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互联网的整合营销精选(九篇)

互联网的整合营销

第1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对于品牌而言是一种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互联网引发的话题,同时也由互联网给出解决的答案。互联网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空间的扩展性和信息的海量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将所有品牌信息加以整合,将与品牌传播有关的所有元素通过网络进行聚合。互联网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互动性的沟通特征以及数据库管理的可操作性,使其可以成为以影响消费者行为为目的的沟通平台和转化平台。一个成功的互动平台可以与现实中的广告、促销、公共事件等相联系,通过良好的互动机制,使消费者参与其中,即便在现实中他们没有接触到那些品牌信息,在网络这个平台上,他们可以充分参与。

互联网提供了与目标群体的更为多样化的接触方式

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提供了与目标群体的更为多样化的接触方式。中国的互联网用户以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的年轻化城镇人口为主,是大多数品牌传播的核心受众,并且互联网网民对于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无论新闻浏览、信息搜索、通讯联系还是娱乐休闲,网络已经成为很多网民的重要媒体选择。

传播进入分众时代,大众传播惯例开始被广告主们质疑,因为越来越多的品牌意识到分众传播的重要性。互联网的媒体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新闻、即时通讯、搜索、社区、游戏、下载、电子杂志、博客、播客、视频分享,各种类型的网络媒体分庭抗礼,而用户在兴趣上的不同导向决定了他们在不同的媒体中出现,这给了广告主针对性沟通的可能性。

互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也是不断推出各种各样满足用户信息、娱乐需求的产品的一个完整产业。既然是一个产业,既然涉及产品,自然就会产生需要衍生的产品或渠道,这也为品牌创造了更广泛与目标群体接触的机会。如网吧就是一种因互联网发展而产生,因网络游戏发展而壮大的新型产业,也是品牌与年轻消费者接触的重要场所。

互联网在与其他传播要素协同作战时扮演着深化影响的作用

互联网的平台化、交互式特征使其与以信息单向传递为主的其他媒体具有明显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使得互联网和其他媒体具有协同作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不同传播渠道的整合力量扩大了传播的接触面,避免了在单兵作战时的影响力低下,而互联网又借助其特征实现了传播的双向反馈机制,成为其他媒体单向传播的传播终点,并在这一终点实现传播影响的深化和用户数据的筛选与再传播。

以电视媒体为例,5秒、15秒、30秒广告是其主要的广告单元,不足以以剧情化的形式加以情感诠释,更无法实现与消费者的互动。而当互联网与电视广告协同作战时,情况将发生一些变化,譬如电视广告作为悬念起点进行广泛传播,以互联网作为悬念终点引发互动参与,这种基本方式首先可以从电视广告的受众中筛选目标群体,并将他们引导到互联网平台,在互联网平台上通过互动机制使他们对品牌加深印象和理解,并留下相关信息,为再传播做好准备。

互联网体现着以消费者为起点的双向沟通价值

互联网受众与传统媒体的受众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个体性、虚拟性、自主性和参与性。“网络的好处是,它不只是充实着学术内容。创造性参与以及多元性,才是保持网络活力的源泉。”

从互联网媒体的大众传播角度来说,提供给了受众及时、准确、完整的信息,并且从技术层面上,互联网媒体可以不断优化信息检索功能,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提供满足个性化的定制信息,并努力使这种提供过程更简单、更方便。

从互联网的传播工具角度来说,互联网提供给受众的是一个实现个体传播的机会,是一个展现个体特征的舞台,无论是个人博客还是即时通讯软件,都是满足受众个性声音表达的明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展现自我,与自我对话,与世界分享自我,让自我在这个传播领域中自由拓展。

从互联网的传播延展性来说,互联网已经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无数的年轻人在互联网上享受音乐、影视带来的,感受虚拟与现实交汇的世界中的人际交往,体验成千上万人在一个共同的游戏空间中驰骋作战。人们将更加习惯通过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实现商品流通,人们将更加自然地将生活的喜怒哀乐与互联网联系在一起。

正是这种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满足,才能引导互联网的不断革新,不断创新。网络受众既是一个信息接收者,也是一个信息提供者,既是一个电视大厦的建筑师,也是一个社区氛围的营造者。

互联网的信息反馈机制和技术实现使品牌与用户的双向沟通成为可能,无论从情感认同还是从实际行为,品牌可以与消费者达成一定的关系。这种关系既可以表现为趋同的兴趣个性、价值取向认同、情感的依赖,又可以表现为以利益为诱因的行为关系,从而实现品牌最终目标。

互联网对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作用

无论营销传播的过程如何设计,整合营销传播的目的都是影响消费者行为,这也是判断营销传播效果的最终指标,在影响消费者行为的过程中,必须提到“品牌忠诚度”这样一个概念。基于20%的客户贡献了80%的业务,向现有客户销售比对新客户的销售获利高5~7倍这两条市场营销定律,培养忠诚顾客成为品牌影响消费者行为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整合营销传播也应以通过消费者忠诚等级的高阶转化为目的。

互联网在影响消费者忠诚度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整的信息功能。品牌可以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建设(譬如品牌网站)和信息渠道建设(譬如搜索引擎策略),组成完整的品牌信息结构,使消费者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到品牌的所有信息,从而增强对品牌的理解程度,加强品牌与其需求的联系。

第二,稳定的品牌影响。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用户工具的使用,譬如即时通讯工具、游戏平台、博客等,这些网络功能的植入为持续稳定的品牌曝光提供了可能,如QQ客户端皮肤、品牌的桌面屏保,一旦用户使用,就会长期存在于用户的电脑屏幕,从而潜移默化着品牌的影响。

第2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作为网迈的合伙创始人兼执行拓展副总裁,陈潜每天奔跑在不间断的会议中。然而,尽管数次被中断,他依然认真地完成了这次采访。

2000年初,陈潜加入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好耶广告,踏上了他的互联网广告营销之旅。“好耶就是中国互联网广告营销的黄埔军校。”在好耶的工作实践,让陈潜对互联网广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网络营销经验和人脉资源,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陈潜看到了丰富的创业机遇,并不断刺激着他的“创业心”。因而,在2004年,当又一个机会走到他跟前,陈潜果断拉上同样有创业想法的朱培民,成立了一家新的互联网广告公司:网迈广告诞生了。

双价值的搜索营销

最初的网迈广告是一家以媒介为主的互联网广告公司,而随着2007年搜索引擎快速发展,网迈也开始乘上SEM效果营销的列车,成立搜索引擎及效果营销中心,快速成为在搜索营销领域一流广告公司之一。2010年网迈迎来了新成员,拥有多年4A背景和丰富品牌营销经验的张振伟作为新的合伙人加入网迈的担任公司CEO,在他的带领下网迈在数字整合营销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2012年网迈广告凭借出色的整合营销表现在国内外广告节上斩获多项殊荣,包括Campaign大中华区年度最佳数字商、艾菲数字营销奖全场大奖、艾菲数字营销奖金奖、金投赏大赛银奖等。

那么,互联网是什么?在陈潜看来,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媒体,它也是一个渠道。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变革,数字营销以越发多样化的形式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更多营销选择。在中国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搜索引擎营销可谓是现阶段最受广告主重视的网络营销方式之一,它在营销效果方面的优势,让其正日益成为互联网广告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同时搜索引擎营销也在发挥着其相当大吸引力,引起传统品牌的关注。

想要更好地吸引品牌广告主,寻求效果营销与品牌营销的结合是一个有效的突破点,能够有效提升数字营销效果,而这个点就是搜索。谈及这块,陈潜说道:“无论做效果营销还是品牌营销,搜索引擎广告投放不仅能够满足品牌曝光的需求,也能有效提升营销ROI。因为当网友通过搜索推广信息接触到品牌时,他们还会在网上进行相应的搜索获得进一步信息,搜索引擎为品牌广告主提供了更多与消费者接触的机会。”

陈潜表示:“面对互联网这个复杂的媒体,很多人都想要进来,大家都想要在互联网营销上取得突破。”因而在2012年下半年,网迈进行了业务调整,尝试将效果与品牌两条平行运营线进行融合,并与国内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百度、搜狗等保持战略合作关系,借助搜索营销优势开拓更为广泛的互联网市场。

精准对话整合

2012年4月,宏盟媒体集团收购网迈广告,网迈更名为“新网迈”,开始以全新的形象迎接互联网变革的挑战。

说起这件事,陈潜依然很兴奋。“加入宏盟,能够为网迈带来更为国际性的策略和创新合作机会,帮助我们增强专业性并提升市场定位,同时也能够为网迈带来更多大品牌广告主的重视。”

在大数据时代下,想要为更多广告主提供更为精准的营销策略,需要更多技术进行海量数据挖掘,因而一些广告公司坚持走技术路线。和技术型公司不同,网迈选择了服务型道路,它坚持从整体策略和方向出发,整合互联网优质的产品、平台、媒体、技术等资源,为广告主定制优质的整合营销服务,而这也为网迈吸引大品牌广告主提供了优势。

陈潜表示,搜索引擎注重对网络流量进行优化,它能够更好地针对目标受众进行精准营销。但是面对复杂的媒体环境,随着搜索营销从粗放到精细、从单一到多样化的发展历程,单一的关键词营销已经不能满足企业推广需求,搜索营销已经不能仅仅是搜索,而是需要形成以搜索为基础,整合多种产品的整合营销形式。以搜狗为例,随着其相关产品、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它的输入法-浏览器-搜索的整合营销方式,能够为广告主开发出更多流量,帮助企业更好的把握消费者需求,从而实现推广效果与品牌知名度的有效提升。

“2012年网迈与搜狗合作为网游广告主37玩(详见成功营销杂志2012年9月刊)定制的SEM营销方式,就是搜索整合营销尝试。”在这次营销中,37玩品牌除了借助搜狗搜索资源以外,还制定了“兴趣引导+海量曝光+入口营销”的营销模式,通过调动搜狗新词弹窗、微门户以及关键词等多种营销产品进行广告投放,建立多项资源之间联系,提升消费者与品牌接触机会,实现搜索整合营销。

抢出的营销链

“网迈会根据企业需求,积极尝试营销创新。”陈潜告诉记者,网迈的形象是蜘蛛,它代表着互联网的创新和变化,因而在互联网不断进行创新的发展变化中,网迈也会积极进行新的创新尝试。

随着消费者上网行为习惯的不断改变,他们开始通过网络进行搜索对比,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口碑传播,通过移动互联网连接整个世界,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选择信息,消费者日趋成为驱动市场的主体。“互联网呈现四大变化特点,即为社会化、移动化、数据化和O2O。”面对这些变化,消费者在搜索行为中其他需求开始增多,搜索行为更为复杂多样,因而对于搜索引擎公司来说,它们需要开发更多的产品来丰富现有营销链,对消费者上网行为形成覆盖,更好地了解并满足他们的需求。

陈潜认为随着网状互联网世界的逐渐形成,基于SEM2.0时代新的营销模型急需要被提出,而包括搜狗在内的搜索引擎公司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对于企业来说,流量和入口是了解消费者需求必不可少的因素。”说到搜索整合营销如何更好把握消费者需求时,陈潜这样总结道。

第3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互联网营销;营销模式创新

一、供给侧改革的概念

在2015年11月10日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这被视为市场将从以前的重“需求管理”为导向,转变为注重“供给管理”和注重经济的不断持续增长。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与重视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相对应的,从生产端着手,以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为主要内容,通过产品和原材料的加工来解放生产力,从而提升核心竞争力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改革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真正处理僵尸型企业,淘汰落后的产能,并将经济发展方向锁定在新兴产业领域、创新行业领域,创造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营销模式不是一种手段或方式,而是一种体系。一个好的营销策划案如果执行到位,能取得满意的营销效果,这就是好的营销模式,所以,营销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去执行。互联网时代的兴起使互联网营销成为了21世纪营销模式的新宠,搜索引擎营销、聊天群组营销、病毒式营销、BBS营销、博客营销、互联网口碑营销、软文营销等营销模式相继出现,这些模式运用是否成功,还取决于市场的特点、顾客的需求、产品性能和服务保障等,互联网营销实施过程中,能否切实保障供给,最终满足顾客越来越有特点的需求仍然是营销模式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1.优质供给不足成为互联网营销的瓶颈

资源配置型公司通过连接用户和服务方,从中获利。理论层面,从商品或服务触达用户,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流通等各个环节。实际操作中,中间的环节是复杂而且多变冗长的。这些环节极大地浪费了公司和整个社会的资源,而互联网企业是将“去中间化和去中心化”作为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理论基础。分析美团大众点评的案例,美团大众点评不可能管理到餐厅内部和物品供应链环节等问题;如果出现了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怎么配置也达不到效果。优质供给不足,就使得各资源配置型公司交易额打折扣;滴滴Uber的用户体验差,与司机对道路的熟悉度有重要关系。不仅仅是滴滴Uber和美团大众点评,现实中不少“互联网+”项目或各行业O2O项目都遇到了资源供给端出现的问题,其中最典型的是体育行业O2O项目,由于中国的体育馆太少、足球场太少、健身游泳馆太少,不管怎么进行高效配置,这些体育项目在目前都很难引发市场强烈的反应。

2.线下和供给侧创业潮初见端倪

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市场已经要求公司提供更优质的产品,究其原因就是在线下线上供给段可以有更好的产品或服务;在中国大陆市场,有着13亿多的用户需求,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任何公司无法忽视拒绝的大蛋糕。大量的公司已进入早期的互联网运营模式,但是无论是O2O或“互联网+”项目,目前面临的最大障碍已经不是线上,而是线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早期的互联网企业就进行了商业化尝试,取得可喜的商业化业绩就是在市场竞争中培养了一大批与时俱进的互联网新兴人才。新的时代领航者就极有可能从他们当中产生出来,他们在线下领域工作,采用更高效的手段创造出更接近用户需求的供给,这样新的产品就会大幅度地提高质量和服务。

3.线上线下、前端后端的整合速度加快

供给侧改革配合社会需求的压力,起着促进作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者的相互作用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将加速各行各业的线上线下进行整合,前后端之间的整合。在互联网商业化新时代之前,中国虽然是统一市场,但没有以市场在资源的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地方保护下,市场的自由发展在很大程度是走比较崎岖的道路,在各行各业出现的龙头企业很多都是规模大但是实力不强,换句话说,就是利润低,产品和服务与互联网融合的不够好,然而,在经过这么几年的发展,许多公司在线上线下融合中发展快速壮大,相互整合也有了初效,比如:阿里投资苏宁、万达投资同程旅游、阿里和腾讯投资滴滴、滴滴和优步达成合并等。2017年3月份两会期间,有一道崭新的风景,那就是共享单车穿梭在大街小巷,甚至不少代表、委员和两会记者也骑上了共享单车。作为新兴产业,共享单车为城市生活、产业经济都带来了不少改变,消费者线上消费,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划定共享单车停车位等,单车公司就可以通过对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分析,在单车“最后一公里”消费这里找到线下消费的增长点。基于产业供给链效率提升的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也将互相打通,产业链前端、后端整合的加速也会大大加快,一旦大数据打通,那么高效率的产出势必呈现。比如大众点评之前投资的EPR服务商,阿里巴巴投资的石基信息都是典型代表等。

三、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互联网营销模式创新建议

1.构建顾客价值为核心的互联网营销思维模式消费者需求一般具有与生俱来的一些个好,在互联网时代出现后,更具有善变的特征,企业之间往往为了获取更多的顾客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如何使顾客的选择更加具有价值,如何增加顾客让渡价值,更成为企业营销模式变革和创新的焦点。第一,思维逻辑是先导,思维的变革导致模式的变革,企业营销模式的重新构建首先要以思维变革为基础。所以,以顾客价值创新为核心的创新营销模式需要首先以此为核心,这样才可能起到导向作用。确定符合时代的营销模式和可行的销售策略,借助互联网工具对顾客的各种数据进行细致的分析,有利于营销人员选择更加合适的方式方法进行商业活动,进而可以更高效率地完成营销目标。第二,企业价值的创新主要在对于新的工具技术和平台的使用,当下体现更多的是尝试互联网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企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是一个经过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的过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产品的生命周期就会出现明显的缩短现象。互联网企业要想要在与竞争对手的竞争中保持差异化优势,只有运用新的科技才能保持竞争优势,通过不断研发新产品和进行产品规格品种的创新来实现,同时,还要保证产品的生产、货源,确保市场需求的合理供应。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司对于目标市场中需求的盲目性预测,进行精准化生产。在另一方面,公司还要运用互联网技术及时关注竞争者的市场动态,搜集并分析数据,比较后得出最优采购方案,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中获得原材料和产品,最终确保市场竞争优势。第三,企业要构建顾客价值创新的新型营销模式,还需要将流程创新作为最核心的保障。只有新的营销思维才可能培养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在企业里还要落实在生产、市场调研、渠道开发、供应链等活动与流程创新上。这样,利用互联网数据库的信息,制定适应市场的营销策略,促进企业销售量的不断提升。

2.利用“互联网+”实现营销外部资源的利用

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企业通过“互联网+”来实现的最重要的功能,这样来提高互联网用户企业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基于“互联网+”时代,只有合理利用整合企业外部资源,创业创新营销才能获得明显的实施效果。首先,目前经济环境下受互联网影响的众多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规模不大,企业内部拥有的各种物质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对于这样的企业想要在互联网背景下较快发展,就应该在营销各项活动中充分利用资源的杠杆作用,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投入换取尽可能多的产出。其次,企业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的价值创造需要互联网的帮助。所以,企业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相关工具来实施内外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进而落实企业的互联网营销计划。再者,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加强与顾客的互动[4],顾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更便利地参与到企业产品的设计等价值创造环节中,从而将顾客价值链和企业价值链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最大程度地发掘和利用对消费群体资源的潜在价值。

3.运用“互联网+”增加顾客价值链

挖掘互联网营销的核心是顾客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互联网数据库中保存的客户信息资料,为特定消费者进行特点需求的精准化营销,这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营销模式创新的必然。顾客价值链是顾客价值的形象概括,顾客价值挖掘不仅是满足顾客现有需求,更应该挖掘顾客的心理感受,包括情感、尊严、价值观等,只有掌握了顾客的内心世界,才可以维持与企业的长期关系。众所周知,企业提供顾客价值越大,竞争力就越强,溢价能力也就越强。顾客价值链的整体性要求供给侧改革下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运用互联网数据和先进技术找到顾客价值提高的技术或方法,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定偏好,更大程度地及时提供与顾客需求相吻合的产品或服务,同时,企业要特别注重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有效沟通,不同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就培养了顾客忠诚度,提高了顾客的终身价值,最终也提升了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四、结语

供给侧改革给企业的营销提供了机遇,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保证产品或服务的及时、高质量供给并进行互联网营销模式改革,将成为竞争的重要力量,一旦这种互联网营销系统建立并投入实施和运营,那么这个公司的目标市场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隔离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因为互联网具有天然垄断性,行业竞争对手之间会再建立一个相似的互联网营销网络系统,这是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的,也可能失败的风险。在营销模式创新过程中,互联网企业不论是强调顾客价值增值还是强调新技术运用,都会在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关注资源整合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康.推进供给侧改革打造发展升级版[N].经济参考报,2016-3-1(2).

第4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要开展网上营销,首先要上网,否则网上营销无从谈起。上网有两种方式:一是上网寻找别人放在网上的信息和电子邮件通信;二是同时将自己的信息放到网络上去,让别人来调阅。应该说,使用两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都可以开展网上营销。但是,前一种方式没有自己的网站,在展示商务信息的力度和深度方面都大大弱于后者,是一种不够全面的方式。所以我们下面所谈的网上营销,主要立足于后一种方式。

立足于网站的网上营销主要涉及两大领域:即网上营销传播和网址宣传。

互联网的营销特性

将互联网视为传播媒介已是不争的事实,其跨时空、覆盖全球、以多媒体形式双向传送信息和信息实时更新等特点,是其他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作为媒介,就一定具有广告功能,这正是网上营销者所追求的特质。

借助互联网,商家可以将产品的属性及价值信息传递给目标消费者。把握互联网的虚拟市场特性,调用一切在网上可行的营销手段促销并实现网上销售,这个过程就是网上营销传播。

在进行网上营销的策划时,营销人员要认识到互联网与营销有关的几个特点:

由于互联网是媒体,所以开展网上营销首先要将网站作为媒体来经营。也就是说,首先要靠网站中的信息将访问者吸引住,使之成为回头客,"藏"在站点中的广告才能产生持续的作用。互联网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交互性,在设计和策划营销时,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个特点。

放在互联网上的信息是可以实时更新的,所以利用互联网配合时效性很强的营销活动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可以随时配合整体营销计划的调整。与传统媒体相比较,互联网上存储信息的容量非常大,只要结构安排合理,设计精彩,就有充足的空间可让你自由地腾挪。

互联网能够帮你实现很多需求,但它不是万能的。因此,商家对互联网的利用程度和营销诉求的定位要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无论人们上网做什么,都要预先知道对方的地址,这个特点决定了一个新的站点诞生后,要有一定的宣传期和经营期才会逐渐产生效果。互联网跨时空和地域的特点,为企业加入到国际经济体系提供了足不出户即可实现的快捷而经济的途径。这一特点要求企业的营销策划人员在规划信息内容时,不仅要考虑到语言的因素,更要考虑到地域间文化和消费的特点,尤其是不同国家的网民的文化和消费行为的特点。

网上营销传播

在对互联网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后,营销人员就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来制订网上营销传播的计划。营销人员应注意的是:在充分考虑到互联网特点的基础上,很多传统营销理念都可以应用到互联网中,特别是目前流行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整合营销传播要实现的第一个目标是刺激反应,即想方设法将消费者、潜在顾客、使用者甚至非潜在顾客的反馈收集上来。互联网的实时交互性,为收集反馈提供了最好的方法。在互联网上怎样做出特色,使访问者做出适当的反应,需要策划者具备相当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这些想像力和创造力在互联网上最终都要由网页的形式来体现。因此,网页的设计与制作其实是网上营销传播工作中重要的一环,是受整体营销方案所制约的。

在营销传播的过程中,商家欲导引的受众就是其传播目标。这个目标一旦确定,任何营销手法的策划都不能离开这个目标,否则传播将会因为"药不对症"而导致效力的减弱。在互联网上开展营销同样不能离开预先设定的传播目标这个核心。

开展网上营销实际上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传播计划执行了一个时间段后,会激发出消费者的回应;商家根据这些回应调整原来的计划再执行。如此循环往复,将营销转化为传播,传播转化为营销,商家与消费者在传播的作用下有机地交融在一起,从而达到双赢的境界。

网址宣传

作为传播媒介,互联网站本身也存在着再宣传的问题,这是由上网要预知地址的运作机制所决定的。当一个新站点诞生后,没有人来看,再好的内容也无人知晓,传播无法到达受众,网上营销就无从谈起。所以,宣传网址是开展网上营销的重要前提。

宣传网址的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类:

传统媒体广播、报纸、电视都是很好的方法。现在很多在传统媒体中的商家广告就是以网址为广告内容的主体。此外,商家所有的印刷品,包括名片,都是宣传网址的良好介质。

利用互联网本身的方法诸如导航台、新闻组、电子邮件群组、图标广告、分类广告等等。

网上营销管理

在开展网上营销传播的同时,需要网址宣传的配合,二者之间是互动的。例如导航台注册时要求对站点内容进行描述,此时的描述就必须符合整体营销方案中规定的定位和诉求。而在什么时候,调用哪个手段,同样需要统筹规划,这就是网上营销管理,即对网上营销传播和网址宣传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

第5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然而,这一切并不简单。在海量的营销信息浪潮面前,消费者开始产生变化,开始热衷于基于兴趣互动的整合营销模式,越来越多的营销实战案例证明,互动整合营销正成为大量品牌的主导性营销策略方向,而互动整合营销也为数字营销行业带来新的思考与挑战。

营销到了互动整合的年代

作为营销领域的先驱角色,数字营销一直扛着营销前端理论拓展者的大旗,而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与数字传媒介质的裂变速度,促使数字营销业界不断自我突破,为品牌广告主探索科学领先的营销之路。

2013年7月份,权威的数字营销第三方机构Emarketer的数据,犹如核聚变一样震动数字营销业界,根据大量样本调研,消费者对于广告的相信程度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超过90%的消费者更相信朋友推荐,而排名第二位的则是超过70%比例的社会化评价。这一变化,极为贴切的勾勒出消费者决策信息的来源选择。毫无疑问,更多消费者对于身边熟人的信息来源采信程度,以及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社会化评价的采信程度,远远超越了其他日常的广告与公关信息源的采信程度。进而言之,基于消费者决策影响力主导的营销策略,也将渐渐需要从原始的展示式广告投放主导,转向到消费者产生内容为核心的互动主导。

与此同时,CNNIC的《第34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揭露,截止到2014年6月份,在互联网用户最常见使用的18大类网络应用中,网民使用率超过50%的应用已经多达8大类。当越来越多的垂直应用成为互联网的基础组成元素,且垂直应用逐步平台化发展时,遍布全网的消费者再也不是单独出现在任何一个网络应用的ID,而成为本身就有着复杂网络触网行为的个体,这种复杂程度包括不同网络应用的组合使用去满足多种组合式需求,不同设备(PC或者移动设备)的接入,不同时间与空间的触网场景等。换句话说,基于消费者触媒习惯主导的媒介策略,将从守株待兔式的单一媒介传播方向,逐步进化至矩阵式立体化的整合媒介传播。

当“消费者主导”的口号,成为现代商业竞争的决胜法则时,如何迎合消费者的决策影响力习惯与触媒习惯,就成为摆在所有营销部门面前的难点,实际需要正视的问题包括:1)如何鼓励消费者积极分享自己的购买体验?影响到兴趣相似的好友圈,驱使消费者助力传递更具有采信力的品牌信息或营销信息;2)如何匹配消费者矩阵式的触媒习惯?根据消费者的互联网接入场景,接入应用,兴趣习惯等多种元素,为品牌打造合理的高质量解决方案。

显而易见的是,营销再不是凭借铺天盖地传递展示类硬广信息就可以包打天下的粗暴伎俩,基于目标消费者的兴趣逻辑,精心设计能让消费者感同身受的互动机制,赢取消费者的价值共鸣并且唤醒参与欲望,整合信息传递传媒矩阵,并贯以通彻全局的流量平台数据技术,配合确保动态策略调整需求的专业化营销工具,已成为大量品牌迫切需要挑战和征服的核心目标!

互动整合营销的核心要素

互动整合营销的核心在于“互动机制”贯彻营销全局,而多维度的整合则为营销目标达成提供有力的支撑,这犹如一个生命循环体的不同组合部件,之间的关联绝非简单的堆砌,而在于营销设计者的高度技巧,以及对整体达标条件的布局配置。

成功互动整合营销的核心要素可以划分为四大基础维度:一)互动策略机制;二)多维度的跨界整合;三)互动平台技术;四)科学完备的评价体系。

一)互动策略机制:

如所有营销从业者所知,一切互动策略的根本出发点,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兴趣标签提供高参与频次的策略指向。而在制定互动策略机制过程中,会需求两大方向的匹配因素,其一,敏锐而精准的消费者洞察:多元化的互联网时代,消费者的兴趣标签呈现多元化特色,把握消费者的兴趣,是拟定互动整合策略的起步点;其二,根据品牌营销诉求,结合消费者兴趣标签,捕捉价值共鸣的交集,提供既能符合消费者参与互动兴趣,又能满足品牌营销目标达成的互动策略机制。

二)多维度的跨界整合:

一切整合,均基于营销布局者对消费者触媒习惯以及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高度熟悉――当代的消费者不再是一根筋傻傻分不清的小白鼠,相反,消费者早就在排山倒海的营销信息中练就一副火眼金睛,金钟罩铁布衫的觉悟,对任何广告都具备强大免疫力。

如何捕捉消费者的触媒习惯,并且织出一张整合之后的媒介罗网?如何能让消费者在科学的触媒布局面前无所遁形?至少在于四个层级的跨界整合:1)内容层级整合:为品牌或者营销扯嗓子吆喝的叫卖勾当,早就不适合互动整合的年代,在这个消费者为王的岁月中,内容策略需要整合到能覆盖消费者价值共鸣的全维度;2)应用层级整合:单一的网站应用或者移动APP所迸发出的营销信息传递广度与深度,都远远不如矩阵式应用整合成果,将更多的精准网络应用整合进入互动层级,起到的效果将是“1+1>2”;3)介质层级整合:要知道,消费者每100分钟触网时间中,就有43.3分钟来自移动设备连网,因而,所有无法同步在PC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参与的互动机制都在每一分每一秒的浪费流量成本,在触媒介质上,匹配用户使用各种主流移动设备访问并且参与互动的整合技术是最低要求;4)资源层级整合:商业化进程带来的竞争日趋复杂化,奢望一根牙签撬动地球的商业奇迹出现的概率近似于零,因而在跨界整合领域,还需要品牌方尽可能敞开本战略集团可调度资源,包括更多的数据库,更多的门店资源,更多的合作伙伴资源,集体为跨界整合提供稳妥的资源支撑。

第6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广义的网络营销包括凡是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的、为实现一定营销目标而展开的营销活动,包括建设网站、网络推广、网站运营、电子商务等一系列线上的营销活动。

而狭义的网络营销主要指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媒体进行的营销推广活动。

与传统营销方式相比,网络营销的效率更高,投放周期更短;精度更高,更接近目标消费者。而且,与电视等传统媒体相比,如果巧妙利用,网络营销的可以收到远超过投入的巨大回报。

互联网在用户定位上天然具有优势,通过数据挖掘和人群画像,可以准确的定位到目标消费者,甚至可以追踪用户行为、研究用户偏好。此外,网站定位的细分化也将网络用户划分为更精细的受众群体,垂直网站、社交媒体的圈子、群组让广告主可以更加容易的找到消费者。

2012互联网发展概况

互联网经济正在渗透、塑造甚至成为我们的生活,这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对普通人来讲,互联网正改变着他们获得信息、进行消费的方式;对于宏观经济来说,互联网会帮助传统企业华丽转身,实现从产品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多个环节的信息化、网络化。

波士顿咨询的《网络连接世界》报告中显示,如果把互联网当成一个国家,那么它是仅次于美国、中国、日本以及德国的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到2016年,全球将拥有30亿网民,几乎是全球人口的一半。

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互联网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应用服务不断创新,对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 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个百分点。IPv6地址数量为12535块/32,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33.4%,在全球的排名由2011年6月的第15位迅速提升至第3位。域名总数增至1341万个,相比上年底增速达到73.1%。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网络经济整体规模分别是840亿元、943.4亿、1091.9亿元,季度环比递增分别达到12.3%和15.7%,保持了强劲的势头,中国网络经济规模与GDP的比例关系,从2011年第一季度的0.50%,上升至2012年第三季度的0.86%,网络经济在中国经济中扮演的角色越发凸显。在金融危机笼罩全球、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互联网产业显露可喜的发展活力,成为减缓经济危机的重要力量。

2012年,我国互联网行业第一次有了政府层面的互联网行业发展规划。2012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一规划明确提出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七大发展目标,将从网络、市场、技术环境等方面实现产业的全面升级。

2012年网络营销五大趋势

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在总广告份额中不断扩大,2012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达到800亿,高速增长的中国网络广告市场推动亚太地区逐步超过西欧地区,2014年,中国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的网络广告市场,超过英国和日本,虽仍落后于美国,但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基于调查我们发现,2012年互联网营销呈现以下五大趋势:

趋势一:移动互联网诞生新营销方式

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应用水平、终端普及、市场规模等均呈现迅猛增长态势。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11月底,我国移动用户数已超过11亿,其中3G用户超过2.2亿,3G用户渗透率达20%。CNNIC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2年12月底,手机网民达到4.2亿,占网民比例由上年的69.3%升至74.5%。

在开放平台和应用商店模式引领下,移动互联网在音乐、电商、游戏、搜索、位置服务、本地生活等领域的产业价值凸显。以终端、平台和服务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移动互联网产业体系得到整体发展,也极大改变了广大网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而改变企业的营销方式。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营销手段层出不穷,除了从互联网上直接移植过来的移动互联网搜索广告和展示广告位,还有很多基于移动端特性的新的营销形式。比如基于位置的信息推送、优惠劵下载等营销推广方式和结合社交媒体的solomo营销方式。

趋势二:电商营销大战

从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上演815“三国杀”、天猫和淘宝掀起的“双11”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到1.1亿用户的“双12”零点扫货,2012年几大电商大促事件,搅动国内消费品零售行业格局,彰显电子商务的力量,也能够看出营销在其中的巨大作用。淘宝网和天猫的总交易额在2012年突破1万亿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2011年GDP总额为47.2万亿元。与此相比,1万亿交易额约为GDP的2%。电子商务的井喷式发展,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消费市场潜藏的巨大爆发力。

与之相比,百货零售业38家上市公司三季财报显示,11家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下降,占比近三成;净利润同比下滑的有16家,占比超过四成。传统商业企业采取各种措施,建立网上商城,以求不被电子商务的潮流冲垮。电子商务已开始深入影响传统商业模式。

电子商务已经成为新兴的商业基础设施,网购则是中国新的增长点,而在电商座次未定之前,营销大战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趋势三:大数据时代营销应“云”而生

2012年,各种类型的云计算解决方案进一步走向成熟,云应用也开始起步,推动了各行各业的风起“云”涌。

互联网公司、三大运营商等,纷纷推出云计算应用解决方案,形成中国云计算服务的几大阵营。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的大云平台纷纷推出;阿里巴巴、百度、奇虎360、盛大等互联网企业开发各类云平台,提供云主机、云存储等多种云服务;数家互联网企业的PaaS平台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入驻,该平台通过广告分成方式与开发者实现共赢。

云计算也促进了基于大数据的时代的网络精准营销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优势,让互联网营销效率进一步提高。

趋势四:社会化营销日趋成熟

微博大号已死的论调并没有打消企业参与微博营销的热情,反而有更多的企业趁此机会建立起企业的官方微博。据CNNIC统计,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5873万,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较上年底提升了六个百分点,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达到2.02亿,即高达65.6%的微博用户使用手机终端访问微博。

与2011年的盲目相比,企业在2012年越来越关注社会化营销与真实生活世界之间的关系和整合。微博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拥有多少粉丝,而是需要与你真正与目标消费者建立联系,与他们交朋友。

除此之外,企业开始寻求除微博之外的其他社会化营销方式,比如人人、美丽说、微信等,营销方式也日渐成熟。社会化营销成为整合营销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趋势五:视频营销关注度提升

如果说2011年是微博之年,那么2012年就是视频之年,随着视频超越搜索成为互联网第一大应用,性价比比电视更高且具有多样表现形式的视频营销必将成为企业营销的新阵地。

借助视频的力量,产品和品牌的故事可以更加生动、形象;与传统电视相比,网络视频不仅可以集传统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于一身,数字挖掘与精准定向还让网络视频营销具备了传统电视无法比拟的优势。通过网络视频传播技术,企业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精准定向传播,以求达到更优化的传播效果。

目前网络视频的营销模式主要有贴片广告、创新的视频广告(如暂停、悬浮等)、视频短片定制或植入(病毒视频及微电影)、品牌专区及主题活动等。随机技术的发展,未来必将涌现更多的创新、多样化的视频营销方式。

广告主网络营销概况调查

《广告主》杂志此次调研报告显示(图1),97%的调研企业表示正在进行网络营销;只有3%的企业表示没有进行网络营销。由此可见,网络营销已经成为广告主普遍使用的一种营销手段。网络营销已经成为与电视媒体、平面媒体、户外媒体并列的重要营销渠道,是整合营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电商、新兴企业和跨国企业开始,网络营销正逐步向传统企业蔓延。

图2显示,2012年广告主投放比例各部分比较均衡。但需要注意的是,调查显示已经有22.7%的企业在网络广告投放比例超过50%,也就是说,互联网已经成为很多企业主要的营销渠道,互联网广告投放比例超过20%的企业达39.4%。其中也有16.7%的企业投放比例是5%。这其中的企业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电视媒体广告为主的快消品,另一种是对网络营销尝试时间较短的传统企业为主。

对于前者来说,电视媒体覆盖范围的优势在一段时间内还会持续存在,而电视媒体高额的广告费用是挤占网络营销比例的主要原因,随着网络媒体的逐步发展,快消品企业会逐步调整网络营销在总营销体系中的比重。上海家化事业一部市场总监秦奋华表示,虽然电视媒体投放占据的绝对数额仍然最高,但是互联网投放的高性价比让上海家化在未来会有更多类似的尝试。

而对于后者,如果使用得当,随着互联网营销效果的显现,企业将会有更多的网络方面的投入。

从对广告主2012年占互联网广告投放总量30%以上的主要广告形式调查中可以看出,搜索引擎营销依然以60.6%的比率占据第一位,紧随其后的是社会化网络营销,占53%,网络视频广告以39.4%位列第四,而移动互联网广告是最末位,只有15.2%。由于广告主的广告投放总是紧跟用户行为,但会暂时滞后于用户行为,可以预见,网络视频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必将推动网络视频广告和移动互联网广告的爆发式成长(图3)。

该调研还展示了广告主2013的广告预算增长趋势,数据显示,60.6%的企业2013年的广告投放量会增长,其中有大幅增长(20%以上)的企业占24.2%;只有7.6%的企业的预算会减少;另外还有27.3%的企业会保持投放量不变。大部分企业互联网广告预算预算的增长显示出广告预算有从传统媒体向互联网媒体迁移的趋势,将近三分之二企业的互联网广告预算的增长是对互联网广告市场看好的有力证明(图4)。

广告主投放主要媒体及平台

为深入了解广告主的网络媒体投放,该调研还涉及各个媒体平台的投放比例调查。在投放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中,新浪微博以89.2%的绝对优势占据第一,腾讯微博虽然屈居第二,但与新浪微博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仅为43.1%,而人人网与qq空间分别占据24.6%和13.8%。此外,还有微信、蘑菇街、大众点评网等其他社会化网络平台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图5)。

新浪微博超高的投放比例一方面取决于微博用户的持续增长和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一方面是由于新浪微博再度加快的商业化步伐。虽然属于微博大号时代的微博辉煌已经过去,但是微博正在诞生新的营销形式。不论是事件营销还是内容营销,微博都成为很多企业的必选平台。

与新浪微博相比,腾讯微博虽然具有用户优势,但是由于起步晚,影响力仍逊于新浪微博。且腾讯产品太多,注意力分散,更像是一个社会网络的聚合,它的目标是使产品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与微博相比,人人网的用户以在校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小白领为主,这样的用户构成使它的商业价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调查显示,目标消费者以学生或16-24岁这个年龄段为主的品牌广告主会倾向于在人人网投放广告,因为目标人群更加精准。

图6显示,在广告主投放的主要广告平台中,新浪仍然以53.8%的优势位居第一,腾讯、搜狐、网易分别是36.9%、30.8%、30.8%落入第二梯队。值得注意的是,有高达30.8%的企业没有在以下展示广告媒体平台进行投放。因为这些企业专注的往往不是大众消费领域,而是受众更加细分的垂直领域,比如茶叶、家装等。因此,他们倾向于更精准的营销方式,而不是展示广告平台这种面向大众消费者的广告形式。

图7显示,企业投放的搜索引擎及优化平台中,百度以89.2%的优势高居第一,与其他搜索引擎相比优势明显,位居第二的谷歌,占据比例仅为21.5%。Goole退出中国后,百度便再无敌手,这样的调研结果应该不在意料之外。但出人意料的是,作为比价网站的一淘网以20%的比例列居第三。这是因为,与普通搜索引擎相比,一淘网直接与购买相关,其用户的消费意向更加明确,订单转化率也更高。很多企业尤其是电商企业更倾向于将广告投放在一淘这样与购买直接相关的搜索引擎网站。

在针对2012年企业投放的网络精准平台的调研中,有高达53.8%的企业并没有进行或已经停止在网络精准平台的投放,而选择投放的企业对于各个平台的偏好并不是非常明显。除了百度掘金、易传媒以16.9%并列第一,以及传漾以10.8%和Google AdSense以7.7%紧随其后外,其他各个平台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图8)。

对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社交广告、视频广告的崛起,企业在进行互联网投放时愈加成熟,可选择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多,各个平台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技术对广告资源的整合作用进一步加深,网络精准平台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果说电视媒体是传统媒体发展的最高峰,那么网络视频则是网络媒体发展的最高峰。2012年,网络视频进入发展黄金时期,网络视频营销的低门槛、低风险和高回报的特点引发了众多企业的青睐。

由于样本中传统企业较多,导致数据显示尚未进行视频营销的企业占据24.6%,根据创新传播的S形扩散曲线,网络视频营销必将如同2012年的社会化媒体营销一样,成为下一个高潮和热点。

在针对企业网络视频营销具体投放情况的调查中可以发现,高达38.5%的企业选择优酷土豆平台。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优酷土豆的合并使二者拥有了最庞大的用户群体,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CEO古永锵曾表示:“优酷和土豆已经共同占据中国视频市场80%的市场份额。”

从图表中可以清晰看出,除了优酷土豆外,其他的各个视频网站目前占比数量相对均衡;爱奇艺与腾讯视频分别以19.7%和18.5%的比例位列第三、第四;搜狐视频紧随其后,位居第五占比为16.9%,与前两者差别微弱;而新浪视频以其门户的优势占据13.8%,随后的PPTV、乐视网、暴风影音占比在6%-7%左右,力量比较均衡;由于各个视频网站定位不同,用户类型也不同,因此企业会根据自身需求选择相应的视频网站进行投放,而不是集中扎堆(图9)。

网络营销满意度

广告投放最终要看的是广告投放的效果,而效果的衡量首先要看广告主的满意度。在针对互联网广告的整体效果评价中,很满意的企业占据4.6%,而比较满意的占据30.8%,一般的企业高达44.6%。由此可见,大部分企业对于网络营销的效果是认可的。但是仍有20.0%企业对营销效果并不满意,这些企业以传统企业为主。原因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由于之前对网络营销的期待太高,但初期并不会马上出现“订单纷至沓来”的景象;客观上,国内网络营销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许多网络公司自身还存在业务水平上的缺陷,因而不能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的网络营销服务,企业自身对于网络营销的认识程度也有待提高,网络营销形式较为单一,也没有做好线上线下的营销打通(图10)。

企业要走出以下几个误区,第一,网络营销与传统营销不是孤立的,而需要线上线下的打通;第二,网络营销形式多样,网站推广并不等于网络营销;第三,网络营销要根据自身需求而不是跟风模仿;第四,网络营销并不等同于电子商务。

最后,本次调查也包含了对最满意的互联网营销形式的调查,其中搜索引擎及优化以63.1%占据第一,这是由于搜索引擎及优化发展相对成熟,效果也比较立竿见影,便于衡量;社会化网络以49.2%紧随其后,2012是微博之年,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营销成为年度热点,社会化媒体门槛低,投入小,风险低,如果使用得当,会引发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因此企业对社会化网络投放的满意度较高;而网络视频广告、网络展示广告、网络导航+网络广告联盟分别以32.3%、29.2%、26.2%紧随其后,网络视频广告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快,用户满意度高,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的企业选择网络视频广告的形式,而网络展示类广告及导航广告虽然受到新形式的竞争压迫,但这种相对传统的广告形式仍然受到很多传统企业的青睐(图11)。

未来发展

新生代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使用互联网进行市场营销、销售并与客户和提供商开展互动的企业在过去三年中,收入增长达到25%,而互联网应用水平较低或无互联网应用的中小企业在过去三年中的收入增长仅为9%。网络营销正成为企业营销的必备渠道。

电众数码执行副总裁尹敬业表示,“2012年是网络营销集大成之年。这一年,很多传统的营销元素都已经完整呈现在网络上。2012年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一个非常成熟的媒体形态。”

奥美世纪执行副总裁王宏鹏也表示,2012年,网络营销预算在企业整个营销预算体系中的占比已经相当可观,尤其是快消、IT数码产品等,营销费用占到50%以上。

在2013年,企业在网络营销中的着力点有:

第一,移动互联网。

经过了2012年的发展,移动互联网营销在2013年必将更加成熟。微信的崛起,LBS和二维码技术的广泛应用正让移动互联网成为日益重要的传播渠道。虽然移动互联网广告目前面临着同质化复制、市场费用推广激增、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但是随着市场和技术的成熟,这些会逐步得到解决。

企业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仅仅将移动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的延伸,而要用颠覆性思维来面对移动互联网,敢于尝试和创造新的、适合产品特色并充分发挥移动互联网优势的广告形式。

第二,网络营销的多渠道整合。

网络营销经过了数年的发展后,如今渠道和方式越来越多,传统展示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社会化媒体广告、网络视频广告等层出不穷,网络营销将进入多渠道的整合时代,这包括网络营销各媒体之间的整合及线上和线下渠道的整合。

在2013年,整合营销不仅仅是多种营销形式和渠道的罗列,更重要的是围绕一个营销活动,充分发挥各个渠道的不同特点,并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有所取舍,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也可以让渠道之间相互打通,内容更加统一和整合。

网络时代的广告优势最主要的在于互动性,而智能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线上线下的连结更加紧密。O2O已经成为企业竞相抢占的新市场。如今,公关的内容化、广告的公关化、公关和广告已经没有明确的界限。网络营销与线下活动的结合恰巧能将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公关与广告各自的优势,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营销效果。

第三,跨屏及多屏营销。

随着各种智能终端普及带来的屏幕增多,视频正在迎来新的价值增长点。艾瑞的相关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在线视频广告规模超过60亿元,而2013年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分别达到127亿元、162亿元和250亿元,其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主流媒体类别。在多屏的环境中,品牌与视频的结合越来越紧密。

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视频广告在互动方面有着更大的发挥空间,多屏视频营销将有更强大的传播力。在未来,双向互动、精准内容、跨屏融合将是视频营销突破升级的三个关键。可口可乐、宝洁等大型跨国企业纷纷尝试多屏的视频营销模式,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四,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

虽然大数据在国内刚刚起步,但其巨大的营销价值已经开始显现。据统计,目前大数据的市场规模在51亿美元左右,预计到2017年会上涨到530亿美元。如何挖掘大数据的营销价值,正面临着技术与商业模式的双重挑战。

第7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齐馨 《成功营销》执行出品人、主编

才华烨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新媒体CEO

于 亿动传媒副总裁

张冉 架势无线战略发展总监

李智 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

童佟 搜狐IT频道高级经理

9月29日《成功营销》杂志社与搜狐IT营销堂联合举办的创新营销沙龙之“屏”时代的营销冲击波在搜狐网络大厦12楼演播大厅隆重举行。

围绕屏时代移动终端对营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这个话题,现场嘉宾把自己所在行业的经验和观点与现场和网络视频的观众做了分享。

现场出席的特邀嘉宾有来自媒体行业的嘉宾、移动互联网应用传媒行业的嘉宾,以及专业的行业分析师。约5 0余位来宾参加了此次沙龙活动,共同切磋和探讨。此次沙龙得到搜狐微博的大力支持。除到场嘉宾外,场外观众也通过搜狐微博参与全程活动。

齐馨:“屏”时代和消费者一起营销

通过互联网,特别是今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我们已经转向了和消费者一起营销的阶段。我想在这样的一个转变之后,移动互联网其实它的潜力和空间仍然是非常巨大的。

于:移动营销是一个整合营销工具

所以我们的观点――无线营销,其实真的比传统的互联网还要早,他可以分为媒介投放,媒介投放又可以按机型来投放,可以按地理位置投放,可以把手机当做营销互动工具,它像一个插线板一样,把整个媒体串起来,大家老是讲整合营销,手机非常有力地把这些媒体统一在一起做一个360度整合营销的工具。

童佟:无线营销是传播渠道和内容源的相互促进

实际上刚才谈了很多东西,比如谈到具体应用,谈到大势,谈到营销的方式。但实际上,手机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传播渠道。

才华烨:新媒体的互动性和精准性会越来越强

我们认为现在的手持终端,包括手机,包括苹果,实际上它是一个快速阅读、浅阅读的平台。可能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个图片故事的一种形式,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相对比较少的。我觉得新媒体这个平台,它实际上跟用户的互动和精准性会越来越强。

李智:移动互联网应用为王

其实互联网发展经历的是从技术为王、内容为王,到应用为王的阶段。移动互联网基本可以跳过内容为王的阶段,移动互联网上直接用到万维网几个阶段。

张冉:整合无线媒体的营销更值得期待

我们把这些手机互动应用全都结合在一起,做一种线上线下整合营销,无线媒体、传统媒体结合在一起,整合营销式广告更加让人期待。

第8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经济;电子商务平台

1引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同时也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小的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充分利用网络带来的便利条件,推动农业的精准化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辟网上的销售渠道,扩大销售的范围,提高农作物产品的经营效益,推动农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2“互联网+”概述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是和互联网时代下的各种信息技术的创新有着紧密的关系,比如经常说到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等。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存在,使得互联网技术有着更大的灵活性,能够和不同的技术不同的行业联合起来,进行技术的升级和改造。一些和互联网技术联系起来的行业在自身的行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使得这些个行业的生产力都得到技术的飞升。实体经济和互联网技术的联合,能够有效地促进这个行业的信息化水平及技术创新,进而使得生产也得到一定的创新。

3“互联网+”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现状

3.1传统观念的约束

对于“互联网+”这样的概念许多人还不是很清楚,毕竟是这几年最新出现的事物,在网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也是最近几年在农村出现的现象。互联网销售和传统的农作物产品销售相比较有着许多益处,但在农村地区,农民一般都是文化水平不是太高的人群,对于网络信息技术不是很了解,并且他们一辈子都是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很少能够接触到在网上交易情形。因此,对于他们而言,不信任网络交易。接受能力比较差,甚至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由于地域以及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没有办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下从网上获取有用的信息,不能及时了解市场的动态,因此限制了互联网的销售模式。[1]从经销商方面来说,在进行农作物产品的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只是注意考察短期的利益,但是对于网络销售而言,这样的模式常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因此从这个方面来看,许多的经销商由此打消了这个念头。从客户的角度来说,购买农作物产品还是喜欢直接可以看到的东西,对于网上交易的东西看不到摸不到,持有怀疑的态度,严重阻碍了网上购物的发展。

3.2“互联网+”难以打开销路

人们都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交易方式,因此,想要从传统的模式中转变成网上的销售模式存在一定的障碍。比如,在线农作物产品的管理以及交易和平台维护等方面的问题以及投入多少的人力、财力等,这些都是阻碍网络销售的问题所在。比如,目前河套地区向日葵产业的发展,农业产业化意识薄弱,品牌化程度低,[2]人们还没有完全的适应网络购买农业类商品的模式,因此,要想使得在网络上进行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是一件需要仔细斟酌的事情。

3.3“互联网+”农业经济收效甚微

从现在的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到现在有很大一部分的网络销售平台已经开始进行运营,有的已经向着农作物产品销售的渠道进行迈进。但是在这样的销售平台中,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只是占到了特别小的部分,带来的影响也很小。比如在淘宝这样的销售平台,人们在平台上购买衣服和化妆品以及生活用品比较多,对于农作物产品查询的就比较少了。因此,可以看出的是,即使有了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平台,但是在这样的平台上,还是宣传的力度不够大,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了解也不是很多。[2]

3.4“互联网+”网站缺少专业的人才

互联网技术是互联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这就是离不开大批的互联网专业的人才。然而,我国的互联网发展时间并不算太长,因此,互联网方面的人才还是比较少。专业人才的缺少就导致我国的农业网络相对比较落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紧缺的问题就需要提升农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问题。只有农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一定的提高,农业的互联网普及和应用才会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提高农作物产品在网上的影响力和销售量。然而从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农民的专业技术和素质都不过硬,理解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是不够的,对网络信息的发展接受能力也是比较缓慢的,这对农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4“互联网+”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作用

4.1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从我国农业的产业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借助“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发展条件能够从根本上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进程,提供必要的农业结构调整的理论依据。根据“互联网+”的社会环境特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显现出更具开放性的全新特征表现形式,从而更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作物产品市场的平稳运行。对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在农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开放性特点进行分析,提供了更为健全的农作物产品交易环境,充分满足农户对市场信息获取的需要。农户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及时掌握农作物产品交易市场的各项实时数据信息,按照政府机构的宏观调整方针政策,从而实现自身种植规模以及经营战略的调整工作,更好地抵御农作物产品市场的效益波动。同时,互联网技术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将当前农业市场信息资源按照数字信息化的方式完成高效率的资源整合,从而确保农业产业结构更好地呈现综合性特点,实现农作物产品交易相关联市场的信息资源共享,提升农业运作模式以及生产模式优化效果,努力发展智慧农业。对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性特点,在充分落实高效便捷的智能化农业管理,开展农作物产品的研究活动形式,增强农作物产品附加值效用,更好地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进程。

4.2实现向技术型农业转变

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背景要求下,必须从根本上发挥农业经济的引导作用,逐步实现农业经济的技术转型过程,从而确保信息技术应用和生产运作的高效性功能发挥,进一步提升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速率以及发展质量水平。随着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技术型转变进程的持续推进,传统的生产运作模式已逐步被取代,农作物产品种植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对开展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生产模式具有重要建设性指导意义。对于当前我国所处的市场经济体制宏观环境氛围,加大农业经济发展的核心技术含量,从根本上更好地满足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趋势性发展需要。由于我国很大一部分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掌握程度普遍偏低,农作物产品种植的技术理念以及方式选择缺乏新颖,若依然采用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运作模式,会严重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数字信息化的发展规律,继而制约我国农业经济整体的发展质量水平。通过应用“互联网+农业”的管理模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经济技术化发展与时代进步不相适应问题的同时,更好地提升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持续稳定性建设过程。

4.3有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由于“互联网+”本身能够为农户们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农作物产品的数据信息,确保农户能够根据自身所种植农作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及时地完成营销战略任务目标调整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结构所独有的灵活化变革效果,也有利于提升农业经济整体的效益水平。农户通过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获取所需的生产运作技术知识内容,转变落后的生产运作模式,在根本上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效率。因此,充分发挥互联网络的科学技术,在根本上推进我国农业经济获取稳定的发展动力支持,维护农业等农作物产品的营销策略需求尽可能地得到满足。农村地区种植户通过推广使用农作物产品的电子商务运作模式,实现农户与消费者之间交流沟通,从而在拓展农作物产品的销售范围以及受众群体等方面展现出卓越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农村地区提升整体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5“互联网+”时代下农业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5.1转变“互联网+农业”管理理念

与传统的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相比,在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过程中引入互联网络信息技术的功能作用,从而为更好地顺应“互联网+”时代特点,所产生的全新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对于此类新兴的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模式,为增强其发展的核心动力,需要从转变传统的思维逻辑观念做起,按照认可接受的眼光看待全新事物,逐步树立发展的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也就是说,需要对全体农作物产品营销管理过程的参与者进行“互联网+”时代特质的农业经济全新观念的培养工作,确保具备专业互联网络使用技能的人员得到任用。对于国家政府等宏观层面进行分析,必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注重互联网络应用的思想教育宣传,逐步转变农户、消费者在内的农作物产业销售链参与者的传统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要求农户必须充分了解并认识到“互联网+”对于农业经济体系框架结构中所产生的重要积极影响,帮助农户获取农作物产品互联网营销知识内容储备,提升其互联网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相关知识综合评估判断农作物产品营销的市场规律,显著提升“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模式的接受程度,进一步提高农户的科学文化素质水平。而经销商需要制定长远的农作物产品营销战略,增强“互联网+”时代农业经济认识程度,引导培养农作物产品消费者的互联网络购买消费习惯。[3]

5.2优化“互联网+农业”路径选择

为更好地推进农业经济发展,打破农作物产品市场交易的固有模式,必须注重农作物产品电商平台的建设过程。通过采用多种销售策略方式选择,更好地为农作物产品销售提供资源渠道。

5.2.1创建信息数据库农作物产品本身具有一般性的特点,但是为更好地展现农作物产品的影响效果以及销售数量规模,需要数据库信息资料作为支撑。按照构建数据库的信息资料收集要求,对农作物产品销售市场内多种农户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特别是对于农户的初级信息进行合理化的归类。同时,对于农作物产品消费者的初始交易期限,农作物产品购买需求和偏好程度以及交易品种等基本信息进行统计记录,逐步创建形成农作物产品的营销数据库。通过对农作物产品销售全过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全面的整合以及综合性的深入分析,细化数据库中的农作物产品消费者,挖掘潜在客户,为该类客户的农作物产品消费需求进行量身打造营销策略措施,从而提升农作物产品的销售量,增强农作物产品的销售效率规律探究。

5.2.2创设网络社区选择性创设网络社区,对具有共同消费偏好的人员借助互联网络的技术表现形式进行网络社交平台集合。也就是说,以农作物产品销售为基本核心原则,构建创设网络区域化管理群体,随着该类人群数量的持续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集合潜在的农作物产品消费者,从根本上印证了“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策略,成为重点的消费培养对象。同时,引入已经参与农作物产品交易的人员成为互联网社区平台成员,进而开展网络平台区域内的农作物产品交易经验交流,为农作物产品促销活动注入的宣传动力。

5.2.3优化产品包装设计提升产品价值对于“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的结构框架体系,将农作物产品包装按照用途细分为运输包装和销售包装两种形式,因此,对于农作物产品的互联网销售平台来说,优化农作物产品包装表现形式具有重要作用。选择性使用相似但具有个性化特点的包装,因为“互联网+”销售模式规律下,客户订单的数据信息较多,对同一类型的农作物产品采用相似包装可以有效地节省包装设计费用以及制作成本支出,便于客户能够快速的寻找自身所需农作物产品。更有利于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满足农作物产品可能存在的艺术品收藏价值需求,提升整体农作物产品档次和品质。除此之外,对于农作物产品的包装优化必须考量消费群体的客观条件需求,所以注重分层级的设定农作物产品包装。“互联网+”时代下,对于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以及农作物产品销售面向群体范围十分广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以及消费偏好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偏远地区的农作物产品包装实行更为保鲜的包装形式,对于有送礼需求的客户匹配相应的礼盒包装等都是更好的提升“互联网+”农作物产品销售量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全新阶段时期,注重营销策略的使用,展现多样化的营销模式,转变传统农作物产品只能采用线下的消费方式观念,注重农作物产品包装的作用功能发挥,从而更好地扩张农作物产品的消费群体范围,通过营销方式提升品牌的价值,实现农作物产品销售数量提升的农业经济发展策略目标。[4]

5.2.4加强专业人才培养为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古板的农作物产品营销观念,必须在推进我国农业发展进程中注重农作物产品营销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通过开展农户范围内的培训活动,逐步扩展农户培训内容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增进农户的培训成果,进一步提高农户农作物产品的生产水平,提升农户整体的综合素质知识积累。站在农户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本身农户的人员数量较为庞大,但是专业性的人才却寥寥可数,特别是对于“互联网+”的专业知识储备程度不够。因此,增强农户参与全新的互联网络农作物产品销售的培养机会,采用针对性的重点培育形式。对于农业内具有突出作用的种植大户以及农村专管部门机构人员进行前期细化的培育工作,包括农作物产品营销知识的内容讲授以及“互联网+”的综合能力锻炼,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推进“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专业人才的培育计划进程,进一步引领我国农村内农作物产品销售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于农作物产品营销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于此类专业课程的设置安排处于初创阶段,但是随着互联网科学信息技术以及农作物产品的销售形势的持续稳定发展,适应农业经济转型的需要,[5]终将有利于实现“互联网+农作物产品营销”产业人才的孵化培育。

第9篇:互联网的整合营销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营销;影响;现状及存在问题;7PS理论

1互联网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对教育培训行业市场营销的影响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特别是在我国大力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历史条件下,“互联网+”已经融入到各行各业,而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教育培训行业是近年来的新兴产业,始终处在稳定增长阶段,总体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演进。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各教育培训企业有了更广阔的产品营销渠道和发展机会。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教育的传统。近些年来,通过互联网发酵蔓延的“教育焦虑”也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极大的市场机会与发展机遇。教育培训逐渐覆盖了全年龄各阶段,为各个群体的受教育需要提供对应的服务产品,助推了知识付费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互联网的发展深刻地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的理念思维以及发展模式。一方面是对各培训机构以及企业的影响,互联网通过大数据信息技术深入影响了机构或企业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推送形式与呈现模式,比如线上教育、OMO模式、电商平台推广、APP推送等等。另一方面是对消费者受众的影响,消费者通过互联网数据分析可以更大程度地了解教育培训提供方的相关信息并加以比较,从而做出最优化选择。互联网的发展缓解了教育培训行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使教育培训服务的生产模式以及实际价值相较之前更加透明公开,有利于消费者做出最具有性价比的选择,但这也使得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综上,对教育培训行业的企业来说,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当下中国的教育培训行业呈现传统机构与新兴机构并存的业态。一部分传统机构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缺乏敏感度,保持着一定的行业惯性,总体运行的市场营销模式基本不变,试图固守原有市场份额。这一类传统的教育培训机构受到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的强烈冲击。它们所受到的冲击一方面来自市场同质性以及优秀新兴机构强有力的竞争,另一方面来自消费者对培训机构产品及服务日益提高的满意度标准。随着时代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环境与竞争形势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固步自封的企业终将被市场逐渐淘汰。而另一部分新兴机构则借助互联网技术的有力支持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智能化分析,准确地细分市场并进行有效定位,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充分发挥信息、网络、数据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衡性以及国民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性决定了教育培训行业的蓬勃发展动能。近年来,我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迅速,前景光明。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教育行业市场规模达到2.9万亿元,其中K12教育市场仍占据市场主体地位,并且在线教育呈现出了十分亮眼的发展势能。疫情时代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在线教育的迅猛发展,提前促进了教育网络化转变发展。总体来看,教育培训行业的总体营销状况良好,市场发展潜能巨大。回望过去,教育培训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阶段,逐步脱离了政府和国家的庇护,走向了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之中。“互联网+”时代下,教育培训机构面临着创新市场营销模式,寻求新发展的境况。互联网技术助力教育培训机构改变市场营销理念,发展新型市场营销模式,推动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智能交互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多元化的市场营销体系,使得市场营销的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但是,总体来看,“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现状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市场营销理念缺乏创新。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智能性,给予了市场微观主体无限的可能性与发展潜力。但是“互联网+”时代下,市场中仍有教育培训企业存在营销理念较为落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组织的盈利状况与市场竞争能力。部分企业忽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对细分市场与客户需求进行分析,而是依靠历史数据与习惯思维对客户群体进行主观臆测。同时,也存在一些企业固守原有的营销发展理念,实行较为保守的营销模式,没有将原有的市场营销思路与网络营销等新型营销思维进行有效结合,使得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缺乏针对性,错失潜在客户。市场营销模式比较落后。部分教育培训机构仍存在固守传统营销模式的问题。“互联网+”时代,信息智能技术使得培训市场的营销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企业所能争取到的顾客有效注意力逐步碎片化甚至于粉尘化的情况下,打印发放传单、人员推销、促销会议、街头拦访等过分依赖线下的传统营销形式不仅营销成本过高,而且总体营销效用较低。无论是作为产品和服务提供方的企业,还是作为接收方的消费者,都极大程度地受到了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影响。消费者接收信息的渠道逐步由线下向线上转移,KOL、KOC等意见领袖对顾客的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线上转流量竞争趋势逐步凸显。在教育培训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保留传统营销模式的企业难免处于竞争市场的下风位。营销渠道有所限制。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来说,有效的渠道是高效市场营销的关键所在。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更好地拓展业务渠道是“互联网+”时代下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尽管大部分教育培训机构都在推动业务渠道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面作出了努力,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过分依赖某些营销网点,轻视或者说缺乏能力和资源对线上新媒体渠道进行有力的开拓和发展。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只是建立了官方网站,认为有了这个网站就可以了,并没有及时更新相关信息,甚至一些教育培训机构上的基本信息填写得都不够完善[2]。这些企业缺乏对营销渠道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以及合理的资金配置,直接导致各个渠道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缺乏均衡性,很大程度地限制了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整体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3运用现代营销学7PS理论对“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行业进行营销策略创新

“互联网+”时代改变了教育培训行业原有营销策略的适用范围以及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对企业所使用的市场营销策略的适用性、创新性、智能性、及时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互联网+”背景下,作为市场经济微观主体的企业要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将自己的产品输送给细分顾客群体,将顾客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本文通过现代营销学的7PS理论,为“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提供一定的创新型营销策略加以参考。

3.1产品策略

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及服务应当贵精不贵多。“互联网+”背景下,产品、服务的高性价比以及凸显的品质优势是企业有效的竞争力。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应当借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提高优质产品及服务的质量,开发特色服务产品,淘汰弱势项目,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了时代脚步,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各教育培训企业应通过领先、跟随超越和系列延伸的新产品开发策略,重点关注新产品,抢占市场份额。同时,各教育培训企业应准确分析所属产品的生命周期定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恰当的市场营销策略,对优质产品给予资源倾斜,对劣势产品进行资源削减。

3.2价格策略

互联网时代使得市场上的价格趋向透明化、公开化,使得价格竞争战愈演愈烈。“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培训机构及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互联网大数据计算的方式在各方面压低成本,低价多销,争取市场份额,打好“红海”价格竞争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锁定有效的细分市场,着力为特定市场提供优质高价的有效针对产品,从而赢得忠实顾客群体,进而影响其他潜在消费群体,提高市场知名度,打好“蓝海”差异价格战。

3.3渠道策略

互联网时代给予了教育培训行业分销渠道更多的拓展可能性。当今时代,各教育培训行业选择分销渠道时逐渐呈现从线下向线上倾斜的趋势。互联网平台造就渠道多样性与多元化,使得企业有了更多的比较与选择,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择、约束、激励和评价渠道成员。互联网技术缩短了各教育培训企业的渠道长度,拓展了渠道宽度,有效地降低了成本,比如可以通过教育网站、百度搜索引擎、大众点评等渠道扩大销售面,提高营销效用。同时,各企业可以通过物联网、智能互联等信息技术加强与相关合作人以及推销商的有机联系,使得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大的营销渠道规模,提升销量。

3.4促销策略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高度碎片化使得企业获得顾客有效注意力的难度大大增加。教育培训企业应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方面技术提高新颖独特的宣传广告质量,重视针对不同顾客群的有效关系营销,推行时机合适的销售促进活动,最大程度地将顾客的注意力转化为有效购买力,比如在微信开展朋友圈点赞营销活动、在大众点评和小红书等平台加大宣传投入、在官网提高信息全面性和品牌美誉度等。在合适的媒体上新闻报道或宣传文章,有实力的培训组织也可以作一些平面广告或电视广告,网络广告也是不错的选择。关键是要做好项目、渠道与价格的整合,形成特色,传递一致的形象[3]。

3.5人员策略

人才是引领企业繁荣发展的第一动力。同样的产品服务会因不同的教师及相关服务人员产生不同的价值表现。所以,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完善相关体系建设,提高员工满意度,实现内部人才队伍智能发展。有效的管理与激励体制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高企业整体绩效的重要保障。各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与信息技术建立合理有效的绩效监管激励体制,更大程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并且教育培训行业企业总校管理人员还需要定期与分校管理人员积极沟通,帮助其明确管理方法、管理重点,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的整体性[4]。

3.6差异化策略

企业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决定了其必须进行市场细分与选择。“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以及电子算法可以帮助企业梳理细分市场,准确定位消费者需求,掌握市场动向。对于企业的产品而言,“差异化”也就意味着区分其他品牌产品的独到之处。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深入分析市场现有的产品,进而根据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本品牌特色的差异化产品。综上,各教育培训机构应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针对所选择的各个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及服务,在其经营领域形成产品特色、差异化以及品牌优势,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7过程策略

市场营销的整体过程应具有较强的有机性和流畅性,从而形成较高的整体营销优势。有机的整体所发挥的效用可以大于各部分之和。课程的整体氛围、老师的整体表现、课堂的基础设施水平、员工对消费者的关切程度等细节都对于整体服务过程的品质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如果忽视整体过程服务的重要性,则会造成服务效率较低、服务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顾客的满意度。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观测整体服务的进展过程,从而及时发现并修正整体过程服务的脱节点。立足于过程策略,教育培训行业应高度重视过程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提高整体的服务品质与顾客感知价值。

参考文献

[1]王雪.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企业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0(18):80-82.

[2]周倩.互联网时代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9(06):79-80.

[3]焦峰,韩梦洁.教育培训营销策略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8(9):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