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田径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田径教学案例

第1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田径;研究型教学模式;课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237-03

为了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落实“教高[2007]1号”的精神,各个高校纷纷探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经历几年教学探讨和大胆的尝试,一种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研究型教学模式。它的产生成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一、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产生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是基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识积累来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知识和能力进行创造性地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融合学习与研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平等性。研究型教学模式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处于教学主体地位,而是转为教学主导作用,不再使得学生感到任何形式的压抑和强制,而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地思考,积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至此学生在教学中地位也由原来的被传授者转变为教学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得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处于平等地位。

2.参与性与实践性平等。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实践因素基础上,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探索、积极解决问题,使得他们能够感受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到科研创新的乐趣,享受到科学研究成果,从而使得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获得和运用过程中,达到了真正的参与和实践的平等。

3.创造性与潜在性平等。研究型教学模式宗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知识简单的复制,而是注重知识再发现和再整合;学生也不再是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在思考和探究的基础上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发挥主体效应,积极探索,寻求带有“主观能动性”的解答,从而使得学生的潜在性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研究型教学模式体现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和特点,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呼唤。

二、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学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力。因此,近年来案例教学、基于问题学习等研究型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发展。案例教学法初创于哈佛商学院,它是将生活中一些实际事例以书面形式引入到教学中,学生在自行阅读、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引导对这些案例进行讨论和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案例教学方法不仅指向教师,而且还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位置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创始于1970年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是将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中,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合作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得学生建立宽厚灵活的知识结构和基础,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该教学方法近年来在医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中得以广泛运用。

三、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

众所周知,田径是一种运动型教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跟随教师按照动作要求进行运动,从而训练学生,但这种田径实践教学往往是一种教学过程训练化,而不是学生主动去锻炼,掌握运动要领和技术。按照一般心理规律,人们只有对事物或活动有兴趣时,才能主动去探索和尝试。如:俯卧式跳高,学生使用海绵包进行练习比在沙坑上练习更具有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就使得学生对运动产生浓厚兴趣,学生兴趣越高,学习主动性越高。研究型教学模式下正式着眼于从学生兴趣开始,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将研究型教学模式应用于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作者多年在田径教学中探索和研究,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的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有如下特点:

1.注重过程。学习目的不仅是要有结果,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研究型教学模式将教学实施过程看为首要。对于田径教学来说其技术单一,动作形式与日常行为动作类似,可以说每个学生与生俱来就具备走、跑、跳、投的技能,不用学习。因此田径教学在注重结果的同时,更要注重过程,虽然每个学生都具有一系列田径技能,但仍然只是开始。如跑动时腿如何蹬力和发力,腿长的人如何蹬力和发力,腿短的人如何蹬力和发力等。因此田径教学要更注重教学过程。

2.注重以学生为本。研究型教学模式本身要求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因此田径教学设计从问题的提出到解决问题都由学生完成,教师只扮演参谋和顾问的角色,使得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内在动力的驱使下得以充分发挥。

3.注重应用与体验。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苦”项目,在田径教学中若只是单纯严格要求学生去吃苦来完成大运动量和大强度的运动,就失去运动本身的意义。因此,要将“欲求”视为认识的起点,将“施教”视为认识的基础,要学会运用现有的体育学科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注重感性认识,强调学科学习体验的重要地位,来引导学生从已知出发,形象说明动作技术,提高学生兴趣。

四、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议

基于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重组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构建符合教学目标的田径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经过作者多年对田径课程反复研究、思考与实践,发现田径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应包含基础运动能力实践、实用技能实践和综合技能实践等三个方面模块,形成将知识、素质、能力融为一体,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2.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宗旨在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学习,因此田径类课程教学方法也应围绕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展开,但对于案例教学法和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田径类课程的教学特点,为此针对田径类课程的特点,采用“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即利用校内外各种社会、文化、体育团体提供平台将田径类课程由课内向课外科学合理地延伸,如组织各种田径类兴趣小组和运动竞赛等,一方面不仅满足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也为培养学生能力提供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学生将课内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反之能够实践中发现不足之处在课内将有的放矢进行学习和练习,使得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实践和提高。

3.建立完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求,是教师与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服务社会主要渠道,更是高等教育开展产学研究的场所。因此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是推进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基本保障。

4.建立产学结合教学方式。田径类课程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体育运动的动作是创造性的。田径所有运动都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若在田径教学中仍然墨守成规,自然会令人生厌,所以田径类教学也应是创造性的。针对这一特点,田径教学中要积极发挥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通过参与运动竞赛组织与裁判性工作,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使得学生了解运动竞赛的要求,拓宽学生的体育知识。

5.建立完善科学的田径课程考核评价。教学评价作为衡量教学的质和量的实践活动,是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往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较单一,不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科学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将考试变为考核,将校内外相结合起来,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

研究型教学模式下田径课程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弥补了众多空缺,更有利于体育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邰崇禧.田径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2]潘春燕.初探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实践课的教学改革[J].四川体育科学,2005,(1).

[3]龚德贵.21世纪“高师”体育专业创新教育探索[J].体育学刊,2002,(3).

[4]高彩云,吴忠义.21世纪初中期我国高师体育专业发展战略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5]刘青.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体育学刊,2004(1).

[6]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1).

第2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田径;改革;高中

一、情趣先行,让学生当家做主

你的课堂再精彩,如果学生不愿意听,自然毫无意义。因此,课堂教学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果能够高高兴兴地参与进来,那自然就更好了。大家会说,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那还不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哪怕再调皮的学生,也还是得乖乖地听老师的话,但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积极性。因此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课堂教学,我们必须情趣先行,让学生当家做主。

现在流行的是小学趣味田径,但是如果简单的搬用到高中来,略显幼稚,高中的这些大小孩们保持兴趣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换位思考,过去我们习惯于选择一个田径的教学去锻炼学生某一素质,但学生被迫的接受学是达不到预想效果。例如我们习惯安排跳远来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但是简单的沙坑练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疲劳。那么我们能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我尝试使用一种新的形式来学习跳跃,第一次课我让学生分组练习,例举各种跳跃方式并加以练习,最后总结出动作要领以及练习方法。第二次课,我让学生在上一节的基础上把列举出来的跳越方式进行1+1的组合,找出符合跳越规律的跳越形式加以总结,剔除不符合的动作内容。第三次课,我让学生进行1+1+1的多元组合,第四次课我又让学生把其他田径动作与跳越相结合……在此系列学练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超乎我们的想象, 虽然也出现不协调或者违背规律的动作,但总体还好,我们所要练习的内容学生大多都想出来了,而且他们觉得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很有成就感,在接下来练习时都能很认真地去练习。

二、内容支撑,“看着脚下的路盯着前方的路”

现在学生不喜欢上田径课的主要原因就是对所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有些老师总在讲,我安排的内容都是精心设计的啊,为什么学生还不喜欢呢?记得学开车的时候教练总是让我们看着前方的路,说只要盯准了前方的目标,即使偶尔有偏差也不会影响你整个驾驶的方向。因此,我们要系统地安排一个系列的田径教学内容,要做到看着脚下的路,精心设计每一课的内容,盯着前方的路,整体规划内容。

竞技运动一直贯穿在田径课教学当中,教学偏向运动训练,内容注重技术传授,这正是许多学生不喜欢田径课的重要原因。因此,对于高中田径课而言,我认为应该与拓展练习相结合。我把它分为三类,跑步类(8节)、投掷类(5节)和跳跃类(5节),并且与拓展训练以及小型比赛相结合,使学习内容始终充满挑战性。例如跑步类整体安排如表一所示。

三、艺术绽放,改进教学方法

一个饭店有了厨师,购买了新鲜的好的食材,要得到好的饭菜,还需要厨师有好的烹饪方法。课堂教学也是这样,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有了好的教学内容,更要有艺术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法,教师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分解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其实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学习。因为忽视了两点:第一,所教的学生并不是专业的运动员,而是学生;第二,忽视了教学的对象是有自己独立思考并有自己判断的人。因此我在田径教学时采用活动单导学模式,让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创造学习。活动单导学模式就是教学以“活动单”为学案,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把一堂课分割成3~4个不同类型、不同形式的活动模块,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感悟、探究教学内容,展示、交流学习结果,老师通过讲授、示范、点拨、评价等方式来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

第3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高中体育教学;实施方案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快,但在体育课程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体育课程的发展,导致体育教学方式跟不上时展脚步。因此,相关工作者必须促使此现状有所改善,全面革新体育教学工作,将开放式教学方法完美融合到体育教学当中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身体素质的有效提高。本文将对开放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方案进行分析,具体从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开放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必要性分析

高中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特殊的阶段,高中时期,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非常大。目前,我国各大学校在体育教学中依然依照传统的模式来进行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且多数只会重视体育成绩,使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被忽略[1]。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常是灌输理论知识,很容易造成对体育课程的忽视,使学生对高中体育课程的开设存在质疑。新课程改革政策的提出,对我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但仍有小部分教师对它不甚了解,甚至对新课程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课程的推行。因此,为了改变这样的情况,必须使教师走出这个误区,加深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方法,运用开放式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开放式教学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开放式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例如:在进行篮球技能教学时,可运用一些简单的篮球游戏来吸引学生,如“活动篮筐”“一人运两球”等游戏形式。或者进行田径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准备一些田径游戏。例如,我们小时候常玩的追人游戏,不仅可以在游戏中进行田径知识的讲解,还能使学生感觉到田径运动的乐趣。还有一些投铅球之类的体育项目,可以进行分组比赛,每一个人都能参加比赛,而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也会认真对待此项体育项目,学习体育知识。要想让学生能真正热爱体育运动,就不能只遵循传统落后的教育方式,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将一些小游戏很好地融入到教学当中,充分应用开放式教学策略,使学生从心理上热爱体育运动。

(二)促进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似乎是教学领域永恒的话题,教师必须处理好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才能使教学更好地开展。而开放式教学策略便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形成[3]。例如,教师在教授学生篮球运动中的长传快攻时,对学生进行正确指导,如运球时不要低头,要抬头注意老师的手势变化,随时准备改变运球方法。注意前后同学的间距,不要过密。三圈过走进场地,以中圈为圆心围成一个圆形队形。教授相关要领后,教师便让学生自发组织队伍,自行练习。教师开放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很好地遵循了学生的个性心理,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肯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有利于体育教学的开展。

(三)增添教学趣味性

以田径教学为例,部分高中生对体育项目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认为所有的田径运动项目都是非常枯燥的,导致对田径运动有抵触心理,也缺乏参与运动项目的积极性[4]。针对以上问题,体育教师可应用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能主动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例如,可以将田径项目进行设计,融合学生的喜好来进行项目编排,以此呈现出趣味性较高的田径项目,增加体育教学的趣味性。此外,在教学中,体育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差异性进行具体的分析,多应用鼓励的方式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使其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三、结语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教育领域逐渐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生机。现阶段,我国在体育教学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思想固化严重,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更好地顺应时展,学校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革教学方法,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并大量投入资金,加强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大力提高教师素质水平,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教育教学事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峥.浅谈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开放式教学[J].科技资讯,2015(14):164.

[2]晏峰.正视高中体育教学的开放式[J].当代体育科技,2012(34):67,69.

[3]吴祖海.谈高中体育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4(5):108.

第4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一、开发田径课程资源,创新教学内容

由于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宽松,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时要针对学习目标尽量多设计几项教学内容,供教师和学生根据课堂情况进行选择,以满足实现学习目标的需要。将田径竞技运动项目中原有项目的器材、技术难度等予以降低,使中学生能够较易控制健身过程。例如,掷标枪可以改为投木棒、投飞镖,进行投远、投准比赛;再如将竞走降低难度后,可引出许多“走”的健身项目:散步、爬楼梯、踏步走、快步走等。另外,我们可以把一些田径运动元素与其他项目相结合,或田径运动项目与其他元素相结合形成的健身项目。如,“投”与飞镖运动相结合形成的“投准”类项目;“跑”和力量练习相结合形成的“负重跑”和技巧相结合形成的“托物跑”等,以增强中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兴趣

通过用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和利用特定的教学情景,化理为情融情入理,用真情实感感染学生,才能触及其灵魂。例如讲授田径跨栏跑技术时,先让学生观看中国体育健儿在国际大赛上取得优异成绩时升旗仪式的录像,接着介绍刘翔等跨栏体育健儿创造优异成绩的动人事迹。结果许多学生被他们的爱国行为所感动,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为报效祖国而努力,紧接着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新时期作为青少年应如何报效祖国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好知识,将来为祖国多做贡献。

三、开设游戏式田径课堂

第5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田径运动训练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吉林体育学院田径校队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田径运动员进行研究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现代信息技术对于田径训练的效果明显

并且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丰富多彩的网络世界带给人们精彩的生活坏境,给予当今学生们优质的信息来源,多彩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多媒体等增加课堂的活力,提升训练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和田径训练的关系相当密切,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对田径训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田径教学与训练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

2.2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训练中的优势

(1)上课前备课更加便捷,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课堂会给课堂增加优质的备课资源,现代教育技术具有更多资源,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改善课堂氛围,为老师更高效地上课打下良好的基础。(2)促进上课过程中的课堂氛围,传统教育传承至今,有很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传承及改革,但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明显,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与训练结果,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学训练与质量。(3)更好地展现动作细节通过多媒体等新型的教育技术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教学方式,提高训练水平,在电子教学媒体的帮助下,借助多媒体,建造一个可以重复展示的体育动作分解过程结构。田径包含了许多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地加入有利于更好地展现动作细节,方便学生更加细致地学习与训练。(4)方便学生清晰地看出技术动作的要领。在传统教育与传统训练中,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经常会通常自我示范给学生看,由于授课学生可能会存在偏多的现象,示范以及纠错学生动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就更加省时、效率更高。教学与训练会更加规范,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通过网络多媒体等利用这些技术体育教师在教学与训练中,不仅教学与训练方便,而且教学与训练能够让学生充满兴趣。方便学生清晰的了解和掌握动作技术要领,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5)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人们对于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做事的效率会相应提高。例如,在田径训练课程中,教师训练中如果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更加完好地展现这次田径运动项目的动作要领、动作技术、动作方法等等的内容来进行展现,这样一来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这种充满兴趣的训练中,学生必然热情高涨,上课更有动力。

3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体育教师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想要教好学生,就必须从自己出发,学习先进的理念要不断学习,以此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通过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进田径教学与训练的方式,那么为了得到更好地教学与训练,教练必须学习更加先进的教学与训练方式。才能教出优秀的学生。现代教育技术是这样一种先进的教育体式与教育形式,值得体育教师们不断地专研。提高自己的专业教学水平。完善教学与训练水平。这样以来,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训练中地普及,教师与教练地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可以得到很大程度地提高。因此在教师与教练的教育下,学生的田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田径训练水平与田径成绩的目的。

4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训练课堂中的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教学与训练丰富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新型的教育技术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4.1改善教案的模式

在教学与训练之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效果,会在上课之前准备课件,为了不断完善,难免存在修改,修改不好的话,就会造成模板删了又删的情况,但是计算机系统和传统的就存在明显的区别,计算机格式可以随心所欲,并且出现错误时如果要修改的话,就不会和传统的备课那样反复修改模板,这样一来操作方便,所得到的结果是让整个教案显得整洁、美观,让训练与教学的教案清晰,从而改善教案的模式。

4.2增加教学训练与资源,让教学与训练更加便捷

在编写教案时,传统教学与训练一般通过黑板这些工具进行绘图备课,达到直观性效果,现代教育技术融合到教育与训练中来了之后,电脑以及多媒体上有许多的数据库、图片库应有尽有,教学与训练资源更多,很多教学与训练中的问题都迎刃而解,让教学与训练更加便捷。

4.3使教学与训练过程更加生动具体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具有综合处理能力,这种方式辅助教学与训练可以集文字、声音、图像为一体,情境更加生动逼真,利用现代技术教学能够让学生进入情境,例如,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很好地与体育游戏相互融合,在体育游戏中设置情境,添加一些动物声音增加学生兴趣。从而使教学与训练更加新颖生动且具体。让训练的方式更加有趣,学生在有趣的训练方式中,显然更加热爱学习,使教学与训练过程更加生动具体。

4.4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在教学体系中包括课前、课中、课后,然而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前、课中、课后这3个方面都很大的促进作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与训练中可以用录制上课过程的方式,在课程结束后对于课中的一些情景做进一步分析,以便发现自身教学与训练不足,发现学生易出现错误等,完善教学与训练体系,完善教学与训练评价体系,使得评价体系更加完善。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到田径训练中,优势明显,得到教师与教练员和学生的喜爱,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师的教师的教学与训练质量,还可以在积极地提高学生上课的兴趣,优化课堂质量,增加课堂氛围。(2)现代教育技术迎合了时代的需要。经过调查发现,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带来很多便捷,迎合了田径教学与训练的需求。问卷调查显示,不论是中学、大学,乃至小学都在运用现代教育的优势,积极配合教学与训练,充分利用资源。

5.2建议

5.2.1不断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现代教育技术有如此多的优越性,教师与教练员也当不断汲取其中的精华部分,以此提高教学与训练质量,学校应该多组织专家来校进行讲座,提高本校的教师现代教育的水平和功底。组织教师外出学习汲取优质课程资源,提高教学与训练水平,促进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顺利。提高本学校的教育与训练水平,也不断提升教师们的现代教育水平。

5.2.2学校要增加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既然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这么多的优势,那么在田径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就应该多多引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让其满足教学需要以及教学与训练要求。教学中应增设多媒体设施,将现代教育技术普及深入到田径运动项目中。田径教学与训练中多多涉及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育与训练水平。

5.2.3学校要加大扶持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课堂中和训练中的应用

(1)学校要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视,引导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使现代教育技术在田径课堂中更加普及。(2)学校应增加体育活动,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更多的学生热爱体育活动。(3)多媒体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优化着教育方式,在很大方面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所以要多利用现代教育方式改进教学与训练模式。

第6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高中体育;田径课堂;有效教学

田径运动是所有体育项目中最基本的运动,由于田径运动不受场地、器材和人数的限制,所以田径运动一直是体育课堂上最基本,且处于主w位置的教学内容,同时田径运动也是提高学生体能,保持健康的最好运动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缺乏趣味性、体能消耗较大的田径运动逐渐失去了在体育中的主置,所以构建高中体育田径课堂的有效教学势在必行。

一、创新课堂,增加课堂趣味

由于田径运动对于场地的要求,人数的要求和器材的要求比较低,所以田径运动一直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广泛的参与性。但是在传统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师对学生体能差异不同的学生的要求是一致的,这就导致了部分不能达到技术要求的学生产生了不满的情绪。同时由于田径运动的单一性,教师教学模式的陈旧性,最后导致学生产生对田径运动甚至体育课产生厌烦心理。所以,田径运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已经迫在眉睫,教师要在合理的教学基础上,引入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和体育课的兴趣。

田径运动的教学模式的改变可以在两个方面:①教学内容的改变。在体育教学课堂上,教学内容不能仅是强调理论概念和强化技术,这样一味的概念知识的传授和强硬的训练内容会使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抵触心理。所以教师要在教学内容上有所改变,例如,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渗透其他体育知识或者其他学科的内容,各类知识相互结合,实现教学内容的有趣性,而不是一味枯燥地讲授理论概念。与此同时教师也要适当降低对学生的技术要求,防止出现学生积极性不高的情况。②教学方式的改变。相比于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学方式的改变更加容易,在进行田径运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应用图片和案例进行知识的传授,这样学生会更易于接受并学习与田径相关的知识概念,在技能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学内容与游戏娱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体能素质。

二、优化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体育与健康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全民体育运动也在不断地普及,这些都有利于体育课堂的教学。所以,随着课改的不断进行,教师要推进优化课堂的步伐,体育课堂上的各类评价指标和日常考核项目要不断地进行优化和完善,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机会,体育教师也要注意自身的能力要得到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的优化相结合,实现让高中学生巨大的学习压力可以通过体育课堂得到减轻,同时身体素质得到提高的目标。

为使课堂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得到提高:①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因为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决定着课堂是否生动有趣,决定着学生是否可以标准地完成教师所给的各项任务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教学态度,积极进修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掌握心理学等与教学相关的内容。②增加体育竞争内容。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具有较强的竞争心理,教师可以很好地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例如,在进行跑步跳远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完知识后的课堂实践中加入学生,与学生共同参加小组跳远对抗赛,并且定下比赛规则和比赛奖励,例如,最后胜利的小组可以获得课堂更长时间的休息的奖励。这样教师与学生适当共同参与游戏的形式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同时增加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率,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实践课堂,培养学生能力

体育课堂的传统教学中,田径运动的教学总是过于重视学生运动的技巧性,爆发力以及运动的标准性等。但是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有所差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如此高强度的训练。所以在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学生的个人体能差异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在训练时,教师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置,着力注重学生的体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去学习更加广泛的知识与技能。所以在体育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对待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且适合学生的运动量,让学生在自身的体能能力的范围内,达到训练自己的同时可以放松身心的效果。例如,在进行跑步的练习时,教师可以布置不同的内容:

1.跑步内容400米,分两次跑完;

2.跑步内容800米,分两次跑完;

3.跑步内容800米,一次跑完;

4.跑步内容1000米,分两次跑完;

5.跑步内容1000米,一次跑完;

第7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摘 要 田径是一项基本的体育运动项目,也是锻炼初中生体育综合素质的一个有效手段,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项目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生都参与到田径运动项目的学习中。但不少的体育教师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学习的技术性以及竞争性。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不重视学生的之间的差异,“以生为本”的学习理念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因此,教学效果不佳。分层次教学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原则,关注学生的差异,把学生当成是田径课堂的主体,有效的提高了学生进行田径训练的实效。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分层次教学法发挥作用谈一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 分层次教学法 初中体育 田径 运用

一、对班级学生进行合理分层

在进行分层次教学之前,首先要对班级中的学生进行分层,然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再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对于分层的标准,教师可以考虑学生的平日在田径课中的表现进行分层。A为田径运动能力较好的学生,掌握较多田径项目的技巧。B为田径运动能力一般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一些田径项目技巧。C为田径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很难理解田径运动的技巧。在进行分层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平日的考试成绩进行一次分层。在此基础上,再咨询学生建议以及实际情况进行第二次分层,在保证层次与学生田径运动水平符合的同时,兼顾学生的意愿。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分层并不是固定不变化的,它是有变化的,当原先田径成绩不好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训练成绩提上去了,则可以把学生编入到更高的层次,当原先学习成绩好但是一段时间持续变差,经过教师帮助没有什么改变的,则编入到低的层次中,保证分层次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分层

作为一名合格的田径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进行精心备课,备课不仅是写好教案,还要备学生,及时了解学生现有的基础水平,并从教学目标上进行有效分层,使田径训练项目难易程度和三个层次的学生保持一致。设计出符合这三个层次学生运动能力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训练目标和要求,对于那些田径运动能力好的学生,就应该制定难度大的教学目标,对于那些田径运动能力较差的学生,就应该制定难度较小的目标,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还要积极的鼓励他们,进行及时的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满足。

例如教学立定跳远时,笔者就设计了三个层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于田径运动能力较好的A层学生,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动作准确到位,能够跳到1.5远;对于B组的学生,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动作基本到位,出现个别失误,能够跳到1米远;对于C组学生,笔者设计的教学目标是知道立定跳远的步骤,能够跳到0.6米。例如在学习快速跑内容时,A层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身体协调,重心平稳,8秒内跑完50米;B层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基本掌握跑步姿势,保持重心平稳,12秒内跑完50米;C组的学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10秒内跑完50米。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就能设计田径教学内容,使每个学生都有了自己要达到的目标,因而积极参与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达到共同进步。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层

对教学目标进行有效分层后,还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有效分层,任何的田径项目都是一项有着技术性较强的体育运动,具有一定的难度,在现有的体育教学中,极少有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的,都是按照教学进度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例如今天学习耐久跑的教学内容,体育老师只会让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教学,统一的训练要求,这就导致了能力好的学生得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能力弱的学生则无法完成训练任务,这都是体育教师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的结果,因此训练的效果也就比较底下了。笔者认为不管是什么样的田径运动教学,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是没有错的,例如刚才所提到这个耐久跑,对于能力好的A组学生可以教他们一些难度大的动作要领,要求他们在跑的过程中要注意身体的动作,坚持跑10分钟以上。对于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教他们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训练时进行适当的指导,坚持跑7分钟以上。对于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以最简单的方式教他们一些较为简单的动作,并且时刻关注他们,进行及时讲解、师范,坚持跑5分钟以上。通过这样的分层方式采取恰当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提高田径运动能力。

四、总结

基础教育改革提出每个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多样化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教师也要注意实施因材施教原则,而分层次教学法则是有效的方法之一,实践证明,分层次教学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田径项目的训练积极性,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掌握学习技巧,有利于学生的共同进步。但分层次教学法还在摸索和探究中,如何把分层次教学法真正的、有效的落实到初中体育田径课堂中,还需要教师多花一些心思,进行思考和探究。

参考文献:

[1] 袁建伟,沈玉霞.分层次分组教学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理论依据与策略[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10(15).

第8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一、田径学习从纸上谈兵到实地考察

在平时的教学中了解到:很多同学根本不清楚田径这个“大户”到底有多少项目、场地上纵横交错的线是什么作用、通过电视转播的比赛为何如此扣人心弦、投掷类器材有多重、远度高度又是如何丈量等问题?多年来,田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始终学练考“短跑、长跑、跳远、实心球”。作为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田径模块的第一次课上就明确介绍田径各项目的设置及器材,比如竞赛项目的起终点、跨栏架的摆放、接力区的位置;跳高、跳远的场地设施、投掷场地的角度和成绩的丈量等相关问题,再带领同学们走进田径场实地考察。相信这第一次课会成为整个田径模块教学的引导课,让同学们在接下来的田径模块各个小单元的学习中,有兴致地与第一次课进行比照,为接下来田径模块的学习、选学奠定基础。

二、从学生兴趣出发设计多个小单元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们较少学习投掷类项目,背越式跳高和跨栏对场地、器材的要求又太烦琐,三级跳的技术难度大、腿部力量要求高也使我们望而却步,然而这些运动项目偏偏又是同学们急于想了解学习的,因此在进行田径教学方案设计时,应让学生尝试一些以往很少接触的项目,身临其境地感受田径的竞技性。将田径设置4-5个小单元,每个单元也只有3-4节课,比如:短跑4节课;中长跑2-3节;跨栏和跳高、跳远、投掷各3-4节,这样既能让学生们学到走、跑、跳、投的健身类,又能接触到径赛、田赛或全能的竞赛类。让每位同学都能上跳高垫上滚一滚,掷一掷铁饼,感受一下标枪的出手……不要迫切希望他们在这个模块中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何种技能,只要他们尝试到了,将来还想要在这个模块中继续“寻找”、学习,就可以了。

三、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在学习中,我们每个单元的授课教师是固定的,学生是按行政班级轮转的。经常性地教学某一单元,老师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对于学生们常见的错误动作能迅速指出,使学生避免走弯路。在具体教学时,可适当放手让同学们根据兴趣,自愿选择练习伙伴组成学锻小组,自选“领头羊”,每次课所涉及的场地和器材都由各个小组提前备好或检查。例如某班轮到跨栏,他们就得事先和教师或器材保管员协调好,完成栏架的摆放、调整及归还;在动作技术的学习上,用自己的语言和日常的交流方式给予相互间的指导和帮助,学会自我保护及同学间的保护。这样,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们有了主人翁的意识,能够主动思考、贡献智慧,也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对于有些高中校可能还存在没有较好的田径场或器材的情况,作为一线教师,要力所能及地给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整理好场地器材,清楚标明场地的线条,及时给予技术上的指导,既保证安全,又利于小组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正确对待个体差异,通过评价促发展

第9篇:田径教学案例范文

暗示教学法,其教学原理是采用暗示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特别是无意识的潜能,使学生在身心放松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活动,激发思维,提升学生的实际感知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

一、使用暗示法可有效纠正田径训练技术问题

高中田径训练中存在着许多动作不规范的情况,采用田径运动暗示法可以对田径训练中不规范的技术动作进行有效纠正,打好田径运动的基础。例如在解决跨栏运动“甩”摆动腿这种常见错误时,我们可以将每条跑道两边的线作为放置栏架的基点,把分道线作为参考线,让学生沿着设立的基准线奔向栏架。当摆腿跨栏时,心理暗示自己一定要对准基准线,跨越栏区后落地时要尽量使脚刚好重合于基准线上。采用这样的暗示法训练,通常会在视觉上对训练学生提供有效的刺激效果,达到纠正学生的跨栏技术动作的目的。

二、突出心理暗示作用

1. 在训练中实现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即训练人员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自我控制意识,通过口诀、经验、感知等方式不断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注意力,最终达到良好心理状态下的运动水平。例如在掷铅球项目中,运动员会在自己的潜意识中默念:“我能办到,我会投掷很远,这点距离对我来讲没有难度可言。”通过一些鼓励性的暗示来激励自己,克服消极心理状态,从心理意识上“藐视”目标,消除心理障碍。

2. 训练心态平和、放松。在田径训练中,利用暗示法放松心态,能使身体机能(肌肉、韧带)得到有效放松,既可以把运动对生理的消耗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过于紧张使身体“僵硬”出现拉伤、摔倒的情况。在开展训练前,训练员可以放松地躺在训练垫上做训前准备,采用深呼吸、闭目养神的方式让自己心态平和,使身体各个器官能够得到调节,把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机能调节到训前的最佳状态。例如,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躺在训练垫上,进行身体放松和心理暗示,进入休息―暗示―放松―训练这样的循环过程,使田径训练达到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