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财会人才培养精选(九篇)

财会人才培养

第1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 要:当前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对财会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学术沙龙凝聚开放性、共享性、创新性等特征,并兼具研究与教育功能,有利于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应当重视学术沙龙在创新财会人才的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予以积极践行和推广.

关键词 :学术沙龙;财会人才;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5-0237-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①2010年10月,在全面总结我国会计人才建设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会计人才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的基础上,财政部颁布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②,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第一个财会人才发展规划,其为新时期高等院校财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学术是大学安身之本、立命之本,学术交流式教育是互动主体之间身、心、灵的交流活动.学术沙龙作为一种具有开放、平等、互动、共享、创新等特性的学术活动,对于营造培养高素质财会人才的环境和激发财会人才的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1]

1 高校财会人才培养的现状

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盲目扩展,不断扩大招生数量,呈现了各个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的现象.近几年以来,财会人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更是明显.据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10年,全国1000多所高校中有500多所招收财会相关专业学生,占院校数的46%.[2]2013年第四季度各专业人才的供求情况中,财会才人的供大于求的现象更是名列前茅.[3]

从全国高等教育规模看,据教育部不完全统计,截止2014年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就高达10万多人.高等院校财会人才培养教育的迅猛发展为社会各行各界提供了大量相关人才,但目前人才培养结构远不能与社会接轨,出现了“初中级人才过剩,高级人才匮乏”的局面,即产生了“金字塔”的供需矛盾,如图1所示.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瓶颈问题,难以适应当前经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杨智慧等学者针对我国当前高校财会人才培养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科结构单一,会计人才知识面狭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足;会计教育手段相对落后[4].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在财会人才培养上主要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科书为依据,照本宣科,对学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这正如张玲等(2009)学者认为,目前我国高等院校财会人才人才培养主要在“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中穿插“统计学、成本会计、银行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模式,主要侧重于对会计专业知识的介绍,在培养方式上犹如“填鸭子式”,缺乏从事现代财务出纳等相关工作所必备知识和技能,如资产评估、金融会计、投资学、会计实训、模拟沙盘等方面的知识和专业综合实训技能.近年来,一些高校通过开设辅修、选修等措施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技能,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财会人才知识面窄的问题没有根本改变.

2 学术沙龙的功能定位

学术沙龙是一种集开放、平等、互动、共享、创新等特征于一体的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沙龙的交流可以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为培养素质财会人才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作为一种创新的学术交流形式,学术沙龙具有研究和教育功能,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广度,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探究和科研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术沙龙对于高素质财会人才的培养将发挥重要作用.

2.1 研究功能

学术沙龙既强调参与者间广泛的沟通与交流,又注重对讨论主题深入的研究.交流会上,参与者们在谈笑风生和谈古论今中交流思想、各显神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唇枪舌剑、议倾坛席,有助于形成更深层次的认知.基于学术沙龙的交流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包括:维纳创立了控制论、约翰·冯·诺伊曼发明了计算机和开创了博弈论等.学术沙龙的参与者知识背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存在差异,这必然产生多个有差异的“信息域”和有差别的思维方式,在相互交流时,这些差异将会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形成新的、开放式的思维格局.久而久之,开放性思维将会源源不断地形成创造性思维,从而,开启科研之门,掀起创新研究的浪潮.

2.2 教育功能

财会人员不仅需要研究能力,更需要鉴赏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福利国家的理论构建者威廉·贝弗里奇指出:“参加科学交流会,青年学者可以看到怎样通过发展别人的工作来对知识作出贡献,看到怎样评议论文,根据评议论文,对同行学者的个性有所了解.”[6]学术沙龙活动通过参与者的互动式发言,可使参与者发现自身和他人发言中的精彩和不足之处,迅速把握学术讨论和研究的重点,强化自身对知识的掌控能力.同时,参与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撰写文章,文章由其他参与者鉴赏和评论,这不仅为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互助、互学、互补的学习平台,而且对于参与者的探究能力、写作能力及沟通交流能力都具有显著的教育作用.

3 学术沙龙在财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出现了瓶颈,高素质的科研和实务人才严重短缺,难以适应市场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学术沙龙开展学术交流,充分发挥其研究和教育功能,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局面,有利于启发财会人才的创新思维,形成新的思维格局,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知识水平和实践技能,促进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弥补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3.1 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开创学术争鸣的局面

爱因斯坦曾指出:“一个人要是得不到别人的思想和经验的激发,那么他想的是不会有什么价值的.”这充分说明了学术沙龙在财会人才培养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学术沙龙不仅可以唤起财会人员进行启发性思考,发挥讲、学和听等多方的主观能动性,而且有利于开展有效的争鸣,给财会人员以独特的启示和灵感,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财会教育氛围.科学史上无数事例已说明学科发展的转折点往往就是引入“外行”的方法和理念,形成交叉学科,创造新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时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中,财会人员往往凭借自己的理论与实践经验的积累,对自身观点的创新性和正确性作出判断.但是,当它在学术沙龙中公之于众、开展辩论时,可能显得观点陈旧,不符合实际,甚至会被其他人评判的“体无完肤”.而正是这种开放新的、自有的讨论和批评,有利于促进财会人才走出已有的思维定势,实现自身知识和能力的升华,达到开拓、创新的境界.

3.2 突破思维定势,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英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提出包括准备期、孕育期、明朗期和验证期的创新思维四个阶段[6],正与学术沙龙的交流过程恰好吻合,即交流主题的设定、参与者的前期准备和孕育、会上专题的充分交流讨论促使问题明朗、形成结论并转化个体知识.财会人员在学术沙龙中可以相互质疑,甚至成为论敌,在反驳与争论中突破已有的思维定势,并进而在他人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实现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

3.3 建立财会学习共同体,促进共同发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到:“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去,而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宣告:通过对话和各自阐述自己的理由进行争论是2l世纪教育需要的一种手段.[7]学术沙龙正是一个创新的学习共同体,不同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的人员通过平等的对话和辩论,让智慧的火花在心灵撞击中绽放,每一个参与者在互动交流中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吸收不同的观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共同发展.[8]将学术沙龙应用于财会人才的创新培养,将建立一个财会人才互动式学习的共同体,彼此增进、共同发展、协同进步,不仅有利于提高财会人才的专业素养和研究开发能力,还有利于促进学科的交叉和学科发展.

4 结束语

我国现有财会人才培养中注重讲授而不注重讨论交流的传统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迅猛发展的市场经济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学术沙龙凝聚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创新性等特征,并兼具研究与教育功能,早已被国内外高校和相关部门践行并被证明为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开展学术沙龙将有利于加强财会学术交流、大力提升财会人才的创新能力,开创学术争鸣、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因此,应当重视学术沙龙在创新财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并在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实践中予以积极践行和推广.

注 释:

①摘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②摘自《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

参考文献:

〔1〕王进才,李雄鹰.学术沙龙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探析[J].高教论坛,2011(7):37-39.

〔2〕敬采云.会计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财会通讯,2011(9):43-44.

〔3〕武娟.我国高级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10.

〔4〕张玲,李祥利.高等院校创新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农业会计,2009(9):14-15.

〔5〕(英)贝弗里奇.科学研究的艺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8.

〔6〕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981.

第2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8—117 —03

高等院校的首要任务是人才培养,要想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关键。我校会计学院共设有四个专业: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和资产评估,这个培养体系在全国所有的财经院校当中也算是比较全面和完整的了。这四个专业各有侧重又互相交叉,弥补了社会对财会人才需求的空白,但是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财会人才?我校会计学院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现状调整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本文对如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我校会计人才就业需求现状

利用去年10月我校会计专业本科教育30周年庆典活动很多毕业生返校的机会,抽取了2003届会计某一个班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这次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趋势、对财会人才的学历要求、财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以及各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等方面。调查问卷的主要问题包括:对新加入企业的财会人员的工作表现是否满意?你认为财会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你认为有哪些课程是与财会人才的培养密切相关的?用人单位看重哪些职业技术证书?在读学生在校期间应注重自己的哪些能力的培养等等问题。本次调查的调查时间为2011年10月,共发放调查问卷42份,回收33份,其中有效答卷31份,回收率为78.57%。被调查者工作年限是8年,并且本科阶段所学专业全部为会计,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的占69.96%,从事非会计工作的占30.04%。由此可见,被调查者的工作经验,尤其是会计工作经验比较丰富,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深切体会和认识到了随着会计人员的层次的提高,其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也需大幅提升,从而对自己所受到的大学会计教育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反思,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这次问卷调查的质量。

(一)会计本科毕业生使用情况的满意度分析

笔者了解到被调查者工作8年以来,自己所在单位招聘过我校财会毕业生的占52.35%,用人单位对我校会计本科毕业生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如下:

其中调查结果表明,有些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不太满意,其主要原因包括:在实际工作中实践能力较差,往往眼高手低,办事不踏实;面对突发状况,应变能力不足;在部门工作中,能动性不够,工作不积极;专业会计知识和英语水平有待提高,并且不注重学习。因此,今后我校的会计高等教育应注意以上方面,加强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努力提高会计本科毕业生的水平,使其能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提高用人单位对会计本科毕业生的满意程度。

(二)用人单位对职业技术证书的要求

针对目前许多在校大学生纷纷参加各种考试以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本文特地调查了用人单位对证书的要求。在选项中列出了国外会计师类证书、中国CPA证书、会计职称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4个选项,并根据用人单位具体情况设置了“无所谓选项”,调查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所示: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会计职称证书,其次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说明用人单位很务实,希望招聘的人才进来后能很快进入角色,直接从事工作,而避免过多的培训。对参考人数比较多的注册会计师证书,用人单位的需求为13.45%,比率并不算高,可能和被调查者多为非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所以,笔者认为如果会计本科生毕业之后不打算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则没有必要在大学期间花大部分时间准备CPA考试。

(三)会计专业本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被调查者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对自身知识的有效运用和对自身职位的适应程度,调差问卷列出了一些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由用人单位做出选择,最多可选二项。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择“专业结构与课程体系不合理,教育模式缺乏个性化培养”这一选项的人数最多,达31.32%,其次是“教师科研能力或专业技术实践经历匮乏,并且案例教学欠缺”和“教材与实际脱离太大”这两项,分别占29.03%和25.81%。由此可见,这三项是会计专业本科教育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四)财会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导向

随着用人单位对财会人员应具有的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此为导向的我国高等院校的财会教育的变革迫在眉睫。调差问卷结合了被调查者的建议,由用人单位选择出认为能够增强会计人员潜在素质的教育方法,为我国会计教育的改革创新给出建议。

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增加案例分析课程,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新增与实际工作联系比较强的课程,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不断进行教材更新,紧跟工作实际”等被选择的比例较高,也由此体现了用人单位对财会人才的需求。

二、我校财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要想整体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适应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改革培养模式是关键。我校会计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重点考虑社会企业的实际需求,以行业特点为基础,结合自己学院的专业特色,并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面结合我院专业的具体情况,对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第3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ERP课程的课证融合,即指ERP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与职业资格认证相融合,实现针对市场需求制订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使培养的学生真正满足市场的实际需要。本文提出与ERP课程相融合的职业资格认证为“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认证”(以下简称“ERP资格认证”)。该认证是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领导下的部级IT专业政府认证体系———全国信息化工程师项目(NCIE)中的一项职业资格认证。该认证能够说明毕业生对信息化的基于ERP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能够向用人单位证明毕业生已经熟练掌握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的实践操作,并具备利用该软件进行企业财务与管理的能力。此外,具有该证书的学生还能够进入用友公司与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交流中心人才库,进而获得全国几十万家实施了用友ERP企业的聘用机会。因此,基于该资格认证进行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ERP认资格证中的“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能手认证”制订培养目标为:掌握ERP管理软件中财务管理软件部分的工作原理及实践操作,熟练完成添加用户、建立账套、启用功能模块、分配权限、登录账套、基础设置、日常业务处理、期末处理和编制输出各种报表等操作,并可以对工资、固定资产及往来账业务进行专项核算与管理,具有利用用友ERP进行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的能力。根据ERP资格认证中的“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能手认证”制订教学内容为:(1)总账管理。该课程对应的认证考试模块为总账应用能手,其预期工作岗位为出纳和会计。(2)UFO报表管理。该课程对应的认证考试模块为UFO报表应用能手,其预期工作岗位为会计。(3)工资管理。该课程对应的认证考试模块为工资管理应用能手,其预期工作岗位为薪资管理人员。(4)固定资产管理。该课程对应的认证考试模块为固定资产管理应用能手,其预期工作岗位为固定资产管理人员。(5)应收应付管理。该课程对应的认证考试模块为应收应付管理应用能手,其预期工作岗位为应收会计和应付会计。根据ERP资格认证中的“用友ERP财务管理系统应用能手认证”采用在线考试的考核方式。实行统一网络在线考试,各模块考试时间为40分钟,通过2—5个模块即可通过该认证,获得全国通用部级权威认证“ERP资格认证”的证书,并以学生考证的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加权和作为期末考试成绩。

应用型财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网络实践教学体系

实行基于ERP资格认证的ERP课程的课证融合,根据该认证制订高校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根据考证内容制订教学内容,实行考证即考试,以学生考证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加权和为期末考试成绩,能够实现学生毕业时具有多张证书,使培养的人才能够真正满足市场的需要,进而增加毕业即就业的可能性。随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因此,研究应用型财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网络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课证融合教学效果的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在线练习、讨论和自我检测学习效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实践教学体系如下:(1)建设能够互动的动态ERP课程网络学习网站。(2)由主讲教师及实验教师上传各种教学资源,并引导学生学习。(3)由辅导员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统一登录网站,督促学生在网络第二课堂中进行学习与交流。(4)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导员的督促下,学生利用该网站进行自主学习。(5)采用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具有实验项目丰富、实验数据完整、实验形式生动、专业关联紧密和岗位划分细等特点。例如,以制造业为例,案例部门设有企业管理部、营销部、生产计划部、仓储部、采购部、财务部和人力资源部等,具体岗位角色包括总经理、行政助理、营销部经理、市场专员、 销售专员、生产计划部经理、计划员、车间管理员、仓储部经理、仓管员、采购部经理、采购员、财务部经理、出纳、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人力资源部经理和人力资源助理等,学生可轮流训练各种岗位角色。(6)学生可利用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考试进行学习效果的自我检测。(7)学生可在网上查询证书及期末考试成绩。4结束语根据提出的课证融合方案和应用型财会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网络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进行ERP操作技能等信息化能力的培养,提高了毕业生的信息化水平。该研究可推广到其他类型高校或其他专业人才培养,其他类型高校或其他专业可以根据其特点,构建适合自身的课证融合方案,适当改变网络实践教学体系的结构和内容,即可实现基于课证融合的相应专业的信息化人才培养。

第4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一、中职财会实践教学现状

中职财会专业主要培养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审计学等核心课程的财会专业人才,是中职教育中的主要热门专业之一。由于广泛的就业面和乐观的就业前景,深受许多中职院校学生的青睐。我国中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职业化实用型的专门人才,所以,历年来的中职教育十分看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夯实,以及对实务方向的实践能力的培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与各大企业机构对财会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步向综合与技能型转变,况且实用型强的人才往往在就业市场上倍受青睐。中职财会专业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实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更应该着力调整教学策略,重视财会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近年来,对就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要求也在逐年提高,主要包括德、智、体、美、劳等方面。不仅对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对良好道德修养的要求。对中职学生来说,综合能力主要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综合素质对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要求,职业能力也不得不重视理论结合实践的实际操作能力。对这两方面的要求来说,合作能力都是必需的。

二、中职财会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中职财会实践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由于中职学生基础较差,个人学习能力不足,学习主动性较差,在学习中存在很多困难,导致学习的低效率现象。小组学习有效的发挥了团体成员的集体智慧,动员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弥补了个人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缺陷。尤其是在财会专业的实践操作中,小组配合,分工合作,完成相应的操作步骤,是最有效率的方式。并且,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情感交流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完善个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二)中职财会实践中合作学习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首先,很多学生不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由讨论时间看成是放松闲聊的时间,讨论一些与课程知识无关的内容,看似热烈的讨论实际上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其次,由于个人学习能力的差异,存在小组成员之间的盲目攀比和个人权威现象,有的基础好的同学不尊重基础差的同学的自由发言权利,对自己个人的能力过分自信,在一时的争强好胜心理中排斥抗拒其他成员的意见,看不到其他成员在小组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而基础差的同学由于得不到重视,久而久之就无所事事,不参与小组活动。第三,有的小组对小组成员的得失看得太重,在小组竞赛的失利后相互指责,导致小组内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重重,学习效率低下,渐渐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这些问题都对小组学习的进一步改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中职财会实践教学中如何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一)发挥教师的组织带头作用

教师的教学在财会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将学生有效组织起来是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应该对小组合作进行有效引导,对怎么分配小组成员、如何进行小组团队协作、如何分配任务才能充分发挥小组优势等问题进行深度讲解,并且做好榜样带头作用。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团队协作上来,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及时解疑,帮助小组合作取得有效率的成果。同时,学校相关部门应该对教师的工作进行抽查,调动学生的反馈来对老师的教学成果进行监督,使老师更好的发挥组织带头作用,出色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合作目标具体化,明确分工

在每一个小组合作任务分配下来的时候,先写好小组合作计划书,制定明确的团体合作目标,以及具体的任务,分配到个人,使每个人都明确目标,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积极为团体合作献力献策。只有明确的分工才能避免懒散现象,达到自我约束的作用。比如要完成财务报表的制作,要分成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计报表分析等五个大的版块,具体的任务具体到每个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提高效率。

(三)加强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营造良好协作氛围

在分配小组成员的时候,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特长优势。每个小组中都应该有一个富有责任心,自我约束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发挥带头作用,也可以激励小组成员积极完成任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老师在分工的时候可以采用自由组合加教师调整的方式,小组成员之间的团结友好是最关键的,而自由组合时无疑对小组成员内部的信任度有大的优势,这样更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交流和沟通,也更容易相互理解,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四、中职财会教学中人才培养策略

中职教育的核心目标应该是让学生学好专业知识,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创业打好夯实的基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专业课的学习也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环环相扣,不能够中断。当中职财会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专业技能是从事今后工作的硬功夫,没有真才实学是很难胜任这项工作的,更加谈不上创业了。

(一)加强学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完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

学校老师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加强学校师资人才队伍的建设,才能更好的完善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依据近几年财会专业的需求,学校需要对现行的财会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努力建立起校企合作的机制,实行“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努力积极的建立起高水平、高能力的师资教学团队,培养出骨干老师以及学科带头人,从而使走进中职学习财会专业的学生切实能够学到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很好的胜任与财会相关的工作。

(二)初级财会人员的培养

对于好学基础又很扎实的学生,专业课老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讲讲企业在实际工作中财务方面的工作流程,也可以在学校举办比赛,模拟企业财务部、银行、税务局以及工商等部门的实际工作流程。在进行电算化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列举的每一笔经济业务应该是来自于企业、银行等部门的日常遇到的真实会计实务。除此之外还需要让学生确实掌握如何正确填写汇票、支票等业务、如何成功的申请成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及如何办理税务的登记、变更、年审等常识知识。最后还需要让中职财会学生掌握POS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真假钞如何快速辨别。最终使学生在参加工作的时候就能很快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和就业能力。

(三)具备财会专业较高技术水平人员的培养

对于那些非常想多学些理论知识的财会学生,中职学校可以让这部分学生在扎实掌握好一定操作技能的前提下,让他们参加会计专业技术水平考试,以此来巩固他们学的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分层教育,因此课程也要设置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部分。必修课是每个财会学生必须学习以及掌握的知识,而选修课可以让学生对更高层次的知识有一个了解,也让那些喜欢多学理论知识的同学的心愿得到满足。另外,学校也可以组织老师对学生进行辅导,让他们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基础上,取得更高层次的资格证,对取得资格证的学生也给予一定的奖励,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最终提高财会专业学生整体的专业技术水平。

五、结语

第5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培养对策

一、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各大职业院校都积极的开展了会计专业教学。然而随之带来的影响是大量的会计人员涌入市场,从而形成了会计市场供过于求的现状。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多了,从而使的企业的要求也不断的提升。对于职业学院而言,培养具备良好职业能力的会计专业人才是提高职业学院的竞争力和推动该校学生就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就我国目前而言,职业学院队伍庞大,会计专业的教育水平也参差不齐,使得很多会计人才在进入社会之后存在实践能力差、专业能力较弱的情况。本文就对职业学院会计人才的培养现状以及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为推动我国职业学院会计人才培养提供良好的理论参考。

为了能够迎合现在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职业学员需要在会计人才培育上进行研究,通过对现阶段会计人才发展培养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从而推动职业学院的会计人才培养。

二、当前会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会计人才培养的目标未明确

现阶段,无论是高校还是普通的中专、职高院校对于会计学生的培养愈来越重视。然而,用人单位想要的会计人才,确实全面的复合化的会计人才。有些职业学院对于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主要为基础的能够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完成简单账目处理工作的会计人员。然而,有些职业院校在讲授课程的过程中,仅仅进行理论化的阐述。教授一些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知识。这种空泛的理论知识传授,又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

2.不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

对于会计这个专业,高职院校的开办已经有几个年头。但是,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一直没有在业内形成。大多数职业学院的会计专业科目设置,依然由内部的教学工作者来完成。这就导致了,职业院校会计系教学负责人的想法和行为常常左右到职业院校最终开设的科目。同时,会计系的负责人往往在学校教书多年,对于社会的工作现状缺乏了解。在职业学院会计科目设置中也常常专断独行,与社会状态相脱节。

3.教学形式单一化明显

职业院校由于师资力量、教学配置相对落后等原因,对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很多职业学院的会计老师,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上课的时候采用刻板的教学方式,甚至于有些都没有和同学交流互动的习惯。长此以往,同学们会觉得会计科目十分之枯燥。对于基础部分的理论学习更是毫无兴趣,难以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些职业学院的老师,虽然会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是,往往仅仅将原有的书本上和黑板上的内容反映到PPT上,毫无新意。也很难再本质上改变学生们的学习方式。

4.缺乏科学的实践指导

虽然,没有正式上岗的会计实践操作也会对该专业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然而,不能安排系统化的账务处理,仅仅以书本中的知识意想,会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得到阶段性的提升。有些学校,即使安排了相关的企业实践活动。由于,对接收企业的实际情况缺乏系统的了解。因此,将学生派过去也仅仅是观看熟练的老会计进行账务处理。自己并没有动手,体会到账务处理的难点和关键要素。

5.课程设置缺乏统一的标准

对于现阶段职业学院在会计专业课程建设而言,由于缺乏良好的统一性的教学课程标准,各大职业学院都是以自己学校的教师教学水平参照教育部下达文件来进行教学课程的设置,笔者调查研究发展,现阶段会计专业课程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方面的偏重较大,对于实践教学的偏重较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是学院的教师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的认知程度较低,其次是虽然学院知道实践教学对于学生发展而言,十分重要但是缺乏有效和合理的实践活动,从而导致实践课程难以开展。

三、会计人才培养的可行性方法探究

1.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

当前,会计人才主要是指兼具理论能力和实践水平的复合型人才。可以说,如何兼顾理论的教授,给同学以财务规划管理的相关知识,同时又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方法称为了职业学院会计教学目前需要明确的重点内容。首先,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要和会计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夯实地基才是目标。除了理论的学习之外,实践的操作也是十分重要。尤其是在电算化疯狂发展的今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让同学们在课堂上进行模拟的账务处理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2.科学化的课程体系设置

课程体系的良好设置,是课程最终得以科学化的基础。首先,我们的课程设置需要摆脱职业院校教师专断独行的行为。我们所用的教学材料,也要尽量以外部引进的公认的优秀教材为主,尽量减少自己编撰的教材使用。与此同时,课程的设置合理性也包含为时间的合理性。例如,大一需要的的是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需要的是能力的拓展等。

3.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教学形式过于枯燥,不能有效的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们对于会计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经常出现翘课、迟到等现象。而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广泛采用,也常常停留于表面。因此,为了更好地激发课堂的兴趣,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堂气氛的活跃等方式。对于信息化教学和多媒体的采用也要恰到好处和教材充分结合。

4.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职业学院对于会计专业学院的培养,也会采用实践的形式。然而,由于会计学院的数量和素质问题,很多职业学院并不会联系实际的会计岗位给同学们“练手”。而是会以书本作业的形式去代替,真正实践操作。因此,职业院校必须联系好相关的实践单位,尤其要注意实践单位是否有真的给学生们一定的操作练习机会,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活用校企实训基地

对于现阶段职业学院的教学而言,注重培养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推动学生们发展,提高学生们技能实力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的提升,职业学院要想实践对会计人才技能的提升,就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而实现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将会计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并从中探索出有利于学校教学发展的方式和方法。

就目前而言,校企合作开展的如火如荼,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也正在蓬勃的发展。对于学生们而言,学校和企业所创造的良好教学环境对于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学校方面来看,需要强化与企业之间的沟通,要保障校企合作所开展的实训项目能够起到对学生们实践能力的提升。并且要注重实训的内容安排,推动学生们掌握好会计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相关性质。让学生们能够在工作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四、总结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作为第一生产力。因此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这种情况,职业学院在培养会计人才的时候,要注重对实践教学的推广,要主动的将传统教学课程和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而建立起适合会计学生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在优化教学方式的同时,运用校企合作所带来的便利提升学生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艳.基于素质分析视角的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2).

第6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财会专业;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9.080

1前言

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转型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原来的重学位转变到了学位与能力并重的需求。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提出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将职业技能培养放在首位。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人才多样化,促进就业创业重要职责。转型过程中,独立学院立足应用型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2财会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框架

财会专业实践是一项将财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一项系统工程。本文结合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会计学特色专业建设经验,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充分体现“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突出创新”原则,以校内实训为基础,校外实践为拓展延伸,构建了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应用型财会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2.1校内实训

2.1.1手工做账

手工做账通过模拟一家企业简单但较为完整的经济业务,从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明细账、总账到编制财务报表进行操作,从实务上刺激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兴趣,去发现问题,寻找理论知识点。从而做到“理论源于实践,又反哺于实践”。

2.1.2课程实训

课程实训是以专业主干课程为基础构建的实践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实验内容紧扣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相关课程的基本操作,更深入的理解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同时激发学习兴趣。

2.1.3沙盘实训

在第四学期的暑期短学期中,开设了ERP沙盘模拟实训,使学生对企业经营过程有整体概念意识,综合学生所学的管理、营销、会计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仿真模拟企业经营的真实情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训完成后,鼓励学生“强强联合”参加ERP沙盘模拟大赛。

2.1.4软件实训

本阶段的实训主要是使学生熟练掌握财会相关软件的应用。应用财务软件从建立账套开始,对财务的总账、应收应付、固定资产、薪酬等模块进行模拟操作,最后生成报表。

2.1.5综合实训

相对于ERP沙盘实训,综合实训项目更侧重企业财会的真实情景,通过全真扮演企业各个财务角色,进行财务成本管理、费用核算等来进行企业经营决策,完成各种账务处理,纳税申报等完整的会计业务流程。

2.2校外实践

2.2.1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二结束的暑期。学生忙完了通识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即将步入更多的专业课学习阶段。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通过调查、参观、访问企业财务人员工作,了解市场岗位需求,通过认识实习来了解财会行业。

2.2.2技能实践

技能实践项目安排在大三结束的暑期。此时,学生专业功底基本扎实,学校在上海、嘉兴等地建立了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银行等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向实践基地输送学生,跟从资深会计人员熟悉行业会计特征,了解企业会计特点,初步进入顶岗实习模式。学生开始适应办公室环境,培养职业道德,提升专业素养。在此阶段,也鼓励学生结合自身资源,寻找实习单位。

2.2.3专业实习

在第七学期,学生学完全部理论课程后,留有1个月的时间集中进行专业实习。恰逢年底事务所业务量大增,对实习生需求量旺盛。学生可以跟随所里的老师做代账工作,跑外勤,参与企业审计等业务。

2.2.4毕业实习

第八个学期,学生进入到就业阶段,同时完成最后一门大课程――毕业论文。学生结合实习单位的实际,撰写毕业论文。此时的实习基本上与工作进行接轨。

第7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农村理财 技能人才 社会需求 培养涂径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理财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农村需要有一批了解农村实情和现代经济知识的投资理财人才,帮助农民群众放心投资理财,确保财富留得住、增值快,使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实惠受益人。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相当缺乏,成为制约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试图研究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培养途径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

    1。农民迫切需要理财技能人才的帮助或者提升自身的理财技能,以促使其资产得到保值增值。随着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在持续增长,农民的理财观念正在转变,投资理财的需求不断增加,但由于大多数农民缺乏投资理财知识、缺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农村理财渠道单一等因素,农村理财市场发展缓慢,农民个人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不强,如国家统计局2007年10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仅为84元。

    2.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是提供农村理财服务的重要平台,需要大量的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工作人员。过去,由于利益问题各大银行似乎对农村理财市场兴趣不大,收缩农村网点,限制向农村贷款,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城市人口,证券、期货、保险公司也难以深入农村,使大部分的农民无缘享受城市居民“大众化”的理财服务。其实我国农村理财市场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各级农村金融机构应该承担起对广大农民群众开展投资理财知识普及和教育的责任,积极聘用和培养大量的理财技能人才深入到农村,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和乡村企业提供良好金融理财服务。

    3.农村乡村企业、农民私营企业以及乡、村委也需要理财技能人才。大部分农村企业资本金小、抗风险能力差,这就需要具有企业理财技能的人才帮助企业解决投、融资等经营管理问题。比如农村民间资金借贷、地下钱庄这种高风险投融资活动,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理财质量,需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正确引导。各级农村管理者如乡、村委,为了发展本地农业经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更需要理财技能人才来参与乡村经济的建设,提高村级理财水平。

    二、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体现在:一要有较丰富的农村金融、经济、投资等基础知识;二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须具备实际的操作能力。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与农村客户的沟通能力,理财服务的营销能力,财务策划书和文字表达能力及风险的预知和平衡能力。

    农村理财技能人才主要的培养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院校面向农村大力培养和输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目前,高等院校的金融理财专业非常热门,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学习这个专业。但是绝大部分理财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的金融机构或企业工作,主要面对大中城市的理财市场,为城市企业和居民提供理财服务,这造成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匾乏。因此,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大力培养为农村理财服务的专门人才,建立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开设针对农村理财的课程。

    例如,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与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共同组建了“浙江农村合作金融学院”,针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实际、农村金融岗位现有员工的知识结构和在校大学生学习状况,在高校中率先创设了“农村合作金融专业”,并在现有的专业中,设立农村金融方向,如财会专业设置农村金融柜台方向,保险专业设置农业保险方向,理财专业设置农民理财方向,营销专业设置农产品交易方向等;同时,增加与“三农”经济有关的课,编写《农户经济行为》、《农村金融》、《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台业务》等特色化教材,制定符合农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的专业教学计划,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村、了解农业、熟悉农民。学院每年还落实20%的毕业生到农村金融部门工作,并建立奖学金,对到农村金融系统工作的优秀毕业生给予鼓励。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也积极培养理财技能人才,建立和利用金融服务实验公司平台,开设金融服务公司岗位认识课程,在各模块老师的指导下对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金融服务实验公司直接引入各大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作为理财实践的对象,由金融机构的专家直接参与产品和专业的辅导和培训,再辅以校内指导老师的辅导和管理以及创新的课程考核手段,所以学生基本上在就学期间就可以开展相应的理财业务。学院还通过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课证合一”的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就学期间能够考取保险、证券、期货、会计等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能立即胜任理财工作岗位。

    2.各级金融机构应积极搭建农村理财服务平台,积极聘用具有农村理财技能的高校毕业生,面向农村宣传和提供理对月又务。金融机构应高度重视农村理财市场的发展,开发和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拓展农村理财市场。如在县城设立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农村理财部门,搭建功能完善的理财平台,承担专业化管理和服务;在乡镇以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营业网点为主设立农村理财服务柜台,聘用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积极创造条件为农民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理财服务,推出满足农民特征化要求的“农民理财顾问”,为农民答疑解惑,在提供生产贷款、搜集市场信息、参谋致富项目过程中,将通俗易懂、具体实用的理财知识宣传到农户家中,从而大大提高农民的理财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参与生产、流通、理财、投资的积极性,使其真正成为参与发展浙江省农村理财市场的主力军。

    3.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的理财意识和技能,使一部分农民逐渐提升为理财技能人才。金融机构、乡镇各级政府部门、高等院校应该相互联合,组织农村理财技能人员进村入户,向农民开办理财讲座和培训班。利用宽带网络、电视、报刊和发放资料等多种载体,组织农民开展金融投资理财知识的学习和宣传。金融机构在农村开设网点的同时,还要积极对广大农民进行“金融理财扫盲”行动,开办乡村技能培训学院等,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与浙江省淳安县农村共同开办的“幸福学院”,不仅使当地农民能够提高素质,学到有用知识,而且使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突显,增强了农民群众的金融、理财、风险等基本知识,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自身素质,使农民成为自己的理财专家,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也改善了农村的理财环境,繁荣农村理财市场。

    三、士音养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建议

    下各级政府应重视农村理财技能人才的开发,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农村理财技能人才落户农村、扎根农村,并解决技能人才住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后续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为留住农村理财技能人才、发展农村理财市场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8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 erp;财会人才;素质;培养

一、引言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是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inc.提出的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制造资源计划(mrp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它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erp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进行规划,从而达到最佳资源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erp 软件应用初期从制造业开始使用,现在应用范围拓宽,已覆盖制造业以外的许多领域,如石油天然气、电讯、化工、能源和消费包装类等行业。2005年informationweekresearch调查数据显示,将erp实施列入企业信息化规划的企业所占比重已从2003年的28%增长到2004年的33%, 2005年为36%,呈稳步上升的趋势。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截至2006年12月31日的年度全年业绩,财报显示金蝶国际2006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和盈利分别较2005年同期增长了16%及35%;2007年财报显示营业收入和盈利分别较2006年同期增长了25%及40%。国内另一大软件厂商——用友软件2006年年报显示,2006年主营业务收入比2005年增加11.24%,净利润大幅增加75.43%;2007年年报显示,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比2006年增加21.88%,净利润大幅增加107.88%。erp系统的迅猛发展,体现了现代企业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竞争力、提升管理水平的迫切需求,新的管理理念、管理工具势必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组织职能带来影响,需要有更多的人来关注与erp实施相关的问题。作为企业核心的财务会计该如何适应erp实施带来的变革,显然是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二、erp环境中财会人员的角色分析

(一)财会信息录入的指导和监督者

erp系统可以实现在系统终端通过任何一台pc机快速、一致、交互地存取企业业务信息, 以前由财会人员完成的会计事项——会计数据收集、记录、存储等此类繁琐而常规性的工作,现在绝大部分要由生产一线的操作人员进行,财会人员的工作重点是要按照规范要求指导和监管财务信息数据的准确采集和录入。

(二)财会信息的组织管理者

erp 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集成的信息系统,系统直接在业务发生的点上产生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更新的同时系统自动完成会计信息的即时更新,会计信息获取和处理是分散的。对于企业高层管理者来说,从规模庞大、数据完整且“事无巨细”的erp系统中直接获取对他进行宏观决策时所需的数据是很困难的。如sapr/3根据组织结构设置成本中心来进行成本管理,成本控制可以控制到个人、到职能部门,成本管理的责任从会计部门分散到了职能部门。财会人员需要对整个业务流程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才能及时协调各种关系,组织管理好各级、各类会计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的系统和全面,做好会计信息数据采集、数据加工并形成报表,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三)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者

erp 是一个业务流程不断优化的系统,会计信息要适应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及时性、相关性,加快对供应链上有关信息的反馈速度,使财务信息系统能支持重组后的业务流程。caglio对意大利中型企业的调研发现,随着erp系统的导入,由于会计人员对系统中流程的展现方法非常熟悉,能够确定系统参数的标准,原本由信息部门人员对系统进行配置和管理负责,转而由会计人员来管理系统以及相关的信息流。

(四)辅助决策者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并不知道系统中存在哪些信息,如何去获取这些信息,财会人员直接承担着内部咨询顾问的角色,为管理者提供支持和建议。burns对15家英国公司的行业调研发现,以往属于中心会计部门的会计,现在都分散到各个操作层次,直接为管理者提供支持和建议。granlund对芬兰10家实施erp的行业研究表明,从erp实施经验来看,会计人员需要对业务、管理和会计流程非常了解,清楚各个表单所包含的会计信息。同时,还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知道如何从erp系统提取出相关的会计信息,为一线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三、适应 erp 环境的高校财会人才素质培养要求

(一)会计知识应用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会计信息录入的指导和监督者,需要有丰富的会计专业知识作支撑。一方面,专业知识可为财会人员提供实务操作时进行推理、分析和制定具体会计流程的依据;另一方面,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经营管理系统,有很多难以确定的因素,会计人员必须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那些不确定因素做出合理的解释,找出其中的原因,确立采取的对策。

(二) 财务预测分析能力

财务预测分析是根据单位过去一段时期财务活动所形成的历史资料,结合单位现在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和自身状况,考虑单位的发展趋势,由专门人员通过主观判断或定量分析,对单位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判断、预计和估计的行为,其核心是对单位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较为精确的估算。做好财务预测分析,能为单位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为编制财务预算、进行财务控制提供资料,为单位进行价值评估奠定基础。burns发现,在英国的企业中,虽然财务预算还是会计的工作,但是一线经理需要自己来做滚动预测和年终预测。而且,随着管理者成为企业经营运作信息的真正使用者和提供者,越来越强调会计信息的预测功能。cooper提出,财会人员在erp实施环境下,不再只是提供历史报表,而是积极提供即时的成本信息,根据动态的会计信息更好地做各种预算。

(三)沟通能力

财会人员作为财会信息的指导和监督者,需要有较强的沟通能力;作为辅助决策者和业务流程重组的指导者,其沟通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erp的发展使会计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的时间越来越多,erp系统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前一工序的业务对后一工序的业务虽然可能归属于不同的部门,但是相互依赖性非常高,打破了传统的职能部门边界,单个部门的个人必须去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显得非常必要。

(四)财务管理能力

财务管理能力的应用过程贯穿于企业战略管理的全过程,财务管理不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将企业的战略意图延伸到各个部门、员工,最大限度地开发企业资源的潜在价值。具体表现在财务管理的经营计划统筹能力、经济资本调控能力、财务预算达成能力、绩效考评引导能力、财务资源支撑能力、财务核算管理能力等方面。erp系统强调资源的不断优化,会计处理流程与业务流程紧密结合、相互渗透,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能力高低决定着基层乃至高层管理者对企业资源的了解程度,决定着优化企业资源的走向。

(五)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一方面,erp 系统是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软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财会人员必须有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才能满足 erp 实施的要求;另一方面,财务信息的分析和预测都需要借助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输出的快速反应。比如,可把决策者所需要的信息按使用动机不同划分为若干专用信息,设计相关的“过程程序”模型。当决策者需要某种信息时,只需根据不同情况,驱动相应的“过程”处理程序,就能为其提供相应的信息。

四、培养基于erp环境的财会人才的两点建议

(一)校企共建erp实验中心,建立erp实验教学平台

1. 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实验教学设计取材于实际经济业务。高校可根据企业的组织构架、实际经济业务流程、业务单据、物料清单、产销排程、各项计划、预算的编制和执行、财务核算等整套真实的数据资料,经过分析、归纳和整理,精心设计实验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教学活动,使教学设计既源于企业实际经济业务,又高于企业的具体工作,充分体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2. 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实验教学项目选题主要来源于企业实践活动。高校可深入企业,对企业经济活动经过科学的抽象、概括而产生实验项目。通过这些实验项目的训练,不仅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企业的主要资源,认识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环节和基本流程,而且能够将专业知识直接运用于企业经营的模拟实践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和管理能力。

3. 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可集成实验教学管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企业实际经营模式为依托,以会计为中心,联合工商、经济数据分析、管理工程、市场调查、市场营销、决策管理等专业,通过实验案例,确立“自主、自助、自立”的实验教学指导思想,注重学生主动性、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可以在校内外实训教师的指导下,对企业流程设计进行一些初级的研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校企共建构筑企业仿真平台,可以合作进行流程改造,实现校企共赢。企业在实施流程改造之前,让学生们根据新的流程设计使用信息系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真正实施打造一个成熟的解决方案。既可以让学生对流程管理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又可避免企业自己实战的成本浪费。

(二)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

建立高质量的校外实践基地,要满足3个条件:1.选择实施erp信息系统的企业,使实训教学与erp发展同步;2.选择可实现企业专业人员辅导学生实训的企业;3.选择可让学生在岗位真正体验的企业。

这样,一方面可让业内人士走进校园,进入课堂和实验室来跟学生交流;另一方面可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业的erp实施一线。业内人士走进校园,以专题讲座、实训辅导的形式和学生们探讨企业erp系统在运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思路,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企业的流程改造和先进的管理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会计专业知识之外的企业管理相关知识;学生深入企业,在erp系统使用中和企业的财会人员共同体验作为财会人员在企业的角色要求,深切观察、体会erp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可在实习、实训与观摩中强化对专业知识、涉及企业管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增强学生的会计知识运用能力、强化管理知识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的财会人才。

五、结语

随着erp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能够满足erp实施的财会人才将是企业用人的首选,培养基于erp环境的高素质财会人才也会成为各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随着高校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其培养方式也将越来越科学,直至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庆国,徐青.erp环境下财务管理的变革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34-39.

[2]陶东明,高振勇.erp系统实施后会计人员的定位[j].集团经济研究,2006,(16):256-257.

[3]秦荣生.二十一世纪会计人员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需求分析[j].财会通讯,2003,(10):12-15.

[4]刘青,朱亮峰.论会计实验过程中学生财务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j].会计之友,2008,(6):72-73.

[5]任秀梅,刘永娜.erp环境下会计实验教学平台的构建[j].北方经贸,2006,(6):128-129.

第9篇:财会人才培养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中职财务会计;教学策略;专业人才

行动导向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德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引入我国。这种教学方法,在整个过程中创设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情境,因而受到了国内许多教育专家的认可。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互动创设成一种社会交往情境,用社会实践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进行团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学习等,在不断地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这对于挖掘学生潜力,提升学习技能,培养专业人才,有着良好的效果。

一、淡化应试观念,以应用性挖掘学习动机

长期以来,我们针对财务会计课堂的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并且伴以会计凭证、报表和账簿演示。这种手把手教的方法忽视了应用,使一些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面临被甩下的困境。行动导向教学法有效地融合了传统教育方法和多媒体技术,用大量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们以下面一个案例的讲解为例进行说明。丙公司2012年10月15日,销售产品给甲公司,售价为6000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双方约定按售价计算现金折扣,不包括增值税),增值税为1020元,商品已交付,并办妥托收手续。借:应收账款――甲公司702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若丙公司2013年10月28日收到甲公司付款,由于超过折扣期限,甲公司不再享受现金折扣。借:银行存款7020,贷:应收账款――甲公司7020。思考:如享受现金折扣应该如何核算?

本案例我们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如果现在你是甲公司的一名财务会计,你要如何核算带有现金折扣条件的应收账款业务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例的演示过程中身临其境,引起思考,真切性强,学生也乐于从案例中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在接下来的引导中,教师要贴近生活,尽量让学生贴近职业身份,让学生以小组学习的方式相互探讨,得出答案。这节课的课堂效果非常不错,正是因为学生觉得,他们已经是企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每一笔业务都事关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来往,责任重大,学习的自觉性也就容易形成。

二、重视多元实践,以实战性锻炼技能

对于中职财务会计的学习来说,会计的专业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简单的实例和教学方式为基础较差的中职学生答疑解惑。拿“财产清查”这一章的内容讲解为例,在课堂上我们主要解决“如何制作清算财务报表”这个问题。教师首先依据行动导向教学法,假设现在A公司因为破产宣告解散,现在需要进行财产的清算。将同学们平均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分配好各自的职务和负责的相关内容,比如有的同学负责表格的制作,有的同学负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有的同学负责最后的核对工作。规定好清算的时间为三天,四个小组中,最先清算完毕并且得出结果的取得胜利。各小组的同学们按企业清算的程序,依次进行财产清查,编制清算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变价清算财产,核算和监督清算费用的支付等等一系列的工作,最后根据各组编制的清算财务报表判定成绩。由上可见,行动导向法所倡导的教学理念,能够帮助学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交流、合作双赢能力,这着实为学生今后走上社会打开了一扇光明之门。

三、考虑教材实际,体现方法选择灵活性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有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张贴板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项目教学、引导课文、模拟教学。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要学会针对课程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现金的核算“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我们要了解在社会上是如何管理现金的。我们首先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大家认为,在我们的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现金呢?”同学们会回答:“工资”“劳务报酬”“商业交易”“银行交易”等等。教师可以将同学们的答案对应课本上的知识点,加深同学们对于“现金使用范围”这个知识点的印象。当然,在遇到其他类型问题时,教师要迅速转换思路,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如张贴板教学,就是让学生或者老师将学习或是教学过程中所要探讨的相关问题以卡片的形式张贴在展览板上,集思广益地来思考和解决问题,在互动的过程中对张贴的内容进行分类探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课堂的活跃度。

四、创设宽松氛围,以主体性助推参与

传统的教学课堂,主要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课堂的教学氛围并不是很活跃,因此学生们的潜力也很难被激发出来。在行动教学法应用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以学生为主角的课堂形式使课堂的氛围变得十分轻松活泼。我们以《企业财务会计》这本教材第一章“概述”的课堂教学为例,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涉及的都是理论知识,我们采用团队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在课前,我们让同学们自由组队,自己选出各队队长和副队长,并且分别为自己的团队命名、打造专属口号。分组结束之后,各小分队进行全章自主学习,组内讨论,组内成员可以针对自己的学习成果畅所欲言,也可以拿出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在课程的最后,我们要求同学们选出一名代表到台上展示全队成果(全章的知识脉络和重点难点),教师根据最后的表现进行总结和评分。这种教学方式,是要通过“仿真式”行动导向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方向性地掌握专业技能,从行动中体会专业学习的乐趣,同样也是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良性竞争意识,用这样的评价机制有目的地去提高教学效果。

五、自主总结回顾,以激励性体现评价

任务导向教学法对学生的评价,需要多角度、多侧面、多元化。首先是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总结情况,我们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这一课为例。案例资料:假设某企业2013年6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为92 700元,而银行对账单上所列本企业存款余额为95 210,经逐笔核对后没发现记账方面的错误,发现下列未达账项的存在:①企业于6月28日收到甲公司的转账支票2000元已入账并送存银行,而银行尚未记企业存款的增加。②企业于6月30日开出的转账支票收购商品款3000元已入账,而持票单位尚未到银行办理转账划款手续。③企业托收的一笔内销货款3210元银行于6月29日已收到入账,而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④企业应支付的本月电费1700元银行于6月30日已代为支付,而企业尚未收到收款通知。根据上述记录,企业财会部门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下面,是一位同学整理的数据:

项目一:银行对账单上的余额:95210;加: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入账款项:2000;减:企业已付出账、银行尚未出账款项:3000;调整后的存款余额:94210

项目二:企业银行存款记账余额:92700;加: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入账款项:3210;减:银行已付出账、企业尚未出账款项:1700;调整后的存款余额:94210

数据显示,经过调节之后,二者的金额一致,可以说明这是企业银行存款在6月30日的应有余额,说明双方记账无差错,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未达账项的含义。

当然,我们现在对学生的考查,不能够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学生对课本知识的记忆程度如何,学生的对专业知识的背诵程度如何上,要从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实践结果两方面入手。我们规定:实践动手能力课程的成绩占总成绩的60%,实践结果的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结合定期的阶段性总结,由任课教师写出阶段性评语,并且学生要根据任课教师的评语写出自我评价的评语,以激发下一轮学习的热情。

总之,在中职财务会计教学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师在整个教学的活动中不再是主角,而是退居幕后,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角,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展示出来,共同探讨,共同进步。通过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明确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意义,使得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加强。

参考文献:

[1]倪筱楠.基于仿真教学法的会计实践实验教学有效实施的探讨

[J].会计之友,2007(6).

[2]张洪波,滕爱玲.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