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精选(九篇)

重症医学学科建设

第1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1制定医院发展规划,确定战略目标

1963年,天津市南开医院成为全国第一家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基地,1975年建立全国第一个中西医结合研究机构――急腹症研究所,1998年又实行强强联合,成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研究院。从1981年以来,南开医院一直是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分会的挂靠单位,并作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的承办单位。以吴咸中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的中西医结合外科,于1989年被国家教委列入全国首批重点学科,至今已先后三次被国家教委及教育部评定为重点学科,后又列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和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单位。近十年来,南开医院医院先后制订了2001―2010年事业发展规划,“十一五”事业发展计划、学科发展计划和基本建设发展计划,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计划、国家“211”工程子项目建设实施计划以及天津市“重中之重”学科建设计划等,明确了医院总体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医院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吴咸中院士“高层次中西医结合”学术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借鉴部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的建设经验,将医院建设成具有我国医学特色的、以治疗普通外科疾病特别是急危重症等重大疾病为主要优势的优质学科群体,成为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教学和对外合作交流的基地之一,成为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研究型中西医结合综合性医院。近年来,医院先后增设了胸外科、神经内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内分泌科等,加强了心血管科、妇产科、麻醉科、放射科,内镜中心等,为实现从“大专科、小综合”向现代化综合医院的转变奠定了基础。医院还于2002年获得ISO-9000国际管理质量体系认证,后又被评为全国百姓放心医院示范医院。2003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

2创建部级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学术团队

南开医院一直高度重视学术梯队建设和学科建设。在吴咸中院士的直接领导下,长期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共同奋斗、和谐交替、持续发展的局面。鲁焕章教授、李平教授曾先后获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崔乃强教授连续当选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平、秦鸣放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层次人选,都成为各自领域中全国著名专家。中西医结合临床(外科)成为全国中西医结合学界最富活力且最有影响的学科之一。

重点学科是既有科学分工又能协调发展的优质学科群体,具有中西医相结合、临床与基础相结合、医学与药学相结合、主干学科与公共技术平台相结合的合理结构与功能。根据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医院对部级重点学科按项目管理的模式进行建设和发展,强调重点学科要适度发展二级项目。近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外科已先后分化五个二级项目,包括:全国中西医结合胆胰疾病医疗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胃肠疾病诊疗中心、天津市微创外科中心、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外科危重症专科和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等,并不断凝炼各二级项目的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集中有限资源促进学术和技术创新。目前,已形成胆胰疑难病研究、胃肠疑难病研究、腹部微创外科研究、中晚期恶性肿瘤研究、急腹症主要治则和方剂学研究等六个主要研究方向,各主攻方向均体现以普通外科难治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防治及相关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总的目标,在采用现代医学技术的同时,注重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探讨具有科学创新性的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中医药学的新的理论框架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中医药学继承、创新和发展。这一建设思路通过几十年的实施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承担的国家和市级重大课题包括:重型急性胰腺炎疗效标准的制定、外科危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的制定、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的深入研究、阳明实热证病机传变规律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普通外科疾病微创治疗与中医药应用的病种诊疗方案研究、按中医治则归类进行中药开发的研究等。

近年来医院还采取有力措施,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医院科室顾问,并积极引进高级人才,为发展中西医结合脑病专科、心血管疾病专科、妇产科专科等创造条件。医院选派数十名科技骨干参加天津市中医理论提高班、中医研究生班或赴国内外研修,以提高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007年建立了天津市吴咸中院士学术思想研究室,深入总结吴咸中院士的学术思想,指导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建设与发展。最近,医院还做出向吴咸中院士学习的决定,学习他把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开拓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宏伟抱负紧密结合起来的革命精神;学习他倾心钻研、科学思考、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学习他“高风亮节立德、高瞻远瞩立功、高屋建瓴立言”的大家风范;学习他“慧眼识人、精心育人、成心昭人、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学习他“矢志不渝、勇攀高峰、鞠躬尽瘁、奋斗不止”的忘我作风。

3继承创新,为创建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新体系而不懈奋斗

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探索中,吴咸中院士带领他的学术团队始终以“肯定疗效,探索规律,改革剂型,研究机理”为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总思路及基本内容,防止一方一剂的简单方法,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中药与手术治疗合理结合,博采中西医两法之长,形成“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诊断体系。这个辨证诊断体系包括:两个现代医学前提(即正确的西医诊断,对病理类型和轻重程度的正确判断,还要对发展趋势作出估计);三个中医辨证方法(包括八纲、脏腑和病因病机辨证);对于病情较复杂或病期较长的病例还要进行分期、分型,依此作出个体化的诊断,为提高疗效提供依据。中西医结合治疗强调中西医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在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胆道感染和胆石症、急性胰腺炎等几大类急腹症中,均制定了分期分型和辨证论治的原则与方法,明确了中医治则与方药的选定、手术指征与治疗过程中的动态观察等。在继承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总结出急腹症常用八法(即:通里攻下法、清热解毒法、活血化瘀法、理气开郁法、清热利湿法、温中散寒法、健脾和胃法和补气养血法)和常用系列的中药方剂。对于诊断明确、病理损害较轻的急腹症,如单纯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60%以上的溃疡病急性穿孔、绝大多数的胆系感染、急性水肿性胰腺炎和半数以上的非绞窄性肠梗阻,均可经过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取得良好疗效,实现了外科治疗学上的重要变革并取得新的突破。从1970年至1981年,陆续总结出版了《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手册》、《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新急腹症学》、《急腹症方药新解》等著作,并先后举办九期全国性培训班,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的临床经验及研究方法。1982年,世界卫生组织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确认为中国五项世界领先的医学项目之一。

1990年吴咸中院士发表了“在高层次上发展中西医结合的思路和方法”,对临床诊治上的高层次结合提出了三项要求:(1)采用先进的诊断技术,作出明确的定位、定性及定量诊断;(2)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取得优于单用西医或中医的治疗效果;(3)通过临床及实验室指标的动态观察或实验研究,能说明其疗愈机理。这对原来诊治内容与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吴咸中在高层次上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战略构想,南开医院以国际公认的两个外科难症即急性重症胆管炎和重型急性胰腺炎为主攻方向,进行多单位多学科的联合攻关,取得了国际先进的临床疗效,并阐明了其疗效机理。此外,通过引进内镜腹腔镜技术,胆系结石的治疗也已形成阶梯化治疗方案,并首创三镜联合治疗复杂性胆系结石的新方法,填补了国内外空白。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微创外科技术和手术疗法,构成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的三大手段,完美结合,相得益彰,在国内外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吴咸中院士始终把继承、创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指出中医和西医的结合、医学和药学的结合、传统方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是学科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上世纪70年代初,B超、纤维胃镜与十二指肠镜在国外刚刚起步,他就敏锐地感知这项技术对于中西医结合的重大价值,立即派人到日本学习,并引进了相关设备器械,使中西医结合诊断达到先进水平。通过采用十二指肠镜逆行胆胰管造影和引流(ERCP+ENBD)联合中药“清解灵”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使这一困扰肝胆外科的危重性疾病的病死率由当时的20%左右降到1.1%。这项工作是药物、手术、和微创技术三种治疗方法完美结合的范例,标志着中西医结合进入向高层次发展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世界上刚刚开展腹腔镜技术,他再次感到这项技术对中西医结合腹部外科的潜在影响,并在国内首批开展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他的指导下,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技术开展肝外胆管结石的两镜联合手术和应用腹腔镜、十二指肠镜和胆道镜技术开展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三镜联合手术,均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居国内一流水平。在手术前后应用中医中药治疗加强了清热利胆效应,促进残存胆泥的排出,均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南开医院在吴咸中院士的领导下又陆续出版了《急腹症研究》《腹部外科实践》、《急腹症方药诠释》、《中国急腹症治疗学》、《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手册》等专著,代表着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治疗学已经不断完善走向成熟阶段。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诊疗原则和基本方法已载入《黄家驷外科学》等权威著作,《中国急腹症治疗学》一书也曾获立夫中医药著作奖。

4以腹部外科急危重症为主攻方向,取得重要突破

吴咸中院士特别强调在腹部外科疑难重症诊治上发挥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并进行了系统研究。急性重症胆管炎、重症急性胰腺炎与多种外科疾病引起的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这些进展不但提高了临床疗效,也说明肠屏障功能障碍在MODS发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用“通里攻下法”治疗干预肠道是一个独特而有效的治疗途径。

4.1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

20世纪80年代以前,本病死亡率在10%-30%之间。其后,国内外曾开展手术引流和内窥镜鼻胆管引流(ENBD),疗效有所提高,但仍不能令人满意。吴咸中教授等1990年前后曾两次对手术引流与ENBD加内服中药治疗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表明,ENBD加中药治疗组(简称治疗组)的病死率明显低于手术引流组及单纯ENBD组(简称对照组)。1983~1990年治疗组200例病死率为1.5%,而对照组的70例病死率为14.3%;经进一步改进中药配方后,1992~1995年治疗组177例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至1.1%,而对照组的36例病死率为11.1%,达国际领先水平。

对ACST的病理生理研究表明,在ACST发病过程中,既有胆源性败血症又兼有肠源性败血症,同时按中医辨证投予“清热解毒”及“通里攻下”的中药有利于促进败血症的消除,从而更有利于病人的恢复。ENBD加“活血清解冲剂”现已成为ACST的常规治疗,使该病不再是病死率很高的可怕疾病。

4.2重症急性胰腺炎(SAP)

重症急性胰腺炎一直是一个病死率很高的危重疾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其病死率仍在30%左右。为了改善该病的治疗,降低病死率,吴咸中院士等为此付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80年代中期(1983-1986)报告的29例中,病死率为33.3%;90年代初期(1990-1994)报告的84例中病死率为25.6%;90年代中后期(1993-1996)报告的145例病死率才降到16.6%,为全国领先水平。病死率降低的关键除不断改善全身支持治疗外,显然与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改进分期分型辨证治疗有关。吴咸中院士等专家按病程将SAP分为初期(气血瘀闭期)、进展期(毒热炽热期)、恢复期(热去正伤期)进行分期论治。初期重用“通里攻下”,以大承气汤或“清胰陷胸汤”为主;进展期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辅以“通里攻下”,代表方剂为“清胰汤”或“清胰承气汤”。这一成果也被国内一些有影响的中心采用,全国SAP治疗指南亦予采用。

4.3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MODS/MOF的治疗

一项大样本MODS的外科病人进行以“通里攻下法”为主治疗的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病死率为16.25%,而对照组则为33.33%,中西医结合组的器官衰竭数也显著低于西医对照组。在机理研究中,发现“通里攻下法”能有效地缩小SIRS/MODS病人的内毒素池、保护肠屏障、减少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保护靶器官,从而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吴咸中院士等专家还组织天津市四个医疗中心采用随机、对照、大样本、多中心的协作研究方法,观察“通里攻下法”在的腹部外科危重病、烧伤、急性创伤和具有里实热证的内科危重病治疗中的应用,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西医治疗组(对照组)105例和大承气颗粒联合西医治疗组(治疗组)97例。采用以“通里攻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能显著减少MODS的发生率,因而显著降低病死率。并证实以大承气颗粒为代表方剂的“通里攻下法”还可以调整抗炎与促炎二类细胞因子免疫平衡,发挥脏器保护功能作用,由此减少SIRS/CARS/MODS的发生。

5首倡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促进理论研究

在中西医结合急腹症的初期阶段,吴咸中院士即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法为突破口,抓法求理”的研究思路。他把中医的“理、法、方、药”视为统一的整体,指出在理(生理、病因、病理)的指导下,认识、诊断疾病,进而规定出治疗原则(法),提出具体的治疗方药。因此,“法”是一个重要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吴咸中院士提出,对代表“法”的方剂和药组进行研究,不但可阐明中药的作用机理,也便于向上推断“理”的实质。

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吴咸中院士等专家对“通里攻下法”、“活血化瘀法”、“清热解毒法”、“理气开郁法”等代表方剂和药组进行了长期的实验研究。在“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科技部攻关课题“优质高效复方中药的示范开发研究――大承气颗粒研制”,对“通里攻下法”代表方剂大承气汤进一步进行开发,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大承气颗粒,已进行了成果转让,并在多项科研课题中应用且得到临床验证。吴咸中院士等主持的“通里攻下法”的研究揭示了其“胃肠效应”、“腹腔效应”和“整体效应”的作用机理,证明中医“下法”具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清除肠道菌毒、缩小内毒素池、保护肠屏障、抑制过度炎性反应、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等综合作用,从而可防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进而防治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这不仅使中医药的经典方剂为防治危重症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揭示出中医“釜底抽薪、急下存阴”治法的科学内涵,丰富了中医药“肺与大肠相表里”等学说。以“法”为研究对象的“治则”研究开创了急腹症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一条新途径,是研究方法学的创新。吴咸中院士、崔乃强教授主持的“通里攻下法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与基础研究”于200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MODS的发病机理与中西医结合防治深入研究”于2006年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均成为南开医院标志性成果。

吴咸中院士通过对代表“法”的方剂和药组的研究,提出药物间相互作用的假说,进行了活血化瘀药物对“通里攻下法”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物对“理气开郁法”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物对“清热解毒法”的增效作用等研究,活血化瘀药对清热利胆药物的增效作用、活血化瘀药对通里攻下药物的增效作用,均通过成果认定,得到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此基础上所承担的“按中医治则归类进行中药新药研发”的课题,可能为“中药板块学说”提供新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前景,有可能成为另一个创新点。

6实行开放联合,提出“独立成件、 组合成套”的科研组织新形式

第2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重症医学科是一为临床各科室危重患者和围手术期高危患者提供集中监护、抢救和支持的重要保障平台。为了加强学科建设,适应医院快速发展的要求XX年将对照三级医院要求对重症医学科进行规划,虽然难度较大,但全科室人员不畏艰难,逆流而上,现将工作计划呈报给各位领导,望审批指正。

一、人才队伍建设:重症医学科(ICU)是一支年轻化、朝气蓬勃的队伍,还是一个儿童时期,还未发育健全,行走还不稳定。要想要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医护专业人员来适应科室发展,必须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目前ICU有固定医师3名,护理人员9名。争取在上半年前能引进ICU住院医师1名、续派出1名人员进修学习。护士可从我院护士中挑选优秀者,知根知底,利于科室快速发展。目前医师队伍中有1名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存在很大的医疗安全隐患。建议领导加大我科室人员的培养或该类人才的引进。

二、设施、设备的利用与引进:ICU集中了诸多高端医疗设施及设备,可对各种类型危重患者集中救治,实现多脏器功能替代治疗。目前我院ICU拥有的医疗设施、设备有:多功能床8张;防褥疮气垫床4张;呼吸机4台(包括有创呼吸机3台,无创呼吸机1台,);监护系统包括中央监护仪及床头监护10套;GE除颤仪1台;输液泵及注射泵台共15台;电子降温毯1套;振动排痰仪1台;血气分析仪1台;空气压力波治疗仪1台;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仪1台;便携式血氧饱和度监测

1台。由于现在医学发展较快,治疗危重患者的方法和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实用。现在床旁气管插管对危重病人来说,是生命与时间的赛跑,因此建议领导们在2017年给ICU添设一台可视喉镜,便于我们在短时间内迅速插管,更快更好地为危重患者服务,挽救他们的生命,造福老百姓。

三、业务技术发展:目前我院ICU已成功独立开展起来了,受益匪浅。有许多我院以前没有的新技术、新项目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如血清乳酸动态监测及APACHEⅡ评分对危重患者预后与疗效的评价;深静脉穿刺置管肠外营养支持;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危重病补液;脓毒症血休克的诊断和治疗;有创和无创以及转院呼吸机机械通气的广泛应用等等。在开科这一年多来,ICU每一天都在开展新技术,遇到新的挑战,上一个新台阶。ICU业务技术的发展空间极大。我们不甘落后奋力直追。在不耽误正常工作情况下,积极参加部级、省级的各种ICU学术会议或培训,紧跟国内ICU发展形势,努力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并实际应用于临床。2017年预备与总院脑外科联合,开展脑出血、硬膜下血肿手术,术后直接送人ICU进行监护,为边远山区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四、科研及业务学习:ICU目前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2017年将继续倡导学习之风,定于每周四下午17:00举行科室内业务讲座,同时有记录。不定邀请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ICU专家来我科授课,在专家的指导下科室2017年要求要有论文和论著发表。鼓励外出学习归来

者要有一次讲座,多组织科内病历讨论。不定期举行科室内操作技术考核、理论考核等,提高医护人员工作及学习积极性。

五、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规定:继续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及抗生素合理使用规定,同时严格规定患者家属探视制度,严格消毒隔离制度规定,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及MRSA等特殊感染病人的隔离,严密监控VAP、导管相关性感染、留置导尿管所致感染。成立专门质控人员,随时督促检查。每日均有院内感染监测记录。

六、落实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加强科室管理:严格执行危重病人管理制度、ICU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抢救工作制度、医师值班制度、ICU患者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危机值报告制度、ICU常见危重症护理常规等。继续落实并严格执行ICU各级医师、护士岗位职责及考核标准。ICU仪器设备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清洁、保养、维修管理。大力开展及支持优质护理服务。

第3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男,汉族,中共党员,**年2月出生,**年毕业于**医学院,获学士学位,**年获**医科大学硕士学位,现为中南大学在读博士、精神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精神病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同时还担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理事、**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鉴定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院分会常务理事、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临床心身疾病杂志》主编等。

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同志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身体力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和教育工作方针,在政治上、思想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从医20余年,始终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精神卫生事业,遵纪守法,学风正派,办事公道,清正廉洁,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极高的学术威望。

三、刻苦钻研,不断创新,具有较高得学术威望

##同志在科研和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创造性的成果,尤其在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研究等方面始终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国内享有一定学术声望。

(一)在国内率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预测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用定量药物脑电图技术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一次量氯氮平前后各脑区、各频段不同时点定量脑电图变化,用健康人做对照,建立了数学模型及判别函数式,预测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正确率为86-100%,且判别能力的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为精神分裂症病人治疗个体化提供依据,从而避免盲目用药及经验用药,节约病人的治疗用药及治疗时间,查新国内外未见同类报道。被国内著名专家评价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具有良好的应用与推广价值,现已被国内多家医院院采用,2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二)开展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致残性疾病,由于病因不明,目前尚无确实有效的防治措施,一年复发率高达30-40%。##同志在20**年3月根据文献报道:影响精神分裂症愈后的关键时期是在病后头5年,此时精神功能的损害保持在一个水平,以后即使反复发作,通常不再进一步恶化,并且认为第一次发病是治疗的关键这一理论,成立了首发精神分裂症早期干预病区,采用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干预技术,取得明显效果,一年复发率横向比较降低50%左右。此项技术研究已被列入**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并成为卫生厅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精神科网络建设推广项目。

(三)参加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临床医疗项目《精神分裂症治疗效果与质量的评估研究》,作为子课题负责人,进一步深化精神分裂症的研究,探索精神分裂症的最佳治疗方案,以期在精神分裂症病因未解决之前获得最佳效果,部分研究已获成果。《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特征、治疗与免疫指标的关系》获**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精神分裂症基础与临床相关因素研究》20**年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四)近年来先后主编出版《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精神药物不良反应与相关问题》、《精神病学》、《医学心理与精神病学》、《精神科护理学》等专著5部,其中,《精神与心理障碍康复指南》一书获**省首届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作为副主编出版《精神免疫学》、《中国心理卫生研究》专著2部;先后完成科研成果10余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发表有价值的学术论文50余篇。

四、医德医风好,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

作为一名医师,他医德高尚,具有高超的业务技术水平、系统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始终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与自己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对患者有求必应,见难就帮。许多慕名来找他看病的患者无论是节假日还是休息时间,只要他在家都及时赶到医院,耐心给病人进行检查治疗,在治疗用药时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的费用,甚至对极为困难的患者,他还常常拿出自己的钱物给予资助,有很多次病人返家时没有路费,他都自掏腰包给予解决。在医疗活动中,带头树立行业风尚,维护医院形象,不收礼、不吃请,拒收红包,拒绝开单提成。他的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受到了患者及同行的赞扬。

五、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作为中国cdc精神卫生中心执委、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委员、**省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省心理卫生协会副理事长、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分会理事、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精神病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他致力于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在本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发挥了带头和示范作用,为我国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一)三年来,##同志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多次,拓宽了自身的知识视野、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先后参加在××召开的世界精神病学协会,会上交流了《氯氮平的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疗效的研究》,获边远奖;参加了美国全美精神科年会;参加了在××召开的第一届中美精神病学术会议暨第三次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年会,交流论文《一次量氯氮平对健康成人及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活动影响的对照研究》,阐述了定量药物脑电图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前景,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好评;参加了泰国瑞美隆国际研讨会,交流了瑞美隆对抑郁症治疗的经验;参加在××举办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第3次年会,当选为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委员,加强了国际学术交流,推动了本学科建设,提高了我省的学术地位。尤其在参加卫生部20**年组织的四次精神卫生专家座谈会上,他为政府提供的如何将精神卫生纳入公共卫生建设、提高精神卫生工作者的岗位津贴、精神病人的欠费问题、精神科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受到了重视,并被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聘为执行委员会委员。通过其本人的不懈努力,争取到了20**年中央批复地方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部分项目经费,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建设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他参加了我国第一部精神卫生法的起草讨论工作,参与制定了我国精神病社区防治试点规划工作。作为我省两个社区试点建设,他按照“中央转移支付地方资金项目--重性精神疾病防治队伍建设项目”和“重性精神疾病监管治疗项目”的要求,在**省新乡市区、新乡县各开展了一个精神病防治试点社区,分别覆盖人口40万人。通过组织举办项目管理、规范化治疗、个案管理、病人家属、民警及随访信息网络管理培训班等,共培训学员近千人;同时组织人员对两个示范区中62个社区、40个行政村进行了摸底排查,按要求登记了两个示范区重性精神病人447人。目前,由试点到全面铺开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三)每年召开**省精神科年会及主办部级继续教育项目《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抑郁症与焦虑症新进展》、《神经系统精神障碍》等。20**年承办全国第九次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和全国精神病医院第七次管理学术会议,举办卫生部全国精神科医师”双基”培训班。

(四)在全省19所地市级精神病医院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为推动我省的精神卫生事业发展,他作为发起人,召集全省地市级精神病医院院长拟成立**省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20**年12月已召开了成立筹备会议。

六、加强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在改革中不断向前发展

作为**省精神病医院院长,他不断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先后进行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工作。他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各项医疗制度,规范了医疗行为。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为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组织成立了扶贫病房,将贫困病人每月住院费用控制在

1500元以下、医保贫困精神病人每月费用控制在1000元以内(均含伙食费用);与新乡市残联联合开展了对贫困精神病患者进行救助,每年发放救助卡200张。他强调人性化服务,邀请国内著名礼仪专家来院讲学,为病人从挂号到入院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对空腹检查后的病人免费提供食品。他要求在各临床科室开展了“争创温馨病区”、“六声服务(患者入院时有迎客声、接触患者时有问候声、发生误会时有道歉声、家属及病人有疑问时有解释声、患者合作时有致谢声、患者出院时有祝福声)”等活动,目前医院科室每周的文体活动、每月的医患大型文体活动已成为医院一道亮丽的风景。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活动中,医护人员的廉洁从医意识得到了明显提高。进一步规范了诊疗行为,杜绝了“回扣”、“红包”、“开单提成”等不良行为,形成了廉洁行医、精诚奉献的良好氛围,行业作风明显好转,医患关系更加融洽。在行风评议活动中,树立了医院良好形象,精神文明建设步上新台阶。他不断加强医院硬件建设,近三年来先后购置万元以上仪器设备总价值1600多万元,医院固定资产总值达到7859万元,新建了9300多平方米的门诊医技大楼,标志着我院全部完成病房改造的第三期建设任务的6000多平方米综合病房楼正在建设中,极大的提高了医院的综合实力。

派专业人员到落后边远地区条件差的精神病医院进行技术支援并定期到当地进行义诊,为当地老百姓免费诊治。每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在全省范围内举行大型宣传、义诊活动,普及精神卫生知识,提高群众对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促进社会精神卫生环境的建立和人群精神健康行为的形成。

七、为人师表,言传身教,桃李满天下

第4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 本科护理学专业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国内三级、大部分二级医院都开设了ICU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监护病房)和急救室,为抢救急危重症患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具有护理急危重症患者的护士无论在数量还是素质上都与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急危重症护理人员是当前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通过开展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急危重症分流的方式进行培养,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1.医疗快速发展,急需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2011年卫生部颁布了《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纲要明确了近年护理事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专业、人性化的护理队伍。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细化,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日益重要,需要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满足患者的需求。赵娟娟等对广东省166家医院的护理人力资源教育现状及需求进行了调查,发现95.18%的医院表示今后在较长时间内需补充不同领域的专科护士,特别是ICU和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其中三级医院分列在第一和第三位、二级医院分列在第四和第一位,急危重症护理人才有较大需求[1]。

2.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途径有待提升

ICU护士的培养主要是在职护理培训模式,即从现有的各科室中选拔一些优秀的具有从事本工作意向的护士,经过适当培训后承担ICU护理工作,由于培训时间短、形式较单一,师资力量较薄弱等导致护士得不到系统的急危重症护理教育,另外目前的急危重症护士还存在资历较浅,年纪较轻等问题[2]。张建伟、史维君等对上海地区四所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培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是护士进入ICU前缺乏系统培训,进入ICU后培训也未常规化、系统化,培训的内容与临床需求及重症护理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3]。因此,必须创新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途径和模式,在本科教育阶段进行后期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教育,以求培养全面的急危重症护理人才。

3.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

3.1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急危重症护理人员除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强烈责任心及高深的职业情操外,还必须具有临危应急处理和临床医生相互协调配合的能力。为培养学生在急危重症护理处理方面具有更加突出的能力,以便适应市场的需求及更好地为护理事业作出更大贡献,对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急危重症方向采取“1.5+‘1+1’+1.5”的培养模式。第1个1.5即1.5年护理学培养前期,主要是学习人文素养、思想品德及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使学生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素质、品德及临床医学相关知识,能够解答患者一般的医学疑问;“1+1”即1年的专业知识培养,包括通常护理学专业知识和急危重症的系统知识,确保学生培养目标和方向;第2个1.5即1.5年的护理实践,包括1年的正常护理技能训练与实习和0.5年的急危重症护理强化训练和实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3.2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体系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理论和实践培养体系。

3.2.1理论教学培养体系。

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的课程由五大块组成。(1)公共基础课程:通过公共课程的学习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阅读护理专业外文资料和良好的英语听、说能力,能熟练应用计算机技术获取护理学科信息。(2)护理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通过护理伦理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关爱生命、尊重护理对象的职业态度和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关怀素质,使护生具有较强沟通技巧,树立人性化护理理念。(3)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医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学生充分理解和有效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基础。(4)护理学专业课程:学习护理基础、专科护理基本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急危重症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和灵活运用专业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服务对象健康问题的能力。(5)选修类课程:目的是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精神,全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及交叉学科知识培养。

3.2.2实践教学培养体系。

实践教学过程是护理人才培养的关键过程,直接关系到护理人才的培养质量和适应工作的能力,主要由实验教学、临床见习、护理技能强化训练、预防医学和社区护理实践、毕业实习、课外科研能力训练等组成。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践思维,熟练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通过见习,可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加强理论与临床实践结合,获得临床案例和护理操作的实际体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发挥专业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见习巩固所学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早期进入社会、进入临床;通过见习和护理技能强化训练,熟悉临床护理工作环境、护士基本素质要求和医院规章制度,进一步巩固护理基础理论知识,强化实践技能为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毕业实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稳定的专业思想,使其具备评判性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通过安排学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实习基地进行实践,了解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熟悉慢性病、传染病预防、康复、健康教育等知识,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服务理念,积极促进人类健康;通过课外科研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为将来更好地从事护理工作和开创护理事业新局面。

3.3加强管理,提高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本科护理学专业后期分流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不但满足了医院对急危重症护理人才的需求,得到广大医院认可,同时为护理学生就业开拓了新的渠道。为培养更多更好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必须加强以下几项工作。

3.3.1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精选课程。

由于急危重症护理方向是属于护理学专业后期分流,设置的课程较多,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为此必须优化课程结构和设置,适当精简或合并课程,避免重复授课。如将传染病护理课程合并到内科护理中,一方面是有些医院未开设传染科,另一方面是传染病在大的范围归属于内科,可以融合到内科护理中进行讲解;可以将一些专科护理合并,如口腔护理与五官科护,老年护理和康复护理与社区护理合并等。在教学过程中优选教学内容,通过跨课程、跨学科备课,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简洁明了,强化学习效果。

3.3.2更新教育方法和模式。

根据护理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必须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有目的、有选择地应用PBL、案例式、讨论式、情景式[4]等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3.3建立重症监护模拟病房,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生实习期间难以有效地学习和使用重症监护相关设备,得到操作的机会就更少。为解决学生实习实践机会少的问题,学校应建立重症监护模拟病房,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师资,使学生得到很好的重症监护训练。毕业实习是确保学生质量的关键环节,必须选择具有ICU、急诊科实力较强的三级医院作为实践教学基础,学校与教学基地建立互利合作稳定的关系,加大对教学基地的投入,激发教学基的教学热情,可以在各实践教学点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选择人才库中的护士进行带教工作。

3.3.4加强急危重症护理师资培养。

师资队伍是目前制约护理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从事护理工作的护士普遍只有中专学历,且担任授课任务的教师也普遍存在学历较低等问题,制约护理学教育的发展。首先学校必须加强师资培养,增加护士进修学习机会;其次教师应加强自身学习,主动学习;再次教师应当确立为学生服务的目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蓝越强大才能培养更多更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赵娟娟,尤黎明等.广东省医院护理人力及教育现状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9,9(8):39-42.

[2]张建伟,史维君等.重症监护病房护士培训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65-368.

第5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1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定量资料统计描述采用x±s,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构指标在学科建设符合《中国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建设与管理指南》情况下,床位数基本符合要求。在医护人员配置上,我院ICU专科医生在2012年及2013年均未达到要求,且2013年进一步减少;专科护士配置初步达标,但2013年仍有高年资护士流失,新补充年轻护士4名。在常规设备配置上,2013年有创呼吸机报废1台,但未能补充。我科暂无无创呼吸机。与北京地区报道的数据[3]相比,监护仪床位比、有创呼吸机床位比、无创呼吸机床位比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输液泵床位比2013年有所提高,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注射泵床位比及肠内营养泵床位比2013年均有所提高,但仍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高级职称医师2013年流失1位,现有人数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年不良事件报告例数也明显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

2.2过程指标我院ICU多学科查房频度2012年为1.31次/周,介于北京市三级医院[(3.75±0.97)次/周]与二级医院[(1.20±0.92)次/周]之间。2013年为1.33次/周,与2012年水平基本持平。我院ICU成立之初即已建立转出的标准化程序,并逐渐完善。继续教育开展频度2012年为12次,约0.21次/周,低于北京市二级医院[(0.75±0.58)次/周]及三级医院[(1.83±0.72)次/周]水平。2013年同样为12次,约0.21次/周。床位使用率方面2012年为63.0%,低于北京市三级医院[(84.4±4.52)%]和二级医院[(62.7±5.54)%]平均水平。2013年为57.6%,有下降趋势。

2.3结果指标在结果指标中,我院2012年标准化死亡比为0.92,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2013年为0.89,较前下降。48h再转入ICU发生率2012年为0.99%,高于北京市二级医院及三级医院水平,但2013年有所下降,介于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意外拔管率及48h内非计划再插管率2012年水平介于二级医院与三级医院之间,2013年略有上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2012年水平均高于或接近北京市三级医院水平,均高于二级医院水平,但2013年较前下降。

3讨论

重症医学质量控制指标目前常用的是根据Donabedian教授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的医疗质量评价指标系统。2012年欧洲重症医学会安全与质量特别委员会(ESICM)按照上述“结构-过程-结果”模式筛选出9条获得90%以上专家共识的指标用于重症医学质量评价,包括:ICU学科建设符合国家要求情况、24h可获得的高级重症专科医师支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的建立情况、多学科查房频度、ICU患者转出的标准化程序、标准死亡率、48h再转入ICU发生率、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及意外拔管率。近期北京地区重症医学科质量控制现状调查的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发表,该研究采用的评价指标即参照了Donabedian教授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的医疗质量概念的三维评价指标系统,结合重症医学控制的学科特点及目前国内现状选择,涵盖了ESICM提出的9条指标,很好地反映了北京地区重症医学质控的现状水平。以此为参照,本研究同样按照“结构-过程-结果”模式选取上述指标进行流行病学现状调查,查找差距、分析原因,为进一步提高我院ICU的质控质量提供客观的依据和参考。

从我院ICU重症医学质控评价的结构指标看,床位数符合《指南》对重症医学床位数的基本要求,但随着2014年我院总床位数的扩张以及老年高龄危重患者比例的增加,对ICU床位的需求量越发增加。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我院ICU专科医生的配置一直未能达到要求,且ICU专科医生的流失问题严重,包括高级职称医师2013年流失1位,现有专科医师包括高级职称医师人数均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与ICU医生工作压力大、工作强度大、但专业性尚未有其他专科成熟以及收入问题等综合因素有关。ICU专科护士配置初步达标,但2013年有高年资护士流失,新补充年轻护士4名。可见,在ICU医护配置方面,仍需采取切实措施保证基本医护人员的配置。在常规设备配置上,2013年有创呼吸机报废1台,但未能补充。我科暂无无创呼吸机。与北京地区报道的数据相比,监护仪床位比、有创呼吸机床位比、无创呼吸机床位比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输液泵床位比2013年有所提高,并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注射泵床位比及肠内营养泵床位比2013年均有所提高,但仍均低于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年不良事件报告例数也明显低于北京市二级及三级医院均数水平。可见,我院ICU在结构配置完善方面仍有较大的空间进行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过程指标中,我院ICU有较为完善的转出的标准化程序,但多学科查房频度、继续教育开展频度与北京市三级医院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床位使用率方面2012年介于北京市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但与三级医院有较大差距,且2013年呈下降趋势,并低于北京市二级医院平均水平。分析原因,可能与2013年各科室加强对次均费用的控制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要求我们在新的医疗形势下切实发挥ICU的学科优势,提高床位使用率,为医院总体患者救治水平的提高提供坚实的保障。结果指标中,反映预后的标准化死亡比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2013年有进一步降低趋势。我院2012年48h再转入ICU发生率较高,经过完善转出程序后2013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可见完善的制度是医疗安全的基本保障。反映差错的意外拔管率和48h内非计划再插管率介于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之间,2013年有升高趋势,提醒我们在差错控制方面需加强监控力度。在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方面,我院ICU2012年的发生率高于或与三级医院水平相当,总体发生率偏高,与美国疾控中心所倡导的中心静脉感染与呼吸机相关肺炎零容忍相比,更是存在较大的改善空间。Ceballos等的研究结果显示,建立包含重症医学护士长、临床护士主管、临床护士专家或教育者、重症医学医生、呼吸治疗师、感控护士等在内的质控管理团队,建立FOCUS-PDCA的质控流程,制定详细可行的中心静脉感染与呼吸机相关肺炎预防的集束化策略,成功的将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降低92%,中心静脉导管日减少27%;同时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减少72%,呼吸机人天减少31%。我院ICU也通过努力,2013年上述指标有明显的改善。

第6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一、 完成医疗各项指标:截止2020年06月30日入院878人次,他科转入148人,出院901人次,转往他科141人,死亡29人,死亡率3.22%,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95%,床位使用率148.38%,平均住院天数6.61。  入院161人次,出院98人次,死亡6人,治愈好转率85%,死亡率3.7%,抢救162人次,门诊诊断与入院诊断符合率90%,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4%,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共完成血气分析3100人次,完成中心静脉穿剌置管120人次。鼻肠管1例,支气管镜检查1例,有创动脉监测2例;院感及安全生产工作:半年中发生院内感染5例,医务人员发生工作中针剌伤一例,抗生素使用规范,部分药品使用欠规范。

二、完善病房设施,加强病房管理:ICU是危重病人进行抢救和严密监测的场所,要求病房环境合理、简洁、方便,利于观察和抢救,病房的抢救设施齐全 ,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完善了各项设施和仪器。为了便于患者家属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以优质的病房条件服务于患方,方便的工作条件利于医护人员,使得ICU的病房条件在本区处于领先水平。  

三、建立及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的设施离不开有效的管理,这6个多月来不断制定了ICU相关制度:待补充等。做到理论基础定期巩固及更新、三基培训时时训练、物品定点定位放置、固定了仪器、药品、物资管理人员,责任到人。6个多月来,有效的病房管理保证了ICU的日常工作。ICU成立于2019年12月,在本院属新兴的一门学科,收集全院各科室以及外院的危重病人,机构庞杂,医疗任务繁重,而我科的医务人员均年龄较轻,资历浅,且大多数缺乏ICU专科经验,因此开科初我科制订了严格周密、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及诊疗护理常规, 同时定期督促、检查执行情况,保证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使ICU秩序井然,忙而不乱。  

四、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加强自身建设:由于ICU的工作性质及严格要求,医生护士始终处于病人治疗及观察的第一线.因此, ICU医务人员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ICU的工作质量、救治水平。6个多月来, ICU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是我工作之重点,在ICU的后续教育中,打算采取在职培训,外出进修,自学与考核相结合等办法,并结合临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周四下午定期举办科内业务讲座及组织疑难病例讨论。6个多月来的培训使得ICU全体医务人员能基本胜任日常工作。  

五、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初显:6个多月来我科的病人在不断增加,经济不断增长。 成功救治了许多急危重病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心肌梗死、脑出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性左心衰、COPD急性加重期、脑外伤、心肺复苏后、多发伤、电击伤、有机磷中毒在内的诸多危重症患者,还配合手术科室顺利完成了多例复杂手术后的麻醉复苏及监护任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及时完成上级分配的各项任务:服从上级领导安排,配合全院开展医院二级复审工作、二级医院绩效考核、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建设、合理用药、优质护理等工作;针对每次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学习。 

八、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和不足 

1、主要是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护士缺员近40%,医生缺员也近40%,不得不削减床位(由设置9张床只能开到4张),以适应人力资源现状,但实际工作量并没有减少,在职人员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低收入的情况进一步恶化。部分人员的业务素质跟不上,没经考核就进入重症医学岗位,导致医疗风险增加。 

2、人员结构不合理:全科13人,主任医师1名(目前因工作需要即将调出),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1名,转科医师1名,两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2名护士,疲于应付。护理队伍以年轻人为主,缺乏中间层,人员紧张。 

3、设备更新、购置慢,科室的设备设施及技术力量跟不上病人的需求,经常因为设备问题,延误收治患者。 

4、ICU病源不稳定,来源单一,普通科室将危急重症患者转入ICU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九、2020年下半年对重症医学科来说,主要任务是弥补以往不足,夯实基础,理顺关系,融合团队,建章立制。具体措施如下:

1、加大重症医学科宣传,让各个层面了解重症医学科到底是个什么科室,能够做什么,学科范围是什么。理顺综合ICU与专科ICU的区别和优劣。  

2、重症医学科的模式全国来说,多种多样,我院的重症医学科仍坚定不移推行完全封闭式ICU既是院前急救的最后一环,也是院内危重病的收治科室。  

3、引进至少2名新医生(最好是规培生),护士至少4名(最好能有男护士),弥补人员短缺的现状。

4、仍坚持心,脑、肺、外科危急重症的基础,加大妇产科、儿科交流,多增加妇产科术后、外科全麻术后,多发伤,复合伤的收治,加大收治呼吸衰竭患者,开展床旁纤支镜技术,超声技术、CRRT等。  

第7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中医;内科;脑病;建设

社会在不断进步,医疗水平也在不断提升,随着我国临床检测技术的提高,人们对脑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采用的治疗手段以及药物种类也越来越多,这也使得相关医疗工作者加强了对脑病学科的研究,脑科分化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采用中医治疗脑病这一内科疾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中医将脑病概括为神经与精神系统类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也在全世界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结合中医脑病临床资料,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有了较大进展,下面笔者对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提出几点思考。

1 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内涵与外延

中医指出,脑功能失调以及脑损伤引起的疾病都称之为脑病,在中医内科脑病研究中,主要是对脑、脊髓等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产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从而达到预防与康复的目的。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可以将脑病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心身疾病;按照病因则可以分为外感性脑病与内伤性脑病,前者具有季节性以及传染性,比如发热、惊厥、暑瘟等,是在中医温病学科的研究范围内,并不是脑病学科研究的重点;后者主要是指中风、头痛、痴呆、忧郁、癫痫、痉挛等疾病,是中医内科脑病的重点研究对象。

根据疾病的归属,可以对疾病进行归属、分类,从中医内科的角度,这些疾病都是脑病研究的对象,在临床与科研中,中医内科采用的是中西医结合的方式,为了提高临床诊疗的水平,不会受到传统教学单元划分的束缚,而且也不会遏制脑病学科的独立发展。在中医内科教学中,教材的选择也应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才能早日实现脑病研究的分化独立。

2 确定研究方向,形成系列研究课题

脑病的研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纵向,是对脑病文献、理论、实验、临床等资料的研究,不同的类别研究起来具有独立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类别之间又具有相互依赖与促进的作用。比如,我国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在出血性脑病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活血化瘀对脑水肿、颅内血肿等疾病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动物实验中,采用冰片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也可以增强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实现醒神开窍、化痰开窍等疗效。还有一类是横向,是对脑病范畴内的病症进行研究,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在研究时多采用的是病症结合的方式,而且采用了中西医药物配合使用的方式,这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研究方向,还可以形成系统研究课题,对中医内科脑病的建设有着促进作用。

3 以临床疗效为核心的中医脑病研究

中医脑病学科的建设最终的目的是提高学术水平,其反映在学术水平上,即表现为临床疗效。只有以临床疗效为核心,才能体现中医治疗的价值。中医脑病的研究需要建立在临床病例的基础上,所以研究人员应加强对临床资料的分析与研究,了解发病的规律,从而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形成临床诊治规范。中风的研究是个较为成功的范例。1986年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首次统一了病名、病类、证候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规定了分期标准。1987年全国中医急症研究会制订了《中风病诊疗规范》,199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修订了《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在1986年制订的标准基础上增加了6个次症,证类诊断分为7类。上述诊疗标准推动了中风病的临床、科研、教学、新药研制、学术交流,提高了学术水平,为本病的中医药研究制订了规范,也为客观评价中医药治疗中风的疗效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其次是着重研究脑病相关病证的有效方法和有效药物。特别是针对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脑病,如中风、痴呆、失眠、抑郁证、癫痫等开展多学科协作攻关研究。

4 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先进手段研究脑病

重视和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方法、手段,是现代中医研究的主流。脑病学科更要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方法,坚持不懈地开展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安徽杨任民教授为首的“肝豆状核变性”研究为例,该病具有肢体震颤、全身僵硬、手足拘急、口歪颈斜、言语不清的临床特点。课题组根据“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中医理论,辨证为肝肾阴虚、虚风内动,用平肝熄风的大定风珠治疗,药用鳖甲、龙骨、牡蛎、珍珠母、蜈蚣、全蝎、地龙等,但症状不仅无改善,且日趋加重。课题组引入了现代医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肝豆状核变性为铜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由于铜沉积全身组织,尤其是造成大脑豆状核及肝、肾等病理损害。而上述矿物类及虫类药物含铜量均很高,服用后反而加重铜的沉积而使病情加重。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研究人员进一步研究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现多数具有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数的特点,遂根据《内经》“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认识,分析其病机以湿热为主,治用清热解毒、通腑利尿法,自拟肝豆汤(大黄、黄芩、穿心莲、半枝莲、萆等)治疗,取得良好效果。实验研究证实,患者服肝豆汤后的尿排铜量与现代医学治疗后相似。这一研究成果的获得,对中西医结合脑病研究方法学上的启示是不言而喻的。

结束语

总之,中医内科治疗脑病有着良好的效果,中医有着上百年的发展历史,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国际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随着科学的不但进步,临床诊断的技术越来越先进,很多以前的疑难杂症都有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提高了我国的医疗水平。本文对中医内科脑病学科的建设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思考,只有了解中医内科脑病的内涵与外延,确定研究的方向,形成系列课题,以临床疗效为研究的核心,并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治疗方法,才能对我国中医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江峰,年莉,尹进,张静宇,勿日汗.《外台秘要》心病分类与病因病机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5(4).

第8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妇产科

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是部级重点学科、国家教委博士学位授予点、妇产科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也是全国妇产科疑难重症诊治中心、卫生部妇产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妇产科药物研究基地、部级妇产科继续教育基地。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人才济济,医疗梯队完整,专业设备齐全,学科发展均衡,实验仪器精良,现设有产科门诊、妇科门诊、计划生育门诊、妇科常规门诊、妇科肿瘤门诊、妇科内分泌门诊、妇女保健门诊、滋养细胞肿瘤门诊、急诊、特需门诊等诊室,拥有住院床位221张。该科室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宫颈疾病、卵巢功能衰退、月经异常、生殖功能异常、围绝经期疾病、性发育异常及各种复杂疑难性妇产科疾病,擅长做羊膜腔穿刺、脐静脉穿刺、经腹早孕绒毛活检、胎儿镜等检查及宫外孕手术、异位环取出术、附件切除术、全子宫切除术、息肉和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及各类人工流产术。

郎景和医生简介:

郎景和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科内镜学组组长。上世纪70年代初,郎景和主任曾协助我国现代妇产科的奠基人林巧稚教授从事妇产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1982年,他首次在国内实施了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并把手术的各个关键步骤、手术的彻底性评价及再次减灭术、分期手术等概念推向全国。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郎景和主任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并提出抗粘附、抗侵袭、抗血管形成以及卵巢抑制或孕激素对抗的内异症治疗理论,并于2001年获得中国妇科肿瘤特殊贡献奖。郎景和主任擅长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道畸形、妇科肿瘤及各种妇科疑难杂症。

边旭明医生简介:

边旭明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妇产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北京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产前诊断技术专家组成员、中国优生学会理事。边旭明主任197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曾赴美国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妇产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她擅长各种妊娠期高危重症及分娩期合并症的诊治、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及治疗、重大遗传病的产前诊断及产前筛查。近年来,边旭明主任多次承担国家卫生部及北京市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曾荣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

呼吸内科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是我国成立最早的呼吸病专业科室之一,由我国已故著名呼吸病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创建,目前已成为我国一流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治及研究中心。该科室历史悠久,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涌现出罗慰慈、朱元珏、黄席珍、林耀广、李龙芸、蔡柏薔、陆慰萱等国内外著名的医学专家。目前,该科室开放住院病床82张,拥有在编人员37人,其中正教授10人,副教授5人,主治医师13人,技术人员11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1人,科内设有肺癌诊疗中心、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诊疗中心、睡眠呼吸疾患诊疗中心、肺功能实验室、血气分析实验室、支气管镜室、细胞学实验室、基础研究实验室等亚级科室。

肖毅医生简介:

肖毅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老年呼吸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呼吸和结核病学会睡眠学组成员、亚洲睡眠研究会专家、中国睡眠研究会副理事长、北京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肖毅主任1984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医疗系,1998年获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尤其在诊治睡眠呼吸疾病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蔡柏蔷医生简介:

蔡柏蔷医生曾任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现为呼吸内科专家、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美国胸科学会(ATS)会员、美国胸科医师协会(ACCP)资深会员、欧洲呼吸学会(ERS)会员。蔡柏蔷教授师从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朱贵卿教授,曾多次赴美国路易斯安娜州医学中心进修,回国后一直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擅长诊治各种呼吸系统的疑难杂症,尤其在诊治慢性阻塞性肺病及哮喘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基本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成立于1921年,是该院建院之初即成立的核心科室之一。数十年来,在历届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的不懈努力下,该科室在国内率先细化并建立了十余个外科专业组,包括胰腺专业组、胆道专业组、胃肠专业组、血管专业组、乳腺专业组、肝脏专业组、外科营养专业组、重症专业组及相关临床专业实验室,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基本外科疑难重症的诊治及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共有住院床位158张,拥有教授8人,副教授12人,主治医师25人,博士21人,硕士13人。该科室擅长诊治各类胰腺疾病、胃肠疾病、胆道疾病、肝脏疾病及各种外科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做各类外科手术及微创手术,治疗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赵玉沛医生简介:

赵玉沛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基本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组长、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英格兰皇家外科学院院士、亚洲外科学会主席、国际胃肠肝胆胰外科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赵玉沛院长从医近30年,一直工作在基本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第一线,擅长诊治各种基本外科疾病,尤其擅长诊治各类胰腺、胆道、胃肠、甲状腺疾病。他医术精湛,治学严谨,特别关爱患者,深受百姓的信赖。赵玉沛院长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刻苦钻研,提出了“胰腺癌高危人群”的概念,从而有效地减少了胰腺癌的误诊误治率。同时,他还提出并建立了“胰腺癌诊治绿色通道”,进而规范了胰腺癌的诊治流程。这对于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减少不必要的开腹手术、合理地利用医疗资源、提高手术成功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领导的课题组对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的临床研究,成功地完成了我国首例通过腹腔镜摘除胰岛素瘤的手术,使患者避免了因剖腹手术给其带来的痛苦,缩短了手术和住院的时间。医学界的同仁赞扬说:“赵玉沛院长的手术就像是一场精彩的艺术表演”、“手术做得又快又好,手术切口小,并发症少,皮肤愈合好,深受病人的拥戴”。

于健春医生简介:

于健春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普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营养支持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营养学会常委、北京医学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于健春主任曾赴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进修,擅长诊治各类胃肠疾病、胆道疾病、甲状腺疾病,尤其擅长做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胃肠肿瘤微创手术、腹腔镜胃束带减肥手术及经皮内镜下胃造口营养置管术。

血管外科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是国内最早开展血管外科临床医疗及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在曾宪九、朱预等老一辈著名外科学专家的带领下,该科室就已经率先在国内开展诸如大动脉瘤等各类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工作。目前,该科室共开放床位39张,每年接诊人数高达2万余人,每年收治住院患者800余人,每年进行各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及血管外科手术700余例。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擅长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包括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锁骨下动脉盗血、布加氏综合症,尤其擅长做各种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手术及血管微创治疗,包括腹主动脉瘤的外科治疗和腔内隔绝、急性主动脉夹层的腔内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手术和微创治疗、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微创介入治疗、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主髂动脉闭塞的髂动脉支架和主髂动脉架桥等。

刘昌伟医生简介:

刘昌伟医生现为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外科学系副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卫生部国家药监局药物评审专家组委员、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美国血管外科学会会员。刘昌伟主任1984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医学系,曾先后两次赴美国进修,此后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血管外科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他在诊治各种血管外科疾病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娴熟的手术技能,擅长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治疗、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支架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手术和支架治疗及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特别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外科手术和腔内治疗等方面有极深的造诣。

第9篇:重症医学学科建设范文

[关键词]急诊科特点;急诊管理;重症患者

1急诊科特点

为了使急危重症患者、各种事故伤员能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各级医院均开设有急诊科及120急救,通常医院急诊科患者一是各种突发事故及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的外伤患者、各系统急危重症患者、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以及其他急重症患者,这类患者往往病情复杂。而且因发病急骤,缺乏可供诊疗参考的系统的病情资料。二是急诊科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脑出血、严重毒物中毒等患者病情极不稳定[1],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危及生命;三是患者流动性大,急诊科患者经抢救后可随时分流至各专科病房,随时收治新的患者;四是我国已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加之老年人身体机制的衰退,因此急诊拉患者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年龄跨度大,老年患者并发症多,自理能力差,从而加大了急诊工作量。

2根据急诊科特点分析医院急诊管理

2.1建立建全急诊领导指挥系统

医院急诊科既是独立的科室,同时在遇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时,还需要调动全院各部门的力量予以配合。因此,我院急诊管理系统实行由业务主管院长直接领导,科主任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目标管理、层次管理目标和考评制度,以确保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急诊任务和正常的日常工作[2]。

2.2从急诊科特点出发,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急诊管理模式

医院急诊科包含了医疗救治各方面的内容,特别是危重病学、创伤医学、复苏医学、急性中毒等方面,各地医院运行模式各不相同,我院根据急诊患者的特点,建立了标志醒目的急救中心,而且布局合理,急诊挂号、收费、药房、放射、CT、检验等支持系统也较完整;抢救室、治疗室、洗胃室、急诊手术室、输液室、注射室各种功能房间设置合理,方便病人就诊;二楼设有专门的重症监护病房、急诊观察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并配备了先进的治疗和抢救医疗器械。中心有专用的出入通道和走廊,便于轮椅、平车、担架等出入。急救中心停车场面积较大,便于医院急救车辆及其它运送病人车辆的进出和停放。医院120救护车随时待命于急救中心停车场,便于迅速出动。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方便、快捷的绿色通道和急危重者的转运通道,保证了抢救的及时性[3]。

2.3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我院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点,重点进行急危重症患者的监护以及对各种急救器材掌握与熟练、正确的使用、心理素质以及对患者心理护理方面的培训,在培训方式上,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形式,即走出去参观、学习与在职培训相结合,组织急诊科医护人员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等,以提高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反应能力,使之在急诊抢救中临急不乱,具备娴熟急诊急救的操作技能。

3讨论

急诊科的服务质量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和治疗水平的窗口,多年来一直是群众反映较多的热点和焦点。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不仅反映了急诊服务质量的好坏,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危[4][5]。笔者通过对急诊科病人的特点,结合本院急诊工作实际,对急诊管理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首先应建立院长领导下,科主任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体制,健立和健全医院急诊指挥系统;其次,建立急救中心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绿色生命通道;医院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6],一切以患者的需要为中心,以一切服务于患者为原则,改善了患者就诊环境;在急诊科人员的配备上做到根据急诊科患者的特别,进行合理配备,并加强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综合素质的培训,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急诊优质服务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房屋、设施、设备等)与软件(人员、技术等)保证;同时,在此基础制定了合理的目标管理、层次管理目标责任制和考评制度,做到奖罚分明,以调动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保证急诊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唐世川,柯红,李秀池.门急诊管理模式改革与发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12(14):108.

[2]王丽萍,刘玉书.谈二甲医院急救工作的管理与对策[J].新疆医学,2005,35(1):149-150.

[3]王立秋,王文珍.以人为本-再谈急诊医学模式[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7,20(4):234-235.

[4]刘洪娥,薛彪.急诊医学、危重病急救医学的运行体制和专业范畴[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64-26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