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高等教育建议精选(九篇)

高等教育建议

第1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 教学方法 趣味性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微观经济学是高校教育中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艺术性的应用学科,该课程从最基本的微观经济学知识入手,了解和分析生活中出现的经济现象,使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现代经济管理理念,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微观经济学课教学程存在的问题

1.1课程难度大

微观经济学是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个体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来解决社会资源分配的合理问题。存在着大量的基础概念、经济理论、经济模型及分析方法,只靠传统的灌输式授课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庞大的课程体系和分析方法容易使学生望而生畏,造成厌学的负面情绪。另一方面,在市场供需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生产者行为分析、成本分析等章节中出现大量的图形及经济数学知识,对于数学程度参差不齐的同学们来说难度较大,特别是多个章节中出现了导数的运用,数学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数学基础不扎实的同学在学习微观经济学中一知半解,会产生厌学情绪。

1.2案例脱轨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理论多、模型多,学习起来比较枯燥,因此单纯的理论讲解起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案例分析来引导学生。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到大量丰富的信息,如果案例不能贴近时代特征,教师不重视案例的适用性、适用性,没有根据教学内容精选出与时俱进的典型案例,学生接收到生硬的老旧案例达不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最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是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在课本的案例教学中大多是西方国家的经济现象,学生在认知层面上缺乏兴趣,也不容易接受。

1.3学生缺乏对经济的认识、意见分歧多

微观经济学这门课程是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微观经济学理论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学生以对中国经济初步认识的眼光看待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难免会存在意识偏差,往往得出错误的结论。而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百花齐放的社会科学,分歧争议贯穿历史的各个阶段,学生们的观察角度、侧重点、假设不同,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2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建议

2.1合理安排课程,把握微观经济学基本内容体系

2.1.1分专业选择授课难度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繁多是不争的事实,授课教师要根据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授课有不同的偏重,如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授课内容可以更深入、让学生了解详细的推导过程,而对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可以把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表述得简单易懂,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对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达成广泛共识。

2.1.2理清微观经济学内容体系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居民、厂商和资源拥有者的经济行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供求均衡、厂商均衡与收入的分配等,要重视内容的联系和统一,把知识点串联起来,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授课中强调学习微观经济学的作用,运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机会提出问题,自由讨论,把握经济问题,抓住热点话题,不能强迫学生死记硬背,而是侧重知识的理解,培养解决问题的逻辑。

2.2实施案例教学

2.2.1实时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案例的选取。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微观经济学教师在案例教学的实施中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寻找身边的经济热点话题与学生进行探讨,让学生对微观经济学产生兴趣,例如,在教授消费者行为章节的时候可以选择当前热点话题“双十一”进行讲解,抓住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把枯燥的课本知识变为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的解疑。

2.2.2运用翻转课堂

在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中,学生不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翻转课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查阅网络、书籍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分析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探讨、交流,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当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树立自信,肯定自我价值。

2.3探索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

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而言,课程考核是衡量教学效果最直接的途径。教师在设计考核方式时,建议把日常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探究式教学纳入考核范围,使考核方式更加科学有效,而不是采用单一的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加大考勤、课堂发言、小组讨论等平时成绩的占比,促使学生注重日常的积累,巩固所学知识。

参考文献

[1] 雁.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学研究,2008(1).

[2] 任云霞.微观经济学的几点教学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5(23).

[3] 魏布谊.工商管理类转而微观经济学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7).

第2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质量;创新;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4-011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人才作为科学发展第一资源,科学技术的主要载体,其在社会进步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输出的重要手段,其质量的高低关乎人才质量的好坏,所以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广大关注。

一、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现状分析

由王道俊、王汉澜主编的《教育学》一书中可得知他们把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分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而当今社会的中国高等教育的构成因素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是师资队伍的质量有待提高。部分高校聘请外校教师或代课教师的现象十分常见,而代课教师缺乏相关的经验和系统的培训,其专业教学水平不高。而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道德也令人担忧。近来高校教师偷拍女大学生洗澡,性骚扰学生,打伤学生,辱骂学生的丑闻频繁地被广大媒体曝光,这无疑给高校质量投了一磅威力强大的炸弹。在大学,许多教师为了评职称,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论文的发表上,从而忽略了其最主要的职责――教学。这些现象和事实不得不让社会反思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敬业的精神。教师作为教学质量的输出方,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水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质量,因此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是生源质量有待提高。作为质量保障的接受方,生源质量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中充当重要角色。中国自1999年扩招以来,中国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这给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生源的教育输入方面,许多高校在招生录取方面,存在为了凑足招生人数而大大降低入学标准的现象。而近几年扩招却愈演愈烈,且已发展到研究生和博士生招生阶段,这就导致了研究生、博士生含金量逐渐降低。在生源的教育过程方面,21世纪社会快速发展,许多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许多的影响和冲击。堂上教师声势力竭,堂下学生昏睡一片;堂上教师滔滔不绝,堂下学生累觉不爱;堂上教师呕心沥血,堂下学生眉飞色舞,这些现象几乎在生源的教育过程都可以看见,而学生违反校规校纪的现象也不少。考试和论文撰写作为生源的输出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学生对待考试也只有在考试临近的时候才会严肃对待,而考试时老师泄题,学生死记硬背就能过关。对于论文的撰写,学生由于平时学业的不努力,所以在撰写论文方面自然也有所茫然不知所措,论文的质量自然也是可见一斑。而学校在论文的考核方面由于要顾忌毕业率,自然也会放宽考核标准。

三是教育内容和手段滞后,机械化。课程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途径,其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一般课程可分为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三种类型。许多高等职业院校一味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片面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仅能满足于学生从事某一职业领域所要的知识和技能,而忽略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独立自主的创新精神,对学生人文教育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使基础人文课程置于边缘状态。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和轮岗就业适应能力差,继续学习能力低,不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本科院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却在一定程度上和高职院校恰恰相反。研究型院校更加注重的是把高深学问作为价值追求,因此其把专业理论课程的设置作为重中之重,而实践课往往是在娱乐中不了了之。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就业时就会发现原来学校教的东西在工作中根本派不上用场,所有的东西还得在新的工作岗位从头而来。这两种有种不同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院校,如何使培养出来的人才尽可能地适应工作岗位,但又有发展后劲是值得我们大家思考的。教学手段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传递和交流信息的工具或设备。根据媒介的不同,可以把教学方式分为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两种。传统教学手段主要包括语言、文学、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构成体系,这种教育手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学生的学习注意能力往往相对高一些,但在形象上和适应上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现代教学手段是20世纪的产物,是以视觉教学、视听教学和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学,其在信息的传播中更为生动形象,但容易造成华而不实的结果,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而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和参观法等,现代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发现法,探讨研究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和暗示法等。各高校在二者的运用中主要还是侧重于传统教学法,对于现代教学法的运用往往是“只打雷,不下雨”的形式主义罢了。

二、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现状的相关建议

中国高等教育主要面临着师资队伍、生源和教育措施等质量问题,如何解决高等教育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是保障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

首先,高等教育基本的保障是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提高师资队伍的职业道德水平和专业教学研究水平势在必行。首先学校要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这是教师身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素养。学校要加强相关的宣传和培养,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当教师万一做出了严重地违反职业道德的相关事宜,学校更要加以重视,必要时期要加以开除以儆效尤。此外学校还要开通相关的渠道来进行匿名检举和监督,使教师队伍之风气纯净。其次是一些地位不高的学校可以引进一些高质量的人才,以人才的力量和影响力来提升学校的总体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学校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其次这些院校还立足于学校自身培养人才,虽然这种方法的效益肯定没有引进外来人才来得那么快,但从长远考虑,这是最基本的方法。所以一些院校要在这两方面加以重视。加强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要切实弄清楚教师需要的是什么,即自我作用的发挥,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相关的待遇问题。一些院校只注重靠丰厚的待遇来引进外来人才,这在一定时期虽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不是在什么时候都是可行,毕竟外来人员的流动性还是挺大的,引进的风险还是挺高的,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挫败本院校的师资队伍。最后学校在建设本院校师资队伍方面还要加强教师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定期由优秀的教师轮流展示成功的教学案例,并让教师定期地相互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和探讨,院校并定期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和其教学工作给予外部评价监督,以帮助其自我提高。此外教师本身也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建设,在行动和思想上不断进步。

其次,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的第二个方面是生源方面的问题。好的生源并不是由院校自身的来选择的,不同层次和地位的院校在学生成绩的选择方面有所区别,但是学校应根据自身的教育资源来量力而行地进行扩招,最主要的要看院校自身的经费和师资力量的规模是否赶得上扩招的速度,不然到时培养出来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教育,这样的学生不能适应社会市场的需要,试问一下这样的教育意义何在。其次教育从一定现实程度上来说就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院校在对生源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社会需要的人才到底是什么的人才。根据调查一是知识,二是运用知识的能力,三是素质,四是创新精神和能力,五是社交能力是一个成功者的基本要求,可见院校在注重知识的传授时还要注重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此外各院校还可以通过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择业环境,来促进学生自我改变和自我适应能力的提高。院校可通过调查研究来科学预测市场供需状况;通过开发宣传渠道来加强就业政策的透明度;此外有校企合作的院校,可以借助这一优势邀请相关的企业人员来校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讲座,使学生明白意识到社会需要的到底是什么人才,自己和社会需要的人才还有多大的差距。

最后,院校要改善教育措施。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市场发展的需求。高职院校要注重职业性,以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来设置课程内容。要强调创造性,其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实际,回归学生生活培养。要加强联系性,将人文精神渗透在专业技术的应用中。研究型大学在课程的设置中不但要重视学生文化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也要重视实践课程的学习,踏踏实实地落实社会实践和相关的专业能力培养的环节,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步入职场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是教师要改善其教学方式。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各自的优势,但教师在实施教学的活动中要融二者的优势共生于教学之中,这样才会产生互补效应,才能取长补短,而不是一味地只是利用单纯的网络技术简单的做个ppt来进行照本宣科,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得不到保障。反之,有些院校由于教育经费的限制,教学设施落后,在教学实践中只用传统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而完全不用强有力的现代教学手段,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接收到的知识受到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整个知识框架,毕竟现代教学媒介在一些方面还是具有传统教学媒介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二者适时相互转换,会更有利于现代化教学的推进。最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整体情况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其中通过角色互换的模式来开展课程有时也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刘晓伟,陈晓蓉.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构建[J].教育学术月刊,2011(7).

[2]石,石莹莹.高职院校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研究―――以终身教育理念为背影[J].学理论,2013(5).

[3]熊志翔.全面质量管理与高教质量保障[J].高教探索,2002(3).

[4]熊志翔.中国高教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3(1).

[5]潘懋元,等.试论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变的“过渡阶段”[J].高等教育研究,2001(2).

[6]杨卫.构建与时俱进的高教质量保障体系[J].浙江社会科学,2004(5).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与社会特别工作组.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危机与出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郭丽君.中国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第3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成人高等教育 法律课程 教学方法

法律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类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法律课程既有法律专业的法律课程;也有作为公共课的法律课程,本文探讨一般意义上作为整体的法律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对而言的特殊教学方式和方法。

法律课程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中众多专业普遍设置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受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影响和决定,其具体教学方法还受到法律专业特点的影响。因而,在研究思考法律课程的教学问题时,应在明确成人教育定位的前提下,分析法律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现存问题,寻找适合成人法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方法,以促进法律课程教学实效。

一、导论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成人教育受市场导向和制约明显,所开专业往往是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培养市场急需人才,更侧重培养学员的应用能力。成人学员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的,以业余教育为主,“成人学习者普遍有来自年龄、时间、精力、信心等多重因素影响,来自工作、家庭、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负担。”[1]随着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要“利于当下”,“成人多重的社会角色和各个发展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成人学习领域宽泛性和成人学习途径的多样性。”[2]所以成人高等教育要围绕学员的差异性需求,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层次、多形式教育手段,使学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

成人教育的定位和特色应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而目前情况是,许多成人高校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和方法,“在课程教学上,成人教育大量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所设专业与普通高校雷同,课程内容也与普通高校近乎一样。这样一来,造成了课程的实践性太弱,不适合成人工作上的要求”[3]。成人教育的课程尚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程编制暴露出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4]。其中的法律课程同样如此。目前法律教材版本教多,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追求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偏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理论教学越来越“专”,学习内容越来越庞杂,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就成人学生来说就显得距离生活遥远,导致学生摸不着门路,觉得太深太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

(二)师资的教学问题

以学员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中存在授课教师如果不了解学员层次、水平和需求,不根据学员基础、需求差异性设计课程,自然也无法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学教师总体上又缺乏实践活动的经验。法律课程师资往往是从法律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大学讲台,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也缺乏对司法实务的感知和了解,因而教学就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虽然在成教中曾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有部分教师在兼职从事律师或仲裁员工作,但总体数量并不大。成人高校的师资目前状况处于一方面在法律基础理论研究上因缺乏一些客观条件,与普通高校法学院相比研究不足,同时,又缺乏法律实践经验,造成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状况。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从事律师或仲裁员工作,本身“含金量”高,办理案件的收入高于教学授课收入,忽视了教学的精力投入,把兼职的副业变成了主业。

(三)尝试教学新方法的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法律课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灌输与接受的“交流”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长处是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在较短时间内领会法律思想和内容要领;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主动性,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习惯于被动获取知识,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目前,对实践性教学方法

讨论和尝试比较多的是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其中,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法律教育因根植于英美法律体系土壤,目前在十几所普通高校法学院还处于试点中,且是在法学院高年级中采用。对成人高校定位来说,这两种方法不太适用。

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实习方法在成人高校的法律专业中一般都在采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用到较多的教学资源,如场所、设备、实习基地等,而且学习活动的组织难度很大,因为成人工作时间不一致,社会角色较多,他们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和统一。实践教学中安排、操作、实施上的麻烦和不便,使得实践课普遍不受重视。有的学校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为学员开设实践性课程,聘请的教师是具有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仲裁员实务经验,但很难坚持,一方面这些法律工作者有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缺乏教学的经验,对如何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活动还是存在问题。

在法律课程采用比较多的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不同前面所说的案例法律教学,总体上说它比案例法律教学简单,教师以一个或多个案例引出说要讲解的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常安排一些诱导性提问,希望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但限于成人学员法律功底,启发式教学也往往收效甚微。采用课堂讨论时,因设计不周全,难以激发学员积极性,导致出现要么冷场,要么走题,要么问题仍转回教师,没有达到讨论效果。

综上,实践性教学的“吃力不讨好”,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尝试和完善。

三、解决建议

(一)了解学员

学员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是开始各项教学安排的前提。任课教师在教学前应该花时间去了解拟授课班级学员情况,制定适合任教班级专业、能力特点的教案,而不是同一门课一份教案在所有任课班级使用。

(二)选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首先获得资料,教材质量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开启法律之门的钥匙,成人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或尚未养成,他们对法律课程的第一印象是难、枯燥、深奥等消极印象。所以,成人高校适用的法学教材不宜太深,选择的教材应以现行法律规定为中心,以基本理论问题作为框架,理论讲解浅显易懂,贴近学生工作生活的教材,这样也便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处理,适应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

(三)细化课程设计

成人教学中要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可以细分层次,设计提供一些用于扩展课程的学习资料,满足学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灵活性,侧重基础知识和实用知识或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虽然成人学员学习自主性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们的学习需求是迫切的,如果取得文凭同时,能让他们得到学习乐趣好处,体味到收获的话,自然他们会主动根据其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拓展学习空间,以实现更多价值。

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合理设计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新教学方式,特别是案例分析教学对教师课程能力即专业综合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为达到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提前进行充分备课,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判例等问题深入思考,对可能遇到的教学疑难,学生提问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四)理论教学建议

课堂理论讲授在法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知识传授,所谓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根基。虽然成人教学强调自学,但是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的,自学时间有限,这样,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首先,法律理论讲授内容要针对成人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时间,不适合深层次全面铺开,也不可能将法律全部体系详细学习,只能框架性的,有选择有重点的教学。教师的讲授尽量以现行法律规定为中心展开,选择出常用的、重要的法条,用典型案例阐释其涵义,讲解其应用,结合生活和工作中现象、问题,通俗易懂讲解,再用同类案例加以强化,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注重法律思维和精神的引导。

其次,面授中注意互动,教师与学员平等交流,授课方式最好使用多媒体,科技发展到今天,教师除依靠学识,声音表情完成教学,还需要增加电脑技术带来的丰富声音、图画、动画形成视觉和听觉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新颖性,学生更易于感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师讲授时,穿插答疑、讨论、情景模拟等一种或多种新颖方式。避免教师单向灌输。在运用这些方式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安排的授课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利于问题的解决就选

用什么方式,方法为内容服务。二是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状况和学习需求,教师事先要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要求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知识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好开展这一方式的基本程序,包括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三是在进行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应变,启发学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引导学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理性沟通和争辩,结束时再引导学员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同时也允许不同意见的保留。四是及时总结方法使用的教学得失,找出问题和不足,并思考改进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实践教学建议

法律理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转化为法律具体适用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环节,这一转化环节应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要相应的法律实践活动。法律实践教学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需要学校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及安排实训基地、实习单位等硬件条件,并采取管理措施鼓励教师的实践教学。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践教学方式,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不能以脱离实际情况追求创新而安排华而不实的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在法学专业还是公共法律课中都比较普遍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电视、报纸、网络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将触角伸向法治领域。《今日说法》、《法律讲堂》、《法制与道德》、《拍案说法》等节目都以通俗易懂且具代表性的案例为对象,通过专家学者对其中法理的分析点评和诠释,将法律生动地展示给了观众,社会效益很好。同样,在我们的法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新型案例教学以案例的学习为中心,以案例为讨论内容,加深学生对成文法的理解和运用,可以使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点”应用于何处和怎样具体应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仅限于熟记法的条文,而不懂具体运用;或只是泛泛地讨论一些规则,但不了解规则的实际效用,就不可能掌握法的精髓。

笔者长期任教经济法和行政法课程,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经常以最新媒体报道的热点进行案例分析,如在2009年授课时,经济法课中,以上海“楼脆脆”莲花河畔倒楼案讲解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及救济;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讲解我国的反垄断法。行政法课中,以上海浦东和闵行区发生的“钓鱼”执法案讲解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在讨论中学习了相关法律规定,甚至更深层次关于体制、价值观等的讨论,而且能引起学员讨论的热情,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成为课堂的主体,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案例教学要成功一部分取决于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另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分析技巧,设置巧妙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无论哪种实践性教学都应避免随意性。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要求、考核等应做出具体规定。

(六)用好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目前在许多地区的远程教育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和社区大学等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网上课堂,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成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资源支持,这大大方便了学员学习。所以,教师应把不断完善网上课堂内容作为常规工作,对网上教学课程录像、案例分析、网上答疑、bbs、网上作业、参考学习资料等内容不断充实。

教师还要重视对学习小组的辅导,《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为学员提供学习目标、范围、进度和方法的建议,对他们提出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还要督促检查学员学习进度,通过必要的教学检查如作业、测验等,提供一种客观度量,及时了解学员掌握情况,确定需要查缺补漏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案。

四、结语

对法律课程教学的研究要立足于成人教育特点和定位,以此为起点,同时又以此为目标,我们不仅要传递法律知识而且使学员形成法律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发掘和尝试新理念,对法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从成人教育的定位出发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出适合成人教育法律类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取得教学实效,以服务于成人教育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麟.试论现代远程开发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09(08):74-77.

[2]黄健.成人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4.

[3]杨会喜.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途径新探[j].中国

成人教育,2008(03).

第4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成本分担 分担主体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由约翰斯通(D.Bruce Johnstone,1984)在美国“大学资助服务第30届年会:2000年议程”上第一次提出,明确了“谁受益,谁付款”原则中的各方责任,并在1996年出版的《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和美国的学生资助》中对成本分担理论作了详尽的论述。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指高等教育教育成本完全或大部分由政府或纳税人转向至少部分依赖学生和家长负担,他们交学费补偿部分教育成本,或支付合理费用补偿由政府或大学提供的住宿费和膳食费。

布鲁斯・约翰斯通认为高等教育成本无论在什么社会、体制和国家中,都必须由来自政府、家长、学生、纳税人、私人或社会事业捐赠、高等学校几方面的资源来分担。家长承担高等教育成本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在许多国家,人们期望家长为学生至少承担生活成本,并以支付学费的方式承担部分教学成本,即由家长直接承担教育成本。间接承担教育成本是家长从他们的现期收入、存款或者未来的收入(借款支付)。学生自己可以承担部分生活成本或部分教学成本。其方式主要有:自己储蓄和财产、勤工俭学所得,以及学生贷款或毕业生税等未来的收入支付。在欧洲大部分国家,纳税人承担着所有或几乎所有的直接教学成本,还承担着学生的部分生活成本。在美国,纳税人为大学提供经费和分担部分学费,承担着公立院校的大部分教学成本。在多数国家,纳税人还通过不同方式为学生提供资助,承担学生的部分生活成本。方式有“直接资助”(如助学金和贷学金)和间接资助(如便宜的宿舍、伙食、优惠交通费及减免家长的税负等)。慈善家通过捐赠基金或捐现款的方法来支付。

二、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分析

由于具体的国情,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体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一)政府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所有办学经费均来自政府财政。1997年以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实行收费制度。1999年扩招以来,在校生的数量激增,高等教育成本不断上升,国家政府财政对于高教的支持也是上升的,但是与扩招相比,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支出在下降。1999年是我国高等院校实行扩招的第一年,当年的财政性经费占高校收入的62.53%,但到了2002年,则将为51.08%。同时,学生缴纳的学费逐年攀升。

另外,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缺陷是明显的。首先,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从属于行政隶属关系,教育管理部门和其他行政机关对高等学校有着直接的控制,高校缺乏应有的独立办学地位。其次,拨款缺乏科学的依据。最后,拨款缺乏竞争机制。拨款方式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高等教育成本的变化规律。

(二)学生和家长

在我国,家长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分担者。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在居民收入中所占的增长比例过快,超过居民的经济承受能力。

唐详来对我国家城乡居民家庭的高等教育负担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证明在2003年,只有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和最高收入户能够负担得起高教直接成本,即60%的城镇家庭负担不起高教费用。尽管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在不断增加,但有限的收入与快速增长的学费相比较明显偏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等教育支付能力在下降。

到2004年,我国高等教育人均学费4857.09元,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2936.4元,高等教育学费分别占城镇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的53%和170%。部分家庭因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而贫困,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国家大学学费收入与人均GNP比一般不超过20%。只有收费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承受力相适应时才有利于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公平,否则,收费过高将会使很多学生对高等教育望而止步。

家长成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主要承担者,使得大量的家庭担负不起高昂的学费,或是由于支付学费导致这些家庭陷入严重的困境之中。在高昂的学费面前,贫困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失去了应有的保障,可能引发教育机会的不公平,从而导致不同群体高等教育结果的不公平,即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学生所就读的学校质量较差,所选专业也一般是市场价值不高的低收费专业,从而影响他们的生活前景。重点大学和热门专业收费较高,甚至其一般专业的收费都不是低收入家庭所能承担的,因此,如果只依赖家庭经济来源,这些家庭的子女即使学业成绩优秀也只能选择收费低的学校或专业。这些学生在毕业进入就业市场后,大多数仍将从事收入不高的职业,使不同群体之问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社会不公平的进一步加剧。

(三)社会捐赠

社会捐赠主要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其一是居民或社会组织直接与高等学校接触,以奖学金或其他的名目对学校的基础设施与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给予资助,一般是有条件的资助;其二是捐资人将现金或实物捐赠给第三部门(或非盈利组织),再分配给教育部门,从而达到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目的。

我国私人捐赠不仅规模小,而且发展很不平衡,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很不相称。我国私人捐赠过低,并且富豪及民营企业家捐赠过于吝啬。我国不仅捐赠总额有限,而且高校捐赠收入存在严重结构不平衡状况。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院校能获得较多的捐赠,而大多数地方院校的捐赠收入几乎没有。但是近年来,全国许多院校已经具备了相关意识,或者已经行动起来:一是建立了捐赠管理机构。比如许多大学成立了校董会、发展委员会、教育基金会及校友基金会。二是高校捐赠筹资意识不断加强。各个高校充分意识到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作用,纷纷根据自己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捐赠管理模式。三是高校捐赠管环境不断改善。四是国家税收政策对捐赠也给予了很大的优惠。如2004年颁布的财税#2004#39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教育税收政策的通知》对捐赠行为的税收政策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在法律上对于捐资助学行为给予了肯定。

三、结论与对策

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意味着要改变以前由政府负担几乎全部教育成本的制度,增加学生及家长、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负担的教育成本的比例。但是,我国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实施后,政府负担的比例减少,学生及家长负担的比例大大增加,企业及个人捐赠也很少。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主体所占比例,更好地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一)逐步加大国家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

我国政府对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如2006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1087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为3.01%,远远低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规定的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低于4%的规定,也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支付教育经费的能力还有进一步提高的可能。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7243459万元,只占总经费14878590万元的49%,低于国际上的一般标准。所以应进一步增加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国家的教育投入适当向能级低的高校倾斜,减轻能级低的高校教育经费的压力。

(二)适度收费原则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现在已经大部分由个人和家庭承担。我国的学费已经超过了大部分居民能够承受的范围,其收费政策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在考虑高等教育成本个人分担比例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经济机构和居民收入存在差距,在分担高等教育成本时,应该重点考虑按能力来支付。即能力强者多负担教育成本,能力弱者少负担教育成本。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应该遵守“能力支付”原则。

第二,城市和农村学生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应该有所不同。城市里的学生从基础教育开始就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而农村里的学生大多数享受的是一般的甚至很差的教学资源。农村学生本来接受的教育就是不公平的。所以,农村学生比城市学生少交学费也是一种补偿。

第三,不同地域的学生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比例也应该有所差别。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高于中西部,在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时应按不同的地域来区分。东部地区的学生多交学费,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少交学费。

(三)改变政府资助措施

对于无力支付学费、承担教育成本的学生,政府需要进行资助。目前政府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主要是无偿补助的形式,这种形式存在资助数额有限、资助对象混乱的问题。我认为政府的资助大部分应该是“有偿”的形式,如受资助学生需要做一些社会工作或毕业后到比较贫困的地区工作一定期限等,这样既能促使政府扩大资助面,又能防止不应该被资助的学生冒领补助。

(四)完善助学贷款机制

各国经验证明,政府提供的助学贷款是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但是目前我国的助学贷款都是无须担保的,学生的拖欠贷款现象较为严重,导致银行不愿意提供助学贷款,使得这一机制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建议通过建立助学贷款担保机制改善这一状况,如需要贷款的学生要有其家庭、亲友或者同学作为担保人,在其家乡所在地申请贷款。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还款率,有效地减轻银行面临的贷款风险,促使银行更多地发放贷款。同时还建议运用个人信誉机制,建立贷款学生的信用档案。对于还款违约的学生,任何银行不再向其发放任何贷款,从而增加贷款学生的违约成本,提高还款率。

(五)高校自身加大办学经费的筹措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资源的优势,实行产、学、研一体化,通过销售、服务活动及科研合理组织收入,以弥补办学成本补偿的不足。如通过良好的办学条件为企业、社会、团体提供有偿服务获得收入,利用科研成果转化获得收入,等等。另外,高校也可以考虑利用资本市场融资,试发行高等教育长期或超长期债券,探讨从现有的多元办学体制向高等教育债券办学体制转变的途径,缓解高等教育成本的压力。

参考文献:

[1]D.B.约翰斯通.高等教育财政:问题与出路[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0.

[2]王寰安.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原理的适用条件――种定价理论的分析[J].江苏高教,2007,(6):35-38.

[3]麻跃辉.论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系中个人的分担比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4]张麦花.教育成本分担比例对贫困家庭子女求学的制约[J].辽宁教育研究,2006,(5).

第5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引言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教育伴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而发展。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207所,其中高等院校494所,中等职业学校713所;2003年旅游院校在校生总计为459004人 [2]。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中等职业学校881所;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 [3]。在短短6年间,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旅游院校和在校生人数出现了迅速增长趋势。

一.高等旅游教育的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第一所旅游中等专业学校——南京旅游学校诞生,次年建立了第一所旅游高等专业学校——上海旅游专科学校。后来,国家旅游局相继与南开大学等八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办旅游系或旅游专业。这一阶段,旅游高等教育出现,教育管理初步形成体系。

1989~1995年,一些院校纷纷开设本文由收集整理旅游专业或在已有学科下设旅游方向,一时间全国兴起了一股“兴办旅游专业”热潮。本阶段旅游高等教育也迅速发展,其突出特点表现:培养层次多样化。旅游高等教育专科和本科层次得到规模化发展的同时,研究生层次有了新的突破。

以1996年(武汉)和1997年(昆明)举办的两次旅游教育会议为标志和起点,我国旅游教育体系进入了一个规范化和不断完善的发展阶段。1996年,教育部在工商管理类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增设“旅游组”,并于次年将原来属于经济学科下的“旅游经济”专业调整至管理学科,定名为“旅游管理”,隶属于工商管理,为旅游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通过首批云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旅游管理二级学科博士学位点申请,标志着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建立起了专科—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完整的教育体系。2006年东北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在全国率先招收旅游教育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高层次、专业化、高质量的旅游教育师资,以满足旅游教育对高素质教师人才的需求。2012年,国家教育部最新本科专业目录,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新增旅游管理类,将旅游管理专业从工商管理类分离出来。

二.旅游学科的发展

一般认为,学科是一种学术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学科分类一般是依据研究对象、研究特征、研究方法、学科的派生来源、研究目的和目标等五个方面来综合考量的,因此,旅游学的学科构建能否符合上述这些条件和要求,是旅游成“学”的前提,也是关系到旅游学学科地位的关键。下面分别从研究对象,学科属性,和研究方法的发展来探讨旅游学科的建设阶段。

(一)研究对象

目前我国旅游学概论教科书中对于旅游学研究对象的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10 多种,归纳来看,对旅游研究对象的描述可分为矛盾说、关系-现象说、三要素说等三大类[4]。矛盾说的代表人物有谢彦君(2011)、马勇(2008)、何丽芳(2006)、张立军(2003)等。其中谢彦君(2011)认为:旅游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关系-现象说”的代表人物有申葆嘉(2010),李冠瑶、刘海鸿(2005),杨时进、沈受君(1996)。申葆嘉(2010)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运行规律,研究动态旅游现象的一门学科,系统地解释旅游现象各种关系和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三要素”说代表人物有李天元(2009),李肇荣、曹华盛(2006),王兆明等(2007),董观志(2007),周武忠等(2009)。其中李天元(2009)认为:旅游学是研究旅游者、旅游业以及双方活动对旅游接待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之影响的科学;

(二)学科属性与归属

90年代初期,虽然兴办旅游专业的热潮高涨,但是学界却缺乏对旅游基础理论研究的热情。学者对研究旅游是所采用的方法和途径不尽相同,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社会学、地理学、边缘学科等等[5]。1996年的浙江萧山会议上,旅游学者们呼吁加强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才使得旅游学管理学学科地位的确立。文献检索表明,关于旅游学的学科属性问题,国内外旅游学术界已经进行了若干探讨。学者们主要使用“交叉学科”(jarari,2001)、“边缘学科(王德刚,1998)”、“跨学科(谢彦君,1999)、“交叉边缘学科(张立明、敖荣军,2003)””等概念来描述旅游学的性质。

2000年之后,关于旅游基础理论的研究呈现“诸家学说,百花齐放”的局面。谢彦君(2003)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比较了中外旅游与接待业研究,指出,中国旅游研究患有“趋热症”和“应用导向”的问题[6]。他还从学科的角度,用组织机构,研究方法,概念体系,学术规范四个指标,分析了我国旅游学科的成熟度。陈才(2004)在假设旅游学是一门独立学科这一前提下,借用社会学关于学科属性定位的分析框架,对旅游学的学科属性进行定位分析[7],确立了旅游学的社会学科地位。学者们从心理学、哲学、社会学等不同角度,阐述了“体验”作为旅游本质的说法,代表学者有谢彦君,龙江智,张凌云,曹诗图等。

(三)研究范式

范式是一切学科探讨基础思想、技术和方法论的模子,也就是学科的方法论问题。谢彦君(2003)认为旅游作为一个独立学科所应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体系还没有成型,理论范式单一,研究方法不够系统。王健(2008)认为,旅游学科的方法论只能在旅游学研究过程中形成,在研究完成之后才能做出系统的、完整的解释,在此之前只能暂时借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论。在旅游学研究中首先必须掌握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论,它们是方法论的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德的实证论、休谟的“铡刀”命题、因果关系和逻辑思维[8]。陈才(2007)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旅游研究方法论体系的建构问题[9]。

通常,学界将研究分为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前者应用人文方法论,采取定性研究之方法;后者应用科学方法论,采取定量研究之方法。而近些年走进学界视野的“质的研究”介于二者之间。学界关于旅游研究方法论的探讨起步还比较晚,大致开始于旅游社会学科地位的确立,学者们才开始转向重社会科学的方法论体系来探讨旅游方法论体系的建构。目前,在研究方法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少数研究形式化:实证主义和唯科学研究大行其道[10]。实证主义本是旅游学科走向科学道路的正确之途,然而将这么“先进”的方法生搬硬套在目前尚不完全成熟的旅游学科上,势必会给人高度形式化和技术化的感觉。

总的看来,研究者们开始注意从总体的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观察视角来研究旅游现象,研究者开始注意了各门类旅游学科的研究体系的建立和研究范式的讨论,如果这种努力能以持续,不难想象,旅游学科的理论创新的春天即将来临[11]。

三.高等旅游教育发展与旅游学科体系构建展望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旅游学术界对旅游学科体系、基本理论框架、学科建设方面的研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至今也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旅游学科理论体系。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旅游学的研究,而且给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因缺乏科学的支撑体系而不能很好地支持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严重后果[12]。

纵观旅游学科发展与高等旅游教育发展可见,旅游学科的发展几乎是伴随着高等旅游教育的出现而缓慢发展的。起初,高等旅游教育是因改革开放拉动外汇收入而迅速发展的,这一时期的高等旅游教育带有显著的经济色彩,旅游学科被认为是一门没有学问可言的技术性学科。旅游教育属于职业技术性质的教育[13];之后,应旅游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高标准的管理型人才,旅游学科又被纳入管理学科;而今,旅游学的社会学科地位得以确立,但关于旅游学科自身的独立问题仍在发展之中。

第6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一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

一个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与当地经济发达程度是成正比例的。河南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在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工作过程中,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事业改革,培养大批的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大量的行业技术工人的需求,是加快发展、振兴河南的一个关键点。

近年来河南省的职业教育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有了很好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了一批专业人才,推动了河南省经济的发展。同时河南省提出了振兴中原经济,实现中原经济崛起的战略,此战略的提出对河南省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为社会培养合适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

早在上个世纪80 年代,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河南省开始设立第一批的高职院校,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些高职院校为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为此后河南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1998 年,我国高校开始扩大招生,河南省的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截至2014 年底河南省的高职院校数量达到了58 所,河南省的高职教育水平也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在河南省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高职教育的提高。

二河南省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 对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职业教育在这些国家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角色。但是由于我国的历史原因,社会普遍没有认识到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把它作为我国产业机构升级必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来看待,因此职业院校在大家的心中形象很差、地位很低。再加上我国的职业教育在高考录取中是最后一个批次,因此人们一直认为只有考不上大学的差生才会上职业院校,是不得已的选择。

2 现有职业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

目前,河南省有职业院校58 所,各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程度很高。在专业设置上,一听说就业热点就盲目开设,没有考虑到自身条件,结果造成你有的专业我也有,你没有的专业我也没有,省内高职院校的生源竞争更加激烈。比如轨道交通专业,郑州的地铁项目得到国家的批复,郑州开始建设地铁。于是省内的各大职业院校都想借地铁项目分一杯羹,匆匆上马轨道交通专业。有些学校连任课教师都没有,只能开设一些和轨道交通专业没有任何关系的课程。结果造成学生不满意,影响学校后续招生工作。另外学生没有任何专业知识的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没法快速融入工作岗位,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不满。

以上种种均是由河南省各职业院校忽视了职业教育区域性的特点,在开设专业时没有做好定位,没有根据河南省的省情和学院自身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的特色专业。

3 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根据河南省高职学生的就业率数据,我们不难看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对口就业率是很低的。因此高职院校也在不断的改革。为此各高职院校引进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但是,目前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只是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没有后续的实质工作开展。

一方面,企业作为盈利性的组织,在接受学生到企业实习时,只是把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来使用,只让学生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中,学校通常把教授学生技能的工作推给企业,在学校教育时,只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了学生的安全,学校要专门派出教师对在企业实习的学生进行管理,学院教师普遍都不愿意去一线,教师一般不会支持校企合作的真正开展。因此校企合作更大的只停留在合同阶段。

4 专业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

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师分为两类,一种是学校正式教师,另一种是企业聘请教师。河南省各职业院校正式教师多为研究性教师,实践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近几年学校开始尝试向校外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教课的方法,但是收效甚微。一方面,学校能够给企业能手的报酬很少,希望企业能手能无偿的培训学生,这样企业能手来校讲课的热情自然不高。另一方面,企业技术能手在学校只能兼职上课,无法正式成为学院教师。企业的工作本就很辛苦忙碌,因此企业能手就更无法抽出时间来学校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了。

5 重视技能教育忽视素质教育

在一些高职院校,高校教师认为只要教会学生相应的专业技能就行了,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就可以忽视。高校甚至在课程设置上砍掉大量素质教育的课程,认为这些是没有用处的。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目前,我国青少年的犯罪率和自杀率逐年上升,究其原因是青少年对社会对家庭的认识偏颇造成的。

技能教育教会了学生基本的求生技能,素质教育教会的是学生如何更好的融入社会并服务社会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过程。单纯的技能教育使得学生功利性很强,急功近利,只注重个人利益眼前利益,一旦个人利益受损就会无法适从,做出一些不利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事情。

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培养人格健全的人,因此高职院校不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三促进河南省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政策建议

1 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变群众观念

发展职业教育,转变群众观念很重要。在改变群众观念中,政府应该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首先政府应明确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而已,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工资都是令人敬佩的。职业教育做得比较好的国家是德国。政府可以通过公众媒体向社会公众介绍德国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介绍德国职业人才的社会平均工资、福利水平,吸引大家将目光聚焦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上来。

其次应努力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水平。河南省也可以借鉴上海、深圳的做法,通过向高技能人才提供当地户口和住房的优惠,吸引高技能人才。进而通过榜样的示范效应,鼓励大家关注职业教育,投身职业教育。

最后,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在专业设置和办学质量上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监管力度,敦促高职院校务实办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对口就业率,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职业教育的优势,自觉选择职业教育。

2 立足全省整合资源,推行“校校联合”

河南省是粮食大省,未来也将在粮食上大做文章,对粮食相关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人才需求缺口也较大。目前各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考虑到河南省的省情,培养的人才大多向东南沿海流失,不利于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在专业申报时,政府应引导高职院校向粮食方向倾斜,体现职业教育的区域性,为河南省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专业人才。

河南省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追求“大而全”,专业数量很多,一些专业没有优势,根本就招不来学生,或者只招到很少的学生,专业无法真正开设,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此,政府应整合全省资源,推行“校校联合”。

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和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都是河南省较好的职业院校,两所院校均开设有数控和旅游管理专业。从办学条件到办学历史我们都不难看到,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在数控专业上具有比较优势,郑州旅游职业技术学院在旅游管理专业具备比较优势。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自开设没有比较优势的专业对社会来说是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两个院校可以采用“校校联合”的方法,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使教育资源和社会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为社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能人才,为县域发展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加大院校与企业的地域联系,改善校企合作模式产业聚集已成为各地发展经济的不二选择,为了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提高校企合作的效果,政府在规划产业聚集区的时候要考虑到学校的因素,将产业聚集区设置在高校附近,这有助于校企合作的开展。此外也可以在产业聚集区设置教学培训点,通过教学培训点来推动校企合作的开展。

为了解决企业在对学生培训时“留一手”的情况,可以通过订单教育的方式解决。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和学校的情况,共同设置专业课程,企业和院校共同组建教学队伍、共同培养学生,使学生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解决学生的对口就业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效果。

4 加大教育资金投入,吸引企业人才进入高校职业教育是向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行业,它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实践能力,因此就需要大量的实验、实训,因此对教育资金的需求量就很大,为了发展职业教育政府就需要增加教育资金的投入。

首先应加大对实训基地的投入。实训基地担负着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重担。一些职业院校由于实训基地设备陈旧,严重影响到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而实训基地一般是比较烧钱的项目,例如一些硬件设施动辄百万,高校没有实力完成。因此需要政府加强对实训基地的投入,为学生提供先进的实训设备,提升实训效果。

其次应加大教师待遇方面的投入。职业教育担负着为区域培养人才,提高本地经济的重担,河南省高校的教师待遇和其他省份相比是处于较低水平,企业优秀的技术人员因为薪酬的原因也不愿意投入职业教育行业。

最后应增加教师培训投入。“名师出高徒”,没有一流的师资队伍怎么培养一流的技术工人。在教师的教学生涯中,应不断的提供培训机会,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准备。

未来20 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黄金上升期。虽然河南省的高职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尝试,改变不足,搭上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顺风车,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水平,促进河南省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瑛.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矫正策略[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第7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论文摘要:法律课程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中众多专业普遍设置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受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影响和决定,其教学方法还受到法律专业特点的影响。本文思考法律课程在成人教育中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时,提出应在明确成人教育定位的前提下,分析法律课程教学的特点,分析法律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从了解学员到教材选择、细化课程设计、再到理论和实践教学,及辅助教学六方面提出建议,探讨适合成人法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方法,以期能促进法律课程教学实效。

法律课程作为人文社会类课程,是一门与社会紧密联系、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法律课程既有法律专业的法律课程;也有作为公共课的法律课程,本文探讨一般意义上作为整体的法律课程与其他课程相对而言的特殊教学方式和方法。

法律课程作为成人高等教育中众多专业普遍设置的基础课程,它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受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影响和决定,其具体教学方法还受到法律专业特点的影响。因而,在研究思考法律课程的教学问题时,应在明确成人教育定位的前提下,分析法律课程教学的特点以及现存问题,寻找适合成人法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方法,以促进法律课程教学实效。

一、导论

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成人教育受市场导向和制约明显,所开专业往往是快速反映市场需求,培养市场急需人才,更侧重培养学员的应用能力。成人学员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的,以业余教育为主,“成人学习者普遍有来自年龄、时间、精力、信心等多重因素影响,来自工作、家庭、个人生活等多方面的负担。”[1]随着社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成人的学习往往带有很强的功利性,要“利于当下”,“成人多重的社会角色和各个发展时期所具有的不同发展任务,从而形成了成人学习领域宽泛性和成人学习途径的多样性。”[2]所以成人高等教育要围绕学员的差异性需求,充分体现和发挥多层次、多形式教育手段,使学员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二、法律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未能体现成人教育的特色

成人教育的定位和特色应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而目前情况是,许多成人高校照搬普高教育模式和方法,“在课程教学上,成人教育大量套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所设专业与普通高校雷同,课程内容也与普通高校近乎一样。这样一来,造成了课程的实践性太弱,不适合成人工作上的要求”[3]。成人教育的课程尚未摆脱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课程编制暴露出实践教学薄弱等问题[4]。其中的法律课程同样如此。目前法律教材版本教多,强调课程体系的完整性,为追求学科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偏重理论知识系统性,理论教学越来越“专”,学习内容越来越庞杂,课程内容与实际联系不紧密。就成人学生来说就显得距离生活遥远,导致学生摸不着门路,觉得太深太复杂而产生畏难情绪。

(二)师资的教学问题

以学员为学习主体的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实践中存在授课教师如果不了解学员层次、水平和需求,不根据学员基础、需求差异性设计课程,自然也无法激发学员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一方面强调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另一方面我们的法学教师总体上又缺乏实践活动的经验。法律课程师资往往是从法律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大学讲台,从学校到学校,对法律的认知大都来自于书本,知识结构一般为纯理论性知识,缺乏法律实践工作经验,也缺乏对司法实务的感知和了解,因而教学就主要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虽然在成教中曾大力提倡“双师”型教师,有部分教师在兼职从事律师或仲裁员工作,但总体数量并不大。成人高校的师资目前状况处于一方面在法律基础理论研究上因缺乏一些客观条件,与普通高校法学院相比研究不足,同时,又缺乏法律实践经验,造成理论和实践水平均不高状况。有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从事律师或仲裁员工作,本身“含金量”高,办理案件的收入高于教学授课收入,忽视了教学的精力投入,把兼职的副业变成了主业。

(三)尝试教学新方法的困难和问题

传统的法律课教学多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记,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单纯的灌输与接受的“交流”方式。这种教学方法的长处是能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在较短时间内领会法律思想和内容要领;不足之处是学生缺乏主动性,易形成思维上的惰性,习惯于被动获取知识,无法形成独立思考和思辨的能力。

目前,对实践性教学方法讨论和尝试比较多的是案例教学法、诊所式法律教育、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实习等。其中,案例教学法和诊所式法律教育因根植于英美法律体系土壤,目前在十几所普通高校法学院还处于试点中,且是在法学院高年级中采用。对成人高校定位来说,这两种方法不太适用。

审判观摩、模拟法庭、法律实习方法在成人高校的法律专业中一般都在采用,但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用到较多的教学资源,如场所、设备、实习基地等,而且学习活动的组织难度很大,因为成人工作时间不一致,社会角色较多,他们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和统一。实践教学中安排、操作、实施上的麻烦和不便,使得实践课普遍不受重视。有的学校做了一些新的尝试,为学员开设实践性课程,聘请的教师是具有丰富的法官、检察官、律师和仲裁员实务经验,但很难坚持,一方面这些法律工作者有本职工作,另一方面缺乏教学的经验,对如何设计课程进行教学活动还是存在问题。

在法律课程采用比较多的是在教师讲授过程中穿插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案例分析不同前面所说的案例法律教学,总体上说它比案例法律教学简单,教师以一个或多个案例引出说要讲解的课程内容,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在教学过程中也时常安排一些诱导性提问,希望通过“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潜能,但限于成人学员法律功底,启发式教学也往往收效甚微。采用课堂讨论时,因设计不周全,难以激发学员积极性,导致出现要么冷场,要么走题,要么问题仍转回教师,没有达到讨论效果。

综上,实践性教学的“吃力不讨好”,使得很多教师不愿意投入精力去尝试和完善。

三、解决建议

(一)了解学员

学员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了解学习者的需求是开始各项教学安排的前提。任课教师在教学前应该花时间去了解拟授课班级学员情况,制定适合任教班级专业、能力特点的教案,而不是同一门课一份教案在所有任课班级使用。

(二)选好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首先获得资料,教材质量是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开启法律之门的钥匙,成人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或尚未养成,他们对法律课程的第一印象是难、枯燥、深奥等消极印象。所以,成人高校适用的法学教材不宜太深,选择的教材应以现行法律规定为中心,以基本理论问题作为框架,理论讲解浅显易懂,贴近学生工作生活的教材,这样也便于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补充处理,适应不同专业及层次的学生。

(三)细化课程设计

成人教学中要适应学生的差异性,可以细分层次,设计提供一些用于扩展课程的学习资料,满足学员不同层次的需求。加强课程内容灵活性,侧重基础知识和实用知识或技术,发挥学生自主性学习。虽然成人学员学习自主性差,学习习惯也不好,但在目前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他们的学习需求是迫切的,如果取得文凭同时,能让他们得到学习乐趣好处,体味到收获的话,自然他们会主动根据其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拓展学习空间,以实现更多价值。

在制定授课计划时,合理设计课程、综合运用多种新教学方式,特别是案例分析教学对教师课程能力即专业综合知识和驾驭课堂的能力要求很高,为达到教学效果,要求教师提前进行充分备课,教师对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判例等问题深入思考,对可能遇到的教学疑难,学生提问寻求最佳解决方案。

(四)理论教学建议

课堂理论讲授在法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离开知识传授,所谓实践教学就失去了根基。虽然成人教学强调自学,但是学生是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学业的,自学时间有限,这样,课堂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 转贴于

首先,法律理论讲授内容要针对成人学生的基础和学习时间,不适合深层次全面铺开,也不可能将法律全部体系详细学习,只能框架性的,有选择有重点的教学。教师的讲授尽量以现行法律规定为中心展开,选择出常用的、重要的法条,用典型案例阐释其涵义,讲解其应用,结合生活和工作中现象、问题,通俗易懂讲解,再用同类案例加以强化,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注重法律思维和精神的引导。

其次,面授中注意互动,教师与学员平等交流,授课方式最好使用多媒体,科技发展到今天,教师除依靠学识,声音表情完成教学,还需要增加电脑技术带来的丰富声音、图画、动画形成视觉和听觉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得课堂更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新颖性,学生更易于感兴趣,集中注意力。

教师讲授时,穿插答疑、讨论、情景模拟等一种或多种新颖方式。避免教师单向灌输。在运用这些方式时,必须注意几点:一是安排的授课方式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出发,利于问题的解决就选用什么方式,方法为内容服务。二是设计内容要符合学生状况和学习需求,教师事先要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要求特点和教学对象的知识状况、学习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好开展这一方式的基本程序,包括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对策。三是在进行过程中,要加强指导和应变,启发学员独立思考、平等交流、各抒己见。引导学员之间的协作和交流,理性沟通和争辩,结束时再引导学员对所分析的问题进行梳理,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同时也允许不同意见的保留。四是及时总结方法使用的教学得失,找出问题和不足,并思考改进措施,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五)实践教学建议

法律理论、法律概念、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转化为法律具体适用之间还存在一个中间环节,这一转化环节应在教师的指引下进行要相应的法律实践活动。法律实践教学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法学教师,需要学校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以及安排实训基地、实习单位等硬件条件,并采取管理措施鼓励教师的实践教学。学校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实践教学方式,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可行性和实际效果,不能以脱离实际情况追求创新而安排华而不实的实践教学内容。

目前,无论在法学专业还是公共法律课中都比较普遍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方法。在我国的法制建设日趋完善的今天,电视、报纸、网络等越来越多的媒体将触角伸向法治领域。《今日说法》、《法律讲堂》、《法制与道德》、《拍案说法》等节目都以通俗易懂且具代表性的案例为对象,通过专家学者对其中法理的分析点评和诠释,将法律生动地展示给了观众,社会效益很好。同样,在我们的法学教学中,案例分析教学无疑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新型案例教学以案例的学习为中心,以案例为讨论内容,加深学生对成文法的理解和运用,可以使学生知道,所学的“知识点”应用于何处和怎样具体应用,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仅限于熟记法的条文,而不懂具体运用;或只是泛泛地讨论一些规则,但不了解规则的实际效用,就不可能掌握法的精髓。

笔者长期任教经济法和行政法课程,都是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法,经常以最新媒体报道的热点进行案例分析,如在2009年授课时,经济法课中,以上海“楼脆脆”莲花河畔倒楼案讲解合同法中的违约责任及救济;以“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讲解我国的反垄断法。行政法课中,以上海浦东和闵行区发生的“钓鱼”执法案讲解行政执法主体和执法程序。这种教学方式不但在讨论中学习了相关法律规定,甚至更深层次关于体制、价值观等的讨论,而且能引起学员讨论的热情,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使学员成为课堂的主体,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案例教学要成功一部分取决于案例选择的典型性,另一部分取决于教师的分析技巧,设置巧妙提问,引导学生展开讨论。

无论哪种实践性教学都应避免随意性。做好课前准备,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内容、方式、要求、考核等应做出具体规定。

(六)用好辅助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快速发展,目前在许多地区的远程教育电视大学、业余大学和社区大学等都充分利用互联网,建设网上课堂,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成教学,教师为学生提供信息和资源支持,这大大方便了学员学习。所以,教师应把不断完善网上课堂内容作为常规工作,对网上教学课程录像、案例分析、网上答疑、BBS、网上作业、参考学习资料等内容不断充实。

教师还要重视对学习小组的辅导,《礼记·学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为学员提供学习目标、范围、进度和方法的建议,对他们提出的疑难点进行针对性辅导。教师还要督促检查学员学习进度,通过必要的教学检查如作业、测验等,提供一种客观度量,及时了解学员掌握情况,确定需要查缺补漏的内容,调整教学方案。

四、结语

对法律课程教学的研究要立足于成人教育特点和定位,以此为起点,同时又以此为目标,我们不仅要传递法律知识而且使学员形成法律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在实践中充分发掘和尝试新理念,对法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从成人教育的定位出发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索出适合成人教育法律类课程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取得教学实效,以服务于成人教育事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不同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瑞麟.试论现代远程开发教育的教学模式与课程体系[J].教育研究,2009(08):74-77.

[2]黄健.成人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技术[J].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64.

第8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中医院校 大学生创业 创业教育 思考 建议

随着每年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加上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促进大学生就业不仅成为国家关切的大事,也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大事,大学生自主创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途径,其作用越来越明显,也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本文基于中医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并结合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完善大学生创业教育,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为中医院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打开智慧之门。

1.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1.1 数量少,质量不高

中医药院校作为专业性很强的高校,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专业分类主要以中医药和非医学类,从往届毕业生创业的情况来看,医学类中针灸推拿专业学生创业稍多,非医学类则以贸易、计算机等专业学生创业较多,但总体数量较少。WwW.lw881.com而涉及到的创业行业也有少许依托自身专业特长而自主创业的实体,如推拿馆、药店等,为数也甚少,更多的是礼品店、网吧、饭店等,特色不鲜明,进入门槛较低,竞争程度激烈,总体质量不高。

1.2 创业意识不强

医学专业学生的传统思想还是想进医院,,愿意从事其他行业的相对较少,因此创业对于他们来说,难度更大。而计算机、贸易营销等等其他非医学类专业就业相对容易,创业的意愿也不强。

1.3 创业能力有待提高

大部分自主创业的大学生由于对创业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只是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劲,同时由于对创业困难估计不足,抗风险能力较差,多数自主创业的实体生存时间不长,不能带来长期影响。

2.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的因素

2.1 有利因素

2.1.1 国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

从2006年至2010年,中央共出台10项扶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措施,涉及到大学生创业的行政事业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放宽市场准入、税收优惠等方面,这无疑对大学生自主创业带来极大地动力。

2.1.2 学校重视

大学生就业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各高校对此一直非常重视,在自主创业方面,也都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如安徽中医学院在资金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并且对于每一个创业实体都亲自上门进行指导和关心,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点。还专门设立招生就业处,督促和指导各二级学院的学生就业工作。并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强化就业指导课的作用。

2.1.3 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

创业者作为创业的主体,既要有精神、行为、结果[1],因此需要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态和勇于实践的踏实作风。而大学生作为最活跃、最有激情和上进心的群体,他们对新鲜事物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并具有冒险精神,对自我价值的实现孜孜以求。这些特质对大学生创业来说,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

2.2 不利因素

2.2.1 创业的主动性不强

尽管大学生有着积极、上进、创新等优秀的特质,但是由于对创业的繁琐和困难,以及创业风险的忌讳,会产生对于创业的恐惧,因此也导致创业意愿的不强,主动性不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而转移到创业上来的,带着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2.2.2 创业资金的缺乏

金钱资本作为大学生最为短缺的部分,一直以来都是制约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像中医药院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且家庭贫困的学生不在少数,因此在本身学习、生活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创业资金的筹措更是一大难题。

2.2.3 社会经验不足

学生在校园这样一个相对单纯、简单的环境

中生活学习,各种能力的成长也多是在校园这样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获得的社会经验也相对表浅,当走出校门,自主创业,应付社会事务时,自然对外界的“干扰”缺乏正确的处理方式和方法。

2.2.4 创业氛围不够

创业氛围的不够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一方面是在校创业学生的人数少,团队少,成功的案例也较少,缺乏典型的示范作用;另一方面,创业讲座组织的少,也没有专门的创业协会,创业活动的组织开展也就无从谈起。

2.2.5 创业宣传不到位

相关创业知识的宣传不够,如开公司办实体,大学生应该怎么去注册公司、如何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大学生创业应该选择什么样合适的项目以及经营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

2.2.6 相关扶持政策的落实不到位

国家、地方出台的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在真正落实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到位现象,还需进一步到位和完善,如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的申办程序等要求较多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3.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3.1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创业教育起步较晚,2005年,笔者所在的安徽中医学院第一次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就业指导课也逐步走上正轨,逐步被纳入到学校的教学计划当中。尽管如此,仅有五年的我校创业教育,还仍处在起步阶段,纵观其他中医药院校,情况也相似。

3.2 创业实践机会较少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目的,按照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2]。这对于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而对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实践机会的获得,对于大学生创业者来说,更显可贵。但目前,有些中医药院校特别是中西部的中医药院校还尚无大学生创业示范点和创业实践基地,而大学生创业服务点的建设也尚待加强。

3.3 创业教育方式不够丰富

中医药院校的创业教育方式基本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中的创业教育,多是理论教学,缺少针对性指导。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创业计划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三是请成功创业的毕业生回校做创业报告。但目前还缺少真正意义上的创业实践教育。

3.4 创业教育者素质有待提高

现在多数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多是辅导员在担任主讲教师,辅导员尽管对学生非常熟悉,对专业发展前景也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这方面还是缺少专业的知识和专门的培训。

4.对于中医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和建议

4.1 重视认识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大学毕业生通过自主创业,可以把自身兴趣和职业紧密结合起来,有利于实现人身价值;有利于大学生培养自立自强、风险意识、团队精神、以及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创新型思想的发挥,为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提供人才储备;也有利于缓解国家就业压力,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所以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实现充分就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意义,从而重视大学生自主创业。

4.2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的宣传

大学生创业氛围营造的好坏和宣传的程度有着一定的联系,好的氛围能产生发散效应,从而带动更多的学生认识创业,参与创业。因此在宣传方面应该做到:一要重视大学生创业先进典型的宣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何况榜样就在我们身边。二要加强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宣传,让学生了解、领会政策并利用好政策为创业做好服务。三要宣传如公司注册、店面开业等的程序,让学生明了于心,减轻创业大学生创业的畏难情绪。

4.3 重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目前无论是在大学生本人还是学生家长,更多的想法是毕业以后找一份安稳的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在现在来说,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如何让创业成为大学生的一种择业模式和成长理念,当前的工作就是要帮助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让创业能力成为其除学术能力、职业能力外的第三种能力,成为通向创业成功的有效“护照”。

4.3.1 创业培训应形式多样

作为大学生,缺乏一定

的社会经验,创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也一般,看问题容易乐观,缺乏市场意识,心理素质也较差,因此在创业培训的过程中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应该多样化,一方面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商业、法律、社会知识等,另一方面可采取讲座、参观、考察、经验介绍、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培训,甚至有的还可采用跟踪是的辅导和扶植[3]。

4.3.2 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完善

现在国内很多高校都已经设立了创业学这门课程,而浙江大学更是早在1999年就设立了创业管理强化班,并率先开展了创业高级管理人才的培养和研究,创立了一种“多通道、阶梯式、复合型”的高层次管理类精英人才培养新模式,并成为全国首家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授权的创业管理硕士点和博士点办学单位,同时也是全亚洲第一个创业管理博士点[4]。由此给浙江大学带来的是培养了一大批高端创业人才,创办了几十家具有良好商业模式的企业,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而中医药院校中的创业教育多源自于就业指导课课程,且里面涉及创业的内容不多,而授课教师在讲课时,因自身欠缺创业的体验,提及创业的也较少。在创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在中医药院校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是当务之需,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就尤显重要。

4.3.3 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亟待建立

创业教育落实到根本,那就是要去执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稳定的执行平台,一方面可通过产学研结合的途径,创立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通过实践环节的学习,提高学生创业实践的能力;两一方面可集约校内的创收部门筹集一定的创业基金,建立创业基金会等组织机构,帮助和支持学生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创立一些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的项目[5];或者拿出一定的校内资源,如相关校内政策的倾斜、学校门面房的支持、学校技术的支撑等设立一定数量的校内大学生创业示范点,通过征集创业计划书,对参与创业团队进行面试选拔的程序和方式,让更多想创业的学生参与进来,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创业体验。

4.3.4 培养大学生创业的良好心态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6],大学生毕业后急于实现个人价值,亟待社会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创业大学生的心态,急功近利成为阻碍大学生创业者职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养成良好的创业心态,就需要我们在平时教育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坚持去做一件事情,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仍若东南西北风的豪气。还要让学生学会面对利益,要让学生知道团队利益才是最大的利益,不要舍本求末,损人利已。

创业大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心理素质,能合理应对创业风险,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审时度势,把握时机,果断出手[7]。

4.4 重视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创业教育不应只是辅导员群体的的教学任务,而更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教师的参与,一方面我们要积极引进创业管理类专业课教师,可入编到就业指导课教研室或者管理学教研室;其次加大对辅导员的培训力度,争取使得每位辅导员都能通过就业指导师资格认证或选送相关岗位人员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进行在岗再学习;再就是聘任有丰富创业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还需要聘请一些与学生创业相关的机构,如工商局、税务局、教育部门等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通过以上四种方式,可确保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力量和水平得到不断提升,从而保证了创业教育的教学质量。

大学生创业能力的提高,无论是对于大学生本人价值的实现、民族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中也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社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和重大举措,因此在高等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这也是对党的这项重大举措和战略的有力落实。

参考文献

[1]金晓龙.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j].商业经济,2010(6):122.

[2]郭晶晶.浅谈社会实践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4):58.

[3]李晋东.大学生创业培训刻不容缓[j].安庆科技,2004(4):24.

[4]金雄伟.大学生创业:如何让成功率更高[j].人民论坛,2010(5):54.

[5]张玉贤,张利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思考[j].科技教育,2010(07):131.

第9篇:高等教育建议范文

关键词: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利弊

“全球化”是当前社会中各个领域出现非常频繁的字眼,它已经成为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知识经济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到来实际是对传统教育的严峻挑战。当前世界经济在全球联动中。教育的重点不再是传承现有知识,而是创造开发出符合现代社会的新的知识。而现代大学正是要担负起这个任务。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从20世纪末开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已经被看作是实现国家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如果不对知识经济给予充分的重视那么它在全球市场中就会落后,而对于处于知识经济最前沿的商等教育,就必须给予更多的重视。

知识经济为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也会有许多不利因素,如果不很好的处理将会影响并阻碍我国高教的顺利发展。在笔者看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利是远大于弊的,因而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利,采取有效的办法进行改革,兴利除弊,使我国高教发展更加融入知识经济时代。

一、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定义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现代大学的功能也发生了历史演变与拓展,高等教育的国际文化交往的功能逐渐显露。可以说交往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功能,在这种良性的交往中,不仅为我国带来了国际先进的教育思想,也引进了大量国际资金,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机遇,对我国高教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一)学习和引进国际先进教育思想与科学技术,推动我国高教由封闭走向开放。促进本土与国际文化的融合

知识经济首先就是要求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通过知识创造财富。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到国家小到一个企业甚至个人都认同了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重要性。知识的国际传播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等教育作为知识传播与创新的摇篮,也担负起国际文化交流的重任。高等教育不断参与到知识经济中,更加有利于我国高校学习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提高办学水平;借鉴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避免走国外大学曾经走过的弯路;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们的智力资源得到有力的补充;在传承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融入国际各种不同文化。使我国高等教育的视野更加广阔,融合东西文化于一体。培养出更适合国际经济交流的国际性人才。

(二)给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带来良好的机遇,促使我国高教提高办学质量。由刻板的继承走向创新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使得学生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选择大学时更加的自由,我国高等教育正在逐渐步入一个开放的国际性的教育大市场,必须同时满足社会的需要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给我国高教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人才的需求使得高等教育重新回到社会的中心,高校也开始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重视改变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不能是千人一面的,而必须注重特色的培养。学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我国高等教育在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同时,更要重视创新,知识的传承不能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求,只有不断创新的知识、思想和科学技术,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弊

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必须在积极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清晰的认清我们的国情。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现实,那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是不符合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本土高教与国际接轨中,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现有的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同时由于在国际间经济交往中国际型新型人才需求增加,并且人才素质要求提高,从而造成了我国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力资源的竞争压力更加增大;处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市场经济,忽视了社会效益,也忽视了教育的本性,从而造成了高教资源的巨大浪费。

(一)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教育本性,并且造成高教资源巨大浪费

在知识经济发展中能最快获得利润的专业成为了高校发展的兴趣,这是高校追求经济效益的突出表现。一些高等院校把专注于目前适应市场需要并且能获得更大物质利益的专业,追求暂时的市场效益;忽视了一些暂时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专业,而这些专业往往是基础性专业,冷落这些与人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基础学科的研究必将造成高等教育发展的失衡。我们必须认清的一点是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不能打破,否则就会违背教育规律,如果高等教育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将必然会破坏我国教育的总体发展,埋下深重的隐患。

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然而如果只把“知识”与“经济”划上等号,我们的高等教育将会失去它最根本的本性,失去大学的理想。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精神的后果是隐蔽的,但这却是给我们高等教育的发展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炸弹,学生将在重技能轻理论的教育下造成知识的悬空,并且更甚至在缺乏人文知识、精神关怀的影响下造成人格的不健全,这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将是一大隐患。

(二)人才培养模式受冲击,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

知识经济需要的是掌握国际经济交往技能的人才以及具备最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因而造成了与此相关的高等教育专业盛况空前的火热。而人文专业或基础性专业的就业情况则冷淡的多。这就造成了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失衡,人才培养模式也受到很大冲击。

除了这种集中性的人才需求过热外,笔者认为各国对人才的抢夺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发达国家从发展中国家抢夺人才。一种是企业与大学之间抢夺人才。经济全球化使各国人才的全球流动性增强,不少外国的留学生来到中国,但更多的是我国人才的外流。发达国家在吸引人才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它们以提供更好的科研条件和生活条件,争夺到发展中国家的大量高层次人才。另外企业为了适应知识经济发展,以高新科技创新为目标,加剧了同高等院校人才的抢夺。许多国际企业纷纷在我国设立了研究机构,吸引我国的高层次人才开展科研。同一课题在企业与高校同时进行,往往企业更能够吸引到高层次人才为其服务,因而大量具有高新科研能力的人才离开了高校,流入了社会企业。这种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三、知识经济时代我国高教发展之改革建议

任何事物的前进都要考虑内部和外部因素,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内部因素是其自身的制度,外部因素是市场的影响。

(一)内部:树立国际意识,实施高教改革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人才,也就是运用知识创造财富。同时经济全球化也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在国际贸易往来中熟练应对的人才。高级专业人才的要求但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并不能适应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多元化要求,教育思想、教育体制都较落后。要适应全球化发展就必须实现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和教育结构的多样化,高等院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可以吸收国际先进的教育经验与成果,包括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体制,学习先进的教育内容与方法等目。

我们不能一味迎合知识经济的需求,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为培养符合社会当前要求。急功近利必然是会得到较快的回报,但当前的目标在将来的社会却未必成立,学生在这种片面的教学思想下也会造成人格、能力的部分缺失。这对我们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了我们的高等教育一定要是综合素质教育,“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培养学生实用性的专业知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人文修养和精神关怀,将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相结合,在增强竞争力的同时也实现人才可持续发展。

(二)外部:加强国际合作,减少人才外流

我国始终在为融入国际化作各种努力,许多国际经济组织我国都有积极的参与,这些国际经济组织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使我国更加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我们可以通过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共同实施科研项目等途径,不断扩展与别国的交流与合作,也同时迎接国际间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给我国高等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都带来深刻的影响。

高级人才外流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最显著的问题,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对抑制人才外流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当中国拥有能力培养出世界顶尖人才时,我国的优秀学子就不必到外国深造,就会大大降低人才外流的几率。

高等院校的研究机构加强同企业间的合作,变“抢夺资源”为“资源共享”,创造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主动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高端人才留在高校,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把成果投向企业和社会,达到高等教育同社会经济的双赢。

参考文献:

[1][8][9]《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曾永平,李雪平,论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经济师,2010(04):146-147

[3]区向丽,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j]经济师12007(03):9-10

[4]尤德林,高等教育改革在知识经济层面上的七个误区[j],教书育人,2003(05):6-7

[5]栗献忠,张才彬,知识经济与高等教育创新[j],鲁行经院学报,2003(03):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