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精选(九篇)

财务管理和管理学

第1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教学方法;完善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44-02

财务管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不单单能够满足教学计划,也为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能力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一门应用型管理学科,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分析、控制、评价与考核等,它与会计学、管理学、市场学、金融学等学科关系密切,互为补充和完善。所以,财务管理的学习必须融会贯通各学科知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一、强化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强化动手能力是培养实践能力的基础。提高动手能力,不单单是学生对所学会计实务操作软件的熟练应用,于此同时,由于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对各项财务活动建立决策模型计算评价指标,所以,高校应倡导学生尝试用Excel VBA编制软件,建立包括应收账款、财务预测、利润管理等各种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能够提高财务分析的精确性和决策判断水平有着自己相对较高的价值。这些模型建立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反复的操作实训。高校要为学生提供好条件措施,无论是指导教师,还是实验室的配用上。校外实习可以分配学生去与学校进行合作的企业进行实习。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课程的相结合。强调在财务管理理论指导下进行财务管理的实践训练,正确处理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近几年,上海海洋大学经管学院在实际教学改革中逐步落实,达到不错的效果:已经部分开展运用CAI,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践教学,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开发了案例教学数据库;实验室建设规划完善、实验室软硬件设施齐全,此外,还配有“电算化会计实务模拟系统2.0版”“金蝶财务软件(网络版)”等财务软件,以及统计分析软件。这些软硬件为开展实践教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二、满足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实践性强是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特性,所以,学生的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的重点之重。复合型人才是21世纪需要的人才,也是现在培养的人才。进行2年的学习培训,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并能应付随时发生的状况,财务管理专业应该运用得当方法让学生对知识内容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吸收成为自己的知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相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将课堂讲授知识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根据理论知识开设相关的实践课程,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教学质量。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开展的企业财务决策沙盘模拟对抗训练,跟以往的案例为主的管理类课程有很大区别,是有效地跟实践相结合的互动学习。让学生们分成几个管理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将分别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进行比赛,企业结构和经营管理的结果将全部展示在模拟沙盘上,这样的沙盘模拟训练让学生对于业务流程和科学决策程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三、更新完善教学知识

自1993年以来,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会计学科的影响显而易见。随着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对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笔者认为,财务管理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基础实践知识和学科前沿部分,其中基础理论知识部分,比如财务管理目标、资金时间价值、投资风险价值、资本成本等,应保持在一个基本稳定的教学构架,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如投资决策、融资决策、财务预算的编制等,应结合企业在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新难点,建立大量的案例库,展开案例教学。学生通过实践学习,一方面可以灵活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因为学以致用,而建立日后步入社会的自信和从容。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根据现在社会对会计学发展的的需求,及时对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进行丰富。而且让学生掌握的这些新的技术与方法要能运用于实践,注意与实践的联系。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财务管理的课程建设中,财务建模和ERP财务管理模块实训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其中财务建模,就是将财务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将俩者有效结合起来,在计算机环境中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建立各种财务管理模型,为定量分析提供技术支持的方法和技术课程。

四、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因此根据讲授的课业,需不断推进财务管理教学方法的完善和创新。在以往,教师只是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内容,直接将这些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只是全部接受,其结果是学生缺乏自主思考,主观能动性不够,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对于具体知识是否掌握是否会运用无从了解,上课效率不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是,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将单纯讲授式与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相结合,针对基础性知识,以讲授法为主,课程讲授中遇到比较不易了解的知识点,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接受正确的理论观点,让课程教学质量有一个高的提升。比如,笔者在讲授长期投资决策的过程中,事先根据本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准备好问题,先将问题象抖包袱一样提出来,例如“如果你有机会进行一项长期投资决策,怎么样评判这个项目可不可行呢,是该着重看利润指标还是什么?”让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然后带着问题和思考听讲,随着讲授过程逐层深入,逐步揭开真相的面纱。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提问多质疑,这种提问和启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有帮助。同时,为辅助讲授法,在课堂讲解过程中结合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社会调查和实习等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全面地掌握了解课程的知识内容。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已有财务实验室,从对过去几届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开展的实验教学来看,学生进入实验室,可以充分运用用友软件等系统中的财务管理功能模块,掌握ERP环境条件下的财务预算、控制、分析、评价和考核等技术和方法。与过去的单纯的课堂讲解比较,效率更高一些。财务管理要求的实践性很强,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不单单只是提出来,还有将其执行起来,对教学设计和方法各方面改革创新,完善专业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岳文赫.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问题研究[J].理论界,2007,(2).

[2]谢明.开展案例教学推动教学改革[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2006,(3).

[3]张鸣.高级财务管理[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第2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市政工程;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作为重要的的事业单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财政管理,将每分钱都花到刀刃上,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其管理水平,才能发挥其在推动市政建设和社会主义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制约,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理念比较落后,造成财务管理方式之后,严重影响了市政工程管理单位良好社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必须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式,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管理势在必行。

一、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及对事业单位的意义

1、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

为了全面促进会计改革,我国出台了关于会计改革与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纲要》,在该纲要中,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指出了各企事业单位应该进行会计改革,应该从科学化精细化的角度入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该纲要还特别指出事业单位要在进行会计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会计标准的体系。这给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有利于促进其改革的进行。特别是随着当前市场经济的深入,事业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开始暴露出诸多弊端,无法满足财务管理的需要。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指的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构建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财务管理体系,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的特点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现有体系的不妥当之处进行改革,让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走上科学化道路。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指的是在科学管理的基础上要树立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要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实施精确、精细的财务管理。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是与粗放管理相对的,能够有效促进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2、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对事业单位发展的意义

首先,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是建立高效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保证。当前,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普遍存在办事效率低,日常办公浪费严重的情况,为了实现事业单位的高效运转,必须要加强日常财务管理,注重依法理财,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其次,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如果不注重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将会造成固定资产的损失和浪费,将会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很多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在财务管理上预算执行率较低,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较为混乱,采用科学化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再次,采用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提高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业单位要发展,必须要重视财务管理,而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能够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二、事业单位实施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的策略

1、转变粗放管理观念,让科学化和精细化理念深入人心

行为要转变,意识要先行,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等事业单位来说,要想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必须要转变过去粗放型的财务管理观念,必须要渗透科学化和精细化的理念,要实现具体的转变,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领导要发挥带头作用,主动学习相关要求。上文提到我国出台了关于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和科学化财务管理的纲要。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组织相关领导学习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要求。这样才能进一步明确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内涵,才能明确在实现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上需要做的各项工作。只有领导主动带头学习,才能对其他部门员工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要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内部加强科学化和精细化财务管理宣传。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传统的财务管理中,财务管理往往是由财务部门进行的,其他部门员工对财务管理的具体事项往往是不闻不问,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必须要加强内部宣传,要通过内部宣传平台,诸如单位内部网站、单位宣传栏等,对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进行详细的介绍,或者通过内部广播平台进行长期宣传,让单位员工都知道何为科学化、精细化财务管理,如何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精细化、科学化财务管理。这样才能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3)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到工作日清。要让财务管理人员树立精细化和科学化的财务管理意识,将财务管理部门员工的工作责任划分清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并要求他们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各项工作做到位,做到工作的日清日结。

2、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构建精细的预算编制

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是第一位的工作,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注意的关键活动,其编制也是较为复杂的。为了避免事业单位单位在传统预算编制中,人员经费过度挤占其他公用经费的问题,在编制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当前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标准定为过低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制定科学的定额制度,除了要完善基本指出定额管理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合理分配经费比例,保证定额制度的科学性。此外,为了让预算编制更加精细化,可以考虑预算编制与该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要充分考虑该单位发展的需求及特点,充分利用该单位的资产报告,然后重新确定资产配置和各项实物费用的定额制度。并加大对资产处置和出租收入的管理力度,将其纳入预算中,将二者有效结合。

3、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各项费用支出的精细化管理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成本核算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如果不注重成本核算,会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消耗。因此,必须要通过成本核算的精细化来达到财务管理的精细化。在具体的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

(1)将各项项目成本纳入核算范围。市政工程单位的成本核算是非常复杂的,在其日常运行中,会产生诸如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劳务费用和各种通讯费用及水电费用等消耗,要想实现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必须要将各项费用核算进去。要保证各项实际发生的费用都纳入到成本核算中,避免成本核算太过粗糙。

(2)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调整。有的时候,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成本核算会存在不够全面的情况,因此,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前一段时间的费用进行成本核算,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补充,调整成本费用的核算,从而实现科学的成本核算,充分调动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应该将成本核算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的精细化支出管理。

4、注重固定资产折旧管理,推动其科学化和精细化

对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来说,在日常运行必然会产生固定资产的消耗,特别是当一些固定资产折旧后,其消耗不容忽视。因此,市政工程管理单位应该积极引入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制度,这样一来就能避免长期一来事业单位在账面资产上的虚化问题。特别是当事业单位的一些资产在已接近报废或者已经报废的状态下,如果仍未进行资产价值的确认,那么将会虚增资产,会造成资产信息的不真实。因此,必须要细化资产管理,要秉承有人用有人管的原则,完善固定资产的折旧制度,并让其与预算管理结合,实现折旧预算,最终实现资产管理的精细化。

5、上级单位要加强批复,实现批复精细化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在制定出来以后,是要进行审批之后才能执行的。因此,必须要加强预算批复的管理。上级部门在批复时,要严格遵守遵守我国最新出台的人事工资政策,来确定职工薪酬,避免部分事业单位为了占用工资额而其他其他经费,导致实际工资总额出现不符现象。此外,在三公经费的审批上,也要精细化。例如,对公务接待费的批复不能仅仅把事业单位上报的相关预算作为依据,还要利用绝对额来进行批复控制。在批复时,还要充分考虑各地市政工程管理单位所在地的物价水平等,以便做到科学批复

参考文献:

[1]高建芳,赵立丛.科学化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2010(17).

第3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按照教育部产业规范化建设要求,各高校相继成立了产业集团,将高校所有经营性资产全部划转到产业集团管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基本完成了经营性资产划转工作。高校产业集团对所属企业的管理主要体现在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上,而财务管理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新模式,推动高校产业集团持续健康的发展,是高校产业集团需要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经过近几年的高校产业改革,多数高校企业已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因高校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在日常的财务管理中仍面临诸多问题:

1.会计基础薄弱,财务管理比较松懈。在“事业管企业”的管理模式下,高校企业所有者基本处于缺位状态,学校对企业的缺乏监督约束,以致部分企业目前仍是手工做账,且财务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业务水平低,无法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内部管理及外部监督的需要。

2.财务管理受行政干预的影响。改制后的高校产业,虽然已实现校企分离,成为法律上独立的经济实体,但事实上,目前仍有许多高校企业与高校存在密切的联系,在日常经营活动中仍会受到广泛的行政干预,其财务管理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3.高校产业集团权威性不够。高校产业集团成立于子公司之后,且没有具体的主营业务,这就客观造成了“先有儿子后有爹,爹还是个穷爹”的尴尬局面。因此,对所属企业的管理缺乏相应的话语权,对其财务管理也无法到位。

4.涉及行业较多,管理难度很大。由于高校产业集团内企业众多,且涉及科学技术、零售业与制造业等诸多领域,行业跨度较大,给财务管理造成很大难度。

二、加强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应对策略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使高校产业集团对所属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复杂而艰巨,面对这种状况,高校产业集团应正确行使财务管理权,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使财务管理做到既不会越位,也不会缺位。

(一)将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高校产业集团作为所属企业的出资人,为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他们更多的关心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而这需要有效的财务管理来保证。财务管理与公司治理不能割裂,财务管理应纳入到公司治理框架之中。即在高校产业集团治理结构建设过程中,设计合理的财务组织结构及运行机制,确立资金监控机制,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网络,是保证高校产业集团治理机制有效,资金安全和资产完整的基本条件。只有从源头实施财务管理,才能保证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达到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协调和制衡,才能维护高校产业集团利益主体的正当权益,最终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二)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高校产业集团所属企业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上市公司,此类企业,属于社会公众企业,透明度高,需要接受社会公众和证监会的监督,一般管理比较规范;二是全资或绝对控股的企业,此类企业是高校产业集团重点管理的对象,高校产业集团负有重要的管理职能和责任,三是高校产业集团非控股企业,对此类企业,高校产业集团的主要职能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高校产业集团应根据各类企业的特点,实行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财务管理模式。1.对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在地理位置等客观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全资和绝对控股的子公司实行集中财务管理模式,将各子公司的财务全部集中到高校产业集团统一管理,建立财务结算中心。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高校产业集团财务部门的人才优势,节约资源,有利于强化财务管理,可有效调节资金流向,合理控制资金的使用,便于协调各子公司的资金状况,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可以有力地加强对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控制风险。2.对上市公司及规模较大的子公司,实行分散财务管理模式,同时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对独立核算的子公司,高校产业集团应委派财务负责人,这种模式有利于高校产业集团全面行使对子公司财务工作的管理权,可以对经营者进行最直接的、最有效的监督,形成相互牵制的制衡机制。3.对于非控股企业,由于高校产业集团没有财务控制权,故可依据《公司法》规定,要求非控股企业定期提供财务报表,并通过高校产业集团派出的监事定期检查企业财务账簿,进行财务监督和风险评估,依法维护高校产业集团的合法权益和资产完整。

(三)强化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1.转变财务管理观念。首先转变高校产业集团财务人员观念,确立新的理财观,增强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跳出算账管账的思维框架,充分利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其次转变学校有关部门的观念,充分认识到高校企业是独立的企业法人而不是学校“小金库”,可以随意支取资金,不能对其经营进行行政干预。

2.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财务分析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各类专业培训,建立学习型的财务团队。财务人员要对重要经济业务进行事先预算、事中跟踪,对会计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分析,定期报送财务分析报告。

3.完善所属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通过高校产业集团派出的董监事的认真履职,对其财务计划、财务决策、重大资金等实施有效的监控,强化出资人约束机制。同时,对所属企业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对其经理层进行绩效评价,并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其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4.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将业务活动、资金流动、会计核算、资产管理都纳入预算管理体系中,形成覆盖整个集团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各领域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并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

5.实行财务负责人委派制。对实行分散财务管理模式的所属企业财务负责人高校产业集团委派,并对其实行纵向管理,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同时对委派的财务负责人实行年终考核制度。

6.建立财务监督机制,加强内部审计控制。以强化资产控制为主线,建立审计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所属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监督和完善其内部控制制度,并对工程项目、经济合同、合作项目等开展单项审计。

第4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3.08.06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3)08-0110-01

当前独立学院的办学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和机制,其人才培养目标既区别于以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普通高校,也不同于以实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高专,而应定位为应用型人才。

1 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为了形成独立学院自身的特色,大部分独立学院首先将重点放在了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的改革上,而对实践教学的建设投入不够,没有理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之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没有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没有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1.2 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够

教育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和水平。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师既应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又应具有较强的财务管理实践能力,包括手工操作能力、财务软件运用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等。目前独立学院的财务管理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是聘请母体院校的教师,而他们中大部分是过去从事会计教学和研究的教师因工作需要转为财务管理教学和研究,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熟悉尚需一段时间。独立学院另一部分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的,没有参加企业的财务管理实践,对企业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财务问题认识不足,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 校内外财务管理实践基地建设薄弱

校外实习对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非常重要,学生通过校外实习可以了解财务管理工作环境,并掌握财务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但目前由于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猛增,加上企业开始激烈竞争,一些单位以工作忙、没有时间接待为借口,不愿意接收实习生,使学校联系实习单位的工作处于困境,因此一些学校通常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的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2 加强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的措施

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上机、实验、认识实习、课程设计、课外实践、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这些实践环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就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为加强和完善独立学院的实践教学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 制订适合于独立学院培养目标的实践教学计划

作为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同时将实践性教学分成基础训练、单项实验、综合实验及专业实习4个层次。基础训练针对低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技能方面训练,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训练、计算机操作技术训练等。单项实验是在针对财务管理的每一个重要知识点分别设计若干个实验项目,主要包括会计学原理、成本管理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分章单项实验。综合实验是将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以案例的形式加以体现,分别设计筹资决策综合分析、企业长期投资决策、企业并购决策分析等实验项目,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财务管理与会计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专业实习往往是和毕业实习结合一起的,是对大学几年系统学习的总结。针对以上教学计划中的4个不同层次,分别制订出不同的实纲,保证实践教学计划的有效实施。

2.2 加强实践教学专职教师的培养

实验指导教师是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进行的必备条件。学校要加强对现有实验教师的培养,建立实验教师轮训制度,让教师每隔一定时期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锻炼一次。另外,学校可以聘请企业内的财务负责人和财务总监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定期到学校讲课,学校中的专业教师也可以被企业聘为顾问,通过互相兼职,可大大提高财务管理实践的师资水平。

2.3 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及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2.3.1 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

由于许多企业未单独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加上企业担心商业秘密泄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校内建立模拟财务管理实验室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建立的当务之急。校内模拟实验室是仿照一般企业的财务部门,然后根据实验要求将企业特定的业务照搬到实验室内,让学生在全真的环境下进行训练。

第5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财务信息化;学校;财务管理;提高效能

财务信息化是指在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结合当前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将多媒体网络技术、现代管理理念融入财务管理中,建立以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在互联网的运用中更加高效的财务统计、核算、分析、决策、监督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化,提高财务管理效能,从而促进学校发展。这种财务管理方式更加适应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

一、学校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1.财务信息共享度不高

学校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校财政状况,促进学校有序发展。而如果财务信息共享度不高,学校各个部门和负责人就不能及时地了解学校财政状况,还会影响相关部门进行决策分析,耽误学校的工作进程。财务非信息化或者半信息化都不能够全面地提高财务信息的共享度,只有建立完整全面的信息化系统才能更好地实现财务信息共享。

2.缺乏综合性和安全性

学校领导人要根据学校的财务管理情况进行决策,这关系到学校的政策和发展方向,而对学校的财政情况进行决策分析需要对财务进行一个综合情况的分析评价。现在部分学校采用分散的财务管理系统,财务信息不能及时汇总,就会影响学校负责人对学校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同时,现在许多学校的财务管理方法存在较多的漏洞,极易造成信息泄露等安全问题,不仅影响学校财务管理的透明性,还会严重影响学校发展。

二、财务信息化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为了改善传统的学校财务管理办法中存在的不足,现在许多学校都逐渐开始引入财务信息化管理方法,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效能。财务信息化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改变传统管理模式,规范财务管理过程

财务信息化管理改善了传统的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指导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财务数据获取、传递、加工、分析过程,并且通过综合的管理系统建立一种在管理信息输出、披露时,不受时间、地域以及方式限制的工作模式。这种管理模式的改变也更加有效地规范了整个财务管理的过程,不仅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使得管理过程更加简单以及系统化,减少了人工失误对财务管理工作造成的影响,并且随着财务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成熟,现在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已经发展成为利用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方法和先进高效的资本预算管理、财务预算控制管理、会计核算管理等多项财务信息化控制手段来帮助学校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建立了系统、规范的学校财务管理过程。

2.提供更好的决策分析帮助

财务信息化也就意味着财务信息的综合化,信息化的财务管理系统能够初步去除冗余的信息,将真正有效的决策信息呈现给管理者,使学校管理者能够看到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财务信息化能够有效消除传统管理模式的缺点,将财务信息更加快速、准确地展现给决策者。同时,利用现代化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为决策者提供数据分析和改良措施建议,决策者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决策,并且还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的决策模拟系统进行决策模拟实验,以帮助学校管理者制订更加高效的管理措施。

3.有效提高财务信息的共享度

通过一个整体化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整个学校的各个部门都能及时得到财务信息的共享和反馈,通过了解其他部门的管理运作来对部门工作进行合适的调整改善,从而更好地配合学校整体工作。同时,财务信息化也能够及时反馈财务信息,帮助学校各部门发现和改善财务漏洞,并且及时将部门改善措施分享传达,使得财务信息的管理更加合理化。财务信息共享度的提高也有利于学校部门进行财务预测,通过各个部分财务信息量的汇总提高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及时进行决策,帮助学校及时处理财务问题。

三、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方法

1.做好科学的规划设计

要对学校财务管理方法进行改善,首先要做出科学的规划设计。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在施行过程中不断对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和改善。因此,学校领导人首先应该重视学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加强对各部门的工作管理和监督,要切实加强信息化管理意识的紧迫感和重要感,坚决推进财务信息化管理的决心,科学地对各部门工作进行分配和督促。学校各个财务管理部门也应该提出增强财务信息化管理的方案,由学校领导人进行统一决策,找出科学的规划设计方案,从而提出有效地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措施。

2.制定信息规范

拥有一个统一的财政信息编码规范是学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关键工作,也是提升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共享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只有统一的规范信息编码才能够实现财务数据的交换性和可比性,为财务数据的合并、分析以及数据报表的生成和管理提供了基础和便利。一个规范的信息编码系统能够提高学校财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性,更好地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传递,从而更好地提升学校的财务管理效能。

3.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加强学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必须重视信息安全工作,只有安全的管理系统才能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效果。因此,学校也必须重视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性,要及时对可能存在的漏洞进行修补,定期对系统性能进行检查测试,防止因为系统错误而导致的财务信息错误,以免影响学校的财务工作,加强学校财务信息的安全性。

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是目前学校财务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并且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校财务管理效能,帮助学校顺利开展一系列财务工作,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的快速高效发展。但是目前的财务信息化工作也存在许多不足,还需要学校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合理改良,只有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和改进,才能更好地提升学校财务管理的效能。学校领导人要提高对财务信息化工作的重视度,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加强监督管理,改善对财务信息化的认知,使其能够发挥更大的功效,切实改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加快学校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第6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财务活动和以财务活动为基础所形成的各种财务关系的管理。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财务管理的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传统的以“报账+算账”为特征的核算型财务模式表现出很强的不适应,构建以“管理+核算”为特征的管理型财务模式是高校财务管理当前乃至今后较长一段时期面临的重要课题。相对于核算型财务模式而言,管理型财务模式更注重财务的资金运筹和各种财务关系的处理。

一、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应创新财务管理观念

创新财务管理观念要求改变长期以来认为高校财务管理就是核算的观念,树立筹资、合理使用资金、资金效益等观念。

众所周知,高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这是计划经济时期乃至现在国家对高校单位性质的认定。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高校财务就是按照财政预算规定的支出范围和标准正确进行支出的核算,高校会计就是财政的“出纳”,高校财务管理就是核算,这些观念似乎也已成为财务人员的固化思维。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高等学校的投入将重点支持重点高校的重点项目,高校单靠财政拨款实现发展已经或将会成为历史。面对新的财务管理环境,如何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借助市场机制和金融市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并合理使用资金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已经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这势必要求高校财务人员树立筹资、合理使用资金和资金效益等观念。

树立筹资观念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具有开源意识,能够从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变国家财政拨款主渠道筹资为以财政拨款为主、学校教学、科研及其它方面创收为辅、银行借贷为补充多渠道筹资。为了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改善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并积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高校财务管理的融资功能显得越来越重要。无论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还是学校日常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的顺利进行都离不开财力的支持,为了保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高校财务人员还应树立合理使用资金的观念。高校财务人员应能够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资金供给的关系,将筹集到的资金合理地分配到教学、科研、管理、基本建设等方面。树立资金效益观念要求高校财务人员在多渠道筹集资金、合理使用资金的基础上,注重资金使用效益,做到节流与开源并举,建立并实施资金使用效益考评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杜绝无预算支出的发生,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二、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应创新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创新财务管理组织机构要求设置与管理型财务模式相适应,突出财务规划、控制与协调、分析与考评等功能的组织机构。

财务管理组织机构是财务活动实现合理分工与协作的有机形式,机构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财务机制运行的效率。我国高校目前大多采用以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为框架的财务管理组织结构,财务处在学校法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下设工资核算科、教学经费核算科、科研经费核算科、收费核算科、药费核算科、综合管理科等,这是传统的以“报账+算账”为特征的核算型财务模式的直接体现。构建以“管理+核算”为特征的管理型财务模式要求突出财务规划、控制与协调、分析与考评等功能,这势必要求重新设置与管理型财务模式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

与管理型财务模式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要体现资金运筹的分工与协作框架,而不仅仅是核算。根据这一思路,财务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置需要首先按照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与综合管理三个功能区来设置,然后再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两个功能区分别设置具体的工作区。财务管理功能区主要实现资金运筹及其效果分析,会计核算功能区主要实现会计核算,综合管理功能区主要实现财务管理功能区与会计核算功能区的协调。其中对财务管理工作区的设置应包括财务规划科、财务预算科、财务分析和考评科,对会计核算工作区的设置应包括工资核算科、教学经费核算科、科研经费核算科、收费核算科、药费核算科。上述机构设置将促使高校财务工作的重心由原来的核算转向管理,有利于提高新形势下学校财务管理水平。

三、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应创新财务管理方法

创新财务管理方法要求依据现财观,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包括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核算、分析和考评等。

就目前多数高校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而言是预算管理加上会计核算,但由于预算管理方法在不少学校仅仅是形式上的应用,并没有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这主要表现为预算编制质量不高、预算执行难、预算执行结果缺乏考评等方面,因此从实践层面看高校真正应用的财务管理方法就是会计核算。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似乎仅是向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等有关方面提供会计核算资料。构建管理型财务管理模式要求依据现财观,建立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现财观认为科学完整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应当包括财务预测方法、决策方法、计划与控制方法、核算方法、分析与考评方法等。

高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预测方法体系就是要能够根据财务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相关资料,考虑现实发展条件,对学校未来财务活动和财务成果作出科学的预计和测算。在财务预测过程中要明确预测目标、收集预测资料、建立预测模型、选好适用的预测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预测结果。高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决策方法体系就是在财务管理目标的总体要求下,财务人员通过专门方法从各备选方案中筛选出最佳方案。在财务决策过程中,要确定决策目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已有的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分析评价各种方案的优劣,从中选出最优方案。高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计划与控制方法体系,就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在预算过程中要正确分析财务环境,注重预算编制的质量。通过预算对学校财务活动施加影响,以期实现预算指标,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不做好计划与控制工作,再好的预测与决策都是无效的。在财务控制过程应按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将指标合理分解到学校各职能部门和院系,并实施跟踪控制和考核奖惩。高校建立健全科学的核算体系就是要明确核算是管理的基础,财务作为为全校各部门及师生服务的重要窗口,核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高校财务模式由

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并不等于可以放松核算工作,相反,必须通过强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会计核算流程,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和决策有用的会计资料。高校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分析和考评体系就是要根据管理结果和核算资料,运用特定的方法对财务活动及其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在财务分析和考评过程中要依据可靠的资料,选择好考评指标,找出问题,明确责任,提出整改措施,不断改善学校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应创新财务管理手段

创新财务管理手段要求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将管理与核算融为一体,进一步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

伴随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等学校管理使用的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资金来源渠道也越来越多。目前高校总收入中,除财政拨款外,来自学费、宿费、科研、产业、捐赠等方面的收入增长较快,有些高校的这部分收入甚至已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教育资金规模的增大和财务活动复杂性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为高校各项事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另一方面也对高校改进财务管理手段提出了新要求。尽管会计电算化工作已经在绝大多数高校被广泛采用,但目前解决的主要是会计核算,管理的内容很少涉及。在以网络和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何将高校财务管理的所有内容全部纳入财务信息化系统,通过先进的财务管理手段来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服务水平是高校财务管理应该关注并着手解决的一项任务。

管理型财务模式要求将核算与管理融为一体,这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功能较强的财务软件来实现。高校要重视新环境下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大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投入,建设高水平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财务部门需要同软件公司合作,针对高校财务活动实际和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的要求,对在企业中应用得比较成熟的管理型财务软件进行功能拓展,开发出适用于高校融核算与管理为一体的高校版管理型财务软件信息处理平台,使高校财务管理真正从静态走向动态,而且能让全员参与财务管理。通过增加软件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功能,保证所有财务活动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核算和事后有分析,而且要形成实时理财、全员理财的格局。

五、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应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

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要求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必须与管理型财务模式相适应,财务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应具备沟通与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增强参与管理的意识。

财务管理人员是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主体。无论多么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最终都还要借助人的力量来实现。我们可以根据管理型财务模式的要求创新管理理念、组建新的组织机构,建立新的方法体系,采用新的管理手段,但如果缺乏具备相应素质的财务人员来实施,管理型财务模式依然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此如何切实提高现有财务人员的素质,配备高素质的财务人员是构建管理型财务模式的关键。

正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将高校财务管理定位在单一的会计核算上,认为只要懂会计就能够胜任工作,造成目前高校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其直接表现就是:首先,财务人员的学历多为中专、大专,本科很少,层次偏低;其次,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中会计核算知识占绝对比重,其它知识极为贫乏;再次,具有初级、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较多,具有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偏少;最后,财务人员的沟通与学习能力不强,不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高校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和管理型财务模式的构建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算账、报账等基础核算工作,而要将视野扩展到财务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高校财务人员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加强金融、法律、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沟通与协调能力,善于处理各种财务关系,增强参与管理的意识。

第7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专业市场定位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 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 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 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 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②向德伟.关于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和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会计研究,2003;3

第8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一、逻辑起点之标准

科学的认识论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建均有着统驭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笔者认为构建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该是该学科研究所揭示的最终成果。它之所以能成为逻辑起点,是因为它是关于该学科研究对象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这样,以它为出发点,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进程的路径,就能把该学科的其他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

基于上述对逻辑起点的一般认识,笔者认为能够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应当具备下列主要标准:

(一)它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理论认识,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

(二)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基点,从此开始,通过逻辑推演,层层递进,再现其他理论要素,就能构建起前后一贯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它在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能起到统驭的作用,即它不仅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并且对其他理论要素的建设和发展以及相互协调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各种观点之评价

充当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理论要素是什么?目前学术界有多种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6种观点:

(一)环境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理论是从财务管理实践中产生的,而财务管理实践又是在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进行的,因此应根据环境的需要确定出财务管理目标,进而确定出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比如有人认为,“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是以企业为中心,随着企业生产条件、经营条件的变化,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投资财务管理等几个阶段”(张传明等,1994年)。诚然,财务管理环境对推动财务管理发展的重要性是无法否定的,但并不能因此而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它是极为复杂且不确定的,因此以它为逻辑起点,就很难建立起相对稳定、成型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二,它只是财务管理及其理论发展的外因或条件,而且对其他任何活动及学科研究都有影响,因此它不能将其自身与财务管理及其理论联系起来,更不能演绎推论出财务管理其他理论范畴。

(二)假设起点论认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研究和发展,都是以假设为逻辑起点,然而在财务学的研究中,却忽略了这一点”;“假设对任何学科都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它对学科的理论和实务提供了出发点或奠定了基础”(陆建桥,1995年)。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与提炼,反映了财务管理同其环境之间的联系,是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及其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自然也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要素。但是,也不能因此而认为它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财务管理假设作为对财务管理环境的高度抽象和提炼,总是与特定的财务管理环境相联系,因此当财务管理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之后,原来的假设就可能失去其效应;第二,财务管理假设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要素,既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全面性影响的假设,也包括对财务管理有局部性影响的假设,还包括对某种财务管理活动或事项有影响的假设;第三,财务管理假设只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的理性认识,而不是对财务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定性的理性认识,因此不可能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起到统驭作用,更不可能由此再现其他理论要素。

(三)产权结构起点论认为,“产权作为一切经济制度的基石,对企业的经济行为起约束作用,财务管理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必然受到产权结构的制约。不同的产权结构形成不同的财务管理模式,可以说,产权结构决定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因此,研究财务管理应从产权结构着手”(王仲兵,1994年)。产权结构作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对企业财务管理确实有着较大的影响。如资本结构、资产的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及其所体现的财务关系等内容均会受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因此在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考虑到产权结构的影响,对于完善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关系有着积极的作用。尽管如此,但仍不能把产权结构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理由主要有:第一,实际工作中,在产权结构与财务管理的联系中财务管理可能是起主导作用的方面。这是因为通过实施有效的财务管理活动,包括优化资本结构、有效配置资产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权等内容,就可使产权结构得以调整或重新安排,变得更加合理。所以,如果以产权结构为逻辑起点来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便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这种能动作用的发挥;第二,产权结构是产权经济学所必须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虽与财务结构有一定的联系,但它本身并不是财务范畴;第三,产权结构实际上属于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因此它同上述的环境起点论一样,也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四)目标起点论认为,“任何管理都是有目的的行为,财务管理也不例外,只有确定合理的目标,才能实现高效的管理。我认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应是以财务管理的目标为出发点……”(王化成,1994年)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于规范和指导财务管理活动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把它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有其片面性。这主要是因为:第一,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目标达一实践要素的理论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目标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因此它必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也具有较大的主观成分;第三,由上述逻辑起点的一般涵义可见,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与财务管理目标作为财务管理活动的起点是不同的,如果把它们等同起来,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五)对象起点论认为,财务管理对象是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其针对性较强,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关于财务管理对象的理论只是对财务管理对象这一实践要素的理性认识,而不是揭示财务管理实践一般规定性的基本概念,因而它不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最一般、最一抽象、最简单的理论要素;第二,财务管理对象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范围及深度要受到财务管理的环境、目标、方法、主体等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因而它在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不可能起到统驭的作用;第三,财务管理对象的内容是复杂多样的,因而这种具有复杂性的理论要素,是不可能成为逻辑起点的。

(六)本金起点论认为,本金是财务理论的基本细胞,财务应用理论无不与本金的运动联系在一起,财务基础理论也蕴含着“本金”这一基本概念,因此现代财务理论的研究,应从分析本金及其运动规律开始(郭复初,1997年)。的确,本金是企业十分重要的财务资源,加强对本金的管理与研究,对于保证本金的合理流动和保值增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如此,把本金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也是缺乏科学性的。其原因主要在于:第一,本金属于财务管理的对象,因此它和上述的财务管理对象一样,也不能作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第二,尽管本金是财务管理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毕竟不是财务管理对象的全部,因此如果以它为出发点来从事财务管理及其理论研究,就势必会限制财务管理的作用范围,很难构建起内容完整的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第三,财务管理的对象与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对象显然是两个不同层次上的问题,正如森林不是造林学的研究对象一样。本金属于前者,而这里所研究的逻辑起点则属于后者。可见,把本金作为逻辑起点就违背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上述各种观点虽有见地,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所以有必要对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加以重新选择。

三、财务管理理论体系逻辑起点之我见

根据上述选择逻辑起点的标准,在对上述各种观点评价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构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应是财务管理的本质。其理由主要如下:

(一)在把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中,必须从反映事物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规定性出发,才能把事物各个方面的规定性统一起来,达到多样性的统一认识。财务管理本质作为关于财务管理实践的一般规定性的范畴,是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所揭示的最终结果,是造财务管理理论要素中最一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所以从此出发,并沿着从一般到个别、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再现抽象过程的路径,就能把其他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再现出来,达到有机的统一,形成理论体系。相比之下,其他每个财务管理理论要素包括财务管理假设、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对象、财务管理环境等在内,都是关于财务管理实践某个要素的具有多样性规定性的具体范畴,所以均不能成为财务管理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第9篇:财务管理和管理学范文

随着世界第三次科技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互联网相关新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并快速应用于实际社会公众生活中,极大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应用产业领域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发展。在现代化新兴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促进下,学校的财务管理也在逐渐实行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尝试,是迎合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适应社会相关职能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学校通过引用信息化互联网技术,实现校内财务管理更加透明客观,财务信息及时公布公开,财务核算的信息化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本文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实施可行性进行客观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之处。

【关键词】

校内财务;财务管理;信息化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网络为学校的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实施,提供了信息技术的基础性支持。发达国家的学校财务管理几乎实现百分百的信息化管理,实现高效精准的财务管理,减少因人为因素造成的财务管理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的管理水平,为学校的财务管理状况提供可靠的准确度和正式性的保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提供财务管理保障,有利于学校各类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本文通过多年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心得体会,结合学校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发展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根据该问题展开实现路径的探索。

一、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是推动财务管理体系改革的现实需要。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变化中,各种各类的体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不断进行自身体制改变。在这个大背景环境下,学校相应制度体制也应如此,通过不断变革财务管理体制,适应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传统落后的以人管理为主的财务管理方式已不符合实际学校管理的需要,受限于人为因素难以促进学校管理的现代化发展。进行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实施学校财务工作网络化,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促进财务工作透明运行,弥补因人为管理而产生的财务管理风险,促进学校财务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

(二)是进行财务信息管理公开透明化的需要。

随着相关财务管理问题频发,学习财务财产被挪用甚至管理人员贪污问题的曝光被查处,学校相关财务管理状况,受到人们特别是教职工和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校财务信息进行公开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对学校日常收入和开支信息的公开,在阳光下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财务信息的公正管理工作,为学校师生提供信息公开的财务信息。我国教育部于2010年3月颁布了《高校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国家层面首次颁布有关校园相关管理规章制度的实施办法,意在加强校园管理体系建设,推动相关管理信息公开透明化,以标准化要求办法,推动校园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提升校园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通过信息化发展,财务管理流程实现网络化和电算化,财务管理软件的运用,减少财务数据与人事、教育等部门的信息人为对接,减少大量数据报送由层层人工传递,加强了各部门之间和外界信息系统的信息共享和实时交流,极大提高了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效率,提高了透明性和高效性。

(三)是顺应管理信息化的需求。

在学校推广校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升级,当下大部分学校已经或者正在进行校园管理系统进行信息化升级,对于学校进行财务管理的监督管理和保证财务数据的信息可靠性具有巨大帮助,有效预防了财务统计数据出差错的概率,降低人为参与因素造成的不确定因素,通过互联网的成果的辅助,信息化管理使得校园财务管理具体工作流程更加高效便捷,方便了学校和财务主管部门充分了解财务状况,及时交换和传递最新的财务信息,以便及时掌握学校财务运行状况,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漏洞和实际问题,最快制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保证财务管理运行过程的正常进行。例如在河北地区,大部分寄宿制高中的校园管理中,对于在学学生实行“一卡通”消费模式,一卡通充值面值进入学校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记录学生消费情况,监督食堂、超市、医务室等服务机构的收入情况,规范学校各单位的财务管理状况合理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为合理可靠的后勤保障。

二、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实施途径和办法

(一)创新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途径。

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是对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一次全面的升级改造,针对实际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及时创新信息化发展途径。财务管理人员根据新型管理模式的需要,重新改变旧有的财务管理历程和实施办法,从而明确信息化管理的新内容。重新划分财务管理实际目标,更新信息化需求下的财务报备计划、审批流程和实施方案,迎合管理信息化发展及时编制细致的财务工作内容。创新学校财务管理实施办法,根据现代化管理学的实际要求,进行更为科学化和精准化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配套工作的创新。

(二)健全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当前大部分学校的财务管理方式较为单一,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处理日常的学校收入和开支的一般情况,与建立信息化、科学化和精准化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的初衷和目标不相符。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建立健全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相关体系,拓宽财务管理信息化体制下的多功能化办公水平,增添学校预算造价功能、财务支配分析功能、财务风险预警功能等衍生办公功能,提升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便捷性,为学校管理工作提供更为详细和准确的财务数据,促进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提高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安全系数。

对于日常的学校财务问题,由于管理工作与大量资金紧密相关,其安全问题备受多方的关注和重视,为保障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不受侵犯,要进行管理的网络信息化建设,优化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外界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作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控,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意识,指导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系统规范操作,防止黑客入侵和服务器卡顿的情况出现,提高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系统安全系数和网络安全,保障校园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安全可靠。

(四)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

作为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直接执行者,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可以影响到信息化管理水平的状况,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培养,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高效运转的重要途径之一,形成定期专业培训制度,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方法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定期专业培训,提升信息化管理工作中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通过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术和综合能力素质较高的财务管理队伍,以迎合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新需要,从而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更快更好进行。

三、结语

学校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是当前学校各项管理体制进行现代化转变的重要体现,通过借用高科技的发展成果,辅助财务管理体系的进步发展,以促进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公正和高效运行。

作者:林芳婷 单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妥.对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经营者,2015,2

[2]欧阳玲.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现实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1,3

[3]蒋伟红.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建议[J].财经界,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