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审计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审计的基本要素

第1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摘要]随着21世纪审计环境的变化,需要再探讨审计体系。探讨审计体系在于审计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全面探讨审计工作体系、审计科学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教育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

一、审计环境变化需要再探讨审计体系

我国审计界对审计体系的研究已取得诸多成果,这些成果在《审计体系研究》一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随着新世纪审计环境的变化,需要对审计体系进行再探讨。新世纪是知识的世纪。新世纪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是:(1)国际化,审计的理论、方法、实务和规范要与审计国际通行规则相协调。适应中国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审计要走向国际化;同时,要正确协调审计国际化与审计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2)系统化,从审计系统的整体出发,正确处理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关系。并发挥其各方面的职能,协调系统与外部的关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利益。(3)信息化,广泛和充分信息技术,开发审计信息资源,建立审计信息系统,利用信息促进经济发展。(4)规范化,审计机构、审计人员为完成审计任务而采用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的手段、措施和途径。建立以法规为主体的审计规范体系,依法治理审计工作。(5)知识化,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实施知识管理。以人为本重视知识的创新和知识的生产,运用集体的智慧和每个人知识的作用,提高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进行化管理。本文将从新世纪审计环境变化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出发探讨审计体系。

审计体系是指由若干审计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确定审计要素一般采用对审计总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对审计所划分的类别即审计的要素。审计是一个体系,同时也就是一个系统即审计系统。审计体系与审计系统是对同一事物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提出的认识,当提到审计体系时,是从构成出发,强调它这个有机整体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当提到审计系统时,是从整体出发,强调它是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有机整体。

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审计体系,具有以下基本特征:整体性;目标性;稳定性;有序性;层次性;静态性;动态性;封闭性;开放性等。

审计体系是人们对客观审计领域的全面认识。客观的审计是一个整体,需要对它进行分解,从不同方面去剖析,从不同方面去研究,形成多视角的审计体系,以便全面揭示其内在的性。从审计总体观察,审计体系不是仅有一个体系,而是有多视角的多种审计体系。

审计界关于有哪些多视角的审计体系认识不完全一致。如在《中国审计体系研究》一书中提出:“审计体系是指属于审计范畴的有关事物及其本质、规律所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体)整体。具体讲,本书所要探讨的审计体系主要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规范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的有机结合体。”(1)《审计辞海》提出审计体系包括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2)。笔者认为,审计总体按其性质划分体系,可分为审计工作体系、审计科学体系、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教育体系和审计方法体系。这里的审计总体是最大的审计领域,它的范围包括审计的方方面面,既包括各行各业的审计工作,又包括各个方面的审计科学研究工作和各类各层次的审计教育工作。现分述如下。

二、审计工作体系

审计工作是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实现审计任务,依法行使审计职权,履行审计职责所进行的各项审计行为。审计工作体系是指由若干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工作按不同标志划分要素而形成不同的体系。

审计工作体系按审计工作任务不同,可分为审计业务工作体系和审计管理工作体系。

(一)审计业务工作体系是指由若干审计业务工作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业务工作要素有不同的划分,从而使审计业务工作体系的构成要素有所不同。审计业务工作体系按审计主体的性质划分,是由国家审计、审计(注册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业务工作体系按审计的内容划分,是由财政财务审计(包括税务审计)、管理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业务工作体系按被审计单位的性质划分,是由政府审计和审计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此外,审计业务工作体系的要素还有:按执行审计机构可将审计划分为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按被审计资料涉及的范围可将审计划分为全部审计和局部审计;按被审计项目涉及的范围可将审计划分为综合审计和专题审计;按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可将审计划分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按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报告期可将审计划分为期中审计和期末审计;按审计是否在规定的时间进行可将审计划分为定期审计和不定期审计;按审计是否为初次实施可将审计划分为初次审计、继续审计和后续审计;按执行审计的地点可将审计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按是否事先通知被审计单位可将审计分为预告审计和突击审计;按审计的组织方式可将审计划分为授权审计、委托审计和联合审计;按审计的法律义务可将审计划分为法定审计和自愿审计等。在审计业务工作体系中,各种构成要素可以相应建立相对独立的体系。如审计业务工作体系中的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等构成要素,可以相应地建立国家审计体系、社会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体系和内部审计体系等。

(二)审计管理工作体系是指由于若干审计管理工作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为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组织、计划、指导和监督,完成审计工作的任务,建立正常的审计工作秩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它包括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培训管理和人事管理等管理制度。因而,审计管理工作体系是由计划管理、质量管理、信息管理、档案管理、科研管理、培训管理和人事管理等管理工作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在审计管理工作体系中,为完善各种管理工作,还可以相应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工作体系,如审计计划工作体系、审计质量考核指标体系和审计档案管理体系等。

三、审计科学体系

审计科学体系是指由若干体现审计科学的要素相互联系而形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科学是研究审计工作规律和审计历史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审计科学按其内容的表现形式,分为审计理论体系和审计学科体系。

(一)审计理论体系是由各种理论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构成部分,理论界尚没有一致的认识。R.K.莫茨、H.A.夏拉夫在所著《审计理论结构》中,提出审计理论结构,由一个核心五个层次构成,一个核心是以数学、逻辑学、形而上学为核心,五个层次是基本、审计假设、审计概念体系、审计标准和审计实务等。尚德尔教授在《审计理论》中,提出审计“理论结构以审计假设为核心,由审计目的、审计标准、审计判断、审计要素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蒙哥马利审计学》提出审计理论基本框架以审计目标为核心,以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技术为主要内容。加拿大审计学家安德森提出,审计理论结构应由一系列的审计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所构成。在以上各种观点中可以看出,“基本哲学”是审计的理论基础:“审计概念”或“审计概念体系”在理论要素中不能同其他审计理论并列为单独的理论要素,因为其他理论要素也是审计概念:“审计要素”在审计学中一般所指的内容,已表现为相关的理论要素,且各种理论都是审计理论体系中的要素;因而,“基本哲学”、“审计概念”和“审计要素”等不是审计理论体系中的理论要素。

审计理论是审计实践(审计工作)的全面、系统、综合的理性认识,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要素应能全面、系统、综合地反映审计实践(审计工作)。因此,以上观点,审计理论体系的理论要素可以包括:(1)审计基础理论:审计对象、审计范围、审计目标(审计目的)、审计性质、审计任务、审计职能、审计地位、审计作用、审计分类(审计种类)(2)审计行为理论:审计程序、审计决策、审计计划、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判断、审计报告、审计技术、审计风险、财务审计、管理审计、经济效益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机审计、审计、资本验证;(3)审计体制理论:审计环境、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审计标准(审计依据)、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审计法规、审计职业道德、审计管理等。

审计理论体系研究的起点是审计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确定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应考虑以下因素:(1)能与其他科学相区别,有区别才有审计理论的发展;(2)审计理论形成的基础,审计理论是对审计实践的系统、综合的理性认识,审计实践是审计理论的源泉;(3)认识的出发点,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审计和发展审计理论的出发点;(4)外部审计环境同内部审计条件相联系的联结点,审计环境通过联结点与内部审计条件相联系而发生作用。按照这些要求,笔者认为,审计对象应是审计理论体系或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因为:(1)审计对象是学科的区别点,以审计对象为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理论,才能与其他科学相区别。(2)审计对象是形成审计理论的基础,审计对象的实际内容是审计实践,审计实践是审计理论的源泉,在审计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各种审计理论要素,如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是与审计对象相联系而发展的;(3)审计对象是认识的出发点,审计对象的内容是具体的现实情况,从实际出发是认识审计和发展审计理论的出发点;(4)审计对象是与外部审计环境同内部审计条件相联系的联结点,外部审计环境通过审计对象与内部审计条件相联系而发生作用。

(二)审计学科体系是由各种学科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包括哪些分支学科,有其发展和认识的过程。在20世纪90年代初以前,一般认为审计学科体系,包括审计学原理、财务审计学、经济效益审计学、财政审计学(政府审计学)、审计学、审计学、农业审计学、基本建设审计学、商业审计学、粮食审计学、物资审计学、外贸审计学、审计案例学、计算机审计学和审计史学等。会计改革对审计学的建设产生直接的,如财政部于1993年7月1日实施的基本行业会计制度,2001年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都对审计学科建设产生了影响。

考虑审计环境的变化,笔者认为审计学科体系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学科:审计学原理、政府审计学、财务审计学、管理审计学、效益审计学、经济责任审计学、机审计学、内部审计学、国际审计学、比较审计学、环境审计、风险审计、审计技术学、审计和审计史学等。应该指出,审计学科体系所包括的基本学科,与学校的审计课程体系是相近的,但不是相同的;不能把审计学科体系等同为审计课程体系,审计学科体系应包括全部审计学科(审计分支学科),除审计基本学科之外,还包括其他分支学科如环境审计、风险审计和审计哲学等,而审计课程体系只设置审计学科体系中的基本学科。

四、审计组织体系

审计组织体系是指由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计规范等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显然,这里的审计组织是指广义审计组织体制。审计体制是指审计机构及其权限、关系的形式、制度和体系。审计组织体系按不同的标志可以划分不同的构成要素,由这些不同的要素构成不同的体系。

(一)审计组织体系按审计运行条件划分要素,是由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和审计规范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体系具有层次性,由上述要素相应形成审计机构体系、审计人员体系和审计规范体系。

审计机构体系即一般所称的狭义的审计组织体系。审计组织(审计机构)体系按审计机构设置划分要素,是由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组织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说,审计机构(审计组织)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根据审计体系具有层次性的要求,相应形成国家审计机关组织体系、内部审计机构组织体系和社会审计组织体系。

审计人员体系是指由各种审计人员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各类、各层次的审计人员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关键。

审计规范体系是指由各种审计规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审计规范体系按规范实施范围划分要素,是由国际审计规范、审计规范、主要发达国家审计规范和其他主要国家审计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审计规范体系按规范实施范围划分要素,是由国家审计规范、社会审计规范和内部审计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中国审计规范体系按规范的性质划分要素,是由审计规范、事业单位审计制度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法律规范体系按法律规范内容的性质划分要素,是由国家宪法、审计法律、审计行政法规、审计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审计规章等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在审计法规体系中还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审计的法规。在审计实际工作中,还有审计执业规范体系,它是由各种执业规范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执业规范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独立审计准则(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独立审计具体准则与独立审计实务公告、执业规范指南)、注册审计师质量控制准则、注册审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注册审计师后续准则。

(二)审计组织体系按审计组织性质划分要素,是由国家审计组织、内部审计组织和社会审计组织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根据审计体系具有层次性的要求,相应形成国家审计组织体系、内部审计组织体系和社会审计组织体系。国家审计组织体系按审计运行条件划分要素,是由审计机构(最高审计机关、地方审计机关、派出机关)、审计人员和审计规范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内部审计组织体系按审计运行条件划分要素,是由内部审计组织、内部审计人员和审计规范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审计组织体系按审计运行条件划分要素,是由社会审计机构(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审计规范等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

对审计组织体系的,有利于探讨国际大环境和中国实际,建立中国的审计体制,特别是建立一套与国际协调的审计规范体系。

五、审计教育体系

审计教育体系是各种审计教育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教育体系与会计教育体系密切相关。有的学校专设审计系和审计专业,有的学校不专设审计系或审计专业而将培养审计人才的要求溶于培养会计人才要求之中,因此,培养会计人才就是在培养审计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教育体系与会计教育体系是一致的。

审计教育体系的构成,包括中等审计教育、高等审计教育和其他审计教育。审计教育的重点是高等审计教育。高等审计教育是以审计本科为基点,建立审计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目标明确、相互衔接的审计教育体系。高等审计教育包括普通高等审计教育和成人高等审计教育。普通高等审计教育,是以未就业的学龄阶段的青年为主要教育对象,在一般大学和学院设有本科和专科审计专业(会计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审计专业(会计专业);成人高等审计教育是以已经就业的劳动者为教育对象,在广播电视大学、函授大学、业余大学、职工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或培训中心)等院校设有审计专业(或会计专业)。

对审计教育体系的研究,需要探讨如何培养适应审计国际化要求的人才;同时,要研究在一定范围内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审计教育体系,并在会计教育体系中重视培养审计人才的要求。

六、审计体系

审计方法体系是各种审计方法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方法体系包括哪些审计方法,在认识上还不一致。一般讲审计方法是指审计工作方法。从审计的全部内容来说,审计方法不仅指审计工作方法,还应包括其他审计方法。审计方法按其内容和性质,分为审计工作方法、审计研究方法、审计组织方法和审计教育方法,相应地,审计方法体系按其内容和性质,分为审计工作方法体系、审计研究方法体系、审计组织方法体系和审计教育方法体系。本文主要探讨审计工作方法体系和审计研究方法体系。

(一)审计工作方法体系一般称审计方法体系。审计工作方法体系是各种审计工作方法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方法体系包括哪些方法有各种认识。一般认为审计方法分为两类,审计一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或审计基本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或审计思想方法和审计技术方法。审计一般方法,是在审计工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进行、调查、判断和评价的方法;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性措施和手段。至于审计技术方法包括哪些内容,有各种见解,但从审计工作的全面性来分析,按审计工作的内容划分,一般包括审计计划方法、审计证据方法、审计报告方法、资本验证方法、咨询服务方法、审计文件处理方法和审计管理方法等;其具体方法,有计划法、检查法、盘点法、观察法、查询法、审阅法、核对法、调节法、计算法、分析法、验资法、报告法和管理法等。

(二)审计研究方法体系是各种审计研究方法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审计研究方法有各种分类:(1)审计研究方法按认识过程,分为经验知识方法、知识方法、理论方法和理论验证方法;或分为感性认识方法、理性认识方法和综合方法;或分为选题方法、搜集资料方法、资料加工整理方法和成果表达方法。(2)审计研究方法按研究目的,分为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或分为描述性方法、规范性方法和社会经济方法;或分为经验方法、理论方法、思维方法、数学方法和属性方法;或分为实证方法、实验方法、分析方法、表述方法和方法。(3)审计研究方法按历史发展,分为传统审计研究方法和审计研究方法。(4)审计研究方法按研究的范围,分为一般研究方法和专门研究方法。(5)审计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性质,分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6)审计研究方法按研究的时间关系,分为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等。在实际审计研究工作中,根据审计研究项目的内容、性质和要求,需要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

[]

[1]康钟琦。现代审计学原理(第二版)[M].上海:立信审计出版社,1999.

[2]李若山,刘大贤。审计学—案例与教学[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

Second Research on the Auditing System

第2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现代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任何一门成熟的学科,都应在总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相互关联的、合乎逻辑的理论框架。审计理论的研究亦是如此。构建一个科学的审计理论框架,是审计理论研究系统需要,是审计学科趋向成熟的表现。本文主要探讨民间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结构模式。何谓审计理论结构?从系统论的观点看,结构是指系统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秩序,也就是各要素之间在时间或空间上排列与组合的具体形式。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自应有其组成部分(要素)及各组成部分(要素)的组合方式。也就是说,审计理论结构是由构成的诸要素组合而成,而且诸要素之间有着合乎逻辑的内在联系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意义何在?按照安德森(r.j.anderson)的观点,“审计理论的目的是提供一个合理的、首尾相应的概念结构以决定实现既定审计目标必需的审计程序。审计理论还提供一个评价与改善现行实务与程序的框架结构。”为此,审计理论必须有一个框架结构或结构体系,即审计理论结构,它是我们指导和评价现行审计实务的依据。研究审计理论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二:一是构成审计理沦结构的要素有哪些?二是诸要素的内在联系,也即确定诸要素各处哪一层次?审计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是1961年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philosophyofauditing)。WwW.133229.coM他们认为:“审计是有理论基础的,在审计行为活动的背后,存在着一整套基本的假设和完整的概念体系。”他们以哲学为逻辑起点,提出了八项审计假设和五个基本审计概念(即证据、应有审计关注、公允表达、独立性、道德行为卜构建了由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及实际应用五个要素组成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1978年尚德尔(charle,w.scholdl)所著《审计理论拟theory。f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与莫茨及夏拉夫的模式相近,他则是从语义哲学、传播理论和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展开研究,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为“审计假设一审计定理一审计理论结构一原则一标准”这一形式。尚德尔的创新在于:(l)从假设中衍生了“定理”这一要素;(2)将说明理论结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结构”作为一个要素。他更注重审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审计是一种旨在确立某种标准之遵循情况,进而表达意见或判断的人类评价过程”。1977年,安德森在《外部审计))(theextemalauditing)一书中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由6个要素组成:审计目标一公认审计准则(gaas)一审计概念一审计假定一审计技术方法一审计过程。安德森的贡献是,以目标为基点建立审计理论结构,并将目标的要求与作用延伸到实务即“审计过程”之中,形成了首尾相应的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英国审计学家汤姆•李(tomlee)与戴维•弗林特(dav记flint)两人的观点基本相似,但与以上模式均有不同。

汤姆•李于1984年提出的模式由3个要素构成,即“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而弗林特于1988年提出的模式为“本质与目标一假设一概念一标准”。这两个模式的共同点是以审计的本质为出发点来构架审计理论结构。分析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可大致将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历史发展划分为三个时期:(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期,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模式;(2)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以审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模式;(3)80年代中期以后,以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的模式。应该指出,上述各个时期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在历史上各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我们研究现代审计理论模式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今天的审计理论建设角度分析,上述模式似各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莫茨及夏拉夫是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的奠基人,他们以哲学为基础提出了理论结构诸要素,直到现在仍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其影响是深远的。但是他们把各门科学的共同方法论—哲学基础作为审计理论第一个层次要素,似失之过宽,而且其模式要素中没有列人审计目标、审计本质,也没有论及审计环境的影响,这些是他们所提出模式的相对不足之处。安德森的审计理论模式中提出了以审计吕标为基础引列其他诸要素,较之葛茨及夏拉夫的模式有新的发展,但是,他把审计假设这个重要的前提性因素列在审计准则及审计概念之后,逻辑欠严密。20世纪80年代汤姆•李与弗林特的模式都从审计本质出发引述其他因素,把审计本质这个因素列为模式之首位,是有贡献的,但是他还没有把模式诸因素置于社会环境中去进行考察。

二、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结构的影响审计理论结构与其他学科理论一样,受到环境的影响。这里所说的环境主要有: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一日千里发展着的信息技术、注册会计师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诉讼风险环境等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环境。这些环境发生变化,均会对审计理论结构诸要素产生巨大的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全球化,包括资本利率、货币汇率的波动,人力资源、资本、技术的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和产品更新换代、企业淘汰的加速。这些全球性环境因素,对企业的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均会发生巨大影响,而作为鉴证、评价、判断企业经济活动的审计,必然在其本质、目的、假设、概念及标准等方面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审计的理论结构。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信息技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改变着市场、企业经营方式和产品的更新、人们的消费及储蓄方式,也改变着审计本身,即审计工作的电脑化。时至今日,审计工作中收集、分析、抽样、判断和报告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仅利用计算机制订审计计划,储存工作底稿,而且可进行实时审计,保证客户的系统产生可靠的实时信息,同时可监控企业的经济业务,找出与审计准则之间的差异。可以预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审计软件的智能化将会实现,这就可减轻或替代审计师的劳动。

同时借助发达的信用卡金融工具和网络保密及识别技术而蓬勃发展起来的电子商务活动,已使企业的运作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要求企业能够根据某种要求,立即执行某种任务,建立或解除某种人事或商务关系,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更大,从而对中介机构的审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充分说明:现代信息技术的革命必然推动审计技术方法的革命,从而影响审计理论结构。现代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最主要的一种审计。作为职业工作者的注册会计师,在其职业生涯中,无时无刻不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中,一有疏忽,这种潜在的风险就可能转化为实在的风险,从而引起诉讼。以西方国家的注册会计师为例,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涉嫌的诉讼案例已成千上万,而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进人了诉讼“爆炸”时期。仅1993年,国际六大会计公司在法律诉讼及赔偿方面的费用就占总收人的19%。在中国,近10年来,先后发生的涉及审计诉讼的重大事件主要有深圳“原野”事件、北京“中诚”事件、浙江“尖峰”事件、山东“石油大明”事件、海南“琼民源”、四川“红光”和“东方锅炉”事件、甘肃的“银广夏”事件等。在验资业务方面,“全国已发生验资业务诉讼案件多达500余起,并仍呈上升趋势。”这些事例都涉及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或经济责任,为此,已有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被撤消或受处罚。这说明诉讼风险对审计已产生重大影响,审计,特别是注册会计师审计,处在潜在的职业风险环境之中。注册会计师界也因势而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著名的五大会计公司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一种新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我们可以看到,新的审计模式、方法或程序的采用,无不是职业界因日益变化的商业环境、审计环境而作出的反应。除上述各种主要审计环境外,审计还受到哲学、政治制度、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文化等外界环境的影响。可见,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必须置于审计环境中进行考察。近几年来,国际及我国的审计学术界都开始重视审计环境问题。中国审计学会曾把审计环境问题列为专题进行研究。西南财经大学蔡春博士撰写的《审计理论结构》论文中着重阐述了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胡春元的博士论文《审计风险研究》也强调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关系。

三、审计本质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前已述及,20世纪80年代英国的审计学家汤姆•李和弗林特分别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中,均以审计本质与审计目标为起点构建审计结构模式。这里拟对审计本质在结构中的地位进行论述。审计本质是一定社会环境或条件下,审计在达到审计目标、实现其职能后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它反映了社会对审计的客观要求,是人们运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推理而得出的对审计的认识。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观点不同、研究的方法有异,所以审计本质的理论从传统的查账论发展为信息论、论、保险论。传统的查账论只反映审计工作活动的特征,未能反映审计的社会需求,也没有把审计置于社会环境中来考察,所以查账论不能反映审计的本质。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审计的本质有了新的思考,信息论是其中的一种。以信息论为主导的审计本质理论认为经过审计后的信息,可提高其可信性,可使投资者依据披露信息决定企业的市场价值,从而做出理性的决策。论认为:随着股份有限公司组织形式下两权分离的深人发展,投资人、债权人和管理人员之间必然出现较多的利益冲突,为了促使股东和管理人员利益最大化,就产生了股东(委托人)委托外部审计人员对管理人员(人)的财务报告进行审查的需要,而同时,管理人员也需要外部审计人员通过审计鉴定其业绩报告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于是,论便应运而生。

这一理论认为,审计既代表财产所有者又代表财产经营者,它是两者的共同需求,审计的作用在于可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管理人员的利益都达到最大化。如前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注册会计师面临着的职业风险日益严峻,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期望把企业的财务报告降低到社会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之下,并愿意从自己的收人中支付一部分费用来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进行审计,并把这部分审计费用视为保险费用。如果发生审计失职或疏漏而造成损失,审计人员依法就负有责任进行赔偿。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审计本质被视为一种保险行为,因而称为审计本质的保险论。以上所述的审计本质的信息论、论和保险论都是与社会客观环境相联系,把审计置于社会结构中作考察。只是由于考察的角度不同而提出不同的观点。尽管审计本质可有不同的表述形式,但是弗林特称,“作为一种近乎普遍的真理,凡是在审计的地方,必存在一种受托责任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审计是一种确保受托责任关系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我们认为,社会经济是复杂的、多样的、经常变化的,作为审计本质的理论,也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应该应用新的社会科学研究结构论的方法,把各种审计本质理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四、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问题

1.审计目标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目标是审计行为活动意欲达到的理想境地或状态,它是审计环境对审计系统要求的反应,也是审计系统满足审计环境的要求标准。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也即审计目标的提出,是应审计环境的要求,同时受制于审计本质,不能超越审计本质来随意构建。所以,不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来理解审计是在财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相分离而形成的受托责任关系下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控制机制,就无法理解现代审计包括从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到政府审计,从财务合规性审计到管理审计的全部发展过程。正是因为需要评价的受托经管责任范围的扩大,审计目标从合法合规性审计拓展到现在包括合法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的多维审计目标体系。同时尽管审计目标响应审计环境的要求,作了扩展,然而这些目标均未偏离审计作为一种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社会控制机制这一本质。“传统财务审计是审核受托财务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管理审计是审核受托管理责任的完成过程及结果。”与汤姆•李和弗林特不同,我们认为,审计目标受制于审计本质,列为第二层次。审计目标是一多维的目标体系,可分解为财务审计目标、管理审计目标等。财务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查错防弊,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等;管理审计目标可进一步分解为评价企业管理部门、公共事业部门使用和管理受托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等。这些目标指导、制约和影响着审计理论结构的其他因素。

2.审计假设与审计理论结构的关系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中的基本问题,它是联系审计目标与审计概念及审计准则等要素的中介。如何根据社会经济环境来构建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把审计假设作为论证指导其他要素的基础,如莫茨及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就是把审计假设列为审计理论诸要素之首的;尚德尔也是以审计假设为基础构建审计理沦结构的。我们认为,审计假设确实是审计理论结构中的核心问题,但应该是列于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之后的一个层次,因为是不可能依据审计假设来推导审计本质及审计目标的,如把它置于第一层次,就本末倒置,缺乏严密的逻辑联系。

第3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建立审计员制度是实施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保证

为了有效保证审计质量,审计署在宪法和审计法的原则指导下,制定了审计准则,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准则是需要人去实施的,而实施行为是在一定的组织机构中进行的,因此,建立一个恰当的工作制度将对工作准则的有效实施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基本前提。从目前情况看,适时建立审计员工作制度对于提高和控制审计质量至关重要。

(一)建立审计员制度有利于杜绝审计工作中的随意性,保证审计工作严谨而有效地展开

目前的审计工作制度是根据审计项目的计划安排和审计事项的影响范围等因素,决定审计工作小组的组成。一般而言,或是主管领导担任工作小组的组长并指定主审;或是主管领导任组长并直接参与现场审计;或是由主管领导委任工作小组,并指定一名工作人员担任工作小组的组长和主审,有的单位甚至实行审计人员轮流当主审。而究竟由谁担任工作小组的组长或主审,其依据一是源于现有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行政级别;二是源于现有人员承担的工作量。这种工作小组的组成从理论上而言表现了一种随意性;从实践而言,有碍对审计质量的控制。审计工作应该在一种非常严谨的状态下进行,从工作人员的组成,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中意外问题的处理等都需要有一个通盘的考虑和部署,唯此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和保证审计质量。建立审计员制度则可从制度上框定审计工作在流程上处于高效严谨的状态,使各层次的审计员按照法定职权各司其职。

(二)建立审计员制度有利于最大限度的降低审计风险,提升审计工作的整体水平

审计风险的产生可以归结为三类因素:人员素质、审计依据、技术程度,而审计员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

1.审计人员的素质。应明确审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特质。基本素质是指审计人员的基本道德和基本工作能力,它包括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正义之心,完全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基本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特质是指在具备基本素质的基础上所具有的对问题的敏感性、洞察力及高度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基本素质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获得,而特质却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可通过后续获得某种改变,但是却难以达到质的飞跃。选拔和培养具有特质的审计人员是审计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在审计人员素质一定的条件下,确立审计员制度即可以在审计人员素质处于良好状态下,更好地发挥功效;也可以在审计人员总体或部分欠佳的状态下,充分整合现有的人力资源,形成以具备特质的优秀人员为主的工作团队,弥补审计人员个体素质的欠缺,提升审计人员的整体效应,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审计依据。审计依据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判断审计事项的依据;二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应遵循的工作程序和准则。在审计工作过程中,审计依据对于审计风险的防范含有:一意味着法律和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审计依据存在缺欠的情况下,如何针对审计事项的实际情况,灵活而又不失原则地做好审计工作,从而实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至关重要;在审计依据相对完善的条件下,如何理解和运用法律法规等相关制度,也是对审计小组的考验。建立审计员制度,可以保证在遇到问题时,既做到集思广义,又做到谨慎、果断、准确。二意味着审计的程序和准则符合审计本身的工作要求。审计工作程序和准则是围绕实现审计目标而设定的,因此,其是否健全和完善直接影响审计任务的完成和理想目标的实现。审计员制度建立的本身既是审计工作制度的健全和深化,又是审计工作制度实施的根本保证。

3.技术程度。技术程度既包含了审计工作的作业流程设计,所采取的技术方法,也包含了审计所运用工具的先进程度。针对审计事项,设计相对完整的方案并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于降低审计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审计员制度的建立,从方案的设计到实施由具有高级别的审计员负责,从而保证审计方案和所采取的技术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和完备性。

二、审计员制度的框架安排思考

审计员制度是一种工作制度,其与审计专业的技术资格不同。后者所表示的是审计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的熟练程度。从审计工作开展而言,笔者认为,审计员制度应该包括审计员的遴选、审计员的任命、审计员的等级、审计员的职权和责任、审计委员会等,涵盖了审计员的整个管理和运行过程。

(一)审计员的等级

按照审计工作的需要和审计人员的素质状况,审计员的等级应分为审计员、助理审计员、见习审计员。

(二)审计员的遴选

这里笔者所关注的是狭义审计员的选拔。从一定意义而言,审计员在审计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其所表现的审计素质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审计工作能否实现既定的目标。因此,确定审计员的资格条件和选拔程序是审计员工作制度建立和实施的前提和保证。一个合格的审计员除按照《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所要求的承办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外,其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审计专业或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这是表明一个审计员所具备的从事审计工作应有的知识程度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以其所具有的知识能够很好的处理和解决审计工作中的问题,能够很好的完成审计任务和实现审计目标。

2.具有一个优秀审计员所必需的特质。

一是敏感性,审计工作本身要求审计人员对事物的最初涉入有一定的敏感性。能否发现问题及发现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均取决于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敏感程度。面对所给定的审计材料,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迅速的找到切入点?或者当一定的审计目标确定以后,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迅速确定应从哪几方面搜索材料?其原因在于一个人特有的对问题观察的敏锐程度。

二是洞察力,在发现事物敏感性的基础上,如何求证所发现问题的实质,发现事物关键点的渊源,审计人员的洞察力是关键之点。即从哪方面着手可以有效的取得对事物进行正确判断的证据。洞察是对事物的承上启下的一种关联分析,它能够准确的把握事物的本质,并能分析事物的发展走向,洞察力是深层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是高度的综合能力,在对事物的基本材料掌握和分析之后,就要对事物进行综合的分析判断,而判断质量的高低,取决于审计人员的综合判断能力,并直接影响审计目标的最终实现。判断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分析综合,它需要从事物的宏观层面进行剖析,分析事物产生和发展的制度因素,包括国家的宏观政策的导向、行业发展的脉络、法律环境的影响程度;需要从微观的层面进行甄别,具体分析事物产生的局部因素,包括微观单位的管理因素、个人对事物的影响程度等。在宏观与微观统筹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所掌握的材料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和总结,既清楚地阐述事物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又依据国家政策及法律论断事物的实质,并依此评价国家政策及法律对某一行业的影响程度,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审计员应具有的特质,乍论起来似乎虚无缥缈,但它确是审计质量提高的一个关键因素,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与实践的完美结合,通过一定的心理分析和测试以及实践中的不断淘沙便可以判别。

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审计员在审计工作中不但在业务的进行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它也担当着统筹和管理审计小组工作的责任。审计小组是一个工作团队,审计结果的得出是一个团队效应。因此,审计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才能使审计工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能力的发挥获得协同效应。

(三)审计员的任命

为增强审计员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可考虑审计员的任命由独立于所在机关的机构任免。助理审计员和见习审计员由所在审计机关首长任免。

(四)审计员的权利和责任

本研究项下所探讨的审计员的权利和责任遵循:一鉴于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纷繁复杂,对于审计员职权和责任的确定不能也不可能包含所有的个体情况,而原则性的规定是可行而又必须的;二鉴于《宪法》及《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所赋予审计的职权是通过审计人员的工作而得以实现的,因此,只探讨各层次审计员在具体实施法律法规所赋予的审计职权时,应该具有的权利和责任范围;三对于审计员的权利更多关注的是审计员的职权。

1.审计员的权责界定

(1)领导和管理审计工作小组。担任审计工作小组组长或主审,根据审计项目的需要,合理安排和调整小组人员的工作并进行督导和检查,对因审计工作小组的不良表现而形成的审计风险承担责任;

第4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测算工作量

如何科学、准确地测算出完成一个审计(调查)项目实施阶段所耗用的工作量,是测算审计运行单位成本的难点,也是审计成本控制的关键点所在。审计项目因行业性质、延伸单位数量、资金规模、审计年限、审计类型、审计目标的不同,所耗用的工作量是各不相同的。可采用先确定基准项目工作量,再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确定不同的折算比例,由此测算出每个项目所耗用的工作量的方法。

以中西部地区地市一级某审计机关为例,根据近三年审计实践的情况匡算,设定1个基准项目工作量为一名业务熟练审计人员完成一个中等单位(财政全额或差额拨款单位年经费收入1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且二级单位不超过5个的单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年收入150万元以上400万元以下且二级单位不超过5个的单位、中二型企业)一个会计年度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实施阶段所耗用的工作量为20个工作日。其他项目以此为基准进行折算:①小单位(项目)按0.8个基准项目计算,大单位(项目)按2个基准项目计算。②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3-0.8个基准项目。③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折算为1-2个基准项目,并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4-0.9个基准项目。④专项资金审计,资金总量500万元以下、延伸审计单位5个以下的项目按1个基准项目计算;资金总量500-800万元、延伸审计单位5-10个的项目按1.5个基准项目计算;资金总量800万元以上、延伸审计单位10个以上的项目按2个基准项目计算;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3-0.8个基准项目。⑤工程竣工决算审计项目工程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下的按1个基准项目计算,500-1000万元的视同1.5个基准项目,1000万元以上的,以按2个基准项目为起点,每增加1000万元增加0.1个基准项目。⑥专项审计调查5个单位以下视同1个基准项目,5-10个单位的按1.3个基准项目计算,10个以上单位的按1.6个基准项目计算;每增加一个会计年度增加0.2-0.6个基准项目。⑦党委政府临时交办事项按0.5-1.5个基准项目计算。⑧市级预算年度执行审计统一按6个基准项目计算,县级年度财政决算审计统一按3个基准项目计算。不同地区、不同层次审计机关可根据自身实际,确定其基准项目工作量和折算比例。

例如:某市审计局派出4人审计小组对该市某中医院院长2000年至2004年任期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该院年度业务收入为1200万元。按照上述标准其工作量测算,该项目属于大项目,折算为2个基准项目,增加了4个会计年度,即要增加4×0.9=3.6个基准项目,那么该项目就共折算为5.6个基准项目,其耗用工作量(工作日)=5.6×20=112个工作日,审计组整体工作时间为(112/4)28个工作日,即人平28天完成此项目实施阶段工作。

二、预算审计成本

审计动态费用内容包括住宿费、伙食补助费、交通费、通讯费、其他费用等。动态审计费用标准可分为同城审计费用标准和异地审计费用标准两种。两种标准的确定则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有关财经政策规定来制定。一般实行几费合一,捆绑使用,超支不补,节约奖励的办法核算和管理。

以中西部地区地市一级某审计机关为例,一般人平1个工作日,同城动态费用标准可定为30元(交通费5元、误餐费20元、通讯费3元、其他费用2元),异地动态费用标准可定为140元(住宿费60元、伙食补助费50元、交通费10元、通讯费10元、其他费用10元)。固定费用是以专业部门为单位,在一个年度内发生的动态费用以外的水电费、办公用品费、通讯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之和。如一个专业部门一年发生的固定费用为5000元,共完成了10个审计项目,则每个项目应分摊固定费用500元。

依前例:该项目属于异地审计,异地动态费用标准为140元,应分摊固定成本为500元,则审计运行单位成本﹦动态费用〔项目耗用工作量(工作日)×每个工作日所需要费用标准〕+分摊固定费用﹦112×140+500﹦15680+500﹦16180元。就是说该项目的审计运行单位成本为16180元。

三、调整审计成本

审计项目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种种特殊因素的影响,有时会延长事先预计好的工作量,增加审计运行单位成本,这是必须加以特别考虑的。

1、审计组人员业务熟练程度不同对审计成本影响。上述工作量的测算标准是以业务熟练审计人员为参照测算的。如果一个审计组有1-2名新参加工作、业务生疏审计人员,必将延长审计工作时间,增加工作日,从而增大审计运行单位成本。

2、审计中增加其他专项审计事项对审计成影响本。如,在审计中,需要对某项群众举报等事项进行深入审计、专业审计中与专项审计调查结合同时穿行,等等,必将增加工作量,追加审计费用成本。

3、审计中遇到不配合或阻挠审计工作对审计成本的影响。如果在审计实施中遇到被审计单位不配合,甚至阻挠审计工作开展,就会导致延长审计时间,增加审计成本。

再依前例:如果在该审计组4名成员中有1名新从事审计业务工作人员,业务生疏;在审计中,上级又交办一项群众举报信查实事项,并且审计中被审计单位不予积极配合,处处刁难审计人员,延误审计实施进程。此种情况下,就有必要考虑这三个因素,调整增加审计运行单位成本。

因素一:审计组整体工作时间为28个工作日,即人平工作日为28个,1名业务生疏人员工作日可在人平工作日基础上延长一半,即14个工作日,折算回熟练人员人平工作日为7个,也就是人员因素影响须增加7个工作日或0.35个(7/20)基准项目工作量。

因素二:审计中增加群众举报信核实,按临时交办事项0.5个基准项目工作量计算,增加10个工作日(0.5×20)。

因素三:被审计单位不予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导致人平延长了2个工作日,即共延长了8个工作日。

第5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等院校;基建审计;风险分析

近年来,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很多高校对于基建项目的投资不断增加,导致基建审计任务异常繁重。高校审计部门开展基建审计工作,对于基建工程节约成本、规范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高校基建工程环节复杂、时间较长,加之高校审计部门在机构编制、人员素质、经费投入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基建工程面临一定的审计风险。因此,分析当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尤为重要。

一、当前高校基建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高校基本工程项目逐年增多,但目前我国高校基建审计工作还处于摸索阶段,有待完善,在纪检审计工作中面临很多风险和问题,例如工程经费存在浪费的问题,侵占、挪用公款和贪污受贿等问题时有发生。为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加强高校基建审计工作势在必行。1.传统审计方式收效甚微。现在很多高校在基建审计过程中采用竣工结算审计法,由于基建工程周期长、投资大、环节多等特点,传统的竣工结算法已经不能满足基建审计工作的需要,这种秋后算账的审计模式对于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把握不到位,导致工程经费和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难以从根本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成本,不能充分发挥其对基建项目的审计监督功能。其次,部分院校将一些大中型工程项目审计工作委托给一些社会审计机构,委托机制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对称,会给高校基建工程带来更大的风险。2.基建工程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人力资源是高校基建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我国相关部门出台的文件明确指出,高校内部审计机构应配备足够的审计人员,人数不低于教职工总数的2‰,且审计队伍由经济、管理、建设工程、法律、信息系统方面专业素质的人员构成,要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但目前部分高校缺乏具备专业技术的审计人才,难以满足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的需要。部分院校审计人员是从其他部门调配过来兼职的,导致审计人员素质不高,专业性不强,影响基建审计工作的推进。其次,一些专业的审计人员在建设工程项目计价与计量专业知识掌握上不够扎实,涉猎知识范围不够广泛,这也是制约审计工作的一方面原因。3.工程前期审计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目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工程前期审计工作流于形式,落实不力,主要体现在高校招投标制度不完善,招投标文件编制简单,内容不够全面,相关职能部门招投标文件报审前,提前招标公告,出售招标文件。其次,部分招标文件通过审批修改后,审计部门将原来错误文件在招标会上提供给评委的现象偶有发生,还有部分相关部门对招投标文件擅自修改。甚至个别职能部门以种种理由,逃避前期审计、基建准备审计、勘察设计审计等,导致审计工作难以落实。4.高校基建审计制度不够完善。目前部分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对于任何一项工作,制度是其开展的依据和保障,当前高校纪检审计制度不够完善,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导致审计工作开展难度较大,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在高校基建工程部门和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责分配不清,审计工作不够规范化、系统化。审计制度作为实施基建工程审计的核心内容,对审计人员有着规范作用,是有效约束财务及审计部门的准绳,将各部门工作范围和权限进行划分和界定,合理控制审计工作的每个流程,保障基建工程审计工作落到实处。5.关于基建审计的监督管理不到位。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必须在严格的监管下进行,建筑部门和监理单位要做好工程监管,目前高校基建审计工作存在责任追究不严格、监管随意性大等问题。例如招标项目的合同中的重点内容与招标文件和投标书重点内容不一致,报审合同随意性较大,内容不够严谨和全面,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到位,导致审计工作缺少监管的支持,随意性明显。其次,高校对工程施工中的一些问题也没有完善的追究制度,相关职能部门逃避责任。

二、基建审计及审计风险的含义

1.基建审计的含义。基建审计是基础建设工程中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形式,它是社会或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组织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运用审计技术,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结算等过程进行审计监督,制作审计报告,维护国家或企业、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严格财务管理,有效控制项目成本,提升投资效益,促进监督管理和廉政建设,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监督行为。2.高校审计风险的含义。风险是指客观事物中的不确定因素,客观事物中的不确定状态分为很多种,导致的结果也有很多种,好的方面是获得效益,不好的方面就是带来损失。基建审计风险,是指在建设工程审计过程中有很多风险因素,对基建工程财务工作、工程施工、工程效益等方面都有着影响。高校基建审计风险,是指高校基础建设工程审计过程中的不确定状态,这种不确定的风险因素会直接影响工程投资、工程质量以及工程的投资效益。3.高校基建审计风险有其自身的特点,具备客观性、不确定性和潜在性等特征,但更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审计风险的复杂性。部分高校基建审计存在一方或多方委托关系,风险呈现多样化,内外部环境都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内部风险包括审计人员的执业能力和审计机构的管理水平等,外部风险包括社会因素、行业因素、审计相关单位或个人因素等。二是审计风险的延续性。审计风险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建设过程,存在于各个审计环节,项目前一阶段的审计风险会直接顺延至下个阶段。三是风险后果的严重性。基建审计风险的发生会使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的信誉度降低,破坏审计人员的形象,甚至导致一些违法犯罪发生,给基建项目带来严重损失。

三、防范高校基建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1.加强纪检审计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高校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工作的宣传力度,对审计人员的进行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责任感,认识到审计工作对于控制审计风险的重要性。目前我国高校部分审计人员工作态度散漫,不够积极,对审计工作的不够重视,各个部门之间的衔接有待加强,为了确保基建审计工作顺利进行,高校可以通过聘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媒体方式向学校职工宣传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寻求各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支持,保证各职能部门认真接受审计的监督。此外,在审计的过程中,要随时把国家公布的财经法规提供给审计单位,充分发挥高校审计机构的职能,有效控制基建工程中的审计风险。2.提高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构建高校审计队伍。审计队伍建设是高校基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遵守职业道德是对审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审计人员要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和评价审计项目,将学校赋予的的监督权力有效实施,切实完成基建工程的审计工作,确保资产不流失,决不、。高校要定期组织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明确内审人员的岗位责任,使其增强审计风险的防范意识,严格遵守学校规定,开展审计工作,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工程质量。3.健全基建工程审计相关制度。基建审计工作政策性很强,高校要健全相关规章制度作为保证,高校应按照国家建设部门对于审计工作的要求和当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的相关要求,制定完善的审计制度,明确规定基建工程投资、结算等事宜,送交审计部门的资料要保证真实有效。其次,基建工程审计过程中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能和维修部门的职能也要纳入到审计制度中,这是保证基建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是做好工程后期审计工作维护的重要途径。完善的基建审计管理制度,是保证审计质量,有效降低审计风险依赖的重要手段。4.开展基建工程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基建工程项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在工程前期准备、施工阶段、结算阶段加强审计跟踪是十分必要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工作贯穿于基建工程的始终,传统的审计方式只强调后期审计,这种模式已经相对落后了,由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变,是现代审计的发展方向,强化审计跟踪有利于控制基建工程造价,为工程决算审计打下基础。跟踪审计贯穿于工程招投标至工程竣工的每个环节,审计人员要如实了解设计方案、工程投资、施工时的施工现场管理,充分掌握工程资料,准确把握工程施工中的信息,加强决算审计,提高工程的投资效益,有利于基建项目控制体制的建立。5.借助社会力量,提高审计工作质量。高校基建审计工作要充分借助社会的力量,完善审计工作机制,目前,高校审计人员缺乏,审计工作量较大,高校审计部门可以和社会审计机构结合,共同做好高校基建审计工作,这种方式我们称之为委托审计模式。高校审计部门一般采取自审为主、社会审计为辅的方式,有利于解决审计人员专业素质不强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在对被委托的项目进行安排、协调时,对项目实施过程就有了一定的监督和管理,是提高审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基建工程审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全面的工程,更新高校基建审计方法是时展的需要,全过程跟踪审的方法有利于掌握工程项目的整体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将风险降到最低,是提高学校投资效益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魏乾梅.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化风险分析与对策———基于治理结构视角[J].财会通讯,2014(7)

[2]王香霞.高校基建审计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0(24)

第6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Judgment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四、结论

根据以上论述,我们的基本结论是:审计判断绩效受到作为判断主体的审计人员、作为判断客体的审计任务和作为形成判断的具体审计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即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而影响判断主体审计人员的因素又包括性格、智力技能、陈述性知识和努力程度等,因此审计判断绩效的改善应从以上诸多方面入手。

第7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最终要表现为一定的成果。这一成果的具体形式就是审计判断绩效。良好的审计判断绩效不仅是高质量审计工作的基础和源泉,还是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积极追求的目标。同时,审计判断绩效也是衡量审计判断质量和审计工作效率、确定审计人员责任的基础。因此,研究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审计判断绩效的评价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一、审计判断绩效及绩效函数

(一)审计判断绩效的涵义

什么是审计判断绩效(Audit Judgment Performance)?最为典型的当属Libby(1995)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他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与一定的判断标准相符。显然,此定义是对一个好的判断绩效的定义,并不是对审计判断绩效的一般定义,因为审计判断绩效可能好,也可能差。笔者认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判断结果与一定的标准的相符程度。这里所说的标准包括效果性和效率性两个方面,一个绩效好的审计判断要同时满足审计效果和审计效率两方面的要求,既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成本,又不能过高。修正后的审计判断绩效的定义是符合一般的业绩定义的精神的,是以审计判断的效果性或效率性作为指标或标准来界定审计判断绩效的。然而,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判断的效果性和效率性是比较难于确定的,从而也就导致了审计判断绩效的计量是比较困难的。

(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

在以往的研究中,涉及最多的是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因素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Einhorn和Hogarth(1981a)以及Libby(1983)提出的等式(1)表示的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函数:

绩效=f(能力,知识,激励,环境) (1)

从等式(1)可以看出,他们认为审计判断绩效受审计人员的能力、知识、激励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研究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关系。Bonner(1990)研究了经验和审计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Frederick(1991)研究了经验和知识之间的关系,Bonner和Lewis(1990)研究了知识和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Libby(1995)指出,由于知识被其他三个因素及经验决定,因而绩效与四个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知识与其他影响因素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知识=g(能力,经验,激励,环境) (2)

以此公式为基础,Libby(1995)构建了知识与绩效及其它影响因素的模型,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这一模型被认为是比较完善的模型。大量的研究都是以此模型和审计判断绩效函数为基础的。在上述两个公式中的环境因素都包括了任务的因素。

笔者认为,等式(1)和知识的前因和后果模型基本上勾勒出了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框架,也与Campbell(1990,1993,1996)提出的绩效行为理论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我们也认为Einhorn和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绩效的影响因素缺乏系统性和脉络,比较零散;二是有些绩效影响因素不恰当;三是对环境因素理解得太窄。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个因素,对后三个因素,尤其是环境因素研究比较少。

二、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

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审计判断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心理过程,因此,审计人员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最为直接的因素。任何一个审计判断的都是针对一定的任务(客体)的判断,因此,审计判断任务就构成了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又一个因素。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把审计人员判断看作一个由审计人员和审计判断任务系统构成的系统。由于系统与其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关系,因此,审计判断环境同样会影响审计判断绩效。根据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审计判断绩效是审计人员、审计任务和审计环境的函数。审计人员因素也称为审计主体因素,是指由审计人员拥有的并带到工作中去的因素;审计任务因素是指需要审计人员作出审计判断的项目;审计环境因素也称系统因素,是指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所有的审计判断主体、审计判断项目之外的因素,它们不受审计判断主体的影响。据此,审计判断绩效函数可以表示如图。(图见11期杂志)

根据以上我们对主体因素的界定,影响审计判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Einhorn与Hogarth(1981)、Libby(1983)的绩效函数中的前两个因素知识和能力属于主体因素。但用这两个因素概括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体因素是不全面的,需要进一步研究。我们认为,审计判断主体因素应包括:性格、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经验、努力程度。

(一)性格

性格是个人在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是具有核心意义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由于客观事物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对影响的反应而形成的一定的态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方式。性格最能表征一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此,它同样能够表征个体判断绩效方面的差异。许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性格进行了分类。如A·培因和T·查理按照理智、意志和情绪哪一种在性格结构中占优势来把性格分为理智型、意志型和情绪型三种。H·A·威特金按照两种对立的信息加工方式把人分为依从型和独立型。

在经济学中,根据人们对风险的态度把人分为风险偏好型、风险中立型和风险厌恶型三种。审计人员在做出审计判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担判断错误的风险,但承担的风险的大小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审计人员对待风险的态度。如果一个风险偏好者进行审计判断,其判断结果往往具有很高的风险性,从而进一步把其本身、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置于高风险的境地。风险厌恶者在进行审计判断过程中往往会设法使审计风险降到最低,从而导致审计成本上升、效率下降。应该说以上两者的审计判断绩效都不好,但就两者比较而言,后者的审计判断绩效强于前者。因此,我们认为风险中立者,或者考虑审计效率的风险厌恶者,具有取得良好审计判断绩效的基本素质。

(二)知识、技能、经验、记忆

一般来说,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但对个体来说,知识是指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显然,这里所说的知识是指个体已经获得的知识。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种是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由人们所知道的事实组成,这些知识一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它可以采取抽象和意象的形式;程序性知识是指人们所知道的如何去作的技能,此类知识很难用语言表达。比如,许多人都会骑自行车,但却讲不清这种知识;许多人能流利地说本族的语言,但却说不清语法规则。在审计判断过程也是如此,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虽然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但却说不清审计判断是如何做出的。因此,程序性知识也就是智力技能,即完成各种智力程序的能力。显然,程序性知识是长期实践逐步积累形成的。审计人员进行审计判断,这两方面的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审计判断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审计人员从事此项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无论在哪个国家,要成为胜任的审计人员,就必须首先通过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因此,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既是对要成为从事审计业务的人员的基本要求,也是对是否具备从事此项业务的基本知识的检验。同时,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审计判断还需要具有程序性知识,也正是这些程序性知识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审计人员的个体的判断绩效的差异。因此,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都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但后者影响更大。

在Einhorn与Hogarth以及Libby绩效函数中,把能力(Ability)作为审计判断绩效的变量。这里所说的能力不是指普通心理学中所说的能力,而是指完成信息编码、检索和分析任务的能力。这一定义是从信息加上角度出发的。从普通心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里所说的能力相当于技能。技能是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稳定的、复杂的动作方式系统,这里的动作是广义的既包括外显的实际操作,也包括了内隐的智力动作。技能按其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类,智力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动作的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包括感知、记忆、想象、思维,但以抽象思维为其主要成分。因此,Einhorn,Hogarth和Libby绩效函数中的能力应属于智力技能范畴,而智力技能就是程序性知识。

一些研究审计判断的西方学者(比如,Libby,1995等)把经验作了更加广泛的定义,认为经验是包括第一手和第二手与任务相关的能够提供在审计环境中学习的机会的广泛的境况。根据此定义,经验不仅包括亲自参与完成实际审计的境况,也包括复核其他人的工作、收到上级人员的复核评论、收到结果的反馈、与同事讨论其他审计、阅读审计指南和培训。此定义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是把经验界定为可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是不恰当的,各种提供学习机会的境况只能是为增加经验提供了条件,或者说是积累经验的过程,但不等于是经验本身,经验应该是这一过程形成的结果;二是过于宽泛,包括了学习间接知识和获取直接经验的境况,很难划清知识和经验的界限,也不能体现经验的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认为审计人员的经验应界定为:直接通过实践形成的技能,或者说是技能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它通过技能的形式影响审计判断绩效。Marchant(1990)也指出,间接经验形成一般知识,直接经验形成具体知识。依此就可以比较好的解释为什么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能够作出正确的审计判断,因为它们具有比较高的技能,而这些知识又需要长期的审计实践的积累。

被认为与审计判断绩效有关的另一个因素就是记忆。记忆是过去经历事物的反映。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心理学家Hogarth(1985)指出,一个好的记忆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好的判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一些研究人员(Pumlee,1985;Moeckel和Plumlee,1989; Frederick,1991)研究了记忆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并指出:在完成一个具体任务期间,在收集审计证据的过程中,记忆对决策绩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记忆与经验、技能等要素是什么关系?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它们是把记忆作为导致不同经验差别的原因来看待的。大量有关记忆的研究是在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和新手之间进行对比。有的研究(Frederick,1991)表明,经验的审计人员存在着一个图表式的记忆结构,对内部控制优先回应,而新手只能根据线索回应;也有的研究(Choo和Trotman,1991)表明,有经验的审计人员能回忆起更多的与持续经营假设不一致的信息。我们认为,记忆既是形成经验的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在形式。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审计人员的陈述性知识、智力技能或程序性知识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智力技能是经验的具体表现形式;记忆既是经验的形成手段也是经验的内容。当然,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也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雇员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个体内部因素(能力和性格等)、个体的外部因素(所受的教育、培训、经历等)的函数。上述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与判断绩效之间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动机和努力程度

动机是激发个体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因此,审计人员的判断绩效不可避免地要受其动机的影响。正因如此,一些绩效评价的研究者(Campbelletal,1993)把动机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原因。我们并不否认动机在绩效中的作用,但把它作为影响绩效的直接因素是值得商榷的。

在影响审计判断的绩效的诸多主观因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审计人员的主观努力程度,努力程度是一个主观性最强的因素。在一项审计判断中,审计人员努力和不努力、努力程度大小都会导致审计判断绩效的不同。努力应该是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影响因素。而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来自于审计人员的动机,动机越强努力程度也就越高。一个特别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比一个不太重视个人声誉的审计人员的审计判断绩效要好。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努力程度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直接因素,动机通过影响努力程度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审计人员的动机受需要和激励两个因素的影响。努力程度除直接影响审计判断绩效以外,还影响陈述性知识和智力技能,审计人员的努力程度与其陈述性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正向关系。努力程度、动机、需要与审计判断绩效的关系如图。(图见11期杂志)

三、审计判断绩效的任务因素和环境因素

(一)任务因素

我们认为,任务是影响审计判断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任务的特点不同,对审计判断绩效影响是不一样的。Hogarth(1985)指出,审计判断的正确性是个体特点和任务环境结构的函数。任务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任务的复杂性、任务的重复性、任务的规范化程度、任务的类型和任务质量等,其中前两项受到了广泛关注。任务的复杂程度对审计判断绩效的影响如表。(表见11期杂志)

从上表可以看出,任务越复杂,其不确定性程度越高,需要的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也就越强。因此,比较而言,复杂程度越低,或者说任务的结构化程度越高,越容易取得好的判断绩效。审计人员不断重复的参与同类审计项目有利于积累丰富的审计经验。

(二)环境因素

Libby和Lufut(1993)指出,审计判断的环境因素包括:判断指南和技术辅助工具、多层组织的背景、责任关系、连续的多期的判断任务以及为了得到一个好的绩效的相当程度的货币激励、时间压力等。无疑上述环境因素都会对审计判断绩效产生影响,但这些因素基本上局限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范围比较窄。事实上,审计人员做出审计判断不仅要受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还受事务所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行业状况和社会环境等。因此,我们认为,环境因素应包括影响审计判断主体和客体的各种环境因素,既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环境因素,也包括会计师事务所之外的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包括多层组织背景、责任关系、激励和时间压力、组织文化等;外部环境因素一般包括被审计单位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等。由于有关环境因素的研究相对较多,这里不再具体展开分析。

第8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摘要]审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审计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中外有关这一问题的不同观点以及审计理论的发展现状。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审计理论结构的构成内容。

一个多世纪以来,许多专家、学者相继为会计理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解答会计实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通过对各种理论因素加以整理,指导人们更有效地开展会计实务工作。相比之下,审计理论研究却比较落后。在这方面值得称道的成果少得可怜。正如著名审计学家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许多人认为审计完全是实务性的,而不是理论性的,对于持这种观点的人来说,审计只是一系列的实务、程序、方法和技术,是一种没有必要进行解释、描述、调整和论证,并最终汇总起来以形成‘理论’的行为”。[1]著名审计学家尚德尔则抱怨:在最近150年中,没有一个学术领域像审计领域这样沉寂。专家们的抱怨并非无病呻吟,他们确实道出了审计理论研究的实际情况。

新中国的审计理论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指导实践和预测实践。审计理论与方法来源于审计实务工作,是对审计实务工作的概括和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审计实践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急需理论上的规范与指导。

一、关于审计理论结构若干代表观点的评介

审计理论结构是指审计理论诸要素(组成部分)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逻辑系统。所以审计理论结构也称审计理论体系。研究审计理论结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从何处人手,以什么作为逻辑推理的出发点。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的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叫做上升的起点。它是构造一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出发点或建基点,是该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范畴,它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体系的构造均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由于不同学者研究范式的差异,导致对逻辑起点存在不同见解。理论界存在着审计本质起点论、审计动因起点论、审计对象起点论、审计职能起点论、审计目标起点论、审计假设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哲学基础起点论、理论基础起点论、财务责任起点论以及目标与假设双重起点论、审计性质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环境与目标双重起点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起点论等多种不同观点。下面介绍较有影响的几种观点。

(一)审计本质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国内十几年的审计理论研究,大多选择“审计本质”作为逻辑起点,进而阐述审计对象、审计属性、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任务和审计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2]“离开具体的对象,客观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从属于职能)就无从产生。”[3]

由于“审计本质”纯理论性太强,因而造成按“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构建的审计理论结构与审计实务相脱节,不能正确反映审计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即基础的审计理论研究远远超越实践,而应用性审计理论研究又远远落后于审计实务。

(二)审计假设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假设审计原则审计概念审计准则审计规范。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审计假设是构造系统的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4]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5]但是以“审计假设”为逻辑起点会使审计理论与社会经济环境失去相关性。审计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做出审计假设的必要性,可是审计假设一经确定,就相对保持稳定,不能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另外也容易导致审计理论结构内部离散。因为审计假设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而对审计人员所面临的社会经济环境做出的假定性规定,但是审计目标却无法由审计假设推导而出。

(三)审计目标导向型

这种观点是从审计目标出发,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然后研究作为信息传递手段的审计报告的构成要素等问题,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目标审计对象、性质审计原则审计准则。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审计目标是整个审计监督系统的定向机制”。[7]

审计目标受审计目的与审计职能的双重制约,只反映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揭示审计目的、审计职能、审计对象等因素。从审计实践活动看,以审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而展开的审计理论体系难以揭示更高层次的审计理论,无法提示审计发展的真正原因,因而建立在审计目标基础上的审计理论体系也是局限的、不完整的、较低层次的。

(四)两元或多元导向型

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如果仅为审计本质、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中的一种,对于正确、全面研究审计理论是不完善的,因此,他们提出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二元论。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主张以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共同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8]二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及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逻辑起点;[9]三是主张以审计环境和审计目标共同构成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10]四是主张以审计本质、审计目标和审计假设三个因素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11]

两元或多元导向型,看似合理,但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本质等处于不同的层次,如果同时以两元或多元因素为起点,就如同一个人站在台阶上,两条腿一条在上、一条在下,一条要向左、一条要向右,导致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无所适从。这样,还会人为破坏审计理论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二、理论界关于审计环境与审计理论关系的探讨

早期的审计理论研究忽略了审计环境,在有关的审计理论著作中基本上都没涉及到审计环境问题。近年来,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得到了许多审计理论研究人员的关注,并对此进行了比较多的探讨。

(一)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结构

蔡春认为,审计理论结构作为一个理论体系与所依存的社会经济环境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审计环境要求理论结构的构建必须适应环境的需要,并随环境的变革而变革;而审计理论结构对审计环境的反作用则表现在,审计理论通过对审计实践的反作用而不断改善环境状况。[12]胡春元认为,审计本质应适应审计环境的需要,并且必须随着环境的变革而变革,即审计环境是通过审计本质来影响审计理论体系的。[13]张继勋提出,审计理论体系要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14]以上论述都认为,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理论体系,审计理论体系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二)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关于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影响的另一类观点认为,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陈建明指出,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审计环境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包含了审计实践的全部内容,孕育着审计理论要素的全部“胚胎”;从审计环境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可以揭示审计发展过程的全部因素和发展规律,从而具有全面性、完整性,是比较科学的审计理论结构。[15]李东平和古继红在论及审计理论结构时指出,审计理论结构是以审计环境理论为起点和终点[16].辛金国在关于审计理论结构的论述中指出,审计理论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审计的外环境和内环境。[17]刘兵认为,“审计内环境与外环境有机的总和,审计内环境决定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审计职能;审计外环境决定审计目的。……审计目的、审计本质、职能与审计目标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18]

(三)有人认为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体系中的一个要素。

上述观点,在审计环境影响审计理论这一点上认识是一致的。从审计理论发展的历程看,审计环境对审计理论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审计目标的不断演进,审计准则的从无到有以及它的不断丰富,审计理论的从无到有及其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些无一不是审计环境影响的结果,可以说,审计环境是促进审计理论完善和发展的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三、确定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标准

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起点理论,它至少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逻辑起点的实质内容应表现为审计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第二,逻辑起点应是审计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审计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前提的范畴。而其他审计范畴反倒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第三,逻辑起点应该揭示审计理论诸要素的内在矛盾以及审计系统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逻辑起点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第四,逻辑起点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起点是正确的要素;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审计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规定着审计系统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审计理论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笔者认为将审计环境作为构建审计理论体系的研究起点更为恰当。理由有六:第一、审计环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是审计系统中最简单、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现象;第二,审计环境是审计系统本身与影响审计的外部因素的结合体,审计环境具有联结理论与实践的功能。审计环境不简单等同于审计实践活动,它是对间接或直接影响审计的环境因素的高度抽象与概括,涵盖政治、经济、法律、科技、社会、自然多个因素。另外,审计环境来自于审计实践,并不断与之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第三,审计环境构成审计理论体系的核心要素,是推导其他抽象的审计理论与概念的基础。审计环境是审计动因的决定因素;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体系的核心,它比审计假设所反映的社会环境约束条件更为全面、真切,也界定了审计目标所“意欲表达的理想境地”的特定内容,是审计实务的基石。以审计环境为起点,能使整个审计理论建立在更为宽泛而坚实的基础之上;第四,审计环境反映了审计根本属性,决定着审计的需求与供给,是整个审计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第五,审计环境蕴含多样化研究方法。审计环境倡导的多样化研究思维方法、多元化理论模式能促进审计理论自身发展。美国的莫茨和夏拉夫教授正是将数学、逻辑学、伦理学等研究思想渗透到审计学中才开创了人类审计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座丰碑。把审计环境作为审计理论体系的起点,可以使审计理论体系及其研究思路更加开阔;第六,审计环境是衡量审计系统是否先进、科学的基本标准。离开审计环境,不能解释各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所存在的差异。审计环境深刻地体现了审计的这一集合特征,是审计理论跨世纪的研究主题。

四、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来构建审计理论体系

审计环境是对审计有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审计理论密切依存于审计实践,从审计实践中产生。因此,审计理论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等外在环境的影响。审计实践及其发展还受审计固有因素影响,如各个发展阶段的审计人员价值观念、审计思想、审计文化、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工作手段、审计工作内容等因素。但并不是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中所有方面都有与审计相关,有些是明显无关,有些只是间接相关,有些在一定时期是相关的,而在另一时期是不相关的。因此,我们将审计外在环境中同审计相关的部分从整体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中抽象出来,称之为审计外环境,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和状况、有关的法律法规、社会文化环境、外部相关利益集团及其活动因素。我们将影响审计的固有因素称之为审计内环境。审计内外环境密切相关,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审计内环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进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审计外环境决定着审计动因,进而决定着审计目标。因此,审计本质与职能、审计动因与目标最终统一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中,统一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由此可见,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应是审计环境。

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影响,会产生多方面的效应,表现在:(1)影响目标。或有利于审计系统目标的实现,或不利于审计系统目标的实现而需要对目标进行修订,或造成不能实现审计系统的目标。(2)影响结构,多方面影响审计系统的结构,如影响要素结构,使系统的审计人员、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报告的关系等发生变化。(3)影响稳定。使审计系统在各方面都保持协调关系而正常运行。如审计组织体系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变化而相应作出调整,使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保持协调发展。

审计系统对环境的适应,一般采用的形式有:(1)遵从。审计系统接受环境发出的信息,即遵从环境对审计系统的各种要求运行。(2)协调。审计系统根据环境的要求,制定或调整运行的规划、程序与方法,以适应环境的发展。(3)趋同。审计系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变化,使变化、发展的方向一致。

笔者认为,应以审计环境为起点构建审计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由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前提与导向、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审计应用理论和审计相关理论五个层次所组成,如图1所示。

■(此处有公式或插图)

现对以审计环境为起点的审计理论体系图作如下简要说明:

(一)审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前提与导向

审计环境是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审计环境影响着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和由此确立的审计基本理论、审计规范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审计系统中的一切理论问题都是由审计环境展开的,并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形成合理的逻辑层次关系。以审计环境为起点建立的审计理论体系及以理论为指导的审计实务工作能否实现人们的期望,是对审计目标确立恰当与否的最好检验。在审计环境中,对审计目标起主要作用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及相关法律对审计的约束。

审计假设是审计理论研究的前提。审计假设是人们对变化不定的社会经济做出的一些合乎逻辑的推论和判断,它设定了审计工作的空间、时间和质量单位。审计假设为有效地实现审计目标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建立审计基本理论、规范理论和应用理论的逻辑前提。但这种假定和判断不能凭空设定,它受制于审计外环境。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导向。它是在认真研究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的基础上确定的,既对审计基本理论起导向作用,也对审计规范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起导向作用。审计目标的确定受到审计环境的影响,并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有什么样的审计目标便给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等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另一方面,审计目标也给审计准则提出了要求和前提,它规定着审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二)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基本理论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独立审计活动的各种具有普遍指导性的审计理论。它是审计理论的精髓,由审计导因、审计概念体系、审计性质、审计主体、审计客体、审计职能、审计原则等构成。

审计基本理论具有以下特征:

1、高度的抽象性。它没有具体的实践导向,没有实物可以参照,只是产生于高度的理念之中,如审计职能,是看不到和无法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由于高度抽象性会导致人们认识上的困难以及模糊性。因而在关于审计基础理论问题的研究中,学术流派颇多。

2、普遍的适用性。它不受部门、行业等审计客体变化的影响,也排斥了不同审计类型的差别可能给理论研究带来的障碍。在不同的被审计部门、行业或单位,审计基本职能是同一的。即使是就地审计、送达审计或远程网络审计等方式上的改变,也不能使审计基本职能发生变动。

3、严密的逻辑性。由于这种审计理论是高度理性思维的成果,无论是它所属的各种不同理论之间,还是同一理论的结论、论据、论点之间,都呈现出极强的逻辑性,整个审计基础理论的结构十分严谨。

(三)审计规范理论

审计规范理论是指在审计基础理论指导下按照审计实践的基本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审计理论。它由审计职业技术规范理论、审计质量控制规范理论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理论等内容所构成,主要研究如何根据审计环境的要求,构建适合时代和地域特征的职业规范体系。

这种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1、规范性。审计规范理论主要用以规范审计人员的执业资格和执业行为,目的在于提高审计质量。

2、权威性。审计规范理论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它实际上制约着审计实务。审计规范是在审计理论的指导下制订的,不是审计程序、审计实务的汇总,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审计理论的集中体现,以指导审计实务,规范审计程序和方法。

3、指导性,审计规范理论中的那些准则、规则,可以用于指导审计的实际工作。这是由于这种理论比审计基本理论更接近审计实践活动所引起的。

(四)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一种旨在指导审计实务、提供操作指南的审计理论。它包括审计组织理论、审计操作理论和审计控制理论三个有机部分。其中,审计操作理论又可分为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和特殊审计业务操作理论两个方面。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是指由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以及审计报告等内容构成的基本体系,主要研究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展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特殊审计业务操作理论是指由特殊目的业务审计、特殊行业业务审计和特殊性质业务审计等内容构成的基本体系,主要研究在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规范理论的指导下,如何开展特殊审计工作,如基本建设预决算审计、小规模企业审计、盈利预测审核、中期会计报表审计等。图1只列出一般审计业务操作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1、具体性。这种理论常常可以找出相应的实物参照系,总是解决某一特定方面的实际问题,常常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

2、有用性。它不象审计基本理论那样空洞枯燥,无法用于实际工作。审计应用理论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审计计划、审计程序、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策略与审计证据、审计报告等方面的理论,都应归人此类。

(五)审计相关理论

审计相关理论是从事审计理论研究和审计实践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其他学科理论,主要包括哲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经济学理论、财务和会计理论、管理科学理论、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理论等。这些理论对深化审计理论研究,拓展审计工作视野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5]R.K.莫茨,H.A.夏拉夫。审计理论结构[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0.

[2][12]蔡春。审计理论结构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3]娄尔行,唐清亮。试论审计的本质[J].审计研究,1987,(3)。

[4]蔡春。审计基本假设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1990,(1)。

[6]徐政旦,谢荣。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审计模式的若干原则[J].审计研究,1987,(7)。

[7]王文彬,林钟高。审计基本理论[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4.

[8]袁晓勇。关于建立我国审计理论结构的设想[J].财会通讯,1997,(3)。

[9]张德坤。审计研究逻辑起点的二元选择[J].湖北审计,1998,(3)。

[10]谢诗芬。高级财务会计问题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11]王汉民。论我国审计理论体系的重新构建[J].财贸研究,1993,(6)。

[13]胡春元。审计风险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14]张继勋。审计判断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5]陈建明。审计规范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16]李东平,古继红。论审计理论结构[J].湖北审计,1996,(3)。

[17]辛金国。浅论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J].财会通讯,1997,(8)。

[18]刘兵。审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及审计理论体系[J].审计研究,1995,(4)。

[19]李若山。审计理论结构探讨[J].审计研究,1995,(3)。

[20]苏牧。论审计研究的起点[J].审计研究,2001,(4)。

第9篇:审计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审计质量 审计行为体系

一、审计行为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 一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内涵 (1)审计行为具有主观性特征。主观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计行为完成的主体是个人,因为心理、意识以及个人的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在具有相同专业水平的情况下,因为环境的影响也会导致主观判断的差异。二是审计行为具有动机性。目标的不同使审计师必然面临不同的行为动机选择,自私性和完全理性的博弈,使其追求效益的最大化。(2)审计行为具有专业性。审计行为过程充满了有效地判断和决策,需要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较少的判断干扰以及较高的心理素质,以减少其面临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丧失的风险。(3)审计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审计行为基于个体特征为基础,由于环境、利益以及道德等约束,必然对审计个体产生不同的影响,从而使审计质量也会有所不同。显然,不确定性来自于审计师的表象特征和潜在特征,表象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学历、经验以及专业水平方面;潜在特征更多地通过心理、动机以及努力程度等因素得以体现。值得注意的是,审计行为并不等同于行为审计。行为审计是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通过对审计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其不断合理化、科学化,最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的一门审计学科,它体现如何针对行为进行优化提高的过程。可见,审计行为的研究更为基础。审计行为的实施必然产生审计质量控制问题。审计质量内涵的描述争议颇多: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产品的最终表现,应以财务报告和审计报告来衡量审计质量,如审计意见类型就是审计质量(谢志华,1999)。另一种观点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师提供的合理保证水平或可信度,如DeAngelo (1981)将审计质量表述为审计师发现被审单位会计系统中某一特定违约行为并对已发现的违约行为进行报告或披露的联合概率。具体而言:审计师能够发现会计报表存在的错弊(审计质量的技术性特征);审计师能够报告已发现的会计报表错弊(审计质量的独立性特征)。有相同观点的还有Simmunic和 Stein(1987)、彭桃英(2005)等。汪军(2005)进一步拓展了审计行为过程,认为审计质量最终是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审计投入和独立性等的联合乘积。从过程角度而言,审计质量其实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ISO9000认为“质量是满足明示的或者隐含的要求的程度”;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可见,质量有三个要素:固有特性、要求、满足的程度。其中,固有特性指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质”的表征;要求是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满足的程度是对具体、特定事物“质量”中“量”的确定,后一个要素把前两要素连起来并对结果的一种确定。现代质量的内涵已深化到生产过程,产品是过程的结果,过程的质量决定了产品的质量。从系统管理观点来看,生产体系管理的要素是过程,如果过程本身质量好,组织结构与制度也充分发挥优势,体系就能控制过程,确保过程长期处于良好状态,从而达到高的质量标准。因此,审计首先是一个服务过程,过程控制是高质量审计的保障,两者辩证统一;其次,审计质量需要体现信息相关者需求的满足程度,并体现审计行为过程对质量要求的保证程度。审计行为不但能够准确反映出被审计单位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审计行为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效控制盈余管理并发现和报告这些情况,使其在有效的监管范围内。审计师一方面需要按“要求”的标准(审计准则)进行规范技术;另一方面,又需要对技术的执行保持必要的独立性(形式和实质独立);最后,审计服务需要审计的固有特征,即审计师提供服务的专长性。

( 二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的统一 审计行为和审计质量相互促进。卢文彬等(2003)认为审计质量的两个主要特征是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其中专业胜任能力指注册会计师发现财务报表中错误和问题的能力,而独立性则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中报告发现财务报表中问题和缺陷的意愿。审计质量需要通过审计行为过程得以实现,审计行为是审计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高质量审计需要高水平的行为保障,而高水平的审计行为会不断优化形成更强的质量控制水平。此外,审计行为涉及审计师个人的激励机制和制度措施,有利于审计质量的“人本”建设;有利于完善审计工作和提高审计执业效率与效果。

二、审计行为质量控制体系

( 一 )审计主体行为的体现 Watts和Zimmerman(1981)、DeAngelo(1981)的研究中更多的关注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与独立性,其中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是审计师职业特点的体现,是会计服务的特殊需求所在,从而体现审计师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专业能力。专业胜任能力被认为与努力程度、技能和能力等因素有关;独立性是审计质量的灵魂,体现为形式和实质独立两个方面,是质量“要求”得以落实的关键。理论上讲,审计师的独立性越强,对外报告审计问题的倾向越大,审计质量也会越高。独立性体现出审计师的抗压能力,一是源自自身的心理、道德、经验的抗压力;二是源自外界的法律与环境、人际关系、经济利益的抗压力。关于专业胜任能力的研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认同审计师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审计质量,即审计师的行业专长能够提高市场绩效,如Beasley和Petroni(2001);Carcello和Nagy(2002)等;常成(2008)认为行业专长水平与审计质量显著正相关。多年来关于审计行为体系的研究不断深入,如王(2010)从审计主体角度指出,审计主体行为研究是审计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绩效与审计主体动因、审计主体心理、审计主体能力的关系表达为:审计判断绩效=f(动因,心理,能力),其中动因包括内在需要和外在影响两个方面;审计主体能力包括审计人员的经验和知识、行业审计专家效应;心理则包括审计行为主体判断过程中的启发式捷径与偏差 、审计行为心理过程分析 。王建新(2007)对卡瑞塞的欺诈理论进行描述,卡瑞塞认为当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因素归在一起时,进行欺诈的倾向就会出现。在一个人真正进行欺诈中,三个因素的每一个都是必要的且相互关联的。这就是著名的“欺诈三角理论”。

( 二 )审计行为的环境影响 王媚莎和谢飞(2009)认为有限理性下审计行为影响因素应包括审计行为的外部环境限制(包括但不限定于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体制的发展和变迁)、审计人员的内在能力的限制(包括个人智力、技能和经验)和审计人员的多样化动机限制。汪明(1998)认为,社会审计行为是社会审计行为主体在审计目标的驱动下,由外部环境刺激和内部控制相互制约和作用做出的现实的能动活动,社会审计行为可以表述为f 的函数,即f(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行为动机)。由此可以发现,基于审计质量角度,审计行为体系表现为专业能力、独立性两大基本要素,由于审计师的个体行为特性,行为过程决策体现出个体行为的动机、内外环境提供的机会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理性选择,机会可以包括正向和负向两个方面,从个体而言,就会由于环境的宽紧使审计师面临不同的心理特点,从而依靠独立性和专业能力把握;而理性程度则体现审计师自身能力与环境的综合,如经验、教育程度、道德等约束以使行为处于更合理的状态。本文认为,从审计质量角度,可将审计行为的上述研究拓展为:审计行为=f(行为动机,个体行为专长,个体独立性)。三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其中:“动机”是个人主观行为特征的体现,好的动机是审计质量控制的前提,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较少的外界干扰,并不意味着没有欺诈和犯罪。同样,具有好的动机和较高的素质与能力,却不能够抵抗内外压力,也不能够有高的审计质量。

( 三 )其他因素的体现 对于具体的因素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行为专长。雷光勇和曹建(2008)认为“影响努力程度的法律体制由责任规则与损害计量模式组成。……还需要从其审计师的激励与约束作用角度,对进行审计质量的保持与提高角度加以分析与研究。”杜娟(2008)在研究胜任能力特征时引入了情绪智力、自我效能、成就动机、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知识应用水平等因素进行分析。赵劲松(2005)认为审计质量的包含技术性特征和独立性特征。其中,技术性特征分为技术因素与经济因素。技术性因素包括审计师的专业教育程度、专业技术因素、职业谨慎态度、专业判断能力以及使用的审计技术方法等,主要体现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审计技术、理解和执行国家政策法规的能力、审计人员的宏观视野和分析能力。经济因素即为审计过程中的经济资源,受教育越多、技术水平越高、经验越丰富的审计师要求的报酬也越高,发现会计报表错弊的能力也越强。(2)独立性。Falk et al.(1999)实验研究结论认为审计师自利行为和道德理性影响审计独立性。赵劲松(2005)认为影响独立性的因素主要包括“物质因素”、“精神因素”和“制度因素”。潘华和黄国良(2005)对审计独立性影响因素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职业团体及管制机构等不同层面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指出不同主体及其之间尤其是上市公司与注册会计师的关系,均会对审计独立性产生重要影响。

三、审计行为因果分析及体系构建

( 一 )审计行为因果分析 在我国由于“审计悖论”的存在,审计机制上的缺陷导致审计者实质上不独立(雷光勇、王立彦,2005);同时由于法律监管的门槛较低以及监管力度不足,我国存在“道德风险”偏高的情况,在此情况下我国审计行为的研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上文分析中,我国学者的研究在某些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和细化,虽各有不同,但对于研究的角度,均不程度地强调了审计师作为个体需要具备的主要特征――专业能力和独立性。本文认为上述研究忽略了审计师行为的基本因素研究――社会性,审计师拥有的价值取向、道德以及心理,甚至是制度的约束是行为主体的特点体现。从审计质量的系统性特征出发,是工作过程和结果的综合,也是审计行为的全面体现。但专业能力和独立性虽然在现有审计行为研究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显然不能够代表审计行为研究的全部。行为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动机是完成特定目标的先决条件,而结果则是行为的最终体现。虽然审计师不一定会进行欺诈,但发表了不真实的意见或者未能够履行职业操守则与此类似,均会受到动机、机会和理性程度三个因素的直接影响,其中,机会与专业特长、独立性的程度密切相关,审计师的专业特点使其具有把握机会走向的能力,主要体现在于其行业专长和独立程度的结合;理性程度则与心理因素、道德因素、自身利益以及制度约束有直接关系。从这一角度,本文提供了更为现实的研究视角――审计质量控制体现审计行为的全过程控制,这是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均忽略的领域,尤其是心理能力与专长等的结合性研究。需要说明的是,审计师的判断能力受到固有因素的限制,刘明辉和毕华书(2007)认为主要表现为选择性知觉、锚定心理以及过度自信陷阱。此外,审计师的行为研究应体现其努力程度,而不是只关注结果,这也是目前研究中的一个全新的领域。

( 二 )审计行为体系构建 (1)行业专长应当包括审计师专业技术资格水平、心理能力水平、专业教育水平、经验以及努力程度。需要说明两点:一是心理能力中应当突出判断能力、自我效能和情绪智力,以使判断力的研究更贴近现实;其中判断力应包括选择性理解和验证性偏见、过分自信等因素。二是关注审计师的努力程度,体现审计师的工作状态是审计质量控制的重要方面,忽略这一领域的研究是错误的。依据雷光勇(2008)的观点,影响审计师努力程度的法律体制由责任规则和损失计量模式组成,本文将法律责任的损失因素放置于制度中,而将努力程度由公共进取因素和个人进取因素体现。(2)独立性应当包括职业道德、物质因素、精神因素以及制度与环境因素。之所以增加制度因素,是因为道德、物质和精神因素并不能够全面体现审计质量控制的要求,而制度因素是质量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制度规范的合理与有效也将有利于质量控制的进一步改革。(3)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本文主要体现三种形式:源自内在需求的满足性、环境给予的机会以及审计师对待被审计单位的关系与态度。综合上述研究结果列示如(表1)。

*本文系黑龙江教育厅人文与社会科学项目“基于审计质量控制的审计行为规范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1552319)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行为金融学的“非理性”假定》,《审计研究》2008年第2期。

[2]陶艳娟、靳炎:《从行为科学论审计》,《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