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农村劳动力现状精选(九篇)

农村劳动力现状

第1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详细阐述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剖析了形成当前现状的原因,并指出只有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点就是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数量充足,但其质量却并不令人乐观,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必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西奥德·舒尔茨通过对美国半个世纪经济增长的研究指出:物质资源投资增加4.5倍,收益增加3.5倍;人力资本投资增加3.5倍,收益却增加了17.5倍[1]。这说明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贡献率不断下降,而人力资源的贡献率却逐渐上升;农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不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更多地表现在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各方面条件受到限制,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近年来,许多专家学者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时,指出“农民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发展的灵魂。”必须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大部分农民处于较低文化水平层次,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具体为六个字“一大、六低、一弱”。

“一大”是指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我国农村中有近5亿劳动力。据专家推算,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条件下,农村只需1.5亿劳动力[2]。也就是说,在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有3.5亿属于富余劳动力。我国农业资源相对匮乏,庞大的农业大军与有限的耕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人多地少的矛盾更为突出。

“六低”是指农村劳动力思想素质低、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低、经营管理素质低、身体素质低、劳动生产率低。

(一)思想素质低。我国农村受长期自然经济的影响,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小农意识浓厚,思想保守,满足于现状和眼前利益,缺乏较强的成就动机,对新观念、新技术、新事物反应冷淡,商品意识淡薄,缺乏经营观念。

(二)文化素质低。在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占20%,小学占40%,初中占29.5%,高中占10%,大专以上仅占0.4%。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计算,全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79年,而美国农民大部分是从州立农学院毕业的;法国7%以上的农民具有大专文化;德国6.7%的农民具有大学文凭;日本农民中5%是大学毕业生,高中毕业生占74.8%[3]。另外,受到妇女生理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的影响,致使妇女及其家庭无法正确认识妇女教育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妇女劳动生产能力,有利于提高妇女的人力资本,从而造成了农村妇女劳动力素质不高,更低于男性劳动力素质。全国从业人员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男性从业人员占83.9%,女性从业人员则占88.1%。2000年我国男女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分别为51.63%和48.37%,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高3.26个百分点,以农村总人口8.0739亿人计算,女性人口应为3.9亿多[4]。几近半数的农村女性,无疑是农村劳动力的重要支柱,她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的整个素质水平。总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将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

(三)科技素质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属于体力型和传统经验型农民,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要求。在农村劳动力中,近80%的劳动力没有特别技能,可谓是“科盲”。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有14%的劳动力掌握了工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技能,2.8%掌握驾驶技术,3.2%掌握农业技术[5]。我国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不足20%,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

(四)经营管理素质低。农村从事种植业的农民多半停留在传统耕作水平上,生产方式简单,劳动手段陈旧,经营管理粗放。他们不计劳动资料成本和劳动力投入成本,不讲投入产出效益,不会合理配置劳动资源,调整生产结构,无法预测市场变化。从事乡镇企业、交通运输、商业服务等第二、第三产业的农民,尽管其经营管理素质优于种植业的农民,但绝大多数人的经营管理并非自觉意识下的行为,仍是一种凭直觉经验的,带有相当程度盲目性行为。

(五)身体素质低。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比较落后,农民的平均生活水平较低,基本上是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食物构成和食物营养简单,因而身体素质较差。特别是山区、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刚解决温饱问题,农民的营养不良,饮食结构不合理。农村卫生保健条件差,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平根本满足不了广大农民的需要。加上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和问题,人口生育质量低下。据统计农村残疾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6%,弱智儿童占人口的15%。农村劳动力中还有少数人格不健全、有心理疾病等患者[5]。

(六)劳动生产率低。劳动生产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与社会创造力的总标志。《2001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显示:1997-1999年期间,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为316美元,仅相于日本的1.03%,韩国的2.58%,巴西的7.35%,约为印度的80%。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以及高层次文化程度人员比重过低,必将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给我国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及城镇化进程带来严重制约。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成因分析

1.观念较落后。长期以来制约着我国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除了经济落后、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落后的客观原因外,更重要的是主观的因素,即观念上的落后,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并且过分强调客观条件的不足,缺乏主观的追求。尤其在眼前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村中多数人未真正摆正读书与挣钱的位置,没有树立起以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以高素质形成再就业竞争力的观念。主要表现在:一是认为多读书不划算;二是不读书照样能挣钱。

2.投入不足。政府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全国财政收入中中央占51%,省级10%,地市17%,县乡两级共计不过20%左右。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表明,目前全国义务教育投人中,乡镇负担78%,县级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6],财权与事权极不相称。在投入规模方面,政府投入农村教育的经费十分有限。从总量上来看,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重偏低。2002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为13.76%,比上年的13.31%增长了0.45个百分点,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仅为3.17%,仍未达到1996年国家提出的2000年“财政性教育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的水平”的目标。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美国1949年3.3%的水平,明显低于中等收人国家4.48%的平均值,更低于高收人国家5.66%的平均值[7]。

3.体制不适应。对于文化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民已有一定认识,对提高自身素质也有迫切要求。但是目前的农村教育体系和农业科技的供求现状却使农民无法有效提高自身科技素质,难以完成自身人力资本的积累。从整个农村教育体系来看,农村“三教”(即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分割或残缺,农村教育脱离实际,使得农民素质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是按照城市的教育体系建立起来的,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基础教育没有任何区别,从学生的学习目的到学校的培养目标都是一样的,并不是为了培养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而是为了高考应试。与农民直接相关的农村职业教育也脱离农村实际,“升学无希望,打工无出路,回乡无技术,致富无门路”是学生普遍面临的困境。真正能为农村服务的成人教育又面临诸多问题而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

4.管理不完善。整个中国的农村教育系统,过去都是由教育部门条条管理,农村县镇(乡)村需要农技、农业产品加工及经营管理初级专门人才,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农民,但不能按农村的这些需求去改革农村教育管理体制、结构、课程、内容与方法,以提高农民及其子女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生产经营素质,这不仅制约农业现代化,也阻碍农民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以及海外劳务输出。

5.劳动力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劳动就业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一部分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市或其他行业,农村优质劳动力资源外流现象严重,导致了农村务农劳动力整体素质的进一步下降。劳动力的转移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在农村的留守大军中,女性和老龄人口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沉淀下来的劳动力文化素质更低,结构更不合理。

总之,新农村建设离不开新农民,广大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温家宝总理也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因此,我们只有面对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剖析成因,采取有力措施,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从根本上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把农村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力量。

参考文献

[1]冯菊香,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6,(9):69-70.

[2]王凤山、阎国庆、任国岩,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探讨[J],农业经济问题,2005,(3):60-62

[3]李水山,现阶段农村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解决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3,(15):6-9

[4]李苏英,农村劳动力素质教育问题探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4-17

[5]卢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村劳动力素质关系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8-30

第2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农村社会小康成为当前党在农村的中心工作,党的大确定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总方向。同时也指出了要致富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合理有序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成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根本途径。永川市市委、市政府也在年初的两会”上提出:未来7年内,让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把永川建设成为渝西地区的大城市。为了贯彻落实重庆市农业局召开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试点县(市)工作会议”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管理培训班”有关精神,切实有效地搞好永川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早日实现把永川建设成为大城市。永川市农业局科教信息中心组织人员对永川农村劳动力整体状况、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转移方向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劳动力整体状况

农村劳动力43万,全市总人口106万。其中农村富余劳动力20余万,农村人均耕地面积0.8亩,重庆辖区的劳务输出大县(市)之一,常年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达14.9万人,每年带回的经济收入总额在4亿元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农民外出经商务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30%以上的农村人口必须转移到城镇,永川要在未来7年内建设成为大城市。这其中,首先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措施吸纳这部分人就业。

3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68%3040岁占27%40岁以上占5%农村劳动力特别中40岁以下的人将是转向城镇的主要人口,市农村富余劳动力中。转移情况、务工收入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市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二、富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市农村劳动力在永川范围内转移4万人,去年。重庆市区转移2万人,重庆市外转移12万人,境外转移累计人数1498人(次)重庆市外转移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珠海、福建、厦门、上海等沿海城市和新疆、云南等边远地区,境外转移主要在新加坡、南非、阿根迁、日本北海道等十几个国家从事渔业捕捞。外出人员中,86%人员从事第二产业,从事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的各占7%永川范围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在城区、集镇从事运输、建筑、餐饮、服务业,重庆市内转移的劳动力主要从事建筑、服务、经商业。

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已经呈现出了三健全”格局。一是劳动力市场进一步健全。目前,经过近年的努力。市建成了高规格的综合服务大厅和交易大厅,成功与重庆市劳动力市场联网,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框架。二是服务功能进一步健全。据调查了解,市先后建立了劳动技能培训基地26个,建立了农村富余劳动储备基地3个,劳务输出基地5个。同时,对各类外出民工分别进行登记造册,促进民工有序流动。仅去年,就帮助民工追收工资96万元,清退保证金1.8万元,督促用工单位替民工参加社会保险850人,处理民工工资争议案件156件。三是职工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健全。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市场中,市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就业制度和预备制度的同时,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培训机构18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增加到4家。三、存在问题

第3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2]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边际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效应一般可以推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2%~12.8%。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的部门间和地区间转移可以对CDP年均增长率贡献2~3个百分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作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3]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年度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第4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构成特点

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截止2006年末,全区农村人口总量为36.53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23.02万人,占农村总人口63%,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6.3%,富余劳动力约为3.16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3.7%。

总体上看,*是一个农业大区,农村劳动力仍是全区劳动力资源的主体。农村劳动力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偏大。根据农业部最新计算口径(每个从事种植业生产的劳动力应耕种1公顷土地)测算,*区按照复种面积需要4.89万种植业劳动力,加上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5.17万人。在*23.02万人的劳动力资源中,已实现转移的劳动力9.12万人,3.16万人既不从事农业劳动,也没有其它就业,仍有5.67万人左右劳动力处于隐性失业状态。

(二)从事纯农业人员多。2006年*区农村从业劳动力19.86万人,其中有8.93万人从事非农产业,其他10.93万人均为农业劳动力,占比重55%。其中从事农作物种植业为10.61万人;林业72人;畜牧业2078人;渔业648人;农林牧渔服务业398人,农业兼职人员偏少,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三)男女劳力比例相当。在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中,女劳动力11.57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50.3%,其中从业人数10.11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员50.9%;男劳动力11.45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49.7%,其中从业人数9.74万人,占总从业人员49.1%。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不高。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在劳动力资源总量中,末上学的7927人,占劳动力比重3.5%;小学文化程度的60358人,占比重26.2%;初中文化程度的130540人,占比重56.7%;高中文化程度的28524人,占比重12.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2827人,占比重1.2%。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构成特点

(一)文化程度构成。在外出转移的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42147人,占72.5%;高中文化程度的5945人,占10.2%;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1076人,占1.9%;文化程度较低的小学及文盲人数分别为8527人和417人,占转移劳动力的14.7%和0.7%。转移劳动力文化程度高于农村劳动动力的平均水平,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较容易找到就业途径。

(二)行业构成。按从事行业划分,转移的劳力中,从事一产的只有0.20万人,占3.4%;从事二产的2.88万人,占49.6%;从事三产的有2.73万人,占47%。在二、三产业中,从事制造业、建筑、批零贸易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占比例较高,占转移劳动力64.7%,其中从事制造业1.52万人,占转移劳动力26.1%,建筑业0.7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2.3%,从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0.60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0。4%,从事服务行业0.92万人,占转移劳力的15。8%。从转移劳动力的行业分布来看,与我区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社会需求基本相符。

(三)区域构成。从调查了解到,转移的劳动力区域分布很广泛,分散在全国各地,但以北京、上海、山西、山东、浙江和江苏苏南等地相对集中。其中转移到省外的劳动力1.48万人,占转移总人数25.5%。转移在本省的劳动力有4.33万人,占转移总人数74.5%。在本省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在乡外区内的占26.1%,在区外市内的占23.7%,在市外省内的占24.7%。总体上说,我区劳务人员对外输出地区在本省的占到全部外出人员的四分之三,且大部分分布在苏南等经济发达地区。

(四)性别构成。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底*区户籍外出人员58112人,其中男性务工人员39104人、女性19008人,比重分别为67.3%和32.7%。男女对外输出性别比例为2:1,主要以男性为主。

5、年龄构成。在外出务工人员中,20岁以下年龄段占17.5%,21-30岁年龄段占34.8%,31-40岁年龄段占25.5%,41-50岁年龄段占14.0%,50岁以上年龄段占8.2%。可见,40岁以下务工人员约占对外输出总量的五分之四,年轻人是对外输出的主要力量。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一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从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分析,在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劳动力的86.4%,高中及以上占总劳力的13.6%;在外出人员中,初中及以下占总外出人员的87.9%,高中及以上占总外出人员的12.1%。外出打工者素质可见一斑。因此我区尽管存在一定数量的富余劳动力和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口,但以文化水平低、劳动技能差的中年以上劳动力和家庭妇女居多,这部分劳动力要想转移出来非常困难。

二是劳动力市场建设欠完善。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就营造一个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大环境来讲,还缺乏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从业后,户籍管理、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子女就学等问题,都应有相应的政策作保证。政策不明确、不配套,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三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薄弱。农村劳动力转移市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政府和相关组织服务滞后。在近几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政府或单位组织的只占6%。其次,市场组织化程度低。80%以上外出从业的农民是通过亲威、朋友介绍,这表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极大的无序性。最后是信息渠道不畅,劳动力流动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就业市场秩序不规范,少数不法者混迹其中,坑害进城务工的农民。以上现象都说明我区自由、开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尚未形成。

四是城镇化、工业化速度偏慢。根据07年统计资料显示,我区建成区面积25.75平方公里,人口6.38万人。全区各镇区平均建成区面积30.81平方公里,镇区平均人口10.97万人。由于城镇规模偏小,人口偏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积聚企业能力低,工业基础和非农化水平不高,导致城镇集聚效应难以发挥,带动力弱,城市化进程缓慢。而乡镇企业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它对全区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作出了极大贡献,同时也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实际问题和阻力,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企业人才结构不尽合理,信息相对闭塞,企业的竞争力不强等方面。在乡镇企业发展减缓,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受阻的情况下,农村展开了大规模的劳动力自发流动。开始了一个迂回曲折的城镇化的过程。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目标模式是:由农业转向非农业,由农村迁移到小城镇或城市,第一步,通过扩大农业内部就业空间.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努力引导回乡创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在本地和跨区域充分就业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实现职业的初步转换;第二步是全面实现工业化。农民可以根据自身素质和市场价值规律自由选择职业和生存方式,城市化,特别是小城镇的发展可以容纳大量的转移农民的基础上,鼓励农村劳动力在流动中稳定下来,使之既成为城镇或城市二、三产业的职工,又成为城镇或城市居民实现根本意义上的转移。为此,我们的对策建议是:

(一)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劳动力转移的有效载体。

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极少,占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总数的比例不到10%。这主要是由于城镇经济发展落后,二、三产业落后。2006年镇化率仅在10%左右,二、三产业还占不到生产总值的一半。因此必须大力发展我区城镇经济,充分发挥城镇经济对二、三产业的带动作用。按照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要求,突出抓好城区建设,扩张城区规模,提高城区向周边区域辐射带动的能力。紧紧围绕“城镇经济带动”这个主题,狠抓产业集聚,形成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撑体系。力争到2010年,全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区内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达到10万人以上,所占比例达到30%以上。

(二)加大劳动力培训,切实提高劳动力素质。

由于多方面原因,外出劳动力中许多并没有一技之长和受到过职业技术教育,绝大部分则是由学校直接流入到了打工人群。据第二次农业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区在外出务工人员中,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人只占12.3%。可见,迅速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是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是促进我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实现劳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特别是教育资源,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重点是非农转移培训力度,使每位外出务工者都能学到一门以上实用技术和懂得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延伸培训面,扩展培训深度,重点发挥好区党职校、电大、农广校和农村远程教育点的作用。在经费投入上,培训经费应全部从扶贫资金中列支。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必须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个体素质。建议:一是技能培训要从新生劳动力抓起。职业教育学校和有条件的初、高中学校要推行3+1模式教育,就是完成义务教育后,对未能再升学的学生,增加1年或者半年的劳动技能学习时间,结业后整体转移就业。二是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三是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为重点、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并重为特点、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四是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能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三)加快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其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目前*区农村人口占75%的这种状况,不仅和我区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相左,也阻碍着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在我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由农业释放出大量富余劳动力,并向二、三产业转移。如果我们能够有预见性地为其转移提供比较好的服务,就可以降低转移的成本和代价,提高转移的效益。在普查中发现,农村转移劳动力选择职业的首选因素就是“挣钱多”,其二选择因素是“离家远近”。这种择业观念就应在提供服务时加以扭转,以使其与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相协调。而且,在政府机构转换职能以后,也应以提供必要的服务为己任。这不仅涉及农工委、农林办、乡镇企业局等单位,劳动部门、统计部门、科委及相关研究机构都应考虑这个问题。服务内容包括政策倾斜、技术培训、信息沟通、方向引导等等。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首先要逐步改变以往以行政手段开展工作的做法,学会用经济手段去指导工作。行政手段不是绝对不可以使用,但应逐步转变为以经济手段为主要方法。而经济手段并不意味着金钱,而是以经济发展规律为指导工作的依据,使农村劳动力转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要以利益驱动和方向引导使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防止盲目流动、大起大落、回流等现象带来的损失。此外,城市就业咨询机构亦应延伸到农村,提供就业咨询与服务,使农村转移劳动力与二、三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步一致起来。

第5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安徽是农业大省,也是农村劳动力资源大省。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就有以无为保姆为代表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被人们誉为“皖军”,与川军、湘军、豫军、赣军等齐名,形成中国的民工潮。千万“皖军”浩浩荡荡,足迹遍布京、津、沪和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

那么,这些在外务工的安徽籍农民工到底过得如何?他们为什么外出务工?工作如何?收入如何?生活又如何?他们又面临着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呢?

近日,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就此在安徽33个县(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形式为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调查问卷660份。调查对象为农村家庭成员中外出从业者与举家外出家庭。

从获得的调查数字信息显示:2007年,相对于安徽省2006年农村外出的1046.1万劳动力,增长了4%,增幅处于相对稳定增长期,而值得注意的是外出劳动力从业现状有喜有忧,且喜大于忧。

4.4%成为私营企业主

2000年,安徽农民劳动力2821.5万人,流动劳动力在外地的时间按超过半年计算,就有513万人,其中安庆、阜阳、六安三地流动劳动力占全省50%以上。如果把短期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力计算在内,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有8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8.8%。

现在,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已经在1100万以上,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三分之一,有些地方占50%左右。流向省外的劳动力按流量大小排在前列的省区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福建、天津、山东、新疆等,其中前5个省市吸纳了安徽流动劳动力76.3%。这说明过去以“空间距离远近来决定流向”的情况,正在逐步转向“以经济发达和资源丰富程度来决定流向”。

这些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驱动力各异,但是最主要还是追求收入最大化与未来发展。本次调查显示,85.9%举家外出家庭是“为多挣钱,改善生活”,61.1%是“寻找更合适自己发展的地方和职业”,48.6%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23.5%是“务农太辛苦,羡慕城市生活”,23.2%是“在家无事可干”,而“没有耕地”、“逃避家庭和社会矛盾”的分别占10.8%和3.5%;

在外出农村劳动力中,女性外出的规模和频率正在得到迅速提高,流动的主动性正在加强,男性占57.4%,女性占42.6%,男女比例为134.6:100。这可以看做是一种社会的进步。从年龄结果上看,20―34岁人群占外出农村劳动力总量的54%,40岁以上的人群则呈递减趋势。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68%在民营企业就业,其中有4.4%已在流入地脱颖而出成为私营企业主,甚至成为拥有资产上亿、上10亿的企业家。其他的自谋职业、从事营销经营、充当自营劳动者占17.7%;大部分则为各类企业和家庭的雇员。即便在从事雇员的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中,他们所从事的工作也逐步在从低层次转向较高层次,本次调查的数据还显示,他们成为单位负责人或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调查人群的7.6%。

也许正是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明显高于安徽省内的平均水平。从收入来看,独自外出从业者的月人均纯收入,2006年为1324元,是同期安徽农村住户抽样调查中的劳均纯收入的3.73倍;2007年为1638元,是同期安徽劳均纯收入的3.89倍。

从消费支出看,独自外出从业者2007年每月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71.5元,是同期安徽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36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饮食支出是安徽农民平均消费水平的7.21倍、6.08倍和3.41倍。举家外出家庭的生活费支出也明显高于安徽农民的平均水平。2007年他们每月人均生活费支出448元,是安徽农民平均水平的1.95倍,其中:交通和通讯、衣着、食品消费支出最多,分别是安徽平均水平的2.89、2.31和1.91倍。这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随着务工层次的提高,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从业也渐趋稳定,40%举家外出家庭有住房。独自外出从业者从事当前工作的时间人均29.5个月,其中28%的人在2000年之前就开始外出从业,举家外出从业者,30.5%是在2000年之前外出从业。与独自外出从业者相比,举家外出从业者更倾向于自家住房。31.4%的举家外出家庭在城镇购房居住;8.4%的家庭搭建住房;51.4%的家庭租房居住。举家外出从业者虽以租房为主,但2007年在城镇拥有住房者高达39.8%(包括自购住房和自建住房)。购房者主要集中在35至45岁,收入相对稳定,比较适应城镇生活。而独自外出从业的购房者仅占2%,搭建住房的占5.3%,住集体宿舍比重高达44.1%,租房的比例也高达43.9%。这些都是历史性的进步,对破除城乡二元体制产生了促进作用。

56.4%从未接受技术培训

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困难。这些问题与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外出途经狭窄,仍然依靠劳动者自我闯市场,寻找就业岗位。在本次调查的受访对象中,73.7%的外出农村劳动力是通过同乡、亲友找到工作;13.3%的受访对象是自由就业;另外还有7.3%的受访对象是通过职业中价机构、劳务市场和招聘会找到工作;3.8%的受访对象是由“包工头、老板直接招募”;而“由家乡政府、社会组织介绍”找到工作的仅占0.5%。

足见,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仍然还是通过亲友介绍,地方政府在劳务经济的服务上仍然十分薄弱。而正是由于外出就业渠道的“陈旧”,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在找工作过程中有14.1%被欺骗过。

其次,安徽外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未能有效地帮助找到工作。农民外出从事工作技术含量一般较低。本次调查显示,独自外出从业者,49.8%是建筑、市政环卫等普通工人;12.7%是技术工人;11.4%是各类服务人员和一般职员;12.3%是个体业主或小商小贩及其他人员。而需要有较多经验和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占13.8%。与此相互印证的是,在本次调查中,独自外出从业者中,84.1%的人过去一年中未受过技培训;56.4%的人从未受过技术培训。在已经受过技术培训的人当中,51.4%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有一定帮助”;36.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非常有帮助”;也有11.8%的人认为技术培训对找工作“没有帮助”。

三是外出农村劳动力遭遇的教育制度困境一直没有改变。外出从业农民普遍重视子女教育,为让孩子受到良好的城镇教育,他们应支付高昂的借读费、赞助费。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有11%的人把孩子带到从业地上学。这些在外地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中,在公办学校上学的占44%,在私立学校上学的占40%,在民工学校上学的占16%。他们都是外出从业者自己或通过亲戚与学校联系,使得孩子能够上学。这些在从业地上学的孩子人均支付学杂费2938元,其中借读费650元,所支付学杂费比当地居民高很多。举家外出家庭更重视孩子教育。他们外出从业的原因中,48.6%的人是“为了孩子上个好学校”,他们的学龄孩子都在从业地上学,他们中87.4%的人在公办学校,在民工学校的仅占4.1%。平均每个孩子一年的学杂费1936元,其中借读、赞助费228元。

四是外出农村劳动力合同意识不强,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障。用工合同能够保护劳务供需双方的权益,外出从业应从签定用工合同开始,但很多人未能应用合同保护自己,以规避从业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70.5%的人未签定用工合同,而在所签定的合同中,无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所占比重高达34.9%,签定固定期合同的,合同期也较短,平均仅14.1个月。非固定期合同和临时合同不规范、不合法,强调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和从业者义务的较多,保证从业者权利的较少。在合同签定过程中,一些用人较多的单位往往不直接

与从业者签合同,而是先与包工头签合同,包工头再与从业者签合同。很多签了合同的从业者,对合同的内容不了解。对合同的内容“比较清楚”的仅占67.2%,“完全不清楚”的占13.8%。

最后,拖欠工资现象仍然严重。在本次调查中,从业者在获取报酬的方式上,“干完领取、按周领取和按月领取”的占56.4%;“按季度领取、按半年领取、按年领取、工程完工后领取”的占20.7%;“支取生活费,以后补发”的占15.3%。按季(半年、年)或在工程完工后发放工资,依法都是变相拖欠工资行为。在独自外出从业者中,20.9%的人“偶尔被克扣”劳动报酬;2.1%的人“经常被克扣”;77.0%的人“未被克扣”。有69.7%的人被克扣的是正常工资;11.2%的人被克扣的是加班报酬;19.1%的人被克扣的是其他补助、津贴和资金。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多数农村外出劳动力是直接找老板,而老板往往找理由拖延或搪塞,从业者无可奈何。有的因农民工为讨工资闹事,影响社会稳定,政府相关部门才出面调处解决问题。

上述这些数字情况表明:当前农民工的处境依然令人揪心!

第6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3-00000-01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不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进程,重点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着重分析探讨转移就业的有效解决对策,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一、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1.转移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目前,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已达2.1亿,若想实现农村劳动力完全就业的目标,还需安置约1-2亿的富余劳动力,且本世纪上半叶,我国人口已达到15亿,而农村人口约有10亿,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在不断增加,转移就业迫在眉睫[1]。

现阶段,我国劳动人口存在年龄增加、就业压力变大的情况,且产业结构正在大规模调整,使得下岗职工成为结构性的长期失业,而资本也在不断深化,同时经济增长导致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逐渐降低。而且,就业的结构和刚性矛盾非常突出。这表明,积极扶持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提高农民工就业能力等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2.流动政策的调整变化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乡镇之间实行的户籍制度,有效控制了农村劳动力的变动,但相关政策条例的出台,也有效约束了进城的农村人口,进而形成了户籍迁移制度。但在改革开放初期,相关的农民转移就业政策有所松动,但依然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了严格、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并建立了就业登记制和临时务工的相关许可证制度,以指引农民工正常、有序的流动。此外,我国还在2002年针对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提出了十六字方针,取消了相关的不合理制度和限制,并彻底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相关问题,同时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加强了农民工的教育培训,还通过多渠道解决了农民工子女上学的问题,从而加大了农民工的管理力度。而2008年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还表明,在城乡之间建立人力资源市场,进而引导农民正常、有序的外出就业,并鼓励农民就近就业、返乡创业[2]。

二、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的解决对策

1.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教育水平和农民素质

我国不断推进城镇化进程,并统筹城乡教育,促使农村和城镇的培训和教育协调发展,同时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新增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和培养新型农民。而增加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是最核心的内容,以确保农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经费来源,促使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

农村基础教育在提高农民素质方面起着全面性、基础性及先导性作用。因此,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进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提供文化基础。这就需要全面普及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以根据相关政策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城市教育资源,同时还要在农村积极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但由于教育结构不合理,农村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无法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

2.消除政策障碍,建立公平的就业制度

在国家就业体系中纳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相关内容,并积极探索城乡平等就业的渠道和途径。督促户籍改革,促使福利服务权、就业权、公共设施权、居住权、医疗服务权、教育权、社会保障权及社会参与权脱离户籍制。同时探索农民工享有同等待遇制度。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应实践和改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管理、市场准入、运行、政府投入、社会保障及劳动保护等机制,以消除其体制,进而建立有序、统一、竞争和开放的全国劳动力市场,以促使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3]。

3.拓宽就业渠道

(1)通过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方式,实施就地专业措施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并充分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科技、特色及市场农业,以便提高农产品的效益和质量,促使农村劳动力逐渐转向农业内部的优势行业,并多层次组合和优化主导产业,进而将流通、生产和加工紧密相连,从而将产业链条拉长,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最终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合理配置城乡资源的目标,促进城乡一体化。

(2)加快城镇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

利用小城镇辐射带动周边农村的方式,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由目前实际情况可知,小城镇的发展可有效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住房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近几年,农民商贸街不断涌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创造了就业机会,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此外,增加乡镇企业效益,也能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且私营企业转移农民就业的效果更佳明显,因而应支持和鼓励私营企业发展。而农民自发经营的个体经济也应得到鼓励。

(3)发展第三产业,倡导劳动密集型产业

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就是发展第三产业。我国产业不协调的发展,使得产业结构越来越不合理,再加上我国原材料及能源严重匮乏,这都促使我国经济逐渐转向第三产业,且其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增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从而有效解决了就业问题,最终实现了就业增加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局面。

总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就业,进而造成了低素质劳动力供给和高素质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因而促使农村劳动力提高就业能力,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渐成为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途径。上文旨在分析探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张巍,张亮亮.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以河北省张家口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3):453,464.

第7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障体系

在农村的建设过程当中,创造财富和劳动力是两种最为核心的生产要素,这两点对于当前三农建设理念的实现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在农村发展历程当中还需要提升生产的效率,需要将生产很好的建立在自由流动的基础之上,最终达到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目的[1]。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劳动力和土地是两种难以充分实现流动的要素,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步加快,逐渐的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到城市之中,这样的现状也导致了农村之中大量的宅基地闲置,大量的土地被浪费,也使得我国的土地资源形成了巨大的浪费情况。所以,在今后的建设历程当中,还需要重点的解决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的问题,促进两者之间良性的互动,为农村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的关系

土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针对二者之间存在的联系加以分析,对于工作的发展与改进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土地流转对于全面实现农村科学化经营以及现代化的土地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2],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确保农村之中的富余劳动力可以被彻底的移除,当前不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是由于政府政策性的行政指令,诸如城市化建设等等,而不少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化、工业化以及现代化的建设发展,使得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与农业之间的劳动力生产差距不断增加,也进一步的拉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由于上述的原因,不少农民陆续的进入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中,最终导致了劳动力不足、劳动力分配不平衡以及土地富余的情况。当前为了进一步的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需要确保将相关土地资源以承包的形式流转出去,所以总的来讲,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其次,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可以全面促进劳动力的转移,第一点,土地流转可以全面解决一些外出务工农民家庭农业劳动力不足的现状,避免了土地的过分浪费,同时也避免了土地粗放经营的情况出现,使得大部分的农民可以安心的外出打工。第二,土地流转不能够改变传统的土地承包管理关系,不少外出务工的农民依然可以保留有土地的承包经营权益,农民可以自行的决定是否外出务工,所以对于广大农民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保障。从另外一个方面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并不一定会促进劳动力的转移,诸如我国早期的一些省市和地区,其农民迁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的平均收入水准较高,进而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迁移进入至城市之中。其所遗留下来的土地,要么转交由他人进行经营和管理,要么就完全的荒废,而这样的现状显然对于当前各项工作的开展是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结合上述的分析,在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后续工作的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我国当前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工作当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首先,在农村当中劳动力的转移会使得经营的成本较低,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土地流转效率。其次,我国农村当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建设还不够健全,进而使得土地流转出现一定的困难。我国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建设和农村的传统农业科技是主要的二元经济结构,但是由于农村还未建设起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尤其是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的生活保障制度等,建设不够健全,导致农民看病、养老以及子女上学等均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困难,需要依靠单薄的土地收入来支撑整个家庭[3]。另外一个层面,在城市之中二元户籍的管理、社会福利制度以及就业体系等,也有着一定的问题,相关制度将农民禁锢在农村,难以享受到与城市公民相互平等的社会保障和用工的待遇,如果农民出现失业的情况,唯一的选择就是回家务农,这样的现状对于当前城市化的建设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巨大的不利影响。所以,也正是因为上述的原因,导致了我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不容乐观,不少农民依然选择耕种自己的土地,宁可土地荒废,也不愿意将其转让至他人[4]。在今后政策和方案的制定当中,还需要很好的分析当前的现状,很好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以确保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可以同步的进行,保证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的促进。

三、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形成的原因

(1)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引导宣传不到位。国家政策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及时有效地宣传到农户中间,但是在执行过程中,部分部门没有认识到正确宣传土地流转政策的重要性,没有进行走村入户的宣传,更没有采取适合农民接受的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导致农户不了解流转的实际意义,误解流转目的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利于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进行。

(2)相关法制不健全。纵观发达国家的农村土地流转历史发现,英、美、法、日等国家往往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保障,但我国目前在土地流转方面的立法几乎还处于空白。虽然我国的《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都对农村土地的性质、用途、流转原则等作出了规定,但还存在政策法规不够明确、部分条款过于陈旧等问题,不能对我国当前农村的土地流转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不利于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的进行。

(3)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土地对于农民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被视为“衣食父母”,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土地是其“最后的依靠”,农民一般不愿轻易转让土地。目前我国农村还未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相当一部分农民也没有参加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已经参保的农户获得的补助也很少,所以农民担心土地转让之后的生计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更不愿意出让土地。据有关数据显示,全国土地流转规模,到 2012 年占土地承包合同面积的 20%,接近 2. 6 亿亩,我国的平均土地流转率还比较低,只有 20%,内地和偏远地区比例更低。

四、对策与建议

要想解决土地流转与劳动力转移当中存在的问题,其根本的手段在于对制度进行深化和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根本的原因在于以户籍为基本制度的障碍,导致了城乡分割出现了一定的阻碍,并且对劳动力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所以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还需要加大对制度的创新和改革力度,可以彻底的废除当前农村城乡分治的基本制度,废除户籍制度,并且实现城乡户籍制度上的统一[5]。改革户籍制度的相关政策,对传统的城乡分割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健全,同时还需要对二元财政税收制度进行革新,建立起全新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体系,全面的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改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制度,诸如医疗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等,为农村农民更好的解决看病问题、养老问题以及子女上学问题等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并且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更好的促进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建设历程当中,还需要重点的解决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的问题,促进工作的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冯艳芬,董玉祥,刘毅华,等.基于农户调查的大城市郊区农地流转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番禺区467户调查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7):1379-1386.

[2]沈仁贵.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选择的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3]焦珍,郭爱请,张侠.农地流转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平山县西柏坡镇与凤阳县小岗村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871-11873,11894.

第8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 就业 现状 对策

深入了解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把握农民工就业意愿,分析就业市场需求,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新形势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既是进一步深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的迫切任务,也是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始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

1.农村劳动力基本结构

建始县全县农村劳动力23.37万人,男女性别比1.34∶1。从年龄结构上看,16至24周岁占12.33%,25至34周岁占23.71%, 35至44周岁占32.59%,45周岁以上占31.37%,反映出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状况较好。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8.02%,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占10.69%,大专文化程度占1.29%,反映出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

2.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情况

全县常年外出打工实现转移就业的11.9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1.13%,性别比1.72∶1。从年龄结构上看,16至24周岁2.57万人,25至34周岁3.37万人,35至44周岁3.88万人,45周岁以上2.13万人,比重为22∶28∶32∶18,反映出二代、三代农民工成为外出打工的主流人群。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9.16万人,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2.49万人,大专文化程度0.3万人,比重为77∶21∶2,反映出转移就业的主流人群文化素质较低。从转移就业的产业上看,从事第一产业1.08万人,从事第二产业8.02万人,从事第三产业2.85万人,比重为96724,反映出转移就业人员主要集中在制造、建筑、采矿等行业,以普工为主,就业质量不高。从转移就业的分布上看,县内转移就业2.54万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1.54万人,省外转移就业7.87万人,比重为211366。县外省内转移就业主要集中在武汉经济圈,占60%以上;省外转移就业虽然分布较广,但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占省外转移就业人数的46.51%、26.56%。外出打工人员年劳务收入27.35亿元,年寄回、带回现金14.94亿元。与5年前相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人数净增2.83万人,其中县内转移就业人数净增1.21万人,县外省内转移就业人数净增0.43万人,省外转移就业人数净增1.19万人,打工收入净增7.1亿元,年寄回、带回现金净增5.68亿元。目前,该县农村劳动力中有转移就业愿望的有1.05万人。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及制约因素

1.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偏低,导致就业机会少,是制约建始县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就业的内在因素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劳动者的要求,由过去单纯的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单一技能型向多种技能型转变,由技能型向技能管理复合型转变。建始县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参加过技能培训、掌握了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只有3成,而专业技能水平又以初级工为主。因此,建始县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仍是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大多数人只能选择企业普工岗位或从事服务行业,工作岗位劳动强度较大、工作时间较长、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这不仅让农村劳动力选择的岗位受到限制,又反过来抑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热情;同时,由于就业行业受市场、环境等的影响较大,造成就业稳定性较差。

2.对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期望值过高,阻碍了转移就业的顺利实现

当前二代、三代农民工成为外出打工的主流人群,他们相对于一代农民工发生了很大变化,不愿回到农村,更愿意选择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由于他们对工作环境和劳动报酬期望值过高,所以往往表现为工资低的不干、工作累的不干、岗位脏的不干、劳动强度大的不干、工作时间长的不干,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3.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成为有序组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硬伤”

建始县乡镇基层就业服务网络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完善,工作任务没有纳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还是以自发为主。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缺乏对农村劳动力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导致“招工难”和“就业难”的情况同时存在。

4.部分县内企业片面追求优质劳动力、采用低工资标准、缺乏人性化管理,限制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随着建始县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工作,大量企业入驻工业园,为就近就地转移农村劳动力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县内部分企业、特别是招商引资企业片面追求优质劳动力、采用低工资标准、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企业“招工难”和员工流失率高,限制了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企业“设限”将大量40岁左右的和部分新成长的劳动力挡在门外,是企业目前陷入“招工难”的直接因素。采用低工资标准,挫伤了农民工回乡就业的积极性。缺乏人性化管理,让员工没有归属感。低工资标准、缺乏人性化管理是造成员工流失率高的两大内在因素。

三、做好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对策

随着建始县就业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逐步形成,农民工就业有了更大的自主选择余地,为建始县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化程度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1.加强基层平台建设,畅通就业安置渠道

(1)加强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乡镇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识、统一布局、统一规范、统一流程”的要求,实现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个到位”,并将服务平台延伸到村级,建立村级劳动就业服务工作站,提供必备的办公设备,全面提升基层劳动就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明确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职责,规范工作程序,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纳入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年度绩效考核指标,加强绩效考核,推进基层就业服务上水平。保障工作经费,在当前地方财政难以解决时,应将乡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经费、人员工资以及村级劳动就业信息员的工作经费纳入就业专项资金预算中,以后再逐步过渡到地方财政预算安排,工作经费按照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拨付。

(2)加快基层公共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四级联网”和人力资源基础数据共享,为人力资源市场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奠定基础。打破传统地域观念,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强省、市、县、乡“四级网络”建设,重点是将网络尽快延伸到乡镇及村。加快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开发,并尽快上线运行,建立全省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建立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工作机制,依托信息网络开展就业服务,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

(3)加强驻外劳务机构建设,建立良好的劳务协作关系。充分依托外地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以劳务协作关系的形式建立驻外劳务机构工作站,将工作站建成“劳务输出、务工维权、招商引资”的桥头堡。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转变工作职能,重点开展“两个对接”活动,将外地企业岗位资源与本地人力资源、外地投资需求与本地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有效对接,实现两地资源优势互补,促进两地资源有效开发。建立以绩效为核心的考核机制,根据工作站完成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落实工作经费。

2.加强就业素质培训,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1)全面加强城市居民意识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改变陋习,适应城市生活环境,重点是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安全、卫生、文明礼仪、社会交往、生活常识、人生价值等基本素质培训,帮助农村劳动力在思想上从“农民工”意识转变为“城市居民”意识,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到城市生活中。

(2)全面加强就业观念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积极面对就业市场,树立良好的就业竞争意识和正确的择业观念,重点对农村劳动力开展政策、维权、法律等基本知识培训和企业选择、岗位选择、面试技巧、能力展示等基本能力训练,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3)采取梯级晋升培训模式。根据农村劳动力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的高低,采取初、中、高级梯级晋升培训,不断提升其个人技术能力,使其逐步由普通工人转变为技术工人、由技术工人转变为蓝领工人,从而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4)突出重点培训对象。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毕业生,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较高,可以降低转移就业培训成本,且他们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更强,转移就业后带来的社会问题相对较少。因此,当前要重点抓好农村初高中毕业未能升学的毕业生的技能培训,为城市发展、产业升级注入更多的新生劳动力。

3.改善创业环境,引导回乡创业

必须高度重视回乡创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切实改善回乡创业环境。一是要构建返乡农民工回乡创业服务平台,在创业规划、创业指导、创业项目、创业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二是要在土地、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坚持“放水养鱼”,帮助他们做大做强;三是要建立一支扶持农民工创业的专业人才服务队伍,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四是要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农民工创业技能,增强其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4.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第9篇:农村劳动力现状范文

临沂市是山东省人口最多的一个农业大市。临沂市总人口约1 100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约700万人,农村每年外出务工人数200万人,仍有约150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且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仍在逐年增加。虽然临沂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据统计临沂市农村劳动力仍有一小部分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约占10.1%,初中文化程度约占50%,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35%[1]。正是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农民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欲望不高,才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比较困难,转移职业单一,而且在转移过程中只能从事一些对文化知识、技能要求低的体力劳动,工业、建筑业、餐饮服务业等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转移方向。

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

2.1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临沂市的土地资源相对于迅速膨胀的人口而言已极其贫乏。临沂市土地面积17 184 km2,但人口数量巨大,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加之人口仍在继续增加,可耕用地的面积不断减小,土地对劳动力本来有限的“吞吐能力”越来越小,这种人多地少的矛盾将不断塑造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的格局[2]。

2.2未适龄劳动力的加入

仍有大量未成年的学生在农村受不到应有的教育,辍学加入到农村劳动力的行列,这不仅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素质,而且也扩充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队伍[3]。尽管临沂市政府为改善农村教育事业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配备了优良的教师队伍,并鼓励各地方政府集资兴办农村教育,但由于临沂市农村地域广大、偏远山区落后、人口众多且增长较快等原因取得的效果甚微,仍有大量学龄青年辍学从业,再加上高考落选者,农村剩余劳动力更多。

2.3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生产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逐步走向了机械化、水电化、电气化的道路。现代化生产工具的采用,缩短了劳动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农村的规模经营变为现实,解放了一部分劳动力。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大大增加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4]。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3.1农村劳动力素质低

文化水平低是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因素之一。大量年龄大、学历低的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而且工作量大、工作条件差、报酬低,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难度越来越大。

3.2乡镇企业吸纳能力降低

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在减弱,使得农村内部吸收剩余劳动力的作用随之减弱。乡镇企业作为农村非农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容纳的劳动力数量多,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5]。为了提高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乡镇企业改进生产技术,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和高技能人才,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的提高对劳动力起到了的替代作用,同时对劳动力的技能要求相应提高,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

4.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

农民工文化素质普遍低,难以胜任就业岗位是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根本原因。因此,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要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政府要大力提倡并积极推行职业技术培训、岗前培训等突出职业技能的培训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劳动技能水平和在转移中的竞争能力,提高农村劳动力接受知识的水平和青少年的受教育程度,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压力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4.2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市场

一是建立农村信息网络体系和中介组织。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应加强和完善信息流通渠道的建设、鼓励民间中介组织的发展,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疏通和引导,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城乡劳力和劳务市场[6]。中介组织具有服务和沟通功能,是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媒介,为政府提供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详细资料,可以为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优质服务、降低市场盲目性和帮助农民工找到理想的工作[7]。为此政府应该设置管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形势,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尽快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纳入统一、规范的高效管理轨道。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城乡居民都享受统一的社会保障,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为此应该制定相关措施,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让农民工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工伤、医疗保险、培训、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劳动保护、工作强度和工作时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4.3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加快乡镇企业发展。乡镇企业在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上有很大优势,不仅减轻大中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安置的困境,而且迎合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愿离乡的想法,有效地转移了大部分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应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积极协调落实扶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引导乡镇企业以吸纳农民就业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农村服务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二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李玉江等[8]认为由于农业和农业劳动力持续不断地向第三产业提供资金原始积累,为非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农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及相应由农村向城市的转移逐步加强。大力加强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流通、服务等领域,因为第三产业具有行业多、门类广、服务要求强、劳动密集等特点[9],其就业容量大,能够为劳动力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对劳动力技能的要求不是很高,能很好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0]。

5结语

临沂市是山东省最大的农业市,人力资源丰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迅速。但是随着临沂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及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已成为临沂农村乃至整个临沂市发展的制约因素。可喜的是临沂市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上的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加快,但是仍有大量待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的市场还不健全,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任重道远。

6参考文献

[1] 宿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2003(6):66-68.

[2] 卢东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2007(7):10-11.

[3] 刘晓平,李敏.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成因及就业途径分析[J].2001,19(5):75-85.

[4] 李小建.欠发达农区经济发展的农户行为[J].地理学报,2002,57(4):459-468.

[5] 王玉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政策选择[J].乡镇经济,2005(1):20-23.

[6] 李宁,丁四保,谢景武,等.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以长春市为例[J].经济地理,2003,23(2):233-237.

[7] 徐育才.试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政府行为[J].经济地理,2005(1):56-59.

[8] 李玉江,王煜琴.资源禀赋与区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相关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人文地理,1999,14(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