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田径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田径教学论文

第1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际互联网(Internet)在全球迅猛发展。它能提供通信、检索、最新动态和娱乐服务,这为优化田径普修课的教学内容提供了可能和条件。我校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是小学体育教师,因此,少儿田径内容作为我校田径普修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适宜的。为此,课题组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深入调研收集了来自三方面的田径教学内容资源,第一来自国际田联和中国田径协会网站中提供的相关少儿田径资料;第二来自部分优秀小学网站中提供的田径教学内容;第三来自师范院校尤其是以小学教师为培养目标的兄弟院校相关田径教学内容资源。经过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后对我校田径普修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删掉小学中不开展的和偏难的教学内容,如铅球和标枪;降低难度动作教学,如教学中降低栏架高度和栏间距;增加趣味性强和团体性项目的教学内容,如在跑的教学中增加迎面接力,在投的教学教学中增加垒球和实心球技术的教学,增加跑、跳、投三项融合项目的教学;变化田径项目教学内容,如跑教学中不仅有变速还进行变向教学,投的教学中不仅有远度投教学还有定点投教学。经过调整和优化后的田径教学内容更贴近小学田径教学,使内容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随着高校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进行,田径普修课时有过去的280学时左右减至目前的70学时左右,在有限的时间内还需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必须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能够提供多样、便捷的交流方式和强大的检索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间通过互联网建立了微信朋友圈、E-mail等在线信息网络交流平台,构建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师生互动平台,如教师能够上网为学生提供和推荐优秀的田径网站、视频等资源,学生也可在线向老师咨询、探讨或辩论问题,从而能使学生全面的认识事物、培养学生思辨思维,这正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实现理论、实践学习的相互渗透,提高教学效果

多媒体技术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曲线、动画和视频等信息进行有序的编辑和整合,形成一个多视觉表达的信息载体。它不仅可以刺激人体视、听等多种感觉系统,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而且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教学内容的可信度和说服力,更便于学生理解、思考,起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题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制作了田径普修理论课的多媒体课件和收集编辑了田径教学项目的视频资料,包括田径运动概述、田径运动教学组织、田径运动场地、田径运动技术原理及主要教学项目技术动作视频。在传统的田径多媒体教学中,往往理论教学和技术实践教学分离,如一般在学期末或学期中集中进行理论教学,这样的教学安排,理论和实践脱节,不能充分实现理论对实践的迁移及指导作用。因此,在对2013级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的田径普修课中,任课老师借助于Ipad、Surface等计算机终端,在新技术学习的开始,先进行该项目有关的理论课教学,包括项目的发展史、项目技术原理、技术特点及进行相关技术动作视频观摩,然后进行技术动作学习,最后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学习、与计算机终端中的视频进行对比和任课老师的讲解,掌握新技术。这种教学顺序优点如下:第一,能够激发学生对新技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第二,能够在学习开始建立正确的动作表像,传统教学中仅以教师示范为主,而通过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有重点、有步骤、多角度的实现动作的展现,还可以通过分解、回放、慢放等技术手段,能更清晰的将动作展示给学生,满足不同学生个体的需要,进而提高了学生对动作表象的记忆和痕迹。第三,技术原理学习为后面技术动作学习会产生迁移和指导效果,有效学习的发生往往产生于对事物深入理解之后,如学生在进行跳练习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入“蹬摆配合”、“运动补偿”等概念的学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技术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对技术的掌握。

三、使用视频图像技术记录和分析学生技能表现,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

视频图像是人们利用各种工具以不同形式和手段观测客观世界而获得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而进行的一系列工作,例如图像的采集、获取、编码、存储和运输,图像的合成和产生,图像的显示和输出,图像的变换等。科学统计表明,人类从外界获取信息约75%来自视觉系统,也就是从图像中获得的,视频图像及图像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人们从图像中获取大量信息的设想。长期以来,高校田径普修教学以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为中心来实施,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基本是教师示范和自我练习,教学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不同程度地忽视学生学习能力、情感意志和个性发展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在2013级小学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的教学中,使用了Sony公司生产的DV摄像机对学生的技术学习过程进行现场录像,并利用移动便携录像采集和图像处理系统对录像进行技术处理和制作,通过课堂回放、小组讨论的形式组织学生参与到对他们自己的技术动作的观摩和互相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形式不仅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技术动作反馈的实效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把学生技术学习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常见错误动作进行定格、回放、慢放等方式,引导学生一起进行分析比较,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这样在教学的同时也培养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四、应用计算机管理优势,加强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关注其全面发展长期以来,田径普修课程在以“学生运动技术掌握”为主的教学思路影响下,多数学校教学评价的方法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形式:理论笔试、理论口试、运动技术考评、全能项目测试及教学实践考试等。这样的评价方式多为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极大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甚至有的还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对其进行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是十分必要的。在田径普修开课初期,任课教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学生填写,老师收集整理学生资料等了解学生的兴趣、特长、运动经历、身体素质等情况,最后通过利用计算机的文件管理技术对资料进行整理和编辑,创建学生学习档案,为后继教学内容和个性化强度安排提供依据。在田径运动中,有许多技术不仅结构复杂,还需在瞬间完成一连串复杂动作,如跳远中的空中动作、投掷项目中最后用力顺序、跨栏架技术等,是学生接触较少的动作,教师的关注和即时评价对学生技术动作学习掌握有很大影响。在实践教学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进步和问题并进行评价,这对增加学生自信和提高学生练习效果都有很大作用,同时任课教师需将这些评价编辑、输入计算机中,不仅是后继教学的反馈资料同时也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情感投入及能力表现的真实记录和反映,这些都能为学生最后的定性评价和综合评价提供详实客观的资料依据。

四、结语

第2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57-03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Outline of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WU Wen-qiang,XIE Hui-song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

Abstract:By now,track and field group curriculum has been replaced by self-chosen curriculum under the ideology of ‘happy sports’ and ‘life sports’. However,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are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how to create a multi-function curriculum to meet the need is important for graduates major. Through the contents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arrangement and program training methods were applied in practice with the methods of expert interview,comparative analysis,and case analysis,in order to provide reasonable reference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rack and field curriculum of sports training major in sports colleges.

Key words:sports colleges;sports training major;track and field;special training;special theory and teaching practice

本文通过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情况和课程设置的调查,针对现有状况对田径专项教学大纲(大纲)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共7所体育院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的方法,通过文献、光盘、INTERNET检索,收集整理了有关训练周期研究的文献资料;阅读了我国七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了重点阅读和分析,并做分类整理、综合,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证的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通过走访、座谈的形式,征询了我国有关专家的意见。

1.2.3对比分析法

从纵向时间纬度,分析了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专家们对田径课程设置的不同认识;从横向方面对我国七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田径专项训练课程设置进行了对比分析。

1.2.4逻辑分析法

通过归纳有关数据资料,对我国七所体育院校的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寻求适合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的课程设置。

1.2.5个案分析法以北京体育大学作为个案分析,便于由点及面,发现共同规律。

2结果与分析

2.1田径教学大纲释义

田径教学大纲是编制课程的总体规划部分,是课程编制的第一层次,从整体上规定学校的性质、培养目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科设置、各阶段的教学进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体育院校田径教学大纲包括田径课程大纲、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大纲、田径专项训练大纲三部分。

田径专项训练大纲是根据体育系学生进入大学专选田径、运动系学生单独考试时所报考的田径项目作为选项依据,入学后进行分项训练。通过课程的教学训练,使学生系统、完整地掌握专项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提高专项运动技术水平,专项成绩体育系达到二级、运动系达到一级标准。

2.2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分析通过对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统计,发现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设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表1反映了这三所学校的田径专项训练的学时和学分安排,专项训练学时排列首位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时960,学分60分;其次是广州体育学院学时是952;处于第三位是天津体育学院训练学时888,学分45分。经过研究发现这三所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大纲只有北京体育大学最完善,田径必修课程大纲有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大纲、田径专项训练大纲,限制选修课大纲是田径教学。

除上述三所院校外,其余4所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没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只有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一个大纲,在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大纲中,包含了理论课、技术教学和专项训练课。理论课授课学时处于前三位的是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院学院和上海体育学院。在技术教学与专项训练中,北京、天津和广州三所体育院校由于有独立的专项训练大纲,因而只表现在技术实践教学和身体训练方面,学分最多只有分。从表1可以看出:另四所院校的专项训练课学时所代表的是除理论课学时外田径技术实践训练的学时情况,即教学和专项训练的学时情况,他们把教学和训练课放在一起进行专项训练,考试就按照理论、技术和考勤各占的不同比例来决定学生的专项成绩,其结果混淆了教学和训练课的不同之处,造成教学管理上的混乱,使大多数学生既没有掌握体育教学和教法,也没有在专项训练能力上得到提高。

2.3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目的任务比较分析

纵观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目的任务,大多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而设定的,虽然在文字叙述上有所不同,但所涉及主要内容几乎差不多。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大纲的目的任务包含了多方面、多纬度,体现在思想、技术、教学、理论知识、训练、竞赛和裁判等几方面。

田径限选课课程目标主要是使学生学习几个田径项目的基本技术和基本理论知识,了解田径运动的发展概况,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和田径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大纲包含的内容不同,目的任务也有所区别。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由于是专项训练大纲,大纲的目的任务有非常强的针对性,要求学生通过至少6-7学期的专项训练和比赛,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和田径运动技、战术水平,运动等级接近或达到一级。由于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面向体育第一战线从事教练训练工作,因此在技术水平上要求专项水平突出达到或接近一级水平,体现了专化特点。

2.4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析

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分为田径专项训练内容、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课教学内容、田径限选课教学内容。各大纲教学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由于有田径专项训练大纲,教学内容主要表现在训练方面,包括各专项训练中的准备活动;各专项训练中的专门练习及辅助练习;各专项训练中的分解及完整技术训练;各专项的专项素质训练;各专项训练中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和手段;各专项训练中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心理训练、智能训练、恢复训练;各项目训练计划的制定(多年、年度、周、日、课)。其中天津体育学院在专项训练中,还包括了14学时的理论科(田径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田径运动员选材、儿童少年与女子田径教学训练特点)。

田径限选课大纲有理论和技术教学两部分。理论课是田径发展概况和发展史、跑跳投技术原理;技术课则是跑(短跑)、跳(跳远)、投(铅球)技术教学。

2.5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考核情况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广州体育学院专项训练成绩主要是以学生的专项比赛水平高低和平时训练态度来决定,重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天津体育学院由于在专项训练大纲中开设了1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故考核方法除了学生的比赛成绩外,还要进行理论考核。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及田径限选课大纲中的考核是采用理论、达标、技评、平时成绩四个方面的不同比例分值来决定专项成绩。按专项技能占总分的比例高低对体育院校进行排序:北京体育大学(总分的90%)、广州体育学院(80%)、天津体育学院(70%)、西安体育学院(60%)、武汉体育学院(55%)、上海体育学院(50%)、成都体育学院(40%)。从专项技能排序的高低分中,说明北京体育大学非常重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运动竞技水平。

2.6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教学大纲教改对策的个案研究

2.6.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设置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本科大纲田径专业包括专业必修课大纲和限制选修课大纲。必修大纲有田径理论与实践课和田径训练两类大纲,限制选修课大纲只有田径课程。各大纲具体学时数和教学安排见表3。

2.6.2.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教学大纲的教改对策

由于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限选64学时,田径专项理论与实践96学时。本文在现有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合理的调整,即把选田径专项学生的田径限选课学时62学时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的96学时合并一起共160学时进行教学内容和学时安排。

通过各项目的学习,使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学生在掌握了本专项教学的基础上,对田径其它项目的技术和教学法能基本了解,为专项训练和就业做好铺垫基础。

2.6.2.2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的教改对策

通过对全国七所体育院校训练专业田径大纲和北京体育大学训练学田径大纲的分析,根据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项训练大纲实施情况的研究,针对目前学生专项训练现状,本文提出了宏观上采用分层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微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区别对待原则,实际操作中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田径专项训练的教改方法(图1、图2)。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大纲主要是田径专项理论和教学实践,该大纲由三部分组成:田径技术教学、理论教学、专项训练。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训练大纲目前我国只有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三所学校。2)专项训练大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学生的运动成绩,运动训练专业田径要求达一级水平。专项理论和实践及田径课程培养目标包含了多方面、多纬度,体现在思想、技术、教学、理论知识、训练、竞赛和裁判等几方面。3)田径专项训练考核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比赛成绩或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决定;专项理论和实践及田径课程考核按理论、技术、平时成绩所占的不同比例来决定田径专项成绩。4)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田径课程大纲分析,全国只有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田径专业大纲最全面,运动训练专业田径必修课有田径专项理论与方法、田径专项训练,限选课是田径课程。

3.2建议

1)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田径专业必修课大纲分为田径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田径专项训练;在校大学生限选课为田径。根据实际需要,对大纲教学内容和时数进行了适当修改:在运动专业田径必修课技术项目中增加了标枪、铁饼、链球、跨栏、跳高、撑竿跳高的学习。2)北京体育大学的田径专项训练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引进了激励原则。提出了宏观上采用分层专项训练的指导思想,微观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区别对待原则,实际操作中运用程序训练法进行田径专项训练的教改方法。符合当前社会对“一专多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本力.运动训练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97.

[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77.

第3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资料、文件,收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综合教育学,结合当代实时作出分析并提出建议。研究认为:教学内容方面文化体系建设滞后;课程内容与指导思想的不和谐性。全文围绕“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以及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目前的现状展开讨论并且对其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意见,得出结论应培养出适合社会国家需求、自身修养素质高、专业理论和技能突出的全面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1、引言

田径不仅是体育运动的基础、竞技体育的主要比赛项目,而且还对培养人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德和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等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它不仅是高校体教本科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也是中学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内容。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和发展,作为培养体育教师为主要目标的普通高校体教本科专业改革也势在必行。

2、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

2.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资料、文件;收集有关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文献资料;参阅有关教学著作以及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

3、结论与分析

3.1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现状

3.1.1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目标与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不相适应性

面对的现实性的问题,田径课程教学内容的目标,有部分学生无法达标,他无法达到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无法完成教师课堂安排的教学内容及任务,这其中的原因,自身的身体素质跟不上,达不到要求及协调性不灵活等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成为其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目前面对的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安排这个教学目标,即:阶段性的目标和长远性的目标;教学任务,即:教师如何来安排课程进度;教学内容,即:教师如何来安排课堂内容的基础性依据,这是教师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3.1.2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的不相适应性

课堂的安排应当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进行,田径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喜爱的田径内容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生喜欢学习的课程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可选择性、简单易学。

娱乐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安排,不仅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智力能力,教学课程的内容要不断的完善与创新,与时俱进,这样才会是我们的体育课程永远的充满生机活力。

3.2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措施

3.2.1课程资源的开发促进田径课程内容改革

一堂令人满意的课堂,在时间上应该合理的把握,集运动、娱乐、休息为一体,使学生感到是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强身健体,从中还能得到充分的休息,这样一来,我们所学到的东西更便于加强记忆和掌握。这对于我们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学生来讲是很有意义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与时俱进的,是靠我们发散思维,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同时,与我们发达的先进科学技术紧密相连的,我们应该利用这些科技来开发课程资源,它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可以不断的丰富我们的田径普修课程的内容。

3.2.2田径运动教学方法是田径课程内容改革的助推力

田径运动技术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分解教学法和完整教学法。在此,我们经常教学中运用的几种实用性较强的教法有:一是“化难求易”教法,二是“分解求整”教法,三是“综合求新”教法,四是“假想求真”教法。

在田径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比如说像有些复杂的、技术难度大的、器械重的、技术动作很难掌握的,我们可以将其难度降低,采用“化难求易”的方法使学生很容易得就掌握技术动作。这样一来,在课堂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学生不仅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技术动作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逐渐的达标,但是,这其中还是要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和坚强的毅力才可以顺利达标。

田径运动理论的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丰富和掌握,但要注意理论与技术动作的协调结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的组织教学以及运用的手段和方法是否与学生相适应了,这是田径运动课程内容改革的重要形式和方法。

3.3田径课程内容的改革应致力于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

社会的竞争力日趋激烈,这对于“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人才”的定义也在不断的被人们做出新的诠释。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我们的专业知识领域中游刃有余,同时,我们平时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修身养性,我们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强而且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也要成为我们的“武器”。我们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田径教师或教练员,不仅要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具备应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一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敬业精神,二是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人师表,三是确立自己的教学、训练观点,四是处理好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以上四点要贯穿于平时的课堂教学过程,比如,教师平时上课要求运用普通话并且要求同学们也要养成这样良好的习惯,文明用语,互助友爱。这样为我们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或教练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教学只有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转变观念,以多样化为特点的课程内容体系,才能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改革与创新。

不断提高田径教学质量,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志品质和兴趣。

通过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并大力加强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才能圆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进而促进体育教育事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4.2建议

促进课程资源开发与创新,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合理安排课程内容,组织形式有条不紊。

田径技术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听取学生意见,建立反馈体系。

教学硬件设施不断加强,加强师资力量建设,注入新鲜血液,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式多样化。

参考文献:

[1]文超,人民体育出版社,田径运动高级教程(修订版)[J].2002.

[2]徐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课中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

[3]冯传诚.新课程标准下体育院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

[4]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

[5]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与构想[J].体育科技,2001.

[6]郭鹤鹏.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人才的意见[Z].2001.

[7]孙璞,陈森林.中小学体育现状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王刚.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内容改革探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

[9]陈建仙.对集大体院田径普修课教学现状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1999,3.

[10]郑贺.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现状与发展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5,2.

第4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现行初中田径教材的选择过于陈旧,缺乏趣味性、个性化,以竞技为主线的教材内容标准高,脱离生活实际,不能很好地实现新的课程目标。通过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实施“变形”,针对初中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的特点,拓展和开发多种运动形式,呈现另类的田径运动项目类型(如健身类、娱乐类、生活实用类、游戏类等)。

田径教学内容是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围绕具体的体育课程目标,以田径运动作为身体练习、技能学习、教学比赛的形式,经过组织加工以后,可以在教学环境下进行的内容的总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倡导的是“目标管理”的教学机制,因此,“目标统领教材和教学方法”是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的原则。根据课程标准学习领域和不同水平目标对学生主动全面发展的要求,对现行初中田径教材的拓展开发可实施“变形”的途径。

1.初中田径教材单元内容拓展方法程序

传统田径教学内容的设计只考虑了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却忽略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致传统的初中田径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新型初中田径教学内容在选择、拓展与开发中应避免上述问题,要淡化竞技技术体系,提高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做到教学内容的选择、拓展、开发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激发学习动机,真正做到为课程服务、为学生服务。基于田径运动的特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初中田径运动项目的基础性、实用性、健身性、娱乐性、竞技性等是改革和拓展初中田径教学内容的合理举措。

在实践中我们尝试以主题单元的形式设计田径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开发,下面是以娱乐、游戏为主题的单元内容拓展与开发设计的方法程序。

步骤1: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跑、跳、投项目,选择、收集学生喜欢的游戏、娱乐素材。如踢毽子、跳绳、跳皮筋等。

步骤2:对娱乐、游戏素材进行整理、分类与相关的田径运动技术相结合,拓展开发出新运动项目。如“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等。

步骤3:确立单元主题,并对上述“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的练习进行方法的改进与充实,形成主题,将多种运动及相关方法、方式融于其中。

步骤4:设计多种游戏、娱乐形式的变化,给学生提供上述“跳跃类”“奔跑类”“投掷类”练习方法、动作变化等的方法指导,创设多种变化的形式。

2.初中田径教材单元方案设计方法程序

初中田径教材拓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为依据,以课堂实践为阵地,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辅助功能,使得拓展的教材内容与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相适应,并符合本校实际。因此在教材拓展与开发的过程中,注重教材内容的创新性的重组与拓展的途径与方法,使其具有科学性与可操作性;设计合理的拓展与开发的方法程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构建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学生身体锻炼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体验,根据相关拓展要素,改变原来单纯的按项目构建的田径单元,构建出“力量类、速度类、灵巧类、耐力类”等新型的“发展”单元。 转贴于

3.初中田径教材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教学论中,教学结构包括理论结构和实践结构。理论意义上的结构指教师、学生及教材三要素的组合关系,实践意义上的教学结构指教学过程中有关各阶段、环节、步骤之间相互联系的纵向结构和构成现实教学活动各要素(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之间相互联系的横向结构。本着教学实践过程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从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能力出发,设计初中田径教学的教学结构(亦为中学体育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重新构建提供借鉴)。

4.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

趣味性与游戏性原则:在田径教材的拓展及教学中“揉”进一些趣味性、游戏性、情节性的要素,使学生爱学、愿学、乐学。教育性与文化性原则:在田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挖掘该教材中的教育性和文化性因素,突出田径课程内容的健身、育人和文化价值,使学生在运动活动中受到教育,并了解与掌握各种形态的体育运动文化。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田径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场地器材等条件,并具有可行性。生活性与实用性原则:田径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尽可能使田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并能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宪,徐平.《初中体育课程田径教材分析》.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

第5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田径教学;改革及创新

一、田径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竞技体育理念根深蒂固

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核心课程之一的田径课程,重视程度是非常高。田径课程作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来看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但是并没有进行理性思考它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尤其是教师作为田径教学组织和引导者来说。教育的自然哲学是根深蒂固的。他们认为田径作为一个传统的运动,只要注意竞技,而忽视了教学基本要领。因此,他们在备课,上课,写教学反思和所有田径教学工作有关。学生被动接受,教师强制执行田径教学,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二)教学模式过于陈旧

由于高校的田径教学进行的侧重点不同,往往会出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和“填鸭式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的延续,作为一个被动接受的学生,重点任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是一个脚本类型。学生们没有思考,只是跟着老师的步伐,死记硬背,没有想过问题的追溯。也许记忆跟踪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确实有一定的效果,学生探索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停滞不前,实际的问题,只能是无奈。换句话说,这种教育模式的发展并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得分低能量型人才。因此,必须创新教学模式。

(三)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田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和实践教学脱离就会造成田径教学的沉重感,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目前,许多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对概念和原理的透彻分析,忽略田径实践课程的开发。教师在课堂上过于强调理论和实践的行为,而不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行为将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学生毕业后难以适应社会提供就业机会,容易被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被打败的。

(四)教学内容缺乏重点

关于田径教学的内容,一般可分为总论和分论两部分,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田径教学的一般定义的关系,反映这种关系并不明显。其次,理论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其复杂的特点,很多教师的教学在小学和中学没有分开,引起了教学重点偏差。成为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弊病,一天不解决疾病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田径教学质量。

二、改革和创新田径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改革教学理念

传统的教学观念总是阻碍田径教学的顺利实施。适应田径改革要求的发展,有必要提高注意力的程度,改革教学理念。学校方面,学校应该田径运动作为必修课程,并鼓励、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田径学习观念,明确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消除功利目的而学习。老师的水平,我们应该改变传统的机械教学思想,抛开之前的田径歧视的态度,投入到田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探索田径教学的创新能力。

(二)创新教学模式

创新教学模式是田径教学改革与创新中不可或缺的一步。田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抛弃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田径教学改革发展的一部分,为创新教学模式注入新的来源。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气氛沉闷缺乏活力,田径教学效率低。所以课堂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的学生思想、田径教学的首要目标,不断地向目标最终。

(三)理论实践并重

为了提高田径教学效率,实用的功能不能被忽视。因此,田径教学更要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传统的田径教学课堂这样封闭沉闷,遍布任课教师讲解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死记硬背的声音,完全缺乏活力和创新的学习氛围。为了适应实践教学改革的要求,必须在开放式教学进行,并把理论和社会实践实践教学的同一平台,田径教学改革的发展作为重中之重。为了提高班级的成效,教师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应该在教学理论时,将被放置在案例分析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学生的田径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优化教学内容

正确的处理好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需要合理的优化教学内容、集成、实施教学内容体系以及内容体系的形成。田径课程内容和实际理论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教学,遵循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原则,一般情况下,内容和具体案例很少分析,以达到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能够成功完成的实际情况。学生不仅要巩固理论知识。同时发展成疑问,分析,消除能力,实践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最后,最后解释每个部分,教师应使用图或树结构等都知道知识串联,这样有一定的理性知识,方便学生学习和记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田径教学和现有的教学问题的现状,改革和创新还有一个很长的路要走。推进田径教学改革和创新有效途径主要是教学理念的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技能等方式,这需要学校和教师一起努力,共同实现田径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使田径教学改革顺利的开展并取得较大的成效。(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毛振明,等.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李修振.普通高校田径课自主教学模式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14,4.

第6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河南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共发放教师问卷60份,回收56份,有效回收率达98%,发放学生问卷432份,回收问卷408份,有效回收率为97.93%。通过本研究领域的专家对问卷的结构和内容进行效度检验,所列各指标能反映所要调查内容,具备有效性。信度检验, 采用重测法,用同样的问卷分别两次进行主观问题测试,重测时间为一个月,逐条求前后两次调查结果的相关系数均为0.94,具有显著意义,可以看出,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

二、结果与分析

1.田径教学目标设置现状

根据调查,目前河南省高校田径教学工作仍停留在单纯的运动技术传授和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通过走访分析得出: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一贯坚持学科本位的指导思想,结果见表1。

这表明体育教育的学生担负着传递知识的使命,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对他们比较重要。为了与基础教育接轨,由学科本位的指导思想向社会本位的指导思想进行过度,并立足于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但在现阶段其效果并不十分的理想。虽然学生本位的指导思想,国家大力提倡,且在理论界深受支持,但在实践中却没有得到重视,这也说明在实践中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必要性。

2.田径教学方法现状

从1980年至今的田径教学大纲的变革中可以看出,田径课程的教学时数在逐年调整,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并无大的改变。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92.31%的教师认为应首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说明只从教学方法、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田径课程改革,才能适应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发展,才能缓解课时不断压缩所带来的压力。

对班级规模的调查显示(表3),河南省多数高校体育院系田径教学班的规模达到田径教学大纲的要求,符合教学规律。

3.田径教学内容的总结

调查显示,有63.07%教师选择“教法陈旧、教学组织形式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过多注重技术教学”这也说明现阶段的田径教学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对于现在实行的田径课程教学内容中的理论部分,都认为是有必要开设学习的,对于开设的7门技术课程,铅球、跳高、跳远3个项目被认为很重要。在调查中认为开设“课堂实习和竞赛编排、场地设计及计算与画法”是很重要的,课堂实习是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和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的最好方法。

4.田径教学评价的方法

调查显示,全面的考核方法采用的居多。考核办法的采用上有以下共同点:(1)理论考试均以笔试为主,采用口试与笔试方法相结合的院系非常少;(2)技术考试以规定的考试内容为主,技术考试基本上实现了考教分离,但部分内容还是由任课教师自行评分;(3)能力考核基本是根据课堂提问、平时成绩、课外作业、课堂实习、学习态度等几个方面学生完成的情况进行评定的,任课教师根据上课或平时表现进行的评分大多作为平时成绩。

5.田径教学改革现状

调查发现,不喜欢田径课的学生认为太累、难度太大、心理负担重、技术动作难,难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简单重复,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得学生在练习中处于被动压抑,学生的个性特征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都阻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见表4)。

在对田径教学方式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调查中,有79.89%的教师和学生认为应当改革。有50%以上的教师和学生选择了加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手段多样化,人性化、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以兴趣为引导(表5)。这说明,现阶段我们的田径教学改革的工作是任重道远。

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发展对策

目前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教学目标设置不系统,教学方法、手段较单一,教学内容学科本位思想较严重,考核评价忽视评价的本体,教学环境人文氛围较淡,教学改革中缺乏创新精神。针对上述问题的具体对策如下:

第一,田径教学目标设置的系统化。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宗旨,构建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有机结合的课程结构,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形成。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确保“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教学方法、手段的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在当前田径教学中,普通存在轻理论,重实践,忽视理论教学的问题,但新的教育思想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保持和增强体质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此,必须在田径教学改革中,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改进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既要考虑如何加深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巩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又要把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列为教学重要内容。第三,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田径教学应采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与学活动,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意识和能力,尤其是社会体育活动的组织能力、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及创新能力。有针对性地运用程序教学、合作教学问题教学等教学模式,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教学评价的择优。教学评价的改革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应是全方位的。对学生,除按合格标准进行考试外,还必须重视考核学生应用田径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和自我养护的终身能力;对教师,既要同行考核,领导考核,更要考虑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评价,确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单位:杨建军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

杜祥居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牛文路,王兴林,李振斌.田径名词术语解释[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415-416.

[2]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10-412.

第7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田径;兴趣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深入,需要社会人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能够胜任生活和工作,再加上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运动爱好的关键时期。所以,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学生、家长、教师都对体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新的认识和了解。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是为了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再加上田径运动对于运动场所、运动器材等的要求比较低,更加适合学生自主运动和锻炼,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促使学生养成终身的体育爱好,提高身体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明确教学任务,为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打好基础

为了能让田径运动教学科学、顺利地开展,体育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的任务、目标有充分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这也是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关键。所以,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对课程标准有一个深入的分析和了解,明确田径运动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技术,并能以此为中心,围绕着培养学生田径兴趣来进行教学内容和训练内容的设计,在避免学生发生身体损伤的前提下,进行科学的田径运动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田径素质,培养学生终身的运动习惯和体育爱好。

二、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科学地对理论知识教学进行创新应用。中学生活泼好动,他们宁愿看老师示范,进而模仿,也不愿接受枯燥、繁琐的理论知识的学习,针对这一特点,体育教师可以给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设置一些特定的情境,换一种呈现的方式。例如,多媒体可以将理论与实践形象结合,可以对田径动作进行分解演示,可以对运动会的比赛过程进行回放,通过观看分解动作纠正学生自身的动作缺陷,通过观看比赛,提高学生的运动热情,激发田径运动积极性,字里行间渗透理论知识,从而实现学生田径兴趣和理论知识的双重收获。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改观,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培养学生的田径兴趣。

其次,根据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在初中体育田径训练教学中,游戏教学是最常用、最有效的训练方式。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学”,还能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田径运动兴趣。例如,在进行短跑训练中,我设置了一个“木头人、机器人”的游戏,将篮球场设为游戏场地,学生都是机器人,分为两组,以篮球架为阵地,一组往自己对面的篮筐下进发,称为“侵略者”,另一组则是对“侵略者”进行拦截,守卫自己阵地,称为“守卫者”,只要“守卫者”的手接触到“侵略者”的身体任何部位,“侵略者”就要停在原地,成为“木头人”,等待同伴的营救,营救后要跑回自己阵地,重新往对面阵地进发。这样的游戏过程,不仅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短跑急加速和长久跑动的耐力进行训练,还能避免单调重复的训练模式造成学生的反感情绪,促进学生的田径运动兴趣培养,实现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再次,可以引进一些较为现代时尚的田径休闲项目,促进学生的田径兴趣培养。教育是科技和经济的根本,而教育也应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进。所以,在田径运动教学中,应适当地引进新兴的休闲项目,如,酷跑、越野跑等,拓展教学内容,以此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训练积极性,实现学生田径兴趣的培养。

三、针对男女差异,进行专项兴趣培养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而在相关的书籍、文献的收集和整理中也证明了这一普遍现象的存在性。但是田径项目作为升学考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成绩,而考官也不会因为考生的性别而有丝毫的仁慈。所以,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并加强女生田径兴趣的培养,通过对田径重要性的解说,通过各种各样的丰富的教学手段,通过新兴田径休闲项目的新鲜刺激,充分调动女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田径运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毛兴海.体育课的田径内容不容忽视[J].田径,2003(12).

第8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田径专项;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435-02

1.国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现状

美国共有1400所四年制大学,其中有700所设有体育院(系),在美国没有专门的体育学院。教练员、运动员、体育教师等一系列优秀的体育工作者都是来自于这种综合性的大学。

汪鸽,潘宪民对美国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概括与论述:①重视公共基础课;②自然学科的课程内容的比例大;③重视理论课程。

日本与美国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模式十分相像,如,课程数量多,分类细;重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等,不过日本的课程设置基本上局限在体育领域内,与卫生紧密结合。

英国与美国一样都没有单一的体育大学或体育学院,体育方面的人才同样都是综合性的大学培育出来的,并且都是特变重视理论犯贱的学习研究;在学科设置中,还兼顾了边缘学科,并且在课程开设上对儿童和残疾惹你与给予了一定的地位。

2. 国内体育教育专业课程及田径课程研究现状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和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研究的深入,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毅、张绍礼等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的课程设置上认为,①应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稳定,不易随时间发生变化,有助于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发展其智能,从而才能在指导实践学习中更加的游刃有余;②建立综合化的课程结构,注重文理渗透、学科交叉,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并且注重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③重视人文学科的课程设置,有助于学生内涵素养的修养,对于建设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的意义;④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使课程内容更具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结构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龚德贵、黄阵等查阅并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历次修订教学计划的经验,借鉴国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我国高等体育院系课程体系改革思路:(1)目标的构建,准确定位课程培养目标,并制定与之相符的培养规格,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2)纵观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的变化,分析出教学计划在不同时期的阶段特征,其总体趋势为:①课程总门数不断增加;②学科与术科比例趋于合理;③选修课时数大幅增加,必修课时数有所下降;④课程的设置情况与培养目标联系日渐密切。同时也提出了课程设置的不足之处:①课程设置单一,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学时比例不协调,前者偏少,后者过多,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②选修课不足,有碍于学生选修的自由度;③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建设部完善。并提出改革的建议,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师资队伍的水平。

黄汉升、季克异同样也是对我国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出课程设置的主要特征:(1)更新观念:①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②改变单一的培养模式,因材施教。③教学内容方面,突出其健身保健的功能;(2)优化课程结构,合理分配学时,促进必修课与选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学科与术科比例的协调发展;(3)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的情况,灵活多样的开设主干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具有弹性等。

邢其年、牟艳等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培养目标和课程的设置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提出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上述问题基本一致,可分为三点:(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相脱节;(2)课程设置的学科范围呈现出基础学科覆盖面狭窄的状况;(3)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术科的比例不合理。并提出课程设置改革的设想,增加选修课学时,合理设置必修课程,协调学科与术科、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适当的增大选修课与学科的比例,压缩必修课与术科的学时时数。

由此看出,国内外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已形成规模,全国各级体育院校已着手对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也逐渐展开,各门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目前国内学者对田径课程改革方面也在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周晓梅、王海在对普通高校田径选修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目前田径课日渐受到冷落,与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教学目标不一致,指出其存在的问题:①教学内容太过乏味,;②教学模式、方法等过于陈旧;③考核方法单一;以上三点都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出了促进田径选修课发展的建议:(1)建立全新的田径课程体系:①建立以健身为主的田径课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田径教材,增加其趣味性、娱乐性和实效性②使田径课与游戏、球类项目相结合,从而改变田径课枯燥乏味的状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③建立能够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以及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价体系,是使考核体系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2)增强田径专项理论和健身理论的教学力度,突出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3)增强教师的业务学习能力,更新教师思想观念;(4)促进田径运动的发展,提高学校田径运动的水平。

孙川认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对目前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田径不受学生青睐的原因主要有:田径课的组织形式过于单调,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只重视田径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教学,突出其竞技性,不能充分发挥其健身价值,田径课程没有活力,无法吸引学生参与田径学习的身心需求。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理论,提出国内田径教学改革的措施,同样也是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入手,通过趣味课堂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兴趣。

第9篇:田径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锦州市高中,田径,课余训练情况,调查与分析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蓬勃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开展,各学校在积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了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后备人才,在完成文化课教学基础上,利用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来丰富校园的业余文化生活。因此,部分学校相应地成立了各种项目的运动队。田径队是一支较具规模的队伍,田径训练作为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重视。它促进了学校体育的普及与开展。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不仅仅活跃了校园气氛,而且还是完成学习体育教学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由于训练工作是一项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工作,诸如:学校重视程度、学校条件、教练员的能力水平、学习与训练的矛盾等等方面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课余训练的质量。为了保证田径课余训练规范有序的开展,我们必须在充分了解训练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才能保证田径课余训练工作持续规范地开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对锦州市4所高中田径课余训练的现状的调查,以期为更好的开展田径课余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锦州市4所高中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查阅了有关田径业余训练、学校体育等方面的文献20余篇,为选题和后期的成文做好了充分的理论铺垫。

1.2.2 访谈法

通过对部分中学的部分教练和部分文化课任课教师的访谈,了解有关训练和文化课学习的具体情况。来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

1.2.3 问卷调查法

问卷所有问题的提出,根据专家、学者、教授的建议而定。共发问卷28份,回收28份, 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8份,有效率100%。1.2.4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的结果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论文参考。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校的重视程度调查与分析

表1 学校重视程度(N=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