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项目评估总结精选(九篇)

项目评估总结

第1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人防专项规划评估

中图分类号: R852.8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人防专项规划是城市规划体系的一个专业规划,是人防设施合理布局的技术保障。近年来,我国各地先后陆续开展了人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从实践来看,人防专项规划的编制对推动我国人防事业发展的贡献不容置疑。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人防专项规划制定的指标与布局是否合理?与城市建设是否匹配?这就需要对人防专项规划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城市规划的评估工作,近年来一直是城市规划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但人防专项规划有其特殊的专业指向性,其理论体系与评估指标与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差异性,近年来,尚无针对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实践,也无专家学者针对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方法进行理论研究。笔者尝试通过杭州市人民防空专项规划的评估实践探讨人防专项规划评估的方法与内容,对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工作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 规划评估的基本认识

1.1规划评估的概念

规划评估,最早起源于对城市规划执行情况所作的评价【1】。完整的规划评估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对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称其为规划预估;二是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监测,动态修正规划目标,称其为规划监测;三是对规划实施结果进行评价,考核规划目标实现程度,提炼经验,称其为规划评估。

图1规划评估流程【1】

2007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第四章城乡规划的修改第四十六条中提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从提出条款的章节不难看出,《城乡规划法》中所指的规划评估是对规划实施结果进行的评价,即事后评估,但《城乡规划法》中并未对规划评估的具体内容、评估程序及评估标准做出明确,没有形成规范的评估机制,尚未形成主流的评估准则和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方针,导致一些规划评估趋于形式化。鉴于本文所述人防专项规划评估是在规划修编前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性进行评价,提炼经验,故本文所述只针对规划实施结果评估展开。

1.2 规划评估的内涵

按照《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在规划评估中,规划实施的结果为评估重点,但是在实际的规划评估过程中规划实施结果又取决于政策背景和制度环境,政府的决策和制度的运行决定了规划的实施结果。故规划评估的内涵表现为在特定的政策背景和制度环境下检验上轮规划目标实现情况,并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原因,提炼经验,科学客观的指导规划的修编。

1.3 规划评估的内容

针对不同层级的规划,其评估的内容以及侧重的方面也有所不同,大体可总结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规划的实施绩效进行评估,即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式将规划实施的结果与规划确定的目标进行对照,得出每一部分内容的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规划实施效果的总体评价;二是针对规划实施效益进行评估,即对规划实施后产生的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等进行分析;三是针对规划修编的建议,即在上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关注由规划实施绩效和实施效益得出的结论,为规划修编的优化、提升提出建议。

2 人防专项规划评估的背景

人防专项规划的编制从九十年代末的探索性开展到“十五”期间的开创性编制,至“十一五”时期引导人防工程建设快速发展,历时十余年。杭州市2002年以《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为依据,着手编制了《杭州市人民防空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该《规划》于2004年获市政府批复,成为杭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各项人民防空建设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法定性文件。为杭州市“十一五”时期高速发展的人防工程建设及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提供了规划引导与技术保障。但是, 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有许多已提前实现, 如人防工程的建设总量、人防工程的人均面积、以及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总量等,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发展背景、客观条件、相关政策的变化,对人防专项规划的修编也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在开展人防专项规划修编前对上轮规划进行评估其目的是梳理上轮规划实施的情况,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和建议,为规划的修编提供科学依据。

3人防专项规划评估的工作思路与主要内容

3.1 工作思路

由于在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层面对于评估环节的技术空缺以及缺乏相关工作经验的借鉴,人防专项规划评估工作如何开展是项目组反复斟酌的技术难点。

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以“资料整理、成果评估、归纳总结”为主要工作思路,采用图表分析和量化指标的方式解读规划成果。

成果评估的前期工作主要通过调研和座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和了解情况,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成果评估的第二阶段是对规划实施绩效进行评估;第三阶段是通过评估检验规划目标实现的程度,提炼经验以指导规划的修编。

3.2 评估内容

人防专项规划有其特殊的专业指向性,其理论体系与评估指标与城市规划有一定的差异性,其规划评估内容应建立在城市政策环境以及城市空间拓展发展趋势的背景下结合人防相关政策展开。

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内容主要分三个层次进行:一是结合人防“六大体系”建设,对人防总体防护体系进行评估。将人防指挥工程、防护工程、专项工程、警报设施、疏散场所以及两结合工程进行分类对比,得出总体防护体系是否完备的基本结论,并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二是结合防空片区,对重点地区和各类功能片区进行评估。将城市所辖各区自成防护体系的各类工程建设实际与规划确定的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完成规划目标,略滞后于规划目标,明显落后于规划目标”三类进行归纳分析,并以“实施率”的形式给出定量的评价指标[2]形成区域防护体系评估;三是结合城市发展,对人防专项规划的实施所产生的各类效益进行评估;四是在上述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得出由规划实施绩效和实施效益评估的结论,为规划修编的优化、提升提出建议。

图2人防专项规划评估内容图

4结语

规划评估是规划修编的前提和基础工作,是规划实施管理的反馈性工作。人防专项规划的起步较晚,规划的修编和评估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对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工作从工作思路与主要内容方面做了初步探索。由于资源和能力所限,仅可为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工作做一参考。期待更多的人防规划编制人员及使用管理人员能关注人防专项规划的评估工作,建立完善的人防专项规划评估体系。

参考文献

第2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资本预算;敏感因素分析;内部收益率法

中图分类号:F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3-0029-0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轨,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化进行。特别是我国陕甘宁气田、新疆大气田、内蒙古大气田、四川气田的相继开发,解决了一些地区的用气量紧张和成本高的问题,也使我国开始出现了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热电厂――联合循环电站。这种电站由于其在燃料性质上和发电容量上与占中国原有电站类别绝对主体的燃煤电站不同,而在其筹备建设方面也与原来的燃煤电厂有着显著的差异,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投资密度大、科技含量高、质量要求更加严格。以往燃煤电站项目的筹建周期及评估方式显然不能照搬于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型电站,这就需要有一个针对此新型电站项目的专门评估体系来为之服务。

较国外的燃气联合循环热电行业,我国此类型项目起步时间短,行业规范还在完善中,业主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少,设计施工单位经验均处于探索和开发期,因此,燃气联合循环行业在我国正处于幼稚期。此期间行业的特点就是技术吸收消化不稳定,成型项目不多,项目建设成本高。对企业而言,所进入的行业为幼稚期就意味着必须做好应对一切困难的准备。国外对燃气联合循环项目的评估时间较长但均与中国的国情不同,照搬国外的评估方法是否能够有效实现评估效果仍然未知。

针对燃气联合循环电站行业在我国刚刚兴起,适合中国此类项目的评估以及管理体系还很不规范的现状,本文以项目管理中的重心――项目评估为重点,通过了解国外此类项目评估的经验和方法,为寻找适合现阶段我国燃气联合循环项目的较科学的评估体系提供些基础研究的依据。

二、项目评估概述

项目评估是对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通俗说法。可行性研究是专指项目投资前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研究,以便为项目投资提供决策依据。项目评估的目的就是要提高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保证项目投资的良好前景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预防决策失误和投资后的不良后果;保障项目得以实施并获得足够的资源投入;保障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的利益和收益;对项目的实施和运行做出科学的规划和建议。

三、国外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的特点

西方发达国家在项目评估中更常用的是管理层决策,管理层或管理层委托的评估机构对董事会负责,提出结论性报告。地方政府一般不会参与到评估报告的制定中来,仅对国家法律框架内的事务进行审批。欧美国家对燃气联合循环电站这种清洁能源适用的法律法规较完善,给予此类企业很多原料价格、热、电价格和税收方面的优惠。这使得燃起联合循环项目有了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国外项目评估运作可靠规范,特别是在项目的投资行为和风险评估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理论较为成熟。对我国的项目评估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作用。但是评估方法多基于国外投资家的经验总结,多是定性描述,主观性较强,还需进一步探讨客观性的评价方法。同时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文化背景与我国有很大差异,如我国的评估单位多独立于市场和生产企业,个人的信誉度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所以不能将国外的一整套体系照搬照用。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评估标准,才是我国的科学的评估

体系。

四、国外广泛采用的项目评估方法

项目评估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PI、IRR、MIRR、动态回收期、静态回收期、盈亏平衡法、概率统计法、敏感性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统计预测法、计量经济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LP法、HP法、决策树方法、杠杆分析法、SWOT法、价值链分析法、波斯顿矩阵法、企业诊断法、GE分析法、实物期权法等。

国外对项目投资的分析历史悠久,项目评估方法也随着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情况而发展和完善。在过去的40年中,各种资本预算方法各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回收期法占主导地位,但70年代至80年代,又盛行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现在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分析方法,如实物期权法。

内部收益率法现IRR在国外仍然倍受众多企业青睐,而修正的内部收益率MIRR对于项目投资即资本预算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另外,在评估方法的选择中,大多数国外公司同时使用内部收益率法和净现值法,并且把回收期法作用资本预算的次要决策方法。从某种意义上看,他们是利用回收期法来控制项目投资的风险。因为回收期法强调了项目早期的现金流,也是容易确定的现金流,相对于项目运行后期发生的现金流而言风险较小。项目评估者往往认为使用回收期法可以保证项目实现更多的比较可靠的现金流。笔者认为,这些分析方法对中国企业投资时评估方法的选择仍有参考借鉴作用。

企业项目评估中采用哪种方法与资本预算项目类型有关。我们将资本预算项目分为以下三类:(1)成本减少,例如,设备更新改造;(2)现有产品扩大规模;(3)新产品开发、新业务及新市场拓展。燃气联合循环属于第一类型项目。成本减少类项目的未来现金流预测相对准确,因为有较多的关于设备、成本的数据及经验可供借鉴,采用贴现现金流法比较可靠。

这些常用的评估方法可被参与项目评估中的不同人员,做不同的评估精度时选用。如果决策者对某一近期就要实施的子项目进行粗略评估及经济分析时就可以采用静态类分析方法,如:投资收益率法,投资回收期法,追加投资回收期法、最小费用法等。此方法比较简单,实用。如果评估者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动态分析法更为实际、合理,如:净现值法(NPV),内部收益率法(IRR),修正的内部收益率法MIRR等。在对项目进度的评估中,关键途径分析方法又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五、国内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的特点

在中国,联合循环热电项目投资较大,国家法律要求电力项目评估机构要国家指定,评估过程要由国家发改委组织并参与,就连评估过程中影响项目较大的燃料,热、电的价格因素,也要由国家提出指导性意见,但往往称明确价格待项目建成后与协商决定,这直接增加了项目评估的不确定性。由于政府至今没有针对洁净能源热电项目的法律或政策依据,往往受项目所在地现任政府领导的个人意识影响较大,领导换届也可能会造成项目的流产。

项目评估在我国目前已引起广泛重视,许多专家就如何发展我国的项目评估开展热烈的讨论,如项目评估的宏观机制,包括动力机制、约束机制、环境机制;我国项目评估的发展对策等,总体来说有助于

了解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的项目评估运营特点,但目前的研究对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不多,主要集中于项目评估与投资的“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国内的项目评估在实践中还处于起步中,目前的主力是政府主导的投资咨询公司,存在的问题有在项目选择评估中比较侧重于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性,缺乏“通才”式的评估专业人才。可喜的是在几年的探索中,许多大型城市的热电联产企业在从事燃气热电联产项目中不断总结出适合国情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必要结合国外的项目评估模式和我国实践中的取得的企业燃气热电项目经验,总结并创新,建立我国的项目评估体系。

六、我国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流程总结及其中的敏感因素分析

在我国,燃气联合循环的评估流程主要是围绕政府的审批流程开展的,因为能源产业至今仍为国家高度控制的行业。因此就不能像国外的企业一样进行以企业为中心的项目评估,而必须把项目评估分步进行。政府审批是整个项目评估流程中最关键的步骤,包括地区级的审批和部级审批。项目企业必须围绕着各级各部门的审批的需要准备出初步可行性报告,并可能进行几次的修改并再次报批。但政府的审批并不对燃料、热及电的价格进行审定,国家也没有专门针对燃气联合循环项目的配套政策,这都给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埋下了不确定因素。所以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者必须解决这些不确定因素给项目评估带来的问题。通常评估者可以通过先分析出1~2个最敏感因素再分别假设2~3个敏感因素值进行资金及方案分析。把最敏感因素变化产生的影响陈述给决策者和政府审批部门。

在我国现有的能源体制下,项目评估中敏感因素的分析是必然的。由此将必然在评估过程中伴随着多方案决策的行为。笔者总结了以下适用于多方案决策的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七、结论

本文针对我国燃气联合循环行业项目评估的特殊性,结合我国此行业所处的特有情况,通过自身学习、调研和工作中的实践总结,探索一个较合理的燃气联合循环项目评估体系以及相配套的管理方法。

因本文中观点是经笔者构建,本单位领导批准和建议修改而生成的,从作者从事企业项目实际情况出发总结归纳,并曾仅用于一个项目的实践。因此其中不乏考虑不全面的方面,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能不断继续丰富此体系的内容,使我国燃气联合循环行业项目评估不断科学地得到规范。

参考文献

[1] 石兴国,毛良虎,丁云伟.技术经济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第3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培训效果评估 四层级评估理论 成本收益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获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保障。目前,国际上企业都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国际大公司的培训总预算一般占上一年总销售额的1%—3%,最高的达7%。

培训的重要性已是无容置疑,但培训的真正效果和实效性如何,如何评判培训目标的达成,分析培训是否给受训者带来知识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最终给企业和社会带来的效益,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做好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培训工作要想更上一层楼,非得将评估这个工作做好不可。如何进行培训效果评估,一直是员工培训工作中尚未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一、确定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建立评估计划,制订评估流程

(一)首先确定采用何种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培训效果评估的形式有正式和非正式评估,建设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非正式评估是指评估者依据自己的主观性的判断,而不是用事实和数字来加以证明。正式评估则是在数据和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当评估要被高级管理者用来作为决策的依据,或者为了向特定群体说明培训的效果时采用的方式。

(二)确定评估形式后,制订培训计划,遵循培训评估流程,以便顺利、有效进行培训评估活动。培训评估的前期工作有:

第一在进行评估前,要对评估的可行性及评估目的进行调查和确定。首先做出培训效果评估决定,做好培训需求分析,然后进行评估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选择评估人员。评估者主要分为内部评估者和外部评估者, 内部评估者来自组织内部,外部评估者来自大学、科研机构或专门的评估咨询公司。根据被评估项目的特点、评估的内容和目的,以及评估者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和弱点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选择。

第三选定评估对象。培训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企业创造价值。由于培训的需求呈增长的趋势,因而实施培训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也在持续攀升,因此不一定在所有的培训结束后,都要进行评估。

第四、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进行培训评估之前,必须将培训前后发生的数据收集齐备,因为培训数据是培训评估的对象。

三、选择合适的评估层级,是提高评估的正确性和适用性的关键

对于培训评估标准的研究,国内外应用得最为广泛得是最早由美国学者柯克帕特里克(Kirkpatrick)提出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该评估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结果层。

(一)反应层,即学员反应,在员工培训结束时,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二)学习层,即学习的效果,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三)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培训后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以判断所学知识、技能对实际工作的影响。

(四)结果层,即产生的效果,可以通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事故率、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员工士气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培训评估层次,将决定培训评估开展的有益性和有效性。多年来,业内权威人士认为要使与工作相关的培训做得好,至少对一部分培训课程要进行三级评估甚至四级评估。

四、实施培训评估时,要确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衡量方法,计算投资回报率,分析评估数据,做出客观的评估总结

(一)设定合适的评价标准。在培训评估中要解决两个重要问题,第一是要判断该培训项目取得何种成果,第二是要对这种结果作出正确的评判。在设定评价标准时要注重评估指标和标准的相关性、可靠性、区分度和可行性。

(二)选择评估方法。培训评估按时间可以采取即时评估、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即时评估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评估,而中期评估和长期评估则是受训员工返回工作岗位一段时间后的评估。

(三)收集、分析评估原始资料。原始资料的收集、分析是培训评估的重要环节。数据收集后,调动数据库中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解释所得数据,最终得出评估结论。

(四)培训项目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投资回报率是指培训项目的货币收益和培训成本的比较。一般采用公式:投资回报率=(培训项目收益/培训项目成本)*100%。培训项目的收益是指企业从培训计划中获得的按照价值衡量的实际成果。

(五)评估总结。评估完成后要写出公正合理的评估报告,报告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培训项目概况,包括项目投入、时间、参加人员及主要内容等;二是受训员工的培训结果,包括合格人数,不合格人员及不合格原因分析等;三是培训项目的评估结果及处置:效果好的项目可保留,没有效果的项目应取消,对于有缺陷的项目要进行改进。

(六)跟踪反馈。培训报告确定后,要及时在企业内进行传递和沟通。一些企业往往忽略了这点而造成培训评估与实际工作脱节。培训评估报告应传递到如下人员:一是受训员工,使他们了解培训的效果,以便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和改进;二是受训员工的直接领导;三是培训主管;四是组织管理层,他们可以决定培训项目的未来。培训评估报告传递后,重要的是采取相应的纠偏措施并不断跟踪。

培训管理者可以根据培训效果调整培训项目,对于员工反应好、收效好的项目可以保留;对于没有效果的项目可以撤销;对于一些部分不够有效的项目可以进行重新设计和调整;对于某些领域欠缺的项目可以新增。

参考文献:

[1]王云.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及效益测评[J].经济问题,2000.

第4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学校目标管理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校提出整体工作目标,从上到下,对其进行有效分解,层层落实,转变成各部门以及教职工个人的分目标,学校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估和奖惩,促使各部门和教职工自觉地朝着预定目标努力工作,以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它是一种注重教育教学效果的管理方式,也是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目标管理有利于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增强教育效益意识,为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和生机,保证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实现。在目标管理过程中,教育评估与目标管理是紧密联系的,在目标管理过程中贯穿着教育评估。教育评估是推动目标管理的科学手段,显示了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没有评估就没有完整的目标管理。目标管理过程的确立目标、实现目标、改进目标三个阶段和教育评估中的诊断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是有机结合的,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确立目标与诊断性评估

实施目标管理,关键是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正确的管理目标对学校工作具有显著的指引性和激励性作用。制定正确的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全过程的依据和起点,也是目标管理所指向的终点,是实现目标和改进目标的基础。制定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全面要求,必须根据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的对学校工作的各项要求,必须根据学校办学基础条件的实际,必须走群众路线,由教职工反复酝酿、讨论,最后形成。制定学校的总体目标后,要依据学校总体目标,对每个部门、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教职员工都制定出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从而形成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目标网络,使学校工作始总贯穿目标管理。正确的目标一经确立,它就会像光芒四射的灯塔,指引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保证各项工作有前进的目标和方向。

管理目标包含有目的要求、具体工作内容和达到该项目标的具体措施及评估管理目标达成度的准则和方法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目标是教育评估的依据,是学校管理工作过程各项工作的标尺,是教育评估的基础。明确的管理目标是科学评估的依据,只有全面反映管理目标内容的评估才是科学的、合理的。教育评估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分析。判断管理现状所达到管理目标的程度来指导管理活动。在此意义上,管理目标与评估目标是一致的,有了管理目标体系,也就有了评估目标体系。因此,首先要确定一个总的管理目标,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导下,建立各个层次的评估指标。例如要评估中小学办学水平,就要根据教育管理的总体目标从“办学方向”、“组织管理”、“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办学条件”等一级指标,“德育工作”、“师资队伍”等二级指标,“教学管理”、“课程改革”等三级指标出发制定管理目标。它体现了普通中小学的任务及办学特点,充分体现了管理目标的具体内容。而诊断性评估对分析目标、评估目标、确立目标起很大的作用。

诊断性评估是指在目标管理开始前所实施的预测性、测定性的评估,它是对评估对象的现实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为了收集必要的资料,为制定管理目标做准备。同时,诊断性评估不只是为制定管理目标作准备,管理目标确立之后,在实施前也要通过诊断性评估进行预估,对确立的目标的可行性进行论证,对确立的目标本身进行评估。各项具体目标的难度,应略高于人们现有的水平所能达到的程度,以激励人们去努力。不同阶段的目标,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有主有次,分清轻重缓急。部门目标应该具体、明确、可行,有利于评估。

二、实现目标与形成性评估

实现目标就是把学校管理目标体系所确定的目标责任、目标进度要求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等各项活动中,通过有效管理实现学校整体工作目标的过程。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要做好计划和检查,协调、控制目标的动态平衡,组织、指导好师生员工按目标认真努力工作,做到人尽其力,进行自我管理。学校要提供实现目标的各种条件,检验目标实现的情况,从而调整和修改目标。学校管理者不仅要制定一系列管理目标,还要按管理目标制定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方法。例如,在党政领导班子职责分工问题上,应该做到职责上分,思想上不分;工作上分,目标上不分;制度上分,关系上不分,团结协作,步调一致。在对教师的工作管理上,坚持一要爱护,二要培养,三要信用等原则。

目标管理的各个因素都在变化之中,这就需要进行实施中的形成性评估。形成性评估是对评估对象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做出价值判断,它以反馈、调控和改进工作为主要目的、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不断进行及时反馈、控制和调节,以调整学校工作与目标的某些偏差,保证学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运用形成性评估能及时检查学校各项目标的完成情况和目标是否正确,学校管理者通过一些监控工作,诸如听课、检查作业、教案,阶段性的效果分析,促使学校依照目标正常运作,对学科之间、年级之间、师生之间出现的问题及时加以疏导和协调,充实改进管理目标。通过形成性评估的不断即时反馈,在管理过程中就能及早发现管理工作的优缺点,从而提出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和办法。例如某学校对“办学效益”进行评估时,发现教学设备利用率低,于是采取措施,建立电教室、实验室,充分利用教学设备,注意做好使用记录,在工作计划中明确规定奖励使用教具多、利用率高的教师,调动了教师合理利用教学设备的积极性,提高了办学效益。

运用形成性评估能推动学校管理指挥、反馈系统的更加完善,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在运用形成性评估中要突出重点,抓住薄弱环节,采取相应措施,为实现目标创造有利条件。要把全过程的各项工作都作为评估对象,促使其优化并加强各项工作。只要积极做好整体管理工作,就会不断增强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增强有序性,减少忙乱现象,大大加快整个工作的进程。在运用形成性评估中,要及时掌握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分析研究,及时调整,有针对性的改进,对已确定的管理目标进行判断和评估,不断克服管理目标的主观因素,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改进目标与总结性评估

改进目标,必须取得目标完成的反馈信息,通过评估反馈信息,帮助教育管理者及各级教育决策者进行决策。反馈信息的取得,可通过教导处、教研组、学年组、班主任以及各学科的学生代表收集,也可通过各种类型的统计表、检查记录了解。在此基础上根据所制定的目标标准及评估方案进行对照衡量,开展示总结性评估。这里所指的改进目标是总结性改进,不是管理过程中的目标改进。总结性评估是对评估对象进行的教育活动结果做出的总体价值判断,它是通过考察、鉴别、评价教育活动的得失、成败、进步大小等,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依据。这种评估对目标达到程度的衡量是比较客观、公正、准确的,能促进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法规的自觉性,端正办学思想,明确管理方向,进一步修订管理目标,加强目标管理。通过总结性评估,能增强管好学校的压力、动力和活力,调动学校教职工共同管理学校的积极性,提高学校管理者科学管理的水平。

在总结性评估中,首先要对目标实现的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评估者要采取同被评估者沟通交流等形式对完成目标的予以表扬,对未完成目标的查明原因,予以启发指导,提出改进措施,改进上一个未完成的目标,激发其制定下一个目标的动力。这就是说,当实现目标活动按预定要求结束时,就按照定量、定性的目标值对实际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估,并使评估与奖励结合起来,把总结性评估结果包括遗留的问题反馈给目标制定者,使其主动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改进目标。

第5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绩效预算;项目评估等级工具;新公共管理

[中国分类号]D630.9;F8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3-0048-02

公共预算是一国政府在每个财政年度内全部的收入与支出计划,也是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节的重要手段,它决定了政府的活动和多种项目的轻重缓急。然而,政府在财政资源的配置和利用过程中,往往重视资金的投入,却忽视产出的结果,重视配置本身的规则,却忽视项目运作的绩效。这一弊病导致财政支出不断上涨,公共服务的质量和财政投入的效益却每况愈下,公众对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也随之降低。受到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当代美国的公共预算改革特别强调“绩效”和“结果”。同时,美国的公共预算是由总统提出建议,由国会制定法律,二者围绕预算制定展开斗争,预算也是多种政治力量博弈的产物。

一、美国联邦政府预算改革概述

20世纪之前,预算只是美国国会采用的一种烦琐的拨款报告制度。直到1921年,《预算与会计法》的出台才标志着现代联邦预算体制的建立。根据该法案规定,联邦政府成立了两个新的机构,一是由行政分支控制的预算局,负责联邦预算的草拟和执行,另一个是剐立法分支负责的审计总署,负责联邦预算的审批和监督。

最初采用的预算技术是流线型颓算,这是一种根据各种分类项目(如工资、运输、供给、设备等)系统记载公共开支的会计方法,强调收支的合法性,对“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的问题特别重视。这种“控制导向”的预算系统符合当时政治经济环境的需要,属于对行政不信任时代的产物。然而,流线型预算虽是控制支出的利器,但对政府的职能和整体规划缺乏足够关注,不能提供项目管理、过程、规划和效率等信息。

20世纪40至50年代,随着美国政府规模日益庞大,加强管理的统一性和协调性愈显重要,绩效预算首先由布朗罗委员会提出建议,并由胡佛委员会编撰成法律。绩效预算是一种管理取向的预算系统,以职能、业务和计划为基础,通过分析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来考察效率。绩效预算对行政一立法预算关系也产生了深刻影响,使得总统在行政预算的格式和内容安排上获得更大的自。

20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在国防部试行规划设计预算系统,该系统将“规划”、“设计”和“预算”这三个重要过程统一起来,要求部门建立战略计划和多年度政策目标,在每年的拨款要求中,列明部门的工作目标、行动计划、投入和产出,并说明部门如何通过拨款,达到其既定的目标,并配合总统的政策方针。规划设计预算系统在国防部的运用获得成功后,还推广到其他机构,但数年后,因使用情况出现两极分化而中止。不过,这一系统影响深远,它被普遍视为公共行政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后期的预算改革基础。

进入7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不再是一个恒定因素,“预算肯定会持续增长”的支持性基础不再,卡特总统推行了“零基预算”,具体做法是:列出在来年预算资金完全不变的情况下所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如果具体组织的预算增加或减少一定比例,其可能的收益或者损失如何,通过这样一个决策体系最终决定下一年的预算方案,其本质是在众多资源分配方案中寻求最佳方式以提高资源分配的效率。然而,由于实际操作困难重重,“零基预算”于1981年被里根总统废止。

到了80年代,预算改革的重点放在削减赤字、实现预算平衡上,“精简管理”的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公共部门管理者会根据政治不确定性以及赤字程度,对财政短缺的状况做出反应,比如将部分应付款项延期下一财政年度,重新整合组织资源,终止某些项目等等,精简管理不是一个预算系统,而是一个将政治、经济现实融入管理战略的过程。

90年代,财政不足和巨大的预算赤字一直困扰着美国政府,1993年,克林顿总统成立了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报告中提出要建立结果导向的预算体系,很大程度上是原来绩效预算的回归,此外,报告要求消除年底财政开支猛增现象、给予管理者在预算资金分配上更大的自、推行“指标基准预算”等。同年,国会还通过了《政府绩效与结果法》,要求所有联邦机构制定五年战略规划,明确各自的使命和长期工作目标;制定年度绩效计划,明确为实现长期目标采取的重大措施和绩效测量标准;提供年度绩效报告,评估各自的绩效状况并向国会和大众公开。

二、乔治・W・布什新绩效预算改革的主要内容

乔治・w・布什上台后不久,很快推出了自己的政府改革方案――总统管理议题,五大主要议题之一就是整合绩效和预算。总统管理议题认为《政府绩效和结果法》存在着缺陷:“8年来,在项目管理中运用绩效信息所取得的进步令人沮丧。机构的绩效标准描述有误,未能与机构的预算呈报和管理运作相整合。绩效标准不足以监控和奖励员工,也难以让项目经理负责……美国人民应该能够看到政府的项目如何执行,并能够比较项目的效益和成本。正是缺少稳定的绩效、预算和会计的信息报告框架。才阻碍了这种必要的透明度”。乔治・W・布什新绩效预算改革的思路是:机构应该把绩效评估和预算建议整合起来,把成本分摊到结果,目标是利用预算,注资更有效的项目,削减或重组不太有效的项目。

管理预算局是乔治・w・布什新绩效改革的重要实施机构。管理预算局的前身为预算局,1970年更名为管理预算局,是独立于财政部之外、直接向总统负责的机构,它除了继续承担预算局的原有职能外,还增添了协助总统改进行政管理的职能。2002年7月,该局开发了项目评估等级工具(ProgⅫn Assess―ment Rating Tool,以下简称PART),通过对正在实施的联l邦项目的状况进行评估,并使评估结果与预算相联系。由此改进项目的绩效及结果。

PART的开发颇具透明性和外部参与性。比如,绩效管理咨询委员会汇集相关方面的专家,对PART的开发提出意见;国家公共行政学院召开会议,给予反馈;管理预算局还征求了政府问责局(其前身为审计总署)以及其他机构的意见。PART的运用也很透明开放,网站www,expectmore,gov上提供对已评陆项目的详细解释,持异议者可以发表评论;管理预算局为确保评估的一致

性,除了培训评估者和提供指南之外,还成立了小组复查10%的评估;PART的主要推动者――乔治・w・布什任内的管理预算局局长米奇・丹尼尔斯要求属员把PART当成非党派工具,以同样严格的标准评估所有的项目。

具体来说,PART由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这些问题被划归为四个评估方面:项目目标和设计(权重20%)、战略计划(权重10%)、项目管理(权重20%)、项目结果(权重50%),对于一些特殊的项目,如直接联邦项目、整体拨款项目、竞争许可项目、资本资产和服务收购项目、研发项目、管制项目、信贷项目等,还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另外增加若干变量。评估等级分为“有效”、“基本有效”、“一般”、“无效”、“无结果显示”(未提供足够的信息)5个档次。管理预算局会对评估项目给出一份单页总结,总结包括项目目标和设计、战略计划、项目管理和项目结果四个方面的得分,项目的总评估等级,一些重要的项目绩效指标,管理问题的定性观察和提升空间,以及项目的预算建议,这份评估总结会随着总统的预算建议一起交给国会。

5年间,管理预算局运用PART共评估了1016个项目,约占联邦预算的98%,评估结果为18%有效、31%基本有效、29%一般、3%无效、19%无结果显示。由于PART的评估与预算相关联,从而影响到项目资金分配,比如2006年度财政预算中,乔治・w・布什总统共对154个项目的资金作了调整,其中,55个项目的资金被大幅度削减,99个项目被终止。这些被削减或被终止的项目,但凡经PART评估,其评估等级大多是“无结果显示”、“无效”或者“一般”。不过,值得注意的是,55个被大幅度削减的项目,只有23个经过PART评估,99个被终止的项目,只有32个经过PART评估,由此可见,PART的评估结果是影响预算决策的重要因素,但非项目资金调整的唯一因素和必要条件。

三、乔治・W・布什新绩效预算改革的效果分析

虽然,很多人认为管理预算局已经成为新绩效预算的典范,但实际上,很多因素限制了PART划预算决策的影响力。正如米奇・丹尼尔斯所说:“管理预算局并不把PART视为制定预算的天然途径,得分低率身不意味着项目是否需要更多或更少的资金,PART为改善项目提供了诊断工具,预算决策是基于诊断结果以及项目的其他相关信息作出的。2004财年的预算决策将会以绩效为基础,但也会继续考虑其他因素,包括政策目标和行政优先权,以及经济和项目趋势。”

首先,法定支出(又称强制性支出)使得预算改革者无法自主控制开支水平。法定支出指的是在政治上难以改变这些付款的法律,包括社会保障支出和其它“权力项目”支出、军人和政府文职人员的养老金、国债利息、长期基本建设合同付款等。由此可见,预算支出中很大一部分是受需求驱动的,所以有关项目的开支水平无法提前确定。

其次。很多预算项目有较强的政治支持,使得预算总量的削减非常有限,并且还有增量主义的发展趋势。比如,农村电气化项目是罗斯福总统时期设立的,由于有强大的民众支持,该项目虽然已经完成了使命,但至今仍保留着。

第6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1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评估的实施筹备

为了提高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科学性,使评估结果能够尽可能地反映真实情况,必须做好充分的实施筹备工作,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估多元架构。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评估的实施筹备工作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考虑。

1.1评估组织管理机构

评估组织管理机构是实施试验装备保障项目管理效能评估的主体。首先,由于装备归口管理单位日常机关事务繁杂,所以内部不宜建立庞大的评估机构;其次,应按照“评”与“建”组织机构适当分离的原则,从制度层面保证评估工作的规范和制衡;再者,如果由归口管理单位委托评估委员会组织评估,由于均为临时性的组织,评后即散,形成了失效的真空状态。为了保持评估结论的公正客观,评估组织管理机构应引入第三方机构,坚持装备机关人员和院校、技术总体单位专家相结合,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评估组织管理机构采用小核心大范围的模式,其组织结构由三部分组成:评估委员会、评估小组、评估专家组,形成行政监督、专业化评估机构实施、专家咨询三方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制约的评估组织管理机制,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机制,专业化评估机构经合同形式受归口管理单位委托进行评估,是非利益相关的第三方,对评估结果负责,但不掌握最终决策权,从而保证了评估公正性。评估专业机构为了保持良好的声誉,在以后的评估工作中续约,会严把评估的质量关,科学合理地全程设计评估程序和方法,认真收集整理分析具有评审条件的专家意见,把委托的项目评准、评好,进而形成良性循环,促进评估质量的不断提高。

1.2评估计划

1.2.1计划拟制依据拟制评估计划,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评估目标分析,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估目标,评估工作就失去了方向。评估目标的确定,应该充分征询被评单位的意见,只有在被评单位积极参与的前提下,才能使效能评估工作落到实处,装备管理机关才能下达切合实际的评估任务。同时,评估目标也是被评单位应达到保障目标的规定和约束,是保障工作提升的重要参考。由于被评单位保障要素的配置和执行任务的职能性质并不相同,所以评估目标也不存在完全统一的标准。

1.2.2计划拟制程序计划拟制程序按以下六步实施:

(1)确定评估目标、任务及对象。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工作按总部级、基地级两级实施,基地级评估计划由XXXXXXX拟定,并征询XXXXXX意见;总部级评估计划由XXXXXX拟定,并征询XXXXX意见。对评估任务分析,要说明所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描述具体预期目标。

(2)确定评估经费、时间等计划内容。评估经费应包括:评估小组人员费用、聘请专家费用、差旅费、通信费、印刷费(报告、书面问卷等)、购置设备费(技术设备、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等)等。评估时间安排应尽量具体,包含起至阶段,如:201X年9月中旬至9月下旬。

(3)征求评估任务方和被评单位意见。将拟定的评估计划发至评估小组和被评单位,征求实施方和评估对象的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

(4)形成评估计划。将拟定的评估计划提交评估委员会会议讨论,会议修订的评估计划通过后,由评估委员会主任签字确认,形成正式评估计划。

(5)计划的申报与审批。

(6)下达评估计划及评估任务书。评估计划审批后,由装备管理机关向各被评单位下发评估计划文件,并与评估小组签订评估任务书。

1.2.3计划的调整评估年度计划一经下达,必须严格执行。因特殊情况确需调整的,按照计划编报程序报批。评估计划的调整可分为两类:一是评估计划的一般性调整,二是评估计划重大调整。一般性调整是在不改变评估目标、范围、程序的情况下,对评估人员配置、费用安排等一般性内容进行调整,需经本级机关领导审核批准后,方能生效。评估计划重大调整是对评估目标、范围、程序等需要进行重大变化,需经评估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能生效。对于评估计划的调整需与评估方和被评单位等相关方进行及时必要的沟通,一方面使方第一时间对评估的内容和方式进行及时规划,另一方面了解被评单位对计划调整的态度和配合程度,便于后期评估实施的顺利开展。

1.3评估模型

为准确、客观地对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进行评估,需要采用科学、适用的评估模型。选取模型的关键是要保证能够反映评测对象的整体特性。总体上说,可以采用的模型主要有一下两种:

(1)解析模型解析模型的特点是将效能的单项指标表述为基础指标的解析公式,总体效能指标表述为单项指标与基础指标的解析公式,根据描述效能指标与给定条件之间函数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来计算效能指标值。在这里给定条件常常是低层次系统的效能指标及环境条件。解析表达式的建立方法多样,可以根据现成的军事运筹理论建立,也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所建立的效能方程而得到。解析模型的优点是公式透明度好,易于了解和计算,且能够进行变量间关系的分析,使用简单、评价范围广、适用性强,便于应用。缺点是考虑因素少,特别是很多环境因素、战场因素和一些不易描述的因素,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效能评估常用的解析模型有线性加权法、概率综合法、模糊评判法、层次分析法以及多属性效用分析法等。

(2)仿真模型仿真模型实质是以计算机模拟为试验手段,通过在给定数值条件下运行模型来进行仿真试验,由试验得到的结果数据直接或经过统计处理后给出效能指标估计值。基于仿真的综合分析模型以系统运行过程为基础,采用层层深入的推理方法建立系统模型,并用专用语言在计算机上评估实现,得出仿真结果,供决策者参考。仿真模型能较详细地考虑影响实际保障过程的诸多因素,能够比较形象地演示保障过程,因而特别适用于进行装备保障效能指标的预测评估。仿真模型与解析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仿真模型通过推理演示系统的仿真运行,根据不同条件的情况求得系统的整体效能。

2试验装备保障项目质量管理效能评估的执行

2.1评估的实施程序

评估的实施程序分为评估启动、信息获取、评估汇总、形成评估报告、评估报告审核与确认五个阶段。

2.2评估方案

评估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评估对象;二是评估指导思想和原则;三是评估目的;四是评估依据;五是评估指标体系;六是评估方法;七是信息采集范围和方式;八是评估组织实施、进度安排;九是提交评估报告的时限;十是其它要求及说明,例如:保密措施等。

2.3评估信息数据的采集

主要采取问卷调查、考试考核、座谈访谈、实地检查、实装演练、听取汇报、查阅相关文档材料(包括自评报告、以往评估资料等)方式进行。

2.4评估信息数据的分类

效能评估过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种类繁多,既包括保障阶段各类人员信息、保障设施设备信息、试验装备本身信息等,也包括相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财务、环境等信息。评估信息数据应根据不同的视角、需求进行分类。所搜集的评估信息数据标准化处理后,代入评估模型将得出参评单位试验装备保障效能评估的结果。如果采用的评估方法不同,建立的评估模型不同,所得出的评估结果在数值上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都能反映参评单位试验装备保障效能的相对水平。得到评估结果后还需对其进行检验,确定是否达到预期的评估目的,满足评估要求。如果所得出的结果与实际保障效能水平出入较大,必须从信息源头查找问题原因,对评估信息数据进行重新核查、纠偏和最终鉴定,主要包括定量指标数据资料、定性指标界定、评分标准以及评估计分过程等,以保证评估准确、可信。

2.5评估报告

在详细评估的基础上,评估小组应根据足够的证据写出评估结论,对评估对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归纳提出加强和改进试验装备保障效能的建议,并编写评估报告,以便向业务管理部门提供参考,向参评单位提供下一步装备保障工作努力改进的方向。评估报告是对评估工作的科学总结,撰写评估报告过程是评估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了保证评估的质量,在撰写评估报告时应注意以下事项。从内容上看,应重视评估结论的检查和复核,以便使用方判定评估活动的可信度,恰当地使用评估结论。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评估标准;评估依据是否充分;评估结论是否可靠;评估报告是否提供必要的支持信息。从整体上看,报告应本着第三方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体现客观性。报告不能给出先入为主的结论,更不能围绕一个预定的结果进行分析论证,不应含有对参评单位做出批评性或赞赏性的语气,应尽量反映出试验装备保障工作中所取得成功的方面,未达到预期的方面,以及现实的改进建议。

3结束语

第7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项目评估;风险投资项目;财务评估

中图分类号:F61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158-01

1 项目评估的内涵

1.1 项目评估的含义

项目评估是指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政策、法规、方法、参数和条例等,从项目、国民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出发,由有关部门站在项目的起点,应用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对拟建投资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生产条件、产品市场需求、工程技术、财务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进行全面分析论证,并就该项目是否可行提出相应职业判断的一项工作。项目评估是投资决策的依据、项目实施的前提,是建设程序和决策程序的必要组成部分。

1.2 我国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的现状

我国项目评估方法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1983年中国投资银行推出了《工业贷款项目评估手册》,对项目评估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在我国起到了极好的探索与示范作用。进人新世纪,风险投资在我国己经引起广泛重视,许多院校都做过相关的课题研究。同时。学术界对项目评估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热烈的探讨,还有学者对我国风险投资项目的评估指标及投资风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国学者对风险投资评估的研究还处于一种初步的探索阶段,他们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在我国的现实条件下的风险投资运营特点,但对微观层面的问题涉及不多。同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在实践中还处于起步中,目前的主力是政府主导的风险投资公司,存在的问题在项目选择评估中比较侧重于项耳的技术先进性。忽视了其市场前景和产业发展性,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大多数投资公司基本上是站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来评估项目,进行项目的投资,对风险投资项目评估缺乏深入量化研究。与国外风险评估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2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的内容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以企业利润最大为目标,一般考虑货币资金时间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效益和投人产出效果等因素,从动态的角度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

2.1 财务评估的基本目标

风险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估主要是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能力,因此,财务评估的目标也就是这三项。盈利能力是反映项目财务效益大小的主要标志。项目的盈利能力主要是指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利润和税金等。在项目财务评估中,应当考察拟建项目建成投产后是否有盈利,盈利能力又有多大。是否可以满足项目可行的标准。清偿能力目标主要是指项目自身能够偿还建设投资借款和清偿债务的能力。而外汇平衡目标是指对于产品出口创汇等涉及外汇收支的项目,还应该编制外汇平衡表,把项目的外汇平衡作为财务效益分析的一个目标。

2.2 财务评估的程序

2.2.1 财务数据的估算

进行项目财务评估首先要求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审查,然后与评估人员所掌握的信息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必要,可以重新进行估算。因此。财务评估工作也要对项目总投资、产品成本费用等基础效据进行估算。

2.2.2 编制财务效益分析基本报表

在项目评估中,财务效益分析基本报表是在辅助评价报表基础上分析填列的,集中反映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和财务外汇平衡的主要报表的统称,主要包括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及外汇平衡表。在项目评估时,不仅要审查基本报表的格式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而且还要审查所填列的数据是否准确。如果格式不符合要求或者数据不准确,则要根据评估人员所估算的财务数据重新编制表格。

2.2.3 分析财务效益指标

财务效益指标包括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和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反映项日盈利能力的指标包括静态指标(如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资本金净利润和投资回收期等)和动态指标(如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和动态投资回收期等);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包括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对财务效益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估,一是要审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I二是要审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如果计算方法不正确或者计算结果有误差,则需要重新计算。

2.2.4 提出财务效益分析结论

将计算出的有关指标值与国家有关部门公布的基准值。或与经验标准、历史标准、目标标准等加以比较。并从财务的角度提出项目可行与否的结论。

2.3 财务评估的基本方法

当前财务评估的基本方法主要为静态分析法,其对投资项日进行经济分析时,不考虑货币资金的时间价值,对方案进行粗略的评价,这种方法计算比较简单,在实践中也比较实用。

2.3.1 投资利润率法

投资利润率是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指标。它是指投资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投资项目总投资额的比率,计算公式为:投资利润率=年税后利润/总投资×100%

其中,年利润总额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也可以计算出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就是用生产期利润总额之和除以生产期。二者之间的选择,要根据项目的生产期长短和年利润总额波动的大小而定。如果项目属于短期项目,生产期比较短,并且各年的利润总额变化较大的话,一般选择生产期的平均年利润总额:如果项目的生产期比较长,年利润总额在生产期这年内也没有较大的变化,那么就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投资利润率同样要与规定的行业标准投资利润率或行业的平均投资利润率进行比较,以低于相应的标准为准。

2.3.2 投资利税率法

投资利税率是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的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与项目总投资之比,公式为:投资利税率=年利税总额/总投资×100%

公式中的年利税总额,可以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也可以选择生产期平均的年利润总额与销售税金及附加之和。和投资利润率相似,要在两者之中作出选择,应该依据项目生产期长短和利税之和变化程度的大小。计算出的投资利税率同样要与规定的行业标准投资利税率或者行业的平均投资利税率进行比较,如果计算出的投资利税率大于相应的标准,那么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2.3.3 资本金利润率法

它是项目年利润总额与项目资木金之比,资本金利润率的公式为:资本金利澜率=年利润总额/资本金×100%

而其中的年利润总额也同样有两种选择: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利润总额和生产期平均年利润总额。选择的方法和其他指标相同。其中的资本金是项目的全部注册资本金。计算出的资本金利润率与行业平均资本金利润率或投资者要求的资本金利润率进行比较,大于相应的要求,认为项目是可行的。

2.3.4 资本金净利润率法

第8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医学;儿内科学;教学评估

作者简介:代继宏,儿科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导师。

教学评估系统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可及时发现、调整并纠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与不足,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1]。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

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儿科系)是全国四大儿科系之一,部级重点学科,儿科学为部级精品课程。尤其是小儿内科学教研室一直非常重视教学建设工作,将教学评估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对2010―2011学年小儿内科学教学评估表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一、对象和方法

1.对象

2010―2011学年共有12名教师分别承担小儿内科教研室对儿科系、医学系等本科大课教学,我们对这12名教师均进行教学评估。

2.方法

分别采用同行评估表和学生评估表,各自含10个项目,分别从教学态度、对学生组织纪律的要求、备课及对教材理解、理论联系实际、语言的应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专业词汇的应用、教辅应用、课堂互动等方面进行,每个项目有不同的分值及权重比例。在总结分析时,根据教龄,将教师分为“>15年教龄”和“

二、结果

无论同行评估还是学生评估,呈现一致性趋势。得分较高项目为:教学态度、对学生组织纪律的要求、备课及对教材理解、语言的应用、专业词汇的应用。这显示经过多年的教学制度建设,尤其是师资选拔制度(讲课比赛、试讲等)、集体备课制度、听课制度等强化培训和实践,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高年资教师在这些方面均表现较好,得到较高评价。

对“>15年教龄”和“

三、讨论

过去数十年,医学院校、研究生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等机构一致努力寻找正确、可靠和与时俱进的评价方法,以促进教师和受训者得到提升[3]。而医学院教学质量评估,其重要性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尤其是对课堂教学的评估,其目的是改进教学,并可作为教师聘任、晋升的参考依据。将同行评估和学生评估结合起来评价,不失为一项综合评估方法。例如:美国一项调查显示,自1978年起,有80%的学校鼓励学生对教学做出评估,到1986年增加到87%(96所)医学院校,只有9%对此未做明确规定[4]。本文调查显示,本校儿科学院小儿内科教研室一直采用同行评估和学生评估的方式综合评价课堂教学质量,与国内外评估状况基本一致。

普遍的观点认为,教龄对课堂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我们在分析时也注意教龄对评估结果的影响。根据教师教龄特点,我们将所有教师分为“15”年两组,发现10项评价项目中差距不大的,主要体现在较易受教学经验影响的一些项目,如:启发引导,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讲授条理清楚,逻辑性强,重点突出、难点讲透等。进一步证明了教学过程的提高需要不断的经验总结和积累。但是,我们也发现,个别教龄较长教师某些项目得分反而低于教龄较短教师,如:对教辅手段的应用。体现教学过程必须与时俱进,仅凭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先进的教辅手段,尤其是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掌握和应用。

对教学质量的评估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通过使用“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60条)对中国八所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质量进行评估,通过全方位观察、各种测试等进行[5]。可以客观反映医学教学的优势和所存在问题,并进一步进行横向比较。同时,注意评价方法的标准化、对评价结果的正确分析也非常重要[6]。

总之,在新的医疗条件下,探索客观、可靠、有特色、能正确反映教学质量的评估方法,对提高医学教育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海珠,王汉琦,杨棉华.汕头大学医学院网上教学评估系统之我见[J].教育信息化,2004(8):26―27.

[2]张翠华.论医学教学评估[J].农垦医学,2008,30(2):148―149.

[3]Malcolm Cox,David MI.Assessment in medical education[J].N Engl J Med,2007,356,387―396.

[4]Lancaster CJ,Smith IK. Survey of practices in evaluating teaching in U.S.medical schools,1978 and 1986[J].J Med Educ,1988,63(12):912―914.

第9篇:项目评估总结范文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前在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区面积快速扩张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城市发展不合理现象,城市能否按照既定的规划有序、和谐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由于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估没有及时跟上,这已成为我国城市规划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缺陷,《城乡规划法》已明确提出了应对城市、镇的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1.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的主要内容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办法(试行)》,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应当主要从城市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是否与规划一致、规划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规划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以及根据总体规划要求,各项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及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制定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同时规划实施评估还应当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要根据总体规划提出的城市发展方向校对空间布局是否与发展方向一致,要根据一般每两年一次的城市空间发展轨迹判断城市阶段性发展方向,分析是否与总体规划一致。应对阶段性的重点建设项目、重要基础设施、重要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估,考查阶段性目标的落实情况。应全面的对《城乡规划法》第十七条规定的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要将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各项强制性内容与现状情况进行对照,客观评估各项强制性内容的执行情况。规划委员会制度、信息公开制度以及公众参与制度等都是规划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决策机制,是我国城乡规划民主化、科学化的重大进步,规划实施评价应对上述决策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土地、交通、产业、环保、人口、财政、投资等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具有重要影响,规划实施评价应着重分析各相关政策对规划实施具体存在什么影响,与规划实施有何关系,政府如何才能处理好规划实施与相关政策之间的关系。应对分区规划、专业专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城市设计的制定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应全面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分析规划实施评估主要内容涉及的问题。

2.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

2.1构建规划实施评估的指标体系

本着全面系统、重点突出、便于操作的原则,构建如下表所示的评估指标体系。

表1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

2.2评估指标数据产生

上述指标体系建立后,评估委员会需要分组开展调查对比工作,将各评估指标的实际状况与规划状况对比,整体把握、量化打分,赋值在0―10之间,分数越高代表一致性程度越高。同时,需要邀请专家和市民代表对各指标进行打分,使两者的打分各占一定比例进行合成,达到公开、公正、客观的效果。

2.3评估指标权重确定

在明确了指标体系的各个指标评价值后,要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确定权重的方法有多种,如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评价时以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为佳,即采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咨询以及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建议,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在权重设定时,为了提高权重赋值的可把握性,并增加其准确性,把规划实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评估,设上述指标的权重之和应为10。

2.4规划实施情况综合评估结果

指标权重确定之后,结合各项打分,就可以计算得出规划实施情况综合评估结果,如综合评估分数在60分以下,说明规划实施情况比较差;综合评估分数在60―80分之间,说明规划实施情况比较令人满意;综合评估分数在80―100分之间,说明规划实施情况令人满意。

2.5规划实施问题分析

进行评估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从而提出改进对策,对城市建设进行纠正和调整,使城市规划得到更好地实施。结合评估委员会、专家和市民对各指标的打分以及综合评估结果,可以对规划实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例如指标分值在60分以下的,说明该指标反映的相关内容存在问题。

2.6提出优化规划实施效果的对策

根据对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分析规划实施情况与规划预期之间的差距,提出优化城市规划实施效果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玉鸣. 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孙施文、周宇. 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城市规划汇刊,2003(2):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