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生态工业论文精选(九篇)

生态工业论文

第1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现代教育的目的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和问题态度,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意志,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习兴趣以及综合社会实践能力,以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林类的课程,传授课程理论知识和一般原理不是林业生态工程学教育的全部,生态工程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应该采用现代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提高实践能力而教。案例教学的理念是促进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强记知识和理论。对于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要给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引导和加强大学生对环境恶化、荒漠化、酸雨等问题的思考,重视大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林业生态工程类课程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些案例就是受教育者身边发生的事或自己经历过的事,可以激发大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效果上充分挖掘教学过程蕴含的巨大潜力,让大学生体会到自我学习的乐趣,实现内在的自我需要和追求。林业生态工程学涉及的学科面很广,它不仅涉及水土保持学、森林培育学、防护林学等自然学科,同时还涉及生态经济学、区域规划、城市建设等工程和经济诸多学科,这就决定了林业生态工程学这门课程具有很大的拓展性。林业生态工程学课程体系包括基础理论与概况、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林业生态工程效益评价与规划设计技术等四大模块,是一个相互承接、逐渐过渡的课程体系,而且课程应用性极强,比较适合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因此,结合学校和教学实习基地周边地区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情况,引入看得见且可参与的教学案例,将林业生态工程学课堂教学引入深入探讨、广泛学习、积极参与的氛围之中,意义深远。

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设置的主要内容

2.1生物群落建造工程

生物种群的合理选择与匹配是建造人工生态系统的前提,生物群落建造工程主要是把种群按一定的时空顺序定植在复合生态系统之中。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种群可以是乔木,也可以是灌木,甚至是草类。在这方面,农田防护林建设、防沙基干林建设、荒漠植物优化配置、梭梭无灌溉造林、乡土树种在城市中的营建技术与模式以及“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等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这些案例的讲解可以为林业生态工程学的学习奠定基础,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2环境改良工程

人工复合生态系统主要在非森林环境中建造,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必须改良当地的立地条件,达到改地适树的目的。在干旱区一些严重退化的困难立地条件下,不采用环境改良或治理工程,就很难建造稳定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方面的内容可以设置为专题案例的题材较多,例如:保水剂在干旱区造林中的应用、暗管排盐、荒漠区集水造林、沙地造林采用的人工沙障、固定活化沙丘的草方格等,可以为学生充分认识到干旱区生态环境改良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

2.3食物链工程

食物链工程可以有效地利用绿色植物产品或加工剩余物转化成经济产品,主要包括生产性食物链与“减耗”性食物链。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区受条件限制,食物链简单、产能较低,但是也有一些地域特色的食物链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示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总体效益,例如:人工释放赤眼蜂控制杨二尾舟蛾、梭梭接种药用植物肉苁蓉、无叶假木贼等荒漠药用植物种植、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和林下养殖等。

3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教学模式

3.1选择合适的林业生态工程教学案例

一个好的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是开展好案例教学的前提,典型的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应具有以下4个特点:(1)针对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案例设置的作用,案例分析能够很好地阐明课程教学的原理和理论,有助于对原理和理论的理解;(2)案例内容要能够反映林业生态工程中比较成熟的技术以及新动向;(3)围绕林业生态工程案例提出的问题恰当而且有教学意义,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最好是能够结合教师的课题或实习中涉及到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或问题开展案例教学与分析;(4)通过查资料、咨询、现场观摩等多种途径,设置的案例要使学生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案例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和体系,例如城市林业建设案例。城市林业建设是城市绿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林学专业的学生比较熟悉,因此可以针对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大树移植、树种优化配置、园林施工等内容设立专题,既可以突出教学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3.2林业生态工程学案例讨论设计

林业生态工程学授课老师要在课前设计讨论题,先把一些简单的问题提出来,可以帮助学生初步熟悉案例教学内容,消除紧张情绪,进而切入案例模式,引导学生很快进入案例讨论状态,比如:防护林、农田防护林的概念等。林业生态工程学的老师还应在相关理论讲授之前将案例发给学生,督促学生认真阅读案例内容并进行小组讨论,在阅读理解案例的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发言的角度和观点并撰写案例讨论发言提纲。对于一些较抽象、复杂的知识,可以用案例教学中的实物、照片或视频等方式先解释现象,然后再通过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引导,让学生在直观、简单的讲解过程中寻找答案,比如:干旱区防护林树种的优化配置、防护林网的间距的确定、景观尺度上的防护林体系规划等问题。在案例讨论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了解的情况对问题进行必要的调整。

3.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讨论

教师要使讨论的专题案例成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就要注意引导学生紧扣要讨论的专题案例主题内容发展,还要避免将讨论变成老师或一个学生的讲座或偏离主题,尽量调动主动性、参与性差的学生的积极性,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提高课堂气氛。林业生态工程学是一门偏应用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相关学科内容较多,要对设置的案例进行广泛的考虑并认真选取较为恰当的细节,在对案例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进行估计和预测的同时,还要请教研组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来参与评论,教师要准备好记录以备总结和改进。

3.4注重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应该包括几个方面:(1)评价讨论课或专题案例进行的情况,评估每一个案例设置是否合适,是否起到了促进教学的目的,是否还要修正或完善;(2)评估学生对案例设置的看法和反应,总结学生视角下有待改进的地方;(3)评价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情况,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同时还要肯定和表扬有独到的见解、辩论精彩的学生,以便激发学生的热情。专业教师在讨论课后,要由浅入深地对本次案例教学内容进行小结,应针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评论,使学生加深对知识难点、重点的理解,达到解决问题和掌握技术的目的。就拿荒漠药用植物种植这个例子来讲,案例结束后的总结可以涉及到防沙治沙、开发荒山荒地、药用植物产品开发等和学生创业有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加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

4结语

第2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生态工业园区技术创新

1996年10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对生态工业园区提出了这样的定义:一个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寻求能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废物产生的最小化,并力图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关系。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出现及其日益的发展壮大,它对技术创新发展的影响也日益凸现出来。生态工业园区要求企业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推动了企业技术创新。

1推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

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生态经济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直接与物质流动模式相关,原有的物质流动模式造成经济活动的“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这使得人们不得不开始转向对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关注。回收利用型技术的物质流动模式可以表示为“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通过对物质和能量最大限度的回收利用,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了尽可能小的程度,同时也大大的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了“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在加拿大Burnsde工业园区,通过回收废纸然后外运供其他公司生产衬垫板,另一家包装公司则重新利用电脑公司的过剩的聚苯乙烯;它还拥有各种回收和再利用公司,处理颜料盒、丝带重新涂墨、轮胎翻新和家具翻新等;另外还使用银回收系统回收印刷工厂的银;同时园区内的19家化学品生产销售公司还联合进行化学品交换。

在美国,查塔诺加(Chattanooga)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重新利用老工业企业的工业废弃物来减少污染和增进效益。如将旧钢铁铸造车间改造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处理废水的生态车间;紧邻的肥皂厂则循环利用废水;而肥皂厂旁边是利用肥皂厂副产作原料的一家工厂。这样就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生态工业网络。Choctaw生态工业园区则基于园区所在地丰富的特定资源,也就是俄克拉何马州大量的废轮胎资源,通过采用高温分解技术将这些废轮胎资源化从而得到炭黑、塑化剂和废热等产品。

在我国,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将汽车生产中的废钢及其它边角废料回收后,通过熔炼等加工过程制成钢锭,再提供给丰田模具工厂作为其生产模具的原料。另外,针对食品饮料业能源消耗量大且稳定的特点,天津开发区开展了企业内部和行业间的蒸汽梯级利用;并进行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共生合作,构建废水代谢链条。还致力于雨水的收集和再生利用;致力于垃圾分拣和再生,使危险废物实现资源化;以及有机废物堆肥化处理、剩余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广东南海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一个成功的实现了对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的例子。园区由设备加工、塑料生产、建筑陶瓷、铝型材和绿色板材等5大行业组成。根据技术可行性及保护环境的前提条件,核心企业及其相关的附属企业组成5个相对独立、相互共生的工业生态群落,通过物质和能量的相互交换,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链网络。在这其中,有3条属于闭合循环的生态链:环保仪器设备厂生产的产品在消费后报废予以拆解,其中可以再利用的零件供维修用或回到企业供生产用,不可再利用的零件经五金加工厂回炼成金属原材料,重新生产零件供给厂家生产仪器设备;可降解塑料厂产生的废塑料进入塑料添加剂厂用于生产增韧剂,然后返回可降解塑料厂供生产使用;绿色板材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树皮、木屑等,通过加工成生产板材用的胶黏剂,再次返回板材厂生产使用。园区内企业的废弃物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不仅降低了废物排放,而且还能吸收消化园区外的塑料废物、废旧五金等,不仅如此,每年还可通过节省原料和能源、处理废物使得成本降低、再利用废物等方式获得相当高的经济效益!

从这些闭合循环的设计上可以看出,园区企业间利用彼此生产中产生的副产品和废弃物作为再生资源,经过加工后重新返回系统循环使用。这种循环生产的理念,充分带动了回收利用型技术的发展,更很好的体现出了工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有效利用的理论。

2推动了物料消耗最小化的系统技术的发展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彼此利用“废物”,使企业之间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从而使物料消耗达到最小化。具体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一方面,产品的数量保持不变,而物料的消耗绝对减少。以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为例。该园区主要包括发电厂、炼油厂、制药厂和石膏制板厂。其中,电厂向炼油厂和制药厂提供发电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将除尘脱硫的副产品工业石膏,全部供应附近的一家石膏厂作原料;将粉煤灰出售,供铺路和生产水泥之用;炼油厂产生的火焰气通过管道供给石膏厂用于石膏板生产的干燥,减少了火焰气的排空;酸气脱硫生产的稀硫酸供给附近的一家硫酸厂;炼油厂的脱硫气则供给电厂燃烧。另外,炼油厂的废水经过生物净化处理,通过管道向电厂输送冷却水用于冷却发电厂的发电机组,而发电厂产生的蒸汽回头又供给炼油厂;热电厂同时也把蒸汽出售给石膏公司和市政府;热电厂的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石产生反应,生成石膏供应给石膏材料厂作为原材料。而炼油厂生产的多余的燃气,又可以作为燃料供给发电厂和石膏厂。由此可见,通过对一系列的能减少物质消耗、封闭物质流的技术的应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极大地节约了相关公司的成本,并且带来了许多新的收益。据测算,在这些交换中产生的共生物料量大约相当于Asnaes电厂每年购买的煤量(200万t/年),亦或相当于Statoil精炼的北海原油吨数(480×104t)。由此可见,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形成一个有效的循环再利用网络,实现了绝对减少物料消耗的目的。同时,还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减少了污染。从生态学角度说,卡伦堡表现了一个简单的食物链的特征:生物体消耗其他生物体的废物和能源,彼此之间共依共存。

另一方面,产值相同的前提下,单位产值消耗的物料相对减少。鲁北生态工业园区,园区内部包括磷铵硫酸水泥联产、海水“一水多用”、盐碱电联产3条密切相关的生态产业链,这些产业链通过系统化、网络化,协同、共生,构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系统。

具体来讲,以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为例。在磷铵、硫酸、水泥产业链(简称PSC)中,磷矿与硫酸制取得到的磷酸与合成氨反应制得磷铵,副产品磷石膏送往水泥厂生产水泥。富含SO2的水泥窑气送往硫酸厂生产硫酸和液体SO2,液体SO2用作生产溴素的原料。硫酸送往磷铵厂用于磷铵的生产。以煤矸石为燃料的热电厂产生的电力和蒸汽供各厂使用,锅炉副产的炉渣、炉灰作为混合材料生产水泥。在这个系统中,生产磷铵排放的废渣磷石膏,用于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而硫酸又再返回用于磷铵的生产,上一层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了下一层产品的原料。使得资源得到了高效的循环利用,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废弃物排出,形成了一个封闭的工业生态循环系统。这使得对磷矿的开采降到了最小的程度,同时也避免了对硫矿以及石灰石矿的开采,使对物料的消耗达到了最小化。据测算,它的磷铵成本比同类企业的产品成本低30%,水泥成本低20%,硫酸成本低50%。

我国山东鲁北工业园区创新出了3种关键性技术,以实现系统内部的物质与能源的循环与转换,这3种技术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磷石膏分解技术;补加高硫煤、窑外分解及控制氧化气氛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系统应用,实现了整个鲁北生态工业园的完整链接与运行,进而实现了降低物料消耗、综合利用资源、消除污染的目的。这种生态工业模式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节约型技术的系统化发展。

3使环境治理技术集成化、系统化

治理整个生态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与治理单个工业企业的环境问题截然不同。在生态工业园区出现之前,前两代工业园区的企业彼此独立经营,缺乏企业间副产品与废弃物的有效流动和再利用,缺乏环境治理技术上的相互合作机制,致使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并且环境污染严重。

对生态工业园区而言,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不能够再局限于对一种有害废物的处理上。如在处理污水时,不能简单的只处理水污染问题,因为处理污水的同时还会产生有毒、有害的污泥。在处理某个成员企业的废弃物时,还要考虑到是否可以进行交换再利用,处理方法是否可以在成员企业间形成贯通的链条。这就要求环境治理技术要系统化。生态工业园区的企业成员间应该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链条。如供水——收集污水——污水处理——有害废物存放和处理——垃圾填埋,就是一个简单的环境治理技术的集成。

根据各生态工业园区所采用的环境治理技术的不同,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均采用现有技术,对这些技术进行综合,使之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或者称之为一个集成;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就属于此种类型。另一类是针对自身生产的特点,采用新开发的一整套技术,从而使环境治理技术达到系统化。广西贵糖生态工业园区可作为此类型的代表。

美国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集成现有技术,形成了一个生态型工业体系。它将回收的废旧塑料品直接供给塑料制造公司作为原材料。抽去废旧轮胎中的钢丝后,将其粉碎成橡胶颗粒,通过传动带输送到联邦循环技术公司进行高温热分解,得到塑化油和碳黑;而钢丝在集中处理后,作为钢材再利用;塑化油经管道输送到塑料制造公司加工处理,成为可用的塑料。塑料再经管道传送到两家公司,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塑料标牌,另一家用来生产彩色胶片。碳黑以浆的形式经管道输送到另一家公司,以此生产小型硬胶轮胎。由此可见,切克托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将这些废旧物资的回收与处理技术集成化,充分利用废弃物,使其分解后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形成了一个密闭的生态循环网络,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造成污染的废弃物的排放,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丰收。

贵糖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业为主体,兼容了甘蔗种植业、造纸业和酒精业以及热电厂。众所周知,制糖业本身是一种排污多、污染重的行业,特别是在中国这种制糖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制糖企业造成的污染和浪费一直是该行业比较难以克服的一个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贵港生态工业园区通过引进制糖业以外的其他相关企业,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工业链系统,成员企业间均存在着输入和输出的相互依赖关系,物质和能量在这条生态工业链中被系统化的利用,十分有效的提高了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净化率和转化率。例如,在制糖工艺中输出的废糖蜜,被酒精厂酒精车间作为资源用来生产能源酒精或食用酒精,酒精车间产生的酒精废液经过浓缩、干燥和补充必要养分后,制成复合肥,这样就使废糖蜜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减少了环境的污染;造纸中段的废水(碱性)与热电厂锅炉的含硫烟气(酸性)通过除尘脱硫塔进行中和反应,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水的重复利用,极大的减少了废水的排放。总之,贵糖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除尘脱硫、回用水工程等系统化的环境治理技术,形成了包括处理废水、废气、生产水泥、轻钙等副产品以及利用酒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酒精废液制造复合肥、向园区制造系统提供回用水的一个环境综合处理系统,充分体现了其环境治理技术的系统化,极大程度的解决了区域结构性环境污染问题。

4催化绿色技术革命

技术创新按创新的新度来分,可区分为重大技术创新和渐进技术创新。重大技术创新是指由于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和新技术革命所导致的创新。渐进技术创新是指技术原理无重大变化的产品和技术改进。重大技术创新可以是单元技术上的创新,也可以是同时涌现数种技术甚至是整个系统层次上的创新。后者亦可称之为蔟状式创新。IT业的技术创新形式就属于这种情况。众所周知,IT业作为当今信息时代的领头军,其技术的更新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往往一夜之间就会涌现出数种新技术,淘汰掉前一天还十分盛行的技术及产品。这就是典型的蔟状式创新。

由生态工业园区所引发的绿色技术革命就属于蔟状式创新。所谓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技术体系。当今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生态恶化和环境污染。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人类需要超越现代技术,寻求一种新的技术体系,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技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绿色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治理污染技术和改善生态技术。由此可见,绿色技术不仅要解决之前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还要防止未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园区成员间在物质和能量的使用上形成类似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链或食物链,以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封闭循环和废物最少化。为达到这个目标,必须改进现行技术,使技术向清洁生产、实现污染零排放方向发展。这就使得企业纷纷致力于发展绿色技术。在生态工业园区这样的大环境下,绿色技术是如雨后春笋般大批量的涌现出来的,这也就是蔟状式创新。这直接促成了整个系统层面上的绿色技术革命。

在小区域范围内,由于生态工业园区是以生态工业链为基本结构,园区企业间的排列结构类似于生物链,均存在着物质的输入输出关系,这就直接决定了园区内的绿色技术创新将以蔟状式涌现为主要特征。以日本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为例。为了实现由末端治理技术向减少废物和降解废物方面的转化,实现园区污染零排放的目标,园区迫切需要一系列的绿色适用技术。在这种情况下,腾泽(Fujiaswa)生态工业园区的上属公司EBARA公司开发出了各种废物转化新技术,主要包括硫化床气化燃烧和处理系统、烟道气处理系统、太阳能光电池系统、风能涡轮发电机、污水加热交换泵以及新型的燃料电池技术等。通过应用这些绿色技术,使得园区与传统的工业系统相比,估计降低40%的能源消耗,降低30%的水消耗,减少95%的废物排放和30%的二氧化碳排放。

对于整个社会层面上来讲,绿色技术的创新更不会是以零星出现、散状分布为特征的。随着生态工业园区的不断涌现及发展壮大,为了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目的,企业对绿色技术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迫切,而为了实现物质在整个社会系统内的良性闭合式循环,势必要求绿色技术形成一条绿色生产工艺的链条,主要包括水的重复利用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再循环、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等。

生态工业模式需要无害化新技术、新工艺的支撑,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势必带来技术上的进步和竞争力的提高。但要实现这些技术上的突破,还需要政府、园区、企业的相互促进,从政策、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积极的配合。

参考文献

1罗宏,孟伟,冉圣宏.生态工业园区——理论与实证[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劳爱乐,耿勇.工业生态学和生态工业园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3王兆华等.生态工业园中两种工业共生模式比较研究[J].软科学,2002(2)

4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5王兆华,王国红,武春友.生态工业园:我国

第3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生态”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指家、住所或者生存环境。古希腊哲学家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们的学说代表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和谐就是美德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前500)认为,“和谐就是美德”。宇宙中的一切无不存在着和谐,宇宙秩序无不表现为和谐,这种和谐的关系谱写了天籁之音。和谐代表了美和善,代表了和平、健康和快乐。毕达哥拉斯反对人类破坏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他指出,只要人类继续残忍地迫害动物生命,就不会真正懂得健康与和平。只要人类大规模地“屠杀动物”,人类就会“相互屠杀””。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约前460―约前370)沿着毕达哥拉斯“和谐就是美德”的生态思想,提出了“古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他把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与人的终极意义联系起来思考,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与自然和谐相处,指出生活的目的不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享乐,真正的幸福是节制欲望,让灵魂宁静,幸福不在于占有畜群,也不在于占有黄金,而是健康的灵魂,要求人们向动物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他说:“我们是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那里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那里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那里学会了唱歌。” 他认为使人幸福的不是征服的力量和金钱,而是正直和公允,人要生活得无忧无惧,就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提出“中等的财富比巨大的财富更可靠”的观点,认为富豪和赤贫是两个极端,都不可靠,贪得无厌的欲望使人堕落。叔本华也同样认为,“财富就像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名望实际上也是如此。”

健康依赖于自然

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希波克拉底(前460―前370)的医学著作《论风、水和地方》,阐述了自然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他指出医生进入一个城市,首先要注意到这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因为这些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有一个病人因下腹绞痛,小便不畅,来找希波克拉底治疗。希波克拉底说,病人出现这种症状,是由于饮用了污染的水造成的。他的名言是,人的身体健康“寄希望于自然”,“简单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暴食伤身”, “人生短促,技艺长存”,“机遇诚难得,试验有风险,决断更可贵”,“无故困倦是疾病的前兆”等,体现了古希腊哲人的生态智慧。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奠定了基础生态学对自然历史的研究方法。他著有:《气象学》《论天》《论生灭》《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等。他详细观察和记录了500多种动物的生活情况,他是动物分类学的首创者。 毕达哥拉斯

尊重自然规律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前341―前270)通过研究原子运动,总结了“自然规律”。他认为,我们不能把天体运动和旋转、日月蚀,升起降落以及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视为神所决定的,“世界在产生过程中同时也就有了规律”。他提醒人们把物质欲望减少到最低程度,使生活简单化,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重视知识的培养和友谊的增进,这样做既能增进健康,又使人不至于贪得无厌,免除痛苦,达到身心宁静的人生境界,他提出“肉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平静乃是生活的目的”。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约前99―约前55,罗马共和国末期的诗人和哲学家)继承了伊壁鸠鲁主义,著有《物性论》。他提出,人们当以宁静的头脑去观察自然 ,因为无限的宇宙除掉它自己的规律之外,并没有什么在外面支配它的力量,唯一的神就是自然规律,最真诚的敬神就是认识和爱护这个自然规律。

贪婪是灵魂的病态

新柏拉图主义的奠基人普罗提诺(205―270)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的思想以及东方神秘主义,视太一为万物之源,认为人生的最高目的就是复返太一,与之合一。太一就是宇宙规律,自然法则。在普罗提诺看来,宇宙是一个有组织秩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整体,人们应当虔修,以求净化灵魂,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

斯多亚派认为,自然万物是有组织、有系统、不断运动的鲜活的世界,他的格言是“顺应自然而生活”,人的美德就是顺应自然,善是顺应自然的生活方式,按照德性而生活,贪婪是灵魂的病态,堕落的根源。卢克莱修指出,黄金的发现和使用“使人贪婪腐化,争名夺利,相互残杀”,他认为,“世界处于衰老状态,土地不再肥沃,庄园的收成降低”,源于人们的贪婪掠夺。

西方工业文明的悖论

从古希腊哲学,经中世纪至文艺复兴,从18世纪到20世纪,生态哲学的思想在人类思想史中被多次提出。遗憾的是西方现代化之路背离了西方古圣先贤的生态思想,导致了工业文明的进步与破坏生态环境的悖论,由此出现了两个危机,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危机,二是人与人的关系危机。这两个危机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0世纪以来,伴随西方工业化而来的大气污染、海洋污染和陆地水体污染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这是工业革命之前西方人始料未及的。

西方的工业化主要依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包括军事力量,通过殖民掠夺、雇佣廉价劳动力、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实现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久治难愈,最先尝到苦果的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的城市和地区。

一是英国 “伦敦毒雾事件”。其发生于1952年12月4日夜间,“伦敦毒雾”数日不散,最低时能见度一英尺,雾霾与煤烟结合呈黑色。整个城市交通瘫痪,学校、商店、银行、邮局等关门。伦敦毒雾造成约12000人丧生。

二是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52年12月“光化学烟雾事件”造成洛杉矶65岁以上的老人400多人死亡。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含有碳酸化合物,臭氧、氧化氮、乙醛和其他氧化剂,在阳光作用下滞留市区不散。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的作用,又造成65岁以上的老人400余人死亡,人们出现眼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烟雾城”。

三是北美“五大湖污染事件”。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酸雨影响的水域达3.6万平方公里,23个州的17059个湖泊有9400个酸化变质。最强的酸性雨降在弗吉尼亚洲,酸度值(pH)1.4。加拿大受酸雨影响的水域5.2万平方公里,5000多个湖泊酸化严重。多伦多1979年平均降水酸度值(pH)3.5,安大略省萨德伯里周围1500多个湖泊池塘漂浮死鱼,湖滨树木枯萎。1975年北美还发生了“死湖事件”,纽约州阿迪龙达克山区,严重的二氧化硫污染导致近50%的湖泊无鱼,其中200个成了死湖,听不见蛙声。

四是欧洲“莱茵河污染事件”。20世纪中叶后,因工业排放,莱茵河成了欧洲最大的下水道。仅在德国段约300家工厂把大量的酸、漂液、染料、铜、镉、汞、去污剂、杀虫剂等上千种污染物倾入河中。此外,河中轮船排出的废油、两岸居民倒入的污水、废渣以及农场的化肥、农药,使水质遭到严重的污染。河水中的有害物质达1000种以上。

第4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一、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基本含义

工业生态协同管理,是基于生态共生理念和前提,基于哈肯所说的协同学方法论基础上,对工业企业自身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生产经营方式进行突破性转变(与新老自由主义理论要求不同的转变),进而实现工业企业绿色化调整,以防止庇古福利经济学派所说的“负外部性”抑或“外部不经济”的产生,并使之能够行之有效地实现资源生态合理性优化配置的管理运作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对经济-社会-生态复合目标系统整体关系的全面认知,并对现存工业体系进行实质性相关改进或变革基础上实现的。二、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主要理论依据包括共生理念、协同学方法论、工业代谢理论和工业生态学等。在此仅就共生理念及协同学方法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进行讨论。

(一)共生理念的形成背景及其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影响

对共生理念的研究,不只限于生态学领域,经济学、政治学、以“超循环论方法”研究的进化论以及协同学等学科对之都有涉及。在经济学范畴,美国学者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的《看得见的手》一书,似乎较有助于对企业共生理念形成的了解,但是它依然是以“经济人假设前提”为特征讨论问题的,所以理论上并不会对“外部性”内容有实质性解决。在环境伦理学领域,20世纪40年代,美国学者利奥波德在其“土地伦理学”中就有述及并强调。他指出:“事物在各种相互依存的个体向相互合作的模式发展的意向中,是有其根源的。生态学家把它称为共生现象,政治学和经济学则是提高了共生现象。在这种共生现象中,原有的自由竞争的一部分被带有伦理意义的各种协调方式所取代了。”[1]而在以“超循环论方法”研究的进化论理论中,对共生概念的强调则更为突出。德国生物学家和系统科学家M•艾根20世纪70年代对此也有研究。艾根对共生问题的探讨是针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极端片面性展开的,他把达尔文进化论适当地引入分子进化的研究过程,同时进行必要的修正与补充。

在达尔文的理论中,自然界竞争和选择的必然结果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一思想在社会领域的代表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斯宾塞、白哲特和萨姆纳。而达尔文主义在经济领域又直接影响到了古典经济学派及其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直到今天,许多从事市场经营和企业管理的人员依然深受其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无疑也来源于当今世界所风行的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在此前提下,正像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他们“深深地陷入了这个竞争的旋涡不能自拔:如果你想生存下来,就必须击败对手,你必须在生存竞争中不停的斗争,因为最大的成功者也就是最侥幸的‘幸存者’”。[2]这正是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特征的陈述,是对今天“新自由主义”的风行及其本质的形象刻画,也是对“新自由主义”适者生存理论实质的深刻揭示。

在可持续性发展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选择的今天,世界各国都在对自由市场经济及工业革命的严重弊端进行反思,而艾根则对达尔文的进化论从根本上做了批判性的改造。艾根认为,进化过程,不仅存在“竞争”与“选择”,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种进化的发展形式———共生。他指出:“进化过程无数复制和突变步骤造成大量分支的结果。这包括同源的竞争者之间的选择,但也有躲入小环境中造成的隔离,还有十分温和的选择压力下形成的互容或共生。”[3]因此,艾根在其《准物种模型》一文中,批评了达尔文的理论,他说:“达尔文自然选择原理并非公理性的,而是从自我复制的物理条件中衍生出来的。”[4]

艾根援引了古恩特•斯登在《黄金时代的到来》中的话进一步批评指出,“如众所周知,适者生存不是别的,只是同义反复:能够生存的生存下来了,在这里,‘不适者’所代表的不是一个客观的科学的价值判断,而是主观的价值判断。”[5]

可见,无论是达尔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还是那些奉行达尔文主义的自由主义及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在工业革命以来,抑或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演进中,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的理论已经促成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出现的经济危机,以及由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导致的“拉美问题”,乃至当今世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它成了为强权政治、经济掠夺、损人利己,甚至侵略战争辩护的理论。不仅如此,在自然生态领域,深受达尔文竞争理论激励的无数极端自利的“经济人”肇事者,其行为后果既造成了种种“外部不经济”,也酿成了无数的生态灾难和“公地悲剧”。不仅艾根的“超循环论”,就是在哈肯的“协同学”理论中,对达尔文的“生存竞争”和“适者生存”观点同样也有严厉的批评。哈肯在其专著《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不是最适者也能生存”一章中指出:“大自然设下无数的妙计,击败了适者生存这个论点”。值得注意的是,哈肯同样也强调了“共生”概念。他说:“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一个特别有趣的例子是共生现象,其中不同的物种相互帮助,而且甚至只有这样大家才可能生存。”[6]

但是,哈肯所说的共生,是指“种际”间的共生,在理论上,这与动物解放论者辛格提出的“种际公平”思想基本相似,区别前者是藉“共生”反映种际间的公平问题。艾根和哈肯对“共生”问题的研究,在理论上证明了这样一个问题:竞争个体或群体,可通过彼此间的互利行为而存在。这一点对我们研究可持续发展管理来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极为重要。共生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受到普遍重视,对它的研究将会引起我们观念的深刻变化,并成为指导我们工作和实践的一种新的理念。这种理念,不仅对纠正达尔文主义的偏颇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研究不可或缺。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首先必须强调共生理念。只有基于共生理念基础上的工业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与自然生态总体平衡的协同或一致。

(二)协同学方法论与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研究与实施过程,除了受共生理念的影响外,协同学方法论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尽管既不能脱离工业生态学及其物理基础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能脱离对自然生态系统关系的整体认知,但在工业领域若要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协同学方法论的指导将不可或缺。即使对研究工业生态物理基础的工业生晔枫,马青华:当代工业管理的协同学本质及其特征态学连同工业代谢理论来说,协同学方法同样至关重要。

“协同学”是系统科学范畴的一个分支,为德国学者哈肯所创,其基本含义正如哈肯本人所解释的,乃是“协调合作之学”。它指系统之中各子系统的动态协调与合作。协同使得系统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同时也反映出系统演化中的确定性与目的性。由于系统的协同作用,经协调后的各种矛盾达到整体统一,并将其整体功能加以放大,从而产生互补效应,使系统整体功能大于各个组成部分功能之和。协同学还研究大量子系统构成的宏观行为,故仅从微观层次的参量中难以了解这些宏观量。在系统的演化中,并非所有参量对宏观层次的各种表现发挥相同作用,只有系统协调合作时产生的序参量才具有决定意义。所谓序参量,就是指在系统相变过程中,能够标识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参量。它用系统宏观量来表征,并决定系统的整体行为和特征。在协同学中,序参量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它的主要作用在于可刻画支配系统演化的基本量度。

协同学对于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大有裨益。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基本宗旨,就是要通过协同学协调合作之方法,使现存工业经济体系摆脱传统经济理论的桎梏,从而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相一致。传统的工业经济体系,导致了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这种情况如果说是因其仅仅侧重遵从经济规律而忽略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要求所致,那么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则必须以此为戒。现存的工业体系只有藉协同学方法论将之融入自然生态系统时,才能真正实现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工业生态协同管理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而且要遵循自然法则。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同样是一种新的相变过程,一种能够标识从无序到有序的状态参量,它将以一种新的序参量支配我们时代的工业整体行为和过程。

三、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研究内容的大体划分

任何划分都以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对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研究内容的划分也不例外,依据一定标准对其划分,便于我们区分它所研究对象的不同特征。

(一)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划分内容

在此,我们将以企业自身的协同运作和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同运作为标准进行大体划分,以便厘清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内外差别。这一陈述的另外方式便是:以一个或若干工业行为主体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工业内生态协同管理”和“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两个方面。

1.工业内生态协同管理这是指工业经济行为主体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绿色化科技创新为支撑,对工业企业自身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系统改造或调整的一种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或与生态系统总体平衡协同是这种管理的基本特征。我国鲁北化工集团,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绿色化科技进步为支撑,对其内部进行了系统变革,创建了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的工业生态链就是典型的内生态协同管理案例。这是我国第一套磷铵、硫酸、水泥联合生产装置。其工艺流程是:用生产磷铵所排放的废渣(磷石膏)制成硫酸,进而联产水泥;硫酸再返回运用于生产磷铵,以致整个生产过程无废料排出,使自然资源得以充分和高效利用,真正达到了“因子x”理论现共时态的整体要求。它既解决了传统磷铵生产废渣占地和污染环境的世界性难题,又有了生产硫酸和水泥的新的原料来源。[7]鲁北化工企业集团充分实现了内生态协同管理。

2.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若干不同工业企业行为主体之间,以生态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目标,相互间进行优势互补或资源生态合理性优化配置,从而在整体上与自然生态系统平衡相适应的叫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丹麦卡伦堡工业生态园区,就是典型的工业外生态协同管理案例。该园区是由若干各不相同的工业企业,即斯塔朵尔炼油厂、阿斯耐斯瓦尔盖发电厂、挪伏•挪尔迪斯克生物工程公司及吉普洛克石膏材料公司等等所组成的工业生态共生体。卡伦堡共生体的协同运作方式是:用炼油厂排出的水冷却电厂的发电组;电厂的废蒸汽又供给炼油厂、生物工程公司发酵池及市政分区采暖;电厂在其机组上安装了脱硫装置,使燃烧气体中的硫与石灰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的硫酸钙(石膏)供应石膏材料厂,从而使材料厂不再进口西班牙的天然石膏。这既节省了自然资源,又利用了废弃物。此外,炼油厂的多余燃气又可作为燃料供应电厂和石膏材料厂之用等等。[8]正是这样,卡伦堡共生体通过不同企业间的协同运作,使每个企业均毫无例外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优化结果。

(二)鲁北化工集团与卡伦堡可产生的效益情况

无论鲁北化工集团的内生态协同管理,还是卡伦堡工业共生园区的外生态协同管理,均已改变了以往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工业化发展理念。共生理念和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可见。以鲁北化工集团为例,其经验倘若推及全国,则每年可节约磷石膏废渣堆建费6000万元,节省800万吨水泥的石灰石矿山建设费21亿元,节省生产600万吨硫酸的硫铁矿矿山建设费30亿元。[7]此外,该集团的内生态协同管理运作方式尚可避免产生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卡伦堡的效益状况也表明,它们每年可节约45000吨石油,15000吨煤炭,50000立方米水;温室气体排放也有所减少,每年可少排175000吨二氧化碳和10200吨二氧化硫;废弃物重复利用情况是:每年可利用130000吨煤炭、4500吨硫、90000吨石膏、1440吨氮、600吨磷等等。[8]这些情况都说明,假如全世界的所有工业企业都能真正实现工业生态协同管理,那么,“因子10(Factor10)”(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必须在1990年的基础上扩大10倍才能满足人类目前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近期目标将由设想变为现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无疑是现实可行的。

四、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的现实意义

研究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意义。首先,对于所有工业企业来讲,只要把顺应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自身的奋斗目标,则共生理念和工业企业协同管理就是必须的。因为,共生理念将导致传统“经济人观念”的改变,而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则会有助于对企业进行生态合理性的变革。故此,它们都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5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正是因为毕业论文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长久以来,很多学者都从各方面对毕业论文指导模式做了探讨和研究,有的从学校和企业,学校和研究所等着手研究,比如:樊崇艺等学者提出的校企联合指导模式.在其研究中还结合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论文中应重点关注的环节及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3]此外,施英德、邓诗峰等人提出的所谓的校所毕业论文合作指导新模式,也就是大型现代化企业下属研究所与高校合作,发挥其企业在研究课题、研究人员和科研设备上的优势,合作指导本科毕业论文。这是被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的可行之路。[4]这两种模式后发展成为非常热门的产学研结合,成为毕业论文指导的推手;还有的学者从毕业论文涉及到的主体来进行模式的阐述,比如吉朝晖等学者提出的“四位一体”指导模式,即分别从学生、教师、学校、公众四位主体出发,从写作动机、引导机制、激励机制、评价机制四个层面对学生毕业论文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5]还有的学者从更宏观的角度,论文指导的过程入手分析论文指导模式,比如:李立新、田广增提出的“开放式”指导模式,所谓“开放式”指导,即是通过毕业论文指导时,时间上要提前、内容上要多元、学科上要交叉、交流上要建立平台的途径,达到毕业论文(设计)在时间上延伸,空间上交叉的目的,从而实现论文指导上的多元化发展,在课题专业上的延展性发展,在指导交流方式上平台化发展。[6]蒋颖学者提出的“三位一体”模式,即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一套初步的适应新形势的高校中文本科生毕业论文指导方法,以网络指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同时以学生课外学术活动为引,这样既能达到不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负担,又能实现将对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与本科生四年的学习生活联系在一起。“以网络指导为主,以课堂教学为辅,同时以学生课外学术活动为引”,这样一种模式可以称为“三位一体”的新方法。“三位”指的是:网络指导、课堂指导、课外引导,“一体”是指将上述三种指导方法融入渗透到大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中。特别是在现代信息社会,这样的指导方式更是全方位的,不容易让学生觉得烦感和无趣。[7]以上各种模式都丰赡了毕业论文指导理论,但是遗憾之处,都是从宏观角度来谈,鲜有学者从具体的论文指导过程,师生信息互动,学生的吸收接纳情况来谈。但也正是这一方面,学生的兴趣低,影响了毕业论文的完成和完善。学生的低参与度对现有论文指导模式形成了较大的挑战。

二、现有闽台合作办学毕业论文指导模式面临的挑战

(一)台湾导师的指导

闽台合作项目中,台湾方面所给予的论文指导,若是面对面、一对一,成本高昂,费用过大,所以就有必要借助于网络,实施指导。但是,在网络指导中,论文指导基本上是单向度的信息流通,而且受媒介条件所限,提问的自由度被大大降低,传递信息不够全面和具体,主观臆断较多。同时,学生对于网络的依赖程度会随之愈加强烈。甚而,将网络指导和教师指导混为一谈,视教师指导为网络指导之一种。

(二)大陆学生的态度

基本上所有的毕业生对毕业论文的重要性都认识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对毕业论文的应付态度。一是临近毕业,大量的实习、招聘以及大四本身所开具的课程都让毕业生们觉得心力交瘁;二是很多毕业生本身对科学研究的抗拒,缺乏科研精神和创新精神,觉得毕业论文是索然无趣的,为了毕业不得不去做的一项无聊工作。其实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大学阶段理论素养、思辩能力、基础知识、创新精神以及专业学习情况的综合体现,最能反映大学生的水平。这就要求指导老师们不能按照原有模式和惯例,必须研究毕业生心理和做事情的思路,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同学们毕业论文质量差的问题。从他们感兴趣的途径出发,刺激他们的求知欲,去完成高质量的论文。

三、ELM模式在网络指导中的的应用

(一)ELM理论简介

在态度改变的研究领域,心理学家理派蒂(RichardE.Petty)和卡乔鲍(JohnT.Cacioppo)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种很有影响的态度改变理论,即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TheElaborationLikel-ihoodModel)简称ELM理论,探讨了受众态度转变的不同说服路径。ELM的基本假设是:信息接收者是有形成有用态度准备的。他们能够思考或加工说服信息,而说服信息的目的是使个体或全体接受者的态度发生改变。此理论把态度改变归结为中枢说服和边缘说服两条路径。中枢路径认为态度改变是受众认真考虑和整合说服信息的结果,即受众进行精细的信息加工。综合多方面的信息与证据,深思熟虑,然后形成一定的态度。其显著的特点是它需要高水平的动机和能力去加工说服信息的核心成分,即用中枢路径加工的人将更深刻地考虑说服信息,需要较多的认知资源。但如果说服信息与受众关联性不高,不能引起人们兴趣,或者因为个体知识、经验有限无加工能力,那么态度的改变就会通过边缘路径来完成。边缘路径认为态度的改变不在于认真思考说服信息的内容,无需进行逻辑推理和深入思考,而是根据一些边缘线索得出结论来形成态度。个体使用边缘路径时将不会很深地考虑说服信息,但会形成一种基于信息情境成分的态度。此路径更多地依赖于情感迁移、直观推断或其他自动的信息加工过程,所需的认知资源也较少。[8]

(二)ELM模式在闽台合作论文指导中的作用

第6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一、生态美学诞生背景

从20世纪中期开始,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所产生的恶果已经显现,严重威胁到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光明日报》在2004年发表的《论生态文明》的文章中指出,人现在正处于一个过渡文明时期,工业文明最终要被生态文明所代替。我国针对工业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这是对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工业文明的一个超越。一些有识之士在20世纪中期就已经意识到了工业文明必然要向生态文明转变的趋势。美国著名的生物学家卡逊在其著作《寂静的春天》中写道:“我们前面现在有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我们正在一条道路上快速行驶,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美妙的风景,但是没有意识到的灾难在这条道路的前方,而另一条道路看上去与我们现在的道路十分不同,但是道路的尽头却是一片光明。但是这条道路上只有很少的人在走,现在摆在我们面前有一个交叉路口可以让我们转向这一条更光明的道路。”卡逊在这里所说的我们现在所走的道路就是工业文明的道路,另一条道路就是现在将要转向的生态文明的道路。英国的学者汤因比在他的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中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他认为人类正在扼杀自己的地球母亲。

整个社会的转型必然会要求各个方面的转型,包括社会文化的转型,而美学属于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从上述专家学者的观点可以看出,国际社会已经对工业文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的美学研究者将国外的思想与传统的中华文明相结合,提出了“生态美学”这一全新的观念。

二、生态美学观的哲学基础

西方有关文学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当代的西方文学生态哲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和挪威的阿伦奈斯。阿伦奈斯的代表理论是深层的生态学理论,海德格尔的代表理论是当代文学生态学的存在哲学论。阿伦奈斯的研究比较深入,他从社会的层次与价值论的层次探索生态学的发展根源,并且在追寻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平等”等生态学理论[1]。海德格尔的研究则与中国古代的道家文化有着共通之处,海德格尔主要是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我国的研究学者吸收了研究成果的精华部分,然后结合我国的现实国情,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观为基础的生态美学观。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指出,通过社会实践进而抛弃私有财产是人类获得的彻底的解放。

我国的研究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有着十分全面和准确的了解,在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观进行研究的时候,持着一种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将生态美学的理论研究成果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观相互结合补充,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西方生态学理论之中的一些唯心主义因素。

三、生态美学观的原则

生态美学与传统的实践美学不一样,生态美学不再以人类为中心,强调的是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共存。17世纪欧洲理性主义发展繁荣,理性主义的学者鼓吹“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论。培根大力鼓吹“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宣扬人类可以主宰世界。笛卡尔提出了“我思考所以我存在”的理论,这是著名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指的是意识决定存在。这种以人类为世界中心的理论从20世纪中期开始就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质疑与挑战。首先是德里达在专著《书写与差异》中提出的“去中心”的理论[2]。1966年,米歇尔・福柯在《词与物》中提出了“人类中心终结”的理论,他认为人类并不在空间的中心,人类也不是世界的主人,人类不是世界的主宰者。这是一场哲学革命的开始,使原来的“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向“整体主义”的哲学的转变[3]。

生态整体性学说的代表性理论就是深层文学生态学,学说的核心是主张生态平等,也就是说世界上包括人类在内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人类与世间万物是处于平等地位的。一直以来,关于生态平等论是否反人类的争论一直在持续。反对者们犯了一个错误,生态整体主义是以地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来的,生态整体的理论是对人类中心论的一种抛弃,而不是反人类。生态美学以整体生态学为原则,强调关爱地球上其他的物种,对于毁坏自然的行为十分反对。这是一种扩大了的仁爱精神。

四、生态美学观的内涵

德国的海德格尔对生态美学的内涵进行了比较深刻的解释表述,是现在公认的解释。虽然海德格尔并没有提出生态美学这个观念,但是海德格尔在其人生后期的思想观念就是一种生态美学观。在20世纪,海德格尔提出了著名的“四方游弋说”。海德格尔在《语言的本质》中对“四方游弋说”给予了具体的解释。他将空间设置为四个地带,这四个地带就是人、神、天、地游弋的地方。从美学发展的角度,将生态美学的具体内涵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生态的本真美,即真理冲破束缚表露出来;第二个是生态的存在之美;第三个是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之美;第四个是人类通过与生态和谐相处建立自己家园的生活之美。他在《荷尔德林诗的阐释》中提出的“诗意地栖居”重要命题,成为生态存在论审美观的生态理想美。所谓诗意地栖居是针对根据理性过分发展的技术地栖居而言的,其意在人类通过天地神人四方游戏,建造自己的美好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获得审美的生存;第五个是生态美学的审美批判的生态维度,从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以来,许多有识之士就对其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其中就包括审美的批判,以席勒的《美育书简》为代表。当代,在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审美批判之中又加进了生态维度。这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生态美学观的具体含义[4]。

生态美学观是由我国的美学研究学者提出的一种新的美学理论,是对原有的美学理论的延伸和发展。它以人类与生态环境共生平衡为出发点,包含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相互之间的关系,从生态平衡的维度对当代美学进行了深刻地阐述与发展,对当代美学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生态美学观摒弃了原先的以人为主体的美学观,提出了以整体文学生态学为主的美学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对人类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436―437.

[2](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 宁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505.

[3](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M].

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

第7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校企协同;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生态文明意识途径

一、校企协同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意义

1.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生态文明教育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不断的去反思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伴随着这一反思、训练和提升过程,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修养也得到了提高。生态文明教育强调生态道德伦理,超越了功利主义的观念,反对无止境的物质追求,反对人对自然的过度征服,倡导生态责任和生态行为准则,扩展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规范了大学生的行为,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及全面发展的能力。

2.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第一,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物质财富的主体,也是影响环境和消耗资源的主体。目前的生态形式严峻,迫切的需要企业承担生态责任。此外,我国政府的环境政策及法律法规都要求企业承担的责任。第二,企业承担生态责任也有利于其自身发展。追求生态文明的过程,是新旧模式的过渡,是一次改革、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企业通过承担生态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改善生产经营的环境,形成低碳环保的企业文化,这对于企业长远的发展来看是一笔无形资产。第三,我国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来会成为企业中的管理者、劳动者,即未来企业实现发展的劳动力。只有在他们头脑中根植生态文明的意识,才能在未来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中去承担生态责任,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二、校企协同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途径。

1.纵向路径,即从学校和大学生的角度都出发,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高度重视生态文明教育,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管理体系。第一,加强立法、重视教育规划,提供行动指导,调动全社会的各种资源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资金投入,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物质保障。第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教师队伍配置,生态文明课程设置,教学评价和对学生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考核,将生态文明的行为纳入综合素质的评价之中,作为大学生评先评优考核要素。其次,丰富理论教学、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素质。第一,丰富生态文明的教学内容。例如,教师应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生态伦理学》或专业课等课程中,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生态文明意识的教育。第二,生态文明理论教学的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在传统讲授之外,可以采用生态伦理典型示范法、生态伦理两难选择教育法、生态环境熏陶法、生态伦理互动式教学法、生态伦理多媒体教学法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第三,提升教师的生态文明教育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理论教学方面,采取理论培训、资料共享、教研室的研讨、观摩听课等方式去更新生态理论知识。科研方面,倡导教师开展生态文明理论的课题研究,聘请校外的专家和学者开展生态伦理知识的有关讲座,以弥补专业知识上的欠缺。另外,开展实践教育。第一,利用学生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组织大学生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塑造校园生态文化,通过校园运动会、艺术节,或个性涂鸦墙,间接的宣扬具有生态文明观的校园文化,以增强教育效果。第二,开展专门的活动来加强消费观的教育。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绿色消费理念,引导学生提高对消费的认知和评价能力,坚持绿色消费,避免盲目及不理性消费。

2.横向路径,即从企业的角度出发,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首先,加强到企业工学交替的大学生的生态责任教育。第一,带领工学交替的大学生体验大自然,达到对大自然的情感认同。定期组织企业中的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或实地调研,参观企业环境污染的现场,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态破坏对环境的伤害。给予大学生直观的强烈感受,使其认识到肩负的生态责任。第二,组织大学生及企业工作人员共同学习生态法律法规以及关于节能环保的科学知识。这些学习教育活动可以以多种方式去开展,可以自上而下的像思想政治教育一样深入到企业对大学生培养的各个阶段,也可以通过生态责任宣传的方式,将企业的生态形象和经济利益挂钩,在树立自身生态品牌形象的同时,带领员工及实习的大学生去承担生态责任。其次,树立承担生态责任的企业文化,间接引领大学生承担生态责任。企业文化体现的是企业的内涵和气质,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企业文化对员工的行为有着深刻的影响。如果企业能够意识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企业的管理者能够认识到生态意识的培养有利于企业未来的发展,并将生态责任的践行融入到企业的方针、决策及日常行动中,营造起具有生态责任的企业文化,唤起企业中员工及实学生的生态良知。当工学交替及实习的大学生进入具有生态文化的企业工作,一定能够间接地增强其生态文明意识。

参考文献

[1] .生态文化与国民生态意识塑造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

[2] 王淑英,孙克俭,郭岩.高职院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现状、原因及对策[J].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1):49-52.

第8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20世纪中期,西方工业化国家先后发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人们开始反思工业化弊端。从1962年《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到1972年《增长的极限》的发表和瑞典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再到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的召开,等等,国际社会一直在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工业化的模式,希望走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一些学者开始从社会文明形式的高度来思考工业文明。保罗·伯翰南在其1971年发表的《超越文明》中预见了一种“后文明”即将出现,但没有指明这种“后文明”将是一种什么形式。1995年,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在《生态民主》一书中正式将生态文明定义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形式。与此同时,西方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运动也悄然兴起。加拿大学者威廉·莱斯分别于1972年和1976年发表了著作《自然的控制》和《满足的极限》,指出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基于“控制自然”观念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异化的消费观念,要解决生态危机就必须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此后,相继出现了双重危机论、政治生态学理论、经济重建理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系统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生态运动也在西方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兴起。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绿党”受到民众拥护,在工业化国家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国家的议会中也取得越来越多的议席。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七大”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并明确阐述:“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中央政府及相关领导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进展

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1984年,当时著名生态学家叶谦吉最早使用了生态文明的概念,他从生态学和生态哲学的视角来界定生态文明,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之后,理论界开始广泛研究生态文明,尤其是“十七大”以后,生态文明成为许多学科研究的热门课题。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我国共发表了以“生态文明”为题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会议论文及报刊文章累计达10029篇。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关于生态文明概念与内涵的研究。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了界定。一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认为人类至今已经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和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新阶段。二是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四大文明一起支撑和谐社会大厦。三是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生态文明与“野蛮”相对,是在工业文明已经取得成果的基础上,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四是认为生态文明是改善人民生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是一种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在确保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转变生产模式和行为模式,走一条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互动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总体而言,目前关于生态文明概念的讨论很多,但尚未形成一种公认的、权威的概念。

第二,关于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的研究。许多学者从儒、释、道中探究生态文明的文化渊源。研究认为,儒、释、道从各自的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儒、释、道都强调“天人合一”,把尊重生命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共同的生态价值观。佛教认为生命主体与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体,天地同根、众生平等,天地万物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总之,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佛性统一、万物平等,等等,这些朴素的自然观及其生态实践观,对于建设当代生态文化体系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三,关于生态危机与社会制度的研究。我国学者主要分析了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的生态观思想,介绍了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和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和绿色政党运动,从社会制度的角度研究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

第四,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许多学者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不同层面研究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也有学者研究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机制、理念以及生态文化等,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措施。还有的学者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容,提出了一些具体设想。也有一些学者结合各地实际,提出了相关省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第五,关于生态文明评价体系研究。有的学者采用系统分析方法,从经济发展效率等方面,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河南、贵阳、厦门等地还建立了地方性的生态文明评价标准。

总之,近年来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方兴未艾,取得了丰硕成果,对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树立节能环保和生态保护观念,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低水平重复研究居多,高质量深层次的研究较少;对生态文明概念探讨的多,从哲学、社会制度、人与自然的本质属性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少;就事论事、解读政策的研究多,从战略高度研究的少,生态文明理论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目标。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显现,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有所深化,建设速度较前加快。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逐步建立,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等各项工作全面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法规和政策体系。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关注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从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到2007年“十七大”将“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党和政府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上升到生态文明的高度,并将其作为党的纲领和国家战略。为落实这些战略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仅“十一五”期间,先后有100多部国家和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标准出台或实施。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保障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第二,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节能减排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行动,“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列为约束性指标。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采取了强化目标责任、调整产业结构、实施重点工程、推动技术进步、强化政策激励、加强监督管理、开展全民行动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经过努力,节能减排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期间,全国单位GDP能耗下降19.1%,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4.2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2.45%,以年均6.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下降,能源供需矛盾得到缓解,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十二五”规划除了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以外,还将氨氮和氮氧化物也列入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2005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工作和重点环节。“十一五”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十一五”期间,我国主要资源综合产出率累计提高了约8%,能源产出率提高23.6%,水资源产出率提高了34.5%,工业水资源产出率提高了58.0%。2010年,我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为15.2亿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从2005年55.8%上升到69.0%;钢铁工业废钢消耗总量达8670万吨,再生资源的回收率五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结构优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

第四,稳步推进生态保护。“十一五”以来,我国先后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全国生态功能区划》等一系列生态保护的政策文件。通过建设湿地保护网络体系、防沙治沙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使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控制。“十一五”期间,森林面积大幅增长,全国造林面积增长了9.6%;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增加了5个百分点。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治理都取得显著成效,全国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14.7%。

第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十一五”以来,我国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07年制定并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年确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十一五”期间,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增加碳汇等多种途径有效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仅节能一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4.6亿吨。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通过提高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减轻了气候变化对农业、水资源和公众健康等的不利影响。“十二五”规划首次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规划,确立了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9篇:生态工业论文范文

在实践中运用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理论,要在认识上厘清几个概念。 生态省 把生态经济理论与循环经济理论运用于省域,就是生态省建设。生态省建设是指面对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的严峻形势,运用生态经济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寻求合理的动态平衡临界点,实现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方面指标都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要求的省份。生态省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围绕循环经济、生态产业、环境保护、生态人居和生态文化等方面开展建设,其核心是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共赢。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在发展省域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学模式重新设计一、二、三产业的发展方向,促进省域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在建设生态省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生态成本、环境成本,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力图使城市经济活动建立在自然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生态市 建设生态城市是建设生态省总体布局的核心,也是深度城市化的重要载体。从生态经济的角度看,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得特别明显,具体表现在自然界的大量物质,以其原始形态或初级加工形态进入城市系统,城市特别是工业城市,像一座大型加工厂,对自然物质进行大规模变换,以新形态物质资源输出,推动、控制着其他系统,体现了生态意义上的巨大中心作用。城市的中心作用表现在经济上,则是城市具有很高水平的生产力,能把外部系统输入的自然资源,在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形式上,加工制造转化为各种产品。与此同时,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城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任其发展下去,不仅城市人口与环境的生态关系恶化,还会扩散到广大农村。因此,必须构建以生态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空间体系。 生态城市的特点是和谐性、高效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可以分解为人口、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结构优化和效率公平等目标。所谓生态城市,可以作这样的概括:即它是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城乡环境整洁、优美、舒适,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力、生产力并促进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稳定、协调和永续发展的自然与人工环境的复合系统。它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能兼顾经济高效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全面进步,是破解当代城市问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工业园 在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范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建设,是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内容。生态工业园是生态经济或循环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生态工业园是依据清洁生产要求、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一家工厂的废弃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在产业系统中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寻求物质闭路循环、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建设生态工业园既可以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又可以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是生态城市实现循环经济的重要途径。 生态农业 生态经济理论或循环经济理论在我国农村的运用,突出表现在农业生态工业园建设。我国农业发展不能沿着发达国家曾经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流程、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的角度考察,经济发展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流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另一种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它既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使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相和谐。 循环经济理念运用于农业的主要方式,就是建立相对独立的农业生态工业园。它是通过各个农业主导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