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1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生产实习;教学质量;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7―0135―03

生产实习是工科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实习不仅可以为后续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增强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当前的大学教育强调素质教育,提倡要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学生科学合理地参与生产实践和工程实际是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1]。因此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实践性教学的作用愈显重要。

一 传统的实习模式与现状存在的矛盾:

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现在的高等教育与传统的高等教育相比较,较显著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人数的显著增加,二是专业设置的调整――宽口径化。同时随着社会的改革,企业(生产实习单位)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一是生产模式的调整――由大而全向精而专的变化,二是管理方式的变化――由以生产管理向目标效益为主。

传统的实习模式难以满足这样的变化,其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人数的显著增加,很难达到一个实习教师带一个实习小组(10~15人);二是企业生产的精而专与高校专业设置的宽口径化的矛盾,现代企业往往生产模式非常专业,而高校专业设置要求宽口径化,因此要达到机械工程类专业机电结合的实习目的,往往要到较多的工厂才能实现,而要将这么多的学生做较多的工厂的转移,其调度和管理与实习时间和经费的有限是有矛盾的;三是以前的企业对学生实习是比较欢迎的,但是由于企业的改革与转制,目前很多企业对学生实习并不欢迎,有的甚至拒绝。以上几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造成学生生产实习演变成到企业的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很难达到熟悉装备与工艺的生产实习要求。

因此,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生产实习、并达到良好的实习效果,是工科类院校高等教育实践环节必须解决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专业生产实习的经验的积累,并且结合我们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改革,提出了“精心组织、校企结合、分段实施、项目负责”的探索性的改革措施。

二 生产实习的改革措施与实施方法:

1 精心组织 合理规划

工科院校的专业生产实习是一个系统的工程[2],它牵涉到方方面面,要做好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精心组织和合理规划。具体来讲,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大多数工科院校生产实习一般安排在三年级结束后、四年级开学初进行,实习学生必须是修完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专业课。因此应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在三年级下学期开设部分专业课,为生产实习做好相关课程的衔接与准备。

二是制定一份较为完整的专业生产实纲。生产实习的效果同时还与实习的准备工作密切相关。在每次实习前,必须选择合适的实习企业,带队教师应提前到实习企业做好考察和了解工作,对实习企业的生产组织、加工工艺和技术装备、生产管理等要充分地了解和掌握。根据实习企业生产实际并结合专业知识和生产实习教学要求,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编写合适的生产实纲。学生在进行生产实习前,可先结合已经学习或将要学习专业知识,预习生产实纲,了解生产实习的计划、内容、和要求。考虑到当前企业竞争激烈,大多数企业存在“技术保密”的顾虑,向厂(车间)资料室借阅现场技术资料较为困难,可组织学生在生产实习前,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网络资源优势,查阅相关设备的技术资料,做好实习资料准备工作。学生结合生产实纲和实习思考题,带着问题去实习,在实践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触发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增加实习效果。

三是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3]。实习基地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实习质量,选择合适的实习基地是搞好实习的前提。考虑到专业的要求,一般应选产品对口、工艺先进、设备齐全、任务饱满、技术力量雄厚的工厂。理想的实习基地应有多个产品相对稳定机械制造工厂,且大批大量、成批及单件小批生产等多种生产类型齐全,以便重点在1~2个厂实习而同时利用剩余的时间安排参观其他厂。这样既可加大生产实习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2 校企结合 共建基地

现代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制度已经不同与以往,以前那种生产实习时“吃、住、学”都在实习企业的方式,现在已经比较难于实现。这样就往往会造成,到某一实习企业学习的时间较短,实习的方式由“深入理解”演变为“参观了解”,同时生产实习的时间不能充分利用,生产实纲规定的内容也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为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与科研中,就重视与实习企业的合作,使带队的实习教师能深入到企业的生产与产品的研发中,共同建设实习基地。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做到“相对集中、本地为主”。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一是因为学生人数的显著增加,实习企业相对集中方便管理与调度。二是由于现在的生产实习企业往往不允许学生在车间做较长时间的停留,这样导致学生不能全天深入到车间,造成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空余时间,而这些时间如果不能合理利用,同样也会影响到实习效果。

同时,高校由于近年来的建设,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也较好,但是由于专业课程学时数量的减少,学生能动手操作的几乎也相对较少。因此,如果能将学生空余的实习时间与高校的实验室的硬件相结合,不但提高了学生能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实验室的硬件设施的作用。但是如何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是一个值的研究与探讨的问题。本文在下面第4节中将给出我们目前实施的方法,以供探讨。

3 集合专业 分段实施

在现在的生产实习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新的问题。由于现在高校招生是不细分专业的宽口径招生,但是在大学四年级的上学期往往要上一些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并且不同专业之间差别较大例如:机电方向与材料成型方向等,这就给生产实习带来问题。以往我们将生产实习按照一整个阶段来实施完成,结果发现,专业方向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在生产实习中根本没有涉及,导致学生在上专业方向课程时没有具体的认识,影响专业方向课程的学习效果。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生产实习课程的改革中做了一些改革,就是将生产实习分为两阶段来完成,前二~三周按照“大机械、宽口径”来进行,最后留一周时间分配到不同的专业方向,让专业方向课程的老师按照专业课程要求来实施完成,这样就解决了这一矛盾。

4 分组实施 项目负责

在前面2.节中我们采用了校企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利用现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空余时间,同时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设施的方法,以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提高生产实习效果。那么如何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起来呢?经过近几届学生生产实习的探索,我们提出了“分组实施 、项目负责”的方法。

具体的实施方法是:在生产实习前,我们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且集合将来的专业方向,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4~5人,进行工装夹具、小机电产品、成型模具或精巧机构的设计与制造。按照现代企业所广泛采用的“项目负责制”的方法,每组选择一人为组长负责人,完成从产品的设计、原材料的购买、材料的热处理、控制程序的编制、到零件的加工与装配、以及功能的实现。

这样不但充分利用了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的空余时间,甚至晚上还的加班加点,同时高校实验室设施得到充分利用,更加重要是在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将整个大学所学习的知识进行的一个广泛的串联与实际应用。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增强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学生的沟通与配合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真正的做到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

当然,这种“分组实施 、项目负责”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一是由于分组较多,实习经费不能充分保证;二是部分学生不能充分的投入,这就大大增加了指导教师的工作量。

三 实施案例及实施效果

以我校2005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大类专业为例,来说明上述教学改革方法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

我校2005级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本科大类专业共有学生216人,生产实习按排在三年级期末进行,时间为三周。前二周按“大机械、宽口径”的方法进行,后一周按学生在最后一学年所选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我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大类专业在四年级分四个方向(机电工程、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材料成型)供学生选择。这样,在实习开始,就按将学生按四个专业方向分成四大组,再由专业方向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多少分成若干小组,来进行实习。在实习开始时,就将每组要完成的项目任务明确,这样学生在前二周去企业参观实习的间隙就可以进行该项目相关知识及材料的准备。在第三周进行专业实习时,由于前面的准备,就可以带着项目中的问题去企业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实习。在实习的同时,充分利用高校的资源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和综合素质。

按照这种实习模式,经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的努力,每个项目组都按时完成了实纲所规定的任务和项目内容。

具体的实施过程及时间安排,由于各项目的内容及要求的差异,无法统一。以我所在的项目组(材料成型)为例,其具体的实施过程及时间安排如下表1所示:

表1的时间安排是按照学生准备充分后作出的,由于学生对项目所涉及知识的掌握是有一个渐渐过程,所以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在实验室加班加点才能完成。图1所示,为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产品图纸,再进行冲压成型模具的设计、加工与装配,最后在冲床上冲出的产品样件。

实施效果主要通过平时考评、实习报告和实习调查问卷来反映。对实习调查问卷的统计如下表2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对这样的生产实习教改方式的评价是较好的,以至有学生在最后的实习小结中对这种实习方式作出了这样的评价:“这是我在大学进行的最好的实习”。

四 结束语

本文提出的“精心组织、校企结合、分段实施、项目负责”的措施只是我校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一些探索性改革。生产实习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怎样提高实习质量,这是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不是短期能做到的,需长期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戍方.提高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9):406-407.

[2] 曹刿,秦毅红,李青刚.生产实习--项复杂的系统工程[J].现代大学教育,2003(5):104-106.

[3] 李艳,夏毅敏,曾桂英.提高工科专业生产实习质量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14):230~231.

第2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新实验主义 实验科学实践哲学

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实验主义是科学哲学发展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进路,该进路打破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的理论优位,从更广阔的角度审视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为科学实践哲学的出现奠定了实证的基础。本文试图对新实验主义的发展历史及其贡献进行梳理,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

20世纪的传统科学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科学理论、命题、语句、意义等语言分析层面。20世纪50年代,观察和实验的角色被普遍认为仅仅是“产生并检验理论”;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后实证主义者认为观察和实验是“理论负载”(theory-lad—en)的。然而,无论是对观察及观察术语进行辩护还是攻击,以往的科学哲学家都忽视了实验室工作的真实本质。忽视了绝大多数科学家都将毕生精力用于各种实验上的事实。直到20世纪80年代,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哲学家才开始对实验活动给予更多的关注,掀起了新实验主义的研究热潮。

首先在哲学上付出努力的是伊恩·哈金(Ian Hae-king)。他在《表征与介入》(Representingand Interve-ning,1983)一书中研究了实验的基础地位和意义,深掘隐含在实验结构中的实践特征,试图纠正极端的理论优位倾向,呼吁从表征走向介入、从理论走向实验,板正被理论优位扭曲的科学观。与此同时,富兰克林(A.Franklin)、伽利森(P.Cratison)、古丁(D.Gooding)以及梅奥(D.Mayo)、巴滕斯(n.t3atens)、范·本德格姆(Vdal Bendegem)、罗伯特·阿克曼(RobeAckellKnll)等人,也都深入科学实践的具体形态,进一步推进了新实验主义的研究。1989年,罗伯特·阿克曼在为富兰克林的7he Neglect of Ezp写书评时,明确地以“新实验主义”(The New Experimentalism)为题,首次把通过实验为科学寻找适宜的基础的科学哲学的趋势称为“新实验主义”。进入z0世纪90年代之后,布克沃尔德(J.Z.Buchwald)、海德尔伯格(M.Heidelberger)以及斯坦勒(E.Steinle)对实验进行了历史研究,从历史、社会科学、哲学的角度详细描述并分析实验,这些努力大大丰富了新实验主义的实证研究。2003年,拉德(HansRadder)主编的《科学实验哲学》从哲学层面对实验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更为成熟细致的哲学论述。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实验主义已经相对成熟,其主要涉及的哲学问题包括:实验的物质实现,实验与因果性,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理论在实验中的角色,建模与(计算机仿真)实验,使用仪器的科学意义和哲学意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等,而其中对实验活动的分析及实验与理论之间的关系是新实验主义讨论的核心问题。新实验主义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

其一,新实验主义打破了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传统。长久以来,科学哲学家们思考的通常都是理论,而忽视了科学实验。实验被认为是依赖理论或范式的,不可能独立于理论的形式维持其生命,因而遭遇冷落。通过新实验主义的相关研究,我们重新认识实验的本质及其作用,从而部分地恢复实证主义的观点,使科学哲学重新脚踏实地。

其二,新实验主义重新认识了实验与理论的关系。哈金、海德尔伯格、拉德等人对此都有较为详细的论述。其中,最著名的观点即是哈金提出的“实验拥有其自身的生命”(experimentation has a life of its own)。它蕴涵了四个主张:(1)实验的物质实践(material prac—rices)不仅包含观察和观察数据,而且总是包含着实验的执行、实验过程中的技巧使用及对实验的科学意义的理解;(2)实验工作不是简单地检验或解释理论,而是对来自实验本身的目的、机会和约束条件的一种回答;(3)实验及其结果的哲学意义不局限于也不取决于对它们的理论解释;(4)实验过程中经常产生或伴随着新的人工现象,而这些现象的发生并不仅仅是普适的自然规律的例证。这反映了新实验主义的基本立场,即认为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的干涉活动,在干涉中与世界进行交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实验创造出新的现象,其哲学意义无法通过其对经验和理论的表征作用得到充分的表达。这种观点极大地冲击了后实证主义者所坚持的“所有观察都负载着理论”的立场。

此外,梅奥从细处着手,从“话题性假设”(TopicalHypotheses)和“错误”的地方性差别讨论了哈金的“实验有其自己的生命”的三层含义。富兰克林在《对实验的忽视》一书中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粒子物理学中那些实验的奇妙的实现方式,试图证明依赖于实验室的理论是可能的。伽利森在《气泡室与实验场所》一文中。讨论了在高能物理实验中,各种各样的实验工具如何给实验实践和实验室文化造成巨大的影响,分析了实验对理论知识形成的重要作用。

其三,新实验主义在科学实在论上的观点有助于建构实践的实在论。虽然新实验主义者并没有解决科学实在论问题,但他们承认实验活动和科学活动的多样性,从实验介入的角度给予科学实在论一个很好的研究方向。例如,哈金指出,在表征层面上无法解决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只有离开表征层面,从实验中认识世界,才会发现实在论的坚固根基。实验不是思想或理论,而是“做”;不是用概念去做,而是用特定的工具干预、介入、影响并改造对象。如果实验干预、影响、改造的对象达到预期的结果,那就证明了它们的客观实在性。理论实体的最初提出,可能完全是假设或猜测,只有当我们了解它的某些性质及其与其他对象的因果关系,并据此建造出某种仪器以干预它们而得到预期的结果后,它们才是实在的实体。因此,只有能操作实体对其他对象进行实验,实体的实在性才是可信的。也就是说,实验研究为不可直接观察的实体的科学实在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对于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而言,新实验主义是一剂清醒剂。然而,新实验主义在兴盛后,却没有形成被英美科学哲学界认可的态势,实验研究成为科学哲学认可的主要论题的期望并没有实现,《科学哲学》(Phi—losophyo,science)、《英国科学哲学》(British Journal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等科学哲学界的核心期刊对实验的关注始终比较少。究其原因,表面上看是来自传统科学哲学的障碍,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来自于新实验主义本身的问题。

就表面看,新实验主义目前仅仅代表了从哲学层面对实验进行研究的一种趋势,其文献分布领域比较分散,(在传统科学哲学家看来)其文献的历史叙事和描述居多,而哲学分析和说明似乎不足。也就是说。新实验主义主要借用了历史研究及社会学研究中的富有成效的方法,案例研究成为它的一个支撑。例如,古丁通过分析法拉第的电流磁效应实验、赫兹的电磁效应。而哈金则通过对显微镜的放大作用进行分析,来说明实验观察本身就介入着实在,而无须高层理论的渗透。因此,在传统科学哲学看来,这类研究没有上升到某种理论层次。他们始终认为,观察和实验是一种实践,实践是为理论服务的工具,在文本上没有痕迹。因此,就表象主义看来,实验没有什么可分析的,观察和实验已被“证明”是理论负载的。因此,只要分析理论就够了。

从深层次来看,新实验主义本身的逻辑也存在不一致之处。诸如理论与实验的关系、科学实践的作用地位的问题,在新实验主义那里还没有形成逻辑上完全一致的观点,其中最突出的是以下四个方面的逻辑缺陷:

第一,论证和强调实验有自己多种的独立生命,并不意味着理论不具有自己的生命。一方面,当伽利略将他的望远镜指向天空时,他并没有关于木星卫星的理论要进行检验;另一方面,我们无法否认理论一旦作出。就会继续指导后来的实验研究,并且指点着发现。例如。谁也无法否认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预见推动了爱丁顿考察日食。事实上,实验与理论的确存在着辩证的复杂关系。在逻辑上,证明存在某个A=C,只否认了所有的A都是B,并没有证明所有的A都是C,新实验主义没有表明如何能够从科学中排除理论的作用,这是新实验主义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新实验主义力图从证明实验具有更基础的地位的观点出发,证明实验与理论是可以两分的,但是不能证明一切实验都与理论两分。我们从新实验主义证明存在没有高层理论指导的实验来看,的确存在与理论两分的实验,但是这同样不能证明一切实验都与理论两分。正如当年逻辑实证主义以全称命题形式表达经验是检验理论的标准被存在一个观察或者实验是渗透理论、负载理论的证据所击破一样,试图通过实验’观察与理论两分的进路,恢复实验和观察比理论更为基本的经验主义研究也是不成功的。

第三,虽然新实验主义认为实验更为基础,但是在有些新实验主义者看来,它的基础性作用,仍然是为理论表征服务的。新实验主义虽然把实际的实验实践之细节带入到科学说明中,但是仍然囿于传统科学哲学的表征主义说明框架中,这就无法以实验概念替代以理论概念为中心的传统科学哲学的说明模式。表征作为实践的结果要比实践过程更为重要,实践只有把结果呈现为文本表征出来,成为一种存在陈述或者观察报告,才具有“言说”资格。因此,在新实验主义那里,实验与观察都没有在最终意义上离开表征主义的影响。

第四,向逻辑实证主义的部分回归,不被科学哲学家所接受,也影响了科学哲学家对新实验主义的认识。新实验主义者,如哈金、古丁、梅奥等人,花大力气下功夫重新检验了科学史上的一些实验,发现了实验干预、交叉复核、误差控制和消除方面的实验作用,表明实验对于理论的选择、理论改进有着基础性的作用,从而使得科学在整体上呈现出进步的态势。这种进路表现得更像是要向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进步的积累观回归。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进步积累观被认为是存在诸多问题的,是已经被历史主义的革命观推翻的观点,除非这种新实验主义的积累观有更多更新的证据和极为充分的论证,否则,新实验主义的论证就不为人所重视。

几乎在新实验主义兴起的同时,出现了从实践解释学的角度研究实验室里实践活动的另一科学实践研究方向,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劳斯(J.Rouse)。新实验主义和科学实践解释学都把关注点放在实验室的实验实践,而不是理论体系,这两个方向并行而合成了科学哲学的自然主义的研究进路——科学实践哲学(Philoso—phy of Scientific Practices)。科学实践哲学的进路把科学看成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实践的特有活动形式。并试图对科学实践的结构、主要特征和规范性作出分析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不仅以科学实践为出发点,一改理论优位的传统,而且重新审视了科学哲学的经典问题,如科学说明、推理、因果性、科学实在、科学划界、科学发展模式等,并将这些经典问题同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科学心理学等一系列相关研究领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实践和活动的维度进入了科学哲学研究的视野。

科学实践哲学接受了新实验主义的“实验有自己独立生命”的观点,更正了新实验主义将实验与理论继续两分的认识,从解释学角度把理论与实验都纳入科学实践的范畴,认为理论作为一种科学活动也同样是实践活动,与科学实验没有本质性区别。这就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科学哲学中理论与观察实验两分引起的问题。通过对实验实践的探索,初步消解了实在论问题,即表征系统与被表征系统之间的通达问题,指出真正的实在是实践者通过实验实践介入与操作从而产生新现象改变世界来达到,而不是通过语言表征来实现的。科学实践哲学进一步推进了新实验主义未细致化和未达到逻辑一致性的工作,其解释学方向通过引入海德格尔实践解释学关于人的实践介入世界的方式较好地推进了这些问题的研究。

科学实践哲学与新实验主义相比,在观察与实验之间作出了性质和程度不同的区分,更加强调了实验,因为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一切科学研究都是做事,都是人与自然打交道,实验作为直接介入建构世界的做事比旁观更为重要。当然,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不同,在传统科学哲学和新实验主义看来,观察可以还原为存在陈述(即一种有限表象),而在科学实践哲学看来,观察也是一种介入世界的活动。理论构造过程也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理论比哲学家通常所理解的更具实践性和技巧性。

第3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众;科学传播;实践论科学哲学

中图分类号:B0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2-0092-02

一、在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之下的公众形象

对于科学的哲学研究及其哲学观,是我们这个时代对于科学这一现象系统和整体的认识,科学传播的实践受制于同时代的科学哲学,科学传播演变和发展与科学哲学的理论更迭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科学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所持有的科学哲学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对科学传播方法的认识。现代的科学传播经历过科学普及和公众理解科学两个主要的范式。

传统的科学哲学是一种理论先在的哲学,其代表为逻辑实证主义和证伪主义,它是意识哲学沿着自身逻辑不断发展的产物,其主张科学作为代表人类所能获得的最高真理和纯知识具有逻辑必然的正确性。但库恩的科学历史主义打破了知识论科学哲学的模式,随后以色列哲学家本-大卫在《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一书中进一步指出,科学之所以在哲学上扮演了如此的角色实际上是有其历史和社会原因的,即科学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打破了基督教对人们思想上桎梏,科学家则扮演了修士们原来所扮演的角色,科学与教义一样,需要向全社会宣讲[1]。时至20世纪末,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系统的论证[2]。

二、公众理解科学的诞生与公众形象的转变

20世纪末,英国学者对科学普及的弊端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方案。其中重要的有,1985年的《博德默报告》,1995年的《沃尔芬达尔报告》,2002年的由参议院科学技术特别委员会做出的《科学与社会》报告。这一系列的报告就公众理解科学这一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具体建议。公众理解科学范式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并不是科学普及范式的崩溃,而应该归因于,科学技术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引发了诸多矛盾,从而致使反科学主义尘嚣四起,公众不再信任科学这种意识形态。为了维护科学――资本主义的利益共同体,相关国家的政府机构纷纷推出公众“理解”科学的政策,通过公众理解科学,来维持原有的国家投入税金生产新技术,资本利用新技术来获利的利益共同体。

在公众理解科学的范式下,公众从“刺激-反应”传播模式中的接受者,变成了一股可以影响科学发展的力量,公众成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中需要认真思考和对待的对象,科学家需要公众理解科学,进而支持科学。但是,公众理解科学的科学传播范式的出现,并没有扭转科学传播界将科学视为一种知识而非实践的观点。在公众理解科学的范式下,科学共同体依然关注的是公众的科学素养,考查公众对基本科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对科学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认知度,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个人所产生的影响是否达到初步的理解。在公众理解科学的范式下,公众概念的地位虽然得以提高,但是依然没有明确科学是一种实践的概念。

三、在实践论科学哲学之下的公众形象

虽然几乎没有学者讨论在实践论科学哲学视野之下的科学传播,在现实中也没有一种专门与实践论相匹配的科学传播模式,仅就实践论科学哲学而言,其内部就包含了对科学传播新的理解,以及在实践思想下,公众在科学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与以往的科学哲学相比,实践论的科学哲学不仅认为科学是一种人类实践,同时更进一步强调深入到科学实践的情境当中,来发现科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公众不仅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扮演了“网络行动者”中的一员,参与形塑了科学知识的生成;同时在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传播的过程中,需要受过实验室规训的成员的“转译”,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不能忽视公众的态度。

1.科学的生成与公众的参与

20世纪80年代,随着巴黎学派利用人类学研究方法对科学实践情境研究的深入,其局限性也随之凸显出来,“受制于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室研究只能停留在一个地点,而无法顾及网络、观察全局。……拉图尔的实验室研究过分地强调了对科学知识的生产地点的研究,过分注重了对实验室中经验材料的研究,对它们在理论上的重要性进行了过分的夸大。”[3]

基于对人类学研究方法所带来的局限性的突破,巴黎学派提出了“网络行动者理论”,1986年卡龙在《行动者网络的社会学》一文中利用“网络”这一隐喻,将形塑科学知识的力量从实验室延伸到了实验室之外,将更大范围的商谈联系起来,主张发现新行动者对于科学STS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以往巴黎学派关注的实验室,包括科学实验规训、实验材料和现实环境等,作为科学知识的生产场所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基础上,卡龙进一步地将这一网络延伸到实验室之外,将实验室及其有关的外在社会,共同构成一个行动整体和网络,政府、企业、NGO和公众等,任何能够影响和形塑科学的力量,都包含在这一网络之内。在对实验室的微观网络和外在的宏观网络两者磋商―互动的调查研究中,巴黎学派的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实验室通过建构技术而影响社会,而各个行动者通过各种互动、磋商和博弈来形塑技术。网络行动者理论突破了传统单向度的科学生产―传播理论,将科学的生产和形塑引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情景当中。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的视野下,科学知识的形塑和建构过程离不开各方力量的参与,在当下社会的语境中,无论是政策和法规的确立,还是大众媒体的监督,亦或是环境保护组织的行动,这三者对于工程的形塑的根本力量,都源于公众的参与。

2.科学知识的地方性迁移过程中公众的参与

实践论的科学哲学研究并没有止步于强调公众参与到科学实践当中,科学作为一种知识的传播过程同样也进入到科学哲学家的视野当中来。

劳斯在批判继承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恩・哈金的实验实在论的观点,指出以往的科学的情景研究忽视了实验的核心性作用。他认为,正是因为科学实验所具有情境性和介入性等特点,才使得科学知识在产生之初就拥有了具体化和情境化的特性。随后他进一步借用了用吉尔兹的“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指出科学的实践和生产的具体情境塑造了它的地方性,这一情景的就是实验室,“科学知识首先和首要的是把握人们在实验室(或诊所、田野等)中如何活动。”[5]在实验室中,“科学知识是一种介入性的活动,它植根于对专门建构的地方性知识的情境(典型的是实验室)的技能性的把握。”[6]77对这种技能的掌握始于实验室对科研人员的培养和规训,“福柯将他的注意力局限在构成人类个体知识的实践中。但是,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实验室中。而且运用的技术也十分相似。”[6]120

显然,科学知识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是与传统观点相左的,所以他进一步批判了理论先在的科学哲学所假设的科学观,他指出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推广,是实验室生产的科学知识不断按照社会要求变迁的结果,尤其是不断被社会技术规范形塑,从而达到标准化的结果,“科学知识在实验室之外的拓展就是地方性实践的‘转译’以适应新的地方性的情景。”[6]109就是将实验室的这一地方性情境生产的知识,通过技术标准化的方式加以改造,从而适用于更广泛的地方性情境当中。

但劳斯并没有打算将科学知识影响局限于技术产品扩散和知识传播的效果当中,而是将这一问题放在更广阔的领域中进行审视。他借用福柯的观点指出,“资本主义的相关特征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而是资本的积累、组织和有效利用。如果不对生产的物质力量进行重构和组织,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对人进行重构和组织,从而使之更具生产性。在这种重构中,实验室和科学实践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想借福柯之口说明,技术应用的过程只是一个表象,其本质是科学知识脱离其生产情境不断向外拓展的过程,“实际上科学知识在实验室之外的拓展就是地方性实践的‘转译’以适应新的地方性的情景。”[6]123但是,在这个拓展过程中环境的复杂性和技术系统的“紧密耦合性”形成了科学传播最大的障碍,从而使“在科学实践向实验室外的各种拓展中,实验室原本的规训变得不可或缺,因为它们把起源于实验室的诸多控制和限制强加给了世界。”[6]123

这种科学知识的地方性变迁中的“转译”过程造就了科学传播中的科学共同体的权利。在转译过程中,科研人员将自身在实验室习得规训和默会知识,转译为新的地方性情境中的语言,从而将实验室的规训通过技术传播给了外部世界。这一传播过程,不仅包含着科学知识和技术产品,同时也包括实验室内部的伦理规范,比如,网络技术的传播不仅仅是知识和产品的传播,同时将科学共同体内部的“科学公有主义”规范推向了全社会,从而形成了当下的“开放版权”运动。劳斯认为科学知识和技术人工物的传播过程中,科学家始终处于一种信息的优势当中,这种优势来源于科学知识的地方性。如果想进一步促使科学知识的传播,让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那么有赖于科学工作者在转译的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宜传播的语言,向公众传播科学知识。

四、简短的结论

在科学普及的模式下,科学传播者将科学视为一种知识,而科学传播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公众只是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公众理解科学出现之后,虽然强调公众对科学的理解,从而将理解转化为对科学事业的支持,但是依然将公众视为一个被动的信息接收群体,并没有真正考虑到公众本身的复杂性,同时也没有考虑到现实中公众对科学实践的介入。当代实践论科学哲学研究不仅了科学作为一种纯知识论的哲学观点,同时将科学实践情境展示给全社会。在这个过程中,公众在科学实践中的地位得以凸显,公众作为行动者参与到当代科学的形塑过程当中,也就是说实践论科学哲学意在描述了科学共同体与公众之间双向互动的情境。与此同时,劳斯的科学政治学研究也凸显了在科学知识传播的过程中,科学传播其实质是地方性知识转译的不断转译,这一转译过程依赖于受过实验室规训的研究人员,但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传播者因地制宜地制定传播策略、分析受众的情况,才能加速科学传播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本―戴维.科学家在社会中的角色[M].赵佳苓,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2]哈伯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M].李黎,郭官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吴庆庆.人类学进路与社会学进路――巴黎学派STS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7.

[4]刘锦春.公众理解科学的新模式:欧洲共识会议的起源及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021.

第4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知行统一观;现代中医;中医院发展;启示

于1937年7月撰文的《实践论》,是认识论的哲学论著,它把哲学关于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理论总结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它以认识与实践关系――“知行”关系为基本线索,在实践基础上剖析“认识论”。几千年来,随着科技经济不断进步,人类社会实践中的医学活动不仅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还在这一体系下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进入新模式,中医医院建设也已在各省、市、县全面铺开。然而,目前我国中医医院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限制或阻碍了中医,乃至医疗卫生事业更好更快地进步,已不能满足当代社会人们的需求。笔者经过党校培训学习后,对《实践论》感悟颇深,现结合自身多年中医医院管理经验,从知行统一观科学理论视角入手,分析探索现代中医及中医医院发展问题、思路。

一、“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中医医院建设成为现代中医事业发展的关键

病理学教育家孙绍谦指出:《实践论》开辟了学术界革命的思想道路,也开辟了中国医学界思想革命的道路[1]。现代中医学经过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研究,已成为从日积月累的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理论。然而,自西医传入我国,由于西医理论体系科学、完善,逻辑性强且西医院管理体系和模式更加完善等因素,中、西医学的发展出现了竞争性的矛盾,甚至曾出现“取缔中医”的言论。因此,如何在当今医疗环境下,实现中医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其关键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中医院建设。

“脱离实践的医学是不存在的,脱离社会实践的医院建设不会拥有未来”。医院是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一切以病患为中心,提高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发展的宗旨。认识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哲学的精髓,不在于解释世界,而在于通过对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因此,确立“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的原则来指导医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临床服从需求,科研服从临床”,即临床服从各社会阶级人们的需求、各种病种患者的需求;而任何医学科学研究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医疗事业。如何实现临床服从需求,这就需要从目前医疗卫生行业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入手,如:提高医院整体诊疗能力,实现对急、危、重症病人的救治;规范医院药房管理,打击“只用贵药、只进贵药”的恶劣现象。另一方面,任何医学科研项目都是为了从不断反复的科学实践中得出真理,探索可能的、可行的科学理论,最终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证据支持。但目前我国存在的“强制性”搞科研现象,已严重危害了科学实践活动的自然变革。规范科学研究,严惩科学造假已势在必行。我们应肃清一切阻力,为建立一个不败于西医医院,为现代人们所接受,满足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中医事业进步的中医院而奋斗努力。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实现“软硬件”综合发展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当前,中医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资料显示,中医已陷入传承危机,我国著名中医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000余人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人[2]。尽管全国院校中医专业不断扩招,学术继承人、中青年临床学术骨干培养力度不断加大,但中医人才队伍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1.中医院校相对落后,照搬西医教学模式,大多数院校毕业生不能完成从中医理、法、方、药辨证论治理论到临床实践的转变;2.中医人才出路没有保障,就业形势严峻,与同级西医院收入差距较大;3.人才培养成为一种形式,多数继承人难以担当振兴中医的重任。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即“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其客观规律性,合乎理性的东西一定会成为现实”。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承载了不可泯灭的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健康保障。但在当下的医疗体制改革中,如何从“人”入手,做好队伍建设,完善传承机制,减小与西医院校的差距,改善上述突出问题,重塑中医。这就需要国家重视中医事业,加大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实现中医的综合发展。

三、中医欲发展必先自强,加强中西医完美结合,打造中医院品牌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设置医院的国家,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医学发展、医院建设已远远落后于美、俄、日等诸国。究其原因,与我国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密不可分。中医学具有稳定性、强制性的特点,其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学说基本内容,自《内经》起一脉相承,虽形成了基本理论体系,但受尊经、卫道复古主义思想影响相当严重,对中医的强权控制已达僵化状态[3]。这使中医理论缺乏对新理论、新知识的追求,甚至出现“保国粹、理国故”,使中西医长期对立。但同时,中医在许多问题上又陷入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中医理论缺乏清晰性,学生常难以理解运用,老师难以言传身教,使中医实践活动陷入瓶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将古代医家经验理论与当代医学实践相结合,克服中医学自身制约条件,进一步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近现代医学泰斗张锡纯认为“参西是时势所需”,要振兴中医,不与时俱进是行不通的。中医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科学研究常常陷入片面成为必然。只有通过不断的反复科学实践研究,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实现质的突破。“科学无国界”,中西医结合是大势所趋!中医院建设更是离不开西医基础的支撑。我们应该中西医结合,将品牌意识作为一种策略导入中医院管理中,形成有中医特色的医院理念、标志、医疗技术、中医专家、环境、设施等?[4]。从而提高中医院医疗质量和水平,以适应患者不断增长的医疗。

相信在各级党政领导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将中医及中医院建设发展与知行统一观原理相结合,透过现象看本质,把握其客观规律,中医事业发展一定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 孙绍谦.从实践论看医学和病理学[J].科学通报,2(5):458-460.

[2] 李佃贵.中医院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管理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42-51.

第5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科学素养

在课程目标上,新课程强调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高中物理教育旨在进一步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定位是高中物理教育的最根本的价值追求。 “物理科学素养”的提出,可以说是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支撑这一核心理念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大支柱。它们构成了物理教育的主体空间,三者相互交融,贯穿于《新课标》的各个部分。

科学探究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这是《新课标》课程总目标之一,它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化,学生从被动获取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科学探究包括要素有: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④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⑤分析与讨论;⑥评估;⑦交流与合作。针对科学探究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和多个要素,从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看,要倡导把“探究学习”贯穿在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有意识地学习科学,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的价值

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的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学生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就能更快的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科学规律。科学方法作为思维和行为方式,蕴涵着极大的智力价值,学生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其智力水平会大为提高。因此,《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教育,要深入地研究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某些方法要素,并在教学设计中予以渗透,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的运用,如让学生学会比较法、分类法,让学生体验分析、推理方法等。

自主学习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应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习成为学生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渴望,使学生从小养成自主性体验、自主性探究和自主性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材中的知识为前人所留,但对学生来说,仍是新知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经历科学的初步探究过程,自主去发现、去实践、去总结,自主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当前,随着科技报刊、杂志、光盘、网络、电视等媒体的迅猛发展,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因此,物理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加强指导,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能更充分地释放出来。

合作交流

《新课标》要求实施合作学习,它是相对于个体学习而言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在小组团体内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式学习。这种合作主要指师生间的合作、小组内的合作和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观念,用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在本小组或本班内进行表述的过程。

合作学习是以全员互动合作为基本动力,以团队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基本目标,是一种短时、高效、低耗而又充满愉快的先进学习方式。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合作的快乐。

实践能力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改变以往的教学中“轻实践重知识”的倾向。增强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科学。这样才能培养真正的科学爱好者。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给学生尽量的实践机会,去工厂、农村、科研单位调查访问,在实践中去探究,去思考;二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开发新的资源进行实践活动,尽量开发网络资源、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科技馆,少年宫等开展活动。

学习评价

《新课标》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即对学生物理学习的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物理学习情况,鼓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评价的功能在于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促进教师的反思和学生的发展。为了对学生作出全面的辩证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和谐健康地发展,应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多于消极评价,发展评价多于静态评价,过程评价多于终结性评价。

第6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库恩:科学革命的阐释

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哲学家,那就是:自然科学是否存在有方法论的理想模式?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关系是怎样的?传统的看法认为:自然科学家说明自然现象;而社会学家则是理解社会现象,一个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一个是关于价值的判断,两者之间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从19世纪开始逐渐形成两大对立的派别:一是以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为代表,认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在认识论或方法论上没有原则上的区分,自然科学在进步和发展中建立的认识论或方法论的理想模式完全适用于人文科学,另一派与此相反,狄尔泰、泰勒等人认为,在阐科学意义上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完全不同:“自然需要说明(explaination),人则必须理解(unelerstanding)”〔2〕库恩从科学史角度反对实证主义的教条, 同时又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区分不以为然。在库恩看来,自然科学同样需要阐释,也与文化相关。1988年库恩与泰勒为此展开一场大辩论。泰勒认为,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人文科学的对象本质上是自我解释的;而自然科学的对象则不必,也不应该被理解为自我解释。如果说自然科学在某种意义上是解释的,那么人文科学则是双重的解释:不仅提供解释,而且是解释的解释。库恩基于对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或进步的动态模式,对库恩的区分方式表示置疑。他认为,“自然科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建立在现代实践者从他们的前人那里继承来的概念基础上的。这个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包括在文化中,是现代实践者通过训练模仿得来的,而这只有通过阐释学的技巧,由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去理解其思想模式后,才能影响社会的其它成员。”〔3〕在此, 库恩已意识到我们所接触的世界被前理解所表述过的世界;我们关于自然知识,是对先天知识以及它所倒置的成功或失败的一种反应。如电池、共鸣器或电子振荡器以及化学反应等,都属于人类活动的一个有意义的范围,处于历史中并具有与历史不能分割的意义。在他的《从必要的张力》一书序言中,库恩使用了“释义学”这个词,是为了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一书作释义学的理解。库恩实际上已经揭示了自然科学的释义学特征。

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实在论问题。实在论是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在某些领域里信念的真假,依赖于对象在该领域里的真实特性即它们所拥有的特性,而不管人们的信念、实践或标准是什么。泰勒就自然科学对象这一意义来说是实在论者,库恩则在自然科学方面对实在论发起猛攻。在库恩看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环境中,人们对自然会作出不同的科学说明。他引用泰勒《阐释与人的科学》一文中同样的“天空”例子说:“虽然我们不能把我们的天空与日本的天空相比较”,但是可以肯定,“我们的天空与古腊的天空是不同的。”〔4〕而且, 我们和希腊人对天空的分类也不同,因为我们的天体分类学与希腊人的天体分类学截然不同。库恩立论的科学革命,他坚持相互竞争的科学的实践和标准的不可通的约性,并且否认我们能够立于科学历史而达到对世界真正认识。这在人文科学领域如此,在自然界也同样如此。

如果说在上述两个问题中,“库恩和我(指罗斯)站在一边”〔5〕始终保持一致的话,那么在最后一个问题上两人则出现了分歧。这个问题即:对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来说,是否在认识论上存在有区别的解释活动?泰勒坚持一种强的观念,在那里,诠释是人文科学独有的;自然科学独立于文化,因而是非诠释的。库恩反对泰勒的区分方式,但仍然承认两者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特别是在实践中,当我们面对不熟悉的或使人迷惑的本文(text)时,历史学家和人种学家必须经常进行诠释,而物理学家或经济学家则根本不必这样做。罗斯反对库恩的这一区分,把科学的解释范围界定为实践的解释,在这一背景下,任何把科学同其他文化领域区别开来的普通的方法论或合理性的标准,都是不存在的。罗斯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库恩的这种区分同罗蒂曾经在阐释学与通常的演说之间所作的区分是相似的〔6〕。

罗斯与库恩的分歧是从他阅读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开始的。首先在他对库恩的“两种理解”中,罗斯比库恩本人“更乐于把他的科学陈述观点远远地作为一种实践,”并声称这样做是“为了加剧两个库恩的明显区分。”他说“我的目的不是诠释,而为了发展科学的解释,而这在库恩那是经常不被注意的”。〔8〕因此与库恩不同, 罗斯把范式看作实践活动的共同领域而不是信仰的共同领域。其次,语言与世界实在的关系,在库恩那里没有得到有意义的说明。罗斯强调语言和社会实在的不可分离性,认为语言的区分及其使用方式,深深地同我们社会实践情境联系在一起。同时这种实践情境,离开了合适的语言来源就不可能存在。在此基础上,罗斯提出了他对科学知识的批判分析。

罗斯:科学批判理论

如果说现代阐释学最初是人文科学阵营内部,以理解作为人文科学独特方法开始去反对实证主义科学认识论的“称王称霸”,那么罗斯与库恩出发点相同,都是从自然科学出发对泰勒等人的阐释学进行分析的。一方面与库恩一致,罗斯看到泰勒为建立人类科学唯一性所作的论证恰恰也适用于自然科学的陈述,从而证明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并没有阐释学方法论的区分。另一方面不同于库恩,罗斯否认阐释学或阐释学的解释区别于其它质疑形成。他认为库恩对此所作的区分“是不成立的”。〔9〕

罗斯的主要哲学思想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作为实践活动领域的科学的关注。第二,我们不能把科学的认识论范围和科学的政治范围截然区分开来。正是说明科学知识增长的实践,在政治范围内,也必须理解为贯穿科学本身和对我们其它的实践和团体产生重大影响的,进而最终影响我们自身理解的种种权力关系。

在罗斯看来,“在人文科学中存在有一种与其自身的实践背景的合法关系,但是这种关系在物理学或生物学中具有同样的重要性〔10〕。在他的《知识与权力》一书中罗斯谈到,科学家经常联系实践的敏感性、精确性、有效性以及技术技能从事科学研究。他声明,重要的不在于我们是否完善地描述自然特征或者自然是否由我们“创造”,而在于我们通过实践在一定的场境中与自然交往是恰当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斯在实践方面比库恩走得更远。罗斯把库恩科学革命的思想发展为激进的库恩—库恩。不同于库恩:把科学团体当作信仰者的共同体,“对于库恩来说他们是实践伙伴的共同体”。(11)前者认为共同体不能容忍基本的异议,后者认为科学共同体充满了不一致。科学共同体的特征,是由共同的问题和技巧以及由对相同成果的说明规定的,而不是独立地由共同舆论决定的。异例不是理论之间的冲突,而是实践的困难。而危机的到来,则标明科学家们不再有共同的活动领域。区别于库恩,库恩并不是强加给科学历史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常规科学和危机并不是历史的过程,而是实践科学的方式。那种通常认为在某一范围内科学革命核心概念和理论变化是同一的观点,对于库恩未必是事实。新的设备、技术或现象,能够在某一确定的研究中发生同样的基础性变化。

罗斯用“实践理性”代替了长期以来统治科学的“理论理性”,进一步阐明了科学知识与政治和权力的相互关系。在他看来,科学实践以及自然世界通过实践呈现的方式,是语言与实践构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实践属于副科学称为“统治”的领域:“统治并不是仅仅指政治结构或国家的管理……统治就是去构造其他人行为的可能范围”。(12)一个行为领域,是由材料背景,技术能力和在该背景中的共同理解这两者组成的。罗斯认为,科学实践在它有助于以两种方式构造我们的行为领域这一意义上是政治的。它改变了我们的材料背景和技术能力;也有助于规定(及被规定)表明行为的概念和实践。他说:“我们同自然世界的联系……在广泛的意义上必须被看作是一个政治观点”。(13)罗斯是从两个方面阐明科学解释的政治特征的。一方面科学革命改变了旧的自然秩序的理想,揭示了一个无限的宇宙,同时也是改变了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自然世界已不再是中立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另一方面,我们与自然世界的关系也包含了政治观点。因为我们对自然的理解及其评估包含了客观的理性,这种理想反过来又与我们作为行为者的自我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客观性是揭示对象的一个主观的特性”。罗斯强调,无论如何,客观地理解自然的恰当观点是什么,并不能从我们是谁以及我们能够和应该怎样彼此联系这些政治问题中分离出来。

对于怎样理解权力和知识,最近大多数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解释是:权力和知识是人类关注的不同领域;但两者仍以某种重要的方式相互作用。罗斯对此有不同的看法。在他那里,权力关系,知识的产生和评估“不代表不同的领域”,而是以某种相互关联的方式“关注同一领域”。(14)在《知识与权力》中,罗斯对权力和知识作了重新的考察,他把权力从狭窄的社会相互运行,展为包括实践及事物过程变化的更丰富的内涵。同样地,科学知识也是能动的,知识不是一种拥有或可交换的东西,而是由不同的相互竞争的共同体思考获得的一个过程。因此,“一个陈述,技能或模式并不孤立地被看作是知识,在对它的认识过程中依赖于其它许多的实践和能力关系,特别地依赖于再生产的改变的和扩展的关系”。(15)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实践领域,罗斯称之为“场境”(fielel)。它包括了一个比信念网络更多的内容:技能和技术,可供操作和使用的仪器及物质系统,可用的资源(包括资金、设备、信息及职员等)、团体结构及相关的其它社会实践或政治关注,等等。

对于权力与知识、科学的关系,罗斯察觉到至少有两个重要的观点是传统哲学未提及的。第一,正是要求对象领域精确或更易于了解后努力,使权力与知识趋于一致。第二,社会运动或变革可能同时在认识论和政治上产生影响。罗斯总结说:“权力和知识既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又不是同一个东西”。(16)两者代表我们认识世界和彼此交往的不同方式。没有对权力与知识的相互关注,就不可能达到对科学知识正确的批判性的认识。

几点结论

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库恩与罗斯对科学的阐释,科学的合理性及其发展,科学与实践的关系等问题存在着很多共同一致的看法,同时也有分歧。

(1)库恩与罗斯批判地分析了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 从方法论与本体论方面打破了科学理性的一统天下。不同在于,库恩是从科学革命的角度展开这种批判的。库恩不满意于当时逻辑实证主义撇开科学史孤立研究科学著作时,能够让历史发挥更大的作用”。罗斯也反对实证主义科学知识和科学研究,“超越根限的地位”。(17)但他是从科学知识与权力的关系,从科学实践(包括技术设备,物质条件等)的角度进行批判的分析。

(2)罗斯与库恩都关注于自然科学领域, 关注自然科学的阐释特征,责怪泰勒等人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阐释学区分,认为自然科学也同样需要阐释。尽管如此,库恩还是承认在认识论上存在有不同的解释活动。他说:“虽然自然科学可能要求一个称作阐释学基础的东西,但它们本身并不是阐释学的事业。另一方面人文科学则经常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18)它彻底需要阐释学的阐释。这是因为人文科学缺乏范式,没有自然科学式的常规解疑研究。罗斯反对库恩上述区分,认为它“预设了科学理论的一种构想(19)”

(3)罗斯与库恩都反对自然科学的实在论, 强调科学本质上不是一项一成不变的事业,反对科学行为定下不变的,不可违反的规则和规范方法论。但是对于范式及科学革命等,两人仍存在着分歧。作为科学哲学中社会历史学派的代表人物,库恩创造性地在科学哲学中引进了心理学与社会学,为突破实证主义的科学主义作出了重大贡献。

注:

〔1〕〔7〕〔8〕〔10〕Rouse, Joseph.Knowledge and Power:Toward apolitical philosophy of science,filst published 1987 by lornelluniversity Pxi,chap2,P27,P177,P32,P187,P40,P181.

〔1〕狄尔泰《狄尔泰全集》第5卷P144

〔3〕〔4〕kahn,Tomass,The Natural and the human seience,in the Interpvetive Turn.ed.by David R.Hiley and others,cornell 1991,P22,p19,P23

〔5〕〔6〕〔9〕Rouse,Joseph.Interpretation in Human and Notual Science;in theInterpretive turn,ed,by David R.Hiley and others,cornell 1991,P44,P45注〔3〕P43

Foucault.Michel.The subject and Power;In Dreyfus and Rabinow 1983,P221.

第7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我国教育改革的目的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并为此在不断深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科学素养的培养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其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素养的核心,就是一个人对待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素养的培养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只能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点滴渗透,逐渐积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中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渗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观念决定思路。任何时候,只有具备强烈的意识,才能促使主体去不断改进。为什么有了爱迪生才有电灯,有了瓦特才有蒸汽机,有了牛顿才有运动三定律……科学发展史上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果没有他们那种努力探索的意识,即使机遇到来,也照样会错过。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意识比他具备什么技能更为重要。教师要利用日常教学中的一切可能“机遇”,潜移默化地渗透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例如在历史教学中讲到半坡彩陶中半坡尖底瓶时,教师不是介绍清楚半坡尖底瓶作用就完事了,还应引导学生想一想半坡尖底瓶的作用原理,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了错题时,教师不应简单地让他们更正错误,而是要引导他们去发现导致错误的原因,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比较问题的意识。在谈到物质的纯净时,当学生举出水的例子,教师就可以让他们明白自然界中的水其实是混合物,培养他们辩证地看问题的意识……总之,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渗透的机会无处不在,只要具有科学教育的意识,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会找到熏陶、引导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

二、引导学生的科学态度

马斯洛说:“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常言道“细节决定成败,态度决定一切”。如果说意识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前提,那么态度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同一件事,做不做;认真做和敷衍做往往导致差异巨大的结果。由态度而形成的习惯还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爱因斯坦就说过:“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他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认真细致,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的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形成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乐于探究、有始有终的科学精神。

三、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人的身体在成长中不断强壮,智慧在成长中不断整长,这是人的可喜之处,人的好奇心在成长中不断萎缩,却是人的可悲之处。因为只有保持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才能对生命怀有新鲜、惊叹的心情,才能不断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哈佛箴言。著名科学家都可以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牛顿对一个苹果落地感到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冲开盖子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

任何伟大的发现和创新几乎都源于好奇。但在日程生活中孩子们的好奇心有时常常会被成人埋怨、指责甚至泯灭。好奇心是探究的动力之源,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就关闭了他们通向创新之门。细心呵护儿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鼓励学生的科学实践

美国一家化学公司的科技人员,查文献,找资料,忙的不亦乐乎,为的是完成一项科研成果:用什么方法去掉旧家具或墙上的油漆。大家先后提出了很多办法结果都不太满意和理想。其中有一位工程师开了小差,走了神。他是在回忆儿时的情景:过年过喜庆的时候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导火线一点燃噼里啪啦一通震天响,裹爆竹的纸就会炸的漫天飞舞,铺天盖地……这时他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是不是可以在油漆里放点炸药,当需要油漆剥落时用炸药将油漆炸掉呢?他的想法一提出同事们一听就笑了?这不是孩子的天真的想法么?可是,这位工程师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自己的想法。后来,他沿着这条思路不断地探索、研究、改进终于发明了一种可以加入到油漆中的物质,把这种特殊物质加入到油漆中油漆本身的特性不会改变,可当它与另一种试剂接触后,油漆马上从附着物上干干净净地剥落下来。

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白任何伟大的创意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证明它的价值,把创意变成现实才是创新,否则只是空想,鼓励学生勇于行动,积极进行科学实践,并引导他们要坚持,要持之以恒。波利亚说过:“学生应当有尽可能多的独立工作经验,但是如果让他独自面对问题而得不到任何帮助或者帮助不够,那么他很可能没有进步。”教师还要引导他们科学的实践,让他们明白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虚心求教、要有合作精神。

五、鼓励学生发展科学技能

第8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科学课程;当地资源;结合;思考

科学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的内容在设置上偏离学生的生活环境。因此,科学课的教学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与当地资源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编写符合学生实际的校本课程或进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科学实验、实践调查等活动就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结合白银市的资源环境和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我们成立了《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校本教材开发》课题组,对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的结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将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教学有效地结合呢?

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立足点在于科学意识的确立

科学意识的确立,要从小学生做起。科学课的教学要使学生在科学探究的中经历和体验科学知识的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尤其要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在科学学习中所用到的知识,借助科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不仅要鼓励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要把这种科学意识用到到科学实践活动中来,促进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所提高。如白银市地处内陆腹地,风能资源丰富,全年有260天风速在四级以上,境内分布着许多天然风场,已确定的风电场总面积约226平方公里,风电资源总储量在200万千瓦以上,目前可开发的装机容量有100多万千瓦。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景泰大唐风力发电厂,了解风力发电的原理和过程,了解在风力发电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等,在整个实践调查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这种清洁能源有了初步地认识,而且确立了很好的科学意识。科学的意识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取科学知识,更要精心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问题意识、猜想意识、实验意识、探究意识、分析意识、总结意识等。将当地资源与科学课程结合起来对科学意识的确立有很大的帮助作用。比如在课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小学科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将白银森林公园与森林对环境的作用结合起来,将白银的气候与气候的分类结合起来,将白银的有色金属资源与金属的冶炼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确立科学意识。

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切入点在于科学内容的整合

小学科学教材的内容十分广泛。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发就是要立足当地的资源优势,有针对性地探索出一系列优化整合课程资源的策略,在科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将科学常识与当地资源相结合,在学科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和重组,包括对原有内容的增删、补充、引申、拓展等,也包括对教学进度的调整,课后练习的优化和创造性地制作教学用具、课件等,使科学教科书内容问题化、结构化、综合化、情景化、生活化,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白银市是全国典型的工矿业城市,煤矿资源在白银市储量很大,而学生对煤的形成过程是有一定的了解的,但对煤产业的延伸利用以及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煤区塌陷问题缺乏深入的探究。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切入点就在于将煤的形成过程与煤产业的延伸利用、环境污染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水力发电是又一种清洁能源,黄河流经白银258公里,可供开发水电资源达330万千瓦,。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切入点还在于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水力发电的过程,树立对清洁能源的急切需求和认识,以及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学生对自己的学校、家乡的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的兴趣,培养正确的科学方法,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抓手点在于科学兴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有效途径,而且是将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有机结合的有效“抓手”。 教学中无论是观察的记录、探究的预测,还是实验的操作、数据的分析、结论的总结等都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如在学习环境的有关知识时,结合白银工业酸雾的污染和危害、二氧化硫的污染和危害、重金属的污染和危害、黄河水的污染和危害等,学生身同感受,因而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过程中,通过参观白银公司酸雾治理工程,银光公司二氧化硫回收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等来了解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所造成的影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很多同学还撰写了相关的科学小论文,如《白银市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铅污染的调查报告》、《白银市水污染的调查报告》等优秀论文都曾获奖。在教学实践中,将科普知识与当地优势产业资源巧妙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认清白银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等,又了解到白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的结合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激发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了解目前我们由于面临资源的枯竭所承受的压力,引起更多的人思考,就是如何更好地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开发挖掘地方资源,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如利用白银公司丰富的矿渣发展循环经济就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科学兴趣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对科学教学的很好的诠释。

科学课程与当地资源相结合的着眼点在于科学实践的应用

第9篇:科学实践的基本方法范文

关键词:卓越电气工程师;多元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胡晓倩(1977-),女,四川绵阳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讲师;张莲(1967-),女,重庆人,重庆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教授。(重庆 400054)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电气信息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101102)、重庆市2010年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实验区“‘宽口径、大工程’观下的电气信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庆理工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20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10-03

电气工程专业专业面宽、适应性强,要求学生既具有电气工程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有自动化、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解决既有强电又有弱电的宽口径专业问题的能力。因此,电气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除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必须有很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重庆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并实施教育部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作为首个试点专业,已经从2010年9月开始具体实施。目前,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以面向电力企业为主,已经全面构建了具有本校特色的“2+1+1”的卓越电气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并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与本质——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建立了创新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一、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为了适应我国电力及相关工业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满足国家、行业对电气领域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要求卓越电气工程师不仅掌握电气工程、自动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及基本技能,而且是能在以上领域从事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维护、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终目标是培养其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团队协作能力、突出的工程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总体思路与方案

教育部“卓越计划”强调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以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因此,整个改革必须围绕以下总体思路进行:

(1)教育和社会是紧密联系的,人文素质在高校理工科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也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工程实践应和人文社会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社会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学会做人、做事,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素质与团队协作能力。卓越电气工程师之所以“卓越”,除了其专业知识更丰富、工程实践能力更强外,关键在于其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

(2)卓越电气工程师必须具备本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即掌握电力能源的产生、传输、变换、调控和使用所需的系统运行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熟悉相关的国家、国际技术标准及行业法规,具有优秀的进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的研发、设计、制造、运行与管理的能力。

(3)在实践的内容上一方面要强调综合性、设计性与实用性,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人才培养紧密对接社会需求,并要体现当前电力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在实践的形式上,推行全面工程教育,以多层次、多元化为主要特征,并强调与企业工程实践锻炼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1,2]

(4)建立开放式、自主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目前,重庆理工大学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具体实施方案为:已经与重庆市电力公司、重庆市电科院、重庆万州水利电力集团、重庆水轮机有限公司、长寿狮子滩发电集团等重庆电力行业的龙头企业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平台,实行联合培养。每年从大二学生中公开选拔20名优秀学生参与卓越工程师计划,每名参与学生都能在合作企业中有具体实践岗位,时间累计不少于1学年,所获得的学分数不得少于28个学分。实施手段采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即四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组,每组都指派一名学校导师,并聘请一名电力行业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培养的全过程。

三、开放、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培养模式方面,根据重庆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实际情况,按照工程创新型模式培养,强调基础扎实、视野宽广、电气与自动化、计算机学科交叉,注重工程实践与创新研究能力,尤其注重设计和动手能力。为此,从品行、知识、能力多个维度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构建了“工程创新型的卓越电气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从整体层次上包含了人文素质实践、自然科学实践、工程能力实践、创新研究实践四大类(见图1),每一类都包含多元化的实践方法与手段,并针对工程能力的培养实行多元化的考核方式。[3]

1.人文素质实践

人文教育培养高校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能激发学生的多维思维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整个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学校强化了学生在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实践,主要由入学教育、军训、社团活动(包括学术类、公益类、艺术类、体育类)、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就业教育等组成。各种类型的人文素质实践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热爱祖国和遵守纪律的观念、坚强的意志与集体意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人际交往与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劳动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并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

2.自然科学实践

自然科学实践由大学物理实验等课程实验组成,对提高理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基础性和无可替代性作用。针对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基础上进行改革。一方面在传统的基础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基础上增加了设计型实验与综合性实验。另一方面强调面向各应用型专业,将实验整合为三个层次,包括:

(1)基础型物理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仪器与操作。

(2)面向电气信息类专业的综合物理实验,让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与电气工程专业接轨,夯实专业基础。

(3)开放式的创新设计物理实验为选的卓越计划参与学生提供研究设计与制作型实验,激发创新意识。通过以上分层次、系统的科学实验能力培养使学生掌握进行科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并为今后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学习打下深厚的数学、物理基础。

3.工程能力实践

工程能力实践由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和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实验及电气控制应用设计、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生产实习、在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组成。[4,5]根据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以实际的工程设计、研发能力训练为核心与主线,重新整合、统一规划和系统化,构建了多层次的“2+1+1”工程能力实践体系,如图2所示。它由“专业基础训练一专业综合训练—综合工程能力训练”三个层面构成,产学研结合,循序渐进地实现对学生由浅入深、系统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4,5]

专业基础训练层(“2”:大一、大二学年,校内培养)。通过机械类、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实验以及基础实训,包括工程制图、机械制造基础训练、电工电子技能训练、电路电子基础实验、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电子技术应用设计等,使学生完整地掌握本专业基本工程技能与实践能力,并强化计算机应用部分,在相应的实践课程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常见的工程制图与电子设计软件,如Autocad、Protel、Protus等。

专业综合训练层(“1”:大三学年,学校、企业联合培养)。第一阶段,以电气测试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及电力电子技术课程实验为核心,一方面使学生直接接触实际的测试、控制的、元件与系统,在传感器、电机、电力电子器件等方面得到具体的感性认识与初步训练;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例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于MATLAB、Labview的控制、信号处理的建模与仿真。第二阶段,在电气工程专业课教学阶段,单独开设电气工程综合实验课,并结合电力企业生产实习,使学生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相关识图方法、绘图、接线、调试、检修和维护等基本知识。并在重要的专业课程,如电力工程、高电压工程等课程中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双语教学,培养学生外语运用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第三阶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学习结束后,在专业及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以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设计与电气工程综合设计环节为主,设计内容面向企业实际工程问题,引导学生把原理分析与工程设计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并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电气工程分析与设计软件,如PSASP、Saber、Ansoft等,为毕业设计与企业工程实践打下坚固的基础。

综合工程能力训练层(“1”:大四学年,企业实践)。参与学生实际进入合作电力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企业员工式实践,掌握实际电力企业应用项目设计、开发与管理的方法和技能。

(1)第一阶段:通过在岗实习深入电力企业进行企业文化与规章制度教育、生产技能培训等实践,使学生熟悉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了解电力产业人才需求及产业动向,掌握最新的国家及国际行业标准。

(2)第二阶段: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熟悉电力企业实际生产过程、项目开发过程和开发管理规程,能够独立阅读及掌握最新国外设备的英文技术文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知识与实际工程规范、团队协作、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具备电力企业工作的技术及能力。

(3)第三阶段:通过毕业设计对学生进行综合工程能力训练。设计内容与工程实际接轨,由电力企业提供设计所需现场数据、技术,使用与工程设计一致的研发设备,使学生接触电力行业的前沿科技与最新设备。采取项目驱动制设计方式,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以项目组的方式完成一个企业实际产品由构思、分析、设计、实现到交付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不仅从技术的角度去解决问题,还必须从产品和市场的角度,包括成本、性能要求和开发周期等综合因素考虑实际工程问题,拓宽工程领域基础和口径,在较高的层次上培养学生进行产品开发设计、技术改造的能力。

4.创新研究实践

深化和完善卓越计划参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体系,提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其具有独立的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及自主学习及创新能力。

(1)积极开展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科技竞赛、数学建模大赛和学校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科技兴趣小组等课外科技活动与创新实践,给卓越计划参与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设计和研究环境,拓宽专业知识面与研究方向。

(2)参与教师科研,培养学生独立的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和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独立自主地开展科研活动。

(3)借鉴研究生培养模式,帮助学生将自己设计、研究的产品及新方法、新思路转化为公开发表的科研论文及专利申请,使有进一步深造需求的学生的培养模式从工程创新型转变为技术科学型,满足人才培养的多元化需求。

(4)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与能力。当学生经过完整的项目开发训练,并且条件许可时,鼓励学生针对电力市场需求进行自主创新,开发满足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将实践成果推向市场,了解国家在微型企业创办、专利转让等方面的相应政策与法规,培养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的能力。

四、强调工程能力的多元化考核方式

考核从注重“考核结果”向注重“实践过程”与“工程能力”转变,采取以个性化和制度激励为特点的管理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的实践环节以提交书面报告为主的考核方式,实施复合式考核,针对不同的实践项目要求学生提交实习体会、调研报告、工程分析报告、技术革新建议、科研报告或论文,或者提交产品设计、工程规划设计、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实际设计产品以及其他物化成果,此外,考核结果需要参考学生在实践环节进行过程中的组织与团队协作能力。在电气综合设计与毕业设计论文的评审答辩中,引入校外企业专家评审机制,按一定权重综合电力企业专家与双导师评审及答辩的评分结果作为最终成绩,以促进毕业设计与工程应用需求的全面对接。

五、结束语

针对卓越电气工程师的工程能力培养要求,通过构建包括人文素质实践、自然科学实践、工程能力实践、创新研究实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使每一位卓越计划参与学生得到了全方位、个性化、多层次、多元化的培训,其工程能力与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我校的卓越电气工程师计划正在进一步探索中,基于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今后还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整个实践教学体系,并将该计划分步骤地、系统地扩展到所有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多层次工程能力培养,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领域具备研究、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能力的本科工程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8.

[2]罗正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校实践教学的影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6):1-3.

[3]王修岩,乔辉.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