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

第1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关键词:新时期;体育教师教育;改革审视;理论研究

1问题的提出

中国的师范教育已有百年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社会进步与教育的进步奠基在中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基础之上.

体育教师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体育教师教育的研究.体育教师教育作为教师教育的下级纲目,是指对体育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在对体育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体育教师的教育是连续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我国于1980年至今,先后出台了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课程改革的总体特征是:培养目标得到扩展,更适应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进一步优化,各类课程的结构趋于合理,特别是选修课程和学科类课程得到加强,教材得到更新.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与以往颁布的《课程方案》相比,体现了21世纪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时代特征.几年来,其运行的效果如何,有哪些经验与不足,这是研究的初衷,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体育教师教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等多种科研方法进行研究.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我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发展的总体概况比较

3.1.1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分类与学时分配的比较从表1中的数据分析可知,5套教学计划在专业课程方面的分类和学时的分配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1980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与4年总时数的比例高达67.8%;1986年和1991年计划中专业必修课学时稍有减少,分别为53.8和53.6;1997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为44.7;2003年方案中专业必修课课时减少到41.3,纵观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的发展历程,主干课程由高度的计划性演变成宏观的指导性.

3.1.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内容结构的比较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结构是所设置全部课程相互之间的分工和结合,是教学计划的核心.人才培养通过专业教育来实现,而专业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各自不同的课程结构,及由此而决定的不同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课程体系是高校专业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确定来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教学文件.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体育教师,还应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体育工作者,突出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通过对2003年课程方案与以往的课程方案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必修课与选修课课时比例,1997方案为73.0:27.0,2003年方案中二者的比例为63.3:36.7,选修课的学时比例提高了约1O个百分点,尤其突出表现在任意选修课的学时上。增长的幅度较大,占选修课总学时的47%,比原来的提高了15个百分点(表2);学科与术科的比例越来越大,也就是说术科所占的学时数越来越少.从20世纪8O年代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学科类与术科类课程比例经过5次调整,总体趋势是学科类学时比例增加,术科类学时比例下降.而2003年的课程方案中学科类学时与术科类学时的比例就增加到了65.7:34.3,是5次调整中幅度变化最大的调整,术科必修课总时数减少得相当快.这无疑对体育教育专业术科教学任务的完成提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2003年新方案中主干课程体现出人文化、领域化、拓展化、多样化、科学化等特征,进一步加强了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主干课程的建设.

从表3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专业院校对术科比较重视,因此术科的比例下降得不是很多,而师范院校对学科比较重视,其下降比例是所有院校中最多的.北京体育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和山西大学与国家教育部的课程方案基本上保持一致,都接近63:37这个比例.其中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的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与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是几乎持平.但是武汉体育学院学分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大于1,可是学时中学科与术科的比例却小于1,而师范大学很明显则把学科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学科类学时的比例结构势必影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技术水平和技术教学能力,因此有待于对该问题进行深入的实践研究.

3.2我国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比较分析

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互相间的分工和配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依靠全部开设课程的协调和补充,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质量.对2003年方案分析和比较可知,在必修课程的设置方面,2003年方案中必修课程为1126学时,6O学分,其中包括主干课程和一般必修课程两类,均比以往方案所占比例小,有其更大的灵活性、可塑性和指导性.

方案中任选课程分为理论学科和技术学科两类.共列出47门课程,而且这47门课程,绝大多数都是新型的、针对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与体系小型化和规范化的课程.任选课可拓宽学生的视野,并有可能在某一领域有所深入,设小课,开设不同层次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扩大信息量,切实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实际需要.课程数量多,供学生选择的范围广,自由度也就增大,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有限学制、学时里,既要增加新的内容,又要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之间的矛盾.小型化课程一般具有微型化、前沿性和研讨型的特点,能体现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与研究的最新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较好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视野的扩大.

3.3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制度讨论的热点

近几年在师资培养中出现许多热点讨论的问题:比如如何正确处理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与“适应性”;体育师资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是什么?从我国社会现实出发,如何寻求体育教育专业考生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最佳结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教师培养课程制度上表现为:课程设置中学科与术科的关系问题,选修课与必修课的比例问题等等.

3.3.1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当然是体育师资,然而,近年来由于强调提高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性”.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范性被削弱了,体育师资培养质量下降了,尤其是在学校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新课程改革方兴未艾的今天,许多从体育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以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学校体育的要求,似乎对学校体育改革“两眼~抹黑”,很难适应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强烈呼吁体育教育专业必须大力加强“师范性”.这就给课程设置提出了公共课、专业课和教育类课程的比例问题.

3.3.2关于术科和学科的关系问题,也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问题.诚然,这两者的比例不是固定不变的,但总应该有个主次之分.

近半个世纪来术科和学科此起彼伏,从三七开到倒三七,翻来覆去,争论不休.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比,既有其相同点,又有其不同点.体育教师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标志,就是既能够使用文字语言进行讲解,又能够使用形体语言进行示范.换而言之,体育教师如果不能进行正确、恰当的技术示范和指导,也就失去了自己的位置,失去了自我价值,也就同时丧失了“体育”的品牌.这就要求作为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广博的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关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注重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掌握牢固的体育专业的基本技术、技能.理论学习与技术学习并重,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圆满完成新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3.3.3对在体育师资培养中“一专’’与多能的问题不同的看法反映在课程设置上是术科中普修与专修的关系.诚然,对“一专多能”的要求,从总体来看,认识基本是一致的,但对“一专”与“多能”的理解及其关系上,却存在不同的声音.如今由于整个术科被削弱了,“导致学生一专也不专”,“多能也不能”,才是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悲哀.此外我国体育教师培养课程还存在在课程名称上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学科名称上缺乏规范性,在选修课上和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问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些问题将会更加清楚和明朗起来!

4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给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

第2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对计算机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数量不断增加、水平不断提高。这使得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在硕士研究生人数和新的硕士点数都在迅速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仅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就达到了310余个,不少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硕士生年招生量都在百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并不断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已引起了社会的全面关注。

对目前的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影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①许多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仍处在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模式、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若干有待优化和规范化的问题;

②按照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课程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使得教材建设的矛盾更加突出。许多高校的硕士研究生缺乏教材,而且不少教材处在“知识结构老化,更新缓慢”的状态,已成为制约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建设新教材,使之尽快与国际标准接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国外的优秀教材及时引进、消化、吸收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

③国内既有研究生培养历史长、基础雄厚的学科点,也有刚刚发展起来,基础较弱的学科点,种种原因使得前者优势难以更好地发挥作用。表现在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不能协作与共享,不利于把具有相同学术背景的人们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形成强有利的教师共同体,广泛深入地进行教学方面的合作。

如何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本文讨论如何在各式各样的教育中,提炼出一个公共的基本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给各个培养单位制定研究生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开展培养工作提供恰当的参考,使之在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同时,依照此体系进行教材建设,为促进培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更多的支持。

为了使之更快、更好地发挥作用,我们在促进资源的共享上也作了相应的探索。研究成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研究及系列教材建设”获得了2006年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

二、 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与本科教育相比,硕士研究生教育具有更强的多样性。如何在鼓励各个学科点突出自己特色的同时,更好的满足学科及其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分析认为,有必要科学地构建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紧密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特点,对相应的培养提出适当的要求。这对本学科目前存在的各个学科点差异比较大的现状尤为重要。该培养体系应该包括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和导师队伍、管理体制、外部环境以及评价体系等。

教材是基本教学内容载体,好的教材号可以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所以,教材不仅为教学提供基本依据,而且还会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全面改革。所以,要在建立的规范的培养体系的基础上,组织一整套充分体现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要求的、规范化、高质量、高水平的教材。通过规范的培养体系的构建、推广活动和教材的组织等,实现各高校之间的教学资源协作与共享。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组织国内一些高校的、具有影响力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研究组和编委会,并组织国内外教育界和产业界在教学和科研一线长期工作的专家进行了系统的研讨活动。通过调查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现状和需求,深入分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和本学科自身的发展、结构及特点,系统地总结国内外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共识,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然后依据此指导意见,进行教材建设,并在培养体系指导意见的构建和教材建设中建设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有效地支持教学资源建设的协作与共享。

三、具体实施

依据上述思路,2002年10月,清华大学出版社与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聘请清华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复旦大学等13所高校的计算机教育专家组成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研究组”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编委会。通过努力,形成并出版了专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它一出版便得到国内同行的关注,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全书共分为10章:

第1章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简单地介绍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过程;

第2章讨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描述、学科的基本任务分析、学科的特点、学科的形态(过程)与人才定位与培养、学科方法论的12个基本概念、抽象第一的基本教育原理;

第3章具体讨论培养定位相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人才的层次、人才的类型、不同来源学生问题、课程与研究问题等;

第4章讨论培养模式,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导师、课程教学、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

第5章将分别按照学科构成和知识领域划分讨论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同时提出了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生源的补课要求、研究生教育期间的跨专业选修有关课程的要求;

第6章全面讨论本学科研究生的能力培养问题,包括听说读写能力、4大基本学科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工程能力以及其他能力;

第7章介绍了培养方案的制定、调整和描述,给出了培养方案应该包含的9个方面的内容;

第8章论述课程体系,从整体上将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分成公共课、一级学科(学位)课程、二级学科(学位)课程和学科方向课程,同时给出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课程方案作为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举例;

第9章给出了22门课程的描述,包括这些课程的课程名称、基本描述(课程要求与目的)、主要内容,它们有的是学位课、有的是选修课;

第10章讨论优秀研究生的培养问题,包括品牌意识与品牌人才培养、优势学科的中心及带头作用、激励机制的建立、广泛的交流,以及通过规范管理提高培养水平等问题。

其中不少内容参考了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一些基础雄厚的学校的培养方案,请一些专家帮助撰写了一些典型课程的课程大纲。

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指导,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根据其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了具有本单位特色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完善了研究生教育环节、促进了培养体系的规范化,提高了教育水平。相应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系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出版发行。它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课程体系、培养方案描述、教学方法、基本课程描述、课程设置与要求示例、优秀研究生培养、教材建设、导师作用以及实践教学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是目前国内理工学科中唯一的一本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论著。

(2)提炼了硕士研究生系列课程体系和新的教学大纲。规划了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提出了集中覆盖核心内容的22门重要课程及其相应的教学大纲。该课程体系体现了研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特别地在体系结构、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科计算机教育有良好的衔接。

(3) 设计了突出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该部分内容已经确立为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研究项目),强调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并充分考虑了本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征,将实践教学放在重要位置,强调理性思维应与实践教学相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实现学科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教材的建设中,对应每一门课程教学内容,系统地从各个层次上完成实践教学的设计和实施,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实践教学体系。

(4) 组织出版一套全面实施研究成果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研究生系列教材”。这套教材的作者在全世界范围征集,并请国内外著名计算机专家审阅、检查,形成国际性的合作教材,突出了求新与求实的风格,反映了所属领域系统的理论和新进展,做到了学科先进性和教学适用性的统一。这套教材以自主版权的中、英文教材为主,既有在国内教学和科研一线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的中文版教材,又有在国外著名大学工作的教授撰写的英文版教材,还引进一些世界著名高校的最新教材。

在表现形式上,以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多媒体教材,包括主教材、教师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多媒体课件等。

(5)为支持教学资源的协作共建与共享,提供了跨地区、跨学校的团队教学协同开发平台。除在网上长期提供教育平台服务外,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教师培训中心也为系列课程的广泛交流推广发挥很好的作用。

四、 实施效果

研究组成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实践、交流和推广应用活动,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并参与到教学研究中来,进一步推动了国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目前,已有数许多院校参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培养方案的修订和教学内容的更新,有效地促进了各校教学计划的制定从经验性走向科学性。经过2年多的教育教学实践,其中的教育思想已逐渐被广大教师在教学中实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结果表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教育》为实施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教学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指导。

第3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发达国家 应用型 技术本科 教育

一、几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应用型技术本科教育的概况

(1)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多样化发展紧密相联,主要体现在:一是学生群体结构多样性,比如年龄、性别、种族、文化背景等,学籍管理相对灵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具有很大的弹性。二是学校类型多样性,比如殖民时期形成的私立大学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教士和社会政治经济专业技术人员及官员;独立后建立的公立的州立大学和学院,人才培养定位于政治家、法官、立法执行官等;莫里尔法案后建立的大学和学院,重点资助创建实用学科,同时也不排除传统学科,这导致综合大学的产生;研究型大学,才培养注重科研和研究生教育;社区学院,以满足社区多方位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人才为主,其学费低廉、管理松散、学习方式灵活。三是是学习方式多样化,上课时间昼夜开设,学分换算灵活、授课计划弹性等等。

随着《史密斯―休斯法案》、《职业教育法》、《卡尔・D・帕金斯职业技术教育法案》相继出台,对于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鼓励通过加强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衔接,起到了强化作用。

(2)德国。德国的大学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研究型大学和高等工程教育大学(或叫综合大学Uni),如柏林大学、柏林工业大学,这类大学强调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一种是应用科技大学(FH),注重培养工程应用人才,这类学校原则上不开设文科;艺术学院,注重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追求个性化发展。

(3)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的大学教育一般分为四种类型:研究型大学,以培养大学教授和未来科学家为主;一般性大学,为适应工业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学术性大学;应用型大学,为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而建立的大学,培养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实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企业一线的高级技工。

澳大利亚政府重视经费投入,政府通过大学本科教育,有计划地培养适应技术革新和经济飞速发展的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

(4)英国。1944年著名的《巴特勒法案》,使英国确立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1956年政府发表的《技术教育白皮书》,成为英国战后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转折点。同年政府发出“教育部305号通讯”,将技术学院分为四个等级。1961年出台的“罗宾斯原则”和5年之后出台的《关于多科技术学院与其他学院的计划》,标志着多科技术学院得到法律认可。

(5)台湾地区。我国台湾地区,大学一般分为公立综合大学,其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与中国院校相似;科技大学,注重专业性与实用性的教学研究,实力比较雄厚;技术学院,一般较少升级为大学,更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专科院校,集中在护理、健康评价等方向。

上述这些国家和地区,技术本科教育培养方向上基本相同: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德国以学生未来就业岗位需要为导向,按照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实际需要确立人才培养岗位和目标;英国主要以多科技术学院为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美国本科层次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技术师”,即技术应用型人才;加拿大社区学院采用能力本位的教育模式,目标就是为社区培养高素质、实用型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半专业技术人员;澳大利亚以学生达到某种职业的从业能力要求为目标,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学习和运用;日本技术本科教育注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务性、创新性,培养兼备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实践型技术人才;台湾科技教育是培养工业技术师,相当于我国的技术本科教育。

二、高等学校要实现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办出特色

以不同的办学层次、不同的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岗位的不同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的客观要求。技术本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多样化的客观现实。

(1)研究型高校以举办学术性教育为主。以基础学科为主的研究型高校,面向的领域和工作任务是科学研究,课程的组织模式是学术本位模式。以科研、试验为主,人才类型是学术型,其培养方法以学校培养为主,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教育类型属于研究型。

这种教育类型,招生以选拔为主,受教育对象很有限,教学方法、条件、手段等均以适应培养精英型人才为主要形式。目前国际、国内专门举办这种类型教育的高等学校为数不多,只有被认为是国际国内顶级的研究型大学才属此类型的学校。

(2)老本科高校以举办工程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基础工程学科为主的老本科高校,面向领域是研究与生产部门过度的桥梁领域,如规划设计院、政府宏观决策等部门。工作任务是将理论转化为工程决策、规划、设计方案、图纸等。课程组织模式以学术模式为主,融入实践活动项目模式。以实验为主,科研和生产实践为辅。人才类型是工程应用型,其培养方法以学校为主,注意社会企业。教育类型属于应用技术型。

应用型本科教育理念,尤其是工程应用型的理念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逐步具有特定内涵:“相对工程研究而言,突出工程应用;相对于工程科学而言,突出工程技术;相对于精英教育而言,突出大众化本科教育。”我国的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长期实行精英型教育,追求培养学术型人才目标,实施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师工程实践素质不高,缺乏产学合作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模式。

(3)新建本科高校以举办技术应用型教育为主。以技术学科为主的新建本科高校,面向的领域是直接创造物资财富的行业和专业生产部门。工作任务是将工程决策、规划、设计、方案、图纸等转化为工程实践以及技术指导。课程组织形式是实践活动项目与学术两个模式结合。实验、实训同等重要,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其培养方法以学校为主重视社会企业。教育类型属于应用型。

第4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在重视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不断优化教师队伍,大力引进有工程实践经验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使人员配备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等方面更趋合理。要求多数教师不仅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如动力工程教研室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讲师以下7人,其中硕士8人,50%以上的教师具有教师和工程师的双师素质。除此之外,在该专业产学研合作的15个水电行业的单位中聘用了19位理论课教师和实践环节指导教师。

经过多年的改革实践,我院已有2001~2006六届毕业生走向了工作岗位。从毕业生反馈调查结果分析,试点专业的毕业生在一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程度、可持续学习能力、职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高。这充分表明经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高职高专教育特色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作者简介:

第5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音乐 专业培养 民族艺术人才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诸多的综合高等院校相继开办音乐专业,越来越多的院校有“音乐教育、音乐表演专业”,但是一些院校往往师资缺乏、教学设备缺乏,有些学校甚至先招学生再找老师,大量的外聘教师,没有系统的教学次序、统一的教学要求,更没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导致专业课设置与实践脱节,缺乏规范的教学管理。各个专业老师的音乐技能课主观随意,性大,师资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活动多数围绕理论与书本,或者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不注重教法更新,导致培养的毕业生毕业后眼高手低,很难适应当今社会对音乐艺术人才的需求。笔者长期在民族艺术院校从事专业教学工作,参与制定了《专业培养方案》,对于“培养人才”与“人才就业”的关系做出如下解析:

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方案。在民族高校里的综合艺术学院的《音乐专业培养方案》,则是培养民族艺术人才的重要实施指南。总体培养目标是“坚持为少数民族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二为”方针,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音乐专业教师以及专业表演人才,本专业为祖国各地、尤其为西部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专门人才。《方案》通过四个模块:“通识平台”、“文理平台”、“专业平台”、“实践平台”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方案》以贯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本”为核心,充分体现“教书育人、育德育魂”的育人理念,依托民族院校深厚的人文底蕴,通过多学科的综合平台学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通过“通识平台”的课程,培养民族高校学生的素质,其课程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必要的价值判断能力以及综合探究能力,获得正确敏捷的思维方式、真诚的情感沟通能力、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文理平台”,培养民族高校学生全面宽泛的知识体系以及严格的学科基础知识。通过“实践平台”,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核心技能(包括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和管理时间能力),为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打好基础。本文就《方案》里的“专业平台”进行详细解读,对民族综合艺术学院的音乐专业人才的培养课程计划进行详细分析,从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方案》里的“专业平台”分为: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根据教育部制定《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基本思路:“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本平台的课程设计着力体现了“创新性”、“应用性”、“综合性”、“特色性”的音乐专业教育特色,不但要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技巧训练,而且要拓宽学生艺术综合能力,有以下特点:

1、创新性:科学合理使用“学分制”方案,明确的、直观的、预见性的课程体系,在知识与技能结构上必须符合人才市场的要求。

根据《方案》,要求学生从进校就开始设计出自己的“专业规划”,明确自己本科四年的修读目标与主攻方向,自己制定出明确的修读计划。针对音乐专业的特殊性,《方案》进行了有别于其他系科的“学分制”的制定、管理,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音乐专业能力的个性发展。如:对于音乐专业主干学科:声乐、钢琴、器乐等学科都是技术类学科,这三科的学分比重较大,这些学科需要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则需要在老师的引领下,需要足够的时间才能够真正掌握声乐或器乐的技能技巧。对于含技术性的专业学科,《方案》采取的是“隐藏式学年制”,即所有的专业必修课都是按学期计划开设,学生是不能够跨年级修读的,这些学科都是每期必上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最大限度的夯实学生专业技巧能力。但在专业选修课里就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特色化的学分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规划”选择专业选修课,例如:手风琴专业的同学可以修《手风琴重奏与合奏》、民乐专业的同学可以修《民乐重奏与合奏》,音乐学专业在第四学期可以在三门主干技术学科(钢琴、声乐、器乐)里“三选二”,从而获取相应的学分,充分体现专业选修的灵活性、多样性、科学性。

2、应用性:注重“实效性”,加强了“可操作性、实践性”的课程设置,避免空洞的、抽象的理论课程。

《方案》设置一系列的加强学生专业合作能力的艺术实践专业选修课程:《声乐表演与重唱》、《民乐重奏与合奏》、《手风琴伴奏与重奏》,以上课程强调艺术专业能力的实践性、合作性、应用性,通过大量的艺术实践平台,给予音乐专业的同学更多的多声部重唱、重奏、合唱、合奏训练,通过这三门选修课程教学目的之一:让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获取更多的声乐、器乐的表演能力,储备更多的合唱、合奏、重唱、重奏的作品,多数是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能够参加各级各类赛事,为各级各类演出服务,为社会服务;目的之二: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大学生队伍“创新人才培养”规范化、系统化,同时学生们可以积累更多的“创新实践项目”;教学目的之三:让学生们在各种赛事中、各种演出中获得艺术实践能力体验,不但学会表演作品,还会排练作品,把教室当舞台、把舞台当教室,给学生们这样的训练,从而获得真正的实践艺术能力。通过以上一些特色课程的开设,许多的民族艺术作品已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喜获佳绩,增加了学生们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

3、综合性:细化“宽口径”,强调综合技术能力,从而获得宽泛的就业能力。

在2010年教育部即将在厦举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本科专业学生基本功比赛活动》,其参赛项目为“综合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教育基础理论”与“音乐教育技能”,技能比赛就包括“钢琴演奏、歌唱与钢琴伴奏、自弹自唱、中外乐器演奏”,这一赛事项目出台,更加明确了音乐学专业的培养导向一“宽口径”,强化学生们综合的应用技术能力。民族艺术院校更应抓住这一重要纲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优秀的民族人才。如将《器乐辅修》则将民族乐器(胡琴、马头琴、琵琶、古筝、唢呐、民族打击乐器)等多种民族乐器作为专业辅修,即人人都可以选择一门除钢琴以外的民族乐器,通过对民族乐器的技法学习,其目的是对民族文化的了解与传承。

4、特色性:利用综合艺术院校的专业优势,合理设计两个专业的艺术技能、技巧课,培养出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与人才市场需求相统一的毕业生。

综合性艺术院校在音乐方向几乎都开设了两个分枝专业:“音乐学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其共性:在民族高校里更需强调的是不管哪个方向的人才培养,都要保护民族音乐、弘扬民族艺术,多演绎、传唱民族乐曲,多创作民族作品,在这个基础上尊重、理解、学习世界的多元文化。所培养的学

生必须有深厚全面的民族音乐文化素养,或精、或专、或全面多能,来适应当代飞速发展的社会。其特色性体展现在《方案》里,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技术层面上的训练是以专业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参照,给予严谨的、科学的专业技术训练,采取“一对一”专业小课,要求他们在音乐表演领域的技能、技巧运用娴熟,以“专业、精深”为目标,大力倡导多演绎民族民间音乐,成为“民族音乐演绎者”。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则从“基础性、专业性、师范性”进行培养,此目标就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多数专业课是“一对三”小组课,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多学习民族、民间音乐。这样的专业课最大的好处是:学生不但可以学习到本专业的“唱法、奏法”,而且还可以学到本专业相关的“教学法”,因为这样的“小组课”有利与学生相互观摩学习教师的教学语言、教学方法、课堂设计、作品选择等等,为将来更好地进行由“学生到老师”这一角色的转换。这两种专业是两种不同的行业,即有着不同的规格要求,又有相似的教学目标一“民族性、应用型、实战型”的人才。

二、《方案》充分了体现民族高校对艺术人才培养方法的特性,从以下几个层面解析:

1、“人才培养”的始终贯穿着民族音乐历史与文化。

综合民族艺术院校的音乐专业所培养的人才现肩负着对本民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保护与传承。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要保护他们天生的艺术资质,再给予合理的专业训练,通过专业技能学习,能够更好地从祖辈的口中传承音乐文化;通过专业学习,懂得走向“山间原野”收集整理原生态音乐,会用音乐技术的耳朵,在舞台上展现、传承原生态音乐;懂得舞台上的原生态艺术作品,除了遵循艺术作品的客观规律(规范的音色、音准、节奏以及自己民族的乐音体系),还需遵循作品必须源自生活,体现少数民族的生活情趣,具备鲜明的民族性,能够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以及历史文化内涵;在专业培训过程中,扩大对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了解与传承意识。对专业声乐作品、器乐作品的选择上也应体现56个民族的融和与包容。

2、多开设民族器乐课程,对民族乐器的学习目的是学习乐器的技巧以及学习与乐器相关的民族文化:

民族乐器在我国是最为普遍的乐器。通过高校民乐专业的学习,对民族传统文化、民族历史、民族风情会有进一步的学习。民族高校的毕业生具备民族乐器的技能才能更好服务于各级各类机构,尤其可以在西部民族地区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例如“二胡”作为专业辅修,通过这一号业的技能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胡琴”更宽泛的性能、演奏技艺和文化背景,了解到它们时常都担任各种民族器乐合奏以及伴随着戏曲、曲艺、歌舞、民歌等艺术形式。学习这类擦奏弦鸣乐器的演奏技巧,实则是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进行研究学习。

3、民间音乐采风、民族语言的音乐教育实践以及民族音乐教学研究:

第6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4-0216-02

总书记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是一个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社会活动,医学检验专业是技能型很强的专业,学校教育要按着国家教育及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学生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能满足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他从事医学检验技术工作的相关部门对医学检验人才的需要。并具有独立开展医学检验工作的能力,适应医学、医学科研单位实验及医学检验仪器公司对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培养应用人才,要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国高职教育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而先进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随着时代的变化,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调整职业政策。医学检验教育也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专业教育特征的需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高职培养方案,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检测技术的提高,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进行调整,完善和创新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医学检验人才现状

从当前各种医疗机构检验专业人才的情况看,有以下几种: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属于学科型的人才,二是大专(高职)的学历,从事检验科的临床检验及管理工作;三是中专学历的从业人员。高等职业教育大专(高职)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基本能够胜任检验科的工作,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为临床各科提供诊疗疾病的辅助资料,是社会需求的较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方案要把握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处理好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传授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强调实践技能教学的重要性,将实训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专业培养方向与毕业生必需的专业能力及素质结构相结合,培养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以人才市场需要为基础

医学检验专业培养的学生服务于各种医疗机构(如医院、血站、防疫站等)。作为与市场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职业教育,就要直接面向人才市场。以培养目标为基点,突出专业特色,把握经济社会需求。专业课以《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为岗位操作技术指导,在调研高等职业教育临床检验专业教材使用情况及各层次医院对检验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列出实习方案,体现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将专业课程内容与卫生技术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内容融合,建立考核体系。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发展观注重对人的教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有意识、有目的,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和人际交往等),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为此,从培养人才出发,根据社会对医学检验专业人才的要求,着眼未来,以中职检验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为指导,参考其他院校高职检验专业的培养方案,从市场调查、职业能力、学生现状入手,兼顾不同层次医院检验科对医学检验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检验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对三甲医院及各级基层医院的调研,立足高职检验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除人文课程外,主干课程包括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概论、临床检验学基础、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寄生虫学检验技术、血液学检验等。加强高职学生的德育和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学校要将就业创业指导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有助于学生就业。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开设选修课,如在高职检验专业中开设伦理、国情摘要、人与自然、社会学概要、营养与膳食指导、检验信息学、检验与临床、试剂营销、实验室生物安全、临床流行病学等选修课。在学时分配上实训、实践的总时数应占总教学时数的40%~50%。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比例,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

第7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专升本;课程衔接

近几年,我国大部分省市开展了高职高专学生升本科教育的探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职业技术学院(或职业学院)毕业生经过一定选拔程序可以进入本科高等学校继续学习。教育部《面向 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也提出: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把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

专升本这一教育形式正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教育部文件精神的有益实践,无疑为满足高职高专学生的升学愿望、满足家长让子女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愿望打开了一条通道。但在探索阶段,许多问题是需要研究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教育性质与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升学之间的矛盾,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属于专科层次)作为教育类型来讲应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即它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方案、教学过程都是以帮助学生就业为主而设计的,而不是导向以升学为主,今后,这类教育还应主要是招收希望通过学习取得就业资格的学生。但即使如此,仍会有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希望升学。这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影响职业岗位的变化,与学生原来的就业愿望发生偏离,学生个人价值取向在学习期间发生变化或因家庭经济情况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学生通过学习而就业的初衷,毕业时重新选择升学。因此,我们既要坚持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根本性质,又要满足部分学生希望继续升学的愿望。解决这一矛盾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专升本教育课程的衔接,这也是专升本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高职专升本教育现状及课程衔接方式

笔者最近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部分省市高职高专学生升本科工作的情况调查,从各地来看,高职高专学生升本科工作普遍受到重视和欢迎。升本招生数与招生对象总数的比例各地不等,低的在5%左右,高的在20%左右,平均为10%,同时按一定比例组织考生报名。招生对象多数地区为高职高专三年级(应届毕业班)学生,有的是二年级的在校生,也有一、二、三年级均可的,还有尝试招收往届生的。考试科目一般有一定数量的省级统考,多为英语和计算机,专业课考试则各不相同,考核科目为一到三门,多数地方由招生校考试,也有的由生源校组织。学生报考均有一定的条件要求和程序。如学生品德、操行情况,对有劣迹的不予报名等。有的地方还尝试推荐入学。同时,规定允许报考的学校志愿有一个,也有两个的。

专升本的本科院校类型不一,有重点大学,有地方院校;有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也有本科院校与专科学校联办、其办学点设在专科学校的。

专升本课程的衔接存在几种状况:

一是高职高专三年级(或毕业班)的学生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一般是3+2或2+2学制,即基本完成了高职高专的学业,转入普通本科进入3年级,按普本统一的要求完成本科阶段的课程。这种情况存在两种课程衔接方案:(1)插入普本的教学班,同步学习,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以及各种要求与普本常规要求一致。(2)单独编班进行教学,目标和要求与普本一致,但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上都有调整。由于高职培养目标与普本培养目标有所不同,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上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中,为达到本科标准要求,需加入一些填平补齐的课程。

二是高职高专二年级的学生升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一般是2+3学制,即完成了高职高专的部分学业,转入普通本科院校进入相应年级,按普本统一要求完成本科阶段的课程。这种情况与三年级升本一样,也存在两种衔接方案:(1)插入普本的教学班,同步学习。(2)单独编班,进行教学。目标和要求与普本是一致的,但高职二、三年级升本学生的基础不同,在普本学习的年限不同,因此,在教学计划、课程安排上执行与三年级升本的学生有类似,但又不同的课程衔接方案。如除加入一些填平补齐的课程外,还以选修课的形式增加和补充达到普本要求的课程内容。

三是高职高专二年级或三年级(毕业班)学生升入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的相应年级中学习,如一些特色鲜明的地方院校、二级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等。在这些院校中一般采取单独编班,组织教学,考虑高职的培养目标和这些学生的学习特点,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本科层次的要求,设计教学计划与课程衔接方案。

二、高职专升本课程衔接分析

前述几种衔接方式产生不同的效果。对于高职高专升入普通本科院校插班学习的学生,无论是3+ 2还是2+3模式,在从高职高专教育完全转成按普本要求完成学业的过程中,能够较顺利地通过两种不同类型教育的转换过程,较出色地完成学业的学生主要是专科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基本为前3%),他们靠自身的功底和能力实现转换和衔接。因此,这种衔接只适于专科学生中较少数的优秀者,而没有普遍意义。

转贴于 对单独编班学习的学生,可针对两类教育的差异和学生的特点,按普本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其课程衔接、学习时间和本科教育类型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与普通本科院校开展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衔接,如升入软件学院,应用性特色鲜明的地方大学、二级职业技术学院等。由于培养目标的一致性,课程衔接较容易,效益高,资源浪费少。

第二,与普通本科工程型教育衔接,如升入一般普通本科院校的工程类专业。由于工程教育与高职高专的技术应用性教育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差异,课程衔接有一定难度,需要补充一些基础课程。

第三,与普通本科中科学型教育衔接,如升入普本院校中的理学类专业。由于两者培养目标差别较大,其课程衔接相当困难。

这三种情况又会因升入本科后的学习年限不同而对衔接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三、高职专升本课程衔接的优化

(一)明确培养目标是优化课程衔接的先导

所谓优化,就是要在一定的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课程衔接方案,以利于专升本教育的健康发展。

1.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工业化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的进程,经济高速发展,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社会(或市场)对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需求必将大大增加。而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全球化、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全方位渗透,使对这类人才的需求层次也开始上移,特别是在经济发达地区,不仅需要专科层次,而且需要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高职专升本要充分考虑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使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向本科层次延伸。

2.能够保持高职高专教育性质不变

正如前述,高职高专教育是以就业为主的教育,教育的就业性质与受教育者继续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权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终身学习、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出发,应为广大的受教育者提供各种层次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但各级各类教育的目的、性质,不能因满足受教育者的权利而改变。因此,高职专升本不能变成二次高考,高职高专教育不能因有人升学就改变其就业性质。而要保持性质不变,关键是本科院校升本培养目标的选择和课程衔接方案设计的正确导向。

3.要有较高的资源利用率和教育效益

在我国人口众多,教育资源有限,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需求量大且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高职专升本更要考虑课程衔接方案的难易、效果和效益。选择专本最接近的培养目标和教育类型来设计衔接课程,无论对受教育者本身,还是对专升本教育都能够节省资源,提高效益。

如果我们把传统的研究型人才和工程设计型人才以外的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转型而出现的新的本科教育类型概括为技术应用性人才,则对于我国高职专升本教育,就其主体来说,课程优化衔接的目标应是:保持高职教育就业教育性质不变,选择最易衔接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专本衔接课程方案的设计,培养社会需要的本科层次的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加强研究与设计是优化课程衔接的重点

选择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专升本课程衔接方案,需要加强这类教育的研究。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方面已进行了多年探索。其特征、规律、特色正在逐步形成。在本科教育层次,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主的院校还不多,有些学校的一些专业,做了大胆的尝试,初显特色,但其规模和对这类教育规律的把握还远不能满足专升本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我国技术教育系列始终未能形成,需要有相当一部分本科院校、专业向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主的方向转轨。.本科层次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还是一个新内容,需要加强对技术教育规律的研究,对这类人才特征的认识。课程衔接方案要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已有的知能结构和应用性特色,以及这类学生的学习特点。

(三)规范管理是优化课程衔接的保证

从目前全国各地专升本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专升本的形式还是教学本身,都表现出一定的混乱和不成熟,应该积极着手解决。

首先,应控制好专升本比例和规范专升本考试。不宜把专升本比例放得过大,控制在10%~15%左右为宜,这一比例既可以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专升本学生用于教学实验,又可保证专本科全面教学秩序和质量。而考试历来是教育的指挥棒,制定合理的专升本考试制度,是保证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主的重要一环。专升本原则上应当招收高职高专毕业年级的学生,考试时间可以安排在最后学期进行。这样做可以使报考专升本的学生基本上完成高职高专的学业,即使考不上也可以在高职毕业后就业,保证高职高专教育以就业为目的。规范专升本考试关键的一点是考试内容不能只是或偏重基础理论,应加大对实践能力的考核,还可增加某些制作和操作的内容,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专升本考试对高职高专教育的错误导向。

第8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137)

摘要: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四个方面的局限性:教育理念落后、培养目标模糊、培养过程单一、管理体制有待改进。因此,应在探讨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在协同创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5)08-0076-04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国内学术界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国家(社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及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特征,一般而言,由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管理制度、培养评价等五个要素组成。

“协同创新”是指将创新资源和要素进行有效的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协同各方的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从而实现深度合作的创新组织方式。2012年,教育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国家层面的高等学校“协同创新”。其核心内涵是:大力推进高校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内外各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适应于不同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和氛围。

在“协同创新”的大环境和要求下,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不同的协同主体、不同的协同环境、不同的协同理念和协同目标,都要有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之适应,才能产生出人才培养方面“1+1>2”的协同创新效果。

一、当前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改革、积累,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在教育发达地区和示范性院校,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是成功的一面。但根据国家层面提出的“协同创新”新要求,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还很难达到“协同育人”的高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一)教育理念落后

高职院校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性质。很多场合下,沿袭普通高校的教育理念,使高职院校成为普通高校的“压缩饼干”,成为三年专科学历教育的场所。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具有其特殊性,应该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突出专业技能、实践训练,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办学特色不突出

我国的高职教育体系尚不完备,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缺乏带头兵,一方面,受研究型、教学型本科院校的影响,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知识继承;另一方面,实践实操环节又偏向技工学校、培训学校的社工职业技能培训,偏离了高职院校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学历教育方向。因此,高职院校普遍办学特色不突出,专业建设脱离本地需求和市场需求,招生、办学困难不少。

(三)培养过程单一、培养方式呆板

高职院校当前培养过程整齐、单一,培养模式规范、呆板。在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各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趋同,服务面向趋同,人才培养规格趋同,课程设置趋同。在学科调整方面,学科调整不能很好地对接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

(四)管理体制及评价体系有待改进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管理基本上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范的,采取严格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管理体制,并且每个学校均由招生处、教务处、就业中心分块分条进行运作。按照这种“大统一”的管理体制,学校是学生培养过程中的唯一管理者。一旦学生被高考招生确定以后,其他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社会教育者均无法进行人才培养方面的协同管理及合作管理。

高职院校的评价体系也有待改进。根据社会的现实需要,高职院校有“工学结合”、“订单式”、“校企产学合作”、“创业创新班”以及“国际合作班”等多种培养模式。但在评价环节,学生的毕业评价基本是由高职院校自己进行评价,其他环节、其他合作方很少参与,即使有参与也无足重轻,特别是缺少科学的协同、合作评价机制和体系。

二、协同创新视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和具体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概括:其一,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是人才培养活动所尊崇的教育观念和原则,培养目标则决定人才培养的性质和方向。其二,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过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理念和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过程是教育理念得以贯彻、人才得以培养的最重要的环节,具体包括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设置、课程体系及内容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实验实践环节的设置、实习实训的实施等核心内容,还包括科学的教育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与培养过程相匹配、相辅助的培养方式。其三,管理制度和培养评价。管理制度是人才培养活动得以进行、持续的保障,培养评价则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估环节,它衡量着人才培养活动的成败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

根据上面的分析,在协同创新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重点进行下面三个方面的改革。

(一)树立高职院校办学新理念

1.树立“协同育人”的新理念

“协同育人”模式是“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等模式的继承与发展,但不是单一的发展,而是对这些模式的超越和创新。它要求高职院校以需求为导向,全面开放,合作各方进行深度融合,主要表现在重视“协同创新平台”建设。要建设一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示范平台,在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之间以及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开展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根据国家层面的引领,高职院校应主要在以下三个“协同创新平台”方面下工夫:一是建设面向行业和产业经济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二是建设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协同创新中心;三是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求,建立文化传承方面的协同创新中心。

2.树立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职业教育新目标

在协同创新视域下,国际上先进的办学模式值得借鉴。一种是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与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借助企业资源在企业里开展教学,教学以专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学校知识教育与企业技能训练并行,这实际上就是典型的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另一种是美国的“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个职业集合的共同要求为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由学校负责培育、岗位能力由企业负责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色是提出了职业群集的概念,职业群集课程涵盖了该群集当中所有职业的要求,因此学习内容较广泛,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能力强。

(二)人才培养过程的创新

1.人才培养方案的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对高职院校的教学教育活动、生产实践和课外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做出全面安排,规定各学科课程设置、课程教学顺序、教学时数以及各种生产、实习、实践活动的教学规范性文档。在协同创新的视域下,应该根据协同育人各方(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的特色,进行生产、教学、科研、应用等全方位推进的“协同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与改革。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应多方联手,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多方评价培养质量,并进一步促进学生就业创业。要科学设定“协同育人”专业学习平台,突出协同复合能力培养,明确协同培养的“毕业证+资质证书”要求;完善选课制、导师制、学分认证制、弹性学制等教学运行管理方法;在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中,逐步实现学生自主选择专业、自主选择专业方向等。

2.专业设置的协同创新

要充分利用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的软硬件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各方专家咨询,在专业设置方面进行协同创新。目前,重点是创新高职院校学科与专业设置的严格刚性分块、条条框框限制,科学实现跨专业、融合专业、优化专业设置。国际上主流的做法是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共同协作进行专业设置,按照“职业集群”的知识、技能需求设置“应用技术大学”的专业课程体系。

3.课程体系建设的协同创新

要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以“协同育人核心课程群”建设为抓手,推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课程协同创新方式,开发具有“产学研用”一体化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方法的协同育人核心课程体系。也可以根据地方特色、产业需求,建设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产业协会协同创新的校本课程,构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协同共享的课程体系。

4.师资队伍建设的协同创新

在协同创新的视阈下,师资队伍的协同建设有很多方式和途径,应按照“产学研融合、专业对接、课程衔接”的思路,聘请企业、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联合培养学生。也可以实行学生导师制,激励学生参与教师、企业导师的科研活动,创新科研与教学互动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5.实验、实践、实习、实训方面的协同创新

在学校与外部资源协同创新方面,应主动引进企业资源,共建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特别是要积极与兄弟院校、行业、企业和政府等开展协作创新,探索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具有高职院校实验、实践、研发和生产实习等综合功能的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要在学校内部协同创新方面,构建基础实验教学、专业实践教学与综合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协同体系,积极推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开放实验教学和自选实验课题的研究,创造性地开展科技创新协同实践,校内、校外共同推进,整合各类实验、实践、实习、实训等“协同育人”教学资源。

(三)更新管理体制,优化评价方式

管理体制的协同创新应该以“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为中心,推进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地方政府以及国际社会等有关方面管理体制的深度融合。要打破高等学校与其他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探索建立适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新模式。对于不适应“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高职院校内部管理旧体制,应在国际化视野的职业教育新目标指引下,深化招生、教学、科研、设备、后勤、基建、图书等部门的创新改革,探索协同创新的新路径,加强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与制度建设。要着力解决高职院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在的不协调、不适应、不配套、封闭、分散的弊端。在协同创新的视域下,落实具有创新内涵的各种协同管理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管理水平的关键。

同时,也要优化评价方式,使之适合“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协同评价的功能和效果。例如,对“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专业课程的最终评价,可以采用企业单位、行业导师、授课教师三方联合评价的机制,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由企业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践态度评定;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考试成绩又由两部分构成,各占一半,一是专业技能考核,由行业导师根据学生在联合培养过程中承担的技术任务、完成情况、创新能力、报告撰写情况等加以评定,二是试卷考核,由授课教师评定。

协同创新视阈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关键是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施“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三、“协同育人”实践案例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3+2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经验是一个具体案例。珠三角地区是教育发达地区,在佛山市政府、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14年,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联合向广东省教育厅发出“关于支持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大学开展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工作的函”,并获得省教育厅批准试点。佛山市教育局已对该“3+2协同育人”方案进行专门立项,在师资协同、设备共建等方面予以资金支持。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佛山大学是一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两所学校在地理位置、特色专业、师资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协同育人”的可行性和共同需求。两校“3+2协同育人”具体的对接专业如表1所示。

招生方面:试点高校以“3+2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名义,通过普通高考招收学生,与招生学校其他专业同批次录取,每个专业招生50人,单独编班。人才培养方案方面: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佛山大学联合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执行。人才培养过程方面:采用“3+2”的协同培养方式,即学生1~6学期在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就读,7~10学期在佛山大学就读,整个过程实施师资协同、实验实践协同,期间还要进行校企联合实训、实习。培养管理方面:两校共同组建试点领导和管理委员会,承担试点专业的日常教学运作、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中期汇报、期终验收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学籍管理与毕业等其他工作:采用学分制,毕业证书和学位授予等由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和佛山大学分别负责。

显然,这种“3+2协同育人”的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前的“专升本”、“专插本”、“选修本科”、“自考本科”等专科升本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它体现了如下几个方面“协同育人”的创新。首先,是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创新。“3+2协同育人”是在高考时一次性招生,由两个学校共同培养、协同育人,而不是分两个阶段分别考试、分别招生,培养目标是高技能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其次,是培养方案创新。“3+2协同育人”在五年期间使用同一个培养方案,而不是两个学校分阶段使用各自的人才培养方案。再次,是“协同育人”实现了两校特色互补。强化了“协同育人”各合作方的培养特色,高职院校的特点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普通高校的特点是理论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复次,是管理体制创新。两个学校共同组建试点领导和管理委员会,又分工按照“3+2”进行分阶段管理。最后,是实验实践方面的创新。两校之间、校企之间联合开展实验、实践、实训。

参考文献:

[1]薛传会.论高等学校的协同创新及其战略重点[J].高校教育管理,2012(6):24-25.

[2]邵文红.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3(3):69-72.

[3]姜士伟.浅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77-80.

第9篇:科学与技术教育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黄磊(1976-),女,湖南邵阳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讲师;黄同成(1964-),男,湖南新邵人,邵阳学院信息工程系,教授。(湖南 邵阳 422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湖南省普通高校省级教学团队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基础教学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035-02

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60余年的快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学科有了很大的变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十几年来迅速发展,中国也进入信息化社会。我国高等本科教育发展蓬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他计算机类相关专业的办学规模快速扩大,学生数量一度占到全国所有理工科总量的1/3。培养既具备专业素质又有学习能力的人才,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设计有特色的教学计划十分重要。

一、 地方高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1.培养现状分析

目前,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等院校中除了几十所属于国家教育部直管以外,绝大部分是地方高等院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挑战。

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没有各自的特色。专业培养方向涵盖太广而没有进行分类细化,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用人单位总是苦恼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增加,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任务很重,时间和精力也有限,难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内容和任务。而市场反映计算机专业学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深度掌握,普遍看法是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以满足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

政府非常重视高校的建设和投入,软硬件设施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成就。如何利用好软硬件设施,加强实验及实践环节,设计高质量的实验,配备合格的实验指导人员,开展综合或系统的训练,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才能真正见到办学成效。

2.人才需求趋势分析

信息化社会高速发展,计算机类人才的需求面是很广的,但也是呈金字塔结构,人才培养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

从长远利益考虑,需要一支计算机相关理论及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研究型队伍,即科学型人才。

国内外大部分IT企业主要是开发本企业产品(包括软件和硬件)以满足信息化需求,需要计算机工程型人才拥有独自或在大项目组中设计、构建和校验基于计算机的系统的技术与经验,这也有很大的需求量。

与此同时,信息化进程已经涉及到各行各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大批信息化应用型人才。能从事信息化类型工作,同时又具备工程型人才素质及能力的人才应该是目前非常紧缺和抢手的专门人才。

实践表明,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科学思维品质并熟悉某一领域的本专业人才能很快适应该领域的工作,并且表现出很强的后劲。美国的股票、证券交易所的操盘手、分析员大多是从理科信息类毕业生中招聘,通过三个月左右的培训即能胜任工作,这说明该专业学生具有很宽的就业面和很强的适应性。从国内近几年的就业情况看,该专业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1]

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是要具备相当的学习能力,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企业最想要考察的重要素质之一。另外,实践动手能力、人际交往交流能力、团队协同工作能力、分析能力、应变性和适应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总之,计算机信息技术人才在各行各业、各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担任着重要角色,和具体应用相比,他们更懂得计算机软硬件的功能和组成,更了解如何使用和维护计算机,使计算机能在各领域发挥最佳作用。

二、面向市场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与构思

目前在计算机学科(计算学科)教育方面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工作依然是IEEE-CS和ACM组织的计算机教程(Computing Curricula)研究工作。从著名的Computing Curricula 1991到现在,国外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思路也出现了重大的转变。过去形成的课程设置报告曾经是试图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和软件工程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文件。这种做法在十几年前是可行的,但21世纪的计算蕴含有多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它们分别有着自己的完整性和教育学特色。[2]

企业分工是很明确的,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多层次的。就技术岗位而言既需要操作工人、技术员,也需要工程师。从某种程度来讲,地方高校要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总体目标。作为高等教育工科类,其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必须重视实践性、应用性。面向市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强调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综合分析和调研,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用和开发计算机系统的基本能力;对信息技术的效用、发展趋势有深入理解和评估能力,能根据不同组织、机构的需求选择和实施信息技术,有良好的组织管理和交流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的高素质工程型应用人才。

有了更科学、更明确的专业定位和办学思路,接下来还要制订一系列改革措施加以保障。

1.深化教学改革,制订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

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是培养目标和规格的具体体现。[3]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时,既要根据社会和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变化做出快速准确的调整,又要坚持人才培养的多层次要求。必须贯彻我校提出的“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意识”的主要目标,把知识传授转换为能力培养,把专业业务能力培养与素质培养相结合,把公共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把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新的培养方案既要继承旧版教学计划中的成功经验,也要体现新的特点,有必要的话还可以师范类和非师范类兼招培养,进一步扩大学生就业面。

结合我校教学计划的基本原则,可把本专业课程体系分为基础课程(含公共基础课、学科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选课程)、专业提高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模块,依此分类施教。从加强基础、分类培养的教育理念出发,参考专业规范的教育内容与知识体系,设计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基础课程参照专业规范要求尽可能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能反映本学科及专业发展潮流和最新趋势的内容,加强突出基础理论教学的应用和实践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专业技能的提高奠定坚实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强调专业基础性和本科教学的培养规格要求,主干课程涵盖知识体系中的核心知识单元,努力夯实学生的专业面和知识面,增强学生毕业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专业提高课程则适应行业发展和变化,以扩大学生视野为目的设计课程内容,进一步加大实践和应用的比例,强化动手能力、应用能力,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

2.进一步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使人才培养更有效,人才考核更合理

探索面向市场培养工程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体制和机制,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及“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本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结合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进一步开展书面考试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多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提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校校合作借鉴其他学校的办学经验,引进优秀的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考试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导入相关专业提高课程,共同育人。

3.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3]要以实践教学为根本、技能培养为宗旨,依托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教学要贯穿整个学程,增加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比重,探索建立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建立多层次、综合性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要注重针对性和应用性。程序设计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本功。除课内实验外,每学期都分别安排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外,与生产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应该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学校、学院要充分利用当地或周边优秀企业资源,与它们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以产学研合作为龙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大力发展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结合企业真实的开发项目充分消化、应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4]为使学生能获得更好的实践成效,条件允许的学校还可以把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委托合作企业配合完成。

4.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指导参加竞赛,拓宽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面

开展各类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和举办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活动和听讲座,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一些公开赛(诸如ACM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由带队老师指导参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拓宽学生的专业方向和知识面,强化专业方向能力的培养。

三、 总结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获得预期的成效与学院管理、教学运行与管理、师资力量、软硬件条件和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密不可分。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类专业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人才市场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中需要突出以下几点:强调工程技术及应用能力,构建品牌专业和优秀课程群;着重“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着重学生综合素质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洪玉,苍圣,马宪敏.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11):28.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