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广告资源论文精选(九篇)

广告资源论文

第1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数字媒体;广告教育;开放式;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1-0223-01

一、广告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现状

广告实践教学普遍存在着:实践目标与内容过于宽泛、空洞;许多广告实践项目是由教师凭空编导,教学内容与广告活动实践存在差距;教学方法不够生动活泼,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等等。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了经典的广告理论、方法,却缺乏运用这些理论方法的机会和能力,造成对知识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碰到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相对封闭单一的实践教学模式与快速发展的行业环境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常常导致学生所学非所用,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 在行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弱。这些矛盾在面临数字时代的冲击时显得尤为突出。

二、改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方式

(一)提倡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专业实践能力

关于广告教育课内实践教学模式,大多为案例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案例的选择十分重要。教师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 引进较新的真实案例,通过典型案例教学和案例分析, 展开开放式课堂讨论, 激发学生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提出策划、设计方案及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然后与真实广告创作和实际效果对比,找出差距和优势,改进不足,逐步提升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加强专业工作室建设,以此推动实践教学

成立配套的实践教学工作室能加强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联系与衔接,在相关广告课程中开展实验教学项目或在专业工作室模拟公司教学,这种教学方法能为学生营造更接近真实的行业环境,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求知欲,使学生在现实与理论的互动中学习,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整合教学资源,发挥团队作用,共同完成项目课题

加强广告教育实践教学体系还能从队伍建设入手,高校可以聘请行业精英作为客座教授,开设阶段性课程或综合性项目实践课程,引进一些结合数字媒体的真实项目及科研课题,以学生团队为中心,由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担任学科带头人并指导学生团队共同完成项目课题。

(四)开展广告主题讲座,拓展专业视野,达到自我完善

使广告教育了解广告行业变化的方式多种多样,最直接的就是开展主题讲座。通过以反映广告学科前沿的专题讲座,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交流互动,把广告行业最前沿的理念、知识和技术传达给学生,及时补充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 同时还能丰富校园文化。

(五)专业实习与企业直接挂钩,走产、学、研道路

高校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专业实习基地,通过企业开设学生实践渠道,定期安排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例如广告设计、广告运作、广告营销等,使学生深入广告行业市场;或者实习基地的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把参与比稿、投标、广告创作等部分任务布置给学生,内部评比择优推荐给广告主、广告公司,及时反馈学生的实践成果,这样一方面学生能将所学的广告理论应用于真实的广告活动中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通过这类的活动,培训和考核学生,为企业自身储备人才。

(六)参与社会广告比赛,展示广告成果,提高学生竞争意识

在广告教育实践环节中,高校可以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会广告大赛,在竞赛奖励的基础上,设置院校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专业领域内前瞻性研究,促进学生与广告行业的交流。

(七)建立资源共享网络,加强学术交流

为了保证广告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高校与高校之间可以建设网络共享式的实践教学资源库,共享案例资源、教师资源、实习基地资源等。目前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存在资源不足、配置不合理或者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探索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模式,加强各高校之间的合作具有实际意义。

数字媒体时代是一个高科技融合时代,广告实践教学体系应主动接受新思想完善自我,充分认识到模式更新对教育教学的重要性。全面整合实践教学模式是数字媒体时代广告教育的必然选择。通过建设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保证中国广告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上是抛砖引玉,希望广大教师探索可行之路,不断改进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使我国广告教育培育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第2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海松.国际4A广告公司基本操作流程[L]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19(4)

[2]杰弗里·兰开斯特,莱斯特·马幸哈姆著,丁梅生冯晓波,应斌译.战略营销计划和评估[M] 远东出版社 : 1998(6):53-67

[3]杭州日报报业集团2019年报(L) 内部刊物, 2019

[4]福州博采广告广告调查报告(L) 内部资料 , 2019

[5]刘大东. 高效团队建设5W1H .中国管理传播网 2019(2)

[6]陆斌,媒体广告经营策略[L],现代广告2019 (106)

[7]朱月昌,公共广告研究[L] 国际广告,1994(3)

[8]朱月昌,略论电视广告解说词的创作[L],福建广告论文集,福建科技出版社,1998(7

[9]于晓茹, 从福视广告看广告业的发展趋势[L],视听天地,2019(6):68

[10]广告业呼唤整体策划人才和广告创意人才[EB/OL].

[11] 王军光,网络广告业步入分众传播[EB/OL]. tech.tom.com

[12] 2019年中国广告业统计分析报告[EB/OL].

[13] 新浪网.丁俊发,中国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新趋势[EB/OL].

[14] 新浪网络.郑和平,世纪之交的广告业发展方针和政策[EB/OL].

[15] 丁俊杰, 中国广电媒介集团化研究 [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

第3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部地区;广告人才;培养定位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159-02

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给中部地区(山西、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和安徽六省)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教育的发展既是中部崛起战略规划的重要任务目标,也是其逐步推进的有力保障。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中部地区的广告业近年来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市场对广告人才的需求成为高校开办广告专业的内在驱动力。在此背景下,中部地区的高校迫切需要面对自身所处的内外环境,探寻广告人才培养的发展之路。

一、中部地区广告业与广告人才需求概况

教育归根结底是为特定的行业服务,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研究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必须从广告业发展现状着手。

(一)广告业发展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末,中部地区的广告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各种报刊、电台、广播等传统媒体纷纷崭露头角,广告公司和从业人员急剧增加,广告市场的发展景象喜人。

然而,飞速发展的背后却蕴藏着盲目和无序,于是在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自律部门的规范下,中部各省的广告行业逐步走向了调整阶段,广告行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方面出现了几家一流的广告企业和一批专业性的广告公司,报业和电视传媒集团发展壮大,广告公司的专业性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伴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宣告了新型媒体将在传统媒体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就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与此同时,跨国广告公司也纷至沓来,抢战市场空白和先机。

整体来看,中部地区广告业的发展水平虽与西部地区相比基础较好,但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还是不容乐观。

(二)广告人才需求状况

1.广告专业人才类型的需求状况。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广告行业最急缺的人才是广告创意人员和AE人员,仅次之的人才需求类型是市场公关人员、美工人员、文案人员和媒介人员。广告公司不同的定位对人才的需求类型以及对专门人才的需求程度有所区别:大型的综合性广告公司对媒介人员、客户AE人员以及策划AP人员的需求程度远远高于专业性广告公司。此外,由于广告行业分工的细化,专业技能型广告人才的缺口很大。从广告流程来看,调研、策划、设计、制作、执行等方面都需要动手能力强的广告人才;从广告服务的领域来看,既了解房地产、汽车、医药、教育、体育等行业规律又具备相关广告知识的人才成为热门。另一方面,随着新兴广告市场的形成,如新媒体、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电子商务等相关领域也加大了对广告人才的需求。

2.广告专业人才素质的需求状况。从广告人才自身层面来看,需兼具以下四种基本素质,才能适应广告市场需求,提升竞争力。(1)敏锐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广告业对人才要求的特殊性所在。广告不仅要吸引眼球,更需诠释品牌,提升产品的影响力,这离不开完美的创意,而创意只能来自于创意者敏锐的观察、思维和超强的创新能力。(2)良好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广告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兼容性和开放性特点,涉及诸多领域。作为本土广告人才,拥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才能了解中部文化的特质及本土经济的发展状况,知晓如何利用优势媒介资源服务于企业和品牌。能力结构是指广告人运用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的能力,优秀的创意来自团队的协调运作,只有通过相互信任、共同学习、充分沟通、不断创新,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广告创意。(3)高度的职业操守与团队精神。广告人要有强烈的团队精神、敬业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不仅要善于打造精干的小团队,而且要使团队性质多元化,形成融学习、协作、创新、竞争为一体的优秀团队,才能在激烈的广告市场大战中制胜。(4)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中部地区文化源远流长,地域文化对地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了经济与文化的互动关系。然而,就现状而言,无论是“吴文化”、“ 楚文化”、还是“三晋文化”、“中原文化”,并没有带来太多的商业价值。在中部崛起战略的前提下,如何对抗国际品牌和全国品牌,是中部本土广告人才必须细心思考的一大问题。那么,身为本土的广告人才就必须深谙本土文化,本着强烈的文化使命感与责任感,挖掘本土文化的深厚底蕴,传承、发扬、创新中部文化。

二、中部地区高校广告人才培养中的问题分析

在广告发展整体看好的形势下,不得不承认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还存在诸多问题,中部地区本土广告人才的培养如何应对困扰,冲破难关,在中部崛起的战略形势中崭露头角,从而提升中部六省的整体经济实力,这是问题的关键。

(一)广告人才培养观念僵化,定位不清晰

无论是依托在新闻传播院系,还是依托在营销管理院系,或是依托在艺术设计院系的广告人才培养,都难免出现固步自封、观念僵化的现象,不能在市场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中找到合适的培养定位,在实践和理论之间左右摇摆,在“通才”和“专才”之间举棋不定,使广告人才培养成为“大杂烩”。

(二)广告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广告业界急功近利

广告人才培养模式沿袭了高等教育的一般模式,单纯依靠高校课堂教学,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广告知识,掌握一定的理论与专业技能,远远不能适应广告业多元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对人才的需求。而在广告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广告企业功利性过强,要求学生具有工作经验,能够快速上手,为公司创造价值,拒绝或忽视对广告人才的专业培养。

(三)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广告人才素质需求存在矛盾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交叉学科,由于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多数高校围绕各自的院系特色设置课程,因人设课现象普遍存在,使广告人才培养陷于片面和狭隘。一些高校教学内容封闭,难以满足广告产业升级对于复合型广告人才的素质需求。

(四)广告人才的创造意识开发不够

由于当前广告人才培养的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考试模式等缺乏创新,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性教学在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单一的考试模式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扼杀了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并最终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与地方需求脱节,与广告实践脱节

从以往的就业现状来看,中部地区高校主要承担着为地方输送人才的重任,而广告人才培养往往照搬国内一流高校的广告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广告人才不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短时间内也不能与发达地区的需求相适应。正在从事广告业的多为非广告专业的毕业生,而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却纷纷转行,广告教育陷入怪圈。

三、中部地区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定位

像广告要求市场细分一样,作为中部地区高校的广告教育,不能盲目跟从,也要细分出自己的培养定位,并努力探索适合这一定位的教学方法,才能在有差别的教育层次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适应广告就业市场的需求。

(一)广告人才培养定位要围绕本校学科背景

鉴于中部地区广告教育和广告业发展现状,其高校广告人才培养必须走多元并存的发展道路。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难以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更需要根据学科背景有重点地培养学生某些方面的能力。一方面可以根据所在院系的学科背景设置课程,培养有一到两个专长的特色人才;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所在学校的学科背景设置不同的选修课模块,避免培养的学生同质化。这样既可以使不同学校培养的学生形成优势互补,满足广告业界的需要,又可以发挥本校优势,使地方院校培养的学生相对有特点,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广告人才培养定位要凸显理论加应用

实践教学对于广告这一实践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特别是中部地区高校的广告人才培养来说尤为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广告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堪忧,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则是实践教学条件的欠缺和实践教学环节的零散化。应从以下三种课堂来分层次进行实践教学,培养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首先是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学时比,找准第一课堂的实践度;其次是积极举办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实践作用;最后是充分利用企业、校友等校外资源,构建实践教学的“第三课堂”。

(三)广告人才培养定位要依托资源整合

许多中部地区高校办学条件相对较差,广告专业作为新专业,办学资源更加有限,严重制约了其发展。鉴于此,应将校内外资源实施有机整合。一方面,可以整合利用校内师资资源。广告专业是一门边缘性的、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多方面的师资,处于中部地区高校中的年轻的广告专业是难以把这些人才都聚集起来的,明智之举是整合利用。可在全校范围内打通使用,采取组建教学团队的方式整合本校师资资源。像画室、电脑机房、摄影棚等实验室资源也可通过校内共享的方式加以利用。另一方面,可以依靠重点大学资源,通过签订合作办学协议、聘请名誉教授等途径,来促进自身的发展。

(四)广告人才培养定位要体现地方特色

从办学定位的角度来看,中部地区高校主要是为地方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地方的经济建设服务,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因此,中部地区高校广告专业应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己任,充分利用独特的地方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在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地域性,充分考虑地域特色和地方市场的实际需要,使培养的学生能够及时和全面地掌握地方市场行情,为毕业后进行广告传播打好基础。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中部地区高校广告专业应找准适合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出有一定特色、能持续发展的人才,这既是广告市场的需要,更是中部地区高校广告专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第4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在广告理论教学中,如广告设计史、广告概论这一类偏于理论阐述和案例分析的课程中,市场资源的引入可以有效地解决教材中所选择的理论、原理、案例与现实中的理论、原理以及案例之间的时间迟滞现象,教学一旦实现与当下正在发生的广告资源相互结合,也更容易与学生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促进课堂教学走向活泼与生动。

1、理论课程与市场型广告资源的教学引入

首先是课程的初始阶段的资源引入。按照传统的教材的结构特点,课首多是理论的概述或是从早期的广告传播形式开始讲起。如果是概述,概述的内容会因为时间的跨度较大,偏于抽象而不容易理解。如果从早期的广告形态进行介绍,由于与学生的认知经验太久远而难以获得理想效果。因此在理论课程的初期阶段或是第一堂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引入当下学生最熟悉的市场型广告资源实施教学是很有实效的手段。需要注意的是:初期在资源的引入上以教师为主体,在课程的后期则可以转换为以学生为主体。这种不同反映出的是学习能力与教学能力的相互转化:在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角色由原来的知识接受型转换为经验传授型。我们结合“平面综合设计”这一专业实践课程对之进行具体的研究。

2、实践课程与市场型广告资源的教学引入

在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的课程教学中,我们将市场型广告资源进一步划分成“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再根据具体情况分阶段引入到教学活动。其中,显性资源是指那些已经发生并存在的广告传播活动、事件及其案例,隐性资源是指那些已经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广告设计服务需求。在教学实施结构中,我们将课程整体划分为市场调研和设计实践两个基本模块,并在市场调研模块的实施阶段将显性资源引入教学。基本的实施流程是:课程的设计者兼执行者(教师)设定广告资源市场调研的基本方向和范围→将学生分组→制定市场广告资源的调研方案→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比较完整和系统化的广告资源→对资源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设计、装订成册(为模块二做资源储备)。如:针在对某超市的广告调研中将学生分组,每组4~6人,每个工作组对某一超市的广告传播和设计资源进行较为系统的调查与收集工作。其他组根据目标任务的不同,实施对百货商场、户外媒体等广告设计的资源进行调查和资源收集工作。通过一个或两班级的调研实践活动下来以后,就可以掌握多个类型、比较系统的市场广告设计资源的现状。由与这种调查和研究需要较多的学生共同参与才能完成,也将实践教学中学生数量偏多的不利局面转化为教学的优势条件。若能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将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调研成果进行汇总,将形成在时间上更连续、在空间上更完整的系统的市场型广告设计资源,这些生动的市场资源在教学中往往比教材的资源更具有实用性和说服力,不仅可以服务于课程的教学实践,对于教学研究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职业教育不仅要关注市场意识的培养,服务意识的生成也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教学课题之一。在平面综合设计的教学中,我们结合学区周边的市场环境,在完成模块一的调研任务后,继续深入到市场环境中,开发和寻求潜在的社会设计服务需求,也就是市场型广告资源引入的第二个阶段———“隐性资源”的教学引入。将学生分组,以大学城附近商城中数百家中小型商铺的业主为潜在客户,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设计,每个工作组从一个或多个商铺的潜在客户那里获得广告相关的设计或制作项目。

二、市场机遇与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在中国迅速崛起的经济形势下,个体经济已经迅速获得成长并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经济形态。大学生的设计实践与这种小型的经济形态之间存在较广的合作机会,教育的相关机构与部门也应该主动走出有限的内部管理空间,面向市场、主动去为促进这种院校与民营商业经济进一步深度合作创造条件。这种教学与服务市场的结合不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觉,更需要根植于职业技能的评价标准在教育制度中的建立与完善,通过具体的标准实现对职业技能教学方向的引导,从而实现普遍意义上的教学与市场的深度结合,在这种职业技能标准化的教育制度改革领域,英美等国的经验可学习与借鉴,如英国的行业技能委员会(SSCs:SectorSkillsCouncils)在英国的实践等。在职业技能标准有据可依的前提下,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的在整体的层面上走上自觉与市场接轨的方向。

三、结语

第5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广告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靠实践教学。广告学实践教学体系,就是根据广告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要求,围绕专业,结合理论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实践过程,整合实践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量化实践结果,进行综合应用,借此通过这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类型

纵观各高校,针对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关实践教学的类型无非是:在进行完基础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设置课堂项目实训、学期末的校内实训、阶段的校外实训、有针对的课程实践以及假期的社会实践,具体如图1-1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层次拓扑图示意图。

2.搭建广告学专业实践创新教学平台

广告学专业的创新实践能力平台的搭建,应依托良好的物质基础保障、良好的设计环境、一支有理论、善实践的实验教师队伍和一批可以让学生参与的实战项目或者研究课题。

2.1 开放创新实践用物质资源

创新实践物资资源开放包括时间、空间、设备、网络文献数据库和人力资源等的开放和服务。这些资源的开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创作的操作技能,切实开展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项目,推动并帮助学生开展创意、文案、科研和毕业的设计,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2.2建立实战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梯队

教师是教学工作正常运行和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现代创新实践教学会涉及更多大量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掌握更多的相关和边缘知识与技能;不仅要有扎实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丰富的实战经验,并且具有革新教学观念。这些教师除了能讲课程外,最好还能是曾在或者目前正在各个广告公司从事策划、文案等工作的双师型教师。

校外教师以国内外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和专家学者为主体,他们更多是为学生进行短期讲学或讲座,指导学生实践和就业,校内外教师也应该相辅相成,以老带新,共同进步,形成良好的梯队。学校可以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建立了一支爱岗敬业、有责任心、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梯队。校内专职教师应以年轻学历高、基础理论扎实、充满活力为主体,在科研活动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以实战体验指导学生,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2.3开拓创新实践视野,依托广告大赛,全面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在创新实践教学的建设当中,应该让学生多触及了解广告业的现状,开拓创新实践的视野,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开阔了学生眼界,使学生将其独特、新颖的创意思维能力与社会实践良好结合起来,也培养了其市场调研能力。

通过专家讲授或学术报告,使学生们对广告专业的各门课程以及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地综合和融会贯通,更深入、更全面地掌握了广告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校外的广告公司及企业在操作中从学生中也汲取了源源不断的新奇创意和人力资源,达到了互助互利的双赢效果。

众所周知,广告重在创新,创新型复合人才培养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创新型实践有助于对学生的技术、能力、方法、耐心、毅力、勇气及部分经验积累等创新人才素质的培养。教师们通过教学不断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创新的能力,并进一步依托广告大赛,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所以,我们应该做的是将参加广告大赛列入学科教学计划,科技创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开展在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己经在为人才培养的项重要内容。

目前广告学专业比较知名的省部级以上比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球华人广告金犊奖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本着锻炼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结合二年级与三年级的广告实践课程内容,可以把广告大赛项目与课程作业、期末实训、毕业实习融合起来。要求每个广告学专业学生至少参加上述至少一项大赛,并计入学生实践课学分。整个比赛过程中,专业教师在大赛活动方案出台后,分组根据学生的选题开方案说明会,引导好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在开放的实验室环境中,学生一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研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设计实践的能力。学生们也会提高对广告大赛的重视程度,主动认真对待赛事,通过这样创新型实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3.广告学专业实践创新平台搭建过程中需要处理的矛盾和关系

3.1正确处理广告专业、培养主体和社会行业之间的关系

任何高校不可能完全按照社会需要去培养人才,因为社会的每个元素都在不断的变化,所以,在人才培养中要求采用以不变应万变和以变应变的适应策略。就是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以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和行业的需求变化,洞察和分析社会对专业和行业的要求。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要随着社会的变化适时调整,要有阶段性和长期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所以地方高校广告学教育要立足实际,服务地方,走地方化和民族化特色。

3.2正确处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

广告学教育要以知识理论为基础和指导,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中建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强调知识的体系性和能力的创新性。做到基础理论够用,精专业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把知识转化为技能,以技能强化知识。创新实践教学就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转换。能否转换也是实践教学质量的检验标准之一。通过技能,才使我们获得知识,而对获得外界知识的需要,它只有在我们获得和使用技能时,才能产生。离开知识的掌握和使用,学习某种技能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正确处理好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胡春灜,王鹏,王一柏.广告学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734~739

第6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全媒体;应用型;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地方综合性大学

全媒体是指各种媒介形态融和渗透,呈现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多样化的媒体系统共存,媒体内容横跨不同的媒体系统顺畅地流动传播,全面融合发展的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由它所带来的诸多变革已悄然展开。2019年1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聚焦全媒体时代和媒体融合发展,再次把脉全媒体融合,明确提出了推动全媒体向纵深发展,“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视,全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广告产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技术革命带动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引发人才市场变化,这些都对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亟待实现。

一、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培养应用型

人才是全媒体时代的必然要求

全媒体的发展打破传统的内容传播模式,跨越媒体性质的边界,分众化、碎片化、主体多元化的全媒体形态冲击着广告业,“人人为自己代言”成为广告行业的常态。面对媒体技术迭代与品牌跨界传播,引发广告从业者和教育者的焦虑。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发挥广告学专业知识能力,构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时代课题。

(一)宏观环境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

“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竞争”,地方性综合大学广告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符合国家战略要求,是教育现代化、教育强国部署的有力支撑。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刊发文件《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再次强调增强教育服务创新发展能力,培养更多适应高质量发展的各类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重大工程,对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来讲,结合自身的定位和相对有限的专业资源,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到培养专业应用型人才上来。

地方性综合大学广告学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国家根据前瞻性和指导性规划的要求,是为国家经济发展而进行的人才与知识储备。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将把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出推进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占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1/4的广告产业,是国家文化产业的重要构成。2018年10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广告监督管理司司长刘敏在第25届中国国际广告节上再次强调:“国家将推动新时代广告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十三五’广告发展规划的扩大产业规模、增强创新能力、提升社会效益、深化行业改革、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全媒体时代广告产业的蓝图正宏伟展开,未来的发展空间和行业潜力巨大,对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大。

(二)产业与专业教育双重转型要求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培养应用型人才

我国广告产业正从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化发展,一方面,广告产业整体发展进入一个空前的活跃期,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的统计,截止2018年底,全国广告经营额7991.48亿元,稳居世界广告市场前列;另一方面,传统广告市场经历断崖式下降,四大传统平台广告营业额连续三年下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边界不断模糊,全媒体融合加速,广告主、媒介形态、消费者行为、营销传播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内容、渠道(网络)、终端的融合构成了全媒体时代的数字广告传播方式,广告产业迎来了一次不论是在制度层面、管理层面、技术层面还是内容层面上的巨大转型,这种产业转型必然带来对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广告产业转型发展源动力在于应用型的专业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肩负人才培养、服务地方、推动经济发展的使命,应承担起培养应用型人才满足广告产业转型人才需求的责任。

广告学专业教育正从传统广告教育到数字广告教育转型。自1987年厦门大学有了中国第一届广告学专业毕业生以来,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广告学专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截至2015年,在全国2553所普通高等学校里,设有广告学专业的高校有786所,其中本科层次高校345所。目前,地方大学广告学人才培养有以下三类:一类是设立在综合性大学的新闻传播类广告学专业;一类是设立在财经、工商类大学的营销管理类广告学专业;还有一类是设立在美术学院的设计类广告学专业,三类各有特点,也有交叉和融合。全媒体时代,第一类依托新闻学科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所受冲击最大,因为新闻学科本身正面临着全媒体的巨大挑战。近年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多次强调,要适应分众化、差異化传播趋势;要推动全媒体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要适应全媒体融合,善用新媒体传播;要成为掌握舆论引导能力的全媒型、专家型人才。全媒体人才主要特征之一是应用型,在这一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新技术、新应用,要紧跟产业生态变化的新趋势、新格局,急需梳理问题,积极应对,推动人才培养的学科交叉、技术渗透,增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性,以改革精神走出一条培养应用型广告人才之路。

二、全媒体时代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问题

全媒体时代的技术渗透与媒体融合对广告实际教学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实践教学构成了强力冲击。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对于全媒体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存在着四个“不适应”。

(一)专业教育理念不适应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教育理念上不适应,首先体现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两难上。或强调通识教育,忽略广告学专业教育的应用属性;或强调专业教育,淡化通识教育的基础属性。作为地方综合性大学,丰富的学科资源本身就是优势,多学科的滋养更能培养出适应全媒体的应用型人才,两者并不矛盾。钱颖一认为,通识教育是为了解放思想,重点是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通识教育不止是焕发创造力的工具,其本身就是教育的目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不仅要培养宽基础、厚理论、一专多能的“T”型应用型人才,更要培养兼备全媒体思维理论知识与技术实操能力的“π”型杰出应用型人才。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教育理念上不适应,其次体现在课程设置层面与全媒体脱节。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一般包括理论素养、专业实务两大类课程,这两类课程与全媒体脱节严重。理论素养课程设置依旧以传统广告行业为依据,以传统媒体为主,缺少全媒体视野;专业实务课程的实践环节依旧模拟命题,缺少全媒体实战。

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强调,广告学科是一个与产业发展密切关联的应用型学科,“创新其实是一个永恒的命题,从广告教育研究的角度,可以归纳为三个问题。第一,广告专业教育怎么去适应产业环境的变化;第二,大学是个知识装置,社会环境都变了,怎么建构新的专业知识框架;第三,找到自己专业的核心资源和社会实行交换”。全媒体主要特征之一就是“智能”,在大数据和云计算的技术支撑下,能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智能匹配,这对广告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更为多元的学科知识要求,也对原创内容型人才、内容加工型人才、设计技术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这要求教育者的教育理念适应转变,培养适配产业发展的专业应用型人才。有些学者把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高职、高专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等同起来,这是偏颇的,以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不是将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割裂,而是把理论素养前瞻性培养和技术实操性培养结合起来。

(二)教学方法手段不适应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适应,首先体现在与学生学习渠道不贴合。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获得信息极为容易。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在信息获取上呈现视频化、移动化、社交化等趋势,借助多种媒体资源和平台学习。2017年5月的《2016中国校园市场发展报告》显示,新浪微博是大学生首选的资讯信息获取平台,社交媒体是大学生获取商品信息的第一媒介信息源。在大学生的媒介使用习惯方面,新浪微博以61.2%的使用率高居第一,其次为今日头条和微信公众号。而部分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教师,仍以灌输知识、单向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对于慕课、微课等翻转课堂手段排斥,只用PPT展开教学,缺少全媒体技术手段的运用。面对全面数字化的学生,将全媒体形式及工具引入广告教育课堂是行业的实际要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教学方法手段上不适应,其次体现在教学思维不灵活。法国后现代哲学家利奥塔曾预言电脑的普及将带来知识领域的革命,教育的本质将发生变化,学生成为在终端机前面获取新类型知识的聆听者。当下教学更应向全媒体靠近,灵活转变师生角色,教师为学生提供引领和指导,提升传授的交互化和互动性,侧重培养学生成为搜索、整理、理解信息的应用型人才。而很多教师固守传统的教学思维,坚持单一传授的维度和纯讲解模式,这已然不能适应全媒体人才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师资结构性不适应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师资结构性上不适应,首先体现在教师内部结构不稳定。全媒体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全媒体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全媒体素养,更要有一定的全媒体实践能力与实战经验。从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师资引进方面来看,熟悉掌握全媒体技术的广告专业教师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的实务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加之对教师资格的学历限制,此类师资引进困难,全流程、多模块、立体化的应用型教学体系难以搭建。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师资结构性上不适应,其次体现在地区师资结构性差异。师资人才供应存在地区性不平衡的问题,一线城市具有较好的市场资源、教育资源,而一些发展不充分的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吸引力,相关师资引进艰难。优秀的师资集中于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师资人才引进难度大、稳定性差,长期存在地区师资结构性差异。师资结构性短缺问题,使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缺少必要保障。

(四)实践教学不适应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上不适应表现为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效果不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教学缺乏系统性,课程设置和教学环节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广告学的实践课程设置单一浅显,未形成完善的应用人才教学体系;课堂实践、项目实践、毕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依旧延续传统媒体思维方式,在操作上倚靠传统媒体,与全媒体脱节。第二,实践教学缺乏规范性,细节粗糙造成问题重重,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授课及考核方式不明确,存在實践环节设置少,考核形式单一的情况,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不足,消极应付现象普遍存在;全媒体实验场地不足,专业实践设备简陋,无法保证实践教学进行,教师常用理论课程来填补实践课程的短缺。第三,实践教学缺乏制度性,人员管理、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有待提高。相关实验室管理缺乏建设目标、建设规划,相应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足,实践教学监督检查不力,未充分落实实践教学计划;相关反应机制缺乏,实践教学中的问题无法及时反馈,多种因素使得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进度缓慢。

三、全媒体时代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全媒体背景下,广告的内涵与外延均发生变化,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急需积极转变陈旧的专业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师资结构,改革实践教学,从以上四个问题入手,固基础,创特色,强师资,重实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明确教育理念,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丰富通识教育资源,夯实应用型人才培养基础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要发挥好所在大学的学科优势,秉持广告学专业性的同时,积极塑造全媒体思维与能力,以培养杰出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高度重视通识教育,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教育,搭建多元化课程平台,提供满足学生不同发展需要的专业教育课程,以此完成对学生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为培养全媒体时代“π”型应用人才,广告专业教学中兼顾学习全媒体思维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并向发展,增设全媒体体系课程,巩固广告学应用人才基础学习。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该将自身实际与广告产业发展趋势结合起来,坚持贯穿全媒体宽广视野,深挖人文基础课程,整合跨专业资源,逐步形成一定的办学特色。概括起来就是“一基、两核、三型”,“一基”指的是基础要厚,多学科交叉,为新型广告人才培养夯实基础。针对“一基”,设置了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学、心理学、艺术学、美学、文学等相关课程;“两核”指的是全媒体与大策划这两个核心,让策划统筹和创意、文案等传统广告能力,为全媒体内容层面发力。并针对“两核”,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增设大数据营销、新媒体广告等多门全媒体相关课程,在选修课方面,设置广告综合能力、营销实务技能、全媒体能力拓展、创业创新培养四个模块课程组供专业学生选择;“三型”指的是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结果,复合型代表方向多元,创新型是培养模式的贯穿属性。

(二)创新教学方法手段,自创应用载体,积极

转变教师角色,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可以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首先,改变教师单向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师生角色和学习方式,提倡建立教师贴身指导的“工作室”制度,专业教师带领学生成立相关团队,破除课堂边界,让开放式的教学淡化“教室”的概念,让项目式的实验淡化“课程”的概念。在教学过程中各工作室以项目引导的个案教学为手段,既相互渗透又独立,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全媒性的特征。其次,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广告专业相关赛事。近年来,国内外广告专业相关比赛,多数会结合具体广告命题进行全媒体实践,主办方提供专业的全媒体实操平台,学界业界给予专业的评价,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可以将专业赛事作为教学检验和提升的舞台。最后,可以尝试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自建全媒体应用平台,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感知度。专业教师转变角色,作为活动指导,由传授者转变为导演,为学生实践搭建舞台。带队教师以成为学生的成长伙伴为角色定位,在活动的各个环节上给予指导,与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释疑、沟通、对话,师生在相互切磋中教学相长。在活动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应用为主导,让学生自发组建组委会,设置广告实践中的各个职位和部门展开工作,内容涵盖赞助商谈判、全媒体实操、学术讲座、创意比赛、广告人才专场招聘会等环节,将广告应用贯穿广告节始终。在广告创意文化节的实践中,让学生通过对广告节官方微信、微博、微视频及APP的实际操作,体验全媒体实操的各个环节,强化全媒体素养。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已经连续16年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经过研究摸索,尝试以专业选修课的形式将“广告创意文化节”固定下来,使其流程化、制度化、课程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18年底,黑龙江大学广告学专业对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研,数据显示,在校期间参与黑龙江大学广告创意文化节的学生占比是95%,其中92%的学生认为此项活动非常有助于专业能力提高。针对参与举办广告创意文化节提高了哪些方面的能力,学生给出了肯定答案,涉及创意、文案、策划、设计、影视编辑、摄影摄像、活动执行、新闻写作、团队协作、组织管理、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等多层面应用能力的提升,如图1所示。

(三)深挖内部师资潜力,借助校外多方资源,

调整师资结构,完善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保障

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根本保障在于技能型与学术型相结合、应用型与研究型相结合的师资队伍。面对“双师型”师资引进难题,首先,要注重深挖综合性大学内部教师潜力。携手校内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部门,发挥其他关联学科丰富行业实践经验的优势,联合建立校内跨学院“双师型”师资机制,充实教师队伍;注重专业教师的教学修养,增强教师内部学习与培训,建立教师互学交流机制,教师队伍整体“全媒体化”。其次,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提升教师队伍“双师型”水平。加强在职教师的实践进修轮训,鼓励专任教师参加企业实践,实践期间工资照常发放,且享受学校其他福利待遇,明晰政策,保障教师企业实践期间的实践费、住宿费及交通费的开销。灵活地邀请业界专家以讲座、论坛、主题授课等多种形式走进课堂,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扩充教师资源库。最后,强化专任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运用科学的考核手段,优化实验技术人员队伍。为了做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师资的持续性发展保障,地方综合性大学广告学专业还应不断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适当增加青年骨干教师出国选派名额,提高教师的应用创新能力,紧跟国际趋势,支持教师出国访学,鼓励教师参与教育部与日本电通公司等国际广告公司合作项目,借助平台展开学术教育交流。

(四)建立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营造创新实践氛围,完善实验室管理,强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

第7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一、本研究的主要依据和目标。

本项目的研究意义及其在现实生活的研究现状

1,本项目的意义

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一个良好团队的建设还会在公司决策执行,项目开发,企业形象,资源整合,公司效率和管理行为的执行中起极其有效的作用。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的建设又有其特殊性,它不仅具有"协作性"团队所拥有的合作作用,同时,它也十分重视团队个体的个性发挥。建设良好的广告业务团队将有助于广告公司效率的大大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广告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广义上来说,服务的竞争实质上是一种无形产品的竞争。但最终意义上的竞争是人的竞争,人的竞争是更高层次,更高品位的竞争。福州广告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从经营业务较为单一,部门设置较为简单,管理制度较为简单的企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广告业务多元化,部门设置较为齐全,管理制度较为规范化的公司。

目前,根据目前的广告公司的资料表明,大多数都存在以下问题:(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二)本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1.1.团队建设的相关理论

本项目主要以一个具体的广告公司为例,考察和分析其在寻求发展中,团队建设方面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团队建设顾名思义就是要搞好整体,维护整体,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前进。团队建设注重团队的核心目标,团队的管理机制,团队的精神。"团队的业绩大于个体业绩的总和"——这是团队建设根本利益之所在。

1.2.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

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重要管理工作,它是广告公司各个具体工作任务的实施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的关键。福州广告公司的业务正向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主要有业务项目的多元化,业务服务的多元化以及业务范围的多元化。随着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壮大,对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导致福州地区的广告公司在业务团队建设上面临了许多问题,也成为了大多广告公司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业务团队建设将直接关系到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发展。

4改善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调整经营思路,建设高效业务团队是发展广告业的关键。业务团队的建设,最关键是加强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保留"。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初步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广告业团队建设。为同行们构建一个新经营战略思路,实现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研究在广告业中能蓬勃发展并得以在实际中应用和创新。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1.通过实际广告业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其实际操作中所存在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实用型的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方法和建设新的团队建设。

3.2.解决其在特定环境下广告业如何按照地区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三)本研究的特色和立论依据

1、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1.针对性。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一个宏观而且抽象的问题,当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针对一个具体行业做的研究还比较少,也不够系统和深入,不够针对性。本文试图在这些专家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联系自己在实际的操作中的过程,综合探讨广告业团队建设问题。

1.2.引入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念。近几年来,人力资源战略研究在我国各行各业中迅速蔓延开,短短的几年中,已经取得巨大的成果并有很大的突破,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体系,人力资源战略整合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结合具体的行业对其进行人力资源战略整合问题,不仅细化了人力资源战略整合的作用,而且突出了行业的特殊性。本文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2、立论依据

本文以科学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理论为指导,根据具体的具体的广告公司的分析总结和调查研究,运用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社会调查学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分析对比,对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和对策研究。

二、研究方法和调研安排

1,研究方法

本文拟采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理论分析与实证解剖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着重研究分析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2,调研安排

2.1搜集和整理各类相关文献,统计数据等相关资料并总结广告业中的基本数据

2.2对资料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了解国内外的成功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

2.3根据所研究分析成果,采用上述研究方法,提出广告业中的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措施方案,写出毕业论文初稿。

2.4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并对论文初稿进行必要修改,最后定稿。

三、论文基本大纲

一、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现状分析

二、福州地区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一),传统的经营思想和淡薄的发展意识阻碍了福州地区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发展。

(二),福州地区的广告专业人才大量缺乏阻碍了广告公司的业务团队建设。

(三),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监管,对福州广告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破坏了福州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大环境。

三、广告公司业务团队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业务团队的建设是广告公司发展的需求。

(二)加大对福州地区广告人才的"开发,吸引和和保留"是解决地区人才匮乏的重要手段。

(三)建立良好的地区的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应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和加大行业市场的宏观调控力度来有效的管理和监管。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格式【二】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来源:

我国学术界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研究,研究成果突出。然而,将大学生就业与和谐理念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虽然中共中央以及各级政府,社会上企事业单位都很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实施各种积极的就业政策,但是中国当前的大学生就业仍然不容乐观。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它与社会、高校、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攻坚阶段,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大学生作为社会的高端人才,实现大学生和谐就业能够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选择本课题是基于社会现实问题提出来的,旨在通过分析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从而实现大学生和谐就业,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研究目的: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呼声日渐高涨,因此,在当前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急迫性和重要性。首先,当前大学生就业是全社会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不仅直接影响毕业生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情绪,会诱发各种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和谐社会构建和发展。其次,大学生毕业后能否成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前高等教育的办学水平和质量,关系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最后,,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涉及到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充分就业问题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高校和谐、个人幸福的根本保障。因此,文章试图突破性地从和谐理念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以及大学生个人等方面分析出现就业不和谐的原因,进而用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思路与方法,从而达到大学生和谐就业。通过本论文的系统研究,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健康运行、大学生个体社会价值实现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研究意义:

xx同志指出,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20xx年3月,温家宝总理郑重指出 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农民工的就业,不仅关系他们的生计,还关系他们的尊严。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其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新起点。大学生能够和谐就业还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展等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环境不和谐、就业市场不完善、就业指导欠缺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不和谐的现状。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理论意义

第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相对比较活跃,发表的文章也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关于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的研究比较少,本文章主要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这样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第大学生和谐就业是本研究很重要的一个观念,虽然已有文献中出现过这个名称,但鲜见对其的界定,对此,本文章试图对其进行阐释。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弥补了对该问题研究的不足,丰富了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研究的内容。

实践意义

第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能够加快国家制定鼓励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能够推动大学生就业机制的完善。

第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能够为高校进行教育改革、转变大学生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能够为用人单位制定人力资源计划提供一定的启示,从而加快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完善。

第研究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能够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解决就业难题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从而实现和谐就业。

文献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我国在大学生就业领域的研究非常活跃,目前,发表于各类杂志刊物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论文也已积累了相当大的数量,为我国当代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很多理论指导。但是,目前,我国关于大学生和谐就业的研究相对较少,理论成果相对也比较少。同时,传统的研究视域、研究取向、研究路径有待进一步改善,这就要求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和研究。

我国理论界对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主要是研究计划经济体制下行业需要与毕业生 对口就业 的问题,而对就业制度本身以及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特点和规律性的东西较少涉及;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当时正值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因此这一时期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以及就业观念的变化上;第三个时期是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大众化进程中的就业制度改革、就业矛盾的新特点、就业中公平问题、就业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就业的前景等问题,成为该时期的重点。目前,中国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和谐现状凸显出研究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性。就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一定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研究

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所做的调查分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北京大学闵维方等做的《20xx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xx),浙江师范大学王永珍等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的调查分析与思考》(当代教育论坛,20xx),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做的《20xx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王霆、杨玉梅、张瑾研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就业能力调查研究》(凤凰网教育,20XX),杨建超的《大学生就业弱势群体的现状调查分析》(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XX),张丽坤、杜殿会等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研究》(科技信息,20XX)等文章。这些调查研究内容较为详实、客观,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针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和对策的研究理论成果比较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有西安科技大学倪渊的《大学上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沈燕的《试论严峻就业形势下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突破点》(中州学刊, 20xx),郝晓艳《大学生就业难及其解决思路》(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XX),姬养洲的《20XX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对策》(人才资源开发,20XX)等文章等都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了探讨。学者们大都是在分析中国目前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家庭、学生自身等方面出发分析就业难的原因并寻求解决对策。

对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的研究

对大学生和谐就业问题研究的文献比较少,与其内容相关的文章有:文学禹《 民生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析》(兰州学刊,20xx),杜娟的《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和谐就业的思考》(科技信息,20xx),杨邦勇.《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就业工作探析》(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xx),王彦英,陈建波的《和谐社会视角下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论》(中国市场,20XX),宋亚飞的《 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企业家天地,20XX),王泽兵的《大学生和谐就业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xx)等文章提及大学生和谐就业,或者将大学生就业与和谐社会相结合,但是对大学生和谐就业都未做出明确的界定。

国外研究现状:

第8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广告教学;少数民族广告教育

少数民族广告教学是在广告学基础上,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并结合少数民族广告符号特色、文化特色和思维特色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培养具有系统专业背景的少数民族广告人才。广告学的实践性特点要求广告教育者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以开放的思想、创新的思维培养高素质人才。而实践证明,广告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案例教学法原型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问答式教学”。原是讨论问题的方式,后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主要是倡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现代学校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选用典型案例,组织、引导、启发学生运用课堂讲授过的理论知识,对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和思考,在研讨、交流、互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特点及教学方面的优势

(一)案例教学法的由来

案例教学方法其实从20世纪初就开始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医学和法律领域普遍使用。只是在管理的教学方面,到21世纪初才出现在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第一本成文的案例书籍是由Copeland博士在其新任院长WallaceB.Donham的推动下于1921年发表的。Donham院长,原是受过案例方法训练的律师,由于看到在管理教育中使用案例的重要性,于是在全院极力推动使用案例方法。目前,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不仅已遍及美国,也早已波及全球。我国的案例教学也有近30年的历史,对我国高校教育的全面改革有着重要启示和推动作用。同样,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也起着积极作用。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1.学生成课堂主角,提高学生兴趣和积极性。

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一般是被动的旁观者、记录者,而案例教学中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思考者,教师也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播讲者,而是案例研讨的发起者和引导者。在案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是用来研讨的,而这样民主、多维互动的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增加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机会。

笔者认为,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大学专业教学过程中不能没有,但原有的效率已逐渐削弱。案例教学的课堂安排一般是教师事先向学生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阅读案例,学生在辩论和教师指导中发现问题,回答问题,总结提炼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即从案例推导出理论。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才能总结出现阶段广告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关的解决措施。

3.过程是关键,结论无对错之分。

在案例教学的运行中关键是让学生体会案例分析中如何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其实不一样的案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即案例分析中很难得出标准答案。在案例教学中让同学们自己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使学生把观点阐述清楚,表达明白,促进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提高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有助于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既明白团队合作的作用又充分表现自己的个性和思想,锻炼自己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尤其是培养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胆量,敢说敢做,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敢于挑战的习惯。

二、案例教学法在少数民族广告学教学中的运用

作为一个学科体系广告学与其他学科一样由理论、历史和应用三部分组成,并且每一部分都离不开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历史部分属于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应用部分属于实践技能培养部分。广告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在广告学教学具体课程体系中,所有的课程都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但依据不同课程所侧重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两种运用模式,分别为理论知识讲授部分和实践技能培养部分。下面举例说明:

(一)案例教学法在理论知识讲授部分的运用模式

1.导入式举例。

在理论课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案例来引入主题,增加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认识。例如,在讲授“USP理论”时,可以举“七喜,非可乐”等例子,而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更重视举一些大家熟悉的品牌相关的案例。主要问题是在少数民族广告教学中关于外国著名品牌和我国著名品牌的案例比较多,可是关于本民族的,本土化的品牌和企业经营方便的案例还未经过系统的整理和分类研究。所以,讲授过程中需要收集更多的资料,分类研究。当地知名大企业相关的案例往往是理论教学中的首选。

2.佐证说明式举例。

教师应根据教学进度,在讲授相对枯燥的关键理论知识点时,穿插引入各种典型的、生动的案例并加以评析,说明、验证讲课的内容,使抽象的知识原理和规则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例如,在讲授一些与名人广告效益有关内容时引入少数民族名人做广告及其存在的问题等内容,让学生体会名人广告的应用技巧。在讲授虚假广告时收集少数民族电视广告中的不合理应用广告因素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帮助学生提高广告创作能力。

3.开放式案例分组讨论。

在案例分析时教师可以提前安排讨论的主题,让学生收集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例如,《广告创意》课可让学生提前收集少数民族广告中创意较成功的案例及创意欠佳的案例做比较分析。

(二)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部分的运用模式

案例教学法在实践技能培养方面的运用模式,可以考虑采用模拟实战项目法。教师可以根据本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课时量等情况,整体、合理进行安排。在学生入学一段时间之后,对学生进行分组化管理,可以由学生自由搭配或者以教师指定的方式组建学生模拟广告项目小组,规模以5~6人为宜。该小组一经形成,须保持稳定。在商业展示设计课的学习过程中分组让学生以图片或视频形式收集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商业场所的设计样本,结合文化因素进行分类、研究。让学生掌握少数民族商业展示设计中体现民族特色符号的意义、技巧和重要性。市场调查与分析、广告效果研究、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分组的方式按主题进行讨论分析。这样接近于实战的案例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全方位的业务能力,形成团队意识,提升综合素质。

三、运用案例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授课时,需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改善和提高教学效果。

(一)必须保证案例与授课内容紧密相连

在案例教学中选择案例时,教师要善于选择有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案例,而选择时要注意尽量要选典型性案例。因为选择贴切的典型性案例既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相对抽象的基础理论,也能够为学生在日后应对类似问题提供借鉴和帮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二)教师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角色转变很重要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组织、引导、评论学生的案例教学。这就要求教师有深厚的广告理论功底,及时追踪广告业界最新发展动向并从中获取大量广告实战信息的敏锐的眼光和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师的组织和引导力需要不断提高

对于学生而言,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反应和表现将成为教师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参考因素。为此,教师需要做好学生的组织与引导,获得学生的认可与配合。具体来说,对学生的组织和引导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来进行:课前准备环节,教师应提前将学生分成小组并预先将案例布置给各小组,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并结合书本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与判断,形成书面提纲;课中参与环节,学生应以小组为单位,有理有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当遇到不同意见时,应以恰当方式在恰当时机展开辩论,认真听取教师的点评;课后反思总结环节,要求学生在课堂研讨之后,对照书本理论知识,结合其他同学观点和教师的点评,重新阅读思考案例,总结归纳收获与启示。

(四)不能忽略案例的时效性

从当前的教学资源情况来看,有足够的国内和国外的案例资料。不从数量和质量上看,这些资料足以帮助教师完成基本广告知识点的教学任务,但从时效性角度来看,大多数案例资料和案例教材难以满足学生想要了解现代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企业广告运行情况的需求。所以,需要查找时间上最近的案例资料,更有效地进行案例教学。这有助于吸引学生更好地关注相关知识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尽量选择具有较强时效性的案例。和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广告界的发展速度和更新频率更快。为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时刻注意跟踪业界前沿,除个别沿用至今的经典性案例外,尽量选择代表业界动向和创作潮流的最新案例并不断更新,这样才能增强吸引力。

(五)重视网络资源的有效应用

网络资源在现代广告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专业网站、专业杂志和专业平台,收录在中国广告作品IAI年鉴、国际戛纳广告节中的国内外获奖作品等,是案例教学中资料收集的主要来源,不管从数量还是从质量的角度来看,都有充足的资源支持广告案例教学的运行。作为广告教育者要正确的引导学生接触、选择对专业学习更有帮助的网络资源,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和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有效地应用网络资源。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28.

[2]广告人杂志社.实战广告案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303.

第9篇:广告资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广告已发展成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有组织的应用传播形式,只有对现代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广告信源、信息和受众等要素的特性,运用广告传播学、视知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进行客观而深层地研究,广告活动的科学实施并获得成功才将成为可能。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面向的是群体,是大众化的传播,已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种有组织的应用传播形式。广告与人员推销、宣传报道、促销活动、公共关系等营销传播行为一起,如今已成为工商企业为了传播产品、服务、观念的一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科学地实施广告活动并使其效应最大化,必须从广告传播流程及其关键要素等基本层面着手,进行踏实而严谨的分析和研究。

一、现代广告传播流程是对广告传播活动客观认识的归纳

现代广告是相对于传统广告而言,其概念起始于美国工业革命时期.从萌芽到发展至今150多年的历史进程是比较顺畅的。广告公司的出现及其地位的明确,可以作为现代广告形成的标志。美国当代著名广告专家威廉·阿伦斯(William F. Arens)把现代广告定义为“广告是由可识别的出资人通过各种媒介进行的有关产品(商品、服务和观点)的,有偿的、有组织的、综合的、劝服性的非人员的信息传播活动。”

汉字“广告”一词,来源于日文,日本是在明治维新前后才开始使用的,当时同时使用的有“察告”、“报告”、“公告”以及“广告”,这些词是在1H71年才统一称为“广告”,然后又陆续被中国、韩国等汉字使用圈的国家和地区采用。

“广告”一词含有英文的advertising和ad-vertisement两层含义,前者为广告,后者为广告物。advertising来源于拉丁文的adverter,意为“注意”或“诱导”,advertisement,在《圣经》上是通知或警告之意。最早是由英国《The Weekly Account》杂志于1645年开始使用并沿用至今。

“广告”一词的定义,并非像其字面含义那样简单,特别是在现今,用“广而告之”是无法解释清楚的。在1890年以前,西方社会对广告公认的一般定义是广告是有关商品或服务的新闻。(News about Product of service)。这个阶段,广告是被看作一种起告知作用、与新闻报道相类似的传播手段。20世纪初,近代广告之父阿尔伯特·拉斯克尔(Albert Lasker)将广告定义为“由因果关系驱使的印刷形式的推销术”。这是由于那个时候收音机、电视机和互联网还没有出现。此后.随着商业和广告业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社会影响程度的加深。广告的概念与操作也同样发生了变化,对广告定义的论述也就越来越多。日本著名广告学者正田聪先生曾说:“把广告的概念、定义与当时的年代一起考察,就可以了解广告是如何强烈地反映时代的动向了。

广告已被公认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活动,广告主及广告公司必须想方设法运用最佳的策略,将自己的优势成功地告知消费者,也就必须对广告传播流程及其有关元素进行分析。而现代广告传播流程是随着现代广告的发展,并从人类的基本传播过程发展而来的。

“传播”(Communicaion)一词源于拉丁文,本义为“共同”。作为一种人类活动,传播是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思想达到共同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说,广告主与广告公司、广告媒体之间开始了合作,并不意味着广告活动的成功,只有争取尽可能多的消费者的参与,广告才能成为完整的活动。

人类的基本传播过程是将信源的一方形成观点,将其编码为信息,然后通过某一渠道传递给我们称为受众的另一方,传播活动便开始了。受者必须将信息解码才能理解信息,对信息的理解及作出的反应形成反馈,并可能影响到新信息的编码。只有当发送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分享到被传播的思想,传播的意义才完整。

经验范围是广告传播过程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个体的全部生活经历。信源与受者之间共同的经历越多,相互分享的思想越多,交流的可能性就越大。经验范围又称知觉范围,为了形成有效传播,广告传播者必须依据其对消费者及潜在消费者经验范围的了解,选择和运用字体、图形、色彩和音效的要素进行广告创作。否则,广告即便作的再漂亮.脱离受者经验范围之外的信息也不会被认同,当然更无传播可言。信源与受者的经验范围在传播过程中经过编码和解码,相互准确理解的,传播的是有效信息,就称为传通。其余则是无效的信息应视为歧意,而广告传播者应当追求的是尽可能多的信息传通。作为传播者一方的广告人的工作,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调查结果,对视觉或听觉的符号进行编码.向消费者传播广告信息。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引起消费者的兴趣,消费者是否会感到广告能给其带来的好处多等等,不仅取决于传播者的水平和能力,更取决于受者的经验以及心态、背景、认同能力等。传播者的主观意图仅仅是广告传播的一个方面,客观效果如何,更取决于受众接受广告之后的反应。

上述的传播模式,对于广告及其它有偿营销传播活动的过程,显然表达的还不够充分。美国拉特格斯(R utgers)大学的芭芭拉·斯特恩(sterm)曾提出了一个新的传播流程,被普遍认为更适用于广告这一综合商业表现形式。斯特恩认为,“在广告活动中,信源、信息以及受者均具有多个层面,有些层面存在于现实当中。而另一些则存在于现实的另一个不同层面当中—存在于广告信息自身文本这个虚拟世界当中。因此,.广告的传播流程还必须考虑构成广告信息所固有的结构、创意等许多相关的复杂问题。尤其是互动媒介的到来,使消费者能够有选择地在电视或电脑中收到他们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参与传播活动。

二、广告信源有其识别的特殊性并具有可扩展性

信源,也可称为传播者、发送者或编码者,是处于广告传播流程的首要环节的基本要素。在口头传播中,信源指的是向某人或某一群人讲话的某个人。但是,在广告活动中,究竟谁是传播过程中的真正信源呢?

广告中常出现侃侃而谈或娓娓道来的人物形象,这些代表着出资人(广告主)的人物,或称形象代言人,往往会被认为就是信息的信源。其实,这些人物所讲的话都是由广告的创作者创作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广告传播服务,不属于现实世界,只存在于广告的虚拟世界中。

广告传播流程中的真正信源,其一是指出资人,因为其确有信息有必要传播给消费者,并且要对该传播过程负法律责任。其二是指接受出资人委托的广告公司及其创作人员。也有时是出资人企业内部的专业人员。因为,广告传播活动的创作者实际上是某些文案人员、美术指导等创作人员。他们接受出资人的委托,为其创作广告信息。这些人虽然在广告信息的构成中担负着重要工作,但却不为读者或观众所见。

广告信源识别有其特殊性。现实生活中,一般来讲广告创作者或广告公司往往不会被当作真正的信源,出资人(广告主)也常常不被当作信源,只有他们的品牌名称才常被认为是信源。信源越可靠,广告也就越有说服力。

尽可能地扩展和发挥人际信源的作用更有很多积极意义。美国的研究人员在仔细研究过程大量广告调查后总结说:“如果广告活动完成过程中有许多口头传播活动成分。那么,它可能会比没有多少或根本没有口头传播的广告活动更容易产生持续效果。广告传播研究证明,大众传播媒介对受众接受过程中的感知环节和兴趣的影响最大,而人际信源如朋友、家庭、推销员等.在消费者揣摩、尝试和接受环节中更具影响力。2000年前后某药厂的治疗感冒药物“易服芬”,由于其广告公司创作的蟹遇热变色的有趣情节,特别是文案中的“哥们,被煮了咋的?”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话题和人们的口头禅,对其广告传播增加了更大的影响力。不论广告出资人和创作者是否刻意追求有意影响人际传播,但是广告对人际传播确实有滞留影响,并产生扩展效果。有些广告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其广告的影响还仍然存在,日本丰田汽车20年前在中国作的广告,至今很多人还口传着“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的广告口号。广告的这种人际信源的扩展性,就是表明广告支出应被视为投资行为而非单纯性的支出的重要理由。

三、广告信息具有诉求性、结构性和密码性

“广告传递的内容包括:广告主的商品、服务、观念(思想及方针)等,全部以广告信息形式表现出来。“信息是信源对某一观念或思想编码的具体结果,也是广告传播的核心要素。说什么(内容)和怎么说(表现形式)是构成广告的两个方面。前者称为创意战略,后者称为创意策略。无论广告的内容还是广告的表现形式,都决定着广告效果的不同。对于广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广告巨匠大卫·奥格威的主张是:“说什么比怎么说更重要”,足见广告信息的诉求内容在广告传播中的重要位置。

广告信息具有信息诉求、信息结构和信息密码三种特性。信息的诉求性与广告内容的恳求含义相关,是请求受众对广告主的观念或思想做出有利反应的一种手段。“现在是从贩卖的时代,迈向恳请消费者购买的时代。广告信息诉求有时又称作主题、创意、独特的销售主张等。信息诉求又分为理性的和情感的两种类型。理性诉求针对受众的逻辑思维,侧重于产品的质量、操作、经济、价值和价格等特点。情感诉求针对的是受众的感觉,侧重于消费者的情感,如担心、快乐、骄傲、虚荣和爱等。

信息结构也被称为表现形式,与广告的诉求安排有关,诸如信息组块表现顺序等。“无论何种形式的广告,其传播活动的要素基本上都是相同的。而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广告传播在形式或艺术表现上,却在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但是,广告的表现形式尽管丰富多彩,花样不断翻新,归结起来广告信息结构基本包括自传式、叙述式或戏剧式等表现形式。在自传式广告中,“我”向“你”这个虚设的.正在倾听我的经历的受众讲述“我”的故事.“我”的观点。叙述式的广告,则是由第三人称向虚设的受众讲述他人的故事,相对而言则更能充分地表述信息。而戏剧式广告.是由广告形象在虚设的受众面前进行表演,表现生活中发生的情节。将信息与故事交织在一起,使观众与故事情节产生联系,并由此体验信息而不是单纯地倾听或观看信息。

信息密码涉及到广告编码使用的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系统。语言密码指的是文字和声音,非语言密码是指图像、音乐和音效等。这些因素的组合方法,决定了广告主试图传递的内容的最终结果。广告信息的创作者要做出的重要决策之一,就是选择什么样的角色和表现形式来表达广告主的销售主张。首先要考虑的是哪些情感、态度及动机因素能驱动目标受众中的一部分特定顾客,然后运用自己的传播符号进行编码组合,并选择最适宜该信息的媒介上。信息的传播方式既可以是一条电视广告,也可能是一则报纸广告,还可能是多达几页的互联网站。当然,若想使广告传播获得成功,还必须使用相应的创意技巧。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才使广告有别于其它传播方式。

四、广告传播信息编码取决于受众分析和目标消费者的确认

受众是广告传播的目标,包括个体或群体,是实际决定传播活动能否成功的因素。在广告传播活动中,一切出发点都是对准目标消费者的。但是,还应当注意的是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广告信息时,首先是作为受众出现的。消费者指的是产品或服务的需求者、购买者和使用者,受众影响与消费者行为是两个即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受众的全部生活经验将影响其解码活动。在整个解码过程中,每一种驱使受众的因素都是社会、经济、文化和心理等因素组合的一部分。受众有时可能是一些头脑清醒、逻辑严密的解码者,有时又可能是一些沉溺于享乐不受理智支配,完全凭感觉行事的人。只有尽可能地精确界定和预选受众,那么其解码效果和采用的行为才能得到有效的预测和控制。

广告传播若想达到理想效果,还必须对消费者的分类、消费者行为及其自主性、有因性、目的性、持续性和可变性等特征,以及消费动机等因素加以充分分析,把这些作为广告信.编码的依据。消费者的行为是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其中广告主能够控制的因素有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广告。而广告主不能控制的因素则有社会、文化、经济、法规环境和竞争条件.还有消费者个人素质。这些因素只能在充分剖析的基础上顺应和利用,“一个有见地的企业.不仅仅应该生产消费者现在所需求的产品,而且应该为消费者设计生活,引导消费,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广告主往往希望全社会都是其消费者。但是实践已经证明.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在广告传播活动中,首先应在消费者中找出谁是目标消费者,并且绝不能只是笼统的说法,而要求分析出具体的指标。如一些美容化妆品的目标消费者是定为22岁至50岁的女性,这种设定显然是过于笼统,等于说该产品的目标消费者是所有的成年女性,对于广告信息编码毫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