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财会实操培训精选(九篇)

财会实操培训

第1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1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信息管理的必要性

为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财政部干教中心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加强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的要求。按照财政部干教中心的部署,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学校积极组织开展了农村财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随着培训工作的不断深入,农村财会人员的信息管理是个大问题———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涉及到部、省、市、县四级财政部门,主要是由县级财政部门直接组织培训,采取集中面授,每个村除了村会计,还有村干部、机构的会计或其他人员参加培训(全国有60余万人),所以人数多而且比较分散,不便于管理。如果仍延用过去的纸介质报名方式,各县在培训结束后再进行统计和汇总,这样,给省、市上报时速度慢、困难大,而上级主管部门也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报名数据以及培训的进展情况。那么,这些信息如何来管理呢?我们通过反复的调研和讨论,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组织技术人员开发了专门用于管理农村财会人员培训信息的软件,即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管理系统。该系统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在线报名,使管理人员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培训的进展情况及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信息,为管理者提供了一个全面的信息化平台。这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加强了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全面掌控,使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信息达到了网络管理、资源共享、方便实用的效果。

2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管理系统的流程

农村财会人员培训管理系统的流程图,见图1。无论是管理员还是操作员,首次进入管理系统时,要进行注册。注册时,要真实地填写自己的一些信息(用户名、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是要设置密码,有了用户名和密码,才可以登录管理系统。所有的管理员和操作员都要注册,并提供给系统管理员和上级管理员,经授权后才可登录。登录后,就可以进行其他的操作和查询数据等。根据管理的需要,系统有超级管理员、省级管理员、市级管理员和县级操作员。超级管理员的权限是根据有关省级管理员的请求,审核省级管理员,根据需要进行授权、管理、查询、修改有关信息;省级管理员的权限是根据部级授权,可以进行本省范围内有关信息的查询、修改和删除,对本省各市级管理员进行审核并授权。他们的权限各不相同,是分级进行管理的。由于权限的不同,所操作的范围也不相同,例如:市级管理员只能查询到本市范围内的学员名单,只能对本市的学员进行修改、删除等操作和管理,不能越级。学员基本信息和相关信息的录入,是工作量最大的一步,也是整个系统的关键一步,录入的信息对以后系统生成的各种数据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培训单位在进行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时,应一次性录入参加培训学员的个人信息及相关信息,即学员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身份证号、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籍贯、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E-mail、职务、职称、从事会计工作年限、从业资格证书及号码)、培训信息(包括培训机构、培训次数等)、培训内容和培训的起止时间等。录入后,管理系统要进行报名信息的验证,验证通过就可以上传照片。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再次培训时,不必再次录入信息。学员照片的采集,可以利用摄像头实时采集到报名人员的照片。另外,本系统有身份证读卡器的接口,可以进入“身份证阅读器设置”的网页对话框,来设置端口和照片的保存路径,从而利用身份证扫描技术把报名人员身份证上的照片等相关信息直接录入系统。这样,既节省了操作人员录入的时间,又提高了学员信息的录入效率。还可以选择“本地相片”,将预先存在电脑里的电子相片上传到管理系统。到此为止,学员的信息录入结束并存入数据库。数据库技术是现代信息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计算机数据处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中对大量数据进行组织与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网络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础。本系统使用了功能强大的SQLserver2005数据库,实现了数据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以及高效地检索和处理数据。

3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3.1学员基本信息的录入

培训单位在组织农村财会人员进行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时,有“在线录入”或者“单机录入”两种录入模式,将参加培训学员的个人信息进行录入。“在线录入”,即在拥有计算机且网络开通的情况下,进入“农村财会人员财政支农政策培训管理系统”后,选择“在线报名”模块,按照“在线报名”界面要求的内容进行录入。所有文字信息录入后,再采集学员的照片。“单机录入”是考虑到有些地方上网不方便或者没有接入互联网,不能够直接在网上进行报名。就需要使用这个模式,它是实施在线录入操作的辅助功能。在采用这个模式时,首先需要从培训管理系统的“报名导入”模块中下载单机版报名系统的安装程序,然后将此程序安装到所要使用的计算机上就可以进行离线录入了。该模式通过单机版录入学员的基本信息,通过视频设备现场拍照,生成上报文件。生成上报文件后仍需上网,进入到培训管理系统,进行统一批量导入数据,报名数据自动校验。如果报名信息重复,会以红色高亮显示有异常的报名记录;如果通过校验,照片则通过机器码转换批量上报,之后还原成图像格式,这样就把单机录入的报名信息导入到系统中了。导入数据时,屏幕会显示总共导入了多少条记录以及出错的记录,便于操作员核实和查找。在录入学员信息时,是可以选择哪些项目为必填项的,在系统的“必填项自定义”中进行设置。如果选择“是”,则为必填项;如果选择“否”,则为选填项。系统设定了几个必须填写的项目,如姓名、身份证号等。

3.2培训信息的查询和管理

通过系统的查询功能,学校可以了解到每个参加培训人员的详细情况。使用本系统,既可以对全国的培训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又可以对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信息进行管理。在组织农村财会人员参加培训时,将学员的基本信息、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录入到系统中,经过考试后,录入考试的成绩,培训管理系统会自动生成学员的培训档案。这样,总校、省校、市分校以及县级培训单位根据不同的授权,可以对所管辖区域的培训情况进行查询、打印学习证、打印报名表等。培训管理系统提供了后台管理,设有权限的分级控制,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分级管理、层层监管。在系统管理中有:

(1)管理员列表。管理员列表是分别查看全国、省、市、县管理员和操作员的信息。通过管理员列表,可对下级管理员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并确认下级管理员是否有效。

(2)地区列表。地区列表是查看培训单位情况。其中,单位编号是遵循GB2260—2007行政区划代码国家标准编制。省、市级可对下一级培训管理机构进行增加、修改、删除的操作,并且具有决定是否“停止”和“开始”上报学员信息的功能。

(3)培训机构列表。培训机构列表用于查看各市、县培训机构情况。可以根据需要,增加、修改和删除培训机构列表(一般一个县暂定只能有一个培训机构)。

(4)报名表。报名表是参加培训的农村财会人员情况的汇总,可以根据需要对省、市、县的学员进行查询、修改。省级培训机构可以对全省各市和县的学员名单进行查询和修改。市级培训机构可以对本市各县的学员名单进行查询和修改。学员在进入系统后,输入本人的报名序号和姓名,就可以查询到自己的详细信息和考试成绩。

(5)合格证管理。学员在学习结束后,参加考试,考试成绩要录入系统,管理员在系统中预先设置好了合格分数线。合格分数线各省视情况自行设定。成绩录入后,合格的学员就可以打印合格证;不合格的则无法打印。

3.3培训信息的统计、汇总和分析

第2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结合我辖内勤管理工作中的实际,根据联社办公会的统一安排部署。上年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细致分析信用社以后发展形势,经研究确定,年度联社财务科的工作思路和指导思想是以紧密围绕联社业务经营为中心;以改革时期政策扶持为契机;以提高全辖经济效益为目标,狠抓制度落实工作,强化财务管理,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防范各种业务操作风险,全面完成市办事处下达的财务目标任务”为此,特制定如下财务工作计划书:

一、制定岗位职责、完善业务操作规程、加强各项制度落实工作

1制定信用社会计、出纳、储蓄操作规程今年。结合省联社下发的各项制度文件,制定出适用于我辖的会计、出纳、储蓄日常操作流程。财务管理和支付结算上,优化会计、出纳操作的各个环节,使各项操作统一口径,统一标准,让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的渠道,切实杜绝盲目操作和操作方式多样化这一现况。另外,还着重抓一个试范点,由我财务科牵头,现场指导,及时解决信用社在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待规范化之后,再组织信用社会计、出纳人员进行学习和交流,从而,彻底统一会计、出纳操作流程,使信用社会计、出纳工作逐步向高效科学的方向发展。

2建立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提高内勤员工业务操作能力,切实促进员工按操作规程办理业务,今年,财务科将全面建立、健全信用社业务操作考核办法,将日常业务和微机处理充分结合,加强内勤员工在制度落实上的考核力度,制定出详细的奖罚办法,以此来有效提高员工按规程进行业务操作意识,确保我辖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和全年业务操作安全无事故,促进我县年底各项财务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实。

二、搞好信用社费用核定。

1继续做好信用社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工作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上。提高管理水平,由于年我辖将计划新设立46个分社,重要凭证和的管理更显重要,特别是对主社、分社及储蓄所重要空白凭证的分级统一管理方面,除要求进行实地检查外,还要求信用社内勤主任每月必须对主社、分社及储蓄所的重要空白凭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信用社每月必须指定专人对所辖办公网点重要空白凭证进行一次检查,对检查情况还要如实填写检查登记薄和工作情况表,今年财务科将力争使重要凭证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信用社往来帐管理。越来越多的金融案件都发生于银企、行与行之间结算资金的往来过程中,对银行间在途资金的管理显的越来越重要。鉴于此情况,为了防患于未然,今年我财务科将在往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往来帐管理,确保信用社业务的安全无事故。往来账务管理上,财务科将一方面及时印发关于加强信用社行社往来管理方面的相关文件;另一方面指定一名非联行记账人员负责对行社往来帐的勾对工作,对社内及银企对帐也明确了对帐单的打印及收回时间;为确保这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年,财务科继续要求信用社在每月15日前收回对账单,每月全面对行社、行内对帐单进行认真勾对,并对对帐情况做好记录,责权分明;同时加强银企对帐,要求信用社一季度必须进行一次全面对帐,下月按账号排列顺序装订入档,确保银企间业务往来安全无事故。

3科学核定信用社财务费用信用社费用指标及各项财务经营指标核定是否科学、合理。将按照上级行和联社办公会要求,认真测定、科学核算各项财务费用指标。

为此,财务科将着重从几方面入手:

1、以年终决算报表数字为基础。合理核定当年各单位费用支出。

2、组织信用社进行一次全年经营情况预测。认真编制年度财务收支计划,特别是对营业费用支出,要对每项支出写出充分的理由,经联社审查批准后,按计划执行。

4搞好信用社财务常规检查工作为确保信用社每笔费用支出的合法、合规。防止信用社各种超费用、绕费用开支现象。今年,财务科将加大对财务开支的检查力度。一方面财务科将开展常规费用开支检查,另一方面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还将在年试行把信用社数据盘和原始凭证抽到联社进行异地非现场检查,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信用社的每笔费用开支合法、合规,以此逐步增强联社对信用社费用开支的现场和非现场监管力度,为年全面完成各项财务指标打下基础。

三、搞好业务培训、提高员工素质。

1搞好信用社业务培训工作。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信用社的办公效率和核算水平,为此,内勤业务培训和技能比赛就成为财务科每年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今年我将通过以下几方面提高全辖员工的素质。

继续搞好业务技能比赛工作没有比赛就没有竞争。所以,技能比赛我将继续组织下去,并要根据实际对考核内容进行改革,把日常工作中切实需要提高和掌握的技能作为考试中的重点。年度,将继续开展包括百张掀打、日常业务操作、会计报表输入等方面的技能比赛。通过比赛,充分调动信用社员工业务技能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在考试方式上,也将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比如,先由信用社进行初选,联社同时组织进行全辖技能比赛,以此来提高比赛的竞技性、可比性,并实行重奖重罚,以此激励全体员工增强自身素质的积极性。

第3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中职会计 会计技能 操作技能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b)-0131-02

当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地方性中小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一线会计工作的需求量亦越来越多,为中职学校财会专业发展提供了发展动力。与此同时,用人单位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职业学校的会计技能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职业角色所应遵守的岗位操作规范和操作技能的培养。以帮助学生熟练进行企业各项会计业务处理,适应工作岗位要求。

1 中职学校会计技能重点培养内容

中职会计技能培养的内容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学习理论基础及行为规范,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仅为了熟练运用技能,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培养耐心做事的性格,使学生掌握会计核算原则,精确记录核算,逐渐掌握日趋成熟的会计管理方式,更能够在走出校门后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坚持准则的职业操守。重点培养专业技能有:

(1)点钞、珠算、小键盘。对指法的规范性、正确性培养,要求掌握手持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按式单指单张点钞法、手持式多指多张点钞法、手按式多指多张点钞法等指法技能,并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会计电算化。培养学生在财务软件操作中,讲究顺序性,懂得系统管理操作、总账设置操作、记账凭证填制操作、登记账簿操作、会计报表编制等操作。

(3)手工做账。能以企业日常业务为背景熟练进行建账、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填制和审核、账簿登记、账务处理科目汇总表编制、报表的编制、报税等。

(4)计算机软硬件维护能力。从计算机基础如汉字输入、计算机操作等技能训练,到病毒维护、打印机等外部设备与电脑的连接、操作系统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硬件组装与维护技术、软件的安装与维护等技能培养。

2 会计技能培养的方法

2.1 科学建设专业模拟实训室,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依托广东省商业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化“技能教室”―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针对有代表性的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进行全方位的会计技能培养。在建造会计实训室的过程中,专业教师以及专业科室应该借鉴公司会计部门的设置进行建造。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安排学生担任公司会计部门的会计人员,进行场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开展“业务场景+岗位+任务+操作角色”有机结合的综合实训,实现融职业知识、职业判断、业务处理、实务操作、教学评价为一体的全方位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日后进入企业实习奠定一个基础,让学生真正进行会计专业的模拟实习学习。

2.2 科学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教学过程中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让教学过程更为流畅如图1,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授课内容,对知识要点进行更好地吸收和学习。教学设备的多样性,也为专业技能教学活动的灵活性添砖加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互动开展。

3 中职会计技能培养模式

3.1 科学设计会计技能培养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置要讲实际、跟变化、适应最新的会计规则,使得业务知识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会计电算化,由于学生就业单位的不确定性,所培养软件操作能力应是针对我国主流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以及对其他财务软件种类旁通的能力。因此,学校须将财务软件操作的一般规律教给学生。应重点选取两种软件(如用友和金蝶)进行比较教学,可将其分为财务系统应用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系统应用技术两门课程,使学生学习由浅入深,掌握财务软件应用的一般规律。

在会计工作中,会计从业资格证是跨入会计行业的门槛。在课程的设置中,基础会计、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会计电算化这三门课程是不可缺少的。因此要抓住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及之后的发展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围绕证书开展课程设置。

3.2 科学规划会计技能基本功训练

引入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创立“做中学”仿真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重点进行出纳核算、往来款项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企业财务成果核算和明细账、总账、报表的核算等会计专业技能训练。如《会计电算化》主要进行的是会计软件应用能力及会计电算化上岗证考试的技能训练。通过这些专业技能的训练,可以解决学生某一项或几项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熟练问题,处理职业岗位经常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出“做中学”中将教育与生产经营活动元素相结合、学习与应用一体化、应用与思考交替并行的思想。

会计技能中如点钞、珠算、小键盘等,这些技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指”上功夫。引入“做中学”,以软硬件教育环境构建实践教学,可以设计在不同岗位如轮岗方式下的会计实训工作。如分成一个个学习小组,设置会计主管、记账、制证、审核、出纳等岗位,按照各个会计岗位技能要求组织训练,让学生体验会计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强化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边应用边学习,边应用边思考的方法,达到为用而学,为用会学的目标,使学生从中真正获得职业能力。

3.3 科学部署心理素质方面的训练

众所周知,会计从业人员要心细胆大,工作中更要沉着冷静,万万不能因外界影响而扰乱自己正常的思绪。为此在“做中学”VBSE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平台技能训练中加入了抗干扰训练和克服紧张情绪训练,通过经常性在课堂上进行阶段性的随堂测试,严格模拟工作或竞赛环境,或是在学生测试时请一些老师、同学现场观摩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

4 结语

会计专业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应用型学科。因此,加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以会计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逐渐构建有特色的会计技能培养教学模式,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划中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正刚.依托现代化“技能教室”构建中职高素质人才培养新体系[J].科技创新导报,20l2(36):180.

[2] 吕文涛,张洪波.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会计之友,2010(4):120-121.

第4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模式;实训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有别于基础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的另一类型的教育,它以面向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要求高职教育应为社会培养、提供能“直接顶岗”的高素质劳动者。但由于种种原因,高职教育至今仍未摆脱计划经济时代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教学与实践联系不够,“直接顶岗”无法实现,很多毕业生毕业后无法就业或不能对口就业。

从会计人才市场需求看,许多单位在实际招聘时最看重的是日常会计操作和工作经历,多数企业单位要求应聘的会计人员具有会计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而我们的毕业生往往是动手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差,走上工作岗位不知从何下手,对会计职业岗位感到非常陌生,根本不能马上胜任工作。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练习不够,接触的企业实际业务太少。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日常教学仍然是突出理论、法规和制度学习,忽视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学生学完所有专业课后,对会计岗位职责、任务、程序、内容、操作技能并没有熟练掌握,毕业后无法直接上岗,这肯定影响到学生就业。而会计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优势就是使专业目标细化,体现以岗位能力培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因此,高职会计专业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势在必行。

一、切合实际地划分会计职业岗位,明确各职业岗位的教学内容和要求,编写一套适合高职会计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的特色教材

(一)重新组合岗位实训课程

将会计专业主要专业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按会计岗位重新组合,组合后形成下列职业岗位实训课程:出纳核算岗位、存货核算岗位、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往来款项核算岗位、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费用核算岗位、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税金核算岗位、总账报表核算岗位、财务分析岗位。

(二)明确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内容

出纳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货币资金的核算内容和出纳会计实务的内容;存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中存货核算的内容和财务管理中存货日常管理的内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核算的内容以及财务管理中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内容;往来款项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往来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内容;筹资与投资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投资核算、筹资核算内容和财务管理中的证券投资的管理、筹资管理等内容;成本核算岗位主要包括成本会计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等相关内容;费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费用核算以及成本会计中的相关内容;销售和利润核算岗位主要包括企业财务会计的收入和利润的核算以及财务管理中的本、量、利分析内容;税金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应交税金的核算以及纳税实务中的相关内容;总账报表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务会计的报表编制以及会计电算化中的账簿、报表等相关内容;财务分析岗位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中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分析的有关内容。

(三)明确各职业岗位实训教学要求

实训教学必须在接近或达到职业活动环境氛围中进行,并要突出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重实训”的特点,采用指导教师耐心教、学生用心学和亲自动手做的教学方法,并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训导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如团结协作、遵纪守法、客观公正、勤俭节约等方面的培养,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四)编写具有职业岗位特色的实训教材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环节,实训教材又是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但从现状看,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按职业岗位来编写的实训教材极其匮乏,这与高职教育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要求不相适应,教材建设已滞后于高职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要真正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建设迫在眉睫。

二、培养新型实训师资力量

实验指导教师是影响学生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目前会计实验指导教师大多是高校毕业生,他们从学校到学校,缺乏会计实践技能,且由于缺乏制度性的定期培训和后续教育,专业知识往往不能及时更新,其整体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加强实验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指导教师的专业能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学校应努力培养“双师型”教师,充实“双师型”师资队伍,就应加强专业教师在实践能力方面的继续教育,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去挂职锻炼;聘请有多年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会计师到学校来做报告和讲座,或担任兼职专业实训课教师,以确保实训教学环节的实用性和前沿性,把企业里实际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和教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另外,还可以从基层单位招聘引进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来担任正式教师或实训指导老师。

三、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校内模拟实验流程

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于加强实训的效果,除了课堂的理论学习与教师的引导外,实际操作与模拟效果源自于实践工作中的锻炼。由于财会工作的特殊性,基地建设与吸纳人员方面具有种种限制,而且效果并不理想,因而本文所指的基地建设不是传统意义的基地,而是校企共建的规范基地,并建设完全配套的企业操作系统,业务设置具有训练的针对性。

(一)在原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等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社会关系,再度合作创建几个多样化的、特色的实训基地

(二)参照各个实训基地的具体特点及实训要求对校内实验实训流程和环节进行重新设计

(三)应针对校外实训基地以及社会化、市场化、行业化和信息化等要求进一步完善、修订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计划,并充分协同实训基地督促执行

(四)进一步加强与校外实训基地、各行业、企事业单位及专业协会等的信息沟通,充分做好信息、意见的交流、反馈和相应改进。

四、按职业岗位组织实训教学

通过各职业岗位的实训教学,使学生对各会计核算岗位做到会建账、能登账,能进行相关的财务报表分析,而且擅长电算化核算,使学生基本具备各会计核算岗位的职业能力。

(一)在校内实验室进行模拟实训

由于会计专业作为一门管理类学科,要在企业进行大规模较长时间的实训确实很困难,因而在校内进行模拟实训必然成为专业实训的主要途径。各职业岗位的模拟实训,侧重于岗前培训,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缩短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培养学生适应各种不同会计核算岗位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教师介绍过模拟单位的有关情况后,就要求学生完全以单位会计人员的身份进行实际操作,按照实训步骤有计划地完成实训任务。为了使学生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中,从而达到实训的目的,学校应配备专用的会计实验桌椅、会计核算流程图、图章和其他专用器具,并根据企业财务部门的核算分工,将模拟实验室分为出纳、工资、材料、固定资产、成本等核算组。实训时,由学生轮流担任财务处各种职务,实现“岗位制+轮换制”的灵活有效结合,在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同时,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到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战演习,走产学合作教育的路子

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严格、务实的企业化要求,弥补校内实验室实训环境的虚拟性、环节的单一性等缺陷,使学生切身体验到现实经济生活中的“职业化要求”氛围。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考虑到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产学合作不仅是其实施的基本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实践教学内容的整合,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因此,校、企共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双赢”的合作机制,是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的最佳模式和有效途径。

高职会计教育的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办出自己的特色,而职业岗位实训教学就是这个特色的核心。只有加强实训教学的比重,改变实训教学的模式,才能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才能突出高职会计教育的特点,才能培养出既有一定的会计理论水平,又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基层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懿.浅谈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模块化培养模式[J].科技广场,2008,(4).

[2]陈兆芳.高职会计专业实施模块化教学的构想[J].财会月刊,2007.

第5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实践能力

一、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

(一)优化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是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

高职会计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具备从事会计岗位的理论基础。高职院校在开展理论教学的同时,还应当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实践教学,进行会计模拟操作教学。因而如何设置教学体系则关系到高职会计教育是否能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会计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实现岗位与课堂一体化。应当根据会计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需求,将《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税务会计》以及《审计学》等主干课程实施项目化教学。根据工作项目要求,将有关项目的实践技能和相关知识同时向学生传授,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这一层次的实践教学融合在各学期各专业技能课程的课堂教学之中,与理论知识的教学相互交融。通过单项同步实练,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不同会计岗位不同项目的操作技能和方法,掌握基本技能和岗位技能,为综合模拟实训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有效保障

为配合会计实践教学的开展,高职教育院校应建立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满足日常教学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已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的今天,众多大中型企业甚至小型企业已经广泛采用财务软件对财务核算实行电算化。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立,将会计实训与当前众多企业财务核算的电算化联系起来,缩短了学生就业后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适应时间,增强了学生就业时找工作的竞争力。

(三)强大的师资队伍是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开展的最重要因素

高职教育会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开展,依托于院校具有专业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能仅以专业理论知识是否丰富,是否具有高学历做为判断师资力量的唯一标准,还应当考虑师资队伍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会计行业实践工作经历等各方面因素。

二、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一)一年级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一年级开设的《会计学原理》、《经济法》和《会计职业道德与财经法规》等课程为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基础。为培养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在这些课程教授完后,应当进行与会计学原理难易程度相适应的会计原理技能实践操作。这一阶段的实践操作目的旨在要求学生通过对企业简单经济事务的模拟实训操作,熟悉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将会计学原理课程中的各项学习要求与实际工作内容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会计核算思维模式。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操作,学生基本可以掌握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各类账簿的登记,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基础核算工作。

(二)二年级实践操作能力培养

财务会计手工模拟操作是一项综合模拟实践,较会计原理技能实践操作难度高,综合性强。它是在校内手工模拟实训室中将会计岗位群的全部技能集中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校期间最系统、最核心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营造仿真的职业环境,采用真实或仿真的实训资料,使学生在实践中如同置身于某一企业的真实业务环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会计电算化操作有了手工操作——会计原理技能实践操作和财务会计模拟操作为前提背景,学生对企业的财务核算工作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因而会计电算化操作的开展有了良好的基础。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企业常用的财务核算软件进行账务处理。通过电算化操作,学生容易发现自己在财务手工模拟操作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会计电算化操作通过仿真企业真实财务核算过程,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工作联系起来,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纳税流程操作立足企业涉税岗位的具体分工要求,将内容划分为多个税金具体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具体的工作任务,要求学生完成专业实践技能,把学生应熟练掌握的各种纳税申报操作技能有机融合在具体项目任务中,突出对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纳税流程操作可以大量运用图表进行技能训练,通过各税种纳税申报表的填写来完成,通过图表的形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税种的纳税申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三)三年级社会实践分析

三年级阶段,开设的各门课程已教授完毕,学生的角色将逐渐向社会人转变,高职院校应当充分重视这一阶段的社会实践。在学生社会实践期间,为保障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借鉴:1.采用实习记录本对学生进行监控考核。实习记录本是学生社会实践完后上交的纸质记录本,其内容可以包括实习有关规定;实习期间每天(或每周)的实习内容和心得体会;实习完后的实结;实习单位给出的实习鉴定;校内指导教师鉴定。2.为保障社会实践取得良好效果,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实习中的指导作用,实习指导教师应当填写专用的工作记录本。该工作记录本要求实习指导教师必须如实填写学生姓名、实习单位名称,教师对其跟踪检查的情况,教师对学生遇到问题提出的指导意见,与学生实习单位的沟通情况等。通过设立工作记录本来督促实习指导老师加强与学生、实习单位的联系。

三、结束语

高职教育会计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从一年级至三年级,各阶段实践操作内容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逐步的将重点理论课程的专业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于会计专业实践操作,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了逐步提高,更进一步提高了其实际操作能力。(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第6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于2003年在全国试点推广,着眼于培养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理财规划师。历经3年多的试点和教材开发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众多职业资格考试中完善而有特色的考试之一。严格的考生报名资质和科学的考察思路和方法,得到各地劳动部门和相关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同,参考人数每年大幅增长,考题更贴近我国理财市场实际,在应试考试的同时,给考生日后的实际理财操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理财规划师专业委员会秘书处介绍,此次考试是第一次全国统考,包括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评审三科。基础知识包括职业道德和宏观经济、会计、法律、证券、保险、信托、税收等与理财息息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理财的广度和理财规划师应该具备的把握理财大背景的专业能力;专业技能包括消费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投资规划、税收规划、财产的分配与传承等人生大事件的规划与实际操作技能,要求理财规划师具备综合的理财规划技能和实物操作能力;综合评审突出具体家庭理财案例分析和规划,旨在提高规划师的知识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从理财理念和规划运用上全面提高综合能力。

学员经过上海点金理财培训有限公司120小时的强化培训,理财知识及能力有显著提高。在基础知识考试中有91%的人通过,专业技能考试中,80分以上者占48%,培训效果相当突出。

第7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一、岗证单培养对高职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岗位培训制度是国务院提出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15号,下文简称15号文)强调:“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下文简称35号文)第十条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在学生最后一年要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第四、第五点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1996年9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

(二)资格证书制度是党中央确定的旨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政策

上述35号文第九条规定:“进一步推进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工作。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的毕业生,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的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免除理论考核,操作技能考核合格者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16号文第三点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第二十条规定:“从事技术工种的职工,上岗前必须通过培训……”。第二十五条规定:“学历证书、培训证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作为职业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毕业生、结业生从业的凭证。”

(三)订单培养是职业人才培养的新型而有效的方式

35号文第七条规定:“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积极开展订单培养,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建立和完善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创业服务体系,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16号文第五点将订单培养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二、岗证单培养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要求

(一)岗位是工作的落脚点,就业首先是上岗定位

会计从传统的手工记账到现代电脑记账,再到网络会计的出现,会计行业岗位分工也在不断细化。高等职业财会专业培养的人才将来从事的是与岗位紧密相联的工作。因此,高职财会专业教育只有盯住岗位知识和岗位技能,才能培养适应于财会基层一线的财会人才。

(二)证书是行业准入的门槛,是行业知识的证明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资格认证制度。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采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财会行业已经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证书的考试制度,财会职业人才取得财会类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为劳动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成才道路,并在劳动者终身职业生涯开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订单是学用紧密对接,是个性化育人的重要形式

订单培养的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学生毕业后全部在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产学合作的育人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使企业的用人需求体现在订单上,订单的数量是衡量订单人才培养模式规模效应的主要标志;而“订单”还能使学生在考试、招生环节上无法得到满足的个性化需求在培养环节上得到满足,弥补教育制度个性化的空缺。高职院校同一专业培养的一般是本专业的同质人才,而订单培养可以培养同一专业的不同质人才。不同行业的财会工作有不同的知识技能要求,财会人才分行业订单培养无疑是实现个性化培养的一条重要路径。

(四)岗、证、单相联是理论教学、实训操作与专才教育的结合

岗证单培养有两种方式:一是岗证单分离式,三年分阶段进行岗位训练、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二是岗证单一体式。学生一进校就进入“订单班”进行合作培养,将岗位训练和证书培训纳入订单培养的范围。因为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证书培训主要培养学生的理论知识,所以岗证相连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训操作的对接。会计专业只有将岗证相连才能培养既有财会理论知识又懂财会实务操作技能的实用型财会人才,又由于订单可以培养用人单位需要的专门人才,所以,岗证教学与订单培养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培养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门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一)会计行业已经形成规范、明确、社会高度认可的岗位分工制度

财政部在有关文件中将会计工作划分为13个岗位,并且明确了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当前我国会计实务界岗位分工明确,职责分明,操作规程基本成熟,绩效考核指标基本确立。理论和实务都为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可行性。

(二)会计行业已经形成体系完善、管理规范、考试常规化的资格证书制度

财政部新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首次提出国家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制度,还要求已经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当接受继续教育,明确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10类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另外,还有一些财会职业所需的技能类证书(如珠算等)也已经开设,这为会计证书培训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会计行业的发展为订单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经济发展推动了会计行业的发展,会计行业发展也促进了经济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需要一大批适用于岗位一线应用型的财会人才。浙江省大量小企业、民营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大量懂得中小企业会计处理的财会人才,浙江省金融行业的发展也需要大量既熟悉财会业务又懂得金融知识的金融会计人才,这为订单式财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是指:盯住岗位,瞄准证书,扩大订单培养平台,渗透会计诚信教育,实施精细化管理。

(一)盯住岗位是指:盯住三个岗位群,通过岗位实训和顶岗实习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距离

三个岗位群包括:企业财务岗位群、企业会计岗位群和银行柜员岗位群。岗位实训是指:根据会计职业特点,将专业知识划分为若干个岗位技能知识,让学生以模拟实训的方式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规章和工作内容,掌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通过理论指导、实训操作和理论深化,提高岗位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顶岗实习是指:学生进入企业的财会岗位和银行柜员的岗位以准员工身份从事实际工作,完成岗位工作任务。

转贴于  (二)瞄准证书是指:瞄准三个证书组,通过课证合一的课程体系设置和证书培训的教学过程实施,实现专业知识和社会认证相结合

三个证书组是指:财会技能证书组、财会职业资格证书组和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组。财会技能证书包括:电脑传票证书、中文输入证书、珠算证书和点钞与反假币技术证书。财会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和初级会计师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目前仅指银行业从业资格证书。

(三)扩大订单培养平台是指:扩大两类订单培养平台,通过个性化培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我院是金融类职业院校,会计专业具有鲜明的金融特色,培养的是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熟练会计业务,懂得金融知识,拥有会计、金融证书,兼具信用管理能力的适用于中小企业、现代商业银行、农村金融行业一线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金融行业成为我院会计专业学生的重要就业渠道。因此,我院会计专业订单培养包括金融订单和企业订单两个平台。

五、我院会计专业“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目标和框架

笔者认为:高职教育的改革应抓住一个起点、二个目标、三个配套、四个支撑。即以课程建设为起点,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场所建设为配套,以政策、资金、机制和思想为支撑。

(一)我院会计“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目标

以岗位技能训练和行业证书培训为重点,以订单培养为载体,以会计诚信教育和精细化质量管理为保障,以此推动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的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二)我院会计“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框架

1.构建“岗证互通”的课程教学框架

在专业基础和文化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会计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银行实务培训课程,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从业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教学方法保障“岗位互通”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使90%以上学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50%以上学生取得初级会计师证书。

2.扩大“订单培养”的个性化教学平台

完善订单培养模式,拓展订单培养形式,建立订单培养教学团队。在内涵上,丰富订单培养内容,增加订单培养时间;在外延上,扩大订单培养规模,增加订单类型。通过“校内学习——用人单位见习——校内学习——用人单位实习”流程实现工作与学习的两次循环,力争订单培养的比例达到55%。

3.建设会计诚信教育体系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会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以美育、心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的会计诚信教育体系,建立若干个会计诚信教育基地,将企业伦理、企业文化融入会计诚信教育的内容之中,使100%的毕业生接受会计诚信教育。

4.建设精细化质量管理文化

从课程、教材、考证与竞赛、师资、学生管理、实习实训、就业指导、项目教学、毕业设计、工学交替等方面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编写《会计专业精细化管理制度汇编》,制定精细化管理措施,开展项目教学和精细化质量管理培训,力争成为精细化管理的示范。

六、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举措

(一)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

1.建立“基础+培训”课程体系

打破学科框架,整合课程体系,重构教学内容,建设“基础+培训”的新型课程体系。开发会计实务培训课程、会计证书培训课程、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审计实务培训课程和银行实务培训课程。

2.建立实训教材体系

围绕课程建设开展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编写突出职业操作内容的特色教材。重点建设融财税审三大业务、银税企三个行业,从文音像三个维度表现职业操作流程和场景,服务于项目教学和实训练习的特色教材《财会实务情景专题》。

(二)建立岗、证、单培养能力强的教学团队

打造一支由专业带头人领衔、专任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为主体的适合岗位培训、证书培训和订单培养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1.加强教学队伍能力培养。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逐步形成专职教师从事基础课程讲授、实践课程设计、聘请兼职教师、开展教学监控和服务社会的工作机制。2.加大行业兼职教师的聘用力度。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工作机制,打造专兼比例不低于1∶1的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提高职业会计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建设实训实习功能强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以“四化、三性、两高、一中心”为原则,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先进开放、覆盖面广、兼具资格培训功能的校内实训基地,服务于以“四化”为基础的实验课程体系。重点建设财税审和银税企实训室,通过财税审平台实现财务、税收、审计三项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项业务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银税企平台实现企业、银行、税务三个模拟单位业务联结的平台,培养学生三个单位联结的动手操作能力。

2.大力建设校外实训基地,重点建设校外顶岗基地,促进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力求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和顶岗实习形成系统。

七、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预期效果

从总体上看,“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将有利于:订单培养模式纵深发展、诚信教育体系形成亮点、精细化管理文化彰显特色。以此带动:顶岗实习的实践模式有序进行,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多方合作的建设机制有效实施,能力目标的考核模式绩效明显,校企互动的服务模式成效显著。

从具体指标上看,通过“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使我院会计专业学生具有较强的岗位工作能力,既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又取得银行等行业的从业资格证书,还取得点钞、珠算、电脑传票、中文输入等技能证书。学生的学生就业率≥97%,签约率≥92%;订单培养的比例在55%以上。

从社会功能上看,我院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提高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还将发挥辐射功能,引领同类院校财会类专业发展。在工学结合的订单人才培养、会计诚信教育、精细化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能为高职院校的财会类专业提供示范,引领高职财会类专业的发展方向。在“基础+培训”课程体系设计、项目教学导向的课程内容设置、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同类院校的财会类专业提供参照标准,指明同类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路径。

八、高职会计专业实施“岗证单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困难及解决设想

(一)岗位实训的仿真度有待提升

不同类型的单位财会工作是有差异的,如外贸企业与内销企业的外来原始凭证的差异,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差异,集团公司与单个企业报表范围的差异,财会工作网络化高的企业与网络化低的企业会计数据归集与传输的差异等,而目前校内实训室只能模拟大众化企业的大众化会计处理工作,不能模拟“个性化”企业的“个性化”会计工作,不利于岗位实训实现“真实化”。笔者认为,可以分两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提高大众化岗位实训室的仿真程度,如将企业、税务部门、银行三个单位的工作场景、工作环境移植到校内实训室,按照三者业务操作的流程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步骤,让学生轮流扮演不同岗位的财务人员角色。二是根据学生的就业方向细分财会岗位实训室,逐步建立“个性化”岗位实训室,如金融企业会计岗位实训室、外贸企业会计岗位实训室等。

(二)顶岗实习的学生身份有待转变

财会工作是与钱款打交道的工作,在企业财务部门顶岗实习的学生一般只能从事较为简单的账簿登记工作,基础性的出纳工作和高层次性的报表编制工作,顶岗实习生是接触不到的;银行对于在柜台实习的学生一般不给予其员工号,学生接触不到核心业务,影响了顶岗实习的效果。笔者认为,一方面学校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对实习生的责任教育、风险教育、诚信教育和法纪教育;另一方面顶岗实习学生与实习单位签订责任书,使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才能使实习单位真正授予实习生全员工的身份。

(三)证书培训教材与高职教材有待统一

为了防止高职院校办成本科院校的压缩型,教育主管部门要求高职院校使用的高职高专系列教材比例不低于80%,并且将其作为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和专业绩效考核的一个指标,导致证书培训与日常教学采用两套教材,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笔者建议教育主管部门放弃这一规定,允许高职院校与社会考证相关的课程直接采用考证用书,这样,既能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教学课时,又能提高学生考证通过率。

第8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软件;实验教学;就业能力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2.025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2-00-02

财务管理软件是用于企业完成财务业务管理的软件,运用在企业核算、财务分析、决策支持等财务管理方面。财务管理软件作为企业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能熟练操作与应用。财务管理专业应用特点决定了软件操作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本科生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本科学生实习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实习实践的综合素质。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目标是通过较全面的实验教学,使学生深入领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相关方法和基础技术,并且掌握在企事业单位从事财务管理工作应具备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从而导致学校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结果与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需求脱节。因此,提高本科生综合知识的实习实践运用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构建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及软件发展现状

1.1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现状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是指通过实验教学课程来提高学生财务管理实践能力的课程设置。目前,各高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的设置不同,部分财经类院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安排见表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与西南财经大学等4所财经类高校的财务管理专业,实验课程课时量安排不同,最多的是东北财经大学48课时,西南财经大学的课时量最少,为18课时。

按财务管理课程性质分为两类:一是会计核算操作,主要是学生通过软件模拟会计核算过程;二是财务管理类软件的使用,包括各种财务管理决策的过程模拟的操作,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模拟财务管理操作和熟悉会计核算过程。财务管理实验课程的教学方法通常是由教师演示和学生操作两个环节构成。教师按照教学大纲设定案例及提供企业财务数据进行示范操作,学生按照课程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做好实验记录作为教师打分依据。

资料来源:上述各院校校园网公布的培养方案。

1.2 财务管理软件发展现状

1.2.1 现代财务管理系统

传统财务管理系统主要以会计业务为基础,现代财务管理系统是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系统基础之上,扩充了软件其他的功能操作,比如: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财政预算、资本市场分析,等等。目前,现代财务管理系统软件主要有Oracle电子商务套件、金蝶、用友与易飞ERP系列等。目前,国内的财务软件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C/S模式的财务软件,客户端/服务器两层架构,如畅捷通的记账宝标准版、金蝶的KIS版;二是B/S模式的财务软件,浏览器/服务器三层架构,如畅捷通“云+端”财务软件记账宝。目前,比较流行的还有一种SaaS模式的财务软件(在线财务软件),如用友NC、畅捷通T+,大体上也可以归类为B/S模式。

1.2.2 软件品牌相对集中

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财务软件正逐渐呈现出成熟、稳定的状态,知名品牌占据大多市场份额。国内品牌占到市场销售份额的90%以上,见表2。通过对几个主流商业化财务软件的比较,发现其中国内六大财务软件制造商占据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企业更多倾向于用友、金蝶、速达等品牌,其中用友、金蝶使用率较高。

1.2.3 软件产品更新速度快

基于企业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对财务管理软件的需求日益增长,软件公司不断推出财务管理新产品以满足财务管理实践需求。财务软件应用的普及性、实用性和更新迅速等特征,对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理解和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财务管理实验软件实训很有必要。同时,财务软件品种繁多,要求高校选择适当的软件开展财务管理实验课教学。

2 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要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实验软件的应用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最有效的方法。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2.1 软件设计的模拟真实性不足

目前,国内很多财务管理类教学模拟软件并没有做到对企业实际财务管理流程的真实模仿。财务管理软件设计的业务流程有限,不能做到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全覆盖,应用范围局限。另外,当前大多数财务管理实验实训软件所提供的财务管理实验属于模拟操作的范畴,财务管理软件是通用软件,没有企业个性特点,很难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学生很难学习到企业的实际财务管理情况,因此实践能力很难得到提高。

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认识不足,重视度不够。许多学校财务管理专业没有开设实验教学环节,有的学校虽开设了财务管理实验课程,但财务管理理论课时过多,实验课时量少,学校对财务管理专业投入设备和软件不足,难以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实验。

W校对实验室资金投入存在不足。财务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软件的选择引进、硬件设施的购置、教师培训费、信息咨询费以及后期的教育资金投入、软件维护费、管理费,需要学校提供充足的资金。

2.3 财务管理专业性不明显

财务管理实训过多依赖于会计实训平台,未形成独立的实训平台体系。财务管理软件不仅仅是财务管理记账软件,还可能包含财务分析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区分于会计软件的重要特征。许多开设财务管理课程的学校,只建设有会计实验室,没有专门的供财务管理实验使用的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用的软件未与会计教学进行区分,导致学生对财务管理课程的认知程度以及实践能力,不如会计电算化。这一缺陷的存在,使实验教学无法完全贴合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方案,专业特征不明显,使学生未来不能很好地胜任财务管理实务工作,未达到企业财务管理实务工作的基本要求。

2.4 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的实验教学能力对财务管理软件实验课程的建设十分重要。实验课程的教师需要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在进行财务管理实验教学时,不少教师大多按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缺乏对实际应用环境的设计和分析能力,所设计案例材料往往理论性过强。教师对财务管理软件的操作熟悉程度不够,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不足,对教学效果产生了不利影响,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

2.5 学生练习时间有限

财务管理实验课程在大多数学校培养方案中都不是核心课程,学生通常不够重视。财务管理实验课程通常采用课堂考核的方式评价学生掌握情况,考核效果不好,学生通常仅完成课堂作业,不做额外练习。由于实验地点局限性,学生仅能在实验室练习操作,练习时间不足,影响实训效果。

上述问题对培养适应新形势的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有很大的影响。而依据目前教学设置来看,财务管理课程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我国高校财务管理实验教学需要改进。

3 改进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的对策

目前,困扰我国财务管理本科实验软件教学的主要是软件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师资力量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财务管理实验软件教学改进对策如下。

3.1 增强软件模拟的真实性

软件开发企业要增强实验环境的真实性。财务管理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验,提高应用能力,因此,实验环境真实性就很重要。改进软件设计,模拟企业财务部办公场景,建立用于证券投资模拟实验、税收筹划模拟实验、兼并收购模拟实验的系统,增强学生模拟兴趣,以取得良好的财务管理实验效果,使学生了解企业真实财务管理的过程。

3.2 加强学校实验学科的建设

在教学内容方面,应突破单纯的会计核算训练,使财务管理实验多元化,突出财务管理专业特点。学校应采用财务管理模拟软件,利用案例企业资料和相关工具实施财务管理实验教学。使学生基于财务管理软件或ERP系统的实验,熟悉报表系统和各个子系统的操作;基于Excel等工具软件的财务分析与管理,进行财务估价、投资管理、筹资管理、资金管理、财务预测与财务计划等模拟;基于商业智能工具的财务分析与管理,分析会计软件或ERP各模块间的数据关系,根据实验要求获取数据,并利用数据仓库、OLAP、数据挖掘等商务智能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等,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3 全面考虑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设置需求

财务管理实验内容要具有系统性,必须全面考虑财务管理的设置需求。采购软件时,要根据财务管理实验教学计划和大纲的要求,考虑实验室硬件水准,考虑到先进性、共享性、实用性等特点。采购软件综合考虑实验实训课程融实践与教学为一体,通过实验实训课程让学生较快与财务管理外部环境接轨。

3.4 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财务管理实验课程需要指导教师具备专业知识、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良好的教学能力。学校聘请校外专家作为学生实验课程的课外指导,有助于指导学生进行具体实验,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财务人员和管理者给学生作报告,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要注重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地调研、科研课题、软件操作培训等方式,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验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教师实验指导能力。

3.5 强化学生实验考核与评价

实验考核体系将财务管理实验要求与实验项目完成质量进行指标量化,考核实验运作全过程并评定成绩,避免实验教学的随意性。学生考核要注意实验过程中软件操作的规范性、熟练度、小组参与度、模拟比赛成绩与实验报告等。该体系特别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报告中能够准确地描述各种不同性质财务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操作及分析方法。通过明确实验报告撰写要求,引导学生用心操作。

主要⒖嘉南

[1]邱谅平.《财务管理学》教材创新的思考[J].厦门工学院学报,

2007(3).

[2]刘畅.论财务软件在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化,2016(29).

[3]卫红.财务管理专业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框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10).

第9篇:财会实操培训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方案设计;利益需求

作者简介:骆从艳(1981-),女,湖南郴州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讲师,中级会计师。(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科研项目“民办高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研究”(项目编号:Z11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4-0025-02

在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过程中,民办高校与财务软件公司的合作和其他企业的合作相比,更具优越性:可以提高企业的信任度;通过一对多的合作,从数量上降低寻求合作伙伴的压力;能激发企业合作的主动性。同时,合作还符合合作各方的利益需求;财务软件公司在数量上亦具备充分性,能保障合作的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财务软件公司是民办高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最佳选择。然而能否使这种理论的最佳选择变成实践的最佳应用取决于合作各方对待合作的态度能否从被动的配合合作上升到积极的推动合作,而促使这种转变的关键因素则是合作能带来利益的多少。当利益达到合作方的期望值时,转变即发生。每个特定企业对利益的期望值可能不一致,因此,在进行合作方案设计时,必须在满足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的基础上创设更多的利益增长点,推动理论向实践的转变。

一、基于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的合作方案设计

1.合作各方一般利益需求

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涉及民办高校、财务软件公司和购买财务软件的企业三方。三者在合作中的利益需求各不相同。

(1)民办高校的利益需求。民办高校在校企合作中是倡导者,其追求的利益是:

表层利益――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就业。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对于其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指标即学生的就业情况。能否有好的就业,还看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目前,对于实际操作能力是会计毕业生最应具备的能力,而对于目前会计毕业生普遍缺乏实践能力[1]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来说,通过校企合作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是提高会计专业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就业的重要措施。

深层利益――拉动招生,为办学资金筹集提供保障。让每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本是每个高校进行人才培养最基本的目标,然而就业对于民办高校却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由于民办高校办学资金80%来源于学费,[2]良好的招生情况即是办学经费的保证,是关系学校命运的核心问题,尤其在高校不断增多而生源总量不断减少的当前更是如此。然而招生很大程度上受就业情况的影响,好不好就业往往是学生填报志愿时选择学校和专业的关键影响因素。

(2)财务软件公司的利益需求――扩大软件销售。财务软件公司作为营利性企业,其目标是追求经济利润的最大化。财务软件公司的利润来源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销售软件产品获取利润;二是提供服务获取利润,如IT规划、企业培训、IT应用集成、实施服务等。但其一系列的服务可以说都是其软件产品的衍生业务,只是有些是为了达成产品销售提供的前导服务,有些是产品销售的后续服务。因此,软件产品销售利润是财务软件公司的基本利润源,其业务的开展都应服务于产品销售的目标,校企合作目标亦如此。

(3)购买财务软件企业的利益需求――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购买财务软件企业追求的是财务软件的良好使用并优化其管理平台。这需要有两方面的保障:一是软件本身的功能设计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且后续服务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一点应由财务软件公司来保障。二是配备熟练操作财务软件的人员。这一点需要企业自己来解决。

2.基于一般利益需求的合作方案设计

综合各方的一般利益需求,合作方案设计如图1所示。

方案功能说明如下:

(1)实现软件对高校的直接销售。增加财务软件公司软件销售利益。

(2)提高将软件销售给企业的可能性。通过销售教学用财务软件,将培养大量熟悉公司软件的专业人员,这就使财务软件公司在向企业销售产品的同时还能提供专业人员的服务,正好满足企业对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人员的需求,从而能增强销售实现的可能。

(3)创造潜在的销售机会。合作高校学生毕业后所任职企业如需要购买财务软件,这些学生对财务软件公司而言就是无需支付广告费的活广告。对任职企业而言则是软件操作培训费的直接节约。

(4)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促进就业。借助财务软件公司平台接触企业,能避免直接接触企业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实践真正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就业积累资本。

(5)实现学生的直接就业。派往实习的学生如果各方面符合企业或财务软件公司的需求,被企业或财务软件公司录用,就实现了学生的直接就业。

(6)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购买财务软件的公司对熟练操作财务软件人员的需求。企业满足这一需求的途径很多,可以直接公开招聘,但需支付较高成本且可能不够专业;可以选派人员进行针对培训,但需支付培训费用并耗费时间;可以与高校合作定向培养,但需支付一定培养成本且培养周期长。如委托财务软件公司寻找,现成的专业人员不仅更具针对性,还无需时间等待,而且实习学生的人工成本也相对较低。

二、基于拓展利益的合作方案设计

1.利益的拓展

(1)民办高校的拓展利益。

1)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办学的根本。反映学校教学质量的指标很多,良好的就业情况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此外还有诸如师资队伍情况、学科竞赛情况、学生的学习风气等等。而且这些指标最终还将影响就业情况,是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尤其关注的。

2)增加经费来源渠道。目前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学费、投资者投资、社会捐赠。这些渠道的共同点是都受制于外界因素。如何在现有资源条件下,开创新的经费来源渠道也是民办高校思考的问题,比如承办一些社会类考试就是其中的一种方式。

(2)财务软件公司的拓展利益――增加服务收入。产品销售是一次性的利益获取,而服务才是长期的、持续的利益来源。如何维持并扩大服务收入是财务软件公司关注的焦点。除了直接基于产品销售的产品实施及后续维护服务外,财务软件公司还开创了许多其他的服务项目,如IT规划、企业培训、IT应用集成等。对于这些服务,很多财务软件公司都采取了独立办学的方式来进行,如金蝶公司的金蝶顾问学院、用友公司的用友管理软件学院。而教学内容的教授方式总体有两种:一是网络教学,即将课程内容公布在网上,学员自行通过网络获取并学习;二是实体教学,即设立固定的场所,配备相关的教学设备、资料,学员到相应的地点与老师进行面对面学习。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实体教学,都需要耗费公司一定的财力进行前期的投资和后续的维持费用。能否在获取服务收入的同时,降低服务的成本以及开辟新的服务项目是财务软件公司拓展利益的关键所在。

(3)购买财务软件公司的拓展利益――操作软件人员知识的持续更新。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软件产品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企业购买的财务软件也需要在后期得到及时维护和更新,这就要求相应人员的知识也要及时更新。如何及时地保持相关人员知识的更新又能尽量节约更新成本,也是企业拓展利益的关键所在。

2.基于拓展利益的合作方案设计

综合合作各方拓展利益,合作方案设计如图2所示。

此方案的功能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合作各方的一般利益的满足,图中以虚线表示;第二层次是合作各方拓展利益的满足,图中以实线表示。第一层次功能说明前面已经介绍,此处就第二层次功能详细说明如下:

(1)通过合作办学,提高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所谓校企合作办学是指财务软件公司通过一定的方式参与高校的教学。高校教学是主导,财务软件公司参与教学。参与的方式为:

1)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对高校从事会计信息化教育的教师进行软件知识更新培训,并支付一定费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软件产品处于不断发展、更新中,承担知识传授任务的教师必须保持自己知识的更新与信息技术、软件产品的更新同步,这是对师资素质的起码要求。教师知识的更新离不开学校大环境的支持,除了提供相应的设备、图书资料外,还需要有后续教育的机会。

2)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就某一个问题进行专题讲座,并支付一定费用。就专门问题进行专题讲座,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特定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参与学生学科竞赛的辅导,并支付一定费用。学科竞赛是体现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就财会专业而言,会计信息化竞赛是目前主要的学科竞赛。而这些竞赛又往往是以某一个财务软件为平台,因此,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共同辅导是一种有效的辅导方式。

4)把培训人员请进学校,只需要支付培训者的人工费,无需支付场地费、差旅费等,在保证教师知识先进性的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省后续教育支出;邀请财务软件公司人员进行讲座可以优化学习风气,学科竞赛辅导可以提高学校学科竞赛水平。这些都将有利于民办高校教学质量的改善。

(2)通过合作办学,为财务软件公司开创新服务的项目,增加服务收入。由财务软件公司独立办学到合作办学,是其服务项目的一种创新。由于都是有偿服务,因此,可以直接增加其服务收入。

(3)通过合作培训,为民办高校开创新的资金来源渠道。合作培训是指高校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面向企业或社会人员进行培训。具体操作是:由学校提供培训的场地、设备由财务软件公司提供培训内容和资料,培训人员可以由财务软件公司自己派遣,也可以聘请高校相关教师担任,由企业或参加培训的社会人员提供一定的培训费用,该费用包括场地、设备使用费,培训人员报酬等。合作培训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就是增加其现有资产的利用率,获取相应使用费收入并增加教师的收入。这对急需资金的民办高校来说无疑是一种经费的补充。

(4)通过合作培训降低财务软件公司的培训成本。合作培训中,财务软件公司只需提供培训内容和资料及培训人员,无需提供培训所需的场地、设备等支出,相比独立办学成本低得多。

(5)通过合作培训保持操作软件人员知识持续更新的同时还可以节约企业的成本开支。通过对现有员工的持续培训,在更新软件的同时保持人员操作技术的更新,而无需额外增加人员,从而降低人工成本。此外,根据企业特殊需要开展的培训,通常需要企业自己提供场地和设备。而通过合作培训,将培训地点转移到民办高校,通过支付培训费的方式进行培训,企业可以节省场地、设备费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