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

第1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部做出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决策。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之后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领域,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专业学位类别38种,比2009年增加25个。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也给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构建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重视实践和应用。教学上要求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为辅,实践上要求在学期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定位偏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偏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09年才开始实施,虽然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但具体培养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符合培养要求、达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都将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

二是毕业生本人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定位偏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应用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从事的工作领域应为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实践和应用类工作。因而毕业生如果不了解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混淆,不能找准个人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方向将出现偏差,错失就业机会。

2.就业前景不乐观

首先,总体上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研究生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就业形势由易转难,未就业研究生总数的不断增加又加重了这一形势。其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还面临着用人单位的质疑。2012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第一届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毕业人数较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培养情况还不够了解,可能存在质疑,甚至不认可。这些都增加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难度。

3.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当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正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狭窄,仅仅停留在高就业率上,简单地进行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召开就业指导讲座、办理就业派遣、统计就业数据等工作,缺乏职业规划、就业观指导、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另外,就业指导一般局限在应届毕业生,缺乏研究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统筹安排。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专业化、全员化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成功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从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对就业指导队伍进行优化配置,并规范管理和加强建设,制定完善的学习和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还需要积极动员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本人等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配合与支持,将校友资源、各界专业人士、学生家长、授课教师、导师、辅导员、图书馆、后勤服务部门、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纳入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达到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化。

2.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贯彻职业生涯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贯穿于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1)加强职业认识教育。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应重视和引导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探索和定位,加强职业认识教育,包括专业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知、社会需求认知等。通过专门课程讲授、专业课灌输、导师引导、专家讲座等多种教育形式,指导和帮助研究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特点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应用领域等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树立专业自豪感;指导研究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引导研究生了解专业学位教育特色,社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趋势,初步定位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拟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并且进一步指导制定学习生涯规划。

(2)加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研究生从事某种职业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专业能力、协调能力、身体能力、发展能力四个层面,其中专业能力是核心。

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能力;二是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和完善研究生校内外实习机制,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突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完善双导师制度,发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提升科研能力。

对于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二是动员研究生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三是优化研究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四是鼓励研究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应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但核心内容应在研究生第一、二学年完成。

(3)加强就业政策指导。第三学年是研究生就业实践的重要阶段,应着重加强就业政策指导。比如国家部委或地方规范就业市场的政策法规,北京、上海等特殊城市或地区的就业准入政策,政府宏观就业调控政策,毕业派遣政策,创业扶持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国家或地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等等。毕业生通过法规和政策学习,可充分发挥政策鼓励优势,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程序。

(4)加强就业渠道拓展。研究生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拓研究生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优势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组织高层次、大规模的专场校园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准确详实的就业岗位信息。鼓励和动员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就业应聘,汇集研究生应用型、实践类岗位需求信息,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场推介会。

3.信息化就业指导平台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政策、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职业测评与生涯设计六位一体的功能整合。

4.社会化就业指导实践

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实践,是在就业指导中引入“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增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研究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岗位,获得直接职业经验。将社会资源如专业人士、专业组织和专门机构请进校园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进行专业化服务和专门性咨询,使研究生获得实时的职业界资讯。

第2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一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队伍

该项目具有能力较强的研究队伍,课题组成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掌握教学规律和授课艺术,同时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并具有多项研究成果。课题组老师均担任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有着较深的认识,这些都有利于课题开展。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老师,都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经历过其他课题的研究,并且针对所研究的课题,他们大多数人有相关的研究经验,有数篇论文在各级评比中获奖或发表。其次,实施人才培养教学过程中的老师,专任教师中同时具有技师资格证和高校教师资格证的“双师”素质教师占100%。专任教师中有企业工作经历5年以上的占50%。研究队伍的构成,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正常进行和实现预期目标。

二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过程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过程按照“调研、方案设计、实践、成果”研究方案进行。第一阶段为初步研究阶段。研究教育部高职教育教学纲领文件;开展职业岗位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人才需求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整理出人才需求调查报告。第二阶段为人才培养方案拟定阶段。根据前一段的工作总结,提炼出典型工作任务并进一步优化;拟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完成行动领域向学习领域的转化;成果形式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及相应课程的课程标准。第三阶段为实践与修订阶段,通过三年人才培养改革实施实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建设核心课程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第四阶段为形成成果阶段。完善并形成最终“基于就业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交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批;确定教学条件建设方案;完成研究报告;并建成电气自动化专业院级、省级精品课程。

三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方法

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主要采用由外到内、由宏观到微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运用调查法、比较法、文献检索法、行为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和方案研究工作。在具体操作上,以学校开设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班级为研究对象,进行循环招生、循环教学、循环试验,在实践中构建和完善符合岗位要求、满足就业竞争力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四 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内容

该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人才需求与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

针对京津冀、山东省内、长三角经济带的多个厂家和参与各个工作岗位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做了大量调查,得出调查结论,明确人才培养改革的紧迫性。

2 基于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对所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业的职业领域和主要就业岗位群,最终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与本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质、较强的职业发展能力、较强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能够从事自动化产品的电气系统安装调试、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自动化工程设备升级改造等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3 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平台+模块”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过程采用六步法完成:(1)通过市场需求调研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2)通过岗位分析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3)归纳出典型的工作任务;(4)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专业应具备的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5)通过职业能力分析确立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6)最后完成从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换,即从教学内容归纳出课程体系。

在构建时,组织专业教师、企业的一线专家等组成分析小组,在课程设计专家的指导下,引入创新教育理论,采用能力/素质分析的方法,根据能力解析表和专业教学目标,提出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考核评价标准,通过这种方式筛选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最终确定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

该课程体系的具体构成包含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专业群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方向课模块、选修模块(包括专业拓展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模块、专业集中实践模块等,构建了“三平台+四模块”的课程体系。

学生职业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寓于课程体系全过程来实现。

4 开发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做、学、教一体化”教学

在教学团队指导下,采取边开发边实践再反馈的思路,开发一体化课程。在一体化教学实施过程中,按照图1的方法进行分阶段教学。制定了合理的一体化学习效果评价方案,加强过程性评价。

五 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成效与特色

人才培养方案从改革研究到最终方案实施,已经经历了五届毕业生,从企业的反馈到毕业生的评价,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企业的认可度都非常好。其成效具体表现在:第一,形成了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与企业需求密切衔接的电气自动化人才培养方案。第二,提升了高职自动化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提高了毕业生好评率。第三,建立了以符合企业需求、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第四,构建了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第五,建设了院级、省级精品课程群。第六,打造了一批高水准的师资团队。

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又具有以下几个特色和创新点:

1 参与人员广泛是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与实践成功的保证

在人才的培养的各各环节,除了优秀专职教师的倾心付出,学院还聘请、引进了企业中经验丰富的专家、工程师和一线的技术人员。这一点上突破了原来只是聘请企业专家的做法,而是通过更广泛的人员的参与,更加真实地了解了企业岗位的设置、人才需求、人才类型等许多的信息。

2 “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

通过实习基地建设和实践教学综合改革,先后与包括亚太集团、皇明集团等多家公司签定了共建协议,投资上千万元,在实验实习、毕业生就业、科技服务等方面进行全面合作,建设了设备先进、能满足教学、科研、实习等需要的实训基地。该项目已经运作两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 建成的省级精品课程群是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重要成果

构建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群,建设院级、省级精品课程,是课题组及专业建设委员会的初期目标,而在几年的课题研究实践中,最终也实现了这一目标。精品课程的建设,完善了专业课程资源,是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施的重要依据。

5 以大赛为抓手,促进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是创新途径

教学团队的成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山东大学生机电创新设计大赛、山东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职业技能比赛等,这些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这些竞赛用到了许多的工程和企业常用的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 结语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这些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到教学中去,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确定了指导方向,对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相关专业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钟波,等.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

索与实践[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2]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

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3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学科研究是对科学知识的累积、生产和探索,对教师个人而言称之谓学术成长,就是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学术研究方向,并专注于这一方向的科学知识积累、探求。工业设计学科涉及工学、美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教师在其中的某一领域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进行探索,就是学科研究;专业教育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而成为社会人才的一种教育手段。主要是对学科知识的选择与传授。在我国,由于对专业的划分是按照行业领域来设立的,导致很多人对工业设计专业的不解。比如说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会计专业、文秘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等,直接从专业名称就可以知道其面向的某个特定的行业领域,可“工业设计”恰恰看不出面向的什么行业,那是因为这个“专业”本来就不是直接面向某一个行业的。在组织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要开设艺术、机械、计算机、管理等学科知识,每一类知识都学得不深,导致在学术交流时一旦与机械对话就短路,与艺术对话也退缩,那是因为工业设计这个学科发展得晚,还年轻,没有机械、艺术那么老,那么强大,还没有自己成熟的语言,迫不得已要用“别人的”语言去对话,怎能不难堪呢?工业设计自己的语言是什么?那就是创意方法,是一种把其他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学科融汇到一起的“黏合剂”,是在人与物之间创造合适事物的一系列创意方法。用这一系列的方法去和机械、艺术对话时,工业设计才有自己的话语权。既然工业设计是方法,那就应该也可以去面向很多的行业,这也正是工业设计的魅力。

二、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

学科研究有赖于学科方向的确立,工业设计学科方向必须依靠某个行业吗?也许机械需要、材料需要、会计需要、法律需要、建筑需要,然而工业设计很难以某个行业为背景。为什么呢?因为工业设计学科研究的本色是对设计方法的探索,如感性工学设计、人因互动设计、系统设计、通用设计、橘色设计、绿色设计、使用者行为设计等,都是设计方法,都可以成为学科方向,可能会在某一行业领域去运用相关的设计方法,但并不是只能依靠某个行业领域才能开展学科研究。就教师个人学术方向而言,是以兴趣出发,主张学术自由,如对工业设计历史与文化、工业设计思维与方法、工业设计工程与技术、工业设计经济与管理等领域都可以涉足,这些领域涵盖物理学、化学、力学、材料学、工程学等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以及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文化人类学等各种人文学科。所以,纯粹的工业设计学科研究是以工业设计所涉及的学科知识领域为范畴,整合创新知识于设计方法的研究。

三、行业导向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教育

在国家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少高校定位“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目标下,任何“专业”都被要求贴近某一个行业开办。如果工业设计专业教育面对某个行业的话,那在一定程度上必定会束缚工业设计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从而限定了工业设计毕业生只能选择某个行业或就近行业的工作;否则就是“转行”,就被认为是专业教育的失败,这种观念是有偏颇的。再者,以区域行业(产业)为基点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一百多年前德国包豪斯时期的教育观念,如今产业转型加快,传统工业经济走向衰退,任何地区很难保证区域周边的产业几十年不变。纵使周边的产业蓬勃发展,可每个学生的兴趣不是僵固的,未必会选择区域周边的产业工作。如此培养学生的风险很大,显得急功近利。在当下办学实践中,工业设计专业教育往往被导向为面向某个行业,这样才能被认可。又由于专业教育依赖学科知识的构建与传播,因而教师也只能围绕某个行业来进行学术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科学、更丰富地将某行业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削弱了工业设计方法论的学科本质。从工业设计学科规律来看,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学科研究是不自由的,面向某个行业背景的专业教育是局限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高校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的现状。

四、能力导向下的工业设计学科专业建设思路

首先,学科研究要围绕人才培养来进行,工业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创作性的操作体验,能通过对人文、社会与科技工程等相关知识的理解、领会工业设计的多层次内涵与多面向的价值诉求,从而发展其具有独特性的创作理念、方法与能力,养成朝向专业学习、国际视野、实务导向三大目标努力。在工业设计学科团队中,由于教师的学科背景各有不同,对工业设计的理解也各有侧重,所具有的教学科研经历、经验也各有长处,学术兴趣是多样的,不应该被限制在某个行业背景来开展个人的学术研究,而是以形成学生上述能力的知识系统来开展学科研究,如设计文化、设计方法、设计工程、设计表现等。其次,专业教育应淡化行业界限,强调交互融合的大设计理念,确立以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观。可从三个能力方向引导学生自主发展:一是工业产品设计能力:以机械、电子、自动化技术为支撑,具有系统解决工业产品的结构、机构、尺度、造型、材料工艺、界面操作、快速原型、产品试验与评测等方面的能力;二是数字互动设计能力:基于大数据时代创意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服务理念,以网络互联、数据处理、云端计算等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用户体验、认知行为、界面交互、智慧空间等产品及非物质化的生活服务设计能力;三是文化创意设计能力: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发展战略及当代美学经济思潮下的文化生态环境,以传统文化、在地文化资源为核心,着力于田野调查、文化元素提取、传统工艺文化继承、设计文化意涵生成等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整合设计能力。

五、结语

第4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企业文化

一、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意义和价值研究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IT产业作为现代工业的代表,在社会中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然而,这种需求的急速膨胀已经开始呈现出日渐饱和的趋势。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与IT领域相关的高职计算机专业如何适时而变、与时俱进,培养出适合工作岗位需要、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技术型、应用型人才。

高等职业院校在计算机专业品牌建设中应该吸收IT领域行业文化的成分,从先进企业理念中吸取有价值的元素,逐渐缩小校园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距离,按照“有效对话、实践合作、达成共赢”三步走战略规划,真正实现“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战略目标,从而使学生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行业的管理环境,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二、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情况是劳动市场的供需错位和职业教育主体间的矛盾(即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差异),现以抚顺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进行分析。该专业作为我院重点建设的现代服务行业的专业群组之一,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两大方向。秉承我院的“精品、特色、优质”的办学理念,该专业建设一直坚持走内涵式的科学发展道路,按照“做强、求精、争高、创新”的总体目标,致力于创办“三有特色(即专业特色、教学特色、企业特色)”的精品专业建设。但在实践中,也曾因为专业定位、培养方向与课程设置的不明确和不适应,造成学生难就业的尴尬局面,这都是由于高职院校与企业在人才观念、培养定位、教学模式和评价标准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所造成的。

三、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的方法研究

针对上述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整,加大力度将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的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养成教育,使校企文化的对接融合在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而使培养出的人员在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上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岗位群、课程体系与职业岗位标准的不对接问题。

在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中,要坚持“三个结合”和“三个注重”的研究原则。前者分别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综合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与推广应用相结合。后者则是要求注重研究资料的准、全、深、新;注重对比和实验研究;注重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应用性与指导性。同时,针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下述所涉及的具体研究方案也应该有所侧重。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报刊、杂志、著作、网络等方式,选择国内外IT领域不同地区,针对校企合作中有关专业建设与工业文化对接的模式、理念、作法、经验教训等相关资料,从中探索规律,借鉴有益经验。

2.调查研究法。采取问卷调查、座谈、综合调研、访谈等形式。调查对象针对我院IT专业往(应)界毕业生和我院所在地区不同规模的企业家及员工,通过访谈和反馈,搜集这些人员关于校企合作、工业文化对接的相关视点,为构建职业技术导向的课程体系奠定基础。

3.比较研究法。研究时注意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即,与不同类型学校和其他高职院校关于计算机专业建设特点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归纳有关信息。

4.个案分析法。在IT领域内,对已在专业建设与企业文化对接中取得成功经验的高职示范院校进行实地考察,以其中1-2所具有代表性的职业院校为例就其先进的办学模式进行分析,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5.实验研究法。针对我院IT专业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制作两大方向,继续走校企合作之路,采取与企业合作、互动开放式的办学模式。同时就专业建设的不同方案可以选取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展工业文化对接主题实验,如课程文化对接、专业文化对接、职业生涯指导文化对接、工作价值观教育的文化对接等。

四、基于校企对接的计算机专业品牌建设的研究成果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立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动漫设计制作两大方向,在校企合作的发展道路上已略有成效。

2008年,借沈阳市“创文化名城、建动漫之都”的有利时机,我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方向与沈阳动漫产业基地的骨干企业――沈阳博士兔动漫制作有限公司开展合作,采用“订单式培养动漫人才”的教学模式。在合作期间,由公司方面聘请韩国知名动漫学者到学院进行授课和学习指导,成立由业内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将公司预计投入的实际动漫项目作为学生专业课程的配套内容。学院方面则输送教师深入到行业中进行实景培训,并且参与公司的剧本编写和前期策划等工作。校方与企业共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校外产学合作基地,开展具有实质意义的合作项目,培训社会急需人才,形成校企双方“双赢”的良性循环合作局面。

2010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网络技术方向与网络业界代表瑞杰公司合作,采用“在教学中体验项目、在项目中完成教学”的办学模式。这种校企文化对接的方案是由公司提供技术支持,进行网络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培训教师。由校方结合两者优势,探索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融为一体的课程教学形式。在课程的设计中,理论课程以应用为目标,专业课程以岗位实践训练为主,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专业核心能力对理论知识的要求,形成有技术应用特点的理论课程体系,并采取措施促进学生取得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或技术等级证书,使其具备较强的就业竞争力。按照职业技能的需要,注重课程之间所具有的连贯性和递进性,将其分为职业基础课程、职业素质训练、面向职业方向的职业技术课程、职业资格认证课程、项目工程实训课程。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校方无形中也宣传了公司文化理念,帮助合作方推广了设备,扩大了产品市场;同时,取得瑞杰金领资格认证的教师又可以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从事技术研发等工作。

这两种不同方案的教学模式,均体现了校企合作的“对话、合作、共赢”的进程。通过此类模式的推广,可以使学生顺利迈过工业文化的门槛,使教师跨越教育与产业界间的鸿沟,使校企合作真正深入到文化层面之中,最大限度地推进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教学过程与设计任务、师生与市场、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紧密结合的四项进程,在校企之间实现了“共建实训基地、共享人员资源、共同调整课程设置、共同完善专业建设、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共同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六个共同目标,带来校企双方的共赢共荣。

参考文献:

第5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化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

近年,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正以每年10%左右速度扩大,又恰逢我国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期,硕士研究生培养出现与社会需求不匹配、就业困难等瓶颈。目前,国内外把研究生培养类型分为职业性(即专业学位,以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培养为主,毕业生能较快从事职业领域实践工作)和学术性(即学术学位,以理论和学术研究为主,毕业生攻读博士或从事科研工作)两种12]。近年来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招生比例接近1:1,在校生比例约1:2。然而,与传统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相比,无论是在理论探索还是在实践领域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都处于探索阶段。探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个性化、特色化需求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成为高校应尽之责。

我国现有高等学校2 879所,具备“大学”称谓省属本科院校(以下简称“地方高校”)占“大学”层次高校69.58%,占据高等教育体系主体地位,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别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中坚力量。但与国家部委以及省部共建大学相比,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软硬件建设短板。实践培养模式上,容易存在“同化、矮化、弱化”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弊端。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土壤既依托区域经济产业优势,又受制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不确定性、多样性。有效发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牵引作用,资源共享协同,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职业性特色和个体差异化的形成,成为地方高校探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

一、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既要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又要兼顾学生个体发展的复杂性;培养突出职业应用性的同时,又要加强应用基础理论。如何解决上述培养问题?出路在于明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定位,适时转型,坚持需求导向,建构协同育人新模式。搭建起专业型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间的沟通桥梁,形成硕士层次完整人才链条,提高研究生培养的社会适切度,同时满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的多向性;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学科相关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等多种资源,构建紧密合作的生态培养圈,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

1.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瓶颈

在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兴起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硕士研究生层次的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求日趋旺盛。然而,却出现硕士就业难,高新技术企业招不到人的怪象。究其原因,对地方高校而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时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上存在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绝对割裂(即双轨制)或者绝对趋同的现象,导致职业与学术、理论与实践不能真正融合;二是地方高校大体沿袭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同质化倾向明显,办学特色不突出,缺乏核心竞争力;三是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培养效果上区分度不够,特别是单一主体的培养单位主要参照学术学位模式定位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致其知识结构与社会行业脱节,造成潜力不足、适应周期过长的现象;四是缺乏既能有效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学术型研究人员沟通,引进、消化、吸收科研成果,又能引导专业型技术人员将其再创新、转化为科技产品的复合型和管理型人才,导致科研成果转化难,硕士研究生层次人才链条断裂;五是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调剂且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生,研究生报考意愿没有得到充分落,再加上个体发展意愿具有多变化、多样化特点,因此突破传统培养模式,契合社会与个体双重需求,培养特色化硕士人才变得尤为迫切。

2.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可行性

作为区域经济社会系统中重要一环的地方高校,可坚持学术与市场双导向,即二元价值取向,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科学技术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专业学位硕士是依托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以职业背景和专业实践为方向的学位,在培养模式上可有效地将双轨制下研究生培养基础与经验加以复合,积极挖掘、统筹,综合应用校内外研究生教育资源,从而培育有别于重点大学的特色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闽南师范大学作为地方高校,以现代分离分析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为依托,以化学类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创新团队建设为载体,综合双轨制硕士研究生培养的优势经验,探索特色化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将培养定性在“服务区域社会发展和学生多样性成长双向需求”,定向在“应用基础能力提升”,定格在“突出职业性兼顾学术性”,定点在“应用理论与专业实践并重”。实行教学、实践、科研相结合,构建“学-研-产”“产-学-研”“产-研-学”良性生态圈,形成“三类导师”“三种教学资源”“三类课题”“三种角色”协同培养模式,“三种研究成效”协同循环与提升。

二、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之思

地方高校要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挖掘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需的科学问题,继承学科研究的区域特色与学术性优势,同时攻克区域产业关键的共性技术难题,获取课题的应用前景与区域行业扶持,从而在学科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发交叉领域发力。以职业性“兼容”学术性为指向,以“应用基础能力”为诉求,通过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构建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

1.注重个体需求多样化,定位“职业型为主”培养目标规格

地方高校硕士研究生个体发展需求较重点大学学生而言更具多变性和多样性,这些均对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要求,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成檠芯可教育以生为本的体现。美国历来注重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格局,避免培养和发展的趋同化,不树立国家样板大学,使得高等教育能迅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能满足地方高校学生攻读博士研究生或从事技术研发与管理、政府职能部门管理工作等,既可实现侧重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又可充当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向学术学位研究生过渡的桥梁。

2.推行多元化课程设计,定性“服务地方发展”为主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课程设置要关注区域科学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科学问题、技术需求、管理难题,职业性与学术性并进,开设学术课程群(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发展前沿、区域发展相关学科特色校本课程)、职业课程群(技能培训和专业实践)、应用基础课程群(技术研发、研究成果应用及转化)、管理课程群(行业及人力资源管理),将上述课程群融入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校内导师组、校外知名学者、行业专家三者共同设计,实现基础学科理论、开发应用、专业管理三元能力融合,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规格匹配。

3.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定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

地方高校应改变重理论轻应用、重成果轻转化等学术型研究生原有评价模式,积极建立以社会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地方高校要依据课程群类别,把分类评价机制贯穿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中,确保与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规格定位标准相一致,使培养效果得以综合性、专业化反馈。学术课程群以校内导师组直接评价为主,校外知名学者参与诊断式评估为辅;职业课程群、管理课程群评价采取重点邀请未参与课程设计行业专家监督课程质量,再由课程设计三方专家针对反馈反思改进;应用基础课程群由行业专家与学科带头人共同评价;专业实践课程评估参照研究生拟从事行业执业资格标准,由学校与实践单位共同依据学生实验技能成长进行评定。最后,改革学位论文研究体系,要涵盖学科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两个领域。

三、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模式的现实探索

闽南师范大学在率先探讨地方高校背景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聘请三类导师(校外博士生导师、本校硕士生导师、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或企事业单位技术负责人),挖掘三种教学资源(合作的部级研究机构和重点大学、本校教学研究资源、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基地),提升研究生培养的保障度;参与三类课题(承担基础型科研项目,参加应用型科技开发项目,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扮演三种角色(硕士研究生、项目技术人员、本科生导师助理),设置交叉学科前沿研究及其应用领域,提高培养体系运行的有效度;获得三种研究成效(学术论文、发明专利、科研项目),赢得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1.重视三类导师协调指导,定格在专业与学术的复合培养

研究生导师多样化的学缘结构、学派结构、学科结构、能力结构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有很大促进作用。

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三类四层”导师指导制。聘请三类导师进行四层次指导(见习指导、实践指导、全面指导、协同指导)。一类导师为本校硕士生导师组,注重通过理论讲授、学术讨论、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论文指导等指导学生如何把研究领域相关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多项技术复合整合,形成与社会需求和研究生发展意向双向匹配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一类导师为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培养学生用技术知识解决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线实际问题,同时传授学生分析、创造和设计的技能、技术;一类导师为协同发展科研机构的导师,提供科研资源和学术思想共享,参与课题项目的共同开发,让学生在一定时期外出进行研发学习,对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艰深、复杂、关联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指导帮助。

2.参与三类课题研究,定局在综合科技问题的解决

课题项目类别不同,对硕士研究生知识能力结构的要求不同,锻炼提升的层面不同。闽南师范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要求在读硕士研究生参与三种不同类型的课题项目,具体如下:在校外博士生导师、校内硕士生导师指导下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研究,提升基础理论研究素养,解决学科交叉领域内的科学问题;参与高校导师或企事业单位行业专家的科技开发等横向课题,培养自身的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能力,突破专业技术难题;指导本科生进行创新创业项目的调研、选题、实施,申报校内研究生资助课题,锻炼科研项目组织和管理能力。三类课题、三种角色、三种成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3.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定向促进地方行业发展和硕士生多样性成长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要考虑研究生发展路径和社会需求的多样性,既要注重个性化培养,又要立足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还要关注能够输送优质博士生生源。综合性、多元化、发展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就是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及其实践应用。

学校抓准学科前沿与区域关键共性技术需求交叉领域,在应用基础研究范畴内合理设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研究课题,既能发表高影响因子的学术论文,有利于研究生申请博士生资格,又能获得地方行业发展急需的发明专利、科技产品或社会服务成果。比如化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以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发展为导向,以“现代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福建省重点实验室和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分析化学”福建省重点学科、化学类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为依托;集“学科建设、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三大功能于一体,致力于实现“重点实验室、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行业龙头企业、分离分析科学与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瞄准分析化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药物科学研究前沿,关注精细化学品分离检测、功能食品研发、药物分离检验、环境监测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和产学研用一体化。

第6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历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是教师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人们的认识不同,在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上存在不同的取向,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教师知识和技能的成熟,强调了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从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来看,教师素质的全面提升,也要求教师认知、追求的和谐以及成长环境的和谐,因此,教育生态学提供的新视角,可以说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完善和超越,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应有选择。

一、教育生态学的发展状况及基本思想

“生态学”一词源于希腊文,就其本意而言,是“研究住所”的学问,后来,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aeekel,E.)为其下了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义,即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无机环境和有机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现在,较普遍的解释是:“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早在20世纪初,生态学就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植物生态学和动物生态学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人类生态学和社会生态学研究特别是文化生态学研究的兴起与发展,直接促成了了教育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其中,堪萨斯大学的巴克(Parker,R.)和赖特(Wright,H.)、康奈尔大学的布朗弗布伦纳(Bron―ferbrenner,U.)、美国教育学者阿什比(Ashby,E.)、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Gremin,L.A.)等都为教育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到20世纪70年代,国外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进入较为兴旺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有影响力的研究。在此之后的这段时间里,教育生态研究不仅范围更加拓宽,而且也开始向纵深发展。我国对教育生态的研究起步较晚,台湾和香港在这方面的研究先于大陆,可以说国内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如何将生态学的原理运用于对教育现象与教育问题的分析,如何确定教育生态学独特的研究领域等问题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教育现象的科学,主要侧重于考察各种环境要素对不同生态主体及其生存状态的影响。它利用多门学科的优势,超越单一学科的思维方式的局限,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方法运用的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但目前教育生态学尚未形成统一的科学的体系,人们的研究分属不同种类不同层次,既有微观的关于个体行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也有宏观的关于教育生态系统的研究,还有对教育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因子的研究,但这些研究都遵循着生态学的基本精神:系统、平衡、联系。生态学最基本的思想在于: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生态平衡强调系统中各因子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以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因此,用生态学的观点来思考教育问题,就要坚持系统、平衡、联系、动态的思想,既要保证整体和谐性、动态开放性,又要体现真实有效性、自主独立性,从而更好地探索复杂、系统的教育现象。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转向

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被普遍认可与自觉建设是在20世纪中叶以后才出现。1966年10月,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提出:教师职业应被视为一种专业。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为大家注目,随后许多国家纷纷以立法形式确定了教师的专业地位,引发了教师专业化的改革浪潮。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过程,是从“普通人”发展成为“教育者”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情意等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其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既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也包括教师实践性知识和一般文化基础知识;教师的专业能力即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是包括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是体现教师专业素质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全面衡量教师整体素质的主要方面;教师的专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既是一定社会或阶层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幸福生活的德性基础;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和专业自我等方面,体现为教师具体的态度、价值观、信念、兴趣等。

从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来看,可以分为三种取向:一是理智取向,强调教师知识的习得和教师技能的形成;二是实践一反思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可以获得,而是通过“反思”理解自己的实践并不断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三是生态取向,用一种整体的、情境的、关联的视角来看待教师专业发展,以更开放的视野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的社群、背景、合作和文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虽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本质认识不同,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看法不一,但二者都注重教师知识与技能的拥有,强调教师个人努力的价值。但我们应看到,教师的专业发展并不单单是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娴熟,它还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价值观、情感、意志、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和完善,而这些直接受到教师所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只从教师个体层面这一单一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而要注重从文化的、组织的或制度的层面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而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恰恰特别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所赖以存在的“土壤”,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及其文化和氛围,使得教师在开放、动态的环境中获得全面专业发展得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它既要求教师个体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需要有适宜的外界环境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教育生态学注重全面联系、突出整体价值、强调动态过程、追求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转向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基础。同时,国外教师专业发展的培养模式如教师发展学校、专业实践学校等模式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模式构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国内教育的发展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也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落实提供了现实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取向是对理智取向和实践一反思取向的超越和完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走向。

三、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构建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要坚持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就要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思想方法,积极思考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的构建。生态学研究认为,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可以分为大系统、外系统、中间系统和小系统,小系统是对人的发展影响最直接、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对于教师而言,学校环境就是教师职业生活的“小系统”,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生态价值。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营造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环境。

(一)建立专业共同体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而自行组织的、旨在通过合作、对话和分享性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师团体。在这样的教师团体中,育人是其组织目标,求知是其基本生活方式,平等自愿合作对话是其基本原则。从宽泛意义上来说,它属于一种教师文化。在教师的教学生活中,教师总是一种各自为战的状态,是孤独的和隔离的,由于缺乏互动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中弥漫着无力感和疏离感,尤其是在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的今天,教育变革使得以往的经验越来越捉襟见肘,与他人的联系就变得必需。因此,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出现,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学习资源,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创设了教师对话的平台,激发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改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水平,可以让教师在良性生态环境中汲取专业发展的营养。要建立教师专业共同体首先要引导教师思考共同体何以存在的目的,清晰共同体的使命,即共同体存在要完成的具体目标,这些目标不是那些可以当做口号的笼统的理念,而是具体的具有操作性的行动目标;其次要组织教师共同创造教师专业共同体的愿景,以形成教师参与到共同体中来的动力,由此可以促使教师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并更好地支持专业共同体的发展;还有就是要注重引领教师的价值观,帮助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营造有利于教师成长的氛围。这样才可以真正营造一个能够滋养教师的教学知识和实践智慧的专业共同体。

(二)强化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当前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和发展趋势。它是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与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时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在校本培训中,教师享有充分的自,从校情出发,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有利资源,自主发起、组织、实施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以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达成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相对于脱离工作岗位的教师进修,校本培训所构建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与个人的教学实践相结合,促成了教师专业发展从“人工”情境到自然生态的回归,营造了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得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可以直接有效地转化为教育资源,更符合教育生态的动态、系统、平衡的理念。开展教师校本培训,可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如课题研究、师徒结对、课例引领、同行交流、教学反思等,但尤其要注意的是校本培训的实效性,首先要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寻求校本培训的内在动力,同时搞好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为校本培训的开展搭建环境平台,加强学校的自主管理,以保障校本培训的深入实施,注重校际交流、与专家合作、创新培训形式等途径的运用,以保证校本培训的活力。

(三)引领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是指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知识技能、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以及行为方式,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关系形态及集体成员的结合方式。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教师群体拥有共同的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爱岗敬业精神文化和良好的同事关系氛围。作为教师文化的主体,教师的专业发展状况和教师文化的建设发展密不可分,教师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教师发展自身和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过程。因而,积极引领教师文化的发展,将大大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采用制度、规范、教育、榜样等手段,施以职业效能感、幸福感的提升等策略,努力增强教师的事业心,形成教师共同的专业理想和信念,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通过变革既有的同事关系、评价体系、组织制度、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鼓励学习与反思,并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教研活动,以形成教师自觉钻研业务共同提高的风气;关注教师生活状况,尊重教师主体地位和专业权利,加强教师心理保健,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宽松的人性空间等,都将有利于在教师生态群体中建立真诚、和谐、合作、向上的教师文化。

(四)实行发展性教师评价

教师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反馈调节环节。通过教师专业素质直接或间接的测验能够把握其特点、属性和现实水平,掌握其动态过程,进行价值判断,以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进程。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主体取向的评价,认为评价是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其基本特征是价值多元和尊重差异,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评价内容全面,评价方法多样。而生态学的生态位分化的观点认为,竞争使得竞争个体各自从其部分潜在的生存和发展区退出,从而消除生态位重叠,实现稳定的共存,生物之间的竞争结果并不必然是优胜劣汰,也可以是协同进化。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就教师个体而言,也存在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位分化问题,表现为教师专业素质的个体差异,每个教师的角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各不相同,也就是说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专业发展生态位,所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理应存在差异,而不应用单一的标准。显然,发展性教师评价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学规律,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采用的教师评价方式。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尊重教师的人格和尊严,强调教师之间、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将激发教师专业发展的热情和需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行性目标,并能够营造真诚合作的同事关系氛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机制,同时这种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育生态化的体现。

第7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论文选题;研究生

作者简介:王长坤(1970-),男,陕西长安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副教授;闫颖(1987-),女,陕西户县人,西安理工大学思政部硕士研究生。(陕西 西安 71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BY29)、西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XGY09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92-02

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研究生学习思考的产物,也是研究生学术研究的开端,不仅代表了研究生导师研究的方向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所在学院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一个好的论文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笔者综合分析了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2008~2011届的学位论文选题情况,以供后来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时参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设置和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大讨论,1987年被正式列入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1988年又被列入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要设立在师范类高校,近年来随着高校的综合化发展,许多理工科院校也设立了此专业。

1993年10月8日国家教委颁布并实施了《国家教委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学的意见》,其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研究人们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形成、发展规律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一门应用学科,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总的规格要求是: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马列主义、思想基本原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有相当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面,熟悉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必备的各种技能,体魄健全,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级专门人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科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1]

鉴于上述培养规格要求的多样化,各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方向设置上几乎没有两所是相同的。如2011年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华中师范大学的方向为:01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02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03社会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04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0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西安理工大学方向为:01道德与法律教育研究,02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03中西德育比较研究,04组织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方面与导师的研究方向紧密相关,同时也反映了此专业在方向设置上的多样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原则和要求

作为文科研究生,在学位论文选题上应注意如下原则:

第一,学术性。学术性是研究生学位论文区别于本科论文或是一般论文最大的特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具有学术前沿性及理论和实践意义,即必须突出新意(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

第二,方向性。就是要认清自己专业方向所在,不能偏离学科的专业方向。选题应在本学科专业的范围内,如偏离了学科方向就不适合拿本学科的学位。

第三,结合性。自己的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相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将研究生的兴趣、研究思路与导师的思路、观点和学说结合起来,通过反复讨论和论证,往往能产生创新性课题,容易取得新成果。[2]再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翔实的实践资料是支撑选题观点的最有利武器。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来说,还有它的特殊要求。这就是学位论文选题不应偏离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重视学位论文选题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同时还要注意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优秀传统和经验。

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生专业设立于2005年,2008年为第一届毕业生。经CNKI搜索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论文共72篇,这里主要选取其中专业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的10篇(见表1)。

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从以上选题来看,好的选题主要在于紧扣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主题,如“德育实效性方法论及路径研究”、“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形成动因研究”等,不好的选题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没有体现问题意识,学术性不强。研究生学位论文最大的功能在于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能给后人以什么样的启示。如2007届的选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演进”,只是简单地罗列了几代领导人的发展观,未能深入分析之间的关系和内在的逻辑,问题意识不鲜明。2008级的“高校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研究”,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太大的新意。

(2)方向性不明确。如“《论语》人学思想解析”,人学思想是一个偏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问题,在专业设置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明显有一定的界限。还有2008届的选题“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选题就不太合适。

(3)选题偏大或偏小。2007级的选题“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创新研究”就比较大,而2008级的选题“陕南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模式研究――以陕南某地方高校为例”则有些过小。

(4)有些论文虽然选题和立意都很好,但在写作的过程中或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或材料很翔实,但是理论分析部分显得较为单薄。如2008级的选题“治理学术失范的制度伦理探析”、“大学生人生观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等选题,纯理论叙述较多,但涉及的实践材料并不多,没有很好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鉴于此,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有几点建议:

(1)选题要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思想政治的管理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理论方面展开选题,这样就保证了选题的专业方向。如“网络环境下增强研究生德育有效性研究”、“延安红色文化与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等选题就紧扣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方向。

(2)选题应大小适合。大量事实表明,对于刚刚开始从事理论研究的研究生来讲,由于知识储备特别是社会阅历的局限,研究大题目、撰写大文章常常是力不从心、捉襟见肘,很容易导致眼高手低、大题小做、无的放矢、空洞无物等不良现象,这对于人文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极为不利。[3]

(3)要有问题意识。论文选题主要针对的是什么问题、前人到现在为止已经研究到什么程度、还存在哪些不足、选题主要针对的是哪一点、有哪些创新和突破,这些都是问题意识的体现。

(4)选题应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建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除了运用图书馆、网络资源之外,还要经常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思想理论教育》等比较专业的杂志;还有杂志类的《半月谈》、《望》、《求是》及报纸类的《中国青年报》等都比较好,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的视野。

总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要注意对学科专业方向的把握,体现问题意识,一定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领域内,但绝不能忽视其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导向的根本政治标准以及以全体民众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为目的的社会标准,[4]达到以上要求的就是比较成功的选题。

参考文献:

[1]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9-10.

[2]刘润进,陈玉珍,宋希云.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的几点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4):28-31.

第8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在其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绩,鉴于建立时间较短,在研究生的培养上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针对该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索解决的途径。

一、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是根据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设置的研究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全国高校已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33个、硕士点15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03个、硕士点453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下简称“马中化”)研究二级学科硕士点95个。任何一个专业的课程设置都要按照学科所要培养的人才目标设置相关的专业课程,“马中化”学科作为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按照本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要求,国家教委为此规定了相应的八个方面的课程设置要求。从培养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规律来看,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其内容应是建立在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之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生同样要求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本科专业基础理论,这是对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专业研究的硕士研究生基本的学科理论基础要求,否则无法完成本专业研究生学业要求。但是,目前全国高校尚未设立“马中化”本科专业,与本专业最相近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全国拥有思政教育本科专业院校231个,每年招生学生人数几千人,但是选择继续深造“马中化”研究方向的思政专业学生不多,因此本专业生源存在非本专业出身、跨专业学生所占比重较大的现象。由于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学生所具有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很多学生对该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内容、发展方向等缺乏基本的了解,缺乏对本专业基本理论素质、专业知识结构的有效支撑,生源专业知识先天不足。对跨专业学生来说,很难跟上教师的正常教学进度要求,很多学生对一些基本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基本的专业术语也不理解,很多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有如一头雾水,学习效率较低,由此逐渐失去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对于跨专业研究生而言,虽然在本科阶段,作为公共课学生或多或少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中化”基本理论,但是要真正完成“马中化”专业所要求的专业理论学习尚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对于跨专业学生存在的这一学科基础的缺陷,很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没有考虑到这一情况或考虑不周,难以达到本专业预期的培养目标。为此,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按照《通知》中的原则性规定开设基础课程;其次根据生源的特点开设相应的专业基础知识课程以弥补专业知识缺陷;再次设立多层次的课程,将学位课同必修课、非学位课同选修课有机结合起来。另外,大部分学生对于学科范围内著名的学术著作阅读量较少,有关该学科的前沿热点问题也很少关注,难以具备该学科研究生应有的专业能力。由于本专业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要想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马中化”理论,必须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原理,因此课程设置上应当增加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阅读分量。“马中化”是个实践过程,“马中化”的理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我党的实践探索不断在广度、深度上创新,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外交、军事、民族、宗教、党的建设等多个领域,客观上要求学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掌握党在“马中化”进程中的理论创新。从学科属性上看“,马中化”属于人文社科理论学科,它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宽泛,与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伦理学、生态学等都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具备相应的基本的历史背景、文史哲知识、社会学研究方法、经济学理论、政治学理论等来辅助专业课的学习。例如,“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就涉及到与中国近现代史相关的一系列宏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旧激烈的大环境下,在敌对势力恶意中伤党的开国领袖、恶意歪曲共产党的历史功绩的当下,要使学生真正把握“马中化”的历史进程及规律这门课程内容,必须对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有充分的了解,必须大量阅读相应的史料,将“马中化”两大理论成果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有机结合,才能从理论上真正掌握该课程基本内容。而目前在该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还缺少这种学科间的互补和渗透,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充分运用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课程的理解和学习,进而不能达到本专业研究生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教学与学习方式

1.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所谓积极的互动式教学方式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大学生步入研究生学习阶段,教学与学习方式都与本科阶段不同,应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创新知识方面转化,“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是“马中化”硕士生培养目标之一。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研究生应当具有自主学习、自觉学习的能力。然而,目前,在研究生的教学与授课中采用传统教学方式的高校不在少数,即以教师为主体,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课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少应有的交流与互动,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也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被动式的听课,上课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效率不高。尤其是对跨专业学生而言,“马中化”研究学科理论性、政治性极强,对于从学生到学生的研究生而言,没有经过社会的历练,特别是随着入学研究生年龄在不断地向后推,他们很多人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尤其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新中国成立前30年的历史了解不足,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缺乏基本的认知。特别是面对“90后”学生,他们是在改革开放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是在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环境中生活的,对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知之甚少,再加上一些媒体舆论的错误导向,所以,一味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要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就要由知识的输出者向研究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转变。在教学方式上,还应当以问题为导向,带着问题去学习,运用讨论式、辩论式等互动式教学方式,增加师生间的交流,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环境,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的进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总之,要本着注重讲授与自学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经典原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学生的理论、文献、资料的阅读量,逐渐培养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所学理论更为系统、专业、深刻、扎实。大量阅读文献是获取本学科专业知识和最新科研动态的重要途径。导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学生应读什么书、怎么读书,让学生通过大量阅读了解本学科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及理论热点前沿问题,增加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学习兴趣选择阅读的书目进行阅读。建立读书报告会制度,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探讨书中的主要观点及阅读中出现的问题。采用读书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增加阅读量,为日后的研究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及创新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目前,研究生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师在教学中偏重于对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实践的倾向。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要实现中国化就是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因此,“马中化”研究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源于实践,又要指导实践,还要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教师讲授一个理论很容易,但要想让学生真正明了理论的内涵,理论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作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贡献,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就必须将理论与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实践背景结合起来,才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目前各高校在本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缺少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因此,为了弥补理论与实践脱节带来的问题,在教学中,不仅应当加大学生阅读文献和资料的分量,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当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出课堂,实地参观考察历史纪念馆、博物馆、文化遗址、改革开放成就显著的工厂、农村等场所,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接触,让学生更真切的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融合的历史进程与巨大成就,以增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学生在单纯理论学习过程中枯燥无味的状况,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放到社会中去,让其体会和观察人们普遍关注和最为敏感的社会热点问题,带着问题有目的、有计划的制订学习研究方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研究,使理论与实践更好地融合,从而在理性认识上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2014,(5).

[2]姚宏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基本问题述论[J].教学与研究,2010,(5).

第9篇:化学专业研究生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复合型;培养模式

国家的科技创新实力会直接影响到国力的强弱,世界各国都加强了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竞争,都把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视为国家兴亡的关键所在。我国将研究生培养作为高层次人才主要方式,为我国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

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考试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方向以学术型为主,到1990年国家开始试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已走过了30多年,30多年的努力,我国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尤其是在21世纪,研究生培养教育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连年扩招造成每年毕业研究生的总量成倍增加,高校和科研单位已无法容纳数量巨大的毕业研究生,大中型企业及其他非传统科研教育单位逐渐成为接受吸纳研究生的就业的主体。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提高研究生的多学科知识能力,使其在掌握坚实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专业知识,从而使其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的能力。

一、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的优势和劣势

复合型研究生有相对的优势和劣势。其优势主要表现在:(1)视野将更加开阔,思维将更加活跃。通过自学、课程授课、多位导师指导,获取能辅助自己主体专业的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从而使自己的主体得以强化、完善和延伸。与单一型专业的研究生相比,复合型研究生的知识体系更全面、更深化。(2)创新能力或成果转化能力将更强。复合型研究生通过努力,掌握更全面的基础理论体系和专业知识体系,从而使自己的主体专业理论体系更全面、深化,知识的丰富和认知面的扩展,将加强其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3)能更快地将本专业的成果得以深化或应用,复合型研究生在扎实地掌握其主体专业的基本理论、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这对于那些学习单一学科专业的研究生来说, 更容易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只要引导适宜、学习方法得当,就会让不同的学科专业产生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效果,其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将会比那些学习单一学科的研究生更强。同时,复合型研究生培养的劣势表现在:(1)我国研究生固有的考试模式,导致研究生的专业基础知识薄弱。(2)对自己专业方面容易产生迷茫。复合型研究生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面对众多的专业知识,研究生容易产生迷茫,从而丢失自己的主体专业。(3)创新或深化能力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复合型研究生常常过于急功近利,降低创新能力和专业深化能力的要求。(4)复合型研究生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不能建立统一的知识体系。因缺乏有效的指导、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 使得复合型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处于专业基础知识的补习状态,而难有理论上的充实与提高;再加之,对不同专业、学科知识驾驭能力的不足以及弹性学分制时间的限制,无法在短期内将其他方面专业应用到自己的主体专业中。

二、复合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立

国外的多学科研究生培养“已由形式转到实质,由表层转到深层,由个别课程扩展到课程体系”;我国高等教育大量多学科人才培养的不断涌现也反映了这种趋势。欧美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表明,完善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重要保障,而我国高校研究生专业课体系设置存在的不足,严重阻碍了我国研究生综合知识能力的提升。围绕提升综合知识能力的目标,研究优化课程体系设置的改革措施,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的整体架构。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框架结构,设置为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方法论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4个部分。其中,学位课程为研究生提供系统、深厚的理论知识;专业选修课可按不同的研究方向设置参考性的课程,最终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其他专业课程是为研究生学习其他专业而设置的。主要是本专业的基础课,以弥补复合型研究生专业课知识的不足。

(2) 优化课程体系各部分内容的构成。课程体系中的学位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方法论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4个部分的课程内容,应该各有侧重,分别从不同的层面为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提供支持。专业选修课是针对研究生专业知识薄弱而设计的,因此,专业选修课的课程内容要体现出本专业的专业知识特征。这部分应该成为学位课的延伸和扩展,在内容上要体现出连贯性,更要体现出层次上的不同。而方法论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定性定量研究的工具,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工具层面为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支撑。其他专业课程则为完善和丰富本专业知识而建立的,通过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的主体专业能更加丰富和完善。

(3) 两名及以上的研究生导师共同培养。目前,多数研究生有两名或以上的研究生导师共同培养,但往往这两名导师同一专业的,具有相同的研究方向,这样多位导师,实为一名导师,不能培养出多学科综合的研究生。而要真正培养出具有多学科综合能力的研究生,就必须让不同专业或方向的导师共同培养一名研究生,如一名研究生的一导是本专业的工科导师,则二导可选择对本专业有辅助作用的理科导师;如一名研究生的一导为建筑材料方面的导师,可将二导选为公路工程、隧道工程、采矿工程等方面的导师,等等。这样研究生就可以通过二导甚至三导丰富、扩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更加理论化或者更具有实用性。

三、结束语

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力的研究生,将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一是要通过相应课程体系的建立;而是要通过不同学科或专业的导师的共同培养。

参考文献

[1] 马文勇, 尉耀元, 谷玉荣. 浅析研究生培养中导师的示范作用[J]. 科技信息, 2012, (12): 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