,孙女已像小燕子一般飞到我的身边。我高兴地牵起孙女的手,问她:“假如爷爷迟来或忘了来接你,怎么办?”小家伙毫不掩饰地回答:“见不到你们来接我。那我只有哭鼻子!”“哭有什么用?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啊!”我问她:“你记得你爸妈和爷爷家的电话号码吗?”“记得!”孙女一口气就把号码报了出来,我听后当即夸赞:“这就很好嘛,你可以到旁边小卖部打电话给我们呀!”“可我没钱,怎么办?”孙女不假思索地又冒出一个新问题。我没有直接帮她说出答案,而是叫她想办法。她皱皱眉头说:“让我想想……有了,我可以去借老师或者同学家长的电话,打给你们。”我听了连连点头:“嗯,不错,会想办法解决问题!”但为了考考她,我又问:“假如电话打不通,你又怎么办呢?”她摇摇头:“不知道,可能会哭吧……”我摸着她的头,轻声地告诉她:“孩子,大姑奶奶家就在学校旁边,走路两三分钟就到,我们带你去过她家好几回了。上次,还是你在前面给我们领路的,你记得吗?你可以先上她家去。她一定会想办法与我们联系的,我们到时就会来接你,这不也是个办法吗?”小家伙听后,会意地笑了:“哦,还是爷爷的办法多。”

我将孙女抱到前面的车座上,便蹬开双腿往家里赶。一路上,我们两次遇到红灯。她都非常懂事地大声喊“停、停、停”,说这是每个公民都要自觉遵守的交通规则,我不由得称赞她是个讲文明的好孩子。当我们经过小吃一条街时,她嘴馋了,嚷着要吃烤羊肉串。孩子好吃似乎是天性,但我知道她爸妈对她有时纵容得有点过头。孙女在家几乎零食不离嘴,弄得正常的一日三餐常常不肯吃饭。于是,我以其他小朋友好的榜样,启发她要懂得节俭、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我说:“奶奶已为你准备了很好吃的饭菜,我们何必要多花钱在外面吃那些不干净的小吃呢?而且吃了不干净的东西,肚子会痛的。”孙女很听话,不仅这一次,而且此后她也很少再和大人嚷着要吃路边摊的小吃了。

第4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做什么?除了拿巴掌打孩子以外,就是和孩子说话嘛!

可惜我们的父母太不会说话,所以孩子才不听话!当然话说的不合适,就很容易变成吵架;吵架要是还不够劲,就干脆用动手动脚等粗暴的方式来交流思想了。用这种高压的方式来使孩子达到眼下的服从。就连眼神这种会意开心的交流也演化成了瞪眼。所以常常有孩子说:我家人一和我说话就瞪眼啊!似乎不瞪眼,语言的效果就达不到似的。

一般说来,我们的家长往往是瞪眼、责骂、开打三步曲,“眼口手。三位一体地来完成一次交流,这实在是交流的悲哀和不幸啊。

不少家长只关心自己说了什么,很少关心孩子听进去了多少,更少关注孩子想了什么。

这样的背景下,怎么期望孩子能很好地接受家长的想法,按照父母的思路去行动呢?而对于这种孩子不听话的情况,家长能够真正考虑出原因的不多。

人为什么要说话?说话的目的就是为了沟通和交流,如果沟通不好,交流不了,你就是句句是金玉良言,孩子也不见得听得进去。人的最大的弱点和优点是有人性,什么是人性?就是情感!古语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所以――

如果父母说的话没有道理,孩子不爱听!

如果父母说的话说的不是时候,孩子也不会爱听!

如果父母说的话态度不当,孩子也不爱听!

但最要命的是,不管父母的话有没有道理,只要孩子不喜欢听!就是废话,就是错话。

所以那些感觉自己苦口婆心的很委屈的家长得明白一个道理,做成一件事,不是只靠良好和正确的愿望就能做到的。

所以要解决孩子不听话的这个现象,家长应该学习如何保证自己语言的效果,那就一定得研究一下说话的方式、谈话的技巧了。我想这也是那些看起来很有学问的父母为什么对孩子的问题无计可施的主要原因吧。其实不管什么样的父母,只要你和孩子沟通好了,孩子就会听你的话!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根本没有听懂家长的话。家长以为孩子明白了,其实孩子什么也不明白,比如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可到底怎么样的认真法,许多家长并没有给孩子明确的指导,所以孩子马虎也好、应付也罢,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家长是逃脱不了干系的。

所以,说话一定要建立在孩子的理解力、实际经验及个性的基础上来进行。在这个问题上,家长经常犯的错误是两个,要不以为孩子懂了,就只表达愿望,而忽略对实际行动的要素描述;要不就是以为孩子还小不懂,所以在一旁大谈特谈,但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却已产生。

说到根本,孩子不听话的主要原因是家长缺乏对孩子的尊重,缺乏对孩子个性的了解,缺乏与孩子对话的基本技巧,最要命的是,丧失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

一个事业上很成功的家长向我讲述他那个不争气的儿子。我很快发现,他是个很会说话的领导者,却是一个不会和孩子说话的父亲。

为了让这位心急如焚的父亲明白他的问题所在,我便问他:“如果孩子回来晚了,也没有打招呼,你通常会怎么做?”

那位父亲说:“我肯定要问他,你怎么回事?为什么回来这么晚?”

我又问道:“你的表情会怎么样?”

他说:“当然会很生气!”

我又问道:“如果是你的办公室主任没有及时到单位,可能给你耽误了一个材料的送达。”

他毫不犹豫地说道:“我会考虑这个材料是不是很重要,如果重要我就会很不客气地臭骂他;如果不是很着急的材料,我会提醒他以后注意!”

我迫问道:“那你的表情呢?”

他讪讪地说道:“恐怕不会好看,但也不会太难看。”他又继续说道:“赵老师,我明白您的意思了。”

我纠正说:“其实你还不明白,首先‘迟到’和‘材料的送达’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虽然两件事情有关联,但你痛恨的是迟到还是材料的耽误?这是你应该分清楚和搞明白的。一件错误事情的性质不应该根据后果的大小来决定!如果没有什么材料的事情而只是迟到,你会怎么样呢?你对下属会用不同的态度,你为什么对孩子偏要选择最不明智的态度呢?你之所以在事业上做得很好,就是由于你知道该如何与人对话,为什么就不能把你在实践中成功的体验用到孩子身上呢?这难道很难吗?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发你的脾气啊!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你就只会发脾气而不会讲道理了呢!”

那位家长听得直点头,我继续说道:“我相信,你在单位是有威信的领导,但在孩子面前怎么样呢?”他沮丧地摇了摇头,感慨道:“我真是太不注意与孩子说话的方式了!所以,我说什么孩子都不听,就是给他买东西的时候他还比较听话!”

所以我们希望家长在与孩子说话前,姑且不论谈话的内容,首先要确定谈话的方式和语气,只有这点做好了,才能把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逐步树立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谈话的效果。

我想在这个问题上做的最有名的大家就是李圣珍老师。

请看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20条:

第一、如果用我们现在的家长那种高度社会化的思维去对待来自天性的自然孩子,那么,教育就像拔苗助长。

第二、教育孩子是一门神秘的科学,目前我们对此知之不多,对孩子的心理要把握火候,采取的措施要恰当,使用的语言要到位,逐渐与孩子心意相通。

第三、家长和孩子难以沟通,是因为二者在人格上压根儿就不平等。

第四、家长动不动就用“不好好学习将来就下岗”、“学习不好将来只能卖油饼”之类的话去恐吓孩子,其实孩子根本听不懂。

第五、如果父母不能成为孩子的情感归宿,孩子的心就会“移情别恋”,家长十有八九的心血就白费了。

第六、一定要让孩子多读那些能够进入他们灵魂的好书,这是让他们迅速成才的一大秘诀。

第七、孩子遇到困难,切记不要指责,要采取具体的措施去帮助他们逾越这些障碍。

第八、家长不要在物质上过多地刺激孩子,否则孩子会越来越活得像个动物。

第九、孩子不是父母“喜怒哀乐”的发泄对象,也不是实现父母意愿的工具。

第十、要赞扬孩子的优点,但是又要指出他们的缺点,要实事求是地评价你的孩子,同时要注意你的表达方式,做到言出必行,赏罚分明。

第十一、要给孩子留出一户适当的至问,切勿24小时监控,切勿尾随盯稍。

第十二、不要对孩子说,你这不行,你那不行,这个危险,那个太难,要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

第十三、要学会欣赏你的孩子,不要单一化或者僵化地看待孩子的缺点,也不要将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人的孩子的优点相比。

第十四、我教育孩子的过程,有

人说是把“动物”转化为人的过程,是把一个只知道吃喝住穿等生理满足的低级行走的、让动物属性占上风的人培养成一个有丰富的生命内涵的大写的“人”。

第十五、我从不给孩子制定远大的理想,但是我要通过我对人性的把握,对教育规律的理解去触发他们的理想,让他们愉快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工作,积小成而渐大成。

第十六、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第十七、家长对孩子不要期望过高,不要期望孩子天做那些高不可攀的事,否则只会事与愿违。

第十八、教育之道,不外乎以心换心,精诚所至,全石为开,父母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十九、素质教育,最要紧的不是教育好孩子,而是教育好父母,尤其是母亲的素质,决定一个民族的素质。

第二十、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只要人做好了,升大学,搞搞创造、有所建树,不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吗?

――《每个父母都能成功》

同样,教育工作者也总结了家长对孩子伤害最大的10种言行

第一恶言――傻瓜、说谎、无用的东西。

第二侮辱――你简直就是个废物。

第三责备――你又做了错事,真是坏透了。

第四压抑――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第五强迫――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第六威胁――我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

第七哀求――求你再别这样做,好吗?

第八抱怨――你怎么总是这样做?真让人没办法

第九贿赂――你若是考回一百分,我就给你……

第十讽刺――好啊,你连这也会了?你真够能耐的啊!

我们的家长在与孩子对话的时候,往往会创造性地将上面10条不断组合成新的形式“教育”孩子。比如责备带讽刺带威胁,“你又考了一个60分,可真不错啊,你真的挺能耐啊。怎么?还有脸哭?有本事考100啊!下回再不考好,你就别想出去玩!”这样多套路多花样多翻新的组合拳对孩子的打击力当然是比较重啊。

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回答别人的提问:如果有人问我,我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我的教育经验的本质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与孩子交流的最主要方式就是说话,那么做家长的就一定要在说话的方式和技巧上下点功夫。而保证说话质量的前提就是家长对孩子到底持有多少尊重!

家长反省――

孩子不听话首先是您的话与交流的方式不得当。

不听话的根本原因是对孩子缺乏尊重,话还未出,耳却已闭。

说的活有多少威信建立在家长对孩子有多大程度的尊重。

说的话有多少效果取决于家长与孩子对话的方式。

家长作业――

总结一下自己说话无礼的情况。

总结一下自己说话无效的情况。

征求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你说话的意见,是不喜欢说的话呢?还是说话的方式?

第5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老师放弃了我的孩子

孩子说他不喜欢现在的老师,尤其是数学老师,因为老师的脾气不好,经常批评孩子。如果老师讲课时,有同学在小声说话,老师第一个就会怀疑到他(因为他成绩不好),只批评他而不批评别人,他会为自己感到不平。现在孩子说他没有信心,怕期末考试又考不好,都不想上学了。我建议他找老师谈谈,他说老师不会关注像他这样差的学生的。

听孩子这样一说,我心里也很烦,就去学校找到数学老师谈了一次,谈完之后,感觉很不好。当老师知道我是谁的家长后,马上摆出了一副对待“差生”家长的态度,说孩子上课不注意听讲,总是分神,讲了一堆缺点。孩子学得不好,他自身肯定是存在问题,所以我听得也很虚心。可是当我提到作为老师,能否帮助孩子提高一下子信心,比如说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多鼓励他一些的时候,这位老师居然说“他犯了错误我再不批评他,影响了别的学生怎么办?”完全是一副对孩子已经放弃的嘴脸。我儿子才小学二年级,就遇到这样的老师,我该怎么办?

和事老说:

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不是一日之功,家长有责任。孩子数学不好,不是不能解决的事,这已经影响了孩子的自尊心,必须立刻解决。首先要提高孩子的成绩,让孩子有种成功感,千万不要让孩子这么小就生活在阴影里。只是你不要心急到想立竿见影见到效果,给孩子鼓励,让孩子从自己的努力中看到成果,树立您和孩子的信心才是第一重要的。

有时孩子和别人说话,老师批评他,那也无可指责,因为两人都说了,有时老师看到的是他,主要是因为他平时成绩不好,老师容易关注他,这从某个角度说也是件好事。

我们家长对老师的看法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抛弃偏激的想法和做法。经常与老师沟通,向老师表达自己帮助孩子进步的信心。我知道,老师对成绩不好并且家长不来过问的学生没有什么办法,时间长了,老师也就不爱管了。如果孩子对老师也有一定的意见,可以对他说:“不要去责怪别人(指任何人)对自己有什么偏见的看法,只要我们经过努力进步了,别人自然会看到,也就会改变他们的看法的,同时,他们会在心里更加尊敬我们。”

老师偏向怎么办?

孩子的班上有个别学生,是班干部。由于年龄大,有眼力劲,班主任经常让他们管理班级纪律。我不知道是老师有授权,还是就是这样的处事方法,总之太强势了。比如排队,不按顺序的那种,去得晚了,就要把前面的拽出来,要自己站前面。比如中午,还经常自己几个在教室里把门关上,不许其他同学进去,说他们在讨论工作,不准人进去打扰。还比如,老师让管纪律时,随意地没收同学东西,罚同学站。这几个孩子,都特别有心眼,老师跟前就特别老实,老师背后就这个样子。

上周体育课,体育老师让他们管纪律,他们就罚了3个同学。这其中包括我的孩子。我一直不知道孩子在学校是否会被压迫,欺负,因为她从来不说。这次还是其他人告诉我的。

其中一个家长去找过班主任,班主任就使劲推托说自己不在场,不知道。那个家长锲而不舍,这个星期老去,班主任又说,我问了那几个干部了,他们说忘记了。后来又说,让罚站的孩子自己心事不要那么重。

咱们大人又不是傻子,什么忘记了,肯定是知道不妥当,不敢跟班主任说实话,托词忘记了。老师当然尽量是不想批评那几个干部的,因为虽然她不在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但毕竟在管理学生方面帮了她不少忙。作为老师,需要这样的帮手。

我刚听到,真是特别生气,孩子都是平等的,那几个孩子有什么权力这么对待同学。还不是平时老师偏向造成的?这件事情该怎么处理呢?

和事老说:

假如是我,我会“鼓励怂恿”孩子下次遇着这类事儿“勇敢地站出来――反抗!”那几个班干部不就是会“两张脸”吗?你就让你的孩子给她一张脸:愤怒、反抗、不可侵犯的脸!不要怕事,越怕越出鬼,越怕越受欺。哪有孩子不犯错的?国家还明文规定不许体罚呢?这几个班干部虽然不懂事,但是老师是“懂事”的吧,她至少交待“权力”不清不楚吧?等孩子“反抗”出名堂来后,你再出面找老师去沟通。

既然别的家长找过多次都没有效果,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老师是有偏有倚的。既然如此,还是从自己的孩子身上入手比较好――这本来也是该孩子自己去承受的事,当挫折也罢。而要彻底解决问题,没有别的好办法,除了迎难而上。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求人不如求己――自助者天助!

老师喜欢揭孩子的短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三。她平时挺乖的,从小到大无论是生活方面还是学习方面都不太要心。可今年升入了关键的初三后,她的数学成绩却莫名其妙地下滑了。

后来,我了解到,其实女儿平时上课还是挺认真的,作业也都按时完成。可是不知怎么回事,她跟这个数学老师的关系就是处不好,上数学课的时候她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被老师点名回答问题也常常答错。后来,这个老师就不再关注女儿了,只是每次测验成绩出来后都要批评她,因为她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考得差。我问了女儿,她好不容易才对我说出真相:“我们这位数学老师太差劲了!她老是揪住我们的短处不放,整天损我们,我们班的同学大都不想听她的课。”“那她说你什么了?”我接着问。“我的字不好,她就在班里说我。现在我一听她说话就头疼。只要上她的课,我的思绪就不知飘哪儿去了,而且还常犯困。”后来,我也尝试着用各种方法帮助女儿和老师沟通,但效果都不明显,她的数学成绩依然是老样子,她也依然烦老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该怎样教育女儿呢?快中考了,如果再不想办法让她改变对老师的看法,我担心会因此而影响她考高中。

和事老说:

第6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1

  假期,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觉得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读完本书,回想自己短短几年的教学生涯,我心潮起伏,难于平静。

  一、和学生共同学习

  “在共同生活中,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和修养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教师非常愿意我们的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前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教师对于学生的希望。当今的社会日心月异,信息量瞬息万变,不断地在更新。我们在教学中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不能固步自封,守着老教材、老教法贻误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有教师经常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可是桶再大也不可能取之不尽,要不断的往桶里注入新的水才行!

  记住这点,我平时就注意积累,遇到需要时更要不怕麻烦地寻找答案,不断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尽到自己的责任。因此我利用一切时间,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只有具备了真才实学,才能对得起教师的职业称号,对得起自己的学生,才能在新教改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教学相长,从容正视学生求知若渴、跃跃欲试的目光?并在教学中思考,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品格与开拓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文胸怀与奉献精神……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经常阅读报刊,阅读网络,才能够让我对世界保持一种新鲜感。经常阅读经典,能促使我学会思考,能够使我的观点不落后于学生,让我找到与学生交流的话题,从而增加彼此的交融性,从而适时地进行点拨、引导,在无形中提升我的品位,强化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影响我的学生敢于求实创新。

  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从开学以来我发现我班的学生有个毛病都不喜欢做眼操,只要眼操音乐一响,很多学生为了逃避做眼操而在操场上呆一会,音乐一完再气喘吁吁的跑到教室。我总是对孩子说做好眼操的重要性,但是学生明白了又能怎样,还是不喜欢做。很多方法都用了,但是效果并不大。前几天让班长记下谁不做眼操,就让他中午到我办公室做十遍,明明知道是在惩罚学生,但是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试试。嘿!

  还真管用,除了2个学生不听话,受到惩罚,其他学生还不错,大多数能坐在教室里认真的做,心里为自己的高招偷着乐。

  这节不是我的课,但是得先做眼操,我告诉科任老师等一会上教室。因为我想上楼试探一下学生做眼操的情况,还没走到教室,就听到了教室里乱哄哄的,只有几个孩子在做。这时我气得火冒三丈,让学生坐好了听音乐,等音乐一完,让班长喊着全班做,做完一遍,我让班长再喊一遍,就这样连续做了4遍,刚要做第五遍,“啊!还要做呀,累死了!”一个个很抱怨的样子,我很严厉的说:“怎么,闲累了,早知道一遍做好,何必需要做这么多遍,你们明白老师的用意吗?”一个孩子说:“老师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们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今后不至于戴眼镜。”“同学们能明白就好,希望以后为了自己的眼睛好好做眼操,好吗?”“老师,谷沛成没了”一个孩子的话把我的视线引到了他的座位上,是呀,大半节课过去了,我竟然没发现少了一个人,心里为自己的粗心感到惭愧。

  “是不是到语文老师办公室了”课代表说:“没有呀,我刚从办公室上来。”“那到哪去了!”一种不详的预感使我快步跑到办公室,问了语文老师,她说:“孩子作业没完成,应该不能回家拿吧?”我想也是,他家离学校很远,他还能不去上课跑回家?越想越害怕,很快到了下课,还没有看到他,下一节课是英语,一打铃,我又跑到教室,看到了这个孩子坐在那里,说实话,当时又是气又是高兴。我一脸的严肃对他喊:“谷沛成,你给我出来。”可能他也知道了事情的严重性,所以很胆怯的低着头出来。“你到哪去了,吓死我了。为什么不上课,快说呀!”任凭我怎么问,他就是不说话。我气的大声喊:“你怎么回事,再不说话我就打电话叫你爸爸来。”这时他小声的说了一句:“出去玩了。”我一听,“你没搞错吧,不上课出去玩,到哪玩了。”他说:“在水炉旁边”我气的要命:“你说你这孩子语文作业不完成,不快点补上,还有时间玩。先上课,下了课再说。”看着他的背影,我不免自责起来,可能我的声调太高吓着孩子了。但是一想他回来就放心了,如果真有个闪失,我如何向他家长交代。

  下了班回家,我给他家长打了个电话,反映他孩子最近的学习情况以及今天发生的事情,(我和他家长经常通话)家长说可能最近忙忽视了孩子,表示一定配合老师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提上去。放下电话我轻松了很多,一会我又接到了谷沛成妈妈的电话,她说:“孩子今天的事情很是生气,我问了他为什么不上课,他说因为蹲厕所时间长了,等出来已经上课了,他怕老师说他,所以一直等到下课才敢回教室,你说这孩子就是不敢说话。”我听了他妈妈的解释,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真的感觉冤枉了孩子,如果当时的我能冷静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对他大声吆喝,说不定孩子会告诉我事情的经过,真的是好后悔。

  第二天一到教室,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谷沛成叫了过来,他还是那样胆怯的看着我,我笑着对他说:“谷沛成,你昨天的事情老师都知道了,都是老师不好,冤枉你了,你怎么不告诉老师真相呢?”“我怕你说我”“真是的,以后呀男子汉不要这么胆小,有什么话就对老师说,你不说出来老师怎么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不对。”“恩”“好了,今后学习上要好好表现,不会的问题一定来问老师,老师会帮你的,知道吗?”“知道了!”高兴的一溜烟跑到座位上,能看的出孩子心里的疙瘩解开了。希望他今后敢于大声“说话”。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2

  拿到《陶行知文集》这两本书的时候,有些犯难情绪。因为不知该从哪儿入手。于是就翻开了目录,立刻地,就被《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这个题目所吸引。

  “不可忽视小孩子的情感”,当此句跃入眼帘时,我陷入了沉思,思绪也不由千回百转,那一幕幕、一句句不由在脑海中回荡:每当下课后,孩子总爱围在身边,顶着那一张张无与伦比的灿烂笑脸,连太阳都为之失色。他爱说笑话给你听,希望换得你的一笑;他爱为你捏肩捶背,换得一句轻声的“谢谢”,然后再欢呼雀跃般的回句“不用谢”;他爱兴奋地向你展示他在生活中点滴的成果,希望听到你的一句赞美:“你真是了不起!”;他爱向你报告同学们之间发生地你再三禁令的小事,希望你赋予他神圣的职责;他爱将自己带来的水果与你分享,眨着明亮的眼睛期待你能接受;他爱不厌其烦地向你介绍着家庭成员最近的动向,以期你对他有更深层的了解。他爱,在他犯了错被批评后,滴落下悔恨的眼泪,再伴上一句深切的忏悔:“老师,我知道错了。”以期得到你的原谅,然后转身,又是一片欢声笑语。

  可是,每每此时,在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里,我们总是埋首于作业堆中,或者在训斥那几个“惯犯”。所以,当他要说笑话时,一句“下次吧”,冻结了孩子的笑颜;当他给你水果时,你的拒绝接受让他心伤;当他。。。。。。总之,他们的满腔热情总是被我的敷衍而大打折扣。其实,孩子的心思很单纯,是希望与你多亲近,而我们不停歇的脚步,让他们抓不住,于是,距离就越拉越远,也许,长此以往下去,孩子再也无法怀有当初的盛情。

  如若,放慢脚步,降低身姿,变成他们中的一员,也许,学校将成为师生共同的乐园。

  “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

  《陶行知教育文集》教师读后感3

  今年寒假初次拜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先生的教育之光洞开了我懵懂迷茫的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等。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陶先生反复强调的“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值得指出的是:"教学做合一"的"做"与杜威"从做中学"的"做"是有区别的。

  陶行知所说的"做"是指"劳力上劳心",反对劳力与劳心脱节。‘做’字在晓庄有个特别定义。这定义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只是在劳力上劳心。而现在的孩子缺少的却是重要的——做”。

第7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这已经是三年前的事了。

那天晚自习后回家,我照例打开QQ,看看可有什么新留言。

“老师,我离家出走了!!!”

这句话,着实把我吓着了。这不是蓉蓉吗?我赶紧上线,发出了一条消息:“蓉蓉,怎么回事?”

对方没有回应。

我急了,怎么办呢?赶紧拨打她班主任的电话,占线;十分钟后再拨,关机了!

我没有蓉蓉的手机号,也没有她父母的电话,坐在书房里,没辙了。

今夜无眠,为一个孩子。

高一时,我是她们班的语文老师。蓉蓉这孩子的情感细腻,写作有才华。好多次的作文课,我都把她的作文作为范文来读,这不,手头还有她发表在《满分作文》上的文章呢。高二分班以后,蓉蓉不在我们班了,但她还是喜欢把她的作文送过来,笑眯眯的,一脸的纯真和开心。可如今,怎么会说走就走了呢?我趴在电脑前,久久不得其解。

我点燃一支烟,猛吸一口,慢慢吐出去,一缕一缕的,渐渐弥漫开来,试图让烟雾把自己的不安和惶恐淹没,可这怎么可能?

就这么寂寂地坐着,没有声息。

“咚咚。”是QQ的敲门声,有人上线了。我一下子蹦起来,该不会是蓉蓉吧?

“老师,可以和您说说话吗?”

我差不多惊叫起来,这不是蓉蓉吗?

“当然可以,我正找你呢!”

“老师,我不想读书了……”

“啊,没去上课?去哪了?”

“同学家。”

“那我就放心了。”

“到我家来聊,方便吗?”

“嗯。”

“现在可以?”

“不行吧,我不在县城,还在乡下呢。”

“那明晚咱聊聊?”

“老师,让我想想吧,明天中午给您打电话?”

“老师,您真的不能和任何人说我在哪儿。”

“当然。你这么信任我,我很感动。觉得你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一定会帮助你的。记住,有我在,灯亮着。”

“就觉得老师您真的是灯。”

“有一件事和你说下,不论何时何地,注意安全,学会保护自己!”

“谢谢老师。”

熄灯,开窗。牛乳般的月色,缓缓流进来;清风悠然,夹杂着草的味道,直入心湖。

第二天早晨到办公室,我如常上课。

下课时,一位陌生的男子正和蓉蓉的班主任窃窃私语,很焦急的样子,估计是蓉蓉的父亲了。因为不认识,又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再说了,我得遵守与孩子之间的约定,不便唐突搭讪,唯恐惊了孩子,把事情弄得更糟,便没有上前去。

中午回到家,心里还是没有底,打开电脑,孩子在QQ上有留言:

“老师,我的心情糟透了。

在县城上高中,我的父母对我极度地不信任。他们在上海开了一家饭店,就让我爷爷来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来看守我。他们还要求我不要交朋友,不管男女。父亲总是隔三岔五回来,监视我在学校的一举一动,还搜我的东西呢。

这次期中考试,我没考好,我自己也难过死了。班主任打电话对我父亲说我学习分神,经常和男孩子交往。上周六晚上,我在家看《林徽因传》,父亲不问青红皂白,把我的书撕掉,扔到窗外,说什么‘谁让你看这些不健康的东西’,我辩解了一句,父亲竟然打我嘴巴。我再也不想见到他了。

班主任也不理解我,住在同学这儿,也不是个办法,我没有出路了,我想自杀。

老师,我已经到运漕河边了,可我不敢跳呀。风这么大,天这么冷……”

“千万别……”我的心都蹦出来了,可是,蓉蓉,你在哪呢?

中午的饭什么滋味,我也不知道。

整个一下午,我的心里忐忑不安。手机就在自己的口袋里,却没有接到蓉蓉的电话。怎么办?就在准备去学校上晚自习的时候,蓉蓉却上线了。

“老师,没给您打电话,因为我想再想想。”

“没事的,什么时候想和我聊都可以。”

“上午看到您爸来学校,急不可耐。我什么也没说。我知道你的难处,也能理解你。只是我不知道怎么帮助你。”

“晚上说吧。”

“好的。”

到学校,我意外接到两个学生的电话,说是约我谈谈,我爽快地答应了。与他们的交谈中,我基本了解了蓉蓉的处境,也知道,蓉蓉对我非常信任,希望得到我的帮助。作为死党,他们自然知道蓉蓉在什么地方,我没有打听,但心里已经有了底。

上完自习,回到家,蓉蓉在线。

“老师,同学们让我回去,说我家长住院了,怎么办呢?”

“确实,很多情况下,都是为了对方的好,又都是彼此伤害。”

“那该怎么办呢?”

“这件事吧,如果能坐下来谈谈,或许好些。”“我给你们班主任做做工作?”

“做什么工作?他绝对认为他自己没问题。”

“你们班主任年轻,又初到学校,你们是他第一届学生,他很紧张,处理问题也许简单了些,但你们也应该理解他啊。”此时,不好再说什么,我转移了话题。

“你的两个同学真好,让我感动。”

“嗯,她们是我最好的两个朋友……可我家长住院了,怎么办?”蓉蓉还是说到自己的父母。

“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要不,你先回来,先和你父母谈谈?”

“我不能和我家长谈话。”

“我出面和他们谈谈,你看可行?问题在于,一直对立也不行。你还得完成学业呢。”

“嗯,我今天一天都没上课了。”

“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矛盾都是暂时的。蓉蓉你别怕,老师送你回家!”

“老师,我想同学。下午,看到同学们在校园里打打闹闹,我心中充满悲凉和寂寞,空空荡荡的。”

“你明天回来吧,我俩先谈谈啊。实际上你们家情况我不是很了解,我就是想帮助你,也不知如何下手呢。”

蓉蓉的态度开始软化,我们约定了第二天的见面。

我知道,有救了。晚上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第一件事,我找到蓉蓉的班主任,问起事情的原委,也和他交流了这孩子的情况。特别劝慰他,蓉蓉做出了一个异常且错误的举动,给他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麻烦,回来之后,该批评的地方一定要指出,但千万不要把孩子拒之门外。当然,在没见到孩子之前,还是不要惊动家长。

到了约定的时间,手机响起来了,是蓉蓉,告知我她所在的位置。我开车过去,见到她,瘦削的小脸上有着无尽的悲伤。直接载她到一家快餐店,给她点了一份饭,慢慢地吃着,聊她这几天的心事。

我告诉蓉蓉:“有的父母工作很忙,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而有的对孩子管教过多,却方法不当,但每个父母对待儿女的心思都是一样的。其实,你父母也是一样地爱你,要不然,那么频繁地在两地之间来回奔波,何苦来着?你一个女孩子在家读书,他们鞭长莫及,生怕你交上不正当的朋友,耽搁了学习,浪费了时间,尤其是怕你受到伤害。方法自然过激,用心可谓良苦,也需要理解他们啊。”

孩子泪眼婆娑,连连点头,真让人心疼。

征得蓉蓉的同意,我要了她父亲的电话,给他打过去。听说孩子回来,父亲的喜悦从电话里就传过来了。我约他下午到学校谈谈,他一口答应。

下午到办公室,蓉蓉的父亲和班主任已经等待好久了。估计之前已经听了贾老师的介绍,我一进门,他就紧紧地抓住我的手,感激不尽。

我和他们交流了我对蓉蓉的了解:蓉蓉读书很多,《林徽因传》也是一本健康的书,对于一个文科班的孩子来说,读读很有好处。蓉蓉作文写得好,也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高一时,成绩一直很优秀,这次考试没考好,对于一个学习中的孩子来说,原本正常,她自己压力就够大的了。这时候,更需要的是鼓励和安慰,多沟通,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怀疑。即便孩子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也应该是直接地指出,而不是监视,甚至其他过激行为。应该说,蓉蓉是一个很懂事、心智成熟、自理能力也很强的孩子,我们做老师和父母的,一定要理解并信任孩子。

第8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资深心理治疗师,北京服装学院特聘教师。创办儿童教育机构,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和教育工作,在儿童心智测评、亲子关系等方面有丰富经验,长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育儿沙龙、亲子讲座和夫妻共同成长工作坊。

在和孩子的沟通中,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以前爱说爱笑,现在却变得不爱理我们;我经常苦口婆心地劝说,但孩子却什么也听不进去……随着孩子不断长大,亲子沟通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到底怎么说,孩子才愿意听呢?

少唠叨,多倾听

老师打来电话说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牛牛妈非常生气。牛牛放学回来时,她坐在沙发上,表情严肃。牛牛小心翼翼地放下书包,这时妈妈说:“你过来!老师都打电话给我了,可见你最近的学习情况是多么糟糕!”牛牛想辩解,妈妈又说:“你不用找借口,我都发现了,你写作业时根本心不在焉!”结果牛牛气呼呼地回到自己屋去,关上了门。

我见过很多这样的案例,家长要么苦口婆心地唠叨,要么用严厉表达不满,以此给孩子压力。几句话而已,孩子就会开始抵触与父母沟通。

牛牛妈自始至终都没让孩子表达想法,还把自己的猜测强加给牛牛,这会让孩子感觉妈妈只关心成绩,不关心我发生了什么事。

亲子沟通有个误区,充分表达想法的往往都是家长,他们急于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孩子。牛牛妈可以让孩子坐下来,从关心的角度问:“最近在学习上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妈妈能帮你做些什么?”作为家长,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至少应该做到先和孩子站在一起,倾听他的想法。

少评判,多肯定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儿子也有不少坏习惯。比如,他吃完东西后,习惯性地用袖口擦嘴巴。虽然纠正过几次,但他总也记不住。

有一天吃过晚饭,他又用袖口擦嘴巴。我看着他笑,然后说:“每当看到吃了饭用袖子擦嘴巴的小男孩儿,妈妈就好想笑,这就是我可爱的儿子啊!你什么时候能记得用纸巾擦嘴巴呢?”儿子咯咯地笑。我接着说:“儿子你知道吗,妈妈每次洗衣服的时候,都要使劲搓搓那两个小袖子才能洗干净。”儿子笑嘻嘻地扯了一张纸巾擦了擦嘴巴。

当然,习惯不会立刻改掉。没两天,他又用袖子擦嘴巴,我笑着对他说:“妈妈明天洗衣服,你和妈妈一起洗洗你的小袖子吧!”洗衣服的时候,我真的叫上儿子跟我一起洗,让他感受到这个习惯会带来什么。之后,他就改掉了这个毛病。

在我们沟通的过程中,我始终没有说“你怎么这么邋遢”这样否定和批评他的话,我只是描述了事实和我的感受,而这同样会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没有谁喜欢跟总是否定自己的人交流,先抒发不满,只能让孩子感觉你站到了他的对立面,抵触交流。

少挑剔,多陪伴

上次的专栏中,我们提到有个孩子不怎么喜欢和父母交流,总是问一句答一句,回答也很简单。

作为父母,孩子放学回家,你会问他些什么?不少父母都会问“今天在学校吃什么了”“作业多不多”等等。事实表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关照得过于仔细,但不怎么关注孩子的心理,导致孩子们心理承受力普遍较差。

其实,每个孩子都对父母有爱和依赖的需求,和孩子交流时,与其问吃穿的事,不如聊聊“学校有什么好玩的事”等这种让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如果你还是不知道该跟孩子说点儿什么,那就多一些和孩子共处的时间。如一起阅读、做游戏等,读完书,就聊聊书中的内容,玩完游戏就聊聊游戏的乐趣。这种参与感,便于拉近与孩子的距离。

亲子沟通的5个步骤

在亲子沟通中,如果你总是不知所措,可以参考以下5个步骤。

从感激和欣赏开始。这样做能引出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比如,“妈妈感谢你愿意和我一起讨论这件事”“我很欣赏你的真诚和勇敢”等等。

说出困惑、疑问。这能帮助你至少以中立的方式表达疑问,体现对孩子的尊重。比如,“我发现你每次做数学题时都会用很长时间,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我很困惑,你球鞋的鞋带总是会不见。”这样表达不易引发孩子的负面情绪。

说出抱怨和建议。这个阶段要避免争吵,一个人说完以后另一个再开口,针对对方的抱怨而提问,目的是为了倾听问题所在,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儿子,我一接到你们老师的电话就头大,她总是反映你在学校纪律不好,要求我配合。现在,咱们来谈谈到底要怎样做吧!”

及时分享。这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增加彼此的了解。比如,“今晚9点有一个关于航天科技的短片,是你最喜欢的。如果你能在8:30前完成作业,我们就可以一起看了!”

第9篇:孩子不听话家长怎么办范文

于是,我先将问题抛给了在座的家长。“如果你家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你会怎么办?”

一位爸爸说:“我会先好好跟他说道理,如果他不听,我就会严肃地批评他。”

一位妈妈立刻回应:“没有用的,道理我说过,批评我也试过,我家宝宝都不理的。”我随即问:“那后来怎么办啦?”“还能怎么办?只好我收拾呗。”

妞妞妈妈好似找到了知音,忙附和说:“是啊,是啊,我也是这样的。总不能让家里一直乱着吧。”

突然一位爸爸站起来说:“你们这样怎么行。”

“那你说怎么办呢?”两位妈妈异口同声。

“我这个人没什么耐心的,我家女儿要是这么不听话,我肯定会骂她的,她在我面前从来不敢的。”

……

看到这里的爸爸妈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除了讲道理、批评、责骂,无奈地自己收拾,或者是老人、阿姨收拾以外,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如果暂时想不到,我接下去写的内容也许能帮助你。

首先,我要说,在培养孩子责任心的大部分案例中,孩子没有责任心,往往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

1.带有强烈情绪的责骂

在父母的责骂中,孩子关注更多的不是自己的行为,而是爸妈的情绪。这样的方式往往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懦弱,对自己没有信心,从而不相信自己有负责任的能力。

2.无奈地收拾残局

有时面对孩子的耍赖父母变得心软,或者看到孩子总做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就开始放弃教育自己代办,这样的消极教育会让孩子每当遇到需要负责任的时候就会耍赖,或者失去自信,不愿对自己负责。

3.一贯代办,全权处理

当父母或者爷爷奶奶、阿姨大包大揽地全权处理孩子的一切时,就会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负责任的习惯。

4.讲大道理

教育孩子,我们提倡讲道理,但是如果只讲道理,会让孩子也陷在道理里而不知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就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很笨,什么都做不好,从而丧失信心,阻碍责任心的建立。

当我们认识到了阻碍孩子责任心培养的因素后,试着通过以下的方法改变一下我们的教育方式。

1.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

“印刻效应”告诉我们,人在幼年时期,父母与环境对身心产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深。而父母的行为更是比他们的言语更有说服力。假使父母嘴上说,责任心很重要,但他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不负责任,那么孩子习得的就是父母的行为而非言语。

我一直跟所有我认识的爸爸妈妈强调一句话:说到做到。这其实也是我们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2.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肯定

心理学研究表明,积极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在责任心上明显优于其他孩子,而且因为对家庭作出了贡献,孩子觉得自己是有价值的、有力量的,于是自信心也会普遍提高。

因此,我们可以为孩子创造很多小机会,当然一定是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如果要求太高,孩子会因为达不到而感到挫折,从而打击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同时,在孩子完成后一定要及时肯定、表扬,不要觉得这是孩子本就该做的。这是孩子最初行为的动力。孩子在没有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之前,需要成人的正面评价帮助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

另外,我们要重视过程而非结果,孩子参与、负责任的意愿一定要及时得到成人的关注与认可。

3.给予孩子帮助与引导

孩子的行为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成长的,而且也是需要用心培养的。有时,孩子会因为不知道怎么做而放弃。这时的他们需要我们耐心地陪伴,需要我们情绪上的支持,并且需要成人的一些提醒与帮助。从最初的陪伴到最后能独立完成,我们及时的肯定与引导,对孩子来说是弥足珍贵的。

4.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

很多爸妈在孩子出现过失行为时,内心焦虑,不自觉地会把孩子成长中的小错误放大,担心孩子今后的品质会有问题。其实,这是大可不必的。批评只能让孩子认为自己不好,降低自信心;而“贴标签”更会让孩子内心留下阴影。

合适的做法是:把孩子出现的过失当作是成长中的小插曲,同时让孩子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用事先与孩子约定好的小惩罚让孩子明白这是不应该的,是要承担责任的。另外,在孩子有进步时,一定要及时发现与肯定。

5.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让孩子明确自己的责任

有时道理在孩子心中显得过于深奥,他们未必能明白,我们应该用讲故事、做游戏这样隐喻的方式,因为更符合孩子的接受能力。此时的引导也是尤其重要的,我们看来浅显易懂的道理,对孩子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引导,在孩子没有明白之前,一定要耐心地等待与解释。

现在,我们再次回到案例中提到的问题:“孩子不收拾自己的玩具该怎么办?”建议爸妈们:

1. 和孩子一起以“玩”的形式收拾玩具,让孩子首先感受到收拾玩具的快乐。在孩子开心的时候及时询问孩子:“收拾玩具开心吗?”同时告诉孩子开心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把玩具收拾好了,获得了劳动的成果,所以开心。

2. 当孩子闹脾气,不收拾玩具时,先给孩子2分钟的冷静时间,等孩子情绪过了后,告诉他,如果不收拾好玩具,玩具散落一地很容易被损坏或者弄脏,那么,以后就没有玩具了,这样,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东西要懂得爱护,收拾玩具是自己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