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城市文化建设论文

第1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在城市建设中,会存在一定的痕迹,人们可以从城市建设中感受城市的魅力,城市立体真实的还原了所属文化,标志性建筑能够反映出城市的文化,及其当时的城市理念,经过时间的推移,不同时代的理念汇总,成为城市独有的文化。城建过程中会形成城市档案,其真实的记载了城市建设中的不同文化,人们对城市文化的了解,并非简单的了解城市外貌,更要深入挖掘其内涵,城建档案则能够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这些城市文化。

1 城市文化内涵及其与城建档案管理的关系

1.1内涵

城市,就如同一本打开的立体的书,其风貌能够表现出城市文化的本质。城市精神风貌,涵盖的内容比较多,是由包含物质环境与人文素质体现的精神面貌等在内的城市整体综合素质工程。其中,(1)、硬件因素,主要是城市体现出的物质的、人为的、直观性强的风险,是物质文明时间与空间的有机整合,也是人?日常生活的舞台,充分体现了人类的聪明才智与创造能力。其主要包含城市建设群、道路铺设、交通体系、工艺雕塑、活动场所、植被绿化、环境建造、通讯设备的完善、文化体育硬件设备的建造、公益环境设施、城市空间规划及群众日常娱乐活动场所。(2)、软件因素,主要是内涵,包含精神层面的,可以通过感官体会到的熏陶与陶冶情操的人文环境。人文环境又可细分为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积淀、民情风俗传播与感染、城市文化理念的认识、道德展现、文娱活动的丰富性、全民素质教育、义务教育水平与等级、价值观、社会风气与舆论导向、群众间的和谐相处、城建的合理规划、综合治理水平、设备的智能化与先进化,信息流通与获得的及时性、文化感染力程度。

1.2城建档案管理与城市文化的关系

城建档案,主要是对城市建立与完善中各项工作包含的文化要素的记录,其自身涵盖了丰富法内容,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建档案,是对城市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等方面发展水平与时代差异的表现,一个城市的城建档案,体现了这个城市的丰富文化资源与底蕴,也是非常重要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在城市文化建设中,有计划、组织及规范化的城建档案管理,有条不紊的记录城建各个环节,并保存好,为城市文化建设的科学稳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2 城市文化建设中,城建档案管理发挥的作用

随着城建档案资源的不断丰富、形式多样、保存与传播的电子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城建档案管理的潜在文化建设功能日益明显。通过合理开发与利用,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充分发挥城建档案管理作用。“以史为鉴、存史育人”,城建档案管理,可以引导人们更好的认识城市进步与发展,向世界展示自身的文化层面。在城建档案资源开发中,发掘与城市文化建设相匹配的内容,并加强宣传与利用,推动城市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上,便于社会各界更好的认识城建档案,从而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工作对城市文化建设的作用。对城市发源建造及其溯源进行研究,利用宣传教育、文物展览、直观的音视频文件或宣传片的支座,加深人们对所在城市文化知识的印象,更加热爱城市,这些宣教活动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3 通过城建档案加强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3.1加强档案编制与研究

对于城建档案编研,要严格依照相应的专题,合理挑选、分析、研究、综合、编排及评价等手段分析城建档案相关内容,编辑资料,进行城建服务的研究工作。将原本分散、专业性强的城建档案信息集中起来,使之系统与通俗化,将生硬的文化与图片转换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同时,加强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拓宽群众城建档案的使用渠道,充分发挥其文化效益。

3.2加强交流与宣传教育

在新时期,文化理念推陈出新,通过价值表现其魅力,文化竞争应运而生,文化冲突也不断出现。而文化冲突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整体文化的协调。整体文化是对文化,只有认同城市,才能更好的与文化相融。城建档案通过文字或图片记录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很多城市不熟悉本城市原有面貌,城市档案的作用也就不言而喻的。在档案记录中,群众可以明白的了解建筑意义,或城市过去的样子,产生心理共鸣,以此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城建档案馆的责任主要是引导群众了解城市的旧貌,在为群众展示城市文化过程中,可以借助展览或放映技术,宣传城市文化,还可选择市民喜欢的方式,合理利用档案馆中的丰富资源,为城市居民耐心的宣传城市文化。

3.3对声像档案资料加强收集

在城建档案管理中,声像档案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记录了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过程的重大活动与事件,记录了有历史意义的建筑、构筑、名胜古迹及市容市貌,记录了城市的地理封锚特征,城乡建设前后风貌、景观、城市变迁与社会风情等。对于历史古建筑,或可能消失的城市风貌,甚至居民生活习俗,城建档案馆可主动向民间征集,或利用声像技术将其固定并保存好,做好城市文化变迁的记录。相较之气体形式的城建档案,声像档案更加直观,完善的记录了城市风貌。

第2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城市体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三大部分组成,而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学校体育各自由一些子系统组成,如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竞技体育管理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大众体育则包含体育健身、体育娱乐等内容;学校体育则包含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课外体育活动等内容,子系统由更小的系统构成。体育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是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城市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在城市区域的总和。城市文化微观层面上看是包罗万象,在文化角度上讲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历史演变的人类发展方面来看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文化进步的产物。

二、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表现

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里,体育曾只是少数奴隶主、地主、资产阶级的一种取乐、开心、玩耍的工具,表现为城市文化中的贵族阶级消遣文化。但环顾现代城市,体育文化已发展成为市民日常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常见的“一家人去划船”、“成群朋友去登山”等已是普通市民们的平常之事。现代城市体育文化表现出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城市的现代化除物质文明的发达外,另外还表现在它的高度开放性、信息灵通性和文化构成的异属性;城市文化这些现代特性,带给城市居民的影响是生活观念新潮化、文化氛围时尚化。他们开始在日常的信息表中安排体育活动时间,开始关注媒体的体育新闻报道,甚至高谈阔论假球、黑哨、兴奋剂。体育文化已走进千家万户,贴近你我生活。城市体育文化表现为平民化、生活化和社会化,除了上述的物质、意识基础外,现实基础造就这一结果也很显然。

三、城市体育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意义

第3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人们清醒地意识到,一个文化贫乏的城市,无论其经济如何繁盛,最终也会因文化的缺失而走向衰落。因为文化是民族的根本,它具有凝聚民众和鼓舞民心的巨大作用,而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和精神的外化,则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建设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参与,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既是加强文明城市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加强城市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一、城市文化建设中的语言现状

我国自195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普通话已经不仅是全民族的共同语,也成为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简化汉字更是在全国得到了空前的普及。并且,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于2000年10月31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了“国家机关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公务用语用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以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汉语文出版物应当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标准;广播电台、电视台以普通话为基本的播音用语;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提倡公共服务行业以普通话为服务用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实施,更使我国语言文字的使用有法可依。目前,中国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汉语和汉字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如此,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的语言文字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现状仍不容乐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成员的交际语言仍以方言为主,严重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多人口、多民族的国家,七大方言区的方言在语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在同一方言区,不同地区的方言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隔村不同音的现象。笔者由于工作的关系,曾经多次往返于西南及东南沿海的许多地区,发现在这些地区的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县中的人们所说的话都不相同,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很困难。不仅如此,在公共场所也很难听到当地人使用普通话交流,甚至政府部门的公务员、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都说方言,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不规范的普通话。很多人认为,说什么话、怎么说是自己的事,自己愿意怎么说就怎么说,他们固守封闭保守的语言观,认为只有世代相传的方言俚语才亲切感人,“宁卖祖宗坑,不改祖宗声”,觉得说普通话是“数典忘祖”、“摆架子、打官腔”,以至于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更不会考虑到语言文字的使用不仅是个人的行为,还是关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明建设的大事。

2.新闻媒体的宣传语言、城市标志性社会用语使用混乱、不规范,有损城市形象。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影响非常广泛,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直接标志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近年来,报纸、广播、电视等行业迅猛发展,受利益的驱使,很多地方媒体遵循“贴着地皮走”的办报、办台宗旨,一味迎合受众的口味,表现在报刊上错字、错用词语、滥用标点符号的现象比比皆是,新闻报道空话、套话过多,乱用外来语;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普通话水准下降,方言土语泛滥,用词不当和语法错误也经常出现,这些现象的存在既影响了新闻媒体的声誉,又不利于社会成员语言素质的提高。

城市标示性用语指的是代表城市特质的社会用语,包括名称型用语、广告语、标题型用语等。名称型标示性社会用语主要出现在城市街头,包括店名、品牌名、住宅名、街道名、单位名、地名等;广告型标示性社会用语指具有标示作用的广告语,主要指街头广告灯牌、商店门口和楼顶的广告;标题型用语主要包括报刊名、媒体栏目名等,这些用语具有代表城市形象的作用,在使用的时候必须注意规范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是繁简字乱用、译音中的字母词与汉字混用、缩略语不规范,写错字、别字的现象更是不胜枚举。

二、加强城市语言文字建设工作,塑造城市新形象

城市文化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尽管现代城市文化建设对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了普遍认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城市文化建设却未能与经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还是衣食住行等与生存问题直接相关的物质文化建设,而对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诸多内容却较少关注,尤其是对语言文字在构建城市文明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实际上,语言文字作为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总是全方位地服务于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因此,必须重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全方位地塑造城市新形象。

l.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提高其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提高国民素质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而文化素质是国民素质的主体,在文化素质的众多因素中,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语言是思维的结果、文化的载体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个人的语言文字功力必然影响着他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试想,一个说话粗俗、错字连篇的人,怎会成为21世纪的英才?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能说流利的普通话,具有较高的语言文字能力和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实用的本领,而这些都要以语言文字的规范化为前提。所以,要提高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就要充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切实落实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律法规,提倡并鼓励全体社会成员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

在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媒介,其传播范围和传播功效有目共睹。新闻媒体是以语言文字为最重要的传播符号的,只有实现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才能体现出其传播的优势,增进不同地域之间的交流,方便知识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同时,城市文化的建设也需要传媒语言的参与,所以,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水平,树立良好的语言风尚,杜绝不规范的现象,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不能只顾“利益”,而放弃“责任”。再者,政府部门和服务行业是城市塑造自身形象的窗口,每一个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和服务行业的工作人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形象,在工作中要积极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以此来影响全社会的所有成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城市语言环境。

2.清理城市语言文字垃圾,塑造文明城市新形象。

城市标示性用语具有传播快、流传广、出现频率高、认读者众多等特点,因此,这些词语的规范化是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展现城市魅力,塑造城市新形象的重要手段。目前,尽管每个城市对自己城市的标示性用语都进行了规范,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标示性用语使用不规范的现象还是很突出的。首先,写错别字现象。这种现象应该说出现频率较低,特别是大城市和繁华街区的店名和广告牌写错别字的现象已不多见,但小地方和临时性的招牌这种现象却很普遍。其次,繁简字混用现象,表现为同一个牌匾中同时使用繁体字和简化字,一个字里一半用繁体、一半用简体。再次,外来词和缩略语的使用不规范,使人不知所云。以上种种,构成了污染城市语言环境的垃圾,并且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形象,因此,必须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和整顿,重塑文明城市的新形象。

“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①。在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语言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几乎无处不在。加强城市文化建设,就要把语言文字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使城市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步运行,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

注 释:

①李岚清:《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语文建设》,1998(2)。

参考文献:

1.布龙菲尔德〔美〕著,袁家骅等译:《语言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陈原:《社会语言学》,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年版。

第4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运行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原来以紧运行、卖方市场为基本特征的供给短缺经济型态转变为以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为基本特征的需求不足经济型态。据国家商业信息中心和国家经贸委贸易局等若干机构的调查结果以及专家的分析表明:买方市场的出现,是由“短缺经济”向“供需动态均衡经济转型”的标志。正如科尔内指出的,消灭了经济方的一个或另一个短缺,这就是改革成功相当可靠的信号,“如果短缺依然存在,这就表明改革还没有深入经济肌体的内部”。可以预见,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不仅会面临市场过剩,而且还会逐步出现生产能力过剩和经济要素的过剩,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也将由生产领域转移到流通领域与消费领域。大力发展和建设物流中心对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流通产业现代化转变有重要意义。对物流中心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是区域性物流中心的组织和建设。一、建设以城市为中心的现优化物流中心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是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要求。一般来说,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建设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或“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在此意义上讲,城市化物流中心所辐射的经济区域属于法国经济学家布德维尔(Boudeville)提出的“极化区域”(P。l。riz。ble Regi。n)。德国学者克里斯塔勒(W·Christ。11er)曾指出要有益地组织生产与流通,必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构成的空间市场结构,优越的市场空间结构对产业配置可以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他认为任何产品和劳务必定有一定范围的市场区,在此范围内可能达到的最大销售额和营业额就是该产品和劳务的限界值。城市化水平是物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反过来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城市化,促进城市工业生产的发展,充分满足社会需求,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水平,也会促进金融、服务等其他经济的协调发展。“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城市的发展也可以带动周边地区、中小城市和农村的繁荣发展,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商品流通体系。未来经济发展越来越呈现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大趋势,其中城市化起主导作用。从80年代末以来,我国大城市平面规划面积扩张了一倍多,小城镇遍地兴起,从 1978年到现在,全国小城镇增加了4万多个,下一步需要走向适当集中。而且国际经验表明,当一国人均GDP达到600——2000美元时,是加速城市化增长的阶段,现在我国正处于这一阶段,所以可以预见,在今后20—50年内我国发展中以城市化为中心的物流中心将会成为物流产业增长点的核心之一。二、条块分割和区域封锁是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的两个严重任桔物流中心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而条块分割和地区间区域市场的封锁的存在却严重制约着城市化物流中心建设和发展。条块分割的存在和影响已有大量文献和论著进行分析,本文就区域市场封锁的表现和影响作初步探讨。虽然我国至今还缺少一套比较完整的度量指标,但不可否认我国经济中一直存在着地区间市场封锁问题,即地方政府采取具有保护性和倾斜性的行政、经济及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过本地区的商品流通过程进行限制和干扰。以上海为例,1997年上海市场实现贸易额约2010亿元,批发为1300亿元,销往外省只有230亿元,仅占全部批发额17.6%,说明即使象上海这样的经济金融中心也存在着地区流转量小,市场辐射能力萎缩的问题。中国社科院财贸所曾选取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和陕西作为样本研究了我国1987—1991年国内省际贸易的情况,见表及和表2。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从外省购进的消费品总额比重还是销售到外省的消费总额比重自1987年到1991年以来者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地区间商品流通的发展比整个商品流通的发展要滞后

第5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场所理论;文化公园;生态平衡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50-03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民众对环境的重视,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示越高,对城市的公共空间需求也越大,从而造成城市园林建设大潮。但是,城市的规划、园林景观的营造却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而城市原有的形象、特色慢慢失去,让人们在城市的生活中也逐渐失去认同感,没有了乡愁的情怀,在此环境下园林设计逐渐的走入了模式化[1]。鉴于此,笔者从场所理论着手,对建造城市文化公园提出一些见解,以期为城市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2 场所理论在文化公园建设中的意义

场所理论概念最早是由挪威的建筑理论家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在《场所精神》一书中提出的。从广义上讲场所就是人们所存在的特定空间,是和人造环境组成的有意义的整体。场所理论的本质在于发掘实体空间的文化内涵及人文特征。

克里斯汀・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在一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下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体现了该场所所在城市区域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特征等内涵。这些场所形成的空间成为当地民众对城市文化的认同,让城市成为人们的家园。该场所创造出有一定文化意义的空间,含有传统历史文化的空间,让人们从中获取独特的、值得记忆和难忘的体验和经历。

张中华(2010)认为场所理论是从空间的角度了解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把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设计的研究不仅为环境学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对人居环境理论的应用和实践产生积极的作用[2]。因此,场所理论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建设者提供一种理念,而是让文化公园建设者有一种场所意识。它要求城市文化公园在进行建设时要深入发掘场地的场所精神,并将影响场所精神的地域文化纳入到建设中,最后,城市文化公园可以准确地表达地方特色,促进地方文化,从而实现当地人民的情感和文化公园产生共鸣,最终促进当地经济与文化共荣且健康生态化的发展[3]。

3 城市文化公园建设的原则

3.1 因地制宜

城市文化公园建设应根据当地人文环境、自然风貌等进行规划,还要结合建设地的水文、气象、植物习性和动物种类等,合理进行规划,建造适合当地风土民情的文化公园,以培养人民对城市文化公园的认同感。

3.2 整体规划

城市文化公园是现代园林城市建设、美丽县城建设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建设时,应结合城市整体规划,协调城市建设中各项基础工程项目,通过整体协调规划使城市文化公园建设内容有利于公园功能的实现。利用场所理论理念使整个公园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文化公园,这样能够真正发挥文化公园的改善生态环境、弘扬文化与塑造形象等作用。

3.3 以人为本

城市文化公园应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规划建设中务必要坚守这一原则,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凸显出来,满足现代人内在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平衡,使城市文化公园更加有利于服务于城市市民。

3.4 生态多样

多样性在公园规划中主要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更多注重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配置上首选乡土树种,实行乔木、灌木、地被与草坪合理有梯度的搭配,按照植物生态群落原则设置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充分利用湿地的水生植物调节局部生态环境的作用,形成丰富的、具有观赏价值的观赏型植物群。

3.5 景观连通

在城市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只要注意遵守景观连通性原则。即利用滨水、道路、绿地等把景观格局有序的衔接,形成空间的连续性,注重各景点间的空间联系和过渡,维护整体景观效果,如公园中的廊道等。

4 场所理论在城市文化公园建设中的应用

4.1 场所空间构建

陈代松(2006)认为场所是全部特色有机组合的空间形式,场所不仅要创造一个环境,还要反应场所归属感,即创造一个有场所感的地方,也就是利用地方文化创造一个文化情景[4]。从场所理论角度来看,以文化公园场所空间构建为抓手着眼于公园场所精神的塑造。构建一个尊重地域条件、注重文化公园的交流空间、强调人文导向和场所精神塑造的文化公园特色[5]。因此,富有历史记忆的空间场所融合了过去与现在,把传统的理念和时代的需要相结合构造富有内涵的场所,场所的变迁不可避免,而回应此变化的方式就是创造性的再诠释[6]。

4.2 地域特色文化设施建设

地域文化一般指特定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传统,至今仍发挥着文化传统的作用,在一定的地理环境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功能。地域文化作为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具有地域环境的自然属性,也具有历史传统的属性,包括特定的地域机构、民俗风情、传统民俗、生态环境等[7]。因此在文化公园中把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的载体通过各种园林景观的形式建设在公园内,对市民起到文化导向的作用。

4.3 植物文化景观建设

通过艺术的形式去展现植物的文化内容,可以使形象思维引导人们自由想想,升华到精神享受的高度。比如各地的具有大众喜爱同时兼备文化含义的市花市树,拥有积极向上的花木性情和文化内涵。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具有一定意义的花草树木构建植物组合、园林小品等,对观赏者起到积极作用也能满足市民精神文化的需求。

4.4 滨水文化

韩源(2011)认为滨水景观水文化的表达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塑造水景形态,引用典故,赋予文化内涵,提高人们审美情趣,如瀑布、泉水等;刻画景观要素,利用当地文化积淀以一定的载体形式形成独特的空间,既具有文化氛围又具有空间归属感,图景墙、地面刻绘等;空间序列,将承载滨水文化故事融入到滨水景观的设计中去,以不同的时间节点和片段在不同的场所中表达与展现,形成一定的空间序列;构筑标志建筑,利用人们的某种崇拜或信仰构建建筑,如各地的龙王庙等,这些都可以形成标志性建筑都可以用来表达文化[8]。

4.5 体育休闲文化

体育文化设施在公园中起到健身娱乐的作用,而且也是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随着大众对健身的热衷,人民对运动设施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提供运动健身设施的同时也要利用相应的载体宣传体育文化,让全民健身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5 猴塘城市文化公园规划建设实例评析

5.1 设计背景

浙江省委宣传部曾下发文件对城市文化公园建设明确提出要做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决定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文化公园建设,进一步提升城市文化品味[9]。在美丽县城建设深入人心的时期,猴塘文化公园建设自然水到渠成,且被列为东阳重点工程之一。

5.2 猴塘城市文化公园主要景观场所营造形式

猴塘城市文化公园位于原东阳猴塘水库区域,改造后该文化公园面积为18.4 km2。该公园充分考虑猴塘水库的丰富人文景观、优美的自然资源,建成拥有水面、绿地、文化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

整个公园按照生态性原则进行开发,公园建成后可达到步移景换,一步一景的效果,将现代城市与自然水体环境融为一体,展现生态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居民的生活赋予生态田园的色彩[10]。

以植物构造场所空间。在猴塘文化公园中利用季相植物塑造空间,打造四季有景。重点突出植物的季相变化,如彩叶植物、色叶植物等,用林带进行围合,采用高大的乔木如水杉、香樟和银杏等形成高低变化的天际线,丰富空间场所的景观。在广场中种植早樱、海棠、紫叶桃与红枫等,形成春秋绚烂多彩的景象。

以建筑构造场所空间。在公园北部有历史悠久的猴塘殿建筑等人文资源,形成休闲观光的以禅为主题的静区。在休闲茶楼区里,规划设计各具特色的亲水平台、景观桥,以及林阴道等,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空间,使该区域具有明显的场所特征。

以水体构造场所空间。在原有的猴塘水库的基础上,以猴塘殿和生态湿地为中心,用园林建筑和水景划分为一个空间层次丰富、景观效果宜人的区域。将原生态的湿地植物景观,园路硬质景观与湖面等景观空间互相融合,利用各场地与水面的高低变化,形成错落有致的开阔景观。

5.3 景观评价

猴塘文化公园是在原猴塘水库以及猴塘庙等基础上改造而来的,该位置自然条件优美,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而且是当地居民闲暇休闲的游憩地,因此,该公园修建后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归属感、认同感,公园内还保留原有戏台,既保留和延续了原有文化传统又增添了以人为本的游憩场所,体现出人们对地域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宣传的重视,对外增加了城市文化的认同度和吸引力[11]。通过动静结合的景观设计将猴塘文化公园展示在市民面前,丰富了文化公园景观,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精神生活享受,突出公园为大众服务的理念,而且对公园生态环境和休憩空间保护和改善的有效之举,值得借鉴;公园植被丰富,湿地景观生态性明显,在美丽城市建设中绿化、美化环境该公园将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6 城市文化公园建设思考

6.1 城市文化公园要有精神寄托的场所

城市文化公园是智慧城市的一角,集中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具有精神符号的产品,能够昭示一个城市的文明发展,具备文化辐射的能力,也是一个城市的精神文化的象征,建设者应该多考虑文化公园的感染力和号召力,能吸引民众的公园才是好公园。

6.2 城市文化公园还应具有生态环境的修复功能

现代城市当中人多、房多、路多而绿化少,热岛效应明显,在建造城市公园时,要多考虑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多方面融合,意在解决城市生态环境,恢复城市生态。

6.3 文化公园应具有时代性

公园之中传统文化不可少,但在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科技产品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也给公园建设带来一些启示,如新科技手段、互联网模式等宣传城市文化,既要回归自然,又要奔向科技时代,文化公园应该朝顺应和时代潮流的方向发展。

城市文化公园的建设,应该摒弃狭隘的政绩目标或利益目标,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俯视城市文化公园的美好愿景,把握需求与利益的结合点,最终创造多赢的局面。

7 结语

对营造一个具有文化气息又有空间场所的研究一直在实践中探索,从现有的文化公园建设来看,都尽显城市特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建设中各尽其能,既“美观、经济、实用”,还有一定的文化品味,在每个城市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都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雷雅萍.基于场所精神的长沙城市广场景观调查与分析[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1~52.

[2]张中华.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J].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8.

[3]刘功生,李东和,杨治胜,等.山东临朐文化公园景观规划概念设计[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5(6):255~262.

[4]陈代松.基于场所理论的重庆三峡广场景观设计分析[J].工业建筑,2016(36):36~39.

[5]李 强.场所精神视角下的特色校园空间构建[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 2011(2):68~71.

[6](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施植明译.台湾: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5.

[7]张志鸿.基于皖西地域文化的环境设施设计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3:1~39.

[8]韩 源.基于水文化的扬州城市滨水景观塑造浅议[J].中国化工贸易,2011(8):121~122.

第6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市社区 社区体育文化建设

和谐社会所体现出来的最本质的内核就是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即以人为核心,以人为基础,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满足人的生存、安全、健康等自然要求。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新时期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从事体育、鉴赏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社区体育文化是指社会共同体所反映的有关人的行为模式和社会心理习惯,隶属社会文化范畴,是共同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们的物质文化载体、精神文化表现(体育活动、文化活动、爱国精神等)和意识形态组织机构、制度的总和。因此,和谐社会下如何构建社区体育文化,探索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规律,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群众丰富多样性的体育文化需求成为开展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研究的重要问题。作为河北省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我就社会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些想法和大家进行探讨。

1.提高城市社区居民的主体性参与意识

大多数社区居民不能把自己放在主体地位,对丰富和完善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不积极,只是有时间就来参加社区体育活动进行健身,缺乏主人翁意识。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的内涵和功能认识不足,是致使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参与缺乏主动性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营造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氛围,如社区的居委会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的形式大力进行宣传,定期与居民交流,动员他们参与健身活动,提供和设置体育设施,提高居民的体育文化参与意识和自身素质,培养社区成员的责任感,推动社区体育文化的发展。

2.完善社区体育管理制度

社区体育管理人员对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人只注重抓社区体育的硬件建设,如场地设施的改善、运动器材的引进和更新,未制定长期的体育目标促进社区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社区体育文化氛围薄弱,尚处于自发状态。另外,多数社区体育组织以街道办事处为基层,一般有街道体协,晨、晚练辅导站、点,体育俱乐部,等等,管理机制还不健全。

3.丰富社区体育组织形式

通过走访石家庄一些群众体育活动站,了解到人们参加体育锻炼以个人、自发组织为主,说明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零散性、随意性很强,常常会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健身效果系统性差、健身效果不理想,等等,有的居民不知道分管自己体育活动的健身职能部门,有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因此应充分发挥居民委员会和基层组织的作用,成立一些健身队,如秧歌队、健美操队、体育舞蹈队、篮球队、毽球队等。每年市、街道、社区可举行各项体育比赛,如和谐社区智力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家庭趣味运动会等,通过比赛增进邻里的友谊,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石家庄市裕华区开展较好,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平均每月一场,全年12场左右,但以文化活动居多,全区上下大大小小的文艺活动可达1000场左右。

4.加大城市社区体育文化资金投入力度

目前城市社区体育的经费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政府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政府资金的投入主要依靠体育的发行;二是靠市场调节和企事业及个人的捐赠,但远远不能满足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拓展社区体育经费来源渠道,设立群众体育基金,应成为今后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工作的重点内容。政府应加快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一方面促使社区居民充分利用户外运动资源,另一方面必须提高现有社区体育场地设施的利用率,增加体育场馆开放的范围和时间。

5.增加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内容

目前,石家庄健身场所共624处,社区体育以增强人民体质、增进社会健康、延长人的寿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美、消遣、娱乐、休闲、保健、医疗、康复、社交等多方面的需要为目的。资料显示,石家庄市社区居民参加的活动项目主要有太极拳、健身走、健身秧歌和腰鼓,这些项目活动强度小,具有保健性能,适合老年人,主要分布在公园,如开展好的有长安公园、文化广场、民心广场、西清公园、世纪公园和绿荫广场等。球类(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游泳、健身操等项目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和表演性,同样受到中青年居民的青睐。如高营活动中心的游泳、新世隆健身馆、乙十九球馆的乒乓球和羽毛球,西部羽城的羽毛球,省体馆、全民健身中心健身超市的游泳、体育舞蹈、乒乓球等项目。随着社会的发展,应增加一些社会流行的新型项目,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

6.挖掘社区体育文化的指导者

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会阻碍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如果没有统一加大力度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就会失去社区体育群体的特性,进而影响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因此要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分管文体负责人的业务水平,深入了解居民的特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协同居委会搞好体育活动;充分开发小区的人力资源,动员各项专业人员参与小区建设,配备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志愿服务队,指导社区全面健身活动持久、深入地开展。也可以聘请有关的体育与保健医生、专家进行专题的养生、护身、保健知识讲座,使居民懂得保健卫生的基本知识,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此外,要密切和高校的联系,“走出去,请进来”,实现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任海,王凯珍,王渡等.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产生原因,现状及问题[J].体育与科学,1998,19,(5).

[2]董杰.体育运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的思想精神资源论析[J].体育与科学,2005,(2).

第7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缺乏长远的规划

合理有效的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对于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和极其深远的意义。然而,在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发展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主要的原因是,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对于城市发展的意识程度不够到位,缺乏专业性的设计理念,有时没有清楚其意识到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对于城市化建设和人们生存环境的改造就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无法有效地发挥出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具体作用。当前我国进行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把大量的注意力放在了设计形式上,没有着重考虑园林景观设计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影响与作用,没有与实际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仔细地思考,只是考虑当前的利益,设计理念缺乏长远的规划,进而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1.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城市的人文性与文化底蕴

通常情况下,一个城市的城市化建设需要从园林景观的设计开始,而园林景观设计应该首先从人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设计都应该与人类发展相协调,全满满足人的需要,进而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但是,当前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无法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景观设计无法体现出人文关怀。除此之外,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不能够体现出城市的文化底蕴。一个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园林景观的设计在其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一种创新性、个性化、复杂性、系统性相结合,能够充分体验出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活动。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在进行城市化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与城市的发展特性相结合,充分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的底蕴。但是,近年来,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偏离来了自身城市的文化特性,无法充分地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和自身的特性。

2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周围环境等方面,此外,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与时展相协调,进一步有效推进城市建设在社会发展中有效地进行。然而,在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依旧存在诸多的问题,导致了城市化建设无法得到有效的实施,为了有效解决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出相关的策略,进而有效提高我国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为人们创建出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城市建设中的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坚持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针,全面满足人力发展的需求,进行城市化建设的关键是为人类提供一个舒适安康的生存环境。也就是说,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人文关怀是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应该全面满足人类的需求,园林景观的设计与人类发展的步伐相一致。通过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能够有效地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态平衡为主,与当前的发展步伐相一致,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的特征。并且,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创新性和个性化,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城市的独特性,全面促进城市建设在市场经济中的发展速度。

3结束语

第8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整体设计思想把城市当成一个整体景观,全面地考虑与建筑相关的各个元素——外部环境、建筑形态、附属设备等协调关系。城市中的建筑不只是其本身构筑的主体,也是城市单元的一部分,建筑设计应注重城市空间的整体效果,考虑对所处地块有影响的城市景观要素,如面宽、轮廓线、相邻建筑造型等,把反复的对照贯穿与建筑设计的始终,不可因过分强调自我表现而与景观相冲突,保持建筑与景观的和谐统一。

建筑是环境的一部分,只有与整体环境形成一定的生态联系,才有一种共生关系。所以,建筑必须与外部空间相联系,形成不同层次的空间环境。因此,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结合、呼应,不仅完善了建筑空间,也使空间得以延伸、扩展。建筑空间与景观空间的结合,可以大大丰富建筑本身的空间。苏州拙政园中的“借景”手法非常经典地阐释了这种设计理念。例如:在市中心复杂地段建筑,由于道路不规则等问题对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制约,如果设计者采用圆形建筑风格,映衬周边的弧形道路,再用环形的步行道穿插于之中,能够形成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二、和谐在于共同元素的发掘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经常见到:一是关注建筑本身,后去考虑环境的美化;另一种是在环境中去添加建筑,建筑难以融入环境之中。这两种设计环境都难以实现空间的和谐统一。事实上,我们不能单纯考虑建筑,也不能单纯关注景观,单方面追求和谐统一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如何在具体是设计过程中贯穿景观与建筑和谐统一的理念呢?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建筑与景观的最佳结合点,不能在设计中顾此失彼。只有去寻求景观与建筑的结合点,从这个地方切入,才能够寻找到建筑的灵魂。

为此,我们在进行单体建筑设计的同时,预先提出整体环境框架与要求,在分析基址环境、周边环境、视域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系统的设计指导原则。尊重建筑周围景观对建筑风格、色调、设施的各种要求,在这些要素中去寻找景观与建筑相通的地方,抓住这个点来贯穿建筑与景观,让建筑风格与环境风格相符、相称,让建筑成为景观生态中的一个部分,融入到环境当中去。对于一些后加入进去的建筑,或者是一些改造的建筑,也要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进行调整,保持建筑与环境之间的整体性。

三、用建筑思想反照景观设计

建筑不仅仅从属于景观,也是景观的一部分,当建筑融入景观后,其本身也是对景观的一种改造。所以,建筑的设计不仅要考虑与景观的融合,也要考虑对景观的创造性塑造。让景观衬托建筑、用建筑改造景观。

在实践中,我们要以建筑的理念对待景观设计,用建筑分析、决策、设计的方法来造就景观美学。具体设计中,我们可以建筑技术拓展景观空间,用技术来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同时,用建筑思维解决景观问题。城市中的建筑与景观往往要面对许多制约,包括场地的限制、经济的限制,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建筑的思维方式可以解决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很多制约因素,比如,在城市建筑密集地区,以彩色喷涂地面的方式划分出进出的道路以及人行与车行的路线,既满足道路的功能要求,也为高层居民提供了视觉对象。

四、关注自然与文化双重生态

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还要考虑自然生态关系的和谐统一。例如:建筑要与周围的公园、山体、水面、沙滩、树林等自然资源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呼应,通过园林的手法就爱你过家建筑与其周围环境联系起来,减少建筑的体量感。同时,在色彩、高低等方面增强亲和力,另外在内部绿化过程中,都要考虑植物的季节性、本土性与色彩性等,实现与周围环境的良好过渡。日本大阪湾淡路岛东北岸的“淡路梦舞台”,在其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先种树”,提前5年开始24万株树苗的栽种,它从整治建筑环境着手,治愈山体开采留存的伤痕,恢复和彻底改善山体的生态环境。这种建筑设计思想在建筑设计着眼点和目标上的转变暗示着建筑设计与绿化景观关系质的跳跃,是生态建筑思想的高度贯彻。19世纪80年代在欧洲发展的屋顶绿化计划,也建立在相同的理念之下。

第9篇:城市文化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旅游文化;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G269.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91-03

一、博物馆与城市旅游文化

一座博物馆就是一部物化的发展史,人们通过文物和展品与历史和自然对话,穿过时空的阻隔,俯瞰历史的风风雨雨。对于主要展品为历史文物的博物馆来说,其主要的陈列展览,既是源远流长的地方历史的反映,又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历史再现,体现着民族精神,展现着民族文化。

博物馆是市民文化教育的场所,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人们可以在这个高品位的文化场所中获得知识,并在博物馆幽静的氛围中得到放松,使工作、学习中绷紧的心弦得到释怀。博物馆的展览是靠陈列、展出、宣传、服务等,达到历史与现代人的对话,陈列展览已成为城市文化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博物馆不像旅游业,但是博物馆灿烂的历史文化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博物馆之所以能够在现代迅速繁荣发展,与旅游业在现代经济中的崛起和博物馆特有的人文旅游资源是分不开的。博物馆的发展可以弥补现在城市发展所缺乏的特色和个性,城市的特色可以通过城市中的博物馆得到体现。因此博物馆作为现代旅游资源亮点,是旅游业经营者们的重要发现。因此,博物馆和博物馆文化可以通过旅游业的发展而发展,根据游客的观赏需求,增加自己的文化职能和业务职能,是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对博物馆的职能文化拓展的社会需求。下文主要以甘肃省博物馆为例,分析其在兰州城市旅游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二、兰州城市历史文化与甘肃省博物馆的发展

(一)黄河文化孕育出的西北历史名城兰州

兰州是我国北方城市中黄河惟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是甘肃省政治、经济、文化与科学的中心,对青海、宁夏、新疆、等西北省区具有辐射作用。兰州是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重要发现区域,文化类型丰富,先秦时期古代民族就在此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张骞通西域后,兰州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汉设立县治,取“金城汤池”之意而称金城。隋初改置兰州总管府,始称兰州。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兰州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在沟通和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丝绸之路也在这里留下了众多名胜古迹和灿烂文化,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使兰州成为横跨2000公里,连接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大佛寺、永靖炳灵寺、夏河拉卜楞寺等著名景点的丝绸之路大旅游区的中心。随着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新构筑起现代丝绸之路;兰州作为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战略地位更加突出,正发挥着承东启西、联南济北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兰州城市旅游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很多城市已把发展旅游文化提升为重要发展主题。

1.城市旅游文化的作用

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特色资源,发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并形成特定文化,这对城市现代化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出品牌效应。在“经营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商标。城市旅游文化还可创造消费需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消费需求。

2.开发有兰州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

城市面貌是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凝结。一个城市的旅游文化发掘越独特,发育越成熟,历史积淀越深厚,城市的品位就越高。兰州就是这样一个极具特色的、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从城市的发展层面来说,兰州的城市旅游文化资源是这个城市的重要资产,具有无限的增值潜力。

3.甘肃省博物馆对兰州历史文化的记载

甘肃省博物馆是全面记载兰州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重要载体。它始建于1956年,前身为1939年成立的甘肃科学教育馆。2006年新馆建成后,展厅面积达2. 8万平方米。馆内现藏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古生物化石及标本近10万件,其中一、二级珍贵文物3000余件,汇集了甘肃从远古时期到丝绸之路的大量文化遗存和文物精华。先后主办和参加国内外各类展览200多次,特别是免费开放后每年接待观众近50多万人次,成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展现甘肃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当一座城市通过博物馆的各种展览,把文物变成通俗、无形的世界性语言时,便扩大了这个城市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三、提身博物馆自身服务质量,使之成为兰州城市旅游文化的新中心

(一)把博物馆融入旅游大市场

首先,要打破博物馆只是进行收藏文物、科学研究和社会教育的机构的传统观念,积极拓展博物馆的旅游创收功能。

其次,积极主动地与旅游部门联合,做到优势互补、共谋发展。旅游企业将旅游者的需求信息传递给我馆,我们则根据信息发挥自己的特长,结合市场需求来确定自身改进方向。同时我们也将自己的展览内容、时间、特色等信息及时地传递给旅游部门,与旅游部门的互动衔接更加完善。

第三,深入了解旅游市场。光顾旅游市场的不仅有本市学生、旅游爱好者和科研人员,更包括国内其他地方的旅游爱好者和国外的旅游爱好者。

第四,改变观念,主动争取客源。就目前的情况看,博物馆最缺乏的就是市场观念和开拓意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是博物馆管理者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馆情的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博物馆除了增加自身投资建设,办好精品陈列外,加强自我宣传,争取客源也是当务之急。博物馆需要在社会责任和市场化运行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墨守陈规、等待公众主动找上门来宣传博物馆已成了历史。主动走出去,多渠道、多方法增强自我宣传,扩大社会影响已成为博物馆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因此我馆新馆开放之前就从宣传方面着手,充分结合旅游经济的良好态势,利用报纸、刊物、广播、电视、上网等现代化传播媒体,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推出更多贴近社会、贴近青少年的精品佳作,适时形成宣传高潮,让更多的观众了解博物馆,走进博物馆。

(二)以特色展陈吸引参观者

第一,陈列展览设计突出了甘肃文物特色。甘肃省博物馆在新馆开放之前就进行了全方位的市场调研,了解了社会公众的旅游需求,进行了精心的布展,新馆开馆当日参观者便络绎不绝。新馆的展览陈列以甘肃各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基本陈列展包括《古丝绸之路文明展》、《甘肃彩陶艺术展》、《甘肃古生物化石展》。展览吸收甘肃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了独具甘肃特色的现代化陈列。展览陈列运用了新的设计理念,充分利用现代展陈技术和手法,努力做到了观众喜闻乐见、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完美统一。

第二,配套硬件设施,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新建的展览大楼是集办公区、藏品库房区、展览区为一体的智能化建筑。具有多种现代化设施,实现全方位放像服务,大幅屏幕和电视触摸屏能提供大量彩色图文信息,供观众任意选择。同时建立互联网国际网站,使甘博文物收藏、研究、展示等信息与国内外文博单位联网,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另外,展陈区内还留有充足的观众休息空间及全面介绍博物馆展陈内容的观众视听室。古生物展厅还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营造一个有生机的展示环境,打破了传统博物馆空间封闭、沉闷的感觉,为参观者营造了开放的、温馨的、明亮的文化休闲环境。同时我馆还积极准备实行博物馆会员制,为会员们提供专门的文物鉴赏、研究等方面的高质量服务,体现了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理念。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文化的本质在于不断提高公众的文明程度。因此,发掘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创建独特的区域城市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城市旅游文化的定位、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符合人口变化及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倦、游之者忘归”的人居文化环境。

观众是博物馆需要认真研究的服务对象,既然是服务对象,博物馆没有理由不去审视现在所提供给观众的服务质量、数量是否足够,更重要的是品质是否完好。如果服务理念仍沿袭过去的等待、慵懒、散漫状态,或者完全采取现在某些商业机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因此博物馆的服务应提倡人性化,尊重每一个观众。过去社会开放程度低,观众的类型也相对单一、稳定,如今社会开放,不仅国内旅行人数逐年上升,国外来华旅游的人数也越来越多,博物馆观众类型呈现多样化,观众需求也多元化,这是全球化时代的产物。

在这样的背景下,甘肃省博物馆的服务理念也做出如下调整:第一,顺应时代特点,尽可能提供给观众喜闻乐见的服务;第二,根据本身非赢利文化机构的性质,提供的服务有别于商业机构,更强调文化含义;第三,落实本身所承担文化传承和非正式教育的义务,并非无原则迎合观众,应发挥本身优势引导观众需求也有别于商业机构的营销目标――其目的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是追求文化传承,或者给观众提供一种氛围友好的、形象的自我教育途径。

为了配合对观众服务的要求,甘肃省博物馆馆社会教育部还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对讲解员队伍进行交际礼仪、专业知识、语言表达、旅游者心理以及客源国综合知识、导游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以提高专业导游水平,适应不断变化的旅游市场需要,而在展品解说词的设计上要尽量避免那种过于专业的表达方式,以通俗的方式增加旅游者的可接受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