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精选(九篇)

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

第1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多年来,丁惠国主任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以优良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态度为患者服务着……

充分发挥专业学科优势

据记者了解,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是该院的重点专业学科,是首都医科大学消化病学系、传染病学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消化系病)重点培育学科和国家卫生和计划委员会传染病重点专科,承担着首都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本科、七年制教学任务及内科学(消化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任务,还承担了北京市传染病的防控、应急会诊任务,全国传染病内镜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工作。

丁惠国主任介绍说,目前,肝病消化中心包括2个病房、北京市肝病消化内镜会诊治疗中心和肝病消化研究室,在国内最早开展传染病合并胃肠病、胆管及胰腺疾病的内镜诊断与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该中心先后承担国家及北京市等重大科研项目。在肝硬化/重型肝炎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诊断、治疗与研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的防治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慢性肝病/肝硬化合并腹水、糖尿病、营养不良、肝性脑病,肝脏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原发性肝癌早期鉴别诊断与筛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年均门诊约8万人次,年均住院患者约3000人次。在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自发性腹膜炎并发症的防治及肝癌早期诊断与筛查等方面,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了专业特色和学科优势,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丁惠国主任接着回顾说,佑安医院于1988年在国内传染病医院率先成立消化专业组,1993年正式成立肝病消化科,2006年更名为“肝病消化中心”。经原北京市卫生局批准,2000年成立北京市肝病消化内镜会诊治疗中心。内镜中心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高清晰电子胃镜、放大胃镜、大肠镜、十二指肠镜、超声胃镜、鼻胃镜、胶囊内镜,能够熟练开展内镜微创诊治技术,如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病合并消化性溃疡、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以及肝病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食管静脉曲张的内镜下套扎和硬化治疗预防出血,胃肠息肉切除术,胆道梗阻时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括约肌切开、放置支架、球囊扩张及内镜下网篮取石等,痛苦小,效果显著。目前,消化内镜中心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每年可达6000例次至7000例次,内镜下微创介入治疗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属领先水平,成功率达到95%以上。

丁惠国主任表示,肝病消化中心将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未来将建设一个“技术精湛、服务优良、设备完善,以本专业疑难危重症患者为重点的专病种特色和学科优势,集诊治、保健、康复及预防一体化的肝病消化中心”。到2020年,将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学培训、医疗救治、科学研究、信息服务的肝病消化临床诊治研究中心。在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救治与基础研究方面,重点研究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其机制,探讨和评价临床防治新方法和策略。通过实施该人才培养计划,力争到2017年,使肝硬化消化道出血的病死率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肝硬化Child A、Child B、Child C级患者病死率分别为

筛查肝癌新方案研究

取得初步成果

记者了解到,在丁惠国主任的带领下,肝病消化中心长期致力于提高临床危重症及疑难肝病患者医疗救治技术,已形成了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专业特色和良好的社会口碑,实现了门诊及住院病人年诊治量增加20%的目标,近5年来床位使用率>100%;该中心还积极开展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小儿AIDS患者食管扩张术、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症诊治新技术、肝癌筛查新技术),肝癌早期诊断率达到70%,终末期肝病患者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肝病消化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保持了该学科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带头地位。

谈及该中心科研方面的成就,丁惠国主任介绍说,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北京市科技计划及首都发展基金的资助下,他们从肝炎肝硬化筛查肝癌的新方案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成果。该项目已建立肝癌高危人群1694例(肝炎肝硬化576例、慢性乙型肝炎1118例)的队列。采用“GPC3+AFP+超声”间隔3个月1次的筛查新方案,对312例肝炎肝硬化患者3年随访研究发现,早期肝癌(BCLC A)占68.8%,显著高于传统筛查方案或未筛查者,为完善我国肝癌筛查规范和防治技术标准,提供了重要证据。

对此,丁惠国主任继续介绍说,目前临床证据表明,早期肝癌患者接受根治性治疗(包括手术切除、肝移植、射频消融),5年生存率高达75%。然而,80%以上的肝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只能接受姑息性介入等非手术治疗,严重影响其预后,5年生存率不足15%。因此,早期诊断是降低肝癌病死率的关键。加强经肝炎肝硬化发展至肝细胞癌过程中早期预警指标的研究,建立适合临床转化应用的筛查新方案与规范监测,对在肝硬化患者中更多地发现早期肝癌意义重大,是降低肝硬化及肝癌病死率的关键。

甲胎蛋白(AFP)一直是肝细胞肝癌筛查、诊断的标志物,但其最佳诊断临界值仍有争议。以血清AFP 20 ng/ml作为HCC筛查临界值,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1%~65%和80%~94%,但部分良性肝病、胃肠道恶性肿瘤中AFP 也有升高,且30%~40% HCC中AFP阴性(AFP

保障学科稳定、可持续发展

作为编委,丁惠国主任完成了由中华医学会组织的《中国医学百科大全书》(门静脉高压及肝脏血管疾病)和《肝脏病病学新进展》等专著的编写工作,提高了医院及个人在国内的学术影响力和地位。另外,作为北京医学会及中华医学会肝病、消化及内镜专业的委员,他还为全国基层医疗机构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在丁惠国主任的组织下,该中心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波特兰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24名,同时重视各级医护人员的培养,2名副主任医师获得了2013年北京市卫生局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骨干培养计划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为人才梯队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人才培养是未来5年本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本学科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障。” 丁惠国主任说,未来5年,该学科将努力鼓励研究生、青年骨干依托国家及北京市重大课题、关键临床救治技术等创新活动,培养高素质人才。积极培养或引进与重点学科建设相适应的技术骨干,使本学科点的学科队伍的职称、年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具备参与国际技术合作研究和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的能力,在国内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较高的学术地位。到2017年,该学科具有教授职称人员将达到2名,副教授职称人员将达到4至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3到4名,同时将为国内培养相关专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丁惠国主任认为,医生道德、学术水平是医疗卫生领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医务人员,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医疗质量必须抓好的根本所在。深入加强科室医护人员思想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社会主义医德风尚,传承仁医仁术的为医之道,深化“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医务人员为本的人性化服务”意识,实现医患和谐的良好氛围,对科室的长远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表示,古代名医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首先强调了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只有精湛的医术、出色的临床工作,才能解救患者于病痛之中。因此,必须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丁惠国主任在介绍该科室的工作经验时说:首先,要强化核心制度的完善与建设。开展床边带教,专业轮转,严格执行危重病讨论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其次,要强化制度执行与监管。强化医疗和护理的质量控制,加强医疗护理安全责任防范意识,加强监督制约机制,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技术操作规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医疗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种安全隐患,防范医患纠纷,杜绝医疗事故。

丁惠国主任介绍说,科室注重引进并运用临床适宜新技术,以临床促进转化医学发展。在未来几年,科室将初步建立一支能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和具备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科团队,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展和推广内镜微创新技术在传染病诊治中的应用,保持该技术在全国传染病专科医院的带头地位。为进一步提高重要脏器的监测与支持水平,巩固专科优势,每年开展一项新技术,通过高新设备带动发展或引进高新技术,促进学科发展,搭建高水平的临床危重症肝病救治平台。同时,科室试行绩效考核制度,建立肝病消化中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科室的良性发展,不仅需要好的带头人,还需要有一套合理的监督管理机制作为后盾。绩效考核的目的是鼓励优秀,督促落后,促进科室成员全面发展,促使全科人员既要业务精,又要做医、教、研工作的管理行家,从而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采访中,丁惠国主任还介绍了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的经验。他们实行竞争聘用、竞争岗位机制,使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扎实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制度,促使每位医生都能成为临床加科研型的综合人才。

“加强科室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的工作氛围也很重要。”丁惠国主任说,通过医院网络及慢性病管理系统、健康教育和学术交流及努力参加全国、北京市的专业学术团体等扩大对外宣传活动,可以在同行间扩大影响,提高在国内外的学术地位。加强科室团队及文化建设,深化“团结协作、人人为科、科系人人,以科为家”的科室文化理念,有助于推动学科发展。

第2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关于我国“胸痛中心”的建设、运行及管理等问题,无疑是当下该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对此,本刊记者深入采访了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胸痛中心”主任关怀敏教授。

推广“胸痛中心”理念十分必要

采访一开始,关怀敏教授首先谈起了临床上常见的“胸痛”这一话题。

关怀敏教授介绍说:“‘胸痛’,我们可以理解为胸部及其周边部位不适的感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几乎每个人都发生过‘胸痛’,但大多数人都不在意。我这里想着重说一下‘急性胸痛’。急性胸痛可由多种疾病甚至致命性疾病引起,如果不能早期识别、早期治疗,会严重危及病人生命。引发胸痛的某些重症疾病对抢救时间的依赖性特别强,发病最初的数小时特别关键,所以,对于胸痛,诊断越早,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就越好。对于医生来说,遇到急性胸痛病人时,不但需要格外细致地询问病情,还需要作出快速评估,以排除危及生命的疾病……”

接着,就“急性胸痛”这一话题,关怀敏教授从专业的角度做了更为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急性胸痛是急诊上常见的就诊症状,可涉及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多种致死性疾病。其中,ACS所占比例较高,但仍有约70%属于非缺血性胸痛。如何快速、准确地诊断和鉴别ACS及其他致死性胸痛的病因,成为急诊处理的难点和重点。以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为例,从起病到正确干预的时间与心肌坏死的面积、并发症和生存率直接相关。在起病后70分钟内接受治疗的患者病死率是1%到2%,而在6小时内接受治疗患者的病死率为6%;心肌在缺血2小时内50%的心肌发生坏死,4小时内70%的心肌坏死,6小时内90%的心肌坏死。这类患者发病后如得不到及时准确的救治,患者就会在短时间内死亡,救治后存活的患者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就医延误、误诊是缺血性心脏病成为致命性疾病的重要因素。而‘胸痛中心’即是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出的概念。”关怀敏教授继续介绍说:“‘胸痛中心’通过多学科——包括急救医疗系统、急诊科、心内科、影像学科等的合作,可以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对胸痛患者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从而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ACS的能力,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并准确筛查出心肌缺血低危患者,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谈到“胸痛中心”在国际上的学科建设情况,关怀敏教授简要介绍说:“在目前,全球有多个国家在医院内设立有‘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的建立能够显著降低胸痛确诊时间,降低STEMI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及再次就诊次数和再住院次数,减少不必要检查费用,改善了患者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和就诊满意度。与传统住院模式相比,‘胸痛中心’能够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对胸痛患者提供更快和更准确的评估。”

对于在我国建立“胸痛中心”的必要性,关怀敏教授指出:“在我国,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但在逐年增加,而且还呈现出了年轻化趋势,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和导致劳动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国内急性胸痛和ACS的治疗流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患者求治明显延迟;二是诊断流程不规范,20%的患者出院诊断可能存在错误;三是治疗欠规范,大约有三分之二的高危ACS患者并未接受介入治疗;四是ACS患者预后差,特别是心力衰竭的高发生率。而‘胸痛中心’的建立,正是为改善治疗流程中的不足、优化治疗流程而设计的,因此,在我国推广‘胸痛中心’的概念非常必要。”

运行机制:多方协作,让患者获益最大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在胡大一教授的关心和支持下,于2012年10月9日正式挂牌成立。这在河南省属于首家,在全国属于第二家。”关怀敏教授颇为自豪地介绍说。

随后,关怀敏教授向记者谈起了新组建的该院“胸痛中心”的运作机制。

“我们首先需要确立的,是胸痛相关疾病患者的分诊流程。”关怀敏教授说,“一般而言,‘胸痛中心’患者的来源主要包括120转运、院前接诊、门诊挂号处以及门诊就诊的所有胸痛相关疾病患者。他们接诊后,再及时分诊至‘胸痛中心’;而‘胸痛中心’则负责接诊所有胸痛症状的患者。由于‘胸痛’的范围较为广泛,我们在协调工作时,大致做了界定,其中包括患者胸部紧缩感、闷胀不适、窒息感、压榨或压迫感,沉重、烧心、堵塞、颈部发紧等的感觉,但在接诊时,我们需要排除的是外伤性胸痛的患者。”

关怀敏教授继续介绍说:“患者接入‘胸痛中心’后,便会进入以下工作流程:一般会将患者安排在观察室的监护床上,连续24做心电、血压监测,做ECG,拍胸片,抽血查心肌酶、D-二聚体等检查;此外,根据情况,还可行心脏、大血管彩超以及双源螺旋CT、MRI等特殊检查。其中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是三种死亡率高的急危重症——急性心梗、急性肺栓塞和急性主动脉夹层。归结起来,‘胸痛中心’一般的诊治流程是:根据ECG、心肌酶检查——急性心梗——送导管室行PCI;根据胸片、D-二聚体——进一步行胸部CT扫描——诊断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进行相应的治疗。如果患者需要进行介入治疗,‘胸痛中心’便与二线班及导管室联系,准备急诊介入治疗……”

“此外,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还负责对全院各级医师进行胸痛相关急危重症知识的培训。经‘胸痛中心’明确诊断的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转送至相应科室进行治疗;对低危胸痛患者,‘胸痛中心’的医生还负责联系会诊事宜。”

据了解,在“胸痛中心”接诊的患者中,“急救中心”转来的患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一般来讲,“急救中心”与“胸痛中心”的协作关系应该是十分密切的。

谈及此二者之间的关系,关怀敏教授阐释说:“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在‘急救中心’设立有常驻单元,并专设了24小时值班的‘胸痛诊室’和‘临时观察室’,行政上归‘急救中心’管理,业务归‘心脏中心’管理,相关护理工作仍由‘急救中心’负责。外派急救出诊任由‘急救中心’负责,并与‘胸痛中心’随时保持联系,接诊病人向‘胸痛中心’交接完毕,诊断明确者负责护送至导管室或CCU或心内病区 。急诊科接诊的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由急诊科医师负责抢救,‘胸痛诊疗’中心值班医师协助抢救。急诊科医师在出诊后判断患者的基本诊断,如果为非外伤性胸痛,及时与胸痛中心值班医师联系,准备抢救与相关的检查,尽早明确诊断,施行抢救。一般情况下,‘胸痛中心’对就诊患者优先进行检查,各辅助科室应积极配合。”

“实际上,‘胸痛中心’在运行机制上,充分体现了多部门有机配合,相互协作的特点。这一切,都是为了使胸痛患者、尤其是致命性疾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最大限度地呵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使患者获益。”关怀敏教授说。

“胸痛中心”VS“心脏中心”

据关怀敏教授介绍,新成立的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是以该院“心脏中心”为主,联合急诊中心、放射科、检验科等多学科的有机组合。所有接诊的医护人员均经过系列的专业培训,并拥有一套成熟的急诊处理策略流程等,显著而有效地提高了河南省胸痛诊断、鉴别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了ACS救治效率,改善了患者预后,节约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实际上,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之所以能够在该院“心脏中心”的基础上成立我国第二家“胸痛中心”,这与该院“心脏中心”软硬件等各方面的“先天”优越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据记者了解,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中医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心血管协作组副组长单位、心衰协作分组组长单位,卫生部心血管类新药临床药理研究基地,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该中心以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医院常务副院长朱明军教授和关怀敏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拥有全国名老中医、全国第三批师承指导老师袁海波教授、王九莲教授等老一辈中医名家。现有主任医师9人,副主任医师12人,博士7人;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占医师总数的90%以上,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梯队层次分明的临床科研型学术团队。

近年来,该院的“心脏中心”发展迅速,开放床位150张,设有3个内科病区、1个心胸外科病区、两个重症监护室、介入导管室、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研究所、高血压基础研究室、心脏病康复单元等。拥有河南省最先进的双源螺旋CT,飞利浦C型臂X光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系统(OCT)、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圣犹达64导生理记录仪、insite3000心脏电生理三维标测系统、射频治疗仪等医疗设备。开设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肺血管病、先天性心脏病等专科特色门诊。此外还先后开展了冠心病支架术,冠脉严重钙化旋磨术,包括心房纤颤、室速在内的各种快速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各种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先心介入封堵术,经皮球囊二尖瓣、肺动脉瓣成形术,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覆膜支架植入术,心脏干细胞移植术,肺动脉高压诊疗及冠脉搭桥、复杂先心、瓣膜置换等技术。尤其是加强了对冠脉支架后支架内血栓和再狭窄的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初绽硕果。同时,该院“心脏中心”还成立了心脏病康复单元,包括功能评估室、康复活动室、康复教育室,充分发挥中医药学及其养生康复学的优势,形成了冠心病三维一体心脏康复治疗新模式,并组建随访工作室,定期随访,做到院前有管理,院后有随访。在科室飞速发展的同时,他们还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先后承办了“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栓病学术会议”、“全国中西医结合青年工作委员会学术会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心血管协作组工作会议”、“黄河心血管病防治论坛”等;主持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项,参与国家“973”科研重大新药创新等多项研究,主持河南省科技厅重大创新项目及河南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课题等10多项……

尽管如此,在关怀敏教授看来,新组建的“胸痛中心”,与该院的“心脏中心”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谈及该院“胸痛中心”与“心脏中心”二者之间的关系,关怀敏教授详细解释说,“心脏中心”在建制方面,有胸痛中心、导管室、心脏各病区、CCU(呼吸机、监护)、心脏外科和心脏功能科均隶属于心脏中心。“心脏中心”的医生在接诊胸痛患者时实行“首诊负责制”,即经专门培训的住院医师或主治医师一线值班,他们均是经过专门的胸痛相关知识培训并经过相关考试合格者;一线医生可以通过120专线固定电话或中国移动、电信的专用手机号码随时联系和了解来诊病人的各种信息;二线医生,即各病区具有高级职称医师(包括具有职资的介入团队);导管室护士24小时值班制。一线医生进行初级诊断及鉴别诊断:床边X光机、床边超声、心电图机;快速胸痛检验试剂盒。全院各专业二线值班医生均可被请优先会诊;生化、血气、影像(超声X线)均有急诊值班。

如此,就形成了“胸痛中心”——导管室——病房直通车,医生一线、二线全程跟踪服务——胸痛中心医生均为病区医生每天轮转,双方兼顾的格局。“胸痛中心”轮转医师和急救中心护士均经严格的专门训练,相互和谐配合,对胸痛病人进行快速分类、危险分层和准确的评估,最大程度减少患者的治疗延误。通过程序化的通道,尤其是对最常见的胸痛原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要求他们做到:最大程度上降低AMI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最大程度防止UA和NSTEMI患者发展成为STEMI; 因此,CPC的主要任务集中在“生命绿色通道”上,即可以快速、准确诊断和治疗ACS病人。

而对于导管室,同样也施行24小时负责制度,配备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大型呼吸机、OCT、FFR及血栓抽吸导管等相关设备和仪器。有专门夜班值班护士;医生则为具有介入职资的医生轮班;“胸痛中心”一线值班医生、介入医生、病区二线值班医生均为“心脏中心”医生,虽在不同岗位轮转,但均在固定的病区工作,值班基本保证同一病区“一条龙”服务,病区主任为三线值班者,需要时统一指挥。

针对上述内容,关怀敏教授再度归纳说:“总之,我们医院的‘胸痛中心’是以‘心脏中心’为依托,整合了心脏中心、急诊科、影像科、导管室等科室的优势资源,对胸痛患者提供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的治疗手段,进行有效的分类治疗,从而降低心肌梗死发生的可能性或者避免心肌梗死发生,达到减少误诊和漏诊及过度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的目的。”

“胸痛中心”必将

对我国医学管理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在医学管理模式上,任何美好的设想和实践,都离不开一个强大的专业团队的支撑,因为,人,是决定一切事物的最主要因素;而人才,则是重中之重!

关于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痛中心”的团队构成,关怀敏教授介绍说:“在团队建设上,我们把对缺血性胸痛具有高度警惕和趋向性的心内科和急诊科专业医师及经过特别培训的护士负责接诊、诊治、会诊以及转运等医疗。医护人员在上岗之前都经过了系统的专科培训,熟悉胸痛的诊治流程以及心肺复苏的抢救流程;能够就引起急性胸痛的常见急危症进行抢救性的初步治疗。副高级以上医务人员负责胸痛急救中心二线班,可随时到达现场指导抢救与介入治疗。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制定了一系列胸痛相关疾病的诊治流程,包括《胸痛鉴别诊断流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治流程》、《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治流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治流程》等等,大大简化了临床医疗诊治过程,缩短了诊断时间,为急危患者节省了宝贵的抢救时间。”

在采访中,关怀敏教授还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诊断以及治疗等层面出发,谈及了“胸痛中心”这一在我国新兴的医学管理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关怀敏教授首先阐述说:“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死因,而胸痛主要危及生命的三大病因——冠心病、主动脉夹层、肺栓塞均属于心血管疾病;同时,心内科医生对本专业急诊高危疾病的识别较其他专业医生更加容易,也容易把握病情并进行危险分层,对低危、不典型和慢性胸痛病人更有机会进一步进行鉴别诊断。因此,组建‘胸痛中心’的‘主力军’,心内科医生最为胜任。”

关怀敏教授继续说:“一般情况下,对于没有医学知识的患者来说,以‘症状’就诊简单明了,这样就把病因诊断的责任交给了医生;而若以‘疾病’就诊,病人就很容易发生方向性错误,比如急性下壁心肌梗塞被误认为‘胃病’,到消化科就诊,因为病人缺乏基本的医学知识而是依据‘感觉’来就诊的。但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人群对‘胸痛’的概念还缺乏相当的认识,仅把‘痛’理解为‘疼’,不知道广义的‘胸痛’内涵,不能马上‘对号入座’。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普及相关急诊知识;同时也应提高广大临床医生对胸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促进多学科优势整合,合理利用医疗资源,改善急性胸痛的诊治现状。”

关于“胸痛中心”这一医学管理模式的发展前景,关怀敏教授认为:“目前在我国推广‘胸痛中心’的概念非常必要,因为‘胸痛中心’在缩短救治时间、改善治疗预后和节约医疗资源方面存在巨大的优势,而且它的建立还将对促进我国居民的心血管疾病健康教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随着‘胸痛中心’的逐步建设与完善,尤其是建立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多级‘胸痛中心’体系;其中社区医院和二级医院参与‘胸痛中心’体系建设及其重视普及程度必将直接决定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最终成果。因此除医院本身应加强胸痛中心的建设和管理以外,全社会均应该关注、重视相关知识的普及。”

“我始终坚信:随着我国‘胸痛中心’系统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必将对我国急性胸痛的诊治、乃至未来的医学管理模式,产生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关怀敏教授最后说。

第3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在众多的与会专家、学者中,记者之所以注意到廖玉华教授,是缘于他此前不久在湖北武汉召开的“第3届中部心脏病学会议”上提出了“重视基础医学与转化医学研究,以新的视野破局高血压研究”的这一新的理念,尤其是他带领的团队研究出的“高血压疫苗”,更是引起了与会者的强烈关注。在那次会议上,廖玉华教授出任大会主席。

因此,在“长城会”繁忙的会议间隙,本刊记者就上述观点,独家采访了廖玉华教授。

关注高血压,

“中部盛会”的新主题

“中部心脏病学会议习惯上简称‘中部会’”。采访一开始,身为大会主席的廖玉华教授首先概括说,“而且,‘中部会’每年倡导一个新主题。今年会议的主题是‘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同时,今年‘中部会议’的宗旨还可以以‘四个面向、‘四个倡导’给予概括,即:‘面向全科医师、面向专科医生、面向研究生、面向专科护士’;‘四个倡导’即:‘倡导临床继续教育、倡导转化医学教育、倡导医学研究创新、倡导护理心理教育’。而且,今年‘中部会’的学科辐射格局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带动中部地区心血管病医疗事业的发展……”

廖玉华教授接着介绍说,今年的“中部会”由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心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临床心血管病杂志联合主办的。“与会者围绕本届会议‘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

廖玉华教授继续回忆说,在4月26日由武汉协和医院心内科曾秋棠教授主持的开幕式上,首先由廖玉华教授回顾了历届大会的盛况并致欢迎辞。廖玉华教授结合我国国情,介绍了我国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简要介绍了武汉市心血管病学会近年来在心血管病防治和继续教育方面开展的工作。武汉市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李滔主任致辞并肯定了中部心脏病学会议是“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心血管病学术盛会,她表示希望通过“中部会”进一步扩大武汉心血管学界的影响力、提升武汉心血管病的诊治水平,为促进武汉发展成为“中部心血管病疑难杂症诊治中心”“中部医都”贡献力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惠汝太教授、武汉协和医院戴闺柱教授、武汉同济医院郭小梅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王扬淦教授、武汉市医学会张宇晴副秘书长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令人忧心的是惠汝太教授在会上介绍的中国农村高血压的防治现状。他指出:中国成年人口在9.4亿左右,其中一半生长在农村,农村高血压患者至少达到1亿。他们收入较低,尽管有新农合,但是,仍然难以支付每片六七元钱的降压药,他们平均每年大约支付2000多元降压药费用。因此,惠汝太教授认为,用于中国农村高血压的防治的降压药,还是应当立足于便宜,有效,副作用小。传统的老的降压药双氢克尿噻与阿替洛尔即符合这一标准。”廖玉华教授继续回顾说,“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Robert J Chilton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的戴闺柱教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的曾春雨教授、郭小梅教授也相继介绍了高血压发病的新机制、新靶点及诊治新策略。另外,杨天伦教授、孙宁玲教授、刘梅林教授、洪葵教授等国内著名心脏病学专家围绕心血管病临床热点问题,结合指南和临床实践,同与会者分享了心血管领域的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进展。”

廖玉华教授强调说:“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的‘中部会’论坛设有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主题大会、继续教育大课堂解读最新指南、AHA中国CCC论坛、心肌炎心肌病论坛、心力衰竭论坛、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论坛、心血管病基础论坛、心血管病护理论坛、冠心病介入论坛、心律失常论坛、高血压论坛、心电学论坛、结构性心脏病论坛、病例讨论会、论文报告会等内容;有来自北京、上海、重庆、湖南、湖北、江西、河南、江苏、山东、四川、陕西、广东、黑龙江、辽宁等十余省市以及美国的128位专家学者‘坐而论道’,2053名心血管专科医生、专科护士、社区医生和研究生参加了大会……”

廖玉华教授对此展望说:“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中部地区,致力于将‘中部心脏病学会议’树立成‘搭建中部学术平台、传播心血管病信息、倡导医疗学术创新、促进医疗事业发展’的品牌和特色论坛,为武汉打造‘中部心血管病诊疗中心’乃至中部‘医都’发挥积极作用……”

“破局”高血压,

大会主席的新理念

在阐述“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这一话题时,廖玉华教授还触及了我国农村地区的高血压防治的重点、难点问题。他认为:“我国高血压防治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农村地区如何开展工作。因为在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人口还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何向他们普及高血压病的防治知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同时,我国中部地区高血压防治的现状与全国一样,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尽管有进步,但仍处于较低水平。高血压防治重点应该发到城市社区和广阔的农村。近些年来,由于国家医疗改革重视了社区和农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高血压防治有了较大起色。近十年来我国卒中发病率在下降,这是高血压防治的结果。医疗卫生人员在‘破局’我国高血压防治方面功不可没。比如,我们武汉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每年深入农村和武汉社区医院,进行高血压防治和心血管病的继续教育,进行人群的健康教育,利用电视媒体进行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同时,农村和社区医院医生也是高血压防治的主力军。今年的‘中部会’就免费邀请了500名社区医生参加会议,以便让他们得到继续教育的机会……”

此前据记者了解,在廖玉华教授的带领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把基础研究放在了科研的重要位置,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问及此话题,廖玉华教授感慨地说:“任何学科的发展都离不开深入持久的基础研究,医学也是一样。尽管医学的基础研究探索性强、研究周期长、对研究手段要求高,但研究的结果往往会在广泛的领域产生影响,因为它能够为医疗、预防的技术提供科学理论根据,指导医学科学实践。”

随后,廖玉华教授进一步介绍道:“我们之所以下大功夫从事基础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临床医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心血管病免疫学是我们努力了近20年的研究方向。大家都知道,心力衰竭是21世纪最大的流行病之一,我们经过十余年的时间,从临床到基础研究,提出了心力衰竭的免疫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靶点是需要继续探索的科学问题,近十年来,我们发现高血压卒中患者中存在抗血管受体抗体的病人,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显著高于抗体阴性病人,应用ARB阻滞AT1受体降压治疗比ACEI得到更好的血压控制。治疗性降压疫苗的发明为高血压防治提供新的理念,还需要进一步产业化研究。近年来,我们还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抗钙通道自身抗体导致病人猝死率增加,并且阐明抗钙通道自身抗体致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作用机制。我们提出缺血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等炎症细胞因子的假设,阐明了缺血心肌细胞自分泌TNF-α的机制。以上的这些研究结果,我们均在国际著名杂志发表了相关的论文……”

廖玉华教授强调:“尽管直到今年‘中部会’的主题才侧重于‘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事实上,重视基础研究与转化医学研究,以新的视野‘破局’高血压学科研究,却是我们的团队奉行多年的理念……”

高血压疫苗,

学术研究的新成就

在采访中,廖玉华教授还对记者“科普”道:“高血压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因而,在目前的学界,对于高血压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另据记者了解,在2013年“中部会”的会议主题“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统领下,廖玉华教授在会上就“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这一内容,做了专场主题报告。

谈及这一话题,廖玉华教授详细介绍说:“我在会上就‘高血压防治的新视野’这一主题的发言中,归结起来,实际上着重提到了以下两方面的话题。第一,我介绍了高血压与炎症免疫的关系。近半个世纪以来,学界已经积累了免疫系统与高血压有关的证据。通过对20525例血压正常的女性平均7.8年的随访,发现高CRP水平者有着更高的高血压发病率。恶性高血压、妊高症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发现抗血管受体抗体,包括抗α1-肾上腺素受体抗体和抗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受体抗体。抗血管受体抗体产生于高血压发生发展过程中,推测血管损伤后,抗原暴露或外来抗原交叉反应,触发机体免疫系统。”据廖玉华教授介绍,他领导的团队在高血压的“神经-内分泌-炎症”免疫发病机理和针对性降压方面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诸多成就。对此廖教授介绍说,“中国目前高血压人群估计2.3亿,脑卒中和冠心病发病率分别约250/10 万人、50/10 万人,高血压防治的主要问题是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寻找长效持久的降压药物,对于改变高血压治疗现状具有重要价值。治疗性疫苗是近年来研究靶向治疗肿瘤和慢性疾病的新技术,具有生物靶向治疗目标精确、作用持久的优点,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2008年CYT006-AngQβ疫苗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出良好的降压效果和安全性,治疗性降压疫苗成为高血压关注的新视野。因此,我的第二个话题,就是在会上介绍我了们发明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最近,我们在《Hypertension》发表了ATRQβ-001治疗性降压疫苗有效性和安全性动物实验研究,与传统化学药物ARB相比,ATRQβ-001疫苗未引起循环或局部RAS反馈激活,抗体半衰期长达14.4天,明显长于目前已知的降压药物,降压疫苗能够长期平稳有效地降压,显著改善了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控制率。”

上述有关“高血压疫苗”的研究课题和研究成就,引起了今年“中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参会代表的高度关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ATRQβ-001治疗性降压疫苗具有潜在的优势,应该成为高血压治疗领域给予关注的新视野。

任何新疫苗的问世,其“安全性”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对于廖玉华教授和他的团队发明的治疗性高血压疫苗的安全性问题,廖玉华教授介绍说:“治疗性疫苗的安全性的确是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在ATRQβ-001疫苗研制工作中,分别观测64周和20周,组织学、免疫学研究,均未发现安全性问题,并已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据记者了解,廖玉华教授供职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具有雄厚实力。作为该科室的学科带头人,廖玉华教授简要介绍说:我院心血管内科成立于1960年。2001年、2007年蝉联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被评为卫生部国家重点临床专科,原卫生部第一批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和心律失常(消融治疗和植入器械)诊疗培训基地,教育部生物靶向治疗重点实验室,国务院第一批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单位。近10年来,心内科科学研究快速发展,在心血管病免疫学、心血管分子遗传、心脏离子通道病、基因治疗等研究领域居国际国内领先水平。承担国家973、863、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60余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并取得众多国际领先的创新性研究成果,拥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名。

另据记者了解,廖玉华教授等主编的国际首部《心血管病免疫学》前不久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部专著的出版,标志着廖玉华等专家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心血管病免疫学的概念,并分为三篇,分别从“免疫学基础理论”、“心血管病与免疫”、“心血管病实验方法”三方面做了系统、科学、详实的论述……

第4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本刊讯(通讯员 胡 锦 李华时)2015年11月27日,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卒中中心挂牌,成为武警部队首家卒中中心医院和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单位。

中国卒中中心联盟(CSCA)是由中国卒中学会发起,国家卫生计生委神经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指导的中国卒中医疗质量规范和改进项目,2014年6月在北京成立,旨在推进我国卒中中心的建设,建立基于区域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制定卒中规范化诊疗的标准操作流程,构建中国卒中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模式,开展临床规范和健康教育培训。

多年来,武警四川总队医院积极开展脑卒中诊疗研究,在区域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中国卒中学会对治疗效果、技术水平、专业团队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严格审查,该院被授予首批中国卒中中心联盟医院。武警部队有了首家卒中中心医院,将真正让官兵和老百姓受益。该医院卒中中心的建设按照神经重症监护室标准建设,编制床位10张,是在卒中单元病房管理理念和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地组织和利用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结合卒中急救、重症监护、神经影像、神经外科、神经内科、神经介入、康复训练、心理训练、科普教育等多学科服务的综合体,为脑卒中患者提供多学科专业人员参与的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目前,医院已开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的动静脉溶栓、支架取栓、血管成型术、颈动脉狭窄的支架植入及内膜剥脱术等,全面开展出血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综合救治,每年脑血管造影量达200余台次,治疗量达100余台次。同时,进行脑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降低了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和复发率,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使患者早日康复。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介绍:“卒中中心将严格遵循中国卒中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及标准化治疗流程,建立基于西南地区急救系统的接转诊模式,并开展临床应用和健康教育培训,规范基层医生在脑卒中方面的诊治方法,承担起区域内卒中防治重任,有效地提高了救治水平。”

医院院长何鹏飞指出,中国卒中中心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多学科联合规范卒中医疗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规范化的综合诊疗和干预服务,建立全国性信息数据平台,不断提升卒中质控、科研等水平。何院长说,卒中中心的建设带有改革性意义,不仅是对脑卒中治疗模式的改革,同时也是对疾病综合性诊疗模式的探索,这将为其他学科和其他疾病的诊疗服务模式改革趟出新路子。

第5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诊疗技术,就是这样一种“工具”。它缘于临床医疗的需求,以减少患者医源性损害为目的,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脑神经组织,从而为术后的神经康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以精确定位为前提,抛开柳叶刀、抛开输血准备,不用切开患者颅腔剖开脑髓,只需通过直径为3毫米的脑针经皮穿刺便可直达病灶区域,为脑深部微小病灶的诊断治疗提供了颇受患者及家属欢迎的技术手段;它以细长器械代替手指操作,使医生拥有了“透视眼”、“机械手”,能够“看”得更清晰,“触摸”得更深入、精准。

无需开颅,脑部疾病得诊疗

据了解,传统方法中,脑神经科医师在实行颅脑手术时,通常必须先配备数百毫升血液待用,患者全身麻醉,经过切开头皮、用直径为10毫米左右的钻头在电钻驱动下钻开颅骨并扩大创口、继而剖开正常脑髓等过程,才能到达病变区域,故医师及家属都常被手术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的额外损伤而困扰。

如果病变很小,位置又非常深,则开颅手术将是难上加难甚至不能进行,医师只能望“脑”兴叹;若病变位于重要功能区,开颅手术难以避免造成损害,放弃治疗家属于心不忍,积极手术治疗则可能导致患者成为活的“废物”;如果探查的靶点没有脑组织结构的破坏,这种病灶则为不可视病灶,无论是在影像上还是肉眼直视下,都无法加以区别……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则可顺利解决以上难题。

贵阳医学院伍国锋教授在接受本刊电话采访时,戏称自己是“脑医师”。他详细介绍了自身所专注的研究领域—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

伍国锋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攻读硕士研究生时便开始研究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当时师从西安医科大学神经生理学家陈婉梅教授及现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兼医学中心主任(原西安医科大学校长)闫剑群教授,开展脑立体定向损毁神经核团进行镇痛治疗的实验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又师从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洪震教授攻读博士学位,开展立体定向脑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研究。如今,这些技术已经广泛用于临床诊疗,很多患者从中受益。

简单来讲,脑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技术就是利用数学上的三维坐标原理结合电子计算机对神经影像的图像处理技术,预先对脑内病灶的位置进行准确计算,然后通过特制的定向头架固定患者头部,经过引导装置指挥医生透过头皮准确“看到”病变并进行诊断或手术处理。这一技术的主要特点是创伤性小,患者不必再受开颅之苦,能够以最佳路径、最小创伤,在最大程度上解除颅内病变,并最大限度地保留其神经功能,避免功能区损伤。此种技术定位精确,彻底改变了传统手术中通过肉眼和经验寻找颅内深部病变的方法。

脑立体定向手术的雏形出现于100多年前,真正用于患者的治疗不过60多年的历史,但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的限制,发展极其缓慢,当时的装备笨重而复杂。大约30年前Brown发明了将定位框架与CT扫描结合用于神经系统非功能性疾病的方法,是为脑立体定向学历史上第二次突破。

我国的脑立体定向技术起步较晚,发展滞后,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从国外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始零星的研究。1993年,我国自行研制的能与头颅CT或MR连接的高精度脑立体定向仪投入临床使用,极大地推动了临床立体定向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

伴随影像学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从有框架到无框架,脑立体定向技术在临床应用中不断成熟、完善,现在已经成为脑科微创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用于不明原因的颅内病变的诊断,以及脑出血、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治疗。

巧妙思维,临床难题得解决

伍国锋教授长期从事神经疑难疾病诊疗及重症抢救监护,尤其擅长脑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及对癫痫病病灶进行定位,在从事脑出血微创治疗研究的国内外同行中享有极高声誉。

脑出血即人们常说的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之一。伍国锋教授介绍,高血压性脑出血是危重病急救医学的重要病种,是神经系统急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高,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脑出血的治疗困难之处在于血肿压迫脑组织导致神经纤维移位或断裂,血肿周围产生神经毒性物质破坏正常脑组织,上述因素协同作用,导致患者死亡或严重致残。药物治疗难以发挥作用,需积极清除血肿,但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严重,术后并发症多,即便患者幸免于难也是生存质量很差。”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创伤小、疗效高且便于推广的治疗方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技术的日益成熟,满足了人们的需求,逐渐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患者及家属也易于接受。

伍国锋教授介绍,目前,全国很多医院都能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但基本都是在经过头颅CT简易定位后进行徒手穿刺,对于表浅的颅内血肿问题不大,但对于深部血肿则容易靶心偏移,损伤重要神经组织。如何做到精确定位而创伤又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经典立体定向手术可以解决定位问题,但仍然需要经过传统方式的切开头皮、钻开颅骨、用探针探查到血肿后,再置入软管进行冲洗引流。不足之处在于术前准备复杂(需要配血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等),术中多重损害(切开头皮、钻开颅骨、扩大骨窗、反复烧灼血管止血、剖开脑髓等),术后软管移位、引流不畅等。”

伍国锋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悉心研究,提出了简化传统立体定向微创手术环节的思想。在医疗器械研究工程师的帮助下,通过对立体定向仪的引导装置进行改造,特别创立了经典脑立体定向仪与微创穿刺针巧妙结合的手术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患者无需进行全身麻醉、无需切开头皮、钻开颅骨并扩大骨窗,而是计算好病灶靶点后,将微创穿刺针在立体定向仪器引导装置指引下经过头皮直接到达病灶区域,成功解决了定位不准、固定不稳、重复损伤、引流不畅、冲洗不便等问题,克服了传统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手术的不足。该手术方法创伤更小、操作更简单、定位更准确,临床效果更显著。医源性损伤出血从传统手术的数百毫升减少为0~1毫升;手术过程从120~180分钟减少为10~30分钟。

到目前为止,伍国锋教授的团队已经进行了1000多例立体定向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挽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既降低了死亡率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打破界限,培养复合型脑科医生

伍国锋教授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认为学科分得过细对科研有利,但将严重局限医师的临床思维,进而影响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因此他在构建研究团队时将其分为了脑出血微创治疗研究组及癫痫病研究组,而组建临床医疗团队时则打破了传统的内科、外科界限,精心打造了一支理论坚实、技术精湛的队伍。

他在研究过程中,尤其注重培养每一个团队成员的综合素质,无论基础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还是沟通交流能力,他都非常在意。他把自己的团队核心成员分别送到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中国人民总医院等进修学习,选派业务骨干到复旦大学、中南大学等攻读博士学位。

伍国锋强调,每个个体,都是组建优秀团队必不可少的一分子。他说,“一个优秀的团队要有卓越的带头人,有明确的方向、共同的追求、一致的步调,全体成员应同心同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包含20名医生及18名护士在内,人才结构合理、团结向上的团队已经形成,正逐渐成长为国内临床神经科学领域的一支精干力量。

勇于攀登,科学研究结硕果

多年来,除了兢兢业业地完成临床上的工作之外,伍国锋教授还肩负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他主要开展颅内出血立体定向微创治疗研究及癫痫病神经调控研究,主持或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科学技术基金、卫生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科研项目。

伍国锋指出,目前立体定向微创治疗脑出血呈现出尽可能精确定位、尽可能减少人为损伤、尽可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需求趋势,实现这三个“尽可能”是这一领域广大医学研究者的共同目标。近期,伍国锋团队侧重于微创治疗对病灶周围脑组织的影响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技术治疗脑出血的病理生理学时间窗问题。

长期的临床实践表明,手术时机的选择是影响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因颅内血肿的凝固状态随时间变化,所以手术时间窗的选择,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选择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不仅能够达到手术治疗的最佳效果,而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利于患者尽快康复。为此,伍国锋带领团队参加了卫生部协作课题“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最佳时间窗研究”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等。他们采用大动物家犬或家兔成功制作了颅内出血微创治疗模型,开展了立体定向微创治疗对病灶周围脑组织损伤的系列研究,通过比对不同时间点的治疗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最佳手术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近年来,伍国锋教授的学术团队在国际SCI收录杂志、中华系列核心期刊等发表脑出血微创治疗相关论文30余篇,成果颇丰;还受国外专业期刊之邀为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东北大学等的同行审稿。

医学研究是一个不断攀登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激励着无数医学研究工作者前进的脚步。伍国锋教授更深深懂得与时俱进的重要性,“医学知识及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要随时紧跟时代潮流,与时俱进,时时想着把先进的技术用于临床实践中,让患者从中受益。”伍国锋和他的伙伴们,始终奔跑在脑立体定向技术“最小创口、最佳路径、最少创伤、最恰当时间、最大化疗效”的求索之路上。

伍国锋

第6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关键词:小组排班;提高;急诊科;工作质量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医院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1]。急诊患者多数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危险系数高,要求急诊科护士在接诊、分诊、抢救、处理患者时要及时、准确、有效,积极配合医生抢救患者的生命,降低患者的死残率,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2]。随着急诊医学的变化、发展,我院急诊科承担的任务越来越重,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从院前急救、院内抢救、急诊重症监护、急诊观察到意外灾害、事故的急救、急救护理的科研和培训等工作全面开展。要求急诊科护士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快速的反应能力,团结协助的团队精神,才能适应急诊医学的变化、发展[1]。因此,我科根据急诊患者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增加,不断改进护士的排班模式,紧跟医学、社会、患者的变化、发展,才能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现将我科从2000年8月~2013年3月经历的排班模式,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从2000年8月~2013年1月,根据医学、社会、患者的变化、需求,经历的排班模式有:两班制、功能制、小组制三种模式(见表1)。

2 几种排班模式的优缺点

两班制排班模式的优缺点:优点:①减少交接班的次数;②值班人员连续工作,对当日患者的病情了解;③适用于每日就诊患者少、危重患者不多,护士紧缺的情况下使用。缺点:①上班时间太长,护士容易产生抵触患者的心理,导致服务态度不好。③上班时间太长,护士感觉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反应不够敏捷,导致护士差错、事故的发生;④抢救危重患者时,常常只有一个护士协助医生。功能制排班模式的优缺点:优点:①每班上班时间均衡,护士从体力上感觉充足,容易接受。缺点:①交接班次数增多,浪费时间,值班人员对患者病情不易全面了解;②对低年资的护士护理质量不易提高;③自己负责自己的岗位,遇到重大的抢救和突发事件时,没有人能及时补充协助,通知二线或三线班从家到科室一般都大于15min。④一同上班的人员缺乏领导,团队精神差。小组制的优缺点:优点:①每组至少5人,人员固定,由组长带队,上班遇到困难时随时与组长沟通,组长有责任负责本班的工作任务,组员服从组长的安排,组长不在班时由副组长负责;②组长认真负责,随时了解本组组员的工作情况,随时检查、督促本组人员保质保量完成工作;③组长根据本组人员的情况合理的分配工作,做到有分有合,即工作不忙时每人守好自己的工作岗位,遇到抢救危重患者时,组长会立即呼叫组员支援,组员之间互相协助,团队精神好,常常是2~3名护士协助医生抢救危重患者,这点对心肺复苏的患者显得尤为重要;④对低年资的护士起到传、帮、带的作用[3];⑤遇到突发事件时,组长多经验丰富,沉着冷静处理,知道如何上报和启动应急预案;⑥小组制比功能制减少了一次交接班的次数;⑦照顾了高年资的主管护师不上下夜。缺点:①22:00~8:00时间太长,容易疲劳,该班上完后补休半天;②年青护士的夜班增加。

3 效果评价

根据近些年的护理质量检查及评价结果分析(见表2)。

4 讨论

持续质量改进是我院近些年来工作的重点。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患者的需求不断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预检分诊人次成倍的增长,院内抢救人次也逐年上升,观察室的床位已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只好把原来的加床去掉改为座椅,满足观察患者的需要和改善观察室的环境。从2010年起又增加了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增加了4张监护病床,而护士人数只增加了10人,而且均为年青护士,在原有人员就紧缺的情况下人员更加紧张。如何合理的开发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优化护士工作时间,解决工作量大造成的人员短缺问题,已成为护理管理者解决的问题[4]。只有对排班方式进行改革,使现有的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利用[5]。从各种排班模式的优缺点中可以明显的看出,在两班制、功能制、小组制的排班模式中,小组制的优点明显增加,缺点减少。主要是由于实行小组负责制,组长工作认真负责,时刻起带头作用,对年轻的护士起到传、帮、带的作用。组员之间团结协作,认真完成本组工作。组长随时检查、监督组员的工作,发现错误、不足之处及时改正。组员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请教组长,减轻了年轻护士因经验不足而造成的紧张、恐惧心理。年轻护士通过向组长现场的请教、指导,尽快的成长起来。组与组之间互相学习、比较,取长补短,提高本组人员的护理工作质量。另因增加了一名教学组长,教学组长除了负责起本科室实习同学和进修生的教学外,还负责科室的护理质量检查,从基础护理、院内感染、护理操作、急救物品的管理等全面进行质量检查、控制,做到层层把关,杜绝隐患的发生。

从效果评价上分析:两班制、功能制排班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如绿色通道的使用和危重患者由医护人员专人护送,一直由于护士值班人员不够,值班护士又不能脱岗去护送危重患者,造成危重患者转运的风险增加。而在小组制的排班模式中,每班至少都有5人,直接解决了该问题。遇到危重患者,组长根据患者病情,安排组员进行护送或组长自己护送,直接使用绿色通道,保证了危重患者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等绿色通道的畅通。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小组排班制中,最突出的优点是遇到危重患者的抢救时的团队精神,大家听从组长的安排,有负责气道的,有负责循环的,有负责记录的,由原来的一个值班医生和一个值班护士配合到现在可以做到一个值班医生和三个值班护士的配合,从而争取到时间,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我成就感,也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

总之,随着急诊医学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患者的需求不断增加,目前急诊科护士人力资源紧缺,护士劳动强度大,为提高急诊科护理质量,保证患者的安全,实行小组排班制是比较适合现阶段的发展状况。

参考文献:

[1]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

[2]张波,桂莉.急危重症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5.

[3]方芳,刘慧珠。实施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的尝试[J].现代护理,2003,9(2):141.

第7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关键词:微信平台;辅助生殖助孕;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疾病谱等的改变,不孕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据WHO统计,不孕不育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疾病,发生率占育龄夫妇的15%~20%,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已达到7%~10%[2]。而越来越多的不孕症患者需要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助孕才能妊娠[3]。然而在实施辅助生殖助孕的患者中,由于文化、职业、环境、素养等各不相同,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健康知识的渴求程度,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有很大差异。健康教育作为辅助生殖助孕过程中的重要手段,涵括周期注意事项、饮食活动指导、用药注意事项、夜针和手术注意事项等,直接影响到患者助孕过程的配合程度与执行能力,进而在辅助生殖治疗周期中会对促排卵效果、手术治疗过程,甚至临床妊娠率造成影响[4]。目前我国针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包括制订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制作多媒体课件,定期组织患者开展健康小讲座[5],就诊大厅播放宣教片,在进入周期后的各个重要环节分别进行阶段性的一对一健康教育等。这些方法在提高患者配合能力及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6]。由于辅助生殖技术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继续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已很难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患者所获得的信息大部分来自网络、媒体及其他渠道,往往不全面、不规范,甚至可能将患者就诊带入误区[7]。国内外学者就微信平台在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研究,旨在更好地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实施健康教育,促使其自觉采纳遵医行为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现将相关研究进展报道如下。

1相关背景

微信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板块,个人和团体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8]。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多数患者偏向于通过手机微信来获取健康知识。而微信平台因其便捷性,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广的丰富性、原创性,更符合患者的生活方式及交流习惯。运用微信平台快捷、准确、高时效、信息丰富的特点,将其加入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执行配合能力[9],从而改善最终的治疗效果,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有助于不孕症患者实现生育的愿望,对维护其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方式与内容

利用微信文章编辑器,在微信公众号上编辑宣教文章,充分利用图片、漫画、动画、语音、视频等生动多元化而且通俗易懂的方式完成,充分调动患者阅读的积极性,并且根据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中心就诊流程的改变随时更换内容[10]。将已建立的生殖中心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印成海报,张贴在科室显著位置,如前台、候诊大厅、B超室、手术室、诊室等墙面,实施辅助生殖助孕的患者可随时扫描二维码进入界面进行关注,并且护士还会在周期患者准入时,特别提醒扫码,以增加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的覆盖面。

2.1成立微信平台项目组

微信平台从设计到研发应用、管理、维护,各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员把关。并且辅助生殖技术涉及面较广,包括临床、实验室及护理等多方面的专业知识支撑。目前我国基于辅助生殖健康教育尚未形成一种有效的团队干预模式,特别是互联网+等自媒体宣传模式,更多的是缺乏医学专业常识的信息技术人员进行后台的把控。这使得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循证依据、构建流程缺少指南规范,在线咨询环节更是短板,网络服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受到质疑[11]。因此,构建以信息通信技术和涵括临床、护理、实验室多部门为基础的专业团队尤为重要。项目组设立微信平台管理员1名,审核医生1名,并且每周对项目组成员进行排班,定时回复患者提出的问题。通过团队成员分工与合作,对微信平台公众号进行科学管理[12]。

2.2拓展微信平台板块

目前国内对微信平台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微信群与患者集体交流或者仅向患者推送健康教育信息的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其功能较为单一、应用不够简洁、适用性不强、涵括范围局限,难以满足辅助生殖助孕患者更为全面的健康教育需求。因此,在微信平台的开发中,更注重平台板块的拓展及延伸服务[13]。

2.2.1中心介绍包含中心介绍、专家团队介绍、成功案例及生殖技术如试管婴儿、冻胚移植、人工授精、实验室相关技术等板块分类。简明快捷,方便患者按需查阅,各板块又进一步细化,满足患者更为详细的就医需求。

2.2.2健康教育根据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患者不同阶段的需求,设置各个模块包括进周、周期监控、用药、夜针、取卵、移植手术等,患者可根据自身需求点击查看。同时微信平台将辅助生殖周期中各阶段的注意事项、基本流程等健康教育内容编辑成信息以图文、视频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给患者,每天更新健康教育内容,每周推送4~5篇科普文章给患者。推送内容既包括中心工作人员结合时下患者就医需求及辅助生殖专业发展而更新的健康教育原创作品,也包括中心即将开展的宣讲会及大型会议、公益活动的通知。患者可通过手机随时、反复查看相关内容,有利于其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2]。

2.2.3门诊预约模块主要包括来院路线、就诊流程、专家排班及预约挂号等项目。

2.2.4在线咨询患者可以在微信公众号上留言,通过微信提出问题,进行一对一交流,管理员会安排值班的专业医务人员及时解答患者疑问。涉及临床、实验室的相关问题请临床医生、实验室人员为患者解答,涉及护理的相关问题由护士解答。保证回答的专业性及准确性[14]。

2.3完善反馈及评价体系

目前,通过微信平台对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缺乏评价体系,很多微信平台仅注重推送的量和点击率,却忽视了对效果的评价指标。并且现有的评价内容及指标尚无统一标准。本中心定时结合微信平台推送及点击情况,每阶段会通过召开患者公休座谈会及发放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患者的反馈信息,并结合临床实验室指标如获卵率、妊娠率,有无术后并发症等客观指标进行分析评价[12]。并及时将反馈情况汇总给微信平台后台,中心集体讨论,有针对性地就平台宣教的内容和形式做出及时的调整,满足及适应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

3讨论

第8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外科实习医生自我鉴定1

  20xx年即将过去,回顾这一年来,我科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重要指导思想。努力学习,钻研业务,使个人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都上了一个台阶。俗话说有总结才会有提高,为了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取得更大的成绩,现将我个人在本年度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看多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所以我时常想起,曾看过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说过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生应该这样来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过去的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我端正思想努力工作让自己的工作更有意义,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二、业务水平方面: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这话用在医生身上再贴切不过了。在很多人的眼里只有临床医生的压力大,风险高,必须医术精湛,以确保万无一失,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大量现代化设备应用到了医学上,绝大部分医生在给患者诊断前,要依据医技科室提供的各种报告、诊断,然后结合患者症状来下定论,这样看,医技科室才是冲锋在前的排头兵,风险系数才是最高的,生怕漏看,错看,而让自己的错误报告误导医生诊断。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我的工作心态丝毫不为过,对待每个患者的X光片,我不敢有丝毫懈怠。也正是因为压力大所以我不断要求完美,力求在技术上更精湛,不因为自己的水平低而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痛苦,给医院抹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我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拓宽视野,让理论辅助、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但理论与实践终究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区别,很多时候面对新的病情我从书中找不到答案,一筹莫展,科室会诊大家的意见也莫衷一是,所以我就到东港中心医院求教,终于解开心中疑团,回到医院后很多同事对我的这种行为不理解,或许觉得讨教的行为不光彩吧,但我认为在学术领域里,只有无知才是可耻的,求知无罪。

  在不断的走、看、求教的过程中,让我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医技科室仍存在大量问题,急待解决:一、客观上:设备落后、老化,致使成像清晰度低影响诊断,片子拿出去也影响医院声誉。有时候拿着别的医院的CR片子,我的脸上满是羡慕的表情,因为片子上,病人的病情清晰可见,漏诊的几率当然会大大降低。我希望我们医院也能引进先进的设备,虽然成本很高,但是我们**医院既然是乡镇中的一流医院,就应该有高于其他医院的设备,先进的设备在日后一定会带给我们更高的回报,而不仅仅是经济效益。

  二、主观上:科室成员水平不一,良莠不齐,又各自为政,这势必会影响工作。

  首先团队意识不浓厚,大家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有待于提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会攻克道道难关,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通过各种活动,听讲座学习,增强我们科室的团队意识。

  其次,报告书写不规范,各写各的,详简不一,没有统一认可的标准,漏症率较高,导致临床医生不信任医技科室,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医技科室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而是形同虚设。所以在下一年里希望医院在搞业务学习时,能把一些时间放给各科室,各科室针对相应的业务问题,有针对性的学习,而我们科室,则可以开设一、两节如何书写规范报告的学习。

  再次摄片质量不高,除去设备原因也有个别医生技术不高,责任心不强等因素在里面。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希望院领导能充分认识到医技科室的重要性,给予我们科室更多的关注,分批分期派出去学习,倾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医疗队伍。

  最后,个别医生对患者服务态度较差,体现不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总之,这一年里有收获也有遗憾,希望在20XX年里所有的荣耀不会褪色,所有的遗憾都变成完美,我更期待在院长的带领下,在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医院不仅仅是一流的乡镇医院,而且可以和省、市一流医院相媲美。

  外科实习医生自我鉴定2

  在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

  ①零点的测定;

  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

  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

  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我分别测压,对比我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先进电子仪器在临床的普遍应用,这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还要学习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的技能。我在胸心外科重症病房的实习中掌握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技能,对临床护理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实习过程中,我了解操作的目的、意义,操作注意事项和操作不当的危害性,其次才知道有的操作必须亲身体验,才能掌握技巧,熟练掌握方法和技巧后才能在病人身上进行操作。

  在实习当中。我始终以实事求是的观点,严格要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因为这是对患者、对自己、对社会、对科学负责。

  外科实习医生自我鉴定3

  转眼间实习期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进行教育社会实践学习,回想起实习的日子,收获丰富,特别感受到以下是本人此次学习的一些实习鉴定。

  在实习过程中,本人严格遵守医院及各科室的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士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踏实工作,热爱儿童事业,全心全意为患儿着想。同时要理解家属,正确处理好护患关系,能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多说“对不起”,是家属也理解儿科护士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误会或过激行为的发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基本掌握了儿科一些常见病的护理以及一些基本操作。

  特别是对于小儿头皮针的穿刺技术,在工作的同时我也不断的认真学习和总结经验,能勤于、善于观察患儿病情,从而及时地掌握病情变化,作出准确判断。总之我觉得在这段实习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虽然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用我的努力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希望能用我的微笑送走病人健康的离去,渴望在学习中成长,真做一名默默歌唱、努力飞翔的白衣天使

  1.实习前对心内科的一些基本操作要掌握,如做心电图、测血压、心脏的体格检查等,不要小看这些,以最简单的测血压为例,很多人都没有规范的掌握。

  2.搞熟心内科常见疾病的书本知识,如高血压、心力衰竭、心肌并瓣膜并冠心病等;然后再在临床上将上级医生的诊疗方案与书本相对应,看看如何与患者个体结合,不懂就问,水平会提高很快。

  3.学会一些急诊处理,如高血压急症、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等,急诊的东西会处理了,后面慢的也不用着急,这样做到心中有数,“一切尽在掌握”,呵呵!

  4.还有就是,医生不光要掌握高超的医术,同时还要很好的沟通技巧,与患者、与同事,平时多学学上级老师的沟通、谈话方法和技巧,等到真正工作了会很快上手。

第9篇:重症医学科护理团队介绍范文

1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

1.1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简介随着模拟教学的广泛应用,护理教育工作者和临床教学专家强调,需要创建一个具备连续性的、实证支持的理论框架指导模拟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学效果。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由护理、医学和其他医学相关专业甚至非医学专业的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发展而来,由美国护理联盟和挪度公司合作开发并经初步测试[12]。该理论框架由5个部分组成,即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学实践活动、模拟教学设计特点和预期结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该理论框架强调应遵循7项方法原则,即主动学习、及时反馈,师生互动、协作学习、多元化学习、建立高期望值和及时完成任务[13]。在教学设计中,有5项特点,即目标、仿真度、解决问题、辅助学生、反馈和总结。理论框架中的预期结果包括所学知识、技能、满意度及自信心、评判性思维。

1.2Jeffries护理模拟教学理论框架的应用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被广泛应用于模拟教学中,用于指导模拟教学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估教学效果、分析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Maas等[14]以哮喘为案例开展的高级模拟人教学课程中,详细地阐述了以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依据的设计、实施以及评价过程,用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技能及评判性思维能力。Smith等[15]的研究中,以Jeffries模拟教学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了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模拟教学设计的5个特点均与学生的满意度和自信心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清晰的目标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建议在高级模拟人教学时,应当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将5个特点考虑其中,尤其是制定清晰的目标与教学过程中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

2教学内容

目前,教学内容主要是涵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等较常见的危重症疾病临床案例。Weller[16]使用过敏反应、胸痛、不明原因的昏迷和外科创伤4个案例对护生开展模拟教学。Liaw等[17]使用肺炎、休克、低血糖血症和感染性休克4个案例作为教学内容,每个案例以简短的情景故事呈现给学生。Rhodes等[18]以失血性休克为案例对学生的临床技能及评判性思维开展模拟教学。沈玲等[19]构建了符合危重症护理基本特点和要求的高级模拟人临床情景案例,内容包括高血压危象、高血糖危象、低血糖危象、上消化道出血并发低血容量性休克、肺部感染并发感染性休克、输注青霉素并发过敏性休克、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肝功能衰竭、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并发心搏骤停和颅脑外伤并发脑疝等,应用于临床实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教师在进行模拟教学前应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

3教学方式

高级模拟人在危重症护理教学中大多采用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方式包括小讲课、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总结汇报及反馈等。目前,尚未有不同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报道,这方面的调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支持。

3.1小讲课的方式在情景模拟之前,教师一般采用小讲课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环境及案例的介绍。Rhodes等[18]介绍小讲课的内容包括了危重症所需的技能,但是为了让模拟更真实,学生没有事先被告知案例的相关细节。罗春梅[20]的研究中,情景模拟前,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小讲课,认为这样有利于基本知识的全面回顾和梳理,为后期技能的综合运用奠定扎实的基础

3.2角色扮演的方式角色扮演是一种使人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对他人社会角色及其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学会更有效地履行自己角色的社会心理学技术[21]。Rhodes等[18]介绍学生在模拟教学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包括记录员、小组组长以及给予治疗和护理的医护人员。Hoffmann等[22]介绍了学生7~8名为1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以培养其独立和相互依存的决策能力。Brooks等[23]将5名学生分为1个小组,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完成情景模拟教学。Garrett等[24]建议3~4名1组。Traynor等[25]将6名学生分为1个小组,2名在模拟病房中角色扮演,4名在操控室观看,结束后评价参与角色扮演的学生的表现。Hennema等[26]报道,学生在角色扮演时不喜欢有多余的人观看。

3.3小组讨论的方式小组讨论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互相启发,寻找需要研究的问题,并达到最终学习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Rhodes等[18]的研究中,小组讨论前进行一段录像回放,便于学生对信息的梳理,小组讨论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于自己行为表现的想法、操作的原理以及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Traynor等[25]的研究中小组讨论的内容分为2种,参与角色扮演的组员讨论的内容为病情评估和干预措施,而观看的组员讨论的内容为情景中产生的关于情境意识、临床技能、交流和团队协作方面的问题。Hoffmann等[22]报道了小组讨论由核心原则指导,包括知识(药物治疗和护理)、沟通、计划、决策和资源管理等原则,小组讨论由2名教师指导,1名指导参与角色扮演的组员,1名指导观看的组员。

3.4录像回顾及反馈的方式Issenberg等[27]指出反馈可能是影响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自我评估,操控获取和维持技能的进程。Rhodes等[18]介绍,反馈的目的是收集学生对自己表现的看法、行为的理由以及对整个活动的评价过程包括录像回顾、讨论及评价,而录像回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整个模拟过程。Henneman等[26]阐述了3种反馈的形式,即教学结束后学生直接口头汇报感受和疑惑;通过录像回顾,学生完成问卷;学生与教师一起参与讨论。Hoffmann等[22]报道了反馈由核心原则指导,其内容包括知识(药物治疗和护理)、沟通、计划决策和资源管理。Parr等[28]的研究中,没有进行录像及反馈,但也未说明其影响。

4小结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