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精选(九篇)

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

第1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农业高校在促进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积极有效地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是农业高校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农村节能减排是全社会节能减排的有机组成部分,需要动员社会各层面的力量,真正使政策体系、制度体系、科技体系、管理体系以及实现全民节能减排观念的转变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国农村地广人稀,村民文化水平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农业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教、学、研的优势,为全社会的节能减排作出自己的贡献。农业高校教师由于长期从事农业研究,能较容易并准确地发现农业和农村在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确定相关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研究成果更加接近生产实践。同时,还要鼓励农业高校教师积极地参与节能减排关键技术的研究攻关,进一步提高农村节能减排的科技含量。在“实践—研究—再实践”的不断探索中,培养更多的农业相关人才,使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不断融入新的生力军,保证其健康良性循环发展。

2农业高校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了技术支撑

农业高校是集农业人才、农业综合技术于一身的社会单元,农业科教是解决农业发展问题的关键。因此,农业高校在推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优势不可替代,可以将自己研究的一些节能减排的好成果通过各种合作和项目示范的形式推广到广大的农村,使更多的农民受益。

3农业高校的社会辐射作用推动了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高校是社会文化的前沿,充分利用农业高校的资源开展节能减排本身就是倡导一种文化。农业院校的师生数量多、掌握一定的农业专业知识,有充足的宣传、发动力量。此外,长期从事农业研究的高校教师由于同农村和农民接触的机会较多,更容易得到农民的信任,而且又了解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对做好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有一定的优势。毫无疑问,农业高校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将影响产业界对农村节能减排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采取更为长远的措施。

农业高校促进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大农村节能减排研究工作的力度,为农村节能减排提供政策理论和技术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支撑,是解决节能减排技术制约问题的关键,是实现技术性节能减排的基础。为提高节能减排的水平,农业高校要建立政策理论指导小组,健全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加强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团队和研发基地建设,组建一批节能减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推动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同时,要加强引进国外先进节能环保技术,拓宽节能环保国际合作的领域和范围。

2利用项目培训和科技下乡等科技活动,做好农村节能减排的宣传引导工作

要在农村广泛加强科普宣传,营造有利于开展农村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氛围,发挥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工作中的宣传、引导和带动作用,使高校教师在农村节能减排中的工作得到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理解支持。为了更好地落实农村的节能减排工作,农业高校可以多举办一些农村节能减排宣传培训活动。采取层层讲授、任务分解等措施,使广大农民牢固树立节能意识,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以促进农村能源建设稳步健康发展。同时,利用项目培训、科技下乡指导等机会,深入农民生活、田间地头,讲授节能减排的实用技术,通过技术使用的对比,增强农民的节能减排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能力,让节约理念“入眼、入耳、入心”,逐步使节能减排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10]。

3抓好示范户和示范基地建设,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落实

针对农民对新技术不容易理解、接受困难的情况,在农村选择培育一批节能减排的科技示范户,进行重点扶持,以示范户带动广大农户,这既是科技与生产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是向农民传授节能减排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农业高校可以结合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以科技示范户为突破口,通过以点带面,逐步辐射推广,提升农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强化农民节能减排的意识。同时,要利用示范基地强化农业科技服务的成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户增收和农村节能减排的“三丰收”[11]。

4抓好对农业高校大学生的节能减排教育,培养高素质的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人才

第2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1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意义

农业、农村的节能减排是国家节能减排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农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现代农业的主要抓手。农业和农村既是能源消费者,也是能源生产者。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不仅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缓解能源压力,而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加商品能源供应,促进农民增收,拓展农业功能,有利于推进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创建农村美好环境,同时,对于完成全县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具有重大意义。

2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潜力巨大

目前,我县农村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一定成效,虽然通过“千百工程”、生态乡镇、饮用水保护工程建设,但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农村成为工业“三废”消纳地,农业面源污染也比较严重,成为影响农村生存环境的原因之一。据统计,至2006年,我县农村人口1174万人,生活污水日排放量约92.4吨,而处理率不到5%;畜禽养殖业年粪尿排放量约706.57吨,而污废综合利用率不到10%,化肥、农药使用量大,但利用率不高。2005年,全县化肥总量42.4万吨,其中氮肥用量25万吨,而氮肥利用率仅达到17.1%~33.9%。当前在用的一些农机具过期服役,全县使用年数10年以上的耕作机械923台,运输型拖拉机986台,有待更新的收获机械165台,这些农机具作业质量恶化,性能低,油耗高,2006年全县农机作业总耗用柴油达20.56万吨。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潜能巨大。

3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重点

(1)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针对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能力明显滞后,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状况,结合“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全面组织实施“十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把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与农村“改厕、改圈、改厨”结合起来,利用沼气技术集中或分散处理农村生产、生活有机污水,改善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放的现象,有效去除COD,污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减轻生活污水对河道水质的污染。

(2)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以促进畜禽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和达标排放为重点,围绕生态县建设和省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多种形式、一场一策、确保效果”的原则,采用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方式,推广雨污、粪污、净污“三分离”技术,全面组织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因地制宜推广“物化+生化”综合处理、厌氧发酵处理、农牧结合生态循环等处理模式,减轻农业生产和生态污染,在畜禽养殖密集区域。推进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建设,形成畜禽养殖与废弃物综合利用的互促互动机制,使畜禽粪便得到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3)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做好农户耕地地力和施肥情况调查,以化肥减量增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为目的,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服务,通过实行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技术指导等一套施肥技术。并建立耕地地力和施肥数据库,使农业生产中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保持平衡,推广应用减量集成施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大力推进农家肥、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料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产品数量,改善其品质,更好地保护土壤和生态环境。到2008年,在我县主要种植作物上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4)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等向肥料、饲料、燃料转化。推广秸秆覆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秸秆气化、过腹还田和机械化还田技术,充分利用土壤生产的有机物再进入土壤的一种物质循环,以使土壤中的有机物质得到补充,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活化土壤养分,实现农业资源和废弃物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至2010年,在全县粮食主产区全面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4 农业农村节能减排的技术模式

根据农业农村的特点和实际,以及近几年农业科技专家的研究与探索,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实用技术不断成熟,推广面也不断扩大。据农业部的信息目前已有十大先进技术适宜大规模推广,这十大技术包括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秸秆能源利用技术、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农村小型电源利用技术、能源作物利用技术、农村省柴节煤灶坑技术、耕作制度节能技术、农业主要投入品节约技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和农机与渔船节能技术。近几年,我县在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建设中,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涌现一批适合本地实情的节能减排的示范点和模式。

(1)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养殖场模式。以畜禽养殖为主。配套相应规模的饲料草生产基地和畜禽粪污消纳土地,实行清洁生产,采用干清粪工艺、粪污固液分离,利用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生产活性有机肥料,污水经厌氧发酵产生沼液、沼渣、沼气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有效治理养殖污染,实现零排放和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达到无害化处理,促进养殖场生态良性循环。这种模式适应于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同时,养殖场周围要有一定的消纳农田,若年出栏猪在3000头以上,应配有机肥加工厂。

案例:河曲县河滩奶牛养殖场,年平均存栏奶牛125头,2009年投资60万元,建造500立方米沼气工程。租用周边试验菜地165亩,全部使用沼液、沼渣施肥,不施化肥。白菜生长期提早10~15天,亩增1500千克,因品质优,县场价每县斤比普通大白菜高出0.15元,每亩增收2850元。沼气用于照明和生活用能,每月节省电费800~900元,节省燃料费400~500元。

(2)户用沼气池生态庭院模式。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利用房前屋后的土地、庭院等空闲场地,结合农村改厨、改厕、改圈,建设户用沼气池,使沼气池与畜禽舍和厕所相连通。产生的沼气用于农户炊事、点灯,沼液、沼渣用于周边茶园、果园、蔬菜地、鱼塘等作有机肥。构成以沼气为纽带的养殖一沼气一种植三位一体庭院经济格局,形成生态良性循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户收入。该模式适用山区、半山区的家庭种、养殖户,户养猪5~10头左右(牛2~5头),同时具有10一20亩的种植面积。

案例:沙坪乡武家庄村农户武永富,家里3口人,养猪12头,水田2亩、果树10亩,建沼气池12立方米,全部猪粪污水进沼气池,沼气供炊事,每年可节约石油液化气4瓶,柴草3000千克,果园全部施沼肥,提高水果品质,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全年经济收益达2万多元。

(3)“器-气-池”农村能源生态村建设模式。该模式以村(或自然村)为实施单位,以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和太阳能热水器利用为主要内容,实行太阳能热水器、生活污水;争化沼气池和优质燃气(沼气、石油液化气、秸秆气等)三配套,与农村改厕、改厨、改院相结合,形成农户生态良性小循环,有效处理污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营造生态家园,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为农村环境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途径。适用于城县管网不健全、近期不可能建污水处理厂的城镇和广大农村。

案例:土沟乡榆立洼村,全村30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40立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40台,通过该模式实施,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变得更加优美。

5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节能减排工作已引起中央、省、县以及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如何加快推进我县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除了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加大宣传和资金投入外,还应该着重结合“四个突出”。一是要突出效益理念。在实施节能减排时,应结合工艺特点,因地制宜,使用优选技术,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投入的成本能在短期内收回,达到节本节资目的,用效益来吸引人。二是突出环境理念。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农业农村环境有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提高,用“看得着”的东西来吸引人。三是要突出循环理念。推进节能减排,要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结合起来,使上一层的废物变成下一层的原料(肥料),使上一层的原料(肥料)变成下一层的优质产品,最终生产出优质、无公害、绿色、健康的商品,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链。四是要突出微观理念。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与工业节能减排不同,存在着量大面广,单体节能减排较小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农业农村节能减排工作要从细微着手,从点点滴滴做起,以点带面,最终形成巨大的效果。

具体采取了四项措施:积极发展农村可再生资源。首先是稳步推进农村国债沼气池建设,投入国债资金260万元,完成2919口新增农村国债项目沼气建设任务,受益农户2919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10%,年沼气总产气量达9.6万立方米,节约薪柴0.47万吨,相当于8.2万亩薪炭林一年的生长量,减少水土流失3.1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9万吨,二氧化硫324吨,节约燃料费、电费834.8万元。同时为农户增收节支1908.2万元,为农村提供了生活用能和优质有机肥料的同时,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是科学编制农村能源建设项目规划。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实效”的农村能源发展方针,规划全县2010年一2015年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养殖小区沼气池40口、大中型沼气池8口、建设县级沼气服务站1个、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0个、推广太阳能热水器300套和太阳能灶600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新增沼气80.12万立方米,年替代4904.8吨薪柴;太阳能项目替代薪柴2250吨。项目总计可节约(替代)薪柴达到7154.8吨,可使近万亩森林资源免遭砍伐。充分利用秸秆气化和太阳能,与煤等矿物能源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减轻污染物对大气、水源的污染程度。

开展农作物秸杆资源调查与评价。对文笔镇南元村、北元村和土沟乡土沟村、胡家坪村4个行政村及60户农户玉米、豆类和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秸杆资源的产量、分布、收集方式、利用途径等情况开展调查和抽查,我县农作物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8.84万吨,农作物秸秆资源竞争性用途主要为饲料,直接或间接还田、家庭燃用等。同时对秸杆资源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并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为开展农作物秸杆资源综合利用和农业资源总体评价工作提供基础信息依据。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工作。一是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种植。全县推广玉米多样性优化栽培40000亩、优质玉米种植81700亩;推广玉米套种大豆9800亩;种植优质油料4056亩。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显著提高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减轻和延缓病虫的发生及危害程度,减少农药施用量,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商品率。截止2009年7月,全县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3个、绿色食品认证5个、有机食品认证1个。二是推广施肥新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一方面,在全县推广了平衡施肥10.5万亩,其中推广马铃薯平衡施肥8.5万亩、玉米平衡施肥23万亩。另一方面,认真做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特别是对马铃薯、玉米、大白菜等品种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三是强化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首先,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按季节定期对大田飞虱、叶瘟进行有规律的盘拍和定点调查。并定期编发植保简报。其次,科学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收。在病虫害发生期间,全县共召开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会56场,受训农民26900人次。2009年全县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20.02万亩次,防治27.63万亩次,共挽回产量损失486.43万公斤,实际损失86.2万公斤。由于预测预报准确,组织防治及时,病害的损失率控制在了3%以下,虫害的损失率控制在了1%以下。四是强化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业安全生产。2009年上半年,共检查农资经营户(企业)58个次,整顿市场8 个,立案查处农资违法案件6件,结案6件,简易程序处罚7件(其中种子6件,农药1件),给予口头警告农资经营户20户;查获涉案农资数量3415公斤,案值5078元,上缴罚没款2083.20元,没收违法所得20160元。严厉打击了违法农资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农资市场秩序,杜绝假冒伪劣农资流入市场。避免了因坑农害农事件造成农业减产、失收、农业资源和劳动力浪费现象发生。

推进农业机械化节能。一是积极争取实施中央财政购机补贴项目,并结合县农机局对大型拖拉机和起垄机给予购机补贴的契机,积极配县农机局做好技术培训和发机工作,共发放起垄机36台,大型拖拉机36台,中耕管理机4台,植保机67台,微耕机203台,增氧机11台,投饵机4台。二是成功举办旋耕机下田作业现场演示会,并多形式、多途径的宣传,在农户中引起极大反响,推动了我县农机推广工作和购机补贴工作。三是积极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根据农业生产节令和农民需要,做好技术指导,维修服务和作业质量监督,及时组织相应农机具投入生产。共组织排灌机械10台投入粮食生产工作,完成机械灌溉面积2.68万亩;组织31台农作拖拉机下田作业,完成机耕机耙面积4.6万亩;组织10台机动脱粒机进行抢收,完成机械脱粒量341吨;组织拖拉机14台投入农运,累计运送粮食、农药、化肥、籽种、农家肥、农建物资5.73万吨;组织县乡农机技术人员义务检修农机具13台。由于宣传教育到位,工作措施适当,全县农业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明显,为建设新农村。水更清、天更蓝做出了贡献。

下一步我县对推进农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计划:

1、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节能。大力发展节油、节电、节煤农业机械和渔业机械技术及装备,更新淘汰高耗能农业机械、老旧渔船和装备。推广应用复式联合作业农业机械,减少作业环节和次数,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推广节约、高效、生态畜禽养殖技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节能。

2、积极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加快推进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户用沼气和以集约化养殖小区为重点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深入推进乡村清洁工程建设,建设秸秆、粪便、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处理设施。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广泛应用循环生态种养新模式。

3、大力推广节约型农业技术。以节肥、节药、节水、节能为重点,推广应用秸秆生物气化、太阳能利用、能源作物开发利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新型农业技术,广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导与服务。加强重点农业生产区域产地环境监测,积极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建立和完善污染减排体系,切实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着力提升龙头企业加工水平。引导扶持粮油、茶叶、林果、蔬菜、水产、中药材、油茶等绿色(低碳)农产品加工企业,促进其生产和加工链条向营养和保健食品延伸;鼓励龙头企业通过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改扩建,引进节能、低耗的加工生产线及配套机械设备,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档升级:通过技术培训、考核评估、技术示范等方式,规范企业达到节能、减排、降耗行为。

5、加快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增加绿色植被种群数量,维护生物多样性,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等有害化学物质的生成,推进节能减排。

第3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临潼作为全市乃至全省粮食生产大区和畜牧养殖大区,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升级,农业生产迅猛,但是,随着化肥、农药施量的逐年增加、不合理施用,农户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张,全区农业面源污染日益表现出来,一方面直接改变了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影响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扭转农业发展模式,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单纯依靠数量发展农业的传统模式,区委、区政府未雨绸缪,在节能减排和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上,加大宣传引导,实行政策扶持,领导包抓、典型引路和项目扶持等措施办法,进一步转变了群众的治污意识,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维护了生态安全,推动了循环农业在全区的有效开展。

近年来,临潼区连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稳步增加农机装备数量,使全区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85.7%,2/3以上的农业生产活动由农业机械来完成,其中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90%以上,新型机械提高了农作物综合利用转化率,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实现了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丰产增收。据统计,2011年,全区4.20万hm2夏粮机收面积达3.60万hm2,投入夏播农机11480台,其中硬茬播种机1314台,灭茬旋播机1472台,完成玉米机械播种面积3.15万hm2,机械化播种率达88%。小麦秸秆综合利用面积4.14万hm2,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面积3.5万hm2。秸秆禁烧率、利用率均达100%[1]。

沼气的综合开发利用,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能源紧缺的局面,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型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模式转变。临潼区是畜牧养殖大区,年均畜类45万头,禽类270万只,年均产粪便114万t左右,资源十分丰富。群众通过粪便干式堆沤处理、湿式腐化处理、颗粒肥加工技术等措施,处理粪污84.58万t,占全区畜禽粪便处理的81.66%为科学养殖,减少畜禽粪便污染,临潼区积极实施奶畜小区化养殖和生猪规模化养殖,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农村沼气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村节能减排,有效降低了畜牧面源污染。目前,全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池7978口,针对畜禽养殖场、大中型养殖厂建成100m3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16处,800m3大型沼气5个,建成沼气服务网点22个[1]。该项技术措施,处理粪便15.62万t,占全区畜禽粪便的15.62%。据测算,粪便转化为沼气,能量转化率高达87%,经厌氧发酵后的粪便80%~90%的有机物被去除,达到了粪便资源化、生态化、减量化和无害化的目的。有关数据表明,1口8m3沼气池,年可产沼气350~400m3,每户年可节约煤炭847kg,可节约肥料费300多元,可节约饲料300多元,节约农药费100多元。同时改善了农村卫生环境,改善了农村空气质量,改善了农村水环境,沼气可用于日常照明、做饭、保鲜果品、为大棚及畜舍提供热能;沼液可用作饲料添加剂、浸种、追肥;沼渣可用于农作物基肥,可有效增加种植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

临潼区在农业种植业上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施用无污染和低污染肥料,优先推广选用抗病性强的作物品种。在23个街办285个行政村农户13.1万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12.6万hm2,建立配方肥样板示范田17个113.33hm2,制定玉米、小麦施肥配方化肥各6个,平均利用率35%~40%,平均每667m2减少化肥用量4kg,每年减少化肥施用量11429t。配方施肥建议卡和和施肥技术指导入户率达到95.7%以上。同时,加强农药市场监管,鼓励使用高效、安全、低毒农药产品,推广新型植保机械和实用技术,提高农药的使用率。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潼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起步较晚,近年来,虽然通过开展相关的政策宣传、媒体引导、典型引路、逐步试点等措施办法,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但与当前我国倡导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近年来,通过宣传引导,群众的环保意识有所提高,但实际生产中,由于传统的劳作习惯的影响和生产水平较低因素的制约,群众对污染负面影响认识不清,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认识存在偏差,往往只是从方便自身生产出发,不能顾及整体环境效应,采取焚烧、排放等简单处置废弃物的办法,造成农业生产面源污染加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

临潼区规模养殖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近年来畜牧养殖效益不是十分景气,养殖户对建设污染处理工程总体缺乏投资热情,加之本区规模养殖有限,农户散养居多,同时由于农村村庄建设突飞猛进,造成一些养殖场(户)被宅基地包围等因素,因此,建设畜禽污染物处理设施难度将进一步加大,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规划,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出台相关政策才能有所突破。

下一步的设想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是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农村环境品质,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全区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全区农业发展的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提高广大群众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重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同时,不断加大技术培训力度,积极采用先进的畜牧养殖技术,不断提高畜禽饲料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完善畜牧养殖标准,加大治理力度,监测各类养殖场污染,开展环污治理,尽力帮助养殖场(户)做到干湿分离,达标排放,提高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开展畜禽规模养殖场排泄物治理工程,分批完成奶畜、生猪养殖 企业的排泄物治理。在中小规模养殖户中,推广应用成本低廉、简便适用的污染治理技术,建设干粪收集、废(尿)水多级降价排放的治理工程,实现零排放。

加强病虫害预警体系建设,强化测报手段,提高测报的准确度;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切入点,进一步扩大生物物理防治技术的应用范围,推广应用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生物农药等,从源头上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切实减少农药用量;大力推广“肥药双控”技术,积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无公害养殖技术、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农作物重大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中低产田改造”工程等,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技术服务和科技知识普及,不断提高群众科学种养水平。

第4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大气污染:秋天收割后大量的秸秆堆放在田间地头,冬季农户们主要靠燃烧秸秆取暖和做饭,到了春季用不了的秸秆也被燃烧掉。在燃烧过程中潮湿的秸秆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颗粒物,不仅对人和牲畜的眼睛、鼻子、呼吸道造成严重伤害,而且由此造成的大气污染还会产生酸雨,对农田土壤和农作物造成重大的伤害。

垃圾污染:现阶段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和管理的缺失,许多地区的农村还处在“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脏乱差的现象严重。新农村建设中的垃圾 污染包括乡镇企业排放的固体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农村垃圾因不能得到及时处理,日晒雨淋成为环境污染的二次污染源,堆积如山的垃圾对村民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水污染:水污染是全国农村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农村缺乏环境保护设施,造成了农村大量生活污水被随意排放,另外,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也会污染水源,为了提高产量,现代农业加大了化肥农药的用量,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把化肥农药冲刷到附近的河流,使水域富营养化或饮用水源硝酸盐含量超标,对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

土壤污染: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农民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而长期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地力肥力受损,有效营养元素失衡,土壤大幅度板结,保水保肥能力下降。同时,农业害虫的天敌,如:青蛙、七星瓢虫、赤眼蜂,甚至一些食虫鸟,也由于食物链的关系造成毒害而大量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第5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 节能减排视角下我国农村节能灯的推广研究 道路照明规划中的节能减排浅析 浅谈城市路灯照明的现状与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 绿色银行 浅谈河北省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问题 城市照明节能减排措施研究 建筑绿色工程 实现节能减排 浅谈绿色建筑工程如何实现节能减排 广东绿色照明节能减排改造再添200亿元等 基于低碳生活视角下的高校校园节能减排制度探讨 基于节能减排视角下的能源计量管理研究 节能减排视角下的环境监测工作分析 “低碳经济”和“节能减排”形势下公路隧道照明节能措施探讨 建筑装饰节能减排的绿色征途 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绿色海运方式 绿色建筑的节能减排策略初探 如何提高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控制 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的管理及应用 节能减排与绿色建筑的推广探究 绿色建筑中的节能减排技术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科技网创新周刊.缔造一个光明与绿色世界[DB/OL].[2010-11-23]..

[3] 曾祥素.揭开节能灯“节能不省钱”之谜[N].中国质量报,2005-06-02(16).

[4] 刘 虹.绿色照明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Estimation of Rural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 Projects

in Hunan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reen Lighting

Zhou Xuanhan Zhang Gefu Zhang Xiaolong Tan Bing Lv Xiang Zhao Ziheng2

(1.School of Electric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Hunan,421001;2.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Hengyang,Hunan,421001)

第6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MTRBRB项目旨在克服中国农村节能建筑和节能砖生产市场转化的障碍。项目的实施将推动和影响节能产品(节能砖和节能建筑模型)的生产和使用,所产生的节能效果将减少农村制砖过程中以及农村建筑的取暖、降温过程中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从而减少CO2的排放。到项目结束前,MTEBRB项目将减少236,669吨CO2排放量。项目实现的长期的CO2直接减排量将更高,到2033年,累计直接减排量将达到265万吨。在项目的影响下实现的GHG减排量将达到62百万吨CO2。

CO2直接减排量

MTEBRB项目将开展旨在中国农村地区商/民用建筑行业宣传和推广节能砖生产和节能建筑技术的活动。

假设条件

CO2减排量是依据以下主要假设进行核算的。

CO2间接减排量

MTEBRB项目将间接实现大量的CO2减排,其间接影响如下:

·项目所关注中国农村地区建筑市场占全国建筑的60%,房屋面积年增长的57%,砖产量的95%以上:

项目将涉及3个主要气候带的建筑节能问题,占国土面积的90%,总农村人口的60%:

项目将涉及所有的关键制砖技术,占制砖工业现有设备、设施的90%;

通过项目的信息传播部分,项目的关于节能技术及其在农村建筑行业应用方面的信息、知识和成功经验将被传播到大部分农村地区;

通过开发和实施全面的推广机制和活动,开展节能示范以及有效地实施相关策略,同时通过正在进行的新农村建设,项目将撬动更多的政府、商业资金投入到农村建筑行业的节能市场转化方面。

MTEBRB项目的直接减排量是按照2008年之后开始执行的用于计算GEF项目GHG效益的方法学估算的。项目影响期为10年。在此期间潜在的CO2减排量将与项目投资影响期内的CO2间接减排量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相加。这种“自上而下”的方法从估算全国农村节能砖和节能建筑的应用潜力开始。10年的减排潜力还应该考虑另外一个因素,即:有多少节能量是由于GEF的干涉产生的,有多少是在没有GEF干涉的情况下也一样会实现的。

第四节:项目风险和假设

在保证项目活动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的同时,项目的成功实施还依赖于对于风险的预测。项目计划矩阵(PPM)详细列出了项目风险和假设。影响项目成功实施和/或降低项目实施效果的关键性风险可能出现在以下几方面:

·和关键的利益相关方一起组织、协作如此一个大规模的、复杂的项目的有效性;

·实施伙伴的技术能力;

·项目实施过程中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

·推广项目与示范点的技术、节能性能不符。

为了降低第一项风险,项目将成立有力的项目指导委员会(包括关键的政府部门,例如MOF、MOHURD、MOST、MEP等),并成立地方项目指导委员会(由地方负责生产和推广节能砖的墙材办或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办公室领导)。同时,将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协作,包括充分利用MOA现有的中小企业网络和农村能源服务系统,以及在UNDP—GEF TVE项目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

在MOA的技术能力方面,将通过建立一个由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委员会加强其项目管理能力并为PMO提供技术支持。为了增强地方合作伙伴的项目执行能力,在相关项目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将举办广泛的培训。这些培训将特别关注不同利益相关方在项目实施和成功达成项目目标过程中对能力建设的不同需求。

项目筹备小组认为,缺乏金融机构的有效参与是项目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在向GEF TVEII项目参与方咨询该项目开发和运行农村节能金融机制(该项目的主要内容之一)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调查以及与地方政府、开发商、砖厂、金融专家的研讨,项目将通过以下策略克服该风险:

·调查表明,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制砖领域最关键和活跃的金融机构是植根于地方经济的金融机构,例如农村信用社(RCCs)。调查表明,不同于其他国家金融机构(例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的集体所有制金融机构(县级及以下),其主要业务与地方经济活动(80%甚至以上的信贷)有关,并受地方政府的影响很大;

·本项目将为这些金融机构设计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和信息传播活动,以满足其特殊需要和要求;

·本项目将选取的示范、推广点必须是地方政府和农村信用社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和节能活动的地方。

与示范企业不同,推广活动的范围更大,得到项目的金融支持很少,项目也很难对推广点进行管理。这可能会使推广点的节能效果达不到示范点可能达到的标准。为了保证推广点的管理和实施结果,项目计划运用TVEII RCF的一百万美元作为对推广项目的技术援助。这笔资金已经由GEF/UNDP转交中国政府。在这笔额外资金和完善的设计的基础上,项目将:

在技术咨询委员会的领导下,制订和运用详细的示范点筛选标准,包括节能砖产品和节能建筑的节能技术指标: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推广点实施广泛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以提高其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项目将动员优质的技术和合格的技术专家在项目可研和具体的工程设计、运行等方面给予技术上的协助:

在PPG文件的基础上增加以下内容:1)推广点的能效和节能与温室气体减排将被纳入项目LFA分析中;2)制订针对有效的技术和机构程序的节能效果的监测评估计划;3)规划与开展地方培训和机构安排(充分利用MOA的国家农村能源环境网络),以便配合PM0进行日常监测评估和数据收集。

在MTEBRB项目策划阶段确定的各类风险及相应的减免措施如下:

已经对上述风险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评估,并制订了相应的对策,如上表所述,项目总体风险为中级,但是机构方面的风险已经显现,尤其是机构间的协作。

第7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水安全 水资源安全 饮水健康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6-0260-01

水安全因素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限制性因素,为了缓解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实现水的安全、持续利用, 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应对。

(一)提高节水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水资源危机和节水意识。德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宣传节水,现在城市居民的平均用水量只与我国缺水的西安市相当,说明生活节水潜力巨大。在我国,节水宣传应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强化对政府官员的法律、政策和理论认识上的宣传,使其树立正确的节水意识和水资源管理观念,在决策中自觉重视节约用水;要面向公众,发动群众,把宣传节约用水的重点放在公众中,放在基层;要从中小学生抓起,使公民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节水意识。利用经济杠杆节约水资源。奖励节水者,惩罚浪费者;同时进行城乡水价改革,城乡供水按全成本核算,减少过去用水的计划分配和低价供水,促进用水单位节约用水。依法管理,加强执法力度。

(二)建立节水型的国民经济体系

无论何时何地,应从我国实际出发,把节水放在重要位置,节水不只可以减少取用水量以缓解水源不足的矛盾,也是减少废污水的排放量,以减轻对环境压力的一个方面,节水要和定额用水联系起来,除用水技术和用水工艺的改进外,进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地区间和跨流域间的水量调配,以使有限的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全局结合起来,以加强水的安全保障作用。当然,节水需要投资,其关键是要使节水成本低于增加新水源供应能力的成本,也要计及节水环境的贡献。我国目前水资源使用量的80%在农业,农业节水潜力很大。应全面推广各种节水技术,改良农作物品种,在干旱地区发展耐旱作物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挖掘工业节水潜力。应推广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提高循环用水的次数。建立节水型城市。应科学制定城市用水、节水规划方案,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配置、开发、利用水资源,使城市用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水资源量的范围内。

(三)重视水环境的保护,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在不断增加用水量的情况下,废污水的排放量也必然增加,这就增加了对环境的压力,在提高供水保障和安全程度的同时,必须注意因废污水排放量的增加而导致的环境不安全,以及因废污水的排放而致的水源地受到污染而丧失其可利用性的危险。因而供水与治污必须是同步的。应当采取的对策是加大对污水处理的力度,并尽可能使处理后的污水得以回用。水环境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原则,逐步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并执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在具体方法上,应推广使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废水的排放;应通过各种措施使工业排放的废水达到一定的标准后再排入公共水体;应加强城市下水道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防止生活污水污染河流和湖泊中的水体;应科学使用农药、杀虫剂、化肥等化学药品,提高化学肥料的使用效率,减少农业污染源对水体的污染,防止湖泊等水体的富营养化;应建立水源地保护区,在保护区内严禁上污染型的项目。通过采取上述各种措施,切实保护水环境,还山清水秀的本来面貌。

(四)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与措施。

当前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加上农村供水工程标准低,缺乏水处理设施,饮水水量和水质没有保证。由于受资金的制约,饮水标准得不到改善。另外,居民点到取水点的水平距离大,过去修建的饮水工程大多为水井、水池等小型、分散工程,供水保证率低,遇到连续干旱就会重新出现饮水困难。有不少农村居民直接从江、河、库及坑塘中取水饮用,这些水相当一部分水源水质不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年来,虽然农村经济得到发展,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居住、电力、交通等条件已逐步得到改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农村饮水设施建设基本停留在较低水平,明显滞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饮水工程缺乏水处理设施,水质达不到规定的标准。饮水不安全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构成了威胁。为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保障,农村供水的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为此,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需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合理规划供水水源。

水源布局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供水工程实用和多样性。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结合。

一是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制定保护办法,特别是要加强对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的管理,限制和禁止有害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二是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对于具备集中条件,但目前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在居住分散的山丘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建造多形式的供水工程。

作者简介

第8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绿色节能;住宅建设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099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1

[基金项目]齐齐哈尔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编号:QSX2013-24WT)。

[作者简介]吕春(1966―),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工程结构及墙体材料。

党的十报告指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加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1〕。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在狠抓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坚持发展新农村的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并提出了城市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三化”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把绿色、低碳、节能环保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促进了新农村建设理念和方式的根本转变。近年来,齐齐哈尔市结合新农村绿色节能住宅建设,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首先,政府投入专项扶助资金,结合农民厕所改建、畜圈改造、厨房改革等,引导支持农民建设沼气池,实现了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再生利用,不仅实现了农业增产增效,而且有效地改变了农民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其次,积极推广新型保温节能墙体材料的使用;三是采用适合当地农村特点的新型供暖方式,改造传统浪费能源的炕灶,大力推广和普及了省柴节煤炕连灶,提高了玉米秸秆等资源的利用率〔2〕。

一、存在问题

齐齐哈尔市地处我国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寒冷漫长,一年采暖期长达六个月之多,采暖时长超过全年一半时间以上。冬季住宅取暖问题一直是本地区住宅建设尤其是新农村住宅建设的首要问题。新农村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许多现实问题,主要体现在住宅建设围护结构节能标准不高,住宅整体档次偏低。以梅里斯区卧牛吐达斡尔族镇吉雅提格日住宅小区为例,着重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建筑材料选用、庭院环境设计以及居住区采用的供暖方式、供水管线问题、废水及其他废弃物的排放、日常生活燃料问题、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应用等各方面进行考察、论证,找到一种适合北方高寒地区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的策略,通过对该策略的分析研究,从根本上改变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居住区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二、目的意义

通过对高寒地区新农村尤其是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策略研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现阶段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消耗问题以及住宅建设成本偏高等问题,对本地区乃至黑龙江西部地区及我国整个寒区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生存状态的改变等一系列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农村住宅居住区建设过程中,通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达到节能、节电、节水的要求,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为建设具有北方特色的寒区新农村居住区具有指导意义。

三、建设方法

在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策略研究中,其主要目标是积极推进该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格局。农村家庭院落是人与其所饲养禽畜共生、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并存的生态系统,又是人类文明与物质生产并存、物质和能量高度聚集的特殊区域〔3〕,从目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看,农村庭院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所以从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要注重农户庭院建设,建设一批低层低密度或者低层高密度住宅,以二层到三层为主的联排建筑。墙体、屋面、门窗等围护结构采用价低质优的节能材料:墙体采用新型草砖自承重体系,屋面采用保温彩钢板结构,外窗采用三玻中空节能塑窗,外门采用钢制节能保温门;采暖系统可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积极开发我市的浅层地热能源,发展土壤源、地下水源热泵供暖系统。每户配套使用太阳能热水器;自来水采用深井过滤装置,排水采用中水处理系统;燃气采用集中沼气站;路灯及景观照明系统采用光伏发电等,形成真正的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

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关键是现在政府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给予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试点并大力推广。从地方村镇角度,重要的是转变理念,明确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主体,开发出适合北方寒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标准,建筑设计方案,性能好价格低的墙体材料以及采暖系统、给水及排水、供电、供气等最优方案,从而实现最适合北方寒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的目标。

齐齐哈尔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首先必须采取深入调查、座谈的方式进行。采用规划及建筑设计的标准图形式,选择适合这一地区规划方案及建筑设计方案。根据现有的村落特点进行规划,规划设计可按现行的村建制或者屯建制进行规划;采用适合现代北方高寒地区新农村建设特点的户型进行单体建筑设计,建筑设计可开发出二户一套、四户一套等单层或者多层的标准图纸;合理选用墙体等围护材料,当地配套建设一座草砖加工厂,使墙体材料价格尽可能降低,而且充分利用当地废弃的秸秆材料;供暖采用新型节能供暖系统,例如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排水采用中水处理系统,减少化粪池清理费用,处理后的水可以灌溉或生活使用。再生水来源于污水处理站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院区内污水处理站,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入院区内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燃气采用集中沼气站;路灯及景观照明系统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四、建设策略应用

吉雅提格日建设项目位于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卧牛吐镇,为我市农村地区典型的达斡尔族村落。原有住宅多为泥草房或者普通砖房,采用火炕或者土暖气供暖,供暖需消耗大量煤炭或者秸秆资源,且冬季室内温度低,内部生活设施简陋落后,属于我市新农村建设中急需改造项目。该项目从前期总体规划及建筑方案设计时就充分考虑了其新农村建设的节能环保要求。无论从建筑材料选用还是项目供暖、供电和供水等使用功能方面均采用符合当地特点的工艺方法。项目采暖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室内外排水采用管道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内中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回用于院区内的卫生间冲洗、小区绿化、道路浇洒等。下面主要就吉雅提格日项目采用的节水策略进行分析。

(一)再生水的利用

项目建成后拟用水源采用卧牛吐镇公共供水水源,保证了项目区内居民饮用水的水质达到我市居民饮用水要求标准。每户设置两块水表,饮用自来水和生产生活用再生水各一块水表进行计量。再生水来源于中水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设施。为鼓励居民大力使用再生水,再生水水费应大幅降低,同时引导鼓励居民积极使用再生水,尤其消耗量较大的绿化用水,可采用雨水回用供水系统直接供水,也可以采用中水供水系统直接供水。

室内外排水采取雨水与污水分流、污水与废水分流的方式进行。卫生间及厨房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小区中水处理系统;所有生活污水及废水经中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灌小区内的绿地及冲洗厕所等;项目区内雨水经管道收集后统一排入小区内的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内,经处理达标后用于禽畜饮用、厕所冲洗、浇洒路面,绿化用水等。小区内所收集、利用的雨水总量均按雨水收集设施设计规模确定〔4〕。

(二)环保及节水节能措施

吉雅提格日建设项目采取了一系列给水、排水、供暖及其他各方面的环保措施,尤其注重使用功能的细节设计。例如在给水直线管段设置胀缩装置,防止水流噪音的产生〔5〕;水泵出水管止回阀采用多功能水泵控制阀,以减少噪音。潜水泵坑均采用特制的防臭密闭孔盖,使室内环境不受影响。室外化粪池透气管沿建筑井道出屋面高空排放,避免影响项目区内居民生活。室内卫生间采用水封效果好的地漏,以降低水面蒸发对水封的不利影响。采用具有尾流冲水功能的坐便器,以保证每次冲洗完毕后水封被充满。

从卫生防疫及节水节能角度,生活饮用水采用不锈钢材质的水箱,并与消防水池分开设置。生活用水水池设加锁密闭孔盖,并设有通风系统。公建设施内蹲式大便器及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洗脸盆采用感应式龙头,防止人手接触产生交叉感染疾病。根据《齐齐哈尔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规定,建设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查明地下供水管网情况,避免施工中损坏供水管道。项目建设期间,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施工节水合同,保证施工期间节约用水。施工单位应当采用先进技术、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合理进行给水系统设计,使之能尽可能的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降低本项目供水系统的运行费用。选用节水型卫生洁具及配水件,水池、水箱溢流水位设报警装置,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同时要充分利用齐齐哈尔地区充足的太阳能资源,采用太阳能热水器制备生活热水,在因天气或气候原因热水器出水温度达不到使用水温时,再利用其它辅助热源,如水源热泵供暖系统进行加热,以满足生活热水的要求。通过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可大幅度降低其它能源的消耗,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在设计中,可通过给排水专业、建筑设备专业与建筑、结构专业的密切配合,使太阳能设施与建筑物实现一体化,这一措施同时满足了生态建筑的节能要求。

五、结语

现阶段针对齐齐哈尔等高寒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环保节能等综合多方面的研究还很少,大部分都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研究,例如复合节能墙体、门窗节能、太阳能利用、沼气利用等〔6〕。齐齐哈尔地区新农村绿色节能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逐步解决,未来一段时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具体实施目标体现在规划以单层或者多层联排建筑为主,节地节能;建筑采用节能设计,节能标准达到65%;围护结构中墙体材料选用草砖复合墙体,门窗采用节能型门窗,既节约能源,又降低造价;小区环境建设以庭院型功能设计为主;供暖采用水源热泵供暖系统;供水采用中水系统,达到节水及减少废水排放费用; 燃料采用统一沼气池,减少费用,减少环境污染;大力推广太阳能及光伏发电设备的应用。通过以上各方面新技术、新材料及新工艺的应用,最终达到节能、节电、节水的要求,有效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工程造价,为建设具有北方寒区特色的新农村居住区,实施节能降耗、治污减排、新型生态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赵海燕,周峰涓.加快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及对策〔J〕.理论观察,2013,(06).

〔2〕费滟杰.全面树起节能的大旗〔N〕.齐齐哈尔日报,2008-6.

〔3〕陈爱巧.自然村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双向选择的结果〔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1.

〔4〕GB50400-200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第9篇:农村节能减排的措施范文

关键词:雨水利用,水资源,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政策实施以来,农村水资源调配模式得以优化升级,一定程度上缓减了农村水资源供需矛盾,但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我国雨水利用仍存在资金不足、技术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在新农村建设中,地面硬化程度加深,使地表径流量增加,加速了径流汇集,极易引发洪涝灾害。目前,在部分农村,农业、生活用水得不到保障,尤其是生活用水的水质不达标,直接影响农村居民的生命健康[1]。此外,雨水冲刷还会引发农业面源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因此,结合新农村建设实际需求,对农村现有技术进行效益分析和方案优化,提高雨水利用效率,是推动新农村建设、解决水危机的有效途径。

1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存在的问题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还存在如下问题:1)农村地区技术水平有限,通常以效率低的传统技术为主;2)现有雨水利用技术一般仅考虑雨水的直接回收与利用,未考虑与雨水回补地下水、水土保持和环境改善等多目标结合;3)雨水利用没有很好地与生态景观及环境建设相结合[2];4)由于缺乏管理和净水配套设施,收集雨水的水质不达标,对农民生命安全产生威胁;5)雨水利用技术过于单一,缺乏技术集成和综合利用方法,未形成科学的技术体系。

2新农村建设中雨水利用体系的构建

将现有雨水利用技术分为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和综合利用三类来构建雨水利用技术体系。

2.1雨水直接利用

农村地区雨水直接利用是由坡面、庭院、公路等多种集雨面将雨水收集后直接回用。1)坡面集雨。包含人字形屋面、山坡坡面和人工集雨面三类。传统的屋面雨水直接进入蓄水装置,而无任何前处理设施,仅在使用前自然沉降,煮沸后便饮用,忽略了屋面材料和表面杂质对水质的影响,导致水质不达标,长期使用将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3]。对此,应根据不同集雨面的来水量和水质特点配套预处理设施,也可采用铝塑板等新型屋面防水材料,或在屋面采用旋流除砂装置,通过对初期雨水弃流,以得到水质较好的后期雨水,可有效减少雨水杂质,保障用水安全。山坡集雨面积较大,来水量多,对农户生活用水水量有保障,且其对径流污染物有截留和净化作用,收集的雨水水质较路面好,可作为家庭日常用水的备用水。同时,在山坡上修建梯田或植树种草,既可减少水土流失,又能拦蓄和净化雨水,减少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当缺少或无天然坡面集雨条件时可修建人工集雨场。2)庭院集雨。由于屋面集雨面积小,较难满足农户日常用水量需求,可收集庭院雨水补充生活用水,铺设庭院不透水集雨面时应设定适宜坡度。庭院集雨面应防止畜禽进入,化肥和农药污染等。多个庭院集雨面便构成集流场,在其周围应避免生活垃圾堆放和畜禽粪便污染,降雨前应清扫集雨面,排弃一定初期雨水而收集水质较好的后期雨水。3)公路集雨。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公路路面车流量增大,人为活动所致路面污染物增多,径流污染程度加大,经过简单的自然沉降和水质处理后可用于农业灌溉或公路绿化[4],若要作为生活用水使用还需进行深度处理。在现有屋面基础上,利用当地条件通过对乡村坡面、庭院和公路的修整或修建人工集雨场,构建多种集雨面共同集雨的雨水利用模式,同时要注意对集雨面定期维护[3]。雨水直接利用能有效拦蓄雨水,解决农民用水问题,是农业抗旱的有力保障,尤其与滴灌等节水措施结合产生经济效益更高,因其成本低,易操作,可在农村地区广泛应用。

2.2雨水间接利用

雨水间接利用是采取工程措施使雨水下渗或回灌地下,以平衡地下水。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受污染程度低,降雨冲刷大气对雨水水质影响小。雨水间接利用于绿化灌溉、涵养水源、回补地下水等,具有减少水土流失、恢复生态环境和地下水水位等多种生态效益[5],前景广阔。雨水间接利用措施有屋顶绿化、雨水花园、植被浅沟、透水地面等。1)屋顶绿化。屋顶绿化已被许多城市采用,它既能减少屋面雨水径流和径流污染物,又对气候调节和环境改善有积极作用。考虑到大部分农村屋顶承重差、房屋面积小、资金有限等因素,应选择栽种抗风、耐旱、耐寒性强的低矮灌木和草本植物,重量轻,养护投入少,也便于栽种和运输。此外,屋顶绿化时还应考虑屋顶的防水,屋顶与植被层间需铺设专用排水板。2)雨水花园。根据目的不同,雨水花园可分为控制径流量和控制径流污染两类[6],在农村建设中,宜采用以控制径流量为主要目的的雨水花园,其造价低,且便于施工、管理。另外,雨水花园还具有较好景观和生态效果,尤其适合应用于对环境要求较高的生态旅游村。3)植被浅沟。植被浅沟一定程度上可代替传统沟渠,雨水在植被浅沟中通过植物根系得到净化,既节省投资,又更贴近自然排放规律,还起到景观点缀的作用,对农村是一种经济易行又环保的方法。4)透水地面。在新农村建设阶段,大力开展工程建设,地面硬化率不断提高,大大加速了暴雨径流,使得道路径流难以下渗,极易产生洪涝灾害。为此,农村地面可适当采用碎石、鹅卵石或带孔砖铺砌,使雨水或地面径流下渗到土壤。但透水地面造价较高,且耐用性较低,宜考虑在居民院落或健身广场等空地使用。

2.3雨水综合利用

在农村地区,雨水的综合利用主要是建造池塘、湿地等收集调蓄雨水,比如多功能调蓄塘、庭院水塘、生态水塘和人工湿地等。雨水调蓄塘可以在雨季时集蓄雨水,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降低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旱季时,又能将收集的雨水作为备用水源。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和水文气象条件,建设适用的雨水综合利用设施,不仅可以防涝抗旱,又能调节村庄周边气候、美化村庄环境,也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3结语

1)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雨水资源利用对保护自然水源、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2)我们应当结合农村经济状况、自然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适合该村的雨水利用措施,并确定合理的设施规模,以实现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3)雨水利用需同灌溉工程、植被绿化、生态修复等统筹一体,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丽 汪晓晖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陶洁,左其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及保障措施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9,7(1):36-42.

[2]李海燕,罗艳红,黄延.我国农村雨水综合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3(6):66-72.

[3]刘晓冬,张国珍,杨远超,等.甘肃会宁雨水收集、净化新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73-276.

[4]刘利,甄晓云.云南省农村公路雨水收集潜力分析与收集利用探讨[J].环境工程,2013(1):230-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