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基础临床护理精选(九篇)

基础临床护理

第1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 基础教学 实践脱节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2.06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身边的人和事都在不断变化以适应时展,务求跟上发展的速度,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不与社会脱节。连病毒都会不断变异,以至于人类非常重视身体健康的问题,医学学科也得到不断的创新和发展,但是在护理教学上和临床实践上出现的脱节问题,是一个让大家都觉得相当困扰的问题。也许护士可以在书本中学习到很多知识,但是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中又是否能够得到运用,又或者护士在实际的临床护理上是否遇到过一些问题是在学校没有学到的呢?毕竟现实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这就要求需要解决两者脱节的问题。课本知识不能一成不变,教学的模式也不能依旧单一,在实践上也不可以马虎了事。只有保持各方各面的先进性,才能够适应整个教学和临床发展。

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护理学包含了自然科学,如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解剖学、生理学等知识。自从有护理学开始到现今,这些知识就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但是我们在教学上又是否有跟上了节奏呢?

目前只有很少临床的护士是经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都是中专卫校毕业,他们更重视的是在技能上的实际操作,这样就存在理论知识上的缺乏,这样的教学就会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不适应整个教育时代的发展,于是就出现脱节的现象。作为一个护理教学者,本来就是有责任通过各方面的再学习和对各方面知识的研究去教导学生,但是这样的师资相对不足,很多教学者会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把一本书教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而忽略了整个时代在进步,但自己却还停留在以前,他们把在现实情况下基本要懂得的操作不断重复教授但忘了更新,所以这就很明显存在局限性,本来接受过高等教育人就比较少,而且他们接触的是管理层的工作。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的标志就是人类的素质教养,全民的素质甚至影响着这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我们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心理、思想、职业等等,在一些调查上我们可以了解到在一线临床工作上的护士人员普遍存在敬业精神的缺失,这样会对积极性造成影响和会减少对知识的追求。

有问题,就要解决问题。针对师资缺失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来落实解决,解决的途径就是护士人员要继续接受教育,继续教育有助于发掘人才,这也是一种适应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的需要的教育方式。然后,需要完善的是护理教学的体制,不管中高等的护理教学,都要与现代先进的教育模式结合,让护士能够有新的思维模式,尽可能发掘出护士的各种潜能,这样,护士的主动创造性才会更大可能地被激发出来。护理学的继续教学,包括在知识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各阶段相互结合,根据不同医学发展的需求,能够做到拓展训练的创新,让护士的素质得到重点培养,使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一步在护士人员的继续教育体制上追求多方面上的层次化,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护士人员,对他们进行不同学科知识的教授,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培训知识和考试标准,务求有更完善的考核标准和教学管理体制。所以我们要大力支持和鼓励中专教育的护士人员去积极参加大专和专升本或者专插本的继续学习,在人文学科和基础知识上有所不足的,都可以通过继续教育来得到补充,那么就可以加强培育护士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他们对本行业的专业精神。

除了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还要重视实训。可以做出多一些在医院实习的安排和实训课,让学生多动手,在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可以跟老师讨论,老师也可以随时指导学生,改变一直以来的由老师示范教学再由学生模仿的模式,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就把整体的护理融于实训中,让实训更加有趣,另外还融入素质教育,让就业的竞争力得到大大的提升。要有好多教学,就要有优秀的教学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耐心教导学生,同时对工作要认真有热情,这样的话可以更好完成教学之余也可以尽量避免错误和纠纷。针对出现脱节的原因并且针对这些原因做出相应的措施,这就可以更好地解决护理教学与临床的脱节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海利,任小红.我国《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现状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6):593-594,605.

[2]彭华,贺连香.基础护理的实施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5-7.

[3]杨晓莉,苏永静,顾妙娟.基础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中华护理教育,2004,(2):75-77.

[4]王爱红.实习护生基础护理技能规范性掌握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护理杂志,2008,(23):36-37.

[5]周蓉.探讨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与教学操作考核的差异[J].护理研究,2009,(24):2228-2229.

[6]叶巧玲,吴卓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10):27-29.

[7]付春华,苏静,张俊红,裘小霞.护生基础护理实习现状及对策[J].护理管理杂志,2008,(12):30-31.

[8]邱志军,李贞.整体护理理念在护理专业学生课堂教学与临床带教中的应用现状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5):18-20.

[9]原鲜.加强护理实训教学 提高护生的操作技能[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166.

第2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教学法?实习前基础护理培训

临床实习是护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关键的环节,是护生整合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最终走向工作岗位重要的阶段。护生从学校走进医院,面临环境陌生及角色的转变,操作技能不娴熟,一时难以适应。为使护生进入医院后尽快地适应医院护理工作,笔者所在学校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的培训,以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在培训过程中如何让护生既能融会贯通分散的基础护理技能,又能熟悉临床护理工作流程,还能在整体护理思想下运用护理程序去思考解决患者的问题,真正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这是在培训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传统的培训模式更强调的是对培训项目进行正确无误的练习与考核,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好地相结合,不能更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标准化护理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应用于健康保健领域,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新模式。将该理念引入临床教学过程中,以临床路径为平台对临床医学学生组织教学的方法,称之为路径式教学法。本研究尝试将cnp模式引入到护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能培训中,利用该教学法系统性、多维性、动态性的优势,有效提高了培训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实施方法

2012年6月1日至15日,80名2009护理“3+2”高职实习前护生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人。实验组实施cnp教学方法,落实cnp教学要求:

第一,明确培训项目,根据培训目标结合临床,筛选临床典型案例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

第二,学生科学分组,各选一名组长。

第三,培训前一周教师布置任务,并提供相关学习资料,各组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

第四,根据设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图自主进行模拟演练,教师指导。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示教、指导,学生练习。

培训结束后,进行考核。满分100分,其中临床技能操作70分,理论30分,对比两组成绩。

从两种教学法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可以看出,实验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下表。

1.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了护生评判性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名高素质的护理人员必须要自己动脑思考遇到的问题,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许多学者认为,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刻意的训练”。因此,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以典型病例为导向,按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等设定临床护理路径图,其中融入了护理基础理论、护理程序、专科护理知识、操作技能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模拟演练中鼓励学生向自己提出挑战性问题,引导护生去分析和评判,从而获得最佳的护理方案。同时护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所学的临床知识进行整合与运用,从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培养护生主动学习能力

cnp教学法以图表形式细化了培训内容和目标,护生清楚地知道每种案例每个阶段的护理重点和时间要求,这样就会促使他们有计划、有针对性、有步骤地进行自主学习,改变了护生在传统培训模式中的被动地位。并且临床护理路径图让护生明白什么时间做什么以及该怎么做,具有预见性。加之临床知识及操作技能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融会贯通,也大大增加了护生的自信心,从而真正提高了其自主学习性。

3.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实现护生在校学习与临床实际无缝对接

在岗前培训中应用cnp教学法,不仅强化了临床护理技能,更让护生在临床护理路径图中体验到医院实际护理的运行规律和制度,从而对临床护理工作有一个

面的了解。这样不仅缩短学校与实际临床之间的距离,也为学生步入临床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减少护生临床“休克”期,增强护生的信心,顺利实现角色转变。另外,这也是培养和提高护生临床护理素质与道德观的一个重要环节。

4.临床护理路径(cnp)教学法有助于护生充分体验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下,完成整体护理的过程

在实习前培训这个阶段,护生已学完所有的临床课程,但他们在知识整合与融会贯通方面欠缺,致使学到的很多知识处于闲置状态。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利用护理路径可满足患者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的各种健康需求,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教学,在模拟解决患者实际生理、心理、社会等诸多方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充分体验在评判性思维下,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方法,将分散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完成整体护理,以达到有效培养学生核心胜任力,从而为更好地走进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春玲,张瑞敏.临床护理路径[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

[2]戴晓天,齐德广,杨和平等.引入临床路径理念增强临床教学效果[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

第3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 优质服务;基础护理;临床意义

         基础护理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压疮护理、晚间护理、晨间护理、口腔护理等,这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过程中的的主要内容。医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是影响基础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提高基础护理的质量。本文将就五种基础护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做简单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基础护理的研究对象

         2011年1月,某乡镇医院按照比例选取了96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是医护人员的基础护理水平以及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待患者的态度等。其中,共有医生35名,护理人员61名。调查中发现,医护人员对基础护理都保持着科学的态度,这表明医生与护理人员的职责分工极为明确。调查结果证明,加强医护人员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能力,是理清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的关系,提高医护人员掌握基础护理知识的准确性,以及提高基础护理质量和服务的重要因素。

        2   五个护理在基础护理中的含义

        2.1 压疮护理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指标,护理人员应时刻防止压疮的紧急发生,这也是急诊科科室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2.2 晚间护理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睡眠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在护理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要想使晚间护理的服务效果达到目标及需求,要想满足患者的要求,就要在护理过程中找到问题所在,并据此制订出一套可行的方案,再认真地加以实施。

        2.3 生活护理是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项最基本的护理工作,其内容包含了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诊疗期间,患者都是需要被关怀和照顾的。护理人员应该在患者从患病到痊愈的整个过程中,对患者的饮食、环境、卫生、睡眠、活动等生活内容进行精心合理的安排。

        2.4 晨间护理是为了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再次发生,使患者在护理中体会到清洁感和舒适感。医护人员应该在对患者的病情加以了解和观察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治疗和诊断。晨间护理的主要内容便是保持患者病床和病室的清洁卫生。

        2.5 口腔护理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利于其进行住院治疗及恢复健康的,应积极应对。口腔护理一般采用含漱与刷牙的方式,来预防口腔内微生物的增长或抵触细菌在口腔内的繁殖生长,从而达到清除口腔异味,使口腔内部清新与舒适的目的。

        3   分析与讨论

第4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临床护理带教; 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 R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11-0101-02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称之为PBL教学法,其主要是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把学生作为重要核心,对整个学习情境进行综合设计的完整教学方法。由于PBL教学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所以该教学方法目前已在国际教育界得到广泛使用[1]。笔者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合理运用PBL教学法,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教学成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合性分析2011年9月-2013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共收治80名实习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并将所有实习护理人员按年龄随机划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名。其中观察组,均为女性,年龄18~20岁,平均(19.4±3.2)岁;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17~22岁,平均(19.7±3.5)岁。两组实习护理人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和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带教方法

1.2.1 对照组 实习护理人员采用传统型带教方法,即一对一教学。根据实纲提出的要求,把带教老师授课作为核心,对本科室常见疾病的起因、症状、诊断方法、护理方法和健康宣传教育方法等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同时还要亲自示范和传授护理操作技术。

1.2.2 观察组 实习护理人员采用PBL教学方法。按照实纲提出的要求,由带教老师合理选择本科室多见病例和典型病例,然后依此对教学问题进行针对性设计,如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病理有哪些变化?具体起因有哪些?发病时患者的先兆症状有哪些?特殊性临床症状有哪些?疼痛特征有哪些?常见临床表现有哪些?重要性辅助检查有哪些?基本临床诊断和护理方法有哪些?健康宣传教育方法有哪些?通上述这些问题可以让实习护理人员更加了解和掌握多见病例与典型病例的基础知识。根据带教老师提出的问题,将本组实习护理人员合理划分成8个小组,5人为一组,通过分组形式对问题答案进行理论性分析和研究,接着利用查阅文献和翻阅教材等多种手段展开自主性探究学习活动[2]。如果问题过于复杂,带教老师就要从旁予以正确的指导,促使学生更加深入的讨论问题,这样不仅能够得出有效性解决方案,还可以根据问题答案提出新的问题,让带教老师组织全体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经过一系列分析、讨论、研究活动后,由小组成员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最终结果,也就是对患者的资料、病因、发病过程、健康问题、现有病史、诊断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护理方法、资料方法和健康教育宣传方法等进行详细说明,而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适当补充空缺的地方。所有小组总结完毕后,带教老师应根据每个小组的总结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再由各小组代表综合本组答案进行解答,亦或是各小组成员自由解答,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将自身想法与意见表达出来。除此之外,带教老师还要从旁给予帮助和启发,若学生答案不全面或不正确,带教老师就要及时补充和纠正,并鼓励学生积极提出新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带教老师总结每个小组的阐述过程与讨论结果,以有效归纳和概括所有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3]。

1.3 教学效果评定方法

所有实习护理人员在实习最后一个星期均展开出科考试活动,主要是对吸氧、输液泵与心电监护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进行考核。所有考试完成后,带教老师将自制的调查问卷发放给观察组学生填写,以评价带教老师的实际教学效果。自制调查问卷总共发放40份,当场回收40份,总回收率为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理论考核成绩与技术考核成绩比较 分

组别 理论考核成绩 技术考核成绩

观察组(n=40) 88.78±2.42 90.61±3.12

对照组(n=40) 77.44±2.83 86.78±2.23

t值 17.50 5.71

P值

2.2 观察组评价PBL教学法

40名观察组实习护理人员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详见表2。

表2 观察组对PBL教学法的评价结果 名

调查内容 是 否 不确定

是否满意PBL教学法 35 1 4

是否加剧了学习压力 38 1 1

是否提高了自学能力 40 0 0

是否提高了学习主动性 38 1 1

是否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 34 3 3

是否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 34 1 5

是否更易于掌握理论知识 37 0 3

是否积极推广使用PBL教学法 31 6 3

3 讨论

3.1 PBL教学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PBL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为核心展开一系列有效性教学活动,让学习从过去传统的被动模式转变成现代化主动探求模式,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使之主观能动性的效用可以充分发挥出来。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带教老师应将PBL教学法与临床病例相互结合起来,针对病例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全方位学习,这样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理论性知识,还可以促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最终达到积极主动学习的目的[4]。

3.2 PBL教学法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根据PBL教学法提出的要求,学生应先对问题进行预设,然后再自行查阅资料和翻阅教材,这样除了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外,还可以提高其获取新知识能力与文献检索能力,让学生利用合理科学的思维来整理和分析自己所学知识,这对于日后临床问题的解决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3 PBL教学法利于推动带教老师学习

由于PBL教学法属于一个新型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所以各带教老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关于伦理、人文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5]。PBL教学法要求每个老师都能正确分析和解答学生提出的各项问题,因而带教老师一定要对自身知识面进行开拓,并研制出一套合理科学的带教方案,以达到提高带教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施丽娟.健康教育在老年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63-664.

[2]张向阳.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6-997.

[3]高云,廖金萍,喻花平.“PBL”教学模式在呼吸科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24):2228-2230.

[4]阳彦,王叶丽.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9):3034-3035.

第5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方法:将我院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家庭式沟通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联合组在护理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

结论:常规护理联用家庭式沟通护理能够明显提高妇科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妇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妇科患者家庭式沟通联合应用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1-0399-01

妇科疾病会对患者的生育和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患者在患病后往往由于失去生育功能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夫妻关系,因而妇科护理人员有必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关系,调节患者的心理压力,促进疾病的康复。本文对常规联用家庭沟通护理在妇科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与常规护理组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间我院妇科收治的患者共90例,其中年龄为22~57岁,平均为33.5±8.6岁。其中患有异位妊娠的9例,患有子宫肌瘤的有49例,患有宫颈糜烂的有13例,患有宫颈炎的6例,患有卵巢囊肿的有1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各4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种等方面不存在明显差异,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接受常规住院护理,包括药物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联合组在接受上述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家庭沟通式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患者,向其介绍住院部的相关设施,并向患者介绍主治医师、护理负责人员等,消除患者心理上的焦虑和陌生感。为患者亲自调试病房内的温湿度,让患者感到舒适,并不时与患者进行生活上的交谈,一方面了解患者的情况,一方面也能够消除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距离感。②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向患者详细介绍医师为患者制定的治疗计划,讲解相关疾病专业知识以及在治疗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增强患者对治愈疾病的信心,征求到患者对治疗的积极配合。同时,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多多陪伴患者,尤其是病情较为严重或不良反应较为严重的患者,要积极听取患者的诉求,并多与患者进行朋友间或亲人间的谈话沟通,让患者在治疗期间能够感受到如家般的温暖,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巩固治疗效果。另外,护理人员还要多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介绍在治疗期间家属应该注意的事项,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等,以便与患者更好的沟通。

1.3观察项目。采用量表的形式,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将满意程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计算达到满意以上等级的护理满意率;对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并计算相关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将两组患者护理观察项目数据运用SPSS12.0进行分析,并对满意率和发生率进行卡方检验,其中P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数据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得出,常规组患者共有37例患者达到满意以上等级,其护理满意度率为82.22%。联合组患者共有42例患者达到满意以上等级,其满意率为93.33%,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

3讨论

不论疾病轻重、大小,患者在承受疾病带来的生理痛苦的同时心理上也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尤其是妇科疾病患者,女性患者本来在心理上就比较脆弱,加上妇科疾病可能对患者性生活和生育带来很大影响,进而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夫妻感情。因而妇科患者在患病后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加上在治疗期间对疾病和治疗的不了解,导致患者在心理上承受的压力也会增大,所以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疾病的同时也要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家庭沟通护理方式就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本文主要对常规护理联合家庭沟通护理在妇科患者护理方面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家庭沟通护理的患者组,其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组,这说明家庭沟通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护患之间的关系,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巩固疾病治疗效果。同时联合应用家庭沟通护理的患者组其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这说明实施家庭沟通护理后,护理人员能够及时满足患者的各项需求,预防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在妇科实施常规护理联合家庭沟通护理是具有较高临床价值的,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率和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冰,张博.预见性与家庭式联合护理在骨科老年创伤病人中的应用[J].沈阳部队医药,2013,11(1):97-99

第6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1.转化医学的概念

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演化自20世纪90年代的转化研究(Translational Research,TR),其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最古老的医疗行为,直到21世纪医学研究人员才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临床问题的复杂性及基础研究结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病人身上,促使了新的临床研究方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转化医学的精确定义目前还在争议中,Wen-Hwa Lee将当今的转化研究定义为将在实验室、诊所、特定人群中的研究发现转化为新的临床工具,应用到临床,以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英国全球转化医学中心的Bruce,美国临床决策中心的Linda,意大利Padova大学试验医学部的Mario及美国国立健康中心转化医学分部的Francesco等学者联合给出了转化医学的简化概念:转化医学代表了一种原则,即提高生物科学研究与临床疾病相关的有效性,以及帮助临床研究者通过临床观察证实科学研究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

2.转化医学的意义

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多学科研究,核心是打破基础医学、药物研究、临床医学之间的屏障,在它们之间建立起联系,从实验室到病床,把基础研究获得的知识和成果快速转化到临床,同时根据临床医学的需求提出前瞻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方向,倡导实验室与临床研究的双向转化(B2B模式),即从实验台到床旁(“B-B”――Bench to Bedside),再从床旁到实验台(Bedside to Bench)。其概念一经提出立即显示了强大的推动力,国内外一些研究的快速发展和重大成就的取得正是基于转化医学的理念,生物医学的发展及个性化的治疗要求我们必须加快转化医学的研究。

3.转化医学对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3.1开展多学科协作,构建学术团队

随着临床科学的发展和转化医学的出现,跨学科研究成为了未来研究的热点。临床问题已经不能由单一专业的科学家来完成,需要不同技能和学科背景的专业人员紧密合作,而只有多学科交叉的团队才能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护理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实践性学科,跨学科和多学科研究较少。护理跨学科的研究是指全面的调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分享、对护理独特贡献的重视,以及对新定义和方法的探索研究。当前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学科交叉产生新的增长点,传统的课题通常只是带来数量的增加,创新性课题才能带来质的飞跃。

3.2加强医院与高等医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促进知识转换

巴德年指出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互通有无互相支持,不仅是开展科研工作、提高学科水平的需要,也是教学和培养人才的需要。我国许多院校侧重科研型研究生的培养,而且大部分毕业生都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工作,使得我国的许多大型综合性医院缺乏临床和基础都精通的人才。护理高层次人才脱离临床,不能与临床人员良好沟通,使其不能很好把握研究前沿,不能将知识及研究结果及时准确地应用于临床,形成为研究而研究的局面。由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临床护士在繁忙的护理工作中,虽然掌握了极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却没有充足的时间开展研究,再加上我国的护理学起步较晚,临床护理人员学历偏低,缺乏科研基础知识、医学统计知识及文献检索技能等科研工作的基础方法,使得我国护理研究的主题涉及面虽比较广但建树较少。因此,加强医院和医学院校的密切合作势在必行。

3.3加强护理的基础研究,推进护理临床与基础的结合

护理学的专业性发展,带动和促进了医学的进一步完善。然而,由于护理专业起步晚,科学研究基础与医疗相比还很薄弱,护理研究往往侧重于调查、心理护理、经验总结和体会等研究而缺乏基础性的研究,使护理研究难以发表影响力较大的论文,在课题申请科研经费等方面存在较大困难。目前,我国护理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了基础研究的重要性,正在努力跟上医学发展的步伐。护理学也只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护理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与基础研究的联合,推广实验性研究,才能使护理科研具有较高的信度,推动护理医学快速发展。

第7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护理质量;满意度

Abstract:To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Conference and the deepening of the key tasks of medical and health system strengthening hospital clinical care,our department in March 2012 launched a quality care,full implementation of basic care for patients with a safe,high quality and satisfactory care servic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 words:Quality care;Clinical care;Quality of care;Satisfaction

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主题是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活动目标为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内涵为改模式,建机制,重临床。围绕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全院各职能科室从制度建设、质量控制、人员配备、人力资源调配、绩效考核、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全力支持,我科护士长及全科护士积极参与,用心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全面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1科室自查

我科全体护士对科室内临床护理服务薄弱环节进行自查,对照优质护理服务方案的有关要求认真加以落实,不断总结经验,广泛收集患者意见,通过访谈,电话回访,填写满意度调查表等方式了解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理解和看法,引入患者和社会评价机制,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服务理念,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履行到位。逐步探索和完善科室的护理管理,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2重点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

3准备阶段

3.1认真学习执行有关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 ①科室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②认真执行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③建立并认真执行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2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善护理服务 ①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②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科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③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增强责任感,密切护患关系。

3.3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理念,丰富工作内涵 ①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②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使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3.4护理部为科室充实临床护士队伍,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①医院保障科室人员配备,每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平均不多于8人,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②我科护士长结合科室实际,执行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采用以临床护理工作量为基础的护士人力配置方法,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3.5科室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质量 ①科室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进一步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②科室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③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护士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0min,节约了时间,将时间还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4实施阶段

①为改模式: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服务理念,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并履行到位。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将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及家属公示。以患者为中心,转变护理模式,实行包床到护,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扁平化包管患者,推行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每位责任护士分管患者平均不多于8人,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提供全面、全程的护理,履行专业照顾、病情观察、治疗处置、心理支持、沟通和健康指导五方面职责。护士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性化的护理,分管护士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深入到病房中,全面了解所分管患者的病情,心理,对患者做全方位的评估,清楚每位患者的健康所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②重临床:夯实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全面掌握病情,为患者提供人性化、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患者的床单元变得更加清洁,病房更加整洁,有自理能力的患者注重自己的个人卫生,长指甲、长胡须不见了,自理能力丧失的患者,护士悉心对其治疗照顾,健康教育,功能锻炼,护患关系变得更加和谐。③建机制:实施护士岗位管理,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合理调配、完善绩效考核、质量监管、护士培训。护士实行了分层级管理,完善了人力资源调配制度,加强后勤保障,医院加强了药品、物资、维修、送检、安全、膳食、陪检等方面的保障支持力度,药品、物品下收下放,全面支持临床工作,减少了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护士上班时间能做到不离开病房,确保护理服务内涵落实到位。加强了质量监管,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三级质控,强化护士培训,护理部不定期进行培训,科内每月培训2次,完善绩效考核,按护理质量、护理难度、工作量、患者满意度考核工作量。提高护士福利待遇,在分配机制上向工作量大、技术性强、风险高、夜班多的岗位倾斜,逐步实行同工同酬,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第8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为落实国卫办医函[2015]105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考核指标》的精神;医政发[2011]23号《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南的通知》;《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及卫生部[2012]《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总结我院2019~2020年“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的不足,2021年,我院护理工作主题定位“从心服务”,围绕患者满意的需求,打造最温暖服务的团队。从服务意识、服务技巧、服务流程、服务创新四个方面,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1.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部署,认真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深化“从心护理”品牌塑造活动和“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活动,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2、目标:在塑造“从心护理”品牌的基础上,2021年初重启全面开展以患者满意、社

会满意及政府满意为目标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全院15个护理单元逐步开展、完成“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工作。到2022年5月,创建6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改进临床护理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护理工作水平,让患者满意、政府满意及社会满意,建立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

3、活动主题:夯实基础,“从心护理”提供满意服务

二、活动重点内容

进一步贯彻落实《护士条例》、《广东省护理事业2016-2020年发展规划》,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落实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重点做好以下10项工作:

1.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及奖惩相结合。

2. 加强全员培训,强化服务理念。开展《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学习培训,以及“基础护理该不该做?该谁做?如何做?”全员大讨论,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护士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临床护士必须履行的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3. 制定院、科两级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在医院公共区域悬挂“优质护理服务工程”宣传栏,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将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纳入院务公开,向患者及家属公示,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的机制。

4. 结合医院实际,进一步完善岗位职责,优化工作流程。推行实施小组责任制,探索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以实际工作量为基础,实行具有专科特点的弹性排班。不断丰富和拓展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

5.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满足患者知情需求(环境、治疗、用药、膳食营养、康复、心理干预、手术、检查等),促进临床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

6.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的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7. 进一步完善临床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细化和量化考核指标,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能够让患者得到实惠。建立落实基础护理责任制,按层级建立各级护理管理人员和临床护士的质量考核标准及制度,将经常性检查和定期考核相结合,并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8. 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书书写,简化护理文书,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真正做到把时间还给护士,把护士还给病人,提高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质量。

9. 进一步完善护理支持系统,理顺各部门工作职责,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形成全院共同的工作目标。

四、实施方法步骤

(一)筹备启动阶段(2021年3月)

1. 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明确活动领导小组、监督评价小组及职能部门的职责,提高认识;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2. 召开全体护理人员会议,传达市护理学会“从心护理”精神,借势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解读“方案”内容,动员全体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到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3. 根据2020年年终评估检查方向,调整临床质控管理“八大本”专科“六大本”临床风险管理“六大本”内容,制定“控基础”和“控高危”的质控检查实施细则下发临床各护理单元;

4. 制定《护理人员优质服务实施细则》内容,启动《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社交礼仪和和护士仪表仪容规范》培训;

5.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计划,制定完善相关管理奖惩办法;

(二)组织实施阶段(2021年3月-11月)

1. 2021年3月~11月,全院范围内启动建立“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15个护理单元: 血透科、新宝兴血透、门诊导医、急诊科、体检科、综合内科、综合外科、妇产科病区、产房、妇科治疗区(含医助)、手术室、康康复三区、康复一区、康复二区、供应室、口腔科

2. 每季度在全院范围内评“星级护士”和“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医院显眼的公共区域设“优质护理服务宣传栏”,图文并茂的形式公示本院“从心护理” 的点点滴滴; 让全院职工、患者及社会各界参与、支持及监督。其中,2021年3月~5月中旬的表彰

①全院范围内,每季度公开评定5名“星级护士”和1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星级护士”予以300元/人奖励,“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予以500元/人奖励 ;

②2021年上半年,启动阶段合并到“5.12护士节”活动项目中,共同表彰和奖励;

(三)总结交流阶段(2021年12月~2022年5月)

1. 对15个临床护理单元的工作,特别是基础护理服务进行质量评估与检查指导,树立典型,鼓励先进,宣传和推广好的做法,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同时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检查指导。

2. 2022年“5.12护士节”进行阶段性总结, 评选2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20名“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1. 医院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克服工作中的困难,坚定信心,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2. 为确保“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顺利开展,成立以院长陈晓峰为组长、其他院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成立以周明英为组长,各临床护长为副组长的监督评价小组。

(二)认真贯彻落实,扎实稳步推进

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有关文件精神,明确职责,周密部署,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及特色,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同时认真、全面地开展自查自建,推动各项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

(三)加强指导检查,确保取得实效

认真做好自查自纠工作,及时有效的进行工作分析、总结,避免“走过场”。通过接受上级部门的指导检查,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

第9篇:基础临床护理范文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小儿腹泻;临床应用

小儿腹泻为临床儿科常见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给患儿造成严重影响。资料显示,腹泻是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因此,此类疾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尤为重要[1]。对此,将抽选我院接收腹泻患儿100例,分别给予不同程度临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8月~2013年9月,我院接收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按临床接受护理方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儿50例(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处于1个月~2岁,平均(15.5±0.5)个月;干预组患儿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处于2个月~2岁,平均(17.6±0.6)岁。两组患儿临床资料不存在明显性差异,可比较(P>0.05)。

1.2临床诊断 ①患儿均符合腹泻疾病临床诊断;②临床表现:患儿均存在多便、持续发热等临床表现;③患儿均自愿参与本组研究实验,且由家属签署临床意向书。

1.3方法 常规组患儿实施临床基础性护理,干预组患儿实施临床整体护理干预,如下:

1.3.1心理护理 腹泻发病急,致使患儿烦躁、不愿进食,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甚至间接影响患儿家属。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首先需给予患儿家属心理上的护理,让其清楚认识到腹泻疾病内容,以便消除患儿家属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指导患儿家属多鼓励患儿,帮助患儿进食,为后续临床治疗奠定基础。

1.3.2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如大便性状、颜色等,若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通知医生处理;若患儿存在持续发热现象,护理人员需格外注意,根据医嘱进行退热处理[2]。资料显示,腹泻患儿容易出现脱水现象,因此,护理人员应观察患儿是否存在意识模糊等临床症状,准确记录尿量、体温等指标,为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1.3.3饮食护理 临床护理期间,护理人员需根据患儿实际进食情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指导患儿家属让其少吃油腻食物,多喝水,遵循循序渐进的饮食原则,以流食为主,如情况允许还可静脉营养[3]。

1.3.4预防感染 资料显示,腹泻由细菌感染导致,因此,临床护理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以便预防感染;做好病床周围消毒工作,护理期间认真洗手,并借助消佳净喷洒病房,及时清洗排泄物,从而更好地防止感染[4]。

1.3.5健康教育 患儿出院时,护理人员还需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患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多吃新鲜、干净食物,避免肠胃感染;教会患儿饭前便后洗手,适当室外活动等,加强其免疫力。

1.4观察项目 ①比对两组患儿临床结果,标准:患儿临床症状消失不见,大便成形为见效;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大便逐渐成形为好转;患者临床症状、大便性状等未变化为无效;②比对两组患儿护理结果;③比对两组患儿各指标。

1.5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8.0软件对本文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选择x±s对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进行表示,利用%对结果中相关计数资料进行表示,在本文中对计量数据与计数资料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检验,若结果显示P

2结果

2.1两组患儿临床结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临床好转率和常规组患儿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2.2两组患儿护理结果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临床护理满意率和常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2.3两组患儿各指标比对 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和常规组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3讨论

小儿腹泻为临床儿科常见病,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疾病,因此,必须加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以便减少并发症[5]。本组研究实验的100例腹泻患儿,分别给予临床基础性护理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表明:临床整体护理干预组患儿临床好转率、临床护理满意率、止泻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和基础性护理组患儿相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

参考文献:

[1]张书平,郑丽.临床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2(03):517.

[2]孙小莉.临床护理路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12,14(33):92-93.

[3]沙吾列・木塔力甫,朱慧洁.护理干预在小儿腹泻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4,18(0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