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科学素质教育全文(5篇)

科学素质教育

第1篇: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尤其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教育的概念

“科学素质”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对“科学素质”进行了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是关涉“科学”的“素质”,包括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是指“掌握一定量的基本科学观点方面的词汇,能够理解报纸或者杂志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米勒突出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解能力和方法、科学的影响等方面,反映了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很显然,无论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是米勒的看法,都指向科学素质共有的几个维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与此相关,科学素质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品德,并将其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即把外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由此,科学素质教育强调了“科学”、“素质”等内容,即与“科学”有关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科学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等。

二.科学素质教育的功用

1.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也有意志和品质塑造。因为科学虽然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但不惟知识生产,还包括贯穿整个科学发展历程的价值、观念、信念、精神等,而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能力轻素质的现象。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人探求未知领域和事物的基础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协调,使人具备科学意识和品质。对高校而言,科学素质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极大地吸引大学生洞悉科学本质的奥秘,探索物质世界的美,并感受美的愉悦,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比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课外活动等环节,学生具备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实践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包括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两种维度,事实认识是以事实为根据探究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价值认识是基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前一种离不开科学精神,后一种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旨在求真,回答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精神凸显了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价值。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的时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混杂一起,当时的学者头脑中自然问题、人的问题没有根本区别,后来二者出现了分离的状况。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二者应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关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关系,李政道博士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走向一体化,不能再区别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显然,科学与人文的殊途同归终将是一种必然。因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个体心性的完善,科学并非单纯强调知识模式,或以科学知识为目标,最终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素质。在国外,也往往用与人文精神相密切的“科学素养教育”代替“科学素质教育”,由此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取转向一种价值观的拥有。所以,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的路径

教育发挥着引领性、驱动性的引擎作用。对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职使命的高校而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准备,无疑需要强化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具体路径包括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等。

1.强化科学认知科学的本义是求知,即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辞海》(1999年版)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研究,以定理、公式、概念、术语、法则、观念等方式揭示其内在的运动变化规律。科学知识正是这种探究活动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发生发展和过程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情感、价值等精神世界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研究客观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掌握与知识有关的原理、概念、术语、定义、公式、观念,能解决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为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科学研究课程,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或者学术沙龙,实施科普教育,观看科教影片等,强化科学认知,丰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藉此形成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2.提升科学能力科学探究的是一个未知世界,是着眼于对纷繁芜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这种“自由的自觉的”特性,使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揭示奥秘,洞悉规律,以此确认人的创造性所在。黑格尔曾经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小男孩将石头抛入河水获得的惊奇感:“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或创造自己)。”[4]小男孩“惊奇的眼色”就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能力,即自我创造的能力。由此推论,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科学探究的过程无疑也存在一种内驱力,正是靠着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人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创造工作。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和创造必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在这方面,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创新技能大赛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发个人潜能,使其自主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

3.创新科学方法科学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方法的创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采取的思路、技巧、方式、手段等,是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的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窍门: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二者主要靠科学方法的融合,唯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无限的未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然而纵观20世纪科学发展的历程,方法本位让位于知识本位,知识比方法更重要的理念根深蒂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信奉知识最有价值。这使得科学教育回避了方法教育,往往就是知识的教育。就我国科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学知识和忽视科学方法的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事实上,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更容易使人把握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增加学生的科研动手机会,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的内涵。

4.培育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是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是贯穿于科学活动的思想和灵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崇尚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勇于进取和奉献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等。这种精神状态旨在营造一个追求真理、自由竞争、合作包容的研究氛围,闪耀着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的光芒。由于科学精神主要通过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等体现出来,且科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品质、人格、精神的培育,避免偏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科学普及课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训练大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新事物,同时増加科学实践教学比重。其次,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守信的科学精神。第三,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藩篱,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对科学的批判意识,使得人的存在价值渐渐消失,对人文的眷顾成为一种奢侈。如今,信仰缺失、商业欺诈、道德失衡以及对功名和利禄的追求使得科学技术像挣脱了缰绳奔跑的野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此,应秉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用人文精神引导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活动中管控伦理、道德行为带来的种种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化、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艺术、美学、人文通识课被一再压缩,人文教育严重滞后。基于此,高校在强调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如多开设艺术类、美学类课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效对话和对接,铸就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淼,李传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4(z1).

[2]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

[3]蒋国忠编著.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3,255.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

第2篇: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精神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尤其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不断涌现,掌握必要的科学方法,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崇尚科学的精神,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素质,成为高校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过程中,高校作为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阵地,在加强大学生科学素质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科学素质教育的概念

“科学素质”一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我国于2006年颁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其中对“科学素质”进行了界定:“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这里强调了科学素质教育是关涉“科学”的“素质”,包括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国际科学素养促进中心主任米勒认为科学素质是指“掌握一定量的基本科学观点方面的词汇,能够理解报纸或者杂志中相互竞争的观点;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或本质具有一定的理解;对科学和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认知”。[1]米勒突出了科学理论知识、科学理解能力和方法、科学的影响等方面,反映了科学建设的基本目标。很显然,无论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还是米勒的看法,都指向科学素质共有的几个维度:知识、方法、能力、精神等方面。与此相关,科学素质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掌握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方法,提高科学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品德,并将其运用于科学研究之中,即把外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内化为稳定的科学素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以探究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由此,科学素质教育强调了“科学”、“素质”等内容,即与“科学”有关的“素质”教育。具体而言,包括科学的知识教育、能力教育、方法教育、精神教育等。

二.科学素质教育的功用

1.科学素质教育能激发人的

创造力,提高求知的自觉性科学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的教育,既有知识和能力培养,也有意志和品质塑造。因为科学虽然是一种知识生产活动,但不惟知识生产,还包括贯穿整个科学发展历程的价值、观念、信念、精神等,而传统的科学教育存在着重知识轻方法、重能力轻素质的现象。科学素质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培养某一领域的专家,而是注重人的主体性发展,培养人探求未知领域和事物的基础能力,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协调,使人具备科学意识和品质。对高校而言,科学素质教育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探索意识和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极大地吸引大学生洞悉科学本质的奥秘,探索物质世界的美,并感受美的愉悦,提高求知的自觉性。比如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实验、实习、综合训练、课外活动等环节,学生具备符合法治社会要求的法律法规意识和自觉遵守各种工程技术标准与规范的意识;完成工程所必须具备的全局观念、责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与人沟通合作的技巧;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的精神与善于开拓创新的能力;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与审美观;主动适应不同工作岗位和自我学习、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等。[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实践环节,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工程实践意识、自主创新意识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

2.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促进

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包括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两种维度,事实认识是以事实为根据探究客观事物和现象的存在,价值认识是基于人与世界之间的价值关系对客观事物或现象作出判断。前一种离不开科学精神,后一种离不开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旨在求真,回答世界“是什么”、“为什么”。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维护,其核心是对人的尊重,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应该如何做”。科学精神凸显了对真理和知识的探索,人文精神彰显了人的存在价值。在古代学科尚未分化的时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混杂一起,当时的学者头脑中自然问题、人的问题没有根本区别,后来二者出现了分离的状况。科学的发展已经证实: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不存在谁代替谁的问题,二者应相互融合,和谐统一。关于科学与哲学、科学与艺术、科学与美的关系,李政道博士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钱学森认为世界上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走向综合与交叉,走向一体化,不能再区别自然科学方法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3]显然,科学与人文的殊途同归终将是一种必然。因为人文教育的最高目标在于个体心性的完善,科学并非单纯强调知识模式,或以科学知识为目标,最终要关注的是人的精神和素质。在国外,也往往用与人文精神相密切的“科学素养教育”代替“科学素质教育”,由此将科学知识和方法的获取转向一种价值观的拥有。所以,实施科学素质教育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推进科学素质教育的路径

教育发挥着引领性、驱动性的引擎作用。对以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为本职使命的高校而言,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而为科技成果转化做准备,无疑需要强化科学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具体路径包括强化科学认知、提升科学能力、创新科学方法、培育科学精神等。

1.强化科学认知

科学的本义是求知,即探究未知领域的知识。《辞海》(1999年版)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的本质就是通过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研究,以定理、公式、概念、术语、法则、观念等方式揭示其内在的运动变化规律。科学知识正是这种探究活动的成果,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是揭示自然界发生发展和过程的科学,人文科学是研究人的情感、价值等精神世界的科学,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如果说人文科学侧重于研究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社会科学则侧重于研究客观人类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本内容。科学知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知识在科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掌握与知识有关的原理、概念、术语、定义、公式、观念,能解决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关联的前沿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提高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使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为此,应通过各种途径,如开设科学研究课程,举办科技展览活动、科普知识讲座或者学术沙龙,实施科普教育,观看科教影片等,强化科学认知,丰富大学生的科学知识,促进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融会贯通,藉此形成浓厚的科学文化氛围。

2.提升科学能力

科学探究的是一个未知世界,是着眼于对纷繁芜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的深刻认识。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正是这种“自由的自觉的”特性,使人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揭示奥秘,洞悉规律,以此确认人的创造性所在。黑格尔曾经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小男孩将石头抛入河水获得的惊奇感:“例如一个小男孩把石头抛在河水里,以惊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现的圆圈,觉得这是一个作品,在这个作品中他看出他自己活动的结果。这种需要贯串在各种各样的现象里,一直到艺术作品里的那种样式的在外在事物中进行自我创造(或创造自己)。”[4]小男孩“惊奇的眼色”就在于在自己的“作品”中发现了一种能力,即自我创造的能力。由此推论,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科学探究的过程无疑也存在一种内驱力,正是靠着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人从事科学研究、科学创造工作。这种内驱的科学能力是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生产和创造必备的各种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社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在这方面,可通过举办学科竞赛活动、各类创新技能大赛以及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激发个人潜能,使其自主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到实践中,实现既定的科学目标。

3.创新科学方法

科学创造的过程往往伴随着方法的创新。科学方法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中采取的思路、技巧、方式、手段等,是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的重要依据。爱因斯坦总结了自己成功的窍门: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废话,教育家布鲁纳提出:能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意识到,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现实问题尤为重要,因为科学知识是有限的,大千世界是无限的,二者主要靠科学方法的融合,唯有掌握了科学方法,才能使有限的科学知识运用于无限的未知世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然而纵观20世纪科学发展的历程,方法本位让位于知识本位,知识比方法更重要的理念根深蒂固。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人们信奉知识最有价值。这使得科学教育回避了方法教育,往往就是知识的教育。就我国科学教育而言,长期以来存在着重科学知识和忽视科学方法的现象,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讲解知识,忽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事实上,科学方法作为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正确思维方式,更容易使人把握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一旦将科学方法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方式,就会大大提高科学活动的实效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前沿,增加学生的科研动手机会,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发现和认识科学的价值,理解科学的内涵。

4.培育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科学家的内在精神气质、品质和科学活动的内在性质、特质在求真创新基础上的统一”,[5]科学精神是体现在科学家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和意志品质,是贯穿于科学活动的思想和灵魂。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崇尚真理的精神、敢于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勇于进取和奉献的精神、协调合作的等。这种精神状态旨在营造一个追求真理、自由竞争、合作包容的研究氛围,闪耀着科学家探究未知领域的光芒。由于科学精神主要通过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思维方法等体现出来,且科学活动的主体是人,因此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应在注重知识、能力的基础上,强化大学生的品质、人格、精神的培育,避免偏于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科学精神?首先,实施科学素质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科学普及课程,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训练大学生通过科学思维方法去认识新事物,同时増加科学实践教学比重。其次,营造良好的科学教育环境和校园文化氛围,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和守信的科学精神。第三,打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藩篱,坚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原则。科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改善了人的生活。人们在享受着科学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对科学的批判意识,使得人的存在价值渐渐消失,对人文的眷顾成为一种奢侈。如今,信仰缺失、商业欺诈、道德失衡以及对功名和利禄的追求使得科学技术像挣脱了缰绳奔跑的野马,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为此,应秉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用人文精神引导科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科学活动中管控伦理、道德行为带来的种种危机。在这个意义上,科学并非一个价值中立的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高校存在着专业化、知识化、技术化的倾向,艺术、美学、人文通识课被一再压缩,人文教育严重滞后。基于此,高校在强调大学生科学教育的同时,还要强化人文精神教育,如多开设艺术类、美学类课程,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效对话和对接,铸就真善美相统一的科学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淼,李传耀.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运行机制创新———基于社会结构转型的探讨[J].科学学研究,2004(z1).

[2]饶华球.新时期工程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高教,2005(6).

[3]蒋国忠编著.新编大学美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243,255.

[4]黑格尔.美学(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9.

第3篇: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1)素质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传统的重要内容是国学教育,而国学教育拥有多个内涵。不但重视德育教育,而且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知识,既注重实用性技能也就是文事教育,还重视武备。切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国学教育,完全可以供我们当代教育学习借鉴。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具有主导型地位,六艺被视为标准。虽然六艺产生在封建社会,因历史文化因素有其自身局限性,但其表现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是里程碑性的。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教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大众化、普及化。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众多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普及化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也飞速进入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同时,我们可以从中结语出三种主要趋势:一就是学历化教育制度的弊端必须得到纠正,全民终生学习思想观念必须得到倡导;二就是改变被动型受信体始终是学生的局面,努力使主动型发信体变成学习者;三就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与社会连接”)组织,创建“学生与社会融合”体系,目的就是顺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2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2.1加强改进教育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实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尊重人的正常需要、发掘学生的多元化潜力,我们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也包括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2)前提是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采用科学方法建立素质教育培养计划与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摒弃原来的职能束缚,创建素质教育培养工作的核心是直接实施责任人。(3)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搞好教育工作研究分析,对当前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方法逐步进行完善。开设针对性强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知行合一。

2.2提高教师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可见教师作用是十分重大的。素质教育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够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华中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1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许多优秀毕业生都谈到,具有责任心、使命感,治学严谨、工作认真,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对他们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某一事或某一句话。对于高职类工科院校,第一,要让每个教师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每个教师都能主动投入到素质教育工作中去;第二,大力倡导师生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师生之间更多进行交流联系,同时让教师在课堂外也能发展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三,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提升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与师德水平,让辅导员队伍成为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决定性因素。

2.3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第4篇: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1.1高职院校实施素质培养教育的优点

1.1.1高职院校拥有务实求真的优良传统

同其它类型的院校相比,高职学校拥有更浓烈的务实的良好习惯与传统。首先这来自于科学的逻辑发展。其次也是高职院校实践性和直观性教学方式的必然要求。全方位、体统化的将素质教育概念来分析,其实高职院校的优良传统,能够看成促进素质教育工作的主要动力。高职院校的良好学风,可谓是素质教育工作的宝贵资本。

1.1.2高职工科院校拥有着非常丰富的社会性联系

高职层次院校强调实践能力,功能优势是与实际联系紧密。20世纪末期以来,高职教育在经济建设发展中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主要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发展现代化制造业,需要大批优秀的实践应用性人才。从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的发展势头是非常迅猛的。

1.2高职院校素质教育高职的弱势所在

1.2.1专业设置相对单调,缺乏社会科学培养和情商的教育

20世纪中叶以来,受前苏联影响,我国当时教育工作比较落后,高等教育侧重于专业化建设。虽然开始有一定积极意义,却造成了高等教育学科背景薄弱、知识结构单薄的状况。在理工类高校,表现为缺乏人文精神,情商教育工作不足。不能够为大学生创造适应当代社会、适应职场环境的学习平台。这种情况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作用。”

1.2.2功利化倾向比较显著

我们国家正在度过一个巨大的变革时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我们也在逐步提高满足个人利益的能力。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与生产时间联系更为密切。但同时,高职院校工科生也更多的接触各种利益的吸引。怎样做到既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能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广大学生树立端正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职院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

2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理论依据

(1)素质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我国的传统的重要内容是国学教育,而国学教育拥有多个内涵。不但重视德育教育,而且重视传承传统文化知识,既注重实用性技能也就是文事教育,还重视武备。切和教育发展内在规律的国学教育,完全可以供我们当代教育学习借鉴。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教育具有主导型地位,六艺被视为标准。虽然六艺产生在封建社会,因历史文化因素有其自身局限性,但其表现的教育思想及理念是里程碑性的。

(2)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从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来看,高教发展的普遍趋势是大众化、普及化。上世纪下半叶以来,众多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进入大众化阶段,而且在上世纪80年代后进入普及化阶段。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也飞速进入大众化甚至普及化阶段。同时,我们可以从中结语出三种主要趋势:一就是学历化教育制度的弊端必须得到纠正,全民终生学习思想观念必须得到倡导;二就是改变被动型受信体始终是学生的局面,努力使主动型发信体变成学习者;三就是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与社会连接”)组织,创建“学生与社会融合”体系,目的就是顺应将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3高职院校开展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3.1加强改进教育管理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实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真正尊重人的正常需要、发掘学生的多元化潜力,我们实施教育管理工作的核心理念也包括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前提是树立以人的全面发展理念

采用科学方法建立素质教育培养计划与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法。摒弃原来的职能束缚,创建素质教育培养工作的核心是直接实施责任人。

(3)充分进行调查研究,搞好教育工作研究分析

对当前的学科设置和教学方法逐步进行完善。开设针对性强的课程,使学生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知行合一。

3.2提高教师素质

在实施素质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主体是学生,主导是教师,可见教师作用是十分重大的。素质教育的成与败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是否能够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华中理工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对100名应届毕业生进行访谈调查,许多优秀毕业生都谈到,具有责任心、使命感,治学严谨、工作认真,既教书又育人的教师对他们大学生活乃至整个人生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来源于教师的某一事或某一句话。对于高职类工科院校,第一,要让每个教师充分认识到素质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树立全员育人理念,每个教师都能主动投入到素质教育工作中去;第二,大力倡导师生开展实践性活动,让师生之间更多进行交流联系,同时让教师在课堂外也能发展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第三,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努力提升辅导员的业务能力与师德水平,让辅导员队伍成为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决定性因素。

3.3创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多元化的校园文化

第5篇:科学素质教育范文

关键词:高职 工科学生 人文素质 教育实践 路径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标是为了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目前,高职院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高职院校探究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对于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强化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可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高职院校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

1.1专业教育背景单一,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我国高职教育兴起较晚,但高职教育发展的速度很快,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我国高职教育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进行专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通常是在模仿本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体系还不够完善,面对单一的专业教学背景,高职院校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缺乏对学生情商培养的重视程度,造成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

1.2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强化对工科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然而高职专业的教学内容仍然是传授理论知识为主,采用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进行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工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工科学生的发展。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双师型”高职教师的人数的比例很低,部分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缺乏实践的经验,很难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科学生。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评价考核方式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不利于工科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部分学生盲目的追求成绩的高低,忽视了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导致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较差、人文素质不高。

1.3工科学生自身思想观念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科学生很容易受到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很难落实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从为社会提供专业人才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具有高素质以及健全人格的专业型人才。从工科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个人能力。从这两个角度来看人文素质教育问题,它们两者相互之间不仅没有冲突,还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部分工科学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为了实现某种功利性的目标,进行短期且见效快的专业技能学习,不重视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

2探究高职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路径

2.1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

思想观念是工科学生行动的先导,同时行动也能促进思想观念的转变。作为工科专业的高职院校应该明确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人才能力相互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不断完善和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考核体系、学生管理等方面,逐步实现高职教育的“重理轻文”到“文理渗透”思想观念的转变,不断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工科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应该努力实现“教学为主”向“能力培养为主”教学思想上的转变,“以教师为主体”向“师生互动”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优势,进行自我教育,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2调整课程设置体系,设立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选修课

普遍高职院校的学制为3年,相对来说工科学生的实习实训学时较长,学校应该合理规划人文素质教育的课程时间,并且适当的增加一些相关的代表性课程。比如,历史、语言、哲学、艺术等人文课程。将课程划分为必修、选修和讲座三个方面,并以选修为主,以必修和讲座为辅。这样的安排能够突出人文课程的系统性,使学生能够结合自身的喜好,合理的进行课程的选择,有针对性的完善自身存在的不足。2.3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工科学生的优势高职院校组织工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能够有效的培养工科学生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学生在发明创新、科技制作、工艺设计等方面有专业的优势,因此,有效的开展高职科技创新活动,不仅不会影响学生课程作业完成的质量,一定程度上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更好的进行学术方面的科技创新研究。高职院校应该支持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工科学生进行学术成果的研制和开发,组织研发出优秀专业成果的工科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竞赛,促进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工作。目前,高职人文素质专业教育的背景单一,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科学生自身同样存在功利主义的思想观念。针对这一状况,高职院校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真正的内涵;调整课程设置体系,设立人文素质教育相关的选修课;组织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发挥工科学生的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工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军,张帆.高职院校工科学生素质教育路径探索[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29-30,41.

[2]黄飞青.高职学生职业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基本特点探析[J].科技视界,2013,(23):24,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