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第1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随着时间的推移,“90”后大学生已经逐渐进入高校教育者的视线。由这一群体组成的医学后备军在地域气息浓厚、本土文化发达的新疆地区呈现出新的心理面貌与发展趋势。为了更全面客观的认识“90”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教育及咨询工作,本研究对新疆某医学院院校2013年入学的新生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新疆某医学院校2013年新入学的共10个专业的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总人数1686人。收回有效问卷1683份,有效率为99.8%。其中男生531人,女生1152人;汉族985人,少数民族698人(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塔塔尔族、东乡族、壮族等)。

(二)研究工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共90道题目,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共9个因子,采用5级评分,(1=无,2=轻度,3=中度,4=较重,5=严重。)统计指标选取该量表的9个症状因子平均分及总量表平均分来了解个体心理症状的程度。

(三)方法

新生入学1个月后,采用慧城心理测评系统,设置“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试任务。配备指导教师,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全部新生进行统一上机测试。采用Excel和SPSS19.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测试后的四周内对262名学生进行抽查访谈。

二、研究结果

(一)“90后”医学生入学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由表1及图一可以看出,新疆“90”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86年全国常模(P

(二)“90”后男、女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异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90后医学新生,男、女生只在敌对因子与偏执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因子上的得分均有显著差异(P

(三)民、汉“90”后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民、汉90后医学新生在SCL-90量表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等7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

(四)“90”后医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在独生子女维度上的差异分析

通过表4可以看出,身为独生子女的“90”后医学新生,在SCL-90量表各因子及总分上都极其显著的低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得分(P

(五)不同专业的医学心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由表5可知,除躯体化因子以外,不同专业的“90”后医学新生在SCL-90各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存在显著差异(P

(六)报考满意度不同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分析

由表6可知,不同报考满意度的“90”后医学新生在SCL-90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均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

三、讨论

由于86年制定的SCL-90全国青年常模较为陈旧,为了更为客观的看待本次研究结果,本文引入了9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与本次数据作比较,可知,新疆“90”后医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86年全国常模水平,但高于99年全国大学生常模水平。由此可见,新疆“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没有像之前预期的那样糟糕,总体而言仍然是良好的。通过对200余名医学新生的抽查访谈发现:新疆少数民族女生的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多表现为大学适应困难及学业压力。高校的统一住宿、甚至是民汉合住,让先前生活在偏远农村的少数民族女生倍感压力,她们不得不努力适应新的环境,以减少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差异带来的诸多不适。同时,由于大学课程的进度较快,部分汉语水平有限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上出现焦虑情绪。在SCL-90的得分上表现为人际敏感、焦虑、抑郁的得分显著高于汉族学生。

另外,从数据观察到,尽管“90”后的新生刚入校尚未开始专业课的学习,但不同专业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已经出现差异。针对这一现象开展的访谈发现,临床医学专业的新生普遍表示对“学医难”观点的高度认同。入学前后,他们大多都接受了许多来自家庭、社会、朋友等方方面面的压力和期许。相对于非医学专业的新生,他们在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偏执因子上的得分明显较高。而医学辅助专业的新生(检验、影像、预防医学、药学等)当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系报考临床专业但分数不够被调剂的学生。结合不同报考满意度在SCL-90各因子上表现的显著差异来看,不难理解该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偏低。

访谈还发现,尽管“90“后医学新生面临各方压力,但他们有着良好的心理健康保健意识。在遇到心理问题时,可以通过向朋友倾诉、向父母寻求支持、甚至主动寻求心理咨询等途径帮助自己调整心态,以求快乐完成大学的生活与学习。

第2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新生;心理健康;大学生人格问卷

InvestigationonMentalHealthofFreshmeninMedicalUniversity.LiW enxiao,ZouFeng.CounselingCenterforStudentsinXinxiangUniversity,Xinxian g453003,P.R.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mentalhealthstateoffreshmeninmedic aluniversity,andprovideabasisfortheimplementationofmentalhealthedu cationonfreshmen;MethodsUniversityPersonalityInventory(UPI )wasadministratedto1524f reshmeninXinxiangMedicalUniversity;Results32.3%ofthest udentsheldahigherscoresthanthenorm.Withafurtheranalysis,7.62%of themareexperiencingdifferentmentalabnormities,suchasadaptiveproblemsan dinterpersonalproblems.ConclusionMoreconcernsshouldbepa idformentalhealthoffreshmeninmedicaluniversity,whatmore,managerssho uldexerteffortstoconstructenvironmentforthedevelopmentofmentalhealth andpromotementalhealthlevelofstudentsinmedicaluniversity.

【KeyWords】Freshmen;Mentalhealth;UPI

近年来,我国大 量调查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更而日趋严峻 。作为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医学生要成为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担当起"除人类之 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神圣职责,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从医学生进 入医学殿堂开始,学校应在全面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心理健康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医学生健康成长[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新乡医学院2007级普通本科全体新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1524份,回收有效问卷1260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2.68%。其中男生457人、女生803人。年龄17~23岁。

1.2工具使用樊富珉等1993年修订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问卷(UniversityPersonalityInv entory,UPI)。该问卷在我国使用广泛,主要用来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被证明有较高 的信度和效度。UPI量表由3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包括60道题, 56道消极题和4道测慌题;第三部分是4道辅助题。本问卷根据消极题的总得分和可能 陷入危 机的关键题,以及辅助题的作答情况,将学生分为三类学生:一类学生、二类学生和三类学 生。一类学生为明显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尽快邀见咨询。经过面谈咨询后,再将这些一类 的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学生指有各类神经症,有精神分裂倾向、悲观厌世、心理矛盾 冲突激烈,明显影响正常生活、学习者;B类学生指存在一般心理问题,这类学生有种种烦 恼,但仍能够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C类学生通过面谈可以起到预防作用,他们的症状暂时 不明显或已经解决。二类的学生是可能存在心理问题,但不是很紧迫,可以缓解后再复查。 三类的学生为心理健康者[2]。

1.3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进行测评。为保证本研究的信度和效度,由心理咨询中心老师担任 主试。调查以院系为单位集中施测,全部测试工作在两周内完成。测试完成后,由专业咨询 人员对筛选出的一类学生进行邀见咨询,分析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

2结果

2.1不同性别学生UPI筛选结果表1列出了三类学生的分布情况。根据有关标准,筛查出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者,即归为一 类的学生有407人,占32.30%。其中男生171人,女生236人。女性的比例略高于男性。

2.2关键因子统计结果由表2可以看出,对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有负面评价的学生占9.84%,觉得对任何事都没兴趣的 学生占9.07%,最值得注意的是回答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5.47%。

2.3ABC类学生分布由表3可以看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共计96人,占7.62%。其中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学生27人 ,占2.14%。

2.4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由表4可以看出,新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人际关系问题(8.81 %)及适应问题(8.17%)两个方面。

3讨论

3.1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该校一类学生检出率为32.3%,这个比例较已有的研究结果(7.4%、16.7%、21.9%)有较大 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与UPI调查过程中操作不一有关。如测查时间各异、担任主试的专业 水平不同都会影响学生对心理测查的态度,直接导致被试在项目选择特别是在“自觉有心理 问题”、“明确提出咨询要求”两个辅助项目选择上的差异,从而造成筛选率的差别[ 3]。

本结果显示,该校可能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32.3%。有“想轻生”念头的学生占到5.47%。进 一 步咨询发现,确定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达到7.62%。这反映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 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2大学新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原因本研究发现大学新生在人际关系、适应等方面遇到较多的问题,这与既往报道结果相一致。 经过咨询发现,家庭环境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经济困难、父母教养方式 不当、父母不和、离异、亲子之间交流较少等都有可能会造成大学生性格上的偏差,如自卑 、敏感、冷漠、多疑、独立性差、悲观等情况。此外,中学相对封闭单调的学习环境对新生 心理的健康发展又一影响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新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大多数在中学时已有 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采取措施大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至关重要[4]。

3.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调适针对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建议该校在做好日常心理咨询、坚持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同时 ,应做到如下几点。

3.3.1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专题讲座与团体心理辅导咨询人员可以根据新生共同关注的 “热点”、“焦点”问题,如生活、学习适应、人际交往等,邀请校内外专业人员,举办多 种形式的系列专题心理辅导讲座和团体咨询活动,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解决心理困惑,走出心 理迷茫。

3.3.2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的作用健康的心理素质是人才健康 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应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维 护学校安全与稳定的高度,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充分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系统 的重要作用,在各级心理辅导机构的积极努力和共同配合下,有针对性地做好大学生心理问 题的及早发现、及时疏导,对个别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从而使我 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5]。

3.3.3开展生涯辅导工作学生中存在的生活不充实,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感到活着没 意思,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步入大学后目标丧失,逃避现实所致。通过生涯辅导工作可以引 导学生认清自己,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想要什么,进而规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不致虚度大 学时光。

3.3.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学生文化生活,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环境大学生的 健康成长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校园 文化氛围。 如团结友爱的校风是学生形成群体凝聚力、集体荣誉感的土壤,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 的人际关系,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

4参考文献

[1]佘丹丹,宋少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成因分析.中国心理卫生协 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

[2]辜美惜.应用高校新生心理健康UPI量表对我国的调查.社会心理科学,2007 ,22(5-6):215

[3]王润玲,王波,孙业恒.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 国学校卫生,2007,28(9):805

第3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32-0009-02

神经外科患者一般病情重、变化快,术后留置各种管路多,因此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量加大,不仅承担着较繁重的护理、观察任务,而且其面临的心理压力也随之增加。通过此次问卷调查,了解我院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以期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其心理状况,提高神经外科护士的工作质量及效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60份,回收率100%。研究组为神经外科护士36名,平均(27±3.2)岁,对照组为神经内科护士24名,平均(31±3.5)岁。

1.2 研究方法

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及国际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人员将调查表内容填写做简要说明后,被调查者立即进行填写,并当场收回。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人员一般情况调查结果

见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2.2 SCL-90症状自评量表调查

神经外科护士与神经内科护士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精神症状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3.1 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神经内科护士的原因

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神经外科患者发病较急,有的患者平素身强体壮,却突然发生颅内出血而入院手术治疗,短时间内家属难以接受,而且部分患者神志不清,术前准备急迫,术后不仅心电监护、呼吸机维持呼吸,而且留置颅部引流管、胃管、尿管、输液通路等,因其留置的管路较多,用药较多,因此对于护士的心理常是一种恶性刺激[1]。再加之有的患者由于病变部位处于生命中枢,即使手术治疗其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家属更难以接受,并对医护人员的诊疗、护理水平产生怀疑,进而不断提出苛刻要求,制造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故意挑剔。高强度的工作、高水准的要求容易造成心理压力[2],护士的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每日都在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工作,无形中也受到了强大的精神压力[3],护士的身心健康遭受着持续侵蚀,从而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②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短缺影响着护士的心理健康。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要求护士的基础护理工作增加,护士的工作量由此加大,而且护士人数短缺问题尚难以在短时间内解决,护士经常加班加点,由此造成工作量不断加大,再加之护士总处于“倒班”状态,生活规律改变,由此可产生神经衰弱、睡眠不好及食欲下降等,从而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③医院要求严,力求护理工作的完美,使护理人员深感压力,各种理论考试、技能考核,使护士不得不抓紧时间复习与练习,这无疑又消耗着护士的休息时间,使之无法缓解工作的疲劳,并将再次投入到紧张繁重的工作状态,从而造成一种恶性循环,不断消耗着护士的身心。④医院护士的进修学习机会少,在职称晋升及竞聘中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状态,同样造成护士心理压力的增加。对于年轻护士,因为自我意识强,工作中与他人交流少,同时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基础护理工作细化,护士的付出与回报不相平衡,使护士对自己的职业选择产生迷惘,进而产生自我价值得不到满足,并由此产生悲观、失望情绪[4]。

3.2 对策

①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深入临床,查看护士的工作状态,主动与护士交谈,了解护士的心理状况,关心、体贴护士的生活,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同时创造一种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对于工作量加大问题,护理管理者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并给予增加人员,同时根据每个人的工作能力,合理分配工作,使之能够发挥自己全能,圆满完成所分担的工作任务。②科室护理管理者,要组织各年资护士相互学习与交流,使老年资护士将自己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护士,从而使其自我价值得以充分体现,而年轻护士则通过学习,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并且不一味自我,勇于承认自身的不足,愿意向老年资护士请教,使传、帮、带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充分体现,进而改善护士的工作氛围,使大家能够和谐一致,共同完成科室的护理工作。③医院管理者应根据临床工作强度,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等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如设立特殊岗位津贴、提高护士奖金分配系数等以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存科室的人力,提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④护士应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5],注意言谈举止,注意工作的流程与细节,不断学习与实践,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真正成为医生得力的工作助手,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格价值。

总之,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应引起各级管理人员的理解与重视,关心护士的心理健康,采取适宜措施加以改善,进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菊英,张思洁,王芳,等. 心血管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4):11-12.

[2] 姚晓红,姚甬平,郭云英. 急诊科与内科护士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 护理管理,2002,22(1):80.

[3] 赵建芳. 基层医院肿瘤内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2011,6(9):1579.

[4] 黄灿,彭月娥,杨小非. 神经内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 当代护士,2007,12(学术版):3.

第4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性关系障碍;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

性关系障碍是指由于性身份或性偏好异常,导致与建立或维持关系有困难(ICD-10)。性关系障碍人群中包含因性取向而困扰的同性恋人群,尽管在一些国家(包括我国),已将性取向问题排除在精神障碍疾病外,但因其性取向身份所伴随的心理问题,仍被视为同性恋的心理问题。目前同性恋成因尚不明晰,该人群近年来为HIV病毒性传播的最大比例人群,以及其物质滥用等问题,致使该人群的不良生活问题成为亟待解决干预的社会问题。同性恋体验到其作为少数身份群体的压力,包括来自外部的他人偏见、不被理解,来自自身的隐藏其身份等。研究调查发现,认同而不“出柜”是大多数同性恋者生存现状。使用该种策略的人群,时常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特别到了适婚年龄,受到家人、朋友和社会的期待,因而其体验到慢性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本研究分析性关系问题求诊的门诊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的开展性心理健康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2014年10月1日至2015年10月30日就诊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门诊的性心理门诊,经主任医师诊断为性关系障碍,再根据患者的主诉内容,纳入以性取向问题的性关系障碍患者。排除标准:已婚;诊断为其他精神疾病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的效度量表(矛盾对>5对表明未认真作答)。共有54例因性关系障碍就诊的心理咨询患者,有1例异性恋患者因婚外情而咨询,有5例已婚患者本身为同性恋,因夫妻性生活担忧而前来咨询,48例为未婚性取向问题来就诊,占88.9%。

1.2研究方法

收集一年来所有初次就诊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家庭和睦程度)、诊断、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测试结果。

1.3研究工具

一般资料信息:包括如前所述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就诊方式等。

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含90个项目,分为10个因子,包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成分。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399):包含4个效度量表和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包含疑问(Q)、说谎(L)、诈病(F)和校正(K)量表,10个临床量表包含疑病(Hs)、抑郁(D)、癔病(Uy)、精神病态(Pd)、男性化-女性化(Mf)、偏执(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和社会内外向(si)量表。

1.4统计工具

使用SPSS18.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检验标准为双侧检验,且以P

2.结果

2.1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共48例患者纳入该研究中,年龄18-36岁,平均(25.08±4.36)岁,男性32人,女性16人,自来12人,他人陪同而来的36人。根据MMPI的si量表来确定内外向(si50,为内向),内向27人,外向21人,然而仅33人完成了SCL-90问卷。

2.2性关系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性关系障碍患者除躯体症状、偏执症状方面不存在差异,其他方面得分均大于常模标准。见表1。

2.3不同性别性关系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比较

男性与女性关系障碍患者在SCL-90的各因子(除了敌对因子)得分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MMPI得分上,女性在Mf和Pt得分上低于男性得分。见表2、表3。

2.4不同内外向性关系障碍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分比较

内向性关系障碍患者在SCL-90的各因子(除了敌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外向患者得分,在Hs、D、Pt、sc量表分上显著高于外向性性关系障碍患者的得分。见表4、表5。

2.5不同求诊方式性关系障碍患者的SCl-90得分比较

陪同来与自来的性关系障碍患者的SCL-90得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陪同来的性关系障碍患者在D、Mf量表得分上低于自来患者。见表6、表7。

3.讨论

本研究中纳入分析的为性关系障碍中的因性取向问题而来就诊的患者,其占性关系障碍人群的88.9%。结果显示其心理健康状况低于普通人群标准,这与以往关于同性恋关于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的结论大体类似。然而,在躯体化和偏执方面,本研究样本与常模得分不具有差异,这比以往结果有所提高,可能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一些国家设计发展适宜于同性恋人群的旅游商业,加之教育的干预作用,恐同不再如以前那么严重。同性恋人群也越来越能够接纳性身份认同,其心理健康状况整体稍有改善,其不再使用偏执固执、躯体化的方式来应对周围压力了。

男性性取向关系障碍人群在SCL-90量表的10个成分上得分与女性相比没有差异,但在MMPI量表中,女性在Mf、Pt量表上得分低于男性得分,这提示男性的心理状况低于女性,男性更A向于认同女性特质,如敏感、易思虑、常苦恼,久而久之易出现神经衰弱症状。许毅分析男性同性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男性同性恋的MMPI编码型为27型,存在抑郁、焦虑、紧张、提心吊胆,比较敏感,人际交往中,处于顺从、被动依赖地位,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困扰。

内向性格的性关系障碍人群的心理状况差于外向人群。弗洛伊德将性视为是人格的重要部分,性本能属于生的本能,包含有巨大的能量,一旦单纯固着在性生理上,性本能将产生强烈的压力。如果将性本能扩大化,在广义的角度上去运用性本能,那么创造、创新便都是性本能的产物,后期精神分析学家温妮科特也特别重视性本能给个体带来的创造性活力,是具有生长性意义的。外向性格的患者与他人交流、沟通,将性的动力疏解开来,将这种性能量化解掉,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达到表情达意,创造新事物的过程。而内向人群如若仅仅停留在自身难以化解的能量上,将性之事更多聚集在自身,易折腾自身。另一方面,外向的人与人沟通交流,获得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更大,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支持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因而,同性恋人群在隐藏自身性取向的事宜上,内向的人群较外向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就诊的缘由可能是源于其本身的冲突,因而想寻求医生的帮助。有父母或朋友来陪同的人群,也有自身前来求诊的。自身而来的,大多数对自己的性取向持隐藏态度,如前述所称呼的认同而不出轨,但其体验到强烈的社会压力致使其难以梳理情绪。而陪同而来的,大多是由父母要求而来,父母希望临床求诊能够改变性取向,这类人群的特点更认可自己的性取向。陪同来就诊与自来就诊的比较发现,自来就诊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在MMPI临床量表D、Pt得分上高于陪同来的,提示自来就诊的人群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陪同来的人更认可自己的性取向,并坦诚而谈,并不成为自身的负担,父母关注到他们,能够给予一定的支持。而自来的人群较之于陪同而来人群,是独自承受着心中的情节,带着隐藏的不被允许表达的情绪前来就诊,寻求支持,因而就诊的时机之时其抑郁、焦虑、紧张、提心吊胆、敏感度更显严重。

第5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020-02

S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人们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近几年,大学生中厌学、精神失常、自杀、违法犯罪等案例频频发生,这些案例表明:大学生作为社区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Adlaf等[1]研究发现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比重点大学、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学生面临更多就业、竞争、经济、心理的压力。越来越大的现实压力容易造成高职学生心理冲突,引起心理问题。甚至造成学生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对社会、学校和家庭造成巨大负面影响。本研究通过对某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和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建立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文2012至2014级的在校学生,调查工具采用精神症状评定量表(SCL-90)进行标准化测验,该量表是国内外认可的、并被广泛应用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该量表由90个问题组成,对每个问题采取1、2、3、4、5五级评分,依次表示为没有=1分,很轻=2分,中等=3分,偏重=4分,严重=5分,并计算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9个症状因子及总均分得分。[2]

1.2 方法

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以专业为单位,施测人由心理学专业人员组成,统一组织学生在教室完成,测试前用指导学生量表的测试方法及保密原则,全部调查表当场填写,当场交卷。

1.3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Epidata录入,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 q检验,P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涉及到3个年级,包括护理学、药学、园林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口腔医学技术、会计电算化等6个专业的在校大学生3050名,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团体测试,收回问卷3020份,有效问卷3010份,应答率为99.67%。年龄17-23岁,平均(20.85±2.38)岁,男生1452名,女生1558名。申请过助学贷款的贫困生528名,没有申请过助学贷款的非贫困生2482名。

2.2 衡阳市某高职院校学生SCL-90各个因子得分与国内青年组常模比较分布情况

将高职学生SCL-90调查结果与全国常模[3]比较,通过t检验,高职学生的躯体化因子、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敌意、恐怖五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明显高于常模(P

2.3 不同年级学生SCL-90因子分数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年级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我们对3个年级的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通过q检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年级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大学一、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差异,大学三年级学生比一年级、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性别学生SCL-90因子分数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性别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我们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通过t检验,我们可以看出,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五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明显高于男生(P

2.3 贫困生与非贫困生SCL-90因子分数的比较

为了解经济状况对高职生心理健康状况影响的差异,我们对贫困与非贫困学生的SCL-90各因子得分进行了比较,通过t检验,我们可以看出,贫困生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七项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明显高于非贫困生(P

3 讨论

3.1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全国常模差,原因可能是(1)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不足,知识体系不够扎实。同时,网络上充斥无数不良信息如:网络游戏、等吸引着许多自制力比较差的学生,导致许多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进而产生厌学,对学习产生焦虑、恐惧,甚至对老师和成绩好的同学产生敌意。(2)高职学生比本科生面对更多的来自环境、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容易导致她们自卑、内向,甚至自我封闭,这种不良的情绪容易引起人际交往障碍,甚至心理疾病。这就要求我们多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向学生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

3.2 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

与其他的调查[4]不同,通过本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低年级学生差。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新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充满好奇和憧憬,心理没有压力和焦虑。而高年级学生因为要参加实习,同时面对繁重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考试等任务,还有找工作的压力等,有很多同学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当今社会越来越残酷的就业压力和竞争形势加重了高年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对高职院校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

3.3 不同性别学生的心理状况

与有关调查[5]相似,本调查显示高职学生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差异,女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方面比男生差。可能与女生的性格有关,女生的心思比较细腻,性格比较敏感,面对压力,很多人容易压抑到内心,难以排解,甚至产生心理冲突,引起心理疾病。而男生性格普遍比较粗犷,更容易将将自己的困境,压力,苦恼倾诉给家人、老师和朋友,寻求帮助,化解内心的心理危机,承受能力比女生较强。所以,对于高职女生,我们要多沟通,多关心,及时发现心理问题,及时解决,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

3.4 贫困与非贫困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学费的上涨,高校贫困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加。本调查显示,高职贫困生的心理状况比非贫困生较差。贫困生大多来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 由于所享受的资源和机会较少,加上经济实力有限,很多学生的常规技能如:英语口Z听力能力、文艺表演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等比较落后,容易被非贫困生嘲笑。加之经济上的窘困,贫困生更容易产生自卑,不愿意和同学交往,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这些因素导致他们自我封闭,导数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学校应该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扬自强不息的精神,战胜困难的勇气。

参考文献:

[1] Adlaf EM, gliksman L,Demers A,et al. The prevalence fo elevate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among Candadian undergraduate: findings from the 1998 Canadian Campus Survey[J].J Am Coll Health 2001:50(2):67-72.

[2] 何利平,罗家洪,毛勇,等.乡村医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处方行为研究[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2):26-28.

[3]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2.

[4] 刘欢欢, 张小远,解亚宁,肖蓉.不同年级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及其专业满意度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 (5) :331-333.

第6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近年来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颇受人们关注。有报道成年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失眠者差,伴有较多心身症状[1~2]。老年人失眠发生率高于中青年人,但国内未见有关老年失眠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报道,为此我们对老年失眠患者进行了问卷式心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调查对象均为我院干部病房住院患者。其中老年失眠组:60例, 男58 例, 女 2 例, 平均年龄74.9( 61~80)岁。老年非失眠组:40例, 男 39例, 女 1 例, 平均年龄73.6( 61~78)岁。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病种及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失眠症的诊断标准,包括入睡困难与睡眠维持困难,或睡眠质量差,且每周至少出现3次,持续1个月以上,为睡眠不足所困,表现出过分担心这种睡眠不足的后果,失眠引起显著的苦恼[3]。剔除躯体疾病、精神疾病以及酒精、咖啡或药物引起的继发性失眠。

12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包括总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10个因子共90个项目,每个项目按0~4分的5级评分方法计分,比较两组病例SCL90总分及因子分的差异。在90个项目中出现一个或一个以上项目≥3分者视为阳性症状患者,比较两组病例的阳性症状发生率[4~5]。

2结果

老年失眠组阳性症状人数发生率73.3%,高于老年非失眠组阳性症状发生率7.5%(P

3分析与讨论

国内报道成年失眠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高于正常睡眠者,显示失眠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伴有较多的心身症状[1~2]。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失眠组与成年失眠心理健康状况改变基本一致,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等得分高于老年非失眠组(P0.05),与上述文献有所差异,其原因有待于扩大样本作进一步研究。

老年失眠患者躯体化障碍明显,部分老年患者反复诉述有关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坚持认为自己的疾病是躯体性的,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和照顾,往往在医患之间产生矛盾、分歧。此类患者虽对躯体症状采用了各种针对性治疗,往往不能获得明显效果,有时因治疗药物带来的副反应而使病情加重。

老年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失眠往往与多病共存,更易伴发焦虑、抑郁,担心成为家庭的累赘,甚至出现消极厌世行为。躯体疾病与心理障碍并存,焦虑和抑郁相伴随,互相影响,恶性循环,可使病情迁延不愈。本组老年失眠组阳性症状发生率73.3%,高于老年非失眠组7.5%(P

参考文献

[1]潘集阳,赵耕源,麦慈任,等.原发性失眠症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0,26(4):240.

[2]贺旭,洪军,林建华,等.失眠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广东医学,2002,23(11):1174.

[3]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8.

第7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护士;心理健康;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86-01

随着社会进步、医学发展和护理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关注益增加,对护理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护士面临着新的更多的挑战.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工作疲惫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为了解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68名3所综合医院普外科护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随机抽取广饶县3家综合性医院68名普外科护士。年龄30.5 岁±2.1岁,工作时间7.8年±1.5年。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 [1]。①一般情况调查表:为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婚姻、文化程度、职称、所在医院、科室、工作情况等一般资料。②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包括90 项有关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问题,共归纳为9 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 ,每项按1 级~5 级评分,得分越低说明健康状况越好。问卷采用无记名调查方式,统一指导语和填写方法, 要求被试者仔细阅读指导语, 然后按要求完成问卷, 所有问卷一次性完成, 限时30 分钟。由调查员统一发放、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8 份,回收有效问卷68 份,有效回收率100 %。

3 讨论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是使用最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测定、疗效评定、神经精神可疾病的症状特点研究、与其他量表相关等,主要目的是用于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严重程度如何,临床上常用作精神科、咨询门诊的一个筛选量表[2]。自20 世纪80 年代引入我国,已广泛用于调查不同职业群体的心理卫生问题,能较准确反映各种职业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显示,与全国常模相比,普外科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中最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 社会对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及在医患关系普遍紧张的情况下, 医护人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护士心理健康发生的原因主要在于危重病人多、抢救多、工作压力大、负荷重、频繁倒班;工作模式改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不及时;心理健康维护培训不足等有关[3、4]。护士面临着终身学习的压力、行业风险的压力(包括技术风险和道德风险) 和职业的心理压力,要是不能很好的调节, 就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 护理人员应注意保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减少精神压力。另外, 对于医院的管理者, 在全面关心患者利益的同时, 也更应该关注本单位员工的健康。医院管理者应经常深入一线了解护理人员的困惑, 尽可能解决护理人员工作中的实际困难, 给护理人员建立减压机制,可针对其独特性分别进行心理指导, 定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 建立护士心理档案,通过具体心理减压措施,如定期运动比赛、野外郊游、文艺表演等,放松心情、缓解压力,帮助他们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减轻和消除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状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愉悦心境,对提高各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提高医疗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明圆.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35-42.

[2] 唐秋萍,程灶火,袁爱华等.SCL-90在中国的应用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1):16-20.

第8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摘要】 目的 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测验量表对117名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定分析。 结果 18.8%有轻度心理问题,0.9%有中度心理问题;25.0%青年女教师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教师(13.8%)(P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心理干预

Analysis on the mental healthy status of youth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rvey the status of mental health of young teachers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Methods 117 young teachers were tested their mental status with mental healthy testing scale,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18.8% youth teachers had mild mental problem, 0.9% ones had moderate mental problem. 25.0% young female teachers had different poor psychological bearing force poor adaptability, emotion disturbance, depression, and somatization. The rate of mental problem in female teachers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in male ones(13.8%). Teachers of arts had higher poor adaptability than teachers of science did(41.1% vs 13.8%), while teachers of science had higher hostility than teachers of science(9.8% vs 1.8%). The total score and every factor scores of mental healthy testing scal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rts and science teachers(P>0.05),but the female teachers had poorer adaptability and higher depressive score than the male ones(P

【Keywords】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 young teachers;psychoproblem; mental health;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关键因素,适度压力能引起积极的反应,而压力过度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1,2]。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及大学生就业困难等诸多问题,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为此,我们对我省某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相关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样本选自2000年~2004年分配到我省某高校工作的青年教师,发放问卷138份,收回有效问卷117份,回收率84.8%,其中男65名,女52名,平均年龄25.5 a。排除有精神疾病史及心理障碍者。

1.2 方法 采用心理健康状况测验量表[3]对样本进行问卷测试。共80个项目,包括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心理不平衡、情绪失调、焦虑、抑郁、敌对、偏执、躯体化10个因子,每因子8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1分无精神症状,2分为轻度,3分为中度,4分为重度,5分非常严重。所有数据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高校文理科及男女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高校青年教师心理问题发生率比较(略)

表1显示,18.8%的大学青年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其中以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焦虑、抑郁多见。25.0%的青年女教师主要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抑郁、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教师(13.8%)(P

2.2 高校文理科及男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测验结果比较,见表2。

表2 文理科及男女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评分比较(略)

注:*P

表2显示,心理健康状况测验量表评定理科系与文科系教师的总分及各因子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女教师适应性差、抑郁因子分均显著高于男教师(P

3 讨论

本调查显示,18.8%的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以心理承受力差、适应性差、情绪失调、焦虑、抑郁为主;其中,男女教师在适应性和抑郁等心理问题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女教师以躯体化症状为主,男教师以偏执为主,可能与女教师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与挫折即产生灰心情绪、感到工作负担重、对环境变化不能适应、学校对教师的要求高等有关。

高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青年教师的心理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4,5]:(1)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排解其心理冲突与矛盾。(2)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使青年教师正确认识压力的作用,适度的压力可以促使改善自己的不足,提高能力,使之更加成熟。(3)对青年教师给予一定的关怀与帮助,尤其对女教师给予更多的帮助。(4)提供一定的娱乐场所。(5)学会自我调节与适应。

此外,青年教师要适应环境,正确理解自己学习、工作的重要意义,正确面对高校的现状,尽快适应教师的角色及人际关系,尊重同事,恰当处理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保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吴秋凤.谈心理调节与提高青年教师素质[J].教育探索,2000,(1):37

[2] 彭雷生.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与调适[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4):110

[3] 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

第9篇: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疏导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18-02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和大学生伤害事件屡见报道。广东工业大学一名大三男生疑因失恋跳楼身亡,2004年在云大宿舍连杀四人引发了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无论原因如何,这类轻视生命的极端行为给社会、家庭和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这充分反映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人们对这一问题更加高度关注[1]。因此,很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并采取相应的疏导对策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防范。这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重大现实问题。

1 人是社会中的人

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决定于社会原因。社会原因是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因。主要包括经济原因、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等。

1.1 经济原因 近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贫困家庭在经济上无力支持子女上大学。现阶段每个大学生一年的各种费用支出则超过了1万元,一个中等收入的城市居民,一年省吃俭用,才能勉强供一个孩子读大学。来自农村的学生,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一家全年收入不过几千元,这巨大的缺口让农民无力负担。上学本身的目的是为了脱贫,其结果反而更加贫困,这种经济现状是造成贫困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的主要原因之一。再者,社会和校园内一些人爱慕虚荣、互相攀比的不良现象也在影响着大学生,因为家里贫困,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友等方面,在经济上往往无能为力,一筹莫展。这就使他们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自卑感,这种自卑会在他们的心理上造成巨大的压力。

1.2 学习压力 调查发现大约有10%~20%的大学生对考试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学习基础比较差、性格比较内向、学习方法不够灵活的大学生最容易产生考试焦虑症状,有的大学生还因此伴有失眠和神经衰弱等症状,如果不及时释放压力,精神长期处于这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会出现“学而无友,而孤陋寡闻”。因为如此,此类大学生极可能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1.3 就业方面的压力 由于近几年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对社会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劳动力供大于求,社会需求不断减少,就业率逐年下降。另据《法制日报》报道,社科院教育蓝皮书《2005 年:中国教育发展报告》向社会,报告称,2005 年6 月下旬,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在全国16 个省份的34所高校进行调查, 共收回来自毕业生的有效问卷21 220份,调查显示,42 %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已经确定,其中真正签约的只有33. 7 %。另外13. 5 %的人已确定单位等待签约。这种严酷的就业现实,使学生对未来的前途、对走入社会的结果充满迷惘,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过大。

2 大学生存在的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

由于青年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2],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从而产生不良事件的发生。主要有以下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

2.1 抑郁 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的挫折、家庭的变故等刺激后,在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出现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和工作动力、无精打采、回避朋友、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时间长了则导致抑郁性精神症。

2.2 自卑 自卑是因心理或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为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时时怀疑自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3]。

2.3 封闭 封闭其实就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自我、自恋、独来独往是其典型特征。据观察,这类大学生经常逃课,通常一个人躲在寝室,白天睡觉,晚上通宵泡网、泡吧,从不与人交往,手机经常关机,有的甚至独自离校旅行。由于大多数时间放弃了上课,考试时临时应付,导致多科成绩不及格,最终被学校通报处分甚至劝退。

2.4 自杀 报载,某高校大三男生周某,长期患病,自卑心很重,最终跳楼自杀身亡。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的陈志霞等人在2007年对101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过轻生念头的学生占10.7%。

3 为了改善大学生不良的心理状态,采取积极的的疏导

3.1 将传统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思想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关键是要在“防”字上下功夫,由被动应对向主动应对转变,由事后采取措施向事前采取措施转变,由心理障碍疏导、心理疾病医治向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健康管理转变。

3.2 建立和健全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筛查制度。目前,全国高校几乎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和专职心理健康服务人员,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心理筛查标准,无法将存在心理发育缺陷、人格障碍的人员及时查出,没有把这些人纳入工作视线,缺少有针对性的科学防范措施。学校应建立和健全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筛查制度,在学生的人生重大应激事件发生时,如对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变故等问题,经常组织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心理测查、干预,增强他们的承受力。

3.3 在学生中树立心理健康观,普及心理学知识,加强心理学教育。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从观念上彻底实现躯体健康模式向躯体- 心理- 社会健康模式转变[4]。

3.4 引导大学生建立优良而真诚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心理保健的途径。大学生都是同龄人,共同点较多,人际关系比社会上单纯。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增加自信和理解,减少心理上的不适感,实现心理平衡。健康的心理是需要营养的,最重要的营养就是爱。

总之,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虽然堪忧,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系统讲授心理学知识,发展健康的校园文化,形成健康的文化氛围,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让大学生置于良好的环境中,就一定能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良好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石中英.自杀问题的教育哲学省思[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 16-23.

[2]金红霞,冯志颖.青少年自杀行为的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4,14:37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