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精选(九篇)

化学工业行业分析

第1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化工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于2010年8月立项为部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开展建设工作。依托专业建设理事会搭建的平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各地开展调研工作,科学定位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校企教学资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一、 社会调研

(一)调研背景

1. 行业发展背景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这为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2. 人才需求情况

2010年,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全区32家化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约为化工类专业的30%。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为100人,为满足区域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门人才甚为紧迫。

3. 专业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工业分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内蒙古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几年来,已经为内蒙古自治区化工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化工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二)调研内容

内容包括:1.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2.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3.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4.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三)调研的方式及调研对象

1. 调研方式

调研人员亲赴企业生产一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分析检验技术人员、分析车间班组长、分析操作工并发放关于企业对高职生素质要求调查问卷、关于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类岗位设置情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并做数据分析。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业务管理层和往届毕业生分别座谈。

2. 调研对象

深入化工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质检中心主任、技术员等座谈和填写调查问卷;与已就业的毕业生座谈并填写调查问卷。

(四)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

1.人才需求量调研

全区化工类企业约有12000家,我专业近3年毕业生仅有338人,所以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2.从业人员人才质量调研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61.98%的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级工证的仅占9.86%,说明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分析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有85.7%的用人单位“重视”或“比较重视”应聘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人才具有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诉求。

数据显示,12.68%的从业人员具有技术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5.03%,专科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2.72%。从调研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毕业生,懂知识,有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中坚力量。招聘员工中有42.25%具有高中学历,可以获知企业用工需求量很大。与需要进行培训的非专业员工相比,高职分析专业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良好。

调查从业人员年龄组成,年龄大于40岁,占4.7 %;30~40岁占15.96%; 20~30岁占79.34 %。从统计数据看出:分析检验人员年龄偏小。这些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动手能力强、经过短期适应性培训就可以胜任岗位的分析测试人员,这也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

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座谈,开展针对企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1)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设置调研

从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工种来分类有煤质分析、油品分析、水质分析和其他化学品分析。从岗位管理上主要分为中控分析、原材料分析、成品分析、溶液分析等。中控分析主要负责中间控制分析岗位日常工作,负责完成技术员布置的各项工作;原材料分析主要负责所有进厂原材料质量检验、溶液配制及小组日常管理;成品分析主要负责成品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溶液分析主要负责溶液配制岗位的日常工作。

(2)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调研

根据对行业企业调研和对分析检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准确定位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化工、煤炭、石油、医药、轻工、环保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和实验室(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

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员工。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驾驭设备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拓展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上手快、发展潜力大。企业要求学生从进厂学员学起,经过副操、主操、副班长、班长、技术员等阶段,通过企业内部的题库理论和实操考试逐步发展成“多能工”型人才。主要建议:(1)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教学的比例,强化操作基本功的训练。(2)建议学校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分段式培养应该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建议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平台,如分析工、化学检验工等,为其以后就业提供更多便利。

5. 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离岗率较高。高离岗率导致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效益。与此同时,频繁换岗影响了毕业生的成长发展。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离岗原因主要有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另外,行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在不同企业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员工离职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

(一)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随时跟踪就业市场信息,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教学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以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专业人才培养除让学生有能力就业,还应让学生有能力发展。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反作用于理论的深入,科学设计,层层深入,逐渐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1.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核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解成一般化的分析检测工作步骤,即溶液配制-实施检测-分析报告。结合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规律,设计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通过项目布置-资料收集整理-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过程-提交检测报告-项目汇报―结果评价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强化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密切追踪行业发展状况,将行业发展对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反馈,及时将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发展实际,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要加强实践教学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四) 建立制度保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树立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理事会会议,梳理合作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创新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提高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行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五) 加快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积累人才

教师要走出去,如经常下企业调研、学习,同时还要请进来,请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双师素质教师,体现高职特色;双师教师的素质,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以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为专业发展理念开展的企业调研,充分听取企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设置、能力需求,是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的力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成为专业建设的新常态。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输送合格人才。

第2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工作分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3-0015-04

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是质量的提升,而课程体系改革是质量提升的关键,其中课程开发又是课程体系改革的内核。当前,课程开发的主要技术是基于岗位任务的工作分析方法,它是MES课程、CBE课程、项目课程等普遍采用的技术。通过工作分析,可以获取从业人员职业活动中的任务、行为以及知识、经验和技能等因素,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设置的安排、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的实施提供重要参考。因此,有必要探讨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重要价值和实施策略。

一、何谓工作分析

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在职业教育课程理论研究方面受到重视。所谓工作分析即分析者采用科学的手段与技术,对每个同类岗位工作的结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解、比较与综合,确定该岗位的工作要素特点、性质与要求的过程,是通过搜集某一职业或职业群的工作信息,对岗位进行工作的描述(工作概要、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和任职资格(身体素质、知识、技能等)的界定。

工作分析具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工作分析的对象,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三类,即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针对某个具体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开发及对应于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根据工作分析的描述语言或要素维度,可以把工作分析区分为工作(任务)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和人员(工作者)导向性的工作分析。工作导向的工作分析以工作本身为出发点,侧重于分析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而人员导向的工作分析以任职者为出发点,强调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个体工作者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

在职业教育的课程研究领域,工作分析既是针对某个岗位群的学校工作任务开发,又是工作导向工作分析和人员导向工作分析的统一,即工作分析专家通过“头脑风暴”式的会议研讨,分析具体专业所对应的就业岗位(工作后即可胜任的岗位)以及发展岗位(与专业相关的提升性岗位),针对岗位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描述其完成工作所需要的任务或行为,进而分析完成任务或行为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要素,从而形成课程开发所需要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为课程体系的改革提供基石。

二、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价值和实施策略

以开发课程为目的的工作分析以从业人员真实的工作过程为基础,结合行业、企业和社会因素,对工作岗位中实际存在的任务进行梳理和概括,获得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清晰性的工作任务结构,并归纳、整理出任务完成所需要的职业能力,是课程开发的核心技术。因此,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价值。

(一)工作分析是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的前提

工作分析的逻辑前提是对工作岗位的清晰认识,即明确专业所对应的具体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因为岗位决定了工作任务的范围和空间,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工作的起点。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企业专家根据职业教育的专业性质和层次水平,罗列出各自认为的专业可能面向的岗位;随后分析专家对企业专家罗列的岗位进行汇总,并进行“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尽可能规避岗位过宽、过窄或岗位描述过于笼统等问题,最终确定专业所面向的岗位或岗位群。另外,岗位定位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特点,并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和实际状况,如沈阳某高职学院根据地区橡胶工业较为发达的事实,将学校化学工艺专业的就业岗位定位在橡胶工艺运行控制工(包括配料工、炼胶工、硫化工、半成品成型工、压延工等)、橡胶设备操作工、橡胶设备维护工以及具有发展性质的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安全管理员、工段长等。一方面,该岗位工作分析有利于明确化学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定位的依据和出发点;另一方面,该岗位分析也是课程开发的逻辑起点,有利于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分析是课程设置的根据

工作分析的重心是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即明确岗位从业人员需要完成的任务,掌握其具体工作内容,简单说来就是分析从业人员的职业活动,包括工作中使用的机器、设备、辅助设施等,是实现课程设置的关键环节。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撇开学科课程的思维模式,各自书写岗位从业人员实际从事的工作领域(一组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较宏观)和工作任务(单件任务,较具体),且表述任务时一般采取“名词+动词”的形式,如图纸识读、涂层检验、产品运行等。其次,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开展集体讨论,针对每一个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根据工作的实际过程和相应的教育价值,选择不同企业专家之间的“共同要素”和“独特要素”,最终确定完整的工作领域和工作任务。如高职化学工艺专业的工作领域可分为橡胶配料、生产检测和炼胶等,其中炼胶可细化为胶料热炼、胶料精炼等具体的工作任务。科学的任务分析是课程设置的依据,一方面,课程设置的首要参照点是任务而非具体知识点,因为知识的组织方式或知识结构远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直接影响学生思维的发育和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与工作任务相联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改变过去知识与任务相脱离、单纯学习知识的课程模式;另一方面,基于任务的课程设置有利于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专业核心课程,科学搭建专业特色课程。

(三)工作分析是课程内容选择的重要参考

工作分析的关键是职业能力分析,即根据工作任务,逐项分析完成该任务所需要的能力水平。简单说来,就是明确从业人员的工作条件以及任职资格,包括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知识、技能、态度、身体素质等,即综合能力。因此,职业能力是与具体工作任务相结合的,是课程内容确定的重要参考。首先,企业专家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避开对能力的宽泛描述,通过对自我经验的反省,逐条书写出有别于普通能力的具体职业能力。其次,在分析专家的主持下,采取自由研讨的形式,逐条对汇总而来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规范其表述,讨论其在实际课程中的可操作性,增添遗漏部分,删除不必要部分并对能力表述进行合理化排序,最终形成完整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如针对“胶料热炼”这项工作任务,其职业能力可表述为:第一,能识读热炼作业指导书;第二,能根据热炼工艺参数、热炼原理和影响因素,准确判断热炼质量事故,并按要求进行处理;第三,能规范填写热炼作业文件等。完整的职业能力分析有利于课程内容的科学选择。一方面,在后期的课程开发中,专业教师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要参照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依据课程内容的可教性和实用性原则,并根据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学习能力的有限性,把课程内容具体细化为知识内容要求、技能内容要求和素质内容要求;另一方面,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课程内容有利于真实体现岗位工作任务,便于学生就业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

(四)工作分析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

工作分析的结果是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它是教学组织设计的保障,即实现将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并进而扩展为学习要素,设计出基于学习分析的、符合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具体教学实际的、兼具教学价值的学习项目。在教学组织的设计中,主力是学校专业课教师,核心目标是设计出每门课程要学习的课程项目。首先,专业课教师在分析专家的引导下,围绕工作任务,将以任务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化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即教师根据工作任务分析结果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将具体某门课程划分为符合逻辑线索的项目,并在项目知识选择中体现出知识内容要求,在项目教学目标和具体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技能内容与要求。其次,进行项目设计的下一级即模块的设计,也即对项目的进一步细分,模块的总和就是一个完整的项目,且各模块之间都有相应的逻辑关系,如按照流程、种类等,模块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工作任务、活动设计、相关理论知识、相关实践知识、拓展性知识等,模块可根据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进行自由组合。再次,学习单元设计是模块的下一层级,即各教师根据任务分工表,将模块细分成学习单元,其中学习情境的设计是学习单元最重要的部分,包括的内容较为丰富,与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直接相关,最具实际作用。学习情境主要由学习目标、教学资源、安全及注意事项、工作过程和教学评价等几部分构成,其中工作过程部分要对具体的步骤、操作方法与说明以及质量标准做具体而详细的解释,一并呈现在教学组织设计中。

三、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工作分析可以提高课程开发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因此,如何确保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顺利开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按照课程开发主体进行分类,可以将工作分析主体细化为教育行政部门、分析专家、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四者之间理应进行合理的任务分配,以保证工作分析在课程开发中的科学性。

(一)强化教育行政部门的旗帜性作用

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具有不同的要求,而职业技术人员的层次和结构又会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兴衰。工作分析通过课程开发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员方面起到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教育行政部门比较重视工作分析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市场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起到了旗帜性的作用。工作分析是基于市场实际岗位需求的,政府每年的毕业生就业跟踪调研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人才需求调研为工作分析的开展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学校紧扣市场需求,开发相应的职业教育课程。因此,要强化教育行政部门在工作分析中的旗帜作用,为后续课程的开发提供具有真实性、时效性的实证数据。

(二)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分析,因此,要将工作分析中的职业要素转化成课程要素,就需要分析专家的智慧性引导,所以,分析专家在以工作分析为基础的课程开发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在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时,分析专家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使企业专家明确分析会的目的、形式、工作方法和任务安排。其次,组织和协调整个分析会的全过程,主要把握三个方面:关于人,即协调好企业专家、学校教师、记录员的工作;关于物,即在分析会前提前准备好电脑、投影仪、打印机、白纸、笔和订书机等物品,并在分析会进行中有效利用;关于时间,即把握好整个分析会的时间,要非常清楚在什么时间应该开展什么工作。再次,指导企业专家并引导其进行“头脑风暴”式讨论,即企业专家在书写过程中出现思路混乱或不理解任务时,分析专家应给予及时指导,并及时汇总书写结果,引导企业专家讨论分析成果。因此,分析专家要熟悉分析会的基本操作,理解工作分析的质量要求,以便使工作分析朝着有利于课程开发的方向进行。可以说,分析会的成败百分之六十取决于分析专家的水平,因此,在工作分析中,要充分发挥分析专家的主导作用,以利于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顺利进行。

(三)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性作用

工作分析基于岗位实际工作任务,并要求分析出完成任务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在工作分析中,必须充分体现企业专家的主体作用。首先,企业专家的遴选应该有特定要求:数量要求,以10~12人为宜;职务要求:以对岗位任务相当熟悉的一线技术骨干、车间主任等为宜;岗位要求:最好能够覆盖专业所面向的所有工作岗位;能力和经验要求:熟悉岗位职责,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等能力。其次,在分析会进行过程中,企业专家应认真聆听分析专家的引导,清楚自身任务;积极参与会议讨论,针对自己熟悉的领域和岗位任务,建言献策;参与分析会的全过程,以利于整个分析会的开展。再次,在分析会结束后,针对后期的课程要素开发,积极为学校教师答疑解惑。因此,企业专家在整个工作分析过程中具有主体性作用,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以保证工作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四)调动学校教师的核心性作用

工作分析是基于结果导向的,其最终成果要转化成课程设计,并落实到课程层面和教学层面,因此,学校教师应该也必须在工作分析中发挥核心作用,因为分析专家所能提供的只是课程开发的一般原理与方法以及具体开发中可能采取的方案,最终课程产品只能由学校教师设计完成,只有他们才熟悉专业领域知识以及学生可能的接受程度与学习特点。首先,在工作分析之前,学校教师应主动接近毕业生并深入就业市场,充分做好从业人员的市场需求调研,形成真实可信的调研报告,为工作分析的开展奠定基础。其次,在工作分析进行中,学校教师一方面要做好分析专家和企业专家的接待和招待工作,另一方面要列席工作分析会,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并根据学校具体实际提出合理化的参考意见,为后期课程的设计做好思想铺垫和行动准备。再次,工作分析会结束后即是教师发挥关键作用之时,学校一线教师应依据工作分析结果,在分析专家的指导下,破除传统学科模式的思想束缚,进行课程结构的分析、课程标准的编制、学习项目的设计及教学资源的开发,最终完成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因此,理应积极调动学校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核心作用,以利于其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课程开发。

课程开发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技术性要求和复杂性要求极高,工作分析是课程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必将成为现在乃至未来职业教育课程研究的重要领域。

参考文献:

[1]萧鸣政.工作分析的方法与技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第3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判断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智能化、现代化技术也逐步推广应用,企业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全球经济被联结为一个整体。伴随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深,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影响了全球很多家,并造成了巨大的危险,我国经济也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施工企业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点单位,在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必须坚持综合实力的提高,更好的参与市场经营。信息化是对信息技术的一种应用,是基于网络建立的系统,有助于适应企业的内在需求,做好企业内部数据统计与管理工作。但是施工企业特有的对利益的追逐,使其必须对信息化投入做出一个精准的分析,判断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从投资的角度衡量信息化的利与弊。本文就结合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对其经济效益做出分析,从而提出完善建设,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效对策,降低企业消耗。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概述

(一)经济效益

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则为经济效益。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以较少的人力、物力投入获得较多的财力,就是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以人力、劳动力的少量消耗取得相应的成果。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必然会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

信息化技术是借助网络平台,通过计算机技术获取资讯的一种模式,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处理信息,提高企业竞争水平的一种动态模式。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则是通过信息化手段获取的经济收益,也就是企业信息化投资和产出的对比。一方面,信息化投入体现在实际建设的投资过程中,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息息相关;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企业实施信息技术产能与效益的分配,以及软硬件设施的投入之中。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包含两方面内涵:其一,企业信息化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人力、物力、财力与利润之间的关联;其二,是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实际经营的符合情况,也就是信息化建设是否符合创造经济效益的条件。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应当遵循的原则

施工企业作为施工的主要负责单位,在工作中会遇到各种难题,复杂程度较高,在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的时候,必须坚持以下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分析原则。企业信息化水平,与经济效益的关系都必须坚持科学分析,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构建标准化的测评模式,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主要而言,在理论上要保证其合理性,正确进行指导,抓住分析的要点,对信息数据、文件、资料做好整合判断,提高分析的精确度。

第二,目的性分析原则。对施工企业信息化的分析判断要有目的的进行,避免出现随意测评和无目的判断,即通过完整的评价达到企业的统计目标,了解企业信息化的可行之处,找到利润最大的增长点,切实反映出经营指标,做好目的性分析。

第三,动态分析原则。施工企业信息化程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企业经营状况、市场变动情况发生改变,基于实际指标,动态的对信息化经济效益做出分析才是有效之策。

第四,综合分析原则。所谓的综合分析原则,就是将施工企业利用信息化技术获取的资料、数据进行集中整理与归纳。然后根据企业经营实际做出有效的综合性分析,客观的衡量企业信息化水平。

三、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案例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能够直观清晰的认识到施工企业信息化以及经济效益的含义,以及在经济效益分析中应该遵循的原则。想要保证分析的精准性,就必须结合实际做好分析。

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后在E后上的投入(D)与产出(O)进行了分析,对于施工企业这个经济实体而言,实施信息化的目的是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需要对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比进行分析:

若D/O属于(0,1),表示施工企业在工程E后实施信息化管理后,相对于以前同样性质的工程,扣除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后,利润仍有所提升,实施信息化管理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施工企业下一步应该加大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断优化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管理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若D/O属于另一种范围,则表示施工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工程项目所带来的经济产出要小于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甚至经济产出值为负值。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施工企业引进的信息技术软件并不适合本工程的应用;二是即便施工企业引进了信息化技术,但在实际中有可能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有可能是组织机构调整不到位、管理层面信息不对等等等。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及时的做出改变,调整信息化技术,找到引发问题的原因,完善信息管理体系。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施工企业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施工单位之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借助信息化技术,对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是整合数据、资料,做好分析的关键,也是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基础。针对施工企业获取的利润,工期时间来判断效益,从有形经济和无形经济两方面进行分析是一种成本判定的新模式。通过对同类工程在实施信息化管理后,单位时间内的投入产出分析来评价施工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结合D/O的数据对做出数据统计,优化管理系统。具体而言,施工企业可根据经济效益分析的不同结果采取不同的措施,通过改进或优化信息化管理系统,选择系统性指标和相关性典型数据,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企业效益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分析与评价[J].现代情报,2006,02:160-163.

[2]汪勇,严红,李林峰.企业信息化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2:5-8.

[3]王琰,张利,刘坚.建筑企业信息化的经济效益分析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1:117-120.

[4]刘晓东,刘宇衡.基于矩阵理论的信息化对提升建筑企业施工质量管理效益作用机理分析[J].科技与管理,2012,04:64-68.

第4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为找准课程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并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提供充分的依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团队于2013年9月至12月在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渭南海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和3所同类职业技术院校从企业生产、质量管理、分析检验等方面进行了调研,为该课程的定位和课程建设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2课程调研基本情况

2.1调研背景和意义

2.1.1课程发展历程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由《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两门课程整合形成的[1]。《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整合前,《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分别强调无机化学的理论性和基础性、分析化学的实践性。②整合后,《无机及分析化学》强调无机内容与分析内容的有机结合和融汇贯通。③工学结合、行动导向下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模式。

2.1.2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要求

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即教高〔2010〕8号文件和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2-3]。因此,深入行业、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归纳岗位职业能力,找准课程定位,明确培养目标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2.2调研思路与方法

本课程的调研思路是:从生产实际出发,调研企业关于分析检验等岗位设置,人才的需求,并分析岗位与能力的需求关系,再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的学习单元,制定课程标准。课程组到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同类高职院校考察,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专家探讨等形式对分析检验及相关岗位设置和人才能力等方面开展市场调研;收集整理调研及专家讨论的材料,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确定企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2.3调研企业

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渭南海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苏大和氯碱化工有限公司、陕西渭河煤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塔山油漆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天宏硅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宝鸡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甘肃银光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西安高科理化技术有限公司、西安唐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彩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万邦制漆有限公司、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兰州、承德职业技术学院。

2.4调研内容

调研的内容主要包括:需要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岗位有哪些、需要具备的知识是什么、需要具备的能力有哪些、本课程主要欠缺的方面、学生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等。

2.5调研对象和方式

与企业负责人、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生产一线单位负责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同类高校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参观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现场,在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质量部顶岗实习,填写《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调查表等方式了解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组织情况、岗位设置、人才需求情况以及对课程知识的要求等信息。共发放问卷139份,回收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为92.09%。

3课程调研结果与分析

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取得到了第一手调研资料,通过对这些调研资料的整理,掌握了课程岗位方向和能力需求。

3.1岗位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要求

通过调研,确定了生产操作、分析检验、质量管理三个岗位需要用到《无机及分析化学》相关知识和技能,如表1所示。

3.2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相关知识或技能

①气体和溶液性质;②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③物质结构;④定量分析基础;⑤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⑥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⑦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滴定法;⑧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⑨吸光光度法;⑩元素及其化合物。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④、⑨、③、⑤、②、⑧、⑦、⑥、⑩、①。

3.3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相关技能

①滴定分析;②仪器分析;③无机物制备;④物质分离、鉴定;⑤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④、②、⑤。

3.4课程在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上的不足方面

①基础知识;②基本理论;③基本技能;④基本能力;⑤综合素质;⑥整体协调发展;⑦综合能力提高;⑧特长培养;⑨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⑤、⑥、⑧、⑦、④、③、②、①、⑨。

3.5在课程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最有效方式

①加强社会调查;②增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比例;③增加实验、实训;④举办专题讲座;⑤增加现场实习;⑥开展技能竞赛;⑦举办相关知识竞赛;⑧教学做一体化;⑨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⑧、⑤、②、③、①、⑥、④、⑦、⑨。

3.6课程改革应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

①加强课程整合;②使课程模块化;③搭建课程平台;④使课程“小”学时化;⑤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⑥增设专题讲座。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②、⑤、③、④、⑥、①。

3.7实训内容安排

①让学生自己设计,分组讨论,确定实训方案,老师归纳总结,任务实施;②保持现有模式;③任务驱动,学生自主完成,老师检查辅导。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②。

3.8在学习中哪些教学资源对你帮助最大

①主教材;②辅导教材;③实验教材;④参考资料;⑤直播课堂;⑥网络课程;⑦CAI课件;⑧网上动态资源。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①、⑧、⑦、⑥、⑤、③、②、④。

3.9在学习中哪些方面可以提高你的学习动力

①老师的表扬;②同学的认可;③疑问解决时的快乐;④无论怎么样都不喜欢学习;⑤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③、①、②、④、⑤。

3.10学生学习评价应该怎样确立

①老师根据平时表现自主确定;②老师和部分同学讨论后共同确定;③其他。以所选项目的数量按降序进行排列,依次为:②、③、①。

3.11对《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意见或建议

经对128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有以下几点建议:1)课程主要欠缺和应增强的方面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查阅一般无机及分析化学书刊、选择分析方法以及正确判断和表达分析结果的能力也有待加强。2)《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应该增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实操技能、实践检验的数据处理能力。3)建议《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将实践内容大幅增加,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同时采取更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4)通过本课程和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取得中级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是必要的。调研结果表明:《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掌握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的重要部分,是衔接学校教育与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人才要求的关键课程。课程应在课程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的确定、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选择合适的教材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加强建设,通过建设,将本课程建设成为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灵活有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特色鲜明,工学结合的示范性精品课程。

4《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建设建议

4.1课程的定位以及课程目标的确定

4.1.1课程定位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分析化学内容更强调实践性,偏向于专业岗位技能的拓展[2-3]。本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两门分支学科的基本内容,是一门阐述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应用性的综合性基础课程。

4.1.2课程性质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精化专业进行岗位能力培养的一门基础课程,本课程针对精化人才需求组织教学内容,按照工作过程设计教学环节,为化工分析岗位需求提供职业能力,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提供保障。

4.1.3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物质结构理论的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变化及水溶液中四大平衡的基本规律;熟悉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与作用;掌握滴定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及在相关岗位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具备认真、严谨、务实的职业素质,为取得《化工分析工》职业资格证书打下良好的基础。

4.2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构建全新的课程方案,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发教学项目;加强实训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4-5]。

4.3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我院教学资源,进一步改革、完善、充实实训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职能。

4.4选择合适的教材

在教材的选择上充分考虑岗位任务、岗位能力的要求,选择按照项目化教学改革编写的教材,如果没有合适的则建议在教学实践中自行编写相关教材。

4.5改进教学手段

4.5.1多媒体教学手段

尽量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手段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6-7]。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活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思维。

4.5.2网络教学手段

课程教学中教师制作该课程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习题、教学素材库、试卷库等教学资源,形成网络课程,使之具备助教系统、助学系统、自测系统。教师利用助教系统进行网上备课、网上教学、网上答疑。学生利用助学系统进行课后复习、完成作业、网上答疑、进行学习测试等。这一教学手段的应用将提高学生课后灵活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4.5.3情境教学手段

第5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数据挖掘;经济运行;Python

一、引言

全球范围内,研究发展大数据技术并运用大数据推动经济发展、完善社会治理、提升政府服务和监管能力正成为趋势。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借助大数据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利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本届政府始终关心并重视的问题。就地方政府及工作部门而言,提高大数据应用水平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升经济调控能力和决策水平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拟从省级部门工作实际出发,围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中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呈现等业务需求,分析探讨网络爬虫、文本挖掘、分类预测、可视化分析等大数据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具体应用,为更好地开展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及大数据简介

(一)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简介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是对经济运行动态指标进行连续性的观测及其规律性的揭示,需抓住关系经济运行的全局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以工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紧密,是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主要着眼对象。因此,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主要是从工业生产、效益、投资、外贸、价格等方面,以及与工业上下关联、影响并制约发展的其他因素(如与工业生产高度关联的能源、交通、信贷等主要生产要素情况等),来描述工业经济运行的状态,并结合横向部门、各地工信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等多方面信息,综合研判分析经济运行态势。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不同于一般的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把数据的准确及时作为主要目标,而经济运行监测分析除了对数据的严格要求外,更加注重于对动态、活情况的把握,重点反映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的走势,并把对经济运行工作进行指导作为主要目标。

(二)大数据及相关分析工具简介大数据是商业智能化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人们对于大数据还缺乏一个权威的说法,不同的机构对其认知各不相同。当前,人们在讨论大数据时,更多的是通过其若干基本特征去认识。IBM公司把大数据的特征概括为三个“V”,也就是规模(Volume)、快速(Velocity)、和多样(Variety),但是更多的人则将其概括为四个“V”,即规模(Volume)、快速(Velocity)、多样(Variety)、价值(Value)。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一种技术,其水平反映了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清理、数据存储及管理、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其中与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密切相关的大数据技术主要是数据采集、数据挖掘及数据可视化。近年来,以Python为代表的大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工具日趋完善,在Python的集成开发环境(IDE)中有大量优秀的开发工具包,其胶水语言的特性能够将这些工具包无缝衔接,为数据分析人员提供网络爬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可视化分析等常用工具。

三、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中的应用场景探索

(一)运用网络爬虫技术扩展经济运行数据采集范围网络爬虫技术又被称为网络机器人、网路蜘蛛,是一种按照规则,自动抓取信息的程序或者脚本。如果把互联网比喻成蜘蛛网,那么网络爬虫就是在网上爬来爬去的蜘蛛,根据既定目标选择性地访问互联网上的网页与相关链接,循环读取网页内容,获取相关信息并存储。经济运行数据的获取和开发,是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的关键。在大数据环境下,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不仅需要了解掌握本部门及相关部门的内部统计数据,也需要并应当从互联网公开数据中获取与经济运行息息相关的更多数据,如:大宗产品价格信息、土地市场供应信息、上市公司企业财务报表和经营状况数据等。但这些信息大多以网页等格式存在,难以直接获取下载,可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利用网络爬虫工具批量抓取网页上的有用信息,形成可用于分析的数据集,拓展经济运行信息采集的广度和深度。比如:为了解掌握近年来江苏全省工业企业土地要素保供情况,可设计网络爬虫工具抓取江苏土地市场网中13个设区市及下辖县(市、区)工业用地成交信息(除了行政区、地块编号、宗地位置、土地用途、成交时间、面积、金额等字段外,还可进一步抓取地块编号链接详情页中的竞得单位、出让年限等信息),用于监测分析各地工业用地供应量、供应地价变化等。

(二)应用文本挖掘技术分析企业反馈信息主题及情绪变化文本挖掘(TextMining,TM)是指从大规模文本数据库中提取隐含的、以前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已广泛应用于网络舆情分析、商品评价分析、微博热点分析、学科前沿热点分析和有关政策文本分析等领域。在相关政府部门履职尽责过程中,以企业为主要用户或服务对象的相关政府部门业务系统内,积累了大量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以及体现企业有关政策诉求和建议的文本数据。相较于数值型数据,文本数据作为企业反应情况的主要形式,蕴含着更为丰富的信息,但受数据量大、记录粗糙以及相应信息处理能力不足等多种因素限制,对文本数据系统挖掘相对缺乏,制约了对企业反馈信息的深入研究利用。就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而言,可将基于LDA主题模型的文本主题抽取、基于朴素贝叶斯算法的文本情感分析等文本挖掘技术引入到对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以及企业诉求建议的研判分析中来,定期对政府部门企业监测直报系统、问卷调查系统以及工作调研中企业反馈的文本信息进行挖掘分析,精准反映不同类型、不同行业的企业困难及诉求主题变化、情绪倾向,以获取企业真实准确的看法,为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提供依据。

(三)应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预警企业生产经营风险机器学习,也就是计算机从大量数据中学习特定规律的过程,这些规律包括分类、关联分析、回归、聚类等,涉及到决策树、随机森林、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K近邻算法、K均值算法、AdaBoost、神经网络、马尔科夫等十几种算法。在运用大数据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时代背景下,以机器学习算法为代表的数据挖掘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综合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经济运行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分析,从中发现归纳有规律、有共性的问题和趋向,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建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政府决策。比如:在企业生产经营风险监测预警工作中,可综合应用LM神经网络算法、CART决策树算法,对来自市场监管、税务、人社、供电等部门的企业登记、纳税申报销售、缴纳税金、职工人数、社保缴费、用电量等企业生产经营指标,以及纳税状态是否正常、社保费缴费是否正常、电费缴纳是否正常等信息,建立对高生产经营风险企业和正常生产经营企业具有较强分类能力的风险识别模型,及时识别生产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为预警和工作处置提供支持。

(四)应用可视化技术呈现数据分析结果数据可视化,是指将相对晦涩的数据通过可视的、交互的方式进行展示,从而形象、直观地表达数据蕴含的信息和规律。数据可视化是大数据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可视化技术可以帮助数据分析人员一眼洞悉数据背后隐藏的信息,不再受制于枯燥晦涩的分析算法;另一方面,可视化技术能够非常有效地传达信息中各种经济指标之间的复杂模式、趋势和相关性,更好地展现分析发现和结论,从而增进阅读者的理解。除了使用常用的柱状图、折线图、饼图、散点图、雷达图等图表呈现经济运行状况之外,还可以运用词云图呈现大量企业反馈信息文本的分析结论;运用动态图更加清晰地反映某种特征的变化趋势;运用GIS地图呈现产(行)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分布规律等,往往可以起到“一图胜千言”的效果。比如:应用动态气泡图展现近几年来江苏13个设区市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及高耗能行业占比等关联指标的变化情况,X轴和Y轴分别描绘工业增加值与工业用电量,不同颜色标识不同的设区市,气泡大小则反映高耗能行业占比情况,近几年的时间变化由气泡位置的不断变化体现,最终形成具有动画视觉效果的气泡图,表达出需要呈现的五维信息。

(五)数据报表自动化处理在日常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中需要定期分析处理来自相关部门的分行业、分地区工业生产、效益、投资、价格报表,以及几百家重点监测企业生产经营指标数据,这些报表数据量大、指标多、需要计算分析的维度也多,如果依靠手工计算将占用分析人员大量时间精力。而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python开发相应的数据分析脚本,即使数据总量巨大、指标众多,也可以轻松实现对报表数据的自动化处理。比如: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中共有包括企业数、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利润总额在内的17项指标,可以按照常用的规模大小、行业、所有制类型等分析维度,一键计算生成重点分析指标的同比、环比、占比、贡献拉动等数据,并同步绘制形成反映规模、走势、结构的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相关分析图表,大大提高基础数据分析处理工作效率。

四、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应用中存在的困难问题

(一)缺乏专业人才支撑一直以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中承担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的工作人员主要以经济学、统计学、以及中文等学科背景的人才为主,而数据挖掘需要综合运用计算机、数学以及统计学等相关知识,目前既懂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又具备经济运行业务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为匮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的要求。

(二)涉企政务数据共享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年来江苏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并以“不见面”审批服务为牵引,大力推进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但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政务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仍面临诸多困难。据不完全统计,江苏省级政务部门无条件共享数据量占部门掌握总数据量的比例不足10%,信息系统数据的共享比例不足50%,政务数据尤其是涉企政务数据共享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数据技术在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上的深化应用。

(三)成熟适用的分析模型及应用场景比较少就现阶段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工作而言,相关应用场景和分析模型较少,数据挖掘的深度、综合利用的程度还有待提高。如:在工业生产、效益等主要经济指标预测方面,如何选用合适的特征指标、应用哪几种机器学习算法,怎么优化算法模型达到最优预测效果,都需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

五、加快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经济运行分析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专业人才培养一是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技术培训。积极引导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人员树立大数据分析理念,定期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前沿的、专业的技术培训,提升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打造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团队。二是加大对复合型人才招录力度。在新进人员招考和引进方面,设置相关专业需求,加大对具有统计分析、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经济管理等多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招录,引进新生力量,提高分析团队大数据素养。三是引入外部专业力量。数据分析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条件和较长的周期,因此相关政府部门也可以通过购买服务、与高校院所开展课题合作等方式,借助专业机构技术力量开展经济运行大数据分析。

(二)加快推进政务数据信息共享进一步深化改革各自为政的数据资源管理模式,明确数据资源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各环节的责任分工,理清权属关系,广泛汇聚、整合数据,并通过建设完善省级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构建全省一体化的共享交换体系,实现全省政务大数据资源的全面汇聚、共享和应用,为包括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在内的各项专题应用、基础应用奠定工作基础。

(三)深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业务与大数据技术契合点在应用场景方面,围绕日常工作需要和业务痛点,探索运行数据快速采集、精准分析、直观展现等多种应用场景,积极尝试构建基于大数据基础的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体系。在分析模型方面,加强相关工作研究,找准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业务场景和数据挖掘技术的结合点,设计开发固定套路的分析模型,将成熟的、行之有效的数据分析方法、数据挖掘技术以模板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拿来即可用的应用模型,大大降低大数据分析难度。

第6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化工分析;检验;常见难题;应对措施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化工分析占据着不可以被替代的重要地位,它是一项繁杂且系统化的工作,在许多环节上难度较大,某些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过程中,因为它的特殊性,主要应用相关的监控和管理体系去监管化工生产的每一个具体操作环节和步骤,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化工产品的生产[1]。所以,为了尽可能节约化工企业的生产成本,对于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相关领导人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化工分析检验的重要作用要有一个明确的认知[2]。笔者针对化工分析与检验的常见难题进行具体的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旨在为我国化工企业顺利发展打下牢固基础,具体如下所述。

一、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

(一)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对于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来说,虽然执行可以应用各种技术以及仪器来进行操作,不过机器有它的局限性,化工分析与检验执行工作最终还是不得不由工作人员来完成。从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来说,部分相关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都不如人意,这些工作者的综合素质都没有达到化工生产的要求水准。对于有一定的资质、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来说,他们总是沿袭传统模式,依照过时的经验来开展工作;对于缺乏经验的工作者来说,他们的在开展工作时总是习惯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没有做到实事求是。综合上述,致使化工企业的整体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没有达到相应的标准,呈现参差不齐的情况[3]。具体来说,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人员日常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没有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单单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就一定程度影响着工作的质量水平。第二,因为工作人员缺乏较为扎实的专业技术水平,绝大部分工作人员,他们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导致与现阶段的检验标准不相符,不能够满足行业的相关标准以及社会上的需求。第三,工作人员缺乏敬业精神,会产生很多的安全隐患。

(二)化工分析误差过大

对于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来说,其精确性一定要有显著的提升,只有这样工作水平才会提升。目前,众多化工企业当中,它们在化工分析层面上,大多都存在化工分析误差过大的问题。世界上所有化工产品的诞生,这种产品不仅需要具备与此相关的技术指标,而且也要具备相应的功能指标,当前,绝大部分化工产品是运用新技术来制造的,所以,这此产品就会存在误差,当然,允许合理误差的出现。倘若,如果化工产品的误差情况过于严重,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且化工生产线上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埋下较大的安全隐患,后果不堪设想,所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衡量的。

二、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的应对策略

(一)严格控制化工分析中的误差范围

对于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来说,化工分析所表现出的误差,其不单是社会上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该行业也对它越来越关注。站在客观和理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合理误差范围是允许存在的,不过可以采用多种应对策略和手段对这些误差进行相应的处理,使误差最大限度的降低,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产品上所出现的问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化工分析工作采用较为严格的方法来全面控制化工分析过程中所出现的误差。

(二)提高化工分析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只有全面提高化工分析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化工生产的质量才会有质的提升。具体来说,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化工事业的情况,工作人员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上述基础上,制定一个专门为此设计的培训方案,不过要确保培训方案的可行性与科学合理性,业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此提高化工分析工作者的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企业应当定期对所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技术、职业素养等。对于经考核不合格的员工,应当重新学习,尽量第二次考核通过,考核优秀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诸多手段,使企业化学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有质的提升。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化工大国,我国的化工产业不断增多,化工厂数量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且市场占有率赵来越大,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此时,化工行业若想有更好的发展,就必须保持化工分析与检验的较大进步。本文对化工分析与检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从当前形势来看,各地方的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可以执行国家标准,没有较大的安全隐患,且有一个较为健全的分析体系,检验手段日渐呈现多元化的面貌。在将后工作当中,应对化工分析与检验工作展开研究,提升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马燕凤.论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16,

26:248.

[2]段小刚.论化工分析与检验常见难题及应对策略[J].化工管理,2016,

第7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

产业结构事关经济增长的效率和可持续性。关于产业结构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形成大量文献。这些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一、产业结构演进一般规律分析

就产业结构的演进而言,现有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横向演进的合理化。具体而言,针对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主要观点:“配第――克拉克定理”,即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规律。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再向第三产业移动,第一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不断减少,而第二、第三产业中就业人口比重将增加。Kuznets(1985)提出,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一产业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该产业中劳动力相对比重都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和劳动力相对比重是不断上升的,第三产业的劳动力相对比重,几乎在所有国家都呈上升趋势。但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并非与之同步,综合来看,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在这些国家中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Chenery(1986)认为在工业化初级阶段,轻工业特别是纺织、食品工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重要地位,在生产要素密集程度方面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品的发展又可分为以原材料工业为重点和以加工型工业为重点的两个不同阶段,资本密集度、技术集约度都明显提高。在这一增长过程中,经济增长具有加速趋势。当经济发展在完成工业化任务而进入到发达经济以后,增长速度会明显回落。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2)提出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的“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该学说认为,随着发达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推动,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为由进口到国内生产,再到出口。弗农提出立足于发达国家的“产品循环说”。该学说认为,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为新产品开发到国内市场形成到产品出口,再到资本和技术出口,再到产品进口,再到开发更新的产品……按照这种顺序不停循环上升。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1931)提出霍夫曼定理。该定理揭示出工业中消费资料工业与资本资料工业比率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霍夫曼比例。该比例等于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同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之间的比值。霍夫曼定理认为,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因素分析

学术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一些研究,主要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进行分析。具体而言,贺菊煌(1991)采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以及影响程度进行分析,发现技术进步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发挥了最为重要的作用。姜彦福等(1998)认为,我国工业部门的产业结构变动主要是受需求结构变动影响,同时,货运邮电业和商、饮业的产业结构变动由原先的技术结构影响占主导地位向消费结构占主导地位转变。俞肖云(2002)认为,“十五”期间影响中国工业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九五”工业经济政策的滞后影响,“十五”规划的影响,加入WTO后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胡乃武、王春雨(2002)认为,国际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时代特征已成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影响因素。与上述研究多从宏观层面来论述不同,周冯琦(2003)认为,目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提高一国竞争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国际竞争背景下谋求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种认识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主要包括:劳动力配置、产业资本形成、技术进步、体制转轨。陈晓涛(2006)在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知识资源和国际因素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因素。综上所述,学者们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素依然莫衷一是,如何探析公认的产业结构调整因素势在必行。

三、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综合评价是运用多个指标对一个复杂系统进行总体评价的方法。目前学术界对综合评价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另一类是对评价方法的研究。评价方法与本课题的研究息息相关,下面我们仅就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概述。

学术界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定性评价方法(专家会议法、Delphi 法)、技术经济分析方法(经济分析法、技术评价法)、多属性和多目标决策方法、运筹学方法(如DEA)、统计分析方法(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系统工程方法(评分法、关联矩阵法、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模糊积分、模糊模式识别)、对话式评价方法(逐步法、序贯解法、Geoffrion法)、智能化评价方法(如BP神经网络)等。近年来,综合评价方法又出现一些新的研究进展,诸如系统模拟和仿真评价方法、信息论方法、灰色系统理论与灰色综合评价、智能化方法(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遗传算法等)、动态综合评价方法、交互式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方法、交合分析法、基于粗糙集理论的评价方法,同时多种方法的相互结合成为目前综合评价方法研究的新热点。而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综合评价方法主要有投入产出分析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dynamics)、大道模型(turnpike theorem)、数学规划(mathematics programming)和可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最优控制模型、经济计量模型和灰色系统模型等。

尽管学术界对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这些模型仅仅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相对比较与分析,最终得出相对数值,并根据相对数值的高低评判其结果的优劣,因此是一个相对的评价。我们认为,就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而言,如果缺乏一个合理的评价基准,仅仅对各个地区或多个年度产业结构进行相对评价是不完善的,据此所提出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也是有失偏颇的。基于此,我们创新性地引入动态最优化理论,计算出最优产业结构,并将实际产业结构与最优产业结构相结合,计算出产业结构偏离指数,最终提出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符合经济学逻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

四、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产业结构评价是统计评价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则可以视为动态过程中的产业结构评价。已有的产业结构评价研究多数基于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历史数据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进行长期评价,而在众多的统计评价指数中,目前还缺乏对产业结构的动态综合评价指数的研究。齐建国(1987)认为,需求适应性指标、结构效果指标、产业协调发展指标、资源供给适应性指标、技术进步适应性指标、外贸适应性指标、反映产业结构对生态影响的指标等七个方面可以作为评价产业结构的指标。张放、卢跃(1987)和蔡希贤、王韬(1988)对产业结构的评价与调整的数量方法进行评析,并推荐采用投入产出法来评价产业结构。施发启(1998)利用1988-1992年国家统计局编制的5张可比价投入产出表,对不同产业之间的协调性进行测算,发现三次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存在逐年下降的趋势,并提出加大对第一产业的投入,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同时适当放缓第二产业发展速度的政策思路。李宝瑜、高艳云(2005)通过构建产业结构年度变化失衡指数,对所有产业的结构不合理程度进行综合评价。邬义钧(2006)分别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和基本实现现代化两方面,具体分析产业升级的具体目标和战略目标,并提出附加价值溢出量、高加工化系数、结构效益指数等评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指标。现有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综合评价尚缺乏经过系统论证的产业结构基准――最优产业结构,因此,如何弥补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是准确提出产业结构调整思路的重中之重。

五、具体产业结构调整综合评价

除了对整体产业结构调整进行综合评价之外,学者们还针对一些产业或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中,张孟林、王庆石(2006)认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首先要明确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这就涉及产业结构的评价问题。因此,他们以黑龙江省农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产业结构变化系数和产业结构熵值三个量化指标,对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现状、变化情况及结构稳定性进行量化评价,发现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各产业部门发展不平衡、比例关系不协调、种植业比重过高、其他产业比重偏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虽然正确但调整速度较慢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师萍(1999)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首先提出旅游产业结构合理化的3个层次,即宏观结构合理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和动态结构的合理化,并建立旅游产业机构的评价准则,然后依据准则构建出产业机构合理化的三项指标。赵敏(1999)则以水利行业为研究对象,使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水利产业结构评价模型,并运用所建模型对江苏省某县的水利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除对一些产业的结构进行评价外,一些学者还对特定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了评价。陆根尧(1991)根据宁波市1992年投入产出表,对宁波市产业结构的现状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化工、纺织、机械这三个主要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较大,表明这三个主要部门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陈立泰等(2009)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对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并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手段分析了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思路

现有文献从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观点支持与否、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后,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相关政策与建议。具体而言,谢伏瞻等(1990)在着重研究中国战略产业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通过就各产业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关联影响、劳动密集程度等各项指标的计算和比较,提出以农业、电力工业为主的能源工业、钢铁、铝、化工原料为主的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与通信业等七大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中的战略产业。王岳平、葛岳静(1997)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三种观点(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缓解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抑制加工工业的过快增长的数量调节;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进行评析的基础上,提出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题,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相关政策建议。国风(1999)认为,要选择产业关联度高的原材料工业类产品作为结构调整的龙头产品,支柱产业产品要真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支柱”,同时要注意理顺产品结构调整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调整的关系。胡春力(1999)在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与原则、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提出调整中国产业结构,必须处理好农村工业化、对外开放、制造业结构升级三者之间关系。何德旭、姚战琪(2008)通过分析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的各种效应,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现实发展道路及发展目标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

我国学者不仅从总体上提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思路,也针对具体产业和具体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刘立力(1997)对中国石油产业结构性矛盾与成因进行探析后,认为解决重复建设,加速产业和技术更迭与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将是中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吕伟业(2002)从电力增长和投资结构比例的调整、电源结构调整、电源布局调整、电网结构调整、电力体制改革五个方面对电力产业结构调整问题进行分析。罗松山(1999)在借鉴美国、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考虑全球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潘力剑(2001)对长三角产业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后,提出加快城市化步伐是推进长三角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途径。李红卫(2009)对德国鲁尔区与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模式进行比较后,提出山西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安排。

国外学者及其政府针对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提出了一些政策。西林(1999)对美国的高技术产业政策进行研究,主张美国政府应该重视对产业发展的直接干预,如对特定产业给予补贴,实行贸易政策等。Paul Romer(1993)和Tyson(1992)等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做了理论研究,提出政府应当对企业研发活动给予补贴的若干政策建议。克林顿(1993)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也是美国重要的产业政策之一。韩国政府通过技术推广和培育市场,以及出台支持韩国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多个政府部门分工合作给予生物技术产业支持、积极投入资金和培养人才,形成产业集群,建立技术支撑平台等政策措施,对韩国生物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chesnais(1983)通过研究表明,法国政府对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综观上述文献可以看出,虽然理论界对于产业结构进行了近乎全面的探讨,但这些研究无一基于对产业结构形成和演化内在机理的全面、准确认识,从而也就没有文献采用精确的数理分析方法研究解决这样一个高度依赖数理分析方法的问题。相对于一个地区的资源禀赋状况,什么样的产业结构是最合适的?这个问题的准确求解事关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必将成为产业经济学未来的一个重点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艾伯特・赫希曼,曹征海,潘照东译.经济发展战略[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2]陈晓涛.产业结构软化的演进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

术管理,2006(1).

[3]贺菊煌.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

济研究,1991(10).

[4]胡春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J].管理世界,1999(5).

[5]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

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5).

[6]胡乃武,王春雨.加入WTO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J].中

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3).

[7]姜彦福,林盛等.我国产业结构及其变动因素分析.清

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第8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220-02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专业建设的水平密不可分,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历史经验的积累和沉淀,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变革专业建设和教学理念,优化课程体系,打造教学团队,改进教学设施,规范教学管理,提升专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需要与时俱进,大胆改革新创,拓展高职特色人才培养途径,推进特色专业的建设进程,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一、把握区域经济发展趋势与企业深度融合,建设特色专业

特色专业建设要增强专业针对性和定向性,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为专业发展提供支撑。我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重点培养以石油化工为主涉及新材料、新能源、新光源等行业企业需要的分析检测技能型专门人才。石油化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对高素质工业分析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学校建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学校与行业企业亲密合作,企业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实施过程,将企业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融进教学内容,教学中将合作企业的原料、中间体、产品等作为教学案例和实验样品,稳固学生专业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企业作为学生实践教学的基地,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指导学生熟悉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工作程序,协助完成工作任务。学校为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提供技术服务,实现相互支持,互惠互利,企业、学校、学生、家长、社会等方面多赢获益。

二、打造高水平专兼职师资队伍,建设特色专业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是特色专业建设的关键。学校要采取多种措施,打造双师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相结合、技能训练与理论提高相结合、教学研究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建设原则,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初步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业务水平较高,科研及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素质的师资队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教学团队有专职教师17人,其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9人,高级职称占52.9%,教师中有硕士学位以上6人,其士学位1人,40岁以下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占58.8%。具有双师素质教师13人,比例达到76.4%。另外有校外兼职教师10名,占教师总数比例为37%,均具有中级以上职称。专业团队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获得院级及以上教学成果11项,其中省级以上成果5项。以工业分析与检验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改革为核心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导向的化工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荣获2008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教学改革,强化专业特色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多年来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特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综合改革。深入企业充分调研,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工作岗位(群),对各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养进行分析,归纳出本专业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并由此归纳出本专业职业能力行动领域。进而根据知识点的属性将知识、技能进行合理解构与重构,使职业行动领域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初步形成了新的基于“分析检验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相应的课程体系。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理念加强专业核心课程改革,充分利用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工作岗位工作环境与学校实训室高度接近的特点,稳步推行“理实一体、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方式。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打破原有的学科式课程体系,按照目标岗位(群)的实际工作过程设立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均依据工作岗位中的典型任务采用具体的工作项目或任务作为学习载体,并按照完成该项目或任务的工作过程确定教学内容,编写教材,在完成项目或任务的过程中传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课程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生实训采用企业真实样品进行检验操作,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精品课程建设,注重学生分析与检验操作能力的培养。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训相结合,教学过程实施理实一体化,强调操作性、职业性、综合性,在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采取学习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交替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大投入,建设突出专业特色突出的教学实训基地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在江苏省和学院的重点支持下,投入重资建成了一批教学设施先进的具有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特点的校内实验实训室,实训室积聚操作型、生产型、模拟型、项目化、理实结合为一体。所建成的化学及分析实验实训中心实践教学平台,内含8个实验实训分中心,25个化学分析及仪器分析实验实训室;一个省级实训基地——现代分析测试中心,拥有包括光谱类、电分析类、色谱类、样品前处理类等17个实验实训分室。实验实训室总面积达7340m2,教学设备总值为1200多万元。仪器设备利用率高,实验实训开出率达100%。2009年我院以化学及分析检验主干实训平台为主的“应用化学实训中心”与面向应用化工技术等专业的“化学工程实训中心”,双双被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及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命名为“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与江苏扬农化工集团公司、扬州联环药业集团、扬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高质量地完成了学生校外实训、认识实习、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等教学任务。

五、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示范作用服务社会

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立于1978年,在江苏省内同类院校中开办时间早、办学实力强、历史积淀厚,专业教学设备先进、完备,在行业中具有较大影响,是全国高职高专化工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主任单位,全国化学检验工技师、高级技师培训单位,全国化学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定点承办单位。多年来利用学院建设的省级分析检测中心,工业分析实训室以及专业教师等优质资源,为扬州周边相关院校学生提供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服务。为企业提供原料、产品、样品的分析检验、员工技术培训与技能鉴定等技术服务。2008年以来,为企业、高职院校培训化学检验工技师、高级技师近300名。承办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职工组两届,承办全国化学检验工竞赛学生组三届,与石油化工行业协会,地方石化企业,兄弟院校,广泛交流合作,得到了高度认可和好评。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自建立以来,已经为社会培养了3000多名工业分析与检验人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可喜成绩,在历届全国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两次获得团体一等奖,多次取得二等奖及个人一等奖的好成绩。毕业生在专业工作岗位上顶岗速度快、培训周期短、专业素质高,大多成为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有些成长为领导干部,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充分发挥特色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翠莲.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09).

[2]潘玉民.特色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

[3]郭华.探索立足区域经济建设高职特色专业[J].鄂州大学学报,2011,(02).

[4]腾勇.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J].中国成人教育,2009,(11).

第9篇:化学工业行业分析范文

本文通过对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安全理念教育、安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实训实习专题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将安全理念及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是提高化工生产安全的前提。

关键词:

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安全;实习仿真

化学工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伤害性及破坏性较强,对操作者及财物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化工企业对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疏忽使化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15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高达14万亿元,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97起,死亡157人。其中,2/3的事故是由于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政府和企业缺乏安全专业监管专业人才,未能发现安全隐患造成。如福建漳州“4•6”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扬子石化“4•21”着火爆炸事故、东营“8•31”爆炸事故、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等。据此,化工企业若想从源头上改善及避免化工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观念上认识到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大部分设置化工的高校只教会学生生产化工成品,教学中并不涉及安全生产所具备的环境和排除隐患等内容。本文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立项建设专业)改革与建设为例,简单叙述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

1专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化工产品生产、化工常用设备与控制,化工安全与环保等基础知识,具备典型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运行与控制、生产工艺管理等能力,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及管理工作,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接近生产事故现场的人,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化工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专业改革前,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安全与环境保护》,作为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与卫生防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控制技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知。课程课时安排合计28课时。《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内容丰富且涉及的知识点又多,但实际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这就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上近些年社会对化工安全教育的重视,此矛盾越来越尖锐。经过调研论证,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始终。

2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

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应用化工行业特点,引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理论学习→仿真训练→岗位实操”能力逐级提升的“素能并重,工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全程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安全素养培养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将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意识养成贯穿始终。“素能并重,工学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1-3]。

2.2专业安全理念教育

在化工企业生产中,“无知是最大的安个隐患”,人要有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所以增强学生的安全理念是专业安全教育的关键。

2.2.1入学专业安全教育

新生进校时,安排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教育讲座,介绍化工生产特征及工作环境特点,重点渗透专业安全理念教育,修正学生对化工专业不安全的误解,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意义。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安全展厅,从感官认识上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及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2.2.2教学过程安全教育

按照现有的教育常规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培养,基本能满足岗位的基础作业需求,但从安全作业角度来说,现有高职校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为了增强学生安全生产理念,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中均有计划、有意识地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包括化工品的危险特性指数、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等内容。在讲授化工设备、化学品原料性质、工作原理等知识时,教会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工作等。如此通过多门课程的安全知识灌输,使学生对化学品的安全属性及生产特点牢记心中。

2.2.3毕业就业安全教育

学生在毕业前,设置有就业指导专题讲座,主要由专业负责人或企业专家就化工行业发展与特点、化工企业需求与必备技能等知识进行教育与培训。通过典型安全事故事例分析使学生安全警钟长鸣,能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2.3专业安全课程设置

2.3.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课程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核心课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置、电气、静电与雷电的安全防护、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与管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事故预防与处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检修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让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认识。《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以多媒体为主,利用“化工安全在线学训系统”仿真软件,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模拟事故及安全操作,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使教材中复杂的示意图呈现立体动画效果,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如图2。

2.3.2专业课程内容改革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仪器分析》《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工业分析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性的融入安全教育内容[4]。在《无机/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物料配比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物料配比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基本单元操作原理的同时,介绍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化工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物质,“分析”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眼睛”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仪器分析》《工业分析技术》课程,在介绍常见大型分析仪器原理及方法的同时,引入真实产品测试及化工仿真技术,强化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强调特种设备、大型分析设备、定量容器、化学试剂购买及保存等安全管理规定[5]。

2.4专业实训安全教育

化工类专业都有大量自主性较强的实验实训课程,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有化工基本操作训练、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有机化学实训、物理化学实训、仪器分析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工业分析实训、化工工艺模拟仿真、化工中试实训等10多门实训课程。实训类课程教学设备接近真实化工生产设备,实训课上教师通过对实验实训的讲解、演示,结合学生的错误操作及试验数据、试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共同对比学习生产实践中错误操作的后果及事故处理,使学生对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进而阐明化工生产实践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穿“实训服”,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在企业生产场所及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逐渐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5专业实习安全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线操作类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前要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从实验实训室过渡到企业真实生产线,其安全要求及安全意识培养是专业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专业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实习期间,校企密切配合进行化工生产现场安全教育。学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参与化工生产、安全演练及相关考核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防护;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能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要求学生从生产物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不同角度学习化工生产安全分析及处置能力,具有初步的危险品隐患辨识能力、生产工艺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6专业安全终身教育

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借助视频、仿真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进行安全教育,进而树立终生安全意识[6-8]。

3小结

化工类专业要确实落实化工安全人才标准,将安全知识教育细化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将安全意识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到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技术进展,强化化工是高危行业的认识,树立安全是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目前,化工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淑芳,金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3-19.

[5]李丽霞.《化工安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94-196.

[6]王瑾.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教育探析[J].广州化工,2009,37(3):196-198.

[7]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